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17: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市场期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抢帽子者”做市商买卖价差交易频率
做市商制度又称为报价驱动交易机制,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机构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地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做市商通过这种不断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做市商通过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的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的利润。推行做市商制度的初衷一般都是为了提高证券交易的效率性、稳定性和流动性。目前,做市商制度不仅是海外一些最主要证券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制度,而且在各国近年来先后设立的二板市场中也得到普遍采用。与证券市场情况不同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期货交易所,包括我国的三大期货交易所在内都采用连续双向竞价交易机制,期货市场并没有官方或非官方特许的做市商,以吸收暂时失衡的市场指令。但在期货市场中,有一类特殊的交易者称为“抢帽子者”(Scalpers),他们的交易行为使其自愿充当了做市商的角色,为期货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对“抢帽子者”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因为期货市场中“抢帽子者”的存在为我们分析无指定做市商的连续竞价交易机制下,市场自发产生的做市商行为及这种行为对市场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机会。
“抢帽子者”的含义及其交易方式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场外下达买卖指令的客户和场内的交易所会员,后者又分为经纪人和专业投机商。经纪人在交易大厅或者电脑终端前传送客户指令、代表客户进行交易,专业投机商通常在交易大厅或者电脑终端前为自己进行交易。这些交易者分为长期头寸持有者、短期日交易者以及“抢帽子者”。
“抢帽子者”通常指在一天内频繁地买卖合约而且从来不把合约保留到第二天的交易者。更准确地说,“抢帽子者”更关注价格的微小变动,经常以比上一个市价低一个价位的价格买入期货合约或者比上一个市价高一个价位的价格卖出期货合约。“抢帽子者”保持交易头寸的平均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在几分钟内迅速地开仓、平仓是“抢帽子者”典型的行为特征。“抢帽子者”还可以从事套利交易,可以在买入一种合约的同时,卖出不同交割月的另一种合约,然后立即将它们对冲平仓。第二个合约可以是标的物相同但到期日不同的合约,也可以是在其他交易所上市的同种合约。当“抢帽子者”所持有的合约不活跃以至于买卖价差的波动小于价格本身的波动时,“抢帽子者”为了控制风险就会进行套利交易。抢帽子进行的多数套利交易都是在标的物相同、到期日不同的合约间进行。做抢帽子交易的投资者通常是职业炒手,他们通过短线炒作,利用价格的频繁波动赚取微利,又通过多次交易的微利积累在市场中获取丰厚回报。短线交易由于回避了趋势易的隔夜风险,已经被期货市场广泛认可,如今在期货市场中有巨大的交易规模。
“抢帽子者”或者其他场内交易者的传统交易方式为公开喊价。在公开喊价市场中,交易者借助于声音或手势来表达自己的买卖意愿,只有最高的买入价和最低的卖出价允许自愿成交。显然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易系统中,一个“抢帽子者”不可能同时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美国大多数期货交易所都采用公开喊价的交易方式,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但目前CBOT已采用新的电子交易平台,“抢帽子者”的交易方式也会随之而改变。美国的期货交易所从近几年才开始采用电子交易系统,而日本和中国的期货交易所已采用多年,如大连期货交易所,大豆和豆粕合约的交易采用两个连续时间段的电子交易方式,上午两个半小时,下午一个半小时。客户的交易指令通过计算机或者电话传达给场内的出市代表,由其填写指令单并输入计算机终端进行竞价交易。一张指令单可包括多个买卖指令,出市代表可以把这多个指令同时输入电脑终端,这意味着一个交易者可以同时发出买卖指令,正如做市商的交易方式。
“抢帽子者”的交易行为对期货市场的主要影响
(一)提高期货市场流动性
在任何竞争性市场,无论是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还是二手车市场,总有希望立即成交的买者和卖者。在买卖交易频繁的市场上,有一些人专门从事中间商的角色,即从急于卖出的卖者手里买入,卖给急于买入的买者。只要市场上有足够多的要求立即成交的市价指令,就必须进行配对成交。NASDAQ市场上的做市商、NYSE市场上的专家以及期货市场上的“抢帽子者”都可以看作是提供配对服务的人。通过频繁地买卖,“抢帽子者”有意无意地满足了希望立即成交的买者和卖者的需要,提高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流动性是反应期货市场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指在期货合约价格没有明显波动的情况下,交易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迅速达成交易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市场流动性越高,交易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小,交易成本也越小,同时交易者对其所面临的价格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能力也越大。
买卖价差已被广泛用作度量市场流动性的方法。如果一个交易者希望立即买入,他就很可能付出较高的价格,同样一个急于卖出的卖者则不得不接受较低的价格。这时买卖价差就是希望立即成交的买者和卖者所支付的执行成本,即即时性价格。如果一个做市商或者一个“抢帽子者”以较高的价格卖出的同时以较低的价格买入,那么买卖价差即为做市商或“抢帽子者”的实现价差。买卖价差越小,交易成本也越低,市场流动性就越高。对于“抢帽子者”来说,他们的收入即实现价差就是为急于成交的交易者提供流动的补偿。
(二)减小期货市场价格波动
市场价格的变化通常是由指令不平衡的冲击造成的,由于“抢帽子者”的交易部分吸收了这一冲击,因而有“抢帽子者”参与的市场价格波动会相对较小。具体而言,如果在某一时刻,市场上买入指令超过卖出指令,价格将会在短期内上升,这时“抢帽子者”会介入发出卖出指令,并且其最低卖出价指令将会被执行,这样抢帽子行为就缓解了价格上涨的压力。
在期货市场中价格经常会上下轻微变动,也就是说,一个方向上微小的价格变动会紧跟着另一个方向上的价格变动,Working(1977)认为造成价格微小波动的原因是许多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一旦做出投资决策后,就希望能够迅速买卖合约,从而造成市场指令的短期不均衡。但由于“抢帽子者”之间的竞争,其结果就是把价格波动减小到一定范围内以至于难以觉察,即抢帽子行为会限制价格波动的范围。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抢帽子者”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期货市场上很少有人专门从事抢帽子交易。
“抢帽子者”收入的主要决定因素
“抢帽子者”参与交易的动机在于获得回报。套期保值交易是“抢帽子者”收入的主要来源,套期保值者通常是长期头寸持有者,要求市场具有较高流动性,而“抢帽子者”频繁地买卖合约,正好满足了套期保值者的需求,也就是说期货市场不能立即将大的套期保值订单吸收掉,而吸收大量套期保值订单的“抢帽子者”却会利用价格的波动来建立期货交易头寸。Working研究表明“抢帽子者”的收入也来源于价格的短期波动。一个成功的“抢帽子者”能够获取平均利润,并不是因为他对每笔交易的价格走向都能判断正确,而是因为他能够很好的理解短期价格信号以至于做出的正确判断多于错误的判断,因此“抢帽子者”在一笔交易中赔钱也不罕见。
Working认为急于成交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中介交易越多,买与卖之间的时间间隔就越短,那么买价与卖价之间的差额也会越小。买价与卖价之间的差额就是“抢帽子者”的实现收入,用实现价差来度量。Silber(1984)研究了1982~1983年期间纽约期货交易所一个“抢帽子者”的交易记录。他发现“抢帽子者”每笔合约的平均收入要低于其所报出的买卖价差,并且“抢帽子者”交易的每笔合约的收入随着该合约持有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这也就意味着“抢帽子者”的收入随着交易频率的提高而提高。这一结论正好与Working的结论相反。这两个相反的结论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抢帽子者”的收入和他的交易频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认为当“抢帽子者”的交易频率低于某一水平时,他的收入会随着交易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当他的交易频率高于这一水平时,他的收入就会随着交易频率的增加而减少。这一解释并不难理解。“抢帽子者”的特殊性在于其交易的短期性。如果“抢帽子者”持有合约的时间过长,“抢帽子者”做出交易决策的最初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这样损失的可能就会增大。因此当交易频率低于某一水平时,“抢帽子者”的实现价差将随着交易频率的减少而减少;当交易频率高于一定水平时,“抢帽子者”交易越频繁,他们就越能满足立即执行市价指令的需要,这样交易成本就越低,买卖价差也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抢帽子者”交易的越快,实现价差就越低。
“抢帽子者”作为期货市场中的一类特殊的投机者,他们的交易行为使其自愿地充当了做市商的角色。“抢帽子者”的交易行为有助于提高期货市场流动性,减缓期货价格波动并促进公平价格的形成,对期货市场的有序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新兴市场,我国期货市场一度经历过过度投机,大户操纵现象频出等问题,致使期货价格严重背离现货市场价格。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投资者还以中小散户为主,面临着理性投机严重不足,套期保值的实现较为困难的状况,所以鼓励理性投机、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投机者已经成为规范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燃眉之急。除去培育大型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之外,我们还应着重培育“抢帽子者”。基于这一点,期货交易所应探讨净持仓收取保证金办法;设立特殊的自营席位,吸收部分职业投机者进场交易;在席位审批、资金使用、费用收取上给他们更大的优惠。同时打击非法投机,消除“抢帽子者”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加]约翰·C·赫尔.期货期权入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市场现状市场问题发展方向
