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4 16:37: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第1篇

一、要与时俱进更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观念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出发,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开发学生思维。探索性学习方式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干瘪苍白的,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也起到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因而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利用学科整合,发挥多方面优势促进教学

发展的社会需要发展式的人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

五、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学

第2篇

关键词:劳动 贡献 人生价值

1.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表现

“价值”是指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人们具有某种积极意义。

马克思说“‘价值’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既可以做为主体向社会、他人索取自己的需要,又可以做为客体向他人、社会提供某种需要,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这就产生了人生价值问题。

而从概念层面上理解,人生价值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或其他行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因此,人生价值是通过个人的劳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人生价值还体现在他对社会或他人的作用方面。即一个人只有以他的贡献为人类谋利益才称得上有价值,依照贡献的多少评价价值的高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就越能得到个人价值的升华。这贡献主要是指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人生价值应当以贡献社会和造福人类的多少为准绳,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为最高标准。

因此,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是通过贡献来衡量的。

2.人生价值的结构

人生价值从纵向上看可以分为生命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组成部分。

人的生命价值,就包括了健康的体魄,发展的智力,旺盛的生命力所具有的价值,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它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够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才能为自我、他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生命本身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有着很大的价值,的唯物史观对认识和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就做出了相关的阐述。

人生的内在价值,也就是一个人具有的潜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个人能力与素质的综合体,既包括了一个人的理论学识,又包括了他的人格素养。

人生的外在价值,就是人生内在价值的外化,是人生内在的知识才能、品德等通过社会实践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转化为为他人、社会做出的贡献,并且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体现了人生价值结构的重要特征,外在价值就包括了我们所讲的社会和自我价值。

这三个价值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且相互转化的,构成了人生价值的内部结构。生命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出发点,同时又是人生实现价值的目标和归宿;内在价值只有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而人在现实世界不断自我满足、贡献社会,才能不断提升人生的生命价值。

3.人生价值评价的二元指标

人生价值的评价可以从谁在评价、评价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三方面入手具体讨论。

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人生价值的评价者也就是评价主体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任一社会时期,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社会前进方向的,代表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评价主体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是真正的评价主体。由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总和。因此,人生社会价值的主体就是社会中的人、集体、他人,而人生自我价值评价的主体就是自己本身。

其次,人生价值评价的客体就是评价的对象,是客体的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现实结果,也是主客体之间反应出的一种价值关系,这个对象同样是要置身于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下。

最后,任何一个评价都有一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从历史演变上来看,奴隶社会是以血统价值的标准来作为当时的主流人生价值评价标准,血统的高贵与否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价值或者有多少价值的唯一原则,这种标准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封建社会主要以等级地位的高低和权利的大小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把财产的占有和金钱的多少看做人生价值的砝码。但是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缺陷,比如:血统的高贵与否并不能代表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血统的高贵与否不能决定人是否具有才能,况且人具有才能未必对社会做出贡献;另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来讲,金钱的多少未必能够反映其拥有者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也不能反映拥有者的社会价值,同时作为精神层面的贡献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这种评价观也是不合理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应该从实践的角度考虑,即从劳动出发,劳动就是劳动者个人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主体评价客体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

综上,个人的自我价值,就取决于他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和贡献,其实现过程,就是劳动、贡献于社会的过程。劳动和贡献,就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下面就从劳动和贡献这两个指标来浅析它们为什么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3.1劳动是获得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对于劳动,我们首先要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展开讨论。同时,人们要想获得人生价值,就必须进行劳动,这是获得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因为劳动能创造一切,包括人生价值。每个人通过体力的或脑力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贡献给社会或他人,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些劳动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是人生价值的结晶,是一定人生价值的物化表现。所以人们是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

马克思认为,纵观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劳动的推动下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个人的唯一途径。”劳动不仅可以使人全面发展,而且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劳动促成了人的价值的产生。劳动创造了价值的主体——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也赋予了人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人的劳动能力使人具有自我价值;劳动在创造人类社会,创造人的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的劳动生产关系,即社会关系。人在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把自身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财富,使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这就是人的现实价值,即社会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劳动积极性得以充分提高。劳动者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实现。

劳动是人的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是因为人的价值体现在其对社会的贡献中,人生的价值是通过人所创造的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品的价值来表现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劳动成果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这点就把劳动和贡献相联系了,一个人劳动贡献和创造成果的大小,标志了他人生价值的大小。创造的价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那么他的相对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人的相对社会价值的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首先要通过劳动为社会作贡献,然后社会根据个人贡献的大小,及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给予个人相应的满足及肯定。因为,没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人生价值就失去了实现的必要条件。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应该从社会得到他所应有的利益。若片面地强调贡献,忽视人的自身利益,最终是不利于人的价值的实现。

3.2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一个尺度

人生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自身贡献能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如何。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可概括为: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做出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给予其尊重和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由此看来,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和其贡献密切联系。

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等级和地位,不在于金钱和财富,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财富。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只想索取而不思贡献,那么这个社会就会灭亡,个人的生存也无法保证。因此,创造和索取、贡献和享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共同维系贡献和索取的内在平衡。

