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07: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有利于推进“两基”建设
2010年,我国财政部了关于财政监督基础工作和基础建设的工作指引和相关要求。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恰恰符合财政部所倡导的“两基”建设,不但有利于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性,而且能够让财政管理更加精细化,从而推进基层财政的管理水平,让“三农”政策更好地落实、推进。
(二)有利于推进职能转型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推动,我国财政资金在划拨过程中对乡镇的投入越来越多,乡镇资金的使用有效性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有利于推动乡镇的职能转型,提高乡镇对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把资金监管工作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点工作,认真落实职责。
(三)有利于推进和落实涉农惠农政策的具体实施
乡镇财政的直接受众群体是广大的农村和农民,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对资金投向的把控力度,把乡镇资金切实用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去,让涉农惠农政策更好地得到推进和落实。
(一)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认识不足
虽然我国推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人们在观念上还没有完全转化过来,很多乡镇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财政制度,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所制定的制度未能得到真正的执行;另一方面,在监管的力度上也有所欠缺,仍然存在很多不按规章办事的现象,更有部分乡镇领导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无视监督。
(二)监管体系不规范
随着我国在民生方面的政策不断推行,乡镇财政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也发生了改变。但无论是相关的管理机制,还是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都未能得到及时的完善,有的乡镇财政单位在进行资金的划拨时,并没有形成一个层层传达的监管网络,往往导致财政资金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监管。
(三)预算编制不规范
资金投入什么项目,使用资金的是什么单位,具体使用的金额多少,这些要素都应该完整体现在预算编制中。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预算编制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大多数乡镇并没有进行细化或者是落实到具体的项目,编制粗糙,仅仅以当年的财政情况、上一年的收支情况和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等进行编制核定,无法让每一个款项对应每一具体用途,从而导致财政资金去向不明,增加了财政监管的难度;另一方面,预算编制的调整追加频密,随意性强,在进行预算的时候缺乏预见性、规划性和科学性,严重影响了预算编制控制职能的正常发挥。
(四)财政人才缺乏
一方面,乡镇等基层单位因为条件比较艰苦、薪资报酬比较低等情况,很难吸引相关的财政人才,即使有人才,也很难留住人才,人员的流行性较大,不利于乡镇财政监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愿意留下来的财政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有比较低,缺乏专业知识,无法胜任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善问责制度
一方面,要加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乡镇财政系统各个层级,无论是乡镇干部还是普通员工,都能够清楚认识到乡镇财政资金对农村建设和广大农民的重要性,都能够清楚认识到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明确问责制度,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从制度上提高人们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财政资金使用的过程中,涉及收入、支出以及管理、监督等相关流程和步骤,在每一个流程和步骤中,均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好各项职责,从而做到有章可循,谁出错,问责谁。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不能因为私人感情包庇,更不能睁只眼闭只眼,让制度流于形式。
(二)完善监管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在监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乡镇财政单位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之间的信息传达中心,要做好桥梁作用,一方面让上级主管部门的信息能够很好地向下传达,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向上传递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的需求。第二个是要坚持信息公开,如把乡镇补助资金的信息进行简要公式,放在阳光底下,让广大人民群众也参与到监管中来。
(三)深化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首先,要对预算编制进行细化。除了要参考上一年的收支情况外,更要结合当年的财政状况,做出具体的预算计划,把资金的使用方向与用途细化到具体的一些项目。这样,让预算编制的每一笔支出都是有方向可寻的,是根据预算编制中的具体项目而划拨的。其次,要加强预算编制的约束力,不能随意调整预算编制,要提高预算的执行力,这样才能够保证预算编制的快捷性和高效性,提高支付单位或部门的预算编制水平。
(四)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用人机制
针对乡镇财政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情况,可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财政人员的素质。在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制定好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分期分批进行培训,提高财政资金监管能力。此外,还要完善用人机制,打造一条清晰的财政人员晋升通道,从而吸引更多财政人才的加入,共同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奋斗,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镇财政队伍。
四、结语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对策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方式
财政专项资金财务实行独立核算,专人专账管理,从财政内部管理上,各资金分别有各业务科室分人、分账、分块管理。
在使用程序上,坚持“三个必须”:
1、财政专项资金必须坚持合理安排、突出重点、规范管理、专款专用、讲求效益的原则,严格执行“据实申报,专家评审、择优推荐、专款专用、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认真落实专家评审制、工程招投标制、资金管理“三专(专户存储、转账核算、专人管理)”制等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
2、国家涉农补贴专项资金,必须严格遵循“调查核实、张榜公示、专款专用、据实补贴、集中发放”的程序。全面推行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的发放制度、实物补贴直接发放到户制度、财政补贴政策资金公告公示制度、涉农补贴信息网络管理制度,提高各项补贴的拨付效率。
3、财政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符合其使用规定和用途,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超越权限,违反程序擅自分配、拨付、使用专项资金。
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项资金不能及时拨付,有的是一些项目在省下达指标后再经过评审、立项才可以实施,这造成资金的拨付使用不及时,也会让项目单位提供财务信息不及时等。
2、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部分的财政专项资金分摊到地方要求地方按照比例配套,但是由于一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困难,一时之间拿不出那样多的配套资金,因此会出现将配套改为自筹或者弄虚假配套等问题。
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不足,核算不规范。财政专项资金未按照规定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单独列帐。有的企业没有实行单独核算,把政府拨付的财政专项资金与自有资金或其他来源资金捆绑使用,只能口头说明财政专项资金已经按规定支出,而找不出与专款对应的支出凭证,致使财政专项资金收支不能一目了然。也没有按规定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台账。
4、财政专项资金账务处理不及时,缺乏依法理财意识。少数企业由于法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性质缺乏足够的认识,只要把资金争取到手,就可以随意使用项目资金,认为拨到单位的钱都是“自己的钱”,擅自变更财政专项资金用途。对如何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措施不力,内控制度不严格。失去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家族式管理,出纳是老板娘,财务人员是兼职会计,他们身兼多家企业,所以不能按会计制度规定及时处理相关账务。
5、财政专项资金入帐科目混乱。有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更换频繁,致使企业会计科目运用不当、凭证不规范。做不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有的企业申报项目没按照规定要求及时完成;也有的企业是由合资方以设备投资的形式投入的用来抵顶项目而不是企业自行购置的等。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规范、安全、和使用效益。
三、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管中的对策
