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07: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全球贸易情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前言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的全球贸易增速的百分点都明显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甚至在2015年,全球贸易增速呈现负增长,这一奇怪的现象是对以往年份全球贸易增速都要高于经济增速有利的打击,而目前整个的趋势是全球贸易增速要被经济增速远远的甩在身后。其实,全球贸易增速过低的问题最初出现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就预言贸易增速将开始出现降低并达到一个低谷时期,可没想到的是整个低谷时期,而这个降低的力度也比当时预言的大很多,也会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其后果甚至不能被一些企业所接受。同时这个幅度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担心,逐渐的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思考。
二、关于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思考讨论
(一)主张需求不足论
持有主张需求不足论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现象,原因主要是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的全球经济呈现疲软的态势,一时间商品的价格暴跌,整个第三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同时就造成了商品的需求不足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全球贸易增速。但是这种主张需求不足的观点却有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为何在全球贸易增速降低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却依然能保持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并且连续数年都要高于同期的贸易增速,这一点是需求论不能都解释的。而同样的,论影响的对象来说,包括金融危机的影响都会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况且贸易和经济增速本身就是一个属性的事物,所以怎么可能会只影响贸易发展,而对经济发展毫发未损,这一点是值得所有专业人士所思考的。
(二)周期性的经济疲软现象
目前出现整个贸易发展增速过低的现象,一部分是因为经济的短时性不稳定造成的暂时性疲软,比如在20世纪的30年生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处于周期性的繁荣阶段,而当经济转为疲软阶段,就会自然的出现贸易增速下降的情况,而这完全是因为短时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当然,这一观点也受到了现在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目前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这种原因或许只是表象的,是为了迷惑大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急需要相关专家去认真思考。
(三)长期性的结构变化
当然,一些分析者认为,既然20世纪的30年生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周期性的经济疲软现象,那么也就自然有长期性的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贸易问题,而这个原因的出现也是短时的因素长期积累的效果,因为周期性的疲软造成的经济结构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些学者所持有的观点。支持他们的一个主要论点就是目前的全球贸易增速已经连续数年都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这难道还不是因为经济结构已经变化所导致的吗?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想法进行贸易保护和制约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做好产业的结构转型,从而进行创新性发展。
(四)贸易保护角度
在我国贸易保护发展进程中,由相关的数据和经验显示,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或者相应的经济疲弱过去,一些有意识的国家和地区都会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行为,以动用一定的多样化和多区域的手段对贸易的发展进行相应的隔离,以降低其贸易的损失情况。但这种做法和措施也有一些弊端,比如隔离或者封闭某个地区的贸易往来,总会对当地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有一些消极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整个贸易自由化受到严重的打击。而最好的做法是在采用协同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危机进行应对,并通过适度的贸易保护进行相应的风险规避,不仅可以降低因保护过度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全球贸易增速。
(五)贸易主体国家变迁说
对于贸易主体国家来说,持有贸易主体国家比较优势变迁说的经济学家认为此举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具有的关键性地位,换句话来货,中国的贸易发展对于全球的贸易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近些年来,中增速的发展也带动了全球贸易的进步。然而也并不是完全利好的,比如中国的出口假如在整个贸易发展中占有较大的市场,就会同时使得我国外贸发展的空间不断缩减,主要表现在整个创新的力度会明显的下降,而自身的优势产业也会逐渐的受到相应的损失。所以,一些学者也预测如果按照这个想法发展的话,中国未来的贸易发展很可能会出现产业发展困难和相应的真空期阶段,同时也面临着相当大的转型断层风险。
三、结束语
总体来讲,本文依据新时期下这一特殊大环境,以全球贸易增速和经济增速的对比作为为突破口,以当前的新时期下的几点实际情况为基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对关于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主张需求不足论、周期性的经济疲软现象、长期性的结构变化、贸易保护角度、贸易主体国家变迁说五点思考进行讨论,建议性的提出针对的解决方法,以解决相关的全球贸易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戴翔, 教授.如何看待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现象[J]. 国际贸易, 2016,(10).
[2]成相亭.对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几点思考――减税比降息更直接[J].中国总会计师, 2012,(7).
