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与社会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3 16:14: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与社会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1篇

一、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

区分增长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概念之争,而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增长是产出增加即GDP的增长,而发展除了包括增长之外,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诸方面的变化,如投入产出结构的变化,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变,人民生活和卫生保健水平的变化,还应特别强调教育程度的提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经济效益提高等新内容。

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并对实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第一,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重要矿产、能源、水、土地等基本经济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现。第二,产业结构重工轻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日益突出,投资饥渴症愈演愈烈。第三,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日趋严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继续加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趋于突出。第四,资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影响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第五,资源的不经济使用对生态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我国每年环境生态损失大致相当于GDP的1--7%。高增长的背后是极低的效益水平,甚至带来众多的负效应。

具体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经历了26年的高速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3%,人均GDP2440美元,尤其是2004年全省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的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位。但从浙江省统计部门出具报告《浙江省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中,我们得知,35年耕地面积锐减726万亩,相当于200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30.4%,能源消耗是世界水平的1.7倍,工业废气排放达1万亿标立方米。这份报告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了浙江GDP高增长所带来的负效应。最突出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退化。

二、负面效应的原因分析

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负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影响。现在通行的GDP指标中,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是忽略的,这一指标体系为无视资源环境条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开了绿灯,正适合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我们对现行的GDP分析一下;大肆砍伐森林导致的木材产出和进一步的产品加工都被计算进了GDP之中,但对植被的破坏,加工工业对空气的污染却没有在GDP中扣除;相反,人们从污染地区出发坐火车或飞机到空气清新地区享受大自然,会再一次被计入GDP之中。工人开采出来的煤算进了GDP中,但引发的疾病治疗费用和对工人生产力的损伤不但没有从GDP中扣除,相反,这儿的医疗费用还会再一次计入GDP中。破坏自然生产力的过程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值提供了两次机会,巨大、快速的经济增长常常建立在对自然资本的过度开采和耗竭基础之上,即建立在技术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之间的不协调基础上,建立在能源、森林、良田、地下水、渔业以及某些领域劳动者的健康等因素的不可持续性发展之基础上。

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产生环境的主要原因。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快速增长,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近年来,土地资源的浪费严重,全国6000多开发区有一半多是违反规定越权审批的。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最近对约500家已建立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结果大约一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这一轮经济过热中,政府直接投资的比例超过60%,政府通过廉价征用土地促进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开发区的过度膨胀。在很多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否则很难见效。

三、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

社会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于人民大众,这是一个十分浅显而又特别重要的道理。科学、合理的发展必须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绝不只是经济的范畴,更不能以GDP取代一切。惠及人民大众的发展,必须包含经济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机会平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真正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需要。这种社会发展正适合于和谐社会。我认为,和谐社会发展战略取向上,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建立绿色GDP制度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必须有所权衡,一方面必须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必须从经济增长中拿出一定的份额用于环境保护。这样,我国每年GDP的增长应该有1%与环境保护相关。我们可以得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平均增长速度的规范预测分析结果为7.2――8.7%。也就是说,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实现赶照目标并不出现大问题,我国经济必须保持7.2――8.7%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绿色GDP,即在通常的GDP中减去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挽回资源损失和修复生态平衡所需支付的经济投资。因此,绿色GDP是一个反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建立不同层次的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将绿色核算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企业、社会、政府自觉加强环境保护,避免环境破坏。绿色GDP应成为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2、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向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第二,实现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要靠市场理性和生态理性的高度融合才能实现。而实现这一融合的经济形式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原则是:资源利用减量化,资源回收再用和资源循环再生。其目的就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在资源循环减量利用的过程中所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不仅针对市场需要,而且也可以很好节约成本,使资源、能源、水、森林等发挥出更高的效率。这样,社会、经济和生态就进入了一个和谐统一的良性发展轨道。第三,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同步建设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扩大城市环境容量。政府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在资源配置上要从产业倾斜转向公共品投入,加强国民教育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为城乡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体制条件。第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最初的5年到10年,是西部开发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把发展科技教育和加快人才培养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开发的强大动力。要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要提高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3、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取代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

传统发展观把追求物质需要看做是人的惟一目标,这种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一方面破坏了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同时导致了社会、生态危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则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取代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是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实现过程和人自身价值的提高过程。以人为本的整合发展观念要求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在发展中,一是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公正,自觉防止竭泽而渔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二是注重与他人之间的公正,倡导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自觉抑制种种无节制滥用资源环境影响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三是主张消除贫富差距,实现代内平等,以及当代人的发展为后代人发展提供进一步发展潜力,实现代际公平。

第2篇

(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地位上升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先扩大而后缩小的态势,2005年以来差距缩小态势尤为明显。四大地带经济总量占全国(为各地区加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反映了这一情况。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先由2000年的17.1%下降为2005年的16.9%,但2006年后呈现持续提高态势,到2010年达到18.6%,10年间总体为上升态势。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同样为先降后升,由2000年的20.4%下降为2006年的18.7%后持续上升,2010年为19.7%。与之对应,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先升后降,由2000年的52.5%上升为2007年的55.7%后逐年下降,2010年为53.1%(参见图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近,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由2000年的10.0%下降为2010年的8.6%。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近年来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比重的提升主要是因其生产总值的增速更快。

(三)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2005年后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加快,各大地带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扭转了2000年后扩大的局面,开始呈现缩小趋势。如表1所示,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为156.5%,2004年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值为159.8%,之后逐年下降,2010年下降为142.2%。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的比值则先降后升,2003分别下降为近10年的最低值65.7%和59.2%,之后逐年上升,2010年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4%和69.0%。2000年后,省区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异系数保持上升,2004年有所下降后继续上升,但在2005年后持续下降,2010年为0.44,已明显低于2000年时0.57的水平,表明本世纪10年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缩小。

(四)沿海-内地之间差距缩小是主要因素锡尔(Theil)系数可将地区差距分解为地带之间和地带内差距。计算锡尔系数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主要是由于沿海和内地差距缩小所带来的。反映地区发展全部差距的曲线与变异系数反映的态势大体相同,即在2004年时有所上升,之后基本为持续下降态势,2010年全部差距的锡尔系数为0.037,明显低于2000年时0.050的水平,反映了我国地区差距缩小的态势。

二、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未有明显缩小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仍有所扩大与2005年相比,2010年西部地区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图书量有所提升,但生师比仍在提高;中部地区生师比虽然没有提高,但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图书藏量则有所降低;中西部地区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的台数则均略有下降。从小学教育看,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中部地区小学生师比仍在提高,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的台数和生均图书数量则有所下降。分城乡来看,四大地带在教育软、硬件方面的差距不尽相同。以生师比代表教育的软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县镇之间的差距大于城市和农村。2010年普通初中生师比东部县镇比西部低2.3,而东部城市比西部低2.0,东部农村比西部低2.2。以生均校舍面积代表硬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城市间差距大于县镇和农村差距。2010年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东部城市比西部高4平方米,东部县镇比西部高2.2平方米,东部农村比西部高2平方米。

(二)区域间医疗人员方面差距明显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方面的差距已有所缩小,但西部地区万人医生数量仍在下降。

(三)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仍相对滞后从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来看,尽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在提高,但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相比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小,这意味着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反而有所扩大,2009年与2005年相比,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东部地区提高了6.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只提高了2.95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下降了0.56个百分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0.42和5.59个百分点,但与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提高16.28和17.85个百分点相比,提高幅度相对不高;失业保险的参保率中西部地区呈下降态势,这与东部地区12.37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

三、区域政策的取向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的不同变化态势,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一)提高区域政策的区域瞄准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相继提出和实施了以四大地带为政策实施区域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政策操作中很难按地带进行,而实际上是按政策目标或区域类型进行。在当前地带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所缩小的情况下,应在以四大地带为单元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下,细分政策实施区域,提高政策的区域瞄准性。可以考虑按县级单元为基础单元确定受援地区。建议逐步以县级单元为政策基础单元,特别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方面更需如此,以确保政策实施效果和受益群体利益。可将全国各县按人均生产总值进行排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定比例(如75%)的地区列为资助地区,接受来自中央和省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助额度与这些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成正比。当然,细分政策区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障这些区域有信息量充分的统计数据,提高县级统计数据质量是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二)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师资水平,一是需要加快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改善其生活办公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农村教师职称晋升、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在继续实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外,完善教师编制核定办法,适当增加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编制。三是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完善师资培训网络。四是改善目前中央和地方在教育经费各项目均分别投入的方式,采取中央财政负担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工资的方式,即中央根据教师工作的艰苦程度确定工资和津贴标准,由中央财政全额出资负担其工资的方式,以此保障教师队伍稳定,从而加快提升贫困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

(三)加强中西部地区县镇办学条件的改善从生师比和校舍情况看,县镇的区域差距大于农村地区。虽然目前对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集中办学有所争议,但人口向县镇集中符合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发展需要,为此需要把提高县镇义务教育师资和设施水平作为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和区域差距的重点。在学校硬件建设上,在加强校舍等设施建设外,需要根据目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配套水平。对于边远地区和山区而言,针对目前小学生远距离就读的实际困难,可增加这些地区小学数量和改善其办学条件。

