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37: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项目调研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009年和2010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校后勤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北京环境保护基金会与可口可乐大中华区联合举办了北京地区的“留住一桶水”项目。项目以社区水资源优化使用调研与实践为主体项目,通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大学社会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社区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区节水调查,发现社区、学校、家庭、农村等地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节水方案,并利用绿色基金加以实施,将节水的理念真正变为实际行动。同时发挥项目的辐射作用,通过学生的行动带动更多家庭和社区公众参与节水活动,提高社会公众节水意识,达到“带动家庭,推动社会”的效果,使社区真正受益。
2009年,北京地区共有30所中学参加(初中12所、高中18所)该项目,学校来自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2010年,除普通中学外,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和大学也积极投身该项目,北京地区共有22所高校、17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42所普通中学(初中21所、高中21所)参加。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同期还举办了多场极具参与性、互动性的节水宣传活动,使节水的理念在校园和社区获得更广泛的宣传。
二、“留住一桶水”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1.“留住一桶水”项目的组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校后勤处利用既定的政策与相关教育规划,提出项目推进的要求,并责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开展项目实践的指导。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活动设计、项目实施、指南等资源的开发、项目组织实施与实践指导等。作为教育科学研究部门,中心组织人力编写了《学生活动手册》和《教师指导手册》,将项目实施与学校的课程有机结合,对学校和教师开展了系列培训,并对学校项目的实施进程进行督促和管理,确保了参与项目的学校能够如期和高质量地完成项目设计与实施工作。
北京环境保护基金会作为民间团体,将项目引入教育领域,在项目中承担环境教育方面的领导和经费管理工作,对各参与单位的工作进行协调,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同时,北京环保基金会组建了由在京国家和北京市属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关单位、部门、非政府机构的专业人士参与的“绿色北京绿色行动宣讲团”,为“留住一桶水”项目输出了技术指导力量。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负责设定“留住一桶水”项目年度活动目标与相关要求,提供一定的支持经费,做好项目进展资料收集与媒体传播,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也使项目更具影响力。
学校作为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主动寻求社区的支持与配合,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活动成果,为社区节水做出了贡献。
同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组得到了来自水利系统、教育系统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并聘请了教育方面的专家和节水技术方面的专家,形成了专家组,联合对学校活动的开展随时进行指导。
图1 项目组织模式
2. “留住一桶水”项目的实施
(1)教师能力建设
首先,对参与项目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前期培训,使之系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节约用水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带领和辅导学生在社区开展节水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方法。
其次,根据学校初步设计的研究内容情况,举办了面对全体项目学校的专题培训会,邀请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组织学校交流设计成功经验,为各项目学校具体实施项目提供必要的指导。
(2)制定社区水资源优化使用方案
项目组组织学校参加申报方案答辩会。答辩会上,学校需分别向专家陈述学校项目策划方案,并与专家就学校项目策划方案进行问答与交流,得到专家的反馈意见。同时,项目组也可以了解并监控各项目学校的项目进展情况,使学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得以解决,保证了学校在项目策划过程中少走弯路,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3)提交社区水资源优化使用方案
学生社区节水绿之队(简称“绿之队”)设计的社区水资源优化使用方案需经相关专家初步评审,继而参加方案答辩会。项目组根据学校的答辩情况与专家合议结果,评审出各项目学校的“留住一桶水”绿色基金额度,并发放资金,用于实施节水方案。
(4)指导获资助节水方案的有效实施与项目实施评估
(5)成果的传播推广
项目组组织了以“留住一桶水”为主题的中英双语演讲比赛,部分学生还参加了第四届、第五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并向与会的中外代表展示了其设计的节水方案及成效。除此以外,项目组还将汇集两年来的项目优秀成果,正式出版《“留住一桶水”优秀案例选编》一书。
三、“留住一桶水”项目的创新实践成果
1.促进家庭节水的实践
参与2009~2010年“留住一桶水”项目的部分学校绿之队的学生,依据项目要求在寻求社区节水问题的过程中,从居民生活入手,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家庭节水问题的方案。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原北京市处中学)“节水使者”绿之队设计的“洗脸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北京市延庆县第一职业学校绿之队设计的“无动力洗脸洗衣水冲厕装置”,北京北达资源中学绿之队设计的“有动力洗手池水回收冲厕装置”,从家庭洗漱池用水找出了节水的空间。
再如,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绿之队关注的“热水器初放冷水回收利用装置”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绿之队关注的“洗浴水自动冲厕装置”的设计,针对家庭洗澡水再利用问题提出节水设计方案。
2.促进社区节水的实践
学生通过一系列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精心设计出多个科学可行的方案,较为成功地解决了社区节水的问题。
例如,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碧石”绿之队的学生发现旧式马桶节水每次冲厕用水量大,节水空间也比较大,而且社区中有不少家庭使用旧式马桶,于是他们决定对社区中旧式马桶进行改造。学生在学校周边的八角南路、北路、中里、南里四个社区开展调研,了解旧式马桶的使用情况,然后根据调研结果,为使用旧式马桶的家庭安装了旧式马桶节水器。
再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清草”绿之队的学生们关注到社区中绿地灌溉的问题。他们设计的节水方案是在该绿地已有的微管设备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改进装置,变原来的人工控制为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控制绿地灌溉的系统,这样就可以避免先前的仅靠人的感觉判断而产生的误差,真正做到按需灌溉,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除此以外,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北京市知春里中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北京金隅科技学校也提出了多个优秀社区节水解决方案。
3.促进农村节水的实践
“留住一桶水”项目包括一些郊区县学校,学校学生的生活环境、用水条件与北京市区有很大差别。他们针对农村用水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适合农村地区的节水方案。
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学“惜源”绿之队学生通过推广节水器具,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北京市房山区昊天学校绿之队的学生从自身、自家做起,改变用水习惯,提倡重复用水,安装节水龙头等,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农户。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中学“庞博”绿之队的学生深入农户协助安装自己研制的太阳能热水器防溢水报警装置,防止充水过程中的溢流损失。北京市密云县大城子中学“绿水天使”绿之队的学生协助农户安装房檐雨水收集储存装置,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清洗地面、浇菜。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山区坡地集雨水窖项目”绿之队的学生则通过在山区坡地建设集雨池这一简易集雨示范工程,使更多的人认识雨水利用水利设施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山区面貌上的价值,并促使这项技术能够在怀柔山区得到应用和推广。
“留住一桶水”节水实践行动,促进了农村地区的节水工作,使农民节水意识得到提高,实施区域内的农户受益。
4.促进学校节水的实践
由于学校节水问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最为紧密,也便于指导教师组织和学生实施操作。因此,很多“绿之队”都将开展节水调研与实施节水方案的地点选择在校园,并结合调研中发现的水资源使用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
针对教学楼盥洗室清洁用水使用中的问题,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附属学校“水精灵”绿之队设计了教学楼洗手用水再利用装置,收集教学楼内日常洗手用水,用于墩布的初步涮洗。针对教学楼卫生间清洁用水使用中的问题,北京市苹果园中学“苹果绿”绿之队设计了回收清洗用水冲厕装置,收集洗手、清洗抹布、冲洗拖把等卫生清洗用水用于冲厕。
