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05: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网络运维工作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研究
0.概述
当前,电力能源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电力供电需求也越来越大,导致用电方面的矛盾相对凸显。变电站作为整个电网输配电调度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样面临着调度智能化及信息化不断提升需求,为了保证变电站的调度及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电网的正常工作,大多数电网企业均依托信息化手段建设了变电站综合数据网,有效的保证变电站电力资源的高效调度。在目前的现实应用中,变电站综合数据网管理也是架构信息化电力系统管理的基础平台。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其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对于变电站综合数据网而言,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发现并维护,才能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为了有效的推动电力系统的运行,加强变电站综合数据网的运行维护管理,是电力系统设备管理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在某电网供电局的变电站运行体系中,综合数据网作为变电站各类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网络基础,承载着该局下辖的100多座变电站的生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交换系统、变电站各类在线监测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等应用系统的业务流量;每个变电站都配备了综合数据网网络交换机,用于接入并传输各变电站应用系统流量,这些变电站的综合数据网流量均汇聚至供电局变电站综合数据网的核心设备,这些变电站综合数据网在运的交换机设备均已过保。如变电站综合数据网出现故障,必须及时检查处理,消除缺陷。为确保该供电局变电站综合数据网络的正常可靠运行,必须对变电站网络开展维保,本文将以该局情况为例,对电网企业变电站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电力综合数据网的特点
电力综合数据网主要由电力调度数据网和电力综合业务数据网两个独立的数据网络构成。在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中,电力综合数据网络是主要的传输网络。它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网络覆盖广
在信息化时代,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设备管理水平对相关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强。综合数据网作为信息化系统的基础,能够及时将电力系统内各厂站、收费厅和变电站等生产营业场所的数据进行传输,保证系统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其网络覆盖面将会越来越广。
1.2设备管理智能化
在电力综合数据网中,对设备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在智能化条件下,设备管理人员只需要观察相关设备的性能参数的变化,就能对设备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握,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也会自动的给出预警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置,使得设备管理人员能及时对故障采取排除措施。
1.3网络运维要求高
对于该局而言,在电力综合数据网中,网络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必须要采取加强网络安全性的措施,对网络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运维人员做好相应变电站和供电所现场设备巡检与运维工作;保证网络设备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运行,实现生产MIS业务不中断。同时要求对网络故障及时响应,保障人员及备件能及时到位,保证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恢复。如此高的要求也是变电站系统综合数据网网络运维的主要特点之一。
2.影响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的因素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根本的原则是要保证电力设备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对于供电局变电站综合数据网络管理而言,只有实现对综合数据网的高效运维管理,才能有效的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运维管理主要是在规划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电力和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对网络设备进行适当的配置,提高设备的生产利用水平,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结合目前供电局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对影响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工作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2.1技术管理手段不强
目前,由于电力企业的变电站综合数据网网络覆盖的范围都是以单个站点为单位,网络设备的数量与日增多,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此供电局所辖100多座变电站的本地局域网分别通过地区泰科、华为光环网和租用运营商2M链路的方式接入到供电局局域网,在供电局大楼传输机房落地后,汇入供电局变电站网络汇聚层交换机。变电站所使用的综合数据网交换机并没有统一设备类型,并且承载流量的传输网络也不是同一种技术和设备,随着变电站接入的设备及业务类型不断增多,使得综合数据网承载的网络流量不断增大,整个网络不断复杂化。以上因素都会导致综合数据网的网络运维管理难度直线上升。而实际上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做支撑,仅仅依靠有限的管理人员进行运维管理,使得管理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导致运维管理效果较低。
2.2管理人员技术力量不足
在该局的电力综合数据网络运行维护中,需要针对该局所辖的变电站、集控站的生产MIS接入交换机进行分片区巡视检查工作,确保设备及系统运行正常。主要工作包括:
(1)对设备进行日常硬件检查。
(2)查看设备日志,发现设备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3)记录设备CPU和设备内存利用率,以及时发现设备或网络潜在的问题。
(4)检查设备端口可用性和设备指示灯的正常性。
(5)检测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解决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业务中断。
(6)检查MIS生产业务的可用性,确保业务运行正常。
(7)检查设备的上行链路状态,保证上行链路可用。
(8)检查设备基本配置是否完整可靠并备份。
(9)确保设备安全,及时发现、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保障现场生产的稳步运行。
(10)网络系统运行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做相应处理,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以上工作都是电网企业变电站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工作的内容,要想将如此繁多的运行维护内容做好,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管理人才,而且还需要大量拥有相关知识的技术人员才能实现。但是在实际的运维工作中,由于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专业素养水平高的运维管理人员和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几乎不存在,导致在运维工作的开展中,运维人员数量不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运维人员技术水平并不牢固,导致运维管理工作并没有取得重要发展,更谈不上运维工作水平有效提升,运维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
2.3数据信息分享平台欠缺
在信息化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作人员对于电网运行数据信息要及时掌握,因此,需要实现数据信息的分享,才能保证彼此能够高效协作,更好的完成整个电力综合数据网络的管理。在电力企业综合数据网日常运维工作中,需要通过建设统一信息平台,实时最新综合数据网运行情况拓扑图,并提供自助网络测试等功能,进而为综合数据网运行维护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进而形成透明化的整体网络运维管理,促进综合数据网的运维与管理,但现阶段并没有功能完善的数据信息分项平台。
3.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的发展前景
3.1加强技术管理手段
在变电站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工作的发展中,通过技术手段的改善,提升综合数据网的运维管理效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如部署网络流量监控设备能及时观察网络性能的好坏,对综合数据网网络流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网络稳定、高效的运行。尤其是对综合数据网的设备互联端口进行流量监控,能帮助判断网络故障及网络安全等状况,进而使得运维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管控,保证整个电力数据网络正常工作,促进网络管理水平的提升。
3.2加强综合数据网运维人员的素质培养
结合平时在综合数据网运维工作中出现的人员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关的拓展培训课程,依据运维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应从网络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分析以及电力专业知识等方面入手,使他们首先能认清电力供应正常的重要性,加强自己思想方面的重视。其次,应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使用和维护系统的能力,积极提升他们的实际工作水平,使他们能很快适应日益更新的电力通信系统,促进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3.3加强信息共享措施
在综合数据网运维工作中,积极利用其它方面的信息,整合数据信息系统,建设专门的数据信息的分享平台,实时的综合数据网运行情况的拓扑图,使得这些数据信息能够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促进相关的运维人员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维护。
4.总结
对于变电站而言,综合数据网运维工作水平的效率,对于变电站的电力供应和调节工作有着决定作用。因此,相关运维人员应积极认识运维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综合数据网运维工作水平,促进电力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谷明英,张雁,魏明海.陕西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模型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2,05:70-75.
