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4 16:36: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安全隐患风险辨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安全隐患风险辨识

第1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安全隐患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28-02

车站是轨道交通线网的关键运营节点,一个站点发生安全事故将严重影响其他站点甚至整个线网的运营,同时车站也是客流集散地,其安全状态是提供客运服务的基本要求,所以要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必须确保车站安全。在车站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车站各专业人员众多且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设备系统运行故障、环境灾害、管理漏洞等原因,车站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与风险,必须加强车站安全隐患与风险控制,提高车站安全管理水平。

1.车站危险源与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2]。危险源的危险性是其自身的属性,具有不可消除性,危险源在特定条件下能够造成人员伤害、转化为事故;而安全隐患则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经过治理是可以完全消除的,所以车站安全隐患与风险控制必须找出潜在危险源,管理和控制危险源,消除安全隐患,才能达到车站运营安全的目的。

运用交通安全工程学方法,从人、机、环、管四方面分析车站的不安全因素,可以全面查找车站潜在的危险源和隐患:

1.1 “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员误操作、不规范操作、习惯性违章操作,现场违章指挥,应急能力不足,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工作时心理异常等;乘客的不安全行为,包括大客流拥挤、乘客携带违禁品进站、进入轨行区、抢上抢下等。

1.2 “机”的不安全因素

“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设备设施不符合运行要求,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防护设施不齐全,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等。

1.3 “环”的不安全因素

“环”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车站内部运营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员工工作环境的照明、噪声、辐射、湿度、温度等因素;车站所处外部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雨雪等恶劣天气。

1.4 “管”的不安全因素

“管”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组织机构不健全,机构职责不明晰;规章制度存在漏洞;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学习落实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设置不合理等。

2.车站安全隐患与风险控制管理

2.1 控制方法

车站安全隐患与风险管理应使用动态方法进行控制,有利于管理者对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重新评估,并及时调整或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实现车站安全运营的目的。

安全隐患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所以应加强隐患排查,已排查出的隐患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整改,对隐患的状态进行分类(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重点监控并跟踪整改,而后进行新一轮的隐患排查与治理。

危险源因具有不可消除性,所以应加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应对、监控应形成闭环,以确保危险源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1)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识别可根据上述不安全因素和车站事故资料的积累进行识别,识别的危险源应是较为全面的,防止未识别的危险源因未采取控制措施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2)危险源评价

危险源识别后应进行评价,以对危险源进行风险程度估计,为危险源应对措施提供依据。风险程度一般可以分为不可接受风险、中度风险、可承受风险、可忽视风险,风险高的危险源作为车站重要危险源重点控制。常用的危险源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安全检查表法、概率安全评价法等。

(3)危险源应对

在危险源评价后,管理者对车站危险源有了一定了解,能针对不同风险程度的危险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对应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至可接受范围。

(4)危险源监控

管理者应及时或定期监控危险源状态,检查应对措施是否达到效果,并辨识新的风险因素。

2.2 管理措施

(1)须建立安全隐患与风险监控体系。从下至上逐级建立监控体系,即每个车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本车站较为全面的安全隐患与风险监控表,然后直接管辖车站的组织机构形成安全隐患与风险监控表,最后建立公司级的重点安全隐患与风险监控表,同时按照控制方法实时更新、动态控制。

(2)落实整改措施和应对措施。整改措施和应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积极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基本手段,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危险源风险程度降低至可接收范围。

3.实例分析

武汉地铁光谷广场站自开通以来,客流持续增长,日最高客流的记录达到了近30万人次。在人流量大已成为车站常态的情况下,光谷广场站坚持合理运用风险控制方法,以预防、降低和消除客运服务的安全风险为目标,实现了车站的安全平稳运营。

3.1 危险源识别

首先对车站客运服务的危险源进行识别。根据车站实际情况,对车站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环、管等要素进行风险识别,得出的危险源辨识表如下:

3.2 危险源评价

在危险源辨识后,通过危险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各个危险源在整个车站的风险控制中的重要性,从而分重点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控制。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3](LECD)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风险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即:

D=L×E×C

其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的赋值为: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的赋值为: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的赋值为:

根据经验,D值在20以下被认为是可忽视风险;如果D值在20-70之间,则被认为是可承受风险,在作业过程中需引起注意;如果D值在70-160之间,该危险源为中度风险,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采取整改或防护措施;如果D值在160以上,该危险源为不可接受风险,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或停止作业。

利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上述危险源进行评价,得到下表结果:

3.3 危险源应对和监控

根据评价结果,不同的危险源实施不同的应对措施,并按风险级别分重点监控,定期检查危险源控制效果。

4.结束语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车站安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轨道交通车站安全隐患与风险控制应是一个动态、持续改进的过程,在控制前需对车站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排查车站安全隐患,采取整改措施和应对措施,必须构建车站安全防范体系,强化控制方法和手段,车站工作才能安全平稳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清,徐开金. 交通运输安全[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3。

第2篇

在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施工项目部在危险源辨识工作中存在着不结合实际、辨识不准确、针对性不强,危险源清单更新不及时,参加辨识的人员不够广泛,危险源没有实行动态、全面管控等问题。