人生价值的实质是以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和人的关系。作为集中体现个人人生自我价值的“索取”和作为集中体现个人人生社会价值的贡献,在人生价值体系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索取推动了贡献,贡献满足了索取,又刺激进一步地索取。索取是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光贡献不索取,个人无法生存和发展,最终也就谈不上贡献;而贡献是个人索取的现实保证,光索取不贡献,不仅无处索取,而且即使有所索取也会坐吃山空。因此,索取和贡献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同时,贡献和索取并不是并列的,是有主次的,社会要能够提供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各种条件。首先,先贡献再谈索取。要把这些条件创造出来。贡献是索取的基础,只有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对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社会才能发展,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才能得到保证。其次,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整个社会价值是全部个人人生价值的集合,表现为社会对其成员需要的一定满足以及对自然界的合乎规律地改造。社会价值制约和统摄着个人的人生价值。因此,社会价值是高于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而作为个人价值的组成部分的个人社会价值也应是高于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即个人的自我价值应服从于个人的社会价值。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生的价值就看人们做出的贡献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因此,每个人都应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尽力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要客观、谦虚谨慎的看待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断地创造新成果,为社会做出新贡献。(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艾永发.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初探.法制与社会[J] 2007.04

[2]彭伟忠.人生价值的结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4

[3]陶富源、李华平.论人生价值.皖西学院学报[J]2004

第3篇

1、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的价值标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价值的实现方式

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拥有幸福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社会所提供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等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第4篇

【关 键 词】 人生价值观;孔子;哲学;论语

孔子是一个述而不作的圣贤,后人整理出一本对话集,取名为《论语》。中国人都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但真正研读论语的人却并不多。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与哲学》一书时,练习题经常遇到一些“碎片化”的《论语》章节。文言文的表述足以让学生畏惧,让教师也时常一头雾水,想着去请教语文教师,结果得到了白话文的译文,并不能解决问题。今年,我突然醒悟,只有自己狠下心来对《论语》进行精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逐字逐句地念,逐句逐章地写,点点滴滴地悟,结果发现《论语》和教材里的西方哲学观点有相通之处,但又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比较起来阅读非常有趣,完全颠覆了我对《论语》只言片语式的理解。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为例,与《论语》的哲学观点相比较,发现二者观点同中有异,但所代表的思维方式却大相径庭。

西方哲学谈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生价值实现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以及价值观的引领尤为重要,因此要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应坚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保证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正确性。而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有三个: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知识逻辑是典型的西方哲学套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普适性”的一般性结论。

在《论语》一书中,谈及人生价值的非常多,但无论是研究逻辑还是研究方法都迥异于西方哲学。《论语》的逻辑就是生活的逻辑,《论语》的思维是“中庸”式的温和派。以“人生价值实现三重境界”为例,可以管中窥豹。

在《论语》第十三篇第20章孔子重点讨论了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士”的人生价值实现问题,非常的精辟。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为之士颐?”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中国人的人生观是按照个人、家庭、国家的序列层层推进式的,方法论的指导则是进退有度务实型的。谈及“士”的人生价值实现,孔子的论述并没有像西方哲学那样大谈人生价值判断选择的标准和实现途径,也没有得出规律性的一般知识,只是在对答中有如述家常一般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让问者有所得也有所悟。

孔子认为,“士”的人生价值实现第一重境界在于个人修为,重点在言行。“言必行,行必果”是一个“士”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个台阶。对于人生价值实现,孔子强调“行”,这与西方哲学强调“要在劳动中创造价值”有相通之处。一个学识博雅的人,如果“言不能行”,不能将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充其量就是一个“书橱”;如果“行不能果”,不能通过实践达到预期的目标,充其量就是“走过场”。我们时常笑话中国古人论述问题不够系统,但此处孔子提出“说了就要去做,做了还应该达到预期目标”,比起西方哲学只强调“劳动”更为缜密严谨。强调“行”是孔子的一贯主张,如“敏于行,讷于言”“先知,劳之”“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等。

孔子认为,“士”的人生价值第二重境界在于家庭宗族范围内的孝与悌。中国人自古以来有“家国一体”的思维,家庭乡党是中国人人生价值实现的第二层平台。西方哲学惯于从个人直接上升到社会,而孔子始终抓住家庭乡党这一社会的基本单元,研究“家庭乡党”的“人”,最根本的抓住“入则孝,出则悌”。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家庭宗族,如能实现“宗族称孝,乡党称悌”则已经将一个“人”字放大了几倍。不是每一个“士”都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也不是每一个“士”都可以指点江山。西方哲学惯于研究人的共性,而孔子则给上不了大平台的人提供一个人生价值实现的参考标准;同时西方哲学将人生价值的实现落点放在“奉献”,孔子的落点则在“仁德”,而“仁”的根本就在孝悌。从造字的角度说,“孝”是“教”的一部分,中国人有“无孝则无教”的说法,“孝”文化在中国特别发达,在家庭宗族里,孝是“无违”,孝是“色难”,孝是“敬”,孝是“父母唯其疾之忧”,总之“百善孝为先”。一个“士”能在家庭实现孝,就是对父母负责,对自己人生负责。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乡党是大部分“士”的人生活动范围。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为美”,一个人在乡党社区的价值实现首先要“立德”“立仁”。在乡党,人际关系相比较家庭而言更加复杂,孔子抓住一个“悌”,学会尊敬。孔子对“士”的第二重人生价值实现与西方哲学强调主观努力,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提高个人素质有想通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西方哲学对人的落点是“成功”,中国人对人的落点是“和谐”。

