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17: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进出口贸易管理系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个国家、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联程度不断提高,某一国家、某一经济体出现问题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在加大,各国、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各国企业进行国际化运营的风险也在加大。发达国家的企业较早地融入了市场经济,较早地参与了国际化运营进程,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适时开展了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贸易管理体系。例如,发达国家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市场调查和预测,许多企业都建立了专门的市场分析机构,通过缜密的市场分析发现贸易机会,为贸易战略及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例如,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针对信用交易迅速扩大、信用交易违约现象大量发生的现状,美国政府、社会和企业开始进行有关信用管理的研究与探索,从而诞生了贸易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管理制度,许多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以保证企业货款的及时、足额回笼;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伴随着金融风险日益加剧、财务欺诈频繁发生的现状,美国政府、社会和企业加快了内部控制研究的步伐,推出了与贸易管理体系息息相关的风险控制制度,许多企业都建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以规避、降低或化解由于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产生的各种风险。
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运营是一种大趋势,是企业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必然。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克服体制上的障碍,建立满足国际化运营的治理结构,形成紧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体制与机制,这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具体业务操作层面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提出了很好的运营对策。本文力图从如何构建满足国际化运营要求的贸易管理体系方面进行论述,该体系的建立、有效运行、持续改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现状
纵观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历程,一类是由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前的国有进出口公司演变形成;一类是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放开进出口权以后新成立的专业外贸公司或企业的专业外贸机构。原国有进出口公司演变而成的外贸公司开展国际贸易较早,但长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国际贸易运营,此类外贸公司实质性自主开展国际化运营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为其不满20年;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建立的外贸企业或企业中的外贸机构中的大多数则是在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才实质性开展国际化运营的,为其不过10年左右。因此,我国外贸企业或企业中的外贸机构参与国际化运营的经验远不如发达国家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建立的贸易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处在较低的层次。分析我国企业建立贸易管理体系的现状,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企业没有专设的进出口贸易管理机构,进出口业务基本上采取业务流程服务外包(BPO)运营模式进行。也就是说,从市场调查、客户资信调查到进出口贸易合同签订、履行(包括外贸融资、报关、报检、保险、物流、外汇收付、缴纳税费、退税办理、外汇核销等)到合同纠纷处理、保险理赔等全部委托专业的公司进行。此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存在五个重大缺陷,一是由于专业的贸易机构不可能对贸易国的行业保护政策了解,不可能洞察到贸易国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加上存在贸易国“贸易壁垒”、“国家违约”等问题发生,使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蒙受损失的风险;二是由于企业实施进出口贸易全过程“信用管理”难度大,落实机构、岗位、职责设置的“相互制衡原则”、“不相容原则”难度大,存在因业务流程当事人(包括本企业员工)不当操作、不规范操作、不法操作使企业进出口业务蒙受损失的风险;三是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流程没有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存在监督与被监督之间、监控与被监控之间因“信息不对称”,使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四是缺少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体系或企业进出口专业系统子文化建设体系,存在不能以先进的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潮,导致不能抓住最佳进出口贸易时机或无寻找最佳贸易时机的意识,使企业蒙受“机会损失”的风险;五是缺少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监督、风险考核与评价管理子体系,难以及时发现有关进出口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业务运营、供应链管理、子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我们称其为C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第二类,企业设立有进出口贸易机构,为该机构及其下属机构分配了相应职责、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没有形成体制上或制度上的相互制衡。例如,进出口机构缺少专设的市场分析科室及信用(风险)管理科室,进出口贸易活动除合同结算外全部由进出口机构下属的外贸科室负责,结算由其下属的财务科室负责,杂务由其下属的综合科室负责。此类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与C类体系的区别仅仅是全部业务流程由企业自己运作,但是没有形成实质意义的体制上的制衡和机制上的制衡以及岗位设置上的“不相容设置”,所以存在重大缺陷,我们称其为B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第三类,在企业层级或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部门内部设立了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及市场分析机构,在管理体制上、运行机制上、管理职责及岗位职责分配上均体现了“相互制衡”、“不相容设置”的原则。能够对进出口贸易业务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信用管理,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策略,并建立健全了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但是,进出口业务风险识别、控制、监督及考核评价子体系不完善,存在部分风险不能化解的风险;没有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缺少信息化与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存在因“信息不对称”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缺少进出口业务系统“企业子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存在不能始终以先进的企业子文化引领员工思潮、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的风险。我们称其为A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第四类,在A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风险管理控制子体系,对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监督及考核与评价,建立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部业务流程的电子信息化处理,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建立了进出口业务系统“企业子文化建设”管理体系,以先进的进出口业务系统子文化潜移默化员工的作业活动,用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潮,提升其创造力。我们称其为A+ 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三、构建企业国际化运营要求贸易管理体系的做法
(一)健全满足国际运营要求的组织机构并分配相应职责
对于大中型企业应根据“相互制衡”和“不相容”原则进行组织机构、职责的设计。例如,在进出口贸易机构下至少应分别设置市场(信息)科、信用(风险)管理科、外贸科、综合科等科室,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在进出口机构下至少还应设置财务科室。
市场(信息)科的主要职责为:对各种进出口贸易市场环境进行动态分析、形成分析及预测报告,为董事会调整进出口贸易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为管理层调整进出口贸易策略提供参考,为外贸科实施具体贸易操作提供信息参考,为信用(风险)管理科实施进出口贸易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供信息参考,为财务科实施货币保值提供“汇率变动”参考。
信用(风险)管理科的主要职责为:复核进出口贸易客户的资质、审核及鉴证进出口贸易合同、审核贸易合同项下的结算单据,审核信用证(付汇)条款,会签产品出库单。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动态跟踪,根据客户的履约情况对其实施信用等级评定,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对其授予不同的“信用结算条件”。对进出口贸易全过程实施信用(风险)监督、监控、预警和警报。
外贸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获取客户有关资质证明等书面材料并实施审核。签订并履行合同、为信用管理科提供贸易合同及其项下的有关单据,提出信用证开据条款,开具产品出库单等。配合信用管理科实施合同违约处理、合同仲裁或法律诉讼等。根据信用管理科动态跟踪的结果,对存在较大以上问题的合同中止或终止合同履行。
综合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配合企业相关部门,对进出口货物依据合同约定(例如国际标准或货物到达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合同约定标准)实施验收、未经验收的货物不得放行(入库或出库)。根据信用管理科动态跟踪的结果,对存在较大以上问题的合同中止或终止原料入库或产品出库验收手续。
