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经济案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5 17:05: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案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区域经济案例

第1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案例教学法;教学质量;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与区域经济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从特点上来说,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区域经济学中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法将传统课堂上的教师单向讲解变成强调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与教学过程中的举例。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起步较晚,相关案例的不充足,以及缺乏针对性和新鲜感的案例,不仅与当前社会经济活动脱节,而且也影响到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角色的科学。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应用型和综合性。所以,在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尤为重要,不仅还可以拓展学科领域,加强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在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国际化视野,可以从全球化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区域经济教学中的应用和选择

案例教学法在区域经济的教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更高效果和质量的教学。案例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中的运用主要包括热点讨论、专题讲座和亲身实践等形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阶段采取合适的方式来进行分析,不能盲目的套用某种教学方式,而是将之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专题讲座

利用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待区域经济学方面的观点和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其他学校和知名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邀请一些比较知名的人士,或者是其他学校的老师,甚至是一些专家、企业家和政府人员来进行相关的专题讲座的开展。采用除自己老师之外的人来进行专题讲座,有助于不同观点的阐释和沟通,可以更多的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专题讲座的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不同的经济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通过不同的观点的探讨和分析,使学生可以更多的打开思路,有助于区域经济教学质量的提高。

2、热点讨论

积极的参与和讨论,不同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势必可以激起学生灵感的火花,凸显学生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热情和兴趣。讨论是一件很多学生都乐意参与的事情,真实的热点问题发生的背景和基础都是大家乐于了解和感兴趣的,这种真实性带给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是一件可以更好的提高区域经济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一些章节或者某个问题的系统讲述之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选择当前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个热点提出相对比较综合的案例,提出一些观点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教师在讲述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章节之后,可以提出当前比较热门的西部大开发问题,某个省份的开发问题等,来激发学生激烈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讨论。

3、亲身实践和案例报告

亲身实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开展课外活动,提高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的另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积极主动的在课堂基础之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调查以及对企业的参观等方面来加深和强化课堂知识的消化。使学生不仅要了解到课堂上的知识,还要了解课堂知识的课外实践运用。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从更直观,更深入的角度来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之后的案例报告的讨论工作。案例的讨论并不是仅仅阐述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而是在分组的基础上要了解其他小组成员的报告内容,围绕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提供各自的分析内容,也可以针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法的分析和讨论。对于区域经济学的学生而言,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对于每个人的认知和思想角度都是不同的,所以,案例报告的不同角度分析,可以使学生不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更有效的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完善自我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的互补。对于小组讨论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知识和观点的阐述着,同时也是接受者。这种双重的身份不仅使学生避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思维之中,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团体合作,以及增强自我知识,完善自我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和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中的运用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有着无与伦比的优点和好处,但是案例教学法并非解救一切的良药。案例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只是一种工具和方式,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区域经济学虽然属于应用型的学科,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的理论,而这些基础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还是解决经济活动中区域经济的重要理论。所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只有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才会产生最好的效果。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对于学科的基本体系和脉络的清晰,才能更好的将之运用到实际问题上,对于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的区域经济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是真正的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提倡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利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在案例教学的运用中,需要针对各个教学章节,教师在通过多媒体完成基本的理论知识的传授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采用实验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互动式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提前预习案例材料,并准备相应的提问和发言,这样,才能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像个演员一样置身于案例的具体角色中,进行踊跃的发展和讨论。而教师则需要善于组织学生参加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并加以评论和指点。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个人准备;小组准备和观点验证;全班就话题和材料展开讨论;个人思考并将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人的框架内。在采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需要强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不能将书本内容简单的“复制粘贴”到电子形式上。声、光、影的系统结合,通过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经济现象,以及模拟采集的经济数据全过程的演示,来引导学生主动的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更直观具体的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目的。

案例教学法的讨论和分析,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等方面的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中的运用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我的知识储备,提高对社会热点经济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关注和了解,以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案例数据库储备。只有充分加强和重视案例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中的运用,才能使案例教学法发挥最大作用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迎霞.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1(09).

[2] 姚春玲.区域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03).

第2篇

关键词:政府主导;区域金融;产业化;演进路径

Abstract:Finance plays a key role in modern economy. To achieve the convergence of finance and economy,local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finance and develop it as an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dustrializa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role of leading,organizing and coordinating to optimize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build trading platforms for investment information and financing information.

Key Words:government leading,regional finance,industrialization,developing route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2-0041-04

一、引言

区域金融服务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地方金融业乃至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金融产业化程度又反过来影响金融服务效率。在目前情况下,我国许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县域或农村,由于金融产业化程度不够高,金融服务效率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现状的改善和发展。对于如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刘剑峰(2010)认为,产生金融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目前主要是生态环境较差,区域经济难以吸纳金融机构和信贷资金的进入,造成区域金融竞争不充分,因此,首要问题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沈军等学者(2006)认为,优化生态环境需要支付一定的前期成本,后期会逐渐获得回报和社会效益,但优化生态环境只能由市场主导。而在刘福毅等(2009)看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化生态环境、打造诚信品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等服务实质上是一种公共金融服务,须由政府主导、创造和提供,一旦金融产业进程完成,这种公用金融服务可向商业金融服务过渡。王广谦(1996)等认为,区域金融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金融产业化程度不够,金融服务效率会随着金融产业化程度提高而提高,解决途径是要把金融业作为现代产业来发展,实现金融体系多元化,形成充分竞争。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产业化初期必须由政府主导,营造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足够的机构进驻,提供更多更方便的金融服务。山东省青州市政府所主导的区域金融产业化实践,便证明了这些观点。

二、青州市推进金融产业化的背景介绍

2010年,山东省青州市以342亿元的GDP、18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进入全国百强县的第76位,比2008年首次进入时提升了11个名次。而支撑青州市步入百强县行列的主要力量是农业产业化和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个体和私营经济。但在2005年之前,虽然地方经济实力与当时的百强县差距不是很大,但金融服务水平、规模和质量却存在较大差距。当时全市只有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3家会计、咨询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担保机构空白;而且,“追大弃小”成为各金融机构信贷运营的通病,“三农”经济以及中小民营等企业被长期排除在金融服务领域之外。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青州市存贷比由51.75%下降到41.37%,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始终在20%左右徘徊,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普遍存在,相关案件执结率不足80%,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到令人痛心的程度。受金融约束的影响,2001年,青州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有77.7亿元,在潍坊辖内12个县市区中排名靠后。

形成金融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一是严格要求抵押担保的正规银行信贷制度,与各经济主体普遍缺乏抵押担保条件的实际相冲突。据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以下简称“青州支行”)2006年10月的专题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200家企业中,有78%的小微企业无法提供令金融机构满意的抵押担保条件,更找不到专业化的担保;近九成的企业通过复杂的企业相互担保、借助熟人渠道获得贷款。二是金融生态环境不良。企业改制时期,青州市破产企业33家,涉及银行、信用社贷款6亿元,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比较严重。银行放款收紧了口袋,经济、金融进入逃废债务与信贷惩罚的恶性循环之中。三是经济与金融缺乏中介衔接和呼应。2001年,青州市仅有1家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信用评级、担保机构,中介机构的缺失使银企合作困难。众多企业由于缺乏抵押担保而得不到银行贷款,存贷款比例低,区域资金外流。四是金融服务资源处于分散、分割和低效率状态。同全国的情况类似,2005年,青州市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都属于“条条”管理;为数不多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地方准金融机构则呈现“块块”状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尚未面世;一些自发成立的企业互助担保和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等也尚未被正规金融体系完全接纳,有限的金融资源处于严重分散、割裂状态,无法形成一个与经济发展同步的有机金融整体。

