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给排水管道抗震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7 15:58: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给排水管道抗震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给排水管道抗震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结构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城市的工业及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需水量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在供水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下,供水水源不断向外拓展,因此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输水距离逐渐加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结构设计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1工程概况

山西省朔州市神头电厂泉水置换供水管线工程位于朔州市东北约2km处耿庄水库至神头电厂段。属于国家战略引黄北线工程的重要部分,对解决晋西北地区长期的缺水状况有重要的意义。本地区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桑干河上游,区内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干热,春秋刚多风沙。本工程由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耿庄水库取水,经供水管道供水至水厂,再由水厂供水至神头电厂。拟采用PCCP供水管,管直径1.0~1.5m,管线长11.85km

2工程地质条件

为准确反应给排水管道沿线的水文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必须要具备完整的地形勘探资料与水文地质勘探资料。经地勘单位勘探,主要成果如下:供水管线地处山前倾斜平原区,地形起伏不平,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洪冲积低液限粉土、低液限粘土,结构较松散,其中上部低液限粉土厚6~15m,下部低液限粘土厚度大于10m,局部分布人工堆积物,主要为杂填土、建筑和生活垃圾等。供水管线改线段供水管道持力层为为上更新统洪冲积上部低液限粉土,据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标准贯入试验指标等,地基土承载力地质建议值为80~90kPa,临时开挖边坡为1∶0.75~1∶1.0。地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湿陷性土,地基土湿陷厚度为6.0m,湿陷等级为Ⅰ级。建议管基底部增设3∶7灰土垫层,厚0.5~1.0m,以减弱地基土的湿陷性。区内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5.0m,对工程无影响。供水管线区地基土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3市政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3.1管道结构形式

一般来说,由给排水专业来确定管道材料及结构形式,与此同时,也要综合、全面考虑管道的用途、口径、流量、工作环境、覆土深度、敷设方式以及经济指标、水文地质情况等因素。自来水厂的原水及输水管道通常属于承压管,往往会采用以下几种结构:钢、铸铁、玻璃钢、PCCP管、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涵以及PE管等;而污水厂等重力流管道通常属于非承压管道或者压力较小,出于经济性考虑,往往会采用以下几种结构:砌体盖板涵、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以及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涵;在遇到铁路、公路、过河渠等特殊地段或特殊情况的时候,局部地段的管道压力较大时也可以采用钢管形式。本文工程原水主管采用PCCP管,接口形式为承插口。

3.2管道结构设计及基础选型

以管道规格、地面荷载、覆土深度以及试验压力、工作压力、地下水位为主要根据,对管道的刚度、管道的强度进行复核、计算,最终确定管道结构配筋率、管道壁厚。而对于一些必须通过进行加固才能满强度要求、刚度要求的管道来说,可以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理的加固措施,比较常用的加固措施主要包括管廊包管、混凝土包管以及钢筋混凝土包管。本文工程采用北京河山引水管业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设计生产的PCCP标准管,采用美国压力管协会ACPPA为ASNI/AWWAC304编制的专用软件UDP1.6对管道进行结构计算,其中:钢筒厚度:1.5mm;钢丝强度:1570MPa;活荷载:汽-20级重载车;缠丝应力:75%×1570MPa。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因此,为了减少管子覆土规格的种类,加快管子安装进度,保证管子由于覆土而造成的质量隐患,路面下清水管路的DN1200直径PCCP管采用120°基础包角。

3.3管道敷设方式

应综合考虑管道地面障碍物、地下障碍物以及覆土深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敷设方式。一般情况下,管道敷设方式主要包括架空、顶管以及沟埋这三种,其中沟埋式是最常用的一种管道敷设方式。在利用沟埋式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架空、顶管等方式。管道敷设方式方式不同,管道结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工程局部有穿越铁路线障碍处采用大直径混凝土顶管(内径2m,原水管从其中穿过),由铁路部门单独设计。

3.4抗震设计

在确定管线走向时,应尽量规避不利于抗震的地基、场地,若是必须要经过液化土地基、地震断裂带,则应根据管道的使用条件、重要性进行综合考虑。对于给水管道来说,应当选择延性良好、抗拉强度高以及抗折强度高的钢管,此外还要密切注意进行防腐;对于排水管道来说,应当选择钢筋混凝土形式的管道,并采取构造措施,以尽量避免出现严重的损害。本文工程实例中,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工程区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综上,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也要适当加强抗震设计。根据历年管道地震灾害调查,管道地震灾害破坏绝大部分位于管道接口位置,PCCP管承插口具有较好的抗剪和变形能力,抗震性能较好。

3.5构造措施

首先,地基处理。应当将地基处理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包含在设计图中,扫描矢量化要进行处理的地段的地勘资料纵断面,并选择合适的参考点,以给排水专业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为主要根据,在地质纵断面上放置管道基底轮廓线,然后再划分地质单元,注明桩号、基底高程,并将地下水位以及基底以下、沟槽范围内的土层构造标明。根据桩号划分,确定需要处理的部分,再针对地质情况、厚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本文实例工程中,桩号0+000~1+382.05地段、桩号1+382.05~11+850地段以及供水管线改线段的水管道持力层为上更新统洪冲积上部低液限粉土,地基土承载力地质建议值为80~90kPa,临时开挖边坡为1∶0.75~1∶1.0。地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湿陷性。因此,建议管基底部增设3∶7灰土垫层,厚0.5~1.0m,以减弱地基土的湿陷性。其次,支墩与镇墩。对于承插接口的压力管道来说,应当设置水平支墩、垂直支墩。根据试验压力、工作压力、土的参数以及管道转角,计算所需支墩的大小。本工程根据10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

3.6预防浮管

管道施工期间多雨或者管道敷设地段的地下水位比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出现浮管现象,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两点因素,加强对管道抗浮稳定的重视。在进行结构设计,根据管道结构计算结果,采取抗浮措施,以预防出现浮管问题。同时,在混凝土包封管道施工过程中,应该计算混凝土对管道的浮力影响,并采取措施固定管道。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用水、商业用水不断增加,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逐渐增多。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建成之后,能否长期有效的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益,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结构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对管道结构设计的重视。

作者:刘崇武 张云飞 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市政排水管道是城市基础设施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的日常运行和发展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由于降雨造成的突发事件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比如2012年7月的北京暴雨,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引起了全国对排水设施的思考。

1排水体制的选择

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后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除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外,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条件的应按照城镇排水规划的要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施。

2现场踏勘

给排水管道距离相对较长,或穿越城镇密集区,或敷设在农田,或跨越山丘和河流,还有可能横跨铁路、公路及桥涵。一项管道工程同时会遇到上述几种或所有的地形和地貌,其复杂的地形和地貌若不现场查看,则很难全面完成设计。结构设计人员应会同给排水、概预算等专业设计人员共同进行现场踏勘和选线,了解管道线路拟通过的沿线地带地形地貌、地质概况,必要时应在施工图阶段对个别疑难地段重新踏勘。

3测量和地勘要求

要准确地反应管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必须有测量和勘探部门提供的准确的地形和水文地质资料。

3.1勘探点间距和钻孔深度

勘探点应布置在管道的中线上,并不得偏离中线3m,间距应根据地形复杂程度确定的30~100m,较复杂和地质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深度应达到管道埋设深度以下1m以上,遇河流应钻至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以下2~3m。

