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5:58: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金融市场变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国际金融;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84-01
2011年全球金融市场险象环生。欧债危机向纵深发展,欧元区部分核心国家濒临险境;美国两党就债务上限争执不下,美国国家信用受损。此起彼伏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经常性剧烈震荡,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明显上升,价格变化的波动幅度异常突出,严重削弱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欧盟、经合组织和联合国近来都相继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并对全球经济面临二次衰退发出警告。
一、国际金融市场定义
国际金融市场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此种活动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国际领域中,国际金融市场显得十分重要,商品与劳务的国际性转移,资本的国际性转移、黄金输出入、外汇的买卖以至于国际货币体系运转等各方面的国际经济交 往都离不开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上新的融资手段、投资机会和投资方式层出不穷,金融活动也凌驾于传统的实质经济之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二、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1.欧美债务冲击金融市场
欧债危机的深化和泛化无疑是造成今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止的“主要推手”。今年第二季度希腊债务危机重现,虽然欧元区为化解危机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但因欧元区内部存在政治分歧,长效性的解决方案迟迟无法出台。市场出现抛售欧元区债务风潮,欧债危机迅速蔓延,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也成为欧债危机的“风暴眼”。欧债危机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欧元机制的先天缺陷。欧元区缺乏共同的财政政策及其核心国家对如何解决欧债存有分歧,导致危机解决方案迟迟无法出台。德国坚决反对在当前情况下推出欧元区共同债券,认为必须在建立共同财政政策的前提下才能推出欧元区债券。这令欧盟委员会正式抛出的在欧元区发行欧元债券的设想化为泡影。法国则一直推动欧洲央行更为果断地干预债券市场,并要求欧洲央行向欧洲救助基金提供资金。但德国坚持认为欧洲央行的主要任务是抗击通胀,欧洲央行扩大债券购买规模反而可能加剧通胀,危及欧洲央行的独立性,并削弱危机国家的改革意志。
2.美国经济持续低迷
纽约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9月份最低收盘点位已经回落到8283.70和1251.00点,考虑到这两个指数的历史高峰分别在11000和5500点之上,目前这样的水平确属低位。市场认为,美国攻击伊拉克会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美国经济本身,由于军费开支的沉重负担,经济复苏受影响在所难免。
3.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稳定报告指出,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明显增大,其原因在于:系统性银行危机由美国传递至欧洲;欧元区边缘国家的债务危机加剧;核心先进经济体的中期债务负担加重;有关国家在财政整顿和调整方面难以达成政治共识。该组织表示,由于公共财政吃紧,政策制定者对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顾虑重重,而货币政策提供额外刺激措施的空间又很有限。因此,国际金融危机进入了一个更具政治意义的新阶段,国际金融市场或现长期波动,全球金融治理任重道远。
三、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策略
1.顺应国际金融监管潮流,改革国内金融监管制度
中国金融管制严格、政府对金融市场行政干预力度大,在市场准入和利率、汇率管制放松上还没有突破性的改革。当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目前的政府金融监管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放弃对银行贷款的总额控制,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控制;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也大多通过政策导向等程序来进行。但其中根本性的症结并没有消除,如政府在对金融市场进行“窗口式”指导过程中,依托于其对金融企业经营者任命权和对社会主流媒体的控制,而对金融市场施加超越于其权力的干预力度。加入WTO后,政府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国际金融监管的标准来实施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能对金融市场有过度的行政干预。
2.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递,加强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金融国际化发展在加快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金融风险在国际之间的传递速度加快、危害加深,而国家之间金融监管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更是使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影响,为此建立国际合作的金融监管体系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和追求目标。中国加入WTO后,阻隔国际金融风险传递的屏障正在逐渐减小,寻求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合作理应成为金融业稳定发展、防范国际系统风险的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参与建立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应是中国实施金融监管国际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金融监管国际化目前应做的工作包括:一是加紧对证券业进行适当的合作监管,建立与银行监管的巴塞尔协议相类似的国际性合作协议,防止金融交易从监管强的部门或地区向缺乏监管的部门和地区转移;二是对金融衍生工具和对冲基金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运作寻求监管的对称与合作;三是完善国际金融统计,加强会计与信息批露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强化中国政府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合作能力。
四、小结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金融市场功能不断深化以及金融市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等特征。抓住当前历史机遇,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同时要采取合理的手段,避免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地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周荣芳.2008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回顾及2009年展望[J].中国金融,2009(01).
[2]朱静芳.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与产品创新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07(12).
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动荡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从经济基本面着手以外,我们还应该使用高质量的技术分析方法来更精确快速地把握金融市场的变化规律,寻找出它们发展的清晰脉络。下面,我就用帝纳波利点位交易法对美股、美元、石油、黄金的中期走势做一个简要分析。
美股处于阶段性底部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美国道琼斯指数的走势。道琼斯指数自今年以来一路大跌。特别是自九月末以来几乎是自由落体般的狂跌。不考虑美国政府出台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等经济基本面的因素,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道琼斯指数今后可能会如何发展呢?
