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专题研究意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3 16:14: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专题研究意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专题研究意识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意识;就业素质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也在逐步进行深化改革,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我国经济造成剧烈冲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同时,当前美债和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复苏十分不利,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大学生就业问题进一步凸显,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实施,纲要指出应当加强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引导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专业的规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各高校体育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但由于体育院校毕业生自身条件、专业局限性较大,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量有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就进一步加大。因此需要结合体育专业特点,探析大学生就业意识问题,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意识,勇敢地迎接求职就业中的各种挑战和冲击。

二、大学生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意识模糊

大学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平台,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但由于大学生生涯教育效果欠佳,使学生对就业自我认识、对社会职业认识不足,就业目标模糊。体育专业大学生虽然都十分关心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与社会接触不多,思想单纯、质朴,部分毕业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如何选择职业,不清楚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意识模糊。

(二)大学生自我推销意识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引发了就业方式的转变。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清醒认识,对人才市场及用人趋势缺乏了解,自身定位比较模糊,未能清楚了解自己优势特长及能力,择业信心不足,缺乏主动性,职业素养欠缺。一些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依赖父母或者亲戚朋友,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宣传、自我推销,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主要是凭关系就业,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

(三)大学生就业盲目性大

大学毕业生对我国现行就业政策了解较少,就业盲目性很大,主动就业意识不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意识淡薄,在大学学习期间未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不强,求职时深感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学习,课外实践学习准备不充分,不了解体育专业就业趋向,没有忧患意识和就业焦虑感,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就业意识不够明确,面临就业,显得束手无策、陷入被动。

(四)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欠缺

大学生从紧张的高中阶段步入相对宽松的大学,一些学生思想放松,丧失方向,而且自我调整能力较差,没有新目标,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有些学生对体育专业不够了解,或因高考录取分数线低而选择报考体育专业,实际上对体育专业并不感兴趣,缺乏强烈的求知欲,专业学习兴趣不浓厚。一些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基础差,对专业学习持应付态度,学习被动,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

三、大学生应树立正确就业意识

(一)大学生应树立就业主体意识

在当今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以培养主体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要充分挖掘自我发展意愿和潜能。

就业指导课应加强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扩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程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与方向。制定职业发展战略与计划,激发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的自主性,树立职业理想,重视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明确未来职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

(二)大学生应树立市场意识

鼓励学生遵循市场经济法则,树立市场意识。在观念上进行市场意识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市场经济需要的现实,引导毕业生从基层工作做起,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为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励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面向就业市场,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学生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意识

就业和择业是两个密不可分的主题,就业是择业的基础,而择业是就业的延伸。体育专业大学生首先应考虑就业,为自己找到社会的立足点和发展点,主动面对就业市场,准确定位,客观评价自身价值。先就业后择业,打破一次就业到终生的观念。同时,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激发创新潜能。

(四)大学生应树立实力意识

目前人才市场中,用人单位选聘人才主要标准是综合素质,学历证书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价值。大学生应该破除学历意识,认识到学历证书只反映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层次以及知识的累积量,而不应成为求职择业的武器,现代社会更看重求职者的真才实学。大学生要树立实力意识,在校期间除了掌握书本知识以外,要着力于拓宽知识面,积累丰厚的知识底蕴,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提高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的角度对待学习,摆脱对学历的依赖思想,靠真才实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大学生应树立风险意识

求职竞聘就意味着竞争,就业压力越大,竞争就越激烈,因此大学生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风险意识。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就业市场复杂多变,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隐藏着各种就业风险。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做好心理准备,预测就业成功的概率及其风险。竞争越激烈,风险就越大。大学生需要具有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使自己成为就业竞争中的强者,充分调动潜能寻求成功,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展示自我,创造丰富、充实的职业人生。

参考文献

[1]赵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

[2]赵楠.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西部四所高校毕业生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李奎.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博弈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

[4]潘士远,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严秋菊.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6]王西军,李春兰.浅谈就业指导工作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9).

[7]刘晓筝.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意识探析[J].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8]全祖馨.浅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惑与对策[J].甘肃科技,2011(6).

[9]石岩,马庆军.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现代交际,2011(6).

第2篇

对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便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探究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进一步实施,使得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构建思路如下:

1.1强化基础实验教学模式

对基础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强化、培养。一方面,对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改善。在基础课程实验方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验证型实验,主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训练的掌握;第二层次为综合设计型实验,主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第三层次为研究创新型实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善传统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内容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现象,增加实验项目教学环节。另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避免单独使用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的融合教学,使基础实验教学更具有效性、科学性。

1.2对临床检验技能训练进行强化

强化临床检验技能训练,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强化基本检验技能训练,要强化训练临床检验基础的基本技术内容,增加血液标本采集训练、微量吸管训练以及各类液体试剂的配制训练等,使学生的基本检验技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强化临床岗位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以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检验技术的训练,为学生临床检验技能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1.3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进行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之前,需要构建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即为“学院(学校)部系(附属医院)教研室(科室)”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对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具体内容为:其一,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主要是医学检验课程的掌握程度,侧重知识的运用能力。其二,能力测试,重点评估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考核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考核制度,按考核制度设置严格执行。

1.4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构建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构建督学督导制度、质量标准制度以及教学检查制度,以此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在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方面,涵盖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等[6]。定期进行实践教学检查,以此保证该项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全程监控实践教学各环节,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探究

2.1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青年教师的临床技能、业务能力要加强培养提高。在对教师实施规范化训练过程中,更加规范实验带教教师的标准化操作水平。增强教师教学责任心,形成了优良的教学意识,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师的整体工作水平、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2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实施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基本操作、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操作水平能很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学生在自身专业领域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方面得以充分锻炼,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能力。

2.3平台构建方面

充分实施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改革教学体系,有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实验室实践技能操作,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在参与开放式实验室(在保护生物安全基础上)操作学习过程中,让优秀的学生参与教师自主设置的科研课题,可使学生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为培养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第3篇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生;专题教学模式;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9-0128-02

1 专题教学研究概述

专题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被翻译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专题导向的教学”、“以专题为基础的教学”或“基于主题的学习”。纵观国内外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文献,专题教学的主要理念是以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教学情景,配合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主题为主要形式,以主动建构为活动主线,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主题也称为问题或者专题,内容覆盖多学科领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多种学习和研究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生产或创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实际能力。IST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的Dave Moursund从专题教学的构成要素角度将专题教学定义为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创作探究完成开放性任务的过程,学生对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任务内容跨学科设计,任务的完成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学生是主体,以团队的形式围绕主题,利用信息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作为设计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和建议。

专题教学形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是主体,主要以小组合作或协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2)强调真实情景,以本学科教科书或大纲要求为指导,主题设计跨学科领域;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4)专题探究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并非在单一学时内完成;5)专题成果是一系列和专题相关的个人作品或者小组作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总结,专题教学设计按照授课方式和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专题教学;一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第三种是完全基于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模式。

