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5:58: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档案管理特色亮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教务档案转化为教学成果。将教务档案整理归纳,转化为教学成果,是教学改革赋予教务档案管理的新要求。一是要增强转化意识。注重发掘档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有意识地将其转化为有利用价值的成果。二是要善于归纳总结。注重对档案的分类整理,对照比较,分析总结,从中提炼出有益的经验和现实成果。三是要运用提升。注重把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和成果,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反复检验,加以提升,形成理实一体,特色鲜明的教学成果。
2.教务档案转化为行事指南。通过对过往档案资料的比对,可以查找不足,发现亮点,用以形成基本的办事规则,作为今后指导教学工作的行事指南。一是要综合比对,分析归纳。找出普遍性的、规律性的规程,用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二是要符合实际,合理合规。遵循教学规律,符合教学实际,要在国家政策和学校规定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总结形成行事指南,使之更具合理性,增强政策性。三是要有条有理,脉络清晰。厘清线索,归并整理,形成一以贯之的行事指南,指导各项教学工作。
3.教务档案转化为决策依据。职业院校教务档案是学校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贯彻国家方针政策,落实学校教学思想所形成的文字材料,将这些档案加以科学转化,使之成为学校构思建设发展方向,编制教学计划规划,制订相关规章制度,提供决策依据。一是要有的放矢,专项收集。有针对性地收集学校教学思想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的档案,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以供决策参考。二是要注重比对,突出亮点。要善于把档案资料进行纵横比较,从中发掘特色亮点和创新点,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要真实准确,完整全面。特别注意档案指标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通过总结分析,突出其科学性,以避免误导决策或决策偏失。
二、职业院校教务档案对教学工作的提升作用
1.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职业院校教务档案管理,是规范职业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务管理水平,突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档案管理全员化,健全档案管理网络。要从纵向建立班级到系部到教务部门的三级管理体系,强化人人重视,人人参与意识;从横向搭建学校———行企———社会“三位一体”的架构,构建全员化、全程化档案管理网络。二是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创新档案管理方式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创新档案管理手段,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三是加强档案管理内涵化,提升档案管理质量效果。从队伍到机构,从体系到手段,从校内到校外,要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完善自身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档案管理良性健康发展。
2.提升服务能力。职业院校教务档案要突出对教学工作的支持服务功能。一是要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好支持服务。及时提供相关政策文件、成熟经验和经典案例,较好地指导引导教育教学工作向正常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二是要为创新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好支持服务。做好教学质量工程的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及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和准则。三是要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好支持服务。做好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等方面的过程记录,文件材料归集,并提供原始依据和分析数据,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提供支持服务。
高校档案作为保存高校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行政管理等方面最原始资料的载体,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档案的信息化进程也不断的加快。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的信息传播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实时化,以及档案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都为新时期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 网络时代对高校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方便,容量得到了无限的扩大,为传统的档案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是信息传播的多元化。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的领域更加宽泛,互联网在人们沟通方面的优势,使得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已逐渐取代了纸制档案,对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基础工作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纸制+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多元化新格局。二是信息传播的实时化。传统的纸制档案管理,受时间与空间的制肘较为严重,档案的管理与利用都是手工的。而在网络条件下,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档案的收集、分类、存贮和管理都可以“实时”获得,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交换、传输异常频繁、迅速的时代,档案用户之间、档案馆之间、档案用户与档案馆之间的地理距离已消失,要求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衔接,才能够“与时俱进”,为快速、准确和有效提高档案信息创造条件。三是公众需求的个性化。在网络时代,档案利用者对档案的要求更高,许多资料档案利用者都可以通过网络的搜索引擎轻松的获得。对档案部门的档案质量的要求更高,要求档案部门必须考虑到使用者的现实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充分考虑不同用户对信息的特殊要求,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2 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