随着信息化企业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投运的信息系统逐年递增,运维管理任务日益繁重,信息化部门作为企业信息网络和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投入应用后逐年增加其维护的人力物力,以支撑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运转。信息网络和系统运维管理工作虽然依赖于各系统的运维平台,但是就其中的信息和数据管理需要耗费工作人员一定精力,且各系统相互独立,运维数据比较分散,给本已繁重的运维管理任务增加了新的难题。本文就信息化运维管理进行探讨,分析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就其现状提出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 运维管理 企业
随着信息化企业各信息网络和系统的建立、应用,对企业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各企业对信息通信运维管理日益重视,促进了其快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运维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企业发展中,信息化运维管理也日益凸显出信息管理的优势和特点,信息化运维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但是,当前企业在信息化运维管理方面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本文以下就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 信息化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致力于自身内部信息的运维和管理,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信息化运维管理也逐渐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急需进行解决。根据相关的调查,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高效化,还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有效且及时的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中涉及到的机密信息也能得到有效保护,而这一点也能为企业的经营与生产或服务的独创性提供保障,最终有利于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信息化运维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 信息化运维管理的现状分析
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目前正逐渐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企业运营中的文件审批、文件中的内容信息以及资料等等能够在电子计算机设备中呈现,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企业办公的时间,其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总而言之,企业通过信息化运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办公和企业运营操作的效率。但是,就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则有以下几点:
2.1 系统独立,数据分散,缺少统一的运维平台
企业各部门各司其职,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不同,因此,各部门建立信息系统也不同,各系统间运维相对独立,同时企业的数据信息也就显得分散。而由于缺少统一的运维平台,企业各系统的运维数据分析汇总存在问题。
2.2 账号权限管理缺少线上审批系统
在企业内部,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账号权限,但是在账号权限管理工作当中,企业目前还停留在纸质审批,还缺少完善的线上审批系统,当人员岗位出现调整时,账号权限的变动信息管理缺少高效的信息化手段,难以形成完善的用户账号权限台账信息,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导致管理混乱的现象。
2.3 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缺少对运维功能的考虑
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关注于系统业务需求的实现和业务数据的获取,由于缺少运维单位的提前参与,缺少对信息系统的运维功能的考虑和重视,导致后续因运维功能不完善,不能有效支撑系统的稳定运行。
3 提高信息化运维管理水平的策略
为提升企业内部信息化运维管理的水平,进而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效率,本文有以下几点策略:
3.1 逐步实现信息化运维管理的统一平台
信息化运维管理涉及到众多信息系统及运维数据,为此企业可以逐步推动信息化运维管理的统一平台。就此,有以下两点具体标准化措施:
(1)加强对各系统之间信息、数据以及资料方面的汇总和整编,制定与企业数据、资料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整编和汇总的数据统一录入,形成统一的分析数据。
(2)就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标准化,可以充分运用当前比较受欢迎的ITIL管理流程,依据自身特点总结出与自身相符的规范的管理流程,从而提高各系统运维水平。
3.2 建设账号权限线上审批系统
建设账号权限管理线上审批系统,实现账号权限的线上审批和台账管理,以实现企业内部众多信息系统账号权限的实时动态变更,便于账号信息的准确记录和快速查询。同时可借鉴ITIL流程性管理和服务的特点,根据ITIL的流程管理也可以进一步实现账号权限管理,使企业信息系统有序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运维功能
为保障企业信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在信息化系统构建当中应当加入对信息运维功能的考虑。就加强信息系统运维功能而言,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在项目信息建设当中让运维单位提前参与进来,合理设计企业信息系统,对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进行处理;
(2)在企业信息系统中设置信息发生风险的处理应急反应(运维)机制,一旦出现风险,系统可以自动进行信息的运维,使得企业信息系统进入安全模式,相关人员则可以让信息运维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信息化运维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也极为必要。并且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扩大,信息化运维管理工作也就面临着极大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以上三点策略,希望能为广大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现萍,李琨.信息化运维管理标准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22):206-207.
[2]蒋一翔,徐培富,徐琦,黎勇,王文娟,张.基于ITIL的烟草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07):40-42.
[3]张勇.关于信息化运维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A].中国烟草学会2015年度优秀论文汇编[C],2015:5.
[4]沈海燕,贺晓玲,朱建生.铁路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J].中国铁路,2014(10):25-28.
关键词 网络管理;集中运维;资源整合;带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106-02
近几年在石油企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项目中,网络管理与运维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之下,石油企业网络管理与运维在网络结构上形成了石油企业集团公司、石油企业网络区域中心、地区公司网络三层网络架构,在功能上形成了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基础应用、应用协议等多种监控、运维业务。
由于石油企业下辖油田公司、销售公司、研究机构等部门众多,地理位置分散,统一运维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在现阶段针对这种多分支机构的企事业单位较难形成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及集中运维管理方式。在这种形势下,依据笔者多年的石油企业网络运维管理经验,适时的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分支机构集中网管运维系统模型,有效的提高了运维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并且极大的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1 网络管理的三个阶段
网络管理按照发展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 重建设、轻运维阶段
在整个信息系统建设初期,信息资源保有量较少,该阶段更加注重的是形成规模和体系的网络架构,增加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的保有量。由于信息资源保有量较少,该阶段的运维任务并不重,可以在这个阶段重视建设,运维仅能维护系统正常运转即可。
1.2 建设、运维并重阶段
经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后,信息资源已经初具规模,但并未达到饱和状态,整个信息系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在该阶段,运维工作并不像第一阶段那样作为辅助工作维护信息系统运转,在该阶段就应该将运维工作与建设并重;并且在该阶段就应该着手向第三阶段过渡。
1.3 轻建设、重运维阶段
该阶段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较大规模,信息资源在整个系统内已经趋近饱和状态,建设任务基本已经结束,在日后的网络运维过程中的建设也是依据资源需求进行局部的、小范围调整。与此同时,网络管理与运维工作的重要性凸显,成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阶段应该形成有效的信息风险的适应能力,并且具备信息系统的反馈能力,能够指导局部建设或资源调整。
2 集中网络管理与运维的必要性
依据上述的网络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描述,现在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该阶段颇为重要,需要具备企业网络管理与运维思想的前瞻性,能够认知到整个信息系统转变到第三阶段后要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手段。面对第三阶段,笔者进行了总结,认为对于多分支机构网络进行集中运维管理是应对挑战的不二法门。
以下总结一下多分支机构呈现的分散式的网络所面临的问题。
1)各分支机构相对缺乏完善的运维制度和运维流程。受制于各分支机构规模和规范化的影响,大多数分支机构的运维制度和运维流程相对缺失,很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运维流程,而这又是减少运维过程中人为随意性的有效约束力。
2)各分支机构运维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运维响应能力相对滞后。各分支机构运维人员的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少数能达到总部网络运维团队的水准,所以出现故障时可能无法得到及时的响应,从而造成生产上、经济上的损失。