我国期货市场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相较于国外市场而言国内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经历了超常规发展的初创期,也经历了问题迭出的整顿期,现在我国期货市场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经过数年的整顿,我国市场又开始了新的放量增长,而且是在一个更加规范更加理性的市场体系中。站在这个继往开来的十字路口,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我国的期货市场。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期货市场的理论准备与初步试验阶段(1988-1991);期货市场的试点发展阶段(1992-1994);期货市场的规范与调整阶段(1994.5-2001);期货市场的恢复与发展阶段(2002-现在)。
我国期货市场演进历程表明:我国期货市场的成长具有明显的超常规发展特征。从时间跨度来看,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期货市场跨越西方期货市场百年发展历程,呈现出跳跃式发展态势;从期货市场成长的起始点考察,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国际期货市场演进的一般规律有些背离,不是从传统的农产品,而是从非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交易开始的。期货市场的超常规发展一方面迅速弥补了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缺陷,利用“后发优势”进行跳跃式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我国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隐忧。
政府推动是我国期货市场成长的又一显著特征。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由现货交易商和行业协会自发组织建立期货交易所的模式不同,我国期货市场的建立是国家高层管理机构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解决经济运行过程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由上至下地推动期货市场的组建与发展。政府出面组建期货市场,有助于节约组织成本,但也极易助长政府对期货市场不应有的行政干预,从而使我国期货市场呈现较强的行政性特征。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均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固然要认真借鉴国际期货市场成长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但是也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否则,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挫折,付出高昂的代价。
(二)我国期货市场的成就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近年来的治理与整顿;逐步进入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期货市场硬件设施实现了现代化,期货市场软件设施日趋完善。
形成了以期货交易所为核心的较为规范的市场组织体系。经过十余年的试点与发展,尤其是经过1994年以来的清理整顿,我国的期货市场由分散建设逐步趋向集中规范,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期货市场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期货交易所是核心,已上市期货品种的交易基本稳定,由期货经纪公司会员形成的网络基本可以覆盖整个市场。
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期货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人才队伍。我国的期货市场作为新兴的行业,吸引了大批的年轻的人才。这批人才学历高,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专业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年轻的专业型人才是期货市场的财富。随着期货市场的不断规范,又有一批早期从事期货理论研究的中青年学者进入期货业的实践活动,使人们对期货行业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一批有相当知识水平和能力的群体,构成了期货行业的人才基础。
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初步显现和发挥。铜、铝、大豆、小麦等期货品种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较为密切。国内有相当数量的生产经营企业参与铜、铝、大豆、小麦等期货的交易,他们从期货交易中不仅免受三角债之苦,而且初步感受到了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发现价格、指导生产、调节供求的作用。经过1994年以来的清理整顿,尤其是1998年以来的进一步调整,我国的期货市场进入了规范有序快速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2003年交易额达到了近11万个亿。
十年发展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监管与自律体系。在我国期货市场组织机制日趋完善的基础上,我国期货市场的正向功能亦得以发挥。
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交易品种不足
我国现有的三家交易所真正交易的品种只有七个,分别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铝、天然橡胶,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粕,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硬麦和强麦。而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品种如线材、石油以及玉米、棉花到现在都还没有上市或者恢复上市。这就使我们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缺少定价权,从而在国际贸易中经常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二)投机成分过重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功能,是使各种生产者和工商业者能够通过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从而安心于现货市场的经营。期货市场要实现这种功能必须要有投机者的参与,投机者在寻求风险利润的同时,也承接了市场风险,因此一个正常的期货市场上投机者是必须和必要的。但如果一个市场投机者占了绝对支配地位,这时非但期货市场的积极功能不能很好发挥,反倒会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干扰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在我们的市场上,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在交易的过程中,投机的心理往往占了上风。甚至在需要参与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中,也有不少做投机交易的,比如有些粮油加工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却成为了空方的大户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对价格的炒作便成了唯一的主题。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期货市场是属于“不完全市场”的范畴。在这种市场,商品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卖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而远远脱离了这种商品的现时基础价值,从而可能导致了价格“越买越贵”或“越抛越跌”的正反馈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价格往极端发展的风险。
(三)市场参与者不够成熟
由于目前我国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和专业的经纪人队伍还没有建立和规范起来,所以实际的投资大部分还得依靠投资者自己来完成,其投资行为必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要想降低期货市场风险发生的可能,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促进其走向成熟是一条必经之路。
(四)市场的弱有效性
技术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之一讲到: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即影响市场价格的所有因素最后必定要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但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整个市场要处于有效市场理论的情况下。而目前我们的市场还是一个弱有效的市场,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将使市场的参与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社会交易成本,这样就降低了期货市场这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和方向
(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潜力
国内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已经大大加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其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在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1.我国大规模发展商品期货市场的潜力与需求巨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大宗商品的集散地,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目前国内期货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发现功能是在国外相关期货市场的带动下完成的。当我们在购入大宗商品时,定价权却掌握在国外政府或卖方手里。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不仅损害了我国相关企业的利益,也使得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的地位降低。从这点考虑,我国大规模发展商品期货市场的潜力与需求是巨大的。
