时间:2023-06-06 15:37: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者长期以来致力研究、探讨并努力解决的课题。通过体育课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设计好体育课是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只有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才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技术动作,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确定教材,制定任务
依据体育教学大纲精神和教材安排,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先后排序,并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编组,充分考虑到教材搭配科学合理,锻炼的部位兼顾上、下肢,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学习专项技术,使身体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在确定教材之前,先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组织纪律情况等。例如:在高一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六个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组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铅球、支撑跳跃为一组,单杠、跳远为一组,长跑、篮球为一组)。制定课的任务是课堂设计的难点之一,要根据课的性质是属于新授课还是复习考核课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所谓明确具体,就是提出的任务不笼统、不含糊,对完成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情况有具体说明,实现“初步学会、初步掌握、改进、提高”等词语准确运用。如教学跳高的第二次课时教学任务确定为使学生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因此,将指导学生助跑起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穿插多级蛙跳练习,目的在于发展腿部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二、采取多种方法
(一)单换跳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替向上跳起。主要以踝关节的力量起跳,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
(二)纵跳摸高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
(三)挺身展腹、收腹跳主要发展腰腹肌力量和腿部力量。
动作方法:原地屈膝向上跳,空中做直腿展腹、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双臂向后上方打开,在空中形成一个背弓动作,落地时有意识收腹、屈膝缓冲。连续进行,可以做20~30次,重复3~4组等。
在指导学生跳高时,我想办法解决关键问题:怎样使学生起跳充分,高摆腿。我使用皮筋代替横杆,使学生在练习中增强信心。为了解决摆动腿高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斜放皮筋(学生助跑一侧稍低)的方法,精讲多练,循序渐进,解决“放脚快、起跳充分”这一难点,在学生练习中,我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缺点,并着手指导。最后以游戏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争创好成绩,培养学生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责任感,塑造团结、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密度、场地与器材
体育教学任务,不仅包括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动作,更要使学生得到有效锻炼。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跳高分两块场地进行,这样一来,整个课堂的组织教学井井有条,大大减少了队伍调整的次数与距离,让学生有较多时间练习,充实了课堂内容,在一块35米长15米宽的场地上顺利完成这次课的教学任务。
总之,课前科学设计,课上认真落实,课后及时总结,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青梅,廖艳华.教学环境的转变在游泳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0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1.任务的双重性
任务的双重性是指既要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又要完成各种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专业必须的技术,技能的教学。这一点就区别与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也就是说大纲的教学内容与各种专业的体育教学两者促进,互为补充。即专业素质的提高与技术的掌握有利于大纲的理解。对大纲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又促进专业技术的巩固和提高。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实行双轨走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等专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内容的针对性
内容的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和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
首先,是针对专业特点将大纲的内容适当的删减,增加符合专业特点的内容。
其次,将大纲教材引向专业化。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是做幼儿教师,所以在传授大纲内容如“快速跑”时要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先让他们沿直线跑,然后再跑三角形,最后作迎面接力跑,既增强活力,激发了兴趣,又调节了运动量。使学生不仅掌握跑的基本技术,又要掌握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教学的方法。
3.量的合理性
量的合理性是指合理的安排运动量与课的时间分配等。首先是在运动量的安排上,要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活动量(运动量)远远地超过了普通高中学生。因此应特别注意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活动量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如果与普通高中学生的运动量一样是不够的,因而应加大强度,逐级增加运动负荷,使身体适应学习、实习和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一课时时间的分配问题。即大纲内容与专业技术及专业所需身体素质的学习、训练各占一定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双重任务,才能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4.传授知识的科学性
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是指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科学体育基础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的双重性与量的合理性所决定,传授知识要少而精,准确扎实,使知识适用于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和终身锻炼的习惯,教会学生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5.实践的实用性
实践的实用性是指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要符合专业特点,适用于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即经济又适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除了学习必要的大纲知识外,更重要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通过在校的二、三年学习以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专项身体素质,马上上岗便可顶岗工作,速见成效。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抓住专业特点,全面提高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达到学用结合。
二、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必要性
1.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所需培养出各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想实现和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任务,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2.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搞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完成体育教学双重任务的有效途径。
3.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提高学校群体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
我校是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二十多个专业。根据各专业及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教学,从中得到很大启示。由于在教学中加强专业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的达标成绩逐年提高。同时,社会信息反馈良好,深受用人单位赞扬。这些毕业生在社会各单位即是生产能手,又是文体活动骨干。
