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5:58: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1 水资源的定义
水资源一词的定义随着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也在逐步扩大和发展。原本资源的本质特性就是能够应用于人类生活,强调它的可用价值。基于这个观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制定的《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中,定义水资源为:“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1988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法》将水资源认定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科学词典》(1994)定义水资源为“特定时空下可利用的水,是可再利用资源,不论其质与量,水的可利用性是有限制条件的。”由于人们从不同的侧面认识水资源,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性及认识的差异性[1]。
2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分布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千百年来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源头,中国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但人均占有量仅居世界第108位。因此,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中国也是世界上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之一。
不仅是人均占有量少,更严峻的问题在于,中国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东边洪涝西边干旱,这就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一个大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年年都会出现。
2.1 简言之,由于国土广阔,中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水量较少;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为六万亿立方米。其中约3.2万亿立方米左右通过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又回到了大气中,大约44%的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中国平均年径流量为27115亿m3,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河川径流是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94.2%,这一总量仅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约占全球河川径流量的5.8%,但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4,耕地平均占有水量仅占世界平均值的约79%,因此,人均和耕地平均所占有的水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
2.2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的丰富与否取决于每个地区的降水量,或者是否靠近大江大河,中国水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很不均匀,属于东部南部水资源丰富,西部北部水资源匮乏。
除了地域不同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外,受季风影响也造成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一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匀,有的月份接连降雨,有的月份根本无雨。干年有、水年也有,这种现象连续发生,已经可以算是全国人民最担忧的问题之一了。
我国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间相差悬殊,南部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北部地区则达3-6倍。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由于季风气候,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由南往北雨季为3-6月或4-7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60%,长江以北地区雨季为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
2.3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分布不匹配:我国北方区域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但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水资源的1/5,北方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27立方米,仅占南方区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在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立方米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方区域占了8个。南方区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北方区域占全国的3/5,而南方区域每亩耕地占有水资源量为28450m3,而北方区域只有9465m3。
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商品丰富、交通便利,早就已经向发达国家看起,然而,我们还停留在学表未学里的阶段上,我们学会了发达国家先进科技和享受人生的生活态度,却没有学会如何在享受的同时保护好身边的自然环境。我们扩大城市、我们发展科技,而我们的水资源却没有得到最好的保护。对于水资源的调配、建设、使用,我们还处于学习阶段,还有很多问题要自省、要完善。由于我们单方面强调地表水渠系利用率,使山前冲洪积扇区河流被给地下水量大为减少,造成下游河道干涸、沙化。
3.2 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度,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地下水开采过于集中,在城市地区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华北平原地区的深层水水位以3~5m/a的速率下降。地面沉降:超量集中开采深层地下水造成水位大幅度下降后,多孔介质释水土层压密,导致了地面沉降,造成城市雨后地面积水、建筑物破坏等严重危害。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盖型岩溶水源地和矿区产生地面塌陷,人民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遭到极大破坏与损失。
3.3 除了水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个重大的水资源问题,就是水污染。水不仅仅是一种液体,它更是要有质量、有数量、有能量的资源。我们的国家里真正有效的水资源不是取决于单纯的数量,而是达到引用标准的水才能称之为水资源。
这些年来,人们忙于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忙于享受国际气息,却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水资源污染是多么的严重,这对我们而言将是多么严峻的危机,淮河流域自1979年以来,共发生水污染事故160多起,使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海河流域除引滦专线未受到重度污染外,河系中完全不能利用的河长达1821km。是全国七大江河中水资源最匮乏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2]。
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不能够盲目的开发利用,仔细的考量和设计,地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协调,上游水与下游水之间的协调,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之间的协调,一次用水与二次用水之间的协调,仔细规划、眼光放长远,思想放广博,把水资源的规划布局当做纵观整个人类历史长河都要慎重处理的事业去完成。
4 保护水资源从小事做起
4.1 中国依法治国,任何事情的确立、执行都不能够离开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保护水资源应当从立法开始,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保o水资源这件事上不能够单纯从学者呼吁或专家指导这些方面做工作,更要做到保护水资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2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水资源宝贵,节约用水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赞同并执行的事,节约用水不是一句空话,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紧每一个水龙头,洗手的水再擦地,重复使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水资源。
