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5:58: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研诚信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通过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受宜非浅,感触很深;其中在新课程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后反思,二次备课。
现就课后反思,二次备课心得总结如下:传统的备课,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善于课后的反思,这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问题。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众所周知,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他们正在不断更新知识。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虽然在课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的先例,但更多的随机应变却留下了败笔。不论教师有无经验,处理起这类问题都会很棘手,在上课时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课后的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弥补这个遗憾。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教学内容的补充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统一,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能力。总之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可以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缩小学生在课堂上实际获取知识间的差距,在这样多次往复的反思后的课堂中,使师生双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而且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从而帮助自己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总之,如果一个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多年教学工作过程的重复,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经验型教师”的水准上,而无法成为对传统超越的“反思型教师”。没有教学的反思也就不可能使当前的新课改工作走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培训模式;新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74-01
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力量,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尤其是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关系着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因此,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是事业顺利进行的保证,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
一、构建新的教师培训模式的原因
1、课程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七年了,宁夏作为第一批课程改革的实验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已基本成熟,新课程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重要阶段。然而,在我们的前期调查中发现,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表面认可,事实上是排斥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按自己以前的方法教学。二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到位,使得该工作在进行时,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的情况。三是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还是沿用传统理念,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重失调,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分科课程一统天下,学科间缺乏整合等;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生活,课程实施中重“教书”和“背书”,使教学失去素质教育的功能的情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重选拔、轻发展的现状仍没有得到彻底改观;
2、课程培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需要开发多样化的、过程化的、积极参与的培训类型与方式,需要有一套适合新课程理念的便于操作的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在前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以下问题:
第一,培训层次低。受条件限制,宁南山区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自己走出去的机会太少,接受高级别的培训很少。由骨干教师组织的校本培训,理论深度不够,培训层次普遍较低,简单模仿导致对新课程实质认识的模糊和走形,进而导致培训效果的逐级衰减,已经成为阻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二,培训模式单一。集中讲授是本地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即使有少量的研讨和实践活动,由于培训者自身理论驾驭能力不够,要么流于形式,要么简单模仿,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培训内容针对性差。通识培训仍然是培训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学科培训严重不足,培训中教师缺乏实践方面的锻炼,影响着参与培训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已成为教师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兼之当地教师的基本素质较差,如果新课程培训只停留在理念层次,一线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困惑、茫然和不知所措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培训的考核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个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无法对参训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只要不缺勤,都能拿到结业证书,学好学坏一个样,这大大挫伤了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加之有的培训目的不明,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参训人员的需要,他们感到培训的实际效果不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高。
二、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1、集中式培训
