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14: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电厂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电厂作为高能耗企业,节能减排不仅是公司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公司竞争力、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司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制定了“管理一流、指标先进、效益显著、和谐发展”的十六字奋斗目标,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开展了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活动,公司工会通过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营造“我为节能做什么,我怎样为减排作贡献”的良好氛围。作为节能减排主战场的班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四点:
一、提升节能意识,在强化宣传中营造氛围。节能减排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充分利用班组这个平台,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全面提升班组成员的节能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倡导节能减排,人人参与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二、结合生产实际,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员工技能。节能减排需要技术支撑。我们将把“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与建设学习型班组活动紧密结合,更加注重班组的学习培训,更加注重技术信息的收集、积累,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和交流,让班组成员全面掌握设备检修的要点、难点和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员工设备缺陷的发现、分析、制定技术措施、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和本领。
XX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作为菏泽市清洁生产企业,集团、公司领导对节能、清洁生产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参与,公司从抓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入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生产现状入手全面调查、分析、研究,确定节能重点及改造项目,设备经技术改造后,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大大提高,节能效果显著。具体节能降耗措施如下:
-、明确形势,自我加压
XX公司深知国家能耗形势,深感到在节能减排中自身的压力、责任及义务。在确保生产经营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以“检查与改造”为手段,以“市场开拓”为契机,做好领导的宣传、发动工作。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跑、冒、滴、漏,深挖内部潜能,淘汰高能耗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与资源。
二、成立节能降耗领导小组
为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为组长,生产科长、综合科科长、资产财务处长、质检科科长为成员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对节能减排情况进行组织、落实与验收。
三、宣传培训节能的重要意义,提升员工的节能意识。
通过召开班前会、班后会、举行专题讲座及挂宣传条幅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节能的重要意义,让每一位员工明白:节能是国策,利国利民,节能是每一位员工应尽的义务。
四、建立每周检查、计划整改、月底验收的制度。
每周由分管副总牵头组织,由工艺、机械、电气专业工程师参加的设备检查小组,对现场在线设备进行检查,查找漏油、漏气根源。排出检修计划,列出整改措施,限制整改时间,针对性地分到各个项目负责人。月底对整改效果进行验收,兑现奖罚。
五、节能降耗主要措施如下:
1、节电、节水方案:
1.1公司为了搞好节能降耗工作,在2012年4月举行公司职工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采取了其中五条优秀建议并实施,其中公司5#水泥仓提散装系统改造节能效果明显,原5#散装提升机,靠5.5kw电机带动圆管铰刀并把散装水泥送入5仓,经过技改,把圆管铰刀去掉,直接在散装提升机头部出口处于5#仓顶直接焊接斜槽,取代圆管铰刀输送,经过改造,仓顶圆管铰刀工作按每天6小时计算,每年能够节电12000kw。
1.2 因市场影响,本年度水泥销量较去年大幅度降低,所以磨机开停次数频繁,所以我公司采取措施,制定设备避峰填谷制度,通过避峰填谷,我公司每度电价下降一毛左右。
1.3 在节水管理方面,加强循环水使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建立耗水台帐,作为考核依据,从而节约能源。
1 火电厂能源审计技术和方法
在实践中,各类学科都在发展自己的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于本学科的认识和研究方法体系。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体系。根据《热力发电厂》和《审计学》的原理,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可以描述为: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是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应用热力发电厂原理和审计学方法,对火力发电厂的能源转换和利用的物理过程、财务过程和管理过程的合理性、合规性、经济性和潜力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属于技术性专项审计。
从传统审计学角度,审计方法是实施审计工作的模式、程序、手续、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涵盖了审计管理方法、审计取证方法和取证的技术手段。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在审计分类上属于企业内部审计,在审计性质上属于技术审计的范畴,是传统审计科学的工程化,见图1。
研究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的方法论体系必须注重能源审计的实务和操作性。在火电厂能源审计的实务工作中,从火力发电厂的能源转换和利用的物理过程、财务过程和管理过程3个方面切入,可以把火电厂能源审计方法具体分为:考察物理过程,依托热量法、作功能力法等以技术为基础的热力学方法;考察财务过程,依托以账户为基础的会计系统的审阅法、核对法等会计学方法;考察管理过程,依托以制度为基础的内部控制检查法、对比法等管理学方法。
2 火电厂能源审计程序及内容
2.1 火电厂能源审计程序
审计学认为,审计程序是确定审计方法的前提,是使审计工作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轨迹有序运转的保证。只有先确定出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程序,审计人员才能选定适用的审计方法,高效地实施审计和实现审计目标。不同类型的审计有不同的审计程序。研究审计程序需要解决3个问题:审计程序的一般规律、影响审计程序制定的制约因素和不同类型审计程序的特点。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主要运用审计学中关于行业审计与专项审计的基础审计理。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主要运用审计学中关于行业审计与专项审计的基础审计理论,对火力发电厂能源转换和利用的专门事项开展节能分析工作。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根据审计目标不同,可分为初步能源审计、重点能源审计和详细能源审计3类;根据审计实施主体不同,分为实施基本项的企业内部能源审计、实施规定项的社会(行业)能源审计、实施选择项的政府能源审计3级。综合有关能源审计的研究成果,虽然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有不同类型和分级要求,相应的审计程序会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的步骤,可以归纳为l2个环节,详见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程序,如图2所示。
2.2 火电厂能源审计内容
针对上文所述,火电厂能源审计关注的是火力发电厂能源转换以及利用的物理过程、财务过程和管理过程的合理性、合规性、经济性和潜力等目标,应用热力发电厂、审计学等原理分析其合理性;根据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法律规定、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的监管规则、行业标准化中心制定的行业导则以及各大发电集团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等考察其合规性;评价其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成果带来的经济性;分析存在于企业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能力,挖掘其潜力,构成火电厂能源审计实务的核心内容。火电厂能源审计实务具体包括:
(1)立项。包括确定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任务;拟定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工作计划;成员组成和分工;必需的设备与仪器等技术条件。
(2)数据采集。确定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及测点;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方框图、能流图的计算及其数据采集;查阅能源数据台账、主要参数报表和有关数据信息。
(3)调查测试。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调查大纲;火力发电厂的用能概况、能源管理现状;必要的能源检测以及确定重点等。
(4)能量平衡计算。火力发电厂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费指标(如供电煤耗率、水耗率等)计算分析;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和分析。
(5)能源物理过程分析。锅炉热力系统、管道热力系统、汽轮发电机组热力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的能量平衡分析;主要设备或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分析。
(6)能源财务过程分析。火力发电厂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火力发电厂电、热产品财务成本指标分析;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耗、价格、成本数据核定,以及小机组发电量指标交易补偿的节能量等。
(7)能源管理过程分析。按国家或行业标准检查能源管理、计量、统计等的合规性。通过火电力发厂节能潜力的计算分析,与国内外同类型电厂的先进水平作对比,改进能源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提高技术维护水平,健全管理制度。
(8)能源审计报告。提出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是本项工作的标志性成果,要按照规定格式编写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主要内容有能源审计概况、依据、结论、决定、从管理和技术途径提出建议以及必要的附件说明。
(9)制定整改措施。根据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措施。
(10)无/低成本项目。通过能源审计,可以确定的无成本/低成本节能技术项目优先实施,有的应该即知即改。
(11)重大项目。火力发电厂重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是节能的根本措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环评分析以及提出进度表等。
(12)能源审计回访。为保证能源审计效果,检查和回访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的落实情况是必要的,可以参照后续审计的准则进行。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工作的质量取决于能源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3年6月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4号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能源审计工作底稿应该是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是联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底稿类似于节能减排专项工作的热力计算书、调研分析报告、热力测试报告等,是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工作报告的基础。
3 火电厂能源审计报告体系
一般审计方法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根据所确定的审计目标和可支配的审计资源,针对具体的审计事项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依据审计证据去证实审计事项与审计依据的相符程度,就审计事项的性质作出审计结论,并将审计结果传达给企业。火电厂能源审计是针对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的经济运行水平、能源管理现状以及节能潜力分析所开展的专门检查和评价。根据火电厂能源审计任务,运用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获取在火电厂能源审计规定期限内相关的技术数据、文本文件,或进行必要的检测,可以通过“三图三表一报告”技术分析体系,实现火电厂能源审计目标。“三图三表一报告”是开展火电厂能源审计的简捷评价方法和实现途径。具体为,绘制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图、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方框图、火力发电厂能流图;编制火力发电厂能源统计表、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表、火力发电厂能源财务分析表以及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
(1)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图是热力发电厂实现热功转换热力部分的工艺过程图,有原则性和全面性之分。火电厂能源审计以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为基础,相应的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方框图为依据,完成火力发电厂能源统计表、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表以及火力发电厂能源财务分析表的编制,计算并绘制火力发电厂能流图,最终完成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
(2)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方框图。清晰、简明地表示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绘制热平衡、电平衡、水平衡方框图,或能源审计期限内的能源平衡网络图。
(3)火力发电厂能流图。根据热力发电厂原理,通过计算,绘制出与动力循环能量转换、传递和利用物理过程一致的火力发电厂热流图和质流图。
(4)火力发电厂能源统计表。能源统计是开展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的基础性工作,按照统计学原理,围绕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任务,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按能耗分类采集数据,确定能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编制火力发电厂能源统计表。
(5)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表。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是以火力发电厂为对象,研究各类设备的能源收入与支出平衡、消耗与利用以及损失的数量平衡,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依据DL/T606《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的规定设计表格,进行热平衡、电平衡、水平衡计算与分析,计算技术经济指标,编制能量平衡表。
(6)火力发电厂能源财务分析表。根据会计学原理,火力发电厂能源财务分析是关于火力发电厂能源管理、电量和热量交易及其资金流的收支平衡和计算的事务。设计的能源财务分析表要包含购入能源消耗(实物)费用、产值能耗及能源成本分析、企业自用能源费用、能源单价以企业平均结算价计算等内容。
(7)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有,火电企业能源管理、能源统计的体系和制度;火电企业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能源利用效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技术改造的财务分析和合理化建议等。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要尽可能利用电力企业已有的相关数字化技术平台实现计算机能源审计。
加强节能工作领导组织
常州公司结合集团公司节能管理评价,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体系,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领导小组和以副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工作小组,完善了三级节能网络,将年度节能工作计划纳入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中,并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承包到各部门,将各级节能负责人的工作成绩与业绩考核挂钩,从而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公司设立节能管理专门机构并提供工作保障。
坚持工程降耗
在集团公司及江苏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常州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项目改造,给合#1、#2机组大修,实施了一揽子的节能减排工程,坚持工程降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常州公司按照同类可比、同行领先的原则,通过边界条件比较,选取指标最好的电厂为标杆企业,通过安全可靠、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及机组运行小指标等进行对标找差。