孔子认为,“士”的人生价值实现第三重境界在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担当。中国人追求“学而优则仕”并非都出于个人功成名就的功利之心,有识之士要“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也就是说要有羞耻之心,总能感觉到自己有做得不够的地方,要出使国外不辜负国家的使命。“士”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是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将自己锻造成国家栋梁、民族脊梁。西方哲学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二者有机统一,对个人价值是尊重的,对社会价值是倡导的。而孔子强调随着个人平台的逐步增大,个人变得越来越小,对国家价值加倍放大,结果个性容易被抹杀,历史使命感很强,但往往有压抑个性的成分。因此,中国思维指导下的“士”,往往喜欢抹去自己的棱棱角角,让自己变得圆滑一点,给人的感觉是“活得不轻松”。而西方哲学对个人的尊重则激发了张扬的个性,释放了更多的创造力,给人的感觉是“活得挺自在”。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中西方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中西方不同的方法论,中西方不同的方法论指导出不同的生活。

西方哲学会将“人生价值”的哲学问题肢解成“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评判”“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等问题,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最后又用“价值”这一根红线有将其贯穿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孔子的思维是“中医式”的,反对西医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独处时加强个人修为、在家族乡党时出悌入孝、在朝堂时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将所有的概念融入生活的场景,开出阶段性的场景式的多个处方,给出了方向却仍需要人去感悟。

中西方哲学在“人生价值实现”问题上有三个相同点:都强调要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都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都强调个人主观努力对人生价值实现的作用。但也存在三点不同:西方哲学更加尊重个性的张扬,而中国哲学会放大集体、国家的利益,无形之中抹杀个体个性;中国哲学在个人代表的“微观领域”和国家天下为代表的“宏观领域”之间,将家族作为“中观领域”加以研究;中国哲学在主观努力方面突出道德修为,追求和谐,而西方则更多的突出奋斗和创造,追求成功。中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有同有异,可以比较但不能混同,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感悟。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第5篇

关键词:人生价值取向;中职学生;社会发展;职业教育

人生价值取向是当前状态下中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价值取向,是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认知和评价所持有的的基本观点。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基于中职职业教育的要求,中职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当前中职职业教育角度分析人生价值取向对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一、中职学生多元化人生价值取向的概述

中职学生除了具有一般年龄段学生的心态之外,由于中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中职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职学生缺少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调查中职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往往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二是自卑心理较重。中职学生大部分属于初高中理论学习不好的群体,他们在面对升学失利的打击下,部分中职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甚至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心理;三是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中职院校生源的基础文化基础较差。虽然中职学生在理论学习上表现出了较差的积极性,但是由于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具体体现在:一是中职学生的自我价值趋于显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思想通过网络不断地渗透到中职学生中,进而导致“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观念在中职群体中越来越淡薄,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突显,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二是中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理想空洞。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不可否认中职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职学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他们在具体的职业理想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往往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规划职业,而忽视了对客观环境和自身主观条件的客观分析;三是重视职业技能,轻视道德品质。在以强调职业能力背景下,中职学生越来越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认为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获得较好的岗位,进而忽视了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忽视生命教育意识,导致学生在实践中一旦遇到挫折、困难就会变得非常脆弱。

二、人生价值取向对中职学生融入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中职学生的多元化人生价值取向,使得不同类型的中职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不同,具体影响体现在:1.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价值取向的中职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到社会发展中,并且迅速找准自己的社会地位。中职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向符合的,也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具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职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有助于他们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快速地找到实现职业价值的途径。例如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学生能够在职业岗位中进行创新。在强调创新的市场机制下,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不是孤独成立的,而是与职业道德素质、生命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等融合在一起的,由于中职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他们面对的各种压力就会接踵而来,与此同时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现象也会影响中职学生,因此只有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学生才能不被外界有害环境所影响,进而在遵循集体利益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2.以享乐为主的人生价值取向难以融入到社会发展中。中职学生的人数价值取向关系到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以享乐为主的人生价值取向必然或导致学生难以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最终导致其人生价值失去意义:首先以享乐为主的人生价值取向阻碍其人际交往。实践证明以享乐为主的人生价值观往往会注重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利益,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其人际交往越来越狭窄,尤其是在共享工作机制下,缺乏集体观念的学生难以融入到集体中;其次以享乐为主的人生价值观难以获得持久的工作岗位,也必然不能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在以专业技能为主的岗位竞争中,缺乏艰苦奋斗品质的中职学生不可能在一线岗位上坚持,因此其也不可能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并且获得理想的薪酬;最后以享乐为主的人生价值取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当代的中职学生属于90后、00后,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受溺爱。在人生价值上强调自我价值,淡薄集体观念,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张扬个性,缺乏容忍、谦让、合作的品质。这就注定了在一个集体内,与他人交往容易发生困难,对大学生融入社会极为不利。