1危险源辨识不准确、不具针对性

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部分项目部对危险源的辨识主要是归类描述,非常笼统。如开挖作业中存在坍塌、爆破作业中存在爆破事故、机械作业中存在机械伤害等,未结合具体的施工过程、施工环境等识别危险源,未能辨识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源或不安全因素,不能达到危险源辨识的目的,不能体现危险源辨识和措施控制的针对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项目开工时没有专门组织相关人员仔细调查、分析本工程项目具体施工内容、作业环境、施工手段等,而是参考类似工程项目危险源清单,简单进行编写,导致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2危险源清单更新不及时,未实行动态管控

水电工程工期较长,一般2~4年,部分项目部没有根据项目施工进度及时对危险源清单进行更新,可能导致风险不可控。一些项目原单项工程已完工,新的不同内容单项工程已开工,但原危险源清单仍然使用,未对新开工项目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有的项目甚至从开工到工程完工,危险源清单都没进行更新,没有与施工进度、当地气候及环境变化等结合起来,未能进行动态管控。例如,硐室开挖,主要工序就是掘进,但危险源的辨识没有跟随施工进度及围岩变化、地下水情况、通风情况等施工环境变化对危险源进行适时更新,没有及时制定相应专项措施,明确具体责任人进行管控。

3参加辨识的人员不够广泛

有的项目危险源辨识是工程开工时由总工程师牵头,安全管理部门、现场管理人员参加进行辨识,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安全检查、参考以往工程施工经验等由危险源辨识规定的各职能部门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之后归到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的方式进行,忽视了长期从事实践操作、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作业班(组)长等作业人员的参与。有丰富作业经验的操作人员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存在的隐患掌握更清楚,他们的参与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

4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经验不足,辨识方法不多

由于项目多,安全施工管理人员明显不足,迫于工作需要,只有2~3年工作经验的甚至刚大学毕业的人员就直接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能力素质及现场经验严重不足,缺乏危险源辨识的专家。有的项目危险源清单是根据其他类似项目修改确定的,没有进行全面、系统、全过程辨识。

5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及应采取的措施宣传学习不够

危险源辨识后,部分项目部只是制成表格文件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未能看到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学习的记录,在施工现场也未看到对危险源进行张榜公布,具体施工人员对现场危险源及其应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缺乏了解掌握,失去了危险源辨识的根本作用。

6安全隐患排查不及时,消除不彻底

危险源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随着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条件、资源、交通等工作环境的变化或管理缺失出现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由于安全隐患排查不及时,或存在侥幸心理,熟视无睹,或者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治、消除,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二、解决危险源辨识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项目部危险源辨识中存在的问题,危险源辨识活动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贯及运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专门的程序文件,对危险源辨识方法、程序、内容、要求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有必要认真学习程序文件,掌握危险源辨识的相关内容。总队、支队、项目部等各级要定期检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加强危险源辨识的过程管控,督促新开工项目、新开工作业面、工序交叉作业时等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活动,控制安全风险。

2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每月有安全大检查、安全分析会等,施工中队每天有安全巡查,每周有安全检查、安全日活动、安全分析会等。要充分利用会议、活动等分析现场施工安全情况,剖析存在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制定相关的安全管控措施。

3发动全员参与

危险源辨识不仅仅是专家、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全员参与更是危险源辨识与管控的主体。只有全员参与,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收集危险源的情况,更新危险源清单,同时让大家都掌握危险源的内容、防治方法措施、危害后果等,才能更好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4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在对工程危险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工序危险源辨识。例如,硐室开挖爆破作业施工工序:钻孔装药放炮散烟清撬出渣衬砌。辅助工作有测量、放线、通风、排水,以及监测、记录等工作。根据这些工序和工作,结合施工人员素质、采用的机具、材料、工序所处的环境,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最终形成危险源清单,同时制定控制措施。

5加强对危险源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

对排查出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及预防措施,不仅要让管理人员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要让作业人员了解掌握,可以通过安全技术交底的方式进行学习、告知,同时还可在施工现场制作危险源预知管理牌来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危险源预知管理牌经常提示危险源的存在,可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患技能。

6及时排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施工队每周、项目部每月对施工安全进行检查,这是全面有效排查安全隐患的重要方式,同时要加强对安全员每日安全巡查的重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及时排查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特别是经常性的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安全隐患。各级领导要坚决支持安全员的工作,安全员也要大胆管理,对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安全隐患要及时制止,对可能出现的边坡坍塌等重大安全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消除。

三、结语

第3篇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强责任,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为主题,进一步压实责任、夯实基层基础、有效管控风险、突出治理隐患,集中排查整治一批长期性、反复性、根源性、痼疾性安全隐患,努力实现“三个持续减少、一个坚决防止”(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较大以上事故持续减少,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

1.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和“三个必须”的要求,持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持续完善市、县、乡三级安全生产“网格化”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推动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依法履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2.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按省安委会印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个必须落实”》的“五个必须落实”40条刚性要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经费提取及使用制度。推进“两类人员”(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持证上岗,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能力培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实施安全生产信用管理,推进“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机制,实施安全生产失信企业联合惩戒。