财务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复核合同项下的“信用结算条件”是否与信用管理科的授予条件相一致,会签合同审批单、产品出库单,复核贸易项下的结算单据等。根据合同约定收汇或付汇(复核信用证条款、办理信用证或其他付汇手续)。根据信用管理科动态跟踪的结果,对存在较大以上问题的合同中止或终止会签产品出库手续、中止或终止支付货款等。
(二)建立健全外贸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建立健全对外贸易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提高进出口贸易运营效率、降低人为因素、降低信息传递不对称风险的必要手段。注意其必须实现与企业网的互联及信息传递、处理流畅,切忌搭建进出口贸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孤岛”,在进出口机构内部和企业层级,实现进出口业务流程处理无障碍电子信息化,实现监督与被监督、监控与被监控的“信息传递对称”。在企业互联网层级上,通过企业层级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传递对称”,实现管理层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有关进出口业务“信息传递对称”。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信息传递不对称使进出口贸易运营蒙受损失的风险。
(三)建立健全市场分析及预测机制
进行市场分析及预测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巩固原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二是为企业在原料、物资设备进口市场抓住价格低位、在产品出口市场抓住价格高位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三是为原材料进口保值、产品出口保值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市场分析及预测应该坚持“五位一体”原则:(1)通过供求关系变化(要关注宏观政策,如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可能对供求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市场分析及预测;(2)通过周期性规律变化对原料市场、产品市场进行技术图形分析及预测;(3)通过相关产品市场或相关衍生品市场的相关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及预测;(4)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大型基金对市场的炒作;(5)分析“预判突发事件(例如预判可能发生战争、动乱、罢工等)”及“已发生突发事件(例如已经发生的战争、动乱、罢工等)”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同时,依据分析预测结果制定出原材料进口及产品出口保值方案或应对措施并上报。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建立健全风险识别、控制、监督、考核与评价机制主要有五大步骤:第一步,通过各类官方、非官方渠道获得各类有关风险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政府商务网站或行业协会网站获得行业(产业)预警信息,通过国家驻外机构网站获得进出口贸易所在国的预警信息、政策信息,通过国内外金融机构网站获得有关金融政策变化、汇率变化可能带来的收、付汇风险信息,通过有偿或无偿信息服务机构获取有关风险信息,在情况紧急时还须进行实地考察、走访获取有关风险信息等。对进出口客户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监控,发现合同履约过程的风险信息等;第二步,归纳、整理、分类上述获取的有关风险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制定出风险控制方案或风险应对措施;第三步,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向有关科室发出风险预警或风险警报,并监督、监控其风险控制过程直至风险预警或风险警报解除;第四步,对各科室的风险控制进行月、季、年考核与评价,其结果作为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第五步,要求各业务科室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向信用(风险)管理科传递风险管控动态,保证进出口机构内部有关风险管控信息传递的对称,定期向企业层级的风险识别、控制、监督、考核与评价体系传递有关管控信息,保证企业层级有关进出口业务管控信息传递的对称。
(五)建立健全内部供应链互动联动机制
企业运营的效果与进口环节、生产环节、质量保证环节、出口环节等环节息息相关,整个供应链环节贯穿了一系列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好与坏。换句话说,进口环节也好,出口环节也好,都应该与生产等环节形成互动与联动、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有机整体。建立供应链互动联动机制、及风险管控机制的目的正是将市场变化迅速传递到生产等环节,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规避或降低进出口业务涉及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供应链运营风险及其它风险。企业应着重从供应链互动联动机制的建立、内部市场模拟外部市场运作、供应链内部环境,供应链内部控制活动,供应链活动监督、考核、评估与评价,供应链运营机制持续改进等几方面入手,抓好供应链运营机制的建设。
(六)建立健全外贸系统子文化建设体系
从企业文化的生成来看,企业文化是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上的子(亚)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一样,每一个下级企业同样具有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上,但是又具有自己文化差异的企业子文化。同样,由于各专业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进出口管理体系、计量检验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等)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的更加细化,导致各专业管理体系同样具有自身特征的专业管理体系子文化。而此阶段建设活动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能否与企业的制度建设、企业的生产运营机制建设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换句话说,要通过先进的子文化体系建设潜移默化员工的业务运作,最大可能地调动员工创新、创效的主观能动性。
(七)建立健全贸易管理体系的监督考核与评价机制
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应该从四个方面开展:一是自我监督、考核与评价,主要是指进出口机构下设的信用(风险)管理科室定期对其他业务科室开展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应该每月开展);二是企业上级部门和企业分管领导依据管理制度定期对进出口管理机构开展的监督、考核与评价(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三是企业效能监察部门依据效能监察制度定期对进出口管理系统或供应链系统开展的监督、考核与评价(至少每年度开展一次);四是董事会财经审计部门定期开展的监督、考核与评价(至少每三年一次)。从而,上述四个方面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形成了保证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的立体监督、考核与评价机制。
四、结语
为了构建好符合国际化运营的贸易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委托具有较高声誉的专业咨询公司对现行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方面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进行梳理与评价,制定新的组织架构方案或对原组织架构进行完善的方案,必要时实施流程再造。企业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企业的分管领导要亲自参与并主持实施组织架构的落实和流程再造,这也是体系构建和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应该委托具有较高声誉的专业信息设计、开发、服务公司或软件集成商为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和服务,该设计须自上而下覆盖企业主要运营流程甚至全部运营流程。设计方案的实施可根据企业的资金情况、发展情况,分专业子系统、分步骤进行。但是,切忌在没有总体规划或设计方案的情况下,建设进出口贸易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否则形成“进出口贸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孤岛”是必然。换句话说,没有总体规划、设计的局部信息化建设,由于存在与企业层级的信息系统互联问题,可能导致“推倒重来”、重复投资的风险。
关键词:支付能力;通货膨胀;GDP;平均消费投资倾向;贸易逆差
中图分类号:F5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07-02
GDP的增长无论怎样,最终都应该可以反映到国民支付能力的增长上。如果缺乏了后者,那么GDP的增长就是畸形的。这里面便涉及到支付能力、通货膨胀、GDP、平均消费投资倾向、进出口贸易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便是通过作者自己多年的观察思考,探讨和总结了一个关于它们之间尽可能简单的并不需要高等数学的数学关系式,并且进而探讨了它对实际经济生活的指导意义。
一、公式的推导
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这个社会的支付能力的提高。
我们以支付能力与总需求的关系为起点来展开对题目的讨论。
先需要对我们所讲的支付能力作一个含义范围的规定:
这里的支付能力是指泛意的支付能力,我们这样规定它所包含的范围以利于后面的讨论――对个人和企业来讲,它是指已有的支付能力加预期可以承受的并且可以借贷到的支付能力;对政府或者国家来讲,它是指已有的财政盈余加预期可以承受的财政赤字。从这个定义的范围来讲,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支付能力可以直接通过提高工人工资,增加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来提高,也可以通过降低银行借贷利率,实行宽松的金融政策等来提高。
设一个国家的总支付能力为Y,它有能力支付并且愿意支付的那部分(即愿意转化为总需求的那部分)与总支付能力的比值为N,那么:总需求=Y*N(国内需求)+出口总值(国外需求)
这里的“N”不是只包含“平均消费倾向――APC”,也包含“平均投资倾向――API”,我们这样规定:APC是消费占支付能力的比例,API是投资占支付能力的比例。
所以,N=APC+API
由于影响APC、API的因素是不容易改变的,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定值。
当一个社会供求平衡时:总供给=总需求=Y*N+出口总值
当一个社会供大于求时:总供给>Y*N+出口总值
设在货币流通速度为V的情况下,需要增大货币投放量H,才能使供求平衡,那么有:
总供给=总需求+H*V=Y*N+出口总值+H*V
二、关于关系式的进一步解释和应用
(一)关于公式1
从H*V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它只是代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值。当是正值时代表通货紧缩,负值时代表通货膨胀。当是“0”时代表供求平衡。在经济的快速的发展过程中,H*V值越是在接近于“0”的位置活动并保持的时间越长,说明经济越是在良性发展。
从公式1可以看出:H*V与GDP、贸易逆差正相关,与Y*(APC+API)、贸易顺差负相关。
1.当H*V成负值时(产生了通货膨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消除这个负值。
