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05: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规模经济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规模。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按职工人数,生产能力,固定资产价值等标准),可以把企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规模经济”或“规模收益”,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A・马歇尔首先倡导的,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当规模收益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
从以上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笼统地认为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间的关系,是反映某个企业或某一行业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往往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企业追求规模扩张,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一般观点认为:大规模生产通常具有优越性。因为较大的工厂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收益。具体体现在: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会大幅度下降,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按部门平均成本出售商品时,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也是企业奉行低价竞争的物质基础.以低价来扩大销量,增加利润总额。简而言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准。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说只要拥有足够 大的企业规模,就一定能实现其规模经济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行为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当某一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时,其他企业就会设法降低自己成本,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使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普遍降低。原来处于成本领先地位的企业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以期再度降低成本,寻求缩短与对手在成本上的差距。根据生产成本理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趋于下降(见图1),但这种下降不是无止境的。下降到一定程度,长期平均费用曲线逐渐变平,此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不变,若再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转而逐渐上升。如图,BC区间为企业的最佳规模。
如果用制度经济学观点分析,企业并不是越大越有效率,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企业的规模是存在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会导致企业运行效率的下降。我们可以用图2来表示这种情形。
在图2中,在企业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其规模收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扩张到一定阶段即A点时,在各种内外制度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规模达到了它的顶峰,如果继续扩大,会导致收益下降,即出现规模不经济状态。事实上,决定这个点位于横轴的何点,取决于企业追求规模经济道路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那个临界点上,超过这个临界点,即成本大于收益,企业的规模应该稳定在这个临界点上。其实在图l中,BC区域对应图2中规模效益增大从D到A点这个区间。这两幅图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企业追求规模扩张要参照的因素: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企业的建立发展要考虑交易费用。企业是有边界的,不是越大越好。企业应根据行业、市场、地域等不同而选择其最佳规模。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从企业经营实践看,企业盈利能力与其生产和资本规模并非一定成正比例关系。生产规模小的企业不一定盈利能力就弱,竞争能力就低;相反,在某些产业领域,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比大企业还高。例如,美国的制鞋,纺织行业,甚至某些机械电子行业的分支部门,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都高于大企业。在办公和计算机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6.6%,而小型企业为88.1%;在数控机床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5.8%,小企业最高达126.9%。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盈利,规模经济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一定条件下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然而,生产成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都说明企业规模的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不一定会使企业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衡量企业规模是否合理的最佳标准应该是成本最小化,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应把握经济效率提高的原则。因此,与其说企业的规模扩张是促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不如说它是规模经济的结果和表现。
二、规模经济的实现
在理清了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后,我们明确了企业规模不等同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或者生产一件产品的操作或运行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几乎可以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职能环节中。如采购、制造、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销售网络等方面。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一个企业很难在所有的职能环节都取得规模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如果不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最能体现规模经济的环节,而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规模,其结果很可能是企业规模大了,收益率反而降低了。那么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追求规模经济动因驱使下,应如何决定其产品的投资生产规模呢?
笔者认为,在企业决定其投资生产规模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的供求结构,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地位和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三方面的情况,因为这三方面的情况决定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企业规模的扩大能否谋取规模经济效益。首先,从行业供求结构看,根据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供求结构主要由五种力量所决定,即行业内现有的竞争对手,潜在加入者,替代产品生产者,供应者和购买者。它们的合力,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利润前景,也是决定企业投资生产规模的重要外部因素。不同行业、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因其技术、市场容量等条件不同,对经济规模的要求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经济规模的要求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求低;对于快速发展壮大的行业,企业产品生产与销售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但对于处于衰退的行业,行业内企业的规模扩张会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大量积压,导致规模不经济。其次,从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地位看,它是决定企业规模和盈利水平的第二因素。即使在一个平均盈利水平很高的行业中,如果企业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反之,萧条行业中的优势企业也不可能获得高额利润,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的企业过度的规模扩张,只会导致规模不经济。最后,决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规模的第三种因素是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即使一个企业在行业中平均盈利水平很低,排名很落后,只要具备很强的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很多对手,跃升为行业排头兵。企业如果不具备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会加大管理难度,造成企业成本、费用的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