基于上述问题,当地人民银行意识到,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任由金融滞后经济发展,任由区域金融生态恶化,任由金融服务资源缺失、割裂现象存在和蔓延,区域经济发展就难以获得有机的金融产业的支持。经过综合分析,政府和人民银行一致认同,区域金融产业化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但区域金融的产业化是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和单一组织所能推动、优化的,需要借助政府这个强有力的组织来推进、展开。自2006年,青州支行向当地政府做了专题汇报,得到了高度认可和全力支持。从此之后,便开始了至今仍在进行的区域金融产业化发展历程。

三、青州市推进金融产业化的基本策略及其成效

2006年2月,受市政府委托,青州支行起草了《关于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青政发〔2006〕2号),迈出了区域金融产业化的第一步;紧接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陆续被组织实施。2009年5月,《青州市农村土地和旅游景点承包经营权收益、住房及大棚、果园、山林地上附属物产权抵押贷款暂行办法》颁布实施,扩大了贷款抵押担保物的范围。2009年6月,青州支行起草的《青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打造一流金融品牌、发展地方性金融产业的目标。2010年7月,对金融市场信息载体、市场协调、市场中介服务等非标准化金融服务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建立了隶属市金融办、全额拨款股级事业单位的青州市金融服务中心,成为市内、外金融机构和本市企业交流合作搭建的金融服务平台。

但政府意志还需要细化、落实,才能转化为区域金融产业化的实际行动,真正服务于经济发展。对此,青州市搭建了“三块平台”:第一块是银企合作服务平台。为外地股份制银行免费提供办公场所、金融产品展示和业务咨询等服务,并开通了“青州市银企合作信息网”,培育市场客户资源,征集融资项目,开展多形式的融资项目对接活动。第二块是金融服务中心运行平台。青州市政府成立了由人民银行、银监办、法院、金融办、各金融机构等部门组成的协调处理小组,免费向人民银行、驻青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外地股份制银行等开放,制定《金融服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服务规范标准和中心服务工作流程。第三块是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平台。青州市用实际行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2010年9月末,由政府牵头,成功协商解决了农业发展银行855万元的棉花经营性挂账,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同时,地方政府与青州支行共同推动辖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职能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建设中小企业“信贷孵化”和“上市孵化”体系;组建地方金融业协会,定期开展活动,研究金融问题和发展思路,推动本市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

经过五年来多方持续努力,青州市区域金融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10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17.5亿元和209.7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61.2%和317%,存贷比持续攀升到66.06%,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青州市各类金融机构已发展发展到4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5家,各类投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92家;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09%。2009年4月,在“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青州市被授予“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称号;2010年,又获“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称号。得到金融强力支持的青州市地方经济也迅速恢复活力,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42亿元,财政收入18.1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94亿元和11.6亿元;增幅分别为131.4%和178%。自2008年以87名的名次重新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后,2009年位列82名,2010年攀升至76名,青州市经济金融综合实力快速提高。

四、青州市区域金融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

金融要产业化,首先必须吸引足够数量和种类的金融服务机构进入,而凭借青州市2005年以前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信用环境,仅依靠市场调节,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一般情况下,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金融机构拓展金融服务市场,总是优先考虑有效承贷主体多、信贷投放安全、经济金融信息畅通的区域。而青州市谋求区域金融产业化的关键要素大致有如下三点:

(一)政府主导

一般而言,诚信意识强和司法环境好的优质生态区域,信贷资产安全性相对高;反之,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较恶劣,金融业必然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威胁。2005年以前,青州市普遍存在逃废银行债务现象,而且案件执结率非常之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徘徊20%左右。这是导致银行存贷比长期偏低、金融机构网点稀少、金融服务短缺的根本原因。反观2006年至今的情况,由于青州市政府看到了症结和问题所在,意识到金融生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将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列入对各镇、市直各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的范围,督促各镇、市直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要求司法部门与金融部门配合,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打击力度,提高金融案件的执结率,对信贷投放给予一定奖励,给金融机构以稳定预期,进而形成了金融业务快速成长、业绩不断攀升的良好局面。

(二)激活金融要素

青州市在区域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先后制定增加信贷投放考核奖励办法和贴息政策,确认各类产权并推进抵押贷款办法,引导各类金融要素集聚,促进银企对接,吸引股份制银行进驻,鼓励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会员制、政策性和商业性担保公司,着力打造青州市金融产业集聚区。正是有这些合理的激励措施,吸引了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5家股份制银行的正式入驻,各类会计、投资咨询等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到107家。在2010年10月15日的青州市银企信息交流会上,151个重点企业和建设项目共获得银行37.36亿元的贷款意向,年末对接成功121个,贷款达23.2亿元。

(三)搭建公共平台

青州市搭建的金融服务中心,是集政策协调、信息、保障和中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各类金融机构免费(提供)信息,免费承接外部邀请等服务,将“条条”金融与“块块”经济融合在一起,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青州市银企合作信息网的运作,则培育了市场客户资源,在项目投融资之间搭建了有效平台。青州支行和中小企业局将联合推动的350家小企业信用评定结果张榜公布,对优良企业优先协调银行贷款,间接提高了企业诚信意识,树立区域诚信品牌。正是有了这种形式多样的信息平台,降低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交易成本,增强了经济与金融的契合度,进而形成了分工有序、互为补充的区域金融服务格局,形成各种金融力量持续进入的“洼地效应”。

总之,青州市在区域金融产业化过程中,基本遵循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畅通金融信息、银企对接充分、信贷投放规模增加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青州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持续提升的基本动力。

五、简要结论

尽管青州市政府所主导的金融产业化还刚刚起步,但在短短5年之内,经过多方持续的努力,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开展银企对接,对称信贷交易信息,就使得青州市金融发展格局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这样三点可供借鉴的基本经验:第一,政府及人民银行在区域金融产业化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主导、引导、组织和协调的角色,借助政府行政力量,并通过提供公共金融服务来营造金融产业化的条件,启动、加速区域金融产业化进程。第二,要改变金融业低效率的状况,必须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创造信用资源等手段,需要对分散、割裂的金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变社会信用资源的分布状态,提高交易效率。第三,区域金融产业化必须依据其基本逻辑,合理递进,将政府行为与市场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在增加公共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适时根据实际情况促进公共金融服务向商业化金融服务的过渡。

参考文献:

[1]刘福毅,刘倩,陈关庆.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诸城金融服务站[J].金融发展研究,2009(10).

[2]沈军,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J].财贸经济,2006(01).