(1)增大GDP。增大GDP有多种方法,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这依赖于管理的完善和科技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增大投资来拉动,但这最大的副作用是可以同时提高Y(APC+API)值,从而不利于消除H*V的负值。由于“管理的完善和科技的发展”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以下我们便着重就投资对GDP和H*V,进而对Y值的影响作讨论。
投资(主要指基建性投资和生产经营性投资)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哪方面的拉动更大一些,取决于投资项目的建成速度和利用率。
在项目利用率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年内建成和在一个月内建成,对通货膨胀(即H*V值)的影响应该是不同的。因为在项目建设期是纯粹的对需求的拉动――它本身建设所带动的GDP(供给)的增长,正好被它自己的需求所消耗掉,而项目没建成前不会产生供给,但投放出去的资金却已经产生了对需求的二次拉动。所以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角度讲,项目的建设期越短,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越大。
a.它在建设期由于它本身建设的需求所带动的GDP的增长,只是带动了“建设期”的GDP的增长,而增加的那部分GDP也正好被它自己的需求所消耗掉。b.这个项目本身没有出产品,即没有增加GDP。c.项目建成后即废弃,对GDP的拉动作用随着建设期的结束而结束,但这时由于这个项目投放的资金留在了社会上,即Y值增大了(在建设期API也是增大的),而这时GDP又回到了建设前的水平,这样使H*V更加趋负(结合公式1来考虑)。
所以这样的项目对H*V“正化”(增加GDP,抑制通货膨胀)的贡献是负的。所以,建成的项目必须尽快地产出有效供给,才会使H*V保持稳定。
项目建成后的利用率“低”(包括开工不足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与利用率是“0”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道理和推理上是一样的,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2)增加贸易逆差。这种方式可以非常有效、有力、有针对性的增大总供给,使H*V趋正,特别是对于本国结构性通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需要本国货币的坚挺。美国前段时间为了增加出口等因素而默许或者鼓励美元贬值的做法,最终会得不偿失的。因为这样在根本上不利于它的整体支付能力的提高,从而根本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从公式2可以看出H*V趋正是可以提高支付能力的,而增加出口是可以使H*V趋负的。
(3)减少Y*(APC+API)值。这是世界各国最长用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即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从严从紧的财政政策。这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是非常简单易行的。但由于具体措施不同,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和很容易出现严重负作用的,这也是造成“滞胀”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我们规定的Y的范围可以看出,提高贷款利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可以是可以直接减少Y值的,而且它既可以降低APC,又可以降低API。所以它对抑制国内总需求有很直接的作用,但由于它也可降低API和实际投资额,如果具体措施不当,它对国内总供给的损害也是很大的,如果产生这样的情况,就会产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同时下降,造成不但公式左边的H*V(可以理解为通货膨胀率)没下降,反而GDP随着Y*(APC+API)的下降而下降了,即形成了“滞账”(结合公式1理解)。比如:一些很快可以产生效益(产生有效供给)的企业由于缺乏启动资金或者周转资金,厂房建好了,却不能生产(利用率是”0“,助长了通胀);有的可以产生有效供给的企业由于贷不到款而影响生产,甚至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综上所述,出现H*V是负值(通货膨胀)时,增大GDP和增加贸易逆差才是良好的使H*V趋正的办法,而且副作用是最小的,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如果采取减少Y*( APC+API)这样的财政金融政策,容易出现一刀切的不良信贷管制行为和产生恶劣后果。并且影响直接国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绝不能以“减少Y*(APC+API)值这样的财政金融政策”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
2.当H*V成正值时,即产生了通货紧缩(只要不是在滞胀状态下产生的),这正是提高国民支付能力的最佳时候,各种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也正是出台的好时机。因为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可以直接提高Y*(APC+API)值,这样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
从公式1上看,增加出口(减少贸易逆差)虽然也可以遏制通货紧缩(使H*V趋负),但这并不是最有利于国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措施,所以应该把这样的措施放在较次要的位置上,除非本国自然资源缺乏或技术缺乏,需要外汇进口自然资源或技术。关于贸易顺差对本国国民支付能力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后面还要较为详细的讨论。
虽然在关系式上看,减小GDP也是使H*V趋“0”或者说趋“负”的办法,但这显然是违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的,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就像某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把活牛赶进河里淹死或者故意把土地撂荒以提高产品价格一样。
(二)关于公式2
从公式2可以看出,Y与GDP、进口总值、贸易逆差正相关;与H*V、APC+API、出口总值、贸易顺差负相关。
这里的Y值的增长是指购买力的增长,不是单指货币绝对数量的增长,即在H*V稳定或者趋正情况下的增长(举个例子:一个人原先有100元可以买5斤肉,现在同样还是100元,但可以买10斤肉了,这也是Y值的提高)。
关键词:金融危机冲击;企业风险缓冲;政府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企业面对金融危机冲击时的风险内容
所谓的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给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这些影响因素总结起来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企业外部带来的风险,比如市场的货币汇率变动,国家的政策变化,自然的灾害冲击,国家社会的动荡不安等等;另一种就是由企业内部带来的风险,比如企业的目标变动,人动,新产品上线等等。企业是一种在各种环境因素下生存和发展的市场主体,它被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包围,要想脱离这些风险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因此,企业要加强面对各种风险时的抗击打能力,并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
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产生后,可以看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在未来的时间里市场经济的金融危机一定还会再次产生,因此,企业增强风险规避意识,政府采用有效积极的解决政策来面对金融危机是十分必要的。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主要包括资金现金流风险,资金的通货膨胀风险,信用风险,进出口贸易风险,国际汇率风险。其中的资金现金流风险,是指金融危机产生后,作为市场资金调度主体的银行将会采用紧缩资金的政策,减少在市场上的资金流动。而作为市场资金调度的另一方主体-消费者,也将会减少在市场中的消费行为,这样将会增加企业的产品囤积量,囤积量增加的话,产品不能及时转换为资金,那么将会影响下一轮的资金投放,以此往复,市场的现金流很容易产生断裂。资金的通货膨胀风险,是指随着政府政策的资金大量投放,以及各地区的配套计划实施,使市场上的资金大幅度增加,这样就造成了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贬值,也就是说,企业投放出去的资金大幅度贬值,而且生产成本也同时增加,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风险。信用风险,是指金融危机的冲击使进出口贸易的风险值增加,再加上国内需求的逐渐减弱,致使产生企业在进行贸易往来时资金不能够顺利收回等问题,最终影响企业的其他贸易往来,无法偿还贷款,乃至破产,使企业的信誉度受损。进出口风险以及汇率风险,都是伴随金融的危机产生,各国为规避风险采用汇率以及其他政策或手段,进而造成了我国企业的贸易和资金受损。
二、金融危机下的企业与政府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势必要重视对金融危机的规避,从而缓冲金融危机产生的风险。而政府作为我国市场的宏观调控主体,也有义务选择合理可行的应对政策,来配合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一)加强与他国的经济贸易对话,稳定汇率
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对其他国家造成经济影响,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强。各国的贸易往来逐渐密切,国家的任何政策的实施或者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都会影响合作伙伴国家的经济形势。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与他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经济大国的贸易对话,进行及时的政策沟通与交流,共同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替代具有极大风险性的汇率调整政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金融危机,并及时观测他国的金融走势,了解贸易往来国的经济结构,有效预测未来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加强贸易国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降低金融危机的产生,避免汇率调整对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
(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拓展业务渠道
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仅仅是注重对其的防范,调整外部环境策略是远远不够的,核心的解决办法就是要提高企业的内部竞争力,加宽企业的业务往来渠道。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要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对各部门的任务以及职责进行整理和细化,做到权责相等,才职相称。注重对员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员工的岗位技能性。要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团队的合作力度。加快企业产品的创新性,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力度,从另一方面加强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并寻找国际上存有的新兴市场空白点,抢夺市场空白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环境调整,创造需求机遇。