[3]王素. 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声调是否改弦更张[J].进出口经理人, 2016,(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对外贸易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在全球化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及时把握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其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增速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自身的经济增长水平
在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中,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曾急剧下降,商品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不到2%。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加深,进出口增速明显加快,一是自身的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二是其进出口增速均高于世界贸易的平均扩张速度,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所占份额明显提高。
(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良莠不齐,发展情况很不平衡
由于发展中国家不是一个均质的群体,不仅国家或地区的数目众多,而且在人口密度、自然资源状况、工业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方面参差不齐,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造成各地区贸易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少数国家占据了本地区对外贸易的绝大比例。
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在提高,但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从50年代的3%下降到80年代初的约0.5%。
(三)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的变化成为支持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
贸易结构状况是影响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所表明,发展中国家不同群体的贸易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贸易结构,即它们的出口主要是制成品,还是初级产品和食品。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出口状况有所改善,这主要归因于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如高科技产品及低技能密集型产品,出口收入的80%来自制成品,其制成品出口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上升,
(四)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服务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就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与世界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基本一致,但总体看,其服务贸易主要依靠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而具备广阔前景的新兴服务贸易主要被发达国家占据。
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
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使贸易投资自由化。获得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本、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实现经济“赶超梦想”。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大发展、产业大转移、资本大流动和技术大外溢,对于弥补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整个经济起飞都是非常有利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吸引外商投资,营造开放的竞争环境,国内企业在学习和借鉴中增强了竞争实力。同时,通过开展跨国经营,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第二,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各类经济区达230多个,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且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载体”,而且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跨国公司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也是跨国投资的主要载体。但发展中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很少。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有些跨国公司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柄“双刃剑”,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除了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他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和风险。
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不断增大。
第二,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体制不完善和金融监管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盲目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放松金融管制,削弱了政府宏观金融调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凸现,对其金融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
第三,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实际上,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应对已形成的环境污染结果负责。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政策选择
在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后,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优化产业和贸易结构
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逐利,还是为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制度改革都是必要的。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度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整体处于劣势,故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安排,显然不适合处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内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不仅由企业竞争力体现,而且涉及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是需要动员各个领域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行为,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配合。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如何发挥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制定政策,并加以规划和指导。
(二)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也是国际竞争重要的组织形式。所以,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迫切任务之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和扶持有竞争力的企业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展竞争。通过培育和壮大本国的跨国公司,以全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以获取全球化的最大利益。经过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行为,把对国内市场的消极保护转变为对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并据此分享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分工专业化、精细化所带来的利益。
(三)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走科技创新之路,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生产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极不利的位置。发达国家利用其垄断优势,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为改善贸易条件,实现科技进步:首先,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减少科技进步的成本。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因为落后而具有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重视利用后发优势。合理引进技术、利用外资来实现跳远式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次,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挑战,发展中国家只有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做到将外贸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还要充分发挥固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和发掘动态的竞争优势。