集中式培训有教师集中式培训根据项目的设置情况,必修项目的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或专门指定对象,根据信息技术部安排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在规定必须完成一定的课时中,让老师对课改背景、理念与目标、课标解读、课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等较全面了解与学习,努力培养一支具备实验新课程标准,完成新教材试验任务,具有一定课程研究开发能力和承担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教师队伍。由于专业的差异,导致有些培训内容相应的不同。所以除了应该参加的必修项目之外,教师还需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选修项目。集中式培训便于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态度、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
2、探究参与式培训
参与式指那些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参与式教师培训是在参与式的氛围中,使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如何可以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参与的积极性很关键,要做到这样,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培训参与教师方面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二,作为为培训的主持人任何设计整个培训中的各个环节非常的重要。不禁让我想起,在我各种的关于教师的培训中,就是少了一种激励的机制始终可以调动人积极性。
参与式教师培训把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看作重要的资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经验,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参与式培训之所以比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更受大家欢迎是因为教师是在“做中学”。这种过程中的学习是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学到的东西会比平常要多,印象会更深刻。
3、送教下乡式培训
自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为配合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各地进行了许多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三个薄弱之处:一是很少送培下乡;二是广大农村中小学的一线普通教师很少参加县级以上的培训;三是几乎没有进行新课程教学操作系统培训。“送培下乡”是一种推行“研训一体”工作机制的一项实践型培训模式。该模式由培训单位抽调有关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精干的讲师团,按年安排一定学科的教学观摩(或讲座)穿梭于各乡镇把具体、实用、鲜活的新课程教学案例和“现场直播”式的教学研讨方法直接地送到边远的农村小学。是一种进行较大规模的现场交流、互动的为偏远乡镇或薄弱学校给予有效的现场指导活动。
教师发展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研究和更多的实践。
参考文献:
2011年初,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引进了英特尔公司开发的《Design and Discovery》(《设计与发现》)教材,这是一门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系统地介绍工程与设计流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教材面向11~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科技场馆的青少年,是一门介绍设计与工程领域相关内容的科学与技术教育课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设计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概念,亲历并体验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实践活动,掌握工程设计与模型制作的流程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提高其与他人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的社会情绪能力。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专家团队将《设计与发现》教材本土化,旨在使中国的学生了解技术系统与产品设计领域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的科学想象力和运用直觉选择最佳方案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木材、金属、塑料、食物、纺织品、纸张等材料操作并形成三维作品的技能,以及反思和评价自己决策结果的能力;引领他们形成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关注文化、社会和环境热点问题的多元视角。鼓励他们在使用教材中开展多种活动,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推动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成长。
《设计与发现》教材本土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何培训教师使用这套全新的教材,则更具有挑战性。2012年5月,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专家团队和东南大学科学教育中心共同合作,依据教材特点,举办了开放性、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师培训。在培训班上,来自全国14个省的33名科技骨干教师与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根据教材的每个主题,把参训教师编成小组,小组成员间要求相互配合,妥善分工,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都要和其他小组进行作品的展示、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培训过程中,大家会经常处于“教师—学生—培训班的学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当中,这样有利于授课教师去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员在7天的培训中,还要在培训手册中记下反思、体会、总结等。通过“设计无处不在”这个主题,逐步了解工程设计领域的设计流程和发现问题的方法,让第一次接触《设计与发现》课程的学员们理清思路,明白教材的编排。
本刊讯 (记者邓园生)为了增强普通高中校长的课改意识,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江西省于2008年底分三批组织全省549所高中学校校长进行了集中培训,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占铭出席开班典礼并讲话。
王占铭强调,课改有实效,校长要先行。参训校长要统一认识,充分认识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性,坚持开展校本教研,科学推进新课程实验。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管理机制,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做到“我与课改共同成长”。
据悉,这次培训先后聘请了教育部课程与教材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志祥、湖南师范大学石鸥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的主题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
培训期间,培训班还组织了参训校长分别赴广东、海南、江苏等新课程实验区样本校学习考察。
