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07: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境污染及防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实验室污染;防治措施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健全的环境监测系统下,应时产生了各种环境监测实验室,大量使用化学试剂必然会产生很多实验室废物。对此如不能妥善处理将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环境监测实验室将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污染源,必将引起社会重视和认真对待。
2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主要污染源
2.1固体废弃物污染
环境监测实验室会产生含有成分复杂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如:破损实验用品、过期失效或残存的化学试剂、样品分析的产物、剩余的分析样品等。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或随意丢弃,将会使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环境中,增加了污染土壤环境和地下水的机会。同时随着雨水也会将这些实验室固体废物的有害物质带进河流和湖泊等地表水体环境中,这对环境和人类安全将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2.2废液污染
实验室产生的废液量大且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强酸强碱、含有各种有机物的废液、氰化物、重金属离子及细菌等。而大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对这些废液的后处理工作做的不尽完善,甚至不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这将极大的危害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例如:腐蚀性强酸强碱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仅会腐蚀地下水管,还会抑制水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体自净能力,破坏生态平衡;含有重金属离子及各种有毒试剂的物废液入水后,很难被分解,很有可能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含有苯、四氯化碳等易挥发的废液,不仅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系统,同时它们也在生物体内富集,危害自身安全以及后代的健康。
2.3废气污染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卤化物、含硫化合物、苯系物等。这些未经处理的废气如直接排入空气中,对环境和人类等一切生物无疑是一大危害。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酸雨,不仅损害各种农作物,对建筑物等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容易引起温室效应,改变地球气候,危害整个生态环境;甲醛具有致癌性,很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危害人类后代的健康。苯系物、氯仿等气体毒性更大,轻则刺激人体眼角膜、消化道,重则将会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3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原因
3.1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种类齐全
环境监测实验室通常会含有各种检测项目,所涉及的品种更是数不胜数,这样就增加了检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概率。不仅会因实验分析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检测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废液,更会因为种类繁多、涉及的品种重多,挥发产生的废气所含有害物质更甚。
3.2有机溶剂使用频繁
石油、洗涤剂等都存在有机溶剂污染环境的问题。而这些有机溶剂一部分挥发成废气,大多数则变为废液。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的排放产生的污染量就已经不可估计,更何况那些毒性较强的有机物。同样,如今检测项目中使用强酸、强碱溶剂的检测项目也不胜枚举。
3.3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重视不够
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为徒省事忽略技术规范的要求,随意处置废液、废弃试样品等。实验室管理不足,管理者疏于管理,实验室技术规范不合理等。监督管理、废弃物的处理监管力度不够,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管、督促作用等情况均是造成检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4对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4.1提高认识,制定技术规范
各级监测站应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做到不回避,不听之任之,而是根据本站监测工作的重点、特点,想方设法、积极探索减少实验室污染。对于上级监测部门应该认真研究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听取下级监测站,甚至普通实验员的意见,制定出简便实用、操作性强、尽量减免污染环境的技术规范,并匹配相应的考核办法,使其融入到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中,并且使之成为考察能力的一部分,以利于落实各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4.2建立正规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建立正规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对实验室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科学的管理制度下,约束监测人员,规范其操作行为。管理制度不是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关键的是铭记于心并在实际工作得到充分的落实。
4.3选择有效的三废处理方式
按分类放置、分质处理的原则对监测实验室产生的三废进行处理。合理调度资源,积极利用本地现有的资源处理。对三废的处理务必要合理,切不可马虎应付,确保处理方法切实可行。针对特殊三废要制定特殊方法,确保不会造成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而针对比较常见的三废,或是认为自研方法可以达到效果的,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自行处理。
4.4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
大多数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都不止一种,应该结合当前实验条件、环境因素充分考虑,选择可以与环境相容、对环境污染小的分析方法。例如COD分析,可以通过采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完全可以通过采用先进技术、现代分析仪器等,如:色谱仪、传感器,代替经典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4.5成立试剂调度网络
对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的处理一直以来是世界性的难题,这也是无然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对此我们可以参照国外的方法,借用网络迅速、实时的作用,成立区域性试剂调度网。将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的试剂收纳入网络,使得实验室间实现资源共享,这将很有效的避免此类化学试剂失效。
4.6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良好的环境条件与我们息息相关,是我们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作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我们都在为环境安全效力,但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特殊情况,我们更要谨慎,以免成为环境的污染者。因此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习惯,按规定的操作,及时处理好实验室废物,合理处置过期化学试剂,争取实验室废物零排放,努力建立绿色实验室。同时应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使人们意识到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使防止和防治实验室污染成为一种新理念。
5结束语
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环境保护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由于其分析过程存在着明显的环境污染,如不处理显然是与环保事业格格不入。要想更好的检测环境,环境监测实验室更应从自身做起,完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范意识等,建立绿色实验室,确保为我国的环保事业树立好榜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君.分析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环境污染及相关防治对策[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8):423.
