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07: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 要] 人力资源是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能够进行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磨合开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同时在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环。如果执行创新机制,减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才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保障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将就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在这个管理体系下人的培养使用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思路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要对公司的人才进行培养。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的知识能力可能就会迅速过时。所以,只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企业不会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落伍。同时,培训机制也属于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 结 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 卢晓中.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本文探讨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以培养创新为目标的化学教学。
一、化学教育在培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所谓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百折不挠的进取、探索、创造、敢于冒险的精神。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又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的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培养和锻炼学生上述思维品质的契机,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掌握化学知识的人门向导和手段,在化学实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学生以实验事实出发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进而编织知识网络,构筑知识框架,是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而且对思维方法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完善创造性思维方式,具有独到的优势。化学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
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善于启发、诱导、鼓励学生的创造活动;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思路开阔,不断创造性地采集信息并加工输出;教师自身应当具有远见卓识,勇于进取,在实验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创造、实验设计等方面善于创新。在教学上,教师必须深刻领悟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精髓,以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根据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计划地进行创新教学活动。具体的讲:课堂教学紧扣主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思维导向重点,有相当的密度、广度和深度地进行课堂训练;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严谨细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精确解释概念、理论,精辟阐述问题,重点、难点处理得当,课堂教学精彩;教学手段灵活,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有时代气息,使学生在新方法、新思想、新感受、新事物中汲取知识;教学生动有趣,充分展示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关键词:艺术教育 人才培养 文化素质
一、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对人全面素质的培养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共同参与、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系统教育活动。狭义的艺术教育是通过系统理论与技能训练,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专业艺术教育;广义的艺术教育是指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和内容,对人进行培养和熏陶,使人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的教育活动,也可称为公共艺术教育。本文所阐述的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起重要作用的艺术教育是指广义的艺术教育。正如道德理想主义者费希特所说的:“国家是一个艺术机构,其目的是文化。文化是一种过程,凭借这一过程,人可以真正成为人,最充分地实现他自己,并且,正是这种实现才是完美的自由。”因此,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的能力,并运用艺术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格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目前,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各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兼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之目的是要创造美好、和谐的个体和社会环境,这与在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环境下的艺术教育本质相吻合,都是以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一方面,艺术教育在根本上是审美教育,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审美功能。正是通过其审美功能的独特魅力对德育、美育、情感、社会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发挥作用。因此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德育的功能、智育的功能、审美的功能、情感的功能、社会的功能以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以优秀的人文艺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内在气质,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文化底蕴,从而实现培养具备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最终目标。
二、加强艺术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
艺术教育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十分紧密,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教育的成效,只有通过其培养的人才的未来创业实践来检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依赖于个人创新素质的扎实程度。艺术教育既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启人的心灵的重要途径。既可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又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智。正是因为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表现能力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才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所以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是任何学科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艺术教育既可以看作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动机,也可以看作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催化剂。艺术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除了具有其最基本的培养审美能力以外,也对人的道德品质、智能发展、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愉悦生活、提升品位。规划合理的艺术理论、结合多元的艺术实践、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作用,是推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动力。
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造就少数的艺术家和大师,更要通过艺术教育帮助更多的学生发掘潜能,完善他们的人格,拓宽他们在行为、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开拓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这种教育的培养目标正适应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在高校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使他们具备个性化的创新思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观察的能力、综合实践的能力、多元文化的知识、团队协作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精神。因此,建立并加强以创新为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就成为提高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三、东北大学在艺术教育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一)措施
东北大学围绕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努力实践培养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促进本科教学工作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构建了以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为基本内容,以提高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格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普及型艺术教育与提高型艺术教育相结合为基本模式的教育教学体系。利用联合基地学科专业多样性的特点,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积极探索普及型艺术教育与提高型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将艺术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增设了以艺术类课程为主干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人文选修课群。