集中破解五大难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丰城市教育局党委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选准“做科学发展标兵,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集中破解阻碍推进素质教育的五大难题:一是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难题,下大力气解决城乡之问、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不平衡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二是破解师资队伍素质不强的难题,建立起能出能进、优胜劣汰的有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更新校长办学理念,引导城市教师到农村执教和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三是破解学校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问题,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向管理要质量,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文化:四是破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坚持配、管、用并重,以用为目的,努力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利用率的最大化:五是破解教育教学评价单一化的问题,坚持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科学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引导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饶水仔胡剑辉)
特色育人成效显著
景德镇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以陶瓷文化、陶瓷艺术为特色,坚持服务于青少年和公益性的原则,积极开展陶瓷艺术培训、作品展示、陶艺研讨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省内外乃至国外青少年的欢迎。从2004年10月投入使用至今,已接待国内外中小学生、幼儿22万人次。
景德镇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系2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中小学陶艺培训的实训、实践基地,面向国内外青少年学生和陶瓷艺术爱好者开放,建有陶艺制作、学习培训、活动展示等几大中心区域,被列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之一。(谢文彦)
江西省教研室专题调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最近,江西省教研室将高中学科教研员组成四个调研小组分别到南昌、新余、上饶、吉安、赣州、景德镇等设区市,以听课、交流、研讨、座谈等多种方式对普通高中开展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校本培训是新课改背景下师资培训的一种新形式,它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对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把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种学校行为,这是一种灵活而持久、经济有效的在职继续教育形式,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
新课程改革以来,实践一再证明,要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培训必须以技能改变训练为基础,进行全面系统的新技能训练。而这种训练的最佳方式就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最大特点在于研训一体,有效地将培训与教研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研究中达到培训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校本培训模式,我们对传统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作了全方位的修正,进一步整合了培训、教学、教研,架构了一个更加符合新课程背景下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模式——主题教研校本培训模式。
第一步,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开学初,在学校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与部署下,在分管学科领导的指导与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搜集一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炼出校本研训的几个基本“主题”。“问题”来源于教学一线,来源于教师实际,学科教研组由此提炼出“主题”,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利于教师接受并主动投入。在分管领导指导下,学科教研组长在认真“提炼主题”的基础上,精心构思,并按照“学习-备课-课例与研讨-总结”的步骤,依次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流程清楚,要求明确,便于操作,也便于督促检查,为校本教研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深入学习,交流研讨。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在学科校本研训规定时间,组织学科教师深入学习,提出中心问题;再由提前学习的学科教研组长或教学骨干进行引领式解读,并进行交流研讨等,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主动有效建构新理论,学习新方法。
“主题化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是校本研训的基础,保证了校本研训的方向和深度。
第三步,明确任务,达成共识。
确立了研训主题,每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承担一个或几个小问题,查找有关资料,教研时进行交流。接下来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学科教师集体将理论主动运用于实践的基础平台,是理性智慧向实践智慧主动转换的基础桥梁。
第四步,课堂实践,印证预设。
教学的过程就是研训主题研究的过程。教师要思考怎样把自己的设想变为课堂教学的现实,并通过课堂教学对预设进行验证。教师在这个阶段特别要加强材料积累,如典型案例、教学实录等,为总结提供真实有力的论据。“课例观摩与研讨”是校本研训的中心环节,它是理性中的实践,是实践中的思辨。它能促进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实现智慧的高效生成,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深层次提升。在分管领导指导、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与组员认真总结主题系列研究活动取得的成果,反思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再进行学习培训,努力促进学科教师将研究成果化为自觉行动。
第五步,深化研讨,总结反思。
主题研训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一个研训主题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想,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要分析得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下一阶段的研训主题。
关键词:农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07―03―05
作者简介:吴国琴(1978―),女,汉族,本科,重庆市璧山人,重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农村基础教育是关系农业人口素质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中国有13亿人口,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占绝大多数。相应,农村基础教育也量大面广,中小学在校生多达1.6亿。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低下导致的农村整体人口素质的低下。因而农村的基础教育势必极大地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学素质以及农村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面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要使其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顺利实施,则是势在必行的有效策略。我国于2001年推行新课改以来,高度重视新课程师资的培训与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存在以下的特点和不足:一是几乎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新课改实施的策略、模式,由于受以往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以及偏重城市教育的影响,而更多的带有城市学校教育的烙印,对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不强。二是对农村教育的研究普遍倾向于现状、问题、对策等,专门有针对性的对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的研究较少。三是在“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重庆21个实验区中,课程改革走的也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道路,基本上都是从城市学校试点逐步推广到农村学校。因而对重庆市农村学校的新课程师资培训研究还处于一种弱化状态,对广大农村学校师资的新课程培训还普遍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强的理论指导。
