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17: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实践理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实践目的
实践让我走向科技应用,走出课堂。当前,我们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缺少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在实际当中遇到的是不尽相同的。其往往具有不具有明显的特征,这需要我们进行抽象概括才能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在大学期间我觉得多与社会接触,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了解你将会面对的种种问题,对以后的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处的。
二、实践方式
采用“小分队式”社会实践,组员有15人
三、实践内容
(一)采取了以黑板报、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法制宣传、平安宣传
我们在洪村和锁园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向当地村民介绍有关婚姻法、财产继承等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平安的诗歌。同时我们总结了宣传标语:平安在心,普法在行。另外我们利用网上的村民信箱给澧浦镇村民写了一封普法平安宣传的信,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也在广播上进行法律知识三字经的宣传,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
(二)我们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进行平安知识的宣讲
在实践期间,我们也注意到儿童这一相对弱势的群体,认为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平安知识的教育。于是我们联系了一家当地的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们教他们学认交通标识、知识问答,还进行了简单的儿歌朗诵比赛。不仅他们学到了知识,我们也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了实际,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三)配合区政法委等部门进行问卷调查
因为今年我们浙江省正在进行“平安浙江”创建活动,金东区也进行了具体的实施。现在活动开展差不多了,要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以发现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的改善。正好这和我们实践队平安宣传相一致,加上我们大学生也有这样的经验,于是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在澧浦镇上进行了问卷调查。
(四)举行法律知识灯谜活动
法律条例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增加村民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且更好的了解法律知识,我们特地准备了法律知识灯谜活动。我们从专业书上找了一些题目,写在卡纸上,绑上漂亮的丝带,系在红绳子上,非常的漂亮。当天村民们也非常的热情,竞相回答问题,也得到了一份小礼物。一位老爷爷说这种活动应该经常举行,形式很好,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五)进行流动模拟法庭的表演
我们给政府工作人员、村官们以及村民代表进行了一场模拟法庭的表演。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民庭和一场刑庭,都是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案例。之后镇长说我们这样的表演很有实际意义,现在是法制社会,村民们更应该知道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六)进行宣传模式的调研
因为前几天我们进行了群众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这的群众普遍反映宣传不够到位。于是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进行新农村宣传模式的调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出谋划策以找到可行的科学的宣传模式。
四、实践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10天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学长和领导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践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和道理。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以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而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经历实践后,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很匮乏,综合能力还有待提升。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非常的重要。同时还需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10天的实践,我感觉自己长大不少,终于认识到校园其实还是很小的,虽然它占地千余亩,但它仅仅是社会的一小部分,仅仅是一个引导人的机构。在学校,我们学的是理论,讲的是道德文化,而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我们学的便是素质与能力,讲的便是气质与内涵,但两者还是相通的,为的都是顺利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求的都是出类拔萃。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应该不断增强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二)
1、调查目的:
大学,众所周知,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很可能成为影响人们一生的重要时期。广大莘莘学子通过三年或四年的努力,终于踏上了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大学。但是,当学子们纷纷踏入大学校园时,又会感到迷茫。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亚社会”,也就是说,大学是人们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在大学的校园里,你会看到许多社会的影子,于是就有人说,大学,我们就是来锻炼自己能力的,学习就不那么重要。于是两个争议也就产生了:大一,在大学里,你毕竟是一个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第二,大学是锻炼你人际交往和提升能力的重要时期,学习是次要的,只是辅助作用。对于初入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这两种说法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影响都会比较大,究竟该如何选择,会成为困惑他们的主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情况,也为了给大一新生以较好的参考作用,我利用暑假期时间,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发放纸质问卷结合网络问卷的形式,主要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毕竟这些学生已经在大学里待过两年或三年了,对大一新生也有一个很好参考价值。
2、调查对象:在校大二、大三学生
3、调查经过:
1.调查时间:8月15日到9月1日
2.调查地点:河南理工大学
3.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以及网络问卷
4.调查过程:分发一个关于大学生暑假是如何安排的调查问卷,请同学参与调查;将调查表发到网上,请网上学生调查;然后通过统计得到调查的结果,最后分析该结果得出结论。
4、调查结果:
一、大家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1、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55%)
2、大学生应该以社交为主,以提高自己的能力(45%)
在暑假之初,我对在校的一些大二大三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当面发问卷和询问的形式,最后又通过网上调查的形式,最终将这两种观点汇总,得到上面的百分比。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大家还是认为在大学里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毕竟,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不可能像社会上那样主要为了提升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大学里,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自己的基础以及专业知识学好,试想一下,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不可能找一个什么知识都不会的人。所以对于一些新生来说,还是应该以学习为首要任务!
二、有没有参加学校的社团
3、参加(80%)
4、未参加(20%)
社团,我想作为一个大学生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地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会参加学会生社团。但是,在当面调查时,大家都会说,这肯定是在自己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做社团的事。社团,的确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是在很多同学都是在学习之余吧!
三、如果你参加了社团,你会不会不顾学习而去做社团的事
5、肯定会(10%)
6、有时会(15%)
7、不会(50%)
8、看情况吧(25%)
从那些参加过社团的学生那里,我得到以上数据。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意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去做那些所谓的“提高自己能力的事”。也就是会说,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大家还是感觉学习应该是最重要的!
四、如果参加聚会,会耽误学习,那这样的聚会你会不会去
1、必须去的才会去(55%)
2、大部分情况下会去(35%)
3、一定会去(5%)
4、一定不会去(5%)
对于所谓的聚会,应该是社会上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吧!但是,我们能看到,虽然95%的人都可能会去,但是大部分都是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才会去!