1.普及型艺术教育
普及型艺术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面向全体学生、以学分制形式加以限制的选修课程。2学分(32学时)艺术类课程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指定性选修科目,每周授课3学时,着重提高和培养学生对各种艺术的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如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门类的理论、发展史和艺术欣赏的教学,使学生对所修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较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2学分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设置,使东北大学在校本科生人均艺术课教学计划达到32学时。
2.提高型艺术教育
提高型艺术教育是针对在校大学生中有艺术特长或个人爱好的特点而设置的选修课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艺术类专项选修课程。艺术类专项选修课程一般为8学分、128学时。提高型艺术教育所采取的基本教学模式是第一课堂教学(选修课)与第二课堂实践(社团、艺术团、专项班)相结合,专项艺术教育课以学生为主体,追求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使学习与创造得到很好的统一。目前,东北大学已开设合唱艺术、民族舞蹈、书法、陶瓷欣赏与制作、三维动画艺术与制作、话剧表演、竞技体操等艺术类社团和课程。
(二)成效
1.学生素质显著提高
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演、创新竞赛等均取得多项佳绩。众多优秀学子的涌现和优异创新成果的取得推动了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引领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
2.硬件设施得到改善
建成形体教室、音乐厅、体操房、多功能厅、欣赏教室、合唱教室、舞蹈教室、陶艺教学中心、动漫教学中心、版画教学中心、日本文化体验教室等文化素质教育专用教学场所,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支撑。
3.学生社团不断丰富
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设计并组织了社会科学型、科技学术型、文化艺术型、体育娱乐型、公共关系型和社会实践型六种类型的学生社团100多个,社团成员达1万多人,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60%。繁荣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4.校园文化节更加多样
已形成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节和大学生创意节等校园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收到很好的效果。
5.校园文化风格持续提升
把精品艺术引进校园、把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引进校园、把国外高雅艺术引进校园,使校园文化形成高起点、高品位、高格调的特点。
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同时,高校教育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通过价值导向、思想凝聚、行为约束、素质提升等功能的发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而艺术教育的过程,是激发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它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不仅是推动高校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把坚持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加强艺术教育,努力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武丽.浅析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0).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孔宪峰,周秀红.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质及其载体意义[J].高教论坛,2008(11).
[3]方露娜.略论校园艺术教育的价值意蕴[J].江苏高教,2008(5).
【关键词】中药学;创新性人才;教材
《中药学》作为中药、中医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研究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等[1]。《中药学》教材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调整思路,创新《中药学》教材。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中药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自己关于建设《中药学》新型教材的思路,以利于培养中药及中医行业的创新性人才。
1 中药学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
1.1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
中药是由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成分群[2],在中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中药品种多,而每一种中药的性能、功效都有所不同。再加上大部分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甚至在同一个机体里面,因为炮制方法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用药效果。例如在炮制中药荆芥时,生荆芥性温,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而经炮制得到的焦荆芥,性平,具有止血的功效。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是学生学习中药学课程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如何掌握如此多的信息,除了靠学生本身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外,在中药学教材编写和排版上也应该独具创新。
1.2教材缺乏实践内容,教学形式单一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课外实践是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主要集中在本课程所开设的实验课上,除了教学所要求掌握的典型性中药以外,对于其他非代表性的中药,学生无法完成实践内容[3]。另外,目前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高职院校生源主要集中在城镇,而来源于农村地区的学生逐渐减少,来源于城镇的学生对中药植物的识别能力低,这就要求在中药材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图片和视频内容,并且利用网络资源以弥补学生对中药材认识的不足,从而避免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过于单一。
1.3 教材学习目的与实际工作需求不一致
《中药学》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效等,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学生毕业后会进入不同的行业,踏上不同的就业岗位,这就使得学生对《中药学》学习需求的差异变得十分明显。对于从事药剂行业的学生而言,学生更希望学到更多关于中药材炮制、功效相关的知识。而对于从事销售行业的学生而言,学生却更希望学习到更多关于中药产地、来源、价格、品种差异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在《中药学》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
1.4 用人单位需要具有创新性的学生
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大量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季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中药行业而言,很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具有创新性的大学生。这都需要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例如,让学生进入实训室、药房、医院、中药GAP基地、药企、户外等学习,将中药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同时注重教材建设,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导向,让教材的编写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2《中药学》教材建设的意见
2.1 创新教材形式
由于传统教材编写水平低,出版周期长,内容更新慢,同一课程教材的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创新,因此创新教材形势显得尤为重要。教材不仅应有纸质形式,还应配套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4]。《中药学》要求学生能够辨别基本的常见中药,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插入更多的彩色图片和理化鉴别视频。而传统的纸质教材难以满足此需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弥补学生对中药材认识的不足。将纸质教材、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资源相结合,则可以使原来纸质课本内容得到扩充,并且将课本知识同实际生活、生产和科研相结合,从而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加强教材编写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药学》教材的编委,首先除了考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加入以外,还应该纳入优秀的年轻教师以及相关的科研人员。年轻教师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同老教师有一定的差异,在彼此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更多的创新点,而科研人员掌握有本行业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研究成果,有他们的加入能让《中药学》教材的编写立足于科技前沿。另外,具有实际生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加入教材的编写也是尤为重要的。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立足于生产岗位第一线,他们了解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制备等中药材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专业知识,以及需要面临和克服哪些技术难题,有他们的加入,必然能使教材编写内容更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3.3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就业需求