3.2提供勘探成果要求

划分沿线地质单元;查明管道埋设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成因、岩性特征和厚度;调查岩层产状和分化破碎程度及对管道有影响的全部活动断裂带的性质和分布特点;调查沿线滑坡、崩塌、泥石流、冲沟等不良地质现象的范围、性质、发展趋势及其对管道的影响;查明沿线井、泉的分布和水位等影响;查明拟穿、跨河流的岸坡稳定性,河床及两岸的地层岩性和洪水淹没范围。

4结构设计内容

4.1结构形式

管道的结构形式主要由给排水专业确定,结构专业应根据管道的用途(给水还是排水,污水还是雨水)、工作环境(承压还是非承压)、口径、流量、埋置深度、水文地质情况、敷设方式和经济指标等从专业角度提出参考意见。一般情况下,承压管道常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钢管、铸铁管、玻璃钢管、UPVC管、PE管、现浇钢筋混凝士箱涵。非承压管常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砌体盖板涵、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涵等。当污水管道口径较大时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涵,特殊情况、特殊地段(过河渠、公路、铁路等)、局部地段非承压管也采用钢管等形式。大型给排水管道工程也有采用盾构结构形式的。

4.2结构设计

根据管道规格、埋置深度、地面荷载、地下水位、工作和试验压力对管道的刚度和强度进行计算及复核,提供管道壁厚、管道等级、或结构配筋图。对于一些必须采取加固方法才能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的管道,应根据计算采用具体的加强加固措施。通常采用的加固措施有管廊、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包管等,当钢管计算出的壁厚不经济时,应采用加肋的方法处理。加固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指标来确定。

4.3敷设方式

敷设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埋置深度、地面地下障碍物等因素确定,一般有沟埋式、上埋式、顶管及架空,较为常用敷设方式采用沟埋式,当沟埋式有一定的难度时,可选择顶管和架空等敷设方式。不同的敷设方式,其结构设计亦不同。

4.4抗浮稳定

有些管道敷设的地段地下水位较高或者施工期间多雨,因而管道的抗浮稳定应引起结构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时应根据计算采取相应的抗浮措施,避免浮管现象的出现。

4.5抗震设计

4.5.1场地和管材的选择

确定管线走向时应尽量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场地、地基,如不可避免而必须通过地震断裂带或可液化土地基时,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使用条件综合考虑。给水管道应选择抗拉、抗折强度高且具有较好延性的钢管,并要求做好防腐措施。有抗震要求的排水管道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有相应的构造措施,尽量避免严重破坏。

4.5.2构造措施

承插管设置柔性连接;砖石砌体的矩形、拱形无压管道,除砌体材料应满足砖石结构抗震要求外,一般可加强整体刚度(顶底板采用整体式)、减少在地震影响下产生的变形,提高管道的抗震性能;圆形排水管应设置不小于l20度的混凝土管基,管道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带,液化地段采用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管道穿越构筑物时应在管道与套管的缝隙内填充柔性填料,若管道必须与墙体嵌固时,应在墙外就近设置柔性连接;管道附属构筑物应采用符合抗震要求的材料和整体刚度好的结构型式。

(1)地基处理。出图时应包含地基处理的平、纵断面图。扫描矢量化需要处理的地段的地勘资料纵断面,选择参考点并根据给排水专业的平、纵断面将管道基底轮廓线放在地质纵断面上,划分地质单元并注明桩号和基底高程,标明沟槽范围内和基底以下土层构造以及地下水位。根据纵断面地质单元的划分(桩号划分),确定需处理的范围,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和厚度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具体的处理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砂石挤密、水泥搅拌桩、灰砂桩、木麻黄桩等方法。具体设计按地基处理规范规程执行。

(2)管道支墩及镇墩。对承插接口的压力管道,应设置水平和垂直支墩。设计时应根据管道转角、土的参数、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计算所需支墩的大小。埋地钢管可不设管道支墩。

5给排水管道设计中的其他问题

5.1在用户管线出口建立格栅中纤维、塑料等沉积物、悬浮物和漂浮物的大量存在,给管道的清掏和疏通维护作业带来了很大困难。特别是抽升泵站的格栅间,每天都会拦截到大量的漂浮物。有的漂浮物通过格栅进入泵房后,常导致水泵叶轮堵塞、磨损损坏现象的发生。尽管格栅栅条的间距一再减小,但仍有大量的漂浮物进入泵站造成堵塞。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在庭院或住宅小区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简易人工拦污格栅,定期进行清理、清掏,从源头上控制漂浮物进入市政管网,以减轻市政管网维护管理的工作量。

5.2在检查井井底设置沉淀池中的沉积物在管道内水流量小、流速慢时会发生沉淀,造成管道淤积堵塞、通水不畅,而管道的疏通工作又费时费力。因此,针对传统的检查井做法,建议将其井底改为沉淀式的,井底下沉3O~50cm。这样中的沉积物多数会沉积在检查井中,不至于流人下游管段,只要定期清掏检查井内的沉积物即可,减少了管道维护作业的工作量。这种做法也可用于雨水检查井。

5.3在检查井内设置闸槽干管中的流量和流速均较大,有的检查井内的水位较高,管道维护作业或户线管接头时,需将管道内的水位降低或断流。为了方便维护作业,建议在干管的管道交汇处检查井、转弯处检查井或直线段的每隔一定距离的检查井内根据需要设置闸槽,通过闸槽的开闭控制水流,便于维护作业。同时为方便户线支管接头时的施工,建议能研制一种较轻便、实用的管道阻水设备。

6结束语

总之,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结构设计应严格按照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规定进行。设计人员应当掌握专业技能,了解行业动向,研究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尽可能地把设计做到经济、合理、适用、安全。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建筑 给排水 施工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给排水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在享受着物质生活所带来的满足感的同时,对自身的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原有居住环境的基础之上,更希望能够拥的一个环境清新优雅、设计美观的居住环境。因此,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施工就更显其重要性。给排水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决定着工程整体质量好坏与否的关键性定量指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给排水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另外,由于建设工程给排水施工所要求的施工技术十分复杂,全要求精准度十分高。因此就要求给排水工程无论从设计还是从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方面都要十分的精细。同时,给排水施工是整体工程施工的核心内容,要想保证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就必须首先从给排水施工的管理入手,只有控制好给排水施工质量,才能使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因此可以说,给排水施工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排水设施中地漏的水面封印建设

我国建筑有关明文法规确切规定,在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的建设上,地漏的顶部封印必需高于地面十至十五毫米作为顶部标准高度,地漏的水面封印深度必需高于或等高于六十毫米。这类法规的首要目标是有成效地制止水面封印被损坏,或者在被损坏后也能制止有毒气体从污水管道吹入屋内使屋内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然而在建筑工程的现实设计的排水说明中却没有详尽论述,致使某些建筑和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施工成本,有意使用低廉地漏来实施施工装修。市场上的此类低廉的地漏水面封印和达标的水面封印的4厘米标准要相差许多,难以达到地漏水面封印对深度的基础需求。

2.排水设施中塑料管道安装利用的噪声很大

伴随着物资能源的愈发紧缺,传统排水钢铁管道因为要有大批量的钢铁材质和容易被锈蚀的缺陷已渐渐被弃用,现今更流行的是使用塑料材质的排水管道。然而与钢铁管道比较,一般塑料管道在排水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比钢铁管道约要高出15分贝。假如排水管道的设置与卧室距离很近,而且现今的民用住屋的楼层隔音功效不明显,致使房屋住户对塑料水管所产生的噪声深受困扰,从而使房屋住户的生活品质因为噪声的困扰而难以得到保障。

3.难以实施排水支管中内部检修

如今的住屋因为卫生间漏水而引发的上下楼层邻居纷争现状十分普遍,所以建筑给排水问题就变成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建筑室内发生漏水的首要原因是排水管紧贴设置在楼层下面,而住户对房屋实施装修时对排水管道和防水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害作用。

