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14: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安全预防双重机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为提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在全省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商贸行业推行的一项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实施双重预防体系,核心是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关键是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目的是通过精准、有效管控风险,切断隐患产生和转化成事故的源头,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落实政府、部门、企业、岗位全链条安全生产责任制。
(来源:文章屋网 )
2016年4月13日5时38分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大盛村的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东莞东江口预制构件厂,一台通用门式起重机发生倾覆,压塌轨道终端附近的部分住人集装箱组合房,造成18人死亡、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861万元。
事故经过
事故调查组经过调查,还原了事故发生时的情况。2016年4月11日20-22时,冯某操作事故起重机进行钢筋吊运作业,工作完成后将事故起重机停放在3号生产线离轨道事故端116 m处,停机后没有将夹轨器放下并夹紧轨道。至事故发生前,事故起重机没有作业。
4月13日2时起,广东省受到一条长约500 km的飑线(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至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通常伴随或先于冷锋出现,其破坏性很大)影响,出现了8~10级、阵风11级以上强对流天气。5时38分许,飑线弓状回波顶突袭事发地,风力迅速增大,阵风达到10~11级。在风力作用下,起重机沿轨道向生活区集装箱组合房方向移动并逐渐加速,速度超过可倾覆的临界速度,到达轨道终端时,撞击止挡出轨遇到阻碍,整机向前倾覆。倾覆后的起重机压塌部分集装箱组合房,造成居住在集装箱组合房内的人员重大伤亡。
事故原因
经调查认定,东莞东江口预制构件厂“4・13”起重机倾覆重大事故,是一起因强对流天气突袭而引发的重大责任事故。事故调查组也明确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经现场勘验,事故发生前,事故起重机的4个夹轨器齐全、有效且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但均处于非工作的收起状态。经抗倾覆稳定性计算验证,事故起重机滑动至轨道终端时的速度已超过造成倾覆的临界速度,倾覆是必然的结果。调查认定,若夹轨器处于工作状态,事故起重机不会沿轨道滑动至终端并倾覆。
通过反复的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模拟计算、专家论证、综合分析,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起重机遭遇到特定方向的强对流天气突袭;起重机夹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机受风力作用,移动速度逐渐加大,最后由于速度快、惯性大,撞击止挡出轨遇阻碍倾覆;住人集装箱组合房处于起重机倾覆影响范围内。
间接原因
事故起重机实际使用单位――新侨公司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不到位;东江口预制构件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四航局一公司对东江口预制构件厂安全生产工作疏于管理;中交四航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事故发生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不力;东莞市麻涌镇经济科技信息局(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站)自2015年以来从未对事故发生单位进行检查,未能发现事故发生单位存在的未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岗位责任等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缺失、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和不具备操作资格上岗作业等问题;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麻涌分局未按照上级检查规范执行监督检查,对辖区企业内部监督检查履职不到位等问题。
防范措施
加强起重机安全管理
起重机使用单位要严格落实起重机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完善安全操作规程,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要严格落实起重机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核实并确保起重机作业人员资格证真实、有效;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来临前的隐患排查工作,清理起重机作业影响范围内人员密集场所,确保起重机夹轨器等抗风防滑装置齐全、有效并处于工作状态,严格执行起重机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规范施工现场临时建设行为
各类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集装箱组合房、装配式活动房等临建房屋(宿舍、办公用房、食堂、厕所等)的安全管理,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要求,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要建立并落实施工现场集装箱组合房、装配式活动房等临建房屋的安全风险评估及专项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安全使用。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临建房屋要坚决落实搬迁、拆除、撤人等强制措施,杜绝群死群伤事故。
加强灾害性天气安全防范
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应落实《气象法》等有关规定,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和传播、防雷减灾、气象应急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强化并落实灾害性天气可能诱发事故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尤其是重点企业的防灾减灾意识。要督促气象灾害防御重点企业完善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并接收当地气象台站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时转移、撤离现场作业人员,尽力减少事故灾害损失。
【关键词】双面向 实训基地 综合效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物业服务以现代城市朝阳产业的姿态迅速发展。专业的物业服务模式应运而生,逐步形成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商务写字楼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业服务形式。与这些常规的物业服务形式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物业服务,既缺乏理论依据,更缺少实践经验。因而,作为我国国有资产特殊形态的高职院校物业服务,如何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面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即如何实行“双面向”的经营理念,是我们需要探讨一条物业服务的新思路,这对高职院校物业服务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所谓“双面向”的经营理念,即物业服务要面向市场竞争,面向院校发展。面对市场必须是独立经营的企业,要谋求竞争战略与优势;面对院校可以是“实训基地”,以此为载体实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训,服务于院校的专业建设。