《中药学》所含知识面广,信息量大,除了学科本身包含的知识点外,学科还包含了中药鉴定学、中医药基础理论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单纯的课本学习会使本门课程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动力[5]。这就要求在《中药学》教材编写时,应以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前提,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动手能力,同时深化课程内涵,以适应市场对毕业生的新需求。另外,《中药学》教材编写应该考虑与本地产业需求相接轨,革新教学内容,以形成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计划和新实践考核标准,从而增加学生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小结
随着时代进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需求对《中药学》教材编写提出更多新的要求。教材的编写应该站在时代科技发展的前沿,将课程知识点、实践和就业导向有机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基础《中药学》课程的学习,能从不同方向间接了解中药行业。为了中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为了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新世纪对高技能创新性人才的需要,编委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创《中药学》教材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姬水英,牛菲,周玉丽等.职业院校《中药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2(44):17-18.
[2]杨瑶B,闫永红,张媛.提高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药学教育,2014,30(1):33-34.
[3]喻斌,卢金福,许惠琴.中医药院校 《 中药药理学》教学体会和策略[J].2013,10(11):71-72.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教育 创新人才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何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个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自我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教育者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予以恰当的指导,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发挥和提高受教育者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使他们主动把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追求与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自我教育还能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其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敢于肯定并坚持自己的正确言行,敢于承认并更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要使受教育者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高级发展阶段,受教育者必须摆脱自我意识中的消极部分,建立更多具有独立性、自觉性、创新性和坚持性的积极教育意识。
2 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2.1 自我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现今“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多样化的市场氛围中具备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因此,自我调节与自我内化等自我教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只有掌握了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青年最强壮的力量来源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水平,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客观条件下,我国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所带来的挑战。
2.2 强化自我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必经之路
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短时间难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还处于视野狭窄的局面,理论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大学生自由地学习、全面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加强,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大学生的思想品格,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自我教育无疑是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经之路。
2.3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
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如果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好的自我教育能力,那么相对而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更加轻松与活泼,学校教育自然会呈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越高,其抗变能力也就越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越高,因此,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良方。
2.4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新理念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个体创新精神表现为主体能够积极的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发展新的思路、知识体系、观念等等。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配合良好的氛围与足够的空间,自身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试想人如果没有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那么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独立空间与良好氛围,充分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造(下转第56页)(上接第25页)能力。
3 如何强化自我教育
3.1 要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前提
大学生的自尊心越强,在接受教师点拨时就越能主动的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充分照顾到其心理活动,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前提,要允许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因为师生所持的观念的不同就妄下定论,严禁片面否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各方有利资源,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调控、完善,自觉的去优化个人的思想教育体系,按照社会公德和校园纪律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当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学习成绩才能显著提高。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些弊端会让学生学习时带有些许消极性,学习动机比较被动,这大大影响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现代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所以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时,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实现。所以说,充分尊重、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尤为必要。
3.2 重视大学生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起带头作用
在校期间某些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的一部分学生群体被称作大学生精英骨干,例如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等,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先进,是学生群体中良好的典范,可以成为广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表率,起到先锋带头作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好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加强对这部分精英群体的管理和引导,配合适当的表彰和宣传手段,使大学生对成为大学生骨干有所向往。同时,要利用好这种“明星”效应,引导广大学生争做积极分子,营造积极良好竞争氛围。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能,独立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注重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让他们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进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
3.3 营造多元、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积极打造良好的学风与校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作用。另外,高校应鼓励多元教学,积极开设自主学习课堂、网络课堂等等。努力为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求,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有利于自我教育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打造塑造独立的空间。良好环境的提供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
3.4 发挥学生组织的主导作用,为自我教育提供平台