[2]王娇阳.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探析[J].科技资讯,2017(15):110.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对策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突显出来。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需求,也是创造友好环境和节约型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农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乡镇企业三方面解析农村污染的主要源头,再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建议。
一、污染农村环境的源头
(一)农药、化肥、农膜使用不当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依靠的是农药和化肥,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农民为了增加产量而盲目的使用。第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化肥使用量达到4300万吨,按照播种面积,预计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在400公斤,而我国防止化肥对水资源污染的限定在每公顷225公顷,远远的超过此项标准。此外,由于化肥利用率比较低,导致土地水资源富营养化,减弱土壤净化能力。第二,大量的农药使用之后其内在有毒物质将直接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很多的物种下降或者灭绝。第三,我国白色污染的垃圾每年有45万吨保留在土壤中,这些垃圾由于分解能力弱,极易破坏土壤内部结构,影响了土壤的呼吸能力,增加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等,再加上铅、汞、锡等重金属原因,土壤遭到严重污染。
(二)畜禽养殖
随着农村养殖专业户的发展,农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比方说,水体污染,畜禽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处理不当将会导致土壤富营养化;大气污染,畜禽业的粪便发酵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破坏生态的同时影响周边居民安全;农田污染,粪便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影响土壤呼吸能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传播病害,养殖场中会寄生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倘若处理不及时,将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三)农村生活
农村生活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比方说,废气的旧电池、农药瓶、丢弃的塑料物品、不穿的旧衣服等,这些垃圾中有丰富的有害物质,据统计,农村生活垃圾每年产量约2.8亿吨,农村生活污水产量约90亿吨,大量的垃圾和污染严重破坏土壤和地下水资源。
(四)乡镇工业单位
大多数的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对于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单位使用地方保护,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为降低环境防治成本,认“利”而不认“理”,忽视了环境污染问题。
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一)提高环境监管,注重农村面源污染
注重测土配方施肥计划,确保生物、农业和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注重病虫的防止工作,增大液态地膜的推广,降低或者少使用白色污染。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农村环境管理工作,科学的方式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确保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维护农村生态环境。
(二)采取科学养殖方式,确保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结合
科学的建设养殖场,注重生产的同时关注排污工作的实施,比方说,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农作物种植的边上可以进行饲养,这样的话养殖业的粪便可以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同时,种植的粮食可以直接用来饲养;还可以建设沼气池,沼气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沼液用于农作物。
(三)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设立农村垃圾集中管理中心
推行相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参照环境保护和卫生、农业和畜牧业相关法律,联系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农村长期发展要求的机制,确保所有的部门有法可依,用法律的方式来保护农村环境。还可以多筹集资金,创建乡镇污水处理管道,比方说,设置以中心乡镇为单位的小型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中心;寻找新的垃圾处理工艺和途径,保证所有的当日垃圾不过夜,以免造成再次污染;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降低工足量的同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四)加强行政管理力度,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乡镇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应该制定和落实环保日行责任,换句话说,应当将环保归结到各政府工作人员政绩考核中,只有注重政府决策能力的提高,才能打破原有的行政体制的限制;加强对乡镇工业单位的环保投入,确保在提高GDP的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注重农村环境监管系统的设立,加强政府环境监管力,设置环保评估机制,确保所有的地区和单位在排污种类、数量和环节的公开,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或者个人要予以详细的记录,以便永久追究。
(五)众筹资金,注重基础环保设
施创建设立政府、公司、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入链,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还需要加强激励资源,充分运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管理相关经济政策。以此为基础,创造多元化激励资源系统,确保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协调环境资源。
(六)增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政府应当注重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中,促进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此外,还需要政府部门抛弃掉原有的先污染后治理思想,时刻牢记经济发展不应当以破坏环境来实现的。
三、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得以转变,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激引发了农村环境问题,尤其在农村污染和生态平衡上矛盾显著。此外,由于农村环境保护和防治工作相对薄弱,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难度。因此,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就需要注重社会机制、政府行为、企业单位和个人方式的改变,只有注重农村环境的治理和农村环境质量的提高,才能坚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家荣.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60-62.
[2]王聪,杨丽霞.浅论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和防治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5(24):112+116.
[3]周伟.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6):88-89.