第3篇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投资动机;投资分配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038-04

1.引言

过去20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显著增长,加速了生产要素跨国界地自由流动,进而是传统的以要素不可流动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失去了解释效力。这些结果可看作是跨国公司海外生产活动的分配及动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探究同一经济一体化区域下,非成员国海外生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就可以清楚地阐释跨国公司在此番一体化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简称FDI)的效果。

由于欧洲悠久的经济一体化历史以及美国在此市场一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早年有关FDI的经济一体化效应的研究大多仅限于美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但自1980年代中期起,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欧洲经济一体化也不断深化,这样,有关日本在欧洲的直接投资及美、日FDI的比较研究产生了。特别是与日、美跨国公司在欧的活动有关的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效果,为管理学者及实践人员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启发。由此,本文探讨了日、美自1975年起对欧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变化的方式和原因。

2.文献综述:经济一体化及日、美对欧洲的FDI模式

经济一体化理论建立在巴拉萨的理论成果(Balassa,1961)基础上。其他学者如罗伯逊(Robson,1987,1993)、EI-Agraa(1977)等都对该理论进行过详细地阐述。经济一体化及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最初由传统的贸易理论发展而来,它们假设市场完全竞争,并将生产的区位分布作为第一要素(伊姆布里娅尼,Imbriani and Reganati,1997)。相比之下,国际生产理论介绍了不完全竞争市场,而将跨国公司视为其中的一个组织上的层级机构,使跨国界的中间产品市场内部化,进而主要关心生产效率的分配问题(Dunning,1993)。

Srinivasan和Mody(1998)根据美、日从1977到1992年对欧共体10国FDI流出量的数据,发现东道国变量(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凝聚要素(先前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基础设施)、经济开放程度及国家风险是解释日、美对欧共体国家FDI的重要变量。Neven和Siotis发现,日、美两国1984~1988年在四大欧共体国家(法、意、德、英)八个产业部门内的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技术资源,它代表了日、美与东道国之间研发程度的差距。

依据1980~1990年间EC在日、美FDI存量(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类型的数据分为两种,即流量和存量。FDI流量指FDI在一段有限时间内的数量,通常以年为单位;FDI存量指初期开始的FDI累积数量)中所占份额的数据,Buigues和Jacquemin研究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间互补关系方面,日、美两国有共同之处。然而,非关税壁垒是日本对EC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但对美国企业而言却不尽然。除此之外,根据日、美1984~1989年间对欧共体的直接投资数据,Clegg和Scott Green(1999)发现一体化区域内技术密集水平对日本的投资决策具有高度的影响,而这一变量对美国FDI却有着消极的影响。他们还发现东道国公司税率积极影响着日本FDI,却消极地影响了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基于经验式的研究,影响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已变得越来越多维化,它从一国变到另一国、从这个产业跨到另外一个产业(Casey,1998;Seyf,2001)。

3.假设前提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日、美MFDI的影响建立在以下假设前提的基础上:①与日本对欧洲的MFDI相比,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美国在欧洲制造业FDI分布产生更大的影响。②日本对欧洲MFDI的决定因素更多地受它在全球MFDI的变化的影响――这是与其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相比而言的,因为后者对日本MFDI的影响并不显著。③决定美国对欧洲FDI的因素,与它受在全球FDI变化的影响相比,更多地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因为后者对美国MFDI产生很大的影响。④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日、美对欧洲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差别不大。

4.数据与研究方法

4.1 因变量

因变量是指五种产业部门与日、美1975~1996年对世界制造业FDI总存量的比例。使用FDI存量取代流量的主要原因是每年FDI存量的变动比流量更稳定些。由于本文鉴于一体化区域的扩大(1973年爱尔兰、英国加入一体化区域,其后1986年西班牙也成为EC成员国),预计到日、美FDI模式可能会发生重组,因而数据包含了1975~1984和1985~1996两段时期。这样做的基本原理不仅在于观测样本容量有限,而且在于1985年内部市场计划(IMP)的启动,以及1985年美、日、英、法、德五国集团(G-5)财政部长及五国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第一次会议(达成了有名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发生急速升值。

4.2 自变量

出口强度、全球化、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税率、基础设施、通胀率(INF)等是自变量,反映了本国与东道国相互作用的特征,其中的解释变量包括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把它们分为自然资源、市场、效率及战略性资产寻求几类。由于无法把某些变量,特别是在L和I之间或者是市场和战略性资产寻求间进行清楚地区分,所以有些变量不止用于一种优势。

4.3 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布莱克(Bryk)和劳德布什(Raudenbush)创立发展的阶层式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对假设1进行检验。主要原理是得到回归参数的最佳估计量,模拟不同层次水平间的影响,并将方差和协方差部分从嵌套的数据中分离开来。由于HLM采用广义贝叶斯线性模型(Lindely、史密斯Smith,1972),通过用较高水平或集团的信息来估计较低水平或个体的回归参数,所以可以导出最佳的估计量(Vancouver et al., 1994)。HLM还提供了回归系数估计的迭代最大似然法。因为随即误差非独立且在估计方程中是非恒定的,方程中低水平模型的截距和斜率就变成了高水平模型的结果变量,所以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在此处不适用(布莱克和劳德布什,1992;霍夫曼Hofmann,1997)。

对2、3、4假设进行检验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我们采用下列假定进行两阶段(广义线性回归)估计:①所有跨国公司都受相同区位优势的推动。②它们受世界或区域经济环境影响的水平相当。③跨国公司首先决定的是FDI的范围、程度(Barrell和Pain,1996),而后才决定如何跨区域或跨国家分布(Mody和Srinivasan,1998)。

采用两阶段估计方法的主要原因是修正由混合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产生的异方差和自相关。当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时,因为变量是由方差―协方差矩阵变换而来的,所以系数和相关系数并不具备清晰的含义(Neter et.al.,1989)。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日、美的方程进行邹氏检验1(即(ESSR-ESSUR)/K)/(ESSUR/(N+M-2K))。ESSUR=ESS1+ESS2, ESS1和ESS2代表回归方程1、2的残差平方和。ESSR表示合并1、2的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和M分别表示回归模型1、2的样本容量,K指合并方程待估参数的个数),对所得的系数等式采用标准检验。

统计结果:

(表1)显示了HLM的统计结果。表中列有方差部分的最大估计值。日、美在第一个时期FDI下,位于第一水平(产业内)的方差分别为2.2和5.4,第二个水平(产业间)的方差分别是5.6和15.4。这些估计值显示,两国FDI的方差大多数是来自产业间的,而非出自产业内部。而且,在第一、二两个时期,美国的制造业FDI的方差部分都大于日本制造业FDI的方差。因此,检验的结果是,假设1成立,即与日本对欧洲的MFDI相比,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美国在欧洲制造业FDI分布产生更大的影响。

(表2)和(表3)反映的是分析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方差膨胀因子(VIF)。其中一些相关系数在0.5以上,并且方差膨胀因子足够大2(“VIF的最大值超过10通常被认为多重共线性可能对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产生不当的影响”,Neter,et. al.,1990, p387),以致应考虑多重共线性问题。日本数据中的税率以及美国的GDP和税率数据或许是值得商榷的;但是由于这个变量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决定将其包括在内。

(表4)显示了对日、美在欧洲制造业FDI决定因素的回归结果。在日本制造业FDI的情况下,第一时期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和税率的估计系数在1%或5%的显著水平下都非常显著,并且第二时期除市场规模和税率以外的自变量的所有系数在1%或5%的显著水平下都显著。两个时期内劳动力成本、通胀率和税率的系数的变化方式说明,日本对欧洲制造业FDI的产业分布已经转向了在欧洲寻找更低劳动成本和更有利的商业环境。不仅如此,尽管出口强度在第二个时期成为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但GDP的变化仍然是最显著的。

GDP系数明显增大代表了日本FDI全面分布具有相似的模式,即从资源寻求转向了市场寻求。这似乎证明了,由于日本是欧洲的一位后来者,日本跨国公司与EU的关系更多是以贸易为基础的,而不是以投资为基础(UN,1990),而且它对欧洲的FDI自1970年代初就完全以开发欧洲市场为目标(邓宁,1994)。在第二个时期,一体化的影响、EXFDI与其他变量相比变得相对次要。换句话说,此次检验的结果能够预知到,EU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经使日本FDI的类型变为在EU那些日本已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产业(如汽车、电气和电子设备)进行的防御性出口替资,以及进攻性出口替资,目的是提升并使经营更加合理化。