(1)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对上级切块下达的资金,要在规定时间内分解下达到项目单位;对已明确到项目单位的资金,要在规定时限日内分配下达到项目所在的具体承担单位,坚决杜绝资金滞留、挤占、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2)需要各个地方和部门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逐渐减轻配套资金压力。在配套资金的使用上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笼统的搞“一刀切”,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或者减免,切实解决好一些项目因为资金不到位而搁浅工程。遵循科学精细化原则,强化资金管理和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台账,并按照有关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完善资金使用报备制度,及时将资金分配下达情况报上级财政部门备案,并及时分析、跟踪和反映有关情况,不断加强项目资金追踪问效。督促企业专款专用,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切实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3)严把项目审核关。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布局,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制度,对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和常态化管理。在财政专项资金申报审核过程中,要按照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全面了解项目承担单位经营情况,认真审核项目申报条件,确保申报项目高质量、资金使用高效益。在项目申报审核时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根据要求,项目单位必须客观存在,项目申报资料必须真实完整,不能弄虚作假,对每个项目单位、每个申报项目都要尽可能地现场落实,实地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坚决不予上报。对确定上报的项目,在上报前必须按规定纳入财政财务信息快报范围,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坚持自我”原则。对于部门联合申报项目要正确对待,坚持自我。无论是“领导项目”,还是“人情项目”,一律以项目申报规定或资金管理办法为依据,达不到财政部门要求的,坚决不予上报。
(4)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加强财政管理的各项要求,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等,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切实履行好项目资金管理责任。严把资金投向关。按照专项资金分配管理的各项要求,正确把握资金投入方向,切实把资金安排到经济发展重点和当地最需要支持的项目上去,杜绝向“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投资。
(5)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部门和人员要加强学习和后期充电,要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同时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使用财务专项资金上,一定要结合上级要求和地方的事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按照和遵循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办事,加强财务监管,完善内部控制,明确相关责任,落实责任追究措施。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思想和素质能力、职业道德的能力培养。
(6)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随着财政支持企业资金规模逐年加大,财政资金安全及有效使用越来越凸显重要性。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安全规范使用。对违反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的行为,要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四、结语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确保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既是有效应对复杂经济形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维护财经纪律、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管控制度,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不断提高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探索当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措施,实际工作中及早的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问题很有必要,对于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财政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账户管理;财政专户;问题及对策
财政资金专户是财政部门用于管理预算内、预算外专项资金的专用账户,为部分财政资金高效利用提供较大方便。随着国家税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地方财政的各种专项转移支付逐年增加,专户资金余额也逐年增长。邵阳市地处湘西南,所辖八县三区一市,总面积20876平方公里,总人口735万人,属贫困落后地区,农业所占比重高、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和经济外向度低。2009年末,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600.7亿元,占湖南省总量的4.6%,全市财政总收入39.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8%,财政较为困难,严重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2010年3月,邵阳中支组织人员对邵阳市区财政资金账户开立和使用情况进行地毯式调查发现,尽管财力严重不足,财政资金专户开设却较多、资金余额大,管理运作不规范。
一、专户开设及使用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2月末,邵阳市本级及三区共4家财政机构共开立账户**个(见表1),平均每家财政开设**个账户,资金性质有工资资金、社保资金、国债资金、支农资金、扶贫资金、税收收入、预算外收入、改制资金等。财政资金账户开户行囊括市内各金融机构,包括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市城信社、城郊农信社和中心农信社等8家行社下设的57个分支网点。
(一)开户主要依据是地方政府文件和上级财政文件。对248家专户开户文件依据进行统计(见表2),开户依据基本分三类:各财政社保基金、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基本上是依据省以上财政部门文件开设,双清、大祥以及北塔三区乡镇所开设的经费支出户、工资统发户、收入汇缴户、区级结算户以及一般预算户主要依据是当地政府文件;而单位基建、清理“二会一部”、税收过渡户等主要依据是其他部门文件。
(二)专户开设随意性大,稳定性差。财政专户是各银行争取的重中之重。据调查了解,财政资金专户开户行选择往往取决于二方面:一是个人关系,这也决定了双方一旦有人动,就会出现“人走户走”情况,或者是专项资金撤离,形成久悬账户;二是开户行给地方政府的项目融资程度,融资多的财政账户开户数及资金存量就多。
(三)账户开设多头、分散。调查发现,资财政资金管理较为分散,账户开设多、资金少,有些账户的核算内容交叉重复。如北塔区**乡、大祥区**镇、**乡等乡镇财政所在不同的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或国有商业银行等开立5-6个账户。
(四)账户开设相对集中在信用社。调查显示,邵阳财政专户开设在开户银行选择上呈现二个集中:一是集中于邵阳市城市信用社。在市区**户财政专户中,有**户开在邵阳市城市信用社,占总量的36.3%,而在中国银行开设的专户仅有**个,占总量的1.6%,财政专户开设明显集中于城信社(见图1)。二是集中于个别营业部。如在邵阳城市信用社广场营业部开设**户,占总量的17.3%,建行邵阳宝城支行开设**户,占总量的13.3%。
(五)账户资金流量大、存量高。据初步统计,2009年邵阳市区4家财政开设的**个专户资金流量高达**亿元,其中累计收入**亿元,支出**亿元。截止到2010年2月末,财政账户余额合计达**亿元(见表3),户均余额**万元,其中留有余额最多的是社保资金,高达**亿元(见表4)。财政资金账户余额相当于同期市本级及三区在国库存款的40%。
表3:邵阳市区财政账户余额分开户行统计(略)
表4:邵阳市区财政账户分资金性质统计(略)
二、专户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专户多而散严重弱化人大预算监督。一方面,专户虽是依据地方政府文件和上级财政文件而开设的,但因现行账户管理规定局限,基层央行对专户开设难把关;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都想揽到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也有意识将其专户开设与资金存储多少与各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融资额相挂钩,造成专户开设的随意性大、稳定性差,导致了财政专户开设多头散乱。财政专户过多开设使得预算资金不断从国库流往商业银行沉淀下来,影响预算支出的真实性,也不利于地方政府和人大对预算进行管理和监督;收入也往往能够通过专户暂时隐蔽下来,人为地左右全年预算收入任务完成。
(二)财政专户资金对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影响大。从邵阳调查情况来看,当地财政基于其是地方性银行出资人,开设财政资金专户更多选择地方性银行、信用社,以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调查显示,邵阳财政专户开设主要集中于邵阳市城市信用社。在市区财政专户中,有36.3%的户开在邵阳市城市信用社,而在中国银行开设的专户仅有**个,占总量的1.6%。专户资金一旦集中使用,对地方性银行的流动性构成较大影响,并可能造成支付风险。
(三)专项资金流量大存量高,降低资金利用率。邵阳市财政专户资金流量大存量高,资金沉淀严重。据初步统计,财政专户余额相当于同期市本级及三区在国库存款的40%。而被转出的专项资金监督处于“空白”地带,弱化了央行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权。调查发现,受当地经济落后的限制,在工作中,财政专户在“灵活调剂、资金融通”的幌子下,将“专款专用”变成了“专用专款”,有的县将非常有限的专项资金以日常办公费、招待费和外出考察费用等项目违法违规挪用,造成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严重浪费。
