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7 15:58: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艺术专业行业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广东 航海技术专业 评估

1.2012评估规范对航海技术评估项目的新要求

为提高海船船员实际操作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对2010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大纲和规范》(以下简称10评估大纲和规范)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规范》,并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以下简称12评估规范)。

在10评估大纲和规范中,航海技术专业的评估项目共有5个,12评估规范规定航海技术专业的评估项目增加到7个,《雷达操作与应用》和《驾驶台资源管理》及《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是新增的3个评估项目。此外,《海图作业》合并到了《航线设计》中成为一个项目,把以前04规则的雷达两小证调整成为了一个评估项目《雷达操作与应用》。

2.广东航海技术专业各评估考试成绩分析

2.1各评估项目成绩分析

自12评估规范实施以来,广东辖区航海院校航海技术专业学生从2013年起,参加船员适任考试人数为1874人次。各评估项目及格率如表1所示。

总体情况来看,除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成绩偏低以外,其他各评估项目及格率都超过了60%,差距不大。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及格率较低,成为一次性评估通过率的短板。从评估形式上来分析,除英语外,各评估项目都是由评估老师来决定评估成绩,其评估及格率偏高与其评估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由表1可以分析得出:1)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在各院校的7门评估项目中,及格率都是最低,说明该项目仍然是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难点,是最需要提高的科目,其教学工作亟待调整加强。最高的通过率是广东海洋大学的本科学生59.2%,与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及南通航海职业技术学院相比,仍然是偏低的。2)广东海洋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广州航海学院这3所院校总体的评估及格率要偏高一些,与其生源结构、师资力量、设备的配备有一定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除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外,整体的评估项目及格率偏高。但据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整体的动手能力不强,英语应用能力偏弱特别是对外沟通交流能力不足。这说明可能存在多种因素:一是在教学培训中学生实操训练不足,或培训质量存在问题。二是以目前的评估方式、评估手段、评估队伍进行评估的客观性不强。三是培训及评估的内容、设施设备可能与航运企业的实际工作脱节。要充分进行调研以制定评估方案来指导评估考试。

3.广东辖区考试资源情况分析

3.1师资队伍建设

广东辖区航海技术专业目前评估员队伍共有144人,其队伍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广东辖区内航海技术的评估员队伍已经建立,基本可以满足评估要求。评估员来自于各航海院校、航运单位及海事机构,队伍来源多样化,不再仅限于航海院校,结构合理,避免可能对评估造成的片面性以及影响评估的公平公正性。但海事机构中的评估员调配困难,实际上评估工作还是依靠院校评估员,因此结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当各院教学任务紧时,存在评估员难调配的情况,评估计划实施较困难。从科目上来看,各专业评估员队伍建设情况还是不容乐观。比如GMDSS考证科目上,目前评估员仅11人,人数偏少。人员全部来自院校,队伍结构来源单一,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容易造成评估的片面性。航海英语目前27人,人员全部来自院校及培训机构,纯英语专业毕业的评估员占了90%左右,而从航海专业毕业的英语评估员数量偏少,严重不足,队伍结构极其不合理。

在评估员队伍的培训方面,海事局组织了两次全辖区的评估员队伍培训,但培训内容仅仅是评估理念和流程方面,没有组织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3.2评估设施建设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1)广东辖区内航海技术计算机评估考试基地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湛江两地,以广州为主,其他地区尚未建立起来计算机评估考点;而其他评估项目的评估基地基本都集中在广州,整个辖区考点的建设和布局极不平衡,与辖区内各分支局权限范围内的考试业务不相匹配。2)海事局作为船员考试的职能机构,无论是计算机考场(除湛江海事局外)还是评估基地建设,基本都没有,处于空白状态。11规则实施后,对实操技能越来越重视,对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事局缺乏对评估基地及其内涵建设,不利于考试工作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开展。到目前为止,广东辖区的评估工作都是依托各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场地、设施设备来开展,无论从评估方案的制定还是评估题库的建设都受到很大局限,而且各院校和培训机构的评估设备各不相同,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此外,各培训机构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老旧损坏、功能不全或数量不足等现象。

4.建议或措施

按照12评估规范开展的评估工作已经在广东辖区开展了两年,总体来说学员已经基本适应,但在评估实践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学员对于评估规范理解不透彻、动手操作能力差、英语应用能力不足、知识掌握不牢固等。海事局、航运企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只有协同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评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逐步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可以采取以下建议或措施。

(1)整合设备资源,逐步推动建设布局合理、覆盖广东辖区的综合性的考试评估基地。评估基地要考虑实施开放共享原则,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好各培训单位及船员队伍。基地设备建设要统筹兼顾各个院校设施设备特点及实际企业生产需要,选用符合规范要求有代表性的品牌和型号,不宜种类太多。

(2)整合师资资源,建立多来源、高技能的院校、企业、行业合理比例的评估员师资队伍。

(3)重视英语师资力量的培养,增大航海专业毕业、现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评估员的数量,或加强对英语专业评估员上船顶岗实习的培养,以提高航海技术专业的英语听力与会话的教学质量。