2 专题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国外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很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联合起来一起开展专题教学的研究,并建立了大量的专题学习网站。在基于课堂的专题教学模式中,国外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某一专题的教学时,教师设计一系列与专题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可以通过活动的参与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国内对于专题教学的研究起初大多应用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中小学开展专题教学开始是在文科性质的学科教学中,大多集中于课堂进行,比如语文专题教学,课堂上以专题的形式,学生之间进行研究性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专题教学被普遍用来实现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期刊网上搜到的相关文献分析,我国对于专题教学或者专题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集中在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利用和评价上。

江苏省大多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即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各个学校安排的课时数各不一样,但是课程结束后大都要求学生参加江苏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国家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各个学校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通过期刊网查询,很多大学老师或者学者专家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学手段的改进如多媒体教室、网络远程教学、自建教学平台等;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任务驱动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分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内容的改进如更新知识内容体系、针对本校学生自编教材、增加第二课堂、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等,教学模式的创新如1+x+y的模式、学科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整合的模式等。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大量引用了专题教学模式,比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个院系的专业教学就是采用了专题教学法,专题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有多个学科老师共同组成一个专题研究小组,学生在专题活动中学习一系列和专题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种专题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穿插于不同学科之间,认识并掌握各学科的特性与共性,并对各学科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最终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 艺术类高职生计算机基础课专题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结合艺术类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特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题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1) 针对大纲要求和社会需求,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分类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不能偏离大纲要求,但是也不能僵化和牵制于大纲内容,社会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应用于社会。所以要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内容结合大纲要求和社会需求进行专题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由于认知风格、学习环境、个人背景等有所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比如理工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比文科性质的学生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都比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而艺术类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既不同于理工科学生,又不同于文科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针对艺术类高职生的特点和要求,对专题内容进行筛选和定位。

2) 结合艺术专业,确定专题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梅瑞尔(Merill)在美国权威教育技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以下五种教学基本原则,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者参与真实问题的解决;学习者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有联系,且受到激活;知识是以展示的方式呈献给学习者;学习者运用新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整合(迁移)到现实生活。毕竟计算机信息技术只是大学课程里的基础课,而且学时很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不怎么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迟到早退、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专业课程,计算机作为一种应用技能,本来就是为生活和学习提供辅助,专题内容的范围可以涉猎于多门专业学科,至于内容的深度,可以根据所要掌握的计算机技能适当拓宽。与专业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效果更加实用。

3) 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

专题教学的设计过程是否具有可行性,首先要看本课程的学时是否足够;其次要看教学资源和配备设施的状况。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由于学时较少,机房资源有限,故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的形式。教师需要把课堂教学中的专题教学设计过程、每个专题需要的课时分配以及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专题教学的研究性学习等,都需要重点分析和研究。

4) 基于校园网,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建立专题学习导航与评价网站

专题教学的结果是一系列与专题相关的个人作品或者作品集,有效的反馈或者评价可以更好地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有效学习的程度。以专题教学目标为依据,建立每个专题的评价指标。专题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依据放在校园网的专题学习网站上,以专题为类型,以作品内容为依据,把与专题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专题学习导航。基于校园网的专题学习导航和评价网站,方便学生查到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与交流。

5) 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学习技术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学习能力

专题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基于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质,也是信息社会每个成员必备的生存能力,是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的培养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个人专业学习的效果和今后的发展。

4 总结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几乎是每个高职高专学校都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在高校中普遍不受重视,而且应试教育意识比较严重,课程教学方法传统老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能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有人在,但是通过考试未必就能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反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越不喜欢该课程,教学效果就越不好;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就越觉得这门课程没有学习的必要。专题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5).

[2] 谢幼如,余红,尹睿.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J],电话教育研究,2004(11).

[3] 柯清超,马秀芳.基于学习对象的专题学习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4] 姚军.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

[5] 刘荷花.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6).

[6] 唐朝霞.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

[7] 葛茂松,富春岩.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4).

[8] 张殿龙,梅险,吴宏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6(4).

第4篇

关键词:湿接缝;混凝土;养护;负弯矩张拉;压浆;体系转换

一、湿接缝的概念及与干接缝的比较

湿接缝:指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分块预制,先进行简支安装,然后梁体间采用现浇混凝土把梁块连成整体的接缝。

预应力混凝土梁体段间的接缝主要分干接缝和湿接缝,在不会出现冰冻稳定或使用了体外索时,可采用干接缝,干接缝比湿接缝安装要快。预制节段采用干接缝不能实现完全水密封性,会影响后继预应力压浆的质量,降低了预应力索的防腐效果。因此,在雨水区及沿海区域一般都采用湿接缝,它不仅适于体内索,也适于体外索。湿接缝能弥补节段接合面的细小缺陷,密封性好,能有效防止水汽入侵。干接缝不能承受任何拉力;湿接缝可承受一定拉力。

随着梁桥的发展及国家对低碳环保的提倡,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在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相对而言更能保证桥梁质量的湿接缝工艺会更加普及。因此,如何深入优化湿接缝的施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二、湿接缝施工工艺研究

1、梁体预制及安装阶段接缝处理

梁体作为湿接缝施工的源头,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湿接缝的质量。在预制梁施工时需控制以下要点:

(1) 接缝处的预留钢筋位置、长度及数量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防止影响现浇段的钢筋安装;

(2) 对接缝处的旧混凝土面去皮1-2mm,并凿毛;

(3) 对接缝处的混凝土必须养护到位;

(4) 梁体安装时,严格调整其平面位置及顶面高程到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

2、桥面现浇阶段

(1) 钢筋安装

钢筋焊接是湿接头施工中最重要的部分。钢筋焊接可采用搭接焊、帮条焊,焊条及焊接长度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 安装底模

对竖向湿接缝处,直接在梁体翼板底部安装底模;对墩顶湿接缝处,将支座置于墩顶支座垫石上,放好后在永久性支座外周围安装底模,为严防漏浆,永久性支座与底模间的缝隙应采取胶布或砂浆等有效措施密封。

(3)钢筋连接好后,设置接头段顶板束波纹管并穿束。

(4)在浇筑混凝土时湿润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良好结合。经试验结果可得新老砼连接面的抗折强度与施工缝处理方法有关,对于竖向接缝凿去约1mm水泥薄膜浮浆,施工缝上涂刷水泥浆,抗折强度与同时浇筑的砼折减率为36%,如不去除旧砼的浮浆 (也即不凿毛)抗折强度与同时浇筑的砼折减率为22%,未凿毛与凿毛处理相比砼折减率为61%。