2.1 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突出主动性,主动与网络对接,才能够获得档案使用者的青睐。高校要积极建立档案管理网站,通过网站平台将档案的“收集、分类、存贮、利用”集成化。为学校的各部门分配用户名与密码,赋予一定的权限,相关的档案资料可以通过网站直接上传到高校的档案数据库中,积极组织各单位上传档案资料,通过档案的“自动上传“,提高收集工作的效能。同时,要推进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在保证密级的前提下,在网站上公开部分档案的目录,使使用者能够直接下载,使网络背景下档案的利用更加方便。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传统的档案工作进行改造。档案管理工作要积极与“云计算”相结合,与“云服务器”商进行合作,将高校的档案上传到服务商的“云服务器”中,利用商的API(应用程序接口),来对档案资料进行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2 案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网络时代的档案管理要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对相关的资料进行细分,使每个档案使用者都能够精确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档案的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收集、存储、利用的过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以实现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职工职业化。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可以利用“云计算”的精确定位功能,建立精确搜索矩阵(Matrix),满足档案使用者的特定需求。要积极开辟“在线服务”功能,通过细分化的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校的日常教学、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等模块的数据训查询,契合网络时代下信息实时化传播的需要。
2.3 案管理工作的互动性
在网络环境下,要进一步突出档案工作的互动性,使得档案管理部门与使用者能够实现及时的沟通,了解档案使用者的所想,以便对档案工作进一步改进。要利用好论坛、QQ群、微博、微信等形式,积极与使用者进行沟通,积极建立读者信息反馈机制。在网络环境中,要广泛应用推广OPAC(联机公共目录)系统服务,为档案使用者打造互动的平台。同时,要进一步与其它档案馆进行联动,实现档案资源的充分共享。充分利用好校园网、高校校域网、城域网,增强与其它学校档案馆的协作、相互整合,形成更大的档案资源,提高为档案使用者服务的实效性。
2.4 案管理工作的市场化
1 不断增强医院档案工作的整体创新意识
1.1 创新工作思路
单调枯燥的工作方式、传统落后的工作方法,使得许多档案工作者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往往,他们日常档案工作只是满足于每年立卷归档多少案卷,提供利用服务多少卷多少人次,而τ谛枨笳咝枰哪方面的档案材料,最前沿学科发展情况如何,档案工作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和医疗保健发展需要等等,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档案工作如何主动、按需服务。档案管理者应是先行者和创造者,应该形成档案工作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型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档案工作只有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赢得需求者的满意,才能充分体现档案管理的价值。
1.2 创新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指立卷制度更新、工作方式改进、尽量简化档案管理科室长期推行的一些繁琐、呆板的操作步骤。如从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上考虑,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在平时的抄抄写写、装装订订的工作中,档案工作者也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钻研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这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目前许多档案管理科室都将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但多数仅限于各类档案目录的输入、输出或检索,而在档案管理其它方面的应用则较少。其实,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号,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类似这种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本来较繁琐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因为无论是档案的业务工作,还是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档案信息的交流,都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 牢固树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特色
2.1 创新式的服务特色
日常的医院档案服务往往只局限在做好为本医院查阅利用本医院产生的档案方面,或者为患者提供病历资料,而对本单位档案如何主动为社会服务考虑得比较少。医院档案要体现服务特色,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利用网上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优势,与其它档案机构联网,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使服务范围由“窄”变“宽”,服务层次由“浅”变“深”。档案管理科室还应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充分开发所管理的档案财宝,通过加工、处理,使其变成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
2.2 创新式的管理特色
档案工作管理手段的更新是实现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档案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条件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硬件基础。因此,在档案工作管理的手段上,要努力实现档案装备技术现代化,解决手工操作运转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技术含量和水平,使档案管理手段由“旧”变“新”。在档案工作管理的形式上,为避免各相关科室大而全,小而全,可以把价值小、保管期限短的档案放到一线科室,实行分级保管,档案管理科室只需在网上保留一线档案信息。这样既方便一线科室利用档案的需要,又可避免医院档案室因馆藏数量庞大,造成库房紧张,同时还可保证档案管理人员有时间开发馆藏信息资源、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2.3 创新式的宣传特色
宣传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先导。宣传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工作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宣传往往着重于相关法规条例的宣传解释上,多强调重要意义、工作要求,这些说教式的宣传,既不直观形象,也缺少“艺术”性,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如果能通过上网、制作成PPT课件等,把馆藏开放的档案以动态的图表形式展现给需求者,介绍、宣传档案工作,其效果会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因此我们在进行档案的宣传工作时,要善于捕捉医院档案工作的新亮点、新特点,使档案的宣传由“死”变“活”,具有个性化。