第3篇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双赢关系

1.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与发展的,又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动力源”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现代劳动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和技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而作为劳动者,如果不经过系统专门技能训练,是无法参与到其中的经济活动的因此,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充分的人才储备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人才结构,是区域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承担着为本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中,高等教育沾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后发型地区要实现赶超,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高等教育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一方面,通过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储备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多规格多层次多样化的劳动者,不断改善本地区的人才锤构,从而推动和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次,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等学校人才荟萃,科研实力雄厚,处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地位,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高等学校在增强地区竞争力方面有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生产,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的制胜法宝,如美国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娃谷)犹他州的盐湖城地区曰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等。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敎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着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随着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地方政府对区域内高每教育资源的统筹权在不断加大,并直接为公办高等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地方财政拨款成为高等教育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高等教育要谋求更深远的发展,就必须取得属地在教育经费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扶持而地方财政收入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区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提高教育经费投入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增加教育投入的基础和前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在教育经费上投入的就越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投入越少,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就越慢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到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生源办学乃至生存发展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矢,每年进入就业市该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持续增加,仅2014年,就有727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剧增由于地方高校毕业生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奋会发展服务,因此,地方经济的结构和发展状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十分突出当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大,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越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就越好

(3)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和条件

    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的要求M高等教育对现代社会的适应,主要体现在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规格等方面符合社会和经条建设发展的要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具体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势必要亲高等教育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主动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水平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布局结构等等,M而推动高骞教育的教学理念,力学体制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深化,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二、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路径择

1.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引导服务和协调的多重作用

政府是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的发起者支持者服务者监督者和协调者高等教育与区域的良性S动离芣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依据区域发展现状和未菜发展的战略目标,统筹兼顾,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使区域内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有机结合与协调羞展同时由于诠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会涉及不同b利益主体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目标和动机,政府还要积磁主动地采取各#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发挥协调支持引导服务监督等作用和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殛良性互动邊供法律政策制度资源和技术上的支持,如加大舆论宣传力,为嵩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纽带作用,协调高等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各参与方通力合作,卖现共赢,促进互刼的良性发展等等。

2.高等学校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区域发展服务

属地政府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区域高等学校可持续浚展的重要保证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凸显服务地方的大学精神,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致力于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首先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高等学後要为区域发展培养和造就各种特色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就必须使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相适应因此,高等学校必须依据本地区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培养新型和特色学科,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设置一些直接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专业,使之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次要立足地方科研需求开展应用型研究高等#校必须坚持科技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地方科研需求,立足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提升区域竞争力再次要充分发挥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优势,着另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实际操作方案。

3.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第4篇

关键词:家庭基本支出 民间投资 就业 分配结构 有效需求

家庭基本支出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于生存的必需支出主要有吃、穿、用、住、行等,其所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便是家庭基本支出比例。从家庭可支配收入中扣除家庭基本支出后的剩余部分是家庭消费剩余,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家庭消费剩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限,家庭的消费剩余一般不用于进行投资,只能通过储蓄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间接作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消费剩余可直接用于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效应很明显,尤其是消费剩余作为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对于民间投资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

家庭投资的多寡取决于基本支出占总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减少基本支出部分,就可以增大投资所占份额。我国由于基本支出中某些项目开支过大,致使家庭收入中进入投资领域的份额很小,虽然基本支出类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虽以储蓄的形式存在,但它并不能算作投资资金,因为这部分收入已经预算到基本支出项目上了。

当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由于基本支出比例过高,基本没有什么消费剩余,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房价虚高。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也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其房价均异常走高,房价与收入之比已经超过10倍,有些城市甚至超过15倍,而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合理的比例是3-6倍。造成房价虚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价格高。据测算,城市土地费用约占总房价的30%。当前土地价格还在不断上涨,从而使得房价进一步上涨,反过来,房价上涨又使地价上扬,但这种价格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反应,也不是合理市场竞争的真正反映。二个利润率不合理。目前商品房利润率已超过20%,且继续呈上扬趋势。这个利润率不但远远高于我国一般工商业4-6%的利润率,且远远高于国际同业10%的利润率水平。三是财产税赋制度极不合理。目前国内所购的住宅,要把50年(商业用房)至70年(民用住宅)的财产税一次性缴齐。这样的收费办法与逐年缴付的办法在价格上相比,结果差别极大。如果采用逐年缴付的办法,初始房价将会下将30%左右。四是房地产市场不规范,造就了很多“炒房团”,人为地抬高了价格。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将这个原因列为房价飙升的首要原因。炒房者把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使楼市的需求被虚假放大,造成了楼市旺盛的假象。一方面,很多老百姓买不起房,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住房空置,但房价却仍在上涨,这正是不规范的房地产市场的表现。

二是子女费用高扬。据中国社会院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在家庭总消费中超过了房价,排在第一位。高扬的子女教育费用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无疑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今,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亦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其费用都涨得让人无力应对,教育改革成了收费改革。而教育在我国的需求弹性太小,甚至没有弹性,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在人们的心目中,“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意识根深蒂固,这就意味着子女教育已成为家庭的必须支出项目。许多家庭因为子女教育而返贫、举债,甚至卖血的事例也不鲜见。据甘肃省农业部门2004年的抽样调查显示,在甘肃省新返贫的农民中,出于教育因素而返贫的的数量占返贫总数的50%。教育已成为甘肃农民返贫的第一因素。[i]

三是医疗费用攀升。据卫生部卫生统计中心的资料,近年来,医疗费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大大超过了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医疗费用逐步成为生活费用中的大项支出。对于一个不很富裕的家庭成员来说,如果得了相对比较大的病,也许就成了其家庭痛苦的开始,一个很有希望的家庭很可能因此而陷入困境,从此一撅不振。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患病率为14.3%,比1993年增加了0.3%;就诊率却从1993年的17%下降到13.4%,住院率与十年前的3.6%持平。虽然患病的人多了,但看病的人却少了。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患病因经济困难未者的比例接近四成。 二、家庭基本支出比例过高对的

家庭基本支出比例过高的现实,有其正面效应,比如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政府的控制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无论是住房,还是医疗,其价格上涨,都相应地刺激了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从其负面效应来看,其危害性更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民间投资和就业不利。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繁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间投资(不是所谓的股市投机)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投资无论是绝对投资额还是在总投资中的所占比重,都有了较大增长,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不断扩大。近10年来,我国民间投资的年均增长比国有单位投资高出了近10个百分点,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量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26.91%上升到2002年的72.60%,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部分[ii]。可以说,民间投资在发展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吸纳就业、繁荣市场和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直接投资的比例将进一步减少,民间投资将会进一步增加。然而近年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长放缓,很多行业中的民间投资启动乏力。这其中,有制度、体制、政策等各方面的原因,但这些原因对于民间投资来说,都是外因。这些外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但真正决定民间投资的却是内因,是民间资本本身,民间投资之源。而作为民间投资之源的家庭消费剩余由于基本支出比例过大,家庭在基本支出后所剩无几,对于大部分靠自我筹资的民间投资来说,无疑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从根源上讲,提高民间投资的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确定适度的基本支出比例。如果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有合理而适度的基本支出,那么其剩余就是民间资本的重要来源,没有这个来源,任何良好的制度都是空谈。而就是这有限的家庭消费剩余,也没有真正投向实业。

根据对我国中等收入者家庭的调查,其家庭基本支出后的剩余在一定程度上进入投资领域。但其大部分投向是领域而不是实业。在当前金融业不完善,股市与业绩相脱离的情况下,把资金投向股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结果只是利益的再分配而已,并不能使资本真正增殖,且没有创造就业岗位。其原因,一是资本量太少,那些投资需求比较大的行业往往由于资金需求量大而不能进入,而那些入行门槛低的行业,很多都已经由于投资过多,过度竞争,利润微薄,从而使很多小额资金只能投向金融市场;二是制度机制的限制和投融资体系不完善所造成。对于城市中的低收入家庭和大部分家庭,家庭消费剩余几乎没有,谈不上投资与致富。

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就业难是当前社会最突出的之一。在当前情况下,城镇下岗职工需要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需要就业,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也需要就业,待就业的人数每年要新增上千万。增加就业岗位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大投资,尤其是增加民间投资,投资是创造就业的发动机。数量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实施减员增效的国有、集体大中型企业来说,不太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他们自身也不太可能自我投资,自我实现就业。所以,这一部分人员的就业必然会依赖民营企业来解决,尤其是要依赖于一些民营的劳动密集性企业来解决。同时,随着民间投资在地理位置上的扩散,也有利于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而这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和必由之路。可见,民间投资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也使得作为民间投资之源的家庭消费剩余显示出其重要性。