针对实验室实验用水使用中的问题,北京卫生学校“北卫”绿之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针对绝大部分实验室对于排出的冷凝水未加合理利用的现状,设计出了冷凝管水循环利用装置,将冷凝水进行收集,并在合理降温后循环利用。
针对宿舍楼生活用水中的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点滴汇”绿之队在调研中发现了小巧实用的减压限流阀节水效果较好,因此设计了减压限流阀节约用水的方案,并在校园推广。
除此以外,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水利水电学校、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等,分别针对食堂用水、学校浴室用水、校园绿地用水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节水设计。
5.节水龙头设计和环保创意实验案例
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了水龙头用水的浪费问题,并将关注点瞄准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水龙头。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提高水龙头节水效能方面下工夫,开发出多种各具特色的装置。其中有一些在校园的公用洗手池上推广使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节水效果。这些节水装置在进一步完善后,可以达到专利产品的水平,具有很好的社会推广前景。
例如,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二中学“人和” 绿之队设计在水龙头外面加上一个限制30°角开度的装置,限制水流。值得一提的是,该设计制作方法简单,节水效果明显,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已将其在全市推广。
此外,北京物资学院“Dry ice”绿之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干冰代替水冰制冷保温箱的制作;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菖蒲小组”绿之队在通州区北运河管理处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的本土水生植物净化污染水体效果观测项目,为有关河道管理单位提供了能够应用于实际的本土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观测成果,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四、“留住一桶水”项目的经验与反思
该项目吸引了北京市百余所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的学生积极参加,在绿色基金的支持下,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节水方案,并付诸实践,真正开展了节水实践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为北京市节水工作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留住一桶水”项目在探索深化课程改革,培养符合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模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项目实施过程利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大学社会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节水调查实践活动,关注生活中水资源利用的实际问题,并将所学知识与社区实践活动相结合,尝试利用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整个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动手与自主学习的技能、合作与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形成了自我设计与自我解决社区节水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2.“留住一桶水”项目探索了跨领域、跨部门合作的成功经验
图2 项目实施的多方合作
为了解本地区建筑类企业对工程造价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找出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和教学体系设计的思路,特展开此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以采用向地区内建筑类企业技术人员(含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为主,结合文献调研法和企业人员走访等方法为辅助,完成本次调研。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是由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发起,主要围绕陕西本省企业和在陕从事项目的外省企业项目部展开调研。共选取83家企业和项目部,发放110份调研问卷,回收100份调研问卷,回收率为91%。调研问卷主要涉及本专业毕业生的企业需求情况;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恰当;专业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毕业生能力描述是否准确、全面;毕业生就业时证书要求的重要度五个方面的内容。
四、调研结论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并结合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陕西省统计局的官方统计资料,此次调研可得到以下五个方面具体结论。
1.人才需求情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我国建筑业未来的走势不仅健康平稳,而且一定能继续呈现上升走势”。我院位于国家重点开发区之一的西咸新区。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介绍“西咸新区目前已将46个总投资额达1186亿元的项目列入今明两年开工计划,分别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片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范例等领域”。这无疑成为陕西省、咸阳市建筑业发展的利好消息。但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李丁里说“目前建筑企业的技术劳务人员紧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结合此次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结果的不完全统计,全省未来三年,每年预计将需求造价员、预算员3400人左右。因此,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未来发展存在较大的用人需求市场。
2.培养定位和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表述为:“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是掌握工程造价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工程概预算与预决算编制和审核、工程标底与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应具备15项职业能力,其中“熟练掌握”的专业能力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和“编制与审核工程造价的能力”并列第一位;“编制与审核工程造价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与CAD制图能力”并列第二位;其后分别是“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工程造价资料分析和处理能力”“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毕业生还应“一般掌握”的能力排名前五位的是:“外语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常用材料应用与检测能力”“工程监理的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4.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工程造价专业现有的16门专业课程教学环节都需要开设,而其中企业认为“很重要”和“重要”的课程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并列第二位;“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广联达造价软件应用技术”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并列第三位;其后是“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这8门课程和1个教学环节应作为该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和重要的教学管理过程。
5.毕业生应具备的岗位证书要求。
对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即要求具备相应岗位的职业证书。通过该调查结果,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其一,这些岗位证书对于即将踏入建筑行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可以认为是当前企业最急需的就业岗位。这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二,这些岗位证书相对应的知识、能力需求应作为该专业在教学培养过程中的重点。
五、结语
**住宅房产策划流程
一、初步接洽阶段
1、首次与开发商沟通,展示公司价值,明确合作意向。项目资料前期收集。
负责部门:业务部、策划部
报告名称:《***项目立案报告》
中心内容:
项目所在城市——房产市场现状初步调研
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发展方向,房产供应量,销售状况,价格水平,主力户型,建筑风格,付款方式,重点项目
项目基础资料
a、项目名称,开发商,投资商,建筑设计商,园林设计商,营销策划商,建筑商,物业管理商,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栋数,总套数,住宅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配套设施面积,开发周期,容积率,绿化率,停车位
b、项目地段,街区功能,自然景观,政治历史文化人文要素,周边主要建筑物,学校、医院、商业、娱乐、交通等周边配套,水、电、气、暖、排污等市政配套,中长期规划
c、建筑形态,建筑立面,建筑风格,建筑选材,楼间距
d、房源表,价格表,销控表,付款方案,优惠方案,置业计划书,配套费用,税费
e、主力户型,户型配比,户型功能划分,户型特色,样板间,畅销户型,滞销户型
f、建筑工期,内部认购时间,开盘时间,销售走势,月度销售额