三、树立中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对策

人生价值取向是确定人生发展的方向,是中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依据,基于人生价值取向对中职学生融入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中职学校要加强对中职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正确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以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体系。1.加强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活动端正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系列讲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通过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进而能够以高尚的品格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按照书本的知识进行教学,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检验与提升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一方面中职院校要引导中职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活动,通过志愿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以及帮助他人的品质。当然基于当前社会复杂的环境,学校也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社会现象,让学生学会辨别不良社会现象的能力,并且通过认知社会的过程中改变自身所存在的各种不良思想,从而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2.根据学生实际,运用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根据学生实际,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运用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现实的残酷复杂性、社会的浮躁性,让很多学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容易迷失方向,不能客观辩证地认识社会的阴暗面,在价值观上失去平衡。因此学校以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采取科学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很多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因此学校要围绕学生的实际,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学策略,保证学生能真正深入地了解《哲学与人生》课程,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在面对抉择、把握人生方向时,有坚实的理论作为基础,在价值观的取向上不会发生大的偏差。3.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正确评判和判断自身价值,确立人生定位学生要认清自己,全方位了解自己,如果对自己本身了解不够,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从而也就很难评判和判断自身价值。对一件事情的处理能力,必须建立在自己对事物本身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如果注重自身信心的培养,对事物对社会的认知将抱有积极乐观的状态。这样,他们对事物以及社会的认识就不会偏激,就会比较全面,久而久之,会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4.提高中职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关键在于德育教师的教育,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意识形态还没有固定,需要教师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因此需要中职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中职院校要定期组织德育教师进行学习与深造。根据调查中职院校德育教师队伍中很大比例不是专业出身,再加上德育教育的时代性与社会联系性比较紧密,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培训才能让德育教师适应教育新常态发展的要求。当然德育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教师掌握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服务于中职德育教育;其次中职院校要积极招聘与聘请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总之,人生价值取向对于中职学生融入社会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决定了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在教育新常态环境下,中职院校要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于振涛.人生价值取向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作用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2]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2)

第6篇

1.高中生对财富的认知现状。本文从财富的概念、财富的支配以及财富的创造三个方面探讨高中生对财富的认知现状。①对财富概念的认知。财富主要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当问及——你认为财富是什么时,7.5%的学生认为财富就是物质财富,14.8%的学生认为财富就是精神财富,77.3%的学生认为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种。由此看来,绝大部分的高中生对财富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依然有部分学生概念不清。②对使用财富的认知。当前富有公民的财富积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富有的公民在使用和处置手中的财富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社会影响,具有价值导向和资源配置作用。在问及——你是否赞同富人的超常规消费时,2.1%的高中生表示完全赞同,10%的学生表示比较赞同,19.6%的学生表示不大同意,60.3%的表示不同意,8.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由此看来,依然存在部分高中生对财富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③对获得财富的认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获得财富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资本、技能、劳动和管理等都可以成为创造财富的因素。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人采用非法手段获得财富,形成了事实的不公平。针对这个问题对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当被问及——你认为当今的富人有多少人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财富时,56.3%的学生认为很多富人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财富的,28.3%的学生认为比较多的富人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财富,9.2%的学生认为比较少的富人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财富,6.2%的学生认为他们基本上都不是以合法手段获得财富。由此看来,绝大部分高中生清楚必须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财富,这表明高中生对当前社会财富的创造方式的认知是正确的。

2.高中生对物质财富与人生价值的认知现状。物质财富是人生价值以及劳动的外在表现,但是它不是衡量人生价值标准以及贡献大小的唯一标准和手段。人作为价值的创造者的同时,还是价值的享受者,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体。我们可以这样讲,人生价值的重点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对社会的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当被问及——是否认同“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越大”的观点时,9.6%的学生表示完全同意,79.7%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由此看来,大部分的高中生否定了用物质财富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方式,知道物质财富并不完全代表人生价值。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财富观教育的方法

1.榜样示范方法。该方法就是采用别人的高尚行为、优秀品德以及思想等来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教育,使得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财富观。榜样示范教育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与形象性。教育学家洛克认为:“没有任何其他的事务能够像榜样这样温柔而深刻地嵌入到人们的心里。”榜样示范方法是要将榜样的感染性、形象性、权威性以及可实现性等对学生构成影响。这些榜样包括了学生榜样、英雄楷模榜样、家长榜样以及名人榜样,等等。在选择榜样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来自本校、本社区的优秀榜样,通过大家都认同、熟知以及敬佩的榜样来起到示范作用。