实践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势在必行。
4.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树立学生专业思想与终身锻炼思想的有效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如果在校阶段没有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将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劳动强度的要求。所以在校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及时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树立一日获得,终生受益的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与要求
1.教师必须有献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有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要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终生的锻炼的自觉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是职业体育道德观。
2.教师本身职业技术知识水平和能力要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相适应。
体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大纲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学习职业本身技术与理论,掌握其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到准确、实用、科学、新鲜有效的专业知识。
3.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并掌握各专业的特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将专业特点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4.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特点、学生身心特点等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
关键字:普通高中 体育教学 教学特点 教学策略
前言
普通高中是高中阶段的一分支,不像职业高中那样注重技术性,而普通高中是强调专业文化性的高中。在普通高中里,学生不但要学习基础课程(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等),而且还要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课程。普通高中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是重点培养文化性和专业性的人才。
在中学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与职业高中的有着类似的一面,也有其本身特殊性的一面。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特殊一面主要是因为它所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的方面的差别。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普通高中的体育教育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特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来对其教育对象进行培养和教育。
一、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特点
1.1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方面
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健身意识,也要培养竞争意识和灵活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比较侧重于田径。田径的乐趣在于利用走、跑、跳、投等动作,实现自己从未体验过的速度高度远度和难度,从中享受身体和心理活动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此外,体操和武术也是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个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培养和增强了学生身体灵活性。笔者在教授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根据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原则,加上考虑了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在一年级时,以田径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二年级时,以体操和武术为主,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意识。在三年级时,以球类为主,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这样使教学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1.2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很强专业取向
因为普通高中的教学是面向大学的,所以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必须使教育面向学生未来的方向,把体育教学和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培养。这样的话,不但能调动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体育的感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普通高中的文化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里,体育都不太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养,轻视了体育教学。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要重视把体育教学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以形成普通高中色的体育教育模式,在普通高中让体育这门课程起到应有的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2.1增加多种运动项目,以增加美的教育。
在普通高中中,体育教学不仅要以锻炼身体、竞技排名为目的,也要注重以让多数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为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优雅的坐、立、行、走等身体基本姿势,将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有能力展现自己美的姿态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普通高中中,开设瑜伽、健美这些体育内容不但可以可以塑造学生的美好仪态,而且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运动全身,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脱颖而出。
2.2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参加体育课程。
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体育课程的内容。导致老师和学生的态度也比较懈怠,经常以“自由活动”为内容,发挥不了锻炼身体和丰富技能的作用。如果,可以开设羽毛球、篮球,足球,轮滑等富有趣味性和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加上开设素质拓展性的这种以团队协作达成目标为内容的新兴运动,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勇于拼搏的思想品德,以丰富授课内容和提高学生兴趣。
2.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技术引入教学。
目前,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技术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有效且生动的教学辅助方式。其实在体育教学中,现代技术同样也有其用武之地,譬如,在遇到不宜运动的天气或室内必修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比赛录像,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运动项目教学视频,再结合教师现场授教,把理论与实践整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不适合进行户外锻炼的体育课时,经常会被取消。如果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就可以继续体育课程,给师生都带来方便。
结论
总之,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普通高中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提出、制定相应的可实施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水平。这样以求实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安排,让学生感受到学体育的乐趣,掌握应知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地运动,以及欣赏拥有美的能力。这样可以让普通高中中的体育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军宏.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J]. 职教天地,2011,(3):55.
[2]李金梅,谢 瑾,张 军,等.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8,18(5):8-10.