g、园林设计方案,园林造价
h、内部配套,物业服务内容,收费标准
i、前期推广方案,推广主题,广告,印刷品,公关促销活动,楼盘包装vi,售楼部功能布局
k、总规划图、建筑平面布局图、鸟瞰图、单体立面图、园林效果图、户型图、装修效果图、logo
开发商访谈
开发商业绩,项目简介,规划要点,开发成本,预期利润,预期价格,销售周期,项目定位,项目优劣势,目标客户,消费理念,购买理由,销售障碍,竞争对手,合作方式,预期付费
动力公司简介,服务内容,标准合同,竞争对手情况
2、项目评审,营销思路,初步定位,规划设计建设性意见
负责部门:策划部
报告名称:《项目营销思路建设性意见》
中心内容:
评估项目立案的可能性。
项目资源条件整合及判断,优势、难点、突破口、可行性。
形成初步营销思路和项目关键操作点。
针对项目提出建设性意见。(定位、规划布局、立面、园林、户型及配比、价格。)
拟订合同草案。
3、正式洽谈合同合作意向签定。
负责部门:业务部。收取费用。
4、组建项目专案组,设立驻外办,制定工作计划进度表。
负责部门:业务部、策划部
二、前期策划阶段
1、全面市场调研
负责部门:策划部、驻外办
a、宏观社会经济环境调研(城市总规、地理指标、人口指标、经济指标、城市发展变迁及趋势、城市历史与文化、政策金融环境)
b、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地产发展史、近两年年度开发量、近两年年度销售量、政府土地出让计划、价格走势、开发热点地区、开发成本)
c、房地产项目调研(见附件1)
d、房地产需求调研(购买欲望、户型、价格、地段、配套、项目知名度、项目美誉度、本项目认知。见附件1)
e、合作项目的补充调研。
f、媒体环境调研(媒体价格、媒体效果评估)
2、形成市场调研报告
负责部门:策划部、驻外办
a、城市宏观环境综述
b、房地产市场环境综述
c、各项目市场调研资料及简评
d、房产开发总量分析
e、房产消费总量分析(集团购买与个体购买的比例,异地置业的比例)
f、消费者分析
g、畅销楼盘分析
h、滞销楼盘分析
3、项目概况
负责部门:策划部、驻外办
a、项目名称,开发商,投资商,建筑设计商,园林设计商,营销策划商,建筑商,物业管理商,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栋数,总套数,住宅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配套设施面积,开发周期,容积率,绿化率,停车位
b、项目地段,街区功能,政治历史文化人文要素,自然景观,环境污染源,周边主要建筑物
c、学校、医院、商业、娱乐、交通等周边配套,水、电、气、暖、排污等市政配套,中长期规划
4、项目地块内在条件整合及价值分析
负责部门:策划部
a、项目土地性质分析
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状况,土地面积及红线图,土地规划使用性质,七通一平现状,综合分析
b、项目用地周边环境分析
项目地段,街区功能,政治历史文化人文要素,自然景观,环境污染源,周边主要建筑物
c、项目用地周边配套分析
学校、医院、商业、娱乐、交通等周边配套,水、电、气、暖、排污等市政配套,中长期规划
d、swot分析
s优势因素,w劣势因素,o机会因素,t威胁因素
5、项目初步市场定位
负 责部门:策划部
a、类比竞争楼盘分析(地段、产品结构、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化率、主力户型及配比、价格、配套、园林、物业、工程状况、销售状况、主力客户群、推广主题、品牌形象)
b、项目初步市场定位(规划布局、建筑风格、产品结构、物业档次、生活主张、容积率、容积率、绿化率、主力户型及配比、价格区间)
c、投入产出经济指标模拟(成本模拟、收入模拟、利润模拟、关键赢利点、风险评估)
d、针对性市场调研报告(客户群、消费观念、价格水平、推广渠道和方式、市场缺口等,或根据创意找市场依据)
6、项目市场定位
负责部门:策划部
a、竞争策略定位
b、客户群定位
c、产品定位
d、价格定位
e、户型定位
f、品牌定位
g、社区文化定位
h、物业管理定位
i、小区配套定位
j、规划、建筑风格、园林定位
7、项目总体规划
负责部门:设计院
a、开发商初步规划和设想
b、总体平面规划及说明
c、功能分区说明
d、道路系统布局
e、绿化系统布局
f、园林规划设计
g、公建与配套系统
h、建筑立面色彩与风格
i、主力户型及配比
j、分期开发思路及工期
8、经济可行性分析报告
负责部门:策划部
综合成本(地价、造价、管理、财务、资金、推广、销售、税金);收益率与销售价格分析
9、初步营销框架
负责部门:策划部、设计部
报告名称:《***项目初步营销策划》
中心内容:确定案名、推广主题、销售周期、营销阶段划分。
10、规划园林设计方案跟踪
负责部门:策划部
11、项目视觉识别系统核心
负责部门:策划部、设计部
a、名称(项目名、道路名、建筑名,组团名)
b、标志
c、标准色
d、标准字体
e、推广主题词
三、营销策划阶段
负责部门:策划部、设计部、销售部
报告名称:《***项目营销策划案》
1、卖点整合
a、生活概念、客户群
b、规划、园林
c、地段、户型、价格、内部配套、物业
d、项目地段,街区功能,自然景观,政治历史文化人文要素,周边主要建筑物,学校、医院、商业、娱乐、交通等周边配套,水、电、气、暖、排污等市政配套,中长期规划
e、建筑形态,建筑立面,建筑风格,建筑选材,楼间距
2、项目研讨会(主题、价值提升、广告创意、借鉴案例、销售)
3、营销推广阶段划分及实施要点
4、销售计划及实施要点(销售额、阶段销售房源、销售控制、价格调整、重要时间点)
5、广告策略(推广主题、阶段广告表现内容、创意表现)
6、系列广告创作(报纸、电视、广播、短信、户外、印刷品)
7、促销策略
8、公关策略
9、媒体策略
10、推广预算
11、营销推广计划
四、项目vi延展及运用
1、工地环境包装视觉
建筑物主体
工地围墙
主路网及参观路线
环境绿化
2、营销中心包装设计
营销中心室内外展示设计
营销中心功能分区提示
营销中心大门横眉设计
营销中心形象墙设计
台面设计
展板设计
营销中心导视牌
销售人员服装设计提示
销售用品系列设计
示范单位导视牌
示范单位样板房说明牌
3、公司及物业管理系统包装设计
办公功能导视系统设计
物业管理导视系统设计
五、销售组织
负责部门:销售部
第一部分、销售组织与培训
1、销售人员的招聘与培训
2、销售组织架构
3、销售场地及道具准备
第二部分、人员岗位职责
第三部分、销售政策与考评
第四部分、业务管理体系
第五部分、《现场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服饰规范
第三部分:考勤制度
第四部分:卫生制度
第五部分:现场制度
第六部分:电话规定
第七部分:接待与解说制度
第八部分:物品摆放制度
第九部分:会议制度
第十部分:薪酬制度
第十一部分:外出拜访制度
通过深入行业企业对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回访调研,结合大量的实证性调研信息进行科学系统地量化分析与比较,了解学生就业现状,找出毕业生就业“瓶颈”的缘由,探究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发展目标,为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就业;现状与对策
一、研究背景
根据人才市场调查统计资料初步分析,湖南省在册的建筑类相关设计院、所有近200家,设计工作室实体1000多个,按每年每实体需1至2名建筑类设计人才计算,每年有近2000个就业岗位。同时全省现有一定规模的各级开发区、房地产公司600多家,建筑、规划、园林规划管理、策划设计、技术服务等方面也需要0.5至1名相关技术人员,每年也有不少于450个就业岗位需求。而目前湖南省建筑设计类教育每年仅能提供800至1000人,包括近50%的五年制本科教育研究性毕业生,其中的30%至40%毕业生流向东南和华南沿海发达城市,因此现有毕业生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1年至2015年期间每年调查统计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通过对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实证性研究,提出构建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新模式,构建高职专业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框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群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保证高职高专教育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解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院校发展问题,俨然成为每一个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实证性调研分析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企业及就业现状地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问卷、电话、网络等手段直接或间接倾听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动向,与近几年毕业生进行沟通和交谈,发放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封闭性调查问卷150份。其中调研了27家录用高职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毕业两年以上的高职毕业生45名、经历半年顶岗实习的高职准毕业生91名、企业或部门负责人及专家43位,收回反馈调查问卷145份,了解行业企业未来3年专业人才需求、职业方向,深入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人才招聘渠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对本院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校专业技能掌握水平与实践工作中专业技能的运用等情况,反馈信息的真实有效率达到了98%。
第一,建筑设计企业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专业调研分析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业面向问题;二是人才供需可行性分析[1]。由于企业规模、地域和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建筑设计企业岗位分工更趋于细化,其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岗位人才需求具有阶段性和针对性,同时强调专业综合技术能力的发挥运用。企业提出需求的岗位主要是建筑师助理、施工图设计师、助理建筑师、建筑协同设计员、后期图像制作员,还有少部分中小型企业要求岗位为建筑方案创作师(这对应届毕业生而言,要求较高)。以专业技术设计为主要工作任务的大专学历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占到岗位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相应职业岗位——建筑师助理也占到总岗位数的31%。可见,建筑设计企业一线技术员级建筑师助理岗位需求量较大。通过专业调研,大多数企业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要求必须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层次,知识应当全面,理论基础扎实,一专多能,要可以适应多个基层岗位的工作,同时,毕业生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首先,参与调研本专业毕业生的60%集中分布在湖南省,省内的毕业生较多分布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湘中经济远强于省内其他区域;其次34%的毕业生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广州、深圳、上海、珠海等地,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专业信息量较大,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视野开阔,就业机会较多;其次,参与调研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为建筑师助理、施工图设计师、助理建筑师、建筑师和项目负责人五类。参与调研有85%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内以从事建筑师助理岗位为主。随着工作阅历的增加,从事建筑师助理工作随毕业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递减,取而代之的是毕业二年后从事专业施工图设计师、建筑师助理岗位,其比例占到40%。当毕业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发挥作用,有20%左右的毕业生在中小型设计企业当中从事独立创作的建筑师和项目负责岗位工作。专业调研成果显示,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日益多元化,虽然有学历和工作经历方面的要求,相比之下很多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发挥,同时强调个人品德、工作态度、言行习惯、合作意识等个性因素。