(三)调整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企业支持
企业在金融危机下产生的风险大部分来源于进出口贸易。随着经济贸易往来的全球化,国内企业的大部分市场都逐渐侧重于国外的进出口贸易,因此,在金融危机产生时,进出口贸易也是受到波及最大,影响最深的。针对这一点,政府可以进行相关的企业政策调整,加强对企业的跟踪与调查,加快将破产企业与潜力较大但实力较弱的企业重组步伐,对新型产业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信用担保,进行阶段性的企业峰会交流,加强利益一致性企业的信息交流与资源互换,在宏观调控上给予企业更大的支持与鼓励。
(四)建立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注重财务管理
企业要建立一个与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文化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在产生风险时能够有效的采取措施进行风险解决,降低风险影响度。建立决策制定的相关团队,在人员的选择上具备有一定的市场风险规避经验,提高决策制定的正确性,减少个人主义,加强对企业财务的审计管理,充分预测企业目前以及未来情况的资金需求,从而合理调度资金,保持资金的动态平衡,加强企业的资源管理,对长期累积的库存进行及时清理,转化成资本进行再次分配。
三、结语
美国的次贷危机带给了各国政府以及企业更大的警示,就是要注重对金融危机的风险规避性。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缓冲金融风险,政府要采取合理的政策,给予企业宏观支持。相信通过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有效规避未来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从而促进国内企业更为有效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瑞江.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风险应对战备[J].现代会计,2011(1) .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商业银行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5)依托全方位多系列的产品,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
论文摘要:在简单介绍国际贸易融资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5)依托全方位多系列的产品,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群体也随之壮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应再将贸易融资客户的营销范围限制在传统的外贸公司上,而应形成规模不
关键词:
国有企业;对外贸易;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6801
国有企业,即国营事业或国营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我国国有企业通常分为特殊法人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等。相对于其它企业(私营等),国企规模多为大中型,且多涉及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和建材等重要产业。
1我国国有企业对外贸易的分类
(1)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2)按交易商品的形式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
(3)按如何划分货物进出口的标准分:总贸易、专门贸易;
(4)按交易的方式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5)按贸易货物的运送方式分: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路贸易、邮购贸易。
2国有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因素
2.1有利因素
(1)外部有利因素。
首先,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继续保持有利条件,有利于企业进行进出口贸易。其次,世界经济环境不断开放,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平台。再次,人民币币值稳定且略有上升,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最后,我国在加工、制造等方面长期以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有利于进行转口贸易。
(2)内部有利因素。
首先,国有企业涉及行业多为石油、化工、电力等垄断行业,在发展对外贸易时,竞争对手较少,压价、恶性竞争等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其次,国有企业相对有其他企业而言资金、人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再次,国有企业在进出口商品时,受到较少的贸易管制,因此更方便进行进出口贸易。最后,国有企业规模较大,有利于应对在复杂的国际市场。
2.2不利因素
(1)外部不利因素。
首先,世界经济环境仍存在众多风险,因此对外贸易风险相对较大。其次,我国产业结构仍需不断优化,再次过程中,如服装出口等行业的出口受到一定冲击。再次,人民币多次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进行出口贸易。另外,国际、区域间仍存在贸易壁垒,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继续升温,对外贸易在很多方面仍受到管制甚至禁止。最后,非经济因素干扰仍明显存在。
(2)内部不利因素。
首先,国企不仅仅以盈利为目的,还有许多其他职能,因此在进行对外贸易过程中,不得不更多规避风险,也因此减少了盈利的机会。其次,某些国企自身存在“尾大不掉”的问题,不利于进行复杂的决策。最后,国企内部部门设置复杂、部门间相互制约,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快速便捷完成对外贸易中各项程序。
3国有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
3.1直观盈利及亏损状况
每吨LNG国内市场价约为5600元。6万吨LNG售价约达到33600万元。若6万吨LNG全部及时出,售价高昂。但中海油为公布进口价格及履行合同的附加费用,且多则信息指出,中海油LNG价格到多、南浔下游买家。因此,没有证据表明巨额进口为中海油带来直观盈利。
3.2收益周期长短
对外贸易中,从前期准备至最终旅行合同,往往耗时较长。此次中海油进口6万吨LNG,花费时间较长,因此,收益周期较长。
3.3对企业内部产业的影响
中海油以形成了LNG勘探开发、野花、贸易、接收站、也太分销、销气管网、燃气发电、车船加气、城市燃气、卫星站、冷能综合利用等完善的产业链,且为方便接收进口,还在沿海地区建立了LNG接收站。因此,长期、大规模进口LNG促使企业内部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3.4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首先,进口LNG可以为陶瓷业、玻璃、钢铁及公交车、出租车、渔船、渔政船等提供清洁能源及绿色动力。其次,LNG的进口,使得运输工具、装卸设备、管网等需求量增大,带动相关产业例如钢铁、机械等的发展。第三,中国海油甚至运用数字管道系统、气量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在运用电子技术的过程中推进其发展。
3.5对周边经济、环境等的影响
为方便进口LNG的接收,中海油在福建简称并投产了LNG接收站,拉动了周边经济发展。
每吨LNG热值相约当于1.5吨原油、1.86吨标煤。186万吨标煤燃烧会产生约141290吨二氧化碳、1903吨二氧化硫。由此可见,进口6万吨清洁能源LNG,有利于保护周边环境。
(一)对上海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分析
1.2005年7月21日~12月31日汇改半年对上海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自2005年7月21日起实施,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为8.070 2,升值2.56%。上海进出口贸易统计:2005年出口90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亿美元;进口95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2亿美元,贸易逆差由2004年的130亿美元缩减到49.02亿美元。其中,2005年下半年出口480亿美元,较上半年出口427亿美元,增加53亿美元;下半年进口511亿美元,较上半年进口445亿美元,增加66亿美元。2005年出口增速23.42%,较2004年的出口增速51.70%下降了28.28%。
2.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汇改对上海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007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为7.304 6,期间累计升值13.30%。上海进出口贸易统计:2007年出口1 4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3亿美元;进口1 3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亿美元。贸易顺差48.43亿美元。出口较上年增速1.5%,进口较上年增速2.87%,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人民币升值导致上海企业的汇兑损失达1 022亿元。
2007年出口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增长1.98%,高新产品增长0%,纺织产品下降1.71%;进口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下降0.36%,高新产品增长2.81%,纺织产品下降0.63%。
3.2008年7月21日汇改3周年对上海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008年7月21日汇改3周年,人民币汇率为6.827 1,累计升值21.23%。上海进出口贸易统计:2008年上半年出口805亿美元,进口771亿美元,较汇改前2005年上半年同期相比,出口下降了1.33%,进口增长14.58%,贸易顺差33.70亿美元。
2008年上半年出口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增长4.87%,高新产品增长4.07%,纺织产品下降5.08%;进口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下降1.99%,高新产品下降3.38%,纺织产品增长1.73%。汇改对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有略微的影响。
(二)汇改对调研样本企业进出口的影响及分析
课题组对纺织服装、高新技术、钢铁、其他等4大行业的13家进出口企业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1.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13家进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8家、外商独资企业3家、股份制企业1家、民营企业1家,分别占61.54%、23.08%、7.69%与7.69%;
从企业类型分:贸易企业10家,生产企业3家,分别占76.92%与23.08%;
以出口产品分:纺织服装行业4家,高新技术行业4家,钢铁行业2家,其他行业3家。分别占调研企业总数30.77%、30.77%、15.38%和23.08%;
在调研企业中,进出口规模1亿美元以内3家,1~4亿美元8家、4亿美元以上2家。其中:出口占50%以上的11家,进口占50%以上的2家;