从周线图的下方我们可以看到,道琼斯指数恐慌性跌破这一波下降趋势的扩展目标点(xOP)8997和支撑点位8789。8789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恰好是由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候的股市低点41与去年十月的最高点14198之间的垂直距离乘以黄金分割比率0.382所得出的点位。道琼斯指数在短暂跌破8997和8789这两个关键点位后迅速强烈地反弹,在两天之内就急速回升到了它们之上。道琼斯指数这样的表现充分反映出这是一个具有强大支撑力的区域。
值得指出的是,道琼斯指数在2002的底部就是在2000年市场的高点11750与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的低点41之间黄金分割比率0.382的位置7277处形成的。而这次道琼斯指数再次在黄金率0.382支撑点位8789处强烈反弹,很有可能预示着美国股市的阶段性底部已经出现。
从周线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道琼斯指数最近两周的柱线完全在图中超买超卖带状线的下沿之外。这说明道琼斯指数目前处于极度的超卖状态。从短期来看,继续向上反弹或盘整从而使它回到超买超卖带状线之内,脱离超卖状态,是道琼斯指数今后最可能的发展。
道琼斯指数很有可能在今后几个月里反弹上升到图中标出的“黄金叠加”10345/10296的位置。如果能够冲破并在这个位置之上站稳的话,则预示着美国股市彻底脱离了金融海啸的险境。但是这种情形发生的几率比较小。由于在季度线和月线图中,道琼斯指数目前仍然处于强烈的下降趋势之中,同时,美国经济也已经进入衰退状态。所以从中期来看,道琼斯指数很有可能在上述黄金叠加与它的最新的低点7844之间震荡徘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2002年几乎恰好在0.382黄金率点位7277处开始反转不同。这次道琼斯指数是强力穿透了对应的0.382黄金率点位8789后才反弹的。所以说,它在今后再次创出新低的可能性也是不能完全排除的。如果这种情况不幸发生的话,道琼斯指数有可能跌到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的低点41与去年十月的最高点14198之间黄金分割比率0.5的位置7079。
美元中期走强
美元的走势与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我再来分析一下它今后可能的发展。美元指数自从今年7月中开始攀升并突破盘整区域之后,一路高歌。至今已经是连续4个月上升。这创造了美元指数过去六年以来最强劲的上涨。从这波强力的攀升来看,美元已经形成了反转的势态。特别是从心理上来说,彻底摆脱了数年来萎靡不振的弱势。今年3月31日所创出的最低点70.81可能就是美元指数的底部。
从它的周线图中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在黄金率0.382阻力点位79.10处稍做回撤后目前已经到达此波上升行情的收缩目标点(COP)81.55,并且处于超买状态。它有可能进行短期回调。但是,从周线图上强烈的上升趋势来看,美元指数几乎毫无疑问地将在今后几个月内到达目标点(OP)84.93和扩展目标点(xOP)90.38。
国际油价可能跌得难以置信
原油的价格在财经报道中几乎每天都会被提及。特别是今年以来,原油价格在急剧飙升后又急剧下跌。这种价格的巨幅波动对国民经济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大家都能感受得到的。从原油的周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油在下跌到109美元附近后短暂反弹,然后下跌到90美元。从那里回抽到1lO美元后,再次重跌,一直跌到了目前的位置。
原油目前处于强烈的跌势中,在今后几个月内将会继续下跌到图中标出的目标点(OP)52.79美元。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原油目前已连续两周处于极度的超卖状态之中,价格有可能随时出现反弹回调。
但从长线来看,原油在季度线图上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两根柱线构成了帝纳波利点位交易法里的一个重要方向性反转信号一“火车轨道”。
这预示了原油市场由过去几年的疯狂飙升到迅速下跌的根本性反转。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原油价格将持续震荡下跌,不会轻易反转。尽管可能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原油重新跌回到2003年的25美元,甚至更早时期的低位,也都是很有可能的。
动荡期黄金难保值
黄金目前已经是国内许多投资大众积极参与的一个投资市场。同时也是理财中投资组合的一个资产项目。很好地把握黄金市场的动向对于投资理财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原油的情形类似,我在7月21日发表有关原油将下跌到109美元博文的同一天,也对黄金市场可能的大跌发出了预警。当时黄金期货的价格是958美元,但它在月线图中显示出“双重穿透”即将确认的形态。“双重穿透”是帝纳波利点位交易法另一个重要的方向性反转信号。
从黄金期货的周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后来“双重穿透”信号果然出现并导致了黄金价格的重跌。它一路跌破收缩目标点(cOP)882.9美元和目标点(0P)8 7.6美元,直到图中的黄金叠加点位735.1/726.2后才强烈反弹到904美元。
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形势下,不少专家都预测黄金价格将大幅攀升,甚至创出新高,极力推荐买入黄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金融与财富管理等金融创新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消费金融的使命,正在于如何能够更好地将金融市场、消费行为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认为,市场的力量能够推动个人消费金融体系的发展,我们应该对市场有信心,政府则应把自己和市场的边界划清楚。
他认为监管层对此的主要职责在于宏观审慎监管、系统风险的防范以及对违法行为的追究。如果政府一味为个人消费者或企业提供隐形的信贷担保或救助的话,只会导致市场越来越扭曲。任何金融创新只要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被消费者接受,就表明它是好的创新。
显然监管层的思路也在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马德伦日前透露,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制度设计已基本完成。这意味着政府将逐渐放任市场自行主导金融机构的存亡,不再实施过多干预。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现状怎么样?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什么差距?又应如何加强自身信用体系的建设?
朱宁: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们消费金融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消费金融给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体量相对较小;二是给消费者提供的融资方式局限于信用卡、人人贷或学生贷款等等。无论从体量还是方式来说,可提供的产品种类较为有限。
在美国,消费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包括消费信贷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还有票据贴现公司、当铺、邮购公司和综合租赁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我国目前能够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仅仅限于银行或者小贷公司,但在海外,信用卡的发卡公司只是提供信用卡,可发行信用卡的主体则涵盖有电商、商户、加油站、学校等等,它们都可成为提供消费金融的主体,比我们要丰富得多。
我国消费金融的土壤、环境也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包括:消费习惯保守;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缺乏创新产品等等。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国际化(出国、旅游人数增多)等因素影响,中国的消费金融环境会逐步变化。
但消费金融如果要大规模发展,必须得建立一个完善的征信体系。比如阿里巴巴就建立了对各家商户的征信体系,但其涵盖面较小。
无论是政府机构或者是第三方商业机构,都需要建立大规模完整的征信体系,才能识别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只有对不同信用级别提供不同的信贷优惠、利率优惠,才会激励厂家和消费者关注自己的信用质量和信用评级,同时也才可以使消费者注意防范不当的融资行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将如何建立更专业化的个人消费金融体系?“余额宝”等新的金融产品,会对消费金融带来哪些影响?这类业务将对传统的银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朱宁:与上一问题类似,我们首先还是需要有完善的征信体系,才能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当前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会给今后的消费或融资带来什么影响。只有更好地识别个人的金融消费需求才能够实现金融创新。正是由于存在购房、购车和入学需求,才有房贷、汽车贷、学生贷等金融产品。
另外,我们还需要对风险给予一个正确的判断和估价,之所以现在金融机构不愿意推出很多产品,很大的原因是担心会出现违约和恶性骗保骗贷的行为。今后需要从政府层面来推动立法约束或者禁止这类行为,市场参与者才会通过交易互相了解建立信任,降低风险。
我们也应注意,市场的力量大致能够推动个人消费金融体系的发展,我们应该对市场有信心。政府应该把自己和市场的边界划清楚,一味地为个人消费者或企业提供隐形的信贷担保或救助的话,只会导致市场越来越扭曲。任何金融创新只要能被消费者需求所接受,就表明它是好的创新。
如何更好地将消费行为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是消费金融的使命。监管层对此有三个很重要的职责,第一是宏观审慎监管,第二是系统风险的防范,第三是对于违法行为的追究。从技术上来讲,政府的监管职责并没有包括是否对创新产品进行限制。
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一类的业务,对银行有一定的压力,可以倒逼银行苦练内功推出更好的理财产品,消费者也因此受益。这甚至对于今后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及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都大有裨益。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过多年经济发展已经涌现出富人阶层,现在的国内银行也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目前中国的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处于什么水平,还有哪些不足?