(5)混凝土

首先要适当选择混凝土配合比,一方面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掺加优质粉煤灰等措施尽快可能地降低水泥用泥及减少水泥化热;另一方面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微膨胀剂,形成部分补偿收缩混凝土,砬少混凝土古硬化过程中的收缩裂缝,同时由于它替代了部分水泥,也减小了水化热,进一步减小内处温差。为减少新老混凝土由于砼的收缩与徐变不同而引起接缝处开裂,建议使用比梁体高一个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浇捣混凝土时,采用分层浇筑法,一方面在施工中即使混凝土内部热量得以有效散发,另一方面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使之有相对较强的抗裂能力。

(6)浇筑顺序

总体依据隔跨浇筑的原则,首先浇筑连续接头、墩顶湿接缝及其两侧与顶板负弯矩范围内的桥面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张拉顶板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并压注水泥浆。接头施工完成后,浇筑剩余部分桥面桥面湿接缝混凝土,剩余部分的湿接缝混凝土应由跨中向支点浇筑。

(7)养护

养护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湿接缝作为桥面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护工作尤为关键。当下,大多数施工单位只注重湿接缝的表面养护工作,而忽视了湿接缝的底部养护,导致湿接缝的成品质量不高、底板开裂甚至小范围脱落。在岳常高速TJ-13合同段,项目部创新工艺,采用钢筋骨架通过预留孔将海绵密贴在湿接缝底部,利用海绵的保水性达到养护目的,效果明显。

三、负弯矩张拉压浆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特点是先进行简支梁体规模化预制及安装,然后用湿接缝将相邻跨的梁体连接成连续梁。而使其连续的关键就是负弯矩区钢绞线的施工。

(1)预应力管道及锚具埋设

在梁体预制时,预埋预应力管道(通常采用铁皮卷制的扁波纹管)和锚具是非常关键的。为防止在振捣过程中扁波纹管变形,可在扁波纹管中预穿钢绞线或塑料软管,并使用定位钢筋固定,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预穿材料抽出来。若不预穿材料直接浇筑混凝土,造成扁波纹管变形,对后期穿束及压浆造成极大影响,严重时需进行开膛解决,进而影响了后续施工。因此预应力管道的畅通非常重要。而锚具的预埋需控制好其平面位置及高度,平面位置需保证钢绞线与张拉千斤顶轴线重合,而高度影响锚具上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可消除张拉时的安全隐患。

(2)钢绞线

钢绞线通常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穿钢绞线前可采用空压机将预应力管道内杂物吹净。钢绞线穿束时应确保各根钢绞线保持平行状态,穿完钢绞线后须及时张拉、压浆,特别在潮湿地区,钢绞线长期外露极易发生锈蚀,进而影响张拉质量。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了不同暴露条件下,未采取防腐措施的钢绞线在安装后至压浆时的容许间隔时间如下表所示:

序号 外界环境 容许间隔时间

1 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 7d

2 空气湿度40%-70%时 15d

3 空气湿度小于40%时 20d

(3)张拉

张拉依据隔端张拉原则。待墩顶湿接缝及其两侧负弯矩区竖向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方可张拉钢绞线。张拉时,需逐根钢绞线张拉,并采取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且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对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采取两端张拉,对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单端张拉,张拉完后及时封端,封端时需将钢绞线完全包裹住。

(4)压浆

预应力张拉封端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采用与梁体同标号水泥浆,而且水泥浆中应掺入适当膨胀剂,稠度控制在14s-18s之间。压浆时,应缓慢、均匀进行,不得中断,并应使孔道内排气通畅。压浆过程中,最大压力宜为0.5-0.7MPa;当孔道太长时也可达到1.0MPa。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定期,该稳压期不宜于2min。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小时内,结构砼的温度不得低于5摄氏度,否则需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摄氏度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四、体系转换

体系转换是将梁由临时支座受力转换为永久支座受力,既由双排支座受力变为单排支座受力。

在负弯矩张拉、封锚、压浆完成,待水泥浆强度达到100%后,先浇筑剩余竖向湿接缝混凝土,该混凝土应由跨中向支点浇筑。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对临时支座进行拆除,将结构承重转化在永久支座上,从而完成了简支变连续体系的转换。解除临时支座时,应特别注意严防高温影响橡胶支座质量。临时支座拆除时应注意保证墩顶各永久支座同时受力,从而杜绝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体系转换的安全。

五、结束语

湿接缝头、负弯矩区张拉压浆、体系转换工序繁琐且专业性强,每道工序都会影响整座桥梁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以理论为基础,反复验算,使结构体系受力状况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应组织专业队伍施工,在施工中应对施工队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参考文献:

[1] 王发盛.论节段拼装梁湿接缝现浇与体系转换[J].建材发展导向,2010

[2] 刘翠红.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主梁结构体系转换[J].山西建筑,2007

[3] 姜云霞,赵志蒙.先简支后连续梁、板桥体系转换的研究 [J].公路,2003

[4] 刘阳明,刘景生.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初步探讨 [J].四川建筑,2008

[5] 陈奉名,张丽娟.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设计及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6

第5篇

关键词:磷石膏;墙体砖;抗压强度;综合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TQ1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6803

1 引言

磷石膏是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处理磷矿时产生的固体废渣,其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随着磷肥工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全国每年产生磷石膏约3万t,而且每年还在以15%的速度增长。磷石膏是一种粉状材料,几乎没有可塑造性,因此大部分采用堆放的处理方式,磷石膏的大量堆存,不仅侵占了土地资源,同时由于风蚀、雨蚀造成了大气、水系及土壤的污染。如何有效的处理已经成了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磷石膏与天然二水石膏化学成分相同,结晶形态相似,CaO的含量大于30%,并含有少量游离磷酸、氟及有机物,因此,磷石膏可以用作建筑墙体砖的原材料。

磷石膏制作建材可以采用传统建筑石膏的生产工艺,即将石膏原料(二水石膏)先高温炒制成半水石膏,再经加水搅拌,成型,干燥等工艺,得到制品。但采用此种工艺生产的煅烧石膏都存在共同的特点,即强度低,一般抗压强度仅4.5MPa,不耐水,只能用于隔墙,而不能用作承重材料,生产中耗能高,所以应用范围较为有限。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国内磷石膏生产墙体砖的工艺研究进展,旨在为中国磷石膏生产墙体砖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论据和实践参考。

2 我国磷石膏生产墙体砖的技术进展

2000年,张天保,池济亨[1]以砂子为辅料、聚丁类粘接剂为添加剂,经配料、粉粹、混合、高压成型,短期养护工序制得免烧磷石膏砖。当以磷石膏75%(质量份数,下同)、砂子25%、聚丁类粘接剂0.2%配比,调整原料总量含水10%,成型压力为2000kN,制得的磷石膏砖抗压强度达到20 MPa。