一、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的兴旺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开展,贸易、金融、投资的自由化使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其主要特征是全球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经济的日益融合,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的变动日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贸易与投资逐渐呈现互补性特征。全球市场形成之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信息革命、通讯与交通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WTO的建立为之推波助澜。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同时对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也提出了诸多挑战。
二、竞争优势的提出及国际应用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竞争优势将取代传统的比较优势而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基础,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自由贸易理论一直占统治地位,而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又是自由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这些理论认为,只要各个国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整个世界都会从中受益。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从经济学角度认为,只要各国遵循成本优势从事分工,就都能获益,各国不存在利益的冲突。1991年美国管理学家家迈克尔・波特在其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强调了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利益的冲突,认为竞争优势是一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并详细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该理论主要是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了一国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整体竞争力,实质上属于宏观竞争战略的分析,如果将其引用在跨国公司的垄断竞争优势中也同样可以发挥效果。通过整合国际资源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出来的有跨国并购、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跨国资本通过金融市场的间接国际传导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比较成本已经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基础。这是因为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假设前提即要素在国家间的不可流动性。在国际资本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比较成本优势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如:某一国家劳动力比较丰富和便宜,外国企业可以借助资本流动到该国投资设厂加以利用、获取利润并汇回母国。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优势。一个国家资本实力雄厚或者技术、管理上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越多,其利用国外比较优势获利的能力就越强。因此,所谓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互补性(一体化)实质是跨国公司依靠竞争优势,借助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的整合。一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并降低本国资源被别国企业整合的可能。
三、国际贸易与投资互补的必然趋势
(一)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的格局将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比重增加,而这无疑为国际投资成与贸易的促进与互补作用奠定了基础,公司的内部化部分地代替了市场的功能,这也是科斯定理的精髓所在。
在以比较成本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格局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国际交换的对象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这是因为在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比较成本、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基础的情况下,各国必然分工生产要素密集度不同的商品以供交换。它主要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但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产品的流动是单向的,产品的用途也存在很大差别。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发达国家的产业内分工、产业内贸易比重逐渐增加。它主要发生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产品的投入要素比例、最终用途基本相近。根据国际贸易新理论,它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产品差别的基础上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而造成的,有的甚至通过协议性国际分工来达到。据此,产业内分工、贸易的商品应以同一产业内的最终产品为主,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与投资的互补,贸易格局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化:虽然产业内贸易继续发展,但其贸易的对象、贸易的主体已与以前大不相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增加,一些原来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产业内贸易将有一部分转为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根据《2001世界投资报告》,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3万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占90%。目前全球共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它们掌管着全球1/3的生产、2/3的国际贸易、70%以上技术转让。
(二)跨国公司的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跨国公司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国际直接投资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战略:跨国公司在某一产业内开展多元化经营、纵向、横向并购等业务。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1987年全球跨国并购的价值仅为1000亿美元,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金额约为11000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1/3。在过去的十年中,国际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跨国并购而不是通过新建企业投资实现的。
跨国公司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同时采用垂直一体化战略,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等。跨国公司往往自己投资从事研究与开发或者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确保技术领先的优势,精密零部件在公司内部贸易比重不断上升,这实际产生了辅企业的“中间桥梁”作用,正是这类中间业务才使得贸易与投资自发地生成了互补优势。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国际贸易通过投资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互补利益。通过国际投资可以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金积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引进先进的观念、制度创新等。国际贸易对投资所带来的产出进行分步骤、有节奏的消化吸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利益地位将迅速上升,它应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主要着眼点。
【关键词】服务经济;全球化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一、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需求。重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清晰地认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关注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希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对经济发展和服务类型的全面升级。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服务经济全球化时代
1.经济全球化发展时代的变更
我国从1970年到1990年经历了3个实际的经济变化时期,1970年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货物贸易阶段。从1970年末到1980年末期,将近20年的阶段全球经济以制造业作为主体。到1990年,世界经济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开始趋向于服务经济发展的模式。
2.服务经济全球化时代划分的评价依据
针对服务经济全球化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主要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的对外投资开始倾向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的拓展,成为并购的工作重心内容。服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壮大,服务贸易也在不断的调整和进步,呈现出未来良好的发展倾向。
3.经济强国的评价标准是服务经济社会
