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3 16:14: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第1篇

1、长兴岛地区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长兴岛地处北纬30o19′东经121o34′,东西长,南北窄,东临横沙,北望崇明,被誉为绿色的翡翠,镶嵌在长江入海口。长兴岛原属宝山区管辖,2005年3月18日由国务院批准,5月31日整建制划归崇明县。其属江口沙洲,咸丰年间已形成石头沙、瑞丰沙、鸭窝沙、潘家沙、圆圆沙、金带沙六个部分。20世纪60年代末,长兴人民担土填江,将六个小岛筑坝联成一体。岛上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四周水体的调温作用,夏季湿润凉爽,冬季温和,雨水调匀,光照充足。这里有富饶的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占地4.5平方公里的长兴岛前卫农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种有柑、橘、橙、柚4大类60多个品种的1万多株果树,有“长江第一园”的美称。每年享誉海内外的海洋节庆文化,将全岛挑染成一副五彩斑斓的绚丽画卷,形成多元、富有本地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2]

2、长兴岛内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工业文化资源现状

先进的信息化闭环管理。以中船、中海、振华港机三大央企为核心的工业基地,均建立了与企业信息化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基础配套设施。设计、生产、物流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加强,内部OA系统、一卡通等软件系统普及应用,防火墙、入侵防护、网络准入等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加强,并具有数据备份中心。活跃的创新氛围。在岛重点企业积极承接国家工程,不断推挤技术和工艺创新,发现市场引领潮流。基地内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研发机构)5个,研发投入占销售投入的比重达2.7%。取得科技创新成绩如:振华重工与上海船舶设计所联合突破了大型起重铺管船设计、制造、安装和测试的自主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中船先后交付的7.6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29.7万吨超级油轮(VLCC)、17.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等。最大型的海洋装备制造基地。目前上海长兴造船基地共有大型干船坞4座,大型门式起重机8台,舾装码头17座。中海有13个修船泊位,配套的15-60吨起重机21台,并有3座万吨级的浮船坞等。振华港机的主要设施包括卸货码头、发运码头、重件码头和修理码头7座,6艘大型浮吊以及10000多平方米的重型车间等。最励志的工业企业文化。在这片美丽的岛屿上,总有人挑灯夜战,无畏艰难。他们始终牢记着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墨脱精神”、勇于创新领先世界的“振华精神”和善于协作团结奋进的“龙成精神”。从1865年清政府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始,“江南”就成了中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的摇篮。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从这里走出,中国第一台车床、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中国第一炉钢在这里诞生,实业救国的故事在这里谱写,“爱国奉献、求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在这里传承。“以修为主,修造并举”是中海的战略,“爱我中海、勇创一流”是中海的精神,“诚信四海、追求卓越”是中海人始终践行的价值观,这里有为全体员工传颂的抗洪精神、改造船精神、“振奋5”轮抢险精神,这里还有陆金林、赖丕参等一批先进模范典型。[3-4]

二、上海市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可能遇到的问题

1、工业文化资源的开发产品和模式缺乏创新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一是工业旅游出现盲目跟风、产品同质问题。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项目是中国先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更需要深入挖掘企业和区域文化内涵,否则将会出现四不像问题,导致整体项目的失败。二是传统观念认为工业文化旅游开发主体是企事业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这样就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开发流于形式,员工和当地居民缺乏广泛的认同感。如果前期开发过程中没有明确项目开发主体,创新开发模式,就会造成动员不足或宣传力度减弱的情况,导致员工或当地居民对开发项目的不认同,使开发项目难以运作,从而导致项目夭折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企业在开发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时需要创新开发模式,重视地方社区参与问题和内部信息传递问题。[5]

2、在工业文化资源开发中环保意识不足

旅游资源开发应秉持科学合理的开发思想,注重生态平衡。上海市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要发展成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制造岛,更应重视整个岛屿的平衡发展。开发过程的不平衡可能表现为整个项目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对重点工业文化资源投入过多,导致一些非重点海洋文化资源被忽略。例如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开发,从而忽略前卫农场的橘文化和青草沙水库的生态系统。

3、工业文化资源开发主体间的协调问题

成功的开发项目必是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的结果。工业文化资源的开发项目涉及多个主体,这就要求整个项目在制定时,应统筹多方利益,系统划分有关主体的职责。一是政府层面。政府部门仅提出宏观的计划方针,而缺乏强有力的具体指导性意见。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项目由政府牵头组织,因此其更应该发挥协调职能。二是长兴岛内的企业层面。一方面,作为工业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主体,企业可能过于关注自身的资源,从而忽视地方社区和教育系统的作用。将所有的责任自揽,虽然有助于项目的快速实施,但引起的效应有限,难以形成广泛的共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反而不利于整体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企业有机密信息泄露的顾虑,不愿意主动开发其工业文化资源。中介媒体层面。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如果中介媒体对整个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品牌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导致宣传力度不够,可能会使整个项目无人问津。[6]

三、上海市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1、走科技和海洋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上海市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属于先进海洋制造业与海洋文化产业的结合物,具有科技含量高、产品多元化的特点,需要创新旅游产品。可以考虑将会展业、商务旅游、科普基地和高科技人才教育基地相结合。一方面,会展业、商务旅游、高科技人才教育作为是技术交流和高科技文化交流的主体形式,具有极强的高附加值。另一方面,上海振华重工、江南造船长兴基地和中海长兴岛分公司均属知识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企业,作为制造业的科技领先巨头,其产品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在工业文明日趋鼎盛、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与文化相关产业的融合,找寻更高的附加值,已成为未来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坚持效益和生态兼顾的原则