2002年,胡成军,潘建等人[2]将磷石膏、成型粘结剂料、内燃料和催化增强剂,按一定重量比充分混匀后,成型,晾干,在700~900℃条件下烧制30~55h,催化增强剂为含铁化合物,制备出的砖抗压强度均在10MPa以上,催化增强剂的催化效果显著。通过比较不同催化增强剂的效果发现催化增强剂为Fe2(SO4)3时制备的烧结砖的抗压强度最大。

2004年,董风芝,刘心中等人[3]将用磷石膏、粉煤灰和石灰按一定比例配料,经混合、粉碎、成型等工艺,制成建筑内墙用空心砌块,其基本配比为:m(磷石膏)∶m(粉煤灰)=(65~75):(25~35),外加6%的生石灰及1%左右的激发剂,料浆的成型水料比约70%。m(磷石膏):m(粉煤灰)=70%时按其工艺制备的空心砌块抗压强度达到8MPa,导热系数0.24W/(m•K),耐火极限2h。该砌块具有防火、隔热、质轻、造价低、可加工性好等特点,且安装方便,符合建筑物结构大开间、灵活隔断发展趋势对内墙材料的要求。

2005年,李忠金,谌天等人[4]使用特殊的粘接剂,采用高压压制法制备出一种环保高压免烧磷石膏砖。所用的原料为(重量比):砂100份、磷石膏40~60份、固相粘接剂10~20份、液相粘接剂0.1~0.5份、胡敏酸钠0.5~2份。固相粘接剂是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氧化铝中的1种或2种,液相粘接剂由石英、长石、粘土,一缩原磷酸配合而成。制砖压力大于40MPa,制备出的砖抗压强度平均值在10MPa以上,抗折强度平均值在2.0以上,吸水率小于20%,另外在抗冻、抗酸碱、耐水性、放射性上都符合国家标准。

2006年,杨金平[5]采用干燥煅烧法弃掉磷石膏了附着水分,使其结晶含水量小于15%,同时,除弃磷石膏中的磷、酸等有害物质。再将半水石膏(80%)与定量无水石膏、粉煤灰、凝结剂配合混合搅拌,凝结剂是12~20%的硅溶胶水溶液,将凝结剂用喷淋方式使之成雾状,经机械装模高压成型,机械脱模,自然水化后制得磷石膏高强度墙体砖。此法使磷石膏综合选用达80%,可替代实心粘土红砖,耐水性好,强度高。

2008年,杨月红,张慧娜等人[6]将磷石膏、粉煤灰、煤矸石、黄磷渣磨细到100~160目后加水混合,通过均匀搅拌、成型、脱模、静养、码垛、常压自然养护制备出了一种磷石膏免蒸免烧空心砖。其中当磷石膏55%、粉煤灰30%、煤矸石8%、黄磷渣3%加水4%混合均匀制备的空心砖抗压强度达9.1MPa。过程中粉煤灰、煤矸石本身具有胶凝性,物质中含有的Fe2O3相当于助溶剂,它能提高物质的化学活性,活化后的粉煤灰与磷石膏、煤矸石作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强度。生产过程中采用常压自然养护,成本大大降低。谭克峰,陈德玉[7]将磷石膏(50~70%)与生石灰(5~10%)预混后再与铁矿渣(10~20%)和粉煤灰(15~25%)混合均匀,按水胶比0.2~0.35比例加水混匀,压砖机中压制成型,放入蒸压釜中120~140℃压蒸4~7h,制得的砖强度高,实心砖抗压强度高于15MPa,空心砌块抗压强度高于10 MPa。

2009年,杨家宽,谢永中[8]以经低压(0.12 MPa,120℃) 蒸汽预处理后的磷石膏为原料制备了墙砖。研究表明,以磷石膏掺量为40% ,石灰掺量为15%,复合外加剂掺量为1%,石硝和粉煤灰质量比为2∶1 制备的墙砖,其抗折强度达到4 MPa以上,抗压强度达到23MPa以上,抗冻性优良,可用作承重墙材。对该墙砖进行了XRD,SEM 分析,结果表明,墙砖强度主要来源于高强托勃莫来石结晶相,其包裹着磷石膏和骨料,形成了致密的结构。同年,朱钒,付景源等人[9]采用坯体配方为:磷石膏:60%~85%,建筑垃圾:10%~37%,添加剂:1%~8%。其中建筑垃圾为破红砖、废弃混凝土、废瓷砖、废玻璃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添加剂为柠檬酸钠、甲基纤维素、FDN、生石灰等几组原料的混合料,通过破碎、球磨、配料、搅拌、陈化、轮碾、压制、蒸压等工序制备了一种磷石膏复合蒸压砖。砖体的抗压强度达到12~19MPa,抗折强度达到2.7~3.2MPa,砖体耐水性好,磷石膏与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含量高达95%。

蒲中云,陈维贵等人[10]以电石渣为中和改性剂,中和磷石膏中的水溶性物质,建筑砂为胶结骨,粒径小于2mm,添加沸腾炉燃煤渣、锌冶炼水渣为活性掺合材,通过蒸养激发,使废渣中的Fe2O3、Al2O3、CaO、MgO与磷石膏发生水化反应,并以芒硝或元明粉为激发剂,压制成砖坯再蒸汽养护制得蒸压磷石膏砖,其抗压强度可达15~30MPa。夏举佩,张召述等人[11]采用主体原料为磷石膏,辅助原料包括黄磷炉渣、高炉渣、粉煤灰、煅烧尾矿、煅烧煤矸石、煅烧赤泥生石灰、电石渣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磷石膏胶凝材料,再配合增强材料黄磷渣,以水玻璃、碳酸钠、烧碱为活化剂,加助剂木质素磺酸钙、腐植酸钠、氟硅酸钙、氟硅酸钠、水,按配方计量的原料加入搅拌机成型养护,制得的成品平均抗压强度达12.45MPa,平均抗折强度达3.2MPa,吸水率为12.33%。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机物,完全避免了有机材料降解、添加剂释放、残留物挥发造成的有毒物污染问题

(8)2010年,杨步雷[12]介绍了一种生产新型磷石膏砖的工艺方法,生产过程中,原料不经炒制,一步法工艺直接利用二水石膏制得成品;生产周期短,只需12~16h;强度高达10~25MP。该砖在水中强度继续增加,完全改变了石膏制品本身固有的性质,完全改变了石膏的传统观念,该产品可以取代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其它类型砖,如粘土砖,页岩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3 结语

用磷石膏生产墙体砖是磷石膏得到综合选用的有效途径,磷石膏可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开发前景。生产墙体砖要综合考虑建筑墙体对砖的实际要求:质量好,具有高抗压性,耐水性,低吸水率等,性能稳定;工艺简单,流程短,易成型,生产成本低,成品率高,适合大规模实际生产应用;避免二次污染等等。随着国家不断强化环保力度,加上墙体砖生产技术的不断开发,相信磷石膏墙体砖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天保,池济亨.磷石膏免烧砖及其生产工艺:中国,1277168[P].20001220.