一、重庆市农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状况。重庆市是集中心城区、贫困山区、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的年轻的直辖市,辖42个区县(自治县、市),其中有11个国家级贫困县、8个省级贫困县、16个三峡库区淹没县和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人口3090万,农业人口约占80%;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重庆市于2001年启动新课改实验,截止2003年秋季,课改实验区达到21个,用新课程教学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数的50%左右,到2004年则达到近80%,各实验区均有部分农村中小学参与课改实验,如首先实施新课改实验的北碚区2001年参与课改实验的155所小学和10所中学中,60%都在农村。
据统计,重庆市现有农村中小学1.52万所、教职工20.89万人、专职教师17.7万人、学生(乡镇中学、中心校、村校)约600万人,分别占全市的70%左右。而在目前新课改背景下重庆农村学校师资状况堪忧。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仅彭水县,按标准测算,全县尚差教师编制1390人),教师学历偏低,队伍整体素质较差。农村中小学仍有相当数量的代课教师,据18个区县统计有代课教师9219人。代课教师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没有接受什么培训,教学观念落后,大部分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基本上仍停留于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模式。农村教师培训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二)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重庆市各地区基本上都遵循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这一原则,新课程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有所提高,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1.农村学校教师受传统固有思想影响严重,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缺乏参与新课程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下表:
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有较为积极的认同,但对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信心不足,农村的师资素质及其态度影响了农村学校新课程的实施,也制约着新课程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2.培训中存在几类不可忽视的较为明显的差异。
(1)地区差异。重庆市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区域性不平衡,这是不争的事实。地区差异是指重庆市内经济、教育等发展存在差异的几类地区之间,特别是市内较发达的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差异。(2)层次差异。层次差异主要是指中、小学两阶段之间的差异,农村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上表现出较显著性差异。(3)学科差异。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着教师学科结构不平衡状况,语、数等“长线学科”教师普遍充足,而综合、科学等短线科目教师严重不足,很多都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4)年龄差异。年龄差异是指中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培训情况之间的差异,农村中老年教师本身学历层次低,业务能力相对较差,他们不愿接受新事物。
3.培训内容缺乏一定层次性和针对性。在当前新课程培训中,培训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面比较广。新课程的理念、标准、教学策略、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等是培训的主要内容。很少涉及课程开发,因此新课程培训出现“万人一面”的状况,缺乏农村和地方特色。对广大农村教师而言缺乏实用性,使得他们无法把握新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产生更多困惑。
4.村小教师的新课程培训是最薄弱环节。村小教师由于自身学历低,业务能力不强,对新课改存在畏惧心理。其次,由于村小自身条件差,经费和资源严重缺乏使得他们不愿参与培训,更无力组织校本培训。调查显示,在访谈的5名被调查的村小教师中有2人从未参与培训。村小教师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快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条件上,资源严重匮乏,跟不上培训步伐。
二、重庆市农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薄弱的师资状况和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是影响培训的内在因素。作为农村学校新课程推行的主体――农村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参加培训时,农村教师由于平时学习、积累不够,参与培训的次数少,往往持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接受能立刻用于实际,立竿见影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心态反而影响了效果。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对新课程的认识不到位,仍把学生的学业成绩看作是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对新课程的实施存在观望心理。面对新课程,虽然参与了培训,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理论层次和观念层次的内容,但由于自身业务素质薄弱,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参与不够,致使选送教师外出培训受到影响,校本培训不到位。
(二)培训资源缺乏,影响培训的有效实施和效果。我市农村地域广阔,社会、经济、人文、地理较为复杂,客观上使各区县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经济的差异必然导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不平衡。和城市学校相比,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源不足。农村学校缺少新课程的图书资料、音像设备和音像资料,网络处于没有或得不到有效使用的状况,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及时更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几乎空白,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实行“一费制”后,农村学校办学经费更为紧张,培训经费缺乏,无法组织更多的老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农村学校相对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很少得到校外专家的指导,校际之间的交流、观摩很少开展。各区县培训基地在设施、设备、培训者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不能胜任新课程培训的需要,软硬件建设亟须加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培训的实施和培训的效果。
