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数学数字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4 16:37: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数学数字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数学数字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教育资源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数字资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领域,地位也愈来愈突出。在教学中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既给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便利与支持,也给教与学带来挑战和革命性的意义。实践证明,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课题《数字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

1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课前准备是前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要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要以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教学难度,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获取有关的知识,真正做到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为此,课前选择、准备数字教育资源至关重要,是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前提。

教师课前准备数字教育资源,必须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室里多媒体设备情况,为依据进行充分准备。数字教育资源的准备和应用方式:一是直接全部应用。即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教学光盘上的、网上下载的及他人的等数字教育资源,不作大规模调整,直接全部应用于课堂教学;二是优化整合应用。也就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课本资源、数字教育资源和其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再应用于课堂教学;三是自制开发应用。即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计算机和其它媒体设备,自制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如课件、微课等),应用于课堂教学。

如教学《扇形统计图》前,对网上下载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后配上声音,制作成图文并茂,声、色具备的数字教育资源。上课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明确价值是关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必须明确其应用价值,切忌为用资源而用资源。《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

因此,作为教师,一是要把握哪些知识的教学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会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哪些知识用传统的教学也能达到良好效果;二是要把握哪个环节的教学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能起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或能起到师生互动、及时反馈等作用。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有关空间位置、方向、几何初步知识及低年级数的认识等知识,一般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有关公式推导、数量关系分析等教学,一般应用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

3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效益是目的

与传统教育资源相比,数字教育资源所具备的处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方式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学习资源系列化、使用过程智能化、资源建设可操作化等特点,也越来越明显。恰当地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越来越突出。

3.1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素材。

与传统教育资源相比,数字教育资源能弥补课本和教师知识的不足,学生能通过一些好的网站获取信息,并在课堂中交流,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素材,也能提高n堂教学效益。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前,布置学生课外作业:网上查找圆周率的相关知识,准备在上课时交流。学生通过网上查找,既找到了圆周率的一些知识,也找到了祖冲之的π值和刘徽的割圆术及他们在全世界享有的声誉。通过课堂中的交流,学生在了解有关圆周率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素材,既增长了知识,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2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还原知识生活原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能将数学知识赋予生活的原型。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认识时间》教学,应用课件中的情景图:上学图中钟表上的上学时间、放学图中钟表上放学时间、星期天图中钟面上的起床、吃早餐、出去玩、回家、吃午饭,看电视等的时间。这些时间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能轻松的学到知识,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准确的说出每件事情的时间。

3.3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能快而准确的呈现我们所需的信息或资料,能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方面用课件演示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车轮的汽车向前滚动的情景。另一方面用课件设置各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回答。这样,通过轮子动态、清晰的“演示”过程,使学生轻松地领悟到车轮造成圆形的原因,正确建立圆的概念,明白“在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的道理,通过设计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圆的知识的认识。

3.4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情景;素养;借鉴意义

G623.5

大体来讲,“数字故事”就是让学生在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乐于学习知识,思考相关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 等。通过在数学课堂采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入课,为学生设置悬念[2]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小学生来讲,它们上课的注意力是不集中的,像数学这种比较抽象、比较枯燥的课程,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厌倦感,从而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小学老师就要善于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成“数字故事”进行教学,这样便于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更好的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等,从而使得学生在这样的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到知识。当老师进行加减乘除的教学时候,假如让学生采用算盘来学习时,这样往往会使学生感觉到很枯燥,从而使得学习的效率很低下,鉴于该种情况,老师通过转变教学思维方式,采用“数字故事”来进行有趣的珠算法则的学习,往往会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比如:一张纸按照0.1mm算,折叠多少次后,其厚度能够超过珠穆朗玛峰[3]?学生一听到此问题,就会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去积极思考,此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该问题非常简单,采用珠算三分钟就能够解决。教室内一片哗然,学生们都积极的采用珠算来处理这个问题,在连加27次之后就远远的超出了世界最高峰[4]。当然,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关于“数字故事”的素材是很多的,如:“三人分钱”问题,“毕达哥拉斯算题”等。

