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筑设计优秀案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6 16:44: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设计优秀案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建筑设计优秀案例

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方案;产生内因;要素;竞争战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方案设计三个关键要素

建筑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因此,必须明确建筑方案设计的关键要素。建筑方案设计有三个关键性的要素———开发商,建筑师,土地和项目约束。

第一是开发商。开发商是资金的运作者,是项目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也是整个项目的执行者;开始于他,也结束于他;是风险的承担者,也是利益实现的承担着。开发商掌控土地,资金运作,确定经营理念和建筑项目目标,是项目实践关键中的关键。一个城市的经营与城市管理有关,也与城市项目的经营有关,其中项目开发者的水准和能力,对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城市有众多高素质的建筑项目开发商,那么这个城市是幸运的。建筑学书籍常常提及建筑师的名字,但是建筑项目实现的背后却是开发商在支撑着——没有优秀的开发商为优秀建筑师搭建平台,哪有建筑师的用武之地?说开发商是第一要素,其实并不过分。

第二是建筑师团队。优秀建筑师可以设计出优秀建筑,不错。但是,说优秀的建筑师必然会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也并非如此。即使优秀的建筑师,做的项目也不都是优秀的项目,任何人都会有设计能力的顶峰和低谷,也有自身能力的边界;同样,也有是否更擅长、是否更理解该项目本质等问题,这些都将制约项目的实际水准——我们想说明的事情是,一个优秀的项目仅是优秀工作的结果,它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设计。一个很优秀的、有创造力的建筑师,会有一个优秀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流程,这些都大大提高优秀建筑作品产生的概率。

第三是土地和项目的约束。任何一个建筑项目都不可能没有约束,无论是资金、土地。成本、时间和法规等,都需要人们在一定的范围内统筹考虑、创新和整合。不理会边界条件约束的设计,作出的项目是镜中月、水中花——可望不可及。

2、建筑方案的背后是什么

建筑背后的两类因素:物理性的因素——资金和土地,能动性的因素——人的劳动。

没有资金和土地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土地加上金钱,不会天然变成建筑,更变不了优秀的建筑。只有赋予人的劳动,才会有优秀的建筑成果,人类创造了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创造了优秀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文明。每一个优秀的作品背后,都依托着那个时代优秀人才的智慧和创造力——诗歌如此,音乐如此,建筑依然如此。

建筑项目背后,有自然的物理因素约束,也有人的因素——能动的智力资源。其中,只有靠人的优秀创造,才能使得每个向量变得更有效率、更具有价值;每个智慧的决策才会变成切实的执行,建筑项目才能最终成为优秀的产品、商品和作品。

3、建筑方案的竞争战略

建筑方案竞争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实现建筑产品、商品和作品的竞争优势。在市场商业角度,建筑设计就是要实现建筑产品所附带的资源和资本,能取得商业上的最佳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源利用的充分性和贡献性——无法赢得市场认可的商业建筑是寂寞的,其中所有的建筑艺术和能力,都是沉没的。如何在建筑项目的竞争中,赢得商业上的成功是大家一直努力追求的。从艺术发展角度看,每个时代都是历史长河的一段,作为当代建筑的从业者,如何继承历史,并开创未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照搬历史是不可取的,完全的复古不具备生命能力和发展能力;同样,把表现和书写当代建筑文化的责任,推给后人也是不能被认同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在建筑设计体制上创新,培育出优秀的、富有竞争力的建筑设计人才;在建筑设计方法和理论上创新,探索建筑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切实的建筑研究理论。假如,有良好的建筑创作竞争机制,有一流的建筑艺术和技术人才,有良好的建筑文化氛围,一个建筑的繁荣局面,何愁不会到来。相反,没有一个开放的建筑创作和运行机制,没有一个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建筑设计队伍的职业前景,没有自己的建筑方法和理论的探索,想实现建筑文化的复兴,也并非乐观。从建筑资源使用角度,世界赋予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无论是土地,还是资金。所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是一种贡献,也是人类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一个重要目的。

在建筑设计中,如何能实现建筑的商品化,实现建筑的艺术贡献,实现资源的节约化,在全球范围类的建筑设计领域,仍是一场竞赛。在这场智力竞赛中,盼望中国的建筑界既是胜利者,也是贡献者。如何实现建筑方案的竞争力?如何寻找到建筑方案的竞争策略?可以在建筑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他可以借鉴的学科中,寻找答案。

结语

如果把以往建筑项目的实践作一个归纳的话,可以把建筑方法和步骤总结如下,希望对项目的开发和设计有所帮助和贡献。

(1)确定建筑项目设计目标。

(2)坚持建筑设计策略和原则。

(3)明晰建筑项目约束条件。

(4)了解相关权重因素的逻辑关系、排序。

(5)对比研究各种建筑方案的发展方向。

(6)实证案例分析——建筑案例比较研究。

(7)创新自己的建筑方案。

通过后续阐述的实证建筑案例,期望能达到下列目的。

(1)了解精品建筑竞争要素。

(2)掌握建筑项目设计的竞争力策略研究。

(3)认知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

(4)体会建筑设计的实证方法。

参考文献:

[1]冼国明,严兵.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2005,10.