高校的学生组织非常之多,它是大学期间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工作者要重视学生会、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组织的独有优势,实现自我教育这一重要目标。同时,高校工作者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实现自我教育活动。足够的空间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各种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们拥有自我锻炼和实践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可以让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遗产;民族文化;创新创业人才;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2001年,日本制定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以及各种文化振兴政策。今年2月,日本又出台了面向今后5年的“第二次基本方针”,方针揭示了现今文化艺术振兴的意义,即文化力是国家之力,文化艺术和经济紧密相连,明确指出了“文化艺术立国”的目标,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说:“面向21世纪,文化艺术非常重要,失去文化就失去了生存的目的。韩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1997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1999年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法》,2001年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政府还设立“阿里郎奖”,嘉奖、鼓励那些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不但迫在眉睫,更是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现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如何借助市场经营文化产业项目与公益性文化艺术事业,又不能完全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发展,而缺乏专门艺术人才是关键问题。。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产业政策如何完善,还存在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四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如何采取的针对性的研究。五是相关部门之间如何协调,行业组织和文化管理部门如何有效的合作,以形成合力,建立起政策规划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六是所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过多,且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市场竞争能力减弱。可以看出,艺术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在高校中认知传统文化,创造创新型富有时代中国精神的艺术作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模式也是迫在眉睫。
任何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但相对而言,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已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它的精神蕴涵隐藏很深,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修养,不能潜心感受和解读,是很难把它全部激活、接受和传递的。而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则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现实的、活态的、不断生成的,同时它就在民众的真实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其精神蕴涵有如空气和阳光,可以直接被人们所吸收,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承。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这种生命线一旦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因此,面对当今强烈的“全球化”、“一体化”的冲击,对这种文化的保护,实际就是对一个民族精神之根的呼唤、认同与养护,也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历史上,因为自身文化的失传或被强行割断而解体乃至消亡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抵制强势文化的侵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为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保持高度的文化主体性,是越来越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在某种意义上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我们才能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当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责任心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保护工作,共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ative talents, design creative talents of the three levels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From expert consulting and research analysis, we hav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data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at all levels, and converted to correspond the weight of judgment matrix. Then use the method of weighted arithmetic mean to calculate weight vector and weight coefficients in each matrix. Thu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amilies and social to cultivate creative talents.
关键词: 创新人才;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
Key words: creative talents;AHP;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44-04
0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1]而创新的源泉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仅是对每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提出的疑问,更是对包括教育界、思想界,乃至社会各界都应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1 创新人才的内涵
从字面来看,创新人才首先是人才,具有人才的一般特征,即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政治、物质、精神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创新”是相对于“守旧”而言的,但“创”与“守”、“新”与“旧”又是继承发展的辩证关系。[2]“创新”同意于“创造”、“革新”,“创新”还含有“开创”、“开拓”、“更新”之意。所以,创新人才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心理、精神层面的创新。包括智力领域的创新(如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智力运用等),情感领域的创新(如敢于、痴迷于、乐于创新的心志和精神等),意志领域的创新(如坚强的、迎难而上的、百折不挠的创新意志和毅力等);
第二,有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创新。这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精神生产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的创新,含科技、艺术、日常生活等人类活动无所不及的所有大、小环节上的创新。
2 构建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在我国,通常把创新人才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因此,要全面评价创新人才的本质与内涵,不仅要对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还应对一些没有现成标准参考的指标进行评价,例如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能等。
总理说过:“人才评价是个世界难题,人才不是靠评出来的,而是要靠社会实践,要靠做出的贡献。”[4]不可否认,目前大多高校主要围绕的数量、出书的数量以及发明专利的数量来评价人才,这种“以偏概全”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对的。
根据哈耶克(Hayek)提出的知识分工原则,创新人才可以划分为知识创新人才、技术与产品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和制度创新人才等。当然,此分类方法是在创新人才经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后,并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类。而本文从心理学及生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个体在相关生理认知功能成熟后,对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普遍的、一般性的特征进行研究,而非某一类别的,或具有专门技能的创新人才。
因此,本文从创新人才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入手,围绕“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创新人才的人格特点是什么?”等人才成长的内部因素来制定评价指标。结合心理学、生理学、人才学等基本理论,在强调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能等的考量,由此分析当前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进而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 对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
通过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其他网站上查询有关创新人才的大量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从社会、教育界、高校等外部因素入手,而偏离了“人”是教育的主体这一核心。同时,专门对创新人才进行评价的研究就更加屈指可数。例如,文献[5]建立了基于语言描述的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反映科技创新素质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评价均未体现。文献[6]利用DEA方法对我国72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进行了评价,但指标缺乏可操作性。经过笔者分析,目前为数不多的研究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文献,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指标的局限性。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针对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而制定,忽视了人才培养的阶梯性,即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要注意对其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思维灵活、兴趣广泛。