(三)农村淡薄的人文环境和低下的家长教育素质制约着农村教师参与课改培训的热情。农村学校很大程度上脱离于农村的社会背景,学校和农村社会之间很少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导致学校在农村社会当中处于孤立的地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教育模式”表现出严重的农村歧视和非理性的功利化,使教育、经济严重分离并企图超然农村实际。由于农村家长自身教育素质低下和农村社会人文环境淡薄,导致家长和社会对教育也有牢骚和功利性的看法,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目的就是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成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再加上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社会中的宣传力度不很得力。在这样的农村社会大背景下搞新课程改革,只能是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一厢情愿。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学生更自由了,对分数更淡薄了,而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不少家长对新课程改革存在异议以及农村社会整个人文环境对教师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功利性使教师对课改踌躇不前、参加培训热情大减。
(四)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培训效率。新课程培训不是一项简单孤立的工作,其自身内部也由许多环节组成,涉及到许多因素。培训管理既受教师状况、专业发展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又受到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评估机制、约束机制等制约。而这些正是新课程培训中缺乏的有效管理措施。在当前的新课程培训中,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手段,很多培训仅仅只有对培训的终结性评价,即培训后进行简单的测试;对培训的监督和反馈不够,在培训中应及时反馈教师的培训信息,在不断反馈中改进培训。
三、重庆市农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新课程培训观念,增强培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施新课程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新课程师资培训必须贯穿在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当中,并适度超前进行。新课程师资培训是一项周期长、要求高的全员培训任务,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重庆市农村教师人数多,实施新课程的理论和经验相当匮乏,而新课程的挑战首先是指其蕴含的新思想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走进新课程”首先是思想、观念要走进,有了新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因而树立新理念是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前提条件。“判断一个观念是否需要更新,不是看它存在时间的长短,接受人数的多寡,而是看它是否适应时展的需要,对实践有无促进作用”。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不是农村教师能不能实施好新课程问题,而是绝大多数农村教师缺乏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
(二)建立和完善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保障机制。
1.加强管理、统筹规划农村地区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农村教师的新课程培训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培训职责管理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培训管理。
2.保证培训经费、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农村地区在新课程培训中普遍存在经费和资源短缺的状况。各区县各级政府、学校应该明确责任,切实保障新课程培训的经费投入。广开渠道,建立农村新课程师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3.建立城乡教师互动机制。通过开展教育“扶贫”活动,做好送教下乡这篇文章,城区示范学校与乡镇的薄弱中小学结成对子,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优秀城区教师到乡、村学校起好带头、引领作用;乡、村教师轮流去城区学校观摩、学习。形成城乡教师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加强对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中的薄弱环节的指导和支持。重庆市贫困区县较多,其农村教师结构和素质存在更大问题,经费和资源缺口更大,观念的转变和新课程的实施更为艰难。如果不加强扶持贫困地区农村师资的新课程培训,将会导致新课程的难以实施和地区、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和差距的继续扩大。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村小在数量和学生、教师人数上都大幅减少,村小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和参与培训方面容易被忽视和遗忘。这就要依靠国家对义务教育实行的“地方政府分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这一方针的指导,采取硬性措施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加以落实。因而从政策上必须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村小的倾斜,从业务上要投入更多的有经验的培训教师,组织更多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逐步跟上,最终适应新课改的步伐。从学科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没有现成的模式,教师难以把握,尤其需要方法、技术的指导,农村学校可根据本地特点,将劳动技术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内容进行整合、补充、调整和拓展,使之更具有地方特色。在培训中,要结合这些情况,不能将分科知识简单的拼凑在一起。要结合具体问题精心组织培训,为教师实施这类课程提供借鉴、打开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学敏.关于两个贫困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调查.中国教育学刊,2003.1.
〔2〕郭峰.农村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建.中国教育学刊,2003.3.
〔3〕郭永福.处理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关系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4.4.
〔4〕樊香兰,孟旭.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3.12.
〔5〕阚兆成.对新课程实施中几个偏差问题的探析.中国教育学刊,2004.4.
〔6〕温世仁.教育的未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胡艳等.国外中小学教育面面观――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海南出版社,2000.4.