[2] 胡成军,潘 建,等.磷石膏烧结砖的制备方法:中国,1465540[P].20040107.

[3] 董风芝,刘心中.磷石膏空心砌块的研制[J].建筑石膏与胶凝材料,2004(9):58~59.

[4] 李忠金,谌 天.环保高压免烧磷石膏砖及其制造方法:中国,1673154[P].20050928.

[5] 杨金平.磷石膏高强度墙体砖及其生产方法:中国,1935736[P].20070328.

[6] 杨月红,张慧娜.一种磷石膏免蒸免烧空心砖及其制备方法:中国,101397205[P].20090401.

[7] 谭克峰,陈德玉.高强磷石膏墙体材料及采用该材料制砖的方法:中国,101497516[P].20090805.

[8] 杨家宽,谢永中.磷石膏蒸压砖制备工艺及强度机理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9,12(3):352~355.

[9] 朱 钒,付景源.一种磷石膏复合蒸压砖及其制备方法:中国,101608483[P].20091223.

[10] 蒲中云,陈维贵.一种蒸压磷石膏砖及其制造方法:中国,101684675[P].20100331.

[11] 夏举佩,张召述.一种用磷石膏基胶凝材料固化黄磷炉渣生产免烧砖的方法:中国,101637936[P].20100203.

[12] 杨步雷.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探讨[J].贵州化工,2010,35(1):28~30.

Study on the Domestic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Wall-Bricks out

of Phosphogypsum

Wang Fen,Wang Peiyi,Liu Changlu,Xiang Wenju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eneering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635000 ,China)

第6篇

关键词:水轮机;大型轴流;转轮体;加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V734.2 文献标识码:A

1 基本参数

转轮体直径:SΦ4242mm。转轮体高度:3235mm。叶片轴孔直径:Φ1450mm。叶片数量:5片。转轮体重量:99吨。

2 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转轮体外球面加工工艺研究。(2)转轮叶片轴孔加工工艺研究。

3 具体内容分析

3.1 转轮体外球面的加工

根据现有的设备情况,转轮体外球面的加工可选用两种机床,一种是带数控功能的新型立车,一种是普通立车,不带数控功能。对于没有数控功能的立车,我们只能采用传统的靠模加工方法,这就需要制造一套靠模和靠模刀架,加工时靠模刀架走靠模加工球面;而具有数控功能的立车可直接编程加工。

3.1.1 转轮体外球面的靠模加工工艺

利用靠模的加工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加工工艺:转轮体反放在立车卡盘上,找正;装靠模和靠模刀架;靠模按转轮体找正相对一致;靠模刀架走靠模加工球面。

方案分析:此方案必须制作一套靠模及靠模刀架。对于桐子林水轮机转轮体,其转轮体球面高度达2500mm,则根据理论计算,靠模的大小在2600mm×800mm,而且这么大的靠模必须增加支撑以防止其变形;对于这个靠模来说,其他机组的转轮尺寸也很难与其相吻合,也就是说,靠模无法再使用。这样就决定了靠模加工的工装制造费用将是很大的。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不使立车刀架碰到转轮体,靠模刀架上的滑动刀杆至少为(2×球面高度+刀架宽度),对于直径4m的转轮来说,刀杆长度为1800mm左右。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刀杆较长滑动会产生不水平而产生变形,靠模也因受力产生变形,这就使转轮球面加工精度变低。由上分析可以看出,靠模加工转轮体外圆的加工方案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加工方案。其成本将是很高而精度却较低。

3.1.2 转轮体外球面的数控加工工艺

转轮体外球面利用数控立车加工,具体加工工艺:转轮体倒放在数控立车卡盘上,找正;按程序加工球面。

方案分析:此方案不用制作任何工装,完全能使用机床现有的刀架对球面进行加工。而且数控程序为转轮体中心截面,即为加工圆弧的程序,数控编程也比较简单。从加工刀具上来说,也可以省去一套特制的靠模刀架,从而使用立车自带的刀架,仅需再使用一个长度足够的普通小刀架即可,保证加工到转轮最低点时立车刀架不会碰到转轮上。

3.1.3 加工方案对比

对于以上两种方案,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

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靠模方法加工转轮体外球面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加工方法,虽然操作比较简便,加工效率较高,但由于需要制作较大的工装,所以其成本远比利用数控加工的方法高,而且他的加工精度也比较低。所以对于有数控机床的生产厂家来说,还是安排在数控立车上加工更好。对于有大型不带数控功能的立车,我们建议对立车进行数控功能改造,使其更适合国内及国际水电加工的发展要求,而且其长远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

3.2 转轮体叶片轴孔加工工艺研究

对于水轮机实际运行要求来说,转轮体叶片轴孔的尺寸直接影响到整个转轮的受力和出力,这就提出了转轮叶片的尺寸轴孔加工的重点:(1)每个叶片轴孔中心线必须水平一致,这样能保证叶片的受力大小一致;(2)叶片轴孔中心线应与转轮体球面最高点截面水平一致,这样能保证叶片与转轮体的间隙一致,在叶片全关时叶片肩部不会碰到转轮体上研伤转轮体。

加工工艺分析:叶片轴孔的加工我们采用立车加工时,直接在转轮体上刻转轮体球面最高点的水平线,精车完毕后划线加工的方法。

转轮体经过粗车平面及球面、粗镗叶片轴孔后进入半精车序。在半精车完毕后,我们通过数控找球面最高点,在转轮体上用尖刀刻出转轮体球面最高点的水平线(普通靠模加工的立车,以靠模上刻的水平中心线对刀,在转轮体上刻出最高点的水平线),此水平线就是叶片轴孔中心的节圆线。在划转轮叶片轴孔加工线时,以此水平线为基准线。半精镗叶片轴孔完毕后,将球面上的叶片轴孔中心线引至叶片轴孔内,防止在精车时,中心线被车掉。

在精车时,仍以所刻水平中心线为基准找水平(普通靠模加工的立车,也应将靠模上所刻的水平中心线以此线找水平)。或将转轮直接放在已经车好的等高垫筒上,以此水平中心线找数控程序的零点(球面最高点),其他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也以此线为基准进行精车。精车完毕尖刀重新补刻出水平中心线与原线一致。

