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11: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工地安全施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机制不建全,管理人员的依法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的意识相对淡薄;施工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安全常识缺乏、安全意识差,且流动性大,高空作业多,施工环境相对较差。针对建筑业高危工作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入手,强化施工的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施工防护保障措施,形成“全成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的施工安全体系,达到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的最佳效果。
1 安全教育要抓住“四性”
安全教育是突出人的思想教育,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抓安全,转化到主动防安全的有效机制上来,在抓安全教育时,要抓好“四性”
1.1要抓住安全教育的预见性。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在建的施工项目,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提出大胆的设想,分析风险,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积极地进行风险控制,要有预见性防患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可能出现情况的时间和施工节点,及时制定预案,消除事故隐患苗头。
1.2要抓住安全教育的经常性。建筑施工管理一般少则几月,多则几年的时间,安全教育管理贯穿施工管理整个过程中,安全教育是一个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不能通过安排一个安全员岗位,或安排几次教育能够解决的,要加强且经理安全责任制,突出现场标准化管理,适时组织项目经理、施工管理人员、工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所属人员掌握安全常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形成人人想安全的良好局面。
1.3要抓住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对不同施工阶段及员工思想实际进行跟踪教育,针对不同的工种,不同受教育的人群,强调不同的安全事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如:在高空作时,要教育从业人员不准酒后作业,不准未系保险带作业,不准着滑底鞋子上岗等;在安全用电方面,要严禁私拉电线、乱接乱用现象。特别是冬季施工时,因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造成火灾酿成悲剧的情况。
2 安全管理要紧扣三个“抓手”
安全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如何发挥好科学管理机制的作用,提高安全管理的效能,要紧扣三个“抓手”
2.1要紧扣“规章制度”这个根本“抓手”。各类规章制度是安全的工作的根本,是安全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牢牢抓住规章制度不放松,安全工作就有规可查,有法可依,安全管理的方向就不会跑偏。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现场的管理情况,针对人、事、物、施工进度、天气等综合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针对制度,促进安全工作的落实。
2.2要紧扣检查验收这个重要“抓手”
安全检查验收是落实安全管理的重要步骤,要突出以检查验收为“抓手”,充分发挥好“检查验收”这个有力工具,利用个人对照检查,班组分析检查,安全例行检查,上级定期和随机检查的方式,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与安全管理登记检查验收相结合的手段,在施工前,对建筑施工特殊作业(吊车吊装、临时用电、高空作业)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检查是否符合施工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通过检查验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扭住隐患问题不放,做到定人、定时、定标准,及时消除事故苗头。
2.3要紧扣奖惩这个关键“抓手”
奖惩的落实是有效确保各项制度的严肃性,促进安全教育的落实,施工安全管理的正规有序的关键环节,项目负责主体要根据安全考核指标和“目标管理”机制,每季度、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评比和量化,对安全文明施工好的单位或个人的进行表扬或经济奖励,对安全隐患较多的单位或个人,组织施工安全培训班学习,或进行经济处罚。
这三个“抓手”是相互相承的,制度是确保安全施工的根本,安全检查是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奖惩兑现是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操作的有力手段。
3 安全防护要形成“二元防护体系”
安全防护体系中的“二元防护体系”是指“个体安全防护体系”和“主体安全防护体系”。它是“全员安全防护”与“主体安全防护”的有机结合,消除安全隐患盲点,实现互相补充,有利于施工安全落到实处。
3.1建立以建筑从业人员个体为主的安全护体系。主要是增强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学习,掌握安全防护技能,形成全员安全防护体系。
加强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安全防护技能,提高施工安全防护能力。当遇到危害其生命安全或财产损失的情况时(如:施工火灾的处理、人员受伤后急救方法等),不能因没有必备的防护技能,导致无从应对、束手无策,致使事故危害范围扩散,损失加大。要突出“个体防护能力“的提高,实现“全员防护体系”形成,增强安全管理的效能。
3.2项目管理主体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
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要从全成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的角度考虑,从安全防护的实效着眼制定和完善。
一、加强宣教工作,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一)单位领导要提高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对职工开展安全教育、素质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各项安全措施具体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抓好地区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远队伍建设,适时组织工地项目经理和安全员参加《建筑法》、《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市政工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的培训学习。
(三)各单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要以报刊、板报、横幅、讲座、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对施工人员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各单位要对新入场的施工人员强化对现场、对本工种的的岗前培训工作,特种工要做到持证上岗。
二、严格管理,加大施工监管力度
(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外地务工人员居住区,深入开展“四防”工作,即: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防食物中毒,切实加强外地民工生活保障及安全保障。单位针对“四防”工作的要开展自查,同时做到检查有力度,对查出的问题有整改措施。
