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三上学期学习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3 13:46: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三上学期学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三上学期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高年级学风建设 问题 原因 举措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作为学生成绩监督者的辅导员必须通过成绩的反馈来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和探求欲望。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大二下、大三上学期06级学风情况对比数据

学生总数540人,其中男生452人,女生88人;班级总数15个。下面是航空宇航学院2006级大二下、大三上学期的必修课平均绩点统计,分别按班级专业绩点段统计。

(以下数据均来自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航空宇航学院2006级07―08下学期/08―09上学期成绩统计)

表1 航空宇航学院06级各班各绩点段人数成绩统计

从图1看出,就整个年级而言,大三上学期整个年级成绩总体下降,绩点2.0以下的学生由大二下的105人(20%)增至134人(25%),成绩低端人群情况突出,绩点2.0―2.5的学生也增加了23人,而学分绩点在3.5以上的学生由大二下的147人(27%)减少到120人(22%),绩点3.0―3.5的学生也减少了15人,呈现减少的趋势。

图1 航空宇航学院06级07―08下学期/08―09上学期绩点对比图

表2 08―09上学期各专业绩点段人数统计

表3 07―08下学期各专业绩点段人数统计

从各班情况来看,2.0以下绩点的人数,只有102班、105班、107班、202班、301班人数没有增加。3.5以上的人数只有104班、301班没有减少。其他班都出现了3.5以上人数减少,2.0以下人数增加的现象。另外,有个别突出的现象是501班的2.0以下人数达47%,3.5以上人数只有3人。从各专业来看,各专业绩点2.0以下人数比例都在20%左右,尤其是学校招牌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比例也达到了22%。从折线图上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各专业主要绩点段各学期的波动情况,就绩点3.5以上的同学人数而言,大一下学期出现了一个低点,大二学年明显提高,在08―09上学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明显下滑。绩点2.0以下人数,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他专业也基本呈现较大一上学期增加的趋势,并基本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整体情况来看,各专业学习情况还是出现整体下降的现象。

以上仅是以航空宇航学院06级为例说明,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平均每年以两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200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21%,初步进入大众化阶段。然后,很明显的,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表现为学生成绩的下降,在大三上学期成绩尤其出现下降。

二、原因分析

大三上学期是大学四年成绩的一个转折点,大一大二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开始全面学习专业课程;大一大二的课程是大三专业课的基础,对专业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专业课的训练和理解程度,直接会引发专业课学习情况的连锁反应。通过以上图表我们发现,在成绩整体下滑的背后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1.影响成绩的客观因素

(1)大三上学期开设了很多的专业课程,课程难度增大,再加上很多同学大一大二学年所学的基础课有所欠缺,无形中增大了课程的学习难度。专业学习的连锁性和积累性,使很多同学缺失了专业信心,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例如,上学期的流体力学,这门课涉及很多的数学计算、公式推导,很多同学学习吃力,无法顺利掌握相关知识,最后考试全年级不及格率几乎达到了1/4,近半数同学成绩在六十几分,很多基础较差的同学都挂了红灯,基础好的同学成绩也不理想。

(2)教学计划不甚合理。大二学年课程紧张、密度大,学习的密集及紧迫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风的形成;大三上学期课程相对轻松,反而影响了学风的建设,导致学习效果的失控。

(3)教师问题。现在由于学校的扩招,教师资源短缺,很多学生都是毕业后即成为高校老师,缺乏教学经验,有的甚至无法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别谈教学质量了。除了教师素质问题外,很多老师兼职一些行政管理工作,平时工作较忙,对基础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2.影响成绩的主观因素

我们更不能忽视主观的原因,尤其是出现一大批绩点低于2.0,几乎难以毕业的同学。

(1)学习方法的问题。很多同学到大三了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大学老师很多提倡自主学习,很多同学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有些同学平时不认真上课,临考试抱佛脚,有些同学在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认真做笔记,诸如此类的原因影响了绩点的提高。

(2)自制能力差。进入信息化时代,一般工科类高校为方便学生利用网上资源,从大二开始允许在宿舍使用电脑,很多同学出现溺网、逃课的现象,溺网现象由极个别现象渐渐转变成为成片状态,比较严重,很多同学面对网游等无法自拔,明知不可而为之,使成绩无法提高。

(3)自信心问题。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够自信,对自己的未来不够自信。这种思想的根源是对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对自己也缺乏足够的信心,继而带来的后果是学习劲头不够足,影响学习成绩。

(4)时间分配不合理。一般工科类高校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很多成绩优异的同学选择在本科期间从事一些科创基金类的科研活动,以便以后能更好地适应进一步深造。大三上学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无疑是很多同学尝试从事科研的最佳时间,这种现象很好,但是我们也明显得看到很多同学无法处理好科研尝试和学习的关系,使学习时间受影响,进而影响成绩。

(5)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现象由来已久,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4岁之间,此时的大学生正由青春期的“异性疏远”走向青年期的“异性接近”,因而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恋爱也就默默无声地潜入年轻人的心田。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和严重的。有部分大学生不会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爱情至上,整天忙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厌学、早退、旷课现象增多,甚至造成多门课不及格。

(6)隐性原因。

①职业生涯规划畸形,由于对部分同学职业生涯的规划引导不够,使他们从始至终没有把学习放到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上来。②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成年但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在一个充分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往往不能严格要求自己。③抗挫折能力差,适应性薄弱。很多现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入校成绩优秀,由于在最初的大学基础课程的学习阶段未能承受住压力与阶段性的困难和挫折,失去信心,失去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选择了自我放弃,选择逃避现在所面临的处境。