2.价值讨论方法。价值讨论属于精神范畴之内的交流,该方法以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通过主体之间的相互体验与理解,形成了一个价值共识与互动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其一是价值对话。这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其二是价值体验和共鸣,通过体验能够实现个体对财富观的主观感受,而共鸣则属于一个公共体验,是实现公共交往主体情感的途径;其三是个体领悟与群体共悟。通过个体自我领悟,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群体共悟,通过个体差异激发更高级领悟;其四是自我价值的构建。通过价值讨论形成对其他个体的理解和认识,在相互尊重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选择和判断,最终实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3.社会实践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青少年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社会以及理论知识的了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社会的互动,提高学校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能力,同时还提高了青少年对社会的认识、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予以明确,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财富观教育的目标。要利用社会实践来达到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财富观与价值理念;其次,对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教育,及时指出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予以疏导;其三,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与教育,通过总结对理论进行澄清,在思想上予以提高,在道德上予以拔高。

第7篇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特征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其人生价值取向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如下:

1.人生价值取向的波动性。“波动性”指的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无序”变化的特点。民办高校大学生一般在校3至4年,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其人生价值取向发展、定型的过程,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递进。然而据调查,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似乎并不遵循“不成熟――成熟”的发展模式,而是在其间游移不定,出现多次的反复。民办高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大一时目标明确,大二浑浑噩噩,大三时才猛然醒悟,因为这时有生存危机感了,大家都开始忙着找工作了。

2.人生价值取向的模仿性。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模仿性”可以用“从众性”来描述。民办高校大学生尽管崇尚独立个性,强调主体意识,但在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中,真正属于独立思考、选择的成份并不多,他们常常跟随社会和周围“流行”的观念与行为,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价值判断标准。

在与民办高校大学生交谈其某行为的动机时,常听到这样的解释:“我本来不想去的,可寝室里的人都……”“我也觉得我不适合……可大家都……”“他能做的,我为什么就不能?”于是,在学校参加社会活动,选择学习内容、求职、恋爱、消费等行为中,民办高校大学生有许多“从众”表现,没有自己明确的目的,或自己以为有目的,实际上并没有结合自己的需要、条件来选择。

3.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取向失调。人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人生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当一个人把社会需要内化为自我需要,使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的时候,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了,也即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取向达到了平衡。

民办高校大学生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取向失调主要表现在,有些人单纯地图求自我发展,不考虑将自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如果这种“自我膨胀”超过一定的限度,还会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走向反面,损害自己的人生价值。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3%的民办高校大学生从社会责任出发,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或单位,投身西部,或支持西部大开发;大部分人(约85.9%)是从“有利于个人进一步发展”、经济收入和环境因素来选择工作。这表明在面对具体问题(如就业时),民办高校大学生较多关注自我,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选择奋斗目标,使得他们的内在价值不能真实地转化为外在价值。

4.人生价值取向的短视功利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业形势的严峻,虽然大多数民办高校大学生能通过积极思考,确立人生目标,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多做贡献。但他们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过多的注重实用化、短期化的东西,而忽略对长期目标的追求。比如,当问到“您怎样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有45.6%的学生回答“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时满足国家和集体利益”;有46.4%的学生将人生的幸福定位在“个人需要得到满足”,19.3%的学生追求的幸福是“生活安定、工作顺利”,24.8%的人认为“自己的价值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才是幸福;面对未来,有42.3%的学生表示要做一个“有钱、有地位的人”;42.8%的学生把入党当作个人发展的资本。这些数据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短视功利性集中体现在其人生价值取向的“利己”性上,个人与社会正常关系被扭曲。

二、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1.民办高校大学生自身角色困惑。一是角色落差带来的困惑。调查发现,一些人到了民办高校后,由于周围群体对自身角色的普遍不重视,逐渐丧失了中学时的那种角色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角色的落差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失落与苦闷。二是现实角色与理想角色的差距所带来的困惑。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未进入大学前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理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高考的暂时失利,使得他们现实生活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而使他们头脑中塑造理想自我角色与实际生活中形成的现实自我角色有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在新的环境中遇到困难,处于劣势时,这种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之间的冲突就更为明显。三是多重角色带来的困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内容和角色内涵都十分丰富,民办高校大学生希望在大学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同时扮演好各种角色。多重角色的要求和沉重的心理压力常使他们精疲力竭而顾此失彼,特别是在工作、学习出现失误而受到批评、责怪时,这种角色冲突带来的困惑更为严重。

2.就业形势。就业是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拿不到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在人才市场上,一些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及其学生存在偏见,致使民办高校的毕业生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感到无所适从。不公平的择业机会致使部分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对生活失去信心,生活追求仅定位在能有“饭碗”就行,更谈不上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多少贡献了。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自强、创新、成才和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是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片面理解,使得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否认集体、社会和他人,使竞争和创造变成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二是市场经济追求最大效益和价值,但由于知识结构片面,社会理性思维缺乏,政治意识淡漠等,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取向上的利己、实用观念明显增强,相对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三是日益浮躁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各类选秀节目的兴起,使得有些人天真地期待甚至幻想着不经努力与奋斗一夜成为明星,瞬间暴富,不去做长远计划,过分关注当前利益。受此影响,尤其是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一些大学生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一进入大学就想着怎么赚钱、想着怎么毕业、怎么找一个好的工作,觉得课堂离社会太远,觉得所学的知识无用,而不去想自己将来怎样在社会上立足。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民办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来自于业余党校、校园文化活动和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对理论、国际国内形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理论以及公共理论课的教学相对重视不够。从几所大的民办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来看,尽管都采用了多媒体电视信号传播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一直没有解决它难以互动的不足。对目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调查显示,仅有13%的学生反映他们在上理论课时认真听课做笔记的,相当多的学生明确表示,上理论课时,教师讲的很精彩就听,否则就不听,通常在下面看书、杂志或做其他事。