如果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要继续扩张,最有效的是对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进行优化调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企业内部对公司治理原则、监督与激励机制、生产决策、销售决策、人员组织等企业制度安排必须作出优化调整。当这种调整与规模保持一致时,企业的规模收益是稳定的,则实现了规模经济。如果这种调整不足或者超前,那么规模收益便会萎缩。我国许多地区、部门、行业的企业就受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内部制度安排与规模扩张上没有保持平衡。不少企业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规模效益,规模扩大了, 效益却下降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生产规模过大,企业管理幅度过大,或者层次太多,机构过于庞大而运转不灵,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致使企业效率低下,出现规模不经济。二是生产规模过大,大幅度增加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原材料和资金)的需求,而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必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三是生产规模过大,产量大幅增加,加大销售成本,降低了利润水平。企业的规模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同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就相应要求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满足它的原料供给、人力资本需求和销售场所,地方市场的相互排斥与垄断,是阻碍企业扩张的外部因素。对企业内部制度安排而言,规模扩张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其核心技术属市场同类产品的前列,其管理机制、销售机制、人员组织机制也必须是同类企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没有这些制度安排的优化作为支撑,企业规模的扩张充其量仅是一种泡沫化的膨胀。
当前,以并购、股票上市等为手段的资本浪潮席卷全球,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的确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许多跨国公司的资本营运、资产重组是以提升竞争力为前提的,比如在并购时,往往看重的是被并购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与自己企业的整合,且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的并购较多,不相关行业的并购较少。总之,企业的扩张并非是单纯追求规模。而我们有些企业的扩张往往是:当自己有一定的采购业务就办自己的贸易公司;有一块土地或有建筑任务就办自己的房地产公司;有一定的广告业务就办自己的广告公司,有自己的车队就办汽车修理厂和加油站;有一定的打印业务就办自己的电脑公司,有一定的招待业务就办营业性的宾馆或酒楼……企业有限的资源被分散到多个业务领域,多头竞争的结果,造成主业不精,缺乏核心竞争力,处处被动。在同业竞争中,因为未能集中于某一职能环节,规模优势无法体现,不能做到有效控制总成本。同时,某些具有潜在优势的业务,因为投入不足,无法实现差异化。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如果一个企业既不能做到成本领先,又无法实现差异化,而是被“夹在中间”,注定要失败。我国不少企业恰恰是处在这样的尴尬境地。
一、物业管理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一)初始规模不经济
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新企业的加入,但是新兴物业管理企业介入市场的初始阶段存在诸多困难。第一,为了争夺物业管理市场份额,扩大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新企业不惜以低价竞争,但在接手项目后又要控制成本,量入而出,导致物业管理水平大幅下滑,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形象。第二,开发商信誉低、建筑质量不高、物业管理包袱重等等,导致管理成本增加。第三,行业管理法规不完善,消费者对物业管理认识浅显,因此管理中矛盾多、风险大,严重威胁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形象,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新生物业管理企业。因此,在进军物业管理市场的初始阶段,企业资源利用率低,投入多而产出少,短期内很难因规模的扩大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所表现出的往往是初始规模不经济。
(二)管理效率不经济
就物业管理企业而言,规模不经济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的管理服务规模扩大(管理面积不断增加)时,企业内部的效率并未提高,或成本并未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物业管理的经营机制、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模式的不经济等。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没有强大的战略管理团队,就不能为企业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向,这就造成了企业扩张的盲目性;没有完整的战略规划团队,就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从而造成企业运作的无序性;没有扎实的基层团队,就不能高效、快速地完成岗位工作,造成企业运行的低效性。可见,任何一个管理层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物业管理企业管理效率不经济,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规模经济。
(三)收费率低,严重影响企业运营
物业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于物业管理费。自物业管理行业诞生的第一天起,拖欠、拒交物业管理费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了困扰物业管理行业的一大顽疾。在物业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业主对物管服务和房屋质量不满;第二,有些居民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认同“花钱买享受”的消费观念;第三,由于收费的标准、细节不明,造成物业公司与业主理解不同,从而引起争议和纠纷;第四,宣传工作开展得不好。
二、物业管理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策略
从物业管理企业的现状可以看出,物业管理企业是一味地追求物业管理项目的数量增加、管理面积扩大,规模带动利润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并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初始规模不经济、管理效率不经济应该是物业管理企业在探索规模经济发展道路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前期财务核算,减小规模经营风险
一般来说,在物业管理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即使管理水平保持同等速度提升,也会由于规模扩大而使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因此管理成本的增加,最终导致总收益的减少。基于此,物业管理企业在面临着一个项目投标或扩大规模的时候,首先要综合有效地运用管理资源,制定管理方案进行财务核算,当管理成本小于收益时,配备管理人员及设备设施参与投标和管理。相反,当预期管理成本大于收益时,物业管理企业绝不能扩大企业规模,承受巨大的经营风险。
(二)合理配置人员,降低管理成本
规模效益绝非人员、团队、机构等的简单复制,而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共享。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应该为每个管理项目合理的定员,倡导人员内部流动,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机配置实现单位面积管理成本下降。具体来说,一方面,应该注重中层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提拔,这样既能节省外聘高管的高额成本,又能激励员工的士气;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各项目的发展状况调配基层员工,既可以在动态环境中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也能够根据岗位需要定编定员,节省人力成本。
(三)进行市场细分,确定核心运营领域
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管理的核心运营领域,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以山东贵和物业为例,它确立了写字楼、商业物业、高校物业和厂区管理四大主?I市场,而将容易扩大管理规模的居住型物业排除在外。尽管企业的这一战略部署使其难以在管理面积上迅速扩张,但是其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依然能够实现在合理规模下的经济效益。
(四)进行集约管理,整合企业资源