从以上这份调查中,我们能够看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家在学习与提高能力这两个问题上,感觉两者都比较重要,但更多人是更加偏重于学习方面。大家也都知道,对于社团以及同学聚会,这些都是很能够提高大家社交能力的,但是只有少部分同学愿意放弃学习时间来提高所谓的能力。大部分同学都愿意而且赞同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来更好的提高自己。毕竟,大学生,来到校园里你就是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学生,你的天职就是好好学习,你就更应该偏重于学习,只有当你在大学里面认真学习了文化知识,才有可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这种有用的、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生毕竟不是初中、高中生了,我们也应该试着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例如交际能力、为人处世之道等方面。从以上数据,我们也能看到,大学生也是相当注重社交方面的处理,因为大学也并不是只注重学习的地方,如果你只会学习,那么你很有可能被这个社会淘汰的!只有当你学会了这些方面,你才能在踏入社会之初,能够做到应对自如,不至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大学生活很精彩,在大学这个大舞台里,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各种提高自己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正如开头所说“大学就是一个亚社会”,你如果不能适应它,那你只能被它淘汰。但是,在大家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要同样认识到,大学毕竟是给我们提供学习的地方,必修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大学生活过得更加的精彩。以上调查报告,希望能对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起到一个一个参考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三)
半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中,我感悟到,思想政治确实是我们一生都不能丢的,我需要进一步学习。在老师把我们的课后实践学习材料发下来后,我们就开始准备,组队,讨论实践方向;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确定做关于08届农学院90后女生的恋爱观的实践学习;实践方向确定后,我们小组开始收集材料,编制问题,制作问卷调查表;然后我们在农学院女生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我在调查以及分析问卷中有如下情况:
同学们积极配合,在问卷过程中我们不小心丢失了一份,因此有效问卷为45份。
现我对我们问卷的部分问题作分析。
第二题:你有无恋爱经历?其中有24人曾经有恋爱经历,有一小部分还恋爱了多次;对于恋爱,大家都很看得开,表现出大家心理较为成熟。
第三题:当看到别人有男朋友时,你也想交吗?绝大多数有点想,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女生需要我们大家呵护。当然这与恋爱校园环境有关。
第四题:假如在你渴望爱情时,刚好有位从未受你关注的人追求你,你会?有26人作出了“先不理睬,观察一段时间”,说明我们农学院的女生都比较理智。她们多信奉“因为爱,所以爱”,而不是“因为无聊、寂寞而恋爱“的恋爱观。
第八题:你心中最喜欢的异性类型是(限选两个):得出如下结果:
正文:活动内容,基本情况:
经验体会
理性思考
问题和建议
从相关数据发现:我们农学院90后大一女生比较实在,有自己的主张。
第九题:假如你爱上一个异性,你会?其中有7人敢于表白自己的感情,占总样的17%,可以得知:我们女生趋于开放,不太压抑自己的感情,这从心理来说这是一种叫好的现象,她们会为自己减轻心理压力。
第十题:如果失恋了,对你意味着什么?大多数选择认真学习。这也是非常好的事。
简答题:“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的问题。她们也表现得较为坦然,同时她们也注意到了结婚需要一定的基础。
最后,我得一个较为全面的结论,这也是我们这次实践的总体结论:
对于我院90后来说,大学恋爱是很为正常的。她们的恋爱观更独立、更自我,自控能力很强,不易受周围的人和事打扰,见多识广的她们更专注倾听心灵的声音,她们信奉“因为爱,所以爱”,而不是“因为无聊、寂寞而恋爱“的恋爱观。她们的恋爱观念方面(所能接受的亲密行为,恋爱可能带来的影响,恋爱对象的类型,表达方式以及失恋):较为开放,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易接受一般的亲热方式;同时她们注重学习,爱情可以服从学业、促进学习。她们在大学校园空闲的生活和紧张的学习中需要他人的关怀与照顾。对于失恋会有一定的痛苦,但痛苦之后还是能更好的自我调节,尽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恋爱心理方面(恋爱的动机,失恋等):她们爱情心理稳定,较为成熟;爱情心理承受较强,有自己的主张。但还是缺少恋爱方面的相关知识。
从这次调查中,我学会了很多,如何独立做事以及团队怎样合作,ppt制作过程中我也学会了相关方面的知识。
小组总结: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一共发放了调查问卷46张,收回有效问卷45张。大多数同学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做了认真的回答。下面就此次调查的细节做一下报告。
这次调查所用的问卷由十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组成,问题覆盖到08届农学院90后新一代女生的思想观念和恋爱心理方面的大部分。
调查结果表明:我院90后女生的恋爱观更独立、更自我,自控能力很强,不易受周围的人和事打扰,见多识广的她们更专注倾听心灵的声音,她们信奉“因为爱,所以爱”,而不是“因为无聊、寂寞而恋爱“的恋爱观。
首先,我们从90后恋爱观念方面(所能接受的亲密行为,恋爱可能带来的影响,恋爱对象的类型,表达方式以及失恋)调查得知:90后的女生爱情观较为开放,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易接受一般的亲热方式;同时她们也注重学习,如果拥有爱情也希望爱情可以服从学业、促进学习。她们在大学校园空闲的生活和紧张的学习中也需要他人的关怀与照顾。对于失恋有一定的痛苦,但痛苦之后还是能更好的自我调节,尽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然后,我们在90后恋爱心理方面(恋爱的动机,失恋等)调查发现:爱情心理稳定,爱情心理承受较强,有自己的主张。
最后,我们从简答题分析可知:对于90后来说,大学恋爱是很为正常的,但对要结婚之事,她们也表现得较为坦然,同时她们也注意到了结婚需要一定的基础。
结论:我院90后女生心智较为成熟,没有被“缺少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恋爱表象所误导,更独立自主,较为现实,但还是缺少恋爱方面的知识。
建议: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总结对90后女生的建议是:
1、端正恋爱态度,明确什么是真正的恋爱;
2、摆正爱情的位置,找准自己的定位;
3、加强爱情法制教育。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是为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然而,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手段和工具,如可架构一定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来实现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术功利性和道德性、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等棘手问题,促成了管理手段的理性反思和实践。
1.1管理制度对实践主体能动性的抑制
现行的管理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活动组织(主要是学生会组织),这些部门和组织都呈“金字塔”式的分层次分等级结构,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是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把每个组织机构排列在小同的层级上。这种专门化的科层制组织形成了固定的权力等级和规章制度,在现行科层制下,组织成员表现出非人格化基本特征。(张家军,2009:141-145)因此,目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刚性管理”的特征,即通过制度或规章来管理研究生组织活动、约束研究生组织行为,使之处于非主动状态,具有受制性特征,从而造成了研究生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的丧失,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教育管理者以一种尊上的教育姿态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组织学生及其活动,那么,无法换位思考的管理状态下,无法了解学生及其组织活动的真实动机、心理感受和实际需要。
1.2管理方式对实践主体的综合能力引导的缺失
被动管理环境下的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和发挥受到制度层面的阻碍,或受管理手段的抑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综合能力缺陷。目前,研究生年龄越来越小龄化,大部分是应届本科继续攻读,其综合能力培养是一项挑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人际沟通、学习竞争和合作能力从书本上是难以学得到的,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另外,社会对个人的领导、战略、危机处理等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需求,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在制定能力培养目标时,要理性思考并构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社会竞争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层次能力体系。(余长春等,2009:95-96)这些能力的构建要基于自主能动性合理引导研究生社会实践,科学合理地设计规章和制度,制定方案和策略。现行教育管理框架下研究生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教育客体,又是社会实践的被动管理者,因此,研究生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必然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具有理性的管理方式和途径,除了需要在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奖励约束外,还需要设计能产性模型,促使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自主生成和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2、社会实践管理的策略
刚性管理的组织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但是,也不能完全取消刚性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否则,教育组织及其系统就无法正常、高效运转。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既需要刚性管理,又需要有理性的管理策略和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内容,积极引导、培养研究生的主动实践能力。
2.1基于目标管理的策略
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至今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以长期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管理手段,积极实现预期目标。它在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下,细化并明确目标体系,强调结果,重视组织体及人的能动性。依据高校组织体系的特点,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策略系统管理研究生社会实践,调动每个研究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许多高校把目标管理策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具有实践上的有效性。(朱芳转,2010:166-168)目标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了制定目标、实施计划以及评价结果等环节。制定目标时,管理部门需调研研究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实践目标和实践方案,构建出有效的实践能力生成模型。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建立积极的控制系统,明确责任目标,对组织活动和个性进行积极的控制,同时,根据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方案和措施,以追求实践效果的最大性。对于实践结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公平、民主,否则,会影响下一步决策和实践。基于目标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注重实践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研究生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具有完全的自我组织、参与、管理和控制能力,其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挥是在确定实践对象、制定实践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整个实践环节中实现的。因此,理性的研究生社会管理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有效激发研究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基于项目管理的策略
