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4 16:37: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行为分析;社会科学;价值中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C3文献标识码:A

行为分析方法发端于生物学、心理学等对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行为分析认为,研究人的行为是理解社会现象的钥匙,而人的行为又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描述、实验、分析而获得规律性的可靠认识。在我国,一些社会学科存在着身份危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科研究方法的缺乏,考究行为分析的利弊得失将有助于行为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上的应用和发展。尽管行为主义有着自身的内在缺陷,但我们只要坚持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它,认真吸取其合理因素,去除其不科学成分,行为分析将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行为分析方法的要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行为分析主要体现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价值中立”论。行为分析的绝大多数研究都将有关价值问题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拒绝研究伦理道德问题,提出应当完全摒弃意识形态,排除所有的价值判断,要用“不偏不倚”的方法研究人类行为,严格防范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介入研究过程,反对把科学和道德、伦理问题混在一起,主张完全“价值中立”,以使各门学科成为一门“经验科学”、“纯科学”。这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者和研究目的应当“价值中立”。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传统科学研究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受研究者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感情特点影响之深,妨碍了科学的自主性和客观性。对于行为分析来说,“价值中立”不仅是一种原则、一种理想,而且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为了做到完全“价值中立”,不仅研究者要自觉约束自己,克服个人偏见、主观好恶,而且还要对研究方法进行革命,改变既有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第二,行为分析提出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这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强调必须不断地探究人类行为的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变量,以此来使各门学科研究真正成为一门解释和预测的科学;二是强调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际可观察的现象,因此科学研究要建立在可观察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借助现存的理论体系和学者们的思维加工,提出有关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说或假设,用经验材料验证假说;三是强调科学研究的资料应当量化,并主张只有量化才能发现规律及各种内在的关系。按照达尔的观点,定量资料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大大方便了因果分析,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用来进行比定性资料更有效地分析,从而检验命题是否成立;四是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应当破除学科间的界限,效法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技巧、技术和概念,建立跨学科的方法联合。

二、行为分析方法的分析框架

行为分析方法以人类的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行为的内在机制,旨在找到行为规律,从而引导人的行为。其主要的研究思路以描述――解释――预测――导向四个阶段为分析框架来进行。描述是逻辑起点,该阶段是要对行为的状况进行客观的、准确的描述,还行为以本来面貌,从多角度刻画行为的复杂性,从而把握行为的本质。解释就是要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研究行为的发生机制,把握行为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找到行为的规律。这是四个阶段最重要的阶段,反映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行为分析最复杂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行为生成的原因有多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本质的和一般的原因等等,需要把握本质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预测则是在认识行为规律后对行为未来的发生和变化进行预测,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现在到将来的一种推理和猜测。这是一种基于客观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合理的、科学的对未来的预测。导向阶段则是在对未来的预测前提下对人的行为形成一种影响,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实现组织的目标发展,克服影响主体行为的消

极因素,充分发挥主体的行为积极性。行为分析方法可以说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

三、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首先,行为分析方法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发展。一是定量分析方法的促进作用。行为分析方法运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提供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如先进观察、资料收集、个案分析、统计分析等为分析提供量化根据,以量化资料去说明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律,从而避免了主观臆断及浮于空泛的定性议论,也加深了分析研究的可靠性、科学性;二是假设法。假设方法主要是预定一套严格的理论假设、概念,然后依据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概念开展研究,使每个理论假设、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资料予以检验和证明。这是自然科学指导原则在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三是操作方法。社会科学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一样也要通过操作程序,不能进行操作的概念则被排除在科学之外。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增加了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克服了神秘性弊端,从而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化进程。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行为分析方法还是众多交叉学科和新理论的催生器。行为分析方法对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借鉴,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在“科学”的口号下,行为分析综合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物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行为。如在政治学研究中,行为分析方法认为政治行为只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要研究政治行为必须要研究人类的其他行为,并研究其他与之有关的学科。这种多学科性研究催生了政治人类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地理学、生物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从而

扩大了其研究领域。

四、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启示

由于行为分析的内在缺陷,1969年伊斯顿在担任美国社会科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进行后行为主义革命的倡议。后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批评了价值中立论及哲学基础,主张价值与事实的不可分;批评了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某些紧迫问题的解决,主张社会科学的政治化;批评了行为主义对社会科学传统研究方法作用的贬低,重新肯定了政治哲学及其方法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地位;批评了行为主义热衷于以技术手段做定量分析而使方法超过了研究本身。因此,我们在进行行为分析的同时,必须避免和预防行为分析的这些内在缺陷,使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起着建设性作用。

其一,社会科学要把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社会科学要借鉴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学科科学化建设,不断探索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重视价值的追求,要重视规范研究。做到科学与艺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完美结合。

其二,社会科学既要有宏观视野,也要有微观聚焦。一方面要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要有现实感、时代感,但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又要有宏观视野,要对国家、社会、民族的长远、根本的发展有战略思考。

其三,社会科学要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社会科学既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也要大力倡导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要走出书斋,实证研究也要丰富理论的发展,要使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理论指导实证,实证发展理论,形成良性循环。

其四,社会科学要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展自身学科研究途径。社会科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要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不能使社会科学内各门学科成为其他学科的仆人或与其他学科混为一迹,失去本学科的独立身份和资格。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绘画;艺术设计;素描;色彩

在19世纪末的欧洲大陆出现了“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的艺术家都希望通过集体的力量去探索现代工艺设计的语言,19世纪的“国立包豪斯学院”,主要是培养于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实用与合理相共存的现代设计家,所以又被称为“现代设计家的摇篮”。

现在,各高校相继成立了设计学院等专门性的教学机构,把“设计学”逐渐从“美术学”中分离出来,但有些高校由于其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方向各有不同,在对待绘画课教学的问题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与偏见,如:重专业轻基础,认为有无绘画基础对设计影响不大,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弥补甚至可以完全替代绘画。由于这种片面的思想也使一些学生对绘画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这是一种错误的的思想倾向。