朱宁:目前国内的私人银行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毕竟国内富人阶层的出现也才十多年,这可以理解。而海外的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已经经历了三四百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传统的金融机构,无论是券商还是银行,对此业务都没有深刻的理解。
这是一个复合型的业务,私人银行财富管理首先要求一个人既有丰富的金融方面的知识又同时具备很强的客户服务的态度,而要将这两方面都结合起来,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挑战不小。
其次,这一领域也面临人才短缺。能够从海外引进回来的人才很少,而且很多国际人才也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我们高级金融学院或许能够成为财富管理人才培养的很好平台。我们拥有高端人群的生源,又有教授是金融方面的专家,同时还有第三方专业的教学平台,但我认为人才的培养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一些民营企业正在申请银行牌照,民营企业进驻金融行业,对于财富管理业务来说会带来哪些变化?
朱宁:我觉得短期之内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虽然很多民资都想进入金融行业,但是具体实施的阻力还蛮大。
第一,创立新的金融机构本身比较困难,并且整个银行金融体系已经固化了,新的进入者会面临严峻的竞争态势,短期之内不会对行业有很大影响。
但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的进入会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发现真正的均衡利率、公平的资金市场价格,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揭开了次贷危机爆发的序幕。2008年8月,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巨企的股价暴跌,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危机迅速席卷全球,至2008年9月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演变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集体陷入衰退之中。2010年,全球经济回暖,世界性金融危机告一段落,正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
1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状况
2005年以后,中国对外贸易总量不断增加,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不断进行着调整,主要进出口合作国家(地区)也相应发生着小幅变化,特别是经历了2007年的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具体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笔者选择了2005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进出口贸易伙伴每年的10强国家进行数据分析。出现在表1中的国家本应是14个,其中,美国、中国香港等7个国家(地区)在这7年半的时间内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最终目的国。而俄罗斯联邦、印度等7个国家(地区)只是在部分年份进入了中国出口最终目的国10强的数据表单,故未列出。
观察美国、中国香港等前7个国家(地区)数据,笔者这些数据呈现出相同的规律,首先是总量的快速增长,除去由于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其他年份同比值都在增长,其次,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之后的2009年,除德国以外,中国对其余6个国家(地区)的出口都下降到2006年到2007年的水平,但是这种影响仅仅维持了一年,2010年,除韩国以外,中国对其余6个国家(地区)的出口都超过了2008年的水平。分析这7个国家(地区)数据,笔者注意到,2010年至2012年,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主要贸易出口国出口总量的比例的平均值为32.80%,而2005年至2009年的数据为34.05%,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后中国对美国出口平均下降了1.2个百分点,变化比较明显;金融危机后,中国香港的数据为26.66%,而金融危机前,中国香港的数据为24.62%,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后中国大陆对香港地区出口平均上升了2个百分点,是所有主要贸易出口国中上升最为明显的一个;金融危机后,日本的数据为14.53%,而金融危机前,中国香港的数据为15.71%,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后中国大陆对香港地区出口平均下降了1.2个百分点,变化同样比较明显;其余4个国家,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后的数据变化均小于0.2个百分点,从出口占比来看,均无明显变化。
出现在表2中的国家一共也是14个,其中,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地区)在这7年半的时间内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进口原产国。而巴西、沙特等6个国家只是在部分年份进入了中国进口原产国10强的数据表单,同样也未列出。
观察日本、韩国等前8个国家(地区)数据,笔者这些数据呈现出的规律少有相同点,这一点和出口状况大相径庭,除去总量的快速增长以外,不同国家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后,2009年这一特殊年份的数据有增有减。中国从日本、韩国的进口的总量下降到2006年到2007年的水平;大陆地区的复进口下降到2007年到2008年的水平;大陆从台湾省的进口贸易受到影响最大,一直下降到2005年到2006年的水平;美国、德国的数据和大陆地区复进口状况类似,下降到了2007年到2008年的水平;而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虽然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从数据上看,不降反升,保持了一贯的增长趋势。分析这8个国家(地区)数据,笔者注意到,2010年至2012年,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占主要贸易进口国出口总量的比例的平均值为20.17%,而2005年至2009年的数据为22.65%,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后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平均下降了2.5个百分点,变化比较明显;金融危机后,韩国的数据为16.78%,而金融危机前,中国香港的数据为17.40%,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后中国从韩国进口平均下降了0.6个百分点,变化比较小;金融危机后,中国台湾省的数据为13.17%,而金融危机前,台湾省的数据为16.29%,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后中国大陆从台湾省进口平均下降了3.1个百分点,下降最为比较明显;其余4个国家或地区,比较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笔者发现,金融危机后中国进口的比重均有明显的提高,提高量最少美国从数据上看也至少变化了1个百分点,而提高量最高的澳大利亚足足提高了3.5个百分点。
2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贸易对象变化原因
从前文的分析中能得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伙伴国集中在美国、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和欧盟,表1和表2中除澳大利亚以外的所有上榜国家也全部来自于这些地区。
金融危机最早发生在美国,美国经济也首当其冲的受到的冲击最大,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下降,从而大大减少了美国国民的当前消费。同时,美元的不断贬值也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不再像以前一样明显,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必然会出现小幅下降。基于相同的原因,金融危机后美国向中国出口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美国国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失业率。同时,人民币的强势地位为中国的进口创造了更有力的条件,各方因素的叠加使得金融危机后中国对美国的进口有了1个百分点的小幅上升。但是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中美间贸易的变化并不大,金融危机并不能改变中美这两个大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中国和亚洲地区各个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比较特殊,并没有太多的相同之处。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世界性金融危机对日本影响非常大,整个日本经济出现明显下滑,以至于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中日贸易量都出现小幅下降,近年来,中日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也加大了这种恶果。中国的对外贸易对临近国家的依赖性较高,随着中日之间贸易量的下降,其他的周边国家,如韩国、我国的香港地区、台湾地区迅速替代了日本,从而形成了中国和亚洲地区各个国家(地区)进出口贸易数据有增有减的状况。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降温后,由于欧元不断升值,人民币相对贬值,也使得中国对欧盟市场出口的产品价格优势较之于危机以前更加明显,进口需求较之于危机以前劣势进一步凸显。同时由于美国市场购买力的衰退和欧盟市场的逆势上扬,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平均来看有小幅上涨。这种情况一直出现到欧元区经济明显下滑,整个欧元区需求下降,欧盟各国处于自我保护的需要,重新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才终止了中国对欧盟出口量的增长。但同时由于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金融危机的旋风在狠狠刮过欧盟各成员国后,整个欧盟加大了对中国的出口力度,也造就了中国从德国的进口在本文由收集整理金融危机以后不仅没有下降,而且还增长了1.5个百分点的状况。