3)无法形成全局的运维管理观念。从分支机构自身为视角,很难具备对企业整体网络框架的全局观,无法达到自身优化,更无法做到各分支机构之间网络调整、资源优化。
4)运维和管理过程存在人为风险。由于缺乏完善的运维制度和运维流程,在日常的运维过程中就可能会存在人为的随意性,形成隐患。
通过以上阐述,很容易得出:对于多分支机构的企事业单位,亟需一种集中式的网络管理与运维手段,打造技术实力储备深厚、运维管理过程规范的集中运维管理团队,对整个企业内的信息化资源有全盘的认识和掌控能力。所以建立集中网络管理与运维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3 集中网络管理与运维系统架构
集中式网络管理与运维系统将依托于现有网络管理系统构建,针对现有网络监控系统增加带外管理系统和网络配置管理系统,并且实现与石油企业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服务流程平台、短信平台进行集成,形成统一入口、规范流程、集中监控、集中运维、集中控制的三集中综合运维管理平台。
其中带外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依托于现有网络链路资源,现有广域网资源一般为双核心、双链路,已经在可靠性上形成有效保障,无需单独增加带外管理独立的链路,所以可以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上形成一个折中。
通过建设带外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配置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下列问题:
形成独立的网络管理与运维通道:带外网络管理系统通过串口管理设备,将网管数据与业务数据分开,为网管数据建立独立通道。在这个通道中,只传输管理数据、统计信息等,网管数据与业务数据分离,可以提高网管的效率与可靠性,也有利于提高网管数据的安全性。如果设备在带内网管上已经不可控,带外网管可通过设备已有的Console端口,利用独立的通道获得对设备的控制能力。
高可靠的故障处理功能:通过带外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形成独立的网络管理与运维专用通道,与传统业务网形成双平面带外网络管理系统;在业务网无法访问或设备脱网时仍然能够对设备进行远程访问与维护,提高故障处理能力。
远程现场级运维:通过带外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形成高可控的远程管理模式,达到现场级运维需求,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应急与灾备功能:带外管理网络能够作为一条设备应急访问通道,形成石油企业广域网网络容灾中除冗余核心、冗余链路外另一种新的容灾方式。
运维日志记录功能:能够详细记录用户的登陆、操作及退出情况,并且能够根据管理的要求定制一些事件,可以通过邮件通知。
操作过程回溯功能:提供强大的操作过程记录和回放功能,完整的记录运维人员所有操作行为,在因运维操作引起网络设备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和责任人,达到操作回溯和规范化运维的需求。
4 应用效果
通过构建集中网络管理与运维系统,能够形成集中网络监控、集中网络运维、集中网络控制的三集中一体化网络运维管理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子模块监控网络状态、发现网络中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进行告警,通过带外网络管理和网络配置管理子模块形成有效的运维响应机制,减少人为干扰因素,提高机房的安全性。并且监控、管理、运维均在运维流程模块监督之下,提高运维流程规范化。通过该系统建设,能够有效增强多分支机构企业的网络应变能力,增加网络可控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褚建立,刘彦舫.计算机网络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研究分析
电力营销主要是一种将互联网作为媒介,通过一系列电力营销策划的推动,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营销对策,并同时实施出来的营销活动,它是为达到活动交易顺利开展完成的一种新型交易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营销已经逐步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电力营销的运维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对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进行重点研究分析,这对电力营销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相关概念
(一)电力营销自动化的概念
所谓的电力营销自动化就是指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电力营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电力营销信息的综合处理以及进行决策辅助的自动化目的。电力营销自动化是电力设备进行自动管理的一个系统,它主要实现的目的包括有:
1.在对电力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电力营销拥有的电能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范;
2.协调控制客户的电力设备,从而保障客户电力设备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二)运维的概念
运维主要指的是维护已经建好的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而传统的运维指的是维护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以及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运维的管理范围不再是局限在一个狭窄的领域内,而是已经覆盖了整个系统组织。运维的工作内容除了传统运维的管理外,还包括有日常管理运维以及业务运维。参与运维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有了相应的变化,除了IT部门的工作人员外,还有组织的相关部门以及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同时还包括着相关业务的重要人物。
(三)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概念
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概念通过电力营销自动化和运维的概念界定后,它主要是指对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维修保护,主要包括有电力营销自动化过程中的每个系统以及每个系统的工作内容等。对电力营销自动化进行维修保护,从而为电力营销自动化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二、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主要工作内容
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应用软件的运维管理
应用软件的运维管理就是在电力营销中对各种应用软件进行维护管理,主要包括有对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库、电脑软件的浏览器、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的各种通用软件、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系统以及特定的服务监督控制软件的运维管理。
(二)业务信息的运维管理
业务信息的管理主要是对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的工作状况、电力营销业务的完整性、电力营销过程中发生的有效信息数据以及电力营销业务的工作流程进行运维管理,除此之外,业务信息的运维管理还应该对电力营销业务的实施及办理进行全程的动态监督控制与运维管理。
(三)设备的运维管理
设备的运维管理主要是对各种网络设备、电脑服务器设备、计算机及电脑的辅助设备等在运行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动态监督控制,同时还要对其系统设备进行维护管理。
(四)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
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电力营销过程中具有的行业特点、营销数据的信息安全、电力营销管理权限的保密信息、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环境安全以及电力营销自动化正常运行的系统安全等进行安全运维的管理。
(五)数据的运维管理
数据的运维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电力营销过程中的业务数据、电力营销过程中的操作系统数据以及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数据等信息进行统一的储存、备份、恢复等运维管理工作。
三、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构建模式
通过从上面内容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已经对电力营销自动化的工作内容以及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如何才能充分的发挥出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作用呢?因此,笔者将其构建模式进行了以下详细的解释,从而为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作用的发挥提供基础条件。
(一)建立一个高质、优质的电力营销业务技术支持的平台
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有关部门在建立营销运维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营销部门或者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利用现代先进的电力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个高质、优质的电力营销业务技术支持的平台,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还能对各种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从而提高运维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健全完善统一的制度规范
在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工作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以及综合素质,并对他们展开定期的全面培训活动,从而有效的避免在运维管理工作中的人为失误。运维管理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对电力营销业务进行积极的检查巡视,关于营销业务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的解决处理,从而为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管理的质量提供保障。
(三)建立完善电力营销业务的服务流程
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电力营销自动化的工作内容以及营销操作技能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为了实现这一个目的,电力企业在遵循电力营销运维管理的统一制度下,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电力营销业务运维管理的工作流程,这样不仅可以完善电力营销自动化运维的服务信息及服务数据,还对电力营销自动化的运维管理工作进行了优化,从而使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角色更加清晰明了。
参考文献
[1]马立芝.浅议信息网络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1):193-195.