在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实现集约化管理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首先,有利于节约成本,除各项目部门必不可少的人员配置外,其他的事务均由公司统一调配实施,有助于人力成本的降低;其次,有利于实施品牌管理,将所管辖的所有物业统一在一个品牌旗帜之下,易于理念的传承和文化的培植;最后,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对每个物业项目的管理取得合理的利润,平衡盈利与亏损,使企业各个项目协同发展,并塑造良好的对外形象。
(五)开展专业化服务,整合业务流程
物业管理企业专业化服务可以整合原来被分割的业务流程,精简烦琐的业务流程,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其中,横向专业化,即根据服务的客体不同,将企业划分为服务于不同领域的企业或组织,这有利于不同的物业管理企业专注地服务不同的服务对象,在其熟悉的领域内将业务做精、做细、做出特色;纵向专业化,即各项具体业务由各专业服务组织来承担(如成立专业化设备维护公司)。这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和固定资产费用,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反应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企业规模经济 并购 企业集团 产业组织政策
企业规模是指生产资料、职工等生产要素和产品产量在工业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表明了企业组织的大小。企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企业规模经济。企业扩大规模,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简而言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准。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从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国际比较看,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要比先进工业国家的企业小得多。2003年,我国516家重点企业的营业收入约为433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2名的沃尔玛和通用汽车营业收入的总和。
从单个企业规模来看,将2003年世界500强的前2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中国100强前2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我国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营业收入的18.5%,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通用汽车营业收入的24.5%,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十的大众汽车营业收入的一半左右。
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其拥有的大公司数是呈正相关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大公司的数量还不多。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世界第六位,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与我国经济总量所处的位置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这11家企业,所涉及的产业主要是能源、电信、金融和贸易,没有一家是我国主要产业的制造业企业。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这使得我国产业部门的企业缺乏基本整合市场的能力,导致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状况十分明显,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部门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利用大规模生产经营降低成本,从而不能以低价格优势去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制约了产业及企业的发展。
我国发展企业规模经济的对策
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谋求发展的有力措施,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在并购中应注意:
并购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应根据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并购,鼓励一些产业的优先发展,限制另一些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社会资源的动态平衡。同时,政府还要从宏观上控制并购的规模,既防止因企业规模过小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又不至于并购过度而形成垄断,影响竞争。除此以外,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为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信息资源。
并购应以水平一体化战略为主。并购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三种战略。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垂直一体化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现纵向渗透和扩张。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以上三种战略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化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受地区和部门的限制,水平一体化程度较低,垂直一体化程度更低,而混合一体化更是寥寥无几,这严重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张,使大型企业难以形成。根据这一现状,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应以水平一体化战略为主,加强主业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开发,使主业趋于有效规模,在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采取垂直一体化战略,待到垂直一体化基本实现,就应创造条件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期最后形成国际化大型企业。
完善上市公司并购机制。通过股票市场进行并购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的有效途径。而由于条件所限,目前我国数十万国有企业中,上市公司只有数千家,因而大批企业通过换股的方式实现并购尚不可行,因此应加速发展资本市场,以解决企业并购中的资金困难。
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对企业集团的合理规模作出科学的决策 企业集团的规模是否合理,要用规模经济来衡量。首先,提高企业集团进入壁垒,对达不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限制其产生,对不适应集团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实行淘汰制。摘牌的要坚决地摘。其次,支持同行业内具有较大优势的集团公司对行业内其他集团公司进行控股、参股,形成更强大的企业集团,以减少雷同企业集团的数量。
重点培育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当务之急是要把企业做强,因此,在并购的过程中通过联合,集各方优势于一体,由此产生相应的协同效应,以实现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市场力量的主导下,集团形成和扩展中的企业联合应以企业的自愿为前提,以资本联接为纽带,以制度创新、机制转换为基础,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规模效益为基本目标,注重市场调研和风险分析。
集中资源组建专业型企业集团 实践证明,一个或几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对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我国各产业来看,企业集团应收缩经营领域,将无关业务剥离出去,突出主业,发展独具的专业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使企业集团形成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质量和品牌优势,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制定政策推动发展规模经济
在促进企业规模经济活动中,政府不应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是为企业创造必要的政策和法规条件,既要促进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又要防止过度集中形成的垄断,政府的职责应集中在三个方面:
制定政策并建立产业政策保证体系。推动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及不断升级,需要将产业政策细化,明确不同时期的产业主攻方向,促进重点产业的优先发展。在每一重点产业中选几个企业集团,集中力量实行政策扶持,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和利益调整时,通过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国有资产利润分配政策、财税政策、外贸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来推动企业规模经济的发展。