〔8〕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体验式培训模式概述
体验式培训,是指参与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并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过程。
二、应用体验式培训模式的意义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和文献查阅,体验式培训自引入我国后,多用于企事业单位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应用于高校的大多是体育类课程,形式也多为户外拓展训练。具体来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足
心理健康知识理论性较强,而高校心理健康公共课基本上都是针对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课堂讲授会比较枯燥,且容易学过即忘,达不到教育目的。体验式培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利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有效培养学生积极的团队精神
体验式培训模式的学习项目一般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达到“触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所以,体验式培训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改善人际关系等都大有裨益。
3.锻炼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在心理学领域,承受挫折的能力――“挫商”已经变成一个热门词汇。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家人呵护备至的关怀,或许拥有高智商、高情商,但常常会缺乏较高的“挫商”。体验式培训可以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模拟挫折情景,锻炼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验式培训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体验式培训中的活动和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尽可能发挥潜力,与伙伴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习和分享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以全面提高。
三、体验式培训模式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为探讨体验式培训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笔者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
1.方法
笔者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教学1班为实验班,教学2班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体验式培训模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在学期末对两个班进行常规的期末考试,并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关于心理学课程认识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对比两种教学效果的差异。
2.教学实施阶段
根据学期教学内容确定主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人格特征”“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心理及性心理”“心理危机应对”五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
在实验班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按照拓展培训中的分组方法,将80名学生随机分为8组,各组成员座位安排在一起。由组员自行选出组长,作为之后各项课堂小组活动的组织者。
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常用的体验式培训模式:
(1)头脑风暴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讲解“人格”概念时,先请各组同学组内讨论一分钟,讨论内容为“形容一个人格的词语”。每组学生贡献三个以上形容人格的词语,教师按照学生描述将其写到黑板上,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同学们描述的词语归类,并引入“人格”中“气质”和“性格”概念。这样就由老师的枯燥讲解变成了学生的发现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将真实带进课堂。在讲授“心理危机应对”课程时,教师从日常心理咨询记录中整理出8个典型案例,隐去基本人口学资料,分派给8组同学。各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个案,找出问题症结,并寻找出最理想、最恰当的解决策略。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发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个案和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组成员做出评判,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真实案例分析法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正向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3)角色扮演――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开展“情绪管理”课堂教学时,教师采用了角色扮演法。首先提出一个情绪失控的咨询和治疗案例,案例中涉及的教师和学生角色都由各组学生扮演,教师视时间安排挑选3~4组学生为全班同学表演。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做出点评。最后教师及时总结,并引入“情绪管理”方法和原理。通过对角色的切身体验,学生对情绪管理概念和理论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
(4)课堂游戏――小游戏大道理。每次课堂活动中,教师会视时机穿插体验式培训中常用的小游戏,如训练发散思维的“填充圆”游戏,训练反应能力的“握手游戏”,认识潜力的“鼓掌30秒”游戏等。通过游戏后的体验分享和教师点评,每个简单的游戏都可以引申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道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掌握课堂节奏,随时掌控学生的注意力。
3.成绩评定
每次课程结束前,教师会根据各组活动成果质量、参与积极性等给予小组平时成绩。在对照班上,教师也会按照学生课堂发言情况、课堂参与度等给予平时成绩。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期末常规考试中,实验班成绩90分以上的人数是对照班的两倍以上;实验班成绩80~90分的人数是对照班的两倍;实验班没有不及格学生。可见,体验式培训模式的引入可以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价值认识差异也很大。实验班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心理学课程是有价值的,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还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对照班的学生认同心理学课程的作用和价值的却不多。