[2]蔡茵茵.电力系统营销模式与自动化建设[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2,31(7):83-84,103.
经研究,在整个IT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采购和建设阶段只占全部时间和成本的20%~30%,而运营阶段则占了整个时间和成本的70%~80%,由此可见IT系统运营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医院的IT信息部门更关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而对该系统的运维管理则缺乏相应的重视和研究。大多数医院虽然设立了信息中心或计算机中心来负责系统维护,但维护手段仍停留在较为初级的被动受理和解决故障阶段,缺乏完善的维护管理流程,没有设立明确的运营维护工作的考核指标。部分医院甚至仅委派一名或两名技术工程师负责全部IT系统的维护工作,管理者很难真正了解其IT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也就无从谈起。这种停留在初级阶段的系统维护方法,显然无法适应医疗IT应用系统日新月异的建设水平。
IT服务管理领域的标准ITIL
谈到IT运维管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ITIL的基本知识。在上世纪80年代末,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OGC(Office of Government Commerce)开发出了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的最初版本,ITIL在面世之后,迅速从英国扩展到了全球许多国家。目前,ITIL已经取得了全球IT服务管理领域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成为了IT服务管理领域事实上的标准,目前全球有数万家企业在应用ITIL。
从实践中总结而来,是ITIL最大的特点,最初的ITIL版本就是一系列IT最佳实践的总结。因此,ITIL不是采用先设计整体框架再细化各部分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发出来的,与其他的标准有很大的区别。ITIL的最初版本中包含了十个以上的流程组,而后,OGC通过对最初版本的整合,消除了重复和不一致的地方,了ITIL v2版本,共包含7个体系:服务支持、服务提供、实施服务管理规划、应用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架构管理及ITIL的业务前景,这就是被广泛引用的ITIL框架(见下图)。
由于本文讨论的是医院的IT运维管理,不可避免地借鉴了ITIL体系中的许多概念。但需要说明的是,ITIL仅仅是为IT服务管理提供了一个框架和准则,而其本身并非产品,应用ITIL也无需系统支持。参考和借鉴ITIL体系,建立和健全适合医院自身实际的IT运维管理体系,才是我们的目的。本文的重点在于讨论对医院IT运维管理体系的建立,对ITIL本身就不再多介绍了。
当前医院IT运维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医院的IT系统运维工作通常由信息科或计算机中心等部门来负责。在部分信息化建设步伐较快的医院,已经有专职的技术人员来负责IT系统的运营与维护,部分大医院维护人员人数已经不少,但以下问题仍在医院的IT运维工作中普遍存在:
1. 维护工作以“被动式服务”为主
主要体现在对IT系统的维护往往是在问题发生后,IT维护人员类似“救火队员”一样赶去抢修故障,缺乏主动性的预防式服务,这种维护模式下IT维护部门往往依赖一些技术水平高的“救火英雄”,而忽视了如何从管理的角度去预防问题的发生,结果就是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故障反复发生,给医院的业务带来阻碍。
经研究数据表明,IT系统发生的故障,只有20%是因为软件、硬件或环境(网络、电力等)因素造成,而有40%的原因是缺乏管理流程造成的。例如未经测试的变更,或是系统高负荷运转等原因造成,另外40%的原因是由于人员操作失误、备份或安全方面的疏忽所导致。也就是说在IT系统发生的问题中,大多数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管理来避免的。
2. 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不畅
对于使用IT系统的业务部门来说,关心的是业务不中断,IT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而IT管理部门往往是以技术为中心,这样如果在业务部门产生对IT系统的使用需求或者是发生故障时,IT部门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技术环节上,而忽略了对方的业务目标。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当业务部门由于设备故障(例如台式机)而影响业务时,IT运维部门首先要做的不是解决故障,而是需要清楚恢复业务的时限,如果是恢复时限要求很高的问题,那么IT维护部门可能首先要做的可能不是去解决故障,而是更换一台备用电脑来保障业务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做到这一点就要求IT部门与业务部门有一套共同的沟通语言,这一点在后面讲到服务级别管理时再详细讨论。
3. 不能量化评估IT部门工作的绩效
IT运维部门的绩效往往难以考核,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未能制定有关IT运维工作的考核指标,日常的IT运维工作通常都由繁琐细微的事情组成,如果没有对关键事件进行记录,没有对各项工作的目标进行事先约定,那么对IT运维工作的评价只能够凭感觉,没有业务部门与IT部门都认可的标准,既谈不到准确评估,更谈不到改进与提高。
建立IT运维管理体系
以上提到的一些问题,在许多医院中都普遍存在。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医院的IT运维管理水平,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医院IT部门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逐步建立适合医院自身IT水平的运维管理体系。
建立医院IT运维管理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四项基本内容:IT运维考核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ex);服务台;服务级别协议(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s);IT基本服务流程。
1. IT运维考核指标
IT运维考核指标是医院IT运维管理体系的核心,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考核体系,才能对IT运维工作的结果进行量化评估与考核,发现不足,进行改进。IT运维考核指标是针对整个IT运维部门而制定,考核的是IT运维部门的整体绩效,指标的设定应该包含对IT运维工作结果、部门及人员发展、财务等几个方面的考核,我们在这里重点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设定IT运维工作结果的考核指标。
IT运维部门的主要职责一方面要对IT设备及系统进行维护管理,保障其良好运行,另一方面要响应业务部门的需求,解决业务部门提出的问题。因此对IT运维工作的KPI设定主要分为IT系统运行水平和IT技术支持水平两大类。在这里对这两大类的常见考核指标做一些介绍,供医院IT部门参考。
(1)IT系统运行水平KPI
通过对IT系统运行水平KPI的考核,可以考察IT运维部门的维护水平,这类指标常见的有:
系统中断时间,指由于软硬件或外界环境原因引起的关键应用系统的业务中断时间,考核周期通常以月或年为单位,而具体目标的设定可根据各自医院应用系统的数量、运行水平来制订,例如:系统中断时间
故障发生次数,指IT系统的故障发生次数,考核周期通常以周或月为单位。例如:故障发生次数