2.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潜力与需求巨大。期货市场的最终发展离不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但在发生了类似“3•27国债”事件之后,金融衍生品在我国成为历史。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单一的市场交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控制风险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专业型投资机构呼唤对冲机制的形成。
3.维护国家利益要求大力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由于期货市场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国际经贸往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尽管许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我们期货市场的价格功能在国际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多情况下必须参照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产品价格进行交易,每年不仅使国家损失大量外汇,也使得商品竞争能力下降。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需求考虑,我们也必须发展我国期货市场。
(二)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方向
1.期货市场各个组成部分的创新功能将得到加强,进而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专业化市场。期货市场的产生、发展与创新密不可分,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也必然在创新中不断前进。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新品种将不断被开发,各个交易所在自身核心品种的研究和创新方面也会不断努力,并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此基础上,期货公司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不断探索,以期能够提供新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通过期货市场各个组成部分的共同努力,必将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注重理性投资的专业化市场。
2.随着我国市场化体系的完善,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商品市场的标价中心之一。随着我国作为商品集散地功能的不断扩大,不仅是我国的企业,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对于将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作为亚洲乃至世界商品市场标价中心功能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在我国市场化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我国期货市场作为全球商品市场标价中心的趋势将成为必然。
3.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改革进程的加快,以股票指数期货、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为核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将会使我国金融体系逐渐完善。这是市场参与者和服务对象对风险管理的要求。资本市场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化程度加大的环境下,企业越来越明白期货市场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作用,并迫切需要利用期货市场锁定风险,扩大投资规模来创造社会财富。另外,在快速发展的我国国际贸易中,企业也存在巨大的化解外汇波动风险的需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建设步伐,设计并提供有效的金融衍生服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资本市场的发展新思路要求金融衍生品市场超常规发展。周小川关于证券市场发展的新思路中提到需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对于证券市场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提高股票现货市场的效率、透明度与流通性。保险机构的发展需要通过市场来解决“利损差”问题,银行的改革进程中也直接面对利率风险,问题的长年堆积甚至会导致社会风险。这些也要求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超常规发展来逐渐化解日益扩大的风险积累。
参考文献:
1.中国期货业协会编.期货市场教程[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2.约翰•墨菲著,丁圣元译.期货市场技术分析[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
3.中国期货业协会编.期货市场品种介绍[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4.聂正邦主编.世界主要国家粮食状况[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期货交易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由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的。期货市场是集中进行期货合约买卖的场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期货的发展从萌芽到逐步完善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坎坷不平的历程。
中国期货的萌发和发展虽然比西方迟,但发展很快并且它和西方的期货发展有相似之处:中西期货发展史上都是先产生于古代的预购、赊卖,进而逐步形成了远期交易合同的形式,最后是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人们一般把远期交易合同作为期货交易的初级形式。中国期货交易的发展虽然与证券交易有着密切关系,但与西方相似,期货交易的萌发都是先从商品批发交易开始,然后才有证券交易、商品期货交易和证券期货交易的依次出现。在清代,已出现了远期交易合同为中介的贸易形式。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有关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记载中,就已经有了“期货”一词。不过,那时的所谓“期货”,还只是一种远期交易,与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还根本不同。
我国期货市场初始阶段的开始,是以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成立为标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由远期现货交易起步,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交易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但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1993年期货行业发展迅速,被誉为“中国期货年”。据统计,至1994年3月全国期货经纪公司不下500家。中国期货市场的建设一哄而起、盲目发展,交易品种重复,缺乏统一监管机构,运作不规范,盲目开展境外期货,恶性操纵事件连续不断,针对这种极度混乱的局面,199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证券委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开始了对期货市场的全面整治。1995年中国证监会批准建立15家试点交易所,并停止其他数十家交易所的期货交易,中国期货市场进入了清理整顿阶段。1998年证监会再次对期货市场整顿,期货交易品种由最多时的47个缩减到7个,交易所缩减到大连、郑州、上海3家。与前几年交易量成倍上涨情况相比,交易量连续两年负增长。
2001年初,“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稳步发展起期货市场”,为期货市场的稳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内期货市场开始复苏。2004年年初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作出了战略性的阐述和部署,中国期货市场由此进入高速扩容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期货发展现状
内地期货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历了1992-1993年的“期货热”,1994年的智力整顿,1995-1996年的规范化治理和打击过度投机阶段,目前的交易行为已趋于规范化,并逐步发展成熟,在分散和转移价格风险,实现套期保值的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期货市场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如上海期铜市场已成为仅次于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全球第二大铜期货市场,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2004年成为中国期货市场自诞生以来最辉煌的一年,我国期货市场在原有六个交易品种的基础上,又新增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二号等四个新品种。国内期货行业全年交易总额达到14.69万亿,创历史新高,期货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增长了9%和36%,创下历史最大增幅。2005年,三大交易所积极备战新品种,白糖、钢铁、铅、锌,甚至汽油、原油等产品都已经提上新品开发日程,大豆期权、小麦期权、铜期权等也在各交易所研究关注之中。2005年乃至今后,品种创新将会成为市场发展的助推剂,伴随着我国期货市场一直发展下去。
在国际各大金融期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金融期货合约多达几十种,金融期货等衍生品成交额已远远超过现货,占总期货交易量的90%,而商品期货仅占10%。目前我国期货品种还仅局限于商品期货,而在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作用上功能更为显著的股指、利率、外汇等金融期货在我国仍是一片空白。我国曾在1993年为了刺激国债市场,经财政部、人民银行批准在上交所试点国债期货,但由于违规持仓,交易所又没有完备的预警工具,引发了“327”国债风波,良好的愿望演变成了一场金融灾难。