这些企业中员工人数200人以下的6家,200~1 000人的4家,1 000人以上的3家;
从出口市场看,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与欧盟(占出口额44%以上)的企业8家;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与港台(占出口额87%)的企业1家;东南亚1家,占出口额75%;东盟与非洲1家,各占出口额50%;非洲1家,占出口额60%。本次被调研的行业,13家进出口企业比较具有代表性。
2.人民币升值(2005~2008年)对企业整体及主要产品的影响
(1)根据调查问卷提供的信息显示
①纺织服装类企业出口额下降8.49%,年换汇成本下降16.58%,经营现金净流量增长6.85%,利润总额增长15.18%。汇改3年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减少333 888万元。
②高新技术类企业出口额增长201.76%,经营现金净流量增长102.35%,利润总额增长347.21%。汇改3年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减少30 100万元。
③钢铁类企业出口额增长38.41%,换汇成本下降21.53%,经营现金净流量下降491.63%,利润总额下降7.71%。汇改3年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减少5 792万元。
④其他行业类企业出口额下降64%,换汇成本下降19.03%,利润总额下降0.13%。汇改3年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减少40 139万元。
(2)调查分析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各企业的影响因各企业进出口比率、企业业务性质、风险转嫁能力以及金融避险准备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在人民币作为记账币种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净进口企业,而不利于净出口企业;自营进出口业务中,汇率带来的风险主要由企业自行承担,而业务中的汇率风险则可以通过谈判与供货方和购货方协商由3方共同承担;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技术专有程度越高,则企业转嫁风险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3.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不同行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呈现分化态势
(1)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行业负面影响较大,企业承受能力弱。纺织服装行业是一种附加值较低的行业,劳动密度高,产能较大,结构雷同,市场重叠,议价能力差,加上国内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人民币快速升值后,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受到内外两头挤压,价格优势逐步减弱。一些企业为不放弃国际市场,考虑用其他业务弥补主营出口业务的亏损。
(2)钢铁行业受汇率的影响目前不十分明显,钢铁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人民币升值有较强的承受力。今年上半年钢铁产品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卖方的议价能力较强,其出口产品有提价的空间。另外,钢铁原材料进口比重大,人民币升值节约了大量的进口成本,汇兑收益大于出口汇兑损失。
(3)高新技术类企业短期内对汇率影响能承受。高新技术类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附加值高,利润较厚。产品通过升级换代,可以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二、外贸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一)根据调查问卷信息显示
1.汇率调整方式选择:13家进出口企业中选择“缓慢渐进,小步慢步升值”方式的12家,占92.31%;选择“一次性调整,相对稳定”方式的1家,占7.69%。
2. 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的态度选择:选择“不放弃外贸业务,考虑用其他业务弥补外贸业务的亏损” 的12家,占92.31%;选择“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6,本企业考虑放弃外贸业务”的1家,占7.69%。
3.在课题调研过程中,我们上门走访了一些企业,听取了企业老总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意见。他们认为:进出口企业代表的不仅仅是我国成千上万家进出口企业本身,而是代表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水龙头”。这个“水龙头”开关后面关系着成千上万家外贸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关系着几亿农民工兄弟的劳动就业问题。而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最大的区别、特色与优势就是13亿人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就是以出口为导向、廉价劳动力为支撑、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格局,现在想剧变为以内需为导向、品牌技术为支撑、对外投资的发达大国的经济格局,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上海地区经济发展从前几年的高增长、低通胀、高就业演变为高增长、高通胀、低就业的不利趋势。企业及员工收入略有增长,但由于受通胀影响,人民币表面升值、实际对内对外都贬值,这样的宏观调控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效。
(二)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和措施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外贸企业对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是有预计的,并可以承受人民币升值缓慢渐进,即小步慢步升值。大部分企业对人民币快速升值有一定的准备,除尽早结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影响外,还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各种措施。
1.一般企业采取的措施
(1)调整企业经营。一是更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二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价格,提高自身议价能力;三是调整贸易发展方式;四是培育自主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2)增加贸易融资和结算币种的选择。通过银行提供的进出口押汇、福费廷以及保理等结算融资方式提前收汇;有不少企业在出口收汇方式中,以预收货款的方式来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部分企业增加了非美元结算币种。
(3)利用金融避险工具,减少汇兑损失,控制汇率风险。汇改后,境内外人民币远期价格的差距逐步缩小,企业进行远期结售汇交易的积极性增强。远期结售汇交易是当前企业运用的最为直接有效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之一。
2.大型企业采取的措施
(1)加快贸易结构调整、自主品牌建设、“走出去”三大战略的实施步伐,不断提升贸易发展的质量。
(2)加快打造设计打样研发、生产供应销售网络、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大平台的产业链,不断提升贸易发展的能级。
(3)加快改革改制、搞活体制机制、领军人物建设三大抓手的运作,不断提升贸易发展的活力。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为不放弃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造成的亏损,“痛并忍受着”,采取多方措施:对外与外商客户在签订进出口买卖合同时争取到“汇率保值条款”,明确汇率变动时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内与加工工厂在签订进出口加工合同时也要争取明确“汇率保值条款”,内外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防范和化解汇率风险的链条。有进出口企业反映:2008年各项成本上涨约30%~35%,而企业自行消化约5%~10%、外商提价约3%~5%、工厂压价约3%~5%。企业承受已到极限。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汇率调整预期不足,签订合同时对汇率风险有所忽视。目前虽想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弥补利润损失,但由于企业产品议价能力较低,如出口企业的产品处于买方市场,又缺乏竞争力的,贸易磋商的难度较大,造成客户流失,企业被迫关闭或转行。
三、调研对策建议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上门走访、座谈讨论、咨询专家、收集资料等多种方式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声音,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人民币升值及其外汇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有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首先,在要素上涉及战略战术思想的运筹帷幄;其次,在空间上涉及政府相关部门、银行、企业等相关组织;另外,在时间上涉及到交易风险、换算风险与经营风险等,这就需要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企业为主体、银企合作、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等齐抓共管,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三大总体战略指导原则,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市场沉浮、以稳代升的三大战术对策措施,并建立能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反馈的人民币升值及其外汇风险防范体系。主要对策建议如下:
(一)要素方面
1.战略战术――人民币升值及外汇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总体战略及其国际贸易分工发展紧密相关的战略性、长期性、重要性工作。只是目前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才体现得尤为突出,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项阶段性工作,实质上是一项事关我国经济安全、社会就业、涉外企业的转型与发展等热点话题并带有战略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大事,这项工作归根结底取决于我国在国际经济及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实力与作为。有实力才有话语权,因而应对人民币升值,我国一定要确立“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战略战术思想,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总体指导原则。正因为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的、长期的趋势,为此,外汇风险防范工作也是一项必然的、长期的工作。人民币升值的速度要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及改革进程、涉外企业的承受程度及转型速度相匹配,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及时间的回转消化余地。