网络安全性,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是运维工作的重要目标,对网络安全性的简单考核可以用考核周期内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次数来进行,如果要做更科学的考察,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安全问题设立网络安全性指数。
故障业务影响率,这一指标是考察发生的所有故障中,影响业务的故障所占比例,计算公式为影响业务的故障总数/故障总数。
(2)IT技术支持水平KPI
与第一类指标不同,技术支持水平KPI主要考察的是IT运维部门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水平,重点考察IT部门是否能够及时响应业务部门的申告与要求,服务水平是否达到了业务部门的期望。
故障解决达标率是指在目标时间内解决的故障数/全部故障数。对于不同级别的故障,事先都设定好了目标解决时间,这一指标考核的是在预计时间内解决故障的比例,这比简单考核故障解决率更能反映IT运维部门对业务部门的支持情况。
平均故障解决时间是指所有故障的解决时间之和/所有故障次数。这一指标反映的是IT运维部门解决故障的能力,与第一个指标组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反映IT运维部门的技术服务能力。
客户满意度是指IT运维部门的客户是业务部门,对医院来说就是使用信息系统的各个科室,服务水平的高低最终要反映到用户的主观感知上,因此设立一个主观感知指标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指标可以通过对业务部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来实现。
以上3个指标是对IT运维支持水平最常见的考核指标,这类指标还有很多,例如故障响应及时率、故障解决超期时间、重复故障发生率等等。如何设定考核指标,关键是要符合医院的IT管理战略目标和IT管理重点,合理设定不同指标以及所占权重,使得KPI考核能够达到促进IT运维管理的目的。
2. 服务台的职能
对建立IT运维管理体系来说,服务台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建立IT运维服务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这里说的服务台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设立了热线电话的值班员,它有几项最基本的职能:
服务台为用户提供了IT部门的单一联系点,确保用户通过服务台可以找到支持人员,也就是说确保了服务的可达性。
服务台对所有用户请求进行记录,并监控后续处理过程,直到问题解决。这就保证了前面提到的IT运维指标体系中,所需要的数据都有权威依据,如系统中断时间、故障解决达标率等。
服务台作为IT部门的首次联系点,可以过滤掉不相干的问题,并处理掉常见问题和简单问题,而将处理不了的复杂问题再转给IT后台部门,这样就保证了IT的技术支持部门不会被简单的问题所打扰,可以集中精力处理专业性的问题。
建立服务台遇到的常见问题是业务部门在遇到故障时,都习惯于直接找自己熟悉的IT工程师解决,而不愿意找服务台帮助,解决此问题要求IT部门向业务部门大力宣传服务台的好处,同时也要大力改进服务台的服务能力,比如服务台直接服务的水平,响应的时间等。
3. 服务级别协议
服务级别协议(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的含义是IT部门对业务部门的服务承诺,定义了各种服务类型所要求满足的服务质量。SLA的特点是用业务语言描述,而不是用技术语言进行描述。例如,对于故障处理,在SLA里可以将故障分为三类:影响业务的紧急故障、对业务使用存在隐患的严重故障及普通故障。然后分别对这三类故障定义响应时间和解决时间,例如紧急故障要求10分钟响应,1小时解决,而普通故障则要求30分钟响应,3个工作日解决。
只有在有效的服务级别管理被建立的条件下,IT部门才能更加清楚他们被期望提供什么和可以提供什么,因此才能够更好地计划和管理所提供的服务。
4. 建立基本运维管理制度流程
IT运维部门应该建立一系列基本运维管理制度和流程,以确保IT运维部门的基本任务得以实现。IT基本运维制度流程主要包括故障支持流程、IT变更流程、IT日常维护管理制度、重大事件应急管理流程以及IT安全管理制度等。这些基本运维管理流程的建立,是确保SLA能够实现的制度保证,可以使IT部门在向业务部门提供服务时,能够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从而保证服务的确定性,并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提高。
IT运维管理外包的基本情况
以上简要介绍了建立IT运维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及方法,最后再介绍一下关于IT运维管理外包的基本情况。
IT运维管理外包是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在欧美许多国家,将IT系统的运维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公司已经比较常见,在国内,部分行业也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实际上IT运维管理外包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医疗行业,主要原因在于:
1. IT运维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专业的工作。对于医院来说,IT管理并非其所擅长的领域,即使投入很多精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而专业的IT外包公司则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医院把IT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 监控平台 网络安全 运维支撑
随着有线电视传输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数字电视业务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机房和相关设备的数目不断增多,机房已成为各广电部门业务管理的核心部门。为保证其安全正常运行,机房设备、线路及与机房配套的机房动力环境系统、消防安保系统必须时刻稳定协调工作。如果设备、线路发生故障,就会影响用户的正常收看;如果机房动力及环境设备出现故障,轻则影响HFC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将造成HFC设备的报废,导致HFC系统陷入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国内有线运营商机房设备各自独立运行的情况较为普遍,且缺乏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及综合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之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分前端机房基本处于无人值守状态。鉴于此,对于有线运营商来说,建立机房的动力环境实时集中监控系统,及网络设备运行监控系统于一体的综合网管平台极其必要。
架构及功能
综合网管平台应是一个集GIS地图大屏、参数监控、报警接收、报警预处理、专家诊断、派工、声光报警系统,短信报警系统为一体的网管运维指挥调度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其包含若干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可分别建设、独立运行。主要包括以下8个子系统(未来可能还会发展更多新的子系统):
1.机房环境动力监控子系统。负责监控机房内一切动力设备及环境状态,主要包括:UPS、变电箱、空调、温湿度、门禁、图像、水浸等。
2.传输设备监控子系统。负责监控机房内的传输设备(如环网设备、发射/接收设备)及野外设备(如光站、放大器等)的指标及运行状态。
3.机箱监控子系统。其通过GSM无线网络等传输方式监控野外落地箱、光站的开闭状态。
4.反向信道监控子系统。负责对HFC网络的回传信道进行实时监测。
5.CMTS监测子系统。实时与CMTS及每一个CM通讯,获取包括发送,接收电平、信噪比等信息,当这些信息超出既定门限值时系统将主动报警。