4.3 提升环保意识,从个人到政府,从民众到专家,时刻把环保作为头等大事,强化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水利工程科学严谨,保护地下含水层。
结束语
在中国五千年华夏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水资源就像是婴儿口中吸吮的乳汁,如今,中国人走过这五千年,成长为今天这样挺拔坚韧的样子,正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我们。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它蕴含的水资源一起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任何时候,我们不会忘记,水,是我们最敬畏、也最珍视的生命之源。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对策;研究探讨;建议措施
近年来,全县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管并重,大力推进水利事业发展。根据山区县实际,以水源工程建设为基础,加快蓄水工程的新建、除险、配套工程建设;以解决和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农村饮水因难和人饮安全为重点,认真抓好烟(农)田、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依托水源工程,大力发展山区水利。通过多年的建设,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1.69亿立方米,水资源的保护也取得一定成就,编制出台了《富源县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富源县水功能区划》。但是总体看我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是较低,水资源的保护投入也相对较低,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目前我县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水利化程度低。一是水利化程度低。全县现有蓄水工程163件,但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7.6%;有效灌溉率仅15.63%,。二是蓄水工程病险突出。大多数蓄水工程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已不同程度的存在病险问题,降低了蓄水能力,不能满足旱季用水需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二)矿藏资源开发加剧,改变水资源现状。我县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采补失衡,少部分地区水源出现枯竭,人畜饮水面临困难。
(三)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率低。只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忽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区域内河流、小溪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一是工业污染严重,全县采矿、洗选等相关企业逐年增加,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还有少数企业因为考虑成本没有按环保要求排放,导致全县主要河流受到污染,水质不同程度超标,有水不能用的现象突出。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使用高残留农药和滥用化肥导致水源受到污染。
(四)植被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唇亡齿寒,植被好的地方往往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全县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植被破坏严重,需治理的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大。少数一些地方还存在乱占林地的现象,特别是林改后,经营主体分散、数量剧增、规模缩小,管护难度加大,植被受到破坏,土地涵养水源效果差,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减少。
(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富源县南北降水不均,北部(上半县)年平均降水900毫米左右,南部(下半县)年平均降水1300毫米左右,从时间上讲,富源全年降水集中在6至10月份,在这段时间内的降水又集中在主汛期7至8月份,占全年降水的70%左右,降雨量因地域和时空分布不均致使供需矛盾突出。
(六)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体制机制不活。一是水资源的整合不好,上下游之间,乡镇之间在水污染治理、相互协调上缺乏长效机制,水污染治理难度大。二是水源区的规划保护措施滞后,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机制不全,建、管、养、用脱节。
(七)群众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突出。部分干部群众对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麻痹,盲目乐观,法律意识、水忧患意识和商品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广大农村虽然建设了许多人饮工程,解决了部分群众“吃水难”问题,但因为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运行管理机制,很多人仍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从而缺乏爱水、护水、养水和节约用水意识,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量水资源被浪费。
二、如何做好我县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的同时,采取增加财政投入、鼓励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二是继续抓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水利建设项目规划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为下步建设水源工程奠定基础。三是搞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大力开展以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水沟、小泵站为主的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二)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确保科学排污。切实推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力度,逐步健全水资源监督管理机制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认真落实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科学有效的配置水资源。逐步探索对矿山企业实行资源消耗和排污总量控制考核标准,对不达标的企业一律限期整改,取缔水源地周边排污,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建立国土、建设、煤炭、经济、水务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
(三)加大植被保护管理力度,确保水源区生态良好。林业、环保、水务等部门要与水资源的整体保护结合起来加强合作,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特别是水源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在水源保护区内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止供水水源水量衰减。同时,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落实矿山采区绿化负责制,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加大对水源工程的保护力度,推进管理机制创新。继续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水务所软件和硬件建设,提高水行政管理能力。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县小(一)型水库在完成“定性质、定编制、定补助、定供水价格”四定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小(一)型以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清理水库固定资产和管理人员。小(二)型水库按照“四有”目标要求做到有管理房、有管理人员、有管理经费、有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的正常发挥。继续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通过明晰工程所有权,转换运行机制,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方式落实工程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建立互助合作、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搞活使用权和经营权,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五)对集镇供水水源划定保护区,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一是环保和水务部门将对34个集镇供水水源点划定保护区,并设立饮用水保护区标志,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职能对水源点进行监督管理与保护。二是除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点)外的已建其他水源工程(水库、塘坝)和规划拟新建的水源工程(水库、塘坝)的径流区禁止新建与水源工程建设无关的项目。三是已取用的农村供水工程取水水源的保护范围由乡镇划分,按“一事一议”原则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进行监督管理与保护。