3 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
3.1 观念革新的必要性
档案管理工作的清苦是众人皆知的,不怕清苦是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社会,档案管理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苦,继续踏踏实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发展档案事业。故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管理工作枯燥乏陈局面的关键所在。要一改仓库保管员的形象,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胆魄与果断,主动开拓探索档案管理工作新领域、新观念,让档案管理创造出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医疗保健效益。
3.2 业务技能提升的基础性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专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专职档案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专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3.3 视野开拓,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一、加强学习 促进落实
进一步组织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部室管理员学习了《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实施方案》和《陕西省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评估指标体系》,对照评价体系中的六个一级指标和二十四个二级指标,围绕提出的六方面建议,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重新进行了梳理,细化了各项目标任务,明确了办结时限,增强了规则整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1、成立了学校发展水平督导整改领导小组。
组 长:
同时在政教处设办公室,由####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督办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
2、将《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61督导评估得分表》中失分指标内容整理印发各处室,进一步看准问题,吃透标准,议清措施,促进落实。
二、对照落实 逐一整改
对照自查后,学校决定对反馈整改建议中,近期能及时整改落实的务必于12月31日前落实到位,对整改条件不成熟或有一定困难的,等条件成熟后及时予以落实。
1、关于“档案管理”工作。一是学校依照今年新督导体系,对原有档案偏目分类进行适当调整,使档案与新体系保持一致。二是明确各处室、部室、教研组的档案管理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三是聘请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对学校档案管理员、各处室负责人进行档案收集、分类、归档、装订、检索等知识培训。
2、关于“部室建设及使用”工作。一是学校将在县局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逐步完善理化实验室、音乐室等部室内设,提高利用率,充分发挥部室教育教学的作用。二是加强部室人员专业培训,鼓励和支持部室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并把部室管理员培训列入本校培训的重中之重,以提高部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关于“学科平衡问题”。一是学科方面,着力加强教师岗位聘任制落实,尤其是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加强专业教师配备,注意薄弱学科的教研和学科常规工作的细化落实,竭力改进课堂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倡导“探究性”学习机制的运行,从“教”与“学”两方面下工夫解决学科短腿现象。二是专业水平方面,充分发挥市、县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新秀的典型引路示教作用,强化校本研训,落实“人人都是培训者”的研训策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三是继续抓好省、校两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的引领作用,巩固和推广好已形成的学科教育特色与模式,力争在研究中有所创新,在解决薄弱学科问题上有大的突破。
4、关于“教育教学时效”的问题。一是要立足校情,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适当压缩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二是通过校本培训、业务进修、学历提高,提高教师的“工作力”。三是通过探究性学习机制的运行,落“四自四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一、学校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的稳定,有利发展学校档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学校发展的历史全貌。强化学校管理,首要任务之一是须先强化学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要制定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周密的档案管理体系,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档案立卷制度、查阅制度、移交制度、保密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实行档案工作责任制,将档案工作纳入相关处室、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并作为对其负责人进行实绩考核的内容,使学校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可依。增强档案部门工作的缜密性,防止随意性,只有上下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才会使档案工作走上正轨。
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要对档案进行接收、分类、登记、传阅及归档工作。这包括学生个人信息的档案,学生学习的档案,以及学生德育工作的档案等。要根据学校的发展情况,明确资料管理的程序、奖罚措施及各类资料填写要求、责任人、移交时间等。做好教学资料的收集,不仅要收集反映教学的教师计划以及总结,任课安排表,课程安排表,教研活动以及学生各科竞赛安排,教学统计表,教学质量分析表,教学成果,教学日记,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条例,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来校考察、检查验收工作的材料,也要收集反映学生“学有所成”的过程性资料。
二、明确档案收集范围