二、通过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数字故事中愉快的学习

古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我们的小学教师就会抓住这个功能特点,通过在教学中使用“数字故事”来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小学教学手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的相关特点,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热情。

1.通过在课堂设计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及参与热情

德国教育学家W.A.拉伊指出:“通过游戏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这种数学教学是符合自然的”。 为了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有趣,通过使用基于游戏的“数字故事”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还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例如:当W生学习“时、分知识”的时候,老师允许学生在一分钟内做各种事情,如记忆学习,背诵诗歌,拍打球等,在这样的“数字故事”教学活动中,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一分钟的时间的长短,也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2.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

随着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与教学相关的先进技术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如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相对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来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数字故事教学情境,学生不仅可以对教材等学习资料进行努力专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相关的优势(如丰富的声音,颜色,光线,动画等)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在海洋知识去深度学习相关的知识,挖掘不同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使学生更彻底的理解数学知识,更牢固的把握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这种视听媒体可以显示出简洁,严谨,抽象和泛化的特点,并且把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样的“数学故事”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感知力等等都起到了非常好的强化作用。

3.通过组织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当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组织比赛,这样能够使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一些中国心理学家通过相关实验表明,在比赛过程中,学生有兴趣进行学习和克服毅力的困难比不参加竞赛的情况要高得多,很明显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比赛,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率等等。

三、通过把数字故事带进课堂,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课堂上面采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习的知识,这样便于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当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通过讲一个数字故事进行课堂的开始,这样不但能够让整个课堂氛围保持轻松愉快,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放松,并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上课,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害羞,不讲话的学生,当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时,可以通过讲述“数字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受到更多的鼓励。这样, 学生在老师的微笑和信任下,它会慢慢地打开封闭的心灵,消除对课堂的恐惧,从而大胆回答课堂问题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等等。在课堂上面,即使学生回答课堂问题回答的不好或者不完整,教师也必须使用微笑来进行鼓励和肯定。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费力的知识,比如:学生在学格,时钟,小格,分针,秒针等的时候,通常情况之下,就会出现各种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教得也非常的累,这样,老师有必要保持耐心和保持微笑,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对比较优秀的同学进行赞扬等,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数量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结束语

将小学数学课堂变成“数字故事”,然后,通过仔细设计课程让学生保持悬念; 通过教学课程的精心设计,使学生能够享受学习;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加学生对学生成绩的满意度,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灵和身体都沉浸在快乐和喜悦之中 [8]。

参考文献:

[1]张春枝.数字故事化--增强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112-114.

[2]郑进军.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实现轻负高质[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4日.

[3]李颂.数字故事―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_以“上海市女教师的故事大赛”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04)89-90.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故事 教学方法 应用 分析

【中D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80-02

数字故事是近几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而且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各大中小学校都在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果,并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何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和数字紧密相连的学科,而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枯燥无味的数字也会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小学数学教师虽然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数字故事的相关教案,但是却有效的减少课堂教学所浪费的时间,并从根本上加快教学的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堂效率的提高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基础之上的。数学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必定会激发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长此以往,他们也会发现数字、图形等和数学有关的事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复杂。加上教师用数字故事将问题等内容生动的展示出来,学生们必定会有更新鲜的感受,并对今后每一堂数学课的学习都充满无限的期待。

3.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

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上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转变。小学数学也不例外,数字故事法就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断做出改变所产生的。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凭借个人爱好和主观意识进行判断。数学本来就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模式,将会消磨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甚至对今后高年级的学习也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而数字故事教学法则改变了这样的局面,并让小学数学变得异常的生动和有趣。

二、 浅析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作为新的教学工具在数字故事教学法中使用的也比较广泛。而利用多媒体对故事场景进行展示,则更加能够展示故事情景,集中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混合运算内容的时候,则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去设置一些课程内容,然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比如,西游记,黑猫警长等都是很多小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里面的一些故事情节进行教学,尤其是混合运算,加减乘除都是有步骤的,正如孙悟空救师傅也是需要攻破一道道的难关。利用多媒体,在不同的人物身上设置不同的运算题型,则能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故事导入法