(二)针对地区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加大对工地的管理力度,实行责任制管理,今年继续和施工工地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根据责任书完成情况,给予表彰或处罚。
(三)严格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管理。劳动保障监察组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工程中违法和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查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及违法分包等行为。严格规范地区建筑工地管理,确保一方平安。
一、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高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素质,预防和减少建筑安全事故,保持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有序。
二、治理范围、重点和目标
治理范围:房屋建筑施工、市政工程施工以及房屋拆除施工等。治理重点:高处作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支护、高层悬挑脚手架、塔吊装拆、安技措施费用投入、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到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等。
治理目标: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水平,预防和减少“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外线触电”等方面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市建设局成立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筑安全监督站。办公室主任由站长**同志兼任。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坚持长效管理。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苏州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健全、完善、创新建筑安全监管制度,改进安全监管方式。认真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和《苏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
(二)加强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专项工程施工的管理和对高处坠落事故的控制。加强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专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及现场监督管理,明确工程建设各方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建设部《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规范》,有效控制高处坠落事故。施工现场要针对洞口、临边作业情况,制订专项防护方案;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验收、检查制度;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站对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进行重点检查,对屡查屡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认清安全生产形势,强化动态监管。每季度召开全市建筑安全生产会议,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事故多发或安全管理薄弱企业的动态监管。
(四)加强对监理企业安全监理工作的监管。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理工作,督促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监理单位必须严格审查施工企业及人员资质资格、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技术措施、四阶段重点监督、文明措施费用提取和支付使用、现场防护等情况,严格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业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安全隐患。
(五)严格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办法》,建立机构,配足人员,落实责任。继续开展对“三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加强“三类人员”考核上岗管理,未取得安全员岗位证和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不得安排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严格“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行为考核,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按规定接受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发生死亡事故等情况的,暂扣或建议发证机关吊销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六)加强施工现场设备及临时设施使用管理。根据《**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登记办法》的要求,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产权登记和使用登记备案,没有登记的,一律不得使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无资质和借资质装拆塔吊等违法、违规行为。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工作,保证安全运转。对技术性能差、型号老旧、使用年限到期的起重机械设备,该淘汰的淘汰,该报废的报废。按照《**省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式活动房技术规程》的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管理,严禁使用水泥预制板临时活动房屋。
(七)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建设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计取、支付、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水平,改善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八)继续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和文明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全面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开展监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安全监理业务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新上岗民工中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严禁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上岗。做好修编后的《**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通过文明施工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树立典型,继续推进文明工地创建,提高施工企业创建文明工地的积极性,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五、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3月底以前为工作准备阶段。成立专项治理组织机构,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宣传、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4月至8月为自查自纠阶段。各施工单位按整治工作的要求,对照有关标准,全面开展工作,查找安全生产薄弱环节,自行纠正。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地;安全管理;用电安全