由于这一错误思想,违背了设计艺术性的这一原则,我们通过以下几点来阐述绘画基础教学在设计学科中的作用和特点:

一、绘画教学在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

在20世纪之前的漫长历史演进中,美术与设计长期以来被归于艺术创造的范畴之中。以绘画、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为主体的视觉艺术统称为美术,绘画和手工艺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之间的微妙关系始终贯穿于艺术发展的进程之中。

1.素描教学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素描是艺术创作和表达设计创意的一种绘画形式,体现了作者的设计思维、审美理念和艺术个性。素描与设计艺术关系密切,是艺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设计与素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任何一件作品,它都是在两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换才出现了作者预期的效果,作者再把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个性通过绘画基础造型来体现的,就是所谓的打草稿,都是用的素描的绘画形式表现的。所以作为基本功,素描是专业基础课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对物象的认知和创造性思维意识。设计思维是通过素描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存在于这一范畴之中,设计是作者对人文社会文化的提炼和艺术个性的思维理念创新的结果,同样,素描是记录设计创作构思的工具和手段。是作者使用的媒介,使用这个媒介几个优点:(1)是文字和其他方式无法代替的,它可以形象的把作者的构思意图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2)具有备份的功能,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作品;(3)通过造型活动不断提高作者的设计知识和专业造型能力。

没有绘画基础何谈艺术设计,没有对美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即使有自己的审美观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也无法得以体现。素描是体现设计构想的基础,是艺术创作和原创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和艺术特征。素描水平的高低影响艺术设计的品位。素描思维的训练,设计意识的培养,要遵循由简入繁、由单一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高考前,同学们的训练方式主要是进行大量的模拟。进入高等院校后就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大学里的知识是全新的,是以启发性、创作性的设计思维为主,并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思维理念和独特艺术设计风格。把个人的艺术修养,对设计产品的理解、判断融入到素描的创作中,更深刻地体现素描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功能作用,这一训练具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2.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

设计者通过素描的形式把自己创作的构思表现出来,还需要用色彩去包装。这样就必须对色彩有很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感受。所以,色彩是学习艺术设计者的必修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我们对学生色彩认识的培养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只用通过色彩训练才能把设计与艺术结合起来,这是将设计提升到艺术层面的不可缺少的训练过程与学习手段。

(2)对色彩的掌握是设计师运用色彩语言根据设计课题的不同自由表现其设计意念的基本能力。

(3)设计色彩训练要使学生对色彩的形成有深的了解,体会到不同光色对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感受,认识人的感官与色彩的关系,认识作品与色彩的关系,设计作品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诱惑力。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塑造的科学理论与方法。

(4)设计色彩训练是使学生体验感性色彩,用“绘画色彩方法”来认识、感触色彩,并利用色彩知识与能力准确地描绘对象,学习掌握色彩规律,逐步从绘画的感性色彩研究的基础上,进入与设计活动相适应的,定量化、理性化的分析与实践上来。

(5)色彩具有符号的功能,训练设计色彩能使学生将最终从色彩符号出发,并深入理解。色彩符号不仅具有审美功能同时也具有以辨识、呈诉与驱动的实用功能。

艺术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产品的质量固然重要,设计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增强产品的外表视觉效果,利用色彩渲染产品使其更具有诱惑力和感召力。因为人们在感受空间环境的时候,对色彩很敏感,色彩的魅力举足轻重,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轻柔的色彩墙饰,能给人舒适感、完全感和美感。

二、绘画与设计的关联性

作为艺术设计和绘画同样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艺术设计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源于绘画。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设计应运而生,它满足和完善了人们的生活。只是随着分工的细致和学科教育专业性的划分,形成了两种学科专业。绘画艺术活动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基础,它对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形式语言以及实践活动的都是通过绘画艺术来指导的,它丰富了设计的艺术性

第3篇

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意义

1.是顺应现代教育潮流的需要

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总结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时,提出了未来人才的七条最重要的标准,即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分析这些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健全人格是各国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未来人才的最重要的标准。人格一旦缺失就谈不上人才。

2.学科性质和任务决定健全人格培养应成为思品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中,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了新的规定:“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次变革,必将使思品课在促进和加强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上起到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3.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总体上比较健全,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90%青少年儿童心理、人格是健康的。但人格健康方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以中学生为例,常见的人格问题有:自卑、自闭、自私、自我放任、过分内向、孤僻、狭隘、偏执、抑郁、焦虑、冷漠等,由此又会导致许多行为问题。因此,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已是刻不容缓。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培养学生人格的措施

1.改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动态和人格培养,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多元化教学,导致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呆板,教学效果一般。所以,教师要改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扬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将人格教育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重点,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结合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开展更多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要健全教师人格,身体力行,以身示教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尤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教师必须重视自己的言行,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实现对学生人格的直接影响。教师要“弯下腰来”,以平等、信任、友好的态度对待学生;能“海纳百川”,采纳不同的意见;能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等。

3.尊重学生自主性,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任何外在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才能起到作用。在教学中,首先利用名人名事,努力激励。教材中伟大导师、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能激起学生强烈的仰慕之情和效仿之心,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还用班级中的一些先进事件,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这些榜样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对学生促动很大。

4.注重情境陶冶与实践体验

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教材,融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政治教育为一体,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健全的人格品质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发展与统一。认知教育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前提。但仅靠认知教育很难实现知行统一,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情感、意志等因素在人格品质形成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注重情境的陶冶以及实践体验。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冲突,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教学中经常设计一系列的情境训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知、育情、炼意、导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塑造健全人格。

第4篇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处于剧烈转型期,这些新的发展形势,都为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渗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变化是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增进了文化传播和东西方文化相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社会特色社会科学文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的渗透,一些西方国家抱有敌视和冷战的思维,对我国输入不良文化和歪曲的意识形态,宣扬西方霸权主义,并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渗透,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侵蚀。