(二)强化落实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机制。

1.落实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按照《省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两客一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标准指南》和《交通运输部安委会关于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的通知》的要求,督促指导辖区内交通运输企业制定安全风险辨识手册,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建立安全风险清单,严格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和重大安全风险报备制度。

2.落实重大事故隐患“双报告”和挂牌督办。按照《省公路水路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隐患排查工作制度,明确隐患排查范围、方式、程序等要求,企业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开展全面自查,建立隐患清单,逐项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的治理要求,严格落实重大事故隐患“双报告”制度和挂牌督办制度。

(三)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深入开展道路运输领域排查整治。一是加强道路客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车辆技术状况、安全带配备使用、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对不具备安全运行条件的客运班线坚决停班停运;全面排查长途客运班线,对安全隐患大、不能提供连续的长途客运班线,及时清退出市场。突出强化源头管理,督促客运站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加强车辆动态监控,从严查处超员超速、疲劳驾驶、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加大旅游包车标志牌信息化备案和营运情况的一致性审查,严肃查处超范围经营、使用虚假标志牌、长期在外地经营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城市公交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车辆安全状况是否满足要求、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是否严格执行,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恐怖袭击、个人极端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公共交通运营安全。三是加强危险货物运输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危货运输企业和车辆准入情况,对不符合许可条件、长期异地经营的要坚决清退;排查危货车辆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罐体和紧急切断装置是否检验合格、驾驶员和押运员是否具备从业条件等;要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违规装载、违规停放、违规挂靠、超范围承运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危货运输市场秩序。

2.深入开展公路运行领域排查整治。一是加强公路通行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运营公路风险,及时维修养护破损路面和不完善的安防设施,完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213公里,改造危桥4座,补齐公路安防设施“短板”。二是加强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路段和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下坡等事故多发路段的日常巡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完善警示标识、分流限速等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3.深入开展公路施工领域排查整治。一是加强公路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施工难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关键部位要重点排查、从严整治。二是突出隧道桥梁施工、模板支撑作业、临时用电、高空和基坑作业等重点部位,强化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旁站和问题整改等的排查。三是严厉打击“三违”行为。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厉打击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坚决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四是排查和评估汛期雨季施工作业现场、生活驻地设置等重点部位风险,防止汛期灾害。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交通运输行业“百日攻坚行动”的推进工作。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统一组织,强化工作保障,确保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好的做法,曝光反面典型。要开展“强责任,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主题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班组、进车辆、进场站活动,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法规、知识和常识教育,努力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三)加强统筹协调。各单位要将“百日攻坚行动”与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与已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结合起来。要加强行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其他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第4篇

1.2管理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没有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利用以包代管的方式对分包单位进行管理,制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未能真正落实执行;二是未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进一步弱化了安全管理力量,安全巡查不到位,没有及时落实安全措施;三是把进度、质量等作为主要工作任务而忽视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在赶工期期间,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对违章违规的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无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处罚和整改等落实均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1.3经费投入不到位。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是施工安全隐患治理的关键原因。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投入的不足,使得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同时,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安全投入的管理不到位,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投入的安全生产费用未使用计划未进行严格把关,导致安全生产费用未能专款专用,安全措施无法全部落实到位,安全隐患不能彻底整改。

1.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虽然目前政府、交通主管等上级单位也非常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存在人员数量多、素质高低不一、流动频繁、工种工序多而杂等特点,导致对所有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工作难度加大。同时,由于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特别是一些特殊桥梁形式的施工,需要全体安全管理人员具有更加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管理水平和全面的业务知识,才能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否则,就会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2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辨识

2.1施工前期安全风险识别。在实际桥梁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识别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客观的调查分析所有可能的安全风险事件的来源和结果,同时形成安全风险源清单。具体来说,可将安全风险识别过程分为5个小步骤:

①对桥梁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②建立初步安全风险源清单;

③筛选安全风险因素;

④确定各种安全风险因素的可能事件或潜在结果;

⑤建立安全风险源清单。

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识别工作是否全面、深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后面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否则即使对安全风险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和处理,也可能误列、漏列主要安全风险。在进行施工前,如果不能准确的识别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面临潜在的安全风险,进一步丧失处理风险的最佳时机,将无意识的被动地自留这些风险,因此,必须组织有多年从事桥梁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风险源辨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桥梁风险源辨识的作用,所以做好桥梁施工前期安全风险识别工作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步骤之一。

3安全对策及措施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只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据可依;只有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权责分明。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可以细分为制度保障、措施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人员必须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才能对个人的安全管理行为进行监管、约束,安全管理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2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其实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只要人人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具有自我保护的安全能力,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就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和消除,所以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桥梁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根据桥梁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施工工艺、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二是建立所有桥梁施工从业人员的花名册,全面掌握桥梁施工作业人员的数量、班组、工种、进退场等情况,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到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覆盖率100%。三是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坚决杜绝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防止“三违”现象的发生。四是坚持安全教育培训持续开展,不走过场。