三、学风建设举措

1.学校学院层面

(1)强化在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加大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和探讨,深层次多角度分析研究,为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每年新加入教师队伍的人员不再少数,他们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业务水平等层次不齐,为此学校应注意引进人才的质量把关,高标准、高要求。

(2)强化“三个一”工程。加大力度开展“三个一”工程,及时监督“三个一”工程的效果,定期找各班学习督导员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最近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保证“三个一”工程的效果,并建立完善的工程反馈系统。

(3)班风引领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积极构建班风学风建设新格局,充分发挥班风学风建设的辐射作用,提高整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班级建设基础平台,通过构建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推行创建优良班风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施学生党建“旗帜工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引领优良的班风学风建设;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以优良教风带动班风学风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攻克班风学风治理难点的办法和措施,推动优良班风学风建设。

(4)作为学生成绩监督者的辅导员除积极配合学院活动外,应积极与班级班主任和学生任课老师保持联系,针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应特别关注:①充分理解,无限鼓励,给与学困生足够的理解,无限的鼓励。定期联系,消除其心理上的障碍,使其积极面对现状。②制定计划,加强监督,督促学困生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其分析问题,并给出可行性的建议,引导其自我规划,自我帮助。③继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与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中心等专家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辅导员队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素质能力,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到现实职业世界。④联系家长,同心协力,充分与家长沟通现状,共同制定规划和商讨对策,有针对性地给家长一些建议和意见,从家庭为最深入口给学困生以目标和动力。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已经申请并在从事科研尝试的同学,应积极引导,使他们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科研尝试的必要性,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同学在进行科研尝试的同时不要落下课程的学习。

2.学生层面上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树立“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学风建设,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2)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刻苦钻研,努力拼搏,增强学习动力,争取不旷课、不迟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

(3)注重学习中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的发挥,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不断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课余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拓宽知识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和钻研,着重培养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的科学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第2篇

关键词: 习得性无助理论 高校学困生 成因分析 转化对策

学困生问题是各国教育界、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努力探索、持续研究的重点难点。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研究的理论成果与个案分析种类繁多,却收效甚微。究其根源,学困生的个性品质、认知能力、心理状态、学习水平等内因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学困成因复杂,且短期难以内化、消除的不良局面。本文立足于习得性无助理论,通过对高校学困生的形成阶段、心理特征及形成内因等进行分析,提出相适应的转化对策,以期为学困生的教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学困生现状及成因分析

1.1群体形成关键阶段

学困生作为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首尾两极学生群体之一,其形成及表现呈现出较为突出的阶段性。

第一个转折点为大一下学期。学生在步入大学后,经过大一上学期的磨合,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但部分同学因为时间管理及自律自制等方面能力的缺失,未能很好地规划大量的课余时间,或过于关注学习以外的能力发展,导致学习成绩滑坡,陷入学习困境。以某高校电子类专业学生为例,图一集中反映了大一下学期较上学期,学分绩点在2.5―3.5区间(即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分在75―85分)的中等成绩学生数量锐减,小部分分流向更高端的区间,更多的流向2.0(70分)以下的低端区间,变化幅度较大,牵涉学生数量较多,学困生初步形成一定规模。

图一 大一学期学分绩点分布

第二个转折点为大三上学期。大二整个学年的课程处于基础课与基础专业课的集中时期。学生的学习状态、课程压力基本延续大一下学期。但整个大二阶段基础专业课的学习是大三阶段全面开始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对基础专业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专业课学习方法的训练和理解程度,直接引发专业课学习情况的连锁反应。同样以上述电子类专业学生为例。下图是对整个大二学期与大三上学期末成绩分布的对比,反映出大二阶段,专业基础及专业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与积淀情况,最终较为集中地表现到大三的学习成绩上来。大三,随着专业课的深入,3.0―3.5区间(即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分在80―85分)的大部分群体呈现大面积的滑坡,中间成绩的人数再次锐减,2.0(70分)以下区间人数急剧增多。成绩低端人群出现第一个低潮,0.5―1.5区间人数情况突出。专业学习的连锁性与积累性极易导致专业信心的缺失,最终将导致这样一个群体绝对弱势。随之将引发高年级延长学制及学习困难的突发与期。

图二 大二、大三学分绩点分布

1.2 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学困生心理特征分析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最初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发现,它是指个人经历了反复的失败与挫折后,面临困境时产生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习得性无助现象在学困生身上较为普遍,一般表现为认知、情感和动机的缺失状态,这种状态影响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个人行为。

1.2.1低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学困生往往缺乏恰当的目标,学习时漫不经心,遇到困难自暴自弃,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希望。

1.2.2低自我概念。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一些学困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认同和正确的自我评价,学习被动、态度消极,易产生自卑、猜疑、羞怯、孤僻、悲观或暴躁、冲动等心理偏差。

1.2.3低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遇到挫折时,缺乏自信和拼搏意愿,表现出焦虑、紧张、不安、敏感等情绪。

1.2.4消极的定势。定势指个体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受个体先前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需要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先前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失败多于成功,受到的消极评价较多,从而逐渐形成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将自己认定为无可改变的失败者,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为人处世消极被动、缺少热情。

1.3高校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分析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渐变的过程,当学生在学习上长期经历失败而无法扭转局面时,他们会认为失败是无法控制的,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无能,继而产生无助感。了解学困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有的放矢。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类。

1.3.1不良的学习状态。学生不良的学习状态的长期延续,令他们一次次承受失败,逐渐产生了绝望、抑郁、意志消沉,导致他们自我认知产生偏差,认为自己天生愚笨,主动放弃了努力。同时因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伴的重视和赞扬,而丧失了自尊,形成了消极负面的心理。