(六)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确保严格执法。提高水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规范执法程序,努力打造一支让群众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执法队伍。在执法过程中,采取集中整治和重点查处相结合的方式,以点带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执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确保水利设施、防洪设施安全,确保水资源不受污染,有效保护水资源。
(七)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节约用水是在确保合理用水,不降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无效损耗为目的,所采取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各项综合措施的行为。针对富源县的实际情况,一是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做固定标志牌等形式大力宣传,教育群众树立节水意识和水患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应坚持“一水多用”和“用多少放多少”的原则节约用水。二是宣传使用节水器具,改变落后用水习惯。提倡使用符合国家节水技术标准的卫生洁具,如水龙头、水桶和其他卫生洁具,从点滴节约用水。改变过去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良习惯,逐步实现人水和谐和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社会对水资源的量和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加大水资源开发的同时,更应该做好水资源保护,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就需要对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加予研究和分析,合理规划,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和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参考文献:
[1]曹永凯,曹世掀,李延辉等,山东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综合研究[J],Vol.13,No.4,2002.12:39~4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逐渐重视和关注,水资源在保障居民生活、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县属于山区县,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等其他因素,水资源量也在逐渐减少,早在1991年时,就进行了一次水资源现状分析,那时我县的水资源总量是23.14亿m3,到2009年全县水资源总量只有6.46亿m3,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减少65.9%, 事实证明,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我县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呢?
一、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开发利用并保护山区水资源
水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我们兴修水利虽然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破坏自然规律的问题,例如:过度开垦山林,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淤积、生态恶化;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江河断流;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下沉;过度侵占河道,在河道内开荒造田,降低河道行洪能力等。归根到底,主要原因就是在治理中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资源和谐相处的理念,坚持人水相亲、人水两利,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特别是要对一些涉及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进行超前研究,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在饮用水水源保护上,我们要加大力度,要指派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消毒处理;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上,我们要结合山区地下水资源独有的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在保证地下水资源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在保证开采量不大于可开采量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地下水开采,并严格制定取水许可制度;在山区防洪方面,要服从防洪规划的整体方案,结合山区泄洪特点,确保在汛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不与防洪规划相冲突。
二、认清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山区水资源尤为重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由于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所以如果经济社会发展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能达到良性循环;否则,社会发展若超出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就会失去物质基础,造成生态系统被破坏、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例如我县的某些地区由于厂矿企业污水排放超过了水体(当地河流)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导致河流污染,严重影响沿河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又如我县部分地区在开采地下水时,由于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导致地面沉陷,建筑物开裂等环境问题,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危害,其实质就是地下水过量开发超过了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所以,我们要结合山区水资源分布特点,科学地分析山区的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认真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二者之间的矛盾,利用科学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确保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体应做到以下二点:
(1)要制定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节约和保护的规划方案。在方案制定的时候,要考虑到生态环境是否会受到影响,并要有详细的解决方法;还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合理利用水资源,不让水资源白白流失,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水资源,让其发挥最大效益;更要考虑现有水资源的保护,制定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大力宣传水资源法律法规,避免水利资源被人为破坏,并拟定出一套抵御自然灾害的水资源保护方案。(2)要全面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在立项前对其取水水源、用水合理性、退水水质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论证,判断其取水是否超过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并由环境部门进行检测,使重大建设项目符合当地水资源条件,达到相协调的目的。
三、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之间的关系
作者:田春梅 王文海 单位:宁安市水利基金办公室 宁安市渤海灌区中心水利站