因此,检验结果是支持假设2,即日本对欧洲FDI的决定因素与其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相比,更多地受它在全球MFDI的变化的影响。

在美国对欧洲制造业FDI的情况下,第一时期除税率和出口强度以外,所有变量系数在统计意义上都是显著的,这表明美国跨国公司投资欧洲的动机是基于其所有权优势的市场寻求型。但是,在第二个时期,反映市场规模的GDP的重要性明显降低,而税率、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在1%的显著水平上有所增加,这表明此段时期美国跨国公司的动机变为寻求高效率或战略性的资产。最引人注意的变化还是属一体化的影响了,出口强度在第一时期并不是重要的变量,但在第二个时期却变为了最具说服力的变量。在1960年代初期,美国大多数流入欧洲的FDI,以防御性出口替资为特征,在交易成本理论、寡头垄断理论的基础上供应当地市场(UN,1990)。这看似证明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使美国FDI类型改变为合理化投资和进攻性出口替资(邓宁,1988;UN,1990)。

应变量是制造业FDI在五类产业部门的份额,产业部门的最大年度观测样本容量为5。第一个(1975、1977年)样本观测值是由每个产业部门自相关修正时简化而来的(实际观测值是变化的)。

因此,检验结果是,假设3成立,即决定美国对欧洲MFDI的因素,与它受在全球MFDI变化的影响相比,更多地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

(表5)是对日、美方程的相关系数等式进行标准检验的结果。从统计意义上说,日本第一时期(1975、1977~1984)和第二时期(1985~1996)之间的FDI决定因素,以及美、日在这两个时期的决定因素,这些所有的情形可以拒绝零假设,即两段时期间及两国之间的决定因素在1%的显著水平下是相同的。但是,F值显著程度从第一时期的583降低到第二时期的274,这表明日、美对欧洲制造业FDI的差异已经变小。

因此,检验结果是,假设4成立,即鉴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日、美对欧洲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差别不大。

5.启示及局限性

我们的调查为FDI理论和管理实践者提供了用武之地。首先,经济一体化通过激发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在彼此之间进行更多的跨边界的经济活动,明显地增强了欧洲的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日本的情况而言,区位特征变量,如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税率在第一个时期在统计意义上都非常显著。但到第二时期,与O、L、I相关的所有变量都变得相当重要。而美国在这两个时期中有许多不同的趋势。市场规模、通货膨胀的重要性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发生了显著的降低,这明显地反映了市场寻求不再成为美国对欧洲制造业FDI的主要动机。它暗示了用全部O、L、I要素的配置解释FDI活动的折中范式,它仅关注三个要素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发挥了比其他FDI理论更重要的作用。

其次,对管理实践者来说,本研究或许并没能提供直接的应用成果,但是,它的确为反映日、美对欧盟FDI决定因素变化的战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日、美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的影响(EXFDI)只有在第二时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明显表明,从第一时期(1975/77~1984)到第二时期(1985~1996),欧洲经济一体化影响了日、美对欧盟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但是,一体化变量EXFDI与其他变量相比,它在第二时期对美国FDI的影响比对日本的影响更大。这意味着,由于美国对欧洲的投资有着较久的历史,因而经济一体化在第一时期,对在欧洲范围内重构原有的FDI产生的影响比激发新FDI的影响更深。相比之下,由于日本在1970年代初才开始对欧洲进行直接投资,而且一直以开发欧洲市场为目标,所以,经济一体化对日本制造业FDI的影响在第一时期并不显著,只有在第二时期才产生较深的影响。

本研究的缺陷不在于数据不易获得,而是检验经济一体化对FDI决定因素的影响非常困难。经济一体化对FDI决定因素的主要影响在于具体的产业类别,影响来自于其他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如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稳定程度,以及成员国之中或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企业内贸易。而非来自于一体化本身。对所有可能的要素进行全面考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一体化对FDI决定因素的影响。

6.结论

第二时期(1985~1996年)日、美对欧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与第一时期相比较,其相似的模式不仅可以由欧洲经济一体化解释,而且还可以由19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来解释。首先,经济实体(国家和企业)越来越紧密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以增强其竞争力。全球化促使经济联系的纽带更加紧密并且相互依赖,它又被自由化、市场开放及新技术进一步地激化。其次,日本跨国公司不断增强的全球化特征是另外的原因。由于跨国公司是在其国界以外开发所有权优势的主要力量,所以跨国公司相似的国际参与度导致了FDI相似的决定因素。由于重构和重造的帮助以及1980年代日元增值,日本跨国公司赶上并达到了美国跨国公司全球化较高的水平。再次,发达国家当中宏观经济集中的趋势也可以导致相似的FDI决定因素的模式。相似的宏观经济条件如生活水平、工作条件和收入结构,通过创造全球消费者和产品,为日本和美国提供了崭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跨国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2] 王述祖.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 王林生.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Promoting link―ages, United nations, Geneva and New York,2001.

[5] Ethier,Markusen,1996“multinational firms,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1;

[6]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Trends and Deter-minants,United Nations, Geneva and New York,1998.

第4篇

关键词: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综合分析

一、引言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发展,各国政府都更加注重如何提高自身对国际资源的吸引力及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指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把提升区域竞争力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国家或政府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和措施前所要考核的重要因素。由于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下游,居全国华东腹地,是中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过渡地带,安徽又是中国的大省之一,安徽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

二、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经济竞争力概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竞争力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定义:吴玉鸣等(2004)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区域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各个地区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与增长不断提高的能力;夏智伦(2006)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更广泛的市场上创造财富的能力;王纤纤认为(2013)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一种相对性综合能力,表现为该区域在市场上创造财富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把区域经济竞争力界定为是支撑一个区域持久发展的力量,是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拥有、控制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能力,是经济指标的综合体现。

徐绮阳(2013)运用因子分析对安徽17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增长趋势和幅度的主要因素,为安徽省提升经济实力和区域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价值。周涛涛(2012)从经济总量、人均经济量等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将安徽省17个市分成四类,对促进安徽省区域经济良好发展提出了对策。叶丽丽(2007)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安徽省的78个县分为五大类,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不降低经济效率的条件下加快落后地区发展,把区域经济差异控制在一定水平之内,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学者们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大都对省内市域、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研究,较少与周围的省份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选取浙江、江苏、湖南、河北作为安徽省比较分析的对象。一方面,这些省份与安徽省毗邻,处于相似的环境和邻近的地理位置,便于比较分析;另一方面,浙江省、江苏省、湖南省、河北省在某些方面比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借鉴性较强。本文依据相关的经济竞争力指标及指标值,运用对比分析与综合分析,对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为安徽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

三、安徽省经济竞争力的比较情况

本文以2014年国家及这五省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进行整理得表1。

由表1可知:安徽省与其毗邻的四个省份相比,在第二产业增加值,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这二个指标上取值较大;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处于中间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就业率,批发和零售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餐饮和住宿增加值,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这些指标值相对较低。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安徽省与其毗邻的省份相比在一些经济竞争力指标上较低,经济竞争力较弱。地区生产总值与其毗邻的省份相比处于最低的水平,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城镇人口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批发和零售增加额及居民受教育水平这些指标是相互影响的;第三产业,餐饮和住宿业,交通运输业等也是相互作用的。通过比较、综合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第一,与其毗邻的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即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扩大就业以及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安徽省城镇人口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批发和零售增加额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或者较低的规模,说明了安徽省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消费能力不足。这些经济竞争力指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就业率能够缓解社会压力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