1.3.2不当的评价方式。人的内心意愿是渴求进步和努力尝试的。只是当学困生屡次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时,便产生了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外部监管会加重学困生的焦虑情绪,增加自我设置的心理障碍。老师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会强化学困生的行为模式和认识态度。

1.3.3消极的归因倾向。当学生认为造成他学业、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时,容易形成内疚、沮丧和自卑心理,认为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难以提高学习成绩,从而降低学习动机,不愿做尝试性努力。这种错误归因是学困生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根源。

2.解决高校学困生问题的对策研究

2.1主要原则

在学困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审时度势,认真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2.1.1主体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困生并非异类,不应受到排斥和歧视,外界干预并非强行矫治而是引导管理。

2.1.2共情原则。深入学困生的主观世界,以其立场和视角来了解其感受,探寻产生学困的深层次原因,避免因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而陷入认知误区。

2.1.3全面原则。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大胆发言,达到全员参与,全心参与,全程参与。

2.1.4肯定原则。对于学困生取得的点滴成绩,给予大力肯定和热情鼓舞,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

2.1.5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困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畅想与追求,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寻求发展进步。

2.2具体措施

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2.2.1创造成功机会。给学困生制订一个合理且适度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总体目标,再将其细化分解为若干个难度呈梯状分布的子目标,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获得成功体验,依次实现层层目标,从而激发和重塑学困生的学习潜能,树立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2.2.2树立成功典型。以学优生的标准来制约和要求学困生,只会加重他们的消极和逆反心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因此,需要从学困生群体中评优评奖、荣誉表彰等方式肯定和宣传学困生群体中的先进和典型,树立学习榜样,让他们从相似者的成功中感受正向刺激,通过比较,引发反思,产生自我效能,这能给其他学困生制定“最近发展区”,形成示范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2.2.3加强正面评价。每个个体都希望获得他人的信任,学困生尤其渴望被肯定、被赏识,师生对其表现的肯定性评价能加强其归属感和自尊心。因此,需要给予学习困难群体足够的理解和无限鼓励。通过定期谈话、走访课堂宿舍、了解师生评价、观察实际表现等途径,有意识地联系与认识学困生,肯定他们通过每一次努力取得的进步与克服的困难,从心理上消除他们与新集体、辅导员的距离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2.4加强归因认知。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学困生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我们在引导他们进行归因时,要肯定他们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帮助他们发现优势劣势,挖掘潜力机会,鼓励他们多着眼于主观可控方面加以改善,如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同时,可结合学困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现象和思想倾向,开展辩论等活动,通过学困生对目前现状的思考、辩论、梳理、澄清,引导学困生群体扬正风、去诟病,正视自身不足,放眼未来发展。

2.2.5加强心理疏导。厌学甚至厌世是学困生的明显特征之一,对此,应当与他们加强沟通,关心其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举办“家长观察日”、“校园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参与培优育人工作,在推动家校联动机制形成和全员育人工作开展的同时,全方面、全阶段、全身心加强学困生心理疏导,引导其正视学习、生活困难,帮助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方案奠定基础,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适合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引导其自我规划与自我帮助。

总之,消除学困生的习得性无助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从认知、动机、情绪及个性品质等多方面进行引导。要设立合理目标,提高学困生的成就期待,加强成功体验;树立学困生成功典型,使学困生恢复信心;对学困生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培养他们正确的归因认知能力;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林宇.“学困生”概念的厘定[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0月第10卷第10期.

[2]张和云.浅谈大学“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J].教育长廊,2009年9月(中旬刊).

[3]王伟华.基于高校学困生抑郁倾向的若干思考,考试周刊[J].2009年第36期(上卷).

第3篇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

“前阵子还好好的,最近却突然感觉腰酸背痛、全身无力,到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什么问题。我究竟是怎么了?”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的或许过两天状况就自动消失了,但也人却愈发严重,直至难以安心工作。这种症状其实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俗称“慢疲劳”。

【病例回顾一】

给自己施压多患上“慢疲劳”

齐东是上海某大学的大三学生。在高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到了大学以后,齐东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白天逃课打游戏、打篮球,晚上点灯看武侠、看电影,最终换来的代价是,大二时七门功课三门被迫补考。“暑假我一回到家,母亲就抱着我哭骂,父母实在想不通,这个一向优秀的儿子怎么沉沦了。平时对我不冷不热的辅导员也忍不 住把我批得够呛。”齐东说,这一切深深刺激了他,他咬咬牙发誓,一定要把自己丢掉的自尊和自信找回来。

此后齐东像一个饥饿的流浪汉,不顾一切地扑向了学业。大三上学期,他既要上专业课,又要考英语、计算机证书,同时还要备战考研,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然而,就在大三上学期,齐东开始感到不适。上课时,本想认真听讲,但一坐到教室里就犯困,眼睛睁不开,还老走神。在自习室里,即使制定好了学习计划,什么也记不住。他几乎快崩溃了,去医院求诊后被确诊为典型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专家点评:

“慢疲劳”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问题,根据严重程度,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一般症状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多梦、睡眠不深、吃饭不香,整个人没有精神。等到问题严重以后,这些症状就会进一步加剧,出现肚胀、肌肉紧绷、心慌、气闷等等。

【病例回顾二】

生活不规律催生慢疲劳

刘欣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工作上,刘欣是个不把活干完就绝不下班的工作狂,为了帮助公司争取利益,她结交了大量商业上的伙伴,外出聚会、酒局饭局成了家常便饭。每当到了酒桌上,刘欣就像个不怕死的拼命三郎,什么酒都敢喝。