关键词:原油储备库 环境污染及防治
一、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依赖国际市场的程度也越来越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要建设原油储备库,这对于我国石油的安全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原油储备库的环境污染及防治要点进行分析。
二、原油储备库环境污染及防治要点分析
我国原油储备库规模主要在百万立方米以上,其规模较大,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污染,本节主要从废气、废水、固废、噪声以及环境风险等方面对原油储备库环境污染及防治的要点进行分析。
1.废气污染及防治
目前,我国原油储备库油罐以浮顶罐为主,原油主要由国外输入,所以收发油以通过管线为主。废气主要为非甲烷总烃,来自油罐呼吸损耗,具体为静止存储损耗(小呼吸)和收发油损耗(大呼吸)。根据国内外原油储备库的统计资料,储运系统的呼吸损耗约占存储量的0.0015~0.3%[1]。
油罐呼吸损耗均为面源,污染物影响的范围较近,约在50~500m范围内,且正常情况下,非甲烷总烃是可以做到达标排放的。
此外,如果原油储备库配有锅炉,废气还应包括锅炉烟气,其为有组织排放,影响的范围较远,在这里不做详细论述。
2.废水污染及防治
原油储备库的废水主要包括:(1)油罐清洗废水。油罐须用水进行定期清洗, 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废水,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2)地面冲洗水。考虑到油库地面会存有一些油渍,要定期清洗,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废水,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3)罐顶初期雨水。油罐在收发油时罐顶会存留少量的油渍,故应对罐顶30mm厚的初期雨水进行收集,这部分废水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4)生活污水。原油储备库员工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和BOD。(5)清净下水。主要是罐区的后期雨水,如果含有锅炉则包括锅炉排水。
各种废水产生量及浓度情况见表1。
表1 油库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
注:废水产生量按一个单罐容积为100000m3的浮顶储罐核算。
油库废水应按照“清污分流、污污分治”的原则进行处理。一般来说所有的含油污水应进入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可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堆肥;清净下水则应进行收集检测,当确定没有受到污染后,可直接排放。通过上述措施可实现所有废水的有效处理,不会污染外环境。
油库废水当没有管网可排时,可考虑进入蒸发池进行冬储夏灌或用于绿化,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也可以节约水资源。
3.噪声污染及防治
原油储备库噪声源主要为抽罐底油泵以及倒罐泵,噪声级约为85dB(A)左右,由于噪声源较小,均可做到达标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库区内设有锅炉房,应该合理布置其位置,尽量与厂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厂界噪声可做到达标排放。
4.固废污染及防治
原油储备库固体废物主要为清罐时产生的罐底油渣以及生活垃圾,如果污水处理站位于库区内,则还应包括废油泥。固废产生量需根据油库的规模、清罐工艺进行估算。
罐底油渣和废油泥属危险固废,应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可填埋或用于铺路。
5.环境风险污染及防治
原油储备库环境风险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原油泄漏及泄漏后引发的火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二是发生事故后所有的物料流失可能对地表水或地下水产生影响。
根据统计资料,油库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是输油管线、阀门发生泄漏和由于泄漏及密封圈着火引发的火灾事故[2][3][4][5],但是,由于密封圈着火面积小且易于扑救,辐射热强度不高,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确定油库最大可信事故为阀门、管线发生泄漏和发生泄漏后的原油遇明火引发的火灾。
5.1 环境空气污染及防治
利用多烟团模式预测发生事故后下风向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当下风向出现半致死浓度时,原则上半致死浓度范围内的居民应进行搬迁,如搬迁无法实现时,应确定周密的安全撤离计划,确保发生事故后不会对居民造成较大影响。
5.2 地表水污染及防治
事故发生后,物料流失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泄漏的原油量(按一个罐完全泄漏考虑),二是消防水量,三是降雨量。为防止这三方面的物料流失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应建有污水暂存池,池的容积应确保能容纳所有的物料流失量,以免物料流失到厂界外对地表水体产生污染。进入池中的污染物料应通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5.3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
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区位有罐区及应急污水暂存池,所以要对这些地方进行防渗,以免由于油品泄漏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具体防渗方案可参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规定进行。
三、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原油储备库的环境污染及防治,从大气、水、噪声、固废以及环境风险方面进行了说明,对储备库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舸.浅析油库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要点[J].中国环境管理, 2003,22(2):50-51.
[2]王媛,张健.油库环境风险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1 (18):297、303.