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大地干扰了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使一些地区的水资源量减少和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类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污染了自然水体,造成水资源的质量下降,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这些都说明了水资源的脆弱性。水资源的社会属性水资源的社会特征表现在以水的商品性,水的价格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不可替代性,水资源是特殊商品,其他物质可以有替代品,而水则不可用其他物质替代,即使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也不可能依赖水的进口,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区域的产业、种植结构、用水方式受到水资源的制约;水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水具有多功能的用途,除了供水外,还可以发电、航运、养殖,用于景观娱乐等功能。凡此种种,足以说明,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鉴于水资源的上述属性和特征,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要有别与其它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水资源的恢复。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是在水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的,流域的水资源不可以无限度地开发利用,一旦发生过度开发利用的情况,水资源的恢复能力遭到破坏,区域的水资源供给能力就可能丧失。现在国际上普遍认为一条河流调水不应该超过20%,用水不应该超过40%,地下水的开采量不能超过地下水的补给量,否则就会出现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将产生严重的生态后果。所谓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近年来水资源专家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即一个流域内自身的水资源可以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它包括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两个方面,前者是讲一个流域的水量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后者是指流域的水体的生态系统保持良好,并可以被持续的利用时,水体纳污的最大能力。因此,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就是控制用水规模,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维护流域的生态平衡,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水是重要的生态要素,对维护流域的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人类的需求,也要考虑流域的生态需求,才能保证河流生态健康,促进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流域的规划上,保证足够的环境流量和生态用水量,使河流廊道的生态系统得到所需的水分,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应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作用,考虑到河流的社会效益,在制定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协调好供水、发电、航运、养殖、景观等用水需求,兼顾到不同功能的协调,使水资源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兼顾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水资源是流动的资源,正是由于水的流动,保障了河流廊道的独特生态系统特征。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仅仅考虑一个地区和部门的利益,要兼顾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各方的利益和用水需求,具有资源共享的理念,特别是河流的上游地区,决不能将流动的资源全部截留,而导致下游地区断流和缺水。水行政主管关部门应该行使好管理的权利,合理地分配流域的水资源,并实施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责任,保障各方的利益得到不受到去侵害。
建设地表、地下水资源储存工程水的天然时空分布,不能满足人类的用水需求,因此,为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必须建设相应的水利工程,储存汛期多余的水量,以备旱季只用。不仅可以减少洪水对人类的威胁,减缓洪水灾害,还能解决干旱时的用水矛盾,保证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一方面,建设流域上控制性水库,拦蓄地表水;另一方面,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地下水库的建设也值得推广,将汛期多余的地表水储存在地下含水层中,在旱季开采利用,是一种很好的水资源拦蓄方式。不仅减少占地的面积,也减少了蒸发早成的水资源的损失,在国内外不少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保护和涵养水资源,减缓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干扰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抵抗能力十分脆弱,所以人类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涵养与否,决定了一个地区、一个流域的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保护,是对水量和水质的保护,以往的实践主要着重与水质的保护,避免水污染和水质恶化的发生,新形势下,要强化对水资源量的保护,即控制流域水流失的发生、杜绝用水浪费现象、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特别是通过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涵养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实现区域的人水和谐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献标识码:A
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相比有着很多突出的优势,其分布广泛、水质可靠稳定、具有多样性的赋存状态。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周围生态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易发生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问题,因此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协调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平衡,推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当前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地表水组成一个完整的水文系统,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很多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缺乏与下游水、上游水和地表水资源的统筹规划,造成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水质恶化,自然生态环境逐渐退化。另外,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近郊井群越来越密集,农业和工业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出水量锐减,存在着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资源污染等问题。2、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划当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划,地区之间、工农业之间的用水矛盾日益尖锐,现代化城市和工农业发展与地下水资源环境不协调,很多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超出当地地下水承受能力,引发各种环境问题。地下水资源系统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最主要是受到人为干预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还只是局部性的,没有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宏观经济调控有效联系起来[1],受到管理体制的限制,并且对于地下水资源系统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3、缺少健全的政策支持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分散型模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系,使得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健全的政策支持,很多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混乱,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地下水资源布局不合理、水体污染、用水浪费等现象。