第三,有将近80%左右的毕业生在职业岗位中主要完成居住小区规划及住宅建筑方案与施工图设计工作,30%以上能参与完成中小型公共建筑方案与施工图设计,20%的毕业生经过多年的专业能力磨练能独立完成中小型公共建筑方案设计工作。在与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在学校担任学生会或班干部职务的学生,由于领导组织、沟通协调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在企业中有效地发挥这一素质特长,有7%的毕业生承担项目负责人的重任。
第四,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薪金与其从事的岗位及其相应工作任务有直接关系,学生刚毕业多从事建筑师助理岗位,其薪金多为1000—2000元/月左右。毕业三至四年的学生多以从事施工图设计师和助理建筑师岗位,其薪金一般由底薪和任务提成两方面组成,每月平均3000—6000元。
第五,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自我评价比较乐观。85%以上毕业生认为自己抗挫能力较强;近73%毕业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90%左右的毕业生在岗位中表现出较好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并有较强的成就欲;66%的毕业生比较注重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人际资源比较广泛;39%的毕业生具备较好的领导管理能力,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与他们从事助理建筑师、项目负责等岗位任务有很大的关系。
第六,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技术能力发挥的自我评价反馈,基本真实有效地反映了学生在职工作状态、专业能力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专业基础技术能力自我评价当中87%以上的毕业生已经熟练掌握专业常用设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90%以上的毕业生具备了专业基础理解分析能力,40%左右的毕业生认为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对于专业核心技术能力自我评价中近50%的毕业生能独立完成住宅建筑设计任务;39%的毕业生具备辅助完成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任务,34%的毕业生能独立完成中小型公共建筑方案或施工图设计;27%的毕业生具备独立完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建筑节能设计的毕业生比例也达到了20%。在调研过程中,也有毕业生普遍反映自己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清晰,希望学校能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加强实训教学的愿望比较突出。
第七,被调查企业单位对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毕业生的印象是:学生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水平也不够,工作中有明显浮躁情绪,急于求成。其次,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能力欠佳,缺乏与同事的协调沟通,专业配合度不够,不会和客户沟通。三是敬业精神不足,对工作缺乏责任心,时间观念不强。四是对企业忠诚度不够,没有在同一个单位扎实工作、努力提升自我的信念,对工作待遇过于看重。可见,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职业态度培养的需求主要是:能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良好、爱岗敬业、从基层干起的意识以及对企业良好的忠诚度。
三、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设对策研究
第一,明确企业人才素质需求,构建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通过实证调研,准确分析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相关行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及市场需求、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确定以零距离对接建筑设计市场中的住宅建筑师职业岗位作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合理细化工作岗位任务要求,对接包括建筑前期策划及调研、建筑方案及初步技术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及工地技术指导等职业分工岗位,探索和重构相应“1+1+1分段渐进”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2]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第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设以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为基础,对接相应产业,服务地方经济,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企共建为基础加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自主创新。软件建设方面上积极寻求建筑设计行业的专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发挥企业一线专家在专业建设指导和专业技能培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硬件建设方面根据学院实训基地“主体多元、类型多样”的建设模式,积极引进企业产品和技术人员,使工学结合校内化。以行业的设计事务所场地设施条件为模本,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推动理实一体化的教师项目工作室及教学方式的工学项目化。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评价学生,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技术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以建筑设计职业岗位为导向,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基于其职业工作岗位过程,进一步合理细化就业工作岗位任务要求,针对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前期策划及调研——方案设计及表达——施工图设计及现场指导的工作流程知识来建构专业学习领域,遵循渐进中认识——熟练中渐进——熟练中拓展的职业规律来调整专业学习进度,达到零距离对接岗位任务目的。
第三,加强专业团队教学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决定了专业师资教学团队建设的方向与要求。实施校企深度合作,以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精细化管理平台为基础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系统双证书融通”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小组(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负责组织课程教学方案设计、课程标准与技能测试制定、项目教学案例与教材编写、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更新、课程体系的实施、教学效果考核评价、课程资源库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结合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全方位的教师业绩评价制度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对教师培训、教学及课程建设、教科研情况、个人知识与能力等要素进行评价,将考核结果与聘任制挂钩,以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有利于教师人力资源效能的发挥。
第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适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行业岗位技能要求,通过实训、实验基地创建“准职业”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3]。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由“研究+生产+教学”三大块构成,校内学习型实训基地的设计基于开放式办学理念,采取校企“共建、共用、共管”模式,形成精心规划、过程监控、自我改进、总结提高的良性管理局面。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是从建筑设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职业能力剖析及毕业生专业能力评价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研及其成果分析与研究,针对目前建设类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解析,综合专业岗位群各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探求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最终提出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彻底改革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强化职业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银领工程系列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9