长兴岛地处长江入海口,对整个上海市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生产、生活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长兴岛工业文化资源旅游项目作为中国新兴高端制造业的探路者,应承担其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统筹好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既要实现自身价值,又能兼顾地方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整个岛屿的可持续发展。

3、引入“社区”作为项目开发的主体之一

一方面,作为长兴岛项目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当地社区居民有权利知悉整个项目的进展和实施情况。另一方面,将社区引入项目开发的主体之一,可以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整个项目的开发更具有活力,降低了项目失败的风险。就政府而言,当地政府应建立具有广泛共识的文化价值观,如成立相关工作小组专门负责该地工业文化旅游的文化宣传工作,做好群众动员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效应。就企业而言,相关企业应做好职工文化培训工作,妥善处理好职工的食宿待遇、教育培训等问题。

4、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的思想,解决企业对重要机密信息泄露的顾虑之忧。如成立由专家组成的评估领导小组和评估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整个项目信息泄露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加强与上海高校的科研合作,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的信息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并制定信息泄露风险应急预案,完善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搭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平台。

5、建立高效有序的协调机制

第2篇

一、引言

目前,我国森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植物园、林场五大类型。森林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景观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森林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喀斯特森林旅游是依赖喀斯特森林景观资源而进行的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喀斯特森林资源由于喀斯特地貌本身的脆弱性,相对其它类型的森林资源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困难。如何既科学开发喀斯特森林景观,同时又保护好喀斯特森林景观资源,是摆在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面前的一道难题。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原始森林我国是发育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森林。2007年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对于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同样具有代表性。

二、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一)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地文、水域、生物、天象与气候等分类标准,可将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按7大主类、16个亚类以及26个基本类型,可见茂兰喀斯特森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特色景点18个,采用如下指标对这些景点进行定量评价:A、资源价值是否具有独特性;B、在国内市场上,对同质的产品是否具有商业上的竞争力;C、交通进入性是否较好;D、配套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的状况如何;E、景点位置、景观类型是否便于配套组合,形成组合;F、对全市旅游业的影响。

根据以上标准对候选区的景区进行评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评分结果如下表[18](表4-2)。

根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名次的情况,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特品级景点2处,优良级旅游资源景点14处,普通级旅游资源景点2处。可见,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具有良好的品质。

(三)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根据卢云亭的旅游资源“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对茂兰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主要采用了其中的“三大价值”与“三大效益”对其进行定性评价。

1、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三大价值

(1)景观观赏价值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原生森林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融为一体。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而且保存着十分珍惜的濒危的野生动物、植物,如诗如画,俊秀独特。

(2)科学考察价值

茂兰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内发育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森林,无疑是研究喀斯特森林动植物的天堂,具有极好的科学考察价值。

(3)民族文化价值

保护区境内分布着布依族、水族、瑶族等不同民族。在长期的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民族传统的饮食文化、与环境和谐的建筑文化。

2、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三大效益

(1)生态效益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成为共识。茂兰国家级保护区主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理论、喀斯特森林群落学特征、森林的水文效应、特殊的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广大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恢复途径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地表上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自然本底,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基地,又是特殊地貌上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由于喀斯特森林独特的水文地质二元结构所呈现出的水文效应,为茂兰周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重要的生态屏障。

(2)社会效益分析

茂兰自然保护区地处贫困山区,是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集中区域,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07年荔波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员后,对外联系和交流日益频繁,自然保护区先后接待过日本、美国、瑞典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和国际友人来保护区访问考察、旅游。随着保护区保护和科研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渐成为了我国对外科技、信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

(3)经济效益分析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多种经营和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可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等社会效益,同时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营业收入主要根据预测的游人规模和人均消费水平进行估算。参照同类项目及荔波樟江风景区的消费现状,结合茂兰森林旅游区的建设内容、规模、档次和时期其人均消费水平指标为2010年70元/人天;2015年80元/人天。经计算,2010年27.92万人,营业收入达1954.4万元;2015年预计总人数将达30万人,营业收入达2400万元。各时段的利润(按30%的利润率计算)预计为:2010年586万元,2015年720万元。

3、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于2014年6-9月份发放问卷1500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样本1420份,有效问卷的比率为94.6%。整体上说,此次调查其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具有代表性。

(1)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的人口学特征

从游客文化构成上看,(图3-1),大学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比重高达52%,其他文化层次的排序依次为初高中(31%)、研究生以上(14%)、小学(3%)。即中高等文化层次居多,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学生、企业员工、公务员和学校研究人员,均有较高的学历。较高层次的客源市场意味着较高收入的市场,所以,茂兰在进行市场开发时要重视这一部分市场的开发效益。同时,研究人员也成为了茂兰的主要客源之一。因此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开发模式可采用研讨游的开发模式。在发展研讨游时,在三大分区中,严格保护核心区,允许研究者部分进入缓冲区。在开发当中,由于喀斯特地貌的脆弱性,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从游客年龄构成来看,(图3-2)21到40岁的青年游客占游客市场的主体地位,是总数的61.2%。其次是中年游客比例为27.9%、小于20岁的游客比例为8.3%、大于60岁的游客比例为2.6%。可见,青少年和中年游客相对来说经济负担较小,出游机会较多,成为茂兰旅游的主体构成。青少年天生好奇心重,接受性较强、爱探险,因此茂兰可以就其客源特点开发猎奇探险游和生态科普游,这也是开发喀斯特森林旅游的较好的开发模式。

(2)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的地域特征

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的游客主要是以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游客为主,(图3-3)占到总数的51.3%。省内其他游客的比例为11.3%;省外游客的比例为37.4%,主要来自重庆、四川、广西等临近省和直辖市。在茂兰周边有着相同景区的竞争,广西的桂林、云南的石林是应用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成功案例,因此通过其客源市场的分析,可以得出茂兰在开发喀斯特森林旅游一定要注意其资源的奇特性和原生性,以此吸引游客。