3应对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贸易对象变化的政策建议
放眼未来,中国同美国双边贸易仍然在我国贸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比例也没有发生过大变化,但也应该注意到目前按美国方面计算的中美贸易逆差已经达到上千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势必设置更多的贸易壁垒,阻碍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改善目前以初级劳动和能源密集型产品换技术的格局,才能真正在和美国的贸易往来中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
关键词:金融危机;轿车营销;营销策略
一、金融危机形式下我国轿车营销市场的新变化
1.轿车从奢侈品向生活必需品过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凸显
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升级,使轿车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而在中国,轿车持续增长的需求潜力使轿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同时,汽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为未来轿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轿车市场增长速度放缓,产业链的资源配置逐步调整
中国轿车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增长,而金融危机使中国轿车市场逐渐进入到个位数低速增长时代。高速增长所形成的整个产业链资源配置将发生重大改变,具体涉及到生产制造、销售、市场营销和后市场等各个环节。
3.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小型车逐渐成为未来轿车消费的主力
中国市场预计今后几年都将是全球最好的轿车市场。国际跨国公司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厄运,必将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同时,国内轿车生产企业轿车出口量直线下降,也必将加强国内市场的争夺。现阶段,国内国民平均收入水平还远没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小型车是轿车普及的主要车型。燃油税的实施积极推动了小型车的热销,以经济、省油为见长的小型车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轿车消费的主力。
4.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市场
金融危机使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的市场需求出现大幅下滑。而中国轿车市场的刚性需求,主要体现在尚未购置轿车的城镇家庭的购买需求,这部分家庭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市场。
5.经销商面临行业洗牌,大型经销商集团加速成长
过去几年中,新增的渠道网络扎堆在一、二线城市,当市场增长率下滑时,经销商的盈利能力下降,大量的实力不足的经销商将被淘汰出局。金融危机加速了经销商整合的进程,从而促进了大规模经销商集团的加速成长。
二、我国轿车营销的新策略
1.加强轿车售后市场资源配置,售后市场成为品牌营销的关键
国际上轿车售后市场服务业有“黄金产业”之称。随着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轿车企业间的竞争逐渐由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传统的利润链模式的中心也必将会往后推移,这也成为轿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国内的轿车售后市场显现出积极发展势头。国内外轿车生产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加强客户关系,深度挖掘客户的需求,积极拓展新业务,以延伸服务环节利润链,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
2.加快三、四线城市营销渠道建设,渠道模式将向大型化、多级化和多样化发展
随着轿车市场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消费者追求更加便利、高效、集约型的服务方式,单纯的“4S”模式的渠道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当主流消费人群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以及原有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对经济性和便利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时,轿车生产企业应根据形势对目前的渠道政策进行相应调整。目前轿车生产企业采取渠道下沉、加速拓展网络、加大对区域市场广告资源的投入的方法,这就使得营销渠道逐渐多级化,大型化。此外三、四级市场的差异化特征进一步影响渠道模式。中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级市、每一个县城的消费者审美习惯、消费需求、媒介接触习惯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以一套营销策略来涵盖区域内的所有城市,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这样就导致渠道的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成了必然的趋势。:
3.产品结构调整,精准营销成为轿车营销的趋势
小车型在国内市场的热销促使国内外轿车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进行客户细分,新车型不断推出且车型个性化趋势明显。同时,由于轿车市场进入低速增长的阶段,传统营销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迫切需要营销方式上的创新,让营销更加精准则成为轿车营销的新趋势。轿车企业可以根据以前积累的客户资料,利用数据库技术,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筛选、匹配和运算,以实现销售线索挖掘、客户价值细分和客户管理等功能,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营销成本,还将为企业未来发展创造巨大价值。
4.营销方式多元化,网络营销在轿车营销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
目前消费信心持续相对低落的情况下,轿车企业纷纷寻求新的营销方式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些新的方式包括:体验式营销、激情互动营销、车型“垂直换代”销售到“多代同堂”销售。体验式和激情互动式营销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在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各类车型特点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车型“多代同堂”的营销方式是为了瞄准市场细分,企业利用多款车型来重新细分市场,扩大产品覆盖面。目前,建立网站的方式进行轿车品牌营销已经非常普遍,网络营销的功能正在逐渐健全,各轿车生产企业正在着力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群落性和较强的顾客定位能力,从网络产业链中寻找轿车销售的业务链,以求实现轿车销售中更大的价值链。
三、结论
金融危机逐渐转化为全球的实体经济危机后,虽然无法改变中国轿车市场增长的长期趋势,但无疑加大了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后的调整幅度,使中国轿车市场多年持续增长而积累的矛盾得以集中释放。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轿车市场必将充满着机遇与挑战。轿车生产商只有在认真分析轿车市场的新变化、新形势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轿车营销的新策略、新模式,才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汽车行业营销渠道变革的新思路[J].营销方略,2008(9).