(四)专户资金管理散乱,弱化央行经理国库职能。各专户商业银行经常把大量的资金一次性从金库拨出至其专户,然后逐笔拨给用款单位,形成典型的“二级国库”;调查发现,个别专项资金存在截留,预算收入划缴不及时和商业银行逃避财政性存款缴存的情况,有悖于《国家金库条例》《财政国库体制改革管理办法》对央行管理财政资金和账户的定位和国库单一账户制原则,对国库部门统计分析地方收支情况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政策建议
(一)严格开户准入制。各级人民银行会计部门、国库部门要从维护《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严肃性的角度,加强协调配合,对财政专户开户管理,建议在开立财政资金专户时必须经国库部门先行审核后,再由会计部门审批开户,形成内部管理合力。
(二)完善资金管理体制。要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国库管理,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性资金(包括政府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集中在国库,全面推行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人民银行直接支付为主要方式的资金缴拨制度,要支持地方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需要,大力开展国库现金运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专户资金从商业银行回流国库,不断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深化。
(三)提升央行国库职权。一是从体制上,进一步完善《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行国库部门依法经理国库的法律地位,强化国库监管权利,丰富国库监管内容。并在法律层面上,出台明晰的财政资金账户管理条例,对其设立、使用、监督、罚则等予以明确规定。二是从宣传上,从上而下有组织、分步聚地宣传央行国库工作,特别是有针对性对地方政府、人大领导干部的宣传,实在地为各级政府提高优质国库服务,为各级人大做好预算执行监督、信息反馈工作,提高央行国库工作在地方政府、人大中的地位。三是在行动中,在加强对“收”这条线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支”这条线的管理,明确资金的支出范围、支出项目和支出标准。对实行收支脱钩的单位和部门,统一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其履行职能需要核定的预算予以及时拨付。规定上解下拨的资金必须通过各级财政逐级结算,防止截留、挪用及逃避政府调控的现象发生。严把财政资金的支拨关,尤其对拨给财政部门开设在金融机构专户的资金更应严格审核,对不合规的拨款坚决拒绝办理;并建议对TBS系统增加预算单位账户数据与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自动核对功能,提高国库支出的准确性。
课题组长:何小平
摘要: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环节,乡镇财政在国家财政政策执行与财政资金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本文对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是乡镇财政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其对于基层政府职能发挥以及地位巩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方面的作用,通过乡镇政府财政职能的发挥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要结合实际,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融合在一起,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与透明度。
一、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落后目前,我国乡镇一级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比较落后,很多制度一直没有及时的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完善,财政资金管理体系漏洞百出。我国目前基层财政资金管理逐渐推行的是“乡财县管乡用”体制,因此要对原有的基层财政管理进行改革完善,很多乡镇财政税务部门被撤除合并后没有及时的进行统一管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仍然不规范。另外,部分乡镇财政部门制定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过于空泛,难以指导实际工作,擅自修改制度、违反制度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制度建设的落后导致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非常混乱,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效率不高,政府财政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2.财政支出“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同时存在
财政支出是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基层财政支出的使用结构不合理,“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同时存在。财政支出“缺位”主要是指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的支出不够,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财政“越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过多,财政负担了很多应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这一点在乡镇财政支出中尤为明显。近些年来,很多乡镇为了招商引资、培植税源,在土地征收、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并为很多非预算部门拨付了大量经费。这种财政支出违背了公共财政支出的“三公”原则,并会挤占其他公益性财政支出,导致了基层财政支出结构的畸形。
3.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专项资金在乡镇财政资金中占比很高,国家为了推进“三农”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设置了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目前,国家对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不断强化,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得到了重点强化。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乡镇的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力相对比较紧张,加之部分乡镇财政经办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4.资金的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方法,没有严格按照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的资金内控方式来执行。尽管我国大多数乡镇财政已经实行“乡财县管”的方式,乡镇财政资金大多由县级支付中心进行统一核算,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乡镇财政所在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中仍然具备很大自主权,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1.不断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要不断完善健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提供规范指导。相关财政部门要对乡镇现行的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调查和评价,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对现行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例如专项资金管理、负债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制度,从而逐步形成统一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新的资金管理制度要进一步明确乡镇财政部门的职能,将国家财政政策的落实作为核心,在事权上要强调依法理财。首先,要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层级进行科学划分,要对相关财政部门和人员的权责利进行明确,从而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其次,要严格贯彻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在修改时要经由上级部门审批同意,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真正将制度落到实处。
2.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基层乡镇的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作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乡镇财政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行操作,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规范性。上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按照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资金管理方法来执行。要将资金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资金跟踪方面,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审批,规范使用流程,杜绝私自挪用资金的情况出现;要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把关,各专项资金一定要严格按照用途进行支出,避免挤占专项资金的情况;要对专项资金进行核算,由专人专账负责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尤其是要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3.引入现代化资金管理模式