(3)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游客对景观偏好分析

选取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中的七个景点:螃蟹沟,青龙涧,旺牌山,金狮洞,野兰谷,瑶寨民族风情,梅林作为研究对象。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这三个角度分析游客的偏好,为茂兰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依据。

首先青龙涧瀑布群是各个年龄阶段的游客都最为青睐的旅游产品(图3-4),作为主体市场的21~40岁与41~60岁的游客的选择几乎完全一致,除了瀑布以外,其他旅游产品的偏好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螃蟹沟、旺牌山、金狮洞、野兰谷、瑶寨民族风情、梅林。另外由于少儿的天性,小于20岁的游客对于螃蟹沟的兴趣较大。60岁以上的游客对瑶寨民族风情这样人文景观的偏爱明显大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游客。

从游客职业来分析,(见图3-5),最受欢迎的景点为青龙涧、旺牌山、野兰谷。在喀斯特地区日趋石漠化的今天,旺牌山这一片绿色喀斯特林海,让人深思,给人启迪,受到了学生、教师、企事业员工的喜欢。

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偏好差异也比较大(图3-6),旺牌山、野兰谷等能凸显出喀斯特森林特色的景点受到有大学学历的游客的喜爱。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江景区;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54-03

近年来,乡村旅游或者是乡村生态旅游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们周末游的重要场所之一。人们利用周末时间,去乡村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山山水水,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很多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古村落村貌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对于水域这一块,目前开发较好的景点还为数不多,尤其是在乡村就更少。

1 研究理论及方法

1.1 旅游资源的概念 2002年,保继刚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2]。肖星在《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具有对旅游者的吸引向性、区域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3]。还有杨振之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以及旅游设施[4]。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所有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和事物;也有学者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吸引游客前来并获得经济效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体[5]。

1.2 旅游Y源的分类方法 旅游资源分类是旅游资源评价的前期主要工作,只有在分类准确科学且适用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更加合理的评价,从而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关于旅游资源分类,旅游理论研究的初期工作已经开始,伴随着旅游开发开发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因各自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我们在研究旅游资源时,选择一种合适的分类方法是一项必要工作。

1.3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是为了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类后就是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实际的评价,这是分类的价值所在。旅游资源的评价是为了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来支撑,避免克服在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时的盲目性,是为了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性,评价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开发程度和远景的发展,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江景区位于六盘水市境内,距离六枝特区行政中心40km,六盘水市中心90km,301省道、水黄高速、六六高速、六镇高速、六毕高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景区的通达性和可入性。同时,景区的道路在不断扩建,改善了景区的交通位置,进而凸显景区的区位优势。景区源于司马迁史记“夜郎者,临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江风景区包括:江景区、回龙溪景区和溪耳景区,面积约259km2,总共112个景区。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风景名胜区,该区域平均海拔在600~2172m,这里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民族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文化悠久,是考古、观光、度假的理想圣地。

2.1.2 自然优势 研究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5℃,年均日照时间在1252h左右,降水量在1476mm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矿物储备丰富,已经探明的煤炭量达33亿t,理论储量为180亿t左右,且水资源丰富,地表水量达51亿m3。

2.2 社会经济状况 2016年,全区着力做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生态文明持久战和转型升级突围战,经济形势稳重有进、稳中向好。2016年预计生产总值165.3亿元,同比增长13%。然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195.98亿元,同比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40.9亿元,同比增长13.1%;人均GDP完成33166元。2017年,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2.8亿元,同比增长13%,一、二、三产业同比增长7%、12.4%和16%。

3 江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就目前来说,我国相关学者在对旅游资源调查研究时,无论是专项旅游资源调查,还是区域性旅游资源调查,主要依据是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本次六枝特区将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依据任然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表1、表2)。

根据《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相关规定,江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江景区的旅游资源极具特色,比如: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夜郎文化以及优美的水域风光。

4 江景区旅游资源评价

4.1 资源总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目前,江景区已经开发的单体旅游项目有54项,在2016年,整个景区实现旅游收入90余万元,接待游客6000多人。还有在2017年的春节,整个景区到处充满节日的氛围,听山歌、品美食、看美景,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欣赏点。

4.2 资源特色鲜明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贵州省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处于毕节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和结合部,从而看出本地区的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在整个江景区,所呈现的54个单体旅游项目中,红色旅游资源占30个,占比例为55.56%。虽然江景区给游客的直观感觉可能是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这一类型,但是整个景区的主色调是红色旅游。相关的红色旅游景点,比如有:古国、夜郎古国、梭戛长角苗风情、水落洞歪梳苗风情、寨、祭王寨、大补王寨、小补王寨、阿女寨、木城村;子王坟、摩岩石刻、古驿道、石驿站、古城墙、郎岱古镇、茅口古镇。

4.3 丰富江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 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大力倡导和逐步改善革命圣地、陈列馆和纪念展览馆的内涵,将单一、传统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变为富有人性化、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示、活场景展示。景点场景的设计应利用声、光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展展示的信息,尽量再现当年的实际情境,适当考虑旅游者参与性的内容。提高展馆的趣味性,贴近旅游者的生活,激发旅游者的动手动脑热情,吸引旅游者参与,使旅游者更乐于接受红色旅游的革命精神和文化精髓,形成独具一格的江红色旅游品牌。

4.4 突出生态资源,促进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以及原生态发展道路,是江景区旅游发展战略自始至终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开发理念。柯江景区旅游发展的特色颇多,既有自然特色,又有人文特色(包括红色旅游、古遗址、古建筑等),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必须坚定信念,集中打造鲜明的大特色。对于江旅游来说,生态旅游是柯江旅游的最大特色和景区开发的主要目的。