(4)研究评估规范,加强评估教学,整理评估方案。可采取集体办公形式,制定评估方案,统一评估标准,研究评估方式,训练标准及组织评估题卡的制作。

(5)联合院校、企业、行业搭建培训平台,对评估员要加强培训。培训不限于对评估大纲、评估标准和流程的熟悉,还要能提高评估员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交通部海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S].北京.2012:1-5

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影视艺术;实践方法;举措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对影视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

一、影视艺术教育实践方法革新的背景

(1)影视作品创作类型多元化。“互联网+影视”背景下,影视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院线电影、电视作品,网络电影、微电影、短视频、自制剧等类型作品层出不穷。(2)影视作品的创作内容多元化,传播渠道多样化日益明显。(3)影视作品创作主体多元化。除了院线电影制作公司、电视台为领军的创作主体外,一些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影视传媒公司和草根制作团队(非专业制作团队)也逐步成为创作主体。(4)影视作品创作模式的转变。大数据背景下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电影操作模式,即通过数据信息深入分析受众的需求,对市场进行充分预估,再以市场为目标生产和推广电影,进行衍生开发,实现产业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人才需求特征

(一)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如果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不能够根据时代变化的特征来不断地扩充自己,难免会在时展的洪流之中销声匿迹,同样的影视艺术行业的也应该积极展开双创工作,并围绕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这两个方面展开,制定符合大数据时代特色,且更具有创新性的学科教育及实践创作体系,提高艺术创作人才对经济市场和影视行业市场变动的感知能力,提高对影视艺术元素捕捉的敏感度,推动影视行业创新和发展的内力。

(二)具有敏感的数据分析能力时下对于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影视艺术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体现时代背景。被大数据充斥的影视行业,需要具有大数据概念、理念的新型专业人才。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应具备敏感的数据感知及分析能力。通过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获取受众观影内容喜好与需求、受众观影心理、观影趣味、观影行为等多方面的信息数据,保证创作的针对性。从传播角度而言,对于数据信息的掌握是有效扩大受众面,占领观影市场的有效手段。

(三)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众所周知,影视艺术是融合性艺术,影视艺术创作者,应是具备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杂家”。影视艺术创作是集体创作,是多种学科、行业的交叉融合,创作者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多重能力的并行塑造,可以使创作者从大数据中汲取有效信息,并将其在作品中合理化呈现。此举不仅能够促进影视艺术行业的正向发展,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影视行业快速发展的适应。

三、影视艺术教育实践的“大数据化”革新举措

(一)“点式教学”向“线面一体式教学”转变,重构“大专业”大数据时代“融合”大于“割裂”的专业形态日益凸显。影视艺术专业在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融合。新形势下,影视艺术教育理应转变教学立案,打破学科框架与界线,构建“大专业”,实现多学科的有机融合。传统的影视艺术专业的教学是针对创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点式教学”,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的知识点。实践时,缺少了学科知识的融合性应用,导致作品整体质量不高。大数据时代的大专业建设,归于教学其本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借助于大数据平台,将传统的“点式教学”向“线面一体式教学”转变。一是,专业技能知识体系的搭建。实现“采”“编”“播”“摄”“录”“演”“服”“化”“道”“音”“美”“照”多专业技能知识的“一体化”教与学。二是,专业内涵知识体系的搭建。实现影视艺术与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多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树立跨专业、大学科意识,利用大数据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结构来拓展影视艺术教育的内涵。

第3篇

Abstrac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master studio is organized by a master in the field of character studio.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stablishment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master studio, and puts forward the study of relevant systems and mechanisms.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大师工作室;体制机制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master studio;system and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179-02

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是基于对行业领域的发展需要,行业内的大师级人物组成具有影响力的工作室来推动行业发展,为后续的人才提供专业的培养和引导,大师工作室建立有助于形成教学领导机构,指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对领域内人才的挖掘力度,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另外,大师工作室可以实现学校和社会企业的联合,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为行业人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建立的作用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有领头羊,通过他们来带动这个行业的高水平、高层次发展。对于环境技术设计专业来说,它的专业性是比较强的,通过建立该行业的大师工作室,可以更好地发挥工作室的领先性作用。首先,工作室的成员都是该领域的大师,因此整体工作室的水平是比较强的。

因为水平和实力雄厚,因此他们的研究和设计情况代表了该行业的较高水平,可以为其它工作室提供参考。例如,湖南某职业院校集结了该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较强、较权威的师资力量成立了大师工作室,通过这个工作室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这个工作室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到工作室进行见习或者实习,从而促进自己的提高。再者工作室因为实力雄厚,常常会受到客户的青睐,因此工作室可以以这些客户的订单为基础,加强和其它普通工作室的沟通,进行订单的合作,带动了其它工作室和整个行业的更好发展,这也是发挥高校职能的一个有效手段。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有无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普通工作室和行业的发展是有区别的。有大师工作室的地方,由于引领式榜样照应的存在。整体的发展会呈现出竞争性强的特点,彼此之间会形成一良性的竞争。缺乏了大师工作室的榜样效应影响,很难更好地刺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容易使得该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和社会。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体制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成员都是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人员,其遵循的宗旨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造良好发展前景,通过影响力来领导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秩序。