2.我国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一方面,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推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制度改革的深入,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矛盾。例如:城乡差距扩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体制有待完善、现象抬头等;另外,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也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3.计算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飞速改写着人类历史,对人民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供了网络宣传的途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网络途径的普及化、个性化、共享性极大的便利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网络途径的发展也给网络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内容良莠不齐,要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加强对网络的舆论管理、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控制。

4.社会科学普及经费途径有待拓宽。虽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对人类发展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立法相对滞后,经费难以得到保障。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尚未得到社会公众的充分重视。因此,目前我国社会科学普及经费相对不足,未能真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经费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例如:目前福建南安市乐峰镇科协的自然科学普及经费按照每年0.5元/人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但社会科学普及经费却需要专项报告,且能够申请到的经费有限,很多活动经费难以依托单位,而需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通过其它途径自筹。

二、新形势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对策

针对上文进行的新的发展形势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建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发展和进步的新局面。

1.拓宽社会科学重要性的宣传途径。加大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社会科学发展,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局面。只有人民大众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社会科学发展。例如:福建南安市乐峰镇科协有效利用网络、广播、展板、讲座等传播形式,通过图片、文字、声音等传播途径,来宣传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从生活和学习中参与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扩大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涵盖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知识和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社会大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应该扩大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涵盖面,紧跟时事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应该注重紧抓社会热点,紧跟社会步骤,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科学知识宣传,进行最新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另一方面,还应“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体现,使得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普及性。例如,之前中央电视台成功推广的《百家讲坛》等节目,就成功的起到了推广社会科学,弘扬民族文化的良好效果,掀起了社会学习热潮。

3.创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品味的提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也应该及时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与时俱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办学、办班、讲座、知识竞赛、展览、编写普及读物、在刊物上开辟科普专栏、成果交流、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等方法来建立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提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让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更好的服务,可以通过利用社会科学普及的相关网站、网页等方法和手段,来普及独具特色的网络社会科学文化,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宏扬网络宣传主旋律,引领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主流文化。例如,福建南安市乐峰镇科协在宣传“全民创业”思想和观念时,在政府网开设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网页,设立“领导讲话”、“文件选登”、“媒体聚焦”、“图片集锦”、“创业人物”、“群众论坛”等版面,起到了良好效果。

4.拓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渠道。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是搞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保障,针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费来源紧张,筹款困难的现状,应建立多渠道、来源稳定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费保障机制。首先,要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改变当前很多地方一搞活动就要“请示、化缘”的尴尬局面。其次,要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捐助科普事业,建设为社会服务的科普公益设施,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普投入机制。此外,还应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探索科普活动的新路子。因为公众需要社会科学知识,这种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形成市场,形成购买力。

三、结语

第5篇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面临的形势,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从而全面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一、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学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是自然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繁荣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只有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福于人类。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可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要的是它将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营造良好的思想和精神氛围。在当代中国,以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极为重要。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始终继承与发扬光大,就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与传播。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盲率较高,且基础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公民素质偏低。公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社科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有利于公众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觉性,提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有利于公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确立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要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公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在更高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新时期社科普及工作的形势

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的全面交流与渗透使社科普及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把各民族文化带人了全面的交往中,使文化的经济功能和政治渗透功能紧密结合。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融人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之间大大增加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以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果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为不同民族的人们打开新的文化视野,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以便采取相应的政策推进文化的发展。其次,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

当然,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首先,某些西方大国仍然坚持冷战思维,推行“西化”、“分化”战略,从而加剧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其次,经济全球化虽促进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但同时也宜扬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思想、文化帝国主义思想,传播了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种种歪曲和攻击,支持海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甚至是分子进行颠覆活动。

为此,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加大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大力宏扬民族优良传统,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同社会转执时期矛质凸显,和谙社会建设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人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分析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工具,对协调个人惯性与社会变化、发展中的社会和谐关系,具有特别的意义。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宜传和普及,让哲学社会科学走进百姓生活,让人文精神渗人千家万户,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针对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释疑解惑,舒解公众的不良情绪,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众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法律理性,从而增强公民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自觉性,促进社会的有序与稳定;通过人文社科知识讲座和报告会,向大众阐释和 谐文化精神,倡导人文关怀,养人心志,育人情操,以文化育和谐。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科普及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正在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写着社科普及工作的历史,使社科普及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宣传形式的综合性将增强社科普及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网络的开放性、现代性将为实现社科普及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提供前提条件;网络有助于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要,增强社科普及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的超时空、全天候性,有利于社科普及工作的经常化;网络的等时共享性、即时播发性和快速传播性,将大大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社科普及工作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其一,网络增大了舆论管理、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控制的难度;其二,网络传播方式对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其三,网络传播方式迫切要求社科普及工作者转变传统的社科普及工作理念和思维。

回立法滞后,经费无保障,社科普及工作未得到应有重视。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立法相对滞后,哲学社会科学的宜传和普及基本处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尚未被全社会充分认识和重视,一些人将“科普”仅仅理解为自然科学的普及。尽管很多有识之士近年来都在呼吁,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传播力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往往被置于无足轻重、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地位,严重制约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其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没有真正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专项经费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列入同级财政算,使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和长期发展计划难以得到完善和落实。

闪会众对社科知识雷求增长较快,社科普及产品供给不足,会众获取社科知识的梁道不畅。

经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和变化,使公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在迅速的增长,尤其是经济学、管理学等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社科知识。虽然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对社科普及工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社科普及工作仍然没有摆脱困境,社科普及的形式、内容、方法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资源缺乏有效地组织整合,其宜传和普及仅限于一定的范围,不能有效地夜盖社会各个层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三、搞好新时期社科普及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第6篇

关键词:成果转化;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发展观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就是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自觉接受社会科学成果的影响或应用社会科学成果的过程。目前,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4,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3 以上,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据统计,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成果数约占学校成果总数的1/3。近年来,国家通过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许多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但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在质量、数量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仅仅停留在发表的刊物上,即使有少量的成果进行了转化,也存在转化的层次偏低,影响力不够,不成体系的状况。由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不断凸显。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适应这个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成果转化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