[关键词]崩塌 溶蚀 煤矿开挖 数值计算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42.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45-1
1工程概况
龙场镇崩塌在凯里市龙场镇渔洞村岔河组老山新村,距凯里市区约30km。龙场镇崩塌区地貌为中低山河谷。侧面是近直立陡崖,陡崖的顶部地形比较舒缓,植被茂盛、覆盖层较厚,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岩溶地貌特征发育。沟谷的底部有渔洞河至南向北流,鱼洞河左岸紧邻陡崖,陡崖底部分布有残留的崩塌堆积,崩塌区上游90m处为一煤矿主井出口[1]。
2基于Geostudio的边坡数值模拟
2.1模型介质和参数选取
计算模型从上往下依次有栖霞组石灰岩、梁山组泥页岩、煤层、尧梭组石灰岩,主要4种介质。岩土体力学参数取值参照《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进行综合取值。本次计算选用Geostudio软件,计算模型选择Mohr-Coulomb 为本构模型,进行弹塑性求解,计算至平衡后对位移场和速度场清零, 生成初始应力场[3]。
2.2计算工况拟定
由于模型的应力应变在开挖第15步有突变,所以针对性的在模型中煤矿开挖此位置之后,对模型风化段的岩体进行强度参数的微量减小,并对裂缝顶部岩桥的的连接减少至一半。在另一个突变点31步开挖步骤继续减少岩桥连接至裂缝完全贯通。煤矿共进行32步开挖;
2.3边界条件
模型设置为2维平面应变模型,所以垂直于剖面的z轴方向边界不考虑,左右边界上设置为沿x轴方向固定,沿y轴方向可自由滑动;底边界设置为y轴方向约束,沿x轴方向自由。荷载只考虑受重力作用,重力方向为y轴方向。
2.4模型离散化
由软件生成边坡几何模型和地质界面, 然后将网格剖分后生成模型。网格模型一共包含节点3686、单元数3741。模型陡崖后侧栖霞组设置网格宽度为15m,过渡区域栖霞组网格宽度10m,右侧风化区域栖霞组网格宽度设置为3m,下卧软层梁山组泥页岩网格宽度设置为10m,煤层网格宽度设置为5m,下伏的尧梭组设置网格宽度为15m。
3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3.1模型应力
图1和图2为在接近坡脚的裂缝尖端最小主应力的拉应力贯通区域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σ1从最初开挖的3900KN/m2左右到15步开挖的时候突然降至3000KN/m2左右,再到32步突然降至2300KN/m2左右;σ3也从最初开挖的105KN/m2左右到15步开挖的时候突然降至54KN/m2左右,再到32步突降至拉应力110KN/m2左右。所以可以推断,在这个区域,从最初的开挖到进行至15步开挖的时候应力出现突然的大幅度减小,岩体出现塑性变形,但是塑性变形只会使得坡脚岩体有变形破坏,并不足以使得坡体失稳,而到开挖至32步的时候应力又出现大幅度的减小,最小主应力甚至发展至拉应力,岩体在此时的塑性变形可能使坡体失稳。
3.2模型位移
如图3位于岩溶性裂隙两侧的点1和点2的位移大小变化较为相似,从位移清零后开挖开始有了一定量的位移,约为0.005m左右,直到开挖进行到15步,两点的的位移都有较大的增加约0.006m左右,但是位移的增大和开挖到15步之前的位移量是在一个量级,而且在开挖到15步之后,位移量又有一定程度的减小,说明在开挖进行到此处时坡体有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塑性变形。但是当开挖进行到32步,点1的位移大小为0.008m左右,而点2的位移大小突然增大到了0.72m(图中显示0.02m是为了便于观察)明显和之前的位移大小不是一个量级的,裂缝两边的位移大小差距很大,可以推断此时在裂缝顶部位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破坏。
4结语
总结分析结果,随着煤矿的开挖。主应力裂缝与坡脚之间区域在开挖到15步的时候出现突变,显示模型此时出现塑性变形,裂缝延伸的风化段石灰岩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当开挖进行到最后的32步时候,此处出现拉应力并贯通此区域,可能使风化段岩体变形破坏加大并整体失稳;而位移的分析明确的指出由于裂缝两侧位移大小的变化不一致,造成了裂缝的扩大使坡体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并从危岩体的位移方向得出了危岩体的变形模式,形成裂缝右侧岩体沿着裂缝尖端到坡脚这一区域发生上部向后倾倒,下部向外翘出并坐落的失稳模式。
参考文献
[1] 董秀军、裴向军、黄润秋.贵州省凯里市龙场镇山体崩塌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3.