提高学校档案质量,真正发挥档案作用。学校档案分类不同于其它单位,具有特殊性,是各项活动的综合反映。学校各项管理活动形成的材料繁多,为了确保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完整、齐全,应该明确档案的分类,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结合科学分类原则,整理档案可按照文书、教学、科技、实物、声像、会计、教师业务进行分档。①文书档案主要指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材料。它材料众多,范围广泛,应明确各部门的收集范围,便于统一管理。②教学档案真实、完整、系统地反映了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在学校的教学活动过程。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③科技档案是学校基建(图纸、说明等)教学设备、仪器和科研成果的综合档案。④实物档案包括锦旗、奖状、奖杯、纪念品。⑤声像档案包括照片、录音、录像等,是学校发展历史中最具说服力的记载。⑥会计档案包括财务报表、账本、凭证等。⑦教师业务档案,它可以用来衡量教师个人的业务水平,主要收集了个人的科研论文等奖项及各类职评材料等,一人一袋。
上述各种门类的档案经分类整理立卷后,还要进行科学编号,以固定案卷保管期限的前后位置,保持案卷之间的有机联系。
三、档案的归类与整理
档案要进行分类和规整,这个需要学校每个部门的规整与总体的规整,每个部门要定期(或者按照时间顺序)将相关工作记录进行归类,可以按照时间归类,也可以按照问题的差异性进行归类,同时要编号码和页码,电子版一份,打印纸质版一份,目的是做到快速搜索。要加大学校各个部门之间横向的档案资料建立与利用,做到相互补充、相互参考,做好档案之间的衔接点,特别是对于每个学生、每一门学科的建档来说,还应建好学生的学习档案。包括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且有教学研究价值的资料,反映学生成长轨迹的资料,反映学生进步的资料,对自己成长过程定期进行评价资料,等等。
四、增强档案工作创新意识
档案工作的创新首先是档案工作观念的创新。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树立档案工作以服务为中心的大局观。学校领导和档案部门要了解大局、把握大局,选准主题,确立档案的服务宗旨,使档案与学校的发展相融合。其次,要树立档案工作的发展观。努力消除档案工作中的封闭观念,确立开放、整合、融入的新理念,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使档案工作充满竞争活力和开拓创新的新局面。充分发挥档案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各种档案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要把档案工作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中,与学校同步发展,不断提升档案工作的发展空间。再次,要树立档案工作的效益观。要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把馆藏开放的档案以动态的图表形式展示出来,其效果会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查看。要善于捕捉本学校档案工作的新亮点、新特点,使档案的宣传由“死”变“活”,具有个性化,满足学校的各种需要。
五、加强档案管理促进学校工作发展
1、加强监督,确保档案工作良性发展。学校档案工作达标升级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学校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形成年检工作制度。每年按时对档案工作进行检查评比,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落实。这样可以确保学校档案工作的持久性,避免学校档案工作出现滑坡现象。
2、建立本校特色档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档案部门要努力收集相关的档案资料,形成本校特色档案。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发展轨迹、文化积淀、办学特色,常常可以从档案中反映出来。能体现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基础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本性,体现出本校的特色与优势。
3、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现代社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快速、准确、精炼、系统、高层次、高质量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深入探讨和研究档案信息资源深层次开发工作已成了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迫切的责任。学校档案内容丰富,是宝贵的信息资源,目前学校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大都表现为“文件汇编”,宝贵的档案信息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档案部门应加大开发力度,根据室藏档案资料进行二次加工、三次加工,编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编研材料,为学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
医疗档案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历来倍受重视。那么,怎样才能使医院的档案管理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医院档案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满足社会各界的不同需求。
1.增强医院档案工作整体创新意识
1.1思路创新
单调枯燥的工作方式、传统落后的工作方法,使得许多档案工作者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往往,他们日常档案工作只是满足于每年立卷归档多少案卷,提供利用服务多少卷多少人次,而对于需求者需要哪方面的档案材料,最前沿学科发展情况如何,档案工作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等等,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档案工作如何主动、超前服务。档案管理者应是先行者、创造者,形成档案工作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档案工作只有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赢得利用者的满意,才能充分体现档案的价值。
1.2管理创新
档案管理创新是指立卷制度更新、工作手段改进、尽量简化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一些繁琐、呆板的操作步骤。如从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上考虑,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在平时的抄抄写写、装装订订的工作中,档案工作者也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这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目前许多档案部门都将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但多数仅限于各类档案目录的输入、输出或检索,而在档案管理其它方面的应用则较少。其实,我们只要肯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号,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类似这种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本来较繁琐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因为无论是档案的业务工作,还是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档案信息的交流,都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形成档案管理创新特色
2.1服务特色