一、面向市场的经营理念
高职院校物业服务首先要面对市场,形成一个按市场规律运作的经营实体,并通过对社会的服务积累经验,提升内涵,最终更好地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服务。目前,高职院校物业服务企业的性质一般是体制国有化、经营市场化,属院校的第三产业。工作范围主要涵盖对内管理及对外经营两个部分。其经营方式主要是利用院校资源,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在这样的背景下,物业服务遵循的原则和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做到四个引入。
1、引入市场观念
正确的市场观念是企业发展之灵魂,立足之根本。一般院校的物业服务与一般物业企业有较大区别,各种条件如环境、设备设施智能程度、资金及人力的投入、机构合理性等都处于劣势,但也有其优势,如经营成本低、管理费用少等,容易形成依赖院校领导“等、靠、要”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许多院校的物业服务企业都患有依赖习气,使得企业经营死气沉沉,物业服务费拖欠、出租物业空置、家属物业散乱等现象司空见惯。但市场在巨变,其关键是对市场的审视和对自身的反思,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充分认识到“等、靠、要”思想等同于坐吃山空,是死路一条,而直面市场竞争、直面院校发展才可能有无限生机。所以确立“以院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独立经营理念,引入市场观念是第一位的。市场观念的引入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它应体现在经营战略的确立、服务意识的深化、制度机制的完善与改革等多个方面。
2、引入经营战略
有了正确的经营理念,还必须确立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这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高职院校物业服务企业在确立了“以院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后,也应像一般企业一样审时度势现实的市场竞争,从中寻求适合自身长足发展、短期见效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其要义在于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确立正确的经营战略及策略。如某高职院校物业服务企业针对其写字楼租赁经营的实际,研究周边环境和物业租赁市场走势,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多条信息渠道,及时收集各种信息,把握商机,最终确立了依托周边优势商圈位置,融合学院已有资源,借势而为、稳步求胜的战略思想,同时定位于在写字楼陈旧和成本低廉的基础上的低价位策略。经营战略的引入有利于企业明确发展方向,进而确立各项具体的经营策略中,如人才策略、财务策略、营销策略等,以保障经营战略的实施。
3、引入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物业服务企业的最高宗旨。作为高职院校物业服务要在市场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经营中引入行规、强化服务理念是首当其冲的。优质的物业服务具有多重含义,不仅体现在微笑服务、语言及行为态度上,还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各类周详的商务服务、齐备智能的物业设备设施、严谨灵活的运营机制上。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般院校的物业服务企业在这方面普遍存在客户遇到问题无人问经、设备老化无人修缮、设施陈旧不思改善、运营机制官僚简单等各类问题。经分析,我们认为服务意识淡化是根本痼疾,为此必须引入和强化服务意识。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要不要引入服务意识,即是否从思想意识上认定优质的物业服务才是物业服务企业良性运营的最高宗旨;第二,怎样做到。其实,意识问题解决后,怎样做就会迎刃而解。如某高职院校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了“首问制”和“四主动”服务机制。即在任何情况下,客户遇到问题时第一个被提问的物业服务者必须给出明确的答复或解决的方法、途径;同时要求四个主动,即:客户预约时,主动接待、热情礼貌;客户签约入住后,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及时调整、改进服务;出现问题,主动提出解决办法,及时处理,直至客户满意为止;遇到个别客户违背物业使用规定,违反业主公约时,主动上门做工作,特别要做通客户的思想工作,力图使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
4、引入现代化设备设施管理
提升设备设施管理是物业服务企业优质服务的物质保障。院校物业服务在设备设施上也应逐步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针对动态的现代化设备设施管理的不断提高,它已是一般物业服务现代化程度的突出表现。相对于院校物业服务这方面还呈弱势,特别是院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设备陈旧、设施短缺等普遍存在,如何因地制宜,挖掘有效投入寻求最大的服务效益,是院校物业服务管理者深思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重点需要把握:第一,设备设施完备化。物业设备设施是为客户“服务”的物质载体。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物业设备设施的要求已超越一般使用的满足,而要追求舒适、卫生、安全、快捷、环境优美等多项层面的满足,物业设备设施的完备正是这种满足的先决条件。全方位改建物业设备设施,并在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物业服务的内涵表现。如逐步改进客户的饮用水设施,卫生环境,增设智能设施、商务设备等,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第二,设备设施管理完善化。在健全物业设备设施后还要辅以良性的运行和有效的管理,最大发挥设备功效,以求用户的使用满意,提升服务水平。第三,设备设施安全可靠化。强化安全是物业服务的重中之重,是优质服务的根基,要常抓不懈。为此须着力做到: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治安保卫制度,落实到人,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整改,防患于未然;经常开展“四防”活动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及时不断改善硬件设施,搞好科技治安,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二、面向院校的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物业服务无疑具有其特殊性,在“双面向”的同时还要做到“双满足”,即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的意义在于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奠定了高职院校物业服务必须面向院校发展的理念基础。通过市场运营,高职院校物业服务企业改变了观念,引进了市场经营模式,积累了管理经验,为院校的专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实习实训场所的实体基础,针对物业管理专业可以直接肩负实训基地的职责。并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做到三个对接,即人才对接、实体对接和机制对接。
1、人才对接
企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人。院校物业服务企业的人才内涵有其特别的要求,既要具备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经营能力,又要具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能力,因此,物业服务的人员达到物业行业的从业条件,具备“物业管理师”的职业资格是必需的,即以教师和物业管理师的双重身份经营物业服务,肩负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决策者有长远的目标筹划,站在经营和教学长期发展的角度培养人才,善用人才,不仅选用有经营才能、兼具“物业企业经理”资格的经营者管理院校物业服务企业,还要着力培训全体员工取得相应证书,全面提升素质,为实现以下两个对接奠定师资基础。