论文关键词: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教学”不再是现代大学的唯一职能,而是趋向“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整合。世界上很多科学家的重大科研成果往往与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服务区域经济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高等教育已成为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为此,世界各国纷纷进行高等教育改革,通过强化科研职能,积极寻求有效模式促进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发展。但是,高校科研职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高校学术界中出现了抄袭、剽窃、篡改、一稿多投等现象,高校教师的行为、高校课题申请的腐败现象等,无一不损害着国家科学界的声誉,阻碍了国家科技的发展。科学研究应提倡诚实守信,科研诚信应该是科研工作者开展科研活动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科研诚信的实现关系到科学事业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也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通过探讨高校科研工作有违诚信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主要动因,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构建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有效措施。
一、关于科研诚信
对于科研诚信(research integrity)的定义和内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美国学界提出的科研诚信概念是相对科研不端行为而言的。他们将科研诚信定义为:在申报、开展或评审科研项目过程中应用诚实、可验证的方法,提交的科研成果报告应遵守相关的规章、条例、准则和公认的职业规范或标准。美国学者认为,科研诚信讨论的重点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诚实性和客观性问题,它能够衡量科研人员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科研诚信是科研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中最核心的东西。中国吉林大学的刘辉博士在其《科研诚信问题研究》中提出,科研诚信是指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包括组织者)在科研活动中实事求是、诚实守信,遵守科学价值准则、道德准则以及科研活动的制度规范。刘辉博士认为,科研诚信的内涵应具有多层次性:科研诚信的主体;科研诚信的范围;科研诚信的内容结构。其中,科研诚信的主体确定了,科研诚信的范围也就相应明确了。
二、高校科研有违诚信的表现形式及其发生动因
1.表现形式
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度理性的活动,它要求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一种诚实的、负责任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来开展科学的研究工作。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仍有不少教师有违这一要求。
(1)在科研工作进展过程中,一些严重违背科研诚信原则的不端行为,如剽窃、篡改、捏造等屡屡发生。
(2)现阶段,高校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学术泡沫严重。科研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创新的理性活动。但部分教师为了眼前的利益或因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往往从以往他人的研究当中选取一些陈旧话题,重复研究。这些所谓的研究,非但没有方法上的创新,更无知识上的新发现,有的仅仅是科研经费的等公共资源的浪费。
(3)现象严重。在高校当中,已经悄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据报道,我国2009年的销售额近10亿元。
(4)项目申报存在学术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学事业的日益重视,国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逐年提高,部分高校和教师也把国家在科研工作上的投入作为本单位和个人创收的重要途径。在这种不良思想的驱动下,部分高校以单位或个人的名义开始了项目申报的“攻关之旅”,由此而滋生了诸如权钱交易、吃科研经费回扣等学术腐败行为。这些与科研诚信相背离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高校作为社会道德的“灯塔”的作用,也损害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发生动因
(1)个人科研道德失范。科研道德失范是指科研工作人员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有意违背了科研工作所应遵循的求真、求实、求新的原则,从而采取欺骗、剽窃、篡改、捏造等非正当手段来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这些不当行为的产生是与高校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水平的下滑以及科学研究精神的缺失分不开的。在我国高校,教师通常都具有双重身份:一是作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人民教师,二是作为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因此,作为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要比仅仅承担教学任务的普通教师有更多的职业道德责任。这些责任是:对真理有锲而不舍地追求;对科研过程的所有发现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隐瞒、不夸大、不擅自篡改数据;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发现给予充分地尊重,不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发现据为己有或不恰当使用;能够恰当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的价值,不能因为一些眼前或潜在的个人私利而对他人或自己的成果价值进行不恰当地评价;应在法律和伦理的范围内,对研究对象(包括人和动物)进行客观地分析和研究,并充分保障被试的各项权利和福利。但从目前高校屡屡发生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事件来看,高校教师并不是都能遵守这些科研道德规范的。
(2)高校内部科研诚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科研诚信的遵守不仅取决于科研工作者个人的道德操守水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和社会对科研诚信监督的能力和水平。高校和社会对高校科研诚信的监督和保障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机构建设;二是制度约束;三是技术监控。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已经在上述三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在机构建设方面,教育部于2009年成立了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主要承担制订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组织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研究及宣传教育;受理直属高校学风问题举报并组织对重大学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宏观指导、督促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等。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有相当建树。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并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科技部则于2006年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009年,科技部、中科院、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制度文件。在技术监控方面,有中国知网(CNKI)研制并被我国高校学报系统广泛使用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上述措施的实施,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一些高校根据这些便利条件,开始着手建立自身的科研诚信监督体系。但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高校内部的科研诚信监督体系并不完善,一是高校内部设立起来的学风建设办公室或领导小组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众多学风建设机构的职能主要定位于学术不端或学术腐败事件的处理工作上,工作方式较为被动。