日常的医院档案服务往往只局限在做好为本医院查阅利用本医院产生的档案方面,或者为患者提供病历资料,而对本单位档案如何主动为外单位、为社会服务考虑得比较少。医院档案要体现服务特色,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利用网上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优势,与其它档案机构联网,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使服务范围由“窄”变“宽”,服务层次由“浅”变“深”。档案部门还应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充分开发所看管的档案财宝,通过加工、处理,使其变成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
2.2管理特色
档案工作管理手段的更新是实现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档案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条件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硬件基础。因此,在档案工作管理的手段上,要努力实现档案装备技术现代化,解决手工操作运转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技术含量和水平,使档案管理手段由“旧”变“新”。在档案工作管理的形式上,为避免各档案馆大而全,小而全,可以把价值小、保管期限短的档案放到基层,实行分级保管,总馆只需在网上保留基层档案信息。这样既方便基层部门利用档案的需要,又可避免档案馆因馆藏数量庞大,造成库房紧张,同时还可保证档案馆人员有时间开发馆藏信息资源、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2.3宣传特色
宣传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先导。论文格式。宣传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工作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宣传往往着重于相关法规条例的宣传解释上,多强调重要意义、工作要求,这些说教式的宣传,既不直观形象,也缺少“艺术”性,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如果能通过上网、制作成VCD等,把馆藏开放的档案以动态的图表形式展现给社会,介绍、宣传档案工作,其效果会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因此我们在进行档案的宣传工作时,要善于捕捉本单位档案工作的新亮点、新特点,使档案的宣传由“死”变“活”,具有个性化。论文格式。
3.发挥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
3.1观念更新
档案工作的清苦是人所皆知的,不怕清苦是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论文格式。然而在当今社会,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苦,继续踏踏实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发展档案事业。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要一改守摊看点、仓库保管员的形象,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胆魄与果断,主动找市场,让档案创造出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专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专职档案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专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3.3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
当今社会和经济生活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知识更新呈“爆炸”式发展,新的行业和领域不断形成,这些对档案业务的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档案工作主体的专职档案人员,如果知识贫乏、老化、单一,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就很难提出解决的办法,工作中更谈不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因此,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专职档案人员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把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必然选择,努力学习,不断“充电”,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同时可以制订相应的制度,提出具体要求,以促进专职档案人员在其位、谋其事,努力去多思考,多研究,营造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地创新,档案工作才能有高度、有特色,档案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档案部门无论是在业务工作方面,还是在管理服务工作方面,都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使档案工作常常变,时时新,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立于不衰之地。
(一)基础业务年建设活动成效显著。县档案馆加大了对档案(馆)室所藏档案清理力,做到案卷分类准确,账实相符,题名规范,档号编制规范,案卷排列科学有序。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健全,“八防”措施得力。2013年,共检查档案2.5万卷册,对820卷册档案资料冷冻杀虫。积极贯彻国家档案局9号令,制定了《县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实施细则》。召开了全县档案工作暨业务培训会,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操作、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归档整理以及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二)规范化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对全县2013年24个到期复查单位、2个新增单位、2个晋升单位和1个民营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进行了重点督促、指导,同时对全县其它立档单位的各门类档案整理归档进行了全面的督导。
(三)档案法制建设取得实效。以深化“法律六进”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业务工作贯彻执行档案法律法规,下发了《县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工作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档函〔2013〕3号)文件,重点对全县将接受执法检查的24个单位作了相关工作指导。配合县人大实地查看民政局、安监局、农行档案室和县档案馆年开展的档案执法检查工作意见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好的安监局和农行发出《档案执法限期整改通知书》。