2、实体对接
建立企业经营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物业服务的独有特色。即以高职院校物业服务为依托,建立物业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习实训场所和技能培训平台,从而满足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建立企业实训基地的要求,在校内实现了企业独立经营与兼做实训基地的直接对接,满足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3、机制对接
院校物业服务兼具双重功能,在面向市场、独立经营、自创收益的同时,肩负为院校培养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任务。为使二者有效结合、协调发展,达到一方投入两方受益的双重目的,院校物业服务的实体即企业可以与学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共同制定运行方针,实行双重机制,实现综合效益。所谓“双重机制”即企业经营机制与专业教学的实训机制并存,达到“实训”与“教学”相结合;所谓“综合效益”即企业经济效益与专业培养效果综合受益。比如教学中融合企业机构和教学班级的设置,学生入学时,将班级编制模拟为一个物业服务公司,从总经理到各个岗位,每个学生都有对应岗位职务,学生在理论学习时就扮演岗位角色,还可调换角色,从不同角度学习物业服务知识,为实习阶段进入实际角色预备理性知识,在实习阶段,学生以早已熟悉的物业服务者的身份参加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直接与客户打交道,进行物业服务,同时完成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学业任务。
三、“双面向”促成“双优化”
通过高职院校物业服务面向社会、面向学院的运作过程,实现了企业经营和院校专业建设的双优化,具体体现在四个层面。
1、优化企业经营
高职院校物业服务就其实体而言同一般企业一样,也要把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在市场竞争中历练成熟,实现企业经营优化。首先,实现价值优化,把讲诚信、重效益放在首位,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上练内功,充分懂得经营二八法则,通过优质服务创造老顾客、老朋友,形成良性经营链,为企业带来信誉;其次,实现机制优化,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行业标准落实岗位责任制,实现高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物业最终业主――院校的利益,实现物业保值增值;最后,创造物业服务实绩新突破,作为高职院校的物业服务企业在负有实训基地、独立经营双重任务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实训基地建设成本,加上有效的经济收入是对院校教学工作、专业建设积极的补充,更是对院校发展的直接贡献。
2、优化师资素能
在“双面向”、“双机制”、“双服务”实践中,可以带来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应用的双丰收,二者相得益彰、互促互进,尤其在院校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员和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能上。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一般企业很难遇到的特殊问题,如“关系”户收费问题、实习中学生所学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的问题等,都是双方师资亟待研讨、共同解决的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些新课题,在实践中,更需要经验的积累,经常的沟通研讨与实践合,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增长认识水平与实践技能,同时敦促专业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有实际意义的教学理论和手段。实际问题的理论提炼、理论认知的针对应用使师资素能得到有效和全方位提升。
3、优化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为此,要求其在课程设置上有别于一般的本科培养方式,注重于岗位技能定位、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调整、教材改革等。针对物业管理专业,高职院校物业服务及其实体,特别是实训基地的直接对接,无疑在上述诸方面提供了有效、快捷的途径,使之更加直接有效。
4、优化学生质量
高职院校物业企业为专业实习就地取材,将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植根于实训基地。随着课堂教学的循序渐进,学生可以随时参观院校物业和经营,实习过程中,企业专门人员以辅导教员的身份配合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由企业给学生一个综合评价,直接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及就业打下感性与实践基础。由于学生的实习单位属院校的一部分,有效避免了各类实习成绩失真的现象,保证了实习成绩的真实性,从而达到有效的实习目的。实际有效的实习实训,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培训技能的平台,也使学生培养的实用性、就业可能性得到一定提高。调研中看到某些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常年保持100%的就业率和98%以上的签约率,包括毕业生信息反馈中不少学生得到来自就业单位的好评和提升,有的物业企业特意索要这些院校的毕业生,认为这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好使、能用”。我们认为有效的集中实习实训工作是造就优秀高职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四个引入、三项对接、四种优化诠释了高职院校物业服务“双面向”的内涵,实现了企业经营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
图1是我们在调研中统计的某高职院校物业服务企业近十年中企业经营绩效(出租率、空置率)和为学院培养实习生成果(实习率)。
研究高职院校物业服务企业在独到经营与积极参与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和探索,坚持“以院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实行“双面向”经营方针,强化服务原则,遵循市场法则,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建立实训基地,创办双重机制是一套行之有效、独到的高职院校物业服务思路。尝试这一思路,可以创造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收效,实现综合效益。理论与实践的完善还在不断增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增长,开创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物业服务之路是一种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明媚:物业服务服务与经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使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U653.921 文献标识码:A
1 资料管理
施工企业或塔机机主应将塔机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拆装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司机操作证、塔机基础图、地质勘察资料、塔机拆装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主要零部件质保书(钢丝绳、高强连接螺栓、地脚螺栓及主要电气元件等)报给塔机检测中心,经塔机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后,获得安全使用证,以及安装好以后同项目经理部的交接记录,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要加强对塔机的动态跟踪管理,作好台班记录、检查记录和维修保养记录(包括小修、中修、大修)并有相关责任人签字,在维修的过程中所更换的材料及易损件要有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将上述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建立一机一档台帐。