4.难以确定排水设施中坐便器的排水口方位

如今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拓展而显著提升,早已细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坐便器因为人们的各种需求也诞生了各式各样的式样和规格。因为坐便器型号规格的差异,因此在安装坐便器时对下面排水口的方位也需依据各种要求确定。然而建筑施工时因为坐便器和排水口距离太远而难以进行后期的装修和住户对卫生洁具的择选。有的排水设施施工人员将排水口偏移向中间甩口,致使居民难以安装淋浴间,从而削弱正常的生活品质。

5. 生活给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给排水施工来说,生活给水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目前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美观性的要求,使许多建筑为了盲目达到这一要求而将各楼层居民用户的水表管道设置在了建筑最低层的楼道公共场所,而对水表及管道也没有进行防护性处理。这就造成了当居民用户在使用水过程中被楼道其它用户误闭阀门的现象,而每当此时用户就必须下楼进行检查,这种情况下,不仅造成了用户生活中极大的麻烦,甚至还会因此事造成民事纠纷。另外,如果将整个楼道居民的水表及管道设置在一起,会造成因布置场地有限而不得不将水表管道之间标准的距离缩短,一但楼道中出现某一住户水表及管道有问题的话,就造成维修时的极大不便。同时,由于管道距离缩小,会影响正常的水流量,给居民的用水带来极大的阻碍。

6.排水管道设计不到位

在给排水施工中,排水管道的设计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就目前的给排水施工来看,大都存在着人排水管道施工路径选择不合理的问题,并且在给排水施工后管道无任何保护性措施。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时排水管道的直么大小远远不于进水管道的直径,并且管道出口直接深入集水井内。就这种情况而言,一但排水水位出现失控情况时,多余的水流量是无法保证其能够从排水管道顺利流出的,如水位失控较为严重时,则会导致积水产生回流,严重地污染水质环境。除此之外,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材料选择不当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国内一些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一部分工程单位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镀锌钢管做为给排水管道。但是众所周知,镀锌成分会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这种化学反应下,很容易会造成管道表面腐蚀生锈,从而导致给排水管道运行寿命缩减。

三、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的防治措施

建筑排水设施建设和人们的平常生活关系密切,也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因此,在实施排水设计的流程中强化对各类施工责任的管制,注重排水设施施工流程中的有关细枝末节,及时地发觉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并且找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有关建筑排水设施建设和施工难题的破解办法首要有以下方面:

⑴在实施地漏水面封印建设的流程中,必需注重及时地使地漏得到水源补给。在实际排水设施施工设计和施工工程建设阶段,采取高度水面封印或防止返溢系数高的地漏。厨房不必要建设地漏,因为厨房内的地表积水很少。

⑵在针对塑料排水管道噪声的防范方面,必需注重的是,实施卫生洁具的布置时,必需考虑噪音的难题,尽量择优选用最新型的高强度降噪音材质。

⑶实施卫生间排水设施建设时,必需注重的是,卫生间采取幅度在45~50厘米的下降式设计,并且将排水管设置在本楼层内,而且在排水管道外设置防护水层,如此能很好地破解堵塞和漏水等难题。

⑷有关坐便器排水口方位的建设,必需注重的是,当排水口距离墙面约有40厘米时,在装置前必须保障墙面距离超过44厘米,如此方能满足住户的要求。⑸有关空调凝聚水的排放建设,必需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在空调后面预先留出位置建设排水管保障空调凝聚水的通畅排放。并建设专用通道并流通至周围的雨水出口,防范雨水堵塞排水管。

⑹实施水表出户的建设时,必需在第一层建设独立对外开放的水表房间,对水表实施集中建设,住户也可以单独建设独立排水管,如此相互间就不会发生冲突,也有效于住户对水表的监管。

⑺有关给水管道降压降噪方面的建设,可以采取DN26分户型排水管。在排水管底层位置建设减压装置,比如减压阀、减压空隙板和节流塞等等,而且采取曲饶橡胶接口装置,保障给水管道的水压和噪声限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总而言之,对建筑给排水实施建设和施工流程中的难题必需进行及时地排除,采取的处理方式尽量和住户的要求达成一致,在某种情况之下,可以与居民共同协商,从而使建筑给排水建设施工圆满完成。

四、结束语

经过对建筑给排水建设和排水管施工中的难点实施简明辨析,同时针对有关的难题提供切实有成效的破解办法,而且考虑居民的客观条件对建筑给排水建设中的难题实施切实有成效地处理,从而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品质,达成住户生活的高优质和高恬适度,进而全面促进建筑给排水管设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峰.市政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238.

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质量监督;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在我国,建筑行业属于支柱型产业,不仅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也体现着我国的经济情况。目前,我国在建筑技术、材料以及建筑工艺上,已经有了较大的成就,随着建筑物的层数增多,对质量的要求与施工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必需要对质量进行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使得工程质量满足标准。本文将分别对设计、技术、施工以及安装方面的监督要点进行分析,全方面控制工程的质量。

1 设计监督要点以及抗震分析

由于地震的不可抗力因素,一旦发生时便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根据多次地震灾害来看,对于结构突变能力弱,刚度扭变能力弱的高层建筑物,其工程质量差,平面不规则,使得遭受地震时,便会发生较大的破坏。因此,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要将抗震设计融入其中,这是目前建筑设计中重点内容之一。对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后,会使施工材料、施工图纸以及施工工艺等受到影响,对工程的成本投入,施工安全等都会一定的影响。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勘察时,要严格进行岩土勘察工作,勘察工作要做到全面,一个勘察失误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根据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理念,岩土勘察的资料,地基的稳定情况,施工现场环境等,再与持力层与地层结构相结合,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确定,对变形情况进行预测。对结构方案进行确定时,要对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的利弊进行分析,在这基础上再进行结构方案的确定。对于平面形状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进行抗震设计时,对其进行防震缝的设计,然后划分成几个简单的结构,再对其进行防震设计。对抗震缝的宽度进行确定时,应该以低侧的高度进行计算,还要加强对缝隙处的连接,若抗震的防护烈度在六度或者是以上时,则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地震效应的评价。

2 给排水施工环节的监督要点

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时,对达到的标准要求高,由于高层建筑中住户多,人口密集程度大,对水的需求量也大,若在高层建筑中出现给排水管道堵塞的现象,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居民的生活将不能正常进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对给排水环节进行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给排水施工的质量,确保水的应用与排放,提供供水安全。只有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高,不仅会给居民的生活带去方便,还会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使其合理使用。在进行给排水施工时,要重视对材料与设备的选择,更要重视施工的环节,将主要的施工环节结合起来,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严格地监督,将管理落实到施工环节中。

首先,消防系统在高层建筑中对水压有较高的要求,因为此系统在高层建筑中,静水压力大,不能进行一个区域的供水方式,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供水功能的正常实施,而且还会对管道等设备造成损坏。为此,要对供水形式进行合理的分布,采用竖向分区处理,降低静水压力,确保消防系统的安装顺利进行。但是,消防设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还不够先进,所以对于高层建筑来讲,消防系统的目标要以自救为标准。

其次,高层建筑物的管道会比多层的长很多,且排水量大,因此管道中的波动情况明显。因此,要对管道施工采用的有效措施,进行新型材料的使用或者是在管道中设置通气管,只有对管内的压力进行稳定,才能够保护水封。对排水管道的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选择机械强度高的,并加强管道接口位置的衔接问题。