项目管理是管理领域又一成功的经验,德国将其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项目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旨在通过研究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来自我形成和培养实践和创造能力。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通过设置项目,进行招标,然后由项目经理及其自主组织来实现社会实践的目标。这种模式运用系统论和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项目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追求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仅仅提出能力目标体系和原则要求,把整个实践项目和组织活动作为一种项目并提供实践经费,向整个研究生进行项目的公开招投标。实践项目的中标者需要通过团队的形式组织、策划、执行和控制,项目团队及其成员都是临时性,是通过自主招聘和选拔成立的,或者依托不同的社团组织来完成实践项目,以此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的运作,还需要管理者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对项目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成立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渠道,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项目管理策略的运用,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来讲,减轻了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以便腾出时间进行工作研究和政策研究。同时,在自主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研究生很好地锻炼了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能力素质,也为社会孕育了民主和公平的思维习惯。
3、结语
(一)学生管理队伍稳定性不足、职业化不够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不足是一个普遍问题,常常出现干满一届就想方设法调岗的情况,愿意把辅导员当成终身职业并长期奋斗的人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同期入校的教师相比其收入往往偏低,职称评定也总是落于人后,副高及以上职称的辅导员极少,难以让他们产生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发展空间得不到保障,外出培训次数少,参与科研课题机会少,内部提拔竞争时也往往难以显出优势。
(二)学生管理系统部门协调不够
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整体谋划少的情况,各部门或院(系)往往各自推进、很少整体协调。日常工作中,根据各自上级部门的要求安排工作,往往是动员部署多,检查落实少,一方面工作内容有重复,另一方面又难以避免出现“三不管”地带。
(三)学习动力不足,自学习能力差
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听课、阅读、自学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由于文化基础差,自学习能力弱,学习方法不当,难以持续学习。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较长远的人生规划和明确的人生目标,管理难度大。
(四)学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样是有理想、有抱负,并且想通过积极学习为实现美好未来而奋斗的。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与社会接触密切,一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当他们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一些不健康的事物时,就容易模仿他们。这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疏导和教育,他们就会以混日子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旷课、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就会接踵而至。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优秀学生和专家教授来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当年的学习体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们确实体验到自主学习是优秀人才应有的素质之一。只有切实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有意识的培养这些习惯,并在实践中落实。
(二)加强学生社会适应性
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调整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学校应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对于促进大学生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三)优化管理体制机制
从横向上看,学生管理工作应在学校顶层制度设计中对各个职能部门管理职责进行合理划分,尤其要对具体管理工作中的交叉部分明确操作办法,形成既分工、又合作良性机制。从纵向上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管理体系也需进一步理顺。应当充分赋予院(系)和班级适当的学生管理权,便于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应对学生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效性。
(四)加强第二课堂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加强对校园第二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视,培养以综合能力为基础的专业的技术人才。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将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塑造综合素质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职业教育指导课程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接触社会、检验真知,从而重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2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研究社会实践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实践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社会实践在概念上突出了实践的社会性,说明实践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有一定的社会性,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突出社会的参与性,强调“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参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1]。其次,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并列提及,说明二者是不同的。因此,文中所指的社会实践,均指走出校门,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活动,不包含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及外在环境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实际活动中,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各相迥异,社会环境还未逐步成熟,不论是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还是社会环境的外在动力都还有待加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致使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虽有部分学生认识比较到位,但存在困惑和矛盾者也不少,而且经常可见。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否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认为社会实践无用,不如学好各门文化知识;(2)形式主义严重,认为社会实践是“面子工程”,必须做但可以应付了事;(3)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存在困惑和怀疑,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及创造性;(4)功利性强,强制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5)眼高手低,在现实实践中遇到困难立即放弃;(6)过于墨守成规,在实践中存在“呆板”和“教条”的现象;(7)持双重参与标准,突出表现在强调“实惠”,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则采取利己主义的标准。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主动性、参与主体意识淡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动机不纯、定位不切实际、参与角色尚未转变等,这些主观根源性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育人功能。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将依然难以脱离“形式化”问题。
2.社会实践环境的外在问题。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比较成熟的社会环境相支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外部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脱离。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学校受教育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成长。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持困惑和迷茫的态度,甚至抵抗排斥参与社会活动,这都需学校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另外,部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脱离,使得实践缺乏科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结果打消了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借鉴典型人物、事例,结合专业学习,介入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纠正世界观、价值观,解决思想根源性问题。
(2)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细致的专业指导。
社会实践是和校内课堂学习不同的另外一种方式,学生接触的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性活动和工作,面临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和沟通,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除了需要思想上的指导外,更需要具体实践的指导及创新思想的鼓励和引导,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主题,如何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目前多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在专业实践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在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会逐渐降低。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政策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社会实践过程缺乏监督、监控不力、制度(奖励)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问题,当前高校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功利化倾向明显,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
(4)社会实践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
针对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社会实践,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市场利益驱动的影响,不愿意大批或分批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部分单位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但并不把学生放在该放的岗位上,有所保留,只提供有限的实践岗位;甚至有些单位接收学生实践是为了扩大影响和宣传,将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无偿使用,致使学生自身权益在实践中受到侵害。社会实践缺乏一定的保障体制,学生就难以得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也影响到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5)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极力支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政策实施文件,对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要求不予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划拨不足等,这些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从激励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中的场动力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方向决定于内部系统的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的相互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除了考虑高校、社会等客观因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一主观因素。根据激励机制的内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提取诱导因素集合,引发实践主体积极参与的行为。