刘欣的努力有目共睹,老总和同事也都对她的能力大加褒奖。但这种收获是有代价的,虽然生意谈成了不少,但刘欣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加上刘欣是个酷爱网游的女孩,每天下班回家她总要玩到凌晨三四点,甚至通宵,以此来缓解职场上的压力和负担。第二天,一杯浓浓的咖啡下肚后,又如同打了鸡血。

这样的生活最终还是把刘欣击倒了。两个月前,她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肌肉紧绷,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时常伴有心慌、气闷等症状,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到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任何生理问题。直到在心身医学科才被确诊患上了慢疲劳综合征。

专家点评:

除了压力过大,以及自身期望值过高,导致“慢疲劳”出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抽烟、饮酒过量等。

此外,睡眠质量差、失眠,引起身体多种不适。尤其不能保证睡眠质量,对于神经的影响是极大的,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健忘、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等。

脂肪酸缺乏或致慢疲劳

目前在我们医院,一个门诊每周来进行心理方面咨询的,大约有350~400个病例,其中忧郁症和焦躁症占到大多数。其实在忧郁症和焦躁症患者的早期症状中,不少都是慢疲劳症状。

近些年患有慢疲劳症状的人群越来越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每个人会给予自己更高的压力;二是学习工作负担过重,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忙碌。

在美国,有24%的成年人口有持续两周或以上的疲劳;他们中的59%~64%无临床上的原因。

近年研究表明,此类患者有自身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某些物质缺乏等诸多异常,因而在临床上该病日益受到重视。西方国家经大量研究证实,该病还与必需脂肪酸缺乏、血中色氨酸改变、肉碱、B族维生素缺乏等各种因素有关。

工作强度大易致慢疲劳

其实慢疲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种人群都有,并不是单纯的某个群体会出现。慢疲劳没有固定人群,只有“更容易出现”人群而已。

按行业划分的话,绩效性、应急性强和规律性差的工作,最容易出现慢疲劳症状。比如常见的IT行业,工作强度很大,就很容易出现慢疲劳。

此外,工作压力大、对报酬期望值高,同时风险性大的职业群体,也容易得慢疲劳。比如教师和医生,他们要面对绩效考核,工作中又不能出一点差错,从业者的心理压力普遍很大。政府公务员身上的压力也很大,因为他们生活没有规律,出差多、应酬多。

关于慢疲劳,社会上一直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实这种说法没有依据,因为慢疲劳主要与职业和性格有关。如IT行业,男性居多数,所以男性的发病率更高。

这往往是由于女性的心思比较细腻,更容易发现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也愿意找医生咨询,所以更容易找到潜在的问题。而男性却对慢疲劳普遍不重视,导致他们容易贻误病情。

慢疲劳与亚健康的区别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指临床上出现的一种无法通过卧床休息而缓解的、长时间的全身疲乏无力现象。

脑力劳动者往往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高发人群,他们的工作不像体力劳动者那么辛苦,但心理上总觉得压力更大,因此精神上也更觉疲劳。

国外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细 胞代谢、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明显异常,确实是疾病,1988年被美国疾控中心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而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它在医学上尚无严格的定义。

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导师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65-03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该制度的成功施行为牛津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自21世纪初,国内的大学也相继效仿实施该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具体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为其配备专业导师,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个别指导,切实落实教书育人职责,加强对学生学业、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全面工作。该制度是否能在独立学院得以顺利实施,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一、开展导师制的意义

1.导师制完善了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目前的本科教学常常会出现教书与育人分离的现象,专业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授课,课后学生和任课老师的交流较少,而导师制为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目前独立学院每位辅导员一般负责300至400名学生,由于工作繁杂,辅导员与每位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是非常有限的,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及时和有效地掌握。面对学生人数多、个性特征明显的情况下,辅导员“面”上的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辅导员与所带学生的专业方向不一定一致,辅导员能在思想和生活上指导学生,但在专业方面就有些爱莫能助,所以导师制能有效弥补辅导员工作的不足。

2.导师制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架构。随着学分制的实行,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扩大,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但大部分学生知识有限、社会经验不足,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很多学生选课就易避难,导致所学的课程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3.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自控能力较差,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导师能在学业上加强引导,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动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技能。而且导师通过言传身教,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导师制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能促进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二、实行导师制的合理时间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导师制的时间点有两种,一种为大一一入学,另一种为大三上学期。笔者认为这两种时间点都不适合独立学院的具体情况。首先,大一学生面临的问题多为大学学习、生活、交际等适应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大一学生所学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基础课,专业课很少,学生对专业知识尚不了解,不利于导师开展工作。而如果大三才实习导师制,学生已经形成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此时再想改变其陋习为时已晚。所以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院实行导师制的最佳时间为大二上学期。到了大二,学生已基本适应大学环境,并还仍保持学习热情,同时也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这时导师可以在专业上给与学生指导,结合学生的兴趣帮助其选择专业方向,为学生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科研习惯。

三、导师指导学生数量

独立学院一般师生比过小,很多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1∶18,如果面向所有学生实行导师制,那每位老师要指导的学生过多,这样会给导师带来极大的负担,而可能使得导师制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合理的指导数量应该是一个导师指导15名左右学生。北京林业大学田明华等研究也表明学生普遍不希望导师指导太多的学生,过多可能会分散导师的精力,影响对每个学生的辅导。所以独立学院试行导师制可以从每位导师每年级指导3~5名学生开始。