精车完毕,仍以所刻水平中心线为基准,划线,精镗叶片轴孔。

从上面的加工程序我们可以看出,立车刻线已经完全能保证我们前面所说的叶片轴孔加工的两个重点的要求。划线仅对叶片轴孔分度上有一些精度上的影响。通过精细划线,我们完全能保证轴孔分度的弦长误差在1mm以内。水轮机在叶片全开运行时,叶片倾角一般在0-3°以内,基本是水平的,水平方向误差1mm对两个叶片之间开度影响基本为0。

这里有一点要提到的是,精镗叶片轴孔时,也可选用普通镗床和数控镗床,对于直径Φ1350mm叶片轴孔来说,需要配备有效长度700mm以上的滑枕,而滑枕较长对镗出的叶片轴孔的圆度也有较大影响,其加工效率也比较低。

4 工艺及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水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性的水利大开发,水电制造业成为一种蒸蒸日上的行业。水电制造业作为一种精细的机械制造行业,其制造工艺技术必然走在各种机械制造业的最前端。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发展的必然之路。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 金融专业 一体化实践教学

随着现代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业的支持与引导作用日益凸显。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目前,金融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态势。金融业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高等专业人才,更需要具备实践技能的广大应用型人才。因此,金融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构建科学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更好地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工学融通——厚基础、重实践,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定位的需求。

一、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

所谓一体化实践教学,就是以工作实际需求为导向,将实践教学环节与具体岗位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达到工学融通,并且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会贯通,使二者紧密配合,共同实现对学生整体培养的目标。

金融专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即结合金融专业的特点,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系统看待,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课程中都积极推行实践教学,并保持相互的衔接关联性,统筹安排,将各课程、各环节的实践作为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综合考虑。

二、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一体化实践教学是金融专业性质的必然要求

金融学专业本身是理论性和应用型都很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金融专业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因而金融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金融实践运作技能以满足金融实际工作的需求。金融一体化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内金融模拟实训室的运用,通过模拟具体的实际业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真正掌握金融专业各学科的知识。

(二)一体化实践教学是解决现代金融行业就业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

现代金融业的飞速发展日益呈现全球化、自由化与信息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对现代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金融发展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大趋势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从江浙沪的就业形势来看,每年对金融专业人才都有大量的需求。然而,从用人单位的使用情况来看,金融专业的学生却未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预期。究其原因就是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脱节,而实践教学则是解决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通过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真正做到理论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所学金融知识和岗位需求尽可能衔接一致。

(三)一体化实践教学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备元素

在十报告中,大篇幅讲到了教育现状,并专门提出要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拥有精湛技能的人才,而且是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因为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就业教育。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备元素。

三、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要求将岗位需求贯穿教学的始终,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学生课堂、课外时间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

(一)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1.模拟岗位教学与理论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

利用金融与证券模拟实训室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工作环境,提供学生仿真的凭证与相关设备。在相关理论教学进行的同时以真实的业务为基础模拟具体的业务情节,要求学生完成整个流程并对学生业务表现给予考核。

2.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同步

实践离不开技能,就金融专业学生而言,点钞、文字与数字录入是工作必备的基本技能。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技能课,并将技能证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技能大赛的东风下,我院将技能训练常规化,取得了可喜效果。

3.案例引导

课堂教学采用典型案例引起学生共鸣。案例选取应遵循时效性、真实性原则。所选案例不仅随金融行业具体讲述领域的变化而不同,而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可适时结合时事焦点、热点。案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针对具体案例思考、分析、讨论。

4.项目实训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围绕真实项目开展,结合具体岗位需求进行理论实际一体化教学。根据课程各个项目的特点及岗位要求,教师可以以任务驱动实施项目模块化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项目小组,并指定一名学生作为项目组负责人,管理项目小组并组织实施分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习项目,由各项目小组在实训室将各个项目完成,如外汇交易、银行柜员综合业务等。实训过程中教师同时组织学生交流研讨,使学生既动脑、动手,又提高了综合技能。

(二)课外实践教学成果的巩固

学生职业能力的快速成长仅仅依靠课堂的45分钟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各类培训、考证、自主实践及学科竞赛等活动加以巩固。

1.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在课外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及会计从业资格的培训,将课堂专业教学内容与资格证书培训紧密衔接。

2.技能证书与外语、计算机证书并重

学校将技能证书如文字录入五笔证书、小键盘证书、珠算证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评奖、评优过程中对技能证书给予外语、计算机证书同等权重考虑,促使学生对技能证书重视。

3.各类竞赛与课堂教学紧密衔接

技能大赛、金融礼仪大赛及相关专业知识竞赛的开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将课上学习的成果最大化应用,形成学生相互激励、促进,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三)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实训

1.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专题报告。实践活动可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拓展,自主完成。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除每人写出实践报告外,以组为单位。在整理、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写出每组的实践报告。以每组实训报告为题,组成员可轮流推荐发言人在课堂进行交流。社会实践是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表达、分析、交际、合作及理解现实问题能力的提高。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顶岗实习

学校加强同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邀请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制定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共同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满足为金融机构培养后备人才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与金融相关企业如银行、证券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建一批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提供良好的资源平台;为高年级同学提供银行等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协助单位工作人员或独立进行工作,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在校实训掌握的技能进行实际演练,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胜任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聘请金融机构管理人员与金融专业优秀毕业生来院做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加深对工作岗位需求的理解。

3.毕业设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毕业设计的方向,如商业银行方向、证券投资方向等。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选题、搜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及动手操作工程中,也提高了对相关知识的检索和自学能力。整个毕业设计过程是学院对学生在整个在校学习期间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四、结语

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贯穿学生在校学习,不仅包括学生课堂学习、实训,而且涵盖课外考证、竞赛,直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及实习。同时一体化实践教学也需要学院、教师、教学设施的集中全力配合。相信金融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可以大幅提高高职同学在校学习的效率,更好地为金融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金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江南大学金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经济,2011(5).

[2]于晶波.独立学院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

[3]付丽红.高职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4]高静.国际金融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第8篇

关键词:水轮机;制造;加工方案;研究

1 概述

自然界的能源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很多能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减少,如煤、石油、林业等,人们所能利用的能源逐渐转向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运用,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不可再生能源由于其自身的因素,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这些物质会污染空气,破坏自然,其次不可再生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由于其特性也注定不能为人类长期依赖。所以,妥善利用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在可再生能源中,水能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能源之一,它不但贴近人们的生活,并且较为经济。水能具有取材容易,用之广泛,对环境无害的特点。水能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产电量日渐增长,能够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水资源被得到了广泛运用。文章以某水电站水轮发电机为例,对大型轴流水轮机的工艺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基本参数

转轮体直径:Φ2850mm;

转轮体高度:2080mm;

叶片轴孔直径:Φ1250mm;

叶片数量:4片;