通过服务经济的社会状态能够评价社会的整体经济情况,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能够符合自我调整的平面化经济结构,实现对国家经济的全面支持,就能够被评价为经济发展的强国。因此,具有服务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类型,具备了经济强国的评价标准需求。
4.服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价值
针对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局势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时代背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价值,根据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满足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国家经济进步的重要价值体现。
三、强化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空间和重心的转变
1.提升我国商品价值
通过强化的发展服务贸易的模式,能够成功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的需求,并且能够将传统的经济发展重心转变到先进的领域当中去。开展强化的服务贸易模式,能够充分地提升我国商品的价值,促进我国整体的市场经济收益效果,实现对我国市场经济收益的高效需求。
2.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具体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社会需要认识到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背景,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进行市场经济工作重心的调整,在实际的经济运作环境下进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证基础市场经济发展结构符合服务贸易的发展整体需求,并且能够关注到自身产品生产的质量。
3.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革新
针对我国社会生产效率进行调整,还需要进行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革新运作,保证将第二产业作为主导经济发展的动力,将第一和第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向第三产业靠拢,并为第三产业充分服务,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充分支持。三种社会生产组织的高效率合作,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转型实践。
四、加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路径
1.战略开展的步骤
针对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科学的战略设计和部署,需要观察到战略开展的阶段和步骤性特征。从2010年开始,我国重视对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经济夯实基础。再到2015年,开始实施全面的发展战略应用,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到2020年,计划实施全面的发展进步措施,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发展战略。
2.战略空间的布局
针对我国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开展战略空间的布局,实施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内容,通过城市作为服务贸易的中心,采取港口和交通枢纽共同协作的模式,进行良好的经济拓展性发展战略运营,满足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从周边到中心,从浅出到深入的发展目标。
3.战略开展的措施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挥进行科学的观察,通过实现战略措施得到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进展,需要从战略和计划部署的细节合作中得以实现。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采取战役的方式进行任务的逐一计划和达成,满足未来服务型贸易发展的具体需求,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作。
五、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针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提出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计划和部署,能够实现对我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不断地拓展和提升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对我国经济的全面推动作用,体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在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背景下,为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奠定良好的辅助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2012,06:54-57+66.
[关键词]国际钢铁市场统计分析钢铁贸易保护
一、国际钢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钢铁产量的迅猛增长,国际钢铁贸易规模也随之扩大。过去五年,全球钢铁贸易额由1999年的126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3180亿美元,增长了152.4%。该期间除2001年全球钢铁贸易量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都出现较快增长。如表1所示:
2005年全球钢铁贸易额达3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8.0%。过去三年,全球钢铁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30.8%,远远高于同期国际钢铁生产增长率,以及世界经济的增产率。与此同时,钢铁贸易占世界商品贸易和世界制造业贸易的份额也随之增长。1999年~2002年,全球钢铁贸易占世界商品贸易和世界制造业贸易份额约为2.3%和3.0%,2005年该数字分别增长到3.1%和4.3%。图1给出了2000年与2005年世界主要产品贸易结构的比较情况。其中,钢铁、化工、燃料矿物等三类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有所上升,分别从2000年占世界商品贸易的2.3%、9.3%、13.7%提高到2005年的3.1%、10.9%、17.2%。而其余七类产品的贸易份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可见,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份额,世界钢铁贸易的增长都保持在相对可观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世界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国际钢铁贸易在短期内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国际钢铁贸易发展不平衡
尽管国际钢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各国钢铁产业在“质”和“量”上的发展却较不平衡。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钢铁贸易“质”的不平衡
尽管发展中国家在钢铁生产规模上迅猛扩张,但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以中国为例,2005年中国生产粗钢3.55亿吨,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钢铁产业粗放经营的弊端并未改善,2005年钢铁全行业企业多达6686家,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粗钢产量最大的4家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仅为18.52%,远远低于日本和欧盟(75%和72%)的水平,也低于美国(61%),根本无法发挥钢铁行业所特有的规模经济效应。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在螺纹钢、线材、中厚板等多达15个低附加值钢铁品种的生产上供大于求,而在冷轧薄板、镀层板、不锈钢板、电工钢铁等高附加值的钢铁品种上依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反观欧美等钢铁大国,虽然国内市场已趋近饱和,局部甚至出现萎缩迹象,但依然能凭借技术和管理优势保持在国际钢铁贸易中的顺差地位,表2列出了主要钢铁生产国钢铁产品出口情况。从表中不难看出,除中国以外,上述各国高附加值钢铁出口产品的比重都远远超过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韩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几乎是初级产品出口量的25倍,德国、美国,以及意大利等国初级钢铁产品的出口比重都保持在个位数的水平上,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却接近或者超过50%。特别是日本和美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几乎占到全部钢铁出口比重的60%,远远高于我国的13.4%。短期来看,发达国家在生产成本、技术、管理,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处于竞争优势,其国际钢铁市场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
2.地区和国家之间钢铁贸易发展“量”的不平衡
2004年全球钢铁贸易量达26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47.0%。但从国际钢铁贸易区域分布来看,各地区之间发展较不平衡。欧洲、亚洲、北美洲分别占据世界钢铁进出口的前三位。如图2所示:2004年上述三个地区分别占世界钢铁进口的85.7%和出口的80.1%,而其他四个地区钢铁贸易额不到世界钢铁贸易总额的20%。从钢铁贸易差额来看,钢铁贸易出现顺差的地区分别为欧洲、南美洲,以及独联体地区,逆差地区有北美洲、亚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其中独联体和北美洲分别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净出口和净进口地区。从国别构成上看,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韩国、乌克兰、美国、中国台湾、巴西及土耳其分别占据全球钢铁十大出口国(地区)地位,共计出口钢铁2255.3亿美元,占2004年世界钢铁出口额84.8%。欧盟、美国、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加拿大、泰国、日本、土耳其及墨西哥分别为全球十大钢铁进口国,共计进口钢铁2158.7亿美元,占全年世界钢铁进口额的76.1%。根据以上统计发现,各地区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主要国家和地区占据世界钢铁贸易的绝大部分份额。
图22004年各地区占世界钢铁进出口的份额