第二,指标缺乏可测性。在相关指标中,有的过于抽象,缺乏理论基础,不适宜作为评测创新人才的依据。如有人提出的“德育评估”,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与“不可测性”,影响指标体系的科学性。[7]还有诸如“对毕业研究生的评价”、“学位论文水平”等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均无法定量分析。
第三,数据说服力不强。确定各项测评指标的权重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随意由个人主观决定,应在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后通过科学的论证得出。而且,在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包括:事业经费、图书量、固定资产、实验室个数、教职工人数等,主要侧重外部因素以及数量的投入与产出,极少提到学生个人素质的考评标准,尤其是指标没有准确的定位到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上。
因此,本文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指标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素质进行评价。所选的评价指标涵盖了从幼儿时期到成人时期、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自身素养的形成到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等诸方面,选择的指标兼顾人才的业务素质与非业务素质,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标准。
4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流程
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社会、家庭、个人全身参与的过程,因而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必须体现所有参与者的建议与想法。此外,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伴随各个时期对创新人才的不同要求而相一致,但最基本的思想与内涵必定是永恒的,即以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能等五大特征为基本评价标准。
由于人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制定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一般包含多个指标,并且各个指标间具有不可比性,综合评价的求解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评价方法是由专家对各个评价指标给出评分,然后通过简单地加权平均得出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标准,因而专家的主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准确性。本文运用模糊综合测评的思想,采用基于判断矩阵的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进行处理,确定权重,简化了评价步骤。(流程图见图1所示)
5 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对其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估。为了真实地反映出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客观性,在设计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5.1.1 导向性原则 评估方案的制定、指标的选取、样本的选择,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体现“人尽其才”,克服“张飞用谋、诸葛陷阵”的人才错位现象,对推进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解答“钱学森之问”,都有极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相关指标的重视,不断提高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在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5.1.2 科学性原则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考虑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咨询多位本领域的专家对指标进行逐步筛选和取舍,坚持目标的客观准确性、全面性与多样性,科学反映和描述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和能力素质。
5.1.3 完备性原则 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必须全面把握,不能孤立地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评估。要着眼于创新人才的自身特点和生理素质,在不同层面和程度上对创新人才进行全面评价。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对结果进行评价,而且应该对人才培养、管理过程及为培养而进行的人才选拔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即应该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活动与环节都给予以关注。[8]
为了获得更加准确而全面的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对已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选择的专家是具有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的辅导员及教师,主要围绕评价指标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创新人才的标准,是否具有足够的说服力等来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根据修改意见逐步完善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将结果反馈给专家后继续进行修改,经过三次反复论证,最终制定完整的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6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实验中对评估创新人才的5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评。为了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最终评价、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即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客观的量化分析。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决策或评价的总目标,把总体现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首先,它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依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根据对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就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描述。最后,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也就是说,层次分析法是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中,最终被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数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列问题。
a. 建立层次模型。将评估创新人才的各项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创新人才;第二层为并列的分目标,即评估创新人才的5个要素: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能;第三层为确定各个分目标的方案层。
b. 构造判断矩阵。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以后,上下层次之间因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使判断量化,将这些判断通过引入合适的标度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判断矩阵A。判断矩阵A表示针对上一层次的某因素,本层次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常引用下面的1~9标度方法(见表1)。
判断矩阵通常写成如下所示:
指标设计出本实验对各个权重调查表,邀请20位专家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
c. 计算权重向量。为了从判断矩阵群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达到对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就需要计算每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和全体判断矩阵的合成权重向量。本文采用特征向量法计算单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即将每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姿i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wi作为每个矩阵的权重向量。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综合权重向量,首先对各权重向量的相应分量取加权算术平均:
可见,在评价创新人才成长的5项指标中,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创新人才的影响最大,也是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最需要加以重视的。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潜能与创新精神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分布都较为均匀。因此,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从全局考虑,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统筹兼顾其他各项指标。
7 结论
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才进行评价研究,第一,有利于社会各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为改善教育培养模式,革新培养侧重点、突破教育教学瓶颈提供了参考依据;第二,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与宏观管理;第三,有利于家庭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素养,这对于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一步作者拟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就创新人才如何培养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力群.知识经济时代的远程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1(4):25-27.