(四)启动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整合“三网”资源,完善了县档案网相关功能,继续做好文件档案信息中心试点建设,完成重要全宗目录录入30000余条;对全县各单位进行档案统计年报培训,完成40个单位的年报统计工作任务;对全县已使用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91个单位进行技术指导;积极争取省、市、县投入资金近10万元新购进了一批扫描仪、电脑、硬盘、刻录机等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础设备,现目前已启动县人事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五)县综合档案馆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今年,县档案局将综合档案案馆建设列入核心工作,以县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为重要抓手,改善档案事业发展条件。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完成了项目初步设计、选址、可行性研究、环评、地勘、规划许可等相关手续。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府函〔〕22号)文件,下达了县档案馆建设用地计划,下步将进入招投标程序。
(六)实现档案利用多元化。今年,县档案局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群体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一是编制民生档案检索工具。进一步整合了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房产、困难救助、教育、婚姻等民生档案资源。二是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出了函电代查、网上查阅、跟踪服务、非工作日预约服务。三是实行档案查询利用全免费。四是开展“五个一”温馨服务。即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请进、一杯热茶暖心、一条龙服务到家、一本意见薄测评。五是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截止目前,档案查阅利用工作共接待利用者1800余人次,复制档案3650页,照片档案200余张,及时上报利用者信息反馈情况信息和典型利用效果。
二、工作亮点
(一)强力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围绕县提出的“经济强县、现代新城、幸福县”三大版块的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项目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联合开展项目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按照市档案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督查的通知》(档发〔2013〕37号)文件要求,重点做好备查项目和抽查项目的检查指导工作,漂水岩工程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得到市档案局的指导与肯定。
(二)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及时召开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培训会。重点打造了观斗苗族乡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乡镇建设精品,在抓好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劳动保障等档案规范的基础上,将苗族文化特色纳入新农村档案建设范畴,整合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省际联建支部等资源,重点突出其区域特色(档案服务跨行政区域)、民族特色实物档案,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积极配合农业部门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档案工作。
(三)档案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僰文化生成与积淀》一书受到省、市、县的高度肯定,全力筹措,可于10月底成书出版,全力挖掘馆藏档案文化,己在《日报》刊载4篇。
(四)成功推出新时期档案先进人物。县档案馆退休老馆长先进事迹先后受到人民网,中新网,中国日报,搜狐,新民网等中央媒体关注,日报进行了专题釆访。荣获“好人”称号,入围评选“中国好人”候选人和市道德模范评选候选人,先进事迹选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三、存在问题
(一)县综合档案馆项目推进缓慢。虽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是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二)档案安全形势严峻。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档案馆已胀库,造成绝大多数档案只能接收到1985年,极少数单位接收到1992年。全县现有未进馆档案5万余册,且不包括近10年来新形成的档案,无法满足入档单位要求。加之,全县档案安全设施整体较落后,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三)档案建设资金短缺。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力度不够,档案数字化建设跟不上形势,与周边区县差距较大。
四、2014年工作重点
(一)多方努力,力争完成综合档案馆主体工程;
(二)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纳入县政府议事日程,划拨资金全面启动;
(三)档案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四)加大贯彻落实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监察部令第30号)力度,营造重视档案、关心档案、规范档案管理的氛围;
关键词:采油厂;档案部门;档案; 管理; 创新;服务
档案事业的发展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档案工作的创新,才能使档案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们的档案事业适应和服务于采油厂的各项工作,才能为促进采油厂的各项事业向又好又快发展。
一、增强档案工作整体的创新意识
1、档案工作管理思路的创新。同志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要创新,体制要创新,档案工作也要创新。日常档案工作只是满足于每年立卷归档多少案卷,提供利用服务多少卷人次。而对于实际工作中需要哪方面的档案材料,以及档案工作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和采油厂发展需要等等,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档案工作如何去主动超前服务于采油厂,甚至于服务于社会。而服务的落伍,必将使档案工作失去其生存的活力空间。因此要改变档案工作既无动力又无目标的状况,就必须去转变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档案工作只有在思变求新中,才能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赢得利用者的认可和满意,才能让档案工作彻底发挥其服务采油厂、服务大局的作用。