我国目前期货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期货交易所还是赢利性机构,期货交易手续费过高,导致期货市场效率较低。投机交易过多而套期交易过少,过度的投机导致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在管理模式上,发达国家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一般为政府、交易所和期货行业协会三级管理模式,而由于我国的特殊背景,期货管理经历了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到集中统一管理。
三、中国期货市场展望及发展前景
期货交易由于本身所具备的现货交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合约标准化、交易集中化、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杠杆机制。我国期货交易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国际接轨。但国内期货市场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无论是在交易品种、管理模式及交易制度与国际接轨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国内期货市场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风险急剧放大。股指期货、利率期货等金融期货发展迫在眉睫。发展金融期货市场,有利于期货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完善结构,增强弹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更好地促进市场发展。首先,以率先推出的股指期货为例,股指期货带来的做空机制帮助投资者对冲股票买卖风险,将证券市场上一部分资金引向期货市场。其次,相比商品期货动辄上万元启动资本而言,金融期货投资进入门槛更低,将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再者,期货市场的扩容将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较一般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资金实力雄厚,资金回报率要求更高,也更注重研发投入,理性投资的发展又将进一步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期货市场;现货市场;关系探究
一、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基础
(一)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长久以来,现货市场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即期交易阶段和远期交易阶段。其中,即期交易阶段指的是买卖双方通过见面协商的方法进行交易,在达成交易合约后,即时进行钱物的交易。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较长时间内,该种交易方式一直是主要的交易方式并且保留至今。而即期交易方式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在商品经济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1】。例如,当人们想在交易过程前就将交易的内容确定下来时,这种交易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远期现货交易方式便产生了。在远期现货交易方式中,人们在合约签订的时候,就制定好交易商品的数量、规格、品质、交货时间和地点以及交货的价格等。在进行交割时,买卖双方根据所签订的合约交易。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远期交易方式比即期交易方式更加方便,同时远期交易还具有一定降低风险的功能。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远期交易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例如,在远期交易中,进行交易的商品缺乏统一的标准,付款条件也并不一致,没有集中的交易市场导致交易困难,交易双方的信用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出现毁约情况的发生等。同时,远期交易合约由于自身的限制,导致几乎很难被转让。这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期货交易应运而生。可见,现货市场正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基础。
(二)期货市场的发展规模受到现货市场的制约
期货市场主要指的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市场。期货交易是一种标准化的交易方式,具有非常严格的交易程序和交易规则,同时具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期货合约中规定了标准的交易数量、质量等因素。而交易价格是根据市场的反应来决定的。由于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现货市场对于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例如,在任何一个地区,其期货市场的规模都是有限制的,如果没有考虑现货市场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过量的期货交易,很可能在浪费较多资本的同时,使得期货市场的品种出现重复和分散的情况,严重的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2】。
(三)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发展水平有决定作用
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如果现货市场中,相应的现货交易规则还没有有效的被建立,经常出现违法违约的情况,那么期货市场的水平也将很难得到保证。另外,期货市场中,期货品种的选择也与现货市场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通常,期货品种要选择具有能够进行长期保存的,供求量较大的商品进行期货交易。而现货市场的发展程度越高,可成为期货品种的商品也就越多,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期货市场的繁荣。例如,香港期货市场在发展初期,将现货市场中交易量较小的棉花作为期货品种进行交易,但该品种由于缺乏市场基础,因此市场并不认可,从而导致期货交易的失败。但后来,香港将自身金融中心的特点进行发挥,将金融产品作为期货品种,取得了非常好的交易效果,促进了金融期货交易的繁荣。
二、期货市场有效弥补了现货市场的不足
(一)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能够规避价格风险
在现货市场中,由于随着交易时间的变化,商品的交易价格也很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很可能产生价格风险。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对于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主要指的是通过买进或者卖出和现货市场中交易数量相等但是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同时,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内,再对买进或卖出的期货合约进行相反的操作,从而有效避免发生价格风险的行为。目前,在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利用,特别是当现货市场发生较大波动的时候,交易双方经常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来规避价格风险。
(二)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能够调节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能够对现货市场进行适当调节。在期货交易被应用以前,现货市场上的价格是企业经营者主要的决策依据。但现货市场的价格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和波动性,因此以此作为决策依据不够科学。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市场上的供需关系,从而提供有效的经营决策依据。在期货市场上,人们通过经纪人将自己认为的商品变动关系传递到期货交易市场中,这种信息的传递具有较强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因此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市场上某一个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依据该价格就可以较好的对现货市场进行调节。
(三)期货市场对商品流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货市场对商品的流通也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现货市场中,浪费情况比较严重,有的企业由于经营失误导致大量的库存囤积,另外在对这些商品进行搬运时,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和财力成本。而通过期货市场可以形成有效的供求机制,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可以进行频繁的非实物交割,从而加速了商品和物流的脱离,最终减少了库存和浪费情况的发生,促进了商品的有效流通。
三、结语
期货交易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期货交易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资本市场中,金融工作者需要对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关系进行清晰把握,明确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发展基础,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有效补充,从而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促进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创练,黄跃.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溢出效应及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中、美、日、香港等市场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06.