对于建筑施工现常而言,电力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施工所需要的设施电气安装等都里离不开电力。工程建设逐步朝向科技化以及智能化发展,施工也越来越机械化以及自动化,于是就更离不开电力的支持。但是,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电力亦是如此,它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带来优势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一些麻烦。建筑施工工地所使用的用地设施种类较多,用电量较大,客观环境比较多变,容易出现触电身亡问题。于是,就要注重用电管理,文章就该内容进行阐述。
1 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工地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施工是漏天作业的,会遇到大风,雨水,曝晒以及尘土等问题,再加上建筑施工工地机械设施的使用以及机动车的行使等,比较容易触碰与撞击电气设施,进而可能够会造成电气故障的出现。
由于建筑施工是露天工作的,可能会遇到降雨等天气,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就会被雨淋,水溅,会弄湿施工人员的衣服与皮肤,于是他们的阻抗能力不强,而且有的施工人员并没有通过电工基础知识以及电力安全知识的培训,于是,在具体的电力使用操作中,对电力技术的使用不到位,对电力的安全使用没有足够的认识,电力操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而造成施工者触电受伤或者死亡的事故出现,于此同时,建筑施工工地所使用的线路几乎都是临时性的,大多数是架空线路,这也会容易造成施工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地点电线放置比较凌乱,不仅没有将电线架空,也没有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护性对策,更有甚者,有的电线还泡在水里,也有的电线被物体碾压,施工人员私自接电线、拉电线,所使用的电线表皮破裂,所使用的电气等没有采取防雨措施。没有做好施工用电维护管理为引起电气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要素。很多建筑施工工地没有安排专业的电气工作人员,施工人员凭借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一点经验进行操作,没有做好施工用电检查修复工作,不仅没有解决电气设备问题,还让其带病工作;管理人员没有将用电的详细情况向其接班人员交代清楚;没有给予安全检查记录以及电工维修工作足够的重视。
2 应对措施
(1)在配电箱里装开关与保护器。首先,安装紧急开关。由于建筑工地里经常会有起重机和卷扬机以及传送带等实施,它们会经常出现紧急停车的现象,于是一定要安装紧急开关设备,使其能够快速地切断电路,防止出现电击事故。其次,电器隔离。受某些原因的影响,会导致低压线路中的中压线带有一定电位,而在建筑施工工地又经常需要挪移电气设备以及修理电气线路,但一般的三级电气无法将中性线断开,如果此时有人触碰到中性线时就会容易出现电击现象,于是,一定要将中性线以及全部的相线一起断开。然后用四极电器处理三相四线制回路,用两极电气处理单相回路。最后,漏电保护。受建筑工地施工条件以及人员对电线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可能会导致电线的表皮破损,不仅可能会造成施工人员身体触及带电导体出现触电事故,还有可能由于电气设备外壳有电压,故障电压扩展所引起触电事故。于是一定要合理的安装漏电保护器来避免电击事故的出现。
(2)整套配电设施要与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条件不好,于是就对电气设备的选用有较高的需求,于是,ICE标准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了建筑工地所使用配套电气设备的规格与标准,它的具体要求如下:第一,配套的电气设备能够满足施工地很多不利的因素,例如雨淋,日晒,尘土,碰撞等,对于撞击来讲,ICE标准对建筑施工工地电气配套设备能够承受撞击的力度以及它的实验手段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在选择使用时可以参考该规定。第二,电气设备可以满足各种环境的建筑施工工地。第三,整套配电设施可以满足各种施工人员的需求。非电气施工者常常使用电源插头连接电源,要将插座安装在插座箱之中,或者是把不受风雨影响的插座安装于配电箱外壁上。对于带电导体的开关设备以及配电箱,由电气工作者去操作。
(3)施工工地布线。第一,建筑施工用电系统一定要使用三级配电系统,在总配电箱之下可以安装多个分配电箱,在分配电箱之下可以安装对个开关箱,然后自开关箱接线到电气设备上。第二,施工现场根据“一机一箱一闸一漏”进行安装,也就是一台电气设备有其专用的开关箱,禁止出现多台用电设备使用同一个开关箱。第三,架空线路应该布置于受起重机,行使车辆撞击较少的地方,尽可能地降低导线连接头承受能力;建筑施工工地电缆的铺设方向要尽可能地不和车行道有交叉,如果有交叉时一定要电缆套上钢管。第四,施工工地配电箱的安装应该要满足如下需求:固定配电箱的中心点和地面的垂直距离为一点四米到一点六米之间,可以移动的配电箱中心点和地面的垂直距离最佳是零点八米至一点六米之间。第五,配电箱附近要配有一定的标志牌,避免出现施工人员错误操作。
(4)注重平时检查。建筑施工工地电气设备安装以及电气设备的适使用状况具有多变性,在使用电气设备之前要进行查看以外,在其使用时也要进行查看,消除潜在隐患,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里。需要查看的有:首先,漏电保护器的有效性。第二,接地线的连接状况,以及用电设施的PE线连接情况。第三,用电设备运行状况会否正常,暴露带电导体是不是在是施工人员展臂范围以外。
(5)具有用电安全意识。自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就将用电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尤其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将安全生产贯彻并落实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将安全意识灌注到施工人员的脑子里,加深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严格依照“安全一票否决制”。
除此以外,不顾是什么系统,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线路都要受漏电保护器的保护,电气设备也是如此,它们在漏电保护器下,可设成两级或者是设成三级。供手提式设施用电的插座回路要安装额定电流小于三十漏电动作电流的漏电保护器,除此意外的用三百到五百漏电动作电流的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如果施工工地的规模较大,可以实行三级保护。
3 总结
建筑行业为我国的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其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危险性比较高,容易出现事故的行业。对于建筑施工工地用电安全处理采用一定的用电安全技术手段以外,还要根据设计与有关规定的要求,采用满足要求的材料制造配电箱以及开关箱,在一定时间里对漏电保护器实行详细的检查等对策,注重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用电知识与技能培训,使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得以提升,监理单位也要不定期地对建筑施工工地用电状况进行检查,有效地降低或者是避免电击事故的出现,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提升建筑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亚峰,王坚.浅议加强工地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措施与临时用电的安全做法[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02).