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不花钱,很多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节水措施,特别是工农业用水量逐年上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缺少明确的政策支持,使得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策略1、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地方政府应加大地下水资源的研究、评价和勘查力度,全面掌握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结合当地实际用水情况,合理规划地下水资源开发,确保开采井布置和当地水文地质环境相适应。并且,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转化关系,注意涵养水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地下水,实现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例如,我国塔里木河流域,积极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行政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责权统一、层次管理清晰、事权划分明确、隶属关系清楚的原则,建立了高效、统一、权威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新体制。同时,在有条件的农业区,采用井灌和渠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减少地表水的浪费,同时减轻由于地表水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2、遵循经济规律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国土资源,其是有价值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应符合经济规律,由于供水也有成本,因此应改变当前这种低偿供水甚至无偿供水的局面。按照经济规律,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合理开展人工补给地下水[2],妥善处理污水,将地下水资源作为一种商品,合理进行开发利用,有效缓解我国当前水资源紧缺的问题。3、节约用水,减少地下水污染在全国范围内提倡节水农业,实行计划供水和节水灌溉,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确保农业粮食总产量。对城市和工业用水设定用水限额,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结合各个区域不同的人力、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全局流域,根据地下水资源特点,合理规划设计,减少地下水污染。4、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吐鲁番市高昌区水管总站新疆吐鲁番838000)
摘要本文分析新疆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新疆水资源的现状和造成目前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为新疆地下水资源的治理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针对现状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疆地下水利用与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开发利用 保护 对策
地下水具有水量稳定、水质一般较好、调蓄能力强、不易受到污染等特点,是工业、生活、城镇供水的重要水源。开发、利用、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对新疆干旱缺水地区具有战略意义。
一、新疆地下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
1.地下水资源量。据新疆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新疆地下水年平均总补给量336.6 亿m3,其中:降水入渗补给量13.2 亿m3;山前侧向补给量31.9 亿m3;河道渗漏补给量123.6 亿m3;灌区转化补给量168 亿m3。
2.开发利用现状。近期地下水可开采量151.9 亿m3,中期地下水可开采量111.2 亿m3。2005 年全疆机电井总数达到51 439眼,其中配套机电井数49 633 眼(地方39 096 眼、兵团10 537眼),年开采量68.45 亿m3(地方51.45 亿m3、兵团17.00 亿m3),继河北、河南、黑龙江、山东、内蒙古之后,在全国排名第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工作薄弱。近几十年来,全疆各地州陆续做了一些水文地质勘察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但是由于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少,勘探试验工作薄弱,取得的成果往往不全面、不系统,难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原地矿系统仅完成了绿洲区1/20 万水文地质普查和山区1/50 万水文地质普查。水利厅从1997年开始部署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审查通过7 个地州、42 个县市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
2.缺乏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规划。以往水资源评价、规划工作中,对地下水资源不够重视,缺乏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规划。一些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布局不合理,地下水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地区地下水开采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使得机电井利用效率不高。地下水开发利用没有同农业节水、盐碱地改良很好地结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难以发挥。
3.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均衡。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或水资源紧缺的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天北经济带、塔城盆地,年超采量17.2 亿m3。而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灌区地下水埋深小于3m 的面积占44%,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全疆灌区盐碱地面积1 919 万亩,其中塔里木盆地1 175万亩,占全疆盐碱地面积的61%,占南疆耕地面积的45%。现状地下水开采量16 亿m3占可开采量的21%,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即可缓解供需水矛盾又有利于治理土壤盐碱化。
4.地下水管理工作薄弱。在实际工作当中,很难执行“两水”统管、统调、统价,尤其是统调、统价方面,很难做到,未能充分发挥地下水的调节作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很多机电井和水源地建成以后,由于疏于管理,配套不全,再加上电力供应不足、运行费用较高、维护费用难以落实等原因,难以达到设计水平。地下水资源管理力度不够。由于机电井的所有权、使用权比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没有施行一井一表计量,地下水实际开采量的统计不准确,难以做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5.监测网不健全,缺乏动态监测资料。由于历史原因,地下水监测工作一直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使得新疆至今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站网,个别地区开展的一些零星监测工作也难以维持。新疆现有的监测井多是生产井、报废井或者简易民井,专用监测井很少,符合《地下水监测站建设规范》(SL360-2006)要求的监测井更少。目前,能收集到监测数据的地下水监测312眼。现行地下水监测手段落后,主要是人工监测,监测设备就电线、万用表、卷尺、记录本,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监测质量也难以提高。
6.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开采量比重过大,全疆农业、工业、农村生活和城镇生活地下水开采量分别占总量的85.8%、5.7%、2.9%和5.6%,有些地区甚至盲目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不但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难以持续。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比例不合理,南疆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过低,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下水超采区又过高。
三、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针对以上新疆地下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与措施如下:
1.定期的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新疆地下水补给量中有86%是地表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补给量与地表水的用水量、用水结构、用水效率等关系十分密切,地下水补给量、可开采量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都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地表水利用效率的提高,这种变化更加剧烈。因此,应定期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及时调整地下水资源补给量及可开采量,发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要统一部署、规范技术要求、严把质量关,使评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的。
2.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的措施。超采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已造成严重危害。塔城盆地地下水超采,造成库鲁斯台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天北经济带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机井出水量减少,报废率大大提高,地下水质有恶化趋势。吐哈盆地地下水超采使得坎儿井大量干涸、报废。鄯善县南盆地地下水位以每年2m 的速度下降,地下水源有面临枯竭的危险。哈密盆地南部含水层厚度较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有可能造成含水层疏干。地下水超采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将对今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地下水超采是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远远超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要站在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度,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1)是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特别是超采区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管理,严格施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2)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推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对地下水的开采施行一井一表计量制,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3)是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资料的精度,为今后对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提供依据;(4)是积极寻找替代水源。如污水处理回用、中水利用、咸水利用、雨洪水利用以及跨流域调水等。
3.建立地下水监测站网。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础,没有地下水监测,就难以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有效管理,就难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前主要做好:(1)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监测机构,总结30 年来地下水监测工作的经验,地下水监测工作只有纳入水文部门,按照地表水监测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地下水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疆水利系统的地下水监测工作由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承担,具体业务由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水文地质处负责。各地州市基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设立相应机构,落实人员编制,负责当地的地下水监测工作。(2)积极稳妥地推进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地下水监测站网的规划、建设是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基础,投入多,内容复杂、技术难度大,前期工作要求高,应该按照相应建设程序,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
根据《新疆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新疆拟建地下水监测站1 051 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站430 个、省级重点监测站220 个、普通基本监测站401 个,国家级监测站、省级重点监测站宜以新建专用监测井为主。(3)落实地下水监测经费,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资金投入,开展新疆地下水监测站网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把地下水监测工作列入新疆水文水资源局的正常业务工作范围,地下水监测站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经费纳入部门预算。
摘要:华县水资源较丰富,水资源总量34504.15万m3,开发利用率仅22.89%。本文针对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 开发利用 现状 问题及对策
华县位于秦岭东部、渭河南岸,南依秦岭与洛南、蓝天接壤,北临渭河与大荔相望,东以方山河与华阴市相连,西跨赤水河与临渭区相接。域内地势南高北低,山、塬、川、滩依次排列,形成了“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全县国土面积113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2万亩。共辖14个乡镇、242个行政村,总人口36.4139万人。水资源总量34504.15万m3,开发利用率22.89%,人均占有水资源量948m3。境内有12座水库,6条南山支流。
一、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华县水资源总量34504.15万m3,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2498万m3,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为24865万m3,可开采量12006.15万m3。全县国民经济用水量7724万m3,其中:工业用水2449.27万m3,农业灌溉用水量4848万m3,生活用水426.73万m3。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
水资源开发总量不足,利用效率较低。根据数据显示,2007-2009年,年均水资源开发量为7897.37万m3,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2.89%。全县国民经济用水量7724万m3,占开发量的97.80%。其中工业用水2449.27万m3,农业灌溉用水量4848万m3,生活用水426.73万m3。
(二)水资源开发结构不合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开发结构不合理。根据数据显示,2007-2009年,年均地表水开发量2900.08万m3,占地表水资源可开发量的12.89%,占总资源的8.41%;年均地下水开发量4997.29万m3,占地下水资源可开发量的41.62%,占总资源的14.48%。
(三)水资源开发供水工程弱
一是地表水源供水工程方面,蓄水工程有库坝12座,总蓄水能力3250万m3,设计灌溉面积17.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88万亩;引水工程有自流引水渠道171条,其中控制面积千亩以上五条,最大引水量89.54m3/s,可控制灌溉面积3.33万亩;提水工程有抽水站26个,装机功率2400kw,其中控制面积在千亩以上有6个;排水工程分为排水沟,排水站两类,排水沟有赤―遇、遇―石、二华干沟,共长29.6km,最大排水量17.55m3/s,排水站有后李、由里、侯坊、方山等4个,最大排水量13.30m3/s,保护耕地面积21.07万亩。二是地下水源供水工程方面,利用地下潜水,配套机井4104眼,控制灌溉面积14万亩。以上地表、地下水源供水工程灌区存在交叉灌溉。截止2009年底,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2.6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36.68万亩的61.64%。
(四)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
现行的水务是多部门分割管理,水源工程由水利部门管理,县城配水由城建部门管理,污水治理由环保部门管理,这种管理体制造成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和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水利用,这种管理体制无法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从供水、排水到治污的有效调节机制,导致水浪费严重、水质污染、乱取乱用等一系列问题。