第三,在进行土建施工时,要事先对给排水管道进行预埋,进行孔洞的预留,并确保孔洞的预留位置,井管的预留位置,都要准确无误,且符合设计标准,这是给排水施工保证质量的基础。对管道进行预埋工作以及孔洞的预留工作时,必须要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避免出现遗漏现象,否则将会对后期工程造成影响。

最后,由于高层建筑物的高度大,对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在一个垂直高度上,需要有多个施工人员,给安全与质量管理造成困难。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施工时,最好是采用分区施工的方式,对排水以及给水管道的施工加强管理,做到保质保量,安全施工,减少不必要的耗损,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可以按照层数进行施工区域的划分,将高层建筑物分为上中下三层进行分别施工,也可以分为上下两层进行分别施工。也可以按照施工密集程度进行,将洗手间、浴室进行分区施工等。对高层建筑进行分区施工,可以避免因垂直高度大而造成的施工困难与管理困难,这样有利施工的有效进行,利于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3 安装工程的控制要点

首先,要重视防火问题。对给排水管道进行明敷安装时,要对其进行防火措施的处理,使用防火套管等方式来提高防火能力,还需要在防火套管周围进行阻水圈的设置;暗设立管与横支管连接时,在穿过墙体的部分,应该进行防火套管或者是防火圈的设置;横干管进行防火区的穿越时,应该进行防火套管以及防火圈的设置。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将防火设备进行准确位置的安装,如报警器、消防栓等。

其次,防雷设置。高层建筑物受到雷电危害较多,因此要重视对防雷的设置,对接闪器、引线以及防雷网格进行严格地设置。另外,还要对均压环进行严格设计;对于电梯的轨道、金属管道与门窗等金属物质,进行等电位联结。对于地下室中的金属设备以及用电设备进行可靠的接地,避免因雷击造成安全事故。

4 对砼施工的监督要点

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来讲,砼裂缝现象一直是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砼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砼表面与里面的温差、初凝阶段、收缩现象等,有的裂缝产生很小,像发丝一样,而有的裂缝则较为严重。当砼裂缝在零点二到零点三毫米之间时,便会对建筑物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因此,要加强对砼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工作,提高其施工质量,减少裂缝发生。

首先,对于组成砼的材料进行选择时,要严格进行,尤其是水泥的选择与使用,在满足砼强度的基础上,减少水泥的使用,从而降低砼出现水化热现象。也可以在砼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这样可以是其缩性降低,提高其密度。这是减少裂缝产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还对砼的抗裂能力有所提高。

其次,对砼进行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浇筑工艺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不要在钢筋板上走动,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临时脚手架的铺设,施工人员应该在此上完成浇筑环节的施工。施工后,要做好养护工作,对其进行保温以及保湿处理,避免内外温差大而造成裂缝出现。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来讲,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环节很多,因此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促进着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筑企业要对建筑工程质量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卢帆,曲乃涛.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

第5篇

【关键词】卡箍式铸铁;排水管;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卡箍式铸铁排水管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国外建筑行业使用,在半个世纪的应用与推广中,已经得到国内外建筑施工单位认可。从实际应用成果来看,卡箍式铸铁排水管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各种排水管和安装技术诞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佳技术进行安装施工。

1 卡箍式铸铁排水管组成与优点

1.1 卡箍式铸铁排水管组成

在建筑排水管施工中,卡箍式铸铁排水管主要包括:无承口管道配件、离心铸铁管、橡胶密封圈和卡箍组成。

1.1.1 无承口的离心铸铁管

它由水平旋转式铸造工艺构成,管壁厚度比较均匀、材质密实、外观精美,和传统承插式铸管相比,管道较轻,并且没有渗漏现象。管道外壁,一般使用沥青漆进行保护,对于高档建筑物则使用环氧树脂的形式进行保护;对于耐酸碱较高的项目,则使用搪瓷内衬进行保护。

1.1.2 无承口管道元件

它使用无箱射压造型组成,管壁比较均匀、外观精美、管径尺寸一致,并且能和离心承口铸铁管进行配套。防腐保护和传统管道保护基本上一样,只是管道内壁较厚。

1.1.3 卡箍

在建筑施工中,卡箍有多重结构形式,通常使用螺栓进行收紧。并且每个不锈钢都配有不锈钢拧紧设施,卡箍则由不锈钢紧箍片和橡胶密封圈、收紧螺栓构成。卡箍又可以分成加强型和通用型两种形式,加强型一般适用于半径为200到300毫米的管道,并且管道瞬间水压始终在4到10Pa的管道。

1.1.4 橡胶密封圈

在建筑施工中,密封圈主要由聚氯丁橡胶组成,这种橡胶不仅耐油脂、耐磨、耐日晒、耐热、耐臭氧、耐冷,并且还能抗老。我国很多生产厂家的橡胶圈使用聚氯丁橡胶,也有部分厂家根据GB9876—88标准或者使用其他品种进行生产。

1.2 卡箍式铸铁排水管优点

1.2.1 和传统承插式铸铁管相比

卡箍式铸铁管都使用铸造的形式生成,重量比较轻、管壁厚度均匀。传统承插式铸铁排水管使用的是砂模铸造或者连续铸造的形式生成,重量很重,管壁也很不均匀。同时,它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国家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对现代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排水管材料,提出了对于抗震设计的要求。而传统承插式排水管使用的多是钢性连接,一旦建筑物层间位移达到10毫米时,就会有漏水现象发生。在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物中,由于风压或者地震引起的层间位移,甚至可以达到20到40毫米之间。通常卡箍式铸铁排水管为柔性接口,管道之间的轴向偏心角5度时,就能满足抗震要求。

另外,它还具有管道更换、安装方便的特征。由于卡箍式排水管重量相对较轻,使用的是活接头的卡箍接头,所以管和配件、管和管之间不会有错重叠现象发生。不管是从管道更换,还是从管道拆卸、安装来看,都要比传统承插式管道方便,人力消费更少。在连接中,它使用的是柔性橡胶进行连接,从而极大程度的避免了卫生器具引发的噪音通过管道传输,对生活造成影响。

1.2.2 UPVC与卡箍式排水管道的比较

噪音相对较低,卡箍式排水管具有很大的排水管质量,比铜管、UPVC铜管、镀锌管等质量较轻的管道更难出现振动。因此,直接通过管壁进行噪音传输,具有很好的隔音作用。对于氯丁接头,能让振动传递减弱。另外,它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虽然UPVC属于难以自然熄灭的管材,但是在明火作用下,一旦超过燃烧温度,就会由于变形、弯曲被破坏对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火势甚至还会沿着排水管道、卫生器具、清扫口接管蔓延。

从理论来看,UPVC管的寿命可以达到30到40年之间,实际则是很难达到的。当前,很多厂家为了得到更多的市场,恶意降低成本耗费,使用增加剂含量或者再生塑料的形式,对UPVC排水管使用周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氯丁橡胶圈比铸铁管使用周期比铸铁管使用周期长,但是橡胶圈比管道系统更加经济。另外,UPVC的膨胀系数可以达到铸铁管的6到8倍。因此,在UPVC管道安装时,必须安装对应的伸缩节。而伸缩节一般安装在立管上,如果安装在横管,就会出现漏水现象。

2 卡箍式铸铁排水管安装实例

在某大厦修建中,地上14层,地下2层,高度达到52米,建筑面积为27800平方米,地上部分为办公商务或者图书馆,停车场设置在地下室。该工程的雨水和生活污水管道都使用卡箍式排水管。