5 结论

本研究对江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评价,江景区单体旅游资源共有54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有2个,四级4个,其中三级7个,二级6个,一级12个,未获等级旅游资源21个,分别占旅游资源总数的3.7%、7.4%、12.96%、22.22%、38.9%。同时,江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潜力大,资源特色鲜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总量大,生态旅游资源特色主题突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4]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第4篇

一、引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美誉的泰山,历史文化悠久、风景资源独特,具有深厚的科学研究价值,因此受到世界各地游客青睐。在现存条件基础上如何珍惜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使泰山风景区固有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得到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达到效益最大化,对泰山风景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便是当务之急。

二、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调查分类

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风景资源调查内容分为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两大类,天景、地景、园景、建筑等八种类,日月星光、泉井、历史名园等七十四小类。通过对泰山风景名胜区涵盖的地貌、植被、建筑、碑刻书法摩崖艺术等风景资源深入探索,得出风景资源分类结果,具体见下表。

三、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结果及发展意见

(一)泰山中路景区

泰山中路作为古今最主要的登山游览线路,也是历代皇帝的登山御道,其在景区中担当的地位不言而喻,最终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基于各评价层的分析对比可知,利用条件的评价值较低是综合评价未达到“很好”的主要原因。因此,该景区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应对住宿、旅游管理的安全、方便、高效等方面加以改进。

(二)泰山天烛峰景区

天烛峰景区位于泰山东麓,是最早的徒步游览线,最终评价为“一般”。综合分析各评价层发现导致评价值不高的原因有两个:

1、景区的经济、人文、科学和艺术的评价值明显偏低,导致人文景源评价值为“一般”。

2、开发利用条件的5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全部偏低。由于天烛峰景区地理位置劣势明显,可达性极差,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积极结合“封禅大典”演出和泰山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景区特色吸引客源,提升人文景源发展水平。

第5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秦皇岛旅游业;发展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给秦皇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例如基础交通方面,京津冀主要城市间高铁的建设显著提高了各城市旅游交通的可达性,一日旅游圈的范围继续扩大。区域边缘城市的居民可以方便快捷地来秦皇岛休闲度假,京津冀地区旅游空间格局得到了优化;承接北京部分产业方面,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利用自身优势承接首都北京的部分功能,如北戴河新区将集中承接北京教育产业。

二、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的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秦皇岛市位于渤海湾,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连接着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2.交通设施齐全。秦皇岛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交通设施涵盖了公路、铁路、机场及港口等,交通非常便利。3.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秦皇岛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闻名国内外的避暑胜地北戴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称。4.旅游资源丰富。秦皇岛有海、有山、有长城,旅游资源众多,其中长城旅游资源作为历史资源最具代表性。山海关、老龙头作为秦皇岛市历史旅游资源的标志性景观,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又是集山、海、关、城为一体的独特资源,享誉海内外。

三、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旅游业淡旺季明显。秦皇岛的旅游旺季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剩余的时间属于旅游淡季,在旅游淡季来秦皇岛的游客少之又少,呈现一片萧条景象。虽然近些年市委市政府在旅游产品开发及宣传促销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冬季缺乏核心旅游吸引物,淡季时设施闲置、资源浪费情况仍很严重,旅游淡旺季特征未得到根本改变。2.旅游业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开发层次较低。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秦皇岛旅游仍处在分散经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规划格局。多数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在“游览观光”层面。部分新建景点存在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等现象。旅游资源规划随意性较强,旅游产品单一,导致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3.旅游业还存在着旅游管理混乱,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等现象。2015年山海关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取消5A级资质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秦皇岛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管理体制却不完善,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秦皇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4.旅游业与服务业专业人才较少、从业人员水平及服务质量不高等这些专业因素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及秦皇岛旅游业对外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1.针对秦皇岛旅游业淡旺季差异明显这一突出问题。秦皇岛应对产品结构重新进行整合,要将适合淡季旅游的项目有针对性地组合起来,推出不同主题的适合淡季游玩的线路。另外要对原有的旅游产品深度挖掘,进行必要的改造与完善,提高其淡季旅游的适用性。如开发长城健身游、秋冬观海游等。要重视开发多元化的淡季旅游产品,如利用昌黎葡萄酒产业,设计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重视发展淡季商务会议旅游。此外,应重新定位秦皇岛的旅游形象,加强淡季旅游宣传力度,消除旅游淡旺季在游客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定位。2.秦皇岛市政府应在旅游业整体规划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市政府可组织专家学者对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秦皇岛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在整体规划和决策时提供重要参考。在旅游业的投资、新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方面,市政府应借鉴青岛等地的成功经验,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优化旅游发展大环境,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明确秦皇岛在一体化中的城市定位,利用好一体化这一机遇,打造一批新的重大旅游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业,提高秦皇岛旅游业的市场影响力。3.秦皇岛市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更多有关旅游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相关监管部门依法监督管理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经营等方面。对于监管失职者要启动问责制。相关部门要坚决打击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及时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4.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引进并留住国内外旅游业高级人才,高级人才包括旅游管理人才、产业规划设计人才及资源调查研究人才等。同时还应大力培养当地人才,发挥其旅游业主力军的作用。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秦皇岛当地的高校资源,与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驻地高校联合培养旅游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市旅游局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旅游学概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作为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对人类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介体—旅游业)的研究,全面系统地介绍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和规律。同时,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掌握旅游基础知识、熟悉旅游业发展现状,具备用旅游专业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旅游职业综合素质三个学习层次,从而达到专业基础知识的获得、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素养的初步提高,为培养旅游企业一线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保障。如何构建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是如何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长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实践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完成为载体开发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全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是目前及未来高职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课程特点,旅游学概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是侧重于理论的学术研究,在课程改革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如课程理论内容冗余,缺乏设计与整合,理论内容枯燥;教学方式主要依赖理论讲授,跟学生的互动很少,以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职业能力缺乏训练载体,实践教学效果很不好。学校的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开放式教学,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上,从高职教育要切实培养旅游人才角度看,旅游学概论的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尤其是课程理念的改革和课程内容设计的改革。课程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来展开,要在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典型的课程实践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中之重。按照“以职业能力本位,以实践行动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先导”的原则,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旅游学概论课程积极探索并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将课程的理论内容首先进行整合,并针对性地设计具体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这些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力求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课程以工作项目为中心展开教学,打破固有的课程理论框架,结合旅游行业需求、职业岗位能力、注重培养技能和培养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本课程具体设计了“1个原点、3个模块、5大项目”的“135”学习体系。1个原点就是旅游活动的分析;3个模块分别是旅游活动基础知识、现代旅游三要素、旅游相关问题;5大项目包括走进旅游世界、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教学模块与项目的设计充分将实践任务与理论内容完美融合起来(见图1)。课程突破传统教学中注重概念轻视实践的误区,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积极参与过程,对课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学校办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旅游学概论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备三个基础的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计调、景区景点讲解人员、旅行社从业人员。课程注重旅游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旅游学的基本规律,了解旅游学科体系的结构;(2)掌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系统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4)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旅游业的影响。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能够进行简单行业调研并总结归纳;(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5)培养独立学习能力。3.素质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3)初步奠定诚信敬业、有激情、会创新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