乡镇财政部门要认清当前财政资金管理的新形势,及时的发掘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对资金管理手段和方式进行创新完善,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实现财政资金管理的现代化。乡镇财政部门应该引入先进的电子信息平台,建立专业化、规范化、数据化的资金管理系统,将财政资金的管理纳入到数据平台中来,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化、透明化。信息平台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规避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下的诸多弊端,使得财政资金从申请、拨付到使用全环节透明运行,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4.强化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监管
中央、省、市、县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其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的职责,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上级财政部门要联合税务、审计等部门,对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计,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追究责任。要制定科学的领导干部评价奖惩机制,将乡镇干部的任职考核与财政资金的收入相挂钩。另外,要不断深化“乡财县管”的资金管理模式。
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是我国基层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财政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村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该及时的认识到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采取措施,通过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引入现代化资金管理模式等手段,提升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吕娟.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04).
[2]田春雨.宁津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行“三化”管理[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10).
摘要: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是新形势下公共财政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水平是当前乡镇财政职能转化的主要方面,也是提高乡镇财政资金运行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一、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性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需要。随着国家对强农惠农政策的日益重视,对农村的各项惠农资金补助项目日益增多,对农民的吃、住、养等补贴逐年加大,财政投入逐年大幅增加。据统计,作为甘肃省的崇信县,2013 年全县各共发放各类强农惠农资金7828.5 万元,较2012 年增长6.6%,近三年平均增长9.7%。其中:农村低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危房改造补助等补贴类资金5477.6 万元,退耕还林、草原奖补、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优抚对象抚恤、村级组织运转、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类资金5764.6万元,户均受益5915.4元,人均受益1351.2 元。这些涉农专项资金量大、涉及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转变乡镇财政工作职能的需要。近年来,财政部、省财政厅相继出台了关于乡镇财政管理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明确规定了财政资金监管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作为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来大力推进。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行为的需要。乡镇财政资金涉及面广,种类繁多,要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强化监督手段,严肃财经纪律,使会计单位按照财经纪律与会计法规办事,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发挥乡镇财政的监管职能,使乡镇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内容
(一)资金监管范围:1.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保障日常工作运转的支出,即基本经费支出;2.国家各部门安排的各种专项资金,即项目建设支出;3.国家安排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资金,即财政补资金。
(二)资金监管举措:1.资金信息通达:主要指收集整理乡镇财政资金政策文件;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台账;公示有关信息资料;上报资金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公开公示:主要指财政补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财政补资金主要包括补贴项目政策、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内容。项目建设资金主要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及数量、实施范围、质量要求、责任人、受益人等内容。3.抽查巡查:主要指对以下两类资金区别对待:(1)补资金:发放前要核查资金申报审核是否合规、发放程序是否规范、补助对象是否符合条件、是否按补助标准发放、发放后是否按规定公开公示等。(2)项目类资金:重点是项目立项是否真实合理、工程招标是否公开、验收是否及时、票证使用是否规范、公开公示内容是否真实全面、资金拨付是否按时、管护措施是否完善。
(三)资金监管目标: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按照“上下联动、统筹规划、分类监管、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进行,通过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确保乡镇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确保乡村两级基层政权正常运转。
三、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领导监管意识不到位。乡镇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乡镇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项目资金的争取方面,而对资金监管意识比较淡化,乡镇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监管行为受到行政干预,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二)人员监管能力不够强。基层财政人员接触的财经知识有限,加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本是不项新型事物,经验不足,监管能力不强,监管知识的业务培训较少,业务人员素质层差不齐,对监管的程序、方法、方式不够熟悉,监管效果不明显,存在应付被动现象。
(三)财政监管制度不成熟。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起步较晚,各项制度尚不完善,监管措施不够明确,执行过程较为困难。同时,项目资金与补助资金的次数不多,力度不够。
四、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对策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1.加强组织建设。选拔业务素质高的年轻干部不断壮大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同时,进一步改善乡镇财政所的办公条件,调动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2.加大培训力度。上级部门要积极组织乡镇财政人员定期参加资金监管的业务培训活动,提高资金监管的业务技能与实际操作程序,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吸收先进经验,提高监管水平。
3.营造宣传氛围。乡镇应重视对财政资金监管知识的宣传,营造监管氛围,让部门认识到资金监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减少工作阻力,保证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切实完善制度,规范监管行为
1.建立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建立并落实好资金监管制度,实行财务会签与副职分管财务制度,落实会计出纳分设制度、完善合同制、招投标制、公示制、预决算是制、验收制等,使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做到网上公示,网下检查,网外监督。
2.建立监管工作考评制度。对于涉及乡镇的监管资金及监管行为,上级部门每年末须对重点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县财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抽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项目立项和安排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增强监管工作的严肃性。
(三)不断完善措施,提高监管质量
1.建立资金监管台账。对乡镇财政资金,应由乡镇财政所牵头,乡镇业务人员配合,建立健全乡镇财政资金台账,对每项资金的“收、支、用”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
2.建立信息通达机制。上级财政部门及业务主管部门在下达资金和指标文件时,须明确乡镇财政所的监管职责,充分发挥基层财政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对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以利于上级财政对资金分配和管理进行细化决策与改进工作方式。
3.创新公开公示方式。政策信息的公开公示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要不断完善乡镇财政监管资金公示的主体、内容、形式,积极采取网上公示、上墙公布的方式,设立惠农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事,提高乡镇财政资金透明度和知晓率。