3.国际钢铁巨头的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剧
进入2000年以后,国际钢铁巨头纷纷掀起并购狂潮,世界钢铁生产逐步向“航母型”跨国钢铁企业集中,以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MittalSteel公司为例。通过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ISG),MittalSteel公司超过欧洲的Arcelor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号钢铁巨头。年钢铁总产量从1997年的1090万吨一跃为2005年的6300万吨。2006年6月,MittalSteel公司又兼并了世界排名第二的Arcelor公司,从而成为世界钢铁行业的“巨无霸”。表3列出了2000年和2005年全球十大钢铁企业排名及产量情况。从表中看出,国际钢铁生产向大型钢铁企业聚集的趋势尤为明显。2005年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MittalSteel公司钢铁年产量为6300万吨,是2000年世界排名第一的POSCO公司产量的2倍多,2005年全球最大的5家钢铁企业年钢铁总产量甚至超过了2000年全球十大钢铁企业的总产量。由于钢铁行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长期来看,大型跨国钢铁公司通过兼并重组,生产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小型钢铁企业在与大型跨国钢铁公司的竞争中,生存空间将越发严峻。
表3全球十大钢铁公司产量情况
三、区域内钢铁贸易占主导地位
相对于区域外钢铁贸易而言,区域内钢铁贸易更为活跃。以2004年为例,欧盟以1311亿美元的钢铁出口额占全球钢铁出口的49.3%。其中欧盟成员国内部钢铁出口达1039亿美元,占欧盟钢铁总出口的79.3%,同时占世界钢铁出口额的39.1%。亚洲2004年钢铁出口额为652亿美元,占世界钢铁出口总额的24.5%,其中亚洲内部钢铁出口465亿美元,占亚洲钢铁出口总额的71.3%,占世界钢铁总出口的17.5%。可见,亚洲和欧盟钢铁出口的2/3流向内部市场。从进口方面来看,2004年,欧盟钢铁进口额为1137.92亿美元,占世界钢铁进口总额的42.8%,其中欧盟内部钢铁进口额高达957.66亿美元,占欧盟钢铁进口总额的84.16%,占同期世界钢铁进口总额的24.73%。由此可见,当前国际钢铁贸易中区域内贸易占主导地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内贸易壁垒已经大幅度降低,而区域间贸易保护不但未明显消除,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由于钢铁行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不会轻言放弃,未来区域内钢铁贸易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还将持续。
四、钢铁贸易保护愈演愈烈
1.钢铁产业是遭受贸易保护的“重灾区”
由于钢铁产业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且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国家都视其为战略性产业进行保护。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官方统计资料,自1999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在世界各国发起的2743件反倾销案件中有803件出自钢铁行业,占反倾销案件总数的29.3%,位居所有行业之首。同时期,世界各国发起的139件保障措施案件中涉及到钢铁行业的案件就达21件,占到案件总数的15.1%,仅次于化工产业的25件,居所有行业保障措施案发起数量的第二位。再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实施情况看,自1999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各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1729件反倾销案中,钢铁行业就有572件。占到总数的33.08%,与此同时,在139件保障措施发起案中,实施保障措施的案件68件,其中有10件属于钢铁行业,占总数的14.7%,仅次于化工和食品行业居第三位。以下是1995年~2005年涉及钢铁行业的反倾销案占全行业反倾销案发起和实施比例的统计情况(如表5):由上表得出,钢铁反倾销案无论占全行业反倾销案的发起比例还是实施比例都相当高。1995-2005年,钢铁反倾销案占全行业反倾销案发起的年平均比例为27.6%,占全行业反倾销案实施的年平均比例为31.86%,在各行业中都是最高的,并且从统计结果中我们发现,钢铁反倾销案一旦发起,比其他行业的反倾销案更容易导致最终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这也说明各国对钢铁行业保护的程度可见一斑。
表4钢铁反倾销案占全行业反倾销比例
注:资料来源于/english/tratop_e/adp_e/adp_e.htm#statistics
2.钢铁产业贸易保护实施情况较不平衡
从钢铁行业主要反倾销国,以及受害国的分布结构上看(如表5):钢铁行业反倾销诉讼很不平衡。美、欧等发达国家是运用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的大户。无论反倾销案件发起数量还是实施数量,美国、欧盟和加拿大都位于世界前三甲。尤其以美国为最,其钢铁反倾销发起和实施案件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甚至比排在后面的欧盟和加拿大反倾销案件之总数还多。在遭遇反倾销诉讼方面,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受害最大。特别是中国,1995年~2005年中国共被发起了97件钢铁反倾销案件调查,75件被实施了反倾销措施,而同期中国只发起了5件反倾销案调查,这与其世界第三大钢铁进口国和第四大钢铁出口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有趣的是在以上国家中,南非和印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了“双高”现象,他们不仅是主要的钢铁反倾销运用国而且也是其他国家主要的反倾销指控对象,特别是印度,在过去十多年中,其反倾销发起案件总数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运用反倾销最频繁的国家。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再也不是一味地处于被动“挨打”境地,他们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保护本国产业的能力正不断增强。
表51995年~2005年钢铁行业主要反倾销国家
以及受害国家情况表
注:资料来源于/english/tratop_e/adp_e/adp_e.htm#statistics
【关键词】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投资规则;中国对策
一、引言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促成了一个新的全球治理平台的诞生,即二十国集团(简称G20),成T中包括全球主要的经济体(其中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以及欧盟)。G20成员的人口总量占全球的2/3,GDP占全球的85%,占全球贸易额接近80%,占全球吸引外资额和对外投资额的70%和80%。G20成员的体量决定了其在全球治理中必然发挥着独到且重要的作用。
G20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增强全球主要大国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的协调性,因此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是其中的主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金融危机尽管影响犹在,但是其紧迫性相比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几年已经有所减缓。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贸易和投资作为财政、金融之外的另一个领域,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G20成员自身贸易总量、代表性和全球的影响力,实际上已经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外形成了一个“迷你WTO”。G20成员数量远远少于WTO,因此在贸易投资政策方面的协调难度大为减小;同时,鉴于G20成员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贸易投资规则方面所达成的成果实际上是代表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全球贸易投资事务中的立场和观点,代表了贸易投资规则的发展方向,对多边贸易投资规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G20对全球贸易投资规则的影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在此背景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刺激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成为G20成员的重点关注领域。2008年以来,G20在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员已经意识到G20在该领域可以有更大的作为。2015年,在中国的提议下,G20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确定了贸易部长会议的定期化机制,提升到与G20成员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会议同等的级别。从G20发展的历程来看。G20对于全球贸易投资规则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20世纪30年代欧美爆发经济危机,世界经济萧条,各国为了一己之利,纷纷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其中美国颁布了臭名昭著的《斯密特――霍利关税法案》,对进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关税平均水平高达53%,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导致全球贸易总额大幅下降70%,这种以邻为壑的短视做法严重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球主要国家担心世界各国重走保护主义覆辙,导致世界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甚至如上世纪一样引发战争。因此,在2008年召开的第一届G20华盛顿峰会上,与会成员一致同意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在峰会结束后一年内避免设置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新壁垒,这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历史上第一次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做出集体承诺。此后历届G20峰会中成员均明确表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期限也不断延长;同时G20成员推动以WTO为平台,加强对全球贸易政策监督和审议,授权WTO等国际组织G20成员贸易保护报告,对各成员采取的贸易措施形成集体压力。G20多措并举,对遏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功不可没。