1.中职学生的特点
1.1文化基础较差。由于中职针对的招生人群是考分不高,没有顺利进入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及肄业学生,他们普遍存在文化知识水平较差的情况,这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很少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1.2 自我约束力不强。中职学生入学年龄介于14~15 周岁,属未成年人,思想不稳定,由于在初中学习成绩问题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往往会自由、散漫等,对自身行为约束能力较差,同时也给课堂秩序的维护带来挑战。
1.3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多数重视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不好,长期不被老师看中或委以重任,甚至被灌输学习不好就“一事无成”的观念,造成学生不自信,不主动担当,因而常常缺乏责任感。
1.4意志力薄弱。一个人学习上的毅力需要成功的体验来培养和强化,但他们在中小学那种氛围中似乎就没有过这种体验,甚至不自觉地往老师和家长那种不负责任或不懂教育原理的强调上靠拢:这孩子学习上是笨、不开窍……久而久之,使得他们不喜欢读书学习,也无法坚持下去。
1.5社会化倾向有了明显发展。职业教育重技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把中职学生从升学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其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在学校期间和同龄人比较具有较强的准社会性。
2.教学目标
中职教育目标: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从整体教学目标中可以推出中职体育教学目标,因为中职学生的工作岗位多在一线,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对职工身体素质有这很高的要求,所以中职体育教育必须满足这样的要求,使其拥有强壮的体魄,同时掌握基础的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联系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体育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际化。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形成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评价方法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的结构。近些年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构建,也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能力、提高身心素质和培养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发展情感三种类型展开。
体育的教学模式分类详细、功能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刻板的引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为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条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是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由于体育教学活动受教学目标所制约,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学目标是传授系统的体育知识技能,则运用系统学习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程序学习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能力,则运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目标学习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发展情感,则采用小群体学习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第二,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要适应学生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例如: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钻研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所以小学低年级学生难以运用。第三,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应考虑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例如: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适用于人数较少的班级,时间可以伸缩,教师要掌握一套评价技术的材料。第四,体育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和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某种教学模式为主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最后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结合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特点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评价方法等综合的安排,起到促进学生提高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要求。 从体育学的视角下,未来职业岗位进行分成四种类型,手指灵巧类、全身综合类、流动交往类、站立类,并提出职业岗位对身体素质的需求相应的运动项目。
4.结语
4.1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选定应该是建立在综合考虑中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
4.2教学模式的选定应该基于教学目标的导向,同时综合考虑中职学生全面身心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普通高中 体育教学 教学特点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是高中阶段的一分支,不像职业高中那样注重技术性,而普通高中是强调专业文化性的高中。在普通高中里,学生不但要学习基础课程(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等),而且还要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课程。普通高中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是重点培养文化性和专业性的人才。在中学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与职业高中的有着类似的一面,也有其本身特殊性的一面。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特殊一面主要是因为它所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的方面的差别。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普通高中的体育教育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特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来对其教育对象进行培养和教育。
一、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特点
1.1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方面