三、结论

1.刚进入民办高校大门的学生,所要面对的是生活环境、角色地位、理想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因此学校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迅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针对就业形势严峻这一问题,民办高校应在扩大就业渠道的同时,加强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全方位引导其确立科学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259-02

青年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个体最认真也最为迫切地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问题。大学生作为青年最重要的亚群体,正处于个体价值观逐渐定型和稳定的决定性阶段。他们所抱有的人生价值观是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及意义、个体与集体,人与人的关系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维系和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传继。笔者通过个人访谈形式,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趋势与深层原因,为有效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提供借鉴。

1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新特点

笔者在川北某省属重点师范类院校,对在校学生通过个体访谈的方式,通过与受访大学生个体访谈,对他们的学习认知心理、价值结构、人文关注等方面作了较深入了解,受访目标116位,其中女性受访对象为82位,男性受访对象为34位,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笔者发现在西部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1 价值实现手段的功利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同样反映到高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中。西部师范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低收入与农村家庭,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利益观和金钱观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多数受访学生普遍关注职业、收入、家庭,认为个体的幸福是人生价值的最好实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物质是幸福的基础,将金钱、收入、地位作为成功的标准,部分受访对象甚至表现出将市场等价交换原则泛化到校园生活中,对自在学习、院校社团活动、人际交往方面的付出进行成本化计量的倾向,反映了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实现手段的功利化倾向。

1.2 价值观内容的职业中心性

就业,占据成为受访学生的价值优先位置。在师范专业受访群体中,70%的学生提处作为教师的基本理论素质和职业道德成为他们人生价值观的趋近取向,并希望通过对这个职业的业务道德要求的符合完成匹配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因此,跟就业高关联度的国家等级考试、师范技能成为受访群体普遍关注的学习内容。

甚至,在高校学生中出现职业价值化的倾向,在衡量事物价值的时候,将其与就业的有效关联度作为考横的标准,过高地估计了就业在人生价值观众的地位。

1.3 价值目标混乱

大部分受访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趋势下的个人利益的实现与个体的完善与发展,但是抱有对家庭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高校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体系的建构以个人发展为中心,以回馈家庭为支撑,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效结合为发展空间的多层面目标的交错咬合体系。

由于高校学生整体的理性,使得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表现出更多的现实性。多数受访对象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个体难以实现价值体系的较高层面,即对社会的责任。他们更倾向考虑价值目标实践的现实性,对更高的个体发展和个体社会价值的实现缺失所造成的情感空虚和理想虚无表达出一定程度的不安与焦灼。职业规划与物质导向的差距,也会导致部分受访群体对自身的职业生涯产生一定的悲观情绪。

学校、寝室通过高等教育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结构,这种价值观结构跟社会大环境紧密联系,并体现出低幼性与思虑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现实性与发展性的高度结合的状态,同时因为价值观结构内部的张力,很容易导致高校大学生的社会紧张与焦虑,甚至表现出某种的倾向。

2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因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所体现的上述特征,既离不开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与社会经济政治形势转变而造成的社会形势相关,也与高校内部的如下几个因素紧密相关。

2.1 全球经济下的严峻就业形势

经济全球化下的高强度竞争以及金融危机降低了高校学生的就业期许。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扩招也导致高校毕业生求职变得愈加困难。随着我国师范院校的职业需求逐年递减,就业缺口日渐缩小,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多流向中小城市市县镇。

高校学生入校起,就业就成为首要关注问题。学生在高校生活各个层面的选择,例如专业的调整、课程选修、社团兼职等,都与就业紧密相连。同时,学生关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出于职业规划和发展的考虑,有意识地养成符合职业发展的习惯,这种自发的职业的自我内化,使得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具有更明显的职业导向性。

2.2 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在高校学生信息获致的主渠道作用

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交往模式,开辟社会关系的新场域,更新了人类社会的互动模式,尤其是改变了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获致途径。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近日说,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半年增幅5%,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目前我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仍然是学生。在依赖互联网获得大部分信息的受访对象中,更多的表现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背离和冲突的倾向。深究其原因有两点:

(1)受访对象生理与心理还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不具备稳定性,对于事物的判断还流于表面,无法有效地对互联网上得海量信息进行甄别;