改革政府管制模式。市场化改革要求改革政府调整产业组织的模式,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采取“以市场调整为主”的新模式,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现企业的“并”、“转”、破产退出,使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不断形成。可以说,“以市场调整为主”的模式有利于培育和增强我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然而,对产业组织进行良好的调整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推动。
制定产业进入壁垒政策。根据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对规模经济要求,确定进入某个产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就不允许新建企业进入。标准的设立应以最小最优经济规模(MES)为基石,同时考虑生产技术、要素供给、市场需求等因素;标准的内容应是投入生产要素的规模、产品、品种、生产批量等。通过设置适当的进入壁垒,限制小批量的企业进入某产业,防止产业进入过密、竞争过度。
参考文献:
1.史忠良.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关键词】 零售业;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或规模效益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假设. 其基本含义是:在投入增加的过程中,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随产出量的增加而下降, 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的比例而带来的效益, 所以也叫规模效益。这里投入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是前提单位产出成本的降低与效益的提高是结果。
1 经济服务化趋势促进了零售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当今, 世界经济中服务业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高, 世界经济正呈现一种服务化趋势。1980 年服务业在世界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为5512 % ,到1996 年时已高达6315 %。格林・克拉克在其代表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用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总结出经济的服务化规律, 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 “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 再从制造业转向商业和服务业”。零售业作为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美国为例, 1997 年美国零售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 % , 在零售业就业的人员达2 250 万人,平均每10 个人中就有1 个人从事零售服务业, 零售业是美国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部门 ; 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 1999 年台湾地区流通产业的营业额已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6161 % , 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21 %。与此相对应的是零售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可以说零售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生活水平提高的集中表现, 也正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导致了零售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
2 我国零售企业规模格局现状
目前,中国零售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企业规模扩大趋势明显,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如表中所示,2003年零售企业100强及30 强销售额增长明显,年均增幅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以零售总额为标准计算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比显示出,C10在四年间提高了157% ,而C30较前几年分别增长152%,117%,53.7%和34%,这说明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凸显,产业集中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的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
外商企业增长也十分迅速2003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
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3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5%,而外商企业为21%,整体看来,其增速大于内资企业;而且在我国零售企业整体规模扩大的同时,外商企业在零售市场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2003年零售企业30强中有7家外商进入,销售总额为5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6%优势较为明显。
3 零售商店的规模对商店成本与效益的影响
3.1 固定成本的分摊。在零售企业运作中, 商店的取暖、降温、照明、工资和管理费等方面的开支是相对固定的: 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 它们不会随着零售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或至少不会按同样的比例上升。当商店规模扩大时, 由于这些相对固定的成本被分摊到更大的销售额或营业面积上, 从而单位产品的平均经营成本或费用会下降。这里要注意区分由商店使用效率的提高导致的成本下降和由零售规模扩大而导致的成本下降。前者出自有效的管理, 不仅存在于不同规模的商店之间, 也存在于相同规模的商店之间, 故不属于规模经济问题; 只有后者才是规模经济要研究的内容。
3.2 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大的零售商店有更大的能力抵御不测事件的发生, 这不仅表现在大商店有更大的商品贮存可以灵活调配, 也表现在大商店有更多的正在使用或准备使用的机器设备足以应付偶然发生的机器设备的坏损, 从而避免可能的损失。
3.3 单位面积交易量的增大。这是因为, 首先, 大商店与小商店相比会提供更多的品种,从而强化了消费者“一站买齐”的倾向, 即消费者往往会在大商店购买更多品种的商品。其次,大商店给人一种大而全的感觉, 会吸引较多的消费者购物; 而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种物品时, 经常会顺便购买其它的商品。不同商品的这种交叉影响, 也会增大大商店单位面积的交易量。
最后, 采购成本的节约。大商店往往有较大的购买力, 这使它们在与供应者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它们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
4 零售业企业走向规模化之路的原因.
4.1 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相对而言, 零售业的市场进入门槛较低, 几乎不存在技术壁垒, 具有天然的充分竞争特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 导致零售业成为竞争最为激烈、平均利润率最低的行业之一。零售行业规模效益十分明显, 有人对我国百货商店的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 其规模与效益确有正相关关系, 其规模经济来自于规模增大所导致的各种成本与费用的节约。大型零售商庞大的购买力使它们在与供应者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它们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零售巨头沃尔玛2001 年销售规模2100 多亿美元, 整个中国的前500 位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总和还不及它的十分之一, 这样的的市场规模, 使其在进货渠道、进货价格上的优势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此外大型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 它还可以依靠雄厚的财力,进行小企业无力从事的广告宣传、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活动。进入壁垒低导致的激烈竞争和大企业在竞争中的明显优势迫使零售企业纷纷走上了联合、兼并的规模化发展之路。如沃尔玛就是靠收购兼并起家。
4.2 生活方式和购物习惯的改变促使单个店铺大型化、整体化, 服务功能更为齐全。1971 年韩国出现了第一家超级市场, 而10 年后发展为1 500 家; 在我国的香港, 超级市场的数量在1975~1983 年这8 年期间增加了6 倍, 而同期内传统的杂货店的数量减少了30 %。导致商店规模增大的原因主要有: (1) 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 (2) 家用电冰箱和电冰柜的增加; (3)家庭主妇参加工作的增加; (4) 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些变化导致人们的购买行为倾向于一次性批量购买和一站式购物, 这就要求商家将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商品置于同一屋顶下, 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除了要求购物方便, 要求一次性购齐所需物品外, 消费者也很注重时间、空间、服务和附加价值的消费, 追求购物的便利性、舒适性、高选择性和文化性, 不少消费者还借逛商店的时间休闲、放松,商业和服务功能齐全的大型超市以及购物中心正好顺应了这一需要, 大部分超市都配备有餐饮、娱乐和文化设施.