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健身意识,也要培养竞争意识和灵活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比较侧重于田径。田径的乐趣在于利用走、跑、跳、投等动作,实现自己从未体验过的速度高度远度和难度,从中享受身体和心理活动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此外,体操和武术也是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个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培养和增强了学生身体灵活性。笔者在教授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根据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原则,加上考虑了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在一年级时,以田径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二年级时,以体操和武术为主,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意识。在三年级时,以球类为主,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这样使教学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1.2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很强专业取向
因为普通高中的教学是面向大学的,所以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必须使教育面向学生未来的方向,把体育教学和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培养。这样的话,不但能调动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体育的感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普通高中的文化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里,体育都不太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养,轻视了体育教学。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要重视把体育教学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以形成普通高中色的体育教育模式,在普通高中让体育这门课程起到应有的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2.1增加多种运动项目,以增加美的教育。
在普通高中中,体育教学不仅要以锻炼身体、竞技排名为目的,也要注重以让多数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为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优雅的坐、立、行、走等身体基本姿势,将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有能力展现自己美的姿态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普通高中中,开设瑜伽、健美这些体育内容不但可以可以塑造学生的美好仪态,而且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运动全身,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脱颖而出。
2.2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参加体育课程。
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体育课程的内容。导致老师和学生的态度也比较懈怠,经常以“自由活动”为内容,发挥不了锻炼身体和丰富技能的作用。如果,可以开设羽毛球、篮球,足球,轮滑等富有趣味性和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加上开设素质拓展性的这种以团队协作达成目标为内容的新兴运动,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勇于拼搏的思想品德,以丰富授课内容和提高学生兴趣。
2.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技术引入教学。
目前,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技术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有效且生动的教学辅助方式。其实在体育教学中,现代技术同样也有其用武之地,譬如,在遇到不宜运动的天气或室内必修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比赛录像,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运动项目教学视频,再结合教师现场授教,把理论与实践整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不适合进行户外锻炼的体育课时,经常会被取消。如果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就可以继续体育课程,给师生都带来方便。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一、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
初小学生一般属于11—15岁这个年龄阶段,此阶段称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一高峰阶段,是生理上蓬勃成长、急骤变化时期。这个时期男生以12—13岁为中心,女生以11—12岁为中心,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都得到迅速发展。此时期初中生的性成熟已经上升,并由此引起了形态、机能和心理上的改变过程。
1.身体形态方面
初中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音音、骨盆都在迅速增长:人的下肢的生长规律是开始增长慢,后来增长快;进入青春期后,下肢的长势达到最快阶段,这就成为决定高矮的关键时期,由于骨筋的快速生长,肌肉被拉长,所以在13—14岁时,常常出现高个子长腿性的学生,由上下肢增长加快,增大了下肢在身高中的比例,这对扩展活动范围,增强活动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少年多喜欢跑跳和踢的运动。在ll—16岁时期内,脊柱的增长速度较慢,在14岁左右,脊柱之间还充满着软骨,容易因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或身体长期的一侧处十紧张状态,或身体负重过人等造成弯曲变形。根据研究证明,人在11—15岁之间其正确的身体姿势容易受到破坏,初中学生由于身体突出长高,显得长手长脚,机能的发育,肌肉的增长,往往超过运动调节机能的发展;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不能立即适应身体迅速的生长,所以致使机体内部或肌体与环境之间暂时失去丁平衡,给人以动作小灵活、不协调或笨拙的感觉。
2.身体机能方面
初小学生的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脉搏、血红蛋自、神经系统等均有较大的发展变化。但由于血管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心肺机能提高的需要,所以往往发生机能,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头痛、容易疲劳等。初中学生的肌肉生长速度落后于骨骼,还处纵向生长时期、肌肉横断面积小,肌纤维较细,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少,因此加肌肉收缩力也不如成年,肌肉的申展性和弹性刚也比成年人差,肌肉工作耐久力差,易疲劳,但恢复比成人快。
3.性征方面
性成熟的开始,是少年期生理变化的突出特征,性的成熟引起了身体外部一些生理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如男孩喉头突起,声音变粗。开始长胡须等;女孩子乳腺发育,隆起,骨盆增大等。生理上的变化,影响着心里上的变化,突出的表现是“成熟感”的产生和性意识的觉醒。
二、初中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1.间接动机日益发展
在正确教育的引导下,初中生逐渐认识到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但少年的学习动机还不能够稳定,易于动摇,因而在学习与锻炼中常出现起伏现象。
2.兴趣广泛,不断分化
初中生由于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仅关心课内的学习和锻炼,而且还关心课外活动和班级、校际间的各种比赛;许多少午还十分关心国际、国内重人比赛情况,常因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而感到振奋和鼓舞;有的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只有强烈的兴趣,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这说明少年对体育的兴趣不仅具有广泛性,而而且有一定的深刻性。初中学生的兴趣不断分化,比小学生更具有选择性,他们对上体育课相对不同运动项目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兴趣和选择态度,受性别、个性、原有体育基础、学校体育活动的传统,教师的专长与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能表现机智、灵活、敏捷的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女生则爱好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能表现灵活、机敏和柔韧的运动项目,如艺术体操、球类、跳绳、某些田径项目等。绝大多数少年都喜欢集体活动项目,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基于兴趣爱好和友谊,常要求按兴趣爱好和“合得拢”进行活动;多数少年尚未形成对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学校体育活功的传统村少年具有权大的吸引力;而体育数师的专长、教学水平和教学风度等,则直接影响少年对体育课的兴趣相对不同项目的选择态度。