加强运行优化调整的精细化管理,挖掘节能潜力
做好运行优化工作,如锅炉氧量的控制、机组滑压运行、循泵经济调度、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投运、电除尘节能运行、脱硫系统节能运行、燃料大型机械运行等的运行管理,力争在运行生产的环节上做运行方式最优的事。
锅炉运行优化
常州公司两台机组均进行了低氨燃烧器改造、磨煤机动态分离器改造、引风机改造及脱硝系统改造,改造后风烟系统及燃烧系统特性变化较大。针对不同的煤种,常州公司制定了磨煤机的温度控制要求、动态分离器转速控制曲线,提高了磨煤机的出力和煤种适应性。
加强汽机凝器冷端优化
一是加强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和真空系统的及时查漏消缺管理,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别1/#2机组的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平均达到了优秀水平;二是加强对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投运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胶球装置的管理,提高收球率和清洗效果,降低凝汽器端差,同时要求专业主管建立机组典型运行工况的加热器、凝汽器端差、温升、运行经济指标等运行台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加强真空泵运行方式的管理,同时注意合理调整真空泵运行方式,根据凝汽器真空及真空严密性情况,确定采用一台或两台真空泵运行方式;四是特别重视循泵运行方式的调整,制订了不同季节、不同循环水温度以及不同负荷下的循泵运行组合,并每月进行经济分析比较。
加强机组启停的过程分析和控制
在机组起停各阶段中操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不断完善起停操作票,既保证机组起停过程中各系统起停的时间节点控制,又完善了机组起停过程中的节电节水工作。在停机维护时,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停运各类辅机,减少不必要的辅机厂用电耗。
提高化学系统再生质量
每月平均酸耗不大于45g/mol,碱耗不大于70g/mol。平时加强工业水池、生消水池、清水箱、除盐水箱水位监视,不得发生溢流现象,污泥沉淀池清水进行回收使用。生活水泵、冲洗水泵在低流量供水情况下,优先用变频泵定压运行,化水、精处理加热器在树脂不再生时,作停用处理,减少了日常保温用电量。
做好日常阀门内外漏的检查消缺工作
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系统及给水系统因压力高,阀门易发生泄漏,造成大量高品位蒸汽漏至凝汽器,机组功率减少,同时凝汽器热负荷加大,影响真空;高、低压加热器的旁路门内漏直接引起加热器的出水温度下降,降低了回热系统性能,引起机组热耗上升。
进一步提高燃煤掺配掺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根据煤场存煤结构、负荷预估曲线,合理控制入炉煤热值、灰份、硫份、挥发份等指标,做到分时段加仓,确保入炉煤除了要满足机组负荷要求外,还能保证锅炉燃烧安全,灰渣综合利用,烟气环保排放,脱硫厂用电率等问题。此外根据不同煤种的标煤单价与掺烧经济煤种对炉效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入炉标煤单价及炉效、厂用电率变化的精细计算,确定机组不同负荷下的各煤种最佳掺烧比例,既控制了入炉标煤单价,又使经济煤种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寻求掺配掺烧的最大利益化。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节能低碳氛围
营造节能低碳的氛围和意识,公司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增强全体员工节约用能、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大家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科学用能、节约用能,经常组织开展节能宣传与培训,定期组织能耗计量检测、统计、管理和操作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形成人人讲节约、处处讲节约的浓烈氛围。对节能低碳工作做得出色的部门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通过多种形式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
关键词:集中供热状况;抽汽供热;对比;优势;结论
前言
我国分散供热锅炉数量大、容量小、机械化程度差和效率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热能利用率只有28~30 %,如果每年热能利用率提高1 %,就相当于节约能源3 %,等于增产1000多万吨标准煤。可是目前的中小锅炉热效率普遍比电站锅炉低得多,燃料消耗高得多,因此,合理使用供热燃料,大力发展企业集中供热或小区联片供热,对提高我国的燃料利用率,发展我国的热化事业有重大作用。
蒲白矿务局矸石电厂是装机为2×6MW+1×12MW的坑口电厂,周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中废弃物煤矸石堆积如山无法处理,为了环保要求于1993年12月建成发电,锅炉为两台75吨和一台45吨循环硫化炉,煤矸石为唯一燃烧煤种,锅炉效率为80~84%。1#、2#机组为N6-35-1型、3#机组为C12-3.43-1型南京汽轮发电机组。
本文以蒲白矿务局供热工程为例,通过节能效果、经济比较的论证,认为将分散供热的工业小锅炉改为集中供热的电厂锅炉是企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一、供暖运行概况
在2010年以前,蒲白矿务局在冬季采暖主要依靠局内各单位的小锅炉供热,局内各单位均有自己的小锅炉,以备在冬季供热使用,供热时既不经济又污染环境,同时这些小锅炉热效率都很低,大约40-50 %左右,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较大,排烟损失更高,热能利用率极低且必须使用优质煤。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小区严重的煤量供应不足,经常影响居民生活采暖的需求,目前不仅优质煤供应存在着较大困难,而且能源使用更不合理,且锅炉使用年限参差不齐,都亟待升级改造的。
蒲白矿务局有小锅炉24台,容量达到90吨/小时, 小锅炉供热总面积35.79万m2,每年的运行总费用为872.77万元。根据小锅炉供热运行成本24.385万元/ 万m2计算,若供热面积增加到为65万m2,要增加20台小锅炉,且每年新增运行费用710.87万元,运行总费用为1585.08万元。考虑到近几年人工工资的增加和煤炭价格的上涨等因素,对比目前维持小锅炉运行的费用每年将达到2647.08万元。
三、锅炉集中供热情况
2010年根据蒲白矿务局集中供热的实际需要,于当年11月建成集中供热系统及管网,采用电厂75吨循环流化床正式向蒲白矿务局各生活小区集中供热,现在供热面积增至约72万平方米。其工作流程:通过电厂锅炉生产出的新蒸汽经减压减温器后加热供热首站换热器里的软化水,然后供到七个二级换热站进行热交换,七个二级换热站供热满足矿区各小区及办公楼的用热需求。电厂的锅炉压力3.82Mpa,蒸汽温度450℃,经过减温减压后降至0.3至0.5 Mpa,温度90至120℃供供热首站用汽,平均每小时36.6吨蒸汽,其换热后凝结水全部回收至除氧器,各二级站采用水水换热方式将热量传至每家每户。经统计工程总费用达6300万元,全部运行费用每年约1480.45万元。相比小锅炉,降低了运行费用,取消局内新增20台小型生活锅炉计划,充分利用电厂的大锅炉集中供热,同时对24台小锅炉进行了报废处理,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和环保形象,改善矿务局职工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四、汽机抽汽供热情况
经过一个供热期的运行,对比发现其新蒸汽没有充分得到利用,于是考虑能否将凝汽式机组改为抽汽机组,利用抽汽机组供热。很多职工对此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保证供热用汽需求的前提下,又不影响电厂的发供电量,为此,2011年电厂利用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1#、2#、3#纯凝汽轮机进行抽汽技术改造;利用初级做功后的一段压力抽汽作为供热汽源,减少由循环水带走的乏汽凝结所释放的大量热量,以提高热电厂发电、供热的整体效益。
纯凝汽机组抽汽供暖改造实施方案:电厂汽轮机属于中压冷凝汽轮机。在第一压力级后的下汽缸两侧各开一个抽汽口,在抽汽口下部做一个抽汽专用集箱,集箱出口管子上安装一个自动关闭抽汽阀,由抽汽阀联动装置控制。该控制装置用的油是来自自动主汽门的保安用油,当联动装置动作、控制油压力消失时抽汽阀关闭。另外,该联动装置的动作是由电信号控制的,该电信号由主汽门的限位开关发出,与主汽门联动,也可人为发出关闭抽汽阀信号关闭抽汽阀。抽汽管道上安装安全阀和手动阀确保运行安全可靠。纯凝汽机组抽汽供暖改造后使用效果:该项目于2011年11月实施完毕,经过调整试验,改造后的汽轮机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或接近技术改造的要求,而且运行时抽汽的投入、退出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机组稳定好。投入抽汽时:1#和2#机组抽出压力为0.4MPa的蒸汽12T/H,能带负荷5MW;3#机组抽出压力0.4MPa的蒸汽24T/H,能带负荷11MW。经过整个采暖期的运行,证明此项技术改造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进行抽汽改造后使汽轮机真空上升4KPa左右,而汽轮机运行真空每上升1KPa,可使汽轮机汽耗量减少1.5-2.5%左右。 在不考虑抽汽改造使汽轮机运行真空提高所带来汽耗降低效益和厂用电量(循环水量减少)的下降所带来效益的情况下,考虑到电厂发电、供热的实际情况,以及汽轮机抽汽所需的必备条件,按一年120天供暖期,每小时36T/H抽汽量计算:36T/H乏汽在凝汽器内由循环水冷却成凝结水,循环水所带走的热量被充分利用所带来的收益,进行下列计算。