二是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和社会稳定不利,也不利于社会公平。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其分配格局应该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或者说“纺缍形”、“枣核形”,也就是说中等收人者的比重在社会中应占大部分。而目前我国的收人分配格局呈“金字塔”形:上头小,中间少,底部大,而且这个“金字塔”的顶部应当说是很尖的,底部是很宽的,即很富的人很少,很穷的人却很多,处于中间阶层的人也不多。这种分配格局应该说是比较危险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iii]。要实现这种目标,就要使家庭的收入来源多元化,不仅要有工资收入,也得有投资性收入。但是家庭基本支出太大使得家庭消费剩余不足以进行投资来获得收益,从而不利于这种社会分配格局的形成。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目前社会贫富差距不仅大而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如果不加以调解和控制,最终会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威胁。但是,共同致富不能靠“劫富济贫”来实现,而应该让人民在保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有一定的消费剩余用来投资和创业,让人民自我致富。民富则国强,强国的人民大部分都是富人,不是大富也是小富。可是目前,我国很多家庭在基本支出比例如此之高,使得在人民中只有极少数人具有投资能力,大多数人只能去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造成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恶性循环。人生本来应追求幸福,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在天价的住房、高昂的子女教育费用和日日见涨的医疗费用面前,只能在焦虑与煎熬中度过。为了住房,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断的积蓄,为了子女,只能放弃自己;不经意的一场病,也会让很多家庭一撅不振,从此与致富、幸福无缘而与贫困和不幸相伴。如此下去,贫富差距不可能有缩小之日,社会主义的公平性也不会在现实中得以体现。

三是对消费需求形成不利。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的就业水平,主要表现为收入的函数。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收入增速不如物价上涨快,尤其是耐用消费品价格的极度上涨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支付能力。虽然家庭储蓄存款年年创新高,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手段刺激消费,但收效甚小。消费需求不足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增加消费需求的着眼点只能是增加收入。然而过高的基本支出比例,使得家庭消费主要集中在住房、子女消费等少数几个大项上,从而造成消费结构不合理,对于其它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减少,造成很多产品滞销,生产能力不能完全释放,间接制约了家庭收入的增长;过高的基本支出比例使得家庭基本消费后所剩无几,不足以用来投资,从而减少家庭收入渠道,降低家庭收入。我国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却不足,是很严重的问题。扩大需求,把眼睛盯在老百姓的钱袋上,千方百计地要把十几万亿的民间储蓄挤出来,压出来,引诱出来。但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或预期的收益,储蓄是不能用作消费的。储蓄在当前情况下对老百姓是最真实的保险,是对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的最实际的保险。扩大需求的根本出路在于投资,在于给民间投资以营养,在于降低比例过高的基本支出,从而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基础性因素,释放民间投资蕴藏的更大能量。

[i] 兰昆,《经济导报》2004年1月1日

第5篇

城乡统筹,即打破城与乡分割的局面,在保留城乡各自特点的基础之上,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以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2008年初,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快推进以庄河为重点的北黄海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为做大做强庄河、推进庄河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新的契机,在这个背景下,协调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关系是庄河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国家政策指引

为改变我国城乡二元发展状态,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随后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此后相继出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建设;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等重要内容,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可持续的政策指引与要求。

二、大连城乡统筹目标

大连市提出“建立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全面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城乡统筹总体目标、“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氛围,重点有所突破,缩小城乡差距”的近期目标和“形成城乡发展格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结合自身城乡发展概况,目前大连正在积极探索全域城市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并提出着重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措施。

三、庄河城乡统筹目标确立

结合国家政策要求,落实大连市城乡统筹的发展目标,将庄河市城乡统筹目标确立为:全面推进庄河市建设“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示范城市和东北亚经济协作区域平台”的发展进程;加快乡镇与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庄河市城乡“经济联动、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永续”的发展格局。

四、总体战略

依据庄河市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结合庄河市城乡发展现状,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是:以人口积聚为重点,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动城乡人口的合理布局;以市场经济为核心,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推进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以空间优化为方式,通过差异化的空间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发展。

人口战略

加快城镇化速度,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促进城乡人口资源的最佳配置。

(一)引导人口合理转移与分布

促进市域协调发展,合理确定集镇和村庄发展规模,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制定完善的人口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结合生态保育地区的生态建设,探索积极的方式,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对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实行有效引导,鼓励人口的集约化、城镇化。

(二)推进城镇建设

选择条件良好的城镇建设成为分工明确的中心镇。完善中心镇的综合服务职能,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鼓励发展,避免全面开花、低水平重复建设,把小城镇建设同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口向城镇合理分布,提高城镇化水平。

统筹考虑中心镇、条件好的城镇与周边乡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空间管制,加强生态保护,探索适合庄河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发展模式。

市场战略

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构建庄河城乡经济发展平台,加速城镇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提高城乡市场化进程,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

(一)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

市场是连接产业与产品受益群的纽带,是产品流通、配置、交换的主要途径和载体,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强调城乡市场的统一,加强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和土地等各种市场要素的无障碍流通。

(二)加速城镇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推进城镇工业化、农村现代化,提高城乡市场化进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也是城镇体系形成的动力源泉。加速庄河市城镇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地提高,借助工业化对农村廉价劳动力和工业原料等资源的需求,带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农业产业化、商品化,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来源,带动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促进庄河城乡经济的融合。

(三)健全资源流通保障体系

增强城乡市场的联系,消除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障碍,建立各种资源在城乡市场和谐流通的保障体系。

空间战略

依据庄河南北地区的不同特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立“差异化的空间发展策略”,采用以“点轴”与“增长极核”相结合的空间发展模式,强化沿海城镇集聚,明确各级城镇和产业区合理规模和特色职能。构建“一带两轴,一核两极四城三镇”的城镇空间结构实现庄河市城乡又好又快发展。

图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一)城镇建设

1.优先发展重点城镇

以提升中心城市发展建设为主,发展具有产业积聚效应的城镇建设为辅助,推进产业集聚和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提高工业集聚程度;引导建设用地指标和相关投资集中,集约化发展,实现城市建设空间向优势区位集聚,构筑庄河沿海城镇带,促进经济全面发展;鼓励腹地乡镇接受沿海经济产业带辐射。

2.发展规划和政策分类指导

依据发展条件,对区域小城镇制定不同发展规划和政策,鼓励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的城镇进行协作和联动发展。

3.合理确定小城镇产业定位

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优化,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的产业梯度结构。重点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注重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

4.协调小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现代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的生活污染、村镇企业布局不当产生的工业污染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整治和管理对策。

5.加强设施建设,引导小城镇空间集中发展

建立与现代化接轨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社会服务设施,提升小城镇整体的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引导小城镇集约发展,促进人口集聚。

图2 市域城乡统筹村庄类型划分图

(二)乡村建设

1.空间分类

以现有生态环境为基底,结合各村庄的资源条件与空间分布状况,对辖区内的村庄进行分类,全面统筹区域村庄发展建设。

2.管理方式

将村庄分为一般行政村和中心村两级管理。遵循“区位条件优越、服务半径合理、资源条件与基础设施较好、具备发展潜力、有一定集聚规模” 等原则,确立一定数量的中心村,在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优先于周边村庄,成为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娱乐中心。

3.建设标准

(1)设施建设。完善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气、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文教、医疗、文化等公益性公共设施。

(2)景观环境。鼓励维持传统风貌的乡村整治与建设,降低建设密度,置换出来的土地转为农业生产用地或生态保育区。

第6篇

交通运输能融入社会生产的全过程,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始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方式不断丰富,运量不断增加,这其中公路运输又具备点对点直达运输的唯一优势,也就是说它可以一次性直达终点,门对门,户对户,无需二次转运和分流,如现代物流业中的宅急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在这点上,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则无法比拟,这几种运输方式更多的还需要公路的二次甚至多次分流,才能把货物最终送达目的地,这不仅延长了运输的时间,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由于公路运输网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可以说公路运输就在你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身边,随时就能提供运输服务,满足你生产生活的需求,方便、及时、便捷。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不仅对地区之间经济发展起到的互联互通的作用,同时也为城镇居民提供就业,为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平台。它适应性强,不受货、客供给量的限制,对不同量的客、货运输都能提供相应的运力和方式,灵活多样。公路的建设密切了城乡与外地发达地区的沟通和联系,是先进技术、科技信息、管理理念、传递的有效载体与平台,拉近距离缩小差距,对于改变落后地区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理念、行为都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缩短,城乡与外地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有利于促进信息交流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公路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公路运输业的需要增加,公路运输业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路运输已经深入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一)公路运输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者获得原材料都是通过运输来实现的,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具有相互依速的特性,而无论选择哪种运输方式,而最终大都离不开公路运输这一重要环节,它延续和接力未完成的运输服务。它点对点、门对门、户对户的特点忆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所不可或缺,因此公路运输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公路运输成本相对低廉

公路运输使得地区间货物流通的时间大大缩短,这不仅加快了地区间货物流通的速度,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运输成本。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它安全、经济、快速、舒适的特性条件极大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也解决了普通公路高能高耗的问题,使之运输质量极大改善。高速公路的节能高效,更便捷、更经济,它使各种运输资源之间进行有效调节,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公路运输是其它运输方式的有效补充

公路运输可以有效补充其他运输方式的不足,公路运输不像其它运输方式那样,因行为一垄断而存在体制僵化、模式单一等憋端。对其他运输方式之间产生的断裂进行衔接,起到了衔接、传承的作用,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相互配合、完善,从而促进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三、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第7篇

