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节能相关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8 15:17: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节能相关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节能相关知识

第1篇

关键词:负荷率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供电半径绿色照明

引言

目前能源紧缺,我国又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天然气和石油等能源,而且我国人均资源和能源都相对比较贫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50%,在能源利用率方面仅占30%,而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率一般可达50 %以上,与我国相邻的日本,其能源利用率可达到57%。我国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因此,增强建筑电气节能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措施和根本保证。

1变压器的选型

通常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在进行变压器选型时,首先要考虑选用损耗小的节能变压器,而反映变压器损耗大小的主要参数就是空载损耗P0、负载损耗PK、附加杂散损耗等。空载损耗P0 又称铁损,是一个不随负荷变化,与变压器工作温度变化无关的参数,但它是常年消耗,所以在选择变压器时应予以足够重视和关注;另一个是衡量变压器产生损耗水平的重要指标――负载损耗PK , 又称铜损,是一个与变压器工作温度和负荷率大小有关联的损耗。许多厂家都会在样本中给出在一定温度下的负载损耗PK 值(如F级、H级绝缘不同温度时) ,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型号的干式变压器空载及短路损

从表1可看出:

(1) SCB10 干式变压器的铁损和铜损均远比SCB9低。

(2) 同一型号干式变压器工作温度为120 ℃时的铜损比工作温度为75 ℃时高。

(3) 变压器容量越大,则铁损越大,所以认为容量选择过大不仅会增加基建投资,还会使铁损比重明显增大。

(4) 除了两回路供电的一、二类负荷需要两台以上变压器外,从减少损耗角度考虑,在容量相等的情况下,多台干式变压器会比单台和少数几台干式变压器损耗更大。

(5) SBH11-M非晶变空载损耗最低,但负载损耗一般,大容量规格目前生产不多,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6) 对季节性负荷(如冷冻机等)也可采用双容量变压器,用绕组串、并联的方式运行,通过磁通密度变化来适应季节性负荷变化。这种变压器在低负荷时,具有极低空载损耗,只有普通变压器的5 %以下,比非晶变损耗还低,从而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新颖节能干式变压器SGB11-R比SCB9空载损耗减少40 %。比SCB10系列空载损耗降低24 %,负载损耗也降低了11. 7 %。

2合理选择供电电压等级

在相同线路长度和线芯截面条件下,输送相同功率的线路损耗与配电电压平方成反比。电压等级越高,线路损耗越小。与此同时,缩短线路供电半径,不但可以减少供电线路损耗,同时还能保证电能质量,减少电压降,这就是要设置负荷中心的原因和合理选择供电半径的重要性。另外,在选择供电电压等级时,还需要综合权衡后舍取。

2.1关于供电半径的提法,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篇》(2003版)第3. 1. 3

条规定,变配电所的位置应靠近负荷中心或大容量设备(如冷冻机房、循环水房等) ,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00 m时, 当供电计算容量超过500 kW ,供电距离超过200 m时,宜设置变配电所。

(2) 根据GB 12497―1995《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第7. 3. 3条规定,容量在200 kW 以上应优先选用高压电动机。

(3) 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3. 4. 2条规定,“用电设备在250 kW 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 kVA 以上者,宜以10 ( 6) kV供电”。

(4)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 082107―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7. 3. 3条规定,

“单台用电功率大于350 kW 的电动机宜采用中压电动机”。

(5)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2008) 828号第1. ( 4). 8 条规定, 除变频供电外, 单台大于550 kW的电动机(含电制冷机组) 应采用10 (6) kV电源供电;单台额定功率大于350 kW的电动机(含电制冷机组)宜采用10 ( 6) kV电源供电。

综上所述, 在确定供电等级时,应综合考虑用电负荷的大小、供电距离、初投资及年运行费用等各种因素,进行优化选取。

3绿色照明和节能

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第3. 2. 3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室内照明不应采用普通照明白炽灯,推荐采用细管管径直管型荧光灯。用紧凑型荧光灯替代普通的白炽灯可节电70 % ~80 % ,推广应用细管荧光灯( T8型)比传统的卤粉荧光灯( T12 型) 提高光效约

15 %~30 %。以T8型36 W 为例,三基色中色温灯管代替常用卤粉荧光灯( T12 型),发光效率提高34 % ,,显色指数Ra提高到80以上。在工程设计时,未写明采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制造厂家自然不肯提供三基色荧光灯, 因价格差异10 %。在今后工程设计时或招标文件中,应写明采用三基色节能荧光灯管,这样才比较切合实际。

但无论是采用紧凑型荧光灯,细管荧光灯( T8型)和金卤灯都需要相应地配置镇流器。由

于气体放电灯配电感镇流器功率因数较低,因此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第3. 3. 5条规定:“直管型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又如对于T5直管荧光灯,由于采用电感镇流器不能保证可靠启动,必须选用电子镇流器。同时,在选用不同型号灯具时,还应注意不同场所的环境温度。

如图1所示,T8型荧光灯最佳工作环境温度为25℃, T5型荧光灯最佳工作温度为35℃,在最佳工作环境温度下,灯管的光通量输出最高。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该值时,光通量都会下降。由此可见,这就特别适合具有空调设施的车间,环境温度为25 ℃的纺织、化纤工厂。T5型荧光灯管在环境温度为35 ℃时,其光通量输出最高。因此也同样可以获得合适的环境温度。

第7. 4. 5条规定:“每个照明开关所控的光源数不宜太多。每一房间灯的开关不宜少于2个(只设置一个光源的除外) ”。这一条节能措施通常是被忽略的,因此在工厂设计中也应特别引起重视。

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第7. 2. 10条规定:“供给气体放电灯的配电线路宜在线路或灯具内设置电容补偿,功率因数不低于0. 9”。例如,在采用T8型荧光灯管,选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时,必须装设电容器补偿,使单灯功率因数达到。这样可以减少线路的电压降和无功损耗。传统的电感镇流器自身功耗约占光源功率的20 %,而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的自身功耗约占光源功耗的10 % ,寿命为7 ~10 a, 并具有谐波少、价格低等优点;电子镇流器的自身功耗仅为2~3W,寿命一般为3~5 a,具有低频闪和功耗低等特点,这对严格执行强制性规范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第6. 1. 7条,确保降低照明功率密度(LPD )限值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工程设计时不可忽略镇流器或变压器的损耗。