6.B平台监测子系统。实时与每一台B平台设备通信,获取包括吞吐量等主要信息,当超出既定门限时主动报警。
7.GPS车辆调度子系统。负责对每一台工程抢修车进行实时监控,当其发生网络故障需要维护时,可寻找距离最近的车辆提供快速抢修。
8.其他监测子系统。各地运营商可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状况扩建自己的子系统,综合平台还可管理交互式机顶盒、数字电视前端等系统。
重要性
1.安全价值
对于广电业务传输商来说,安全播出是其工作的第一重点。涉及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蓄意破坏、偷窃、非法信号插入等。广电传统的举报奖励。人工值守等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随着网络的数字化,网络安全管理应突出科学化、制度化,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采取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方式彻底解决网络的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保证网络安全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因为维护人员无法预测何时将产生危机,其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获知涉及安全的隐患所在,当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具备有效解决问题的手段。
网络安全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网络基础设备的破坏;二是对网络传输信号的入侵,且两者有一定的关联性。网络基础设施的破坏有可能是蓄意性质的,如对野外落地箱、光设备、光纤和电缆的偷盗、非法闯入机房偷窃设备等,也有可能是无意破坏的,如:光纤被无意割断,机房基础设施空调损坏导致火灾,外电空气开关损坏或UPS电池用光导致机房停电及设备性能劣化导致停播等。有了智能化工具之后,首先可预测故障的发生并提前维护;其次当突发故障产生后,可快速调度相关人员及设备进行抢修。
而对网络信号的非法入侵则主要属于政治破坏,目前这一行为主要集中在网络插播上。随着卫视信号的换星,卫星攻击变得越来越来困难,破坏者开始将目光转向有线网络,这几年同内有线运营网络已发生过多次非法闯入无人值守机房或野外光站,非法插播信号的事件。鉴于此,对机房(尤其是无人值守机房)及野外设备的监控是网络安全平台工作的重中之重。
综合网管平台,不但可实现从前端机房到终端整个链路的全面监控,在同一个平台上集成对各类网元的统一监控功能,还可通过短信报警系统和其他方式与GPS车辆调度(抢修大队),610办公室、110、街道、小区保安等联动,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整个广电网络的安全指数和应急处理能力。
2.运维支持价值
实现网络快速运维将大大提升网络的服务质量。据相关权威部门统计,上海市有线电视用户约为600万,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IPTV用户已突破100万,即电信抢了广电17%的市场份额,这还是在有政策壁垒的前提下。老百姓抛弃广电选择电信的重要原因除了,IPTV自身拥有的互动特性及电信营销手段突出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是电信网络的00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大大优于广电,在有QoS保障的前提下,电信可以在其网络开展更多更好的业务。
如图2所示,与其他网络相比,广电基础网络拥有独特的优势,但业务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网络,究其原因是广电网络的支撑维护系统较为薄弱,是广电的“短腿”。因此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未来广电要想赢得市场,在进行基础网络双向及升级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支撑网络的建设工作。
而综合网管平台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上述支撑网的完整功能。举个例子:网络上的骨干光纤网均有冗余备份,当主路光纤被损坏时,会自动启用备份路南。如果有线运营商没有进行支撑网络的建设,一旦发生重大播出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而通过网络平台,在主路故障发生的半小时内,运维人员就可完成修复工作,因为支撑网络的综合网管平台会明确提示故障原因及发生地段。
再如:某一小区的一个光站带500个用户,随着光站的常年运行,其内部正向接收模块性能将逐渐劣化,当接收光功率降低至5dBm时,所带的500户将无法收看电视。如果具备支撑网络平台,当此模块接收光功率降至-3dBm时,系统将报警通知运维人员及时更换模块。
而这还只是电视信号传输故障,如果运营商已开展了双向数据业务,用户正在炒股,如果网络发生故障,待用户投诉后再去检查维修,可能2小时就过去了,而在这2小时内如果股票市场发生重大行情波动(如股票跌停),将会给股民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老百姓必定要选择能够提供更优质安全服务的网络服务运营商,因此采用综合网管平台将大大提升有线网络的运维价值。
结论
关键词:电力光缆;运行维护;抗外力破坏;资料管理;一体化
作者简介:林钢(1983),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通信运维、技术管理工作;蔡耀广(1963),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通信技术管理工作;万敏(1987),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通信检修工作
0引言
随着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做好电力通信安全运行的基础就是在于做好电力通信光缆的运行维护工作。由于大多数电力通信光缆是依附输电、配电线路架设,路径基本重合,但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单位是输电管理所,配电运维单位多是供电所,电力通信光缆的运行维护是通信部门。因此在通信光缆和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交叉管理及重复管理现象,且电力通信光缆与输电线路规划、建设不同步,存在“顾此失彼”以及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的情况。为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规范化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电力通信光缆的运维原则、运维职责、运维界面、巡视定检、运行检修、缺陷处理、运行资料、协调管理和评价考核等关键环节,规范光缆的运维管理工作,佛山局在深化创先工作的推动下,先行先试,对生产管理效益等方面存在弊端进行分析,从规范管理、优化作业流程以及资源配置等角度提出电力通信光缆、输电线路运维合一的管理方式,在省内率先推行了电力通信光缆规范化管理工作,并形成了常态化工作手段和长效机制。
1光缆资料管理
光缆资料是光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电力通信光缆运维管理规范化水平,2013年佛山局从基础数据管理着手,按照“三基工程”中基础管理的“摸清家底”等相关要求,首先开展了光缆普查和图实相符工作,实现对电力通信光缆基础数据的精细化管理。通信运维人员通过对有通信光缆架设的每只杆塔进行勘察、拍照、分析并整理编辑成“一缆一册”、“光缆明细表”、“光缆架设情况表”等基础资料,为后续工作中涉及到的光缆路径、方式、类型、长度、风险点等信息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撑。普查工作共核查主网输电线路421回,配网线路超过400回,行程超过12500千米,采集数码照片超过45000张,清查出废缆37条,明确了总计3612千米光缆的详细情况。而每一段光缆线行的路线、跨河跨路危险点、标志建筑、接头盒的数量位置、光缆在用情况等信息也完整存档,并且通过审核确认、定期抽查等方式严把工作质量关,确保了后续工作中这些基础数据能够对现场完整还原,为后续数据的电子化、智能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1]。在此基础上,佛山局以智能通信网全程管控系统实用化为契机,大力推进通信光缆基础资料固化工作。将内容不统一、格式不规范的电子文档资料和纸质资料转变为智能通信网全程管控系统的统一数据,建设成立“标准统一、查阅便捷、管理规范”的光缆基础数据信息系统支撑平台,并以长效机制约束,形成数据“保鲜”的闭环管理良性循环。通过上述措施将基础资料电子化、可视化,奠定了通信光缆的精细化管理基础。