2 塔机基础
塔机基础是塔机得以工作的主要部分,一般能够出现大事故的部位都是由塔机基础产生的或者由于基础部分延伸出现的。所以它是需要主要注意的一个因素,一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为了抢时间。安装不精细,松动,不吻合的现象发生;另一些问题的产生属于地耐力不达标,另一些是塔机基础部分出现倒塌和位移。抑或是沉降的水平程度不平均产生的。这些都可能发展为安全故障,发生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塌陷。所以在制作塔吊时,应当保证安装的精密度以及地耐力达到正常标准,并且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必须过关,通常应当保证偏差在20%以内。地下塔吊工作应当有较具体和针对的方法,例如应当注意打桩工作的严密紧靠。焊接牢靠,对于基础部分做到坚实稳定,能够踏实接地。误差必须得到控制,按照施工文件上的方法要求来应对。螺栓露出水平地面的长度也是一定的,每个地脚螺栓要双螺帽预紧。在安装前要对基础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基础的水平度不能超过1/1000。
3 安全距离
塔吊在平面布置的时候要绘制平面图,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小区,住宅楼多,塔吊如林,更要考虑相邻塔吊的安全距离,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要保证不少于2m的安全距离,相邻塔机的塔身和起重臂不能发生干涉,尽量保证塔机在风力过大时能自由旋转。塔机后臂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少于50cm。塔机与输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4 安全装置
针对于设备对于安全的要求,因此应当强制进行某些布装活动进行,需要强制安装的设备类型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装置、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吊钩保险装置、卷筒保险装置、风向风速仪、钢丝绳脱槽保险、小车防断绳装置、小车防断轴装置和缓冲器等。通过定期检查来保证保证安全装置在能用状态。如果使用时出现损伤应当马上换掉。不可简单拆除了事。或者对不确定的范围进行调节。
5 稳定性
塔式起重机高度与底部支承尺寸比值较大,且塔身的重心高、扭矩大、起制动频繁、冲击力大,为了增加它的稳定性,我们就要分析塔机倾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5.1 超载。不同型号的起重机通常采用起重力矩为主控制,当工作幅度加大或重物超过相应的额定荷载时,重物的倾覆力矩超过它的稳定力矩,就有可能造成塔机倒塌。
5.2 斜吊。斜吊重物时会加大它的倾覆力矩,在起吊点处会产生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在塔吊底部支承点会产生一个附加的倾覆力矩,从而减少了稳定系数,造成塔吊倒塌。
5.3 塔吊基础不平,地耐力不够,垂直度误差过大也会造成塔吊的倾覆力矩增大,使塔吊稳定性减少。因此,我们要从这些关键性的因素出发来严格检查检测把关,预防重大的设备人身安全事故。
6 电气安全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塔吊的专用开关箱也要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漏电保护器的脱扣额定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动作时间不超过0.1s。司机室里的配电盘不得在外。电气柜应当有良好的封闭性,当中的零件,锁头等全都具备,内部零件部缺少。线路不缠绕。控制零件灵敏坚固。开关无漏电,并且适时检查,保证最佳状态的持续。
7 安全操作
起重机管理工作应当针对于操作人员,首先,对于个人身体状况提出要求,并且熟悉机械操作的原理和流程,会保养修整自己所监管的机器,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懂得怎样运用机器能获得效率和最小损耗的双重收益,发挥自己的最大水平,做好机器的清理,紧固,,抗老化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工作人员应当注意自己的工作状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迎接工作,不可酗酒,以及疲劳时进行工作,不可浪费操作,并有独立的思考方案,对不正确,不规范的指挥回绝,注意安全,不在不适宜施工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工作,将人作为工作的主体,维护人身安全。
8 安全检查
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前后和日常使用中都要对它进行检查。金属结构焊逢不得开裂,金属结构不得塑性变形,连接螺栓、销轴质量符合要求,在止退、防松的措施,连接螺栓要定期安排人员预紧,钢丝绳保养良好,断丝数不得超标,绝不允许断股,不得塑性变形,绳卡接头符合标准,减速箱和油缸不得漏油,液压系统压力正常,刹车制动和限位保险灵敏可靠,传动机构良好,安全装置齐全可靠,电气控制线路绝缘良好。尤其要督促塔机司机、维修电工和机械维修工要经常进行检查,要着重检查钢丝绳、吊钩、各传动件、限位保险装置等易损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严格杜绝机械带病作业。
9 退出机制
一些过期机型由于安全性低下,效率和环保指标不过关所以必须淘汰,而另一部分经过修理和改造之后可以限制使用范围。目前对于机器的使用没有规定年限,虽然都认为有必要进行年限的规范,但实际上却无共同标准,每一个地方的标准都不一样,一些单位对于年限或质量的规定已经不是以合格程度为标准,而是以市场效益为优先,私自加长或拉高距离,使机器的能用性和寿命下降,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另外私自改装现象也较严重。这些塔机年久失修,而选购价格本身就不贵,如果再进行重复花费就不再必要,不如换新。所以使用这些装备的地段发生缺陷问题的几率较大,应当得到充分注意,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因地制宜完成工作,集合多方人员,拿出解决方案来应对此类问题的发生。
结语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注意,使得塔机运行更加稳定,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将问题发生的程度和数量都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总之来说,应当依靠各个施工团体,生产部门,建筑管理部门,检查部门都能以上述环节为标准,来规范塔机工作的程序,并因此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于人身安全的问题促使其妥善完成和解决。
大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联合主办,以“新常态大健康”——互联网+时代的健康中国为主题,分别从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交流两个维度,共同梳理“互联网+”带给医疗健康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分享各自的宝贵经验与成败得失的感悟,探索“互联网+”对于医疗健康这一传统行业的转型前景与实践。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全面剖析,旨在推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
利用互联网+发展医疗服务行业
今年7月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促进中国产业升级转型寄予了更高期待。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及国家工信部等机构,密集出台多部互联网产业的相关文件,推动并规范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健康发展。