本文从分析金融市场风险特征入手,依据金融市场风险来源对金融市场风险进分类,归纳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以及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措施。为了使本研究对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有具体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国际金融市场风险,针对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现状,提出完善金融市场、建设金融工程、实施金融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
风险;市场风险;风险管理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银行主导型和以资本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是现阶段的最重要的两个主体,一方面可以发挥其优势——横向分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投资行为的盲目性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无视基础的风险管理所带来的灾难,也显示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能带来的好处。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规避和监管是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金融市场风险概述
(一)金融市场风险定义金融市场风险是一种风险的可能性,通常指利率、汇率、股价等一系列的基础金融变量的变动从而引起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二)金融市场风险的特征金融市场具有普遍性、突然性、不确定性和扩散性等风险特征。1.普遍性。金融风险的普遍性是指由于在经济市场中的价格变动是一直存在的,所以资源的拥有者的风险也是普遍存在的。也由于信息的变化性大,量较多,所以完全掌控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普遍存在风险,所以参与者只能够积极的进行分析管理和预测。2.突然性。由于现在的风险管理和分析已经有一定的避险能力,所以当金融市场出现损失时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可以采用一定的信用抵押手段以等待市场好转,若风险一旦持续,亏损叠加,长期积累,最终会突然表现出来。这些都是金融风险突然性的表现。3.不确定性。收益不稳定是市场风险变化引起的,投资者也不能够确定自己的预期收益,也就是不能明确的得到各种经济变动带来的后果,所以在投资时,只能通过概率大小来分析收益的可靠性。从而进行投资活动,预算结果。因此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4.扩散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属-终济体系变得相当复杂,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发生问题,都可能带动金融市场的剧烈变动。5.其它特征。金融市场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相互关系,其它市场的变动,领域的发展都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
(一)美国金融不确定性风险美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其发展前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格外关注,变动中的美国经济金融不利于金融的稳定。
(二)由金价上涨引起的恐慌性风险从目前形势看,国际金价将会进一步上涨,各种国际性的因素影响到了国际金价的价格。国际社会上的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军事战争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都将是金价上涨的依托。
(三)国际油价不确定性风险分析近些年的石油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很多因素影响着石油价格,接连不断的国际政治军事争端以及消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摩擦,都是影响油价的不确定因素。
(四)金融汇率调险各国的汇率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譬如欧元,欧元利率上升的直接影响着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使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面临空前的挑战。
四、金融市场风险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完善的运作机制,在规避风险的时候,各部门不能顺利的衔接,使得风险管理制度最终很难实施。
(二)金融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在我国,人们却把风险的规避和利润的创造对立起来,不能正确的认识风险,做一个风险厌恶者,为了逃避风险而放弃了大量的自身的业务,这些做法都是不成熟的。
(三)金融风险管理方法滞后性在人类社会里,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处事方法才能让许多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在当今社会,针对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方法,一些国家已经研发出了计量模型,而我国在计量模型这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风险的识别和度量不够精确,因此导致其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无法做出相对科学的决策。
五、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金融建设不断加强近些年来,金融市场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不断的结合信息领域的公开公平公正,不断的减小市场中存在的滞后压制。激励创新,实现市场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进程建设。为了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把经济的重点投资于金融业。同时金融工程的发展也是我国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的提升难的的时机。
(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加入WTO后走向了国际,中国的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金融市场的风险在国际市场中又进一步的扩大,所以只有不断的完善这个市场,让市场变得更规范,朝着国际化,向着标准化的方向来发展就成了当前所要面临的问题。
(三)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刻不容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流动,已经造成大量的经济危机,虽然我国走得是社会主义的路线,但国际市场还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我们处于弱势状态。为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平稳发展,我们不能改变国际市场,只能对我国的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和防范。同时对我国金融市场出现的违规事件进行处理改革,减小风险的概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未来经济是向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虽然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全球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风险也是巨大的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等都会引领中国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论在资产价格还是分析估算和风险管理方面都会成为一个测量风险以评判金融市场的关键因素。正确合理的分析规避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不仅仅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也会促进世界经济市场的发展和稳定。
参考文献:
[1](美)戈德史密斯,著.周朔,等译.贝多广,校.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N].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穆怀朋.金融市场发展的成就、经验与未来[J].中国贷币市场,2007(6):16.
关键词:金融市场;传染风险;评判测度
近几年金融市场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化的背景驱动下,其自由化的发展之势日趋明显,形成了一个较为宽松、自由、更符合市场规律的新金融体制。然而,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金融风险在自由一体化的市场间快速传递,这样的金融风险会通过信息传递效应或者波动联运效应去扩大市场风险,有的甚至会演化为规模较大的经济金融危机。一旦爆发,便触及全球的多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世贸组织的加入,都使得我国与世界不断接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世界金融风险的破坏和冲击。我国政府针对于金融市场的风险测量和评估尝试了构建有利的风险预估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并不完善,还需要后期的大量开发。因此,从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路径根源进行深度剖析,研究风险传递过程,度量风险的大小,对于我国金融部门的风险系统监管体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市场传染风险相关概念研究