(2)互联网上的信息呈现出爆炸性、易逝性、复杂性的特征,这也使得性对激进的观点易被这个时期的青年所接受。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滞后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与形式滞后,无法适应新时代青年的要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形态性,具“重施教、轻受教,重灌输、轻引导”特点,远离学生自身发展和内在需求,导致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抵触,无法达到引导教育服务学生的效果。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赖于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承担者,完成对高校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高校在配置辅导员工作时,没有将学生专业与辅导员严格联系,同时绝大多数辅导员没有承担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使得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与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

另外,在规划辅导员职业发展时,辅导员承担了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专业导师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并没有足够的培训使得辅导员能够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性时效性的要求。

3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影响

3.1 高校学生价值观变迁导致人生规划的短视性

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在新时期表现出的这种内在的矛盾性,表现为“效果”成为他们第一个下注的举足轻重的砝码。在人生价值目标选择上的浅显与急功近利的状态,使得青年学生较难把握人生价值观的深层内容,因此在人生规划中表现出短视性的不足。

他们或将人生归结于简单的职业规划,或则将阶段性目标与手段等同于人生规划。大学生涯的规划停留于具体可操作目标,对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考试等级证书与奖学金等直接在求职中使用的证书有高关注度,二较少关注自身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同时也较少地流露出审美和道德情感的诉求。

3.2 高校学生价值观变迁新特征导致高校管理难度加大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结构转型的流变性,个体性与差异性成为主流,使得高校覆盖全校的管理模式愈来愈跟不上管理服务教育学生的诉求。如何有效地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发展,在高校教育中完成青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新时期学生个体发展与价值观形成,紧跟时代变迁,越来越具有个体心理因素,高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多的跟心理疏导、情绪引导、情感导向、道德教化、和审美培养紧密相连,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采取学生所不喜的说教方式,某种程度上滋长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抵触心理。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无疑加大了高校管理教育学生工作的难度。

3.3 高校学生价值观结构转型导致学生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的紧张

高校学生出于对自身位置的认识,同时网络信息量的大量摄取,使得高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呈现出差异性、复杂性。与之相连,在高校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未经甄别的信息时,他的价值机构使得他往往吸收其中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相背离的信息,这种信息与高校学生的长期同化,使得高校学生在进行自我定位时候,偏离自身的具置,将自身带入一个被动的、弱势地位。

这种自我弱势化的认知,从积极方面来看,会引导学生明确认识自我,对未来不抱过高的期待,从而脚踏实地地努力。从消极方面看,往往导致学生对主流社会抱有某种不认可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发展会影响高校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使高校学生与社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紧张。

4 针对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1 以人为本,分类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群体分类。根据学生经济条件、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利用“两课”课堂和个体辅导,开展形式各样的团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涉及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受访学生中78%的学生在访谈中仅仅提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其中45%的学生将自身价值的实现等视于职业的顺利发展,高达60%的受访学生将家庭与父母纳入到在价值目标体系。

4.2 个性咨询、心理疏导,以“八荣八耻”帮助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观纠偏

针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跟踪高校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征,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开展个别咨询,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信、自律精神,帮助学生进行价值观的纠偏。高校学生价值观表达了大学生对特定结果和行为的偏好,或者他所期望达到的目标。高校承担了培养学生价值体系的诉求。学校系统地通过社会化疏导过程,将社会规范和文化习惯传递给青年学生,力图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内化为高校学子的内在规范,使青年学生转化为社会习惯、规范所规整的“社会人”,完成个体与社会有效整合的结果。

5 职业规划,人生定位,以集体主义精神指导高校学生有效规划人生

以就业为为中心,规划先行,帮助学生及早的建立职业规划计划,分阶段解决高校青年遇到的问题,将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有机结合,以集体主义精神教育高校学生,完成高校青年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和谐统一,并将低层的就业需求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内化于学生的价值体系。

6 结语

高校学生出于人生发展关键期,价值观结构的形成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这个变动不居的社会,社会存在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结构。尤其是在高校扩张后,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使得脱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容易被互联网上未经甄别的信息所吸引,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内化成为主要的形式。

因此,高校学生价值观发展过程那个中,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价值体系目标的交错咬合、物质导向性、职业中心性、目标紧张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高校学生大学生涯规划的混乱,自我认知的模糊,同时也造成高校学生与社会某种程度上得紧张。但是,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革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学生心理从未成熟期进入成熟期,这种混乱、迷惑、紧张、焦虑的状态将有所缓解。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正确的 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价值的反映和判断,并影响着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等,价值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指导人们价值活动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一般思想原则。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等问题的追求及评价的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当前,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知道人生的价值不仅包括自我价值,也包括社会价值,即他们在获得社会物质和精神认可的同时,也懂得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如何在为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大学生在朝着文明、健康、向上方向的同时,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正文]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

当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初期,一些原有观念或拼弃或搁置,而新竖立起来的观念和规则也难以很快建立健全,加上封建观念以及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趋势,甚至产生以下误区:

1. 个人至上。有的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以个人主义、小团体本位主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原则,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作为出发点,缺乏社会责任感。处处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 集体之上。有的同学直接表现为自私自利,不愿意帮助别人,关心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活动;而又的同学则坚持着“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思想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主动关心集体、同学,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但是“客官为他人主观为自己”是客观上给他人带来好处,尤其在“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发生矛盾时,他们思想上回到“主观为自己” 的出发点,不惜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