4结语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 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1 例,女21 例,年龄55~85 岁,所有患者均为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文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46 例,男34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61.92.4) 岁;致病因素:股骨颈骨折19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 例,创伤性关节炎5 例,股骨头坏死11 例,良性和恶性骨肿瘤3 例;固定方式:非骨水泥固定35 例,骨水泥固定11 例;术前Harris 评分12~42 分,平均(31.092.15) 分;病灶位于左侧者29 例,右侧者27 例。对照组36 例,男27 例,女9 例,平均年龄(60.62.8) 岁;致病因素:股骨颈骨折17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 例,创伤性关节炎3 例,股骨头坏死8 例,良性和恶性骨肿瘤2 例;固定方式:非骨水泥固定29 例,骨水泥固定7 例;术前Harris 评分10~43 分,平均(30.842.38) 分;病灶位于左侧者19 例,右侧者17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

(1) 良肢位摆放干预,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其能够使术后关节相对稳固,从而预防预防术后关节出现病变模式,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

(2) 早期康复干预,早期康复主要在于恢复关节功能,在康复锻炼和治疗中预防髋关节内旋超过中立位等过大禁忌动作,锻炼方法包括踝泵部、臀肌收缩、足跟滑动、髋关节屈曲等,康复锻炼效果较好者可逐步练习高椅坐位。

(3) 巩固康复锻炼,根据患者切口愈合、肌力恢复及疼痛等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期间可增加柔韧性综合功能训练,期间指导患者避免双叉上楼等易导致人工关节受力过大动作,同时指导仰卧位膝关节屈曲、蝶式牵引、提踵练习、哈壳式运动及坐位曲髋等训练。

(4) 术后晚期康复干预,患者在术后3 个月后可视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交替性上下楼梯,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可逐步增加至90,亦可进行单膝贴近胸壁练习,完成较好者可进行托马斯式牵引训练,在不引起疼痛前提下进行仰卧位直抬腿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髋部伸肌、外展肌肉等抗阻训练,逐步帮助患者恢复平衡感及日常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1) 术后12、24 周采用MX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髋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测定,通过骨盆倾斜角度评价髋关节稳定性,倾斜角越大说明髋关节稳定性越高,通过运动弧度对髋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价,弧度越大说明关节活动度越高。

(2) 关节术后功能采用Harris 标准进行评价,该评分标准分别从疼痛、日常活动、步态、行走辅助、行走距离、畸形、活动范围共计7 个维度进行评价,各维度及总评分越高说明关节功能恢复越佳,总分在0~100 分,90~100 分表示关节功能优,80~89 分表示关节功能良,70~79 分表示关节功能可,70 分以下者表示关节功能差。优良= 优+ 良。

(3) 康复锻炼依从性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康复锻炼时间、锻炼强度等,根据调查结果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三类。

(4) 生活质量采用GQOLI-74 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共计5 个维度及74 个单项,每个单项分为5 级,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__ (%) 表示,比较采用字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髋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及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2.3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观察组康复锻炼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4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GQOLI-74 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3篇

念;知识点;辩证

〔中图分类号〕 G71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A)―0075―01

一、关于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概念

从广义上说,结构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客观事物都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存在、运动和变化。功能是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结构与功能是一个相对的范畴,是辩证统一的。

就植物体而言,结构指植物体某一部分的层次、组成等构造性特点。形态一般指某一部分的外观特点,包括形状、颜色、大小等。结构一般都与形态紧密关联,一般统称为形态结构。功能指植物某一部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般理解为生理功能。

二、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知识点

1.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般分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细胞壁处于细胞的最外边,其结构从外向内一般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有的还具有次生壁,其组成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这些物质有硬度、弹性和韧性,还有一定的通透性,这些结构特点与细胞壁完成保护、运输等功能是相适应的。

2.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为扁椭圆形、球形等,每个绿色细胞含有几个、几十个或数百个叶绿体,所以叶绿体的总表面积要比叶片面积大很多,这就有利于光合作用;叶绿体表面有两层生物膜,能选择性进行物质交换;叶绿体内分为基粒和基质两部分,基粒由许多类囊体片层整齐有序地堆叠起来,有利于光能的集中吸收和传递,促进光化学反应的快速进行;基质为水溶液环境,存在酶类、无机离子、核糖体等,有利于光合作用碳同化的进行。可见叶绿体从形态到内部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都是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

3.风媒花、虫媒花的形态结构和传粉方式。风媒花要依赖风力进行传播,所以花粉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无香味、不鲜艳、数量多等特点,雌蕊柱头呈羽毛状等便于接受花粉;虫媒花要依赖昆虫传播,所以具有花大、花粉粒粗糙和有粘性等特点。

4.气孔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气孔是植物进行水气交换的主要通道,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有哑铃型或肾脏型,其靠近气孔器的一面细胞壁厚,其他面较薄,能随着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而膨胀和收缩,从而调节气孔开张和关闭。

5.水稻气腔和通气。水稻由于长期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下,其茎秆基部薄壁组织里分布一些大型气腔,有利于水稻通气。

6.鳞芽与抗寒。许多木本植物的芽都为鳞芽,鳞片外面常覆盖绒毛或蜡质,有利于鳞芽的抗寒越冬。

7.禾本科植物的泡状细胞与抗旱。禾本科植物叶片的上表皮中有许多呈扇形排列的泡状细胞,壁薄,有大液泡,干旱时,泡状细胞失水收缩,使叶片卷缩起来,以减少水分散失,空气潮湿时又吸水膨胀使叶片展开。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节能;质量监督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调查统计显示人类取自自然界的物质原料50%以上用来建造各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建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也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在环境污染调查中,与建筑有关的污染占社会生活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所有垃圾中占40%。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今天新增建筑将消耗大量的土地及物质资源而且还将消耗大量的能源。