二、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一)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自身特点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影响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大不相同。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从研发到投产,从生产到获利,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成果转化的效率。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与自然科学成果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它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一般是间接的、伴随性的,这就增加了社科成果转化的难度。

(二)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

科研成果质量是市场转化的生命线。我国高校文科科研成果转化少、转化难的现实,与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论文、论著和研究报告,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年发表的人文社科类论文有上千篇,其中不少发表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上,但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些论文推广和转化的价值较低,真正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更少。究其原因一是高校里有一部分文科类的教师主动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深、不透,难以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针对性、前瞻性科研。如某一地方性本科学院,在申报当年所在市下达的社科科研课题时,很少申报与当地省情、市情结合紧密的课题,80%以上的教师都热衷于那些比较务虚的纯理论课题。最终的成果能直接指导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就少了。二是,高校文科科研中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注重社会的现实需求,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谓的科研成果不仅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而且难以进行转化,成为庸俗的文字游戏。

(三)对人文社科类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是,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看, 谈到成果转化,各级政府部门、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进行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国家设立的“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化项目”等资助的全是自然科学类的项目。 国家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第二条中注明:“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排除在可转化的成果之外。可见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还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1]。

三、促进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文社科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关键。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经过转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武装劳动者。与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相比,有着软件性、滞后性、受众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转化周期较长等特点。 这就要求:一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顾任期内短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指标。而应该高屋建瓴、具有前瞻性,如同重视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样,重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高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潜心研究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和指导作用精神产品。

(二)加强引导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是转化的前提。社会需要大量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有转化价值的精品科研成果,这类成果的产生,需要引导和激励,需要科学的、客观的、适应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科研人员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措施。中国政法大学为了鼓励精品成果,制订的《文科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对在一定考核期内有一个精品成果的教师、科研人员即可以豁免其他科研成果项数,鼓励教师用足够的时间准备高水平的成果, 起到了促进科研、激励精品的效果,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省市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主持社科类科研课题立项时,应加强引导和管理,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与省情、市情紧密结合的课题,把纯理论性的、“空对空”的课题量规定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三)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不断改革旧的体制机制,建立适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一是要加强高校自身的科研机制和体制改革,要变革那种纯学术、脱离实际的研究,而应将纯理论研究为主转向综合性、开发性、应用性研究为主;研究方式从无偿研究转变为有偿研究;只有实现了科研导向、运行环节、队伍结构等方面机制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探索建立社会科学成果的产权认定制度、价值评估制度和权益保护制度。三是要建立健全社科研究机构与政府、党政、企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社科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密切供求联系[2]。

要搭建起一个平台,全面调整产方—卖方—买方的关系,使成果的转化正规化、程序化。作为买方的决策人要用社会科学成果支持和检验自己决策,作为卖方的社会科学成果管理机构要承担起监督决策者的决策是否科学的职能,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科研成果生产计划。作为产方的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要分析市场动态,使自己的成果能满足市场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和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将不断加深。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社会科学范式 知识连续体 学术品格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2-0174-07

社会科学范式呈现的是一种学术研究的集群现象,涉及的是为某个社会科学家共同体所遵循的一组由价值取向、方法论原则、范例与理论硬核、研究视角等结构性要素组成的环环相扣的知识连续体。这些结构性要素相互链接,共同制约着一群社会科学家观察和认识人类经验世界的基本视角和立场。在同一范式主导下从事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必将分享着共有的价值信念、理论命题和概念系统,遵循着相同的方法论假设。具体说,作为一个知识连续体的社会科学范式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客观性与自主性、群体性与公共性等学术品格。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科学范式是各种社会理论生成的前提,更是不同理论论战的基础。任何理论论战都必将以范式论战为前提,并最终上升至范式论战层面。各种理论的论战不仅涉及学术观点和命题的争论,而且其中还隐藏着不同范式在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的分歧。

当前学界在对待社会科学范式问题时,将其作为一个不加分析的概念运用,将社会科学范式论战等同于某种价值观或方法论、等同于某种理论观点的争论,这显然无从彰显社会科学范式作为一种知识连续体的学术品格。本文将社会科学范式论战视为知识连续体的整体性联动,从价值信念、方法论原则和理论硬核等层面对社会科学范式进行系统研究,这必将克服当前学界对社会科学范式认知的碎片化和片面化现象,呈现社会科学范式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知识连续体的学术品格。同时,对社会科学范式的学术品格的认识,不仅能使人们理解理论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新旧知识的交替过程,把握社会科学的理论逻辑和理论之树的脉络,重要的是让人们明了不同理论观点论战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论和方法论语境,为新的知识和理论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一、库恩关于范式问题的开创性研究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是第一位对范式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在库恩看来,公共性是科学知识的基本属性。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造是一种集体行为,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在一定的理论范式主导下的解谜活动,它“像语言一样,本质上是一个团体的共同财产。”而作为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信守某种范式就是要信守某种承诺,这些承诺包括概念、理论、工具和方法论。它们构成了一张牢固的网络,成为了把常规科学与解谜联系起来的隐喻的主要源泉。”因此,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信念,“抛弃了范式,就等于终止了范式所规定的科学实践活动。”对一个科学共同体来说,范式将科学研究的范围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为该群体提供世界观及方法论的指导。而一个科学共同体就是分享着共同的信念、具有相似的学术研究旨趣、关注着共同的学术研究假设的人,它是“连接个别科学家与整个社会结构的桥梁。”个别科学家的发现,必须经过科学共同体才能与其他社会团体产生互动。因此,科学活动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离开了群体,个人的认识无法进行,这正是科学知识公共性的体现。