[2]朱向军.建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98
关键词:高职建筑类专业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课程 教学模式
1 调研的基本情况
1.1 调研目的
根据高职建筑类专业建设的需要,调研小组于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期间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调研。本次调研的目的是: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与建设情况。④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效果评价。
1.2 调研安排
此次调研以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电话、邮件等形式相结合。分别调研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鞍山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4所院校。发出问卷调查表数30份,收回调查表21份。
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开发思路
2.1 课程培养目标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造价员是与本门课程对应的核心岗位。通过调研搜集造价员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等信息,召开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讨论各部门造价员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分析确定了造价员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工程算量和工程计价。培养学生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计量与计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掌握计量与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理解工程对象的计量与计价的依据、范围和要求,以便在所从事的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施工成本分析、造价咨询服务等技术活动中做到:
①正确地采集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信息、资料。
②正确地运用国家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规范、标准、和造价软件。
③正确地界定计价范围和选用计价方法。
④正确地分析不同结构类型、不同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特点、组成、计算内容和计算结果。
⑤正确地进行工程经济评价。
2.2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到,各院校通过整合改造课程内容,以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以鞍山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情况为例,该院结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时效性、地域性、实用性、先进性的特点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在时效性方面,该院在教学中,在每一个情境教学模块中,以清单计量计价为主,辅以定额计量及计价。及时调整和补充最新版本的定额和清单计价规范内容。
在地域性和实用性方面,该院结合辽宁省实际工程项目,采用2008版《辽宁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标准图集等有关资料开展教学。
在先进性方面,该院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机房资源,购买“广联达”、“鲁班”多网络节点版造价软件,使学生成为手算点算双能手。
依据职业能力要求,将行动领域经过系统化的教学处理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任务。该院本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成6个学习情境, 14项工作任务(详见表1)根据工作任务安排相应的教学单元及课时,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施与建设情况
3.1 课程实施情况
3.1.1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据调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都本着以行动为导向的原则实施项目化教学。他们以学生为主体,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展教学。
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项目为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组织项目教学内容时参照施工图预算编制、清单编制、清单报价文件编制实际的工作过程,以该项目为载体,导入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训练,完成项目任务。安排两周集中实训,要求学生利用软件进行计量与计价。并与手算结果进行比对。找出实际操作软件时注意的问题,并总结软件计算与手工计算各自的优势所在。整个教学整体设计遵循“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的原则。缩短课堂教学和毕业生职业生涯之间的距离,缩短毕业生的职业适用期,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上岗就能顶岗。
3.1.2 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模拟现场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该院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将学生按小组扮演招标、投标、造价咨询三方,让学生根据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清单报价文件、编制施工图预算书等,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3.1.3 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该学院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结合提问、作业、平时测验、实训操作及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突出过程和能力考核。
3.2 课程建设情况
3.2.1 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基地带动课程建设
所调研的几所高职院校均配备了专业的造价软件机房,安装了在建筑行业被广泛应用的最新版本造价软件。学生在进行造价软件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将来工作岗位技能的培养。校内基地模拟工程结算现场和招投标开标现场设置。采用角色扮演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校外方面,各高职院校都有多家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所。
3.2.2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带动课程建设
被调研的四所高职院校每年均会安排老师进行“双师型”技能培训。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具有 “双师型”(含双师素质)139人,占教师总数的31%。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高职教师“双师型”培训基地。同时在合理分配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各学院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践。
3.2.3 积极编写出版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带动课程建设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政策性很强、区域性强的特色,特别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热点模式,因此多所高职院校均编写了与本门课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校本教材,以此带动课程建设。
4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效果评价
据调查,所调研的四所高职院校中,近年来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下,学生的职业技能有了很大提升。以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学校组织的造价员考试通过率能达到90%以上。造价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率达到80%以上。从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通过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一就业对口比例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能占到该校造价专业毕业生的一半以上。由于课程教学效果明显,目前该学院已成为全国建筑类一级资质培训机构。同时,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金巧兰.浅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J].河南建材. 2010(04).
[2]翟丽旻.如何改进《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J].考试周刊.2008(36).
[3]李江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浅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2).