诱导因素集合是激励机制的首要构成部分。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的激励因素。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主要为:(1)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一较低层次上,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目标和计划,思想自由散漫,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2)处于社会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认可参与活动的片面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遇到挫折容易放弃;(3)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寻求自身长远发展,遇到挫折不易放弃。根据这几种不同的需要,诱导因素应分别从以下方面考虑:(1)针对较低层次的需要,应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2)针对中级层次需要,应重点进行内在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通过满足其社会需求而调动积极性;(3)针对较高层次需要,则重点进行内在激励,可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2.抓住激励因素,建立行为导向制度。
行为导向制度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安排,事先做好计划、协调工作,科学分工,各部门通力配合,保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团队工作关系,满足“保健因素”,及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同时,抓住“激励因素”,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尽量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辅以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成就感,得到老师和社会的认可,真正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保持长久的工作动力。
3.合理设置目标,建立行为幅度制度。
行为幅度制度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在社会实践工作中,首先,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效价大的激励手段,比如学生所关注的就业推荐或荣誉奖励、实习经历等;其次,在工作目标的设置上,要注意目标应具体化,阐明目标的社会价值并和个人利益相联系,目标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要让学生一起参与目标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需要对实现目标的进程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对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即时的掌握和调控。总之,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和效价的提高,行为幅度制度可以将个人的努力水平调整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一定的激励因素对学生的激励效率的快速下降。
4.规范奖酬制度,建立行为时空制度。
行为时空制度指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包括特定的外在性奖酬和特定的绩效相关联的时间限制,员工与一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间限制,以及有效行为的空间范围。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合理设置、细化奖酬制度,将学生所得的特定外在性奖酬与学生特定的绩效相关联,依照制度进行奖励;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行责任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点完成一定的工作方可得到有效的奖酬,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奖酬的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值,只有相对公平的奖酬才可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出现不公平现象,就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防止负面效应产生。时空制度可以防止个体的短期行为和地理无限性,从而使所期望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和空间范围内发生。
5.正确发挥正负强化作用,建立行为归化制度。
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将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充分发挥正负强化的作用。首先,对于首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建立他们对于实践团队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施以合理的惩罚措施,避免同样行为错误的再次出现。通过正负强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符合实践团队风格和习惯的合格成员,达到组织同化,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及时按照处罚制度施以负强化,但要在事前让其知晓相关制度规定。如若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行为实际发生,则在给予适当处罚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当事人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行为能力,进行再一次的组织同化。最后,强化中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社会实践的成果奖励还需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和政府的政策、财力支持。
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通过高校、社会、政府的各方支持和配合,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完善外在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发挥更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革.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2]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摘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分析了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和社会实践的外在环境问题,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接触社会、检验真知,从而重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2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研究社会实践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实践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社会实践在概念上突出了实践的社会性,说明实践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有一定的社会性,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突出社会的参与性,强调“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参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1]。其次,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并列提及,说明二者是不同的。因此,文中所指的社会实践,均指走出校门,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活动,不包含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及外在环境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实际活动中,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各相迥异,社会环境还未逐步成熟,不论是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还是社会环境的外在动力都还有待加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致使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虽有部分学生认识比较到位,但存在困惑和矛盾者也不少,而且经常可见。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否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认为社会实践无用,不如学好各门文化知识;(2)形式主义严重,认为社会实践是“面子工程”,必须做但可以应付了事;(3)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存在困惑和怀疑,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及创造性;(4)功利性强,强制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5)眼高手低,在现实实践中遇到困难立即放弃;(6)过于墨守成规,在实践中存在“呆板”和“教条”的现象;(7)持双重参与标准,突出表现在强调“实惠”,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则采取利己主义的标准。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主动性、参与主体意识淡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动机不纯、定位不切实际、参与角色尚未转变等,这些主观根源性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育人功能。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将依然难以脱离“形式化”问题。
2.社会实践环境的外在问题。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比较成熟的社会环境相支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外部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脱离。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学校受教育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成长。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持困惑和迷茫的态度,甚至抵抗排斥参与社会活动,这都需学校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另外,部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脱离,使得实践缺乏科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结果打消了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借鉴典型人物、事例,结合专业学习,介入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纠正世界观、价值观,解决思想根源性问题。
(2)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细致的专业指导。
社会实践是和校内课堂学习不同的另外一种方式,学生接触的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性活动和工作,面临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和沟通,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除了需要思想上的指导外,更需要具体实践的指导及创新思想的鼓励和引导,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主题,如何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目前多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在专业实践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在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会逐渐降低。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政策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社会实践过程缺乏监督、监控不力、制度(奖励)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问题,当前高校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功利化倾向明显,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