在上海与中国制定新的5年计划、谋划更高发展目标之际,我据多年的实践与自我感悟及对近年来国际、国内、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认知,谈谈我对今后中国与上海经济社会今后发展的方向趋势、主要问题与风险及对策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与思考,抛砖引玉,以集思立世之良策。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伴随着全球影响力日渐强大,一直处在跌宕起伏的高风险运行状态中。现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且深得社会认同的看法是: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中初级)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中国国家的深度与广度,这种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肯定还能持续很长时间,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过程再带动中国高速发展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是没问题的。这种观点过于天真乐观了。大国发展过程是从来不可能复制的。自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与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地球环境与世界经济进入极为异常、多难与动荡时期,也许人类已经踏入一个需要改变与调整的发展阶段,中国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模式,美国近百年的大国风光,可能都将过时。中国、上海,都已经走到了人类历史舞台的前台,只有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智慧、更新的潮流、更高的目标、更强的实力,才能在当代人类历史大舞台上,挥洒自如、引人入胜地演绎中华民族的华彩乐章,彰显东方大国的风采与魅力。

一、引言

自从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产能过剩与出口一蹶不振,迫使中国经济走向更加依赖刺激内需、鼓励创新的战略调整之路。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慢下来,上海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今后这可能会成为常态。假如国内经济今后数年以8—6%的速度增长,上海可能会是7—5%的速度,这对一个超大国家与一个超大城市来讲,都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适应过程。

横向比较,上海作为国内经济中心的地位优势,在弱化而不是在加强。gdp占国内总量的分额不断在缩小,原有的强势地位不断被兄弟城市超越。以2008年为例,上海的gdp是136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7亿元、进出口贸易额3221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4829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1366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442亿元、存款总额35589亿元、其中居民存款额12083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350亿元、财政收入2382亿元、人口1888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8:45.5:53.7 ;

而北京2008年的有关数据为:gdp是104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9亿元、进出口贸易额2718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3826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1908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498亿元、存款总额4398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额11955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610亿元、财政收入1837亿元、人口1695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25.7:73.2 ;

深圳2008年的有关数据为:gdp是78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亿元、进出口贸易额2999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1467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44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012亿元、存款总额13011亿元、其中居民存款额9058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260亿元、财政收入800亿元、人口876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1:48.9:51.0 ;

人们一直惯性地认为,上海是至少是国内的金融、贸易中心,但事实上gdp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小,金融业附加值、货币存款资源、人均存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已经被北京超越,进出口贸易、高科技产业附加值一直又是深圳领跑,上海经济金融贸易国内中心地位面临强大的竞争与挑战。

再比较比较发展素质与质量。人均生产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科研投入、高端产业发展速度等等,已经远落后于北京、深圳等城市。未来是创新的社会,年轻的深圳本身在国内科技创新领域就走在国内的前列,深圳的金融市场同样又充满活力,具备挑战上海作为国内资本市场领先地位的潜力,2009年满载希望、充满活力的创业板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起航,更使深圳的创新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如虎添翼,如果上海不能在代表未来的多种小企业股权融资与转让交易市场的发展建设中有所作为,从最重要的市场交易量与上市公司数量指标来讲,未来深圳甚至存在超越上海的可能。

有比较才有鉴别。上海与中国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到底如何还是让专家学者们研究分析吧,我在这里罗列数据只是想提个醒:上海要建设国际化的金融、贸易、商业、文化中心,并不完全具备舍我其谁的领先优势。

中国经济长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改变中国,也在深刻影响世界。2008年开始的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预示着人类一个时代的结束,对中国与上海来讲,危机确实孕育着更大进步与更大超越的机会,关键是在战略战术上如何顺应与把握。

二、现实巨变、困境矛盾、内在逻辑及策略选择

(一)巨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以为地球上发生的标志性的事件包括:网络社会与网络经济开始盛行,911灾难与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以原油达到147美元/桶为标志的能源资源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环境危机加剧、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包括大地震、大水灾、大流行病等等),中国开始真正影响世界、全球进入多极化合作时代、美国出现第一位黑人平民总统等。

通信网络与虚拟文化的发展,使地球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人类沟通的时空隔阂已经消失,如果再有一种方便流行的语言翻译工具,或人类语言文字实行统一,全世界真的就成为一个言论自由的网络大家庭了。人类网络时代刚刚开始,仍将呈现巨大的潜力与能量。网络经济与虚拟社会活动,环保节能、思想自由、信息量大创意多传播快、运行成本低等等,但危害也较大,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直接接触交流减少,生命的本质属性——自然、运动、社会性,难以表现,长此以往人可能会退化、身心难以健康。网络是一种工具,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但最好不要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

911灾难是美国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拐点。形式上虽说只是一个超乎人们想象的恐怖事件,但重创的却是美国经济体系的心脏,一个小小的恐怖组织或病毒,能成功挑战强大美国的防务自卫与反击力量,并制造出千古的骇人事件,难以用偶然性解释。与之相关的,美国出兵伊拉克半个月内消灭萨达姆政权,但耗资庞大的军事行动5—6年后仍然没有得到伊拉克民众的认同与拥戴,美国也只有在没有真正取得战争胜利的情形下决定自我撤兵,强大美国的意志与价值观并不象以前一样具有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与之相应的,是美元持续走弱了近10年,而且似乎有日薄西山、每况愈下之势,可能未来世人面对的将是另一个价值层面的美钞。另一方面,美国人过去一、二十年内消费过度、坐吃山空,而且过度鼓吹自由化、私有化,国家与企业价值空壳化,社会与集体的力量不断被削剪。正是因为此,在2008年开始爆发的、起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美国金融经济体系表现得不堪一击,赫赫有名的大企业纷纷倒下,美国经济的核心体系——金融与房地产遭到重创。美国可能存在在下坡路上加速衰败的趋势,优越惯了的美国人可能有一个非常长的不适应过程,更多的美国人与美国企业会走出国门来到充满希望的地方淘金,美国也肯定开始走向变革之路。过多的学习效仿美国过时的东西,或者过多的依赖与追随美国,是不明智的。

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是世界步入多极时代的重要推动力。盛衰是此消彼长的过程,一种价值观、生活模式、社会制度,不可能一直处于生命周期的青壮年时期,总有衰落的时候,美国引领世界的时代是该结束了;但人类并不一定肯定迎来中国时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惊人的成就,但是靠大规模粗放投资与廉价出口带动,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环境、牺牲广大劳动者与全体国民的利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且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资源紧张、环境恶化、重灾频发、产业结构畸形过度、社会矛盾丛生,等等,这些因素无一不是致命的原子弹。虽然幸运之神在关照中国,但未来中国只有主动改变、迎难而上,创造出真正能够担当起领导世界潮流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社会制度与人类发展价值观,才可能真正引领人类进入又一个更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时代。

(二)困境矛盾、内在危机与出路选择

中国人多,在自由竞争制度下,通过不断扩大投资、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改变或污染自然生态,来真正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全面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是不可能的。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态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破坏与消耗,已经接近自然生态可以承载的极限状态,(流行病肆虐、异常天气天象频繁、水资源能源紧张等等都是具体表现);局部与整体、城市与农村、西部与东部、规模企业与弱小企业、精英与平民、老板与农民工等等层面或阶层的富裕与收入水平及发展机会差距所引起的矛盾,也到了可能动摇国家稳定基础的程度。我们现在人均gdp才3000美元左右,距离当代人均20000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非常遥远;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的发展与分配方式,按原有模式再发展十几年,国内经济发展的动态总量在目前的基础上可能会再扩大一倍或更高,人均gdp可能会达6000—7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以上,但持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持续紧张的资源供应、持续膨胀的经济与金融泡沫、持续加大的收入差距与财富集中度、让世界更加恐怖的生产过剩能力,等等问题与矛盾,不可能再给我们这么多和平地扩张gdp的时间,这些问题与矛盾都可能成为我们自己打垮自己或被打垮的内在因素与主导力量。难以预料、难于抵御与难于避免的天灾、人祸与外来侵害,都会迫使我们改变简单、粗放、甚至是掠夺性的积累扩张gdp与个人财产的生产与创富行为模式。