[2]关柏峰.论建筑施工用电中的安全措施及施工方案[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10(25).
[3]谢顺.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点及安全保障技术[J].山西建筑,2009(23).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监管,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了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行动。
一、强化责任,构建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目前我市建筑工地食堂良莠不齐,我局在多次食品安全工作会上提出,要强化建筑企业主体责任,要求建筑工地明确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要求建筑工地食堂申领《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培训,保证食堂环境、食品采购、食品的留样、贮存及加工等管理规范,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强化管理,积极防控餐饮食品风险
为强化日常监管,我局将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作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的重要工作内容。各市场监管所积极督促辖区建筑工地食堂落实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和采购索证索票制度,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工制作食品,加强对建筑工地食堂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切实保障了建筑工地工人饮食安全。
【关键词】 施工工地 现状 对策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建筑施工工地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本人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实际情况,从建筑施工工地存在消防安全现状入手,进行深入系统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 建筑施工工地主要消防安全现状
2.1 施工工地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现状
(1)彩钢板的火灾危险性。彩钢夹芯板以彩色涂层钢板为面材,芯材主要有聚苯乙烯、聚氨酯、岩棉三种。前两种是在两层薄钢板中间夹入不同厚度的聚苯乙烯(简称苯板)或聚氨脂,这种材料一旦受到高温火花或明火作用时立刻燃烧,燃烧非常猛烈,且燃烧产物毒性特别大,易造成人员伤亡,此类材料因造价相对较低,主要使用在建筑工地办公和住宿场所。后一种是在两层薄钢板中间夹入不同厚度的岩棉,该材料属非燃烧材料,防火隔热作用比较好,但因其造价相对高,一般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使用较少。(2)彩钢板施工作业不当。建筑的墙面或屋顶采用彩钢板材料大面积整体安装,未进行必要横向竖向防火分隔,发生火灾后火势沿墙体内部或屋顶内部蔓延,彩钢板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都是整个建筑被毁。在靠近彩钢板的部位使用明火或进行焊割作业,容易引燃可燃夹芯材料而发生火灾。(3)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彩钢板建筑线路敷设不规范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不穿管明敷于墙壁;第二种是不穿管暗敷于苯板内部。这两种方式,电器线路长时间使用或者过负荷使用,都容易引发火灾。
2.2 施工工地电器线路敷设和电器使用现状
(1)电器线路敷设不符合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施工工地主要长期使用临时插座或者电器线路漏电、短路、超负荷和绝缘层老化破损都易引起火灾。第二、电器线路敷设时接头过多、接线端松动、接触不良,当大电流通过时,极易产生热量引燃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
(2)电器设备引发火灾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频繁开、关用电设备,导致设备电流骤增,短时间内温度急剧上升,容易引起元件过热而引发火灾。第二、电器受潮和漏电打火,都容易引发火灾。第三、电器产品距离可燃物较近,宿舍内大量使用热的快、电暖风机、电热毯、手机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产品,都易引发火灾。
2.3 施工工地工作和生活用火现状
(1)建设单位存在建筑物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的情况下,为加快工程进度,建设单位往往要求施工单位擅自施工。或者建筑物经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合格后,施工单位擅自改变结构部局,减小防火间距,占用消防车通道等行为,这些都造成建筑物先天性火灾隐患,为今后整改火灾隐患和消防验收增加难度。另外,施工工地还不同程度存在未设置临时消防水源,未配备消防器材,使用无证电气焊工等问题。(2)由于员工工作和生活中在施工工地,大量使用可燃物,这就增加了施工工地的火灾荷载。尤其是因施工需要,施工现场使用木制脚手架和易燃材料安全防护网。装修现场还堆放大量可燃装修材料和油漆等易燃品,一旦遇到火源,势必引起火灾。
3 建筑施工工地火灾预防对策
3.1 彩钢板建筑火灾预防对策
(1)针对目前彩钢板建筑火灾多发的实际,科研机构应加大对彩钢板夹芯填充材料耐火性能的科研攻关力度,重点是研究在其夹芯的聚苯乙烯或聚氨脂中加入某种非燃物质以提高夹芯材料的耐火性能,或者研究开发其它难燃烧或不燃烧材料作为替代物。(2)从防火性能上看,岩棉是不燃材料,它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芯材,积极推广岩棉夹芯彩钢板是目前预防和遏制彩钢板建筑火灾多发的当务之急。(3)2013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下发《关于集中开展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障碍物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公消〔2013〕136号),按照通知要求,对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搭建的现场人员办公、住宿等彩钢板临时用房,只要建筑材料和彩钢板芯材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A级不燃材料要求的,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对临时用房予以临时查封,并抄报住建部门依法责令工程项目停止施工,情节严重的,提请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建筑施工安装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3.2 电气火灾预防对策
(1)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建设单位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备案过程中,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严格进行电气设计方面的防火审核。施工工地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必须严格按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设计和施工安装验收标准的规定,并由相应资质电工实施安装。(2)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产品。电气产品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产品,并按照使用寿命定期更换损坏和老化的电气线路和产品。(3)各种电线电缆不应直接敷设在彩钢板的夹芯内部,穿过彩钢板的电线电缆应穿防磨损护套进行保护,直接安装在彩钢板上的电器设备应用不燃烧材料作垫,高温灯具不应靠近或直接安装在彩钢板墙体或屋顶上。
3.3 施工工地工作和生活用火预防对策
(1)做好吸烟管理工作。要求员工股不在施工现场和宿舍吸烟,更不能卧床吸烟。设置吸烟室或者指定吸烟场所,要求吸烟者必须把烟蒂放到指定地点,不得乱扔乱弃。(2)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严格实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3)确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负责人和管理人,加强施工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成立义务消防队,确定日常防火巡查工作人员,重点巡查有无遗留烟头、生活用火、电气焊点火源和明火等情况。(4)加强员工消防常识培训,熟知“四个能力”和“五个第一时间”等消防常识,加强对电焊、气焊等特殊岗位人员的培训,其必须持证上岗。(5)严格落实用火用电审批制度,焊接作业现场要设置监护人,配足配齐消防器材,并有防止焊珠四处喷溅的防护措施。(6)在员工宿舍和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场所设置严禁吸烟等标志。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用电;隐患