3.3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首先应制定下发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安全生产经费的提取金额、程序和使用计划;其次是及时对安全生产经费进行计量支取,确保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能够落实到位,而且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必须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坚决杜绝无效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因为无效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3.4加强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监控。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桥梁施工现场进行日常安全巡查和月度、季度、年度的安全大检查,必须有项目安全分管领导等人员参加,并且根据桥梁工程的进展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有针对性开展专项安全检查,特别针对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阶段,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还应该跟班作业。由于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工艺均已进行风险源辨识,因此,必须时刻按照风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进行动态监控跟踪管理。每一次的安全检查必须有重点,先明确安全检查目标和具体检查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检查完后及时下发安全检查通报,要求各施工单位或劳务队进行整改反馈,然后再进行整改复查,确保所有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得到治理。

3.5奖惩结合,形式多样。奖励和处罚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施,奖励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季度、年度安全评比;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对于安全工作做到好的施工单位、劳务队伍、施工班组和个人,都可以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适当的奖励。处罚方面,可以通过安全违约金、集中开展安全学习教育并考试等手段,特别是建议采取集中安全学习教育的形式进行安全违规、违约的处罚,毕竟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安全事故,不能“以罚代管”。

4结语

第5篇

一、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1、年初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煤质运销安字【2020】1号文),确立了中心2020年安全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并对中心2020年安全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按时间节点对安全工作进行分解。

2、第一季度,中心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梳理和完善,对中心12个科室、62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累计修订600余条。

3、一季度对中心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新增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等13项制度,修订了《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制度》、《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等11项制度。

二、标准化体系建设

1、2020年年初,中心制定并下发了《煤质运销中心关于做好202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煤质运销安字【2020】2号文),对中心202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作出了整体安排,将化验室、煤场管理室、计量室纳入中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中,并制定了全年和季度达标计划,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及相关考核。

2、制定了《202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计划及达标规划》,共制定工作计划及达标规划80项,其中基础管理58项,煤场管理8项,计量管理7项,采制化管理7项。截止到11月份,共完成75项,其中基础管理共完成工作计划及达标规划53项,煤场管理完成8项,计量管理完成7项,采制化管理完成7项。

3、中心1-11月份组织开展了由分管安全副主任带队,中心主要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与考核工作,截止到目前共开展静态检查3次,排查出安全隐患50条,已全部整改;动态检查8次,排查出安全隐患121条,已按期整改完毕,实现闭合管理。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

1、健全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建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明确负责安全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部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负责日常风险管控工作,4月份编制完成中心《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共辨识出2020年主要安全风险共12项,其中中级风险2项,低级风险10项。

2、每月召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对本月度安全风险管控情况进行通报,并分析下月存在的安全风险;每月对员工安全风险培训情况、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组织中心各科室对辨识出的风险和管控措施进行公示并组织职工学习。

四、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1、中心每月根据安全工作重点及不同季节特点组织全中心范围内的安全大检查活动,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反“三违”、消防、雨季“三防”、冬季“三防”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工作。

2、中心共开展隐患治理“回头看”活动2次,召开隐患治理分析会1次,确认隐患整改到位情况,分析反复、类似隐患产生原因,研究措施,深入治理,避免重复出现。

3、截止到11月份,中心共开展安全隐患排查11次,共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16条,已全部期整改完毕。

五、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1、针对中心中层领导调整及科室业务范围调整、变动情况结合中心生产实际,重新修订了《领导干部包点及管理人员下现场检查管理规定》,要求中心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职责管理范围,对相关区域进行检查。截止11月份,中心领导共每月检查6次,中心科室管理人员共每月检查3次,其它科室管理人员每月检查7次。

2、制定了《煤质运销中心安全包保实施办法》,由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包现场科室,要求包保责任人每月对包保科室现场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截止11月份共开展检查11次。

六、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1、中心于2020年初,制定了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共计45项,并分解细化到月,具体落实到科室负责人,每月按照计划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

2、截止到11月底,中心共开展二、三级安全培训22次,安全法律法规学习5次,共4026余人次参加培训。

七、职业危害治理情况

1、建立健全了个人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在作业范围醒目位置张贴职业危害告知,规范了中心各单位劳保发放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等。

2、9月份组织中心煤场管理室、化验室共98名接尘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八、外委队伍管理情况

1、每月对外委队伍驻地进行安全巡查,对查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共排查5条问题,当月已全部整改,实现闭合管理。

2、对外委队伍的人员档案、培训档案等信息的更新情况及相关报送资料进行了规范,要求外委单位严格清退不合格人员,确保安全生产。

九、应急管理情况

1、一季度重新梳理和修订了《煤质运销中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应急物资及应急人员信息和名单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同时下发全年应急演练计划。

2、根据制定的应急演练计划,6月份组织开展煤堆滑坡事故应急演练,12月组织开展化验室火灾事故应急演练。

3、12月份组织发放应急物资,更新应急物资清单。

十、安全专项活动开展情况

根据公司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警示三月行”“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等专项活动,大力发动职工,广泛宣传,严格按照活动内容分解表中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规定动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十一、环保工作开展情况

1、制定中心环保检查方案,每月重点针对煤场管理室、风选煤厂、计量室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检查。截止11月份,共开展环保检查11次,排查各类问题7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2、6月份按公司要求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制定并下发中心活动方案,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2021年总体工作目标及工作思路