近两年“互联网+”就像一股强劲的飓风,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指出,有些是瞬息万变,有些是因势而变,有时以不变应万变,在充满变数的“互联网+”时代,如何把握好变与不变的方向、分寸与节奏,利用“互联网+”发展医疗服务行业,让医疗卫生行业真正飞起来?她希望,全体与会者和所有关注医疗健康信息的组织都能够从技术、经济运行、标准、政策、人才、安全等方面为互联网+医疗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互联网+健康”利于疾病早期预防
崔丽称,当前我国面临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双重负担。健康促进应该是应对这些疾病的优先策略,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预防,把少得病、不得病、早发现、早治疗作为我们健康中国建设的首选。可以通过“互联网+”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互联网+”在公共卫生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案例,互联网本身将关注的重点和区域用大数据的方式形成公共卫生方面的需求,这些无论从过去做的直报信息到未来医院形成的医疗信息和社会的公共信息,都会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及早防控非常重要。每年将近有80亿诊疗量的医疗数据大背景下,互联网+健康医疗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互联网+”可实现各界协同发展
2016年11月2日,浙江省安委会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浙安委〔2016〕14号),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随即,浙江省政府又分别召开省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和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此次安全大检查时间为2016年11月2日―2017年2月28日。通过大检查,集中整治安全生产各行业领域的事故隐患,重点管控和治理易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场所、工艺、作业和设备、设施等的安全风险及隐患,严厉打击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有效防范较大社会影响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迅速部署开展大检查
2016年11月11日,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安委会主任车俊在省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上强调,要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作风,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要统筹推进,对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及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地毯式大检查;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
聚焦道路交通、工矿商贸、建筑工程和城中村、危旧房、“四无”企业等重点领域,重点管控治理易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场所、工艺、设备设施等安全风险;对岁末年初交通运输繁忙、大型文娱活动和集会增多等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治;要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没有责任真空。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有效防范较大社会影响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目标,已相继出台《浙江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和《县(市、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八条规定》《居住出租房及合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七条规定》《道路交通严管七条规定》《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生产严管八条规定》等多项遏制重特大事故措施规定,目前已进入全面贯彻落实阶段。
岁末年初,国务院安委办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6〕13号),要求各地迅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浙江省安委会副主任、省安监局局长华宣奎说:“在现在这个时间段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的需要,更是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责任感,落实‘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切实推动遏制重特大事故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加快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目标的需要。”
紧盯重点 明确分工
浙江省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抓住关键,精准发力。其中,工贸行业领域,重点检查涉爆粉尘、喷涂危险作业场所,涉氨、工业自建燃气等危险化学品使用场所,以及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冶金煤气等危险作业。
非煤矿山领域,重点检查尾矿库尤其是“头顶库”、地下矿山、露天矿山高边坡、地质灾害点和废弃矿山。
危险化学品领域,重点检查“两重点一重大”企业,涉及光气、液氯、硝酸铵、硝酸胍等剧毒和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穿越人员密集区、占压或安全间距不足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和城镇燃气管线。
道路交通领域,重点检查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和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校车、旅游包车、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承载10人以上的超载面包车和大型运输车(工程车)。消防领域,重点检查居住超过10人以上的出租房屋和合用场所,大型商场、专业市场、社会福利机构、民宿、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
渔业船舶领域,重点检查帆张网、蟹笼船、涉氨冷藏船等超过10个以上作业人员的渔船。
建筑施工领域,重点检查深基坑、高大模板、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等施工难度大的大型工程,农民自建出租房等。
特种设备领域,重点检查人员密集场所使用锅炉、压力容器、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
同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没有“责任真空”。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安全生产综合性大排查大整治由省安委会部署、专项检查由行业主管部门部署”的要求,省安委办负责制定大检查综合工作方案,并督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抓好落实;各相关行业部门根据综合工作方案,按照职责分别制定各自行业领域的专项工作方案,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其中,浙江省安监局负责牵头组织工贸行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管线、地质灾害点和废弃矿山除外)领域的安全专项检查,省国土资源厅、省经信委、省环保厅、省能源局配合。省公安厅负责牵头组织道路交通的安全专项检查,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省旅游局配合。浙江省消防总队负责牵头组织消防领域的安全专项检查,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民政厅、省农办、省文化厅配合。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组织渔业船舶领域的安全专项检查。省建设厅负责牵头组织建筑施工领域和城镇燃气管线,以及农民自建出租房的安全专项检查,省水利厅配合。省质监局负责组织特种设备领域的安全专项检查,省旅游局配合。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废弃矿山的安全专项检查。