1 建筑工程用电特点
1.1 临时性
一般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短,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设施马上拆除,临时用电的组织设计、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等,在实际操作中就不可能像永久性供电设施那样牢固可靠,而且还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做阶段性的改变。
1.2 危险性
施工呢现场自身环境较差,人员、设备进出较为频繁,多工种交叉作业较多,随时都有碰触供电线路的可能性,稍不留意,极易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1.3 流动性
伴随着工程的进行、工作面的延伸拓展,电气线路、电气设备以及手持电动工具不断移动,同时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再加上现场环境差、临时用电组织管理跟不上或者操作人员的麻痹大意,很容易造成触电。
1.4 变化性
在工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用电量也是不一样的。在开工阶段用电量比较少,在主体施工阶段用电量较大,在工程竣工阶段用电量较小。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不到位
一是对施工现场用电的“临时”观念较重,认识不到位,认为没必要投入那么大的设备和人力。二是没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有设计而不按照设计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操作。三是现场用电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用电乱拉乱接,电线要么没有架空,要么架空高度不够,也没有实行保护措施,有的电线电缆还浸泡在水中或压埋在砂石中、材料下。
2.2 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不过关
建筑工地上直接作业的电工具备资质的不多,既没有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也没有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电工证。同时,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用电意识。
2.3 设备使用不当
一方面,电气设备检修执行不好。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设施和绝缘用具,无定期检修计划或有计划而不执行。另一方面,电气设备选型不合理。有的工地选择的断路器额定电流值过大,发生短路或过载时根本不能动作。
3 建筑施工用电常见的安全隐患
3.1 用电系统配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常见错误是总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器与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参数相同,致使二级漏电保护的系统设置不能起到分级、分段保护的作用,一旦有一台用电设备漏电,往往造成整个工地大面积停电;严重违反了“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安全用电原则;开关箱内的闸刀开关和漏电开关额定容量参数与所用设备额定容量参数不匹配,无依据随意配置。
3.2 电线、电缆敷设存在的安全隐患
《规范》规定:“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建设工程施工用电的电缆敷设,可以架空也可以埋地(或穿管),但是不允许拖地。而在实际上,施工现场电缆拖地(或沿脚手架敷设)的现象经常随处可见,尤其是工程到了装修阶段。
4 建筑施工用电安全隐患的整治措施
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为了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双攀升,对于以上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必须进行清理整改,以防患于未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治和规范。
4.1 摆正位置
施工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遵循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安全生产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原来忽视甚至遗忘的施工用电安全严肃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统一认识。明确责任,扎实有效地落实各项措施。要加强用电安全检查、监督,落实防雨、防涝、防雷措施,责任到人。
4.2 建章立制
一建立健全用电安全责任制,制订和完善安全用电组织措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以及用电安全的现场管理措施。
4.3 加强日常维护与检查
对现场的用电设备、供电设施、线路等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持证上岗,用电设备、闸箱等的接线、日常维护检查均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并作好巡视、维修记录,严禁无证上岗。定期对用电设备、供电线路、设施等的绝缘进行检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或更换。定期对供电系统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大风、雨雪,前后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后再投入使用。
4.4 强行整改
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用电安全生产管理,切实做到严防死守。要善于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强行整改。
(1)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对职工的用电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用电知识培训,增强职工防触电及自我安全防范保护意识及能力,特别要严格执行电气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
(2)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规定: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配电箱,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漏电保护、一闸的“四个一”规定,严禁用同一开关箱控制两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并做好开关箱、配电箱的防雨、防潮以及保护接地等措施。
(3)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装备和绝缘工器具,应定期送有资质的电气试验部门进行直流电阻、接地电阻、绝缘电阻、耐压、泄漏等相关电气预防性试验。
(4)要特别注意施工现场与邻近架空和敷设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避免钢筋、水管、工器具等金属物体触碰高低压电线。由此类问题出现的触电伤亡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要特别注意加以防范和监控。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建筑施工用电过程中,应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采用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地 安全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218-02