第三,安徽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低,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够折射出一个区域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基础设施越完善越能拉动经济的增长,安徽省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较小,说明了安徽省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第四,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说明了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情况,对外贸易能够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利互惠,调剂稀缺与过剩,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安徽省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额处于五省中的中间水平,说明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不足,对外贸易经济市场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第五,工业增加值能够说明该区域的工业发展水平,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安徽省的工业增加值相对较低,说明了工业不够发达。

第六,技术市场是科技与经济之间的桥梁,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高科技事业的发展能力、加快科技的传播与科技人才的流动、发展商品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安徽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处于中间水平,说明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安徽省的教育普及度较低与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给国家提供多专多能的人才,创造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和人类发展,因此教育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很重要。

五、对策及建议

安徽省的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要继续保持;第一产业、对外经济贸易、技术市场发展处于中间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而在其他经济指标发展水平较低,可以借鉴毗邻省份具有优势的发展模式,同时发挥本省的优势与特色。

第一,安徽省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可以借鉴浙江省以提高旅游综合竞争力为中心,在旅游收益、投资规划、人才培养和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积极努力,在旅游产品上发挥本地区旅游特色,提高国际旅游竞争力。安徽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如合肥、黄山、池州等市有着许多5A级4A级风景区,应充分利用本身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旅游交通建设,实现由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综合型旅游转变的发展模式。

第二,对于城镇人口就业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低的情况,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采取相关的政策,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再者发挥本省的特色,利用本地剩余劳动力和丰富自然资源引进企业;其次,拓宽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量的增长带动了产量的增加,提供了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就业机会,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此外,安徽省社会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较低,应向江苏学习加大零售业资产投资,提高增长力水平;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等策略提升本省零售业竞争力。

第三,安徽省的固定资产投资较低,应借鉴江苏省优化调整政府投资重点,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三次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力度,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加快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等发展策略。

第四,安徽省进出口贸易水平与浙江省、江苏省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应学习浙江外贸转型应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发展传统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挖掘新的竞争优势;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鼓励内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努力提高外贸竞争优势,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不断增长有效机制的形成。

第五,安徽省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学习江苏省的工业转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工业的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发展产业集群应依据区域经济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建设专业化开发园区为突破口,着力于制定规划、开拓国际化经营、提升技术水平;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以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为重点,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培育特色产业。

第六,安徽省各行业的发展水平都折射出人才的短缺,与教育普及度及受教育程度较低也相对应。首先应该学习毗邻省份吸收机制,提供人才支撑。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提高薪资水平及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以吸引优秀毕业生与发达地区人才,以培养具有优势的经济竞争力。其次应向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通过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培养并积累了人才。再者政府应扩大县乡教育规模和增加义务教育投资,保障乡村居民受到基础教育。

最后,安徽省应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与沟通,学习借鉴外省有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本省可与周边省份互相免费开放旅游景点,可以刺激消费,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等的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将本省和邻省的原材料或其他资源进行捆绑销售给有需要的第三方,销售时再给予折扣,这种方式给第三方提供了更加便利及优惠的价格,从而提高了对外销售的竞争力;定期去周边省市实地考察一些发展好的企业、工厂等,借鉴其具有优势的经营模式、策略等。

参考文献:

[1]万蓉蓉.江苏省城市经济竞争力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3.

[2]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4(01).

[3]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

[4]王纤纤.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5]周涛涛.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6]徐绮阳.安徽省区域间经济竞争力评价[D].兰州商学院,2013.

第5篇

关键词 经济学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Mistakes and Reform Proposals of Economics Case Study

ZHU Jinhe[1],CUI Dengfeng[1][2]

([1]College of Economy &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3;

[2]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Case teaching has the incomparable advantage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s the current case study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re are some mistakes such as selection of case teaching, the size of cas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 ability and so on.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and innovate case study by improving case selec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s, case analysis ability, organization of case studies.

Key wordseconomics; cas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1 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交流与讨论等活动,兼具启发性、引导性与参与性的互动式实践教学方法。①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案例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突出的优点之一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案例角色扮演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有所增强,开放性较强、不受单一所谓正确答案约束的案例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从现实角度对案例进行充分认识与分析,并综合运用已有的各种技能和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不仅对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形成健康科学的社会观有所裨益,还切实提高了学生立足实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

第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与沟通能力,能够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学生的自信心在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在案例讨论中得到了有效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也在小组案例讨论中得到增强与巩固。

2 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误区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兼具启发性、引导性与参与性的实践教学方式,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大力推广,但也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将案例教学法只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认为与学校无关,无论是组织支持还是相应的人力投入与经费投入均严重匮乏,任课老师调查和编写案例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时间与精力,却不被计入工作量,无疑将挫伤任课老师的教改积极性,无形中也对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带来阻力。

误区二:案例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在课堂上,学生延续应试教育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被动求知而非主动求知,创新能力和与社会实践能力不足;②教师不是学习的“教练员”或“引路人”,而是一言堂的演说家,简单地进行知识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才是目的。

误区三:案例教学的学生规模过大。案例教学中师生互动非常重要,学生规模过大会对课程纪律和学生注意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很难真正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和沟通,大规模学生案例教学的参与度以及案例教学效果明显低于小规模学生的案例教学。

误区四:所选的案例针对性与目的性较弱。在经济学课程中实践案例教学时,应根据所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加工,根据具体教学环节选择适宜的案例,以助于学生领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实质,提高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能力。③如果案例偏离了课程目标培养和目标,案例即使再典型、再生动,其功效也将大打折扣。

误区五:以案例教学代替理论讲授。如果过多地重视案例而脱离其理论基础,只满足于为学生提供若干具体而欠缺深度、浮于表面的孤立情景与经验来替代系统的课堂讲授与理论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准备与储备不足,那么这种案例教学就会变得肤浅,应用的贡献难以得到肯定,经济学理论也得不到提高。

误区六:案例教学重讨论轻总结。有些老师在进行经济学案例教学时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却忽视了对案例的总结和归纳;或者有的老师只总结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态度、气氛等情况,仅对学生的讨论做简单综合、重复陈述,却忽视了对案例本身――案例的可行性、理论依据、启发、改进途径等方面的总结,未能帮助学生对案例讨论进行整理思路、理清脉络、形成见解,让学生撰写精确简练的案例分析报告,从而容易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和浮于表面。

3 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建议

(1)慎重选择鲜活而适宜的教学案例。一方面,选择的案例要有实用性,可将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和学生普遍比较关心的制度问题加以提炼和总结,使学生掌握的制度相关知识有用武之地,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另一方面,案例的选择与应用要保持动态性,使得案例教学真正能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可以依据报刊杂志、新闻报道、电台录音和电视录像进行合理改写为新颖的案例,能使学生事半功倍地通过案例掌握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同时也要经常对已经使用过的案例进行筛选、提炼与更新,需要不断地试验――按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任意组合使用案例,不能躺在成功的案例设计桂冠下安享其成。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进案例教学。在经济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应努力做到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形式的案例、交替选用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搭配采用大、中、小型案例。第一阶段主要就单一问题进行分析,教师可选择问题交叉少、结论较为肯定的短小经典和现实性案例,激发学生兴趣。第二阶段应侧重于多角度思维,可适当选用一些带有悬念与争议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与深思社会焦点、热点及现实社会经济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感的目的。第三阶段侧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选择层次驳杂、容量大、线索繁复的中、大型综合案例以拓展思路;对于综合案例的分析应兼顾分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甄别其各自的优劣,筛选出最好的方案。