二是并非所有高校都相应地制定了科研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一旦发生学术不端或学术腐败事件,高校并不能从制度上寻找合法的惩罚依据,最终也将会不了了之。三是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使用面不广,在项目申报、成果鉴定等领域并未完全引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3)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缺陷。高校的科研评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科研取向。好的科研评价机制会激励科研工作人员在科学的求真、求实、求新精神指引下大胆开展开拓性的科研活动。而“不好”的科研评价机制只会使科研人员只顾眼前利益,挖空心思迎合制度制定者的短期目标。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获奖级别日益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各高校为了能在高校综合实力排名中占据有利位置,纷纷采取各种科研激励措施。为了配合科研激励措施的实施,各高校往往会制定出相应的科研评价体系。从目前各高校所公布的科研评价标准来看,大部分高校都以教职工所获课题级别的高低、所获经费的多少、发表学术论文的多少、刊物的级别以及成果获奖的级别等做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和标准。并且众多高校都明文规定了教职工每年所应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否则就不能享受相关的津贴待遇。有些高校还进一步将科研工作量量化为分数,这种做法被戏称为“争工分”。在此种科研评价机制的指引下,很多高校的科研工作者都放弃了那些耗时较长并且有可能不能取得直接效果的科研项目,还有些科研工作者则可能为了立竿见影的经济利益或学术荣誉,而采取种种有违科研诚信的行为,如通过“走后门”拿项目和剽窃他人成果等等。
三、构建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有效途径
1.加强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教育
西方国家是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在西方,它们的大学大都非常重视对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把科研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西方各国的学术道德教育已有长期的历史而且普遍存在,不仅在大学中营造良好的学术道德氛围,还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对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进行教育和熏陶。中国可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在高校科研管理内部建立相应的学术诚信条例,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道德教育活动,如每学期对高校教师进行“道德诚信”、“学术规范”系列讲座,每月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惩治”等短片教育,以及对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诚信月”等学术诚信培训活动,此外还可利用校园网、图书馆进行实际的学术道德教育宣传等等。除了对高校教师进行严格的学术道德培训和诚信教育外,还引导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行科研诚信经常性的教育,甚至也对硕导、博导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可要求他们在一些文件上签字,如若指导的学生出现科研不诚信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加强高校科研诚信保障制度和机构建设
在西方国家,学术道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得到了高校各个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甚至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进行有效地科研监督管理,各高校还建立了权威性较强的管理机构,甚至还临时成立调查小组紧急调查和处理科研不诚信行为。在中国,各高校都制定有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也有详细的学术规范条例。但是出于行政管理为主的科研机构,其科研监督和惩治机制未能很好地体现,有些高校甚至只有科研奖励制度,而没有相应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置、惩治制度和措施。因此,我国高校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学风建设方面的制度,使得高校内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能够依法得到处理;另一方面则要求成立相关的学风建设领导办公室,专门负责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及处理工作。
3.构建更科学、更合理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的科研行为起着引导、协调和控制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高校当中发生的许多有违科研诚信的行为都与高校的科研评价的导向性有关。因此,作为高校来说,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1)转变思想观念,摒弃那种只注重眼前利益,追求“短平快”的工作思路,多了解科学研究工作所具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从而将科研工作的成效放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去考察和衡量,如针对一些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应给予科研工作者以充分的时间,而不必要求他们必须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同时,高校也不应因科研工作人员未能发表研究论文而减少相关的待遇。
学术诚信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表明学术诚信问题主要根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学术研究成为一种潜藏名利诱惑的职业;二是社会给予研究人员的期望和压力过高,同时伴随着不正当竞争、同行压力、扭曲的评估系统等现象;三是缺乏职业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四是对不正当行为的查证和制裁力度不够。我国目前存在的学术诚信问题,不仅反映了学术界诚信意识和诚信机制的薄弱,而且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环境和浮夸文化土壤。教育部的意见把握住了这些核心问题,作出了针对性的部署。
重视学术规范教育。教育是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对学术规范的无知和意识薄弱是导致学术失范的重要原因。2008年年底发生的“贺海波论文事件”对于浙江大学教训深刻。之后我们举一反三,强化诚信是为人之道、学术之本,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已经成为教师岗前培训和学生学业教育的必备一课。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学术不端行为与扭曲的学术评价机制密切相关。当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过度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容易促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追求短平快的研究成果,甚至铤而走险从事学术不端行为。所以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尤其是在考核评估中避免“一刀切”,建立“和而不同”的分类评价和质量导向的考核机制,形成“宏观压力大,微观空间足,学术规范强,评估体系巧”的政策环境,抑制学术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激励师生通过扎实的研究工作获取高质量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以“代表作”为主体内容的评价体系,可能是走向以贡献为度量的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