四、实行导师制的方式

因为不是面向所有学生实行导师制,那就必然会涉及导师和学生如何配对的问题。目前有一些高校采取的是自由双向选择的方式,还有一些高校采取的是按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依序选择导师,同时允许导师有一定选择权的方式。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等特点,笔者认为可采取“抓两头”的方式,大部分名额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但也预留一些名额给不及格学分累计超过一定分数的学生。首先,确定导师的人数及导师可以指导的学生人数,并将导师的信息公开,包括导师的研究领域和科研成果。对成绩符合条件并有意愿申请的学生,让他们填写基本情况表,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英语及计算机水平、兴趣爱好等资料,并对导师公开学生信息。然后,让导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导师可向辅导员、班主任或者高年级学生了解学生情况。对于不及格学分超过一定分数的学生,可以采取辅导员推荐等方式。这样一方面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成绩不好的学生一个提高的机会。导师与学生配对时间可以固定为一年,在学生成绩符合条件及双方自愿的前提下,提倡延续导学关系至毕业。因为在导师制执行过程中会发生学生兴趣转移或者学生不服从导师安排等情况,所以允许学生提出更换导师或者导师提出更换学生。

五、导师的职能定位

对导师的职能定位直接关系导师制实施的效果,而过大过全的职能定位是导师时间、精力上所不能完成的。因为大部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所以笔者认为导师制的侧重点在专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科研指导为辅。而思想教育方面,笔者认为如果导师做好了以上三方面工作,那么导师会在无形中就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无形中将自己治学严谨的态度、思维方式、做事做人的方法渗透到学生头脑中,而且学生也会信任导师,有生活方面的问题也愿意同导师吐露心声,这样的效果比单纯说教进行思想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

1.专业指导。专业指导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指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传授学习方法,解答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难问题。(2)介绍专业课程,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清楚的认识,了解专业方向。(3)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督促学生按计划执行。(4)指定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资料或学习相关专业软件,要求学生写出学习心得或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5)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后导师点评总结。

2.就业指导。让学生清楚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领域、工作内容和工作前景,分析当前就业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有机会,导师可为学生推荐实习机会,并给予实习指导。

3.科研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科技文献和写作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了解学科动态、科研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听学术讲座、参加学科方面的竞赛、参与学校面向学生的科研立项等,提高学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六、保证导师制实施的措施

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保证导师制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和老师都对导师制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导师制的目的意义所在,这样学生和老师才能很好地投入其中。

2.成立导师委员会,完善导师制相关制度。成立导师委员会有利于解决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或老师如果遇到问题或困难有地方反映申诉。同时导师委员会负责制定各项相关制度,包括培养计划、考核办法、激励措施等方面。这些制度包括导师制实施办法、导师指导记录表、学生培养计划表、导师工作总结、学生学期小结、导师考核档案等有关材料。其中制定合理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尤为重要。考核机制要合理可行并且被大部分导师接受。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导师的工作。考核既要考核工作结果也要考核工作过程,并把考核重点放在工作过程上。而且考核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导师互评及导师委员会评价,这样的评价才能更全面、准确、客观。考核可每学期一次,从导师的人格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履职情况、工作效果等方面对导师进行考核。对于指导过程中主动性好、主导性强、指导效果好的导师加大奖励力度,激励导师投入到学生指导中去,并对这些导师在工作量、评奖评优、评聘等级等方面加以倾斜。并对在正式学术刊物上、课题获奖或参加竞赛等获奖的优秀学生在评奖评优、免试研究生推荐、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优先。

3.过程监控,定期开展导师之间的交流会。导师汇报近期指导情况,交流各自的指导方案、所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互相借鉴,共同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实现在指导学生方面共同提高。

其他高校研究表明,导师制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同科研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将起到很大的作用,独立学院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克服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使得导师制的实施得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

[2]田明华,田琪,宋维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与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3]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4]周志国,吴平.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4).

[5]王绍娟,周西安,倪鸿燕.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探微[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7).

第5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引言: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20世纪初,欧美各国先后建立了工业设计教育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全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正式在京成立,这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尽管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规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设计教育的水平和设计师的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创新设计人才需求的增长,工业设计专业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

工业设计专业已经有了六批毕业生,下面本人根据对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一次更为详细的总结,并对工业设计专业在教学、学生管理、就业等方面提出一点建议,以供参考。

1.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重点,与学生的就业也有着必然的联系。目前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机械工程师。

学生的就业目前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企业或工厂管理人员、产品技术人员、室内或平面设计师、营销人员。

从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企业逐渐对工业设计专业开始关注和接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大。而对于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将不仅仅是懂得一点艺术和机械方面的知识就足够,我们不能在市场已经成熟了之后再改革我们的教学,而是要领先一步占领先机。

工业设计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设计类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工业设计涉及的行业有: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广告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传播设计等等;狭义的工业设计单指产品造型设计,但是产品设计涉及的方面还是很广,可以说小到一颗图钉大到航天飞机都在其范围内,因此在就业方面来说还可以细分:家具设计、家电设计、汽车设计、玩具设计、灯具设计等等。

作为一个合格的工业设计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还要具备相关的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建议修改和提高专业培养目标为:具有较高机械制造和模具设计能力的工业产品设计师。就业方向确定为:产品造型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包括环境和展示)、产品技术人员、企业或工厂管理人员、产品销售人员等。(本观点仅供参考)

2.教学与课程

由于工业设计专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方面较为繁杂,这也是学生提出意见最多的一个方面。但是就行业所需知识来说,我们的课程还远远不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我。自从做了一年2006工业设计的班主任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其实不是我们的课程安排得太多太杂而学得不精,而是我们没有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就业的需要有所侧重地、有所选择地进行学习。

诚然,在课程的安排上也的确有不太合理的方面。这种不合理性,体现在前两届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上。从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里,我们发现有如下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很少用ug,而是用pro/e。

(2)学生对产品的内部构造原理理解得不够。

(3)设计类的学生电脑操作不够熟练。

(4)需要加强手绘表达能力。

(5)学生设计思维能力不够。

(6)没有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本人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大一第一个学期没有专业课。