在该排水管施工中,由于卡箍式管道接口属于柔性连接,所以吊架设置,必须避免管道下凹。卡箍式性能较低,接口是否固定对整个管道耐压性具有很大影响,为了防止导管水平位移,必须在三通、弯头、四通配件处支墩或者固定支架,从根本上防止管道拔脱。同时,立管也必须使用专门的短管,正确分配管道重量,避免接口滑脱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由于国内管道生产和卡箍一般都不是同一厂家,所以在施工中必须选用同一的产品,从源头上防止配件尺寸和管道不匹配出现不漏水的现象。在管道安装前,就已经熟悉施工图样,并且根据实际条件,对于有出入的地方,在和设计人员协商过后,再由设计人员对图纸变更。同时,橡胶圈、管材、不锈钢、管件质量必须满足产品标准要求,在拥有合格证的前提下,保障备料数量。

对于管道安装顺序,一般选用逆水流向,从下游向上方安装,也就是排出管、立管、支管与卫生器具的过程。在管件安装前,就必须对管件、管材清洗,并且管道内部不能有砂石、泥沙和相关杂物出现。

对于切割性管材,一般使用切割金属工具进行,例如:锯、砂轮机等,必须清理好切割口毛刺,让外圆稍微倒角;再将橡胶园一头套在接口管管口上方,并且满足深度标准。在橡胶圈向另一头翻转的过程中,将连接的直管和管件放进橡胶圈内部,橡胶圈口面向正常状态。当再次校正管道垂度、坡度、方位时,用吊架固定管道,将不锈钢卡箍套在外部,再使用套管拧紧螺栓,让接口顺利完成。但是要注意的是必须随即将吊架拧紧,再将管道固定。

在管道支架设置中,立管间距一般为3米,支架在直管上,并且支架靠近管道接口。管道之间都有支架,在三通和立管底部都有吊架,而长度小于等于3米的横管用吊架固定,管道接口和支吊点相近,并且和接口中点的距离始终在450毫米以上。对于管道点间距必须在9米以上,固定吊架必须设置滑动支架,横管终端和起始端必须设置支吊架,和下水处连接的顺水弯头,必须设置固定支架。

3 结束语

卡箍式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施工中具有美观、轻便等特点,和UPVC管相比,还具有噪声低、抗震性能好、耐火性好等优点,它是良好的排水管材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卡箍式排水管技术特点,从施工细节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泰安.卡箍式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施工安装中的技术特点[J].新疆钢铁,2005(4).

[2]JIANG Yuan-tian.浅议卡箍式铸铁排水管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08(23).

第6篇

关键词:工民建,抗震,混凝土质量, 给排水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occupied most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now the country's most cities, especially two three lines of city civil was in full swing, including are to build affordable housing of civil, involving thousands of low-income families, to ensure that more quality and standards. The author of the modern civil from the earthquake,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so on several key question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civil &construction, earthquake, concrete qual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民建结构抗震的重要性。

自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不断的地震灾害毁坏了许多房屋建筑,尤其是近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等地的地震灾害,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灾害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也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工民建结构抗震的重要性,如何从建筑结构设计上开拓新的思路,增加建筑结构抗震的性能是当务之急。

1.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设计的目的是使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以及节能等方面取得最佳,从而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在当前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结构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场地条件和场地土的稳定性,建立结构计算模型,抗震结构体系的选取,材料效用,风作用、温度作用以及结构的空间作用等。

当前结构抗震体系已由传统的以“硬抗”为主的抗震体系向以“柔抗”为主的结构减震控制体系发展。结构减震体系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新概念,它通过调整结构动力特性、隔震、减能或控制来达到抗震的目的,在未来的工民建中结构抗震的思路将向着减轻危害的方向发展。

2.结构概念的设计的重要性远大于结构计算的设计。概念设计在通常的工程设计,特别是在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设计就是从方案的规划和设计开始,运用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准确认识,面对和解决结构设计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包括建筑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和构件延性。在宏观原则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甄别、选择等处理,然后实施必须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达到消除建筑物抗震的软肋,加强抗震设计合理性的目的。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概念设计都受到普遍重视,它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严格控制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石。

工民建中建筑物结构安全以及防渗等功能一般是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承担的,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增强责任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控制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关键问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以保证建设出质量过硬的建筑产品。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2.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是科学配置混凝土

科学配置混凝土是整个混凝土施工中重中之重的环节。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只有符合技术性能指标的才可采用。因为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如果超过规定比例,就会有碍于水泥水化,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如果粘土和淤泥在砂中超过3.0%,在碎石和卵石中超过2.0%,有碍于集料和水泥石的粘结。在混凝土生产当中,除常规性检测外,还需要质量控制负责人随时检测混凝土中各含量的变化情况、比例,并制定相应对策解决。比如砂石含泥量超标,应及时筛选或其他有效措施;砂中水分含量通过干炒法控制,及时根据检测出的含水率来调节混凝土配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遇到标号相同的水泥活性变异,利用胶砂强度试验检测后,依据水泥活性结果给以调整配合比例。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等必须严格控制,满足规范的使用要求。

三,现代工民建给排水设计新理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工民建功能的转变要求越来越高。要实现这种功能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则取决于给水排水设计。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生活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现阶段的工民建给排水设计要有新的科学发展理念。下面从水管质量的把关和洗手间排水设计两方面谈一下看法。

1.现代住宅的水管选择原则。水管材质选择适当与否对给排水工程显得最为重要。结合多年发展经验及现代材料的发展,总的说来,水管的选择应综合管材的卫生、性能、耐腐蚀、密封性、水力条件、防火性、防噪声、耐用、安全、环保等多种因素来考虑,给水管宜优先选用给水UPVC管、铜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铝塑复合管和钢塑复合管等管材。应尽量减少或停止使用镀锌钢管,以避免和防止生活用水受到污染。给水管埋地敷设,管径等于或大于75mm时,建议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带内衬)或给水UPVC管代替普通给水铸铁管。同时水管的性能管道标准的选定,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在规定的使用压力和温度下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且对管内流动的流体有好的耐腐蚀性,此外还包括材料和工程的成本适当。

2.科学设置排水系统。这里主要谈谈排水量最大的洗手间排水系统设置。为了满足现代住宅对卫生间排水管敷设方式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严格做好卫生间地面的防水处理及下沉室四周的防水处理,卫生间内所有给排水管道应经严格试压注水试验后暗封管道,以及在下沉室侧面设置侧排地漏,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积水等措施。

排水横管的设置:设计时常在下沉式卫生间内敷设排水横管。这种作法将排水管设置在一户内便于更改和检修管道,尤其适合应用在初装修住宅中。而在住宅的卫生间几乎全部都已吊顶时,就按照老式卫生间排水支管的作法,将排水横管敷设在下层卫生间的上部空间,安装带检查口的P型存水弯或S型存水弯。还有一种作法是在卫生间地面上敷设排水横管,装设后出水式横出水坐便器、边墙式地漏。这一作法的好处是排水横管只在卫生间内敷设,不影响下层对应空间正常功能的使用。它的缺点却是边墙式地漏容易造成排水不畅、污水返溢。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我们也可以采用在卫生间地面上敷设排水横管、装设后出水式横出水坐便器,在卫生间地面上设置地漏的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是排水立管的设置:排水立管应尽可能设置在卫生间或厨房的内墙阴角处,并且最好砌筑管道井将排水立管隐蔽起来。部分排水立管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敷设在厅或房的一角。遇到这种情况宜将排水立管隐蔽在厅和房专设的U型槽或矩形空间内,使得厅和房能够保持方正。在这些排水立管敷设完成后,需要砌筑管道井。复式住宅排水立管上的检查口设置与普通住宅有所不同,常用作法是在排水立管的最下层、每户住宅有排水横管的排水立管的最低层,复式住宅户内的第一层,也可能是第二层、住宅的最上层设置检查口。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检查口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工民建涉及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切实生活,设计和施工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增强责任心,并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注重应用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建设出更好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为广大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鹏.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04(11)