4.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按照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要求,上级财政及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督查,乡镇结合每年的财务大检查与同级审计及专项审计,积极整改问题,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行为。
(四)构建平台,确保监管高效。有关部门要尽快开发监管软件,构建乡镇资金监管平台,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共享、资金难监管等问题,实现财务核算与财务监管的有机结合,财务数据共享,使资金流、信息流集于一体,不断提高财务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政 资金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指的是政府财政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对各机关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及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它涉及政府怎样合理分配财政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优化其内部控制的,加强外部监督,内外相结合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现今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缺陷
(一)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监管松散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内部控制,它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了财政监管水平的高低。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但对于监督责任却存在排斥的心理。而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都在所属的单位,顶着上级行政权力的压力往往很难监管本单位的财务工作。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资金时并不考虑成本,只核算财政部门拨付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这就使得某些单位在资金的使用上没能专款专用,利用专项费用补贴经费支出的现象时有发生。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也不够规范,其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导致单位疏于管理,长期不盘点清查,固定资产实际数量与账目数量存在差异,这些都是单位缺少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所导致的,这些监管方面的漏洞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
(二)财政部门对资金监管存在漏洞
财政部门成立会计结算中心,这种会计集中结算模式对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也为资金监管带来不便。政府财务部门是分配资金的地方,由财政部门成立的核算中心进行监管,这就等于资金的分配和监管都在一个部门,实属自己管自己,并没有起到财政制度透明化的作用。另外,财会结算中心从级别上来看低于与财政局同级别的单位,要下级部门监督上级部门在话语权上已处于弱势,导致监管不能落实实施,监管成为了形式。
(三)财政资金监管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需要法制建设随之推进,特别是财政资金监督法律体制的完善。但我国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只建立了相应的框架,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与公共财政建设的步伐并不一致,部分法律制度仍然空白。此外,相关财会制度较为落后,给具体的资金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目前主要靠内部监督,但监督者常常以无相关法律依据为借口疏忽资金的监管。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使得财政资金监管举步维艰。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加强措施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完善从一下几点入手:第一,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的购买、领用、报废都要由专人签批,并不定期的由专人进行资产抽查或清查。第二,各单位领导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责,要确定经费审批权限,对重大开支要集体研究。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据自身职能,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度。各岗位实行相容职务分离,相互监督制约,并实施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三,“三公”经费是政府开支的一部分,其开支内容非常敏感,它代表了政府的形象,要特别注意。第四,审计主体和审计内容必须要明确。审计部门在制定审计项目、审计进行过程及出具审计报告时,要将被核算单位及会计核算中心均视为承担会计责任的主体,两者责任共担,但在审计内容上要有所侧重。第五,调整审计目标及时把握审计重点。审计重点要转为对银行账户检查其收入是否全部入账;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看有无挤占、挪用的现象;对发票与经济事项核对是否相符;对固定资产管理,侧重实物清查。
(二)巩固会计核算中心建设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巩固会计核算中心建设要加大核算中心宣传力度,加强集中核算意义的宣传。取得上级部门及兄弟部门领导的理解支持,使大家切实认识到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性。还多请预算单位的财务负责人来座谈,互相交流分享在日常核算监管时发现的问题及总结的经验;同时也要让结算组的工作人员了解该单位的内控制度、财务审批手续及报销程序。针对政府新出台的文件制度或近期的工作要求及时加以培训,熟练掌握主要业务内容及具体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才能做好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其具体做法是:各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的批复及时调整预算,如有临时追加或改变的预算,要及时上报并根据批复及时调整;制定科学的进度严格按标准执行,对于批复的项目和日常支出要严格按标准进行,制定经济分类预算,不能随意增加支出项目及提高支出标准;做好预算和决算的全过程监督,会计核算中心与财政部门要配合起来,将会计监督与预算决算监督统一起来。
(三)完善财政资金监管法律制度
完善财政资金监管法律制度可以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具体措施是:财政部门实施监督应当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建立包括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同时,财政部门实施监督还应当与财政管理相结合,将监督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监督结果完善相关政策、加强财政管理。与单一的事后监督相比,对财政资金的事前、事中监督更能发挥源头监管作用,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同时,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机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财税政策,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加强绩效监督,让财政资金花得合理合规,提高使用效益,为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只有当财政管理制度细化到管控所有财政资金之后,政府才能够向公众说清楚财政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合法并且有效。
关键词: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思考
在我国,尽管国家在平衡城乡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乡镇仍处于弱势地位,如何进一步平衡城乡发展,造福最基层的群众组织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若要提高我国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首要提高我国乡镇居民的经济水平,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提高我国乡镇居民经济水平最基础的措施。
一、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必要性
乡镇财政部门是最基层的政府财政部门,在我国财政管理体系中处于最末端。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好坏,影响着我国整个财政管理体系的好坏。本段主要通过介绍乡镇财政资金的概念,阐述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必要性。所谓乡镇财政资金监督,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国家通过监控、检查、稽核、制裁、督促和反映等活动对乡镇财政资金进行管理,从而保证国家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财政管理的有序有效性。实际意义上的监管,则是指监管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人等,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资金,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的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日常资金监管由县(市、区)财政局及其派出机构乡镇财政所、分局具体负责实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将所有的财政资金纳人监管范围,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从而达到更加合理地利用资金、更好地造福乡镇居民的目的。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不仅仅是提高乡镇基层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更是平衡国家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目前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果要对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手段进行优化,则必须从问题的根源着手,从我国现阶段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寻找解决并优化这些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加强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目的。