3.感加、记忆过程的智化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感知、记忆过程的智力化,是少年活动的鲜明特点之一,是指少年在观察教师示范。听教师讲解和记忆动作顺序、特点与要领时、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只是简单地“看”、“听”、“、记”。而是主动地、认真地进行思考;不仅知道应怎样完成动作。而且知道为什么必须这样完成动作,即把感知和记忆过程提高到思维水平,这就要求少年能独立地、批判地支配自己的思维活动,使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有更高的发展,这是他们能顺利掌握动作概念、形成和灵活运用战术思维的基础。
4.情感丰富、强烈而鲜明,意志有明显发展
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易于冲动,情感的表现强烈而鲜明。在体育活动竞赛中尤为突出,他们可以因为比赛顺利而感到兴奋、满意,为集体和个人取得好成绩而狂喜和信心十足;也可以为比赛的挫折和失败而急躁、烦恼或泄气、绝望;还可以因裁判的不公正而争吵、动怒等。正由于在体育锻炼和比赛中,少年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强烈和鲜明,所以也为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多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机会。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初中生的情感逐渐趋向稳定、深刻,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肤浅、易于动摇。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增强,加之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可能性,初中生的意志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具有小大人的特点,井非常敬佩和喜欢模仿意志坚强的人物。他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有时表现得十分惊人;他们敢于做较难而惊险的动作,尤其在有观众时更是如此;他们勇于承担较大的运动量,但常常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对此,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限制,并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和帮助,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关键词:学困生、关爱、心理特点、意志品质、个性、教育。
一、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剖析
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有成就感,但缺乏勤奋、努力,不能把握机遇,组织性、纪律性和行为习惯差,自控能力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精神;他们希望学有所成,有所作为,出人头第,但往往知难而退,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学困生”除了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1、缺乏学习动机:他们对学习健康和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体育兴趣仅停留在对表面形式的需求上。缺乏体育与健康知识内涵。
2、缺乏自主:由于生理原因,导致体育效果差、成绩不理想,不能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感受,感觉不到体育的乐趣,只能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只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努力不够,体育效果不明显,得不到成功的快乐,感觉不了健康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3、意志品质弱: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缺乏毅力和斗志,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缺乏勇气和探索精神,忧心重重,担心练习中会出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学困生”大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不愿勤奋努力,知难而退,以静制动。
5、心理矛盾,情绪不稳:“学困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他们意志薄弱,自控力差。
二、转化“学困生”的一些教学策略
减轻“学困生”心理压力,就是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教育他们勇于追求,自强不息,做一个诚实、自尊、自重、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心的好公民。可进行如下尝试:
1、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典型事例教育法。“学困生”在自卑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自尊,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平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恶劣”行为。只不过是他们为寻求表现自我而采取的一种消极对抗的方式。采用案例教育,针对差生的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对他们不加以直接的训斥、讥讽,而是运用典型事例来诱导启发他们,为他们保留了“面子”,可达到心理共鸣,进而引发“差生”的自尊,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自我评价法。多数“学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否定自我,或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是非不明,看不到自己的行为给集体、他人所造成的损害。自我剖析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正确分析自己,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善待别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容易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行为激励法。“学困生”在不良心理的影响下,很少对所处的环境实施积极的影响,难以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自我感觉他是一个失败者。采用体会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发挥其优点和特长,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和快乐。以此使他们逐渐走出自卑、恐惧的心理阴影,产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采用此种方法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反复渐进的规律,抓住教育的时机,润物细无声,促其转化。
2、注重教学行为的转变
强调进步,合理评价,降低期望:“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与一般学生相比的确存在差异,与好学生相比就越发显得不如人,久而久之,“学困生”就会认为自己的无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他们对自己丧失了学习信心,很容易地放弃任何努力。教师应该根据他原有水平,确定他所能达到的目标。善于发现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对他们身上不起眼的变化都要有意去扩大并强调其进步,帮助他们重建失去的自尊感和成功感。