(一)金融传染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金融机构给工商企业提出关于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度量评价和管理控制建议,并对企业提供较好的风险规避服务体系,因此金融机构必须提高风险预估能力和评判能力,给工商企业以更好的投融资建议。本文将金融风险定义为市场参与者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可能在参与过程中存在决策偏差而造成的损失的可能。在金融市场的活动中,金融市场的任何行为都可能给市场参与者带来导向性,从而与其所期望的收益产生偏差,并且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在某些风险到来之际可能给参与主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金融市场的投融资参与者产生的市场行为,在某些市场驱动下会带来金融市场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1.风险传染性。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体系处于一个紧密联系的金融产业链中,各种市场行为都会存在资金往来的情况,并且一些市场业务作为战略投资者相互持有股权,如果相关金融机构由于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问题,一旦遇到市场风险则会因为整个资金链的断裂发生大规模的亏损或者倒闭,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影响,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使得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和国际化不断发展,各种金融行为的关联性也致使风险传染的途径变得复杂多样化。2.风险隐蔽性。首先,金融市场行为涉及金融机构及国家金融体系等诸多高机密性的行为,如果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这些金融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信息披露。其次,当金融信用体系的完善性不够,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也会使得基于信用交易活动的金融业务增加了一定的相关风险。最后,金融衍生工具和期权期货的出现,使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很难把握金融市场体制的发展趋势,对整个市场的认知程度难以把握。3.周期性。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
(二)金融传染风险的分类
市场的同一化和因素的不确定性是风险存在的根源。金融市场风险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由于未来市场发展的导向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波动性。具体来说,由于金融市场因素发生波动而对金融机构或者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成为金融市场的风险。一般而言,我们将金融市场风险具体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市场风险:是指由市场利率汇率、股票债券以及基金价格、商品价值的市场因素波动而带来的金融损失的可能。2.违约风险:也称为信用风险,主要是指金融市场中交易对象之间因为一方信用存在问题而致使双方交易违约或失败造成的金融损失的可能。它的具体度量方式是一方失信造成的现金损失。3.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市场的资产(现金资产或者非现金资产)存在一定的流动风险。4.操作风险:表现为金融机构的人员因为管理控制存在问题,或者交易体系构建的不完善性,或者其他一些人为性的操作而导致金融市场受到一定的损失。5.法律风险:在金融市场的交易中,交易对象的任何一方存在非法交易或者法律不承认的交易权利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金融市场传染风险相关理论分析
金融市场在某些风险状况下,投资者存在溢出效益、季风效应、羊群效应行为。“溢出效应”的概念在金融市场中是指某个市场会因为自己或者其他市场的前期波动状况而波动,也即存在收益率条件二阶矩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市场的波动性变现为内部的风险性,因此波动溢出效应客观上是市场风险在不同金融市场的传递效应。“季风效应”在金融界具体是指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生金融危机导致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风险性提高,从而导致无风险利率不断上升致使金融市场出现紧缩现象。无风险利率的提高最初是建立在国家货币调整政策致使基础利率的变化而产生的过程,慢慢延伸到整个国际化的金融体系。这种机制过程我们称它为季风效应。很容易可以看出,季风效应是某一国家的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高度接轨化、关联化,市场心理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季风效应在与国际同一化的过程中提高了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活动的风险,因此金融学者应不断完善本国的金融体系,增强其抗市场风险能力。资本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这个概念内涵十分丰富。例如,一些学者认为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同时间内模仿其他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的过程。然而,广义的羊群行为不仅仅局限于股票的购买时机,交易时机的相近性,这种行为可能在金融市场的多个投资决策行为中产生。
三、方差视角下的危机环境下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模型度量研究
Markowitz(1952)在其研究中将风险定义为收益的不确定,并且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可以用方差或者标准差来度量,这就产生了以“均值-方差分析”为基础的投资组合理论,也逐渐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重点。一般而言,我们认为风险资产的收益是呈现离散分布的,因此,单个风险资产期望收益的均值和方差可以表示为:Markowitz指出用风险资产收益的方差来表示资产收益偏离其均值的程度,从而产生了风险资产收益率这个概念。但方差分析的虽然指出了收益率的变化程度,并没有描述其变化的方向,因此,也就不能区分其变化方向是正向还是负向的。一般来说,在金融风险的度量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关注负向变化,即损失的情况。由于方差分析都是基于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分布是对称分布的这一假设,因此这就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从经验数据来看,市场收益率的分布是存在偏差的。此外,方差分析方法虽然表明了波动的程度,却没有指出风险资产组合的绝对损失规模,而且还不能反映波动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这也给实际的运用增加了不少麻烦。半方差以收益率的下偏差为风险度量指标,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然而半方差分析倾向于比方差分析更好的投资组合,但也不能绝对地认为方差分析的有效投资组合是不合适的。如果收益率的分布是对称的,则方差分析和半方差分析所得到的投资组合都是有效的。从实际操作来看,半方差能很好地度量下行风险,但是其统计较为麻烦,一旦投资组合的权重发生变化,偏差可能会发生正负较大变化,因此,在计算投资组合的半方差时,要综合考虑权重函数,这也造成半方差的计算要比方差计算困难。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Engle(1982)提出了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为刻画波动率的时变特征提供了较为简便的方法,随后,Bollerslev(1986)又将这一模型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Nelson(1991)提出了指数GARCH模型(EGARCH),这些都很好地丰富了金融时间序列波动性和相关性的模型工具。
四、结束语
在金融危机事件频繁爆发的今天,金融系统的风险传染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本文研究,危机环境下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金融市场联动性是金融风险传染的基础;2.资产配置行为是金融风险传染的重要手段;3.投资者心理与预期的变化是金融风险传染的推动力;4.信息技术发展为金融风险的传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当危机发生时,相关监管部门必须采取相应手段限制风险的传染机制。例如,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集中监管权限,统一监管系统风险,对现行金融行业结构进行改革,合理的危机处置机制,更多健全的市场基础设施等监管措施,才能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宝,肖庆宪.我国金融市场间风险传染特征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8,(11):78-79.