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找到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而数字故事就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所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故事导入是比较常见的。

所谓故事导入法即是在进行数字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故事的元素,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小学教师在讲授简便计算法的时候,就可以例举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很多小朋友算了很久都没算出来,可高斯没花多长时间就算出来了。听到这里,很多同学就会开始思考,高斯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这无疑间接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而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即因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这样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

实践也曾证明,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哪怕是同一个故事通过不同的方式讲出来,也不会厌烦。同样,在课堂上讲数学故事,不仅新颖,还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由此可见,数字故事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3.生活情景法

数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所以在进行数字故事教学法的时候,也需要注重其生活情景化,即通过生活中常出现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学习。

比如在讲解简单的数字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设定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妈妈带了50块钱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瓶水2元,买了一个大西瓜10元,还剩多少元?即50-2-10=38.这样枯燥的数字,也就顿时变得有趣,形象了许多。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刚接触数学学习的小学生使用,同时也便于进一步引导小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4.巧设疑问法

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字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巧设疑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例如在讲解分数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设置这样的场景,妈妈分蛋糕,先是分成了6份,每人一份,即是每人占有六分之一;后来又多了2个人,又把蛋糕多分了2份,即每人占有八分之一。然后再向学生提问,六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到底谁大谁小?相信这种方法会比单纯的数字大小比较更加容易让学生掌握。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地改革。其中,小学数学是重点改革的内容,而数字故事法就是改革的产物。作为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让学生掌握并学习到知识的,所以开创新的教育方法则是必然的结果。本文对此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也是希望为今后小学数学教育取得更大的进步指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4篇

我讲授的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七单元,即数学广角。首先我在授课地点上做了大胆的突破,不在教室授新,而是改到图书室,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的关于图书编号、编码的问题。

那么这样做以后,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就澎湃起来了,积极性和好奇心理都成了主导,通过学生的表情就能看出来,他们眼睛里面充满了神秘和好奇的向往……

进了图书室,让同学们挑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同学们都是盲目地挑,乱串,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哪里,然后我告诉他们,我们的书籍不是乱摆放的,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编码,你只要知道你喜欢的书籍的编码是多少,就很容易找了。

我把编码分别告诉给同学们,譬如:A开头的代表童话故事类的书籍;B代表科学探险类的书籍;C代表写作练习类的书籍;D代表数学学习类的书籍;E代表……这样同学们一看每个书架上面的大写字母“A”“B”“C”“D”“E”……就知道到哪里找自己喜欢的书籍了,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我问同学们,你们感觉这样分类有好处吗?同学们回答:“有!”然后我问有什么好处?同学们继续争先恐后地说着。

下来继续引导,因为每本图书的编号是比较长的,譬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这本书,编号是A.01.001,那么这个“A”表示童话类书籍,后面的“01.001”又表示什么呢?

下来同学们开始自己讨论,然后在书架上面按顺序寻找规律,慢慢地有的同学就发现了规律,譬如说:“01”代表安徒生,“001”代表《海的女儿》,等等,然后我就说其实生活中使用编码和编号的例子还很多,谁能再列举出别的啊?

有同学就说到了“邮编”“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这样我就顺理成章地开始给同学们讲授“邮政编码”中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身份证号码”中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并同时告诉同学们本地邮政编码,然后让他们分析其含义;最后我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把我的身份证号码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分析……那么这个时候同学们的热情是比较高涨的,而且主动性很强,甚至有些同学会说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然后分析其含义。