关键词:现状调研;大数据;规划编制
开展城市现状调研,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的前期工作,有利于制定符合实际、科学性、操作性的规划方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都对现状调研的重要性,调研内容等进行了规定。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轻现状重规划,造成规划编制很炫,但因现状调研不踏实,规划落不了地的问题。现状调研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成为规划实施难落地的因素之一。
1 对现状调研的理解
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编制所需的基础资料类型不尽相同,针对笔者参加的本次项目主要包括:勘察测量资料、产业、人口、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分布、道路交通,以及规划编制范围的相关规划等。同时对以下几类资料也在规划编制中引起重视:
1.1 用地及房屋产权资料
在项目调研中,针对建筑物的现状资料,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建设年限
等都做了深入调研。
1.2 地下空间开况
在当前城市土地开发空间紧张的形势下,立体开发模式成为发展趋势,地下空间的利用与使用已纳入规划现状调研中,成为主要的编制内容。
1.3 公众意愿调查
扩大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让公众监督规划制定与实施全过程,是《城乡规划法》要求的。
1.4 相关规划情况汇总
相关规划包括已批的上位规划、专项规划、用地规划审批情况,以及其他部门的规划方案等,这些也是
现状调研的主要内容。
1.5 大数据分析
基础调研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信息中必须进行分类与统计,通过汇总计算,从中提取对规划编制有用的数据,主要包括测绘、人口、用地、交通、建筑、产权、地价等。同时为把现状调研资料做到精细化,在基础测绘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空间模型,将现状调研从平面转向立体模式,使得数据收集更为具体。
2 中山路核心区现状调研情况
2.1 规划范围
北起新华大街、东起呼伦贝尔南路、南至健康街、西至文化宫路及公园东路,用地面积139公顷。
2.2 用地情况
通过对现状的调研,按照新的用地分类标准,现状用地主要以沿街分布大量的高层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地块内大部分年代较久的住宅及居住区服务设施用地以及少量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主。
现状用地布局呈现,沿街主要以建筑高度较高的商业、酒店、办公等设施,所围合的地块内部用地多为4―6层左右的住宅和1层为主的凉房、平房用地,形成“城墙”式用布局。
住宅用地:规划区内的住宅区多数为80年代政府部门建设的“单位大院”约 30 个,现状住宅楼多为4―6层的砖混结构。因某种原因,多数住宅小区缺少物业管理,小区环境较差。住宅楼布局缺少规划,部分住宅楼间距不能满足视觉卫生、日照要求。用地面积 42.63 ha ,占总用地 30.63 %。建筑面积79.8 万m2,占总建筑面积 29.5%。
商业用地:在规划用地内,集中了占地面积 37.81 ha,占总用地27.17%。近147 万m2的商业设施,包括近50家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美食中心、星级酒店等。商业设施大部分布置于中山路与锡林路两侧,形成了“城墙式”的商业界面。
2.3 人口情况
根据调研,现状人口约 3.4万人,现状家庭 10629 户。人口结构主要以在中心区附近工作的年轻租房户及老年家庭为主。多数房屋因该区域的租金较高都用于出租,这也是造成小区难于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没有离开现住地,多数因为已经习惯的居住环境和离医疗机构较近等原因。
2.4 建筑情况
通过对现状建筑的调研,规划区内涉及建筑 1343 栋,总建筑用地 482330.61m2,总建筑面积2712065.41m2。现状容积率1.95,现状建筑密度 34.66%。
现状住宅建筑多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建设,多为4―6层的砖混结构,外墙没有保温层,建筑周边环境及日照间距都较差。
按照建筑质量分为好、中、差三等。规划保留建筑质量好的和部分建筑质量中的,拆除全部建筑质量差的。规划将规划区内的平房、多层住宅楼及其凉房全部分期进行拆除。拆除部分沿街多层办公建筑。拆建建筑1221栋,涉及建筑用地35万m2 ,建筑面积143万m2。
2.5 道路交通
根据《呼和浩特市综合交通规划》对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现状的调研,道路用地面积 19.40 ha,占总用地13.94%。规划用地总体布局呈面状,与3条主干道、4条次干路、14条支路交汇。道路网密度7.17km/km2,其中主干路密度1.6km/km2 ,次干路1.87km/km2,支干路3.69km/km2。主干路、次干路道路网密度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但支干路密度没有达到商业区10-12 km/km2的要求。规划区内涉及12个地下和地上停车场,现状停车位1558个。
2.6公共空间
根据现场调研和模型分析,规划用地范围内除新华广场、商业街广场一些孤立的公共空间外,没有公共的开阔空间。此外,在一些居住区和办公区内有一部分非公用的空间具有一定封闭性。沿街的一些开阔空间多用于了路边停车场。这些空间缺少相互的联络。
规划区整体空间天际线表现为,中山路与锡林路交叉口的商业建筑,天际线较为突出,最高建筑为海亮主楼158m。沿中山路和锡林路天际线略有变化,但缺少韵律感。而规划区内部区域天际线较为平缓。
2.7 现状存在的问题
通过现状调研,基于模型与数据分析,中山路核心区正在经历“功能性衰退”,城市中心城区已经不能满足各种需求,各种矛盾的凸显造成中心的影响力的下降,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住宅居住环境整体较差,亟待改善;商业服务设施过度集中,沿街布局,使得行人、车辆基本集中于中山路与锡林路的沿街面;道路交通系统的设计不合理,造成交通的整体拥堵,使得交通的拥堵,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缺失与失落,造成中心区凝聚力、活力不足。
3 调研方法深化
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城市规划方案孕育的过程,是对城市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在项目中使用空间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方法,项目在规划成果阶段通过掌握详实的资料,使得规划编制进展顺利,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心城区更新改造的规划内容。当然,通过该项目的调研工作,笔者认为现状调研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深化。
引进GIS项目管理系统,在系统平台“一张图”的基础上进行基础资料收集、用地适用性、地价等级分析等,同时识别相关规划的意图与核心控制要素,最终形成现状调研成果。
引进第三方调研团队,主要负责外业调查、通过采集现状照片、公众问卷、信息采集等形式,对项目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土地使用、公众意愿、道路交通等方面展开调查。调研团队的参与能够更好地收集到实时、全面的资料,有利于成果质量的提高。
4 结语
实践证明,采取空间模型和大数据分析现状调研方法,并与其他方法结合,不但提高了现状调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现状调研的质量,为规划成果的高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现状调研是规划编制的必要环节,探索在不同层次规划编制中引进先进的调研方法是值得尝试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
1.基于专业认识实习的建筑材料参观认识。
由于我院《建筑材料》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很多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处于懵懂状态,对建筑材料有很多错误的认识。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材料》课程之前,都将“混凝土”和“砂浆”都称为“水泥”,而事实上混凝土、砂浆和水泥是三种不同的材料,技术性质及其应用都有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本门课程的堂课教学工作,将建筑材料参观认识环节融入专业认识实习,即建筑类专业专职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施工现场和校园建筑物时,除给学生讲解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工艺、建筑设备、施工组织及工程管理等内容外,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解有关建筑材料的具体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工程中因材料问题常见的各种弊病及其解决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勤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工程实际案例切入理论教学。