(一)目前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现状
尽管我国的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对于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仍不完美,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仍然科学合理、规范严谨。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断推进体制改革。“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等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给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不断注人新鲜血液,不仅提高了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力度,更强化了我国乡镇财政部门对居民的服务功能。
(2)形成“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所谓“四位一体”,即是指人大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四大监督手段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进行监督,从而防止财政资金被私自挪用、滥用等,最终使乡镇财政资金能够被最高程度地使用于乡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3)加强上级财政监管系统对于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视程度。我国的财政监管系统自上而下对乡镇部门财政监管手段采取推进措施这一举措,不仅体现出我国政府对于乡镇部门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视,更是凸显了乡镇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监管的职能。2010年3月,《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下发,不仅引导乡镇基层政府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来管理,更是确定了新形势下我国乡镇财政监管部门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二)目前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不断朝着科学合理、规范严谨的道路上发展,但是由于其发展并不够成熟,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不少问题:
(1)我国乡镇部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由于我国乡镇财政部门的基层领导缺乏对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管意识,导致财政资金在分配和申报阶段足够合理,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私自挪用财政资金和虚报财政资金使用量等现象,基层领导对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管疏忽,导致我国乡镇部门财政资金的利用率低下。
(2)我国乡镇部门财政资金扶持政策不合理。财政扶持作为我国乡镇部门财政资金支出的一大重点,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跟我国乡镇发展水平的高低紧密相连。但是在我国乡镇部门进行财政扶持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扶持面广,很多乡镇部门重视短期成效,前期资金投人量大,但收效甚微,导致我国乡镇部门在资金扶持方面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扶持政策与税收挂钩,一些大型企业由于其成长趋于稳定,税收较多,其得到的扶持资金也多,反而那些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由于税收低,得到的扶持资金也少,但是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却比相对趋于成熟的企业更需要扶持;最后,为了能够招商引资,各政府部门相互比较,导致招商引资成本高于一般水平。
(3)我国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我国乡镇部门往往只注重财政拨款环节,缺乏对于所拨款项的使用效益的关注,从而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低下。
(4)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信息闭塞。一方面由于中央财政部门的一些政策公开和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之间有很大的时间差,导致信息公开不同步;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不完全公开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导致信息公开不全面,使得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信息闭塞。
三、如何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
通过上文的介绍和分析对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现状已经有了深刻了解,在接下来的篇幅中将依据上述问题对我国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进一步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
(1)以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作为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仅仅以分配和申报的合理性来考核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不仅会造成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更会导致我国乡镇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管混乱,不利于合理使用乡镇财政资金的目标。
(2)优化我国乡镇部门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一方面,要注重企业扶持的长期效果,不应该着眼于短期效果,缓解扶持压力;另一方面,要解除扶持与税收挂钩的政策,对需要扶持的企业进行综合考虑,不能只顾着眼前的税收,应该将眼光放得长远些,扶持更有潜力的企业,这样才能促进乡镇的发展水平;最后,国家应该严格控制城镇之间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不良竞争,保持招商引资有序进行。
(3)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管。如果想要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则必须将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使乡镇财政资金得到最大效益的使用。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跟踪问效制度,了解投资的资金是否得到完全的使用,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以便采取下一步措施。
(4)规范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相关联的信息形式、内容。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相关的信息的透明化和及时性,及时的让乡镇居民了解到政府是如何执行中央的相关文件、了解到政府是如何利用这些财政资金,不仅可以让乡镇居民更加了解乡镇财政部门的工作,更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促进政府工作的进步。
(5)制定完善的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方面的法律。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才能使得在使用财政资金时能够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也可以通过法律去约束一些肆意使用、私自挪用乡镇财政资金的行为。
(6)最后,在做到以上几点以后,更应该经常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前期不管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总结,都将成为以后成功的基石。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了解到乡镇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层组织,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财政,也是最贴近民生的财政,其处于整个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能否充分刊用乡镇财政资金,关系到我国乡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只有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才能使乡镇财政资金更好地服务于民生,促进我国乡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只有加强国家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才能平衡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本文通过分析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现有的优势和问题,寻找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水平的方法,最终得到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乡镇财政资金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丁琳.对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思考[J].财政研究,2013,12:72一74