[2]张巍琴.重庆市医学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重庆医科大学,2009:15-20.
[3]黄建钢.培养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9):41-42.
[4]高层次人才与观念更新、社会进步——高端引领:中国人才发展的战略选择.[EB/OL]. http:///rcyj/detail.jsp?lmCode=A0701&viewID=7636
[5]刘秋圃,王攀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6):145-147.
[6]孟浩,王艳慧.基于 DEA 的大学人才培养系统的综合评价[J].运筹与管理,2007(1):125-130.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机制现状;妨碍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85-03
作为我国经济及教育全面复兴的世纪,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征以及标志就是不同领域的全方位创新,正如同志在199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说过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全面复兴关键在于人才的教育及创新战略。然而,相关研究显示,当前高校人才创新培养战略的失衡,已经成为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过程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人才创新培养战略是我国完成经济及教育全面复兴的伟大使命。只有按照合理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创新型人才,才能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才能进一步满足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尽管我国很早就强调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多年相关人才战略实践表明,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而相关机构认为我国高校现存的人才机制极其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现状分析
1.陈旧的知识传播目标体系。所谓知识中心论是指通过健全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受教育者达到知识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常规评价标准多以学历和文凭为基准)。然而,在此评价体系下,为了全面加快知识型人才的培养速度,高等学校势必会设置更多的必修课,尽量减少或者忽视选修课;增加更多的理论课程,尽量减少或者忽视实践教育;加强更多的教师的主体性,尽量减少或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因此,这种以一定目标为出发点的知识结构教育体系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极为明显,其在实践中的主要不良性的表现为:(1)在该种教育体系下,受教育者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以单纯的书面知识为主,严重缺少实践操作,最终导致受教育者主动性难以发挥。(2)知识中心论式的强制型教育体系也扼杀了创新所需要的判断力和思考力,严重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2.过于重视理论阐述式的过程教学体系。多年以来,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面对面式授课使得大多数老师对授课内容的重视度极高,备课十分充分,课程整体规划严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不变,易使学生的学习模式逐渐变为“本本主义”或者“题海战术”,而严重地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过于重视理论阐述式的过程教学体系会使得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灵感难以发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3.强制化为主的管理约束机制。多年以来,作为我国教育管理机制的主要形式,以强制性管理为主的人才培养约束机制严重地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实际实践工程中强制化为主的管理约束机制具体缺陷主要表现在:(1)在宏观方面,上级管理机构对高校采取的标准化管理机制使得高校很难发挥其独特的办学特性以及鲜明的人才创新体制,从而严重限制了高等学校办学的主动权。(2)在微观方面,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严重缺乏应变机制。不仅要管学生顺利升学,甚至有时还要管理学生生活、就业等其他方面,类似这样全过程式的管理约束机制使得学校不仅要管对学生的日常教育进行管理,甚至还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而此类强制化为主的管理约束机制也进一步扩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范围,除了要管学生的课内、校内活动,甚至还要管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而在管理方法上,过于标准化、强制性的管理约束机制也使得学校教育学习气氛过于压抑、沉闷。而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因此几乎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丧失了自由思考和自由学习的机会。
二、妨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1.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学校应严格落实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但是现阶段由于负面因素的存在,影响学校在该过程中完全发挥其在教育体制中的主导性作用。(1)旧的教育观念妨碍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活动是指人类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自觉行为。因而教育思想观念决定着后期的教育活动。如果一味地采用落后、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活动的创新也就不可能发生了。因此,教育活动创新应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基础。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已从20世纪早期的传统精英模式教育逐渐转向当前的大众化知识教育。在此阶段,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也应及时从传统的学校内部或者考试式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转向更深层次的社会综合评价标准。因此及时审视传统的教育观念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教育活动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2)学校的本位管理模式妨碍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上级管理机构,现在阶段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采用级别及权限式管理对高等学校进行管理。以大学的行政级管理模式为例,大学的行政管理级别分为部级学校、省市级学校等,而因上级管理机构的不同,不同的大学在获取经费及自行管理体制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区别,因而,行政级别的不同也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此外,作为本位管理的突出特点,级别管理采用的按部就班式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使得学校自身的可操控空间变小。而教育创新所需要的不是强制性的约束。因而,教育主管机构应在当前本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革,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人才质量创新的目的。
2.教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除了受学校影响之外,也受到教育知识的直接传播者——教师的限制。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实现创新,而且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够也会对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匮乏的创新意识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教育行为过程的直接传播者及组织者。因而作为实施教育创新的主体,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间接地影响教育体制的创新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然而,因自身缺乏目标性的课程意识,大多数教师将教育过程更多地的理解为是向传统的向学生“授业解惑”。在如此陈旧的思想观念及墨守成规的高校教育体制下很难培养出敢于打破常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来。因此,作为教育行为的灵魂,高校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教师淡漠的责任感妨碍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与教师的创新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外,还与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学习的榜样,也对人才的创新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学生。培养有自主创新思维及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最终归宿。而作为教育本身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道德修养也决定着国家最终衡量教育创新的标准。而目前相关研究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从整体上看是应试能力明显强于创新能力。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被动式、强制性的教育体制严重阻碍学生参与教育创新。目前,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限制下,高校学生的民主参与机制未真正建立起来,大学生缺乏参与教育创新的途径。作为教育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者,得不到学生的支持,教育创新体制是很难得以真正实现的。(2)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弱化了参与教育创新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为教育创新的重要评价标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科学文化素质人才是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因此,教育必须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重大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水平,而对学校的创新性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关注不够。因此,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改革的着力点应在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生长远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分层、分类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更多地运用过程性培养模式、诊断性评价。在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的同时,为不断改善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高效、周到和专业化的服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兴达.河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07.