2光缆技术保障
2.1E型复合槽
为了抵抗外力破坏,保障电力通信光缆的安全,佛山局开发出了电力通信光缆与输电线路共用槽道的E型复合槽。E型复合槽改变了过去单独敷设通信管道的局面,将通信光缆槽道与电缆槽道复合起来,既使光缆的槽道抗外力破坏性能极大的增强,又保证了日常光缆和电缆的检修维护的独立性,还在日常的工程中减少了工程报批项目,有电缆的地方就有光缆,增加了通信资源。现在该类型复合槽已经在佛山的通信线路技改、基建等项目中大量应用。
2.2轻量级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佛山局利用百度地图API独立开发出了轻量级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轻松解决了管道光缆不可见的运维难题。相较于架空光缆,管道光缆埋于地下不可见,主要存在可追溯性差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光缆井被掩盖的现场、休整施工后的路线段等难以做到高度还原。因此,实际光缆查找与定位往往要通过资料与记忆、经验相结合,会耽误抢修人员过多时间,从而成为影响光缆运行维护主要因素。通信运行人员借助百度地图开放API接口及普通PC电脑/智能手机采用网页形式在网络地图上加载路线标记图层信息,实现轻量级的光缆WebGIS系统。通过结合卫星图、地图和路网图,在地图上将光缆井和路径进行精确地坐标点拾取和标注,完整呈现光缆路由[2]。如图2所示,通过将光缆关键点、路由信息固化为数据文件,独立存放于终端,在消除了与公网连通访问时会导致数据泄密的隐患的前提下便捷地提供光缆路由信息展示。
2.3光缆架设路线图册
以往光缆运行信息管理侧重于光缆缆体本身的维护,在与输电线路的整合方面有所缺失,因此在进行光缆检修方案设计时,只能通过反复现场勘查,不仅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对光缆信息没有全盘的分析和管控,通信光缆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存在较大隐患。光缆架设路线图册则通过有效利用输电杆塔号的逻辑性与输电杆塔位置的确定性,有效实现电力通信光缆业务与路径、逻辑与空间之间的有效整合,在实现光缆路由信息呈现的同时,也减少了光缆物理位置信息的管理环节,大大提升光缆管理效率。通过该项措施,使通信人员和输电人员都能有效快速的查找到光缆和线路的对应关系,有利于运行维护工作[3]。
3一体化运维
为避免电力通信光缆运维主体不一致、存在交叉管理现象,减少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的情况,为此佛山局从分工、资料配置等方面推行了光缆的一体化运维管理。按照一体化运维思路,需要对电力通信光缆的运维职责等进行重新界定,需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输电管理所、生产设备部等单位进行资产、设备、职责沟通协商,为此佛山局采取了系列措施确保成效。
3.1组织体系支撑
佛山局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主管生产副局长牵头,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生技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输电所、各区供电局参与,层层落实责任。其次是制定精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并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人。最后是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半月召开一次光缆一体化运维工作例会,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协调处理存在问题。
3.2本地化方案支撑
在充分梳理省公司要求,结合佛山局实际情况确定落地的工作目标后,佛山局开展了调研、交流,了解现有工作模式及相关人员配置、工作量等情况,以进行省公司方案本地化论证。在充分了解各部门现状基础上,最终形成切合佛山局实际的方案[4]。
3.3人员物资管理
针对光缆运维职责划分,结合电力通信光缆规模、运维人员数量、工作量等实际情况,开展精细化的人员定编分析,用数据说话,让人员定编更加合理化,为光缆移交工作奠定基础。在项目管理方面新增的光缆修理、技改项目由相应的运维单位负责;已下达光缆修理、技改项目继续由原单位负责实施。物资方面则由调度中心调拨相应的仪器仪表、工器具、备品备件给新的运维单位。
3.4配套支撑
推动光缆相关作业表单和业务指导书的修编,规范并固化光缆的巡视定检、运行检修、缺陷处理等工作表单及流程。另外为保证职责调整过程通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对输电、配电运维人员开展光缆运维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工作。
4管理成效
通过不断做好光缆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光缆资料的精细化,可以利用光缆资料快速对现场进行精确还原,不仅有助于光缆的日常维护管理,对于光缆的迁改等也将提供一种免现场的勘察方式和途径,大大提升效率。E型复合槽作为国内首创的新型光缆敷设形式,已经取得国家实用化新型专利,它将通信光缆置于混凝土“铠甲”里面,大大提升了光缆的抗外力破坏能力,E型复合槽的应用使得光缆线路与输电线路同期建设更节省总成本超过1万/千米。在应用E型复合槽的106千米光缆线路中,截至目前仍未发生一起外力破坏事故,实效显著。轻量级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架空光缆路线图册则创新技术形式,实现对旧有“光缆明细表”资料的逻辑补充和资料直观可视化,为维护人员提供了“活地图”。一体化运维突破了只划分输电架空线光缆运维职责的瓶颈,把随输电电缆廊道敷设的光缆同时划归输电管理所运维。实行一体化运维管理后,按照如下标准:92号油价6元/升,巡视2人/次,每班组出动巡视频次平均为5次/月,共计5班组,巡视平均耗时6小时/次,平均巡视往返里程:100千米/次,油耗为10升/百千米。测算出平均节省人工:300工时/月,节省油费1500元/月。除此之外,一体化工作有效地实现了光缆的无缝管理,消除了管理脱节、交叉管理的情况,优化了运维作业流程,提升管理效益和工作效能,真正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
5结论
佛山局在2013年开始开展电力通信光缆规范化管理工作,率先调整输电电缆与通信光缆同线路敷设却分头管理的旧模式,顺利实现设备、资产、人员方面的交接,完成输电线路与电力通信光缆管理归口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工作。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电力通信光缆的管理日益精细化,实现了风险维度的管控,生产实时控制业务通道一直保持零中断,成绩突出。佛山局光缆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对于同行业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滕丽华.架空光缆及地埋管道施工设计及施工[J].科技资讯,2012(01):73-74.
[2]顾育君.浅谈电力通信光缆运行维护[J].机电信息,2011(06):12-14.
[3]郑小瑛.电力通信光缆受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J].宁夏电力,2010(S1):36-38.