转轮体重量:30吨。

3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包括:(1)对转轮体外球面进行加工工艺的研

究;(2)对转轮叶片轴孔加工工艺的分析。

4 加工工艺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转轮体外球面的加工,对转轮体外球面的靠模加工,转轮体外球面的数控加工,转轮体叶片轴孔加工。对其加工方案进行细致对比,使其对轴流式水轮机转轮体加工工艺有更全面的了解。

4.1 转轮体外球面的加工

对处理转轮体圆形表面的问题通常会用到两种立体车来进行处理。这两种立车包括:一般立车和数控加工。一般立车是传统方式,目前依然被广泛运用,多用于比较老旧,更新设备迟缓,建立时间较久远的工厂。这些工厂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技术较为传统,对于这种立车要使用传统的靠模加工技术。这对于人工操作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而另一种数控功能的新型立车则是结合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得设备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操作起来更加便捷迅速,并可利用数据编程完成圆形表面加工。

4.2 转轮体外球面的靠模加工工艺

利用靠模加工工艺使得转轮体反放在立车卡盘上,找正,装靠模和靠模刀架,靠模按转轮体找正相对一致,靠模刀架走靠模加工球面。

方案分析: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加工时则无法使用到数控功能,这就需要一套靠模,靠模刀架,并在工作开始之前有合理的计算,对靠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设计。在这里,靠模的变化会很大,比如说如果靠模设计较大,那么就要在其上面增加支撑,不然会发生变形。靠模过大还会给机组之间的组合造成不符的情况。靠模则失去了使用价值。可见利用靠模来加工会增加很多在工装制造上的费用消耗。加工中,为避免立车刀架碰触转轮体,靠模刀架上的滑动刀杆至少为(2×球面高度+刀架宽度),对于直径3m的转轮来说,刀杆长度为1500mm左右。对于大型机器伸长度和操作面积也会随之增长,靠模刀具也会产生变化,发生变形。由于重力和自身力的影响,其运行路线也会发生较大改变,使得转轮球面的加工精确度发生变化。综上所述,靠模加工转轮体外球面靠模加工工艺存在争议,并不是十分理想。靠模加工事倍功半,成本较高,但精度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3 转轮体外球面的数控加工工艺

具体加工工艺:转轮体倒放在数控立车卡盘上,找正,按程序加工球面。

方案分析:此种方案所用到的是数控立车。其不但能够节省了组装的步骤,还能够直接运用现有的刀具进行加工,省时省力。除此之外,还避免了重新制造靠模等大型设备的精力和实践,也为其节省了开销,减少了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避免转轮运行到最低处时发生碰撞,需要事先准备小刀架,此后通过数控程序的操作,使其机器按部就班的运转即可。工作省时省力,也提高了精度。

4.4 加工方案对比

对以上所述的两种方案,现在进行详细分析与对比。(1)靠模加工方案:优点包括:机床的费用较低廉,方案比较传统,操作上较为简单。不足之处包括:在工艺上需要加工一套比较大的工装,并且其工装缺乏通用性。加工精度和效率并不高。(2)数控加工方案:优点包括:其加工精度比较高,操作便捷快速,无需重做工装,省去大量时间与开销。不足之处包括:机床小时费用很高,其设备成本不低,加工效率不理想。

综上所述,靠模加工属于传统工艺,最为普通和古老,原理简单,通俗易懂,容易操作但存在较多缺憾。比如,其成本昂贵,存在较多浪费。数控立车的成本则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其成本低廉易于接受,并且精度较高。数控立车是一种廉价的现代型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5 转轮体叶片轴孔加工工艺研究

转轮体叶片轴孔的加工对于水轮机整体运行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影响到整个转轮的受力与出力。在其加工中要重点注意的是:(1)要保证叶片轴孔中心线的一致性,当其中心线保持水平一致时,受力的大小也会统一;(2)为了使叶片与转轮体间隙的统一,则需要保证叶片轴孔中心线与转轮体球面最高处截面一致。在叶片轴孔加工中采用立车加工,精车完毕后划线加工。转轮体经过粗车平面及球面、粗镗叶片轴孔后进入半精车序。待其完成之后,可以利用数控来确定球面的最高点。并用尖刀在转轮体上划出转轮体球面最高点的位置,也就是最高点水平线,得到的这条水平线则是叶片轴孔中心节圆线。将水平线设为基准线。等到半精镗叶片轴孔完成之后,将球面上的叶片轴孔中心线引至叶片轴孔内,防止在精车时,中心线被车掉。或将转轮直接放在已经车好的等高垫筒上,以此水平中心线找数控程序的零点。精车完毕,仍以所刻水平中心线为基准,划线,精镗叶片轴孔。

5 工艺及经济效益分析

科技的发展与腾飞是水利水电技术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基础,随着其技术的更新换代,对精准度的要求也越发严格。时代需要进步,对水利技术而言也是如此。想要得到不断的发展,就需要改革旧的技艺,学习新的知识,运用现代化科技。这也是其发展经济效益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行业才能不断进步,技艺才能不断更替。

6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带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对我国的水利水电行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入,水利设备的延伸与发展也愈发广泛。能源的充分利用带动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现代化科技的今天所要面临和妥善利用之处。文章通过对轴流式水轮机转轮体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其不同的加工工艺展开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在工作上带来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颖杰.轴流式水轮机转轮体加工工艺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第9篇

教师专业情意研究现状内容反思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也包括教师的专业情意的发展,并且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保证与支持。近年来,针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就我国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的已有相关研究做概况分析与反思建议。

一、我国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状况

对目前我国教师专业情意方面的相关研究做如下统计分析,了解现在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数量与成果,从而发现研究热点与研究不足。

(一)研究文献年代分布情况

在对中国期刊网中国全文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通过“篇名”和“关键词”“主题”以“教师专业情意”“教师专业情感”“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情意”等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共查找到相关文献262篇,剔除报道和相关不符合专业情意的文章,得到相关文章167篇。历年发表的相关文章的数量、百分比及趋势见表1。通过统计发现,从2008年以后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度越来越高,但从研究文章的数量来看,研究程度与受关注度仍然不够。

(二)教师专业情意研究的视角分类

对查找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文章大多从以下视角进行研究(见表2)。研究内容也集中为几类:一是内容、作用、培养与激励机制等方面;二是研究具体某学科教师专业情意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与教学质量中教师专业情意的体现等;三是与教师道德建设、学生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工作角度结合考察;四是探讨师范生或职前教师的专业情意。

二、我国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内容

我国学者主要从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内容构成、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及现在普遍出现的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的现象与应对机制来进行探讨的。