关键词:套期保值;现货;期货;买入;卖出
一、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原因
近年的国际铜价使生产者经营者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即价格风险。无论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动,都会给一部分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造成损失。在持有商品期间,一旦市场价格下跌,商品实际售价低于预期售价,使经营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同样,任何需要购进原材料及某种商品的企业又可能因价格上升而蒙受损失。产品能否以预期的价格出售、原材料能否以较低的价格购进是经常困扰生产经营者的主要问题。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就可以对采购价或销售价进行预先管理,在理想价位上敲定下阶段的采购或销售价格,锁定生产成本或销售收入,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二、企业卖出套期保值好处及不利
企业卖出套期保值好处主要有:(1)卖出保值能够回避未来铜现货价格下跌风险。(2)经营企业通过卖期保值可以便公司按照原先的经营计划,强化管理,顺利完成销售计划。(3)有利于现货和约的顺利签订,企业由于做了卖保值就不必担心对方要求以日后交货价为成交价,因为在价格下跌的市场趋势中企业由于做了卖期保值,就可以用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货价格下跌所造成的损失。能有效的锁定成本,防止现货市场价格下跌风险。(4)保值企业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少量的交易保证金,通常在5~10%之间,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卖期保值不利主要有:(1)铜价格出现上涨,前期卖出的期铜合约将会出现亏损。现货市场由于价格上涨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增加可能会被期货市场上的亏损吃掉,不过前期成本将会稳定不便。(2)套期保值策略主要目的是锁定成本和利润,也就是说公司放弃了日后出现价格有利时获得更高利润的机会。
三、如何评价套期保值效果
套期保值的根本目的是锁定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本或盈利,而不是从单边市场获得价格变动的收益。因此,评价套期保值效果要看是否达到预定目标,从损益指标看应该是两个市场盈亏相抵后的净值,而不是单个市场的盈亏。一些公司为了追求长期的稳定发展,或配合项目运行,套期保值方案往往跨越数个年度。套期保值效果当然也要从多个年度的综合结果进行评价,不能因为一个特定时期的结果否定既定方案。
四、套期保值的操作原则
1 交易方向相反原则
在期货市场上采取与现货市场上进行数量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如现货市场卖出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进,或者现货市场买进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的商品期货合约的交易,以期利用期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相关性,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达到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目的。从而在两个市场上建立一种相互冲抵的机制,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盈利的结果,
2 商品种类相同原则
做套期保值交易所选择的期货商品必须和套期保值者将在现货市场中买进或卖出的现货商品在种类上相同。只有商品种类相同,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才有可能形成密切的关系,才能在价格走势上保持大致相同的趋势,从而在两个市场上同时采取反向买卖行动才能取得效果。否则,所做的套期保值交易不仅不能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反而会增加价格波动的风险。
3 商品数量相等原则
进行套期保值时,在期货市场卖出的合约数量必须根据现货经营情况来制定,原则上应该与现货经营数量相当,不能超出现货经营数量,超出部分则变成投机行为,违背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的初衷。只有保持两个市场上买卖商品的数量相等,才能使一个市场上的盈利额与另一个市场上的亏损额相等或最接近。
4 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
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是指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用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最好与交易者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实际买进或卖出现货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到来,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会趋向一致。套期保值交易必须遵循的四大操作原则是任何套期保值交易都必须同时兼顾,忽略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影响套期保值交易的效果。
五、铜生产企业套期保值案例
1 牛市中电铜生产商的套期保值交易
我国企业进口铜精矿,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惯用的贸易方式。(1)点价在这种贸易方式下,电铜生产商完全可以根据其需要,选择合适的价格锁定其生产成本。 (2)平均价在这种贸易方式下,电铜生产商显然会在铜价上涨的过程中面,c茁着较大的原料价格风险,企业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就需要通过期货市场对其现货市场上的贸易活动进行保值。
案例一: 某铜业公司2008年12月与国外某金属集团公司签订一份金属含量为3000吨的铜精矿供应合同,合同特别约定TC/RC为48/4.8,计价月为2009年4月,合同清算价为计价月LME三月铜平均结算价。在签订合同后,担心连续、大规模的限产活动可能会引发铜价的大幅上涨,因此决定对这笔精矿贸易进行套期保值,当时,LME三月铜期货合约价为3100美元/吨。该公司在合同签订后,立即以3100美元/吨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买入3000吨期货合约(即公司所确定的铜精矿目标成本为3100-(48+4.8*22.5)=2944美元/吨),到计价月后,3900美元/吨清算价被确定的同时,(铜精矿价格=3900-(48+4.8*22.5)=3744美元/吨) 该公司即在期货市场上以4000美元/吨的价格,卖出乎仓3000吨期货合约。
结果显示,该铜业公司通过该买入套期保值交易,不仅有效地规避了因价格上涨给其带来的风险损失,而且获得了一定的利润。
电铜生产企业不仅可以作卖出套期保值,同样也可以作买入套期保值。事实上,在牛市中,电铜生产企业的保值策略应该以买入保值为主。
2 熊市中电铜生产商的保值交易
对于自有矿山的企业来说,成本相对固定,铜价的下跌直接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仍然必须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保值以减少损失,当出现极端的情况,铜价跌破企业的成本价乃至社会的平均成本价时,企业可以采取风险套期保值策略。
案例二:
某铜业公司在2009年1月担心铜价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于是该公司决定按每月4000吨的计划销售量,对其产品――电铜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该公司在期货市场上分别以28314元/吨,28770元/吨,29144元/吨,28970元/吨,的价格卖出0902、0903、0904、0905月份期货合约各4000吨。并且该公司将当时的现货价格为28000元/吨作为其目标销售价。2月现货铜价果然跌至28000元/吨,该公司按预定的交易策略对应其每周的实际销售销售量对2月份期货合约进行买入平仓。到2月末的套期保值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根据上述结果,盈亏相抵并减去8万元交易手续费后,还盈利28.5万元,因此该公司实际实现的销售价格为29071元/吨。这一结果表明该公司通过套期保值交易,有效地规避了铜价下跌所产生的经营风险,实现了该公司所希望的目标销售价。我们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得出在熊市中电铜生产企业,在现有的投资市场条件下,应该以卖出套期保值为主。
六、运用交易技巧提高套期保值效果
1 以趋势分析指导阶段性保值操作,把握波段行情。期市价格涨跌互现,即使是大势看涨(看跌),但从阶段来看仍是涨跌交替出现,以波浪形式向前运动延伸。因此制定阶段性套保操作方案或进行动态保值,以较小的风险获得较好的套保效果。
2 利用分割法保值,将保值方案中所确定的保值量按金字塔或倒金字塔操作,以分散风险,增加成功的机会。
3 以成交量与未平仓量等指标发出的信号来指导短期交易,同时提前对LME铜价走势作出预测。在短线运作中,由于SHME与LME铜价具有强相关性,正常情况下,SHME与LME铜价涨跌方向基本一致,要在短线操作中取胜,还需提前对LM E铜价走势作出判断。