4.3 现代生活多元化、市场细分导致零售业态多样化、细分化, 竞争使不同业态出现融合趋势。不同的业态是零售业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和选择的结果。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零售商进入市场时就会有不同的业态选择。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的多元化导致购买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 进一步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创新。国际零售业在19 世纪中期之前基本上都是小型零售店铺, 1852 年在法国首先出现了百货店, 1930 年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市场在美国诞生, 20 世纪60 年代初出现了折扣商店, 60年代末出现了便利店, 近一二十年来, 新的业态形式产生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世界上共有多少种零售业态, 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粗略估计, 自从百货商店产生以来的150 年的时间里, 共产生了20 多种零售业态, 其中很多(如商店街、网络商店等) 都是新近产生的. 在激烈的竞争中, 不同业态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得本来是错位经营的业态出现了趋同现象。例如,百货商店是高价格、高毛利、低周转率的零售业态,而其对立面――-折扣商店, 则以低价格、低毛利、高周转率为特点, 而随着零售业的发展, 这两种相反特点的业态融合形成新的零售业态: 折扣百货商店。
5 国内零售企业扩张要有理性
企业应当意识到通过贷款、融资和占用供应商货款的方式扩张,其前提必须是实现资金的良性流动,否则大规模的扩张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包括供应商追逼货款和流动资金的缺口,这正是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元凶。美国的连锁零售业巨头、全球企业9强之一的普尔斯马特近日传出被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瓜分”的消息。据业内人士分析,普尔斯马特的问题主要是因其近年在中国扩张步伐太快导致。过快的扩张挤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对供应商欠款纠纷事件频发。而沃尔玛的成功在于其十分善于平衡规模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它在采购、库存和物流配送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摊薄了商品的平均成本,并控制了新成本的增加。如果国内商业企业不能看到这一点而“照葫芦画瓢”,将非常危险。
国内零售业由于零售商需要的流动资金量很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资金周转就会很困难,必将影响进货和商家信誉,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正常经营。举巨资扩张中的商业企业更应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研究表明,商业企业规模经济的效应整体不高,主要原因是商业企业销售的商品所能摊薄的成本并不多,如单位销售商品的人工销售费用、营业场所成本等等,均属于变动成本,不存在规模效应。商业企业的规模效应主要来源于采购成本的降低,像苏宁、国美等大的专业零售商,由于其向单一家电企业采购的总金额非常巨大,因此采购存在较好的规模效应;但对一般的超市类商业企业,其向单一厂家采购的金额并不大,因此采购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当商业企业扩张过快时,企业将面临新的成本的增加,如文化、机构的整合管理成本。当新的成本增长过大时,企业将出现“规模不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明武
[2] 景素奇
[3] 庄贵军,冯根福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规模经济效应 数据包络分析法
一、引言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有了蓬勃的进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发展规模经济的作用,房地产企业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各类人才,形成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使人力成本下降,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房地产企业如何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尽量减少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冲击,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通过对我国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效应的分析,探索适合我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规模。
规模经济及其效率的探讨多集中在工业企业、金融业、医疗业以及教育业,对房地产业规模经济的探讨比较少。国外对房地产规模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对房地产信托规模经济的研究[1],二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2],第三方面房地产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合规模经济[3]。国内对于房地产规模经济效应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讨论的还是规模经济效应的如何实现以及定性的研究房地产产业是否可以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少部分做定量分析的有周颐和陈艳丽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评估,得出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的结论[4]。张巍则将产业组织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探讨了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由分散向适度集中转变的政策思路[5]。
二、理论基础
马歇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 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函数关系,生产同一产品,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设备效能的发挥是随着大批量生产而逐渐增加的,人的管理潜力也是随着规模的扩张而被开发和利用[6]。目前研究房地产企业效率方法应用最多的分析方法主要为传统的超对数成本函数法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在信息不透明、部分数据难以获得的情况下,应用DEA方法对规模经济进行研究也就成为首选的最为有效的方法[7]
三、数据分析
(一)DEA 步骤
本文选取的决策单元是2011年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的2011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100强测评榜单上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四家公司。分别为第一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恒大地产、第五十名花样年控股和第一百名同济科技。
第二步是确定各个投入产出因素。房地产企业规模主要体现在资产投入及人员投入上。而营业成本直接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把员工数(S)、营业成本(M)及总资产(C)作为系统的输入指标。资本收益水平和获利能力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重要依据。因此,引入企业的净利润(R)作为系统的一项产出指标。另外,资本市场讲究的每股资本都能带来最大的收益,所以利润率(V)也属于本文研究的产出因素。
第三步是确定决策变量。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权重;DEA方法要求权重之和为1。运用C2R模型来建立目标数求解(E为效率指数)
(二)求解DEA模型
以万科地产为例,根据表一数据代入(1)式。应用EMS-DEA模型求解软件解出结果得E=1,则DEA有效。说明了万科地产的企业规模已经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依次把其余三家企业的数据带入到(1)式中得到各自的效率值E,恒大地产为0.975223;花样年控股为0.772341;同济科技为0.825049。其余三家企业中都DEA无效。
四、结论
应用DEA模型对我国四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个结论。(1)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利润产出不足的情况。在投入合理的情况下,存在利润过小及风险过大的情况。(2)我国房地产企业整体属于风险厌恶型。在利润与风险不能兼得时,企业多选择降低风险为主,这也是利润产出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为探讨房地产企业最适规模提出了新的着眼点,尤其将风险纳入考虑范围。对于企业自身,应该在实践中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及宏观经济环境,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适当规模。
参考文献:
[1]Brent W. Ambrose, Michael J. Highfield and Peter DLinneman.Real Estate Economics [J]. Real Estate and Economies of Scale:The Case of REITs,2005, 33,(2):323-350.