[2]宋丽静.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1,21:178一179
[]奚建锋.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几点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05:33一3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权利意识的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的管理与采用问题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和合理使用关系着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本文在分析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监管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
0 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是从纳税人手中取得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职能工作,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社会的资金。如何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资金合理运用,是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有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国家机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公开化趋势,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问题成为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面对不断被曝光的财政资金占用、挪用等行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合理监管能够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财政资金监管意识淡薄,专项资金管理不善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制度弊端,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重核算,轻监管”,对于财政资金的监管意识淡薄,不注重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有效性的考核监测,致使专项资金管理不善。同时由于专项资金预算制度和管理存在漏洞,使得私自占用、挪用专项资金现象频发,导致财政资金的流失和浪费。
1.2 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存在漏洞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过程中,财政部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财政部门存在这监管上的漏洞,导致资金管理上仍存在空缺。首先,由于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供应范围较广,审核标准较低,导致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监管不严、资金随意挪用现象;其次,财政资金监管制度不够完善,模糊的定义和笼统的规定,致使监管效率低下,执行人员的可操作性差;最后,财政部门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编制严肃性不足,考虑不够周到,为不法分子占用挪用财政资金提供机会,严重影响了行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1.3 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监管力度不够
首先,由于没有量化的考核指标和明确的制度要求,再加上受到领导意识和自身利益的驱使,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人员难以对本单位的财政资金进行监督,甚至串通参与本单位的违法乱纪行为;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上没有充分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率,忽视对资金使用前的整体预测和使用中的具体控制,导致资金安全存在隐患;最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规范,在固定资产的购买配置、使用中的管理运用、折旧核算和报废处置等环节存在一定漏洞,使得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2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策略探讨
2.1 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建设,强化预算管理
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首先就要完善财政资金监管的制度建设,为财政资金监管提供准则和依据。通过对单位预算收支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业务绩效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的制定完善,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政资金审批程序和内控机制,使工作人员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对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从源头上对财政资金实现有效监管,通过根据财政部门批复及时调整单位预算、制定科学的项目进度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增加会计核算中心对预算的参与建议智能、做好预决算全程监督以及实现预算公开等措施,切实强化预算管理。
2.2 转变会计核算中心自身的运行机制,全面进行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
会计核算中心应利用经费支出,不断将核算中心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职能转变,核算中心要加强与预算单位的沟通,通过走访调研等了解熟悉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奖惩制度,强化核算中心对财政资金的事前和事中的监督职能。同时,应全面进行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在集中核算的会计管理制度下,管理部门要不断依据自身的特点,理清审计的思路,通过明确审计主体和审计内容,调整审计目标、及时把握审计重点,细化审计程序,更新审计方法等,不断达到审计所预先设想的目标,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
2.3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有效的内部管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内部管理,是提高财政资金监管效率的有效举措。首先,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防止财政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其次,要建立财务工作领导责任制等科学的内控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财务制度建设,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督。
2.4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队伍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决定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应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等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队伍的建设,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
3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对于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通过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建设;巩固会计核算中心建设,全面进行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队伍建设等措施,切实加强和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使之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玲.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对策[J].现代商业. 2010(14)
【关键词】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乡镇财政资金贯穿乡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保障乡镇政府运转的“血液”。为顺应乡镇财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到位,搞好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是乡镇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些基层管理者的资金安全意识不够强