[3]王彦昌,谷风桦.油库突发安全事故的环境风险及应急措施[J].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1,21(4):45-47.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现状;防治措施
1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
1)城市大气污染。针对城市大气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以全球53个国家200多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气测定。严重污染城市中我国多个城市榜上有名。近年来,因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因大气污染每年超额死亡人数高达178000人。通过分析研究可见,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等,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最为突出。2)城市污水污染。目前我国城市具有较大污水排放量,长期以来对城市水体影响巨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污水排放量在400亿t以上,其中200亿t左右为工业废水,其他主要为生活污水。由此可见,城市污水污染源主要包含2点,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污染将对水体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诱发疾病,浪费水资源。根据监察部门的信息分析,每年我国水污染事故以超过1600起,群众上访次数在2000次以上。3)城市噪音污染。作为第三大环境危害,噪音污染治理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极为关键。据相关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处于噪音污染的城市居民量达到40%左右,如噪音增加1dB,此地区高血压病发率将提升3%。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位于中等噪声污染状态,全国209个省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43.6~66.6dB范围,在各类环境污染危害中,噪声污染较为严重,且影响范围广。4)城市垃圾污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垃圾处理是否得当极为重要。据专家统计分析,我国75%城市都被垃圾环带包围。伴随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其生活习惯也从原有的节约型逐步转变为抛弃型,进而大大增加了垃圾产量。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每年正以8%~10%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在世界平均增速以上。
2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某个层次来讲,由于人类社会发展不均衡,极易产生环境问题。换言之,人们由环境中过度索取导致人类生态环境问题频发,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过程,而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环境资源公共性与人类活动的外部不具经济性。第一,公共物品包含环境资源,如大气、土壤、水等,任何人都可使用,正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才无法实现全面、有效保护;第二,因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盲目性,个别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极易损害周围环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个人利益;第三,环境具有有限的自净功能,如滥用资源,将导致环境污染加剧,以环境自身净化速度而言,无法满足污染所需,进而产生环境危机现象。2)政府监管不力,污染处罚成本低。因政府绩效衡量合理性较差,部分单位只注重眼前利益,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将经济发展作为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不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方面,时常会盲目地将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引入,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模式极不可取。同时,我国城市管理层次不高,部门分割严重、政出多门,导致各类不规范行为的大量产生,特别是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等,无法由源头上严控污染。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成本不高,导致大量企业钻漏子,铤而走险,罔顾法律,不顾民众生命安全。3)缺乏系统的环境保护体系。从法律制度方面来讲,我国还没有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导致企业、单位、部门及个人钻漏洞。从环境保护技术方面分析,因不具备完善的环境保护技术体系,无法做好系统性的规划工作,污染排放标准、排放总量、排放计划等。
3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增强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第一,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专业知识,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民众积极参与环保工作,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第二,实现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化,尤其是企业污染行为、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出准确评价。第三,扩大环保参与途径,为便于举报监督,必须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过程、应用措施进行公开化,实现民众利益最大化,要求进一步加大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提升民众参与性。除此之外,在建立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过程中,应将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展现出来,进行群众性互查活动的开展。
3.2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多方位控制环境污染
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就影响了企业自身治污动力,且民众环保意识无法短时间内快速增强。此时,必须依靠政府解决环保问题。也就是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行为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具体措施如下。1)利用政府权力对企业排污问题加以有效严格管控,如利用法律法规,依法追究污染行为体的责任。但法律过于硬性,针对具体事务无法灵活、机动地进行有效解决。为达到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的作用,要求利用经济方式加以灵活控制,要求在既定标准的前提下,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针对超标排污企业应给予罚款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则以法律予以制裁。2)利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向良性方向发展。税收政策可利用税收作用对企业排污量加以引导,降低排污量,如企业排污较为严重,则应缴纳重税;排污较少,则减少税负。财政政策是指利用各种财政方式,如信贷杠杆等对企业降低排污的积极性予以调动,最终达到排污最低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倩倩.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于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7).
[2]马志军,孙瑞玲.浅谈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3]韩洋.对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
[关键字]城市环境 环境污染 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 X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83-1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以及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建设对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1 城市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量已高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约6亿平方米。118个大中城市中,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34.3%。在全国重点监测的338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近期多个城市的雾霾天气持续数日,PM2.5严重超标。同时,噪音污染也已经成为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境问题。
2 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控建议
城市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其他污染等等。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先从源头进行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运用全过程控制原则对污染治理进行全过程监管,降低治污成本,提高环境效益。
2.1 城市水污染治理措施
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氮、硫、磷含量较高,还含有微量重金属、多种微生物;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往往成分都较为复杂,危害程度也更大。
(1)从源头严格控制污水废水排放量,一方面对于生活污水排放应予以重视并加强治理力度,积极营造节约用水、重复利用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工业废水,应该严格贯彻相应的排放指标,逐步淘汰生产工艺落后、高用水、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鼓励和扶持那些能循环利用水资源、具有污水自清洁能力的企业。同时做好对污水排放的监测工作。
(2)做到统筹兼顾,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就必须在对水资源现状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做出准确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科学筹划,这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并有效保护环境。在完善城市水污染控制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强对污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3)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用立法的形式对水污染排放进行严格监控,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将水资源保护上升为道德层次,有利于提高居民资源保护的意识,更好的推动水污染防控工作。
2.2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仍为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近年来,细颗粒物即PM2.5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大气污染物来源较多,第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粗放式的污染排放;另一个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也越来越突出。其他的一些原因包括市政建设产生的粉尘、生活排放、垃圾野外焚烧以及不良的气象条件会加重污染等。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创新生产技术,淘汰“三高”企业。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鼓励开发和使用其他清洁、可再生燃料。
(3)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工业选址应远离生活区并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保证空气流通,有助于废弃的扩散和稀释。
(4)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重点培植一些能够吸附污染物并净化空气的植物。
2.3 城市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噪音会干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极大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噪音污染来源主要有:交通噪音,道路区与居民区间隔过近,某些重型车辆、摩托车、农用车的行驶噪声是小轿车的数倍;道路交通组织不合理,机动车不能正常通行造成不必要的噪音;工业噪音,包括空气动力性噪声(鼓风机、燃气轮机、高炉等)、机械噪声(球磨机、破碎机、电锯等)和电磁噪声(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建筑施工噪音,挖掘机、打桩机等等;社会生活噪音,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产生的声音。
(1)是完善相关的噪声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的噪音污染标准,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
(2)提升噪音污染治理水平,当前噪音治理水平远远不及噪音污染程度,必须采取切实综合的举措,增强噪音治理成果,同时增加噪音治理手段,提高公众参与度。
(3)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相关人员的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率。
2.4 其他污染治理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速度的加快,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造成的污染也极为严重。建筑垃圾会占用大量土地,影响空气质量,对水域造成污染,破坏市容,恶化生态环境卫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措施主要有:
(1)做好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减少建筑原料的使用,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使用生产垃圾少、能再生的环保建材。
(2)在施工阶段加强施工监管,提高原料使用率,减少垃圾的产生。对于建筑垃圾中可以再利用的部分应充分回收,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增加回收利用途径。
(3)完善建筑垃圾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3 结语
每一个环境污染实例,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从政府部门到个人都必须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积极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人类社会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爱明.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15-19.