库恩从两个层面界定范式的内涵。一方面,范式“指谓着一个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一个范式支配的首先是一群研究者。另一方面,“范式是共有的范例”,亦即,作为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他们分享着共有的理论和知识规则。其中,一个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研究共识是形成某种理论范式的基础。这些知识源于科学实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种默会知识,“一套科学习惯。”这些习惯可以是知识的、语言的、行为的,或技术层面的。由一群学者信守的理论范式犹如“一株演化树……一条线自树干直至树梢尖端,沿树向上决不折转回头,循此可找出一连串有亲缘关系的理论。”范式是科学发现的逻辑,它与科学共同体密切相关,囊括了共同体成员围绕特定学科或研究领域建立起来的共同信念、共同取向和共同的研究范围。

库恩将各种理论范式之间的转换称为科学革命,这场革命改变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意味着“科学家据以观察世界的概念网络的变更。”这种范式转换始于科学实践中的意外发现和反常现象,这种现象无法被已有范式所解释,并使之陷入了危机中,引发科学革命。意外发现、反常和危机,成为了指向非常规科学、建立新范式的路标。在不同范式主导下的科学共同体之间展开了辩论和竞争,双方都试图取代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理论原则和价值信念。相继范式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他们对宇宙的构成要素及其行为有着不同的看法。当范式发生变化后,解答问题的方式和正当性标准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科学家将采用不同的视角,怀着不同的期望和信念来面对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范式之间是一种竞争与选择的关系,存在着不可通约性,它们之间的裂痕是难以弥合的。库恩所描述的理论范式的转化可以用下述图式加以表述:

依据库恩观点,范式是属于某一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共同体的公共活动,具有公共性的品格。它为该群体提供了基本的问题假设、方法论原则和价值信念。库恩的范式理论包含了如下要点:其一,范式具有群体性特征,是由一群学术研究共同体共同遵守的约定;其二,范式具有一种科学直觉的特征,是隐藏在一群科学团体心灵深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是科学思维逻辑中的无形之手,科学革命的本质在于科学直觉和科学思维的转换,是一种信念的变化;其三,范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争与选择、相互取代的关系,故而多种范式之间是不可并存的;第四,科学进步没有统一标准,科学不是追求客观性与真理的活动,科学知识是相对的,科学的发展不受客观知识的支配,而取决于科学家的心理转换。

二、拉卡托斯对库恩的批判及关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阐述

在库恩笔下,社会科学由一种追求客观性、追求真理的实践活动变为了追求主观性、相对性、突出科学直觉的群体心理活动。因此,库恩的范式成为了“科学家的一组信念,一种信仰,一种成功的形而上学思辨。”他的这一观点,受到了一些著名科学史学家的质疑,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拉卡托斯。拉卡托斯一方面承认科学家的主观心理和思维方式对科学理论的重要性,但同时强调,科学理论的发展涉及到科学理性问题,涉及到科学进步的客观标准。他指出,在库恩笔下,科学革命只是一种信念的非理性变化,这种变化完全不受理性规则的支配。科学进步与知识退化没有区别,科学进步缺乏诚实性标准,库恩陷入了一种相对主义的思维逻辑之中,“认为科学革命是突发的、非理性的视觉变化,这是错误的”。

拉卡托斯指出,描述重大科学成就的单位不是某个孤立的理论假说,而是相互连续的理论系列即研究纲领。每个研究纲领都由一组被科学家群体所接受的“硬核”、保护该硬核不遭受反驳的巨大的辅助假说

“保护带”、方法论原则即“正面启发法”与“反面启发法”等结构性要素所构成。硬核是研究纲领的基础,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知识,因此,它不会被轻易改变。一旦硬核遭到反驳和否定,整个研究纲领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保护带是建立在经验事实之上的假说和命题的集合,它由很多辅助假说所构成,其功能是保护硬核,将经验反驳的矛头从硬核引向自身。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导致了进步的问题转换,发现了新颖的事实并预见了经验增长,且反常只在内核的即保护带上发生变化,内核并未受到任何反驳和动摇,那么这个纲领就是进步的;反之,如果未预见新颖的事实,理论增长落后于经验增长,则其硬核将被放弃,该纲领也必将崩溃。反面启示法又称为消极性诱导,这是一种方法论上的禁止性规定,它禁止我们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硬核。正面启示法又被称为积极性诱导,它限定问题,草拟辅助假说保护带的建立,预见反常并成功地将其转化为例证。它由提示及暗示构成。这些提示和暗示是科学家事先想好的研究方向、问题、方针和步骤,本质上是一种积极性的规定,能使科学家建立复杂的模型或结构来形塑和模拟现实,而不被大量反常和实际的反例所困惑,因为“在有力的研究纲领内进行研究的科学家合理地选择哪些问题,是由纲领的正面启发法决定的,而不是由心理上使人发愁的反常决定的。”正面启示法允许新的变体存在,并由此产生了理论科学的相对自主性。

拉卡托斯指出,如果一个研究纲领比它的竞争对手包含更多的真理内容,即不仅进步地预测了其竞争对手真实地预测到的东西,而且还能预测其竞争对手未能预测到的某些东西,这个纲领就取代了其竞争纲领。科学研究纲领之间不是库恩所说的竞争和取代的关系,各种范式是可以共融和并存的,理论范式之间的关系是多元而开放的,“永远也不要让一个纲领成为一种世界观,或一种科学的清规戒律……理论多元论要优于理论一元论。”因此,不能因为一个年轻的纲领没有超过其强大的对手便抛弃它,理论范式之间应当具有相互包容的胸怀。只要该研究纲领能够产生新的事实,带来新的问题转换,就应当对其加以保护。

总之,在拉卡托斯看来,应当将科学理解为研究纲领的战场而不是单个理论的战场,只有这样才能说明科学的连续性、理论的坚韧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独断的合理性,“如果我们大部分科学知识的范例都是像‘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这样的孤立理论,互无联系,不是置身于重大的研究纲领中,那么我们对科学增长的理解便寥寥无几。”成熟的科学是由研究纲领构成的,在研究纲领内,不仅预见了新颖事实,而且在某种重要的意义上,还预测了新颖的辅助理论。