(3)对案例教学要进行精心准备和周密组织。大量细致而组织周密的案例准备是教师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与保证,教师的作用贯穿于从案例的选取、形式的设计、场面的调度、活动的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任课老师课前应认真收集和选择案例及有关背景材料,讨论题的拟定、案例小级的分组以及学生案例调研都要作事先的统筹准备;教师在编写好案例材料的条件下,可提前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初步阅读和分小组讨论;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使用相对简单的案例,尽量减少可能的混淆,以便给初学者一种成就感;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为了展示案例,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书面形式、网上、影视资料、音像资料,通过视、听来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4)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方法。课前,运用双向导入即承上启下的引导、典型案例引入两种方式以及开放式导入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诱发其学习动力,启发学生领悟教学内容;课中,教师采用“设疑提问――探究分析――发现问题”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④课后,通过“案例反思、作业设计及交流、导入下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来延伸、巩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逐步积累有效的学习体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案例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密切结合。任课老师应该加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实验和实践,通过团队演讲、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活跃并丰富课堂教学,多用引疑释疑的方法制造学生内心中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⑤也可采用专题讲座法,多个教师沿着某一问题从深度与广度纵向展开,着重纵向知识链的传授,给学生展示该专题领域的深度与变迁;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安排一定量的社会实践环节,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达到培养学生发现和认识的现实制度、积极探求解决这些现实制度问题方案的能力的目的。

本文受到朱金鹤博士主持的石河子大学一类课程《新制度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注释

①D.R.Schoen.what is case method?”.The Case Method at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1980(6):78-79.

②丁红.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类学科中的运用的几点认识.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56-57.

③景维民,周立群.新形势下经济学课程设置思路的再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7(1):16-18.

第6篇

关键词:海西经济区 福建省 交通银行 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12-010-02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发挥商业银行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作用,充分发挥交行的竞争优势,在海西经济建设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交通银行和中国金融40人论坛经过多次协商讨论,决定以海西经济建设为主题,在福州市召开第二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危机挑战下的海西金融发展机遇”。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加快海西建设不仅对增强福建省自身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恰逢其时。2008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有利于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因素在继续增长,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主题,“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成为两岸的共同热点,两岸关系步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2009年5月中旬,国务院颁布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见,这将为海西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将有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为两岸经济加强交流和合作,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便利条件,以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繁荣两岸经济,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海西地区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因此,加快海西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海西经济区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构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沿平台。在两岸同胞渴望交流的愿望日益强烈的大背景下,加强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合作必将得到两岸民众的热情拥护和大力支持。

加快海西建设,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综观海内外地缘经济的发展经验,区域经济的崛起与振兴,总是与银行业的服务与支持紧密相连,同时也必然会为银行业的繁荣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首先,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将为银行业创造更为良好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制度的出台将促进海西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并有效改善法制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增强信用意识,从而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和优越的经营环境。

其次,海西经济建设提速将扩大区域内金融业务需求,为银行业拓展新的业务空间。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推动银行资产类业务市场容量快速增长:海西经济发展与民众财富的增加,将为个人金融,零售信贷,财富管理等业务提供新的发展契机;两岸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海西银行业的跨境结算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助于扩大银行中间业务规模,推进银行业务经营的国际化。

第三,产业结构趋向升级,为银行信贷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海西战略定位之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未来随着该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占比将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也将得到持续优化。这将进一步改善银行的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夯实业务发展基础。

长期以来,交通银行十分关注海西地区经济发展,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在服务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具有五大竞争优势。

一是交行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民族金融品牌,在侨胞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广大华人华侨和台胞通常比较认可作为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交通银行”。

二是交行兼有中央和地方财政股东的优势,有利于交行密切与福建省政府的关系。目前,福建省财政在国有控股银行中仅八股交通银行,这是交行区别与其他国有控股银行比较独特的优势。

三是交行可以利用汇丰的海外渠道,为海外华人华侨在内地投资经商以及境内富裕阶层海外消费,子女海外就学等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四是交行可利用离岸金融试点行这一先发优势在闽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积极参与建立海峡西岸货币清算和互换机制。

五是交行利用首批获准在台设立分支机构的机遇,可以拓展台商客户基础加快与台湾金融市场对接的步伐,加大对台业务创新力度,形成对台业务和服务品牌。

目前交通银行在闽业务发展与服务海西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全面深化与福建各级政府的紧密配合和战略合作,切实加大在闽机构综合金融服务力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在国务院出台“意见”之后,我行迅速行动,总分行联合制定了一份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的规划。下一步主要是在这一规划指导下开展工作。

在业务拓展方面,交行将着力突出对台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两大特色。一是要利用交行未来在台设立机构的契机,丰富对台业务品种,加大对台业务创新力度。要尽快争取两岸通汇业务,贸易结算业务试点。大力发展离岸业务,条件成熟时可选择设立总行离岸业务分中心。要加快拓展台商客户基础,广泛寻找和拓宽与台湾各主要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联系,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二是发挥综合经营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着力打造财富管理业务特色。利用银行卡,国际业务、汇款等传统银行业务优势,做强投资银行、保险,代客理财等新兴业务,带动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进一步改善交行的业务结构。

第7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大中华自由贸易区,制度安排

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二者并行不悖。在欧洲,以欧盟为核心的大欧洲经济一体化将达到一个新境界,欧盟将变成拥有至少30个成员、占全球GDP40%、占全球贸易50%的最大经济体;在美洲,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核心,将发展成为有至少15个国家参加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在非洲,以南部非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为基础的一体化安排将会进一步实施;在南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将会加快建立与实现自由贸易区方案;在东亚,日本、韩国都将更积极地参与签署若干个自由贸易协议,建立自由贸易区。

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无论是从全球战略还是地区战略的角度,中国都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的三个单独关税区,又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两岸四方建立自由贸易区即“大中华自由贸易区”是两岸四地经济繁荣与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也是新世纪“一国两制”的新发展。

一、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的意义

1、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意味着成员国内部贸易壁垒的降低或取消,使得贸易环境相对于非成员国而言变得更为有利,有力推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

2、获取规模经济和竞争的福利效应。生产上的“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工业产品双向贸易的增长上。统一市场的建立为现代化工业扩大生产、享受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性。生产能力的充分运用,不仅可以增加产出,还可以降低成本和市场价格,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受益,而且在统一大市场下,还可以避免各国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产生的垄断。另外,在本国市场有限需求的限制下,企业规模的发展一方面会有“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会使企业数目减少、竞争程度降低而失去部分经济效益。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不仅提高了部分企业的经济规模,而且提高了整个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了整个统一市场的经济效益。

3、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有利于全球福利增进的过程,因为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规模,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从而使得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可以在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利。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起作用的过程,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其作用的结果往往是强者获利、弱者受损。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风险是很难规避的。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一个国家起着主导作用的进程,在国家作用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把全球市场内部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4、有利于地区安全和多极世界的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出于共同的利益,以共同的声音和共同立场一致对外,增强了谈判地位和综合实力,有利于地区安全和多极世界的建立。