一、我国墙体工程施工的构成和作用

自建筑事业发展开始,我国的墙体工程就因其自身的重要性,在建筑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墙体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墙体可以进行不同划分,如果按照墙体受力情况划分,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如果按照墙体构造方式,可以分为实心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等;如果按照按墙体材料分类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石材墙、板材墙、整体墙等。不同的划分方式展现了墙体在选材和构造上的多样性,从而为节能建设提供了多方面的考量。

墙体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在承重方面它主要是通过对墙体的受力情况实现的,通过对对墙体进行稳定性的设计,使墙体可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所传来荷载,从而实现建筑的基本构架;在围护方面,通过一顺一丁式、全顺式、顺丁相间式、多顺一丁式等排列组合方法,使墙体在围护方面表现的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墙体维护的稳定性;在分隔空间方面,它主要是通过墙体使建筑与外部空间进行分割,并使建筑内部进行间与间的分割,一方面实现了建筑空间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使建筑起到了保温、隔音的效果。

二、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督制度

建筑工程墙体在进行施工的过程, 受许多方面的影响。如对设计图纸是否严格遵循, 建筑承包商是否严格按照材料要求进行采购,建筑过程中是否及时提交检测报告等。这些不能由国家利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 只能依靠市场进行自身的调节与监督,然而,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市场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监督的作用,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 使得建筑工程的墙体节能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2对建筑图纸没有进行严格要求

要对建筑工程墙体节能进行施工, 首先需要有建筑设计图纸。就我国目前来看, 部分建筑工程, 尤其是私人承包的小型建筑工程, 对于设计图纸并没有严格进行审查与规范, 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 建筑施工队伍临时对其进行更改, 最终导致施工效果与设计存在一些差距。如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出于节能的目的, 图纸设计采用的是较小的窗户, 但由于涉及不规范, 使得建筑工程整体缺乏美感, 甚至不协调, 承包商出于将建筑工程卖出的利益心理, 为了美观临时采用大型的窗户, 导致墙体失去了节能效果。

此外, 还有些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材料的价格、经济效益等问题, 擅自购买质量较差的材料,也导致了无法发到建筑设计图纸中建筑工程墙体节能的质量要求。

2.3节能验收、检验缺乏相关的制度与机构

在建筑工程竣工后, 需要对其进行验收, 然而, 在我国, 承担验收任务的往往只是建筑工程的承包商、设计者, 对其墙体节能的效果往往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验收, 只能凭借日常的经验去判断。

在对墙体节能施工质量进行检验时, 虽然我国有相关的实验室和现场检验制度, 但是由于高昂的检验费用以及繁杂的程序, 许多建筑工程中没有对其进行专业的检验, 这就导致了节能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得到保障。

三、加强对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监督的对策

3.1建立健全市场监督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较大自主性的市场经济, 市场可以根据其自身规律进行调整与规范。因此, 为了更好地规范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的质量, 需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督制度。

市场监督制度所依靠的力量是市场自身的, 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监督协会, 利用民间组织的力量, 对建筑工程所采购的材料、施工过程以及竣工验收进行监督, 并对施工队伍进行管理。与此同时, 形成统一规范的施工队伍,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 通过监督协会来寻找正规的施工队伍, 该施工队伍必须对监督协会负责, 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可以直接与监督协会进行沟通, 并最终由监督协会处理。

3.2政府发挥作用, 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

即使建立健全了市场监督制度, 由民间组织对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的监督也没有最终的约束力与强制力, 并不能从根本上规范建筑施工的过程。

因此, 政府必须发挥其作用, 利用国家权力, 对于建筑工程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进行严格的规范与具体的调查, 只有符合要求的建筑工程才能准许其进行施工。此外,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验收、竣工进行监管, 政府可以通过专业检验检查机构进行, 为建筑工程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检验其墙体节能施工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以此作为警戒。

3.3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图纸进行, 规范建筑施工材料

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是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基础, 也是施工的灵魂, 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为了进一步规范施工过程, 在进行建筑工程图纸设计时, 必须通过专业人员进行, 合理考虑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和墙面节能施工,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化的设计。此外, 进行施工设计图纸审批时也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来执行, 不得随意由建筑施工队伍决定。最后, 施工过程中, 若由于客观原因,不得不对建筑施工图纸进行更改, 必须暂停所有的施工工作, 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后确定更改才能继续进行。与此同时, 必须严格规范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了施工结果最终能否有效地起到节能的作用, 在进行施工前, 必须对节能材料进行审查与检验, 并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 出具检验报告, 确认材料具有节能的效果才能进行施工。

3.4建立健全相应的检验机构

诚然, 节能建筑工程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许多, 但是真正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则少之又少。除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外, 建筑工程缺乏相应的检验机构也是导致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已有相应的检验机构, 但是由于价格高昂、程序繁杂, 很少建筑工程会选择对其进行墙体节能检验。因此, 为了真正实现对建筑工程的节能检验, 相应的机构可以采取公私合营、股份制等方式, 使得更多的民营企业进行参与, 降低其进行检验的价格。此外, 建筑工程还可以通过采用聘请检验机构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的形式进行, 在施工的过程中, 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与指导, 能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的质量。

四、结束语

建筑能耗在社会商品总能耗中所占的比率持续上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节能将超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成为节省社会能耗的首要方面。政府及其相应职能部门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减少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环节出现的纸漏赴绝“ 豆腐渣” 工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距较远,能源增长速度也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做好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是社会降低能耗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施工部门、监理部门、政府部门各方进行协调合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矿石制酸;硫磺制酸;工艺比较;节能分析与研究

一、前言

随着我国硫酸工业大型化的迅猛发展,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节能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首先分别对矿石制酸与硫磺制酸工艺进行了论述,并对硫磺制酸与矿石制酸工艺的优势与提高硫磺制酸节能的主要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同仁参考。