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工作体制和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来促进工作室的良好运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促进工作室的更好发展,从而推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如果体制机制不完善,那么工作室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下面对工作室体制机制进行了研究。

3.1 会议章程机制

大师工作室要定期开展会议,针对行业内学术动态进行研讨,并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大师工作室会议制度分为两种:

①月度会议,时间定为每月中旬15号左右定期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侧重于对工作室专题进行研讨,对于制定的计划进行分层解析,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回报行业进展和工作进展,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的教育问题进行研讨,发现并解决存在的行业难题;

②季度总结和会议,会议时间定为每季度月的5号左右,其内容是对季度工作进行回顾,逐层分析各项工作进展状况,以及科研项目的进展状况,针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要对下季度的工作进行规划,确定科研题目和专题讲座等工作开展内容。

3.2 工作制度分析

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员要参与工作制度的制定,通过和成员签订协议的方式来维系工作室制度进行,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专业化成长方面制定周期性的发展目标,确定参与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再者要制定完善的行业培训计划,挖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工作室人员要确定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研究任务,确定目标工作内容,实现工作室的教育目标。大师工作室的参与人员要秉承科研与教学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开展教学工作,对于科研工作要确定研究方案,制定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整个课题计划要做到有课题来源、实施项目书、实施人员结构、阶段性总结、成果分析等,每一个成员都应当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项目研究工作。对于教学工作,要完善教学目标,把课堂教学和项目内容衔接在一起,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考核制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由领办人员参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对工作室工作进行监督考核,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工作室考核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行业影响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技能水平等各个方面,同时针对工作室的参与资格进行详细的规定,列出入室的硬性标准和软性标准,定期进行人员的考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人员要调整出大师工作室,同时要畅通工作室的准入通道,为优秀的素质过硬、发展潜力巨大的人才提供进入的通道,逐步实现工作室的更新换代。

3.4 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大师工作室应当建立档案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促进工作室各类档案的良好管理,为人事工作的调动和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材料的依据。档案制度主要由统一的档案室来进行档案的保管和工作的开展。除了档案的管理职位,也要加强对资料的管理,要对工作室成员的项目计划、经费账目、科研内容、会议内容等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形成统一的记录资料。再者要针对大师工作室的设备仪器、实验工具、测量仪器等进行记录入库,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正常运行,提高工作室仪器使用符合规章制度,避免造成工作室工作混乱,为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不利于工作室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效果的突出。

4 环境技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机制分析

4.1 实现工作室工作机制的一体化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要秉承专业教学、项目开展、工作室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针对专业内的教育工作开展社会调研,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的一致性,尤其是是强化教学和企业的联系,引导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需求,基于广泛深入的职业分析,在此对环境艺术课程体系进行建议性改革,归纳职业体系性工作任务为行动方针,根据人才成长规律,以能力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为行业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大师工作室要优化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工作室在行业内的领导力,因此工作室要从会议章程、工作制度、考核制度、资料管理工作和教学引导工作入手,从制度的建设开始着手进行工作室的完善,从而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化,使其开展更加规范,更加有效,提高大师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形成工作的记录,为后续工作的检查和矫正提供帮助。

4.2 践行工作室工作职能

大师工作室成立初衷是调整人才培B模式,为人才培养制定可行的教学策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秉承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从设计教学发展规律和艺术设计人才成长规律入手,实现对市场人才培养的引导。

再者大师工作室要承担起行业内媒介的作用,推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校内开展,大师工作室人员要发挥其人脉资源,为学校和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并参与到人才的市场化培养中,和学校、企业构建三方合作关系,共同打造科学化的培养的人才模式。

5 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由于是该领域内的大师级人物组织的工作室,因此凝聚力行业的较高水平和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专业的帮助。

同时,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形成了较好的教学机制,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人才的更好培养。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体制和机制就行研究,可以为工作室的规划化、有效化运行提供帮助,促进工作室的正常运转和良好发展,最终带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高水平发展。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一个行业的良好发展不仅仅是一线的工作行业在发展,同时,也应该是人才的培养也处于良好的状态,而大师工作室的构建可以满足这样的条件,并且在良好体制机制的影响下,可以使得它的发展更好更良性。

参考文献:

[1]黄耀成.针对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思考[J].探索研究,2013(03).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数字媒体 艺术教育 现状 改革策略

由IT和CG技术当作中心的数字媒体行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多个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快速发展,逐渐对于人们生活以及工作模式造成影响,已经成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数字媒体这个行业最近几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和改革策略。