二、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水产业政策,发展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服务业和节水型社会。按照“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继续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使开发利用率从22.89%逐步提高到50%以上。尤其是在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以现状水资源条件确定的建设项目规模和取水规模,以水定产,以水定规模,合理确定取水位置和取水方式,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优化水资源开发结构,促进水务工作上台阶
华县水资源开发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水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开发结构,尤其是要提高地表水资源利用的比重,即占其可开发量比重从12.89%逐步提高到50%以上;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比重从8.41%逐步提高到50%以上。同时,围绕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取水、破坏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等行为。逐步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管理和水源地保护相适应的监控体系,加强取水计量监管。有效促进优化水资源开发结构,助推我县水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大水利工程的投入,切实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工程投融资机制。一是争取上级支持。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二是争取金融支持。落实上级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鼓励小额贷款资金优先用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三是整合县级资金。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农业发展基金、小型农田水利等各类涉水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水利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四是利用社会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水利建设领域,充分开发利用好现有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深化水务管理体制,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
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城乡关系、产业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管理,对辖区范围内防洪、水源、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以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乃至农村水电等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实行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变“多龙治水”为“一龙治水”的新格局。才能在体制上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恶化原因;保护策略
1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世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提高,由于发展经济导致的水污染以及其它水资源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因而,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也就成了一个焦点话题。水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化的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我国水资源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对于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没有其他的办法,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实际因素,我国本身就存在人均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种种因素导致了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对于水旱灾害问题,尤其是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有水涝灾害以及旱灾,由于我国存在地域性差异,每年都会出现水涝威胁。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缺水总量很大,很多地区都存在着争采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以及挤占生态水等现象,并且存在加剧的趋势。我国的水体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我国的水资源有着重大的影响,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都会有360亿t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也就引起了我国的水体污染,导致无法饮用,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可知,我国很大比例的水资源属于劣五类,并且很多的淡水湖泊以及城市湖泊的水资源都存在中度污染。
2 我国水资源恶化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水资源恶化,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制,三是没有合理的利用机制。对于水资源的认识,主要在相关的水利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没有足够地认识,缺乏生态观念,仅仅是兴建单纯的水利工程,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反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绿洲面积不断缩减。近年来,随着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我国水资源的破坏更加严重,因此,采取合理的措施治理,已迫在眉睫。
对于我国的制度管理,尚需要完善,没有健全的法制,水资源的保护就得不到有效的管理。虽然我国当前存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但是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法律滥用现象,缺乏合理的管理,导致我国水资源保护落不到实处。而且,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没有指定切实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计划,没有充分考虑到水资源利用带来的后果,对于存在的利与弊,没有做出完善的处理,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在利用以后,出现水资源被破坏的不良后果。所以,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立法,通过法律有力地保护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断完善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必依。
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多是粗放式的,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初期,一般都是片面地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更为长久的生态价值,违背了生态规律,不利于我国的水资源保护。
3 水资源保护的相关创新策略分析
3.1 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合理高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开发资源、增长经济、保护环境和发展社会的协调与持续性为总的指导思想,同时应注意确保生态系统用水。
3.2 完善水资源保护体制
完善水资源保护体制是遏制水资源恶化的重要手段。为了遏制水资源的进一步恶化,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水资源保护体制,对排污量超标的企业加大经济和行政处罚力度,强制新建企业配备污染物处理设施,建立水的消费和可持续利用的新机制。同时,要培养节约用水的理念,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3.3 不断通过合理的市场政策管理水资源
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可以对价格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逐渐形成节水和水价相互协调平衡的机制,起到很好的约束效果。
3.4 积极地发展开源节流以及净化技术
这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创新,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先进的技术不断地应用到实际水资源保护中来,减少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利用,构建节约型社会。