三、社会科学范式的学术品格

如何评价拉卡托斯对库恩的批判和超越,如何看待范式理论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呢?这两位学者的理论立场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天体物理学的分析之上的。在社会科学的理论思维中是否也存在他们所说的理论范式和科学纲领呢?答案是肯定的。社会科学理论知识是长期以来对真实的人类社会经验进行研究和积累的结果。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多态性使得社会科学所形成的理论范式同自然科学的理论范式相比,其表现形态更为复杂。在从自然科学所形成的范式或研究纲领向社会科学范式的转化中,应当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合理借鉴、修正和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科学范式的基本命题。具体说,社会科学范式的学术品格体现在:

首先,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之间不是竞争和取代的关系,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范式之间是可以包容和共存的。各种理论范式正是在差异中相互借鉴、修正和争论,才带来了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对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社会科学本身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理论之间的争论本身就是推动经验研究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之间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带来了知识的繁荣,逐渐积累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为人们理解人类经验世界提供了多维视角。

其次,社会科学知识既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又具有一定的相对自主性。这些理论知识既来自于现实的经验世界和社会实践,又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科学家的烙印。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各种社会建构。”如果说自然科学知识是一元的,那么社会科学知识则具有二元性,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因此,库恩所说的科学直觉、科学家的默会知识与拉卡托斯所说的客观知识、科学的客观标准即新颖事实是一致的。社会科学之所以被称为科学而非神学或宗教,根本原因在于它直接面向经验世界,立足经验事实。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社会科学家总是带着一定的理论预设、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想象力去观察世界,“分析者的价值取向、偏好、假设等不可避免地进入分析过程中”,从而使所形成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与客观、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特征。同时,人类社会经验世界具有感性与理性、情感与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属性,具有多样性,以此为研究基础的社会科学知识必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库恩强调科学直觉与科学思维、强调科学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拉卡托斯强调科学知识的社会基础、强调新颖的经验事实和客观知识对科学知识增长的意义,两者之间是相容的,反映了社会科学知识的双重特性。可以说,拉卡托斯赋予了库恩的理论范式某种社会基础,而库恩则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赋予了价值原则。而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都是社会科学范式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元素。

第三,社会科学家的行为是一种集体行为,具有公共性的品质。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一群社会科学家共同体成员对人类社会经验进行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不是孤立的对社会的思考,它是人类集体的创造,在明确的结构之内以期达到明确的目的。”库恩将在某个领域中分享一定的研究假设、信守一定的科学信念、具有相同的科学直觉、坚持相同的方法论原则的群体视为科学共同体,将在某种范式主导下形成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比喻为“一株演化树”。当我们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转向社会科学的范式问题时,应当看到在某种范式主导下各种理论视角、社会科学家之间知识与思想的连续性,应当将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论原则视为一个连续体,探寻该范式共同体成员之间知识发现的逻辑和内在联系。因此,将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视为一种群体而非个人行为,必将引导我们去探究科学知识的发现逻辑及理论思想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第四,社会科学范式中,同一范式的成员必将分享着一组基本的理论原则、方法论假设、价值信念。正是这些共同的东西使其区别于其他范式,并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与其他范式展开论辩,促进社会科学知识的繁荣。库恩将一个范式中科学家所信守的共识、科学直觉、方法论原则和科学信念视为理论范式的基本元素。拉卡托斯则将共同体成员发现的新颖事实、信守的理论硬核和辅助假说即保护带、坚持的方法论原则视为一个科学研究纲领的基本要素。这说明,无论是从方法论层面、研究问题倾向、还是从价值信念与研究共识层面,社会科学的范式本身是由一组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思维连续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瑞泽尔指出:“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研究共同体中关于研究问题的基本意向。它限定了什么问题应当研究,在研究中应当提出什么问题,如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质疑。它告诉我们,我们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规

则来解释我们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范式是某一研究领域中一个群体所获得的最广泛共识的基本单位,我们可以用它来对不同的研究共同体进行区分。它能够将存在于某一学科领域中的范例、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归纳、定义,并将这些要素联系起来。”

四、作为知识连续体的社会科学范式及结构要素

为更好地体现社会科学范式的特征和学术品格,我们可以用下述图式来表述社会科学范式的基本结构、理论要素和内在逻辑。

这一图式首先表明,社会科学本身是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充满价值争论的知识形式。每个社会科学家就经验世界和社会现象所提出的问题取决于其兴趣的指向,并最终取决于其价值信念,“正是价值观念和兴趣指向决定了社会科学的全部概念框架。”在进入经验世界的研究领域中,社会科学家必然会将自己的价值信念隐藏于其理论表述与经验描述中,带着有色的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在看待社会科学的范式问题时,社会科学家群体的价值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元素。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成为了社会科学中两种主要的价值取向,它们构成了社会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亚历山大分别称其为形式意志论与实质意志论。持个人主义的学者主张社会行动是基于个人相互关系基础上造成的,社会运作依赖于个体仃为,个体司以自由地追逐自己设定的旨趣,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成为了理论分析的起点。因此,个人主义者强调将“个人看作目的”,指出“人不仅仅是一块肉――一个肉体。人还有更多的东西,有神圣的闪光和理性;以及对真理、仁慈、人道的热爱,对美和善的热爱。这就是使人生活有价值之所在。”在研究路径上,这些社会科学家的出发点是个体行为。并从个体出发逐步推演到集体行动乃至宏观的社会体系。集体主义者则强调社会群体、社会规范与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制约,主张个体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必然受制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他们往往从群体与社会层面来理解个体行为,强调个体行为是一种社会化与制度化的过程。

学理上,社会科学家所持有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信念同现实政治生活中人们追求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信仰是两种具有明确区别的概念。前者系指研究者观察和认识经验世界的基本立场和认知态度。学术研究中,个人主义中的“个人”往往是系统化、抽象化和形式化的“理性个体”,是社会科学家按照一定的理论模式建构起来的“理念人”。这些个体不是经验世界中的真实个人,而是社会科学家所建构、并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人”。同样,集体主义中的“集体”也是研究者抽象化和系统化的产物,他们所表述的“社群”、“社会”、“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同真实的人类社会现实本身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是后者理想化、抽象化的产物。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强调的是人们所信仰的一种价值追求,并由此决定他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因此,从学术上说,学者所持有的价值信念与国家及其社会生活中人们信守的价值观念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将两者混为一团。