二、矿石制酸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2)过程分析

(1)矿料

矿料为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矿料平均含硫为30%,各矿区的含硫量波动大,且含有砷、氟元素。因为生产1It硫酸需耗1t矿料,故矿料需求量大。由此造成运输量巨大,运输费用高,且堆放场地大的问题。

(2)粉碎

因为进厂的矿料大小不一,且有部分块料。在进入沸腾炉焙烧之前必须进行破碎,以达到3.5mm×3.5mm以下的要求。大块料采用腭式破碎机破碎,再用反击式破碎机进一步破碎。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能耗也大。

(3)焙烧

破碎合格的矿料投入沸腾炉焙烧,二硫化铁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4FeS2+llO2=8SO2+2Fe203+3305.36kJ

生产1 mol SO2产生0.25 mol Fe203

S的原子转化率为100% , O的原子转化率为72.7%。

(4)水洗净化

沸腾炉出口二氧化硫气体中含有固体悬浮物和气体组分:矿尘、二氧化硫、氧、三氧化二砷、氟化氢等。需要的是二氧化硫和氧,二氧化硫和氧在转化器

内转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通过吸收塔生成硫酸。而其他的杂质均应除去,否则影响生产。

炉气中矿尘浓度高达150-300g/m3,将使管道堵塞、触媒结块失去活性、转化器阻力上升。三氧化二砷使钒触媒中毒。氟化氢引起触媒粉化,活性下降。因为对气体状态的砷、氟,目前工业上尚不能进行干法净化法将它们从炉气中分离出来,故仍须用水洗涤来进行分离,将砷、氟化合物吸收溶解到洗涤水中,达到二氧化硫气体净化目标。故在这一过程中需用大量水洗涤,从而产出大量污水,平均每吨酸产出污水10-15 t。从沸腾炉出来的二氧化硫气体温度在9000C左右,通过除尘、水洗净化后,二氧化硫气体温度降到400C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能量被消耗,没有被很好地利用,且要增加许多动力设备,增加能耗。

(5)干燥以后工序变化不大。

三、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1)液硫

来自日本石油工业提炼后的液体硫磺纯度高,含量达99.9%,无其他杂质。储存场地小,运输量小,硫磺约5万t/a。

(2)焙烧

S+02=SO2热量

生产1 mol SO2产生零废物,S,O的原子转化率都为100%,这样就提高了提高原子转化率。

四、硫磺制酸与矿石制酸工艺比较的优势探讨

(1)减少工序,消除污染源

硫磺制酸工艺少了粉碎、水洗净化两道复杂的工序,同时也消除了三大污染源----粉尘、污水、矿渣。

(2)能源消耗下降

(1)矿石制酸电耗为110kWh/t,硫磺制酸为70kW・h/t,下降了36%:深井水用量从100万t/a,下降到20万t/a。

(2)硫磺制酸工艺能源利用更加合理。硫磺炉出口的10000C温度的二氧化硫气体经中压锅炉、过热器、省煤器充分利用热量后,二氧化硫气体降温至4200C进入转化器。

(3)生产场地缩小,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硫磺制酸生产用地小,且节省了大量矿料和矿渣堆场,这对企业的发展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极为重要。

(4)效果

表1、矿石制酸与硫磺制酸工艺比较的效果

悬浮物

/t・a-1 砷

/t・a-1 氟

/t・a-1 污水量

万/t・a-1 排污费

/万元・年-1

矿石制酸 670 1.01 12 430 87

硫磺制酸 116 0 0 168 27

五、提高硫磺制酸节能的主要措施

(1)优化系统,降低系统压力降。优化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投资费用与能耗的平衡,工艺技术参数定得越高、设备尺寸越小,投资费用降低得就越多,但能耗也增加得越多,硫酸的生产成本会随之增加;反之,为了降低能耗而选择较低的工艺参数,所需的设备尺寸庞大、投资费用高也是不适宜的。在设备方面,推广应用一些阻力小、能耗低的设备,如净化工序用电除尘器取代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增设减阻杆、板式酸冷却器取代间冷器、选用新型填料塔等;转化工序采用高活性催化剂,从而减少装填量、减薄床层厚度,催化剂的形状从柱状改为环状、大环状和菊形等,有效降低了催化剂床层的压力降,采用了低阻高效气体换热器降低了管程和壳程的压力降;干吸塔采用新型填料,降低填料高度。

(2)选用高效风机、酸泵。在硫磺制酸系统中,除熔硫蒸汽消耗外,风机、酸泵电耗是主要的能耗,其中风机的能耗占全部能耗的60%-70%。在硫铁矿制酸系统中,除原料破碎、电滤器电耗外,风机、酸泵的电耗也是主要的能耗,其中风机的能耗占全部能耗的35%-45%。因此,选用高效风机、酸泵是硫酸生产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风机、酸泵的效率是其固有的特性。在输送介质流量、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风机、酸泵的效率越高,则能耗越低。如德国KK&K鼓风机的叶轮采用全开、自洁、三维背弯式设计,使叶轮更加符合流体力学规律,大大提高了风机的效率。据称,在相同风量、风压的条件下,德国KK&K鼓风机与国产鼓风机相比,至少节电20%以上。此外,鼓风机设置导向叶轮的气体调节装置等节能设备和配件;根据工况变化用变极调速、变频调速、串极调速和电磁调速等方法随时调节电机转速,从而降低风机、酸泵的能耗。

(3)提高废热回收利用率。对于硫磺制酸,除散热外,理论上反应热及其输送空气的风机压缩热均可回收利用。目前,硫磺制酸高、中温废热基本上都得到了回收利用,只有个别厂对低温废热进行回收利用。在低温废热回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重视低温废热的回收利用,从而提高整个制酸系统的废热回收率。在低温废热回收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一方面应尽可能将低温位废热转化为高、中温废热,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转化工序的中温废热向低温位废热转移。同时,硫磺制酸可采用空气鼓风机干燥塔后布置流程,从而既可回收利用风机压缩机械能转化的热能,相应中压蒸汽回收率提高3%-4%(生产每吨硫酸副产蒸汽产量可增加0.03t),又可减少冷却水的消耗。