2、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尽管目前有许多传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对做好档案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传统做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需要,必须进行创新。这其中就包括档案工作六个环节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的革新。要想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就必须尽量简化一些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繁琐、呆板的操作步骤。如从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上考虑,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这样更加便于推行部门立卷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档案部门都将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但多数仅限于各类档案目录的输入、输出或检索,而在档案管理其它方面的应用则较少。其实,我们只要肯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号,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借阅档案的效率。因为无论是档案的业务工作,还是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档案信息的交流,都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档案工作管理机制的创新。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的选配往往也是以具有档案工作经验为先决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更谈不上去创新。这就要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创新的根本问题。通过推行内部聘任制,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真正做到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进一步激发每个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活力和热情,使档案工作出现充满竞争活力、开拓创新的新局面。同时,还要建立一些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如鼓励创新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将个人创新的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并与劳动报酬、晋职严格挂钩,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促进档案工作良性循环。相反如果没有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没有精神和物质条件作保证,档案工作者创新的热情就会被扼杀,也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去创新。
二、档案工作应在创新特色上下功夫
l、体现档案工作服务特色。日常的档案服务只局限在做好为本单位查阅自身档案的方面,怎样利用外单位档案为本单位服务做得就很不够,考虑得也很少。档案部门就要一改坐在家里等人上门查档的现状,变被动等待服务为积极主动服务,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利用网上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优势,与其它档案机构联网,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使服务范围由“窄”变“宽”,服务层次由“浅”变“深”。 档案部门还应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充分开发所看管的档案“财宝”,通过“深加工细处理”,使其变成大家需要的优质“产品”。
2、体现档案工作管理特色。档案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条件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档案工作创新的硬件基础。因此,在管理手段上,要实现档案装备技术现代化,解决手工操作运转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技术含量和水平。在管理形式上,理顺纸质管理、计算机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方式。
3、体现档案工作的宣传特色。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宣传往往着重于相关法规条例的宣传解释上,多强调重要意义、工作要求,这些说教式的宣传,既不直观形象,也缺少“艺术”性,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如果能通过局域网、制作成VCD等,把馆藏开放的档案以动态的图表形式展现给社会,介绍、宣传档案工作,其效果会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因此我们在进行档案的宣传工作时,要善于捕捉本单位档案工作的新亮点、新特点,使其由“死”变“活”,具有个性化。
三、发挥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
1、专职档案人员应当重视观念更新。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随着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减少,工作量的增加,档案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专职档案人员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定位,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胆魄与果断,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让档案创造出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发展档案事业。
2、专职档案人员应当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专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专职档案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专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3、专职档案人员应当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档案工作者要有改进和创新的举措。因此,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专职档案人员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把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必然选择,努力学习,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综合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同时档案部门也可以制订相应的制度,提出具体要求,以促进专职档案人员在其位、谋其事,努力去多思考,多研究,营造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信息化时代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机遇。档案工作者必须主动掌握时代的节拍,在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升华管理理念,摆脱困惑,使文件档案工作与采油厂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保持同步,使个人的努力与采油厂提供的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地创新,档案工作才能有高度、有特色,档案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档案部门无论是在业务工作方面,还是在管理服务工作方面,都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使档案工作常常变,时时新,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立于不衰之地。
参考文献
[1]冯惠玲. 拓展职能--"夹缝时代"档案职业的生存之策[A]. 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5-112.