[2] Michael Decaney .DEVANEY.Econmic efficiency multi-productstructure: the evidence from Koreanhousebuilding firms[J].Journal of Housing of Economics,2002,31(3): 301-317.
[3]Danielle Lewis,James R. Webb.Potential cost synergies from banks acquiring real estate brokerage services [J].J 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7,(31):2347-2363.
[4]周颐,陈艳丽.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3):165-167.
[5]张巍,赵彦辉,陈伟.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房地经济,2009,(5),48-51.
[6]威廉・博伊斯,李自杰.新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7]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 连锁企业 规模扩张 分店规模经济 公司规模经济
连锁经营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之后,连锁经营厂商持续保持年增长近50%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的增长水平。如今连锁经营正在向规模化、高市场集中度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外连锁企业在规模扩张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世界著名的连锁企业凯马特公司、八百伴以及我国的郑州亚细亚、北京城市之光、天津永昌、福州华榕等均因盲目扩张相继吞下了失败的苦果。其失败的原因表现为多各方面,但是,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对企业规模认识上的误解。
一、连锁企业规模经济的理论梳理
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商店的规模经济会受到某一地域市场规模的限制,如它所在地区的人口、经济发展程度和消费水平等。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当一个商店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规模若继续扩大可能会越来越不经济。虽然一家企业通过开办连锁店可以冲破地域的限制,在企业层次上获取更大的规模经济,而一家独立的商店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它无法摆脱所在地域市场规模的限制。显然,企业规模扩大的首要原因并不在于成本,而在于需求方面的约束。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理论界认为,连锁企业规模主要是通过采购成本的节约、固定成本的分摊、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和单位面积交易量的增大等多个方面影响其成本与效益。他们认为,连锁企业的规模经济主要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整体企业的规模经济,另一个是企业各个网点的规模经济。当连锁企业只有惟一一个网点时,这两个层次合二为一。当商业企业通过开办连锁店的方式扩大规模或涉足其他行业时,这两者就不一致了。
国内学者虽然将商业连锁企业规模分为单店规模、企业集团规模、分店规模和商业聚集规模等层次,但人们普遍仅从一个层面评价企业的规模经济,或认为企业规模扩张的关键在于单店规模,单店规模经济是基本形态,是其他规模经济的基本要素;或认为,单店规模或企业集团规模扩张有一定的限制,而分店规模扩张的空间和潜力较大,尤其是利用品牌、统一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分店规模可进行更大的扩张。
本文把连锁企业的规模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公司模型,一个是分店(网点)模型。公司模型是从经营管理的解度提出的,又可以称为经营管理型规模经济,其形成原因是公司的经营管理。分店(网点)模型是从营业面积、经营商品品种、数量、经营设备、经营过程角度提出的,分店规模取决于本地市场的人口、购买力、消费者特征、多样化需求、政府政策等,可以称为市场需求型规模经济,其形成原因是市场需求变化规律。
单店规模经济是随着单店企业经营要素的扩张,即营业面积、经营商品品种、员工数量等的增加,而造成的单店商品的经营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一种趋势。
连锁企业的分店规模,实质上反映的是投入产出关系。笔者认为,分店模型就是一个实物的投入产出关系,即在既定的投入(包括固定资产、经营商品品种、数量、劳动力等)下追求使用价值的实物或服务产出最大化。这一模型反映的是分店的经营条件,体现技术规律的要求。分店规模经济是指通过在不同城市、地区及国家增设分店而达到规模扩大的目的。然而,分店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分店的经营成本和本地的市场需求两个因素。
从成本因素看,随着分店经营规模的增加,经营商品中所包含的固定成本不断下降,其他投入品的使用效果不断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最后在达到了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时候,产品的平均成本是最小的,分店的规模则可以称为经济规模.
从市场需求因素看,市场容量的大小是确定分店经营规模大小的重要依据。企业应充分地进行市场调查,除了综合考虑产品市场容量、同类企业个数、进出口限制、市场规模壁垒等因素之外,还必须认真研究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消费者偏好变化趋势、消费者层次及其数量和支付能力的高低等因素。
上述分析说明,分店规模经济是围绕成本和市场需求来展开的。判断一个分店是否达到经济规模,主要是看它的投资规模和产出规模。
二、中国连锁商业企业做强、做大规模的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规模扩张在企业之间普遍展开,为了达到经济规模,新建设的大型连锁企业大多把最终分店规模定位在国际公认的经济规模水平。 与此同时,一些尚未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纷纷通过追加投资和进行技术改造来提高原有的经营规模。然而,并没有明显的数据可以说明,达到经济规模要求的企业比那些没有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更多的数据只是表明,在同样的规模平台之上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盈利能力。企业的最终追求目标是利润率,并非经济规模。因此,我国连锁企业不应只是进行分店扩张,而应靠自己的知识积累、管理积累、品牌积累进行扩张。
1.科学认识连锁规模扩张的内涵,真正实现规模优势。我国零售企业早已进入微利时代,连锁企业要在低利状态下生存和发展,必须在降低成本和经营费用上下苦功。没有低成本为基础,低价格战略无疑是无源之水。只有商家把降低成本所获得的利益与消费者共享,才能实现商家与消费者的“双赢”。为此,商业企业只有在资金、管理、信息等方面发挥较大的整合优势,保持企业规模扩张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相匹配。即市场决定扩张规模,能力决定扩张速度,确保对扩张企业实施良好的经营和有效的管理。
2.重视分店的盈利能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分店增长速度、规模扩张与公司规模扩张的关系。过快的增长进度与规模扩张都是不切合实际的。这一点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在没有找到恰当的扩张路径的时候,就一味追求分店规模扩张,结果其盈利能力不能得到保证,实际上浪费了资金和人力、物力,使企业经济效益全面下滑。所以,连锁企业应在分店盈利能力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适度追求公司规模扩张;在找到可靠、有效的扩张路径的前提下,追求规模效益。长期来看,分店的盈利能力甚至要比规模扩张更为重要。
3.通过资产重组、并购,构建大企业集团。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主要基于市场的并购和重组。国内连锁企业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的道路,通过跨区域发展的加盟、兼并、收购等扩张方式,以大企业集团优势将一些散、小、效益低的企业通过加盟、委托管理、兼并、收购等方式,“吸引”到自己“阵地”上来,大企业集团通过输出品牌和管理,迅速实现了连锁公司低成本的市场扩张,商业信誉、管理技术、商业采购配送等无形资产得以充分发挥,并且借助于小企业的自愿加盟,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完善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也使小企业的网点、职工等有形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4.按标准化、一体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进行连锁规模扩张。连锁经营与一般的单体企业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把所有的连锁分店在店名、店貌、商品和服务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必须做到统一店名、统一店、提供统一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实现商品采购、配送、批发、零售的一体化,将所有的商业基本活动都纳入到连锁体系之中。可以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这就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同时购销职能的分离是连锁经营的一大优势,它可以实现连锁总部与门店专业化的分工。