六、结论

总之,硫酸生产中的焚烧、转化、干吸过程产生的大量热量是硫酸工业得天独厚的宝贵能源,高效利用这些热能资源,将其转化为蒸汽或电能,是硫酸工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接触法硫酸生产两大工艺的能源利用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硫磺制酸工艺体现了现代化工生产清洁、节能的发展方向,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沙业汪.硫酸工艺和设备选择中的节能问题[J].硫酸工业,2006(5):5-11

第6篇

论文摘要:商周时期,中国艺术结构与王文化及史官文化发生分离,其标志是美饰象征结构意识呈现于艺术的深层执创,并通过与你性珑念的相互协合,捉成艺术观念的“实用化”,使中国艺术结构之文化体征有了十分关健竹推进和提升。

美饰象征结构是表还是本,这是认识理解早期中国艺术德性观念形式观念演化的根本。本文将着重从如下立论给予阐述:艺术结构是艺术生长乃至文化生长的根本。艺术结构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在早期艺术蜕变时期,其特殊的表现是“美饰象征”的构成,呈现与转化。这种“美饰象征”意识在其功能不断发生变化时也促生了艺术审美底蕴与整个结构机制的转换。因此,从美饰象征角度探讨这种早期艺术结构机制的转化特点,应具有理论上重要的拓新意义。

一、巫文化美饰变奏

巫文化以自然为对象施行沟通人、鬼、神的功效。自然物之于巫术,启发人从中获得某种神灵启示的凭借,因此巫文化以对自然物的能动美饰为最多。在这种巫文化的能动美饰结构与自然物固有的美饰结构之间,神灵充当着协调者的角色。由于神灵本身是观念化的,从而它能从与自然物形相不相符方面提供某种意念、憧憬、梦幻和脸想,来使民众感觉到物化的神灵。对于民众而言,则是对物的敏锐感受与对神灵的觉知呈正比结合,愈是感性鲜明的自然物。愈韶强化人对神灵的某种敬畏感。于是,内在的矛盾渐渐从这里产生,当不具鲜明感性之物给人的生存以或福或患的影响时,人们虽崇拜也愿其如己之所盼;而习见的色彩鲜艳之物.当它们并不能对人的生活产生有力影响时,人们就动用自己的意志对它的“表象”进行分解,结果就产生了由初民创造的、受神灵统御的美饰之物。这种新创的美饰之物自然把美饰功效看做根本的东西:愈是符合心愿的创造。当然也愈是能激发他们对神灵的特殊体验与感受。

神灵统驭的美饰结构实质上包含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自然实相;二是美化饰相;三是显德虚相。这三种相,越在古朴阶段越合抱为一;越到巫文化晚期越趋向分离。而其中之“实相”,即自然固有之相,会渐渐因附着在神灵(虚化的或粘实的)身上而具有可漂移功能,如光、形、色,怪状、奇特之野力等。《山海经》有个神名叫昆吾,他的形饰为虎身、九尾、人脸、虎爪。过去多视此为图腾标识,其实图腾标识正是自然美饰的综合之物。从美饰角度对神之昆吾加以分解,虎身之威风,九尾之潇洒,人脸之平易与虎爪之有力……这些表相无不实现其隐喻功能,使得所饰之神真真切切成为超自然的奇异之神。

具备可漂移功能的美饰受神灵统驭,于是,当神灵在民众观念中变得越来越具有实体性时,便使神灵的超异能力外化为对象,“美饰”之相则随神灵之变与人呈若即若离态势。神灵的演化依循这样的程序:1.万物有灵—自然物依自身之形相而产生相应之神灵观念。“万物有灵论”表明诸神灵无明显尊卑区分,此可称为自然固有之“神”德;2.万物择神有灵—民众渐渐发现自然祸福施于人并不相同,有的恩泽,有的造害,变幻无常难以捉摸。为此,他们选择并推重某些天神,如“太阳”、“天”、“山”等等,认为万物惟其具备天神属性才有灵性,这又可称为“天”德。“天神”是天德的美饰,如“昆吾”相传就主管着天上的九个部落和一个苑圃。与“万物有灵论”的“神”德相比,“天”德更显得至高无上。说:“天之本质为道德,而其见于事物也,为秩序。故天神之下,有地抵;又有日月星辰山川林泽之神,降而至于猫虎之属。皆统辖于上帝。据天神观念所造的天人之灵。最初是万物皆灵,而后是万物因天而灵,现在则是人因秉有了“天德”而成为人间的天神,“天子”即是这种人间“天神”的美称。此可称为“天人”之德。史家以我国商代为主“天人”之德的时期,意味着德性观念由天上正向人间过渡。如果前面对天神的美饰表明对万物的一种希冀,现在则美饰转化为象征。所谓“天”不外是人间某种观念本体的外化。4.依照人的方式创造出的神灵。到了巫术晚期,初民在大量的祭祀活动中发现被外化的神灵只是某种僵硬的象征,毫无鲜活生命气息,于是人们在天神之外尽量用人的方式来美饰、创造神:商代后期人神的祭祀占据重要位置,表明人的感性呈现借助旧式巫术典仪,被移置到天神身上而使之降为人神。同时鬼神亦为人神的变形。由畏天转而畏人畏鬼,自然灾害变故比之祖先功德不过“小巫”而已。先祖神灵若发怒缝怨则人间会降临莫大的灾难!对此则可称为“人天”之德。虽然至此美饰人性成份的比例加重,但人类仍脚躇在阴履的暗夜,以异化的人性统驭着人的现实生存。人本意识觉醒的“神灵”。商周之际,虽然祭祀仍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重大内容,但根本性质已发生了转化,人本意识开始走向觉醒!《尚书·舜典》记述一则舞蹈:人们狂放纵情,邀神同欢:

帝曰:夔!名汝典乐。教宵子:直而温,宽而果,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予击石扮石,百兽率舞。