[2]平措.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1):29-31.
嫩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我县地处嫩江上游,境内地面水源丰富,有一江三河四十九条溪流,均为嫩江水系,水资源蕴藏总量87.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3.4%,地下水6.6%。嫩江全长1370公里,干流在我县境内长度为404公里,占全长的29.5%。
我县境内嫩江干流以东的水域、草甸、林地构成嫩江上游流域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这三大系统是我省西北部的绿色屏障,也是我省西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保护区和监督区,在保持嫩江流域及我省西北部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松花江水质水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嫩江上游流域,我县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嫩江的水质水量,进而影响尼尔基水库、嫩江中下游及松花江的水质保证和水量供给。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生态环境已处于因不合理开发遭受破坏的现状,地下水位下降,沼泽普遍缺水,森林、草地、湿地面积减少,区域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多,虽通过“一控双达标”在工业废水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废水排放总量却没有减少,特别是由生活污水造成的面源污染因缺少污水处理设施呈加重趋势。据监测,枯水期水质污染程度已达到五类水体。因此,治理辖区内的水污染尤其是城区内的水污染迫在眉睫。
一、辖区内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原因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地表水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流域污染严重,由北向南网络全境,并一直处于劣势变化。
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我县地表水质应符合三类水体功能,力争控制在二类水体标准,水质应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功能。将国家标准与我县监测站近几年来地表水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我县嫩江干流城镇段面地表水质超过了国家标准中的四类标准限值,严重时达到五类标准限值,只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功能。城镇内两个排水口,其中城西氧化塘排水口是雨污合流排水口,2002年6月监测结果为:悬浮物超标13倍,化学需氧量超标18倍,生化需氧量超标51倍;喇嘛河排水口是承纳县内主要工业废水的排水口,监测结果为:悬浮物达标,化学需氧量超标7毫克每升,生化需氧量超标2倍,氨氮超标10倍。辖区内嫩江干流其他两个断面为三类水质,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悬浮物等项目严重超标。嫩江水系各支流水质状况更令人担忧,其中一级支流窝里河呈四类水质,门鲁河呈四类水质,卧都河超过五类水质;二级支流泥鳅河超过五类水质。
2、地下水环境状况:城区地下水体出现污染势态,由于污染日益积累,已导致部分区域的地下水无法饮用。城区南部水位下降,东北部供水水源地水质浑浊、涩性、异味,部分家属楼居民饮用水有絮状沉淀和异味,西南部170余户居民饮用水被污染,垃圾场附近地下水水质恶化。
(二)水污染原因
1、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城区年产生居民生活污水360万吨,由于我县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通过城市排水系统由城西排污口直接灌注嫩江干流,恶化了水体生态环境。
2、工业废水。城镇内喇嘛河是工业废水和铁东生活污水集中排放点,虽通过了“一控双达标”验收,但排入喇嘛河入江口的污水每年仍有25.1万吨。另外,各支流有窝里河年纳采矿废水10万吨;泥鳅河、门鲁河年纳采金废水101万吨。
3、水土流失。由于前些年的毁林开荒、开山采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内非法采金等野蛮行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调节能力下降,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0.78万公顷,是县营面积的30%,土壤有机质下降了2%,流失的水土进入嫩江水系,造成了河流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和氨氮的严重超标。
4、城区内渗水井、公厕以及排水管线和部分化粪池渗漏,直接污染地下水,导致水体恶化。
二、我县在预防水质恶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1、实行总量控制,积极治理重点污染源,巩固达标成果。为保护水质和预防水质恶化,我县在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同时,着重抓了重点污染源治理和达标后的巩固工作。通过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发放排污许可证、采取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等措施,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进行严格管理,查清了水污染源的水质、水量、种类和排污口的设置,在此基础上分配总量控制指标,把辖区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总体来看,我县工业规模不大,经济类型以农业为主,工业污染对水质影响较小。因此,县政府把治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作为保护水质、水量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来抓,相继出台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嫩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嫩江东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程规划》,通过一系列规划、工程的组织实施,为恢复、保护县域内嫩江流域自然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3、实施重点工程项目推动战略。近几年,我县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每年都确定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专题推进水环境治理改善工作。为保护嫩江干流水质,相继组织实施了北江公园、城镇排水管网、糖厂氧化塘泵站等建设项目,这些基础设施对有效改善水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4、加强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保护水环境,我县制定了《水环境功能保护区划》,将辖区内嫩江干流划分为四段功能保护区,按照不同功能区划,对照3个段面,设立了3个监测点。几年来,通过对10个项目进行监视性监测,每年取得150个有效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枯、平、丰3期水质状况,为嫩江水系办及各相关部门提供水质信息。在建立完善辖区内流域监测网络、实现优化监测布点的同时,设立了省级嫩江源头生态监测站。