1.课程内容的整合

结合课程设计思路,联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上将学习项目进一步进行任务分解,从而确定理论学习内容结构,每一个学习项目都设计有对应的实训活动,且合理安排了32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践学时。具体来说,本课程将内容整合为五大项目,分别为:走进旅游世界、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每一个项目又进行了学习任务分解,项目1“走进旅游世界”分解为两个任务,即追溯旅游发展历程、旅游活动分析;项目2“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分解为两个任务,即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类型分析;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分解为3个任务,即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保护;项目4“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分解为5个学习任务,即旅游业认知、旅行社分析、认识旅游交通、走进旅游饭店、认识旅游商品;项目5“我的旅游我做主”分解为4个任务,即旅游市场分析、认识旅游组织、把握旅游影响、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

2.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家庭背景、文化基础、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几方面的学情分析,确定了教学形式上首先要多方式多途径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第二就是要让内容直观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活跃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表现机会。所以,课程教学上选择了五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别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一些重点内容还需要详细阐述,对各类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教学中既强调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案例分析法:通过大量典型旅游行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问题、影像等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关情境中,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调查研究法:利用课后调研作业设计,加强学生调研分析能力和对旅游行业企业的了解;课堂讨论法:将学生分组,教师向各小组布置讨论任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共同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3.教学模式实施

本课程实施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以问题为引领,分为展示评价,分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拓展训练,解决问题交流总结,反思问题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等6个教学环节,每一问题环节对应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以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中的旅游资源分类任务为例,在明确了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前提下,按照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如下:首先,展示评价,分析问题环节,教师组织小组对提前选择好的热点问题进行汇报展示,教师点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中,教师播放南京旅游资源介绍视频,导入讨论情境,提出关于旅游资源分类的引导性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代表发言,教师将各组观点进行记录,进行比较和总结讲评,并讲授旅游资源主要分类及其分类标准;拓展训练,解决问题环节中,教师设置课堂小思考和小测验,考查知识点掌握情况;交流总结,反思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两位同学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收获,并进行知识总结;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环节中,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即对家乡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按照国标法简单分类,并撰写简易调查报告,用ppt汇报展示。该教学模式力求突破传统理论课授课模式,融“教学做评”为一体;注重以生为主,师生互动,进行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教学;同时开拓第二延伸课堂,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良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打破以考试成绩为学习质量的传统评价标准,重视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施过程考核重视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试卷内容开放化的三维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重视化。课程的考核不再是将期末的闭卷理论考试作为重点,而是更注重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表现。其中,过程性评价比重占50%,考核内容包括实训任务40%、出勤情况5%、自评综合表现5%等几个方面。

2.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考核评价主体上,适当削弱主讲教师的考核分量,将学生个体、学生小组、旅游企业等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来,共同构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中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分别占30%、50%、20%。

3.试卷内容开放化。在闭卷考试中,试题将考核要点放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应用能力等开放试题上,不禁锢学生思维,同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实施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适应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适应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仍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精心设计与行业、企业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与任务,提高教学参与性与实践性。同时,针对目前教材普遍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问题,尝试编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特色的课改新体系教材。

【参考文献】

[1]邓梅.高职“旅游概论”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3):134-135.

[2]朱中原,朱景平.高职院校“概论”课项目化教学改革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273-275.

[3]孟秋莉.提高“旅游学概论”教学有效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05):170-172.

[4]臧传芹,王慧元,赵美微,郐凯.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04):74-76.