(2)一些基础课如设计素描、构成、效果图技法等,学生不重视认为是没有用的,而真正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欠缺。

(3)计算机课课时还是不够,学生只能每个软件都是初步入门,不能精通。

(4)一些课程有重复内容,可以合并。如包装设计、cis、广告设计均可合并为平面设计课。但是有些课程应该分开上,比如平面设计不等同于photoshop和coreldraw。

(5)有些必须的课程竟然没有开设,如一年级应开设设计概论,让学生了解设计发展史和设计究竟是什么;又如应开设产品设计课,并分为两个学期,分别讲授不同类型产品的设计。

(6)一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另外选修课不要限制专业和学期,如每学年的上学期均开设coreldraw选修课,学生可以在大一上学期选择,也可在大二或大三上学期选择。

(7)需要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把每门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整理明确,防止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重复或疏漏的现象。

(8)增加一些模具方面的课程,建议根据专业特点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制造基础进行整理,如有可能合并或有所侧重(仅供参考)。如条件允许建议取消开设数学课。

3. 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的作用是比较重要的,但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目前没有明确,有很多和辅导员重复的职责。在我看来,班主任的首要职责是指导学生的学习规划,解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扰,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密切配合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是有益的。

现就我一年来班主任的经验作一个小的总结。

首先是入学教育方面,新生刚步入大学校园,对学习和生活都是陌生的,尤其是工业设计专业,目前社会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学生感到很迷茫。班主任应该在入学教学期间向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并为学生制定好一套基本的学习计划(如大一上学期应该通过英语b级),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不会产生迷茫。另外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班级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其次在平时多注意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困难,及时解决。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帮助他们进行职业定位,并根据职业需求指导学生学习各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还要向学生推荐该职业的其他知识进行自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议设立专业设计室,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设计活动,由学生自己管理,可进行模拟或真实的设计任务,各设计小组竞标。还可以作为部分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毕业班学生实习场所。更希望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

4. 其他相关专业的拓展

由于工业设计涉及范围广泛,也可考虑增设如广告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工业设计是门综合的、交叉的学科,因此工业设计教育的特点应该是多元化及交叉性的,多学科整合发展的出现将成为现代设计教育新的培育方式。

结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应当是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的完善、均衡、协调的系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必须进行改革,这一点已成为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共识。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个新生事物,既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参考,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效仿,只能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深入探索、锐意创新、大胆实践,构建出一个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本文仅以工业设计专业改革为例进行探讨,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方面和同行商榷征得专家的批评指正,另一方面希望广大职教工作者就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广西水电学院.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2]潘鲁生. 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9).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3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由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发展,社会上的用人观念也在转变,创新与实践结合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重要方面。[1]这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薄弱、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加上中小学阶段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还普遍存在“只知道教过的内容,学了却不会用”的现象。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对知识更新、岗位转换等各方面的需求。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并进行终身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养成创新意识,抓住条件不断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如何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理论

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2]其中一个角度把自主学习界定为三种能力:进行客观的、评判性反思的能力,做出决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研究认为主要应包括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如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运用客观资源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过程中动机、态度、自我效能感等心理特征。

如果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在学习之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到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结束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2]这样的方式会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美国近些年教育改革中最具活力的就是对建构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在做中学。其对我们探索有效的自主学习人才培养途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创新实践能力则是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的驾驭和运用能力。[3]要求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与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1.刚入大学时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学方向把握不准

笔者经过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大一新生以班级为单位采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不明确自己上大学的目的和意义,他们只是觉得经过十几年的中小学教育,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目标,考上了大学。经调研发现新生大部分专业选择不是自己选的而是由父母、亲戚代选的,或接受专业调剂来到学校后对所学专业完全不了解。

虽然新生入学后经过了专业教育、专业认知实践,但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基于新入学大学生对专业理解的原有空白状态,很难形成直观印象。紧接着就进入大学的学生生活,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真正进入应有的状态。经过三四个月的暑假彻底防松,几乎把学习扔到了一边,而面对大学一年级入学时校园的课外文化、社团活动,加上年青人的情感交错,致使突然脱离父母和中学老师视野的这一群体很难准确把握好自己的学习方向。

2.传统教学模式占主要地位,学生自主学习很难形成强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还占主要地位,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主要职责是备好课、顺利完成授课任务,由于授课学时的不断减少,而授课内容还是一个刚性任务,致使不少教师课堂上只能“满堂灌”,再加上受教学经验的影响,教学方法也不一定得当,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学习及教学效果等问题。就学生来说,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上的事情习惯让老师包办,上课依赖教师的讲解,课后被动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自主学习课外知识、发展兴趣、培养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自主性差,意识淡薄。

3.学校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学校学院两级十分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做了大量的实质工作,包括课程改革、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来说,形成了院级、校级、北京市甚至全国多个级别多个项目的竞赛机制,还组织立项北京市本科生科技计划,在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等多个方面都给予了良好的条件。但在学生当中却并没有积极发展起来。从参与面上来说,只有少部分学生参加,有时甚至多个项目都是那少数几个学生在参加,覆盖面很小。从参与学生构成来说,主要是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低年级学生还不清楚在干什么,而高年级学生则由于考研和出国等安排,时间和精力不能满足。

4.受环境和客观条件限制,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环境没有良性运行

近些年,随着教学经费的大力投入,学校在教学硬件平台的建设方面有了飞速发展,但是受到空间场地的限制,相对于班级人数较多的现状,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可用于学生活动学习面积等教学条件十分有限,很难满足大部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需求。另外,师资队伍相对来说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充分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要求,选修课的开设仍然是教学计划执行,难以满足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及未来需要的选课要求。开放实验、课外科技活动等是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方式,但是只能小范围开展,否则教师课时多、班级学生数额大,对于开展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指导、过程性检查评估带来了一定困难,教师难以应付超负荷的工作量,教学质量不可能得到保障。