因为: Pamd(环境)=0.093Mpa Pu(真空)=0.086Mpa
则:P(绝对)=0.007Mpa
查表得: h水=163.38KJ/Kg h汽=2572.2KJ/Kg
则循环水冷却1公斤乏汽所带走的热量为:
2572.2KJ -163.38KJ=2408.8KJ
煤矸石的发热量以12000KJ/Kg,锅炉效率84%计算,则一年可节约:
2408.8×24×120×36÷12000×0.84=17482(吨)
每吨煤矸石按当地价格200元计算,则一年可节约支出购煤款:
17482×200=3496400(元)
实际每年全部运行费用1223.06万元,和新蒸汽供热相比每年减少费用为257.39万元。综合比较汽轮机抽汽改造的优点如下:
1、汽轮机抽汽改造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改善了环境,是热电联产的集中体现。
2、利用发电后一段抽汽的余汽供热,能减少凝汽器对热量的损耗,同时又能供热,减少新蒸汽用量,热效率高,经济效益明显。
3、汽轮机改为抽汽式供热机组,减少了冷水塔造成的蒸发热量损失,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节水效益明显。
4、汽轮机抽汽改造的技术成熟,投资少,改造风险小,可以实现凝汽式机组与抽汽式机组之间的转换,冬季集中供热采暖时机组按抽汽式发电运行,不采暖时机组仍按凝汽式发电运行,运行方式灵活可靠,效益可观。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环保生产的今天,抽汽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是城市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于老式凝汽式汽轮机组改造为热电联供机组已是大势所趋,也是老式凝汽式电厂求得的有效途径。纯凝汽式电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改造,以提高经济效益。
五、各种供热比较
蒲白矿务局是冬季供暖热负荷较为集中且稳定的企业,适宜采用机组抽汽的供热方式,小锅炉分散供热只能作为距离远的生活小区进行单独供热,锅炉集中供热作为备用的方式使用。以下对三种供热方式列表比较。
六、结论
采用新蒸汽或抽汽系统集中供热,社会效果、经济效益非常突出。
1、锅炉燃烧效率高。矸石电厂供热锅炉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这种锅炉比分散供热锅炉燃烧效率高,且燃用劣质煤。局内热水锅炉效率低下,且只在冬季使用。电厂采用冬季集中供热时,非供热时,可将供热锅炉加入发电备用锅炉,提高锅炉使用效率。
2、完全可以到达环保要求。矸石电厂供热锅炉在燃烧过程中采用低温循环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和石灰石添加方式能有效控制有害气体NOX和SO2的产生和排放(进一步改脱硫塔),后部采用静电除尘器(进一步改为布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98%,减少烟尘排放。
3、便于集中管理。电厂集中供热便于管理,而且安全、可靠,调节方便,维修方便。
4、节约运行费用。按原方式供热每年运行费用为2647.08万元,新蒸汽集中供热每年运行费用为1480.45万元,抽汽系统集中供热每年运行费用为1223.06万元,明显节约了资金。
5、集中供热,时机恰当,新蒸汽方式改为抽汽系统,彰显技术改革进步。
天津市电力公司科协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方针和企业“三抓一创”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取得突出成绩。2011年,公司“讲、比”立项总数113项,完成107项。市级“讲、比”立项66项,公司级立项47项。16个单位开展“讲、比”活动,直接参与“讲、比”活动的科技人员1085名,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领导机制畅通
天津电力公司党政领导始终坚持把“讲、比”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公司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督促检查,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成立了以公司副总经理为组长,副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科协牵头(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讲、比”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和健全了公司科协、基层单位科协、一线车间部门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了健全的工作体系,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完善了“讲、比”活动各项制度以及活动管理办法,颁发了《天津市电力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讲、比”活动表彰奖励办法》,形成了基层申报,专业委员会筛选立项,领导小组三级评审,优秀项目奖励、归档的有效运行机制,为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各基层单位也都按照公司科协的管理模式开展活动,确保机制运行通畅。
三源电力集团公司在下属设备制造公司成立了推进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挂帅、全体班子成员担任组员;“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确定了“讲、比”活动的目标以及考核奖励办法,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针对考核办法,逐条通报各部门的推进情况,并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不定期进行检查。
城南供电分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结合年轻人多、高学历者多以及青年思想活跃等特点,公司努力探索“讲、比”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了增强了“讲、比”活动的实效性,城南供电分公司成立了基层科学技术协会,科协定位在成为立足于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致力于提高管理水平的组织,立足本岗、勤于学习、善于沟通。
模式创新提效
公司科协在开展“讲、比”活动中注重实践,坚持把科技创新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发展壮大。
为了深化活动内容,赋予活动新的内涵,公司科协认真分析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公司科协发现这项具有群众性特点的“讲、比”活动由于立项数额的限制,造成科技人员的参与面很小,为此公司科协灵活运用活动管理方式,把“讲、比”活动立项分为三级管理的模式:将年效益在50万元以上的立为市级,10万元~50万元的立为公司级,10万元以下的立为厂(分公司)级项目。这样一来,大大扩展了科技人员的参与面,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自2003年以来,天津电力公司共有3100余人次参加“讲、比”活动,参与率达78%;公司科协开展“讲、比”活动立项3523项,创经济效益3.27亿元,其中81项被评为市级优秀“讲、比”项目,为公司增加经济效益1.1亿元;期间共产生了全国“讲、比”活动先进个人1名、市级先进个人9名、先进集体13个、优秀组织者9名。
一大批科技成果被评为公司级或厂级优秀“讲、比”项目,公司系统申报受理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科技进步使公司安全运行水平逐年提高。基层单位和科技人员参与率逐年提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活动效果凸显,活动影响不断扩大。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显著的活动效果,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同步提高。
载体运用得当
“讲、比”活动是营造企业创新氛围的有效载体。公司科协把“讲、比”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讲、比”活动这一有效载体,全方位的营造创新氛围,以企业发展为切入点,“讲、比”活动为落脚点,拓宽了活动领域,创新了活动内容。
首先,根据企业实际,赋予“讲、比”活动新的内涵,创新推出“五比一创、厂际竞赛、固本强基”竞赛活动,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等内容纳入“讲、比”活动范畴,充分发挥“讲、比”活动凝聚力量、激发热情、提升水平的作用,推动了企业新技术应用、产品研发、安全生产、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共完成重大技术攻关项目39项。
城东变电站接地装置的作业过程危险性大,容易造成重要设备损坏、故障及人身伤害事故,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如城东变电站接地装置智能识别及应用开发项目的成功实施对避免带电挂地线、带地线合开关(刀闸)的恶性五防操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保障设备安全、保障人身安全、消除恶性误操作事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公司健康发展、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已取得专利授权(授权号:201120262693.3)。