第7篇

关键词:3S技术 地质地貌识别 植被识别 旅游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13-02

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突出特点是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需要野外实习。野外实习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愉快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整合地理概念和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理解课堂地理知识的最好方法,野外经验同时也是一个地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野外实习对于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的桥梁。因此,在野外实习的教学上,教师优化教学手段,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更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野外实习经验。

传统的地理实习是教师根据实习目的选择合理的实习地点和路线,通过地形图、罗盘等工具进行导航定位,到达指定观察点进行学习讲解。然而,这些传统辅助工具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高精度地形图不易获得,罗盘操作精度不高。在野外行进时,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空间定位和方位识别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是决定野外实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学生通常是在事先勘测的路线上进行实习,这就容易造成对实习区域地物信息、地质地貌现象的不完全认识。

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代地理学从常规的野外采样观测向“天—空—地”立体化动态监测方向发展。随着3S技术的发展,3S技术一体化集成日趋成为发展的主流,在野外地理实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遥感技术由于其范围广、速度快、信息广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今空间信息获取和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GPS则有着精度高、操作简便、提供三维坐标、观测时间短、全天候作业等的特点,在定位及导航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作用。GIS作为3S技术的核心,可以对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信息管理、定量分析、综合评价以及辅助决策服务。3S技术宏观、快速和准确的特点弥补了传统工具在野外实习时的不足,对学生综合理解掌握3S技术以及野外地理实习效果的提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遥感技术和GPS在地质地貌识别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图像直观、综合、宏观的特点,不仅在岩性识别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地质构造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地质信息。经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增强图像,能够突出这些地质形迹,客观形象地反应了区域构造特征与差异,为分析地质构造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技术途径。而GPS则可以对典型地质地貌观测点进行快速、准确地导航定位,改善野外实习效果。GIS技术则可以实现各种专题图的数字化,建立图形和属性相结合的数据库,制作专题制图,尤其是利用DEM高程数据,还能使各种专题制图立体显示,提供了多视角、多层面观察分析地形地貌的新途径。

本次以柳江盆地为例分析遥感技术在地质地貌实习中的应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镇管辖。总面积约180 km2,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 km。在柳江盆地范围内,各时代地层的发育具有代表性且连续出露,岩石类型也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

1.1 遥感技术识别岩性和地质构造

在岩石岩性的识别上,由于不同岩石的反射光谱有差别,在遥感影像上,不同类型岩石的色调往往也不相同。同时,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会组合成不同的形状,这也是识别岩石类型的重要标志。沉积岩最大的特点就是成层性,胶结良好的沉积岩出露充分时,可在较大范围内呈条带状延伸。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上可以显示出沉积岩的走向和倾向;岩浆岩多呈团块状和短的脉状;变质岩是由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而来,在遥感影像上的显示特征与原始母岩的特征类似,由于经受过变质,其影像特征更为复杂。图3可以看到不同的岩石在颜色、纹理上有明显的差异,其中A处为沉积岩,B处为变质岩,C处为岩浆岩。

利用遥感影像除了识别大规模地质构造和实习地的岩石岩性,还可以识别一些地貌特征,比如河流的切割、山地河谷出口处、冲积-洪积扇的分布。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野外实习方式,没有遥感影像的辅助,很难从整体上对实习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1.2 GPS进行空间定位

2 遥感技术在植被地理实习中的应用

由于受到植被内部组织结构、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在遥感图像上的像元亮度值就会呈现不同的范围,加上不同植被类型在纹理信息、分布信息、面积信息等属性各有不同。因此,借助于遥感影像可以直观地识别雾灵山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点,进而帮助学生更直观、精准地分析植被分布特点。例如,雾灵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了不同的温度-湿度组合和植被类型,导致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十分明显。由于山体成东北-西南走向,山体阴阳坡差异也很突出。阳坡植被大致可以分为低中山松栎林带、中山针阔混交林带、山地草甸带三个带。低中山地带森林植被多遭破坏,占优势的植被类型为中生和旱生中生落叶灌丛,中山针阔混交林带主要分布着以云杉占优势的针叶林,由于人为影响,针叶林呈散生状态存在。山地草甸带植物群落较多,垂直分布较为明显。

3 GIS技术在旅游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野外实习是旅游开发和规划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山地区旅游规划实习主要旨在通过对黄山地区旅游景观的构成、特征的分析和对主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进而学习掌握旅游开发规划的基本技能。GIS技术在旅游管理的野外实习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

旅游资源的调查涉及资源信息的获取、汇总管理及分析制图。由于旅游资源分布的广域性决定了调查研究的覆盖面广,传统的方法受到人力、物力及自然条件等制约,覆盖面不足且精度低。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开发的价值,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传统的人工记录管理资源数据的方式使得分析评价缺乏综合性,而GIS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可以通过选取地理条件、景观资源、交通便利性、周围环境开发程度等各种重要制约作用的因子,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评价旅游开发适宜度。

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通过GIS的路径分析功能,可以筛选出路径合理的旅游资源进行组合,这种路线选择方式避免了人为分析设计的主观性,可以选择出最优的旅游线路。图5为以黄山风景区为例,选取所需旅游景点,得到的时间较短,费用较少,线路利用率较高的最佳路线。

4 结论

3S技术在野外地理实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提供了宏观、清晰的影像信息,快速、准确的定位导航服务,而且能够科学、定量地整合地理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野外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M].测绘出版社,2009.

[2] 梅安新.遥感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赵荣,孙鹏.GPS技术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8):45.

第8篇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旅游规划;法规

    从2000年开始,中央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部规范旅游规划的法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这些法规把规范旅游规划的编制,而不是旅游规划的实施作为重点,希望借此提高旅游规划成果质量。因此,它们的制订和实施可以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现代质量管理学崇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然而,分析表明,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尚未实现对旅游规划质量的全面管理,因而有必要补充完善。

    一、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有四部,分别是《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年)、《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2005年)。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是国家旅游局的部门规章。前者对旅游发展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地位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原则,并对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行政管理程序进行了粗略的规定。后者提出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的认定标准、申报与审批程序,并建立起对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管理制度。

    《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是由国家旅游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的技术法令。前者较为详细地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内容,系统地提出编制、评审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与程序,并对编制、评审旅游规划人员的个人素质、团队构成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后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界定、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详尽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的工作方法。

    二、TQM的概念与内涵

    TQM是英文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缩写,意为全面质量管理。它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于1961年最先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思想。菲根堡姆认为,质量控制应该由企业所有人员共同承担,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应贯穿于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且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使得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国家结合本国的实践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