其次,社会科学范式中,方法论原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理论要素,它直接决定了社会科学家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式。信守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研究者往往从理性个体出发,并依据个体行动的目的、意义和主观心理来解释个体行为及群体、社会的关系,主张“一切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制度的运行,应当永远被理解为产生于人类个体的决策、行动和态度等。”亦即,“每个人以及他们的态度、期望、关系等情况来建立和分析我们的社会学模式――这个设定可以称为方法论个人主义。”从这种个人主义立场看,个体成为了社会的真正实体,成为了社会科学分析的基本单元。社会不能脱离个人而存在。社会现象被还原为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互动。在个人主义眼里,个人成为了一个超越历史的、不变的、离散的、自主的个人,社会是这种个人的自由的组合体,社会现象只能通过个人行动来解释,而个体行动则无须通过社会来解释。而信守方法论整体主义的社会科学家群体往往会从群体、组织、社会与制度的层面,来思考和认识个体行为。它认为,社会整体不仅是其构成元素即个体的总和,更重要的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比这个总和具有更多的属性,即社会的结构属性。这种结构属性既不是来源于个体本身,也不是个体的属性所能解释的。社会整体、社会制度或宏观社会现象具有一种超越于个体的属性。方法论整体观强调,社会整体是不同于个体集合的真实存在,虽然社会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但社会也不能还原为个体。社会不但不能还原为个体,相反,这种社会结构成为决定和制约个体行为的重要力量。研究社会现象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应该是个人,而应该是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等宏观的社会现象。亦即,个人现象只能在社会结构中才能得到理解,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是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力量。

尤为重要的是,一定的价值信念是方法论存在的思想前提和哲学基础。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信念,就会有什么的方法论假设。方法论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论战,实际上隐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争论,因此,方法论和价值观本身具有很强的亲和性。故而,在社会科学范式的连续体中,我们将方法论放置在范例与理论硬核之前,以便更好地彰显方法论和价值信念之间的情缘关系。

第四,范例与理论硬核是构成某种社会科学范式的基本要素。这一基本要素是一群社会科学家进行长期思考和凝炼的结果,是区别于其他范式的关键要素。在范式系统中,理论原则与概念体系则是理论硬核的表述方式。不同范式之间的论战,往往针对不同的理论原则和命题展开。正是在这种思想交锋中,社会科学的知识得以积淀,同一范式主导下的理论之树得以成长。因此,在认识社会科学的范式时,范例与理论硬核是极为关键的要素,它们成为了学术思想与理论汇聚的焦点,成为了学术争论的中心。

第五,在不同的知识形态、价值信念和方法论原则下,往往会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视角对经验事实展开研究。信守个体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科学家,更习惯于对人的行为建立某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模型,强调理性计算和定量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而信守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学者,往往习惯于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典型个案与拓展个案研究方法、历史与区域比较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强调定性研究的重要性。当然,这种比较只是相对的,在社会科学研究经验中,研究方法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和交叉性,这正是社会科学范式相对开放和包容的体现。

最终,社会科学将面对经验事实,并对人类社会关系与行为作出解释。从现实的社会经验世界中发现新颖的社会事实并对其作出解释,成为了社会科学的理论着落点。社会科学范式之间的争论必须立足于人类真实的社会生活经验,面向新颖的经验事实。若是缺失了经验事实的支撑,不同范式的论战往往会蜕变为一种抽象的逻辑思辨,很难真正增进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对人类社会经验的理解。因此,面向真实的经验世界,成为了社会科学范式论战的知识之本,成为了社会科学知识增长的理论之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施特劳斯指出,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生活的知识,它“必须建立在对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经验到的或‘常识’所了解的社会实在的分析之上。”

第8篇

[中图分类号]B-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1-0023-01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肩负着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重任。因此,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教育领域内高职教育都不容忽视,特别是不能忽视高职教育中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因为只有加强高职教育中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用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高职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特点

1.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特性。高职教育是教育社会化、市场化的产物,它以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一般以市场为尺度。在此种教育中,与锻炼动手能力的“实训”教学相比,理论教学往往居于第二位。学生个人大多认为在高职院校主要是学习专业技术,哲学社会科学价值不大;校方也只强调市场需求,从而不把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看成是意义重大的事情。

2.高职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特殊地位。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引导,中国的职业教育将失去方向。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加快、学科交差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学习,我们就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技能人才,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传统的工匠。另一方面,我们正处在一个气象万千的时代。在各种文化思想的激荡中,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对学生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强化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及坚强的意志品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二、高职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问题

1.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首先,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各类学生的教育背景各异,文化理论功底一般较薄,不能适应起点较高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其次,由于自身文化理论水平不高,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这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学习上通常表现为放弃,甚至会进行“理论无用论”之类的消极宣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职业技术不需要社会科学理论。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陈旧。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方式以课堂灌输为主,缺乏灵活性。多数高职教学中仍采用此法,不能根据培养对象和目标的变化而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于是出现“教”与“学”相分离的状况。

3.校方缺乏足够重视。高职院校大多为民营或半民营性质,这就决定了他们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学校主办者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往往不能兼顾实训课程教学和理论课程教学的均衡。现实中多数院校都更加重视实训课程的质量,技术理论课次之,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基本流于形式。许多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不过关,没有一支专业专职的哲学社会科学教研队伍。

三、加强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对策

传统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内容陈旧、理论性强,但实践性以及和现实的关联却不多。因此必须从教学内容上对现有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进行改革,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内容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理论创新上。这里的理论创新意指发掘传统理论的现代意义,用贴近生活世界的理论而不是象牙塔里的理论来教育和说服学生。