(一)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大豆的消费总量很高,然而受农业生产能力不足的制约,国内大豆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居民的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大豆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近2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的总额逐年上升,到2013年已经超过了3000万吨。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是美国,因为美国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保障了美国大豆出口的数量和价格,成为我国进口大豆的首选国家。在近年期货市场逐渐兴起之后,中美两国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大豆期货市场,然而中美两国的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剧烈,中国的大豆进口总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种价格波动对于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利,影响的将不仅仅是我国大豆进口和大豆期货市场,还会波及整个国内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以2012年为例,受到国际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我国大豆期货市场表现非常不稳定,许多大豆经销商因为进价过高,销售利润严重下滑,最后损失了几十亿美元。造成这种损失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发展不完善,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中美之间大豆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各种问题,或多或少与中美大豆期货市场有关,只有解决好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问题,才能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我国的大豆期货市场,其他方面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差异及相互影响
从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发展来看,美国的大豆期货市场起步较早,发展更为成熟,拥有大豆市场国际贸易主要定价权。同时,美国大豆的出口量稳居世界领先地位,每年生产的大豆占据了世界大豆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这样的农业生产基础为美国大豆的出口奠定了基础,保障了美国大豆期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相比而言,我国在大豆生产和期货市场的发展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虽然大豆生产总量稳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总量非常低,每年都不得不从美国等农业强国进口大量的大豆来供国内居民的消费。除了生产总额不足以保障国民消费外,我国在大豆期货市场的运作方面也缺乏经验,进入期货市场竞争的时间太短,导致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与美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二、影响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美国的大豆生产水平
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美国大豆生产水平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国内生产大豆的主要出口到中国,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超过了进口大豆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此大的进口总量为美国大豆的生产开辟了市场,促进了美国大豆生产能力的提升,当美国的大豆生产水平得到提升之后,又会反过来成为影响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从客观角度来看,美国大豆生产水平的提升能够降低我国大豆进口价格,这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规律。然而,由于受到美国商家对大豆价格的控制,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就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定价,这时美国的大豆生产水平就会对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负面影响。
(二)中国的大豆消费能力
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中,大豆一直是大米之外最主要的农业消费品,主要用于压榨食用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大众对于食用油的消费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据粗略估算,当前平均每个家庭一个月消费食用油10千克以上,导致我国整体上每年要消费大豆5000万吨以上,而如此庞大的数量主要依靠从美国进口。此外,作为一种居民日常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不管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如何波动,居民对大豆的消费也不会大幅减少,反而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大豆期货市场就开始受制于国外市场,中国的大豆消费能力成为引起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世界大豆市场波动不断加剧以及国际资本不断渗透到我国大豆产业,大豆产业链上的各市场主体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我国大豆市场的定价权基本上掌握在国际资本手里,国家大豆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三)两国的相互影响
中美两国之间的期货市场一直处于相互影响、紧密合作的状态,不管美国多么强大,大豆的生产总量有多高,如果失去了我国这样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那么它的大豆销量就会成为一个难题。随着我国国民对食用油消费量的增加,需要的大豆总量逐年上升。两国在国际大豆市场的地位成为影响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事实证明,中美两国相互之间的合作越紧密,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就会相应地降低,如果两国之间因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出现分歧,那么价格就会相应地上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美国大豆期货的市场价格之间是互为因果的,我国大豆市场的供求变化会影响到美国大豆期货市场。
三、促进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管控机制
在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竞争中,价格的不规则波动是威胁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规避这个方面的风险,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完善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管控机制。首先要培养一批懂得期货市场运作原理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才组成管理团队,然后建立一套完整的应对价格波动的方案,随时解决因价格波动对国内期货市场带来的干扰和影响,最后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一定的管控机制。通过上述这些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价格波动对大豆期货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避免出现严重的决策失误。
(二)积极争取大豆期货贸易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针对当前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存在缺乏定价权,没有话语权的问题,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自觉投身全球范围内大豆期货贸易定价权和话语权的竞争,发挥消费大国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大豆生产能力,弥补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鉴于大豆对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大豆期货贸易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三)进一步开放国内大豆期货市场
健全大豆期货市场法律制度面对国际大豆市场的激烈竞争,不能瞻前顾后、止步不前,应该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在做好国内期货市场必要保护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开放国内大豆期货市场,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努力寻求发展和突破。加强大豆期货市场的法制建设,为国内大豆进口境外套期保值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法制保障。
四、结语
识记交易细则
在进行期货交易之前,应把期货各品种的交易细则和结算细则完全理解并牢记在心。比如各期货品种的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每日结算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和实物交割制度等等。还要理解不同交易所对期货品种不同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理解并记住这些概念后,有利于投资者在某个期货品种突发事件中,根据交易规则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举例: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的交易细则中应理解以下内容:交易品种、交易单位、报价单位、最小变动价位、涨跌停板制度、合约交割月份、交易时间、最后交易日、最后交割日、交割等级、交割地点、交割方式、交易保证金不同时期收取的比例,不同时期持仓限制,交易所库存和库容情况等等。刚介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往往容易忽略这些细则,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理解并记住以上交易细则后,下一步就是分析期货市场各品种的走势,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对该品种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计划。