三、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

1.抓好入学教育,促使新生明确大学学习目的,建立自主学习全体意识

上大学不是只为了考取研究生、出国或工作,入学教育要使学生深刻思考并认识到自己将来不管是在什么行业、什么岗位都应该能够胜任自己想做的工作,进而促使其做好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规划。

对此可以通过入学教育、专业认知、主题班会等形式,由班主任、辅导员主持邀请学长甚至已毕业学长开展专题研讨,让刚入学的大学生在认识大学生活各方面与中学不同的情况下,建立自主学习全体意识。

2.专业早介入,导向学生自主规划大学学习四年计划

目前大部分学校培养计划仍然是在学生普遍不了解专业内涵的情况下开展并完成了大一及大二的基础课教学。基本上学生不知道学习学得是什么、学了为什么、学了对将来有什么用,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导向其学习自主性。

对此,尽可能让学生早些介入本专业,了解自己将来能干什么、现阶段需要储备什么。基于现有条件,可以采取开放实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科技竞赛、专业教师科研项目转化教学等形式,依托实验室资源,充分调动专职教师积极性,以为学生服务的姿态辅助大一新生及早认识专业内涵,并给所指导学生第一个课题,让其自主规划大学学习四年计划。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导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强意识

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成为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师作用主要体现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机制上,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能,并给予学生主动性学习适当的指导。自主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自和自我管理权,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4.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品质与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

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进而使学生学有所获。

对此采用严格管理与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结合,锻炼学生学习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对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要求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5.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学习策略,教学生学会学习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在讲授方法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实践锻炼法等,指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动机。并指导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过程中坚持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不要做,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要多讲,引导学生采取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如主动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合作学习等。

6.组织好课内实验、课外实践,让学生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在开展好课内实验的同时,组织好课外实践的开展。比如开放实验,让学生从项目的角度,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不同年级的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完成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选题可以从科研成果转化或联合企业需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状态和不足。

另外可由专任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合理参加各种级别的学科竞赛,使学生的专项技能得到提升,所学知识得到转化,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

7.转变评价方法、实施过程评价,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积极性

逐步实施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使考核与评价对学生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日常学习起到导向作用。如平时成绩要客观计入课程总成绩,学生必然会认真对待整个过程,每次完成作业后,都会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和补救。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只有清楚把握目前学生学习现状,找出影响培养效果的各方面主客观原因,才可以借助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总体来讲,大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按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运用科学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去不断实践与创新,使得培养的大学生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卢艳敏,卢昭.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2,(1).

第7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参与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23-03

公共管理学科旨在培养面对复杂问题时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此需要的创新精神、应变能力、综合思维和反应速度,以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对公共管理组织和人员的挑战,具有较高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实际技能。相比其他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公共管理学科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不了培养复合型、操作型、实践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教学和实践意义。

一、公共管理的学科特色

公共管理学科是研究公共组织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活动规律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交叉性与开放性。

(一)应用性

与传统社会科学学科相比,公共管理既有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面,要追寻公共管理的原理和规律,也有应用的一面,要解决公共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公共管理学科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基础理论来源于人们在政府管理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要求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密切结合实践,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和新看法应用于教学,培养的学生应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先,把理论转化为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二)交叉性

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学科比较多,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甚至可以说是运用各种社会科学原理去分析公共组织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客观规律,有着明显的学科交叉性。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思维界限,通过引入最新经济学、政策分析、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其主题也由传统的政治过程和行政管理扩展到新公共管理、治理、经济人、社会资本、政府失灵、多元共治、新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等大量新主题。因此,公共管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交叉性的广域知识,学生的学习要求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以适应复杂治理环境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三)开放性

在社会日趋复杂的今天,面临“不可治理”的外部环境,政府独白式的包揽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方法已经不适应于后现代语境下的治理。政府只有采取开放的姿态,与外部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这不仅是政治民主的需求,也是政府组织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是迎接社会日益不可治理挑战的现实需要。公共管理学科要求教学与研究内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吸收管理实践中的新理论,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营养,通过开放式的姿态,既发展了自我,同时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和价值

参与式教学是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探讨,学生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介入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互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假设是,“用户最有资格来决定如何改进他们的工作和工作环境。”[1]只有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并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教学活动才实现其真实价值和预期目的。

按照心理学的看法,人的需要可分为内在性需要和外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被周边环境所支配,自我无法控制,往往要适应环境的要求;而内在性需要则是自我能够掌握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教师决定教学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感到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由于无法控制而使学习过程变得十分乏味且异常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参与式教学属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互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有效发挥了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也因此更加有趣、有意义,更富于挑战性,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参与式教学法再加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外在激励加强,内外激励结合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2]

参与式教学方式注重营造民主、宽容、开放的课堂环境,创造和谐、热烈、活泼的教学氛围,打造师生平等、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它特别强调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与式教学模式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未来复杂社会的治理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他们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对于多元社会的治理,民主和参与精神是其内核。作为未来社会的公共管理主体,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培养这种参与精神,把大学阶段当做训练场。学生在参与科研和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是知识的获取和积累过程,而且也是知识增值和创新的地方。”[3]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和猜测者,学生没有任何的权利,也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目标的明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同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赋予学生参与权,享有权利,履行责任,权责的明确对于未来的公共管理实践意义重大。正是由于这种责任感,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采取更负责的态度。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孕育了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组织,要求其工作人员培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探讨,共同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精神。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社会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通过参与式教学,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师吸收学生的创新思想,丰富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中获得鼓舞,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协商的氛围,避免师生之间的误解,有助于相互体谅,这是传统的那种完全由教师进行的教学模式无法企及的。“参与式教学中课堂交流与讨论的驾驭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4]