第5篇

一、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优势营造最佳教学情境

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情况有待于教育教学界同仁不断深入探索。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小学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以提高素质教育和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目得。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有利于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数学概念,认识数学命题和公式的本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教育理念。尤其在新课改实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亟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具体实施情况并不乐观,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笔者认为要改善这种现状首先是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理论,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其次是展示与新课程配套的整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案例,供一线教师参考与研究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水平。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学生牢固掌握数学概念不仅仅在于能简单地将数学概念用语言表述出来,而是需要在本质上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表现为能对具体数学对象进行识别和概念推到归类.奥苏倍尔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新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获得意义的过程”。教师要把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以形象、生动的动态化演示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在对数学概念的反复感知过程中进行分析、类比、抽象的基础上完成的。

二、改变传统文化观念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情境

传统教育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循规蹈矩尊崇权威,对教师指定的学习内容不敢随意改变,更谈不上有自主创新意识,长期以来必将扼杀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传统教育方式培养的学生过于严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门重要学科,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构建教学的情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自学等方面的能力大有提高,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中,有算式,算理的运算与推理,有对事物的数量、形状、运动状态的分析;还有用数学概念进行的“数”“形”的转化。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状态要对很多事物进行归纳、探究、验证。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与教师交流,学生之间也需要交流,甚至有学生之间的解题比赛。这些操作、思考与交流中若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可较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而这种整合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整合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使学生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形成内在联系。达到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这就是整合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为创设这种情境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为“多元联系表示”提供了较为有力的工具。信息技术为复杂、重复的运算、制图,提供了简洁、快速的工具,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只有把常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教师借助已经准备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网络等多媒体对数学问题分析研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构建研究探讨性数学课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学生和现代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本来是好事,但数学教学要求学生上课要有高度的注意力,跟随老师上课的逻辑思维能力,数课件太花梢,反而还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而不漏任何痕迹,更不用严加管理学生,课程导入时必须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内容主要是与数学有关的话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前后4-6位同学为一个小组,课前由小组成员收集和加工信息,课时由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发言,发言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应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的研究探讨性数学课堂,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充满好奇心,通过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他们不仅仅会从书本去获取知识,在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互联网、电视媒体以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等多种途径中都可以获取知识,尤其是课外书籍,学生的兴趣面比较广泛。让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去思考,操作与相互探讨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素养。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通过有目的的,自觉的数学思维与操作学习数学,成为构建研究探讨性数学课的关键。

第6篇

张井海 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中心校 136508

【文章摘要】

电子书包是一种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目前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日渐成熟,但是与其相关的教学应用研究却始终是缺乏的。本文在这种背景下依托目前的实践经验,首先对电子书包的应用特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电子书包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电子书包;小学数学;学科教学

电子书包就是通过软件和硬件阅读的方式,将电子档下载至一般平台的书籍。关于电子书包至今始终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国内外对电子书包的界定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电子书包可以被理解成具有管理学习资源、记录学习档等功能,同时具备对各种有效学习方式进行支持的交互式学习工具。可以将电子书包看成是一种以移动设备为基础的、促进学生学习的软件架构,在这个架构中,开放性的教学资源成为其主要灵魂,对学生的移动学习进行支持。本文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对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下面就让我们走入本文的阐述中。

1 电子书包的应用特征

1.1 移动性支持泛在学习

电子书包是学生全部学习用品的一个整合体,它的重量应该被控制在1kg 之内,与学生的传统书包相比在重量上存在很大的优势,学生的身体负担得到了极大的减轻。与此同时电子书包不会受到有线网络的约束,还具有便捷、轻小的特点,同时具有独一无二的移动性,由此来看,电子书包不仅属于一种电子化的轻型容器, 值得注意的是,为学生创造了随时随地学习的环境。电子书包出现以后,学校与课堂的概念开始弱化,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在电子书包的帮助下构建一种互动的、高效的数字化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片段化的、个性化的学习。

1.2 立体化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电子书包中包含的数字资源是多元化的,不仅具有阅读、批注等功能,同时还富含动画、音频、视频等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非常有利的。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一些附加功能对学习资源进行动态的创造,展开自主学习。

1.3 交互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学更加强调学习的综合性与交互性,而电子书包正存在交互性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充分凸显出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展开监督,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分工对资料进行搜集,展开组间讨论,完成协作任务并针对结果展开讨论。