一是一季度修订完成中心“三大规程”、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应急演练准备。

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并严格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管理,以责任落实为导向,加强对各科室的安全责任监管,切实保证安全责任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三是加大日常安全检查力度,在每月开展安全大检查、制订管理人员下现场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心各单位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每月安全工作重点,开展对汛期、消防、车辆等安全专项检查,及时通报检查出的问题,要求各单位按要求整改,并安排进行复查,确保实现闭合。

四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考核力度,每月根据考核制度和办法对各单位进行现场及安全管理资料检查,并严格打分,按照考核办法兑现各单位绩效工资,将员工的安全行为与效益奖金挂钩,同时加强动态检查,确保考核落到实处。

五是构建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机制。每季度由中心副总工程师牵头,安监室组织中心各单位对风险进行重新辨识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力争全覆盖,无死角,每月对评估的风险进行专项排查。

六是完善培训内容,根据中心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创新培训形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确保安全培训效果。

第6篇

关键词: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意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的预防性工作,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是指采取对安全风险实施管控和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的两种手段,是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而构筑的两道防线。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2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总体规划

河北钢铁集团滦县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是冀东矿脉的一部分,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司家营铁矿总投资19.27亿元,于2008年投产。司家营铁矿通过成立组织机构、划分工作职责、明确人员配置、资料收集、全员培训、制度修订、风险辨识及评估、修订完善、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制定安全检查表(综合、专业、专项、日常)、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建立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安全风险公告、隐患排查治理、印发职工安全手册、编制保命法则和奖励隐患举报等一系列工作,有效保证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全面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

(1)综合考虑生产系统,合理划分评估单元根据自身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分布状况和管理需要等情况,分为采矿、爆破、运输、矿破、选矿、尾矿库、机加工、辅助单位和机关等10个生产系统,将各生产系统划分为27个主单元,按照组织机构层级划分为143个子单元、327个岗位单元。(2)细化作业活动,分解生产流程,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司家营铁矿将风险辨识内容分为作业活动风险和设备设施风险两部分,分别从两方面进行风险辨识。作业活动风险辨识:将职工的每一项作业活动细分为数个作业步骤,确定每项作业活动的频率并制定作业活动清单,确保作业活动清单包括职工的所有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风险辨识:根据生产流程,编制每个岗位的设备设施清单,利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辨识设备设施风险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3)明确风险管控层级,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根据每个岗位的作业活动风险和设备设施风险编制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根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岗位规程等要求,将管控措施分为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管理措施三类,共制订了17420项管控措施。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结果,明确各等级安全风险相对应的作业区(科室)、班组和岗位人员分级管控的范围和责任,将责任分解到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每个人。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管控级别,重大风险由公司级、作业区级、班组级、岗位级共同管控,较大风险由作业区级、班组级、岗位级共同管控,一般风险由班组级、岗位级共同管控,低风险由岗位级管控。对较大以上风险都编制了相应的管控方案。司家营铁矿要求员工进入作业岗位时,必须按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对岗位安全风险状况和各项管控措施进行安全确认,并进行安全风险预知、设备检查等活动,消除人的不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管控到位。(4)升华风险分级评估结果,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风险分布图根据级别进行分级,共制订了5个公司级风险分布图,16个作业区级风险分布图、岗位区级风险分布图268个。同时认真分析红区、橙区、黄区、蓝区安全风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措施,尤其加大对较大以上风险区域的安全风险管控力度。(5)依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安全责任清单,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各单位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编制了从公司领导到岗位工的隐患排查清单,明确了每个岗位的风险管控措施、措施失控表现、管控部门、管控责任人、隐患等级、排查部门、排查责任人、排查频次等内容,严格按照风险管控级别进行隐患排查。

4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安全风险公告

(1)推动安全风险公告,促进职工规避风险为切实推动公司安全风险信息公开,确保公司从业人员充分了解公司存在的安全风险,促进职工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严格落实到位,根据《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要求,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制定了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采场、尾矿库、锅炉、主要厂房等重点区域分别设置了安全风险公告栏,为所有较大以上风险制作了风险公示牌,公告重点区域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2)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促使职工安全标准化操作根据全面风险辨识的结果,为全公司各岗位制作了267个安全风险告知卡,将风险因素、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告知职工,组织职工学习,使职工了解风险的严重性,掌握应急处置措施。便于员工随时进行安全风险确认,指导员工安全规范操作。

5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隐患排查治理

(1)隐患排查“四个机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司家营铁矿的隐患排查治理主要以岗位自查为基础,同时建立班组、作业区、职能科室和矿级领导带队检查的逐级隐患排查体系。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严格按照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原则落实整改,对隐患的排查、登记、整治、监督、验收、销号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2)推广使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率为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建立人人参与的隐患排查模式,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开发了与安全风险管控相适应的处理模块和表单,实现了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的可视化管理。该系统能够及时将上级单位、公司级、作业区级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传达给所有职工,同时能够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隐患整改及复查。

6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实施效果

第7篇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榆安委办发[2018]9号文件(榆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和米工贸字[2018]3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长:矿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矿长

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员:

生产部部长

安质部部长

动力部部长

调度室主任

通风科科长

培训科科长

环保科科长

办公室主任

综采队队长

巷修队队长

运输队队长

财务科科长

应急救援科科长

职业病危害防治科科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部。

(二)领导组成员职责

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各副矿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区队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办公室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2.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