建筑施工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管理层,操作层多方面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找出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各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管理,全方位多角度地加以控制,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项目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施工项目一般都编制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奖罚等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很多方面缺乏操作性,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项目完全照抄照搬其它项目的管理制度,没有结合实际进行编制,连关键的字词都没有进行修改。同时,很多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还往往只是一种应付检查的摆设,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1.2 专职安全人员配备不足,执行力较差
对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生产法》以及住建部、交通部等部委均有专门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建筑施工工地数目越来越多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一些项目仅配备的一名安全员还兼职从事其他工作,导致很多安全工作没有落实,现场监督检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同时,现有的部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责任心、执行力、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项目上其它部门、班组很多人员对专职安全员不屑一顾,对安全员工作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使得安全员权力、地位较低,工作很难开展。
1.3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不全面
根据规定,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首先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一些项目对现场工人安全教育安排不及时、内容不全面,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由于安全教育时间不够、内容单调,致使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不能满足现场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从事危险作业的工人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正规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安全常识欠缺,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会正确识别危险源。一些工人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违章违规作业的现象比较常见,在工作中就难免不发生安全事故。
1.4 抢进度忽视安全工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建设单位对工期要求一般都比较紧张,施工单位的工期安排与生产安全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冲突,为了尽快完成施工任务,把“安全第一”的方针置之脑后,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抱着麻痹侥幸心理,有时甚至连一些施工工序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都还没有跟上,就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冒险蛮干,这也常常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足
施工现场的安全投入不到位、不合理,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按照规定足额提取使用安全专项措施费用,从而出现现场工人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不足、施工现场危险区域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未按规定设置等等情形,事故隐患未得到及时消除,从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1.6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特殊工种作业是对操作者本人和他人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根据国家规定,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一些工地,工人本该持证上岗(如:起重工、电工等)的特殊工种人员未经专门培训考核,无证上岗操作,或者虽然持有有效证件,但其操作水平和安全技能也相当差,对该项工作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知之甚少。
2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
2.1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以上(含2 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因此,绝大部分建筑施工都存在高处作业,操作工人存在较大的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工人如患有高血压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临边防护栏杆以及安全网未及时设置等气候原因影响等等情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概率将大大增加。
2.2 物体打击
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高处作业点多面广,物体打击事故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脚手架上的材料未堆放好、工人随意抛掷物品、安全网挂设不规范、工人个人劳保用品未佩戴或使用不正确等等情况,也都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3 触电事故
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临时用电设备较多,存在较大的用电安全风险。如果不规范临时用电,随意乱拉乱接、超负荷用电、漏电保护装置不齐全、电缆电线无保护等等违规现象,都可能导致触电事故或者发生电气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2.4 机械伤害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率较高,必须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机械设备传动带、齿轮、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隐患未及时予以排除,工人稍有不慎,接触这些危险部位,就会酿成事故。
2.5 坍塌事故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脚手架搭设等等必须按照专项方案进行施工,如果擅自违反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或者改变工艺流程,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极易导致土方、脚手架等坍塌事故发生。
2.6 起重伤害
根据规定,起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并取得操作证之后方可上岗作业。然而,建筑施工现场塔吊、龙门吊、汽车吊等等起重机械设备较多,按照规定一个项目可能需要配备十余名甚至数十名持证起重操作和指挥人员,而事实上施工单位配备的起重人员可能严重不足,很多情况下都是不懂得起重知识的无证人员在违章指挥吊装作业,他们往往经验不足,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处置。因此,起重伤害事故虽然不是建筑工地五大伤害事故之一,但其发生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2.7 其他事故
在建筑施工现场,还可能存在火灾、爆炸、车辆伤害、淹溺、中暑等安全事故风险。
3 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3.1 组建安全机构,配备专职安全人员
首先要设置安全管理部门,部门设置应精干高效,尽量做到独立,不要和其他部门合并。还必须按照国家要求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兼职安全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既要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和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还要拥有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3.2 制订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防止因职责不清,发生事故之后互相推诿扯皮。制定的依据要符合安全生产法律和行业规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的内容应当齐全、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还应当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以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和管理范围。