一、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体系不健全。由于进入新的数字时代,以往教学方式明显无法满足教学方面提出的需要。部分高校在参考国外办学经验的过程中,在课程构造和设置以及教学形式这些方面实施了变革,获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数字媒体艺术属于一门新兴的艺术模式,当前还不具备相应的理论沉淀,我国针对这方面的教学明显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这门课程属于文科和理科以及艺术和技术集一身的综合学科,必须要相关学科知识当作理论根据,实施艺术创作。而高校过度重视对于软件的学习,大部分高效设置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其实包含很多软件操作类的课程,仅仅停留在技术方面,没有重视艺术方面的创作,数字媒体艺术没有对应的理论知识,完全成为了软件实践类的学科。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这个专业,专业教师匮乏这一问题逐渐凸显。目前这个专业的教师,通常均是别的专业转型到这个领域当中,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方面均存在大量的问题。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条件还停滞在之前的基础上,不具备要求数量和质量的专业设计教师以及设施,促使大量的教师被一人多用,有些甚至超过自身擅长探索的艺术领域,这也是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及设备不完善。数字媒体艺术这个专业属于艺术性和技术性融合极强的学科,这就对于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必须要摒弃以往艺术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新设施当作支持和保证。新的思想和创意以及技术不断加快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软件,教学设施的持续更新换代直接引发一场数字艺术行业的变革。而高校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大量教学方式以及理念和技术设施问题,因为很多因素无法解决,导致其难以真正落实到教学当中。

二、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改革策略

(一)重视学科整合改进体系强化沟通。数字媒体艺术这门课程属于一门跨学科和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型学科,培养出不仅懂得艺术设计特点,同时还掌握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并且能够操作有关应用以及后期制作软件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数字艺术设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对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方面的需求属于多样化的,要求其教育必须要走不一样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和整合这个发展道路,全面的专业课程,对于培养现代人才多种素养以及思维能力,还有组织和沟通以及实践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十分有利。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的新媒体艺术教育,一定要体现其总体观点以及全面思想。针对学科交叉结合的理念,击破同一个校园当中不一样院系之间的界限,以及高校之间的界限,每个学院和系部均能够相互合作和促进,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设计艺术人才。

(二)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数字媒体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改革,课程构造和师资团队的构建起到决定性的影响。第一个,作为新媒体艺术教育教师,必须要进一步扩展视野,更新理念和知识,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这门复合型新兴艺术学科,要求教育必须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及时的获取和掌握新媒体艺术发展情况,可以站在某个高度抓住最新和最尖端的信息。新媒体艺术属于一门综合性极强,并且发展速度极快的艺术模式,所以,必须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信息,持续优化自身知识系统。并且,高校还要尽可能的完善当前教师培训制度,可以给大量年轻教师提供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进而强化专业师资力量。

(三)提升实践环节。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当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要求高校必须要给予社会实践高度的重视,由创新文化行业加快发展当作契机,加强产和学以及研的融合。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必须要给文化创新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在有关发展纲要当中明确表示,我国必须主要发展就中类型的文化行业。而苏子媒体艺术几乎大部门均和文化行业相关。经过具体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制作,增强高校艺术教育和社会之间的衔接,提升学生实践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对于总体行业系统良好的循环十分有利。当前在我国开展艺术设计教育当中,不具备相应的设计时间,这也是影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的师生一定要主动寻求并且制造条件,把专业教学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拥有极强的社会适应以及竞争能力。并且还要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具有的桥梁功能,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和教育以及人才资源,和企业以及地方发展要求结合,研究并建设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场地,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文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现状以及改革策略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不是十分乐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培养人才的水平。通过采取重视学科整合改进体系强化沟通,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提升实践环节等改革策略,能够有效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给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加快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现状与思考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83-84.

[2]张文,殷俊.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艺术教育,2016,06:130-131.

第5篇

目前高职艺术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是:1.教材编写的作者。市面上出版的部分高职艺术教材的主编缺乏对高职类教育的教学特色以及高职学生特点的了解与把握,而且编者自己就没有从事过艺术类的实际项目,对艺术类的市场需求严重缺乏了解。有些主编是本科院校的教师,有些主编是学习绘画艺术专业的教师,有些教师没有高职专业教学经验。2.高职特色不强。部分高职艺术类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没有根据高职教学特色、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去编写,教材的内容理论性太强,对技能的培训内容太少。3.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衔接,实践课程缺乏标准、比例少。目前高职艺术类学生用的教材关于实践环节的内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应规范的实训标准,艺术类不同专业的实践环节应该根据具体的职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技能要求的标准来制定相应的实践标准,应当和职业资格具体要求相结合。“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还要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岗位证书。职业教育应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岗位技能的训练。4.教材配套不全面。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学应当有完整的配套教材,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系在教学参考书以及实训指导书、多媒体教材等方面准备的都不充分,有些院校甚至就没有。5.教材内容滞后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高职艺术类教材应当反映出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情况,以及行业内的新规范与标准等内容,使得教材内容不断地跟随着行业、企业、市场的发展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