四大举措 严守底线
2016年以来,浙江省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数同比均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工作值得肯定,但事故基数和伤亡规模依然较大。浙江省着力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落实好四大工作措施。
一是全面治理隐患。重点排大安全隐患和风险的整改及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对长期存在没有彻底根治的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大力度,持续跟进,切实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二是严格底线措施。全面落实《居住出租房屋及合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七条规定》等底线措施规定,督促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依照底线要求,依法履职,整改到位。分行业制定《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重大风险管控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形成重大事故防控底线措施,提升重大事故防控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实施分级管控。企业对本单位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管控和整治;市县级有关部门对本行业领域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管控和整治;市县级人民政府对公共区域和因地域、部门管辖范围或职能交叉形成的监管真空或薄弱环节和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管控和整治;省级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本行业领域遏制重特大事故双重预防机制,并对市、县(市、区)及重点单位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进行督促和指导,逐步形成逐级管控、条块指导的工作格局。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发展趋势;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6文献标识码: A
一、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维修系统落后
企业只注重机械设备的发明与生产,只注重设备的技术水平,根本没有重视对设备的维修。随着设备使用技术的发展,国外的多种机械设备引入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国内的企业对于维修技术得不到很好的重视,维修技术含量远远不及国外的维修水平,国内的维修人员只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维修与解决,如果遇到设备的中央控制系统出现问题,维修人员将束手无策,设备就会停止使用。
2.对设备管理没有充分的认识
长久以来,企业对机械设备最在乎的就是正常经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量,然而企业对设备管理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把设备的革新、设备的创造对外经营,没有更好的吸纳人才,更没有良好的设备管理系统,这都将影响企业的发展。
3.没有良好的组织机构
①目前各个企业的管理方式都属于“家长式”,是企业的某个人统一指挥所有的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法不能应用于市场经营,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②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很好的组织能力,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不了管理者自身的作用。
③企业在市场中没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就目前来讲,很多企业使用的机械设备都是针对某种工艺专用的设备,施工技术专业性太强,如果施工工艺暂停,没有施工任务继续操作,那么此设备就要闲置,长此下去就会报废。
4.没有健全的机械管理机制
目前很多的大型企业都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主要指激励机制,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激励施工人员为企业办实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员工做的不好就要进行罚款,这种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了员工对工作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抵触心理,致使员工对生产过程不上心,只能一味的草草了事,遮掩一切工作。企业对高级的技术人员没有很好的重视,使企业流失大量的技术人才。
二、机械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1.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2.认真执行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使用谁维护的原则。担任实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只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使用、包维护、包检修)、机长负责制,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定职责,凭证上岗操作。
3.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各种设备操作者(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达到本设备操作的技术等级“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后,取得操作证方能上岗。
4.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搬迁的检查;班中注意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班后清扫、维护,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5.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预防性计划检修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三、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强员工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随着经济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企业要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另外,使员工不断的进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员工杜绝一切不良嗜好,杜绝错误的操作方法,要加强员工的职业素养,正确的使用设备、爱惜设备,进而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技能。
2.明确机械设备的管理原则