5、依法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避免发生水污染事故,我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措施,对造成水污染的单位进行全面清理,做到该处罚的处罚、该整治的整治,决不姑息。作为砂金主采区,为规范砂金开采秩序,县政府每年都组织有关部门对干流上游及各支流的非法采金船进行清理整顿,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破坏水体的采金船进行严肃查处,依法取缔各种非法作业行为。此外,针对齐齐哈尔市浏园水厂受到嫩江上游江水污染事件,我县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全面清查,同时,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江面水污染状况,组建了环保110联动队伍和环保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了水污染公众参与监督体系。
三、以项目为依托,加快水污染防治进程
我县作为嫩江的水源发源地和主要涵养区,保护嫩江水系义不容辞。在水环境治理和城镇水环境改善方面,应抓住国家振兴东北区域经济,加大投入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保证尼尔基库区水质安全的有利时机,用好区位优势,以建设嫩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为载体,以环保项目为依托,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借势借力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进程。
一是嫩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项目。《嫩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现已编制完毕,该《规划》将全县生态功能区划分为三个小区分别进行规划建设,实施水保、治山、治荒三项工程,以保护流域涵养水源为主,控制水土流失,开展流域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立完善的流域防护体系。重点工程规划实施预计费用8250万元。
二是金矿生态环境恢复项目。多年来,由于砂金开采造成嫩江流域内干流及各支流生态环境破坏、水体污染。按省、市要求,2005年全省范围内对砂金全面实行禁采。金矿生态环境恢复将是今后我县实施国土整治工作的重点。在砂金过采区生态环境恢复计划中,国土部门已按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西斯阁砂金过采区确定为重点治理项目。该项目已报市计委立项,项目总投资775.2万元。
三是污水处理及排水管网建设项目。为彻底解决城镇污水污染问题,2002年我县提出筹建嫩江镇污水处理厂,2003年开始运作,其可研报告已得到省计委批复。该项目应尽早启动,以改善嫩江流域的水质环境。
关键词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92-01
化肥是重要的农田物资,对提高作物产量起到过很大作用。解放前,我国基本上不施用化肥,解放初期全国化肥施用甚少,20世纪70年代施用量急剧上升,而且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1-2]。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来重视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现就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土壤环境污染及对策探讨如下。
1土壤环境污染的影响
1.1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重金属是化肥对土壤产生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不仅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在生物体内富集,甚至可以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土壤环境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就难以彻底消除。产生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锌、铜、钴、铬等。从化肥的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总是给化肥带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其中以磷肥为主。我国目前施用的化肥中,磷肥约占20%,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氟和砷,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他重金属如镉、汞等,特别是镉。
另外,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对作物会造成毒害。比如,2005年延安市子长县南家湾施用含有三氯乙醛过量的磷肥,使大面积农作物受害,大面积绝收。因此,对用重金属含量高的磷矿石制造的磷肥要慎重使用,以免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
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均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例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可使土壤中砷的含量达50~60 mg/kg。同时,随着镉进入土壤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镉含量也会增加,导致作物吸收的镉量增加。
1.2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
土壤微生物是个体小而能量大的活体,它们既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试验表明,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目前,我国施用的化肥中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1.3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
目前我国施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复合肥较少,长期这样施用会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加剧土壤磷、钾的耗竭,导致硝态氮累积。硝态氮本身无毒,但若未被作物充分同化可使其含量迅速增加,人体摄入后被微生物还原为亚硝态氮,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同时,硝态氮还可以在体内转变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癌变,危害人体健康。2008年笔者对宝塔区调查得知,该区过量施用无机和有机氮肥,使鲜青菜中硝酸盐的平均含量达到2.334 g/kg,最大值达5.495 g/kg,该地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含量比标准值高21~24倍,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7倍。另据在甘泉县4个点的调查得知,露地栽培田地100 cm的土层中硝态氮的积累量为120~600 kg/hm2,而以施用化肥为主的保护地菜田土壤中,100 cm土层中硝态氮的累积量高达350~1 864 kg/hm2。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即使是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的100 cm土层中硝态氮累积量也在240~740 kg/hm2。
1.4酸化加剧,pH值变化大