2.金钱至上。有的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把“挣钱多”“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认为读书无用,“书读万卷不如腰缠万贯”。他们把大好的学习时间用在赚钱上,在大学校园里掀起一股不可忽视的“厌学风”。有些大学生唯利是图,忘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和信仰走上犯罪的道路。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找工作”看“前途”,“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成为他们的口头禅,梦寐以求地一大学文凭为跳板来谋取金钱和地位。

3.享乐至上。有的大学生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表现为不思进取,忽视学业,满足于“60分万岁”。他们懒散怠慢,不把大量时间用在学习而是用于网上打游戏、聊天上,吃喝玩乐成为他们生活的大部分。他们甚至不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花钱大手大脚,视父母辛苦劳动如粪土,用名牌,摆阔气,相互攀比,追求高档次消费只求超前享受,不安心学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如上海高中学校就出现了日本等西方国家才有的女。

4.功利至上。大学生做事带有极强的实用色彩主义,个别同学为人处世以是否能给个人带来好处为出发点,忽视人的社会价值。比如青年入党是一件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好事,但他们把入党作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和就业竞争的资本的功能性手段。这是市场经济下实用主义功利性促发的投机性政治热情,是入党动机的不纯的一种体现。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但觉不会参加第二次相同的公益活动,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阅历。

二、 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尚未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目前根本任务是努力提高自我价值,提高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现在大学生中很多独生子女居多,加之有些家长的盲目溺爱,使他们很少面临困难、挫折;基础教育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加上生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引导”,当他们面对大学无拘无束的生活时,便开始倡导不正常的自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滋生出倾斜的价值取向。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种种误区,如何纠正当代大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是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而要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靠外部教育和培养,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二要靠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锻炼,提高内在素质。

1.人生观的教育纳入德育课。要贯彻德育教育为首的方针,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教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育人的根本环节,学生成长过长中所需要的“精神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德育课堂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人生的价值观基本内容,明确人生观才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人民服务才是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目标的有效途径;人生价值的大小不是你索取的多少,而是看你对社会的贡献。

2.作为教育主导教师在重视传道解惑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课堂教学是各个学科教师来进行的,学校要抓师德教育,让教师首先成为持有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人,增强教师育人观念,使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将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各项教学环境中,把正确的人生观渗透到学生的心中。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出表率,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人格魅力感染每个学生。

3.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注重抽象灌输,学校应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调整工作思路。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自身实际,避免简单教与学,应当把他们作为行动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采用开办讲座、举办辩论会、进行演讲等多方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注重知行统一,务求实效。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网上学习冲浪阵地,主动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把“要他做”转变成“他要做”。鼓励学生把对人生价值观的认知放到实践中加以体验与践行。这样才能让一切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无所遁形。

4.学校要重视与社会的沟通,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与社会的期望是一致的,都需要培养品学兼优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才。社会要形成扬善惩恶的风气,多为学生树立正面的道德楷模,通过媒体大力宣扬各行业榜样,为学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可以请一些杰出的人士来校与学生沟通交流,积极的为学生广开社会实践之门,积极引导,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客观认识社会现象,摆正自己位置,主动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调整到正规轨道上来。

5.学校要加强与家长沟通,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大学阶段,学校与家长沟通多处于真空状态,双方沟通很少。学校要在教育活动中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避免目的一致而手段不同,造成学生不知所措,最终没有收到效果。学校与家长要对学生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增强家长与人责任感,使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促使家长积极的正面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同时通过自己言传身教引导孩子,鼓励家长主动与学校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的重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吃苦耐劳教育和竞争与合作教育引导学生科学的设计人生道路,明确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争取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6.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一个人是否有价值,能否实现自我价值,源泉在于学习。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则吃力,主要原因是每个学习的目的、动力、态度和方法各不相同。所以学习的过程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包括学习方法的修养,学习目的的修养,学习意志和毅力的修养等等。在学习中不断明确目的,端正态度,试探性的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学习是艰苦的,是漫长的,所以学习需要勤奋,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7. 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俩句话都在强调实践重要性,这里的实践不仅强调大学生要把书本理论知识转化运用与实践,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同样注重要求大学生积极的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如军训、生产实践、公益劳动、居民社区文明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献爱心活动等。这些活动能使每一位参与者更多的接触到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一种奉献精神,为大家服务的精神,能使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大学生深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内涵,使大学生深刻意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正确道路。

8.在与人际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马克思认为,认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而不能离开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个人与集体中的其他人的接触与交往越来越多,要更好的完成一项工作,越来月注重相互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个人具有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是处于一定集体之中,要溶于集体。人后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观,善于与集体中的他人交往、相处、协调、合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总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是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基础之上,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对社会贡献为真正价值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会的有机统一,走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有意义的人生。

[参考资料]

[1]杨德广,晏开利 。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王之汉 思想道德修养,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