同时,在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以“短、平、快”为特点的区域贸易谈判兴起,各主要经济体将主要精力放在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上。据WTO公布的数据,截止2016年7月1日,WTO成员通报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已达635份,平均每个WTO成员签署了接近4份自贸协定。一些超大规模的自贸协定谈判引起全球各国的关注(如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全球区域性贸易谈判的兴起导致全球贸易规则的“意大利面条碗”现象越来越严重,全球贸易规则开始走向“碎片化”,实际上是一种贸易规则层面的“保护主义”。G20成员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信号,作为全球主要的经济体,G20成员在历次峰会一直支持加强区域贸易协定的透明度,确保与WTO为主导的多边贸易规则的一致性,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摒除规则的“藩篱”,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贸易规则的“碎片化”趋势。
今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议通过的贸易部长声明,再次发出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明确信号,G20成员决定将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延长至2018年,具体承诺包括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逐步减少和取消已经采取了的贸易限制措施。同时,G20成员同意进一步加强区域贸易协定透明度,确保其与多边规则的一致性。
2、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1995年成立WTO,以其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目前,WTO共有163个成员,是处理全球贸易投资事务最具代表性的组织,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也是全球涵盖范围最广、规则体系最为全面的贸易规则体系。但是,2001年WTO启动多哈谈判之后,由于成员所处的发展阶段、自身利益等因素难以在如此庞大的组织内取得共识,而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又是WTO制定多边贸易纪律的基础,多哈谈判久拖未决,持续了15个年头但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已经减损了WTO在制定多边贸易纪律方面的信誉。
G20成员作为WTO的核心成员,肩负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主要责任,这不仅符合G20成员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全球各国的共同利益。G20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继续支持WTO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G20成员是WTO最为核心的成员,如果G20对WTO在全球贸易投资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认可或者存在异议,则WTO根本无法在163个成员中树立威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G20成员对WTO的支持是多边贸易体制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柱,所以历次G20峰会都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作为其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会议上共同发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主体作用。第二,进一步支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积极进展。2001年,WTO启动多哈回合谈判,一直到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谈判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经济危机的爆发更使得WTO成员对于多哈回合谈判信心继续走低。在此背景下,G20成员通过每年举行的峰会积极就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行磋商,凝聚共识,缩小分歧,为促成2013年巴厘岛WTO第八届部长级会议达成了以《贸易便利化协定》为核心的“早期收获”协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WTO。
尽管多哈回合在巴厘岛获得了一线生机,但是谈判仍然没有完成,G20在2014、2015年峰会上仍对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积极努力,寻求可能推进谈判的路径和方式。2016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成员再次承诺2016年底前G20成员全体批准《贸易方便化协定》,同意持续推动多哈回合剩余议题谈判,探讨潜在的、合乎各方利益的新议题谈判。
3、加强多边投资政策协调
相比于WTO为主导的多边贸易规则体系,国际投资规则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并没有多边的纪律约束。因此,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WTO都曾尝试设置全球性的贸易投资纪律,但最终无功而返。相比于金融、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原本不是G20讨论的重点,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继续蔓延和影响的扩大,投资在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引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如何在全球层面减少投资规则的障碍,增加投资政策的透明度日益成为全球主要投资输出方和接受方的重要议题。G20成员占全球吸引外资额和对外投资额的70%和80%,G20国家对于投资政策的协调也日益受到关注。
2016年在中国上海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上通过了全球首个多边投资政策性纲领文件,即《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无论是在G20历史上还是国际投资规则制定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确立了反对跨境投资保护主义、共同营建开放、非歧视性而且透明、可预见性的投资政策环境并且加强投资保护,确保投资政策的透明度,并且推动投资可持续发展以及承担投资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九大原则。尽管仅仅是规定了基本的指导原则且明确为非约束原则,但是却为未来G20成员就多边投资纪律的具体细则进行讨论设立了基本框架。《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为G20协调制订国内投资政策和商谈对外投资协定提供重要指导,同时为弥合国家间投资政策利益分化,加强多边投资政策协调迈出历史性一步,将为促进全球投资增长提供长远制度性引领。可以预测,未来G20在协调全球多边投资政策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鉴于G20成员在输出投资和吸引投资方面的巨大体量,在国际投资规则制定领域享有绝对的主导权,很可能未来全球性的多边投资规则的诞生就是以G20所指定的投资规则为蓝本。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1、积极利用G20平台,引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制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投资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并引领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是客观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现有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持下制定的,虽然促进了全球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主要受益方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谁掌握了规则制定的主导权,谁就掌握了未来更大的发展权。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需要平台支撑,在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进行的贸易谈判、投资规则制定谈判无法达成共识且陷入僵局的情况下,G20成员是全球贸易投资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在小范围内就贸易投资规则达成一致再以此为基础走向多边是一个现实可行的方法。因此,G20提供了一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平台,中国必须用好、用足G20平台,才能在新一轮的贸易投资规则重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积极利用G20这个平台,引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制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提出完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积极主张。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提出“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让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更好地满足中国诉求,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是中国引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要坚持,用好自身的“巧实力”。当今世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谈判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多赢”,谈判实际上是相互妥协的过程,需要主要大国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所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要在坚持自身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承担与大国相称的国际义务,积极促成规则的制定工作。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下,今年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通过《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就是中国积极利用G20平台,引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制定的典范。
2、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引领规则制定的能力