3.3 按照要求投入安全经费
提取和使用足够的安全经费,是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关键,必要的安全投入是确保安全管理有序可控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将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可见,安全经费投入与安全工作的好坏息息相关,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安全教育培训、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应急救援、检测检验等等方面的安全经费投入,必须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
3.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现场工人安全意识,增强工人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操作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现象,使工人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安全教育培训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应当重点抓好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认真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强化常规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一些工人虽然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但安全技术、安全知识掌握甚少,对这部分人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安全素质。未经过培训、无特殊工种操作证者绝对禁止从事该工作。
3.5 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
应当结合国家每年统一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平安工地”等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采取正反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等等方式,让全体员工都参加到活动中来,从而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3.6 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安全管理必须重点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安全检查是实现施工生产安全,杜绝事故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项目部必须定期组织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人进行整改。安全检点在于发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状况,如装置、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场所条件、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和操作潜在危险,以便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检查形式应当多样化,一般可开展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对施工用电、季节性施工、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点还应当进行专项检查。只有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之后,工人在良好的生产环境下工作,其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更好保障。
3.7 做好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确定要准确,才能有效地制定针对危险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方法。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操作人员,并设置必要的危险源告知牌和警示标志牌,不得随意破坏危险源区域内的警示牌,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3.8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奖罚力度
安全管理还应当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严重违章操作、不服从管理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之后,可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违章处罚,利用强制性的手段迫使其遵章守纪。对屡教不改的实行重罚,直至清退出场。对劳务单位未按期完成整改指令、不落实安全要求等情形采取加大处罚力度、违规通报、降低信誉评价等措施,但必须得到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不能只依靠专职安全员的力量。
采取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服从安全管理,严格遵章守纪,自觉主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配合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人员应当进行一定的安全奖励,对直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须给予重奖,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潜力,让大家都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所有力量来抓好安全工作。还可以定期开展安全评比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评先授奖。
3.9 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率高,因此,设备管理是否到位也与施工生产安全直接相关。施工现场各类特种设备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备安装、维修、使用、报废、检验检测及监督检查的法律法规规定,要加强对设备使用和操作的规范管理,将人员和设备有机结合,严格执行设备使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对设备进行及时检查维护,确保运行状态良好,保证施工生产安全。
3.10 做好现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项目上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好之后,还应当组织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发现编制的预案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队伍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切实保障工人生命、设备、财产的安全,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4 结论
搞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单从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来抓,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控制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只要领导和职工群众上下一心,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必将大大降低甚至消灭,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形势也将步入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R].国发〔2010〕23号,2010.