参考文献:
[1]郭冬乐等:中国商业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26~228
[2]庄贵军 冯根福:中国百货零售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0(9):23~26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4.产业及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产业与产品的概念。在房地产产业经济运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则不十分明显,甚至不存在规模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乔梁.规模经济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规模经济 施工企业 应用策略
国内建筑企业产业集中度目前只有4.5%,产业集中度低,一方面极难达成规模经济与利润率的效应,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企业为同一工程过度竞争。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无差别化,众多企业以相同的组织形式、相近的管理方式、相似的生产水平开展竞争,使得企业无力(或几乎无力)控制价格。为了扩大规模,各建筑企业竞相压价、恶性让利、甚至诋毁内耗,其结果严重阻碍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导致企业利润率过低,产值利润不同步。
一、施工企业规模经济的内涵
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生产成本取决于企业经营的规模,二者之间相互变化的关系称为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又称规模节约,是指因生产规模扩大,企业的生产成本递减,从而实现了节约,提高了项目收益。因行业不连续性的特点,如果短期内规模扩张太快,企业消化不了,又容易出现因管理水平停滞不前而引起成本上升,降低了规模经济的低成本可能带来的收益,所以规模一定要适度。目前,我国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年完成值能力在45亿元左右,单项工程的施工规模应该达到5 000万元以上。
面对过度竞争,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一方面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市场经营策略,精心筛选项目,培育市场能力,利用差别化优势稳妥扩张;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施工管理能力,积极开展科技开发,注重成本核算,通过管理创新获取规模经济利润。
施工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性可以从内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两个方面来分析:
施工生产规模的内在经济性。施工生产规模内在经济性是指一个工程项目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这主要体现在施工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两大方面:
1. 施工生产技术方面,表现为:
(1)在一定的限度内,施工生产规模扩大,可以采用更大型的现代化施工机械设备,从而可以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节约投资,降低成本的企业目标。
(2)施工生产专业化效益。随着施工生产规模的扩大,工程施工组织内部分工更加精细,这就可以为使用高效、专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提供条件。
2. 施工组织管理方面,表现为:
(1)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说明,有些生产要素必须达到一定生产水平才能有效率地使用,当施工生产规模很小时把这些要素分割为更小的单位,不是完全丧失其在施工生产中的有用性,就是丧失一部分效率。
(2)施工生产规模扩大后,由于内部分工更加精细,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相对比例,同时使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程度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3)由于施工生产规模大,能够在大批量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获得价格上的优惠。
二、提高施工企业规模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
因建筑产品具有单一性和不可逆转性,所以专业化队伍才会赢得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经济,必须要从源头做起,强化企业承揽项目的能力,注重区域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适度向其它行业挺进。
1. 核心产品专业化
产品专业化,可以表现在对特殊工程的承接能力上。实现核心产品专业化,就是要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创新的同时,依靠技术创新,加大关键领域的科研开发,力求快速攻克和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加强企业核心技术的提升,形成核心专业技术优势,实现主营业务专业化、标识化,使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形成产品差别化优势。
2. 产品适度多角化
随着企业对扩大规模的欲望日益强烈,企业开始寻求新的业务组合来平衡收益,希望通过多角化经营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和减少不确定性。
3. 市场结构区域化
项目因区域集中而增加的收益,可以抵消因过度竞争造成的部分利润损失。区域化可以降低间接成本,如队伍调遣费、人员差旅费,以及因为市场的熟悉程度而减少了经营投入,并且有利于企业优势资源的集中使用,能杜绝管理上的漏洞,以质取胜,形成良性滚动。
三、提高规模经济的施工管理能力
随着规模的扩大,如果不适时进行管理创新,培养与大规模经济相适应的施工管理能力,不但不会形成规模经济,而且会在收益递减的同时,因质量、安全、工期等多方面管理不力而陷入困境。
1. 组织结构扁平化
工程项目越大,管理大量雇员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就会越困难,作业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整理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如果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或管理信息反馈困难,造成政策指令和执行信息不对称,就容易损失大规模应该带来的规模经济。所以在组成项目部时,一定要组织结构扁平化,易于信息的对称交流,便于及时处理问题。如果目前的管理层次太多,已经影响了指令的执行,就要毫不留情地进行机构改组,精简管理人员。但是,组织创新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保证规模经济的实现,所以不管如何精简,都不应该减掉与企业竞争力有关的人员,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的人员永远都是企业发展的最有效资源。
2. 科技创新指标化
目前我国建筑业从行业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来看,靠单纯增大劳动力和资金等投入规模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已无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才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要瞄准建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在建工程,加快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和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 非技术环节外包优先化