(4)社会实践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
针对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社会实践,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市场利益驱动的影响,不愿意大批或分批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部分单位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但并不把学生放在该放的岗位上,有所保留,只提供有限的实践岗位;甚至有些单位接收学生实践是为了扩大影响和宣传,将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无偿使用,致使学生自身权益在实践中受到侵害。社会实践缺乏一定的保障体制,学生就难以得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也影响到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5)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极力支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政策实施文件,对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要求不予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划拨不足等,这些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从激励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中的场动力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方向决定于内部系统的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的相互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除了考虑高校、社会等客观因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一主观因素。根据激励机制的内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提取诱导因素集合,引发实践主体积极参与的行为。
诱导因素集合是激励机制的首要构成部分。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的激励因素。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主要为:(1)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一较低层次上,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目标和计划,思想自由散漫,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2)处于社会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认可参与活动的片面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遇到挫折容易放弃;(3)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寻求自身长远发展,遇到挫折不易放弃。根据这几种不同的需要,诱导因素应分别从以下方面考虑:(1)针对较低层次的需要,应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2)针对中级层次需要,应重点进行内在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通过满足其社会需求而调动积极性;(3)针对较高层次需要,则重点进行内在激励,可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2.抓住激励因素,建立行为导向制度。
行为导向制度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安排,事先做好计划、协调工作,科学分工,各部门通力配合,保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团队工作关系,满足“保健因素”,及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同时,抓住“激励因素”,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尽量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辅以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成就感,得到老师和社会的认可,真正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保持长久的工作动力。
3.合理设置目标,建立行为幅度制度。
行为幅度制度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在社会实践工作中,首先,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效价大的激励手段,比如学生所关注的就业推荐或荣誉奖励、实习经历等;其次,在工作目标的设置上,要注意目标应具体化,阐明目标的社会价值并和个人利益相联系,目标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要让学生一起参与目标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需要对实现目标的进程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对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即时的掌握和调控。总之,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和效价的提高,行为幅度制度可以将个人的努力水平调整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一定的激励因素对学生的激励效率的快速下降。
4.规范奖酬制度,建立行为时空制度。
行为时空制度指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包括特定的外在性奖酬和特定的绩效相关联的时间限制,员工与一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间限制,以及有效行为的空间范围。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合理设置、细化奖酬制度,将学生所得的特定外在性奖酬与学生特定的绩效相关联,依照制度进行奖励;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行责任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点完成一定的工作方可得到有效的奖酬,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奖酬的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值,只有相对公平的奖酬才可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出现不公平现象,就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防止负面效应产生。时空制度可以防止个体的短期行为和地理无限性,从而使所期望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和空间范围内发生。
5.正确发挥正负强化作用,建立行为归化制度。
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将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充分发挥正负强化的作用。首先,对于首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建立他们对于实践团队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施以合理的惩罚措施,避免同样行为错误的再次出现。通过正负强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符合实践团队风格和习惯的合格成员,达到组织同化,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及时按照处罚制度施以负强化,但要在事前让其知晓相关制度规定。如若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行为实际发生,则在给予适当处罚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当事人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行为能力,进行再一次的组织同化。最后,强化中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社会实践的成果奖励还需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和政府的政策、财力支持。
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通过高校、社会、政府的各方支持和配合,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完善外在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发挥更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积极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契合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49-02
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应人的思想,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之一,两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没有无思想的行为,也没有无行为的思想,人们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247。然而行动的动机是“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1]288。总的来说,思想与行为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注重人的实践行为的积极性,积极情绪是心理变化的一种正向表现形式,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引导行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将积极情绪引入社会实践,接受行为的检验,最终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
一、积极情绪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积极情绪的概念心理学界有不同的说法,著名心理学专家孟昭兰教授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2]。概括地说,积极情绪的目的在于努力转变个体的心理状态,以乐观的心态能动地从事实践活动,改变原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实现主体人格的完善,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目的息息相关。积极情绪注重个人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包括快乐、愉悦、兴趣、自豪、感激、满足等等,从描述中可以看出积极情绪主要是研究正向情绪,而与之相对立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悲观、沮丧、伤心、愤怒、自卑等负向情绪。积极情绪对人的身心发展、能力塑造、潜力发挥有推动作用,和消极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积极情绪条件下,有助于扩展人们的认知和行动范围,会产生多种行为或思想选择,获取更多感性材料。并能更加深入地对材料进行分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和新行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以大学生为主体,强调自我发展、自我锻炼,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在社会环境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主体的自身特点以及社会现实的残酷,会对他们的社会实践起阻碍作用,削弱主体的实践热情,以及研究问题的耐力和动力。将积极情绪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积极情绪对行为指导的内在动力,弥补社会实践的不足,将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达到社会对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要求。