2.理念意识――根据当代最新管理理论,任何一个国家或一家涉外企业(包括外贸企业),其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显而易见一个国家或一家涉外企业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正确与否决定其行动与结果的成败。目前,我国涉外企业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客观环境,面对人民币升值及外汇风险防范,外贸企业首先应该从观念上给予重视,可以通过增加未来预期现金流、降低汇率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通过风险管理稳定企业的经营收入或支出,确保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借鉴和引进国外和成熟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加强风险培训,掌握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来化解汇率变化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冲击。
3.人才培养――做好外汇风险防范工作,政府及涉外企业要培养熟悉国际金融游戏规则、外汇管理和外贸经营的专业人才。从国际经验来看,衍生产品市场的高速发展需要大批从事相关设计、估值、交易、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目前,中国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还非常匮乏。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了诸如金融工程、世界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但国内在这个领域内的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与国外金融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加强本土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国内企业,特别是金融服务单位和外贸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要求,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引进和储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空间方面
1.政府部门――齐抓共管
人民币升值及外汇风险防范工作不仅仅是涉外企业一家需要转变经营发展方式,而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管理,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经济发展转型的难度这个实际出发,结合国际贸易发展形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及其外汇风险防范工作,制定可行政策。在坚持自主性、可控性、渐进性的总体指导原则下,各部门齐抓共管,以确保我国经济安全与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2.银行金融――开拓创新
加快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完善一年期以上避险产品。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金融衍生产品不多,企业对这些产品的应用则更少。仅有的远期结售汇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银行要结合国际贸易发展及我国外汇管理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发更多更好的防范外汇风险的金融新品种;开发涉外中小企业融资品种,并提供融资便利。
另外,涉外企业要主动与银行开展长期的、双赢的银企合作。有一定进出口规模的外贸企业,都可以与银行就结汇汇率(争取高于买入价)、开证通知费及其他手续费等进行优惠政策谈判。一年创收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以上,效益十分可观,也有利于银行业务的稳定与集中。保险企业也可以结合外汇风险及进出口业务风险等新形势,不断开发新的保险品种。
建议结合国务院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真正实行人民币汇率从1996年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真正实行从过分依赖虚拟的美元及债券到依赖自已现实的有实物平价购买力的人民币及一揽子货币的转变。考虑采取“以稳代升”的战略转变,强调宏观调控与市场运行的有机结合。
由于我国广泛采用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贸易结算制度。汇改3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导致企业汇兑损失严重,仅2006、2007年两年人民币升值导致上海企业的汇兑损失就达1 022亿元。我们的银行、金融机构及管理部门是否可以研究“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问题”,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认为,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也是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在开放的情况下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当然,研究这一问题涉及面很广,结算流程再造,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套政策的支持。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必然发展之路。
3.中介机构――服务贸易
各类咨询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要抓住机会,主动为涉外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会计和评估等配套服务工作;各涉外企业协会、会计学会等组织可开展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及防范外汇风险方面的知识性讲座,做好行业政策协调与防范外汇风险的教育、培训、宣传及经验交流工作;帮助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以适合企业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标准为基础,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制定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作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系统执行工作的依据;其次,成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其任务,并在执行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赋予相应权利,以保证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系统真正发挥其价值;最后,借助必须的工作流程系统,监督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状态、过程和最终结果,以体现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存在的价值。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从各部门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测定企业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把监控和测评的结果反馈给企业的决策层以及相关部门,防范企业风险。
4.外贸企业――强化管理
强化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1)改变经营运作和结算方式。在人民币汇率处于单边上扬趋势下,企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增加内销比重是规避汇率风险最直接的办法。对于进出口频繁的外贸企业来说,可以通过配比(Matching)的方式来实现货币风险管理。配比,即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保持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币种、金额和收付时间上完全相同,从而抵消汇率变动影响。在结算币种的计价选择方面,原则上使用“收硬付软”,即在出口贸易中力争硬货币计价结算,在进口贸易中力争软货币计价结算。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匹配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和货币结构防范汇率风险。当人民币汇率有升值预期时,出口商应尽量多使用即期信用证、跟单托收结算,少使用赊销结算,争取尽早收汇;进口商应尽量多使用远期信用证或延期付款信用证、D/A跟单托收、赊购结算,争取推迟付汇。
(2)灵活运用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对冲风险和套期保值,有利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当前,我国比较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有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交易等等。在我国,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是除贸易融资之外,企业使用最多的汇率避险方式。但我们也应看到,金融衍生产品作为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也是把“双刃剑”,其本身固有的风险性和金融衍生工具运用的复杂性似乎有些让人望而却步。所以,应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行为,以既定的制度和应急措施来防范意外冲击,从而有效地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风险。
(三)时间方面
对于外汇风险可根据经济活动中的时间不同、阶段不同,采用多种方式防范。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Exchange Rate Risk),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行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外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外汇风险可分为交易风险(Transaction Risk)、会计风险又称换算风险(AccountingRisk)、经营风险(Operating Risk)3种。
1.防范交易风险
(1)远期外汇买卖(包括择期外汇交易)。外汇买卖双方据外汇买卖合同约定的日期、汇率进行交割,以固定的进出口成本来避免外汇风险。
(2)掉期外汇买卖(包括货币、利率掉期)。外汇买卖双方对货币、利率进行短期与远期的掉期防范汇率风险。
(3)外汇期权交易(包括买入、卖出期权)。在金融市场上以相对固定的代价获得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汇率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额的某种外汇的权利。
(4)调整流动资金余额法。可通过减少流动资金余额中的软货币比例,提高硬货币比例来防范汇率风险。
(5)调整信用期限法。出口时若计价货币看涨,则应延长支付信用期;进口时则相反。
(6)选择合适货币法。出口货物时用硬货币收汇,进口货物时用软货币付汇结算。
(7)再开票中心法。国际化或集团型企业条件下,可建立再开票中心,既可以抵销部分交易风险,又可节约固定费用,并争取汇率优惠。
(8)货币互换法。进出口货物时使用可能带来利益的货币替换可能带来损失的货币。