长期施用化肥还会加速土壤酸化。这一方面与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的过程相关。整个过程分为2步,首先是铵转变成亚硝酸盐,反应式为:2NH4++3O22NO2-+2H2O+4H+。然后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反应式为:2NO2-+O22NO3-。可见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硝化作用的结果是形成H+,因此当氨态氮肥和许多有机氮肥转变成硝酸盐时,释放出H+导致土壤酸化。另一方面,一些生理酸性肥料,比如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H+增多,许多耕地土壤的酸化和生理性肥料的长期施用有关。在江西红壤丘陵所做的试验中,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相当于60 kg/hm2的数量施用,2年后表土pH值从5.0分别降至4.3和4.7。同时,长期施用KCl因作物选择吸收所造成的生理酸性的影响,能使缓冲性小的中性土壤逐渐变酸。同样酸性土壤施用KCl后,K+会将土壤胶体上的H+、Al3+交换下来,致使土壤溶液中H+、Al3+浓度迅速升高。此外,氮肥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可进行反硝化作用,以NH3、N2的形式进入大气,大气中的NH3、N2可经过氧化与水解作用转化成HNO3,降落到土壤中引起土壤酸化。
化肥施用促进土壤酸化现象在酸性土壤中最为严重。例如,在南泥湾农场,新垦田经耕种施肥后pH值由1999年的5.95,降到2008年的5.08。土壤酸化后可加速Ca、Mg从耕作层淋溶,从而降低盐基饱和度和土壤肥力。
2防治对策
2.1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监测管理
目前,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化肥对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险。应加强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化肥污染的严重性,调动广大公民参与到防治土壤化肥污染的行动中。注重管理,严格化肥中污染物质的监测检查,防止化肥向土壤带入过量的有害物质。制定有关有害物质的允许量标准,用法律法规来防治化肥污染。
2.2增施有机肥,普及配方施肥
有机肥是我国传统的农家肥,包括秸秆、粪尿肥、绿肥、厩肥、杂肥等。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能改善土壤结构,改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豆科绿肥。另外,作物秸秆本身含有较丰富的养分,比如稻草含有0.5%~0.7%的氮、0.1%~0.2%的磷、1.5%的钾以及硫和硅等。因此,推行秸秆还田也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绿肥、油菜、大豆等作物秸秆还田前景较好,应加以推广[3]。
配方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主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施用各种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方法[4]。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可以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减少化肥的浪费,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值得推广。
2.3应用硝化抑制剂,改进施肥方法
硝化抑制剂又称氮肥增效剂,能够抑制土壤中铵态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提高化肥的肥效和减少土壤污染。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贾树龙研究,施用氮肥增效剂后,氮肥的损失可减少20%~30%。由于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铵态氮的硝化变缓,使氮素较常时间以铵的形式存在,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
氮肥深施,主要是指铵态氮肥和尿素肥料。据农业部统计,在保持作物相同产量的情况下,深施节肥的效果显著;碳铵的深施可提高利用率31%~32%,尿素可提高5.0%~12.7%,硫铵可提高18.9%~22.5%。磷肥按照旱重水轻的原则集中施用,可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并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可采取施用石灰,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等方法降低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还可以采用翻耕、客土深翻和换土等方法减少土壤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5]。
3参考文献
[1] 刘青松.农村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3:99-105.
[2] 崔玉亭.化肥与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1.
[3] 鲁如坤.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12-201.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2、氮氧化物(NOx) 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 (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 ;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3、粒子状污染物 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4、酸雨 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5、一氧化碳(CO)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6、氟化物(FO)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7、铅及其化合物(Pb)
二、大气污染物对人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四、大气污染物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2、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
3、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4、增高大气温度: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
5、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010以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
五、防治措施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路”。政府有关部门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有利用生物净化来消除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等。
1、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