这则巫事的“巫师”是一个管理音乐、舞蹈的“小官”,他“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体验人与神相沟通的乐趣。“商人了媚神,真可谓弹精竭虑,无所不用其极” “商人尊神事鬼并非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是发自于内心,来自于民族最深厚、最炽热的宗教情感”’,4_。固然尊神事鬼有其宗教感觉发展的局限,但宗教形式可以通过信仰让渡人性蕴含二青铜艺术从商代的纯祭祀功效到周代融合审美寄托,就反映了审美意识的觉醒。如纹饰图腾方面,“在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出现了一种为殷商所未见的长垂角兽面纹。最具西周特征的纹饰是蜗体兽纹,形状怪诡,想象奇特。殷商本是以玄鸟为图腾的,但殷商的青铜器纹饰中,凤凰的纹饰不算很多,最多的倒是西周初期。审美意识最集中地体现着人本意识,特别是在中国礼乐相通,乐教就是礼教,结果德性的审美象征就不时回复到其原位,在强化审美效力的同时,把更现实、深刻的人伦观念浸润到人的意识深处;《周礼·春宫·宗伯下》云:”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弟子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著宗。乐德教国子,中、和、抵、庸、孝、友”这是一种向人开放乐教的观念表达,它说明从事巫祭者,以后不一定为至尊王族,凡“有德”“有道”者都可以做巫师,而且只要做得好,死了一样像神灵可受祭拜(乐祖)。这里人本意识的凸显似乎借助著宗传达出来,但“中、和、抵、庸、孝、友”这些熔铸社会、个人意识于血缘情结的观念,却体现了把人的自在生命、情感,与人的现实位置联系起来看待的意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与自我人本非常切近的观念。在东方社会,一旦形成这样的观念,我们说它的伦理归宿与审美境界就达到某种价值坐标的谐和。那崇高的祭乐,表达的不正是一种对崇高人德的向往吗?

上述有关神灵、德性的演化,表明美饰在文化内涵的整个演变过程,始终都扮演一个基本角色:“饰相显德”。无论这“德”为“神”德,抑或“天”德、“人”德,都要通过“美饰”助人悟解以获得人伦境界的提升。而作为显德之“饰”,它的符号特性,又略显复杂,或为具实体性媒介的显示(实相),或为游离实体的“物相”呈示(饰相),亦可成为纯粹观念喻说之象(虚相)……几种复杂情形表明:符号功能的不单一,特别是符码的呈相可漂移这一特点,为美饰的效用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方便。语义符号学对此也称赞不已,有的强调它的能指表象性,有的则认为表象的转换其实正是“意指”的转换,里面暗含着由文化规约赋予的结构效用。“它们系有限状态的因素集合而成,这些因素又是以偶对方式构造并受某些组合规则制约,这些组合规则能够生成这些成分的有定串和无定串,或有定链和无定链。这种观点对说明美饰的艺术结构意味颇有益处,我们可据此理解:饰相显德,表明既可作为独立的能指成分充分施现其审美效用,又可在转换中不断移置所指,两相结合则得以始终维系艺术之固有结构规律。从而,审美结构规律成为最基础性的限定,它限定必然呈示的“有限的因素集合”,以审美规律的“偶对方式构造”、“显相”,服务于“有定链和无定链”的崇“德”职能。

二、“风和夷乐”的功能性标识

商代父权、男权对人本意识的重视,还只是社会性的结构。艺术的美饰象征结构也与此相应,侧重于以粗犷狞厉之美体现某种社会化的抽象观念、因此,总体而言,商代的艺术结构水平是被动性的,不像周代以自主性的审美意识完成艺术结构之协调与整合。

但任何东西的生成都不是在“是其所是”时才得到生长的权利,相反,更多的情况是在“非其所是”时孕育了它的雏形。此即黑格尔所说“自为”乃通过“他在”向“自在”的返归“本质的东西直接转化为非本质的东西,反之亦然……力的交互作用就是发展了的否定。因此,透过商代的审美现象,我们就可以看到反映审美自觉的主体性端倪。以甲骨文为例,在占卜中凝聚了非常多的主体意愿_如《甲骨文合集》所收之14294版和14295版系两种类同的风向记录,其中涉及“西风”的用词两版相“颠倒”:一为“西方曰丰风曰彝”,一为“西方曰彝风曰丰”考古学家认为应以“西方日彝风曰丰”为准,另一种可能系误刻,因为彝风即夷风,是和风之意它与“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语序及“修饰”之意相通—和风送“泰”,万物丰成、但笔者以为所谓笔误说也不过后人的揣测,难免以今断古的隔膜因为甲骨文这类卜测事皆依当时的祭拜心意而定。甲骨文是根据灼烤龟甲的纹理进行推测的,它带有浓重的心理机动性,故不能全然如今天的笔记那样来看心理、观念的转换很难有什么标准版本可言,所以无论龟甲所“显”为何,当不存在“笔误”一说。依此而论,则“西方曰丰风曰彝”大可考究。李圃《甲骨文选注》说:本段文字“为前期武丁时期刻辞。…记录了古代东西南北四方神名和四方风神名,是我国四方的顺序、四方名和四方风名称的最早的文献资料”初民对方位及风名如此称谓,显然是把主体的体验、渴望熔铸其中的缘故、“西风”曰“丰风”,说明秋季丰收的景况;“彝风”则是“相就命名”或“反向述辞”,把由西方或西风之“丰”所带来的内在赞叹转化为歌咏式表述、语言学家冯·洪堡特这样理解:“所谓的野蛮人可能比较接近这样一种自然状态,他们的语言恰恰处处显示了大量超出需要、丰富多样的表达词并不是迫于需要和出于一定目的而萌生,而是自由自在地、自动地从胸中涌出的…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相似,语言通过其结构激发人的最高级,最合乎人性的(menschlichste)力量投人活动,从而帮助了人深人认识自然界的形式特征”从西风的秋季丰收‘到万物彝和、平泰的咏唱,不正反映了一种朴素而能动的主体审美意识吗?在这种描述中,融合着判断和价值,把本属自然的东西,经过人的感知渗透又还给了自然,真可谓最纯朴的“主体意识”的呈露!