    如今,全面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全球企业界和其他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在此过程中,我国专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三全一多样”的观点,即认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全过程、全员、全面、多方法四个基本要求。“全过程”是指对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全员”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都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去;“全面”是指质量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方面;“多方法”意为综合采用管理技术、科学方法、专业知识进行质量管理。

    三、完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建议把我国旅游规划相关法规的内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现行旅游规划法规体系还需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1、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科学、更严格的控制。旅游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规划成果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整体上质量较低的情况下,现阶段不宜通过立法强行干预旅游规划的实施,尽管规划实施对规划成果质量有检验、反馈作用。法规应致力于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在此提两点建议:其一,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进行更科学的设计。近年来,学者们就如何编制旅游规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有关创新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理论成果。建议立法者分析、评估这些研究成果,并据此修订旅游规划编制程序。比如,有的学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步骤与方法;其二,法规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表述应体现充分的强制性,以实现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的严格控制。现行法规的强制性明显不够。比如,关于委托方确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方式,“通则”只是概括了实践中有哪几种方式,而不是要求委托方必须采用相对公正、透明的竞标方式。

    2、加强对参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人员的管理。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主要有四类:规划团队、委托方的官员或管理者、规划评审专家、委托方办事员。要做到全员管理,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二是设法保证他们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既有控制旅游规划质量的能力,又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感。

    明确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比较容易,而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则相对困难。我国已建立旅游规划单位资质认定制度,试图控制规划团队的业务素质。然而,单位和个人毕竟是两码事,所以还应建立旅游规划师资质等级认定制度。建议旅游规划师不但要分级,也要分成旅游地学、景观设计、旅游历史文化等多个专业类别。这既符合一个人很难精通旅游规划所需全部知识的客观规律,又方便委托方识别规划团队的学科构成。参与评审的专家也应具有旅游规划师资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评审专家小组的资质等级结构、资质专业类别结构应有所差别。旅游规划的委托方既有政府,也有企事业单位。委托方参与规划编制的人员构成复杂。受权力范围的限制,旅游主管部门无法确保他们每个人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但完全可以做到提高旅游系统人员的业务素质。

    3、对旅游规划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精确的控制。法规对旅游规划质量的控制应该是宽泛的,不仅是规划成果的质量,也包括规划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规划成果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的内容是否符合委托方需求;二是规划的技术方法是否科学。

    现行法规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但比较粗略,无法对规划内容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建议颁布详细的旅游规划内容纲目,进一步明确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当然,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应执行不同的内容纲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具体规定了旅游资源调查分析的技术方法,而其他旅游规划相关法规中关于规划技术方法的条款比较原则化,执行起来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因此,建议颁布更多详解规划技术方法的法令。旅游规划实践也表明,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业规模预测等工作亟须规范。因为技术方法有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变的问题,而且有的工作有多种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所以关于技术方法的法令应留有一定的弹性,并根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

    在我国旅游规划编制实践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比较普遍地存在或轻或重、这样那样的问题。规划团队调查研究敷衍了事、委托方主要领导重大决策独断专行、评审专家顾及熟人面子口下留情、委托方办事员不能按时提供数据资料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类质量问题会对规划成果质量、规划完成时间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现行法规中有关工作质量的条款很少,需要补充完善。

    4、丰富旅游规划质量管理手段。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资格准入制度。其实,还有必要采取教育手段、业务检查手段。教育能使工作人员被动地提高业务素质,而业务检查可促使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业务素质。现行法规控制旅游规划成果质量的主要手段是规划评审,但规划评审属于事后控制,而不是全程控制,它能检验规划成果的质量,却无法控制规划工作的质量,当然也就无法预防规划成果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质量管理手段,以实现对规划编制过程的全程控制,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控制。比如,可以引入标准合同制度,统一旅游规划编制合同的内容、格式,合同中把委托方、规划团队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工作质量问题列为违反合同的行为,从而通过双方的相互监督提升双方的工作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面质量管理(第3版)[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第9篇

【关键词】 生态农业旅游 海南 资源优势 开发策略

一、引言

生态农业旅游(eco-agricultural tourism)是指在乡村的生态环境中,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旅游资源基础,通过综合运用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以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等对当地农业资源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将其开发成为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结合体,是第一和第三产业交叉渗透的产物。它为人们创造了亲近大自然和参与农业生产的条件,既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的愿望,又可以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增长知识,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在近十年以来,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周边,生态农业旅游已形成一定规模。相比之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却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极不匹配。

二、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1、地理环境优势。海南岛东经约110°,北纬约20°,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与夏威夷岛同纬度。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温充足。它四季长青,遍地皆绿,森林覆盖率超过50%,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它还是一个热带野生动植物和作物的宝库,其野生动植物资源中,有32种动物和630多种植物为其所独有,被国家列为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49种,珍稀树种有7种。同时,海南空气质量很高,据《2009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总体保持一级水平,优良天数达到100%,其中98.6%监测日为国家一级。此外,海岛水质优良,据统计占地表水总流量80%以上的主要河流及占蓄水量80%以上的主要水库的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以上标准。总之,海南拥有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珍稀性明显。

2、人文资源优势。海南有黎、苗、回、壮等38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数的1/6,民俗民风多姿多彩且地方特色浓郁,如黎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澹州的民间调声歌节、文昌元宵节的送灯会、万宁古万州的婚姻风俗等。除此之外,海南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例如五公祠、琼台书院、、东坡书院、万宁县港北镇新龙村新石器遗址等。这些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古迹对游客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结合以农业旅游和海南独有的热带海滨景观,是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所独有的优势。