(9)汇率保险法。西方发达国家均有此种保险做法,现在我国外贸企业集团中的海外企业可参考该种做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也有此种保险做法。
(10)易货贸易法。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可采取易货贸易、引进设备及原料等方法,减少结汇风险。
2.防范换算风险
(1)外币资产净暴露法。当所在国货币升值时,应增加该种货币资产、减少该种货币负债;贬值时则相反。
(2)配对管理法。这是一种使外币流入与流出在币种、数额、时间上相互平衡的方法,包括同一种货币的资产与负债、收汇与结汇的自然配对及不同货币的正相关配对。
(3)净额结算法。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用进口付汇轧抵出口结汇,减少出口结汇的净额,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损失。
3.防范经营风险
(1)多元化战略(包括经营多元化、资金多元化)。经营多元化包括产销地点、贸易伙伴、产品品种、产品结构等多元化,资金多元化是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的多渠道、多去向、多区域等,以减少汇率变动的风险。
(2)营销管理战略。国际化或集团型企业条件下,当子公司所在国货币贬值时,母公司指令其扩大销售额或提高产品定价来增加销售收入,部分抵消母公司现金流入减少的损失;升值时则相反。
(3)生产管理战略。国际化或集团型企业条件下,当子公司所在国货币贬值时,母公司指令其扩大生产替代成本上涨的进口投入品,减少成本、提高利润收入,避免汇率变动风险;升值时则相反。
课题组组长: 王晓华 上海市外经贸会计学会
课题组成员: 陈小五 上海市金融学会
瞿志明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郑步芬 上海市对外经贸委员会
徐志龙 上海世博(集团)会展管理部
钟哲天 上海外经(集团)有限公司
戴继雄 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
戎 蓉 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金姝 上海汉森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孙国民 上海浦东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历程
(一)初步形成阶段――二战前古典、传统自由贸易园区的横空出世
自由贸易园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腓尼基人将泰尔和迦太基两个港口划为特区,对外来的商船尽量保证其安全航行,不受任何干扰,这即为自由港区的雏形。1228年,法国南部马赛港在港区内划出特定区域,规定外国货物可以在不征收任何税赋的情况下出入这一区域。1367年,德意志北部的几个自由市联合起来,建立了历史上称之为“汉萨同盟”的自由贸易联盟;1547年,意大利在其西北部热那亚湾建立雷格亨(Leghoyn)自由港,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命名的自由港。此后,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园区开始逐渐在西欧许多国家风行。
17-19世纪约200年的时间里,欧洲的贸易大国先后在一些主要港口创办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园区。如意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自由区、的里雅斯特(Trieste)自由区、威尼斯(Venice)自由区;德国汉堡(Hamburg)自由港、不莱梅(Bremen)自由区;法国的敦刻尔克(Dunkerque)自由区;丹麦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自由港;葡萄牙的波尔图(Porto)等。这些自由港或自由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采取免除进出口关税等措施,吸引外国商品到此转口,扩大对外贸易,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
20世纪20年代后,自由贸易园区开始在美洲大陆出现。1923年创办的乌拉圭科洛尼亚(Colonial)自由区、墨西哥的蒂华纳(Tijuana)自由区和墨西卡利(Mexicali)自由区是美洲大陆较早建立的自由贸易园区。美国则直到1936年才在纽约的布鲁克林(Brooklyn)建立了第一个对外贸易区。
从自由港区问世至二战前夕,世界自由贸易园区经历了近400年的发展。从“量”的角度说,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数量和规模有限,主要以自由港和自由区为主,共约有75个,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从“质”的角度说,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经营活动相对单一,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允许外国商船自由进出,但各国对区内经营的业务范围普遍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因此被称为“古典和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
(二)逐步发展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的异军突起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众多殖民地附属国相继独立,要求发展民族经济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划定隔离区域同外商合作发展出口工业,并以当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优惠待遇,吸收客商的资金和技术。由此,“出口加工区”作为一种自由贸易园区新形式和发展的新形态登上历史舞台。世界上最早从事出口加工活动的自由港区一般认为是1958年在爱尔兰设立的香农(Shannon)出口自由区。但世界加工区协会(WEPZA)认为必须设有制造工厂,并具有免税性质的自由区才是出口加工区,香农自由区仅是免税而已。据此,WEPZA认定1947年至1951年间波多黎各岛上的免税工业区才是世界出口加工区的鼻祖。我国台湾省于1966年建立的高雄出口加工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自由贸易园区。
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区的共同点是设立于港口附近、行政手续较区外简化、由区外输入原物料或零组件,再以非技术劳力来产生附加价值,区内企业享有税收及投资政策优惠,以“两头在外”为主要发展模式,发展出口工业产品。从实际情况看,异军突起的出口加工区,成为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助推器”,可谓功不可没。
(三)蓬勃兴盛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多种类型自由贸易园区的共同发展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贸易、生产、资本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日益加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迅猛提升,全球自由贸易园区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目前,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园区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自由贸易园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以出口加工区为例,2008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对世界出口加工区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已有1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500家出口加工区。1975年至2006年的30年间,出口加工区的数量增长44倍,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出口加工区增长最快,数量净增长2155家(见表1)。除了出口加工区蓬勃发展外,自由港、自由区、自由经济区(Free Economic Zones)、保税区(Bonded Area)、免关税区(Customs Free Zones)、企业园区(Enterprise Zones)等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园区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br>
二、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典型模式
(一)物流集散模式――欧洲的自由贸易园区
欧洲是自由贸易园区的发源地,保持着所有自由贸易园区中最传统的一种形态,即西欧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利用其优越的航运和地理条件,将港区设为自由港,并将发展目标定位为贸易枢纽。欧洲的自由贸易园区表现为大进大出的物流集散模式:自由港利用先进的港口设施建立起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货物可在24小时内疏散到所在国的任何城市,48小时内辐射欧盟全境。
(二)出口加工向物流集散过渡模式――亚非国家的自由贸易园区
广大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园区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以出口加工区为主要形式的自由贸易园区二战后在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随着亚非各国经济的相继腾飞,出口加工区逐步发展成为功能更全面、更完善的自由贸易园区,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功能的发展,使众多自由贸易园区中逐步发展出多个区域物流中心。
(三)综合型模式――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园区
综合型自由贸易园区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以香港、新加坡为代表。园区包括整个港口城市,由若干工业区组成,兼具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及金融、商业、旅游等多种功能。园区内允许居民居住、生活、娱乐, 并可享受免税进口消费品。通常来说,这种模式的自由贸易园区地理位置优越,邻国或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或成形之中,自由贸易园区扮演“中介人”角色,协助周围国家开展对外经济贸易,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目标呈现国际性。
(四)商贸结合模式――美国、阿联酋的自由贸易园区
商贸结合模式的自由贸易园区以从事进出口贸易为主,兼搞一些简单的加工和装配制造。美国是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其自由贸易园区称为“对外贸易区”(Foreign-Trade Zones)。除法律禁止的商品外,任何国外和国内的商品都可以进区,不受美国海关法的约束,国际贸易的各项活动均可在区内开展,包括存储、展示和销售、重新包装、组装、分类、清洁以及搭配国内货物加工。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区。区内共有企业5000余家,其中贸易物流业占74%,加工制造业占22%,相关服务业占4%。货物在区内存储、贸易、加工制造均不征收关税及其他税收。
三、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运行机制
(一)便利化的监管措施
自由贸易园区建立后能否顺利运行并有效吸引投资者与海关监管的原则、方式和手段密切相关。海关对自由贸易园区监管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不干预”。尽可能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对于进出的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提供合理便捷的管理是各国自由贸易园区的共同监管目标,为此,多项便利化监管措施被各国和地区普遍采用。如,海关对自由贸易园区的监管往往是抽查式的,只有在违反海关法规嫌疑的情况下才进行;便捷的管理服务贯穿于从货物装卸、运输、再装运的整个过程中;以信任为前提实行备案制;以企业为监管单元,利用风险管理方式,实施分级监管和以对账目的监管代替货物实物监管以及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监管,等等。