①制定设备管理档案: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制定管理档案,这是设备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②对设备进行养护: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营业额,就应该在设备管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进行施工的设备进行及时的养护,按时检查与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带病作业。
3.强化企业的组织机构
在企业的管理中,设备管理是主要的,企业要组织员工参与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对企业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全员进行开会讨论,得出满意的结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员工一起经历荣辱、相互监督,才能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将企业发展得更好。
4.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机制,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将设备管理机制作为摆设,放置不理。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对优秀人员进行嘉奖,加强对员工的重视,提高相应的待遇,使员工感觉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这样员工就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将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四、机械设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高端装备
先进高效电力设备、大型石化设备、大型冶金及矿山设备、现代化农业装备、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
2.新兴产业装备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及精密加工设备、智能印刷设备、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大型智能建设机械和节能环保设备。新兴产业中,风电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设备将受益于国家重点扶持。
3.民生用机械装备
安全应急救灾设备、医疗设备、消费品现代化生产和流通的“完整解决方案”、现代文办设备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医疗机构的下沉,医疗设备将会有爆发性增长。
4.大型智能工程建筑机械
混凝土机械、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城镇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凸显工程机械优势,且工程机械在行业中具有规模优势,并正在逐步扩大至其他零部件行业。很多产品目前正在发展壮大,获取外资市场,而且很多新设计和新产品也在不断发展,这些公司将双重收益中国经济发展和总体规划方向。
冬季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旺季,又临近岁末年初,重要节假日多,人流物流大,历来是事故易发和多发期。为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街道从即日起迅速开展冬季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为确保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此次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紧紧围绕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有效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二、时间安排。
X年X月X日至X月X日
三、检查内容。
(一)对粉尘涉爆企业再排查、再摸底,全面摸清粉尘涉爆作业场所安全设施运行和作业人数情况,按照作业人数分层次进行摸排,逐一建档,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要围绕建构物、除尘系统、防火防爆、粉尘清理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严格排查整治。
(二)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摸排,尤其是长时间未进行作业的区域或死角部位(储存池、下水道、地下管道、暗沟等),要建立台账,设置警示标志和危险有害因素告知卡,落实作业前安全防范措施,作业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确保作业场所有持续稳定的机械通风,并配备气体检测仪、个人防护装备和应急装备。
要利用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活动,对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具体作业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培训。要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自救互救能力。
(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公共聚集场所、特种设备是我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基础薄弱、事故易发,要强化监管,督促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落实。
X.建筑施工:城市管理办要结合冬季建筑施工特点,强化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积极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基础,突出防范深基坑、高边坡、起重机械、脚手架、模板支撵垮塌和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事故。
X.道路交通:政法办要联合芝田交警六中队加强对各运输企业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和运输车辆安全状况的检查,深刻汲取近年来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教训,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坚决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势头。
X.公众聚集场所:政法办、安监办要吸取近期省内外火灾事故教训,扎实开展冬春火灾防控,针对冬季夜间亡人火灾多发的实际,加强对“城中村”、群租房、歌舞厅和“三合一”等高风险场所的夜间“错时制”检查,坚决纠治堵塞通道出口、违章用火用电、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等安全隐患,持续推进电气火灾和电动自行车两个综合治理。
X.特种设备:安监办要充分认识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危险性和安全风险,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好辖区内企业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调查摸底和安全检查,集中开展专项治理。
X.烟花爆竹:安监办要联合X派出所加强旺季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持续深化“分包转包”、“三超一改”、“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活动。
X.危险化学品:安监办要督促危化品企业落实“冬防”方案,做好防冻、防凝、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静电工作,强化重大危险源等关键部位和动火等特殊作业环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杜绝岁末年初抢工期、赶进度、超负荷生产行为,严防火灾、爆炸、中毒事故;针对危险货物运输异地挂靠、挂而不管、车辆非法改装等问题,深入开展危化品流通运输环节专项治理行动。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单位对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要狠抓落实,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务求实效。