[2] 丰定国,王社良.抗震设计原理[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姜学诗.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建筑结构2002(11)

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工程 施工技术 特点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069-01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与先进技术的全面发展,建筑行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现在,我们国家的地面空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少,因此这也就要求更多的高层建筑建筑的出现来缓解目前的态势,同时这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1 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和一般的建筑群相比具有极大的技术差异,因此也就使得高层建筑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建筑的特征。

1.1 高层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

高层建筑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建筑物的整体高度高,这也是建筑物最突出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就使得高层建筑的运输工作来那个比较大,也给施工机械的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

(2)高空任务多。高层建筑的施工必然需要面临高空作业,这就需要调节好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运输以及临时生活的问题,同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施工人员坠落以及其他坠落物伤及施工人员。

(3)建筑工程技术要求等级高。在我们国内的建筑行业中,普通建筑主要以砖混结构为主,而在高层建筑中主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现在已经发展为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这些技术的需要,也就使得相应的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成为了主要的施工特色。

1.2 建筑量大

高层建筑更多的是国家重点工作单位,或者是国家重点扶持企业。所以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工作场所,因此高层建筑还有工程量大、体积大的特征。也正是由于高层建筑的这一特征,所以高层建筑施工中所涉及的单位众多,并且施工工种比较多。对于一些大型复杂的建筑类型,施工单位往往边施工边备料,并且将工程分包给多个单位。这也就给施工建筑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加大了管理强度。

1.3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由于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庞大,所以其施工持续的实践也较长。这也就给高层建筑施工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天气的变化对建筑外层施工的影响。但是也不能够为了加快工期,而不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以及人员施工安全。所以这也是现在困扰建筑企业的问题之一。

1.4 建筑施工条件繁杂

随着城市的综合发展,高层建筑在市区内的施工越来越多。然而在市内施工就会面临着建筑施工活动场所较小的问题。所以,在施工现场应该尽量避免暂设工程的拖延,同时减少建筑材料的大量贮备的状况。此外还应该注意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防止对市政工程的破坏。

2 高层建筑的结构层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结构层数多,并且体积庞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内部构造必然十分的繁杂并且样式比较繁复,因此也就给建筑施工技术带来了挑战。从建筑整体的功能性方面考虑,要求建筑上部结构采用较小空间的对称轴线布置,而建筑的下部结构应该采用较大空间的对称轴线的布置,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空间的整体平衡,以及上部构造对下部构造的整体压力。由于高层建筑的自身特殊性,也就使得高层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上层建筑大空间布置而下层建筑以小空间布置为主,高层建筑正好与其相反。并且在上层布置中主要以刚性强度高的构造剪应力墙体,而下部采用框架式的构造。

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层的施工中,还必须考虑到抗震性能。现在我国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主要在剪应力墙体构造施工技术中与上下部结合层中进行设计。转换层的整体结构与剪应力墙体的结构刚度比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影响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部位。

3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技术探究

给排水施工技术决定了整个高层建筑施工能否完工,能否高效持续的进行下去。如果高层建筑完工后,不能够正常的用水供应以及排水系统不完善,都会导致整个高层建筑的使用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建筑施工中必须重视给排水施工。在高层建筑供水系统管道的设计中,尽量不要使其穿越重要的电机操作房间、以及通讯室等地方。不能因为一时施工的方便而影响以后的正常使用。此外,高层给排水建筑施工中的管线铺设必须合理,且要科学有序,避免给排水管线的相互交叉,并且保证两相邻管线之间的距离在0.5 m以上。合理安排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不应该穿越建筑层内部,应该主要安置在建筑外层,防止排水系统出现问题时,影响内部人员的正常生活。对于必须穿越建筑室内的给排水管道,应该在管道外层使用防水外套,起到防止水泄露的作用。

4 高层建筑的通风换气施工技术探究

通风换气设备是任何建筑群中都不可缺少的设施,这也是给建筑群中的用户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主要设置。在高层建筑中,换气设备主要以空调机组为主,这些设施的体积比较大,切大多安放在建筑外层。为了减少高空悬浮作业,同时节省能源,现在高层建筑的通风换气设备主要采用的是屋顶的加压以及正压鼓风机的建设方式。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建筑管理单位应该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的管理条例,进行通风换气装备的设置。这也是减少高空作业,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安全的一个方面。在安装完毕后,必须对空调的整体进行调试,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可靠。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了现代高层建筑的众多特点,也正是由于其自身的诸多特点,使得高层建筑施工工程技术与普通建筑有所不同,并且在建筑安全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通过本文对于高层建筑主要三种技术施工描述,对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晓强,王冉.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J].建筑机械化,2009(6).

第8篇

关键词 地震 地铁 破坏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地面交通愈来愈不堪重负。为了减少地面交通量,人们开始寻找新的交通模式,地铁应运而生。自北京建成地铁以来,目前我国天津、上海、广州已相继建成地铁1号线,南京、青岛、大连、深圳等城市正积极开展修建地铁的筹备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1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将筹建33条总长为649km的地铁和轻轨。几条海底隧道和过江隧道也正在积极论证中。

我国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性非常频繁,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陆浅源强震活动区。根据现行地震烈度区划图,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地震设防区,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乃至7度以上的地震区,23个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中,有70%属7度和7度以上的地区,像北京、天津、西安等大城市都位于8度的高烈度地震区,南京也位于7度区内。

地震对地面结构所造成的破坏是人所共知的,地面结构的抗震研究也达到实用阶段,各国已制订了各种地面结构物的抗震设计规范;对地下结构的地震破坏却知之不多,地下结构的抗震研究才刚刚开始,现在还没有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规范。国内除了对地下管线的抗震作过一些分析外,对于像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等这样的大型地下结构很少涉及。这是因为:和地面结构相比,面波随着埋深的增加急剧衰减,对地下结构的影响较小;地下结构周围的岩土介质把从震源传来的地震波能量中的高频成分吸收,使地下结构受到的地震荷载大大减小;同时地下结构的数量不多,并且大部分是小型地下结构如地下管线等,因而地下结构震害数量较少,程度较轻,地下结构严重震害事例更是寥寥无几。工程界只片面强调地下结构受四周地层制约、抗震性能较好的一面,人们简单认为地下结构在地震时是安全稳固的,致使地下结构抗震研究严重滞后于地面结构抗震研究。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和地下结构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其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迫切性愈来愈明显。

2 地下结构在地震中的动态反应特性

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由于周围岩土介质的存在,会发生不同于地面结构的响应。地震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能量,当地震波从基岩传入场地时,土壤介质在地震波的作用下,会产生运动(通常是放大作用),同时将运动传递给地下结构。对于小断面地下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此时地下结构随自由场土介质一起运动,因而动应力较小。而当地下结构存在明显的惯性或者土-结构间的刚度失配时,地下结构会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地下结构的破坏。此时,地下结构与周围岩土介质之间会发生运动相互作用和惯性相互作用。考虑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体系的影响主要有:(1)作用在土结构体系的地震输入运动会发生变化;(2)由于土的存在,体系变得更加柔性,使结构感觉到的输入相当小;(3)从结构物向外传播的波能辐射会增加最终动力体系的阻尼,对于近似弹性半空间的土壤场地,这种阻尼的增加很明显,导致动力反应急剧降低。