(二)多样化的管理体制
各国自由贸易园区管理体制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自由贸易园区进行宏观决策、立法、监督、协调的国家级管理系统;二是对自由贸易园区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组织、领导的区内组织体系。一般而言,拥有较多自由贸易园区的国家通常设有专门的宏观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各地的自由贸易园区进行设区审批、监督、检查和协调管理。而一国一区的国家往往通过授权地方管理机构的方式进行直接管理,不设专门的宏观管理机构。
从宏观层面来说,中央政府层面对自由贸易园区的管理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专管型和代管型。从微观层面来说,根据区内管理机构性质、权限划分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政府部门主导型、管理公司主导型和政企混合型三种类型。
(三)全方位的优惠政策
为了使自由贸易园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各国及地区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政府在制定自由贸易园区法律时,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措施。一是税收优惠,包括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关税豁免优惠以及所得税和其他税收的减免优惠。二是金融优惠,主要包括放松外汇管制、放宽信贷、提供各种补贴优惠等措施。三是包括土地租用、开放内销市场、加速资本折旧、特殊安全保障在内的其他优惠。
四、各国自由贸易园区与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的自由贸易园区与我国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的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在监管模式、管理体制、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探寻我国保税港区的设置短板和发展方向(见表2)。
各国自由贸易园区尽管功能选择各不相同,但基本以转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为主体功能,以保税仓储、展示批发、商业为辅助功能。反观我国,虽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设定较宽泛,涵盖了国外自由贸易园区的大部分功能,但在各个功能的实际效用发挥上与国外自由贸易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具体而言,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发展较好,但转口贸易功能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操作手续的影响,难成规模。目前国际中转运营最好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其中转量也仅达到货物吞吐量的10%左右,远低于国际其他自由港中转量超过50%的比重。出口加工功能也因企业货物在出口加工区内的诸多限制发展不畅,导致出口加工区招商困难,仅长三角地区昆山、漕河泾等几个出口加工区运转正常。
此外,商业性销售服务在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尚未开展,区内还不能进行商品买卖零售等业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功能,均衡提高,错位发展是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新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1]李力,《世界自由贸易园区研究》,改革出版社,1995.
[2]成思危,《从保税区到白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77.
[4]郭信昌,《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概论》,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7.
关键词: 现代粮食物流; 发展方向; 物流配送;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25-01
一、粮食物流相关概念界定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它包含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现代粮食物流要求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全环节相关的运输、仓储、库存、包装、装卸、配送实施一体化高效规范管理,利用现代技术装备的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各环节的信息服务,追求“零库存管理”、“准时制生产”、“及时供货”、“完美定货”、“协同配送”等,以实现粮食物流全环,节的安全、经济、高效。
二、国内外粮食物流技术的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应用物流理论和物流技术对流通领域进行改善已经很普遍。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与市场经济、具备发达的信息、工业、交通运输、商贸条件。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以圆筒仓自动装卸、散粮汽车、散粮火车、散粮专用船舶等方式的散粮运输,到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全部实现粮食散装、散卸、散存、散运的“四散”化作业。
目前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已居世界前列。粮食加工经过引进、吸收、改造、装备和技术水平进步很快。唯有包装运输、人工装卸这一落后方式仍然大量存在,成为制约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粮食系统物流现代化对实现国家战略储备与市场调节储备、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物流功能越先进、越快捷、越经济、越高效,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与效果越明显。据统计,粮食从原粮经过装卸、储存、运输等物流环节到用户消费已增值15%一45%,如果降低物流成本,就能大幅度地增加效益,必须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粮食物流高效运作起来,使物流现代化成为粮食系统搞活搞好的催化剂。近几年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与粮食流通布局,为建立通畅、快捷的粮食流通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方向与趋势预测
1.我国大型国营粮食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渠道,在粮食流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中粮、中储粮和中谷是国家级的三大粮食企业,主要任务是服从、服务于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中粮公司承担了我国95%以上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主渠道。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务院的委托,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央储备粮的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及进出口接运业务,实行垂直管理体系。中储粮是以“储粮”为主,没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不开展国际粮油贸易。虽然中储粮有近60%的库点建设在主要粮食与油料产地,20%的库点建设在大中城市,20%的库点均匀分布在全国其他地区,许多新型粮库,尤其是利用国债资金建设1111个大中型粮库,建设仓容1048亿斤,部分粮库在库内已经基本实现“四散化”作业,但中储粮未能形成仓储、转运、加工、贸易一体化。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尽管已经并入中粮公司,但其前身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粮油流通公司之一,业务范围以粮油经营为主,涉及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仓储运输、粮油食品和饲料加工、服务业等领域。中谷的经营内容涉及粮食物流的上下游,具备比较完整的粮食产业链与供应链。此外,各省市(自治区)国有粮食购销公司、省级粮食储备仓库以及国营、民营、外资粮食加工、运输大型企业是我国粮食现代物流的骨干,在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连接支撑作用。
2.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是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粮食流通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目前,我们应放手着力发展两种类型:一是,从事粮食流通专业的大型产供销一体化的专项多品种配送中心。一些大中型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中转库都可以发挥场地、设施、组织网络等优势,利用批发市场或物流中心的聚焦与辐射能力,进一步扩大规模,改造基础设施,提高机械化程度,拓展和整合收购、仓储、运输、加工、包装、配送等功能,与上下线的粮食生产、加工单位及零售商建立稳定的订单购销和配送业务关系,对粮食流通实行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给予产供(加)销一条龙服务。这一中心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大型批发、储运企业(包括中转库)为龙头,带动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以契约关系或实体兼并,组建成纵向联合体或横向联合体。其配送方式主要是共同配送。政府要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允许产销区合作放开,鼓励粮食流通产业化经营;二是,以粮食流通业务为主、并利用其剩余生产能力其它业务的社会化的综合性多品种配送中心。属于此类的传统企业由于专业业务受粮食季节性影响而不稳定,常有一些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受计划经济局限而常常亏损,对其进行适当改造,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并配套相关功能,以自有配送与配送相结合的方式,为若干连锁店、超市、食品加工单位提供中介服务,从而发展成集商流与物流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不断拓宽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业务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下去。政府应顺应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打破行业封锁,允许其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3.加强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的规范化与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