把握时机,化解矛盾,避免冲突:教师有时往往为了“学困生”的某些不足,穷追猛打,期望他马上就能改进提高,致使大家注意力都对准了“学困生”不足的方面,这给他们很大伤害,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再也不想有好的表现了,于是他们依旧一副我行我素,毫不在乎、无关紧要的样子,而教师也越发恨铁不成钢,使得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矛盾亦更加尖锐,每当教师在冲动下训斥学生时,应提醒自己是否给学生以伤害,是否另有途径?其实,退让一步海阔天空;冷静撤离避开冲突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一段冷却期后,掌握时机,再行教育。
营造关爱氛围,多方配合,真正关爱“学困生”:爱护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也是依法执教自我保护的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服务的,这对弱势群体尤为重要。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师爱是促进学生成功的动力,只有当他们真正信赖教师,爱戴教师时,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会听从教师的教育指导,而友爱的氛围、真诚的情感,能够温暖“学困生”的心,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为此要告诫同学,对“学困生”不能歧视,不能冷嘲热讽,而应积极热情的关心,耐心帮助。应培养积极分子开展“希望工程”,帮助“学困生”搞好学习。另外,有条件的还应经常与家长联系,互通情况,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可以做到的,只要营造良好氛围,领导重视,班主任严格管理,家长配合,社会协同,本人积极努力,科任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关爱,树立信心,把工作做深做细,会卓有成效。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关爱是教师组织教育的基础,是教书育人的宗旨;转化是教师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途径。时代要求教师富有更多的能力、更高的技能、更丰富的学识、更能适应各个体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摘 要: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期:其身体外形、身体机能性心理等均处于快速发展状态。文章从中学生发育特点出发阐述了如何从鼓动成功,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发育;教学;心理;孤僻;勇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10-01
中学生的发育特点可以分为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中学生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一、生理发展特点
中学阶段,一般在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是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年龄发展阶段中的最佳时期,成为人生的黄金时期。
1.身体外形剧变。由于内分泌的发育,身体外形发生急剧变化,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肩宽、骨盆等都加速增长,骨架粗大,肌肉壮实,外形、外貌以及外部行为动作也随之变化。身体迅速增高是中学生体形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孩子们平均每年约长高6-8厘米,多则达到10厘米。体重增加也很快,每年可增加6公斤左右。
2.身体机能增强。中学生的身体机能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首先,由于身体迅速发育需要营养供应,就促进了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发育,在肺活量、血压、脉搏、体温等方面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男女差异。其次,脑的结构与功能也迅速发育,脑的活动将进人一个新的功能时期。中学生心脏的发育,从心脏形体、恒定性、血压、脉搏等指标变化来看,日渐接近成人,大致在20岁以后趋向稳定。肌肉发达,骨骼增粗。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快,脑的重量和容积12岁时已经接近成人,十三四岁时脑已基本成熟,大脑皮质的沟回组织已经完善、分明,神经元细胞也完善化和复杂化,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几近成人,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平衡,到十六七岁后则能协调一致,第二信号系统逐步占据优势,并在概括与调节作用上显著发展。
3.性的发育成熟。人体内部发育成熟最晚的部分是性的器官与机能。性的成熟则标志着人体全部器官接近全部发育成熟。中学时期是人的性成熟最快的关键阶段。少男少女们到了青春发育期性的器官与机能便迅速发育成熟,性发育的外部表现“第二性征”逐步凸现,性的成熟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重大的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是大人了。
二、心理发展特点
1.反抗性与依赖性。由于中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这种反抗性与依赖性产生的心理矛盾主要表现为逆反心理,很多孩子会对父母采取一种对抗的态度,盲目反对,甚至明明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也要坚持,使得父母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对话。
2.勇敢和怯儒。在某些情况下,中生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问题主要表现形式为争强好胜,在学校会有暴力行为。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中生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儒。
3.孤僻和抑郁。少数中学生抑郁寡言心烦意乱,脑力迟钝,学习感到吃力,学习成绩也一直在中下游徘徊,对未来感到茫然而无信心,忧心仲忡,人际关系很差,不想与人说话。经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产生这种心理状态都是由各种主、客观因素引起的。
4.焦虑、恐惧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紧张的学习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旧压力等因素引起的。高某是高二一位女生,学习成绩较好,家长及学校对其期望较高,自己也希望高考时能考出好成绩。她学习非常刻苦,平时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很少有其他活动,也不与同学交流,生怕自己学习成绩会掉下来。由于过分的压力,使她成绩反而有所下降。她感到前途无望,整天胡思乱想,神经高度紧张,时常认为有人想谋害她,恐惧不安,经医院检查属轻度精神分裂。
三、体育教学指导
1.鼓励成功,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中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现在的学生有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体育课没有足够的兴趣。怎样来提高呢?首先要深人学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上课时可加入趣味性游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评判一堂体育课上得成功与否,课堂气氛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兴趣是推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并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幽默就像“催化剂”,能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只要是学生的兴趣指向体育项目,学生必然会参与,参与就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备了前提条件。