全球贸易投资规则发展的趋势就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减少投资隐形门槛,自由化、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谈判过程是一个“出价”、“要价”相互交锋的过程,要想获得对方的市场,也要满足对方的要价,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新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提升改革开放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贸易投资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增强,这为我们对外开展经贸投资谈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再是一味防守,而是拥有了更多的进攻利益和诉求。
G20作为全球贸易投资规则谈判的平台,面临的谈判对手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国有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等所谓的“二十一世纪议题”方面谈判雄心水平很高,而这些领域恰恰是我们国内改革的深水区。G20与WTO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平台,在G20平台中,成员数量远远少于WTO,利于就特定的贸易投资议题达成一致意见,但成员少更容易“短兵相接”,所以不能够提出有竞争力的“出价”,则很难在引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方面提出有价值的方案,所以中国需要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夯实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顺应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发展的大趋势,这样有利于在国际贸易投资谈判中掌握主动,有利于保护中国的长远利益。
3、注重人才梯队培养,加强国际经贸人才队伍建设
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当也必须对国内一些产业进行适度保护,以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贸易保护理论的演变、发展及其特点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学说。出现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开展对外贸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财富,在对外贸易中,一方之所得必然是另一方之所失。重商主义者根据自己对财富和贸易的理解提出一系列外贸政策,必然是一心追求贸易顺差的以“奖出限入”为特征的贸易保护政策。
(二)汉密尔顿以关税为主的贸易保护政策。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代表当时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与要求,于1791年12月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主张,以使新建立起来的幼稚产业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以增强同英、法等国的廉价商品进行自由竞争的能力。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和政策主张,反映的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
(三)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学说,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后进国家服务的保护贸易理论。他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只适用于像英国这样工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不适合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推进自由贸易,对落后国家无疑是场灾难。因此,经济落后国家应当实行保护贸易制度,使本国的经济赶上或超过先进国家,这样才能使自由贸易成为可能,并从中获得利益。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生产力理论来论证后进国家保护幼稚工业的合理性。根据生产力理论,李斯特对保护对象的确定、保护关税手段的运用等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
(四)新贸易理论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困境
从上述对保护贸易理论的简要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重商主义开始,到后来的幼稚产业保护论,直至新贸易理论的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一些共同点,即其前提条件都是生产要素的国际间不可流动性、产品具有明显的国家和民族界限、贸易保护对象具有确定性、贸易保护手段具有可操作性且以关税为主。但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可以跨国流动的条件下,传统贸易保护的前提条件已不复存在,从而也使传统贸易保护理论陷入困境。
(一)贸易保护对象确立的困难
1、以民族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已不可能。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目标是发展民族产业,实行经济自立。这在国际投资还没有充分发展、各国经济联系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因为那时企业和产品的民族界限非常明晰,保护对象的确定比较容易。但在当代,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产业”界限已经比较模糊。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带来生产的全球化,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为主导逐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内部的企业内分工发展迅速。由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跨国并购此起彼伏,各国产业、企业的相互渗透更加深入,企业、产品的“国籍”日益模糊了。
2、以幼稚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其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在传统贸易保护理论中,保护幼稚产业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一个有力论据。虽然经济学家们对幼稚产业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和界定,但可操作性不强,保护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1)幼稚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同样的产业在别国的保护下可以成长起来,在本国则不一定达到同样的效果。(2)幼稚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非常迅速,今天的幼稚产业经过一定时期的保护后,很可能还没有成长起来就变成夕阳产业了,保护只能给以后的结构调整增加困难。(3)即使有些“幼稚产业”经过保护以后成长起来了,但这些产业很可能是假幼稚产业。
3、以战略性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愈发困难。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一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高科技产业因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而被称作战略性产业。为了提高国际分工地位,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对战略性产业加以保护也就成为贸易保护的一个重要理由。但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正变得愈发困难。原因在于:(1)对发达国家而言,虽然其财力雄厚,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往往涉及许多科学门类、需要高额的投入,有的单靠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难以完成。(2)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就相对落后,有的高科技产业是一片空白,保护无从谈起,保护只会造成封闭和更加落后。(3)对战略性产业的保护能否奏效需要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保护的初衷也就难以达到。
(二)贸易保护利益的流失和贸易保护的成本加大、收益减少。根据自由贸易理论,无论是关税或非关税的贸易保护都将会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而使政府税收和国内生产者剩余增加。当生产者成为东道国国内企业时,政府会通过财政转移等政策实现国内的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并且会通过贸易补贴政策促使本国产品增加出口形成贸易顺差,扩大本国外贸收益。但当一个产业或行业存在外资投入时,东道国的贸易保护会使外资企业受益,政府虽然有一定的关税和许可证拍卖等收入,但整个社会的福利下降,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同时,由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WTO所推行的以自由贸易为宗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关税保护已大大弱化,非关税保护虽然在特殊条件仍有存在的空间,但其保护代价增大,收益减少。
(三)贸易保护会使东道国成为投资国落后生产管理技术的输出地。自由贸易理论认为,贸易保护的结果是使生产要素没有按效率配置并且使落后的生产管理技术得以继续延续。当一国的企业全部为国内投资者时,政府的贸易保护目标往往是针对幼稚产业和衰退产业,有较大的民族情结、国家情结的因素,因此对贸易保护的负作用容易得到国内公民的理解和同情。但当一个产业或行业有外资投入时,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会使外资的落后生产管理技术大量涌入,赚取最后的收益。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新方向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传统的以保护民族产业为出发点的贸易保护政策已难行其道。但出于各种深层次的原因,贸易保护又不可完全取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保护政策包括以下几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一)贸易保护政策应由单纯注重商品流动转向兼顾商品和要素流动。传统贸易保护政策的实质是奖出限入,其隐含的假设是在要素流动有限的情况下,一国在某个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只能通过本国的努力来创造。当外来商品威胁到这种努力的时候,就要对进口商品采取限制措施。但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要素的流动性增强,一国的要素已不再成为其独有的“专利”,也可以被其他国家通过投资所利用。同样,一国发展经济手段除了依靠国内要素外,也可借助国外要素。因此,国际贸易分工中比较优势地位下降,竞争优势地位上升。由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加上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升级、比较优势转移非常迅速,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想再依靠贸易保护来发挥静态比较优势已很困难,一国贸易政策的重点应由依靠贸易保护以发挥比较优势,向鼓励要素流入以弥补比较劣势、创造竞争优势转变。