其次,以岗位培训,技术练兵为入手点,仅2011年就举办各类培训36次,6900人次参加,员工参与率98.85%。城南供电分公司科协组织形式多样的讲座,如“PMS应用培训”、“配电自动化知识讲座”、“热成像技术深度培训”、“状态检修相关知识讲座”等。邀请南瑞公司的专家为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人员和广大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配电自动化相关知识的培训。一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并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一线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成为科技领军人物或走上科技、管理领导岗位。
第三,以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为主题,发挥“讲、比”活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军粮城发电厂#9机组投产后冷端系统运行一直不正常,汽轮机排汽压力高,凝汽器端差大,导致汽轮机热力性能与其他同型机组相比较差,严重影响机组的运行经济性。通过对凝汽器、循环水泵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和诊断,对设备和系统的匹配性进行分析诊断,科技人员终于找出了#9机组冷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机组优化运行的方案,并最终实现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天津军粮城发电厂#9机组冷端系统优化”项目在天津地区主力发电机组中首次完成以试验数据为基础而进行的机组冷端系统优化运行工作,通过优化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使机组在最佳真空状态下运行,减少厂用电量。首先,项目实施前,机组循环水泵平均耗功2746kW,项目实施后,机组循环水泵平均耗功降为2012.2kW,项目实施前后循环水泵耗功减少733.8kW;机组全年运行时间按照6000小时计算,循环水泵年耗电量减少4402800kW.h。项目全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111740元。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已走过十年的不平凡历程,这既是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十年,也是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的十年。多年来,国电集团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依法治企、科技兴企,认真研究把握电力生产、电力市场和煤炭市场规律,以星级发电企业创建活动为载体,瞄准一流,动态对标,开展安全、节能、环保、技术监督等专业评价,着力建设综合经营型、节能环保型、安全和谐型发电企业,为建设一流综合性电力集团奠定基础。
以人为本、依法治企
安全是做好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安全一切无从谈起。多年来,国电集团牢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积极培育科学的安全理念,全面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快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不断巩固平稳的安全生产局面。十年来,国电集团在机组容量和机组台数均逐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安全生产实现年年大局平稳,98.5%的电厂实现了年度安全生产无事故,115家企业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
安全工作贵在做细做实、重在遵章守纪、难在持之以恒。国电集团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育干部员工增强“风险无时无处不在、任何风险皆可防范、一切事故均可避免”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国电集团根据《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等安全管理制度80多项,明确了各级职责和安全管理要求,规范了工作程序。组织各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企业内部改革发展情况、设备技术更新改造情况以及行业内外事故教训等,及时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国电集团健全了集团公司、分(子)公司和发电企业三级生产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职责及权限,做到安全管理全方位覆盖。坚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每年组织专家对所属企业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复查,总结成绩,查找问题,督导整改,持续改进,累计完成安全性评价153家、复查76家,夯实了安全基础,设备可靠性大幅提升。在原电监会与中电联组织的可靠性指标综合考评中,12台机组获选金牌机组称号。积极推广NOSA五星综合管理,制定安健环综合管理系统工作导则,提升安健环综合管理水平,12家企业达到NOSA四星和五星标准。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7家企业被评为一级企业。
遵循规律、标本兼治
节能减排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国电集团将此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和不懈追求。多年来,国电集团坚持以节约资源能源、提高设备效率和污染物排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再利用为重点,通过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持续提升经济清洁生产水平。
十年来,国电集团完成发电量年均增长16.4%,供电煤耗年均下降5.5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年均下降0.18个百分点,累计为国家节约煤炭1456万吨,单位电量二氧化硫排放绩效由2002年的9.75克/千瓦时下降到2011年的2.14克/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硫210万吨,被国资委评为“十一五”中央企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在中电联和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主办的全国30万及以上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中,公司累计有73台机组获选优胜机组。
结合电网和机组实际,研究制定火电机组运行优化导则,指导发电企业依据机组性能特点和负荷规律,组织编制运行优化细则,健全考核机制,抓好主力机组管控,不断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各发电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培训,提高运行人员节能意识和工作标准,针对煤种变化、负荷率低的情况,努力探索机组低负荷安全经济运行方式,制定优化运行操作手册、操作规程,通过试验制定每台机组滑压运行曲线,提高经济运行水平。坚持将环保设备设施纳入主设备管理,加强脱硫设施运行维护,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合理控制燃煤硫分,加强检查调整,实现达标排放。
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检修管理,实行大修技改工程招标制、合同管理制、过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和修后效果评估制,严格工艺质量管理标准,推行标准化作业,提高设备检修质量,控制检修成本,提升检修效益。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开展锅炉、汽机、主要辅机、脱硫除尘设备检修提效工作,设备可靠经济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加强技术监督,开展技术监督评价,提升技术监督工作质量,为设备检修和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积极应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大设备技改力度,提升设备经济环保性能。国电集团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73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完成了29台30万千瓦等级汽轮机通流改造,平均每台机组降低煤耗17.61克/千瓦时;完成了232台锅炉等离子(微油)点火技术改造,火电机组单位耗油量由0.67克/千瓦时降至0.1克/千瓦时,累计为国家节约燃油14万吨;累计投入环保技改资金110亿元用于环保设施技改及提效改造,国电集团脱硫机组容量达8405万千瓦,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94.5%,比2002年提高了92.4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合同管理和脱硫特许经营政策,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办法》和《火电企业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管理规定》,充分发挥专业公司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改造,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容量2890万千瓦。
效益优先、综合经营