二、积极情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之间的契合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主体实践行为的变化与思想的转变息息相关,在思想转变过程中,主体内在的情绪控制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行为活动的得与失,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客观规律的制约等等,引起心理失衡,情绪波动,或喜或悲。而积极情绪体验重点在于发挥主体的内在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矛盾关系,使个体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内因外因相结合,侧重内在动力,发挥主体能动性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就是外部环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外因,会反作用于主体的内在决定性。内因既是指主体自身的思想变化和思维模式,积极情绪是正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社会实践行为影响主体的思想变化,主体的思想转变又会直接作用于主体的实践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更新,推动思想与行为向更高境界发展。将积极情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调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主动性,通过积极地投身到社会活动中,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改变自己固有感性的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同时,积极情绪控制个体的思想,扩展个体的思维模式,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产生新思想、新观点,达到心理上的制高点,进一步促使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新的体验和探索,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两者是一种双向作用,彼此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坚持认识运动的循环性以及上升性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认识过程必然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形式,但不是封闭式的循环,而是前进式的循环,即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每一次循环都会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达到高一级的程度。“积极情绪的扩建理论”的作用过程即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每一次的积极情绪都会使个体原来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3]。个人的心理受到自身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引起情绪的波动,积极情绪会暂时延缓个人的愤怒、悲伤、压抑的情绪,但是无法完全阻止消极情绪的出现,会出现意志低沉——思想觉悟——情绪转变这样一种心理转变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身与社会之间会出现各种矛盾,如果消极因素大于积极因素,会出现情绪低落、悲伤、失望、抱怨等消极情绪反应,如果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则会减轻自身的挫败感,由悲观转化为乐观,从而扭转低落情绪,重振斗志。在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能够增强主体的控制能力,思想变化也会逐步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在思想与行为相互作用下呈上升趋势。
积极情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之间的区别之处在于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积极情绪侧重于主体的心理变化,感官的体验,单纯地从思想到思想的转化,缺乏行为的引导,很容易走进思想的误区,自我控制能力有限,过于钻牛角尖而陷入死胡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则侧重于实践活动,在行动中体验,在个体与社会的接触中引起行为自身的转变,在顺境中积极进取,在逆境中由于缺乏心理上的辅导,思想与行为不一致,会出现退缩的现象。因此,根据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将两者有机结合,引导主体达到思想与行为的辩证统一,以积极的情绪引导行为方式的转变,以积极的实践行为带动思想的及时转化,从而实现主体从思想到行为的积极状态。
三、积极情绪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的运用
(一)克服消极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改变以往心理学过于关注人们的焦虑、疾病、自杀等消极现象,转而关心人们的健康成长,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目标在于让人们满意地对待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追求未来的美好生活。它能够撤销和恢复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偏激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水平[4]。缓解消极情绪造成的各种紧张状态。对于初次进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学新生来说,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例如:悲观、失望、泄气、压力、悲愤等等。另外,他们根据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会与社会现实相冲突,与他们的思维方式相矛盾,不可避免会受到现实生活的挑战,如果缺乏信心和勇气,往往会受到打击。对于主体来说,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转变心态,由消极转变为积极,消解紧张心理,以积极地心态面对各种打击,愈挫愈勇,将困难看做成功的助推器,在挫折面前不是丧失斗志,而是勇敢面对。只有这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经得起考验,有所收获,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要求。
(二)提高创造力,拓展认知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促使人的记忆功能,提取更多积极材料,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完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判断[4]。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理论课教学具有较大的差异,改变了以往纯粹的理论讲授,而是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进入农村、进入企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改变学习观念,不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而是在真实的社会中体验所学的知识,并运用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需要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来发现问题,拓宽知识面来思考、分析问题,提高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因此,一方面,社会实践需要在积极情绪的引导下,搜集到更多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思维灵活开放,创造性能力不断提高,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想出更多的解决策略,完善社会实践的方法。
(三)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引下,以理论引导实践,检验主体的道德取向,逐步转变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人格,并且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周期,有时难免会陷入情绪的低迷阶段,这时候就需要专业教师进行疏导,使他们明白客观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主体的心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行为活动中的各种失误和困难,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理解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一些缺乏道德约束的社会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形成良好的自我反省能力和道德行为习惯,最终形成积极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3-4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大学生们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社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求通过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在对国情、民情、社情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意志、坚定信仰、明确目标,成为新一代合格的大学生。但是,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空洞,仅仅为了上级的检查需要,最后成了简单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说几句空话,与其说是社会实践,不如说是公费旅游,社会实践教学成了应付上级的“例行公事”。
1.2 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深度。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深刻性、持续发展性明显不足,重复性、模仿性、浅层性的现象大量存在。
1.3 社会实践教学功利性强。社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宣传让社会和大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时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过于注重、追求包装和宣传,忘记了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宗旨,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主旨和意义。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认识上存在偏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空前的压力。因此,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时,片面强调培养专门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摆到可有可无的位置。
2.2 机制不完善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诸多理念还比较落后,直接导致在机制保证和建设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领导管理机构的多头领导、多重管理,最终导致管理混乱、无序、效率相对低下。二是缺乏长期的具有一定连续性的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和计划。三是社会实践教学经费时多时少,从制度上缺乏长期、可靠保障。四是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2.3 模式上乏创新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在形式上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实际和学生的特性出发,多年不变,缺乏创新。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大大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部门和组织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缺乏对社会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知。
3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进的几点对策
3.1 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地位的认识
高校各级领导要切实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从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国家和民族新一代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坚持把社会实践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学校各级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始终坚持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积极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既严格又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最后,要建立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定期培训、交流制度,保证该支队伍始终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3.2 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
⑴建立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的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专人负责,专任管理,统一调度、安排人、财、物,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进行统一协调。⑵制定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长期间建设发展规划,对社会实践教学有序、合理安排。⑶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严格按照中相关部门的要求出台具体政策,保证社会实践教学人员和经费的配备。⑷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⑸建立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与各个学院日常工作联系制度。通过派驻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进学院,加强与学院、大学生的互动,通过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增强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