针对以上我国目前高职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及应用现状分析,对我国高职院校艺术类教材的建设及应用提出相关建议:1.从教师角度高职院校艺术系的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讲解者,甚至是编写者,负有重大的职业责任。教师要想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选择教材、更好地使用教材,首先应该努力使自己具备编写高职艺术类课程教材的能力,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分辨出、选择出以及编写出优秀的高职艺术类的教材。教师应当非常熟悉高职艺术本行业的各种规范、标准,应当对本专业在具体岗位的技能要求很清楚明白,应当对本行业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具体要求研究得很透彻,而且还应当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等科技的、材料的、市场的变化很关注。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高职院校的艺术类教师才有资格去编写高职艺术课程的教材。这就要求高职艺术类教师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积极到企业第一线顶岗任职,积极参与各种本专业的实际项目,在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市场行情,最新的材料、工艺、技术革新等行业前沿信息与技术。教师除了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第一线顶岗任职,还可以努力到本行业任职,了解本行业的最新信息和动态;还可以开办公司、工作室,业余承接社会上的实际项目任务,提高专业教师在行业的影响力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的能力。教师在把握和选择高职艺术课程教材的时候,应当按照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中对高职教育的具体政策要求去把握教材,选择那种针对高职艺术教育特色的教材;选择的教材内容应当能够体现出“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的内容应当体现出该专业具体岗位的技能训练,教材的内容应当注重高职学生的特色,注重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够用就可以了;选择那种教材内容能够将课程内容与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的教材,学生在学完学校规定的课程教材之后不但能够取得学历证书,而且还应当能够取得本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选择的教材应当符合“双证书”的培养模式需要;选择那种“项目驱动型”教材,以实际的具体项目将课程的技能要点和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进行分析、训练与检测、评价;选择那种各门课程教材内容之间有着整体协调、有效配合、教材内容不反复重复的教材;选择那种教材内容最新、版本最新、能够体现出该专业最新信息的教材;选择那种国家规划的高职高专类的教材和有很多实例的教材。教师使用这种教材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按照教材的几个具体的模块进行教学组织,使学生明确通过学习这一模块内容要达到的岗位技能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任务提出要求,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予以检查和评价,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既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色教育。2.从学生角度学生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应当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际项目、按照教材中的几个模块以及各个模块中要达到的岗位技能目标的要求,具体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职业情境式的分析、决策、实施、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教师退居配角,给予学生以必要的要求与辅导。学生在使用这种教材时能够真正体验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注重实践环节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职业资格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最后,高职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与应用离不开学校、行业企业以及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需要有关负责部门有效的制度建设给予高职艺术教材建设与应用以坚强的制度保障。“建设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推进校企合作。鼓励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过程深度合作”。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正确指导下、在行业企业的鼎力合作下、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学第一战线教师们的努力下以及高职艺术教材建设的相关部门、组织的配合之下,我国的高职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与应用会迎来崭新的明天。

本文作者:高志强工作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第6篇

摘要: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专业建设方面可以最大限度接近行业需求,使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当然要做到零距离就业,也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需要有相应举措。根据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提出以专业建设为主,工作室建设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工作室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专业建设方面可以最大限度接近行业需求,使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当然要做到零距离就业,也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需要有相应举措。根据电脑艺术设计的特点,提出完善“职业专业建设为主,电脑艺术工作室建设为辅的工学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

(一)电脑艺术专业的调研

根据电脑艺术专业建设要从人才需求出发进行调研,包括职位、薪资、职工素质要求、学生生源情况等,从而使专业培养目标始终紧贴电脑艺术专业行业或者企业的技术生产需要,始终保障专业设定保持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进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需求。

电脑艺术专业调研的具体方法包括:

第一,定期组织本地区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开展专业建设调研会,将企业、行业的专家请进学校共同研讨专业建设的目标、方向,当前用人需求等,通过集中的调研会来了解企业的普遍需求,了解行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第二,利用寒暑假的实践,委派相关校内教师深入企业行业进行调研。调研要有步骤有秩序有结果的进行。要制定调研计划、筹备调查问卷,针对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调研报告。通过调研了解相应行业或者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对专业的素质的要求,并要求实习教师根据实习情况完成电脑艺术专业实践报告,为全校的电脑艺术专业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第三,通过学校重点开展对用人单位以及电脑艺术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认真听取用人单位或者学生对电脑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并在后面的建设方案中进行分析与调整。

(二)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依托专业与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电脑艺术专业的建设为主,电脑艺术专业工作室”的建设为辅的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本专业的应用性较强的特色,倡导“订单合作”机制,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协业,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模式,此种方法是有针对性的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企业在提供实训基地、实训岗位方面都会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以便就业时成为合格员工。同时也要探索电脑艺术工作室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作室培养学生,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以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有利就业。

第一,需要深化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合作,完善“教师基础专业知识讲授、企业实践导师指导(师傅带徒弟)和学生实践学习的“三位一体”的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立足于电脑艺术专业大类的快速发展和实践应用的背景,同时大力的推动“校企订单式”、“大学生创业式”的人才培养。

第二,在电脑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点协调艺术专业与电脑技术的关系,在艺术的基础上主要培养电脑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技术创新和应用意识,同时提升电脑艺术专业学生的电脑制作技术的手段及其表现能力。

第三,成立电脑艺术工作室,以承接真实项目为主要工作任务,通过项目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电脑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推行项目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以项目组为单位组职与管理学生。需要按照承接的或者模拟的项目流程,进行分工协作,按照企业工作中的真实流程与管理模式进行教与学,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接轨,同时也可以不断培养其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