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绿色植物能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例如,1hm2(公顷)柳杉林每个月可以吸收60kg的二氧化硫。第二,绿色植物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 污染物。例如,1hm2山毛榉林一年中阻滞和吸附的粉尘达68t;又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厂矿周围,种植一定宽度的林木,可以减轻放射性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第三,许多绿色植物如悬铃木、橙、圆柏等,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因此,森林和公园空气中病原菌的数量比闹市区明显减少。总之,绿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净化大气的作用,特别是森林,净化作用更加明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的国家,发展林业有着比较优越的条件,我国古代许多地方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使我国的森林越来越少。近几十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仍然很低,按人均计算,我国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从我做起,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努力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
1.1出、入湖河流水质状况分析
大纵湖为过水型湖泊,泰州兴化、扬州宝应诸地客水汇合到湖中,鲤鱼河、中引河和南周河是大纵湖的主要补给水源,蟒蛇河和兴盐界河是大纵湖的主要出水河道。据监测数据显示:5条主要进出湖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中氮和磷的高含量值均分布在入湖河道的河口处。这也说明了高污染负荷的上游客水导致了大量的氮磷在入湖口处沉积下来,最终造成了入湖口处总氮、总磷浓度值的升高。而湖中沉积的氮和磷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重新释放到水里,造成二次污染,延续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从而加剧大纵湖水质的恶化。
1.3底泥污染状况分析
湖泊底泥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湖污染物特别是营养物质的主要蓄积地。大纵湖底泥中富积的营养物是湖泊主要营养内源,是造成大纵湖水体富营养化盐的重要来源之一。2013年4-5月盐都区环境监测站对大纵湖底泥进行了采样分析,所有采样时底质监测点的布置与湖水质监测点的布置相一致,采样与水质采样同步进行,未对底泥垂直分布进行各层监测。据监测报告可知:大纵湖底泥中总氮含量在400.5~514.1mg/kg之间,总磷含量在222~278mg/kg之间,重金属离子(Cu2+、Zn2+、Cr6+、Ni2+、Pb2+、Hg2+)含量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II类标准(GB15618-95)。以上结果表明:大纵湖底泥中TP和TN含量较高,沉积于湖泊底部的氮磷成了湖泊的内源污染物。若在切断了湖泊的外来污染源后,底泥中含N、P化合物的营养物质N、P化合物会逐步释放,湖泊富营养化仍会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是造成大纵湖水质轻度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
1.4污染源状况分析
大纵湖周围土地肥沃,水产养殖业十分发达,但过度开垦,致使大量农药、化肥的流失,使湖泊水体受到一定污染。根据盐都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分析报告:大纵湖区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中水产养殖业占52.3%,农业面源(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占16.5%,生活源占21.8%,工业源占9.4%。普查资料还显示大纵湖的网围养殖面积达12.8km2,占全湖可利用水面的34.8%。大纵湖氮磷入湖量扣除出湖量后,滞留于湖体的氮和磷量分别为149.5t和44.4t。网围养殖使湖体氮磷增加了103.4t和25.9t,分别占湖体滞留氮磷总量的69.2%和58.3%。以上数据表明:大纵湖过大面积的水产养殖削弱了湖泊调控能力,破坏了湖体生态平衡,加之网围养殖每年要向湖中投放上万公斤水产饲料,带入的营养量占湖体滞留量的一半以上比例,是湖体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2污染防治对策
针对大纵湖水体轻度富营养化特征,借鉴国内外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经验,该文提出以恢复湖体生态系统为主,控制外源与内源污染并举,建立大纵湖水污染预警机制和综合防治体系,对大纵湖水环境富营养化进行科学治理。
2.1建立区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机制
大纵湖水环境修复治理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和跨地区的复杂性系统工程,湖泊是大纵湖周边区域大环境中一个部分,若要有效的保持湖泊良性生态系统,必须把区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对湖泊进行治理与保护。目前大纵湖的治理分为泰州和盐城两部分,两地各有一个治理大纵湖的规划,没有统一协调的治理规划。因此,建议组建由江苏省环保厅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统一管理机构,实行区域统一规划,对大纵湖的水资源保护和开发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2.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针对大纵湖地跨盐城、泰州两市的区位特点,上游泰州地区的工业污染源治理不能仅体现在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上.应逐步引导无污染或轻污染产业,减少上游客水污染负荷入湖量。沿湖的大纵湖、中堡、沙沟等乡镇,必须建立集镇生活污水厂,周边分散居住的农村则应推广净化槽技术。通过集中和分散处理,能够有效减少生活污染物质入湖量。与此同时在里下河地区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推广轮牧式养殖,限制网围养殖规模,从2013年起,湖区养殖面积每年减小10%,确保到2020年总面积控制在8km2以内,为湖泊创造休养生息条件。
2.3建设生态湿地修复工程
大纵湖及周边地区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对流域的水源调蓄、气候调节、水质净化、物种保存、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加速了大纵湖湿地面积的消失。建设湖滨生态保护带和湖区内源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是治理大纵湖水污染的最佳方法。通过采取在湖滨带选栽具有吸收水中富营养物、抗冲击能力强的芦苇、稗草等高等植物,湖边栽植柳树、枫杨等树木,形成集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湿地湖水净化系统;另一方面在湖区培植沉水植物,抑制藻类过旺繁殖,恢复沉水植物与藻类间的平衡,逐步恢复大纵湖生态环境,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2.4定期实施底泥疏浚工程
采用底泥疏浚以去除湖体营养物量和控制内源负荷,已被国内外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可选择局部湖区和重污染河口先期进行,疏浚作业最佳施工期宜为初冬至春末,大纵湖处于低水位期,湖面风浪较小,湖泊水体交换缓慢,沉积物基本处于相对静态,有利于高效施工。定期实施底泥疏浚工程可直接清除底泥中高营养盐含量的沉积物质,消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
2.5加强区域水环境预警监测监控
目前对于大纵湖的水质监测断面和监测项目数量较少,监测手段落后,自动监测尚属空白,无法获取水质状况的实时信息,要加大对污染源入湖排污口的监测力度,提高水质监测的整体水平和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应建立大纵湖水质监测监控和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处理体系;同时还应建立水污染事故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确保大纵湖水环境长冶久安。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