西周初年,所谓主体意识由巫术典仪所涉之对象、物件而逐渐过度到一种“艺术化”美饰表达,即力使主体之能动性成为一种“功能性标识”。“艺术化处理”是指一切祭祀之事,不再只是纯粹典仪,也是乐制礼制的有机组成。《周礼·春宫·宗伯下》记:“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变”,《说文》指“更也”,意思是随着音调节律的变化,起到对祭祀各种神、抵、人鬼转换的功效,这里显然“乐变”在前,“鬼神”现后,而“乐变”又因何而变,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是因人的内在情绪、心意之变而变,但也指出“以乐德教国子, 中、和、抵、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罄》大夏》、《大镬》、《大武》,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诣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说明在“乐变”的前面,有更重要的制约性存在,即’‘道”与“德”,能行“教”之“所本”这样,“乐变”的职能就真正体现为可作为以自在功效服务于“教”的功能标识。

第7篇

【关键词】 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基本观点

1 背景

初中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生物学家所持有的观点就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而且还能对学生的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因此,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学习,学生将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然而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点的传授,对于其中蕴藏的生物学观点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甚至只字不提,这不利于学生生物学基本观点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形成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2 培养方法

老师首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寻找切入点,然后由浅入深、由微观到宏观,有步骤、分阶段的培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1 初识阶段:从结构到功能,逐步解析。

切入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进入初中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知识是学习细胞的结构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初一学生还不能解释清楚,此时老师出示放大的叶绿体图片,介绍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己养活自己。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获取外界的有机物来养活自己。叶绿体这一结构的存在与进行光合作用这一功能有关,光合作用要依赖叶绿体这一结构来完成。从而提出其中蕴藏的生物学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2 再识阶段:根据结构推测功能。

切入点:上皮组织与神经组织

初次接触学生印象不够深刻,而且学困生未必能理解,所以老师需要赶快寻找下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加深印象。学习细胞之后就要学习组织,要抓住人体的四大组织这一知识点进行强化。细胞分裂、分化之后会形成组织,教材出示了人体四大组织的图片,让学生着重观察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有什么特点。观察后发现上皮组织排列紧密,神经组织则像一张蜘蛛网。此时老师要提示学生“我们接触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现在大家尝试着根据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推测它们的功能吧!”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不难发现,排列整齐的上皮组织的细胞可以阻止异物进入人体,具有保护作用;而神经组织的细胞那些突起是用来感受刺激传导兴奋的,正是因为它像一张网一样遍布全身,才能让我们清楚自身的状态。从而形象的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3 深知阶段:利用结构与功能熟练建模。

切入点:心脏的结构

心脏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的,它能行使一定的功能。学生熟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后可以构建出心脏的模型,即心脏由哪些组织组成,能完成哪些功能。学生根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思考:心脏需要保护,表面应该是上皮组织;心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出血液,最主要的组织应该是肌肉组织;心脏自己也需要营养供应,所以还应该有结缔组织;此外,心脏不适时我们能立刻感受到,说明还有神经组织。综合起来,心脏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的将血液泵至全身的器官。通过建模,不仅能更加熟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还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2.4 内化阶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题。

切入点:鸟类适应飞行的结构特点

在学生能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建模后,学生的这一生物学观点已经初步形成了。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还要以解题的形式加以巩固。在生物试卷中,常会出现专门针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考题。如简答题: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有哪些?分析题目可知此题的思路为:依据鸟类已有的功能写出与之对应的结构。鸟类可以克服空气阻力飞行,与之对应的结构是体型呈流线型;鸟类体重轻,与之对应的结构是骨骼中空;鸟类可以进行双重呼吸,与之对应的结构是有肺和气囊;鸟类吃得多排的快,与之对应的结构是消化强、直肠短不储便等。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以类似的题解答得滴水不漏,近似完美。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从初识到内化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学生和老师都需要耐心和恒心。本文主要是针对初一的教学内容展开的描述,其实每一册教材中都有相应的切入点,需要老师们充分挖掘,认真利用。此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只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另外还有“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等。作为有责任感的生物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把这些核心观点传递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8篇

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康复治疗,如肌力训练、膝关节常规关节松动、中药熏洗活血化瘀,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进行改良式功能牵伸。在治疗前、治疗10周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并采取Lysholm膝关节评分,且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10后其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改良式功能牵伸; 下肢骨折术后; 膝关节活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48

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多数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手术后往往需要保持膝关节伸直位的持续固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骨折的良好愈合[1]。但是长时间固定会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同时加上患者术后自主功能锻炼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2]。因此,在确定手术质量的同时,早期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如关节松动术、临近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等速训练、中药熏洗等,但笔者在治疗中发现功能牵伸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从而影响康复治疗效果[3-4]。本院采用改良式功能牵伸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明显改善其膝关节活动度,较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3例,女97例,年龄25~72岁,平均(35.3±3.8)岁。手术前骨折情况:股骨干骨折62例,髁上骨折36例,髁间骨折22例,髌骨骨折46例,胫骨平台骨折34例。术后病程7~78 d,平均(36.2±2.5)d。经医院临床伦理委员会批准及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差异、骨折术后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CT确诊为骨折术后者;伤口周围干净干燥,无感染无愈合不良;意识清楚,能够配合完成检查、治疗者;膝关节被动屈曲活动度≤35°,存在功能障碍,且膝关节处于静息状态伸直位无明显疼痛者[5]。排出标准:具有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评估、治疗者;伴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者;伴有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结核、骨肿瘤者。