(三)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具体建设内容与措施包括:

第一,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开展社会调研、召开现场专家座谈会、进行毕业生问卷调查等,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按照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重构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发展方向提供良好的课程体系基础。

第三,以项目教学取代传统的课程教学,将设计所需的知识通过项目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并使学生学会面对艺术设计、技术设计和市场设计的多重挑战。

第四,在扩展能力模块课程中,设置艺术鉴赏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和艺术素养。

第五,课程模块的构建,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控制项目的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多层次、多方位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建立毕业设计答辩与现场招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四)电脑艺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电脑艺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有高度、有梯度;即要有教学能手,也要有企业技术专家。以技术专家带教学能手,以教学能手带企业专家。

具体内容与措施:

第一,培养学校学科的专业带头人

院校需要重点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与引进企业专家培训相结合。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石,因此要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为其提供专业学习机会,专业带头人要积极参与行业、企业论坛,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同时为了更好的与企业接轨,摒弃院校教师行业经验不丰富的弱势,要吸纳企业专家进入校内,聘请为专业带头人。作为企业联系院校的重要纽带,使院校在企业实践部分更具吸引力。

第二,培养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离不开骨干教师的培养。具体培养方案包括: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提供下厂实践机会;鼓励教师成立工作室;鼓励教师工作室引进企业项目,院方在资金管理方面给予最大优惠政策,以激励教师承接项目。

(五)电脑艺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实践教学机房以及实训机房、工作室三部分。基础实践教学机房用于进行正常教学;实训机房用于前两学期限的综合实训课和三年级的综合实训课程;工作室主要用于承接项目,进行生产经营。

校外实训基地是以合作企业为主,建设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效益,双方合作共赢。(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D],李晴南京艺术学院 2008-04

[2]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理念和建设[J],王丽君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7-03

[3]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封美言职教论坛 2012-01

[4]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王松江职业时空 2010-05

[5]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讨[J],李淑琴教育与职业 2008-01

第7篇

关键词:电脑艺术设计;广告行业;动漫行业;装饰行业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28-1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逐步成熟,社会对艺术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陶冶情操和简单装饰的简单需求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这种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艺术美感和创作鉴赏能力,具备独立从事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工艺设计、网页设计以及多种艺术设计等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在广告公司、动漫公司、装饰公司、综合企业、网络公司等单位工作。要求掌握电脑艺术创作软件及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艺术创作和美感鉴赏能力,能够利用多种软件工具实现不同设计项目。开设的课程有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设计、字体与标志设计、艺术概论、包装设计、设计概论、摄影(含外出写生)、透视、展示设计(含外出写生)、maya、corelDRAW、3DS MAX、CAD、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影视片头制作、网页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设计等。基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这种特点,学生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本文主要以广告行业、动漫行业和装饰行业为对象进行分析。

一、 广告行业

广告行业是指通过广告创意、设计、策划、制作、展示、检测、、管理、调查、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媒体运营、效果评估、品牌等方式获取利润的行业门类。广告业是现代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示形象、塑造品牌、推动创新、引导消费、促进发展、拉动内需、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是选择广告行业就业可以从事两大块内容。1.平面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是当今规模最大的广告门类,也是门槛最低的广告门类。现在的平面广告比以前更加高效化和智能化,这就和电脑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如电脑打印机、电脑喷绘机等广告制作机器都离不开电脑了。2.视频广告设计:视频类广告主要应用到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播放媒体。主要的类型有拍摄类和制作类,拍摄类广告是视频广告的主流,拍摄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电脑后期制作,常用的软件有AE、premiere por、combution等软件,这就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平台。

二、 动漫行业

动漫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猛。据统计早在2009年动漫产业全球产值超过10000亿美元,已成为日本、英国、美国、韩国等国的支柱产业,甚至与钢铁汽车等行业并驾齐驱。中国动漫行业所面临的现实是危机和机遇同时存在。2 006年4月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非常快,空间很广阔。据中国动漫协会统计,2005年以前中国动漫行业年总产值仅117亿元,到2012年总产值以达到1800亿元左右。

可见动漫行业的就业前景广阔,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以手绘为主的传统动漫正在被以电脑为主的电脑动漫所取代,这是不争的事实。电脑动漫分为二维动漫和三维动漫,都是借助电脑软件进行制作的动漫,电脑艺术设计的学生可以应用软件进行绘制。如二维动漫,可以使用FLASH等软件进行制作,三维动漫主要的应用软件是maya和3DS MAX,相对于二维动漫而言这个动漫种类的发展前景就更加广阔。

三、 装饰行业

学生在装饰行业就业主要是对建筑装饰行业而言的,这个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装饰行业是随着房地产热潮的逐步兴起,现在已经是快速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愈加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空间更是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据统计,2012年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大背景极为强势,行业产值增加速度较快,增长率为22%左右。全年完成工程总产值34100亿元,其中住宅装饰装修约为18700亿元,增长率为25%;公共建筑装饰装修约为15400亿元,增长率约为20%,2012年行业增加值约为15880亿元。拥有一级装饰资质企业前5名的省市为:北京139家、广东96家、江苏93家、福建76家、上海68家。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装饰行业发展迅猛,就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室内设计和3DS MAX能够在装饰行业发挥作用。特别是3DS MAX的应用,装饰行业分为室内装饰和室外装饰,电脑艺术设计的学生可以利用3DS MAX软件进行室内外效果图的绘制。