[2]周伟.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跳跃效应与传染效应研究———以SHFE市场金属期货为例[D].东南大学,201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从广度和深度上的展开,人们很自然地会从现实的角度提出这样的问题:金融市场开放是否会给货币流通带来影响?什么形式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将对组织管理我国的货币流通,实现货币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开放金融市场,意味着我国的金融结构会发生如下变化:第一,现存的银行信用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将转换为间接融资与市场直接融资相结合的方式;第二,金融资产将大大丰富起来,单一的银行资产将由银行资产、政府资产、企业资产、保险资产、信托资产等多种多样的金融资产所代替:债券、股票、商业票据等将成为现金和存款通货之外的又一种流通一上具,第三,传统的资金地区割据、部门封锁、纵向归流的状态将被打破,而形成与一定经济区域相适应的既有向心力又有离心力的资金纵横流动的金融网络中心,第四,我国货币信用关系的深化,将促使人们观念的更新,树立起资产效应观念、生息盈利观念,从而增强对金融市场信号反应的敏感度,第五,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将冲击目前的利率水平和结构,利率的僵化性和不合理性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总是受一定的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影响的,因此,金融市场开放带来的上述金融结构的变化,无疑也会给我国的货币流通带来变化。金融市场的开放给货币流通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对货币的供给,货币的需求以及货币流通的结构三方面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对货币量的单方面影响或是扩张或是收缩。
(一)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货币供给由现金和存款两部分构成。流通中的货币可以区分为现实流通中的货币和潜在的货币两层。所谓现卖流通中的货市是指经常处子商品和劳务市场上为其服务,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潜在的货币.则是指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价值储藏职能执行形态的货币。货币供给一般就是指这两种货币形态之和。为了以后叙述方便,我们用公式来表达:假如用Ms表示货币‘总供给,M:S表示现实流通中的货币,MZ。表示潜在的货币,则:Ms=M25+M:s
金融市场的开放给货币供给带来什么样和什么程度的影响,又可分下而三种形况进行分析:
1.如果流向金融市场的资金不是直接来自于银行的货币发行(包括现金货币发行和存款货币信用创造),则货币供给量M。不变,但货币供给层次结构、货币供给的测算速度、货币供给所形成的现实购买力总量会发生变化。
(l)供给层次结构效应这是指金融市场开放引起的货币供给总量中M:。增加M、M:s减少M:s的变化,以致原有结构M;s,M:S变为。这种结构变化程度可以用dms来衡量:
这种变化的实际意义是现实流通中的货币增加到该变化的出现是因为,在金融市场开放后,由于金融资产、投资场所的提供,人们的资产效益,利息意识加强。使得他们产生了货币资产价值下降,金融资产价值上升的意识,从而,改过去用货币形态来实现价值储藏的习惯为用多种金融资产来实现的新方式。
(2)测算速度效应是指金融市场的开放带来的货币周转速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正反两种影响,货币供给的测算速度一般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经济总量指标与货币供给量之比。用GNP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则货币周转速度Vo可以这样倒推:
v。是包括M、。,MZ。在内的周转速度,可称之为真实周转速度,而现实流通中货币的周转速度为名义的周转速度。即
我们国家计算货币流通速度是指真实的货币流通速度。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开发,真正对商品市场发挥影响的是名义的货币流通速度,即现实流通中的货币M:。和由潜在货币转化为现实流通中部分的货币增量才M,s的货币周转速度。
金融市场的开放,对名义的货币周转速度有正反两个方而的影响。一首先,是导致名义周转速度放慢,实际上,这只是货币供给层次效应的一种表现。即由于潜在的货币一部分转化化为现实流通中的货币,使得其流通速度公式中的分母变大,从而,名义货币周转速度放慢。
v:为负,表示速度放慢。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开放,又产生了导致名义的货币周转速度加快的因素。因为,在金融市场机制下,金融信用活动活跃,生息偏好增大,人们将尽可能缩短手持货币收人的时间,而将货币尽快投资于金融市场。企业为了本身效益,同样将尽力减少闲置资金数量和滞留时间。货币的平均手持时间缩短。周转速度加快。因此,名义的货币速度在金融市场开放后究竟是加快还是放慢应根据这两种因素综合考虑。但是,整个货币流通速度,也就是真实货币速度,一般而言应呈加快的趋势。
(3)购买力流量效应这是金融市场开放后给货币供给形成的购买力总量带来的变化。
这种变化受现实流通中的货币及其周转速度的制约。设货币总需求为:
D==Mls.VI
那么购买力流量的效应程度可以用dD表示:
2.前面讨论的是假定货币总供给M。不变。实质上,货币总供给Ms在金融市场开放后也会发生变化。同业拆放市场的开放,提高了专业银行资金使用效率,相对引起货币总供给增加。因为,一方面,同业拆放市场使各行之间的资金余缺得到迅速调剂,从而提高了资金的周转运用效率,使各专业银行对信用扩张更充满信心。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周转运用效率提高,各专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一般转存款(即超额储备)将减少而变成存款货币扩张的法定准备金。一般转存款的减少,由于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使得各专业银行的货币扩张能力相应增加。这是因为,货币供给的一般扩张模式是M。=mxB,其中B是基础货币,m是扩张乘数:其中r工、r:是法定储备和超额储备占存款货币D的比率,K现金货币与D之比,从乘数公式可见,在其它变量一定时,m与rZ成反比变化。即超额储备率rZ越高,乘数m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在金融市场开放后,rZ将减少,从而m将增大。而在货币总供给M。mxB中,尽管基础货币仍不变,由于乘数m的增大,货币供给也就呈上升趋势升的程度由rZ下降的程度而决定。
影响货币总供给的另一个因素是“替代货币”的出现,即是指部分债券、票据的流通转让,将发挥类似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作用。这在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实际上增加了货币供给量。
(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开放也给货币需求带来影响,具体表现在:
1.金融资产型货币需求增加。这种需求又可分为交易型需求和投机型需求。
(1)交易型需求金融市场中的二级市场形成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成为直接的买卖对象,并象商品一样有自已的价格。这样,金融资产的买卖也就必然要吸收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个量与二级市场的交易量相关,交易量的增大,服务于金融资产的货币就要增加。假如原来的商品流通规模为Q;,增加的蠢融资产交易规模为Q:,则过去的货币需求为:
(2)投机型需求这部分需求即是二级市场土的投机者的投机堆备金。二级市场开放之后,由于价格的变动,投机不可避免。一些人将在一定时间内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准备时机一到就及时买进证券,这种货币需求量要超过正常的需求,它的变动与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幅度成正比,与金融资产的收益成反比,由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一般用利率来衡量,所以,投机型货币需求又与利率成反比。因此,当价格波动幅度越大越频繁时,投机型货币需求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当资产收益率越高时,更多的手持货币将被放弃转而购买资产;反之就越少。
2.物资商品型货币需求增加,金融市场的开放,导致物资商品型货币需求增加可从短期与长期进行分析:
从饭期来看,在物资商品市场上,生产资料市场对货币需求增加,生活资料市场对货币需求相对稳定。因为,企业长期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而金融市场的开放、打破了企业资金供应渠道单一的状态。多渠道的融资短缺资金供应渠道单一的状态。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利率的诱发作用,潜在货币的转化,替代货币的增加,使得企业对货币需求现实增加,生产资料市场扩大。另方面,由于消费水平的相对稳定,金融市场的开放,对消费资料市场无甚重大影响。从长期来看,生产资料市场扩大的结果是企业的生产得到了发展,商品市场得到了发展,生产资料市场与生活资料市场共同扩大。
(三)对货币流通结构的影响
货币的流通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这里强调的是货币投向结构和货币种类结构两种。
1.对货币投向结构的影响。货币投向结构是指货币投向不同的对象所形成的购买力需求层次。由于货币可形成多种购买力从而可划分为不同程度的多层次,我们在此仅区别其中的两种。即投向生产资料的货币层和投向消费资料的货币层。金融市场的开放,将打破这两个层次的现有比例,即生产资料货币层增加,而消费资料货币层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