现在真正到了必须将关心公平、关心未来放在比关心当前效益更为重要的地位的时候了。没有将来的利益价值为零,失缺公平的利益价值为负值,掠夺性的经济逐利活动与扭曲性的社会财富分配,终将受到自然与社会的惩罚与唾弃。公平与效益,本来就不适合规范为一个对立的矛盾体。牺牲未来、违反基本公平原则的利益追求,是短命的自私自利行为,根本就不应该成为国家意志与国家策略;个人利益至上、金钱欲望不断膨胀、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价值观是非观扭曲环境下“优胜劣汰”的社会发展逻辑,永远不可能成就和谐美好幸福的社会,永远也不可能自然地实现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文明富裕。如果社会私欲横流、仇恨累累、一盘散沙,如果社会没有稳定的基础,如果资源耗竭、大地干枯耕地紧张,如果大气异常、空气浑浊、洁净水源短缺、自然灾害与流行病频发,民族、国家、人类的未来都是未知数,一个人的地位、金钱、房产能保自家性命吗?将百年的大树掠栽在自己院中,将生产必需口粮的耕地用于豪宅、高速公路,或用于产能过剩行业的工厂甚至是污染性的落后作坊,将千万年积累遗传下来的自然资源掏空、破坏与污染,只有贪婪的索取没有奉献,能不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吗?地球、大气、自然物态,空气、水、土壤,矿藏、森林,等等,不是一个人的甚至不是一个国家的,是不能用金钱、地位、强权来衡量或交换或霸占的,破坏、污染、耗尽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包括最普通的水与空气,是不能复生的,害了他人,也拯救不了自己。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看是无处不在、廉价的,却是无价的。公平、未来、文明的现实内涵也在此,它不但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分配不公,不断改善国民整体生活与社会文明环境,提高社会整体健康发展的综合效益水平,是三位一体的改善人与人关系的关联方面;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保护水源、大气、地球,同样是相互关联的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诸方面。人与人、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诸多被极化的矛盾,正是今后必须重点解决的。

与大自然比较,个人或者整个人类都是渺小的,人类社会可能只是大自然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地球升温、空气污浊、江湖污染、微生物细菌滋生与弥散、地质构造变异、气候异常等等,对人类来讲,都是灭顶的灾难。整个地球是个有机体,人类的活动,已经严重影响与改变着地球环境的自然变化状态:人类一年将差不多20亿吨废气排在大气中,平均到人类居住区大约每平方米几公斤;每年向地球制造丢弃的垃圾上百亿吨规模,估计堆积起来超过泰山;每年开挖地下资源上百亿吨,侵吞与破坏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自然土地与山水生态,向大气排放差不多相当于百亿吨煤的热量,…。这样的人类活动影响,有机的地球环境能不发生巨变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地球生态因变而变,而且是不可逆的、加速的过程,相对大自然来讲极为弱小的人类,面临不堪想象的生存风险。

未来的5—10年,地球人类处在发展历史的重要关口,中国也是。气候变化加剧异常,导致发生全球粮食突减、奇异病毒流行、超强地震频发等全球性灾难的概率更高;货币持续泛滥,能源资源价格持续上涨、石油价格可能超过200美元/桶甚至更高,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更为恐怖的投机豪夺与金融经济危机或地域冲突;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如果不调整发展思路与生产模式,在扭曲的分配制度、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利机制、自私逐利贪婪的价值观、装备代替人工等社会环境下,非但不能有效增加就业、提高社会广大低中层劳动者的收入、实现全民富裕,而且将使社会积累更为深重的贫富裂痕与不公,环境污染与产能泡沫、资源浪费更为严重,如此以来即使不出现严重环境危机,也必将产生因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金钱财富畸形不公积累而导致的严重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

中国经济与社会,现在被高投资、高速度、高资源房产价格、高权利投入与参与度所绑架,就象在高山上弯道下坡行驶又必须加速赶路的重载卡车,随时可能出现翻车危险。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存尖锐矛盾,需要大思想、大智慧,需要精神巨人;在钞票漫天、老总遍地、到处是开发区工厂车间交易场所的今天,中国需要文化思想上的升华巨变。人生是美好的,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有无穷尽的有意义的事情去追求探索,以公司生意、工作挣钱、花钱享乐为生活的全部,对许多人来讲是遗憾的,办公楼、工厂、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等等,只是工作生存的工具道具,没有生命价值;生命是纯洁的,时间是公平的,来去无形,众多人日日追求金钱暴增,参与掠夺性的炒房、瓜分资源与国有公众财产,不劳而获,将本来属于全体国民或广大弱势群体的财富与未来盗为己有,“成就财富梦想”,这些如何让个人的灵魂在岁月时光中留痕?如何面对纯真的子孙,如何面对失去土地、失去工作、失去一切的生灵?财富都是炒出来的、聪明投机出来的、偷盗来的,这与老鼠有何区别?

中国商品化、市场化的改革开放行为已经走向畸形,中国现在不但缺失成熟普世的社会价值观,而且正在自私、贪婪、堕落、冷漠的环境世界迷失(一个信仰缺失,或者信仰落后腐朽的国家或民族,很容易自垮或被打垮的)。权利可以商品化(交易)、法律可以商品化(交易),有关国民整体利益与未来、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国家口舌、甚至民族精神的领域都在商品化(交易),本身必须体现全民意志、应由全民公决的事务,都由私人占有与决定,这是非常危险与畸形恶毒的。吃住是人立命之本,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粮食、房子都可以大张旗鼓地作赌注去“竞争”、掠夺、炒赌,实乃灭绝人性,引火自焚。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高涨阶段,按照“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逻辑”,全国范围内地价、房价持续上涨,资产证券化、全民买房买股、楼市股市持续牛市,对城市化快速实现有利——这是“自由市场”制度下猖狂逐利式的,物极必反,命运更惨;更何况大约有超过50%以上的中国人没有多少钱与能力买房子、买股票,这种自由市场的逐利规则本身就缺乏自由平等的社会基础。更进一步讲,如果中国很快就房子林立、道路纵横、车流滚滚,由此社会经济活动与经济产业集中度达到60%、70%甚至80%以上,然后怎么维持与发展?结局肯定是比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更痛苦的漫长衰败!循序渐进,均衡和谐,科学发展,方能持久。中国必须控制商品房、工业厂房的空置率,严格控制居住面积达到平均水平以上的2套房以上的买卖及异地购房行为,加快农村城市化与户籍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计划,加快全民均等公平享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土地、房屋闲置成本,放开股票发行管制、向国内更广泛的小企业与创业者开放国内资本市场,让国内市场价格畸形结构回归公平价值轨道,公平社会分配制度,使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良性的、全民得利的、有着美好未来的过程。

(三)公平分配

分配制度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是人生与社会价值观、社会关系、社会制度问题。人与人之间,要体现基本的人性平等,在公平的尺度下不但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还要体现应有的互助与人文关爱;人与资本之间,要体现主人与工具的关系,不能让资本剥削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集体与国家,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不但要体现局部服从整体、规模与实力决定责任、现实与未来平衡的原则,还要体现民主、共赢、社会责任与利益均衡的发展理念;个人、集体、国家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占有、利用与保护,在已经解决生存、温饱、基础教育、基本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必须体现保护为主、社会与国家利益至上、科学节约开发利用的原则。

现代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还要体现对开拓者的尊重,对负担社会责任的人的尊敬,对青年创新精神的鼓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弘扬,对人权、贫穷、落后的尊重与关爱,对国家利益、国家未来的尊崇与保护,对政府组织的权利的制约与监督,对社会未来与现实的平衡,体现正当消费行为的价值。

宏观上讲,社会财富在全社会之间的分配方式有两种:一是无偿征收或馈赠或掠夺、盗窃等,其特点是价值单方面转移,是最直接的价值转移分配,正常社会最重要的是税收、财政补贴、政府投资或直接支出(包括货币发行)等,个人或企业的馈赠是很小的部分,政府的税收与财政支出,应该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全社会财富分配手段,其公平性主要应体现全民意志、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要缩小地区差异、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建设安全和谐充满希望的社会秩序;二是通过交易活动,实现货币财富转移流动,形成财富分配,这种分配的公平性主要是交易活动的合法性与交易价格的公平问题,一般公民与企业或社会组织,通过合法的交易与公平的价格,以自身的创造与勤劳汗水积累的财富是可以得到社会尊重的,以不合法的交易或不公平的价格或者投机取巧骗得的财富是不应该得到社会尊重与政府保护的。

中国国内现在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问题,更多的是原则性的公平分配问题。首先,国内投机倒把、假公济私、权钱交易等等非法腐败现象严重,国有财产与大众财富,被瓜分盗窃掠夺,富有阶层的非法收入庞大;其次,税收没有真正体现合理均富的原则,对高收入、高消费、高垄断、高占用资源、暴利或坐地生财不劳而获等等,没有真正征以高税或重税或重罚,对低收入、弱势边缘群体,对弱势行业领域,对落后地区,对基础教育、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绿化等等,免税与财政补贴或投资的力度不足;再次,中国“市场化”过了头,一般能使用与消费的商品可以由交易双方确定价格实现利益与需求再分配,但象粮食、饮用水、环卫、能源电力、土地房屋、医疗养老保障、公共交通,等等关系民生的东西,是不能自由竞争、自由定价与自由买卖的,象空气、水环境、土地资源、矿山资源等自然环境与资源,及象货币发行与财政金融政策、教育科学、国防等等,关系全局与未来,更不能成为自由交易的对象,不能被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占有;还有,有关个人劳动的价值问题,人们的工作分工可以千差万别,但工作的意义是一样的,工作就是工作,人不能象东西或商品一样划分等级进行明码标价,不能因为单位、行业不同,同样的工作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单位做同样性质的工作,个人收入差异巨大,因不同的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个人素质与责任心、个人岗位、不同的劳动成果等,可以对个人劳动价值进行合理的修正,动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入差异是严重不公平的,国内现在是吹牛皮的投机取巧的挣大钱、老实受苦受累干活的不挣钱;另外,关于政府部门或大国有企业领导者的收入水平问题,这也是对社会“领导者岗位”的认识问题,领导岗位意味着权利、荣誉与责任,权利与责任对等,牺牲、负责、为了集体、为了社会,是领导者的天职,要追求金钱就不要也不配做领导者。