5、加速企业的重新组合,提高竞争能力。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相对自由的贸易环境,给区域内企业提供了重新组织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机会和客观条件。因为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获得,商品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低壁垒或无壁垒的销售,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改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一般来说,只有区域贸易成员间的贸易才能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区域一体化才会成为现实的需要。如欧盟经过近50年的努力,其区域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重达到了60%以上,除此之外,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域内贸易已经超过45%,也就是说,在事实上,两岸四地的贸易一体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我们需共同承认这种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顺乎民意,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安排,以促进两岸四地共同的经济与贸易繁荣。

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区,要从以下经济理论和法律据角度这两方面分析,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据WTO统计,迄今世界已签订120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截至2002年3月1日,正在实施的区域贸易一体化中,绝大多数是自由贸易协议,占所有区域贸易安排的72%,共有175个,关税同盟22个,占9%,服务贸易协议及部分授权条款实施的区域贸易一体化共46个,占总区域贸易一体化的19%,其中除货物外,还涉及服务贸易的有17个自由贸易协议和1个关税同盟安排。目前,除中国的三个单独关税区香港、澳门、中国台湾省尚未正式签署区域贸易一体化之外,WTO的每个成员均至少参加了一个区域贸易一体化组织,多者则达30个以上,区域贸易一体化遍布各大洲和地区。

那么为什么要区域化?除了出于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外,其背后的驱动力主要出于各国经济上的考虑。

首先,一部分国家由于历史渊源和地理上的便利以及文化上的相似性,往往在外贸政策上发出同样的声音,这些想法相似的国家可能会在开放贸易方面比大部分成员走的更远,因此具有相似的禀赋和人均收入的国家之间产业内部贸易水平很高,这些国家传统上倾向于形成区域一体化协议。与区域一体化协议有关的总的调整代价会比在多边贸易谈判的情况下小得多,因为这类国家的贸易主要是中间产品和品种相异的同类产品。大多数成功的区域一体化协议——欧盟、欧洲共同体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其产业内部贸易水平都很高。其次,区域一体化协议是一些国家增强其市场影响力或者规避GATT关于非歧视性要求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如果区域一体化协议使不同经济体进行融合,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对非成员提高贸易壁垒的话,区域一体化协议将会给世界带来好处。也就是说在利己的同时不损人。再次,寻求区域一体化协议的另一经济动机是将其作为一种锁定贸易自由化或制度改革进程的机制。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为了保障市场准入。因为即便是在一体化水平最低的自由贸易区阶段,成员国之间彼此消除了各种贸易限制。

三、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及主要规定

第8篇

关键词:海峡西岸;环境承载力;高校;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邵晴(1979-),男,河北丘县人,仰恩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福建 泉州 36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A10257S)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05-02

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不仅有社会因素,如经济水平、文化氛围,还受到高校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引发诸多问题,例如供水问题、空气污染等等。近年来,随着生态学逐步应用到教育学中,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例如区域环境中高等教育如何采取适当的地域空间组织模式,通过协调发展机制,以实现教育及生态环境的综合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具有独特自然环境的区域而言,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单元,高校如何遵从自然环境规律才能科学有序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自然环境的角度,通过引入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地带的泉州仰恩大学水资源承载力为例来探索高校如何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研究最先是从生态学的概念中发展出来的。1921年,美国人类生态学学者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这一术语后来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在我国,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叶文虎教授于1991年最先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他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1996年,彭再德进一步明确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即“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因此,区域环境承载力可看做是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适宜程度的一种体现。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进入大发展时期,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已经达到小城镇规模,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几十万人规模的“大学城”。高校与地方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承载力概念的引入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2004年贺祖宾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从概念上分析了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的特点、基础条件、约束条件和生态弹性力。2007年何绍福等撰文就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失衡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开创式的探索。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自然环境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核心是以漳厦泉大都市圈及福州地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带。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北、西、南面基本上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与其他地理单元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地貌和水系地理单元。本地区核心福建省有80%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地形,粤东、赣东、浙南地区也主要以山地为主,俗语福建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极为形象地描绘出本地区的地理特征。

本地区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大气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地域分布不均,水资源山区多沿海少。区域内河流属山区性河流,流程短,流速急,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和年内变化大,难以利用,存在着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等诸多问题。以泉州市第一大江晋江为例,晋江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包括永春、安溪、南安、晋江以及泉州市区共8个县市区,水资源供给人口约350万人。晋江流域外供水还包括泉州市沿海的惠安、泉港等地,区域人口约250万人。晋江水系承担了泉州地区大部分供水的需求,然而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等原因,泉州地区处于水资源“绝对贫水区”,人均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

此外,本地区人口较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占全省面积33.9%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5市常住人口占全省总数的68.4%,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较为突出。以泉州市为例,全市人口密度585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值的2.14倍,且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区县占了全市总人口的71.8%。泉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台地、平原过渡,平原只占陆地面积的16.55%,多为耕地。镇与工业区则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河谷盆地,与耕地争夺土地资源矛盾较为突出。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环境状况都不很理想,环境压力较大,地区发展潜力有限。

三、高校发展的新问题

本地区的高校发展目前处于上升阶段。2008年福建省全省高校在校生仅有56.26万人,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70.8万人,校均0.82万人。其中一些学校已经达到或超过小城镇规模,如厦门大学在校生38000多人,专任教师2435人。还有一些大学集聚组成“大学城”,如福州大学、福州师范大学等10个高校都建在福州闽侯上街镇,占地14.5平方公里,这些学校在校生总计超过7万人。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及分校区、新校区的兴建,高校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例如2005年福州大学城溪源河的污染,2009年华侨大学周边浔美渠工业废水污染威胁学校地下水源及城东324国道边焚烧工业垃圾造成空气污染,2009年仰恩大学饮水短缺及污染,2010年厦大生活污水污染海滨等环境问题以及高校普遍面临的校区扩建与地区环境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福建省高校发展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阈值阶段,高校与自然生态环境开始失衡。

高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达到一定程度,高校本身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就突显出来,并超越了经济、社会对高校的影响,制约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自然生态环境对高校的影响力大小是可以通过环境承载力来考量的。本课题选取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地带的泉州仰恩大学为例,就其环境承载力中的短板――水资源进行承载力分析,试图找出环境承载力与高校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仰恩大学的发展情况是目前本地区高校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在扩招的同时忽略了生活基础建设,而且在学校早期建设规划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而建在远离市区的偏远乡镇,没有考虑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与目前许多高校在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兴建新校区或分校区的举措异曲同工。

为了说明本地区环境承载力对高校发展的影响,下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泉州市仰恩大学进行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四、仰恩大学水资源环境承载力

仰恩大学位于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山边村,占地2000余亩,在校师生家属最多时达到16000余人。学校与马甲镇周边共计约26000人的自来水供应依靠马甲镇自来水厂。根据马甲镇自来水厂2009年统计数据,马甲镇居民用水量每年60万立方米,仰恩大学用水量每年240万立方米,合计每年马甲镇自来水厂供水量为300万立方米(约合每天8219.178立方米)。

仰恩大学所在的马甲镇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R=CM/Q

其中:R=供水能力(人);C=供水量(L/天);M=生活用水供水比例(%);Q=生活用水量标准(L/人・天)。

引入C=8219178 L/天;M取泉州市平均值15.3%;Qmax=180 L/人・天,Qmin=120 L/人・天;则Rmax=10479人,Rmin=6986人。(相关数值取自泉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国家标准编号 GB/T 50331-2002。)

水资源承载力公式为:

P=S/R

其中:P=水资源承载力;S=区域人口(人);R=供水能力(人)。

当P>1说明水资源承载力不足,P

取S=26000人,则仰恩大学所在地水资源承载力3.72>P>2.48。对于仅供镇级规模供水的马甲自来水厂而言,仰恩大学是个极大的负担,可见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地方发展。

以仰恩大学暴露出的水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在建设规划阶段对基础建设,特别是生活相关的基础建设缺乏相应的重视。除了社会分工的问题外,高校本身也忽略了作为一个社会地理单元的特性,特别是目前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达到小城镇规模,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前期千百人级别的“单位”性质。仰恩大学1988年建校时学生600人,到21世纪初发展到近2万人规模,期间学校多次扩建,但并未解决相应的生活基础建设问题,特别是忽视了水资源的配套建设,缺水、浪费水、饮水不合格等水资源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阻碍。2009年福建沿海地区大旱,马甲镇及仰恩大学分时段限时供水长达数月,经媒体报道后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国家标准编号 GB/T 50331-2002)福建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20~180L/人・d。根据泉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市区自来水供水中居民家庭用水量5543.71万立方米,用水人口200万人,用水量75.94L/人・d,仅为全国标准的42.2%~63.3%,可见泉州地区处于供水严重缺乏地区。在这一地区若是规划建设万人级别的高校,必须对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考量。

又根据调查,仰恩大学人均用水是马甲镇居民的2倍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产生的管网损耗,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学校管理落后、设备老化导致的人为浪费。基础设施落后与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在城郊或郊区尤其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及技术水平等原因,马甲镇自来水水质难以得到保证,自来水红线虫、泥浆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五、结论

根据仰恩大学的经验,笔者对海西地区核心地带漳厦泉地区及福州地区高校集中的几个区域进行了水资源承载力分析。除仰恩大学外,其他相关数据来源于2010~2011年各地水资源公报及地方年鉴。水资源承载力数据见表1。

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峡西岸经济区水资源缺乏是一常态。除了新建的漳州开发区外,其他地区都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补充水资源,比如厦门的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闽侯的闽江北水南调工程。而漳州开发区因为目前入住人口较少,因此P值还处于可承受范围内,但当按其长期规划区域人口底线达到24万人时,其供水能力必须在现有的10万立方米/d的基础上提高4倍以上,否则将难以保证该地区的正常发展。受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限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进行开发时必须首先满足水、土地、空气等基本生活保障条件。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地方环境问题将成为整个地区发展的最短板。

对高校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薄弱对如何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大难题,不论是采取迁址、办分校、办大学城等手段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以水资源为代表的环境资源的制约。而且,新开发地区或城市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也同样消弱了该地区的资源承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相应控制学校规模、加强基础保障建设外,高校必须重视自身的社会地理单元属性,审慎决策,积极参与地方基础建设,与地方发展和谐同步。

参考文献:

[1]贺祖斌.论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非均衡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

[2]林伟东.晋江流域及其沿海供水区水资源和用水现状浅析[J].水利科技,2004,(3):12.

第9篇

关键词:局域网 安全体系 立体防御

1、案例背景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哈经开区”)管理大厦内部网络经过几年建设,已经实现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的宽带网络数据传输;该区建有完善的网络数据中心,完善的网络通信设备和网络服务器系统。采用高速交换技术,建立方便快捷灵活多变的信息通信平台,提升了办公效率,节省了人们的劳动量,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增加了网络安全的风险。为此,要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必须要有一套与之配套的可操作的计算机病毒解决措施和应对方案。构建一个统一的有效的切实的可行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有效的防止和应对病毒攻击和入侵。

2、案例分析

本文从哈经开区网络安全的实际情况以及防御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1局域网维护工作量日益加重,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狂

最初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时候,采用了国内比较著名的防病毒软件,比如金山毒霸,瑞星杀毒等等。但是都不尽如人意。局域网中计算机病毒传播和感染的事情仍然时有发生。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人员要忙于清理计算机病毒、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或者安装相关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病毒的顽固性存在多个方面,首先,计算机病毒自身具有较快的传播性和较强的可执行性。同时,计算机病毒还有其他一些典型的特点。一是传播速度非常快。在政府部门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病毒可以利用各种介质,通过局域网迅速的进行传播下去。而且传播的方位非常的广泛,在局域网模式下的病毒要远远比在单机模式下的病毒难以应付。很多在单机模式下可以轻易杀除的病毒,在局域网模式下往往力不从心。而且病毒的破坏性非常大,一旦病毒袭击了政府的办公网络,就会影响到政府的正常的工作。而且很多时候,病毒常常造成政府的办公网络崩溃,整个电脑系统的数据被盗取或者丢失。二是激发条件很多。通过局域网,病毒的隐蔽性得到大大的提升。计算机网络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激发,例如可以通过内部时钟或者计算机上的系统日期等。三是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潜在危险非常大,在局域网中,一旦计算机网络被感染病毒,即使后来病毒被清除,但仍然可能有病毒潜伏在电脑中,而且被感染的病毒再次发生被感染的概率非常的高。

2.2多种因素引发病毒,网络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1)从主观因素考虑,主要是由于部分用户缺乏安全上网意识。要么电脑上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安装过期的杀毒软件,要么就是不对操作系统升级,在网上下载东西的时候没有注意,访问不安全的网站等。这是诱发计算机病毒的一个重要原因。(2)从客观上来讲,病毒防御系统技术的提升跟不上计算机病毒技术的变化。防御病毒系统功能因多方面原因,未能及时换代,可终端结点不够,使得个别终端结点不能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3)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些由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对计算机的认识仅仅限于使用水平,没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病毒文件识别能力,遇到病毒时处理迟缓等。

3、保障措施

为确保哈经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区委会信息中心先后从是三个不同的方面采取了措施来确保全委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首先是重新改造和划分VLAN,通过在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改造,以楼层为单位进行划分的原则,对整个局域网的布局进行重新的划分,划分成为不同的VLAN。这种划分,有效的限制了病毒传播的范围,减小了病毒传播危害的区域。解决了以往一旦一台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整个局域网都瘫痪的问题。其次是加强网络安全检查机制。定期派技术人员对对客户端软件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客户端安装的软件,对与业务工作无关的游戏、盗版软件能做到“三及时”,即及时跟踪、及时发现、及时控制。最后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和教育,从思想上和习惯上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毒杀毒意识。

基于上述分析,从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整体考虑,要想实现整个网络体系防病毒体系的真正安全,必须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抓起,通过行政决策和远期效应的科学统一。

3.1利用软件技术,构建病毒防御体系

如何灵活运用软件技术是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实现“层层设防、集中控管、以防为主、防杀结合”的目标,构建局域网病毒立体防御体系,通过实施的防毒策略,实现对内网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病毒防护,为系统和数据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防病毒体系的构建必须把整个网器、防病毒工作站等硬件设备的多层次防御,纵向上构建基于单机用户,横向上基于网络整体。病毒防护软件必须具有网络建设基于系统防病毒、邮件防病毒版的概念,即拥有防病毒控制中心和客户端自动防用系统的全方位保护,用户提供一个覆盖面广、操作简便、集防毒、查毒、杀毒于一身的立体病毒防御体系。

3.2从管理措施和制度上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使用计算机意识是管委会的一个重要工作。通过构建立体化的计算机病毒防御体系,可以实现在软件和硬件层次上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在次基础上,要加大信息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强化计算机安全意识,强化杀毒方面的技能的培训工作来确保网络安全和防病毒体系的建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