3.指导、督促各科室、区(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承办上级部门和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

(一)综合辨识程序

1.年度辨识评估

每年由矿长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要素,结合我矿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2.月度辨识评估

每月由各分管副矿长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各分管副矿长组织本系统骨干精英,召开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结合本系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

3.周辨识评估

区队负责人每周组织本单位人员,对本单位作业区域开展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由本单位技术主管根据辨识情况编写作业区域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报告,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4.日辨识评估

上岗干部、班组长每班交接班前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严格按照《班组、岗位安全管控现场检查考核表》现场监管,全面掌控作业现场班组、岗位人员的风险辨识情况;岗位员工上岗前严格按照《安全确认单》对上岗区域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发现安全风险后及时向当班上岗干部、班组长汇报,若发现存在不符合项应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本班班组长及跟班干部,由上岗干部组织人员处理并汇报单位值班室。值班人员在岗位工种值班日志中记录,本单位处理不了的报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

(二)专项辨识程序

1.全国其他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后或矿发生涉险事故、出现重大非伤亡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分管副矿长、副总工程师和业务科室、区队,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2.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3.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致灾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4.启封火区、排放瓦斯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新应用前的风险辨识,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依据。

(三)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1.安全风险等级标准

由矿长牵头组织,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辨识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以及集团公司煤矿专业委员会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结合我矿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一般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2.安全风险评估

(1)矿各专业系统每次风险辨识结束后,分别由矿长、各分管副矿长组织,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矿制定的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汇总造册。要完善本系统安全风险档案,明确级别、管理状况、责任人、管控能力等基本情况,实行“一风险一档案”,并按照风险等级,用红、橙、黄、蓝等色彩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经评估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重新进行评估并进行实时监控。

(2)矿各专业系统每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安全风险综合评估书,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2.矿长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人员、资金要有保障,并在划定的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3.矿长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季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

4.分管副矿长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周各专业系统针对本系统存在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管理、措施、装备、应急、责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区域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5.安全副矿长牵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6.矿领导带班上岗过程中,严格按照“三走到、三必到”原则,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7.各业务部门要突出管控重点,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岗位实行重点管控,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等日常管控工作。

8.实时动态调整,高度关注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实时分析风险的管控能力变化,准确掌握实际存在的风险状况等级,并随着风险变化而随时升降等级,防止出现评级“终身制”,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五、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

1.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全矿要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安监站负责做好日常监督检查。

2.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训科每半年至少组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人员进行辨识评估专项培训;每年对全矿所有入井人员进行以年度、综合、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3.各业务部门要探索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监测和预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由安监站及时将安全风险区域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受风险危害的相邻作业区域区队、班组、岗位。

六、考核办法

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活动的单位,罚单位主要负责人500元;风险辨识不认真,辨识内容不清晰的,罚主要责任人300元。

2.各系统针对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未按规定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汇总造册的单位,罚单位主要负责人各500元;编制内容不全,编制不合格的,罚单位主要责任人200元。

3.各系统未按规定编写系统安全风险综合评估书的单位,罚单位主要负责人500元;编制内容不全,编制不合格的,罚单位主要责任人200元。

4.本单位作业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不认真或弄虚作假的,罚单位主要负责人500元,罚主要责任人200元。

5.上岗干部、班组长每班交接班前未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或未严格按照《班组、岗位安全管控现场检查考核表》现场监管的,罚跟班干部、班组长各200元。

6.岗位员工上岗前未严格按照《安全确认单》对上岗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罚责任人100元;凡发现安全风险未及时处理并汇报的,罚责任人100元。

7.岗位员工汇报的安全风险值班人员未在岗位工种值班日志中记录的罚当班值班干部100元。

8.各业务部门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结果未按要求进行跟踪落实闭合管理的,罚责任单位正职各500元。

9.各相关单位未按规定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的,罚责任单位负债人200元。

xxxxxxxxxxx矿井

二〇一八年六月一日

第8篇

按照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6类高风险煤矿安全“体检”重点式监察“回头看”等四项工作的函》的通知要求,现做如下汇报:

一、安全体检

为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全面查找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和隐患问题,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高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体检”要求,我矿在3月份和5月份先后两次组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生产自检自改工作,对煤与瓦斯突出、瓦斯防治、冲击地压、水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安全体检,通过对井下现场,安全设施设备和图纸报表等内业资料进行全面排查,共计排查隐患问题18条,形成了“两清单一报告”,18条隐患问题现均已整改完毕。

二、减少井下作业人数,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1.钢联煤矿最大单班入井人数为175人,其中采煤工作面1个,单班作业13人;掘进工作面11个,每个工作面5人,单班共计55人以内。