[3]张仕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广东科技,2010(6):35-38.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我国的建筑行业正逐步向国际化推进,运用标准化规范建筑施工现场,保证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推动中国的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20世纪,安全生产管理进入了标准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施工现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在操作中应遵守的规范越来越严格,过程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从如下几个观点来阐述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论点。
一、标准化的概念
在标准化概念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标准和标准化。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中,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定义是:“得到一致(绝大多数)同意,并经公认的标准化团体批准,作为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规则或特性要求,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文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同时在附注中指出:“标准应当建立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坚实基础上,以促进获得最佳社会效益。” “建立最佳秩序、取得最佳效益”是建立标准系统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也作为统一的规定和今后实践的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标准产生的基础是将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成果同实践相结合,反映全面经验和全局的利益。这样的标准才能既体现它的科学性,又体现它的民主性;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不同级别的标准是在不同范围内进行统一;不同类型的标准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统一。有了这个“统一规定”,便可为工作或工作成果确定一个被各方所公认的“衡量准则”。
标准和标准化既有不同的概念,又不可分割。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具有重复性特征的事物,才能把以往的经验加以积累,标准就是这种积累的一种方式。一个新标准的产生是这种积累的开始,标准的修订是积累的深化。标准化是一项工作,其目的和作用,都是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的。标准化的过程就是人类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与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标准化活动不能脱离制定、修订和贯彻标准,这是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二、在我国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2005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上升了2.38%.全国有9个地区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比上年同期上升,如吉林省事故起数上升12.5%,死亡人数上升5.88%;黑龙江省事故起数上升28.95%,死亡人数上升26.09%,事故类型仍以“五大伤害”为主。2005年全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中,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88.36%,其中又以高处坠落事故为主,占事故总数45.52%.从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起来只要有以下几点(1)未能合理组织利用建设系统各种管理资源和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次、环节的整体效能,未能形成安全生产监管的合力。(2)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三违”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偏低,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科技进步在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要解决目前所存在问题,都需要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
三、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
安全标准化活动除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场容场貌外,还注重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特别是关注作业人员操作的标准化:
(一)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约束参与建设施工全过程的人员的行为,要求建设、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的单位,都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来运行,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管理标准化的内容主要有:(1)管理制度的标准化;(2)组织建设的标准化;(3)安全教育、培训的标准化;(4)安全检查的标准化;(5)内业表格的标准化;(6)事故处理的标准化;(7)应急救援的标准化。
(二)施工现场标准化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在现场。任何一项标准,不经过实施都不会自动发挥任何作用,要将标准全面有效的执行,使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真正得到落实,才能使制定标准的目的得以实现。在标准制定后实施是整个标准化活动中最主要的一环。
(三)人员操作标准化操作标准化,一是指人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人在生产操作中不受伤害;二是作业姿势作业方法,要符合人的身体健康;三是在作业环境中存在各种有毒有害因素时,作业者必须穿戴的防护用具用品以及处置办法。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满足特种作业的安全要求。
(四)监督检查标准化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检查主要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管理,这就需要发挥建设系统管理资源进行控制管理。
监督管理主要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针对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如设计程序、项目审批程序、检查程序、监护程序、隐患查处程序、救护应急程序等)实施监督检查,确认程序是否符合标准化;二是针对企业生产的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认过程中有没有危险或有害因素,一般应包括:作业准备的确认、作业方法的确认、设备运行的确认、关闭设备的确认、多人作业的确认等。确认的方法,一般采用检查表、危险等级评价的形式;三针对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确认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是否达到作业环境和使用机械的标准。
五、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实施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事关生产人员的的生命财产安全,实施标准化建设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继承发扬以往好的经验基础上,吸收借鉴外地或其它行业好的经验与做法,同时,要注意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创新的理念,探索新途径,推动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思路、工作内容、政策措施、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