期货分析方法
在期货市场中,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基本上是以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为主,尤其刚介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应脚踏实地运用这两种分析方法效果会更好。基本面分析主要是研究分析期货品种现货商品方面的供求关系,基本面分析法是研究历年现货商品的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库存量、国家政策对该品种的影响因素和其他可能影响该商品价格走势的因素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并预测该商品未来价格走势的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法通过研究现货商品的供求关系适合预测该商品价格的长期走势,不适合预测该商品价格短期的波动。
技术面分析是通过研究和分析某种商品期货以前的价格走势来预测未来市场价格变动的方向。技术分析法主要是对某期货品种以前的每日交易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成交量的波动幅度、成交量与价格及持仓量之间的变化、价格波动图形的变化等等来预测未来市场价格走势的方法,前人对此总结出很多的精髓理论,比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定律等等。技术指标如KDJ、MACD、DMI等等。这些技术分析方法在这里不做详细阐述,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书籍学习和运用这些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是对市场本身价格走势进行预测的分析,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非常频繁,故技术分析法不太适合预测长期的价格走势,只适合短期的价格走势预测。无论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面分析,价格都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以基本面分析预测商品的长期价格走势,以技术面分析寻找商品的合理介入价位,两者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准确的对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和判断。
制定交易计划
在预测和分析完市场价格趋势后,下一环节便是制定交易计划,这是期货交易的关键所在,制定交易计划包括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两个重要部份。
资金管理。它在期货投资中是一门艺术,直接关系到期货投资的成败。由于期货以少量保证金进行杠杆式交易,投资者采用全仓交易获利最大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故全仓交易只有在投资者对市场行情分析有把握时方可进行。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应将资金分成若干份,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分散投资,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此种分散资金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就叫资金管理。该方法的运用因人而异,管理是否恰到好处有利于促成期货投资的成功。
风险控制。其中止损是风险控制的最好方法,当投资者对市场行情判断错误时,因尽快离开市场减少损失,这就是止损的意义所在。由于市场变幻莫测,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规律时有时无,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行情预测与判断。故在实施交易计划时,发现计划与市场价格走势不符,证明交易计划出现偏差,应尽快离开市场减少损失(止损的设制应选择重要的阻力位和支撑位,均线,跳空缺口等等),等待下一次投资的机会。
投资者在每次交易前应有一个详尽的交易计划,和清晰的交易思路,交易时就不会被市场短期的价格波动所迷惑,做出非理性分析判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期货市场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有计划的投资叫控制风险,无计划的投资叫赌博”。在期货市场中,投资者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详尽的交易计划及严格的执行计划,缺一不可,刚介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须牢记。
商品价格半年下跌幅度达56%,前期价格巨幅下行催生了近期商品市场内在的反弹要求,金属铝期货价格一路从去年12月8日的最低每吨10100元上涨到现在的12000元左右,上涨约16%;而大连交易的黄大豆指数也从每吨2860元涨至3430元附近,涨幅约17%。
技术性反弹是诱发本轮反弹的重要内因,国家收储、基金调仓、产能缩减以及季节性因素等一并推动了反弹行情的发生。尽管从品种表现上看,有色金属与豆类农产品的近期反弹幅度接近,但不同品种间的走势分化已在所难免,各产品在本轮反弹中的持续性和反弹力度都会有所差异。
有色金属近期整体走强得益于国外指数基金的投资权重调整、国家收储传闻以及为避免价格进一步下挫,行业所采取的缩减产能行为。
指数基金方面,每年年初国际主要的商品指数将重新进行权重分配,进而引起不同商品的买入和抛出。在各种商品指数基金中,S&P GSCI Index(标普一高盛商品指数)和Dow Jones-AIG Index(道琼斯一美国国际集团商品指数)的规模最大,占商品指数投资总额的90%。相对于2008年12月31日的实际权重,2009年DJ-AIGIndex指数的目标权重出现较大幅度提升(如下表),铜投资比例拟增加2.8%、锌拟增加1.0%。指数基金的调仓行为在短期内势必会对有色金属价格形成利多,但是权重调整一旦完成,其产生的脉冲式影响也就逐步衰弱。
国储局对有色金属的收储行为以及部分有色金属企业对产能进行一定规模的缩减,也对近期有色金属价格的上行产生促进作用。1月14日上午,国储局在完成对29万吨铝及30吨铟的收储后,又向株冶集团、锌业股份等7家国有冶炼企业收购5.9万吨的精炼锌。尽管消息公布当日,有色期货价格再次集体走强,但国家的收储行为也仅仅是缓解了当期的供给压力,并不会改变目前整个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状态。一般来讲,国家收储的目的多半是为了缓解企业生产过剩、维持冶炼的正常运作,这与企业自身削减产能的功效异曲同工。究其根源,能够影响有色金属价格走势的还是当前全球经济状态下的市场供需状态。
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济继续下滑,而有色金属的库存也仍在增加。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不确定性,无法为金属用户提供增加采购量的动力。
豆类等农产品的走强同样受到收储政策的影响。国家近期多轮的收储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产品市场的基本面状况,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基本面整体疲软的大格局。国家收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稳定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持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是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一部分。
1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有利影响
1.1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及波动性的影响股指期货对于现货市场的资金量和交易活跃程度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对现货市场资金产生一定的排挤效应,尤其是部分投机者和被动型投资者,会将部分资金从现货市场转移到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股市的交易活跃程度。另一方面,股指期货的推出又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吸引大量的场外资金进入股市和期市。大量的理性套利者的加入将会提高股票现货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股指期货为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扩大了机构和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因此股指期货交易有利于吸引大量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的介入股市,此外还有利于减少一级市场的资金堆积。从资金市场的流动性看,我国包括银行存款在内的场外资金规模也是很庞大的。因此,股指期货上市能够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理论上来看,股指期货推出不会增加现货市场波动性,反而会减小市场波动,起到稳定现货市场的作用。股指期货选择了采用自由流通量加权的沪深300指数,就市场的广度、深度和编制方法等方面来说,在国内最具抗操纵性。相比海外市场期指主要合约标的物来说,沪深300的抗操纵性也非常突出;股指期货交易的各项规则细节,也有助于防范操纵。比如,采用最后两小时指数算术平均价作为最终结算价,进一步增加了操纵的难度;跨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建设:中国证监会、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证登记公司、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一起研究部署跨市场协调监管的多方面工作,防范恶意资金进行跨市场操纵;设置了严格的限仓制度,限定投资者最大允许持仓量,严防多空对峙。交易所建立了周密的大户报告制度。符合条件的大户必须向交易所报告所有的重要信息,交易所则通过掌握大户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1.2对股票市场趋势性及结构的影响股指期货上市不一定会引起股市大跌。根据统计,股指期货推出后,股市上涨和下跌的市场都存在;从交易结构看,现有的股票市场没有避险工具,一直是一个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市场,其结构是不完善的,风险是完露的。股指期货将给投资者一个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既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做多,也可利用股指期货做空来对冲股票市场的风险。股指期货以其独特的做空机制、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等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对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产品结构看,股指期货推出将促进股票市场资金配置向指标股倾斜,蓝筹股的资金聚集度进一步加大。股指期货推出以后,机构投资者的避险和套利操作将使其对现货市场上的指标股需求大量增加,推动指标股的价格上涨,而非指标股活跃程度会有所降低。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后的5年间,指数样本股的市值提高幅为非样本股的2倍以上。