根据大量的地震观测,发现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反应特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1)地下结构的振动变形受周围地基土壤的约束作用显著,结构的动力反应一般不明显表现出自振特性,特别是低阶模态的影响;(2)线形地下结构的振动形态受地震波入射方向的影响较大,入射方向发生不大的变化,地下结构各点的变形和应力可以发生很大的变化;(3)地下结构在振动中各点的相位差别十分明显;(4)地下结构在振动中的主要应变一般与地震加速度大小的联系不很明显,对地下结构动力反应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地基的运动变形,而不是地基加速度。

地下结构的破坏有以下主要特征:(1)地下结构的震害多发生在地层条件有较大变化的区域,如地层由硬质到软质的过渡地带,或由挖土到填土的过渡地带。在这些区域内,由于区域、地质条件的变化或地形的变化,地层振动及位移响应也有较大不同,因而在其中产生大的应变,使地下结构遭受破坏。相反,若某一地区地层较为均匀,即使地震中的烈度较大,其中的地下结构也往往会较为安全。这一点不同于地面结构。(2)在结构断面形状和刚度发生明显变化的部位也容易发生破坏。墨西哥地震中发生的盾构法隧道与竖井连接部的环间螺栓被剪断即是由于结构断面的急剧变化而使不同断面处产生了不同的响应的结果。因此,地下结构与竖井、楼房等的结合部,地下结构断面发生突变处,地下与地面结构的交界处如隧洞的进出口部位,隧洞的转弯部位及两洞相交部位,均为抗震的薄弱环节。(3)在地层发生液化处,当地下结构穿越断层地域或结构与断层、软弱带相交的部位等时,也都易对地下结构造成破坏。

3 阪神地震中地铁结构的破坏情况

阪神地震对地铁结构造成的破坏为世界地震史上大型地下结构在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首例。在神户市内2条地铁线路的18座车站中,神户高速铁道的大开站、高速铁道长田站及它们之间的隧道部分,神户市营铁道的三宫站、上泽站、新长田站、上泽站西侧的隧道部分及新长田站东侧的隧道部分均发生严重的破坏。在所受到的破坏中,有以下共同的部分:(1)它们都位于烈度为7的地区(JSCE烈度区划中的7度相当于我国的10度);(2)它们在建造时均采用了明挖法;(3)断面结构形式为带有中柱的箱涵形框架结构;(4)它们的原设计中均未考虑地震因素。

归纳起来,神户地铁结构的破坏有以下主要特点:

(1)不对称结构发生的破坏比对称结构严重。

(2)上层破坏比下层破坏严重。

(3)车站的破坏主要发生在中柱上,出现了大量裂缝,有斜向裂缝,也有竖向裂缝,裂缝的位置有偏于上下端的,也有位于中间的;柱表层混凝土发生不同程度的脱落,钢筋暴露,有的发生严重屈曲,有单向屈曲,也有对称屈曲的;大开站有一大半中柱因断裂而倒塌。有横墙处,中柱破坏较轻。

(4)地下结构上部土层厚度越厚,破坏越轻。

(5)站房上层中柱的中间部位几乎压碎,而线路段中柱仅在中间位置出现竖向裂缝。

(6)纵墙和横墙均出现大量的斜向裂纹,特别是在角点部位。顶板、侧墙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且其破坏程度与中柱密切相关;当中柱破坏较为严重时,顶板和侧墙就会出现很多裂缝,以至坍塌、断裂等。

(7)区间隧道的破坏形式上主要是裂缝;其中多为侧墙中部的轴向弯曲裂缝。在接头处也有损害:混凝土脱落,钢筋外露以及竖向的裂缝。在破坏较严重处,中柱的上下端也有损坏。

4 神户市地铁破坏研究的初步结论

神户地震发生后,地震工作者对地震破坏展开系统的研究。其中对地下结构破坏的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研究采用模型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多种途径相结合,其研究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地震时相邻地层间的相对位移是影响地下结构破坏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位移较大处,地下结构破坏严重,相对位移较小处,破坏较轻,这与实际震害相符。(2)在水平地震动作用下,地下结构产生平时使用状态下所没有的较大的水平剪力和弯矩,使中柱中的剪力超过其抗剪强度产生剪切破坏,中柱的破坏是整个地铁结构破坏的根本原因。(3)竖向震动使中柱轴力大幅增加,水平震动和竖向震动的共同作用加剧抗震的薄弱环节———中柱的破坏。地震中竖向震动在地下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不能忽视,特别是应考虑竖向震动与水平震动产生的内力的共同作用,不应仅将结构中轴力弯矩等内力分别与各自强度进行校核。(4)由于地层条件及截面尺寸的变化,在相邻地层、相邻构件间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与美国60年代修建旧金山海湾地区快速地铁运输系统时,所得到的地铁震害是由于土体的地震变形作用于地下结构,从而使结构产生应力和位移,最终导致地下结构破坏的设计经验是一致的。

5 地铁建设中考虑地震的必要性和避免地震破坏的措施

由于以前的地震中地下结构震害事例较少、程度较轻,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地下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地震中不易遭受破坏。但通过对这个问题仔细分析即可发现,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地下结构的大量建设是近年才出现的。在日本关东地震和我国唐山地震时代,东京和唐山市内的主要地下结构仅为一些给排水管道,数量不多,分布也不广泛。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铁系统、盾构法隧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及共同沟等大量兴建。而这些地下结构基本上还未曾经历过大的地震,它们真正的抗震性能也未得到检验。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好、地震中不易破坏。这一点已被1995年阪神大地震所证实。这次地震不仅使城市生命线工程(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等)遭到严重破坏,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等大型地下结构也受到破坏,其中产生了地铁车站完全倒塌而不能使用的先例。地铁的破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给神户市的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其本身的维修也非常复杂。阪神地震使工程界认识到必须重新具体评价地下结构抗震安全性,加强研究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抗震措施,这在大力提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21世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由于地铁是投资非常庞大的基础工程,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的破坏和功能丧失,不仅会使经济上蒙受严重损失,同时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影响。要把地铁结构设计成能抵抗周围地层介质的地震运动和变形是不可能的,必须使地下结构具有吸收强变形的延性,能承受周围地层介质的变形,并且不散失承受静载的能力,而不应是使地下结构抵御惯性力,从而使人们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增强结构强度来提高抗震性能的传统观点。

根据各国地下结构的震害分析,提高地下结构抗震能力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将地下结构建于均匀、稳定地基中,远离断层,避免过分靠近山坡坡面,避免山坡不稳定地段,尽量避免饱和砂土地基而减少地震液化;(2)在相同条件下,尽量选取埋深较大的线路,远离风化岩层区;(3)区间隧道转角处的交角不宜太小,应加强出入口处的抗震性能;(4)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暗挖法施工,即使用明挖法,也要注意回填土的性质与地基土类型相似;(5)在结构中柱和梁或顶板的节点处,应尽量采用弹性节点,而不应采用刚性节点,这样可以减小中柱承受的外力。前苏联在修建塔什干地铁时,采用了中柱顶端与横梁活动连接的方式便是实例。

总之,阪神大地震提醒人们,地下结构在地震时并不是绝对安全的。以前地下结构地震震害轻数量少并不能说明地下结构在地震时安全。在大力提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今天,修建地铁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和城市污染等“城市综合症”的重要途径。而有些待修建地铁的城市,其地基状况并不很好,如南京,地铁沿线地基土层不均匀,并且还有活动断层通过。对于类似情况,应在设计和施工中予以充分考虑,使其安全系数足够大。我们应汲取阪神地震的沉痛教训,防患于未然,做到即使在修建地铁的大城市发生强烈地震,也能确保地铁结构的安全和畅通。

参考文献

1林皋.地下结构抗震问题.见: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论文集.1994

2林皋.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学报,1996(1)

3马险峰等.神户市地铁车站的震害及修复.铁道工程学报,1998(增刊)

4雷谦荣译.地震对地下洞室的破坏.地下空间,1992(4)

5傅冰骏.对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见: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1998

6胡聿贤.地震工程学.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7XuehuiAnetal.ThecollapsemechanismofasubwaystationduringthegreatHANSHINearthquake.