1.4 按需服务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电子书包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工具,也不能对教与学的模式进行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加上一些学生不愿意主动请求教师的帮助,有了电子书包的帮助,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反馈给教师, 并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学生可以结合电子书包中的资源对自己的学习步骤进行自主调整,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2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面向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行大力开发,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电子书包具有多样化的学习工具、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个性化的推送服务等优势, 可以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理念,所以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数学概念的形成与获得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缺乏思考,概念形成的过程被忽略。本模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发现与探索并对学生获得概念的程度进行实时测评,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下图为数学概念形成与获得的几个步骤,供大家参考。

2.2 数学知识的巩固与练习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课堂学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同时也是新课的一种补充与延伸。练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促进对基础知识的吸收,同时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能对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进行掌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练习过程中的做题速度以及思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了解,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指导与帮助,数学知识的巩固与练习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发挥了电子书包的测评功能,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难度进行循序渐进的增加,不断扩充问题的范围, 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一种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3 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与研究中可以看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电子书包构建出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因为电子书包还需要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所以就目前来说电子书包对于学科教学成绩的提升效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显现。我们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对电子书包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同时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从而更好的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白若微, 周榕, 张文兰. 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

[2] 钟士军, 张妲, 钟绍春, 钟永江. 电子书包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 以小学科学“眼睛的科学”为例[J]. 电化教育研究,2013,(9).

[3] 吴永和, 雷云鹤, 杨飞, 马晓玲. 构筑数字化教育生态新环境——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研究与发展述评[J]. 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4] 吴永和, 王娟, 马晓玲, 李丽秋, 何超, 管珏琪. 共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发展之路—— 2013 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综述[J]. 远程教育杂志,2014,(2).

[5] 吴永和, 何超, 杨瑛, 马晓玲, 余云涛, 刘晓丹, 祝智庭.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及应用创新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4,(2).

【作者简介】

张井海,男,(1958 -),吉林省梨树县,本科,小教一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第7篇

【关键词】错误资源 捕捉 利用 反思

学习中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探究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进行换位思考,不斥责、挖苦学生,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体会成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错误成因分析

1.从认知规律分析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引起的错误。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基础知识,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但是部分学生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因此在做练习时,他们往往对学过的概念公式等记忆不深刻,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

(2)知识衔接“断裂”产生错误。小学生受其年龄的限制,在学习新知识后,在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相对较快。由于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遗忘,而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迁移,出现知识衔接“断裂”,从而导致错误。

(3)新旧知识干扰产生错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在学习中常常会受到新旧知识的前后抑制,特别是当新旧知识相类似时,学生很容易混淆而导致错误产生。

(4)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由于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身存在差异性,其不同的思维水平对数学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

2.从心理原因分析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1)强视觉信息刺激产生错误。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对人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其不同的视觉对大脑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强视觉对象往往会抑制弱视觉对象在大脑中产生的兴奋,造成人对弱视觉对象的遗忘或疏忽而产生错误。

(2)视觉负迁移造成的错误。视觉负迁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急于求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对数学问题的疏忽而造成观察不仔细,结果形成对运算符号、数字或题目要求等的感知错误,表现在:没看清题目要求、经常抄错数字、计算出错甚至抄错答案等。

(3)思维定势产生错误。学生的思维定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容易使解决问题的思维刻板化,妨碍问题的解决,造成错误。

(4)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足而产生的错误。

由于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决定其思维能力也各不相同,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一般来说,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解题时,遇到困难往往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没有经过思考就主动放弃,导致“不战而败”。