(三)强化整改。
街道将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和问题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及时上报市有关部门跟踪整改,挂牌督办。对隐患整改不重视、不及时、不到位的企业,要责令立即停产停业整改,并联合市安监五中队进行顶格处罚。
关键词:煤矿 机电设备 管理
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报道,电力事故虽在所有事故分类中排第14位,但在引起死亡的事故分类中排第四位,电力事故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根据近年来全国煤矿事故分析的统计数字,煤矿机电事故在顶板事故、瓦斯事故、运输事故、放炮事故之后,居第5位,同时机电事故还是引起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一是煤矿务必要制定出稳妥可行的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了防爆设备下井检验制、机电设备定期检查制、安全装置定期检查制、停电检修挂牌制等。同时,应当重点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制,机电设备使用与操作规程,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制度及机电设备采购与验收制度等具体的规章制度。二是要采取贯彻实施机电设备使用和维修相互结合之原则,切实做到机电设备谁在使用,就由谁进行维护和管理,主要设备必须做到定人和定机,管理人员必须在参加培训之后凭上岗证进行操作。对于需要交接班的生产设备,操作人员一定要认真执行好交接班制度,并对大型设备进行安全运行的全面记录。三是建立大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验收管理规定。要进一步规范对大型机电设备从安装,到改造、大修,一直到验收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工作,注重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各机电设备的管理部门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机电设备安装与验收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落实。
二、加强机电设备前期规范化管理工作
一是要严格进行设备选型,真正把好机电设备的选型关,所选用的设备一定要适宜于煤矿使用。二是要在管理上做到责任到人,从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图纸资料保存与清点、安装、使用到维修、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当中均应做到资料完整,责任落实到人。三是要严格把好安装质量关。对于主要设备与新型设备的验收、安装与使用,机电设备管理员应当参与到编制质量验收规程、操作办法与安装质量标准之中,要努力做到设备不合格不得出厂、设备不完好不准安装。在安装完之后应当由参与安装、使用、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各个单位的人员都参与验收,在试运转之后再办理移交手续,这样才能真正投入使用。四是要强化技术档案的管理。应当建立起设备验收与交接建档等方面管理考核机制,必须将所有图纸资料、使用说明书及验验收报告等技术采取交由专职资料保管员妥善保管,使用与维修单位一旦需要,不得取走原件,只可另行复印。五是实施技术培训,特别是在进口设备管理上,应当组织开展关于该设备的技术讲座与培训,让涉及到的相关使用、维护与管理人员均能对设备有深入了解,掌握其技术性能与使用、维修及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三、注重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要做好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工作,就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发挥出机电管理部门在生产与管理中的双重作用,积极配合企业管理与安全监督部门做好设备检查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干部跟班上岗制度、设备维修制度等,让现场管理真正有章可循。二是要严格开展检查考核,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做到一个标准和一把尺子,从严把握考核关,让机电设备能够满负荷与高效益地运行,从而服务于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
四、落实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对于实现煤矿的装备现代化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切实满足煤矿安全生产之所需,应当以全员管理为基础上,做到修理、改造和更新等相互结合。要结合设备的大修与中修,积极运用新技术来改造老设备,从而不断提高设备的性能。可以在主提升机上运用动态智能监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等,更新空压机断水保护装置的相关技术,比如运用真空磁力启动器与真空开关等等。为了进行比较,可以运用设备成本的现值比较法以实施设备的大修与改造,从而有助于管理层作出科学决策。
五、提升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要想管好、用好与维护好机电设备,一定要建立起一支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先进设备所具有的优势。应当高度尊重与保护机电设备技术人才,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应当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通过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让机电管理与维护人员更加熟悉操作规程与设备性能、原理,从而能够更为轻松自如地进行设备管理与故障处理。
六、煤矿机电事故应采取的的预防措施
1、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机制,保证煤矿维护、维修机电设备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对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及时检测检验。特别对机电设备及机电设备辅助产品要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使用。
2、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特殊工种的技术性较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要严格考核发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3、努力提高矿工技能和经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
4、企业领导要重视机电管理工作,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并积极探索新的机电管理体制,使机电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发展。
七、结语
总之,机电设备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渐渐,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一定要注重细节,从基础工作抓起,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以经济杠杆为基础落实煤矿的机电管理工作,从而努力消灭事故隐患,保障煤矿机电系统的安全与可靠,促进企业实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槐.浅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煤矿支护,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