【关键词】示范 高职院校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16-02
自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工作,通过重点建设高水平的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而高职示范校在学校规模、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发生的调整和变化,又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档案是高职院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科研、实习实训、基建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在高职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很多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跟上高职教育快速改革发展的步伐,相当一部分的一线教师和一般的事务性、业务性工作人员对档案和档案工作不甚了解,有些部门为图自己工作方便不愿把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公务文件材料、教学、科研、基建、设备、录音录像等相关材料送交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档案意识淡薄直接影响了档案收集的齐全性、完整性。
2.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集服务性、科学性、文化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专业工作,专职管理人员是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主力和保证。现阶段,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中具备档案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多数由行政管理人员兼任,相当一部分是“半路出家”,缺乏档案专业知识与技能,大多只是参与了由当地档案部门组织的培训,缺乏全面的档案业务技能的训练,档案工作业务知识更新不及时,档案工作创新能力不强。一般只是从事日常的接收、归档、保管等简单的常规性、事务性工作,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3.档案利用率较低
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服务性工作,能否合理利用档案,发挥档案的应有作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因为档案信息管理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同时受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使档案没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档案利用率低,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内容仍是以基建、党务、行政、教学、财会类档案为主,其他门类的档案如照片档案、声音档案、影像档案、实物档案等方面的档案材料数量很少,从而导致档案利用面狭窄。
二、示范性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建设的启示
一个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发展轨迹、文化积淀、办学特色等,往往可以从其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中反映出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不仅是投资的示范,更是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和管理的示范。
1.围绕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随着示范校建设的不断深入,高职示范校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在积极探索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归纳,不断提升和强化全校各位成员的档案意识,使档案意识与学校示范校建设工作相匹配,使学校档案真正反映和记录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成为示范校建设的又一大亮点。以示范校建设的核心任务为档案工作的中心,从学校示范校各项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各层次档案意识现状出发进行有向性调整,将档案意识渗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方案计划的制订之中、渗入到各工作任务的建设过程中,渗入到各级各类岗位人员工作职责执行过程之中,在布置、检查、验收和总结示范校建设各阶段成果的同时,对档案工作同步提出要求和加以考察、审核。
2.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
专职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核心部分。档案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因此,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档案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高职院校档案工作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业务能力。针对当前档案工作者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高职院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刚刚从事档案工作不久的档案工作者和兼职档案员的业务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使他们能够尽快具备档案专业知识,迅速胜任自己从事的档案工作。加强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用新理论、新知识武装头脑,提升素质,指导实践,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3.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利用效率。
要实现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必须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计算机的普及及其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重保管、轻利用”的现象,转变观念,提高档案管理利用效率。高职院校应借示范性建设的契机,一是在现有校园网的信息平台上,建立档案网站,有计划地开放目录和现行文件目录,积极创造条件,上载可以公开的档案全文信息,为档案使用者提供网上查询和使用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用人单位的作用;二是加强档案信息建库入网工作,把档案数据库作为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纳入学校网络办公的总体格局之中,逐步建立学校档案文献数据库。三是进一步加大推广档案管理软件的力度,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技术条件和应用水平,积极主动地为实现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全面促进档案信息交换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总之,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建设既要有健全、长效的保障机制,有可行、规范的管理条例,又要有扎实的基础建设和目标明确的实施方案。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稳步、高效推进,并为高职院校示范校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郭华梅、雷艳玲.区域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平台架构初探[J].档案与建设,201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