2. 按照《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规定(试行)》(龙煤双矿【2019】36号)文件要求,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效率,引导和推动煤矿企业加强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简化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组织,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从源头上防控群死群伤事故风险。结合钢联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有《钢联煤矿单班入井限员分配方案》,并制定有相应的考核方案,钢联煤矿生产能力为90万吨每年,根据文件要求,单班最大入井人数不得大于180人,我矿实际八点班入井平均人数为296人,超出规定116人,经矿相关领导研究决定,将八点班116人调整到四点班和零点班入井,其中调整到四点班入井58人(综合采煤队14人、机电设备安装公司8人、综合掘进队12人、生产辅助14人、方圆公司10人),调整到零点班入井58人(综合采煤队10人、综合掘进队18人、生产辅助18人、方圆公司12人),调整后我矿八点班、四点班、零点班入井人数均在180人以内,其中采煤工作面单班入井人数在13人以内,掘进工作单班入井人数在5人以内,在全部采掘工作面悬挂了限员牌板,人员数量符合《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规定(试行)》(龙煤双矿【2019】36号)文件规定。

钢联煤矿目前使用KJ150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 KJF82 矿用人员定位分站,同时在需要精确定位的位置布置 KGE41 矿用射频定位器,入井人员全员发放标识卡,利用入井人员矿灯上安装的随身携带的人员标识卡向人员接收分站发射ID信号,井下设31个人员定位分站,分别在各石门、工作面进、出口均有接收器,实现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及日常管理等功能,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正常。

3.钢联煤矿于2005年5月开始筹建,2013年9月末正式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90.6年。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主要灾害类型为煤层自燃与煤尘爆炸。矿井总入井人数832人。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集中大巷,分区石门开拓方式。现生产水平为-450水平。现有3个采区,其中生产采区2个,开拓采区1个;生产采区为南一采区、北一采区、开拓采区为北二采区;有1个采煤队组,11个掘进队组,采掘机械化程度100%。

三、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

钢联煤矿制定有《钢联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龙煤双一矿发〔2018〕130号)文件,成立了以矿长和党委书记为组长、各系统副矿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为成员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通过事前预控(风险分级管控).事中监控(隐患排查)和事后处理(隐患治理),形成了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促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明显好转。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我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连续三年进行全员培训,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形成风险清单,绘制风险四色图,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在风险较大的作业(如巷道贯通、采掘过断层、过地质勘探孔、防灭火、煤尘、顶板、提升运输等)等风险源进行辨识并订制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重大风险。

按照国家、省、集团公司及标准化要求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及专项辨识评估,辨识结果全部应用于指导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预案的编制,并制定下发了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矿长为第一管控负责人,分管副矿长为分管负责人,施工单位为管控责任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按照制度规定,矿长每月组织“月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检查分析”、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分管负责人每旬对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检查分析”,并形成会议纪要。矿领导跟班入井跟踪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现场立即组织整改。

2.强化班前会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一是所有作业人员、下井人员都要参加班前会,一个都不能落下;二是每一个人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有什么风险,怎么防范,一定要安排清楚,所有人都要知道;三是做好交接班,上一个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隐患,怎么处理的,本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做好哪些防范措施,都要交代清楚;四是每一次班前会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建立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通过开展矿每月组织一次的安全大检查、各系统按每周一采煤系统、每周二掘进系统、每周三机运系统、每周四通风系统、每周五地面和地测系统的顺序组织开展循环事故隐患排查,职能科室区队每天检查,班组每班排查,岗位人员随时自检自查,形成了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按照严重程度分级管理,对能够立即整改的现场监督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或整改有困难的,按照“五落实”原则限期整改,划分整改责任、制定措施、明确资金来源和整改时限、并制定应急预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双鸭山分公司煤矿安全隐患界定标准及处罚办法进行管理。

2.能够现场处理的隐患,检查人员盯在现场处理:危及安全生产的,检查人员责成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或施工人员)立即停工(或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处理;不能现场立即处理的,安全信息中心负责登记.分类.建立隐患台帐.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上报安全隐患信息进行分级处理。重大隐患由安全矿长负责向分公司汇报,并有汇报记录。

3.安全隐患需要矿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由领导小组负责下发安全隐患处理指令,一式三份,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各一份。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处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负责隐患处理,监管部门负责对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处理完后,施工单位负责向安全信息中心汇报,监督部门确认隐患处理后安全信息中心方可把隐患注销。隐患达到注销条件前,仍按隐患进行管理,直到整改销号为止。到期没有完成的安全隐患仍纳入闭环管理,直到整改销号为止。安检科负责分析隐患到期没有完成原因,对照制度进行处罚,并将到期没有完成原因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领导挂牌督办制度,并建立督办台账。

第9篇

实施安全观察与沟通的有情安全管理,是以尊重员工人格、维护员工利益、启发员工心智为切入点,倡导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进行“安全管理换位思考”,互相尊重和理解,消除员工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形成共同遵守的安全观和安全行为准则,实现安全管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总厂结合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工具五年来的实践经验,在总厂内部着重倡导五种安全理念,并从这些安全理念的不断培养中打造一种“看得见”的有情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看作至高无上,注重从人本安全的角度来制定各项HSE管理制度,保证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得到控制,安全生产效益得到保证。二是倡导“安全和谐发展”理念。统筹安全与生产效益的同步发展,将HSE工作作为总厂的头等大事来抓,以集团公司HSE九项管理原则为基准,做任何工作和事情,首先考虑HSE。三是倡导“人、基、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基层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提高员工最基本的安全素养,强化安全执行力和基础安全管理建设,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和新方法。四是倡导“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风险是可控的,事故是可预防的”安全工作理念。不断消除员工的麻痹思想和安全风险意识淡漠的心理,提高对岗位危害因素识别和生产安全风险可控的认识和能力。五是倡导“问题在现场、根源在管理、责任在主管”的安全理念。将安全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强化全员履行“一岗双责”的意识,将责任落实到属地主管,注重发挥各级管理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协调作用,杜绝职责不清、落实不力等不良现象。