盈利是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基础。多年来,国电集团一直坚持效益优先原则,牢固树立经营企业的理念,深入开展“双学”活动,认真研究把握电力、热力和煤炭等市场规律,实现增收增效、降本增效、挖潜增效,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认真研究电力市场,及时掌握当地电力需求和电能交易信息,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网省公司协调,特别是抓住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负荷高峰时期,积极开拓电力市场。组织水电站利用丰水季节科学调度水库水位,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多发电。积极参加大用户直购电工作,增加企业收益。加强电热价费管理,力保批复电价政策执行到位,确保电热费足额回收。优化运行方式,千方百计增加效率高、低排放机组发电比例。积极开展大机组低负荷经济运行方式研究,减少机组负荷变化对机组效率的影响。
燃料成本约占燃煤发电总成本的70%,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真研究把握电力市场、煤炭市场和运力市场规律,坚持重点合同与市场采购、国内采购与国外采购、自产与外购相结合,拓宽采购渠道,统筹协调运力,加强市场预测分析,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煤炭保障能力。坚持保供控价和商业经营相结合,建立燃料三级战略储备体系,利用煤炭需求的时间差和价格差,努力提升企业效益。科学开展配煤掺烧,组织制定《进一步做好配煤掺烧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煤炭接卸、堆放、掺配,输煤、制粉、燃烧调整以及消防等涵盖配煤掺烧全过程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质、负荷情况,试验确定掺烧方案,努力降低燃料成本。
2009年以来,掺烧经济煤种1.11亿吨,节约燃料成本72亿元。坚持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加强对采购决策、合同签订、进厂验收、结算付款、煤场盘点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与监督,控制燃料成本。
牢固树立经营企业的理念,制定下发《关于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电厂经营转型的指导意见》,因地制宜,拓宽市场,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企业内外资源,激活企业经营要素,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提高污水废水综合利用率,实现污水废水零排放。在余热和副产品利用上,通过深加工,提升蒸汽、热水、灰渣、石膏等资源的利用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机组供热改造,开拓热力市场,提高企业效益。对于关停电厂及有闲置扩建场地的单位,积极做好开发利用,盘活资产,增加收益。对于人员较多的发电企业,积极对外承揽设备检修、运行维护业务。截至2012年9月底,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77%,炉渣综合利用率71%,9家分子公司所属企业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研用结合、科技兴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无核心技术是企业竞争实力强弱的体现。多年来,国电集团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着力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顺应经济发展形势要求,认真遵循科技工作规律,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引导、分(子)公司协调、基层企业实施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科技研发、成果推广与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坚持服务企业发展与市场开拓并举,注重发挥基层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新能源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2个科研单位,组建节能、烟气净化、风力发电、自动控制等8个企业技术中心,着力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国电集团重视科技研发能力建设,坚持保障科研资金、配置先进设施、选用优秀科技人才,围绕传统能源产业升级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科技研发水平显著提升。承担了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获批建设风电设备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加快企业科研基地建设,在龙源电力建设亚洲最大的潮汐发电实验电站;在电科院建设全国最大的袋式除尘技术实验室,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双试验段环境风洞实验室;在北仑电厂建成60/100万千瓦火电机组仿真培训基地,在蓬莱电厂建成双尺度低氮燃烧技术工业试验和示范基地;在科环集团建设了全国唯一的等离子点火实验室、全国首个1.5MW全功率并网型风电机组实验台、全国首家烟气脱硝气动模型实验室及湿法脱硫实验室,为科研成果完善和快速转化奠定基础。
国电集团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围绕企业发展技术瓶颈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技术创新,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装备升级、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多年来,公司被授予科技进步奖173项,优秀合理化建议奖33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29项。新增软件著作权55项,国家专利219项。公司被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继承创新、管理强企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做优做强企业的保证。多年来,国电集团深入开展星级发电企业创建活动,以此作为提升发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检验发电企业综合管理素质的竞赛平台。坚持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动态考评,用标准规范企业行为、用目标引导企业管理、用指标评价管理成果,选树典型,塑造标杆企业,开展比学赶超,持续提升发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年度目标要求,修订完善星级企业考评标准,突出安全、节能、环保、效益等关键指标,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切实打好管理基础,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开展星级企业创建活动以来,84家企业被评为四星级企业和五星级企业。
一、值内注重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运行二值有着较好的班组安全管理基础,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厂部和分厂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各类安全文件和有关的通报,认真吸取兄弟班组和其它单位的经验和教训,班组三级安全网发挥各自的安全责任,始终把“人”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引导和教育全员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持之以恒地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真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分析、总结生产中出现的事故教训,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查找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整改措施,不断加强班员的安全责任心,将队员的安全责任心提高到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值把提高职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各项实践工作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他们把反习惯性违章、严格执行规程、“两票三制”和防止误操作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及时掌握相应设备的运行方式变动情况,坚持在操作前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联系和监护制度,不放过任何危险因素,以“三个不能过高估计”的要求严把安全关,有效地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技术水平,杜绝了误操作的发生。,二值发生工作票417张,合格率100%。同时积极做好事故预想和危险点分析,仔细巡检、细心监盘、精心操作,全年没有出现一次异常及以上事件,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二、加强培训,提高全员技术素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值内加强培训,积极开展导师带徒和岗位练兵活动,运行二值本着全能值班员为培训方向,积极贯彻厂部、发电部的培训方针,结合一期、二期、三期机组的特点、根据人员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具体措施,采取讲课、现场考问、仿真机模拟操作等手段进行培训,使大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能源公司举行的全能集控值班员基数比武中取得了好成绩;在3机组启动过程中实现了全能换专业操作。由于技术水平高,处理方法得当,避免了4机组因单循环泵运行跳闸停机的事故,受到了厂部的奖励。由于4机组凝结水泵本体存在裂纹导致凝结水泵达不到满出力;11月23日,在投入2机高加的过程中,汽机主值发现7高加水位增长过快,判断钢管泄露,由于判断的准确性及时,处理果断,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