[3]唐景莉,万玉凤.中外大学校长纵论高教“变革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0.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创新人才培养就愈显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创新人才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解决创新问题、提升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家庭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土壤,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既需要高校的规范培养,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构建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意义深远。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概述
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科尼斯・格根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发表《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该文被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诞生的标志。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认为心理不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更是复杂的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建构论认为,外部的社会建构过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内在的心理活动。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包含了四个层次,作为思想基础的“批判”,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媒介的“话语”,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核心的“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思想在学科研究中具体体现的“互动”。
第一,批判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想基础,强调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个人对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过程的描述、解释、说明的过程都是建构的过程。
第二,话语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阐释人类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包括话语描述者自己)的描述和解释。话语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因此,一切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第三,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主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话、冲突、协商等社会性过程应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摒弃对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研究。
第四,心理现象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动”来实现。社会互动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心地位。
三、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批判”、“话语”、“建构”说明了心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说明了社会借助于话语实现对心理的建构 ,说明了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互动”是对“批判”、“话语”、“建构”的进一步深入,“互动”将心理学的研究重心由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转向个体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互动过程。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决定于高校和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对话、建构、沟通和互动。
1、建构思维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
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应本着批判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应凸显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对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的前提下,丰富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进行。如创新创业项目、创新游戏、创新竞赛、创新电影赏析、创新图片展示、创新月活动等等,引导高校大学生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到高校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
高校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过程中,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中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坚强健康的心理。
2、建构思维下家庭的创新人才培养
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促进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大学生大都是从各个中学选的佼佼者,进入大学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在生理层面虽然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层面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创新,很多大学生还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不仅要学习更高难度的文化知识,更要学会用创新的眼光和思维进行学习。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更希望获得来自家庭、父母、亲人的指导和帮助。在和家长的对话、沟通、互动中,大学生们感受着来自家庭的支持和温暖,能够有效地逐渐适应大学的环境,并在不断的适应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不断培养创新的意识,提升创新的水平。
3、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动态、变化的前提,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进行。
现代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所谓“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因此,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也一定要在变化、动态的前提下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就不能是单一的,直线型的。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有违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的核心的。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指导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家庭与学校和谐合作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需要。
正是因为大学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才更需要我们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维面对和处理实际发生的问题。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创新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沟通、交流、互动、合作,由此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开创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莉萍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及其发展:对话科尼斯・格根.教育心理研究.2012.04.
[2]叶浩生.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社会科学.2008.12.
[3]郑孝莲.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理论前沿.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