广告行业、动漫行业、装饰行业不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全部。其他行业还有印刷行业、新闻传媒行业、包装行业、游戏行业、网络行业、产品设计行业等行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培养模式 社会需求 实践

一、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在国家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地方高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导致艺术本科生、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在长期以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独特的教学体系,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难以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可概括以下两个方面:

1.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专业能力不强

目前在众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专业,不同的专业需要配套的本专业师资结构,而一些院校盲目上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原有的师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新专业的需求,导致以三大构成为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趋同,专业课的教学缺乏专业的教师,形成兼职或外聘的教学现状,导致师资、教学设施的软硬件薄弱,学科划分不清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实践课程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的实质就是在实际中最终将观念转化为产品或商品,其特点在于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专业设计课程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的,课堂艺术理论需要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检验和发展。院校教学资源有限,当前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比重过大,学生后两年专业课学时少,缺乏配套的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课程的作业以及毕业设计都在概念性的层面设计,缺乏实际项目的训练,缺乏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的全面统筹能力,毕业后仍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到社会岗位上去适应新的实践环节,而用人单位招聘的是能独立胜任项目设计的成手设计师,无法在短期内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面对当前全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须随社会行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

二、社会需求分析

1.就业特点分析。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的文理科差异较大,就业中出现就业面窄、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受企业规模限制不可能配置太多设计人员,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专业知识面较宽,在设计工作中达到一专多能。而大部分毕业生更多地流向个人的设计公司,公司与应聘者之间不需要签订合同,除了工资没有其他的社会保障,个人工资随每个月业绩的变化差异较大,这部分用人单位规模小,不看重学生的学历,不会对学生提供前期的培养,导致人员流动随意、自由,这种就业渠道更强调的是专业的实践性、实用性,学生的专业才能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

2.求职的高希望值与聘任的高标准形成反差。在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中,形成了两个层面的格局,一是以本科院校的侧重理论型的教育;二是以技校的偏技术型的教育,本科教育学时长,投资大,毕业生容易形成优越的心态,对用人单位待遇有要求过高,而技术性的学生对用人单位要求相对较低,服务地方的灵活性较强。经过高校本科的艺术教育,更多学生更加关注工作岗位和待遇,由于专业课程的限制,设计实践的缺乏,不能掌握项目设计的工艺、技术和材料,毕业后在较短的实习期内发挥不出创造力。因此,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重点在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处理好专业理论、毕业设计和设计实践环节三方面之间的衔接,才能符合当下本专业的发展。

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1. 教学设计。当前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要求更加关注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工作态度等综合要素,在确定培养方案组织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针对本地域相关行业展开艺术设计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主要包括行业数量、规模、性质,对本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等;其次进行艺术设计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分解,设计出不同专业每个专业方向的能力模块;最后根据能力模块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即根据学生在就业中按用人单位的行业综合需要,把专业课中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三部分细化,根据毕业生就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展开素质课程教育和专业能力教育,不断检验、调整艺术设计教学内容。

2. 课程建设。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立足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专业课程开设的灵活性、开放性。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块,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灵活性,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上,编制实践性教学大纲和教学考核办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实际的项目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训练,逐步形成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就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内外实训地建设,以提高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师资队伍建设。当前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中,需要有良好的师资队伍保障,不仅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建设,还需要本专业校外专家、工程师进课堂,这也是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学校教师主要是以专业理论为主,不具备一线工程师、设计师具备的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不能够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对艺术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鼓励教师校外兼职学习,业余开设工作室或从事项目设计,选派专业教师深入校外实习基地,利用带学生见习、实训的机会,参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等,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聘请本专业的一线工程师作兼职教师,承担实践环节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培养项目工程意识;在人才引进政策中改变只注重名校、学历的片面倾向,积极引进有具有设计经验的工程师或项目实践工作经历的往届大学毕业生。

第9篇

需求分析是在语言教学中首先要进行的阶段,是课程设计的第一环节,针对教学对象展开,了解学生需求。由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下称:番职院)艺术学院有不少国际合作项目,但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却成为学生海外学习和职业拓展的绊脚石。为了缓解此情况,笔者通过对艺术学院11级皮具设计、产品设计和饰品设计专业6个班共2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一)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客观需求分析

客观需求包括学习者目前的英语水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等。第一,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词汇量少。很多学生由于在中学期间专注于美术类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文化课,英语学习情况堪忧,部分学生反映自己好几年没有认真学习英语,根本无法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第二,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极少进行课外英语自主学习,只有5%的学生能够坚持每天课外学习英语。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设计课程和技能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课后基本不主动学习英语,部分学生甚至把英语学习看做是一种负担。第三,艺术类学生容易出现英语学习倦怠。一是大学重复中学阶段的人文英语学习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实用性不强;第二,虽然专业英语教材内容跟行业比较接近,但语言和内容对于对职场和专业了解不多的大一学生来说枯燥难懂,缺乏趣味性。