3.3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在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方面,要避免变成单一的考察、参观,要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充分受益,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加社会实践与实习等和就业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又为择业提供机会和便利;其次,实践教学形式一定要体现时代特色。要进一步使社会实践的活动多样化,充分挖掘学生自治机构、学生活动社团的功能和潜力,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支持其自觉组队、自主立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一
社区义工是指公民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在社区等公共场所或相关社会福利机构中提供自愿服务的活动。社区义工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区义工逐渐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并把社区义工与公民的成才就业挂钩,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成为西方国家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成为西方公民自觉的行动指标。
社区义工的理念、形式、评价方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的有效途径。社区义工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培养道德品格的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理念具有一致性;社区义工的形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具有创新性,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覆盖面问题;社区义工的评价方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本体意义,能够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效果。
(一)社区义工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理念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社区义工的理念也是要求公民在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公民的道德品格。如以义工精神闻名于世的美国,美国把社区义工当成是一种文化现象,美国大学大力提倡社区义工,把是否参加社区义工作为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社区义工成为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标志。美国大学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刺激学生的学术成长,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看看自己究竟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服务,或者面对社会的需求和挑战,自己还缺少什么本事和素质。甚至于美国大学把是否参与社区义工看成是衡量精英分子的准则,看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参与基层社会的生活,有多大的现实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通过社区义工发现社会,培养使命感,强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正如美国耶鲁大学在解释耶鲁为什么能培养出许多总统和政治家时说的:“这里有最高水平的精英的教育,又有一个最贫困破落的城市,美国的一切社会问题都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是一般的象牙塔所无法相比的。”[1]因此社区义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在理念上是相同的,社区义工能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
(二)社区义工的形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具有创新性,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覆盖面问题
社区义工是西方国家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是西方国家社会服务的文化象征,在西方国家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以美国的大学为例,在2006年,有330万16~24岁的在校美国大学生参与了义工活动,相当于美国适龄大学生的30.2%,在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青年参与义工的占了46%,而同年龄层未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青年参与义工的仅有21%,还不到受大学教育的美国青年参与义工活动的一半。[2]因此社区义工在美国大学有着广泛的参与性,学生参与的覆盖面相当广泛,这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的覆盖面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解决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覆盖面不够广泛的问题。同时社区义工的形式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也可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方式。西方国家的社区义工服务范围广泛,涵盖了教育、环保、心理咨询、养老、宣传、社区教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如英国的社区服务志愿人员(CSV)计划,该计划专门为16~35岁的志愿服务者参加活动,要求所有的志愿人员都要直接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帮助无家可归者、年老体弱者、犯罪的青少年以及精神和生理不健全者。工作场所包括学校、医院、监狱等社区。再如加拿大的“卡蒂马维克”计划,其宗旨是帮助17~20岁的加拿大青年的个人成长;为加拿大社区提供各种服务;加强大众的环境意识;以及让加拿大青年更深人地了解自己的国家。活动形式包括旅行和服务、过集体家庭生活并承担家庭社会义务、学习实际工作技能等。以及通过在他们为社区提供服务时与各种不同的人一起工作,最后实现上述目标。[3]西方国家这种宽范围、有计划的社区义工服务不仅在参与覆盖面上提供了保证,而且还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具有很强的借鉴性。
(三)社区义工的评价方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本体意义,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理论水平和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从本体意义的角度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坚持“人的内在尺度、物的尺度、历史尺度、美的尺度的统一,是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政治性与伦理性的统一,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也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4]在评价原则上应坚持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质性评价、参与互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社区义工在评价方式上符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本体意义,能够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效果。西方国家在社区义工的评价上充分坚持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社区义工注重人的价值尺度的定性评价和过程评价,把有没有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作为衡量精英人才的准则,因为西方国家认为有无偿奉献精神的人往往社会责任感会更强,更能与他人合作。同时又注重了定量评价和结果评价,美国大学在其入学考试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在中学阶段是否参加了社区义工作为重要参考指标,美国一些大学把参与社区义工到一定时间给予折合成学分。对于特别突出的大学生则授予美国最高的社区服务奖“总统义工奖”,以此来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义工。
二
社区义工的理念、形式、评价以及社会效应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它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笔者以所在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为典型个案,就社区义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机制建设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转变观念,全员动员,营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义工的氛围
社区义工是国外主要的志愿服务形式,在国内也有不断普及的趋势。但整体而言,社区义工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没有把社区义工作为主要的社会实践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全员动员,营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义工的氛围。笔者所在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社区义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通过校报宣传介绍国外社区义工发展情况引导大学生参与社区义工。每年在大学新生中定期召开大学生社区义工启动仪式,通过全员动员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义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领导和教师主动参与社区义工,通过教师的率先榜样带动大学生参与社区义工。从而在全院营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义工的氛围。
(二)重视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社区义工保障体系
重视社区义工的制度建设,为规范大学生社区义工管理,学院相继制定了《大学生社区义工管理条例》和《大学生社区义工实施方案及学分评定办法》,明确社区义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组织实施和基本管理模式,确定大学生社区义工的内容、申报程序、学分评定和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以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院党委副书记为组长,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学工部、教务部、后勤部、各二级教学部门学工负责人组成的大学生社区义工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全院的社区义工工作,建立了高效的大学生社区义工保障体系。
(三)明确主题,合理分类,确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适应的社区义工活动内容
社区义工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的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涵盖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假如组织不当,极易造成管理的失范。笔者所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确认社区义工的服务内容,以明确社区义工的实践主题,建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社区义工活动内容。具体把社区义工分为校内社区服务项目和校外社区服务项目。校内社区服务以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品质为主题,通过理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5]其服务内容包括公寓小区公共场所清洁卫生、校园包干区清洁卫生、机房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区域清洁卫生、各类文化活动后勤服务、相关比赛后勤服务、相关接待前期准备工作、校园日常保卫巡逻助理、校园秩序维护等。校外社区服务以了解社会、奉献社会为主题,实现理论教育与专业实践、服务社会相结合。服务内容包括作为外语院校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义务外语教育教学服务、配合相关部门参加大型活动的演出及后勤服务、校外社区环保、心理咨询、养老、宣传、社区教化等。
(四)注重教学评价,构建社区义工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教学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学院注重社区义工的教学评价,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构建社区义工教学评价体系。确认社区义工的学分,大学期间完成40小时以上的社区义工,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1个学分,完不成规定学分的,该门课程将不能结业,根据教学安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重修。明确社区义工的认可审核程序,参加社区义工服务的学生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提出申请,社区义工结束后,学生填写《大学生社区义工服务记录卡》,获得相关服务部门的鉴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根据学生的社区义工服务记录卡计算学分。确立社区义工作为评选各类先进的重要依据。学院把社区义工服务学时作为学生评选各类先进、奖学金、助学金、党员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评定集体荣誉的重要指标。
参 考 文 献
[1][2]培养精英要从做义工开始[N].新京报,2006-10-29.