关于企业的价值与分配问题。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小企业是值得社会尊重的,自食其力,自我奋斗,运气好的可能越来越好,大部分平平庸庸,甚至很多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回报。事实上,中国人多,小企业、自主创业是社会主要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在社保、技能培训、减免税、小资金鼓励进步等方面,不断规范与稳定扶持政策,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大企业占有大量社会资源,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并不存在大企业就业者比小企业就业者能力强的问题,大企业的超额利润应该无偿上缴国库,而不是内部瓜分;另外,大企业与政府一样容易形成腐败官僚,浪费社会资源,其内部分配制度等应该更加透明并接受全社会监督。一个现代文明企业,不是个人或一小撮人赚钱的工具,更不是个人人生的全部,而是集体服务社会的平台、手段、工具。一个企业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就发展起来的,其占有或使用了广泛的社会资源,离开社会与他人的参与,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价值只是零;搞个公司几年内就成为亿万富翁,这种财富只可能是掠夺盗取来的,招摇过世更是恬不知耻,可悲的是这正是中国的现实!社会责任感与关心回报社会,是现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企业所有者、有钱人最缺失的,这样的社会环境、以及造成这种社会现实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吗?!

关于大众就业与财富分配的传导问题。扩大广大普通老百姓真正有效的就业总量,提高广大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与劳动技能,是有效提高社会需求总量、提高货币流通传导效率、加速中国真正走向文明富强的主要手段。以中国现在的国力实情,扩大普通老百姓的有效就业渠道、提高最广大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有效的政策手段非常多:如提高与普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水平,普及医疗社保,建设与普及社区文明与自助文化基础设施与组织,建设与普及自主创业互助组织,加快新农村、中小城镇文明建设(包括住房、道路、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治安、绿化卫生等等有形的无形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新农业产业整合发展步伐,实施全民环保、绿化、创新计划,必要的基础建设投资,加快落后地区居民的文明搬迁流动,财政直补等等。国内政府部门现在仍然热忠于以扩大基础投资规模,尤其是建大交通、大市政、大工业与大资源工程等,作为刺激经济与扩大就业消费的主要财政经济手段,现在这样做其效果不但日渐递减,而且其负作用越来越大:货币投放过多过于集中、资源浪费与腐败盛行、货币分配传导效用下降,产业投资比例结构严重失衡、造成过剩浪费与资源紧张并存、财富畸形分配加重两极分化等。以扩大有效就业、刺激消费、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为目的的政府投资支出行为,关键要看有多少投入资金真正流入到广大劳动者的腰包。事实上国内的投资与建设市场,几十年来已经形成压榨真正劳动建设者的恶性循环,成为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假公济私、吃喝赌等腐败现象最严重的领域之一,是中国社会腐败环境的一大缩影。政府或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再多,承包商也都是老面孔甚至非常集中,不管是权商勾结、还是诟病的低价手段,大皮包公司转给“小”皮包公司,层层剥皮,最终只剩骨头留给真正出力受苦的劳动建设者!广大民工等劳动大军几十年来背井离乡、舍妻抛子、风餐露宿、泥尘裹身、披星戴月地建设了一个高楼林立、交通纵横的现代中国,可他们却不能与时俱进,贫穷如故,每年除去平时自用也就得到一个回家过年的路费与可能不如有钱有势人一顿酒席的生活费!最需要消费、最具消费增长效用、最具奉献精神、最厚道的广大劳动者一直在背井离乡、温饱水平线上(1—2万元/年左右)的生态环境中挣扎,而一套极普通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商品房房价就100—200万元甚至更高,这种人间鸿沟,如何填平?13人口的中国,照现在的市场经济政策与社会环境发展下去,这种鸿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只会不断扩大。僧多粥少,加上弱肉强食的制度与贪婪自私的人性,中国社会的贫富差异与社会裂痕,在加速扩大,如此下去,最终必将导致全社会在大地震与大劫难中重生。

(四)货币、利率、汇率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伴随着电子货币与互联网的流行普及,货币的功能价值在发生深刻变化。文明社会,金钱只是一个副产品或伴随物,真正有意义的是创造、劳动、追求、互助与共享人生的过程。如果让做事与金钱分开,想做事即可以去做,劳动积极性不被缺乏货币所困扰,每个人在互信互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我创造力与工作热情、享受工作学习与和谐生活的乐趣,这种社会就更加自然、文明、一体化。货币电子化使得信用与金钱可以更为明显的分离开来,买卖交易实现金钱货币无形化转移流动,银行帐户上变化的只是电子数字与信息,看得见的是要做的事情圆满完成了,信用在积累,“看不见”的货币信息内容不重要了。电子货币、信用卡,淡化了金钱意识,方便了交易,提高了支付效率,等同于提高了货币流通与使用效率,让商业活动更为顺畅、活跃,货币流动、分配传导更为畅通,货币也变得富裕起来。

货币流通分配传导规律,用数学语言描述,符合分形逻辑,在时空关系上满足分形规律:用2维的平面坐标来描述,平面空间中任意一个独立的货币投放(聚集)点(可以是中央银行或一个城市、商业中心、银行、规模企业、小企业、人或人群等),所释放出的货币的传导流通“轨迹”呈现分形结构,类似树枝或空中闪电形态,在以货币投放点为中心的平面极坐标系内,货币传导分布密度呈现非线性衰减趋势,分形的分数维接近1.62。货币传导分布密度的这种逻辑规律,有两个非常有用的推论:一、自由市场制度下,不变的货币投放与交易流通模式,必然造成贫富差别趋大化,越“接近”货币投放(聚集)中心点的区域或个人货币积累越快,远离货币投放聚集中心的地区或个人的货币积累可能为零;二、要实现均富或全社会富裕,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尽可能多的设立货币投放(聚集)中心,即全国整体城市化、商业化(当然包括偏远地区人口的整体向城市搬迁转移),全国到处是中小城市(镇),并不断改变成熟地区的分配模式,使全国货币分配分布的分形结构形态密实化,分数维趋于2。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多聚财投资搞开发区确实是有效的致富手段;在货币富裕阶段让货币与资源按人头分配与扩散是正确的均富手段(具体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基本医疗、社区文化建设、失业与低收入救助补贴、养老、廉租房、环保、绿化等等)。

货币流通的速度与使用效率问题。货币流通速度=年货币化交易总量/年平均货币供应总量。以流通中的现金m0为例,200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2009年末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7%,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32%,现金m0的流通速度=12.5343*0.68/(3.82-3.82*0.1177/2)=2.37次/年。这个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大:一般来讲,居民收入的现金以工资为主,每月发放,当月储蓄或花掉,年周转至少12次;大额现金交易一般通过银行回笼的时间更短,不存银行的社会消费品现金交易主要是小额交易为主;可以推断,绝大部分现金在富人或企业手里而且并没有参与社会消费品零售交易。这部分现金的使用效率极低,或者说没有发挥现金的正常合法使用功能,估计超过20000亿元规模。分散在一般老百姓与广大低收入人群手中的“沉淀现金”应该不超过m0的20%。真正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活动中流通的现金估计不超过6000亿元,这是非常大的货币浪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的货币政策与货币交易传导体系,步入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效应模式,货币的社会进步价值在消失,货币体系可能已经成为社会有机体的“恶性肿瘤”。

货币的价值体现在真实利率与购买力上。利率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购买力反映货币相对价值,这一点也可以在货币汇率上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越发越多,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在提升,单位货币的价值越来越小,(极限是趋零):购买力在不断下降(换句话讲,物价长期走高),真实利率趋零(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甚至长期在零以下。货币利率趋低是必然趋势,利率低会导致通货膨胀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反之,高利率也不是治理通货膨胀的良药。中国2002年至2006年、1992年至1996年的经济发展情形正是这方面的好例证。当然,随着货币流通传导效率的提升与市场中富裕流通货币的增加,市场对利率变化的反映灵敏度可能在增加。(以上请阅宋太伟《货币、利率与传导理论》)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请参阅宋太伟《汇率机制、波动规律与人民币汇率》)。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汇率稳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相对与发达国家,稳定汇率制比浮动汇率制更为有效。汇率是国际交易的价格基础,频繁的大区间的波动会造成流通性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与大量流动和转移,对真实的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冲击,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