以施工现场实际工程案例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学生对问题充满各种想法和期待时,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导入新课,再回到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例如,讲解水泥的保管时,给出水泥不同程度受潮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思考水泥受潮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思考的结果再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了解水泥在保管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讲解混凝土和易性时,给出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和流沙现象的图片或相关施工视频,先让学生思考问题所在,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并引入混凝土和易性主要表现在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及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让学生对混凝土和易性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介绍事故案例并辅以正确做法讲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材料课程的重要性。
3.建材市场调研。
《建筑材料》课程是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组成、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的学科,它内容庞杂且理论实践性较强,可以说是通往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决定学生专业面宽窄和工作适应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我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建材市场调研专周,旨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为实践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道路。
(1)建材市场调研内容。
建材市场调研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项目化教学来实施,按班级分组进行,6~8人一组,每组需完成两个项目任务,具体如下:①项目任务一:认识一栋高层建筑主要土建用材料。要求学生一周内认识一栋高层建筑主要土建用材料,具体材料种类由教师规定,每种材料需拍出清晰照片,并对材料的特点、性能、价格、品牌与用途等进行描述,并最终以调研报告和PPT的形式呈现;②项目任务二:认识一套90平方米的住宅装饰装修用材料。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认识一套90平方米的住宅装饰装修用材料,具体材料种类由教师给定,每种材料需拍出清晰照片,并对各材料的特点、价格、用途等进行描述,最后以小组形成调研报告并用PPT在全班展示。
(2)考核办法。
建材市场调研成绩包括过程考核、调研报告和成果汇报三项,分值比例分别为30%、40%、30%。其中过程性考核主要为每天晚上指导教师晚点到对学生当天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调研报告主要为调研任务及总结完成情况;成果汇报要求每组学生根据调查过程、形成成果、主要感受等制作PPT,汇报时间控制在6~10分钟内,根据每组汇报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现场打分。
4.开展实验教学。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材料的检测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取样后交送专门检测机构。因此,学生要胜任施工现场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能在现场正确对材料进行取样的能力,还要具备对检测机构送来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故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实验项目时不能盲目,要注重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东西,并学以致用。目前我院开设的建筑材料实验项目有水泥性能检验、混凝土性能检验、砂浆性能检验、骨料性能检验及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实验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集中辅导为辅”的教学方式,激励每位学生积极自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增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
二、结语
根据示范带建设范围,分组对重点村落进行了实地调研,包含村落位置、建筑及周边环境测绘、村民访谈。统计数据如下:1)示范带位于宜章县白石渡镇、玉溪镇、梅田镇S324线沿线,县城东起白石渡镇车湾村,西端止于梅田镇梅麻路口,总长约30公里。各个乡镇情况:玉溪镇常住人口109725人。南湾村腊树坪自然村常住人口1584人,面积1.2万亩,组数12组,房屋500多栋。梅田镇梅田镇常住人口34919人。上寮村常住总人口3422人,面积7.2平方公里,14个村民组,现有房屋1221栋。规划建房30栋,统一规划后村民自建。2)村庄建设现状。(1)建筑性质以居住建筑为主,有少量公共建筑,如村委办公楼、村民活动中心、市场、小商店,以及正在改造中的候车招呼站。临近S324沿线的临街建筑新建建筑占85%,坐落在内山的村落大部分为建筑质量差的住宅和危房。(2)现有建筑以2层为主,少量为3、4、5层,其余部分几乎全部为1层。由于宜章处于丘陵地带,村落多散落在不同山坡或少量相对平缓的平地上,建筑结构和室内布局及建筑外观的质量参差不齐,无规划,不注重长远发展,居住建筑与村落道路、公共休闲场地之间的关系被忽略,这些是这些村落普遍存在的问题。(3)现居住建筑质量分为三类,一类建筑:质量好的新建砼建筑。二类建筑:原有建筑经过翻新或外墙粉饰的建筑。三类建筑:质量较差的建筑,包括临时性建筑(如棚屋)和危房(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力的房屋)。3)村民调研。村民及村委主要意愿:(1)现有住宅太过拥挤陈旧,希望新建住宅,改善居住环境。(2)希望建设村庄公园和公共活动场所,增加休闲健身设施,丰富业余生活。(3)新建建筑户主希望通过外墙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完成此次项目规划要求。(4)不愿投入过多资金。4)综合调研情况,重点解决问题为:(1)村庄整体提质改造,包括集中小康新建安置房、旧房改造、环境品质的提升、给未来发展定位。(2)改善村庄居住环境,规范新建住房、村庄美化、净化、亮化、绿化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5)发展劣势:①沿线村落环境不完善;②建筑品质不高;③土地资源有限;④村民意识落后,积极性不高。
2设计流程及合作机制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一直在实践教学改革,并由教授带队长期致力于湘南城乡规划及湘南民居研究,具备良好的科研实践基础。2013年始,宜章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逐步开展了村容村貌环境治理,使广大农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了村容村貌整体环境的改善,但这些成就多体现在乡镇所在地或县城周边农村,尚未形成城乡规划一体化。我校艺术专业创办历史久,专业理念先进,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处在内涵建设发展期,强调创新教学模式。经教学主管领导审批后,把项目植入到大三上学期“建筑设计”课程中,教师公布项目信息和要求,按照任务量对学生进行分组,制定项目进展表,教师统领项目,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指导。团队通过对该范围空间资源分析研究及上位规划与地区发展政策要求的解读后,确定规划定位,提出沿线民居建筑提质改造方案,从而完成小康新村示范带行动计划。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分配:团队分组,明确任务,收集资料,进入设计阶段。第二阶段:文件解析:规划文件,政府要求。第三阶段:前期调研:实地测绘,政府建设要求,村民走访,相关案例分析。第四阶段:设计初稿,修稿,定稿,施工与设计跟踪。
3项目的特色
政府验收项目的标准以省市级政府考核为依据,是政策化、数据化的体现,如:资金投入,施工效果要符合上级检查需要,工期控制在上级检查前完成。从地域美学角度出发的设计团队则以改善民居环境,提高艺术审美,循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生活片区为目标。而项目受惠者村民的愿望则是:少花钱,办好事。结合项目情况及“校企”双方和村民的意愿,制定了特色计划:
3.1规划目标
利用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规范农村建房、充分开发湘南民居文化,形成别具特色的湘南民居群,改善村落环境,达到村容整洁、环境宜人的效果,优化产业布局,以生态农庄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为主要龙头的休闲产业链,从而完成小康新村示范带建设工作。
3.2设计原则
(1)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的原则。充分了解、尊重村民意愿,鼓励村民参与,发挥村民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得主体作用。(2)省内标杆、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环境宜居与欧美先进国家相媲美的要求,综合考虑村居自身特色和发展潜力,结合郴州市发展规划目标和社会发展实际,以国外世界先进国家优秀村居为标杆,对村居建设规划定位适度超前。(3)因地制宜,分期实施,有序推进,形成特色居民区。
3.3环境建设目标