巡检人员认真巡检及时发现eh油泄漏,空预器轴承座裂纹,12小机调门摆动大,4发电机转子电压波动大等重大缺陷,由于分析正确、处理得当,避免了事故发生,这充分体现了技术培训的成果,值内人员努力学习业务,刻苦钻研技术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在青年职工的培训中总结出了较科学和标准化的培训模式,得到了部门的认可。
三、在二期机组无渗漏达标工作中成绩显著
运行二值认真贯彻厂部关于无渗漏达标工作的指示要求,发动职工积极主动投入到无渗漏达标工作中。首先,明确责任,划分设备和区域进行漏点普查,共普查出724点。集思广益,发动全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出汽机侧防水门统一到母管等合理化建议9项,其中5项被采纳。大家利用学习班,休息时间进行设备治理和现场的文明生产工作。使二期机组在无渗漏达标验收高标准通过。
四、值内始终坚持经济运行和效益运行的理念,为节能减排工作出力献策
本着多发、超发的原则加强与网调沟通与联系确保发电任务的超额完成;在工作中,二值始终坚持经济运行和效益运行的理念,把机组的节能降耗工作做细做透,对机组运行中出现的任何参数偏离、经济指标的异常,都会仔细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为电厂的节能降耗工作出力献策。
针对后夜机组负荷较低的情况,积极调整运行方式,通过一机一台循环水泵运行,调整磨煤机运行方式和送引风机的运行方式等有效手段,每年节约厂用电约100万千瓦;春秋冬季科学的组织水塔挂挡风板来改善真空;在机组启动过程中通过提高给水温度来减少燃油量,全年节约燃油约35吨;加强节能日常管理,避免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加强烟气监测,积极调整运行状态,保证烟气排放不超标。
五、管理标准化,积极推进五好班组建设
值内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五好班组建设实施细则》,值内借助有利时机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如何加强值内各项管理大讨论”的活动,在值内努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制度,通过此次讨论,使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安全生产上来,而促进安全生产主要措施是具有一个宽松、团结、互助、积极向上集体。值内发挥民主管理监督的作用,工会小组和团小组积极组织有益的活动,组织学习各类文件,传达厂部各项政策,加强自身宣传报道,从而增强了全值的凝聚力,提高了思想觉悟。在日常工作中值长、单元长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民主,在值内创造人人互助,相互提醒,互指不足良好工作氛围,使值内人员团结、齐心,工作上积极主动,使值内能够在今年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得到了有利保证。
一、优化完善工艺结构,推进技术改造项目达产达效
为了进一步促进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科学发展,凌钢进行了全系统的技术改造,4号高炉、120t转炉、高架棒材等一批技改项目相继在2008年开工建设。金融危机发生后,面对已经出现亏损的市场形势,新项目是否继续建设、如期投产成为决策的难点。凌钢决策层经过缜密分析认为,继续建设、如期投产虽注定要进一步增加成本,加剧亏损,但能够为走出困境增加希望。于是大胆决定,顶住压力,加快工程建设,确保如期投产。经过相关部门的努力,到2008年底所有项目全部投产。
随着项目的投产,企业生产经营呈现出新的特点,生产链条磨合压力增大,成本急剧上升。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市场环境变得更加严酷。结合装备、技术和市场的变化,确保新项目在最短时间里达产达效,成为凌钢摆脱困境的关键。一是高标准要求。凌钢的管理部门在假定新项目开局就达产达效、高水平运行的基础上制定了生产计划,不留退路。凌钢要求项目单位必须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克服因循守旧的习惯性操作,尽快提高对先进装备的驾驭能力,充分发挥装备大型化的优势,确保目标的实现。二是集中全公司的力量,协同作战。凌钢的生产、技术、设备各部门全面介入,保证了新项目生产的稳产顺行。三是强化考核。凌钢加大了激励考核力度,调动了相关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公司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新项目的达产达效上。通过共同努力,凌钢的新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达产达效,成为凌钢战胜危机的新的效益增长点。
新项目的建成投产和达产达效,使凌钢进一步淘汰了落后工艺设备,极大地优化了凌钢的工艺流程,实现了主体工艺装备大型化、现代化、节能化,企业迈入国内中宽带材和长材生产的先进行列,产能和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凌钢应对危机提供了基础条件。2009年在消化了前4个月1.7亿元亏损的基础上,实现利润3.95亿元。
二、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推进内部低成本运行
“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是凌钢在金融危机蔓延及钢铁市场持续低迷背景下的一条工作主线。凌钢经过调查分析,认为钢铁行业已经进入残酷的优胜劣汰阶段,在市场竞争中,价格与成本是最重要的砝码。搞好对标挖潜,实现降本增效,是企业战胜困难、走出逆境、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同时,对标挖潜是一项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的工作,增加效益要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挖掘潜力,在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条件下实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因此,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确保对标挖潜工作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凌钢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并把这一活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最大的实践、最需要联系的实际和最需要取得的实效,从组织领导、工作推进到结果考核,建立了一套完整体系。
1.组织保证
为强力推进,协调组织,凌钢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公司级对标挖潜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整个集团的对标挖潜工作。专门设立了推进办公室,专职负责日常的推进与管理工作。各二级单位也按要求设立了组织协调对标挖潜工作的相应机构,使这项工作有实施方案、能找到责任者,形成了全面领导和统一指挥的格局和决策、组织、执行、考核相连接的组织保证体系。
2.指标分解
开展对标挖潜活动,首先要科学的定标、立标和进行目标分解与落实。凌钢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对企业成本和质量影响较大的158个技术经济指标作为对标指标,包括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冶炼效率、质量水平等方面,明确了工作的方向和范围。在立标上瞄准行业先进水平,把全国优秀企业和高水平指标树为标杆,也将内部的高水平工序树为标杆,确定了1年内消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指标的任务。同时,把要达到的目标层层分解,从公司、分厂、工段、班组,直至落实到每个职工。
3.措施改进
对标挖潜的核心与根本目的是依靠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推进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持续改进、提升和跨越。凌钢充分利用特有的“日清日结”管理平台,建立了指标与成本的旬分析体系,实现了重点指标日清日结、费用指标动态控制,促进了成本的降低。同时,进一步完善进销存系统,强化资金管理,建立了物资管控体系。完善了内部计量手段,实现了主要能源介质的100%计量,为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工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较好发挥了技术攻关“、四新”应用、工人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等创新平台的作用,使凌钢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全年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创效达3000余万元。
4.绩效考核