二、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

(一)找准错误,把握契机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在平时教学中,面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应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在错误面前敢于正视错误,锤炼自我,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在学生平时练习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根绳子共3米,第一次用去2/3米,第二次用去1/2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许多学生列式为“3-2/3-1/2”,笔者没加思考也认为是对的,评讲到这一题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道题正确列式应该是2/3+1/2”,我听后一愣,难道是我弄错了,于是便问“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然后那位学生说:“因为问题是要求短了多少米?也就是用去了多少米?所以只要用2/3+1/2就可以了。”在这位学生的提醒下,我认真把题目看了看,确实是我弄错了,于是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勇敢行为,同时我将错就错进一步提问,像这样3-2/3-1/2列式算出的是什么结果呢?这时同学们开始独立思考了。不一会儿,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求的是这根绳子还剩下的米数”,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数学错误随着数学学习的开始也产生着,对于错误,我们要站在数学价值的角度上重新审视,灵活的运用于数学教学当中,发挥数学错误最大限度的作用,挖掘内在的“闪光点”,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机会,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新的教育契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是有意义的学习必不可少的,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应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充分肯定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努力去发现学生错误中的合理成分,并积极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服务,使课堂中错误资源发挥其应用的价值。

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

参考文献

[1]郭爱平,把失误生成精彩,小学数学教师,2005年第11期

第8篇

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33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要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是小学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 B.数学思考

C.解决问题 D.情感与态度

2.《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颁布的时间( )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3.小学数学教材中“小数除法”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教学的( )

A.重点 B.难点

C.关键 D.重点和难点

4.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新的学习内容是小学数学学习一般过程中的( )

A.输入阶段 B.相互作用阶段

C.操作阶段 D.输出阶段

5.在学习乘法2×3时,学生不仅知道结果是6,而且知道这是3个2连加,符号“×”表示相同加数的和运算,这样学习是( )

A.机械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6.“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用这种定义来揭示概念的形式是( )

A.种差 B.属加种差定义

C.发生定义 D.约定式定义

7.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再学习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例一规法

8.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平等作用 D.评价作用

9.范例教学法是属于教学方法系列中的( )

A.自学辅导型 B.引导发现型

C.情境陶冶型 D.示范模仿型

10.为导入新课或讲解新知识而组织的练习叫做( )

A.基本练习 B.单一性练习

C.对比性练习 D.准备性练习

11.说出某一节课的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说课内容中的( )

A.说教材 B.说教法

C.说学法 D.说教学过程

12.在小学数学教材中,“0”的认识一般放在( )

A.1-5认识前 B.1-5认识后

C.1-10认识后 D.1-20认识后

13.提出“会写简单的路线图”的教学要求,是属于空间与图形内容中的( )

A.图形认识 B.测量

C.图形变换 D.图形与位置

14.在数据统计活动教学中,小学生最早认识的统计图应为( )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象形统计图 D.条形统计图

15.在一份考测应用题试卷中,有四道试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P1=0.27、P2=0.44、P3=0.61、P4=0.72,则较难的题是( )

A.第一题 B.第二题

C.第三题 D.第四题

16.沿着实践中出现的结果追溯产生结果原因的个案研究方法是( )

A.追因法 B.跟踪法

C.谈话法 D.测验法

17.小学数学教学科研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

A.搜集资料 B.制定方案

C.实施方案 D.撰写研究报告

18.在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 )

A.属种 B.交叉

C.并列 D.叠合

19.为了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顺序,教材在编排上先学( )

A.分数 B.小数

C.百分数 D.比

20.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类型种类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学科学大体上可分为( )

A.基础数学 B.应用数学

C.计算数学 D.几何数学

2.小学数学教材组织单位是( )

A.大纲 B.课

C.练习 D.单元

3.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以下概念中用概念同化方式所获得的是( )

A.偶数 B.长方体

C.质数 D.循环小数

5.数学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大致可分为动作的( )

A.定向阶段 B.分解阶段

C.整合阶段 D.熟练阶段

6.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直观性原则外,还要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D.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

7.以下属于电化的教学手段的是( )

A.图表 B.幻灯

C.录像 D.计算机

8.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应用领域

9.复习题一般结构有( )

A.宣布复习的范围和要求 B.复习

C.练习 D.评讲

10.课时教学计划包括的内容有( )