Cementandconcretecomposites,1997(17)

8Senzaisamataetal.Astudyofthedamageofsubwaystructuresduringthe1995HANSHINAWAJIearthquake.

Cementandconcretecomposites,1997(19)

第9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其整体造价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筑的基础结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科学应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十分的可观。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结构设计中,我们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就应该严格贯彻落实经济适用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选择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房屋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才能降下来,使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优化技术的基本内容

在房屋结构的初期设计中就有意识的采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不仅达到了房子实用、美观的效果,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建设成本,实现了“物美价廉”的期望。所有的建筑商都期待能够在保证建筑结构长期有效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另外,它能够为建筑的整体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决策,完美地实现了适用、经济和安全的设计目标。

对建筑结构优化技术的内容进行了解,是应用优化技术的基本前提。其主要内容包括:在满足了设计需求的前提下,应该考虑到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并且在选择经济最合理的情况下,进行结构设计的工作,这也就是进行对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包括比如说像依据清远市独特的地理位置或者地形地貌,对其建筑结构进行选型以及构建的布置等内容。一般来说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一就是以房屋建筑整体结构为设计对象进行的优化、设计工作;其二就是以房屋建筑的分布结构作为对象进行的优化、设计工作。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1、结构设计与建筑设备关系

在进行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必然会使用到像给排水管道或者电气设备等材料。而房屋建筑结构的层数也直接决定着建筑设备的投入成本大小,因为房屋建筑的层数越高,需要的给排水管道量就愈大,像一些电气设备的使用量也会增加,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房屋建筑使用设备的成本投入。

2、结构设计的层数与用地面积关系

一般来说,可能从表面上来看,像一些高层或者多层的建筑随着层数的增加,所使用的总占地面积就越少。实质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建筑物的高度增加,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两幢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反而会增加建筑物所使用的总土地面积。因此,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层数与使用的土地面积之间没有非常必然的联系,出于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考虑,也是要对两者之间进行协调的。

3、结构的分部部分与建筑层数关系

对于多层或者是高层的建筑物来说,都是共同使用屋盖的部分,因此,对于屋盖部分的设计成本自然也会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多而降低。但是对于基础部分则不尽相同,因为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多,上层部分对基础部分施加的荷载也会增加。所以,为了确保房屋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对于其基础部分必须要增加对荷载力的设计,因此,这也会影响到基础部分的设计成本会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而增多。同样,这样的情形还适用于对于其它一些分部的部分,比如说进行承重的墙、梁、柱等等,所以,随着房屋建筑层数的增多,想要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对这些构件的荷载力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也可以说,房屋建筑内部不同的分布部分,与层数之间的成本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

三、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应用

1、加强对于概念设计优化技术的重视

一般对于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来说,其布置方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建筑方案,是可以选择不同的结构布置方案的,而且加上分析方法也具有多样性,所以在对建筑物的布置方案进行确定后,在考虑承受力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除此之外,进行对房屋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时,依据的指标、使用的建筑材料等都不是唯一的。而且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来说,是无法依据计算机或者相关软件得到确定答案,因此,对于这部分问题的处理,就必须要依靠设计人员来进行判定。

不同的设计人员自然会有不同的处理意见。所以在进行一些优化设计问题的处理时,应该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人员。越是经验丰富的人员,其方案的选择就愈灵活,而且做出的判断也愈合理。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进行概念设计优化的过程。因此,想要实现对房屋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就必须要加强对相关设计人员丰富的经验积累,这样才能实现对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

2、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对房屋建筑进行结构的设计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建筑物的经济、美观价值,并且在节约资金的同时确保其使用性能与可靠性。因此,对于一些建筑物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也成为了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这其中,地震属于比较特殊的复杂环境。因为对于地震来说,一般无法确定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作用大小等等,发生的没有规律性,所以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比较大。因此在进行对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地震的作用力,减少由于地震发生带来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采取一些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案,遵循建筑物的延性设计理念,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如何解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复杂问题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实现房屋建筑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功能性,当然对于建筑物的耐久性要求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能够在所设计的规定年限内实现建筑物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建设成本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目的。使用概念化设计技术就是指通过房屋建筑物的结构优化实现建筑物抵抗外部作用因素的能力提高,在一些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耐久性都不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进行建筑物在复杂应力环境下的最优化设计是结构设计的最主要内容。其中外部因素作用中,地震作用较为特殊,因为地震荷载作用的时间、地点以及强度都无法准确预测,地震活动没有任何规律性。一旦发生能量等级高的地震作用时,建筑物的破坏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对于地震荷载作用进行充分考虑,尽可能减小地震作用对于房屋建筑的损毁程度。目前对于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有着一些比较有效的设计方案。通常情况下,结构对称的建筑物其荷载承受处于均匀状态,建筑物的延性较大,结构的危险截面比较少,因此对于抗震性能也有着明显的效果。对强能量级别的地震作用,首先发生破坏的是一些次要构件,这样可以有效保证主要构件的稳定性,使得建筑结构不至于失稳。这种设计理念称之为多道设防思想,通过次要构件来保护主要构件,通过主要构件来保证建筑物本身的安全。

四、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优化技术时的注意事项

1、注意前期的参与

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期方案的确立,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房屋建筑的总成本投入,而且一般存在着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并没有参与到前期方案中,使优化设计人员在进行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没有注重其合理性,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后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不合理,增加设计难度,增多建筑结构设计成本。所以,设计人员应将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参与到前期方案确定中,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起到节约成本的根本作用。

2、注重各个环节的优化

除了要注重对房屋建筑整体的结构设计,也应该加强对其基本构成的精细设计,这样才能从细节之处出发,达成完整的优化。比如说尽量对矩形板块的现浇板进行划分设计,使每个现浇板受到合理的负载,防止出现拐角裂缝的现象。另外,随着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整合与发展,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优化设计中,其已经从实践的问题转变为一个数学问题。所以,相关设计人员也应该加强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优化设计分析。

3、正确理解、应用规范设计

正确理解运用规范。规范是我们在设计中必须遵循的“最低”标准,是对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科技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一个系统性总结。我们应该全面理解《规范》条文的涵义、特点、适用范围、应用条件等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运用好《规范》,为房建建筑工程建设服好务。作为一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师,首先要深入理解规范条文的真正含义,其次还要客观地分析应用好《规范》条文。在《规范》条文的正确之印象,针对具体的设计方案、使用条件、环境,以工程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为目的,创造性地选用规范中的数据,设计出更好的更上层次的建筑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优化技术,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实现其美观与经济角质,而且还能确保其可靠性与耐用性,所以,无论是针对广东省清远市的房屋建筑还是其他地区的结构设计人员来说,都应该在进行对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充分应用优化技术,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降低房屋建筑的投入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房屋建筑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慧.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2013(15).

[2]刘庆贵.试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优化技术[J].现代商贸工业.2013(03).

[3]张利民.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