2.树立信心。有一类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承受大强度运动量的能力差,学习动作反应迟钝,灵活性差,学习信心不足,缺乏主动性,掌握动作的速度较慢。但他们的感受性强,善于观察动作细节,情绪体验深刻而不外露。要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树立他们的信心。切忌对他们在活动中的失误给予过多的指责,或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作错误动作的示范,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学习过程中,要耐心指导,必要时可适当降低要求或放慢学习速度,采取各种有效的练习方法,使他们在参加灵活性要求高的活动中改变反应慢、灵活性差的弱点。
3.改革教学。要真正确立中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要从学生现有水平和发展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信息化学习、评价式学习等学法的研究和指导。要在吸收传统教法精华的基础上对新的教法如:目标教学法、主题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信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简化技术法、变异教学法、想象教学法、激励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进行开发和利用。
中学生的身体外形、身体机能、性的发育,反抗性与依赖性、勇敢和怯懦、孤僻和抑郁等状态,体育教学指导从鼓励成功,激发兴趣、树立信心、改革教学方面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意志力
小学体育课是我们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育过程中把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以及其他动作融入课堂之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得到锻炼身体的机会,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综合能力的课程。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中,体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体育课作用之大、意义之深,可谓路人皆知。但是我们体育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呢?我在体育教学中做过以下尝试。
一、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教师是传授知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但是做为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讲道理,还要亲自去示范动作。在体育教学别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正确的示范显得格外重要。
针对小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有限,而模仿能力又强这一特点。在做动作时尽量多做示范,而且要求示范动作优美准确,给学生留下一个美的印象。例如,刚入学的小学生,从未接触过广播体操,动作不规范,有的甚至动作不对,这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多讲解,多做示范动作把动作分解做。如第一节伸展运动就可以分解:“1、2”两臂从体前平举,掌心向下;“3、4”两臂从体前向后摆;“5、6”两臂从体后向前上方外展,掌心相对;“7、8”时两臂从体前上方向体后外展同时两腿弯曲头向左回。这样就把整个动作分解了,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然后再逐个纠正其错误动作。这样,学生学习时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可以说是有的放矢了。同时,学生也就明确目标和任务了。
二、因材施教,区分差异
由于小学生认识辨析能力差,反应慢,理解、接受能力不同,体质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训练时运用小步子程序训练原则,把学生要学习的动作分成若干台阶,不同接受能力的同学安排不同的任务。例如,在学习跑步走-立定时,教师要求是这样的:跑步走-立定和齐步走-立定有着区别和联系,他们的联系在于启动时都是先迈左脚,立定时“定”字落在右脚上,但也有区别,他们的节奏不一样,齐步走-立定节奏慢,“立定”后,左脚向前迈一小步,然后右脚靠拢左脚,同事口中喊着“1、2”。跑步走-立定时,节奏快一些,立定后,向前走三小步,同时口中喊着“1、2、3、4”同样是讲解、同样是示范,有的同学很快便掌握其做法且很熟练,但有的同学齐步走-立定还不会,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有差别的练习,在熟练的基础上帮助一些不熟练的同学达到共同会做的目的。但后者必须先学会齐步走-立定后才能继续学习。同时,要求老师要多给他们帮助、指正,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样的分层教学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能力提高的愉快,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课后会更加努力学习。这样使教学能顺利进行,达到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及时评价,增强信心
现在的小学生在家庭中都是“小公主”或“小皇帝”,好胜心极强,都不甘心落后,所以对所学知识都极力表现,力求达到教师的要求,得到教师的夸奖和表扬,以便满足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能力的差异,他们的成绩或水平是不一样的。这样要求我们在体育课中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对他们讲一些打击讽刺的话。在学习中,当学生克服了一点点思想观念,哪怕取得了一点微小的成绩对他们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例如,在跳绳中,对刚接触的同学很陌生,但教师讲解后,有些能跳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但是有的甚至一次都不能跳。这样要求自然就不一样,因为他们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对能者的要求高一些,不要让他们产生骄傲的思想,同时还要给予表扬鼓励,对那些差一些的学生也不要冷言讽刺,要耐心讲解并示范,哪怕他们能跳一次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这样既能对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检验,又能给能力差的同学一个安慰,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巧用游戏,调动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是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的。他们的特点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因此,在上课前教师要开动脑筋,备好教案,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上产生厌烦心理,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把一些无趣味教材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如跑步,如果单纯让学生跑几圈或几百米,他们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情绪低落,影响课堂效果。接力跑也是跑,但是同学们对它的态度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兴高采烈,欢呼跳跃,一致要求比赛,由此可见学生对游戏是多么感兴趣。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使我们懂得了上好体育课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无味教材改变为趣味性、科学性教材,这样就能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多开动脑筋,创造条件为小学生寻找发展才能表现“本领”的机会。体育教学中,竞赛性、对抗性内容较多,教师可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要积极引导他们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确认识成与败的关系。每一个项目只有一个第一,单纯局限于一个考项,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或锻炼中要多设奖项,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五、融洽情感,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