2加强“有情安全”的载体管理,营造“我要安全”氛围

为加强“有情”行为管理,总厂加大“有情管理”力度,注重以情感人、以情管人、以情育人,在坚持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工具的基础上,围绕风险控制,坚持走HSE创新之路,实施HSE创新战略,注重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总厂先后创新开展了多项“有情型”安全管理创新活动,效果显著,收获颇丰,把过去的安全管理“一条线抓到底”转变为“在有情环境下的全面开花结果”。编制出版《总厂内部事故事件案例选编》读本作为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实践有情管理的载体。总厂将近20年以来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灼烫、火灾等各类事故事件及未遂等案例汇编成册,给出原因分析、教训反思、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教育内容,员工对照案例学习预防,提高了风险意识,推动了安全发展质量。在生产实际中不断摸索风险控制新方法、实施新措施。在一线班组全面推行“班组安全员轮值上岗”制度,让员工人人参与,全员参加安全观察与沟通,感受安全管理过程,此举拓展创新班组安全活动模式,反违章成果更加巩固,基础安全得到夯实。推行实施“HSE隐患报告卡”,促进隐患排查工作深入开展。“隐患报告卡”设有隐患位置、可能造成后果、建议、整改及防范措施、问题落实等内容,经运行该方法行之有效,对现场隐患可有效控制,形成了“全员皆兵”趋势,现场不符合明显减少。针对员工在作业过程中不能正确辨识危害,防范控制各类操作带来的风险,总厂创造性的开展实施了“在ERP生产派工单背面附加该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指南”的安全管理措施。员工在领受生产任务同时,也了解掌握了该项作业的危害与风险控制措施,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得到提高,践行了安全生产“五同时”要求,推进了员工自主安全管理水平。为增强“有情安全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总厂主管安全领导和安全员长期开展“操作风险提示短信发送”活动,拓展了风险控制方法和手段,全年发送安全短信约120余条,短信采用风险提示、操作指南或安全口诀等形式,依据作业内容不同,随时发送给员工,提示员工操作风险控制指南,提醒注意安全,员工易于接受,“有情管理”效果明显直接。这样通过润物无声的教育引导的效果往往胜过严厉的处罚和不留情面的批评。强化“属地安全管理”落实,注重属地内有情干预化。推行开展以‘全员参与、明确职责、明确属地、有情干预、过程控制’为内容属地安全管理,经全员培训、设置属地责任牌,明确属地主管职责及属地管理范围,推动了员工由“岗位操作者”向“属地管理者”转变,促进了“全员参与”向“全员负责”转变。这种“有情管理”,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它直接或间接引导着员工遵章守纪。安全工作实施“有情”管理,让安全成为员工自身第一需求,员工的安全意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

3强化“有情”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素养,打造自主自觉的安全文化行为

开展“我的岗位风险我知道”、“危害因素再辨识”、“54321内涵解读”、“安全经验分享”、“事故事件案例评析”、“交通安全大家谈”等HSE文化学习讨论活动,在各岗位设置“某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目视化提示”及“关键设备设施作业安全动态控制”等各类HSE管理看板,提高了安全目视化管理水平,突出了“现场有情安全管理”。总厂通过各项举措扩大“有情”安全文化辐射面,引导员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总厂领导和员工先后撰写了“三个超前抓安全”、“如何履行HSE善意管理”、“做到三铁保安全”、“现场精细化安全技术管理”等安全稿件,拓展提升了总厂基层安全文化影响力。总厂各层级管理者通过对班组HSE活动记录定期点评回复等多种安全传播形式与员工交流沟通,深化了“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开展,总厂管理层平均每人/年与员工交流沟通120余次,填写观察报告120份,岗位员工切身体会到“有情安全管理”带来的安全与健康。

4强化“有情管理”与“严格监管“相结合,构建“严细实”安全责任机制

总厂在严格安全监管同时,不断强化“有情管理”,突出基层班组自主安全管理,总厂要求任何情况下各班组首先做到“四个必须”即安排生产任务前必须先讲明任务危害与风险、班前会三讲必须先讲安全、施工前必须先检查确认人、机、料、环的安全状态、绩效考核会必须先考核安全生产。调动各个层面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坚持安全监督检查不断线,有情安全管理不过场,坚持在安全检查同时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推行“有情安全”管理,全员落实“看、想、改”和“问、查、消、写”工作法。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岗位人员要随时察看工作岗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要想到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等后果,如何应对、如何自我保护。三是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立即整改。总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一要经常对操作员工进行安全提问。二要随时查看员工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要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消除,杜绝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四是及时填写安全观察与沟通报告,对现场安全问题进行记录,落实情况及时反馈。

5结束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