利用现有村民建设预留用地新建村民住宅,进行规划设计,避免私建乱建,改造老建筑结构和外部形象。村庄环境通过整治,达到卫生条件良好,无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排放、杂物乱堆放、水稻淤塞等现象,提高绿化美化水平,环境生态宜居,村屋整洁美观,打造良好的对外展示形象。
3.4村民建房选型方案
三层居住建筑,首层是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储藏室;二、三层是卧室、露台,可供晾晒衣服及活动场地。采用湘南民居风格,白墙灰瓦坡屋顶,延续传统民居文化的同时,使传统建筑元素重新焕发神采。预计工程造价:(1)常规瓷砖外墙:建筑单价1100-1300元/m2。(含室内地砖70-80元/m2。)(2)常规涂料外墙:建筑单价800-1000元/m2。(含室内地砖70-80元/m2。)(3)当地石材外墙:详见当地具体材料价,总建筑面积:415.8m2。建筑基底面积:150m2。3.5旧房改造方案宜章县一六镇汤湖里村祠堂改造方案,保留建筑主体结构,修缮墙体、门窗,恢复其原本建筑特色,优化周边建筑及广场,进行颜色、材质匹配式建设,形成片区式湘南民居特色群,为后期开发农村旅游经济做好准备。
4以政府为服务对象的“校企合作”模式具有的双重意义
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办计函[2012]205号文《关于组织开展建筑业及相关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重大部署,引导建筑企业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各项准备工作,了解改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拟对建筑业及相关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情况进行调研工作。
2012年4月28日,中国建设会计学会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以中建会字(2012)5号文印发了《关于填报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研测算表的通知》。中国建设会计学会承担了组织开展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具体调研测算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反复研究制订了调研测算表,并且召开座谈会征求业内人士的意见,博采众纳,最后定稿为目前大家看到的表样,即《2011年建筑业企业(服务业)纳税情况调查表》、《建筑业企业(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负情况测算表(2011年)》、《建筑业企业(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测算补充资料(2011年)》。
2012年6月15日前,各调研测算企业和单位填写完成的表格资料以及针对企业和单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税负的增减变动的分析资料,经企业和单位盖章和负责人签字后已报送至中国建设会计学会,资料汇总情况尚未公布。
二、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要点和难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根据规范税制、合理负担的原则,通过税率设置和优惠政策过渡等安排,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从建筑业税收征收管理和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看,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主要有以下要点和难点:
(一)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建筑企业作为增值税纳税人,按工程造价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而当前建筑企业向建设单位收取的工程造价的税金组成项目中只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印花税等。
当前建筑业工程造价的组成项目主要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专项基金、计划利润、税金等,税金主要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印花税等,其中营业税占工程造价的3%。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建筑企业作为增值税纳税人,按工程造价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但其向建设单位收取的工程造价的税金组成项目中只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印花税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需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沟通,同步改革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的项目组成及其计算方法。
(二)各地税务主管部门对建筑企业核定的企业所得税纳税方式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管理重点和力度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税务主管部门对建筑企业以包代管。不少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建筑企业盲目追求低价采购和利润最大化,长期忽视对成本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对采购材料票据的收集不完善、不健全,而市场竞争使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地区性蔓延,日趋普遍。
从国家2011年度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建筑业企业大约71863个,从业人数4160万人,年产值96031亿元。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税务主管部门的监管缺失、建筑市场的系统性不规范将使这些地区中的许多建筑企业很难完全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扣除依据,特别是沙子、碎石等地材。地方各级主管部门面临的整治压力很大,必须牢固树立顾全大局、立足长远、通力协作的决心,坚决摈弃眼前小利,为建筑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良性循环的外部市场环境。
(三)地方财政减收的预期可能会使不少地方政府产生畏难退缩情绪,放慢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步伐。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主要税制安排中明确,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建筑业适用11%税率,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算方法。改革试点期间过渡性政策安排中明确,试点期间保持现行财政体制基本稳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税款分别入库。因试点产生的财政减收,按现行财政体制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负担。
目前,营业税是地方第一大税种,房地产开发、建筑业的营业税收入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柱之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据业内人士估算,倘若“营改增”在全国推广后,全国企业将减负1000亿元。地方财政减收的预期可能会使不少地方政府产生畏难退缩情绪,放慢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步伐。
(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企业,普遍存在税负降低的预期。但从上海市“营改增”试点来看,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升甚至是“税负大幅增加”,让尚未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建筑企业心怀忐忑。
截止2011年3月底,上海市有12.6万户纳税人进入改革范围。试点的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大都由原来5%降为3%,税负下降幅度超过40%;一般纳税人中,研发技术、租赁服务、75%的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以及80%的文化创意服务纳税人,其税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总体减税规模达到20亿元。但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上海市65家物流企业进行调查,物流企业特别是运输型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税负大幅增加”。报告称,这些企业在2008~2010年年均营业税的实际负担率为1.3%,其中运输业务负担率平均为1.88%,而实行“营改增”试点后,即使货物运输企业发生的可抵扣购进项目全部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实际增值税负担率也会增加到4.2%,上升幅度为123%。
为解决物流行业税负上升问题,上海市专门拔出4亿元财政资金,名义税负增加的试点企业都能享受政府的“亏损补贴”待遇,确保每户试点企业都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