(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见和想法得以充分表达,虽然有可能肤浅,但有利于彰显学生的差异性,对于教师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更有帮助。同时,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实现由“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的转化,这是教学模式和理念的重大调整和变革,避免人才培养的标准化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多样性,有效生成契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努力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整体努力,避免了教师的单向思考,产生了“1+N”的良好效果。“高质量的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高度协作,必然有助于教学的直接目标――教学效果的提高。”[5]

三、公共管理学科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公共管理教学中,我们参照参与式教学的特色,设计出一套符合教师和学生特点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本科导师制的制度设计

一般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配备导师,但是,面对浮躁的社会风气,大学生的学习面临着严重的困惑,对于专业的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科属于新兴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发展往往存在脱节。为此,我们设计了导师制。导师的基本职责是,在学生就读本科期间,以专业指导为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素质培养,学习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培养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教育。为避免导师制下学生的被动,要求学生和导师共同设计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以学生为主。这样,学生进校之后就开始参与到自己的规划里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变旁观为参与。

(二)互动式的课堂教学

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性和时效性很强,单纯对学生的填鸭式讲解只能成为教师的独白,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理论和知识。公共管理学科要加强全方位、多视角的教学,转变“教师一堂课讲到底”的传统模式,积极引入互动式教学,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课堂。教师应该认识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也更能开启学生的思考,这比单纯通过教学所获得知识更加重要,事实上,这种教学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学习是无止境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辩论赛、现场观摩、角色扮演、专题讲座、读书会、学生主持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扮演相关角色,有效避免了教学的“搭便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参与式的实践教学

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为此,加强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建设,构建以桂林市为基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核心,并拓展到全国(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并渗透到各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公检法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实习基地网络。在实践流程上,大一安排的认知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对现代公共组织的管理过程进行全面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课程组织及公共管理过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二上学期安排的专业实习,深入各乡镇和企业实习基地,实地学习、了解中国最基层组织的运作流程,参与基层管理。下学期的行政管理专项调查侧重通过学生的实际调查统计,从宏观定性的角度去考察地方政府治理现状。大三上学期安排的E化电子政务实习,一方面让学生在校内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通过电子模拟公共管理的流程,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前往市级以上政府实习基地实习,以了解中国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府和门户网站建设。下学期安排的专业综合实习则是安排学生“挂职实习”。所谓“挂职实习”是指根据实习单位岗位的实际情况,通常安排实习学生到实习基地担任一定的职务,参加实习单位的实际管理。事实上,虽然只是“挂职”,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入到这个单位之中,除了不享有工资福利之外,其余的和单位员工一样。可以说,“挂职实习”是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最好方法,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而大四的毕业实习则是学生与社会的真正接轨,是学生将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最重要的环节。

(四)学生考核的配套改革

参与式教学模式必须重视考核的配套改革,如果考试还是传统死记硬背的模式,即使参与式教学和实践取得了部分成功,也会因突击背诵进行考试而前功尽弃,作为学生学习指挥棒的考试,如果不能取得好的成绩,一些热衷于参与式教学的学生可能选择放弃。因此,我们扩大了开卷考试和综合考试的范围,并将平时课堂和实践中的参与表现也纳入到综合测评中,并占据很大的比重,重点加强考核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也要求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不能泛泛而谈;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则重点以现实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考核。既避免了学生“一考就背、考完就忘”的传统习惯,对于遏制学生作弊也有不错的功效。

(五)丰富的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和实践教学之外,课外活动也有可能成为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战场。依托大学生科技活动“奥林匹克”的“挑战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博览群书,收集社会前沿领域的资料,敏锐而富有创造性地捕捉社会热点,结合社会实践选取研究的切入点。一次“挑战杯”的参赛过程,考验了学生理解现实社会的能力。通过调研、选题、查新、假设、调查、分析、论证、撰写等完整的分析流程,学生收获颇丰。同时开展学生科技立项,围绕社会公共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以此作为参加“挑战杯”的选拔标准。这样,既能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外科技作品创新,同时又为“挑战杯”积累了经验。我们每年还举办一次公共管理实践技能活动周,在活动周期间,在公共管理实验室举办办公自动化软件技能操作大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操作水平。面向专业所有学生开展公文写作大赛,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邀请校内公共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年热点话题和学生对话座谈。活动周期间,还举行“乡长论坛”、“县长论坛”,邀请基层政府官员为学生进行讲座,传授公共管理经验技能。当然,公共管理活动周从策划到实施都由学生来组织,教师只是加以指导并负责联系专家学者和基层领导。

总的来说,参与式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参与式教学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师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可能会让适应于传统教学的教师感到困惑。过度强调参与,可能会忽视教师的责任,很多学生难以承受。一些学生不能承担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压力,很可能在参与过程中“搭便车”,应付检查。参与式教学还需要整个教学计划包括学校相关教学政策的调整,不是一个专业学科所能完全兼顾到的。如何评价参与式教学模式,仍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

[1]Andrew Large,Jamshid Beheshti,Valerie Nesset,

Leanne Bowler.Designing Web Portals in Interge-

nerational Teams:Two Prototype Portals for Ele-

mentary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the Amer-

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

ology,2004,55(13).

[2]金丽,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11,(1).

[3]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中国高等教

育,2000,(6).

[4]诸培新,石晓平,曲福田.完善参与式教学改革[J].江苏

高教,2004,(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