A.教学内容或课题 B.教学目的要求

C.教具、学具等教学手段准备 D.拟定教学过程

11.整数概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

A.数数和数的组成 B.数的顺序与大小

C.数的运算 D.数的读写方法

12.小学教学中,采用的主要计算方式有( )

A.利用计算器 B.口算

C.笔算 D.估算

13.在《标准》中,把实践与综合应用分成三个学段,它们是( )

A.实践活动 B.综合应用

C.统计与概率 D.课题学习

14.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按照评价目的分类有( )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评价法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5.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 )

A.从类比到归纳 B.从特殊到一般

C.从具体到抽象 D.从分析到综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数学问题

2.顺应

3.实验法

4.导向功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2.简述数与代数的教学意义。

3.简述以往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

4.简述数学规则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一般结构。

2.论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第9篇

一、要搞好抽象文字题的铺垫

从知识结构上讲,一道数学题可以用三种形式表达,一种是使用汉语言描述的题目,一种是文字题,还有一种就是纯粹的数学题。这三种题呈阶梯状依次升高,越往上层,越抽象,距离问题的解决越近。汉语言描述的题目是文字题的基础,文字题是纯数学题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使用汉语言描述的题目不理解,那么就概括不出文字题,也就得不到纯粹的数学题。如果对使用汉语言描述的题目理解得不正确,那么就得不到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文字题,同时也得不到切合实际的纯数学题。所以,教学文字题,首先要使学生弄清楚使用汉语言叙述的题目,做好概括文字题的基础。

教学自然数的记法。即记数法则:把阿拉伯数字排成一个横排,左起第一位的数字表示有几个1,第二位的数字表示有几个十,第三位的数字表示有几个一百,第四位的数字表示有几个一千。

例如,教学这个法则,可以先把这句话讲给学生听,使学生明白记数的方法,然后写出几个文字题让学生写出数。比如3个一千+5个一百+2个十+9个1。因为左起第一位表示几个1,所以,应该把9写在左起第一位;因为左起第二位表示几个十,所以,应该把2写在左起第二位;因为左起第三位表示几个一百,所以,应该把5写在左起第三位;因为左起第四位表示几个一千,所以,应该把3写在左起第四位,得到3529.

二、要善于删除汉语言叙述题目中的非数学成分

数学应用题,叙述的生活、生产、学习中的数学问题。题目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描述生活、生产和学习中的词语。而这些词语对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从应用题中把这些词语剔除出去,留下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量和数量关系,对抽象文字题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教学这样的题目:“妈妈给了小明10元钱,让他去买一袋食盐。小明买了一袋食盐用去了2元钱,还剩多少元?”在这个用汉语言叙述的题目中,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词语是“10元”“用去”、“2元”和“剩多少”,“用去”用数学符号“-”表示,“剩多少”用“=?”表示,得到:10元-2元=?这个文字题。

如果把文字题里的单位去掉,就得到了纯粹的数学题10-2=?

三、要注意把数量关系不明显的语言转换成数量关系明显的语言

汉语言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对同一事物往往有多种表达的方法。表述与数学相关联的问题,可以这样表达,也可以那样表达,有些表达比较直白,有些表达比较含蓄,需要人费点儿脑筋才能够理解。小学的数学题中,也不乏有一定语言技巧的题目。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抽象文字题。文字题是数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我们总是希望题目的数量关系明显一些。因此,在抽象文字题之前,要尽可能把那些数量关系表示比较含蓄的语言变换成数量关系比较明确的话。

例如,有两个自然数,第二个自然数是2,第一个自然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第二个自然数后面补一个0,得到的两个新数正好相等。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第一个自然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其实就是这个数除以10的商,或者说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0倍;第二个自然数后面补一个0,其实就是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如果我们用甲表示第一个数,乙表示第二个数,那么这个题目可以叙述成:“乙数是2,甲缩小10倍后与乙扩大10倍后相等。求这两个数。”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得到文字题。

乙=2,甲÷10=乙×10。甲和乙是多少?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