任何企业的产品都有其价值链,建筑产品也是一样,我们只是依靠中间部分分项工程或个别环节来实现盈利,而其它分项工程和其它环节则属于从属地位,是难以盈利的,将不盈利的非技术环节外包出去是最好的选择。以外包的方式来有效运用外部的人力资源,如有资质的合格民营建筑企业,用以降低项目直接费中的人工费用、工程间接费用和市场经营投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炭企业规模化;煤矿安全;规模经济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自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近两年,由于全球经济低迷,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慢,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极不乐观:煤炭市场疲软、库存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仅2013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亏损面达22%以上,同期利润下降40.3%。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煤炭企业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抓紧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大型煤炭基地,加强煤炭企业规模化经营。喻勤娅(2009)也论证了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相当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是煤炭企业的必由之路。各煤炭集团为了企业长远发展,争抢能源,纷纷进行煤矿兼并重组,企业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是否可以只考虑大规模大利润就可以进行兼并,这些都值得企业深思。
1 煤炭企业规模化的重要性
保罗·萨缪尔森是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认为:“导致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以哈罗德·德姆塞茨和贝恩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集中研究了企业规模与利润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市场结构中产业集中度高的企业,企业规模与利润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利润率随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增加,利润率随企业的规模扩大而增加。
煤炭属于资源型行业,具有不可再生性,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煤炭行业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多、小、散、差"的局面,导致政府监管困难,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研究: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市场中,如果生产相同产品的前4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为40%以上,竞争秩序才可能趋于正常。如果市场集中度低于40%,就会出现无序竞争现象。截至2008年底,我国煤炭行业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约为24.1%,同年美国前产煤企业的行业集中度约为60%,俄罗斯与印度的行业集中度更高,分别达到95%和77%。作为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之一,中国煤炭产业的集中度明显偏低。不管从煤炭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还是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来看,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企业规模化都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煤炭企业规模化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
煤炭企业是指主要从事煤炭产品的采掘、生产、加工和辅助工作的企业组织形式。煤矿工人生产作业主要在地下,劳动强度大,因此对安全管理的要求高。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保障,也是国家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煤炭企业规模化经营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煤炭事故的发生。自2009年山西省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至今,我国煤炭资源整合历时5年,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加强大中型煤矿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在有效产能上升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2010年,全国共有2045处小煤矿被关闭,2亿吨落后产能被淘汰。2011年,全国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429家、淘汰落后产能4272万吨。2012年,全国又关闭小煤矿628处、技改提升小煤矿662处、淘汰落后产能9780万吨。经过这一系列的关闭、淘汰、提升之后,我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3 我国煤炭企业规模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规模经济即规模经济的有效性, 是指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而使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经济效益得到提升的情况。若产品平均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上升,则称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在规模经济,另一种是外在规模经济。内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由于单个企业因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外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由于企业所在的整个行业规模的发展而间接带来的收益。煤炭企业规模经济表现在:集团化运作可以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节省很多谈判费用,可以把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比如,一个10万人的煤炭企业,可能只需要5个人组成一 个小组负责企业的财务核算;假如把这10万人的大煤炭企业分成功100人的小煤矿,就有1000家,即使每个企业只需要1个财务人员,1000家就需要1000个财务人员。这样算来大集团的成本比一个个小企业的的低很多。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效益就会相对提高。
多元化经营是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它具有规避经营风险、降低交易费用、产生1+1>2效果的作用。但多元经营是有条件的,当企业经营规模较大、市场覆盖率较高(一般在25%以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同时具有开拓其他行业的技术、管理能力等时,进行多元经营是可行的。但就我国煤炭企业的现状看,我国一些煤炭企业除了经营煤炭运销外,还经营房地产、酒店、生物药品等跨行业大且技术要求高、毫无关联的业务。这样难免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都确立不起优势,并且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企业进入不熟悉的行业搞多元经营,由于缺乏竞争优势,缺少必要的知识,无必备的经验,也就很难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甚至还会把原有的优势丢掉,降低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处于竞争的劣势。
【参考文献】
[1]李少林,叶秀东.煤炭行业集中度对煤矿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1)
[2]卫民堂,张文军.规模经济的有效性[J]:概念与分析.现代管理,200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