财政资金是社会公共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加强,国家财政用于乡镇的资金大幅度增加。有的基层管理者由于对财经法规政策不了解,在对乡镇财政资金安全方面,思想上不重视,资金安全意识不强,加上目前涉农项目多,资金数额大,导致乡镇财政资金存在很大的资金风险。有些管理者对资金安全工作平时不管不问,一旦出了问题,就大抓一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被动,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资金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在:1.制度完善和网络更新不及时。近几年来,尽管大多数地方实行了“乡财县管”新模式。这一模式在管理方式上是创新了,但没有改变“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体制,很多地方没有把全部乡镇财政财政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有的乡财县管中心在本质上只是乡镇财政的记账中心,相关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和完善,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加上目前预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乡财核算和网上审签等一系列通过网络完成的互相关联的工作,是由三个部门完成,各自使用的软件都不同,三部门软件系统的兼容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完成网络建设和硬件支持需要建设成本,给乡镇财政资金的安全性留下不少风险隐患。2.内控机制不健全。有的地方虽有各种财务制度,却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鉴于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即使有内控制度也存在可操作性不强或执行难的问题,乡镇财政资金支出全靠乡镇长“一支笔”,财务人员没有话语权,加上有的地方频繁变动财务人员,很多财务人员用非所学、用非所长,业务不熟,无法监督,直接影响到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三)资金监管不力
据审计署2009年第4号审计结果公告[1]披露,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由于使用范围广、流经路径长,“跑冒滴漏”的现象经常发生。这些现象表明一些地方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面还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一是乡财县管在执行上重服务轻监督,财政检集中检查监督,轻经常性检查监督,重支出监管轻收入监管;二是乡镇预算管理监督不规范,每年一次在乡镇人代会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收支计划,会后人大代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监管乏力,导致乡镇在收支活动中出现随意性,资金管理监督失控;三是惠农补贴资金存在多头分段监管现象,有的部门对资金的检查出现“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情况,导致资金安全管理上出现盲区;四是资金使用不透明,不便监督,多数地方不能做到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这些都给财政资金安全埋下隐患。
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以人为本,教育先行
各级地方政府要将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作为干部党风廉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教育为先、警示为先、预防为先,强化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教育,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培养乡镇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良好的生活情趣、职业操守及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守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的资金安全管理理念,排查资金安全管理隐患,克服日常工作中麻痹、懈怠、安全意识淡漠等问题,提高自控、自律意识,让每个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人员争当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卫士”,为保障乡镇财政资金安全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
(二)提高认识,常抓不懈
基层管理者对资金管理、资金安全、资金风险负有直接责任,其资金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着资金防范风险程度的高低。必须充分认识到乡镇财政资金安全工作无小事,出事必会出大事的忧患意识,时刻绷紧资金安全这根弦,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要加强对财经法规、财务制度和财政资金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做到懂法、知法,依法理财,提高财政资金安全意识,提升管理水平;还应带头遵守财经法规政策和财务制度,对管理中出现的资金安全隐患要亲自组织分析研究,采取果断措施解除资金风险。
(三)健全制度,规范理财
通过健全制度来规范工作程序,约束人的行为,堵塞一切可能存在的资金安全管理死角和漏洞,构筑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的“防火墙”,为确保资金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1.健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一是健全资金拨付程序。执行资金拨付、复核、稽核和单位主管领导审核把关的分工负责制,财政资金专户全部纳入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管理,建立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档案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形成多层次管理、全方位监控的机制。按照审批权限要求,对资金支付的额度、方式和真实性等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上防止出现多付错支、虚假支出等现象。实行财政资金拨款计划管理,乡镇各单位用款,需先向财政所提出申请,再由财政所在网上提出申请,乡财县代管中心根据年初预算及资金许可情况进行审核后报县财政局领导审批;二是健全收入管理制度。乡镇收取的非税收入必须全部缴入财政所临时收入专户并及时上缴乡财县代管中心的结算账户,确保收支两条线;三是健全财政票证管理核销制度。实行专人保管票据,规范票据的领、用、存、销等手续,实行电子票据开票,规范使用手工票据;四是健全资金保管制度。对库存现金,要严格按限额存放,不能坐收坐支,以防止资金被盗、挪用等问题。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2]。一是健全人员岗位制约机制。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特别是对掌握资金安排及掌管财产物资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轮换交流;对从事资金收付管理的工作人员实行回避制度;对财会和资金结算部门内部相关岗位实行管事与管钱分离,如:财政部门的拨款人员不得同时负责稽核、账务或档案管理工作,会计与出纳、管账与管钱、审核与付款、审批与经办实行分管,实行多岗制约,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防止出现内部人员做假账等问题;二是健全对账制度。建立财政部门相关科室之间、财政所与资金开户银行之间、乡镇与各村之间等单位的定期对账制度,定期进行账证、账账、账实核对,按月核对银行存款余额与资金收付明细账,如有不符要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整改;基层单位会计人员要定期点验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贵重物品,每天和出纳核对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每月办理结账和银行对账;出纳人员要每天核对账款,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是健全财务印鉴管理制度。实行印鉴分开保管,银行预留印鉴在安排专人管理的同时实行分人分印,做到人走章锁管理;银行票据由专人购买,另由专人保管,领用时严格登记和注销,实现管用分离;做账用的电脑要按权限各设密码,各负其责;遇有财务人员岗位变动,要及时进行资金检查,查封移交库存现金,更换银行预留印鉴,避免资金管理在时间上脱节;四是健全离岗(离任)审计制度。财务人员离岗(离任),应进行离岗(离任)审计。
3.健全资金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资金安全管理中、、的,要坚决依法追究责任,绝不姑息,尤其是对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金融机构串通作案、提供虚假对账单等造成财政资金损失的,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鸣警钟 保安全”,营造一个“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高压环境。
(四)加强监管,防微杜渐
一要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和目标[3]。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资金,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均应纳入监管范围。监管的目标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二要细化各监管部门具体职责,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各级财政、审计、监察、银监和业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乡镇财政资金进行监督。整合检查力量,形成监管合力,实现全链式监管和无缝衔接。针对实际工作中反映比较集中的监管空白和交叉问题,以资金为主线,以严格资金集中管理和银行账户管理为手段,形成一套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运作有序的监管机制;三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乡镇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自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公开、公示各项涉农资金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以电脑为平台建好各项补助的分类台帐,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各项惠农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及时对变更信息进行补充、更新,确保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对惠农项目资金实行县(乡)级报账制,资金由财政直接拨付到承建企业,促进乡镇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办公厅.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结果[Z].江西省审计厅综合信息网,2009-5-25.
[2]刘小东,刘玉玺.加强内部控制,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和完整[J].现代会计,2000(05):26-28.
[3]杨鸿彬.以绩效评价为核心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J].齐鲁珠坛,2010(05):34-3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