汇率不是影响中国商品进出口现状的决定因素。成本与品质决定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国家发展状况与国际分工差异决定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结构与总量。美国的许多东西是好啊,但中国老百姓想要也买不起呀,汇率变化根本不是一般商品价格的主导因素;中国卖给美国的东西都是日用品,物美价廉,美国又多不生产,不进口中国的也是进口别国的。美国国际贸易逆差完全是美国自身的问题,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与数量,主要是由于该国的产业结构、政策导向与需求商品结构所决定,在同等国际环境下,日本可以做到持续贸易顺差,美国做不到不可能是因为中国或其他什么国家的原因;另外,中美之间的贸易,美国人赚大头、亏小头,中国亏大头赚小头,更何况中国卖给美国的东西,许多是美国在华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产品的“内部回流”。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一个历史的沉淀,并不存在不合理的价格问题,如果说人民币汇率应该有一个理论价格,按照购买力评价理论,人民币应该是高估了:中国的最大宗商品如房子、车子、汽油、粮食食品、住宿、交通等等,同类产品都是美国美元标价的10倍以上,按消费商品权重平均,人民币汇率应该大于10。但是不管是直接将人民币汇率升值至5还是贬值至10,对中国都是没有好处的,对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也没有好处,只会给投机者制造瓜分国家财富的机会。

人民币国际化与实现自由兑换,应该是一个自然过程。“自由”总是相对的,现在小额或者有真实贸易与实业投资活动的外汇与人民币兑换已经很容易了。真正需要来去自由的,是投机资本,这种资本永远也不可能为中国的社会发展牺牲自己,有机会就呼啸而来,无机会就溜之大吉,他是来赌与吸血的,除了对极小部分利益关联者有利外,是国家的祸害。人民币这种自由兑换,最好永远不要出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要与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日益增多的中国公民与企业的海外活动,以及外国公民对人民币的认同与需求,需要中资银行的积极跟进参与,如果人民币国际兑换点遍布周遍国家及全世界,每天兑换交易量可观,银行间、货币兑换商与银行间又有便捷的头寸调剂交易模式与渠道,人民币自然就成为国际货币了。估计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内,人民币会成为中国周遍地区的硬通“外汇”,也可能成为大中华的统一货币;但要全球通用至少还需要20—30年。人为的推销人民币与过于宽松的人民币自由兑换环境,可能会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祸。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是建设一个国际投机者的乐园,而是建设一个流动的、开放的、类似超级水库一样的“货币流库”,货币聚集来源丰富、畅通,货币应用渠道广阔、畅通,货币头寸调剂便利,让充足强大的资金流泽惠天下、影响天下。金融中心,不但是资金流的聚散中心,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聚散中心,没有深厚的商贸基础与繁荣的商贸环境,没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辐射力与承载力,没有畅通的投资、融资、交易渠道,没有足够多、足够广、足够影响力的人流信息流参与其中,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通俗一点讲,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一要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容量与交易量足够大,参与者众多且遍布天下,其中国际参与者业务量超过15%以上;二要更多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货币证券经纪商、风司注册落地,其中要有许多国际总部级大银行;三要有众多国际化的大公司的落地,业务遍及中国、全球;四要有统揽全中国、领导全世界的大视野,信息权威灵通,国内国际众多权威机构落地参与;五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中心、信息中心与文化时尚交流中心;六要有日渐发达的国内经济作后盾。繁杂的金融产品与交易手段,只是雕虫小技、副产品。上海要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我认为,只需要真正做到在影响力、辐射力、承载力等方面是绝对独一无二的国内金融中心就足够了,因为上海本身就是国际大都市,而中国现在正是全球瞩目、商机无限的国家,要来的自会来的。这一点,上海似乎在加速退步。

(五)绿色经济与自然生活

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统一起来简单的讲,就是尺度问题,或者说尺度规模决定影响与变化范围,物质从无穷小到无穷大,尺度规律形成一个循环,无穷小与无穷大规律归一,也是内容最简单的变化客体,可能只是一个能量点,一个无边界的能量点。变化最丰富的是人类的尺度层面,即米尺度层面,更宽范围可以从毫米级至千米级。地球的尺度是1000—10000千米尺度,大气、海洋、山脉、河流、森林等等是深刻影响地球有机体的尺度因素,现在人类的活动尺度已经达到“地球尺度”:每天天空中无数的飞机在飞行,成百上千公里、纵横交错的高速道路上车流滚滚,城市的尺度、超大工程的尺度也都上了100千米甚至1000千米的尺度,500万人口规模的超大城市比比皆是,人类年开挖地球矿藏与年制造的垃圾都上百亿吨规模,等等。地球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加剧,影响级别达到100千米、1000千米甚至整个地球尺度,其中人类对地球的作用与影响是日积月累、人人叠加的过程,而地球对人类的反作用,可能通过瞬间的山崩地裂、海水倒灌、气候异常、水氧缺失等等来体现,地球自然环境1000千米规模上的任何反作用改变,对人类来讲都具毁灭性的威力。

地球自然生态的不断恶化,是地球上所有人日复一日共同破坏影响的结果,70亿个地球人的能量相加,其力量与影响是无穷的;地球自然生态的恢复与优化,也必须由所有地球人携手努力一起来营造与呵护。这不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事情,是全体地球人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必须由全人类共同参与,任何人、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无理由例外,任何有人性的人,为了自己、为了子孙、也为了他人,都必须无条件地、努力地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这要成为与生命、自由、人权一样性质的人类价值准则;或者说,环保节约、绿化环境、尊重生命、民主自由、互助互爱、共向美好未来,应该成为人类更高境界的普遍价值观,仅有维护人权、民主自由是不够的。人类可以共同破坏一个地球自然生态世界,也应该能够齐心协力恢复“培育”一个更为美好的新自然生态世界。

能源与资源开发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造成地球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广义上讲,地球万物之能量,全部来自太阳,地球万物的形成,也是由太阳能的自然作用转化形成;阳光、土壤、水份、岩石,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孕育出千姿百态的绿色有机生态世界。人类要学会象大自然一样自然地利用太阳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光合作用、光照作用、光生伏打效应、光电效应、光热效应、光的透视传播等,应该是人类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主要理论依据。太阳光的特点是自然绿色、普照大地、无处不在、永不停息,但单位面积功率有限。太阳能利用需要大面积与日积月累,人类要学会大自然动植物利用太阳能的绿色本领与耐心。从光能转化效率来看,光合作用、光热效应等光能转化利用效率更高,人类可以将更多的楼房屋顶、更多的荒郊野岭、更多的戈壁沙漠,变成自然吸收太阳能、释放新鲜空气的“绿洲”,并从人类培养的“自然有机物”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等,为人类衣食住行提供充足的绿色原料与养料,既绿化环保地球又创造利用再生资源能源。如果地球上到处是清山秀水、植树茂盛,在无线通信与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人类完全没有必要蜗居拥挤在空气污浊、马路拥堵、嘈杂浮躁、单调乏味的钢筋混凝土大城市中,让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健康、青春、友情、宁静,在喧嚣、急噪、混浊、无聊、无奈中消耗殆尽。

建筑物耗能、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问题,是人类必须尽快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超高层建筑与现代节约节能环保理念背道而驰,应该抛弃;大城市中心城区过于集中密集,造成人流、车流、管线拥挤堵塞严重,诟病多多。建筑物运行耗能又污染环境,是大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技术及环保绝热材料,并结合自身可以节能通风保温的建筑结构设计,让整个建筑成为更节能、更节约的绿色建筑;可以完全将太阳能地热等绿色照明、绿色供水、绿色供冷供热节能技术融入到建筑构造与建筑艺术中,让照明、供水、空调、通风干燥等绿色节能系统成为建筑整体和建筑材料构件的一部分,使建筑一体化综合节能工艺技术成为今后的潮流方向。建筑排污系统,也可以根据建筑自身与周遍环境特点,设计建设成自然转化、循环利用、分类处理的环保系统,让环保、绿化、清洁、自然的生态理念,充分体现在建筑系统的每个环节之中。

汽车耗能与污染,是现代社会人造的另一个大公害。拥堵的马路,破旧的汽车、大排量个人用车,更是城市的毒瘤。更节约、更清洁、更环保、更安全应该成为汽车制造者与汽车使用者的行为准则。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零排放的电动汽车、氢能汽车,可能是最有前途的方向,电动汽车要解决电池的节约环保问题,氢动力汽车要解决氢气的储藏运输问题。汽车本身是一个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交通工具,城市居民选择公交出行,应是更文明、更节约、更环保、更健康的行动方式。

绿色经济是未来社会的特色与主角。住在拥挤、压抑、空气混浊的大城市,不如住在开阔、悠闲、空气清新的小城,住在小城中被绿色、秀水包围的低矮公寓或小别墅,回归人性自然本源,过从容淡定,自由健康的生活。这需要更多的绿地,更多的清山碧水。绿化,绿化大地,绿化地球,培水育林,应该从现在开始成为更为高尚,当然也应该是更为时尚与赚钱的行业,要将更多的荒郊野岭、黄土高坡、戈壁沙漠、不毛之地,变成河流纵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人间天堂,要让后人足不出户也能饱览江南美景、呼吸清新空气、畅饮甘甜净水。中国中西部、西北部大开发,不能总是走劈山修路、建工厂、开矿山的老路,要植树造林、修渠筑坝、养水培绿,要让昔日的荒野秃地,成为承载中国更多人口的美景小镇。这种绿色经济与自然生活美景,当然不是现在优胜劣汰、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自由市场经济所能实现的。中国要更加文明进步,需要全新的分配制度与价值观。