(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主观需求分析

主观需求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虽然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由于专业和职业发展需要、个人喜好等因素,学生们还是有着十分强烈的英语学习需求和学习愿望。根据调查(如表2),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有3个,分别是考试需要、工作需要、交流需要,所占比例非常接近;由于出国深造需要大笔资金或获得奖学金支持,因此为了出国留学而学习英语的学生只占6%。

二、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的设计师英语课程开发

(一)课程定位

设计师英语课程是为培养面向设计、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为了配合番职院艺术学院与海外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设计师英语课程希望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语言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和设计行业职场交流、以及处理未来职业所需的涉外业务活动能力。它是学生中学阶段英语课程的延续与提升,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海外进修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因此,设计师英语课程承担着三大角色:第一,桥梁作用。帮助学生从中学阶段以应试为目的的基础英语学习过渡到大学阶段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英语学习;第二,引领作用。带领学生感知职业,熟悉行业职场情景英语交流;第三,培养作用。不仅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内容

基于国际合作办学理念下的设计师英语课程,即需兼顾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巩固,又需要培养学生设计行业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教学应该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学习内容应与设计专业群的职业英语内容进行整合,进行基础英语与设计行业英语教学上的有效融合,强化学生的职业英语听说能力和交流能力。

1.分区模块化教学内容。

设计师课程组教师、设计专业课程教师、海外合作办学学校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四方共同研讨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具体的教学计划和主要的教学内容模块。艺术学院把国际合作办学试点专业的英语课程学时从原来的高职英语(基础英语课程)90课时增加到设计师英语课程(基础英语+行业英语)180课时。确定的教学模块包括:模块1—日常交际英语:既需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别,帮助学生能够与外国人进行日常生活上普遍话题的谈论沟通;模块2—职场交际英语: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企业公司架构,掌握职场共核主要情景下的英语交际技能;模块3—设计行业英语:学生能够掌握设计行业相关职业英语学习,能运用所掌握的设计行业的专业英语知识开展职业所需的涉外业务活动;模块4—设计专业英语强化训练:通过学习设计英语的常用词汇和句型,能够用英语在借助专业实训室作为仿真实操情景下进行基于产品设计工作过程的沟通交流。

2.循序渐进式教学融合。

由于设计师英语课程的定位是“EGP+EOP”融合教学课程,课程开设的时间横跨第1—3学期。随着学生从第1学期对设计行业了解不多到第3学期对设计行业和专业产品设计了解得比较透彻,设计师英语课程的“EGP+EOP”融合教学呈现循序渐进的比例融合而不是平均分布的比例融合。EGP的教学比例随着课程的开展深入逐渐减少,相反,EOP的教学比例随着学生的专业学习不断增加而逐渐上升。循序渐进式的融合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发挥此门课程的桥梁、引领和培养作用。

(三)课程设计

作为为设计专业学生量身定制的英语课程,设计师英语完成了公共英语基础课和设计专业英语课程的融合,克服了公共基础英语课缺乏专业特色的缺陷和专业英语课程艰涩难懂的不足。课程设计上能够灵活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工作过程学做结合。

根据设计行业的工作职场背景,依托设计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选取和补充教学内容,进行“学做结合”的教学实践探索。从最初的职场认识和接待客户、自我介绍和公司介绍;到产品设计理念的介绍、产品描述、产品设计和制作工序介绍;到最后的洽谈磋商和签订合同。把整个设计行业的工作过程嵌入到设计师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边学边做,熟悉未来的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设计行业英语沟通能力。

2.任务导向项目驱动。

基于上述的设计行业工作过程,嵌入大大小小的课内外个人、双人和小组学习任务和学习项目,例如:个人的中国文化介绍任务、双人的职场相互介绍任务、小组的国内外著名的产品设计展览介绍任务等,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设计行业背景下工作必备的英语词组和表达方式。

3.职场情景模拟实践。

番职院艺术学院实行“作品、产品、商品”的“三品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艺术大楼的每一个能够利用的空间都有精心设计的橱柜摆放学生的作品。这为设计师英语课程提供了多个仿真的设计行业工作情景,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普通教室里。课程组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产品展览厅、专业实训室、车间工作坊等作为教学地点,让学生在仿真的职场情景下进行设计行业模拟实践学习,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过程逐步提升自己的设计行业英语应用能力。

(四)课程考核

设计师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实施,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来保障。因此,设计师英语课程采用形成性综合考核方式,加大平时个人作业和合作式集体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形成性评估的比重。作业形式上不再局限于书面的职场英语应用文写作,而是加入两人对话视频、学习汇演等多形式学习考核。同时,通过“教师教学记录表”、“学生学习记录手册”、职场英语测试、行业情景英语交际能力测试等全过程、全方面记录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查看教师教学记录和学生学习记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对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好建议,并且相应调整教学安排。

三、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