3.5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为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受污染,将相应制定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出台饮用水源地管理办法,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源地不受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 总结
只有各部门不断努力,加强立法以及技术创新,同时加快先进科学技术向实际应用转化的速度,创新各种水资源保护策略,才会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有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关键字: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
水资源是新疆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是否可以高效保护水资源以及对于水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关系到新疆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事业的成败。
一.新疆水资源概况及分布特征
新疆境内大小河流总共有570多条,其地表可利用量为617亿立方米,在平原地区下水天然补给量为65亿立方米,包含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在内总共可以利用的水量为68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大约占全国人均的2.2倍,在我国排在第四位,从此角度而言新疆的水资源是相对丰富的。但是,仅从新疆的土地面积平均水量却只有4.8m3/km2,在全国仅排在倒数第三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疆的水量又是一种非常紧缺的干旱内陆区,水资源的分布及其不均匀。我们从空间分布的角度上看,新疆的水资源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情况。然而,根据时间季节的不同,虽然新疆河路径流的年际变化相对平稳,但是年内的水量分配却又是非常的不均匀,呈现出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现状。而且水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的经济的发展之间也十分的不协调,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资源环境恶化
由于河流上游大量的开荒,将流域水流大量引走,导致下游水量严重减少,一些河流甚至出现了断流的情况。由于河流流程减短,流域下游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的恶化,河流断流断面逐渐的向绿洲移动,破坏了天然的水盐平衡,将土壤中的积盐和地下水流的矿化得以加重,造成了土壤盐渍化。人们只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将环境保护问题抛诸脑后,导致了水资源恶化严重。
(二)胡杨林等自然植被衰竭
新疆的自然气候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条件下自然植被难以成长生存,但是由于内陆河的滋润,以胡杨为主的绿色植物成为了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有效的防止了沙漠化的,胡杨的有效防护稳定了荒漠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对原始生态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减少了胡杨等自然植被赖以生存的水分,直接导致绿色防护植物大量的死亡。
(三)沙漠化威胁
沙漠的形成是人类不适当的活动导致的严重后果,又因为新疆气候干旱而水源缺少,绿色植被大量的死亡,没有新的植被覆盖,使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正朝着一个严重后果恶化。水源和绿色植物的减少与沙漠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新疆很多地方的沙漠化扩散十分迅速,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恶化。
(四)湖区生态恶化
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主要调节器是湖泊,湖泊的水量和质量不管是湖泊的自然资源还是整个生态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生态结构本身就非常的脆弱,如果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发生了问题,对于生态的平衡和资源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一)制定全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
对于新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水资源和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跨流域的调水都需要做好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够全面将水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对于地表水需要适度利用,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开采,将地表水和地下水有机的统一进行调配;对于各州的用水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处理满足经济用水之外,还需要对生态用水进行有效的保障,努力将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行全面提高。
(二)强化流域资源的统一管理
要强化水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概念,对水权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且对于相关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以及经营权都需要进行明确的界定。全面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要的水量,要确立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法律地位,对水资源的宏观管理职能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得以加强,明确管理机制,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统一和管理规划。
(三)依法加大对污染排放的监管力度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水利行业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首先对于水资源污染较大的中小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没有实现污水处理标准的坚决不允许其经营,全面将新疆内部企业污水处理达标量进行提升。对于一些不符标准排放污水的企业单位和责任人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严厉惩罚,全面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督管理,为了强化遏制土地利用中地下水位下降与水质污染的出现,在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时候必须保证是采补平衡的情况进行使用,在发展城乡经济产业的时候,对于没有达到污水处理标准超标排放的污水,需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进行严格禁止,更好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四)推广先进灌溉技术
利用水流进行灌溉,新疆对此应当做出节水灌溉总体规划,将宣传力度进行有力的加大,有效的在人们思想中增强节约用水意识。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将灌溉区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使其能够在灌溉方面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农业的节约用水,首先就是从灌溉着手,根据灌溉渠的实际情况,全面推广节约水源的方式灌溉,例如采用渗灌和大田喷灌以及膜上灌等节水技术,避免水量在灌水过程中的损失。
(五)做好水资源环境保护规划
各流域的水体进行有序功能区规划,对于规划区域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目标,对于区域之内的水质做出相应的评价,针对出现的主要污染物,进行有效的防控和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保护水质,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最佳化利用。各级政府要将水土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写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当中,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总结:对于新疆的水资源要高度重视承载问题,全面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新疆水资源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学广.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