3、政策优势。国务院2009年12月31日正式批复《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正式批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这必然会加快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生态农业旅游作为可持续的、绿色的旅游方式,海南应该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际旅游岛”的契机推动下,大力发展其生态农业旅游事业,加快其国际旅游岛建设。

三、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力落后。海南目前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开发旅游项目,尤其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以此来保证项目本身的品质以及其配套设施的完善,但由于海南资金缺乏,配套设施也较为落后,尤其是有丰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却相对偏僻的山区更是如此。

2、旅游资源易损。海南以热带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属于易损型资源,且海岛的生态和热带雨林的生态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目前,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对比较好,主要得益于海南的工业不发达,但海南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状态,无论工业还是旅游业都会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海南水土流失、荒漠化已初露端倪,抵御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强,而且游客数量猛增,开发模式错位,不注意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这些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景观破坏、社会风俗习惯被同化等诸多问题,其资源优势也会随之消耗殆尽,且难以恢复。据初步统计,全岛旅游资源目前已被破坏30%,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锐减和本土文化被“发展性破坏”。

3、规划缺陷。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在早期的开发中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旅游项目的开局不合理。海南的旅游项目大多集中在北、东、南沿海地区,旅游项目也大都是阳光、大海和沙滩的“蓝色旅游”,而中部和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不仅使东部地区承受巨大环境压力,而且项目重复建设,也导致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此外,由于缺少系统规划,导致项目通常以自然风光游览为主,形式也主要是导游带游客在景区内走一走,转一转,而能让游客真正参与或互动的活动少之又少。旅游项目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文化性,不仅会导致本期游客兴趣索然,还会影响海南旅游的声誉,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4、市场混乱。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配套制度的建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海南旅行社中个人内部承包“部中部”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旅行社设立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经营许可形同虚设],直接导致“黑社”、“黑车”、“黑导”、“黑店”等现象屡禁不鲜。其次,旅游业“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再次,强制购物以及假冒伪劣的旅游产品大行其道。

四、海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路

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规划不仅仅要重视其经济效益,更要重视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1、完善政策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增强约束。海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旅游景点的建立可以快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某些不适于开发的或者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也被盲目开发为景点,开发后又不重视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景区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后便逐渐失去了活力。为了杜绝此类现象,政府必须尽快出台适合海南本地实际情况的有关生态农业旅游的地方法规和政策,以此来确实保证生态农业旅游从项目审批到开发经营一直有政府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贯彻旅游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生态保护型的开发模式,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其次,要建立定期环境监测与预报制度,即通过定期的预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最后,切实保障旅游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即在开发过程中配备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时,应注意配合其原有的环境和文化,保持景区山青水绿、自然古朴。

2、科学规划,加强海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建设。发展海南的生态农业旅游应以市场为导向,将旅游地的农业生产、市场调研、规划建设、形象设计、旅游产品开发、广告宣传策划、宾馆酒店服务、旅行社组织等融为一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因此,要建立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旅游企业或基地,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体系、物资服务体系、广告宣传服务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等。

3、重视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开发,增强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文化是区别于不同旅游地区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绿色旅游资源,缺少文化内涵的产品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海南拥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在开发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应重视把这种明显的文化优势融入其中,提升其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突出中部文化地域特色,让旅客在旅游中感受到黎苗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然游客的进入,无可避免地使旅游地的文化受到冲击,导致本土文化渐渐消亡,即“发展性破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旅游地文化的保护,而把海南的文化遗产引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一方面让游客充分体验旅游地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对旅游地文化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此外,生态农业旅游还可以通过农事劳作、水果采摘、特色饮食品尝、民俗乡情体验、农业技艺学习等方式来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生态农业旅游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例如可以辟生态农业区,培养扶植生态农业接待户,传授农业知识,采用幻灯片、照片、标木等展示作物花果种类,给游客普及农业播种、收获、营养价值等知识。

4、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人们旅游,除了休闲观光外,还希望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回去,一方面馈赠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旅游的乐趣,另一方面为此次旅游留下纪念。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也相对落后。但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仅可以让游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且可以增加旅游地的收入,还可以起到广告的作用。因此要全面开发海南当地热带农业土特产品和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商品化生产,开发高质量、多样化、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农业旅游产品,并且树立品牌意识,建立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品牌。

5、加强从业人员的培养。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高品质、高品位的旅游方式,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但是当前海南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影响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此,一是要通过采取优惠条件引进外来人才,二是要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及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不定期讲座、定期培训等方式,在灌输旅游和管理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受训人员的生态学知识和生态理念、环保意识等。而且,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海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方面的协调发展,仅仅是旅游的专业人才是不够的,而是需要经济、法律、人文等等各方面的人才。所以在吸引和培养人才方面,应注重均衡,合理配比,以求得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高水平发展。

(注:本文属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11085);海南省教育厅2010年“农业经济管理”重点学科项目。)

【参考文献】

[1] 项载昌:生态农业旅游及其开发规划理论的初步探讨[D].云南师范大学,2005.

[2] 杨玉莉、赵敏敏、雷昀:对开发云南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1(1).

[3] 海南省概况[EB/OL].省略tour.省略/tour/mudidi_hainan/about.htm.2011-06-06.

[4] 唐少霞: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5] 2009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1-05-10.

[6] 王艳杰、傅桦:发展海南省生态旅游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7] 唐少霞: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8] 李颜:海南中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论析[J].价值工程,2009(3).

[9] 朱淑琴、植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SWO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4).

[10] 邓丽燕、李清玲: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发展海南大农业旅游初探[J].热带农业科学,2010(6).

[11] 符国基:海南省自然旅游资源调查研究[J].热带地理,2010(5).

[12] 田喜洲: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2(6).

[13] 章家恩: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J].农村生态环境,2000(1).

[14] 赵全鹏:海南黎苗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