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应结合职业教育注重实践的特点,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采取课上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在课堂教育中,既要体现教师“教”的主体地位,更要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要贯彻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在生活实践中要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这个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大课堂。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有计划的布置哲学社会科学学习内容,有效地改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脱离现实的状况。

第9篇

概率统计的社会科学理念已经渗透到生产管理、技术革新、工艺改造等各个方面。概率统计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对其它各学科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高人们的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已成为国家工业发展、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我国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陈来成、徐燏,2012:55)。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是科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理工科人才科学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概率统计科学理念。因此培养高职理工科人才,提高其概率统计的社会科学理念是国家的需要。概率统计的社会科学理念包涵了活跃的思维意识、严谨的逻辑思考方式和对自然规律的解释,是高职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理念的培养是高职理工科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专业的需求以及社会的需求。

(1)高职理工人才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层次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对其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本科阶段的理工科基础知识偏重于理论的研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科学基础;高职阶段的理工科基础知识则侧重于基本理论和对相关技术的应用。概率统计知识是高职阶段理工科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理工科的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线性代数(高等代数)、工程图学(机械制图)、大学物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课程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比例。其中,概率统计类课程通常为48或51个课时。众多高职理工类专业都开设有概率统计类课程,如电子信息、环境科学、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由此可见,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培养是高职理工科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

(2)高职理工人才的专业需求高职理工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有助于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在制造类工业生产方面,人们常运用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等概率统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常被用于进行矿砂样品的测定、机床加工精度的分析、轮胎耐磨性的检验、电子管平均寿命的测量等。在高职理工科的专业设置中,制造大类的专业布点占高职招生计划专业总数的百分之二十,远远地超过了电子、财经类等热门专业。因此,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培养将有助于优化高职生,尤其是理工类高职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3)高职理工科学生教育的社会需求我国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适应社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尹雨琴,2012:19)。高职理工科人才的培养更多地是面向社会的需求。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理工科的人才培养有两类,高职的理工科人才培养属于第二类“从事各类应用性研究以及面向生产管理部门的应用型理科人才”(夏鲁惠,2006:6),其中“面向生产管理部门”就是要紧扣社会的需求。概率统计的科学知识常被运用于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社会各生产管理部门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此在生产运作中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最终做出生产决策。此外,社会的各方面信息也离不开概率统计的科学知识。读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数字,合理分析国家统计局对工农业总产值和劳动就业的调查报告,这些都离不开概率统计的科学知识。因此,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培养将有助于提高高职理工科学生的社会意识,应用意识,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更好、更快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高职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方式探索

理清了培养的重要性,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意识上确立了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地位之后,探讨培养的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上文提到的,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培养是高职理工科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专业的需求以及社会的需求,本研究对高职理工科学生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培养方式做出三方面相应的分析:

(1)结合高职理工科学生基础知识的水平,降低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难度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较弱,概率统计的课程学时少,按照51或48学时的授课计划计算,连概率的基本思想内容介绍都无法完成,加强统计方法在社会实践方面的应用更是空想。因此,针对高职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方案必须考虑这些实际的教学现状和问题,结合高职理工科学生基础知识的水平,降低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难度。在培养高职理工科学生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高职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心理。高职高专入学分数较低,文化基础弱,对各门学科的学习信心不足,稍稍遇到困难就很容易退缩,接受概率统计的科学理念又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在学习的初始,应先复习中学的概率统计知识,教学内容应该在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之间有良好的过度和衔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作为高职理工科基础学科知识的一部分也应重基础,减少大而且深的理论教学,多教授生产中能应用到的函数公式,尽量减少函数曲线的抽象性,以此减低概率统计科学知识的教授难度。此外,在培养过程当中,也要慎重选择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许多概率统计的教材是针对本科生编写的,内容全面,但具体的概率统计应用方式介绍不够突出,讲解过于学术,不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使用,令学生阅读教材时即对概率统计的科学知识望而生畏,因此,要降低概率统计课程的难度,首先要降低教材的难度。只有全面考虑高职高专理工科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特点,才能取得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培养方面的突破。

(2)结合理工科专业知识,细化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是一个很宽广的范围,包括概率论和统计学两个方面,其中有随机思想的理念、公理化系统的理念、数形结合的思维结构、统计推断的科学理念等等。这些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分类都是比较宽泛的,不利于专业针对性较强的高职理工科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作为高职理工科基础学科知识的一部分也应重基础、重应用,与具体的理工科专业知识相互结合。例如,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高职理工科学生,可以在理念培养的过程中适时引进基于概率统计论的网络技术。研究人员徐海湄、齐守青、卢显良和韩宏曾在2009年立项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中研发一种新的基于概率统计论的P2P网络信任模型。该模型运用了最大似然估计、假设检验等方法,这种经典案例极好地结合了理工科的专业知识,同时又细化了宽泛的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再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高职理工科学生,也可在学科专业培养中渗透概率统计的科学思想。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的学者曹晖和林秀萍曾于2010年在理工科类的核心期刊《振动与冲击》中《结构损伤识别中噪声的模拟》。文中提到,可以用概率统计方法,借助统计量和假设检验方法确定土木工程结构的损伤判别临界值,并给出检验的判错概率。总而言之,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高职理工类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培养方向应具体化,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要在相应专业的应用方面增加深度和广度。

(3)利用STS活动、结合社会实践,将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具体化科学、技术和社会联合式教育活动是现今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STS(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是它的英文名称。这种教学活动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强调走出课堂,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主张开展“校企合作”密切联系生产管理、实体操作第一线。STS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率统计的科学理念本身就与社会实践活动息息相关,STS注重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因此,通过STS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协作,亲身体验企业在理工科专业领域中的生产运作,然后进行相关的模拟练习,利用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解决模拟练习中出现的生产管理问题,以此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拉近学生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距离,将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在社会实践中具体化。在培养过程中,教学部门还应组织相应的学科竞赛,指导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统计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将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具体化需要全方位的教学活动的配合,这也是高职理工科人才概率统计社会科学理念的培养方式之一。

三、结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