三、未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问题

上海城市已经足够大,城市的管理,至少在未来的20—30年,不宜再过度强调集中、集权,不宜过多的以“中心经济”为中心,要大而自为,大而分散集中,要走绿色经济、绿色政治与绿色社会之路,要成为绿色的城市、宜人的城市、易达的城市、领先时代的城市、令人向往的城市。

上海人多,居住、就业可能永远都是大问题。居住政策要向卫星城镇、廉租社区、便捷城交方向倾斜,就业主要靠商业、餐饮、交通、酒店、旅游、社区服务、环保、绿化、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建筑装饰、金融服务、科技产业、时尚会展交流、精品或高端制造业等,传统服务业仍占大头,但上海的旅游、社区服务、环保、绿化、卫生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科技创新、时尚交流、金融服务等产业仍有巨大发展潜力。服务业的繁荣,离不开大人流、大物流、大信息流、大资金流,这需要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影响力与承载力。

到上海旅游,除了时尚购物、外滩观景以外,缺乏真正吸引点与线路深度。世博会馆、迪斯尼乐园建设,会增加上海旅游的深度,但要建大旅游产业,还远不够。要大力发展绿化经济,将城市森林化、公园化,并将崇明岛建成一个大森林公园、大乐园,同时发展提高上海的餐饮文化、娱乐文化、时尚文化、大体育文化。让上海充满魅力与吸引力,让游客留恋忘返、各得其所。

上海一直以来的国内经济中心地位,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北京的政治、历史、文化、国企总部经济等方面地位优越,上海难以效仿,但在会议会展、现代旅游、时尚娱乐、教育科技体育、非国企总部经济等方面,仍然有一定优势,可以有很大作为,并有巨大的提升潜能;在商业、金融、港运、外贸等方面,上海的先天优势仍然比较明显。上海要将影响力向四周辐射扩散,要将资金、装备、技术、人才、时尚文化、绿色理念等积极地向四方输入扩散,让上海的核心经济圈不断向外扩张,让上海的品牌、资金、信息、技术、运输、服务,惠及更广阔的区域,只有这样,上海才能重新焕发大经济中心的光彩魅力。上海的商务成本在不断提高,对应的商务效率与品质也要相应提升,让物有所值,留得人心。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互动

近些年来,人们发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直接且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可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为此,必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区域经济,以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职业技术教育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其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脚步。职业技术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社会尤其是当地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大批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职业技术教育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如电子领域、信息领域、生物领域、服务领域等。此外,职业技术教育还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强专业性及技术性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第二,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职业技术教育所拥有的师资队伍往往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其还有先进的设备,储备了大量的最新信息,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及智力支持。如职业技术教育可将其科研成果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当中,或与企业合作进行职工技能培训等活动,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发展,以此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进行,提高了当地的人文水平,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活动,改善了当地的人文结构。此外,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可发现,要想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究根结底还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新设备新技术才能真正应用于企业的活动当中。职业技术教育则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成为企业劳动者再培训的重要场所。

(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基础,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以及教学目标方面也必然会做出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对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量也就越多,这就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学生的就业及发展。通常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越好,其可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多,而经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学生其就业机会也会不断增加,为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不管是要进行改革还是进一步发展,其在进行设备的更新、校舍的扩建、专业设置的改变等方面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若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佳,其很难给予职业技术教育足够的投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及发展就很难实现,自然教育质量也就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对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做出相应调整。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更为迅速。为此,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必须着眼于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在设置专业时需具一定的预见性,既要顺应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又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及新专业的更新周期。

第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一线生产人员,而且更需要相应的组织人员及管理人员,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还要求职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就需改善其教育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增强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为主。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现状

虽说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就贵州省当地而言,其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还存在很大问题,导致当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职业技术教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贵州省的职业技术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为止已有3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现贵州省的独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达30所,所涉行业包括电力、化工、交通、电子、航天等。办学层次多为大专,也有中职及高职,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仅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至2020年,贵州省的技能型人才问题需达90万人,其中高层次技能人才所占比例需达27.78%。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要达到此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

(二)职业技术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虽然贵州省近些年来不断扩招生源、增设专业课程,但其仍以授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模式较为陈旧,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还比较少,再加上缺乏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的沟通,故其还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降低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成果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就目前而言,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有很多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但其转化率较低,大量科研成果被闲置,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不能紧密联系实际应用,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研发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正确处理产学研的关系,一直以来,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的“产”、“学”、“研”都是独立的,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未能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服务作用,依然坚持传统的办学模式,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沟通甚少,甚至与企业生产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四)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提供支持

现贵州省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等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了解还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并未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各项资源。有些企业或单位虽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也只是形式,并未真正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此外,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很多地区给予职业技术教育经济支持很少,导致职业技术教育规模难以扩大、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措施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只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区域只有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还是政府,亦或是企业和单位,都必须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一)改善教育模式,改变教育目标

为能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应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企业职业需求为方向,重建教学体系,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开展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以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设提供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从而加快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

(二)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培养“三师型”师资队伍

要想为经济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就需一支具有强专业能力及技术能力的师资队伍,即“三师型”师资队伍。“三师型”师资队伍是指将学校教师、企业技师及科研导师合为一体的教师模式。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也就是集“理论”、“实践”、“科研”为一体。近些年来,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虽有所提高,但仍缺乏“三位一体”的师资力量。为此,可与相关企业合作,让教师深入企业从事管理或技术类工作,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可聘请企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调整师资结构。

(三)倡导产学研合作

未能充分进行产学研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主要原因,为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产业化,就必须倡导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需要学校与企业及各单位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同担。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但可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且还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同时还能为学校培养专业性人才提供最新、最灵动的信息,有利于改善学校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

现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其要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还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改善培养模式、改变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利用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深入企业研究其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为社会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高职业技术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经济及人文水平。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为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但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做出改变,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各单位给予经济及政策方面的支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振超.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D].燕山大学,2010.

[2]张远康.湖南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张术.谈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区域经济互动[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4]杜雪莲.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若干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1(12).

第9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 高技能人才 需求 天津

一、高技能人才的内涵

2003年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明确其属于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高技能人才是指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高级的职业能力,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时能体现出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此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便成为国家人才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高技能人才未来十年发展的“硬”目标——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

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天津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参照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博士对于经济增长的因素概括为四大类:生产管理、资源、劳动力和资金。其中,劳动力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在知识社会形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是知识,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必须明确,天津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高级知识分子、专家,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量研究表明,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很高的相关性。

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将对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多好处。首先,高技能人才培养将提高天津地区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天津市的职工风貌焕然一新,企业文化、城市文化都能上升一个台阶。其次,高技能人才的大力培养将产生一批高素质人才,这将为天津市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提供劳动力的支持。最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将提高劳动者队伍的整体薪酬水平,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拉动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特征

(一)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大

《天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十二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这些经济数据表明天津经济社会将经历一段快速的发展期。天津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而这其中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很大。

以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滨海新区为例,“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将实施“顶尖人才引领工程”,院士专家、领军人才总量将超过100人;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各类高级人才总量将超过1500人;实施“重点紧缺人才储备工程”,吸引5000名以上重点高校优秀人才来开发区实习;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训技能型人才超过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万人。从这些数据来看,虽然滨海新区的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超过1500人,这些高级人才对滨海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高达1.6万人,相比之下数量更大。

(二)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天津市的产业必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天津的劳动力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未来社会对未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减少,而对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大,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天津地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量新增岗位,所需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而并非普通劳动力,只有受过专业教育及专业技能训练的劳动力,才能获得这种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高就业机会。但是,目前天津地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

在结构方面,高技能人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分布多,民企和中小企业分布少,传统机加工类工种多,新型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少;有40%以上的技师、高级技师年龄超过46岁,人才断档问题比较突出,年轻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三)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支持

当前,天津市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也成为制约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天津市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天津市企业核心竞争力,这迫切地需要大量技术精湛、门类齐全的高技能人才。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高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科技、创新将在经济发展中贡献更多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有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还必须有技术工人的参与,尤其是具有高超技能、精湛技艺和绝招绝技的高技能人才,他们往往发挥着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难以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先进设备的安装调试,依照图纸和工艺进行新产品生产,更体现在生产技术难题的解决、生产工艺的设计上。例如:中国的汽车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也拥有很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但是国产车的质量还是比不上国外汽车厂生产的汽车,这里面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汽车业基层工人普遍技术水平较低,无法看懂、理解和操作高科技的设备。在天津市各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支持无疑将提供很好的发展环境。

(四)天津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紧缺专业领域分析

根据天津市人才管理部门编制的《天津市2011年紧缺人才目录》,目前本市最紧缺人才主要涉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现代冶金、文化宣传等优势支柱产业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传感网、物联网、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在这些领域中需要高级科技人员1.2万名,而具有较强专业操作技能和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则需要24万人。此外,还要特别重视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发展。2011年底,天津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与国际先进大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服务业仍是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伴随着天津市服务业的大发展,与此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大量激增。

参考文献:

①陆海霞,刘志芳.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J].前沿,2012(3)

②李业明,潘琦华,金伟.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珠海经济发展[J]. 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③黄乐览,黄伟萍.适应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