(二)保护政策的手段应是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的综合,两者需交叉使用。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贸易、投资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选择投资还是出口,取决于一系列条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表明,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可以利用的东道国区位优势时,它们往往选择投资;当缺少可供利用的区位优势时,往往选择商品出口;当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时,选择技术转让。很显然,第一种方式最有利于弥补相对落后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缺口,因此,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基础设施、要素条件的国家,应积极完善投资政策,通过提供稳定的政治法律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而国外的一些中小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则往往是因为本国投资机会较少,东道国有可利用的丰富而廉价的要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引进国外要素一方面可以帮助东道国发展新的产业,壮大已有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东道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引进要素开展加工贸易,可以解决东道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全球经济放缓明显
金融危机发生时,全球经济已出现放缓迹象,危机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趋势。2008年下半年,世界贸易增长率骤降,11月出现负增长。但美元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首先,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和食品价格出现暴涨,而下半年则大幅回落。其次,美元在上半年的大幅贬值和下半年的升值还使得上半年贸易增长和下半年贸易下降的幅度被夸大。如排除价格和汇率的变化,2008年上半年贸易增长已经放缓,第二季度出现停滞,第三季度贸易量开始下降,全年增长约为4%。
预计2009年全球出口将降低2.1%,为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发展中国家出口形势迅速恶化,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的衰退、出口信贷的短缺以及出口保险成本的增加。此外,外资下滑、侨汇减少、初级产品价格下降、旅游增长放缓、官方发展援助的可获得性出现不确定性。
2009年,各国经济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经济放缓的影响。为应对危机,各国纷纷出台了诸如降息、注入流动性和财政刺激等一系列措施。要避免这些措施偏向本国生产者而歧视外国生产者,并保证措施之间的相互协调。否则,2009年的经济状况会比预想的更加糟糕。
救市措施可能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各国政府的银行救市措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将重点放在资产方面,帮助银行清理不良资产;另一类将重点放在债务和资本方面,包括提供担保、增加流动性和资本重组等。很多措施涉及到国家资助或补贴,这可能对市场造成负面效应,扭曲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因此,如何确定可以享受资助的银行资格显得十分重要。
贸易壁垒尚无明显提高
从目前贸易壁垒提高的情况有限、反倾销总体数量没有增加来看,各成员尚属成功地抵制了保护主义的压力。具体地说,如印度提高了一些钢铁产品的关税;阿根廷增加了进口许可要求;厄瓜多尔提高了940种产品的关税;印尼规定部分产品只能由5个限定港口进口;韩国将原油进口关税由1%提高到了3%;欧盟宣布对部分奶制品重新给予出口补贴;俄罗斯提高了汽车进口关税,减少了肉类进口配额,增加了出口补贴。此外,一些国家还实施了便利贸易的措施。
贸易融资有所增加
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
虽然与原先预定的10%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但在全球贸易复苏显著放缓的一年里,同比增长6.2%的水平依然不俗。摩根大通银行资金服务部贸易及供应链融资中国区主管林树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对全球贸易持谨慎的态度,但是亚洲区的贸易将会成為一个“亮点”,尤其是一些与消费、零售相关的领域。
但是正如遭遇人均GDP尴尬一样,中国的进出口总值第一也相当“浮肿”,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造成进出口总值高而利润低。但对于CFO来说,问题不仅仅在于这些,经济环境的跌宕起伏、汇率的变幻莫测都对其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使得作為企业把控风险和资金第一人的CFO更加谨慎。针对CFO的担忧和更高需求,林树文表示完全有信心,“依照全球的优势,相信我们可以服务的很好。”
1 双翼齐飞
2007年摩根大通银行在京注册成為本地法人银行,即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如今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哈尔滨、苏州等地开设了分行。
摩根大通在华的核心业务是对公业务。进入中国以来,贸易融资业务一直是摩根大通的重点。摩根大通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客户提供人民币和外币的贸易服务,既包括传统贸易融资业务,比如信用证开立、通知、保兑、议付、背对背信用证、进出口贷款、银行保函或备用信用证的开立、单据缮制、贸易单据贴现、供应链融资及电子贸易平台等服务,还包括结构性贸易融资服务,比如进出口银行担保项下的贸易融资、出口融资、银团贸易融资、贸易项下买方付款风险贴现等服务。
伴随在中国的积淀和发展,摩根大通除了巩固和发展金融机构的客户外,也继续致力于為大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过去一两年我们的贸易融资进步比较大,之前主要是金融同业的客户,现在正朝着企业客户和金融客户并重的方向发展。”林树文强调,正是因為之前一直服务于国内的银行,也就等于间接服务了很多企业客户,对他们的需求非常了解。
据悉这些大型企业客户主要分為两类,一类是摩根大通在全球的海外客户,正在“走进来”;另外一类是“走出去”的本地企业。在林树文看来,摩根大通可以利用自己全球的网络系统,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
林树文介绍,目前摩根大通大部分在海外的贸易融资产品都已在中国同步上市。“我们会和海外市场保持紧密的沟通,随时掌握全球先进产品的趋势和进展。同时对于国外正在使用的先进贸易类金融产品,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细致和完善的评估机制,严谨的筛选出更适合国内环境和客户的产品,从而引进来。”
大力发展客户是林树文的主要工作之一。林树文表示,相比客户数量,质量更為重要。“我们的目标就是先大力建立客户基础,这需要花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然后再针对目标客户进行个性化的发展。”
2 撬动供应链
对于贸易融资中的供应链融资管理近些年来备受国内企业的关注,而这个在国内备受关注但又还不是特别被熟练掌握的领域却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伴随中国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环境负荷加大,产业转移成為必然。与此同时,东盟国家的制造业迅速发展,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首选对象已从中国转到东盟。以从中国“转战”越南的知名运动品牌為例,2000年在中国生产全世界40%的该品牌运动鞋,全球第一;而如今越南取代中国成為其世界最大运动鞋生产国。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越南制造业产值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10多年来,越南从以往只生产初级品向机械制造领域发展,目前已能生产成套机械设备,其汽车、造船工业也有明显进步。
伴随产业的转移,很多企业的供应链也发生了转变。对于很多生产企业来说,生产基地的转移使得原本的区域内供应链管理成為跨区域的管理,与此相对应,供应链融资方案也需要转变為跨区的供应链融资方案。林树文介绍,由区域内的供应链变為跨区域的供应链,这中间的复杂度和风险性都上升了不少。林树文对此列举了一个案例,一个跨国集团在中国有20家生产企业,每家都有各自的供应商,分别分布在保税区、境内和海外,这就带来了很多问题,仅以外汇支付為例,具体操作方式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而这种复杂的情况就会更加凸显摩根大通的优势。”林树文认為,摩根大通的优势就在于经验丰富,伴随了发达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摩根大通更能应对复杂、考验专业性的服务。
在贸易融资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林树文认為,供应链管理本来就是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的,尤其是在产业正在发生转移的情况之下,对于供应链的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和可持续性。林树文表示,银行在為客户制定供应链融资方案时必须遵循这种原则:首先了解供应链融资方案与企业的发展需求,是希望延长账期增加现金流,还是希望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其次再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融资方案。“虽然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融资方案应该可以达成以上的多种目的,但是针对侧重点的不同,方案的设计上也会有很多不同。”
3 全面取胜
作為全球最大的美元清算行,摩根大通负责全球外汇市场中1/4的美元清算业务。在2010年和2011年,摩根大通接连被《贸易福费廷》杂志评為“全球最佳贸易银行”。
对于摩根大通在贸易领域的优势和成功,林树文认為,与其说产品的创新,不如说洞悉客户的需要,而对客户需要的支撑则是来自经验丰富的团队。根据林树文介绍,“摩根大通中国贸易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经验丰富,既了解全球市场也熟悉中国市场,每个人都有成功案例。”
在林树文看来,摩根大通的优势非常显著。首先,全球化的优势。摩根大通的网络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国内的企业进入这些国家或地区时,摩根大通当地的分支机构就可以予以支持,除了产品的支持外,还包括咨询服务。摩根大通会通过本地分行的经验,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