2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现实的负面影响
股指期货套利的方法有很多,但适合套利的方法一般是指期现套利,即股指期货合约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偏差。即通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卖出股指期货,或卖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买入股指期货获利。期货套利又分正向和反向套利。正向套利是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的同时按照当前的价格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后,赚取无风险的利润过程。反向套利:当股指期货价格过低时,卖出股指期货,并同时按照当时市场的价格买入股指期货合约,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后,赚取无风险的利润过程。从2010年4月16日起,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挂牌基准价定为3399点。这是中国内地首个股指期货产品,中国资本市场因此实现由单边市向双边市迈进。上市交易合约为沪深300股指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2010年5月、6月、9月和12月合约;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挂盘基准价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合约上市交易工作日公布为3399点;交易保证金和涨跌停板幅度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5月、6月合约暂定为合约价值的15%,9月、12月合约暂定为合约价值的18%;上市当日涨跌停板幅度,5月、6月合约为挂盘基准价的±10%,9月、12月合约为挂盘基准价的±20%;手续费: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交易手续费暂定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交割手续费标准为交割金额的万分之一;持仓公布:每个交易日结束后,交易所单边持仓达到1万手以上和当月(5月)合约前20名结算会员的成交量、持仓量。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具体的现实影响如下。
2.1股指期货定价权不会旁落:现货充足股指期货在国内是个全新的投资品种,其定价方式与商品期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商品期货的价格主要受标的商品的供求影响。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其价格变化的驱动力也就不一样了。比如,目前国内正在艰苦抗争的大豆产业,由于大豆的产量大部分集中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在最近5、6年里,国际市场基本上控制了大豆的价格水平,2004年国际市场减少对市场大豆的供应,导致大豆期货价格奇高,而之后中国很多企业购买了大豆,国际市场又增加了大豆的供应,导致最近几年大豆价格的大幅度走低。在这个价格变异的同时,伴随着中国大豆企业和食用油生产企业的大面积陷入困境。所以在,商品期货市场上,定价权是个十分重要的参考因素。目前,股指期货尚未看到国内定价权的缺失,沪深300指数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对应现货供应量,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的供应量为指数的总流通市值,沪深300成份股按可自由流动量计算的流通市值之和达到7.6万亿,而沪深300的A股总市值之和超过16万亿,从供需角度来说,好像还不存在因现货不足而导致逼仓情况的出现。
2.2权重股波动造成短期操纵的可能性2010年3月2日,在股指期货未出台前,我们已经很明显地发现个别权重股的价格波动对指数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虽然沪深300现货供应充足,但这并不代表在短期的交易中,指数短期波动性影响操纵可以完全排除。在节后首周交易日中,我们发现沪深300指数在2月23日和2月24日有明显的跳跃,23日沪深300指数单边下跌,最大跌幅达到81个点,而24日指数又完全收复。当日影响的因素在第二天被很多媒体热评,由于中国平安在22日公告表示其8.6亿股员工股解禁后将在3年内逐步减持,导致当日平安在23日大幅下跌,指数在中国平安的带动下连续下挫了数十余点。平安现象给我们预示了一个问题,即使沪深300的现货供应充分,但是对占指数权重比较大的成份股的价格操纵,仍能给指数带来相当显著的波动。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市场难以排除一部分具有价格确定权的交易主体,利用个别权重股的价格变动,影响指数,从而获得一定利益的情况,从中可看出,新年首周的“平安现象”,再次给市场上了一课。
2.3减少限售股解禁影响或成难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式推出后,如何避免限售股解禁的影响将是一个难题。在指数期货未推出前,市场难以预测这种跳跃性的波动会对A股的股指期货带来怎样的影响。由于基金、保险、券商等机构投资者在与大小非的较量中处于弱势,当做多股指期货,且在现货市场增持股权重股进行套利时,随着股价上涨,大小非减持的欲望也在加强;而一旦遭遇大小非减持,可能会形成羊群效应,引起股价短期慌恐性下跌,这将使做多机构出现亏损。另一方面,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利用限售股的波动性进行做空的短期投资交易,也是一个十分具有国内特色的交易模式。当然,更多的交易及市场波动的特点,也许只能等到指数期货真正出台后才能看到。
2.4内外资金双双收紧2011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一度逼近2200点,创下2009年来的新低,较股指期货上市时的3000点下跌700点。股市何时转晴,投资者最关心的莫过于货币政策何时转向。实践表明,货币供应增速的变化,往往引发市场走势的变化,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去年以来,货币政策从紧,从2011年算起,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去年6月,这一比率上调至21.5%的历史新高。即使放眼全球,也很难找到几个如此高水平冻结资金的国家。受这一因素影响,新增贷款额从2010年1月的万亿水平降至最近9月的4700亿,流动性收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外汇占款数据波动,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央行数据显示,7月是截至当时的年内外汇占款次低值,可到了8月,一下子成为年内外汇占款次高值,到了9月,这一数字又明显下降。除去贸易顺差及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占款很大程度代表了热钱流入的情况。从国际资金流入来看,热钱对中国的观望显然也使得中国股市丧失了部分助推力。
2.5大股东疯狂减持大股东减持也成了今年单边倒的趋势。根据巨灵金融系统显示,截至2011年10月26日,2011年关于减持的公告共计534份,而增持公告仅计123份。而根据东方财富网数据系统显示,最近一年高管增减持名单中,有506家上市公司遭减持,而仅有257家公司被增持,其中华谊兄弟(300027)、天马股份(002122)以及滨江集团(002244)名列减持榜前三。从华谊兄弟(300027)三季报显示,公司创始人股东分众传媒的“掌门人”江南春、导演张纪中纷纷在三季度大幅减持套现,从前十大无限售股股东中淡出。此前,冯小刚、马云就已大手笔减持华谊兄弟。其中,马云更是解禁一笔抛售一笔。而天马股份(002122)早在2010年就成为A股“减持王”。数据显示,该公司2010年共有7名高管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总共减持5975万股,套现多达7.34亿元。无论减持股数还是套现总额,均列A股榜首。2010年12月8日,公司股价借“高铁”概念涨停。第二天,天马股份6名高管就集体抛售2150万股,一天套现近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也加入了减持行列。受地方政府债务及土地出让受阻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资金紧张,羊城晚报记者曾抽样调查了167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共有18家公司被国有股东减持,占比达到10.8%。
2.6基金数量猛增规模缩水据巨灵金融系统显示,从2010年底,尽管基金数量逐季上升,但基金份额却呈现下降趋势。可以说基金份额是基金公司采取扩张的方式人为拉上去的,而非股民投资意愿推动。就单基金吸取的份额来看,下降更为明显,其中今年第二三季度分别环比下降7.3%和9.8%。而根据天相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2.064万亿元,与二季度2.289万亿元的规模相比,减少了0.225万亿元,缩水近10%。基金规模缩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基金亏损严重,据悉,三季度各类基金总体亏损达到2413亿元,仅货币市场基金取得正收益,股票型基金以近1600亿元的亏损额占据了总亏损额的66%。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基金的资产总净值也是逐季向下。从2010年四季度的27343亿下降至20031亿,降幅达36.5%。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投资前景不确定性大,股民对未来股市表现感到悲观。从股民来看,股民的证券交易资金在股市低迷时也呈下降趋势。根据中证登公布的月度统计报告,统计发现,自然人账户中原来占主体部分的1万~10万及10万~50万账户数量分别下降0.7%和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