1.2 方法 (1)对照组:中药熏:选用透骨草、防风、荆芥、五加皮、当归以及伸筋草各20 g,水煎后药剂后待温度适宜后熏洗膝关节,1次/d,30 min/次,促进周围组织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肌力训练:对膝关节周围肌肉如股四头肌、N绳肌进行肌力训练,遵循在不影响膝关节功能前提下,大负荷少重复的原则;膝关节松动:治疗师对患者膝关节行长轴牵引,各个方向滑移髌骨,使胫骨与股骨前后方向滑移,然后缓慢保持膝关节屈曲位,有节律的小范围缓慢摆动小腿,30 min/次,然后患者取俯卧位,治疗师一只手紧握膝上固定股骨远端,另一只手放在胫骨远端前方,力量与胫骨长轴垂直向后方用力,进行功能牵伸,20 min/次,6次/周。(2)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取改良式功能牵引,即在股胫关节屈曲位功能牵伸的基础上增加股骨与胫骨的前后方向滑动,以患者能够耐受不引起膝关节周围肌肉痉挛为度,20 min/次,6次/周。两组患者均行康复治疗10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以上指标[6]。关节活动度采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膝关节Lysholm评分总分为100分,包括是否有跛行、是否需要支持、关节是否出现绞锁、关节是否不稳定、是否疼痛、上下楼情况、是否肿胀、下蹲功能等八项内容,超过84分以上者则视为膝关节功能正常,66~84分范围内者视为系关节功能尚可,低于65分者为膝关节功能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其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1,P=0.036;t=3.273,P=0.032);对照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其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2,P=0.048;t=3.017,P=0.039);两组患者康复治疗10周后其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4,P=0.046;t=2.658,P=0.042),见表1。

3 讨论

靠近膝关节的下肢骨折手术后为了保证骨折的愈合,需要将膝关节长期制动于伸直位,但制动后肌肉维持同一姿势,丧失了肌肉的血管泵作用,局部的血液、淋巴液无法有效地回流,造成浆液渗出增多肌肉亦得不到有效锻炼,出现废用性萎缩。而膝关节内软骨营养需要靠关节的活动形成挤压力,从而得到关节液的营养,长期制动软骨失去营养,出现褪变,同时渗出的浆液不断机化,关节囊、筋膜粘连,最终出现挛缩,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7]。膝关节主要的活动就是在矢状面的屈伸,维持站立膝关节伸直就可以,但是要完成步行动作膝关节需要屈曲到67°,而日常生活中的登爬楼梯则需要屈曲到83°,疲劳后维持正常的坐位则需要膝关节屈曲到93°,而为了完成下蹲排便或者系鞋带,膝关节至少需要屈曲到106°[8-9]。由此可见,如果膝关节发生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恢复下肢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是术后的康复基础,通常采用关节活动度的练习、手术等方法[10]。

膝关节主要的功能就是负重、行走,因此恢复关节活动度是最为重要且关键的,临床上通过治疗师的操作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其中关节活动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关节功能牵伸可以直接作用于发生挛缩的纤维结缔组织,使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拉长,长时间的作用使结缔组织发生蠕变,从而增加活动范围,同时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1]。但是常规的功能牵伸不可避免的以骨骼为力臂,牵张已经紧缩的关节囊,增加了骨骼转动方向上的压力,不仅造成患者的巨大痛苦,如果操作不当甚至会严重损伤到关节[12]。而改良牵伸使关节的滑动、滚动相结合,更接近于生理活动,通过滑动减少了对关节的压力,同时亦增加了关节活动度[13-14]。

本组研究中发现,采用改良式功能牵伸的观察组其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采用普通功能牵伸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李奇,王磊,郭青川,等.改良式功能牵伸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活动障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2):1155-1157.

[2]周晓东.膝关节创伤术后患者行滑动牵张术对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3):63-64.

[3]曹秀芬,戴文艺,郭静.CPM机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30-132.

[4]万桃红,黄志荣.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骨折后关节僵硬76例[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0):66-67.

[5]沈虹.早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324.

[6]钟秀凤,陈伟莲,曹秀芬,等.连续被动运动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214-215.

[7]刘孝东,陈俊武.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64-265.

[8]沈良册,杨秋红,吴玉玲,等.等速训练在股骨骨折制动后膝关节僵硬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2):162-164.

[9]徐平,白岩.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330-3331.

[10]张秀花,王晓梅,刘冰.等.下肢骨折内阎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早期综合康复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49-55.

[11]宋连新,彭阿钦,吴春生,等.冷疗在胫骨Pilon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2):174-l75.

[12]吴晓华.中药熏洗在四肢关节内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l,26(24):2298-2299.

[13] Kettlekamp D,Johnson R J,Smidt G L,et al. An electrogoniometric study of the knee motion normal gait[J].Bone Joint Surg,1970,52(4):775-790.

第9篇

2013年4月20日,国家863计划“温室节能工程关键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山东省寿光市举行。项目承担单位及各课题组代表共计20余人出席了启动会。

启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张义博士首先概要介绍了项目背景、总体目标、研究内容、课题设置和具体部署。随后,项目设立的6 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课题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案,启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据悉,本项目由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杨其长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本项目下设6 个课题,其中,课题“温室主动蓄放热储能技术与装备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杨其长研究员主持,“太阳能土壤跨季度储热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研究”由北京理工大学郑宏飞教授主持,“日光温室构件集热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由中国农业大学马承伟教授主持,“日光温室结构轻简化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周长吉研究员主持,“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与新型材料研究”由沈阳农业大学佟国红博士主持,“温室相变蓄热与集热材料模块化关键技术研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宏丽博士主持。

本项目将立足自主开发和集成创新,以“温室节能高效生产”为核心,从温室保温储能、结构优化、太阳能跨季利用等三个方向入手,重点开展温室主动蓄放热技术、温室相变蓄热-集热技术、温室构件集热技术、温室浅层地能高效储放热关键技术、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与材料优化技术、太阳能土壤跨季度储热智能化技术等相关节能技术研究,研制出相应的配套智能装备与产品,并实现温室节能工程关键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的集成。

当前,我国尚存在能源短缺、作物栽培设施装备落后、抗逆性能差、数字化控制水平低、关键设备受制于国外等现实问题。希望通过本项目进行温室主动蓄放热及结构轻简化关键技术研究、温室土壤与构件储能集热技术及智能化控制装备研究,以及综合技术的集成;形成具有低能耗、高产出、环境智能可控型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大幅度降低设施能耗和生产运行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显著提升我国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