[3]国外志愿服务简介[EB/OL].深圳龙岗义工网yg.lg.省略/info/info2.asp.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1. 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泛指大学生通过参加课堂教学以外的社会活动培养起来的社会适应力。与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相对应,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而是为了改造自身,是为未来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作准备和积累经验的,因此,这种实践能力还不能等同于日后的职业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前职业能力”或职业发展潜力,但这种能力却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
2.专业能力
即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它无疑是毕业生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分专业进行的,而用人单位也是要寻找专门人才的。在同等条件下,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其就业竞争力显然会更强一些。目前用人单位更关注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特别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这些能力的获得与毕业生社会实践经历呈正相关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相当部分用人单位在重视毕业生专业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原因。
3. 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
德才兼备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刚性标准。用人单位无一例外地关注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虽然在看简历和初次面试时,毕业生的人品和职业精神并不能完全被用人单位所了解,但在包括试用期在内的整个选聘过程中,如果毕业生能展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形象气质、诚实品质、社会责任感、接人待物的艺术、正确的求职态度和对用人单位组织文化的认同感,则其就业竞争力亦会得到提升。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作用
1.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实习、兼职等“模拟工作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实践、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实习、兼职、挂职锻炼等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尤其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等,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劳动能力、执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上成效显著;而科技发明更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竞争能力产生了深刻影响。每一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都会产生多方面的教育效果,因此,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科学安排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以求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任务无疑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然而,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获得的这些理论知识一方面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成果,对于大学生而言,它们属于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总是有差距的;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技能。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为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动力,而且也为这些能力的获得提供了舞台。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了直接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新知识、新经验,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与课堂教学传授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一方面使大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其知识结构趋于完善,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大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因此其主体性的发挥更为
彻底,其知识的扩展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为明显。大学生如果能结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向选择社会实践内容和实习、兼职单位,则不仅更有利于其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由于有了供需双方直接的沟通了解,则更有利于其顺利就业。
3.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培养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境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对社会、对国情的切身了解中进一步使理论得到升华,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其次,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情感体验舞台。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真切地体会到诚实守信、守时惜时等优良品质的可贵;再次,社会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关键。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往往要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只有在成功与失败的磨练中,他们的意志才会由脆弱到坚强;第四,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广阔舞台。只有在现实的道德冲突中,大学生才能分清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进一步健全自己的人格。几乎所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都具有德育功能。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特别是“三下乡”、“四进社区”以及“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强化了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意识,激发了他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热情。社会调查和“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使大学生加深了对历史和现实成就的了解,增强了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激发了社会责任感。勤工助学培养了大学生自立自强、勤俭节约的精神。科技发明培养了大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强化了其学术道德意识。军政训练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强化了其纪律观念。
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
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教改革提了很多年,但始终没有彻底改变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倾向。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建立开放式教育系统,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的必然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
“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作为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生活、社会职业紧密相连,特别需要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培养一专多能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内在环节和重要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不能单纯地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同于思
想教育工作或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而应将社会实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此外,高校还应引入弹性学分制,使学生能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自主决定是否推迟毕业,或者暂时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
2.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考虑到教育的公平性,应尽可能通过制度性安排,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受益。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示范作用和积累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和“点面结合”,把社会实践工作整体推向前进。学校在制定社会实践规划、大纲及具体实施计划时,既要仔细安排好面上的活动,对学生个体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也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探索适宜自己的实践方式。
3.系统规划、分层进行
大学生社会实践并不单纯是教学部门的事,也不单纯是学生工作部门或共青团组织的事,而是整个高校的事。高校应该设立统一领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机构,制定统一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规范,投入必需的经费,给予必修学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形成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低年级可以重点开展社会调查、考察、参观访问;中年级可以组织进行专业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可以组织进行社会服务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4.贴近生活,注重实效
社会实践中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有必要开设社会实践方法课程或讲座,建立常设性社会实践指导机构,加强对学生平时和假期实践活动的指导,着力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教师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使自己成为“双师”――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为了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尝试着与企业合作的操作模式,即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任务,形成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5.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关键词】社会实践 创新 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在新时期,作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实施的重要教育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我国大学生因长期接受传统教育,注重记忆力的训练,忽视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思维死板、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面对许多既尖锐又艰巨、既复杂又实际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制定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到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而这一过程正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和培养的过程。
2、社会实践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低。社会实践给了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给了大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平台,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社会实践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枯燥与乏味的不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为大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教育构建了一个实践平台,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3、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大学生通过多年的系统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知识。然而,他们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基本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都不等同于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且,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因此,社会实践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对照、比较,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
4、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在培养和锻炼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社会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对象,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也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要自行组织活动,独立面对各种问题,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这都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在运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然而客观分析新时期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不难发现,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组织实施
不同于理论知识的简单运用,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过于呆板,流于表面,缺乏深度,针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经费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高校多以组织学生参观厂矿企业甚至风景区为主,缺乏让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空间;暑期组织的几支队伍虽然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但多为象征性的做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缺乏对一些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更谈不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但对于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
2、社会实践活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统一,资源分散
在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与之相配套。但从目前存在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不够统一,资源分散而又“政出多门”。如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是由学校各级团委负责实施的,学习实践教学则由教务处统一负责管理落实;各个院系自己专业课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往往是自己的院系负责,而实践环节中的经费和场地等实践教学条件又往往需要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协助和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因管理不统一造成了低效、无序开展;另一方面,由于实践资源的分散而难以形成合力。
3、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停滞不前,缺乏社会各界的支持
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而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得不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支持,基地建设常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建设和维护;许多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和民营企业等单位都不愿意接收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愿意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一份子。
三、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1、明确职责,建立高效协调领导机制和保障机制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需要在完善的制度和有力的指导中进行,各高校只有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结合改革,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实践机制,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工作,才能为社会输送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
在高校内,针对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政出多门”的情况,明确职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建立在以教务处和学生处的基础上,由主管的校领导负责并协调校内各方资源参与,从根本上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杜绝走形式、走过场的实践活动,要在一定的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下将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落实下去,最终实现提高高效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2、聘请专业指导教师,辅助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许多高校内的教师多以研究型和授课型为主,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工作经历,这些老师本身对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都相对缺乏,在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过程中也就很难发挥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就需要引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的课外指导老师,辅助高校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此外,高校要尝试与有意愿来本校招生就业的企业进行联系,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担当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校外辅导员,传授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选拔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总之,运用校内外多元化教师集体指导的方式,可以有效形成多方优势的合力,有利于培养出企业、社会、高校满意的有良好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3、整合社会资源,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利用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不仅要靠教育部门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校应大力发掘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同优秀校友、有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当地社区街道等相关单位联系起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和巩固好社会实践基地。
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为合作单位提供支持帮助,达到“双向服务、合作共赢”的局面,使之既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奉献智慧、锻炼成才,又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这样既在企业建立科研实践基地,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学校企业科研合作的有机结合,又可以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就业培训、职业选择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高年级的学生到毕业后可能去工作的单位参加实践活动,达到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双向沟通、增加了解、促进就业的目的。
4、给予学生质疑的空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其创造力,肯定其对各种结论、观点和司空见惯的理论提出疑问,敢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的大胆质疑的精神。
同时,也要高校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引导将学生的质疑意识转化为实践探索,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兴趣,促使其将创新的精神充分地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检验,最终找出并认识自身差距,以便有针对性的完善自己实践能力的不足。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核心所在。
5、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社会实践的范围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因此,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来说,应根据学校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形式,引导学生由参观、调查、访问为主转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高科技产品推广等形式,逐步使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专业化,为大学生创建知识创新的平台。
同时,在实践内容上应增加创新意识、竞争观念、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及创造力的培养等。知识经济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应在社会实践教育体系中增加创造意识、竞争观念、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及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注:本文得到北京物资学院工商管理创新基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WYJD200904。)
【参考文献】
[1] 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
[2] 毕庆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