“成长期”的障碍
省级政务外网正在逐步成熟,但也遇到了“成长期”的烦恼。
1. 由于省级电子政务或政府信息化方面管理体制的不同,政务外网建设和运维管理变得多样化,造成组织管理协调方面的困难,加上网络平台和业务应用参差不齐,离国家政务外网初始的规划和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2. 从政务外网的覆盖范围上来说,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在“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县级的网络延伸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完成省级电子政务外网与各市、县网络建设与对接任务。
3. 由于有的省级发改委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上不起主导作用,对应的政府办和信息办等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政务外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政务外网建设项目的资金不到位,导致还有部分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城域网和广域网)至今没有立项,搞不清谁来负责建设和运维管理。
4. 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应用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国家开展什么应用,省级就开展什么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增加一些涉及到省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方面的有特色的深层次应用。
5. 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在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基础数据库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有的政府部门专网上的公共应用逐步“迁移”到政务外网上,实现“两网主备”式的共赢互利。
6. 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应建立良好的安全监测手段和措施,做好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不断提高政务外网的应用水平和安全等级,使大家用起来方便和放心。
7. 建立统一的省级政务外网运维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完善服务标准规范,落实运维经费,才能建立起一支稳定的运维服务队伍,为省、市、县各政府部门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服务。
五大谏言
1. 统一思想、统筹规划。
国家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又是国家政务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优质、高效地建设省级政务外网,是各个省市必须完成的任务。省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统一领导政务外网建设工作,各市、县需要明确分管负责人,明确责任和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任务。
鉴于目前有部分省市政务外网由各地的政府办负责建设,建议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的有关文件在必要的时候与国办等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组织协调力度。
2. 加大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的覆盖范围,解决接入等技术难题,尽早地发挥政务外网的整体效益。
目前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来看,各个地方发展还不平衡,有的地方政务外网建设比较早,比如北京、江西、浙江、广东这些省市,电子政务外网已经覆盖到了县,而且已经开始运行中央和地方的有关业务应用。但是,也有的地方省级政务外网平台还没有建成,比如、陕西,目前就是通过临时过渡的网络来满足中央一些部门在地方上的业务需求。还有一些地方比如像江苏、重庆两个省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外网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单位,也没有开展外网的建设。
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的省市可以将公用的专网改造成本地的政务外网,跟国家的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 有的省市需要调整相应的技术规划与方案,在IP地址、域名规划、信用体系这些关键技术上,遵从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
建议省级政务外网的建设既要抓好当前进度,又要顾及长远目标。国家、省、市要联合加强对电子政务外网的管理体制、技术规划、建设方案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以正确指导实际工作。
3. 扩大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应用,充分发挥政务外网的作用和效能。
针对面向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所面对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各地方政府部门应当认真梳理自己的业务,充分利用政务外网提供的良好平台来开展业务,树立地方各政府部门良好的形象。国家政务外网中央部门的一些应用、省市的应急系统平台、“金”字工程、基础数据库、容灾备份等跨部门业务应用都需要统一的政务外网平台做支撑。
建议省市政府部门要集中力量对有关业务应用进行梳理,并对省市电子政务规划中重点的关键性的业务应用,根据需要,开展一些为民服务和有特色的业务应用,关键的重点应用要尽快迁移到政务外网上运行。
4. 明确责任、分级负责,确保省级政务外网安全稳定地运行。
按照国家政务外网统一规划,需建立省市政务外网安全防护体系和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省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运维单位必须明确本单位信息安全的主管领导和工作部门,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落实责任制,定期对各级政务外网开展安全检查工作。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切实保障政务外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省市政务部门要负责各自业务系统和接入局域网的安全,做好运行的业务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采取相应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保障各自的信息系统安全可靠。
建议国家、省、市联合有关安全部门加强政务外网使用的安全技术,对产品、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采购国产自主可控的信息化装备,建立统一的技术安全管理平台,为政务外网保驾护航。
关键词:运行效率;目标;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
为了给广大用户提供安全、牢靠的电能,电力企业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运行效率。原始的配网运维抢修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的运行需求,实现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才能有效的提升运行效率,从而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提升运行效率为目标的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传统模式的作用下,配网抢修主要是以技术改进为侧入点,快速找出配网发生故障的方位,以此来提升故障隔离效率,进而增加恢复送电速度。但是这种方式缺少配网运维抢修管理方法的探究,抢修管理流程不合理,抢修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从而给配网故障抢修效率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电力企业开始加大配网管理优化力度,构建完善的检修体系,建设配网抢修指导平台,配置自动化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生产运营优化管理的效果。当前,在配网管理模式中,以抢修代替维修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不具备预防性,主要以优化线路运维的视角来实现抢修工作,并且在抢修管理中,管理流程不合理、工作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等问题也越发严重,严重阻碍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因此,要想提升配电网运行效率,给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做好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配网运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输电线路设计不合理
要想提升配网运维管理质量,首先就要做好输电线路设计工作,这样不但可以满足负荷需求,同时还能保障配网的运行安全,给后续的施工、造价以及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但是其前提条件是要保证路径选择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然而,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因为会受到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进而给输电线路设计合理性带来影响,例如,某电网企业在设计的过程中,尤其设计自身存在特殊性,但是在面临这种特殊情况设置时,没有根据设计需求开展设计工作,进而导致设计缺少合理性。
2配网网络框架不完善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在进行规划和建设时,没有把城市规划融合到其中,尤其是现阶段城市各种设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给负荷预测效果带来了影响,使得在进行电网规划时,配网电源点负荷和城市建设相违背的,导致电力企业不能取得理想的投资回收率,甚至会面临重建的情况。此外,城市土地价值逐渐提升,这就给配网规划建设项目的落实增添了难度,造成一些区域盲目追求电缆化率的现象极其严重,在给配网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还会危机配网的运行安全。
3配网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已经给电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了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进行配电网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针对电网建设而言,配电网建设普遍落后,并且框架缺少合理性,线路负荷过高,管理方式比较陈旧。当前,在进行配电网管理以及运行的过程中,缺少先进技术做支撑,进而配电网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三、提升运行效率为目标的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措施
1优化配网运维抢修组织
(1)调整运维抢修组织设置
以优化运维抢修组织为侧入点,提高线路运行和抢修质量,优化配电网管理效率,根据区域特性来实现城市配网分区管理,构建城市配电网维修和抢修团队,以区域划分的形式对于该区域的配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监管,一旦发现故障,及时找出故障位置,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配电网运行安全。配网优化运维抢修组织框架见图1:
(2)引入岗位竞争机制
的加大班组长团队建设力度机制,提高升班组长薪资标准,以带兵有方、工作突出为原则,来全面调动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在进行班组长岗位竞争时,要秉持着公开竞聘的准则,让一些具备高能力、高素养的技术骨干参与到班组管理工作中,以此来提升班组管理的整体水平。此外,针对同事班员岗位来说,应该采用末位淘汰制,增强工作人员提升自身技能能力的压力,从而保证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
2优化运维抢修基础工作
(1)动态收集设备运行参数
要想保证设备运行参数的精准性,落实动态管理,就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审核机制,采用“一线一册”的形式来收集相应的设备运行参数,保证变更异动管理流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还要将收集的资料和数据传送到审核部门、设备验收部门以及施工部门等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以此还要以六个月为单位,进行全面的核查,保证设备处于完善状态。
(2)简化故障抢修研判、处理流程
对故障研判以及处理程序进行优化,例如,在处理lOW线路故障时,抢修部门需要结合管辖区域的差异性,通知对应的抢修团队进行抢修。如果出现的低压故障,抢修部门需要通知外协企业的抢修值班工作人员进行解决,在解决完毕后,外协企业的抢修值班工作人员需要将抢修结果汇报给抢修部门。通过优化的方式,不会因为专业划分而引起工单流转现象,在发生故障时,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支团队、一次完成的管理目的,这样不仅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能降低抢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