(一)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研究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书中提到教师专业情意,指出教师的专业情意表现为教师个体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愿意终身奉献于教育事业。也有学者将教师的专业情意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和沉淀的一种情感倾向,它包括教师对待教育的意识、态度和专业精神”。还有从教师专业情意的表现上进行定义,认为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专业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教师专业发展成熟境界意味着专业情意的健全。教师专业情意是教师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是教师在专业教学行为活动中形成的情感和意志力,反映了对工作的一种热情程度或者说是一种专业情绪,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是一种更高的职业境界”。其中,不同学者所界定的内容各异,所以也有学者将教师专业情意界定为“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的情感、意志因素”,这样教师专业情意涵盖的面就更广了。

(二)教师专业情意的内容构成研究

在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中,涉及其内容方面的文章比较多,总结大致为教师事业感与使命感、教师爱生感、教师价值感与成就感。

首先,教师要有事业感与使命感。教师要有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相应的事业感。拥有事业感,教师将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从而感受专业发展中的幸福和自我满足。教师生成事业感的同时也对其专业性有了来自身的价值肯定和认同,对于这些教师,教育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存方式,不是单调枯燥,而是快乐享受。同时,教师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爱心,这样的情感也会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这样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感染作用中体会到自身职业对学生、对社会强大的使命感。

其次,教师要有爱生情感。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育对象萌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爱的情感,对学生的关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敬爱、热爱,形成融洽的情感氛围,这样学生不仅易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渴望,还会自愿的把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和努力的目标,从而产生积极地学习行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学习体验。

最后,教师要有价值感与成就感。教师从专业发展中体验快乐感和幸福感,发自内心的享受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面对成长中的学生,在开启学生心灵和智慧时,追求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辉煌。

(三)教师专业情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1.在心里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同

教师的专业情意并不是天生的,它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对教育逐步认识深化的一种心理过程。教师通过职前与职后形成对教师专业情意的养成与构建,形成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认同,形成对教师的专业情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同时充满热情的投入工作,形成在心理层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动力。

2.在情感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会产生积极情感,但也不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如工作中感到无能感、失败感;对学生责备过渡;工作态度不端正,有意迟到、请假;丧失理想,缺乏动机;课堂质量低下,不能达到预期课堂效果等。当教师拥有专业信心,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并认为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爱的情感体验时,教师将会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创新,增强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3.在知识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拓展

教师拥有专业知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拥有知识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从而用专业情意构建学生学习的基石。教师拥有对教学高涨的热情就进一步促进自身学习与发展,而教师 专业知识的不断丰富与拓宽,也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与突破口。

(四)现今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的表现

针对现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对自身专业情意淡化现象,学者们都列举了典型的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的表现,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专业情感淡化。一些教师感到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繁琐的工作使的教师心理疲劳,课程更新也带来学习压力等“压迫”教师。另外,由于教师劳动价值与交换价值不平衡,在面临巨大压力和工作待遇上,一些教师出现教育事业热情不足,不能认真对待。

第二,教师角色冲突复杂。一些教师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多种角色冲突。如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一家之长、子女的家庭教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心理调节。而且教师往往要处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处理学生、同事、上级以及其他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成为影响专业情意的重要因素。

第三,教师专业使命模糊。一些教师缺乏追求职业理想和积极性的动力,很多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对教学也完全失去热情。一些教师仅带着最基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感受教育所带来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仅仅是出于职责而为。还存在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下金钱观和享乐观的影响,使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情意逐渐淡漠和麻木。

(五)针对现今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现象的应对机制

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现象,总结不同学者提出的策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要做出相关努力。学校要构建一种宽松、和谐、信任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目标,同时增强教师的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自觉地在学校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在学校营造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学习型团队。此外,学校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排除教师机械而疲劳的工作,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多一些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上实行人性化管理,在民主的平台下保证教师在各个方面有展示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以情感为依托,与教师相互尊重、信任、理解,从而培养教师对学校、职业、学生及学校的专业情意。根据教师不同的自身需求适当进行合适的评价,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考虑不同教师的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个人需要。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挖掘教师个体潜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极为重要。

第二,教师专业情意的满足还来自于这种社会系统给予的各方面努力:国家的政策和经济支持、良好的社会环境等都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情意的良好发展。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是社会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要解决教师的物质保障、社会基础、文化引导、教育支持和健康教育等问题,从资金和政策上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改善教师待遇,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第三,教师本身要促进自身的角色认同和自我认识,教师对于自己在社会中扮演和承担的的角色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专业工作中,强化教师的自我更新,教师选择适合自身需要学习的内容,制定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计划,并有意愿将所制定的计划付诸实践,实现自身的自我更新能力。教师还应从心理层面调节自身心态,寻找工作乐趣,充满激情。

三、我国教师专业情意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一)我国教师专业情意研究的现状

首先,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在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上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认识到教师专业情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既有教师专业情意的理论研究,也有针对不同教学群体、教学状况的具体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证调查分析,研究的视角也趋于多样化。而且,在教师专业情意研究上还出现了不少新的视角值得我们在研究中学习。例如,学者彭云从布布鲁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对教师专业情意进行三个层次的研究,聂晓轩从新儒学精神研究教师专业情意,等等。

其次,研究也表现出不足。表现在研究内容浅显,如针对教师本身对专业自我和专业情感的角色认同上研究不够深入,教师为什么需要专业情意的提升、教师本身是否意识到专业情意在自我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即这种源头性的探讨则比较缺乏。针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情感投入的现状分析也比较少;研究方法单一。文献大多数都是从理论本身进行研究,以往研究中只有6篇是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且调查的问卷维度与考察内容也不完全科学与全面;研究队伍比较薄弱。这方面研究大多是理论工作者进行,而一线工作者则没有得到应有关注,硕士和博士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

(二)对我国教师专业情意研究路向的反思

通过以上分析,学者们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为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提供路向,唤起关注。但是,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首先,应扩展研究宽度。如将研究关注点投入到教师本身对专业情意的自我认识、投入程度等方面;其次,要加深研究深度。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已有理论上的不断重复,而应扩展研究深度。如从教师专业生命内部研究,使教师获得专业尊严和专业信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工具意义、外在价值的水平上。还有在探究教师专业情意出现淡化原因时,需要深度考虑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怎样的,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方式和程度怎样,出现教师专业情感受挫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最后,完善研究方法。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基本为理论研究与少数实证研究,研究方法还是比较单一。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借鉴方法,如结合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研究情感的角度对教师专业情意进行全面研究,寻求不同的理论视角,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会有显著的突破与发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5.

[2]彭云.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结构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3):2-4.

[3]蒲大勇,张诚,严才富.绩效环境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情意调查研究——基于四川省的实证调查[J].教育导刊,2013,(2):25-29.

[4]孔宝刚,胡娟.基于《幼儿园教师专 业标准(试行)》的幼师生专业情意培养[J].江苏教育研究,2013,(7):40-42.

[5]孟丽,洪辉.试论教师专业情感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3):18-20.

[6]韩慧宇.中小学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30-3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