建立了对标挖潜的“三不”考评机制,一是细化考核目标,将对标挖潜的目标和措施层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企业内部各单位、各环节、各工序、每个职工的全覆盖,不留死角;二是明确考核内容,列入考核的既有技经指标,也有方法、流程、能力和文化方面的对标,向先进学习,不讲客观;三是加大考核力度,把对标挖潜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之中,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避免浮于形式,做到奖惩分明,不讲情面。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2009年全年公司级158个对标指标有103个达到对标目标,全部消灭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指标。转炉钢铁料消耗、高炉利用系数及电耗、轧材系统的成材率及电耗、吨钢电耗等42个效益相对较大的主要技经指标多次创历史最好水平,直接创效1.17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同时,凌钢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特别是2010年以来,进口矿价格大幅上涨,由此引发国内矿、煤、焦炭、生铁、废钢、铁合金等资源价格进一步上涨,钢铁企业生产成本等压力剧增。对标挖潜是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凌钢现已将对标挖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了依靠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钢铁产量最大化、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增强运行保障能力等重点、难点,更深层次地推进对标挖潜的思路。在未来发展中,对标挖潜将成为凌钢查找差距和薄弱环节、不断改进管理、推动技术进步、改善指标、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为企业在后危机时代中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企业科学发展
2009年下半年,在巨大的投资拉动下,我国经济逐步复苏,但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面对整体产能过剩、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沉重等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是整个行业和所有钢铁企业长期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必须认真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凌钢紧密结合实际,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和在后危机时代推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长远战略。
1.把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战略措施
节能减排对钢铁工业来讲,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钢铁工业“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需要,也是打造和谐社会的重头戏。近年来,凌钢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加强了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新工艺的投入和应用,逐步淘汰了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在产品结构、产出效率、资源节约等方面都达到了行业较先进水平。金融危机发生后,凌钢进一步认识到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进行统筹考虑,提出了与战略目标相配套的节能减排目标和措施,并将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地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和日常经营活动中,促进企业发展向节约型、环保型转变。
一是针对钢铁行业原燃料、水资源消耗量高的特点,重点抓好相关工序、部门,如烧结、焦化、炼铁、炼钢的低耗工作。二是继续发展循环经济,向“三废”要效益。三是实施工艺结构和资源、能源配置结构的优化,使低值资源增值、废物资源化。2009年,凌钢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高炉全部实现了TRT发电;电厂锅炉全部采用富余煤气发电;钢渣全部综合利用,实现了零排放;转炉应用了干法除尘。吨钢综合能耗591kgce,吨钢耗新水2.96t,所有节能减排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均达到标准,吨钢有组织烟(粉)尘排放量达到1.7kg,吨钢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1.35t,吨钢二氧化硫排放达到1.72kg,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双达标。
2.把应对市场挑战、提高品种质量效益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实力之本,为实现企业的大发展,必须要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凌钢大力推行品牌战略,把有限的资源做成精品,满足市场需求。一是全员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开拓市场,增强生存、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以质量为根本,强化质量管理,严抓生产管理,把质量管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三是强化以服务为核心,树立用户第一的理念,注重到一线去走市场和与广大用户的联系沟通,更新服务理念,规范服务程序,坚持诚实守信。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凌钢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客户,确保了自身产品价格在同一品种、同一地区高于市场平均售价。与下游一些“大行业、大用户、大工程、大项目”建立了更为牢固的供应链,发展了一批高质量客户。特别是开发了哈大铁路、京沪高铁、吉林油田等国家重点工程,全年供应钢材47万t,实现比较效益1.2亿元,现在凌钢的产品已成为国家重点工程的首选。
加大品种钢开发力度,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早在2002年,以成立技术中心为标志,凌钢的产品结构调整就已经起步,品种钢开发生产也迈入快速发展时期。
到目前为止,已形成6个系列30多个品种。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凌钢更是把品种钢开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根据凌钢的产品结构实际情况,确定了品种钢产品定位和研发方向,即以中高碳中宽带为主,努力形成品种、规格系列化。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开发其他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二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产销研一体化运作体系,将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捆绑在一起。通过调整考核激励政策,有力地聚集了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大幅提高了凌钢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09年全年生产品种钢104万t,产销率达到96%。三是做好引智工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企业获得持续有效支撑的重要途径之一。凌钢先后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辽宁科技大学等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凌钢品种钢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3.把铁矿资源开发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保证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铁矿资源是钢铁企业的命脉,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在国内外市场铁矿石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钢铁企业自有铁矿资源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企业赢利水平的高低和生存能力的强弱,拥有稳固的原料基地,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凌钢从两方面入手,加大力度解决铁矿资源问题。一方面,加速自有矿山的开发建设。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是中型采选联合企业,多年来,凌钢根据企业对矿粉的需求,不断改善原料基础,先后投资7.1亿元对保国铁矿实施井采改造工程和混合矿选厂改造工程,现已具备年铁精矿170万t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凌钢积极参与地区资源整合。2009年,凌钢抓住金融危机铁精矿粉价格下跌、矿山企业亏损的有利时机,采取股权并购方式收购整合了北票市大黑山区域的铁矿资源,注册成立凌钢集团北票矿业有限公司和赤峰虞山矿业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对原有矿山的采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现已全面投入生产。预计2011年可生产铁精矿粉100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