[2]张倩肖.外商直接投资,市场竞争及对我国建筑方案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7,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第2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来,随着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现代社会对高等人才的新要求,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像徐州工程学院这类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外部环境与学校校情都要求学校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加强服务地方建设的能力。

园林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1]。如何通过专业教学改革体现特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之一。

《园林建筑设计》是普通高校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教学为1a,共80学时。主要涉及4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入口建筑、休憩建筑、附属建筑、餐饮建筑。课程教学主要是结合设计专题,进行理论讲述,现场实测,草图修改,方案调整,最终定稿,完成设计图纸。

1 存在问题

1.1 缺乏应用型教材支撑

在现有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材中,存在着理论过于陈旧,案例过少,过旧且新颖度不够,缺少必要的设计图纸分析与理论介绍,尤其是没有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材,理论过于倾向研究型,缺少有代表性、有影响的项目案例介绍。

学生渴望学习到的新兴的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就更少了。

1.2 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教师都是占据主导,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中基本都是首先教师理论讲解,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设计作业,然后是教师批改作业,最后是作业反馈。学生进行设计,凭空想象,理解力有了,但空间想象力没有,接触的设计案例很少,由于缺少教师理论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学生往往面对着教师的作业愁眉不展,无从下手,即使心里有设计思路,由于积累不够,实践少,还是无法转换成设计图纸,完成作业。

1.3 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不高,课程的互动性不强

由于教学主导是老师,学生很少参与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浓,作业往往是潦草应付。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强内容的新颖性,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书籍和论文,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成果。那么学生就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从而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

2.2 教学内容上去粗取精,突出设计重点和主题

2.2.1 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以便更好地与后续课程接轨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第一个设计课,不应将课程内容局限在建筑设计,而应推演到景观设计。从而为园林规划设计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教学的建筑设计,更为强调外部因素对建筑本体的影响,建筑是因环境因素生成的,它与场地、交通、绿化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即设计结合自然[2]。正因如此,园林建筑设计特别强调对环境设计的考虑,要求学生一方面运用景墙、花架、廊柱、花坛等设计外环境,补充建筑外形的不足,增加立面上的高低错落和虚实掩映的效果。另一方面,建议运用庭院设计将建筑化整为零,以便更好地突显外部环境设计。

2.2.2 注重宏扬传统,体现地方文脉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研究与设计一直是园林专业的特色,又是传统园林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因为其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而历久弥新,依然焕发着古老的魅力和活力。对于学习园林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需要继承并发扬的。通过分析背后硬传统(建构、材料)与软传统(文化、历史),使学生理解传统建筑的设计意匠与审美取向,一方面提升专业修养和素质;另一方面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能力[3]。学生能够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汲取营养,再现传统,更富有创新力。从而使得设计作品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2.3 教学方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 运用多媒体方式,采用课堂理论讲述、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介绍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增加学生对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运用。精选设计案例介绍大师建筑设计作品,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等,进行案例分析示范,从而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实践教学包括外出实习、实习现场拍照分析、实地测绘、制作模型,课堂评图、改图等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

此外,通过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搜集资料,学习经典建筑案例,分析建筑设计平、立、剖面,提高学生园林建筑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筑设计能力、模型制作能力。采取案例分析(进行优秀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进行方案汇报)、反馈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结合设计作业开展模型制作竞赛,并在校内展览。通过作品展览,为学生构建展示自身设计实力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勉励学生发展,以此丰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2.4 建立网络课程,实现资源上网,供学生参考学习

实现了资源上网,包括教学课件,教师的案例分析,教案大纲等。并提供了教学辅导,包括考核试卷,设计论文、设计文本、专业书的参考,尤其是学生的优秀作业,模型制作照片等都可供同学下载,并参考学习。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便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当然网络资源需要进一步更新。

3 效果评价

3.1 学生表现出极强的设计欲,促进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案例分析的解读,提升了学生的设计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更重要的,通过亲自制作建筑模型,对比方案设计图,可以很好地调整构思,弥补不足,并完善设计内容,通过模型制作将设计内容真实的表达出来,学生表现出浓郁的兴趣,积极探索,最终使得设计作品臻于完善。通过制作模型展览,同学们的建筑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展览的效果很好,获得广大师生和领导的好评。

3.2 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的主题

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绘制图纸构思设计,制作模型并展示作品,学生的创作灵感被激发出来。设计作品风格多样,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设计作品注重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设计。部分同学尝试再现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元素表现建筑设计(见图1~3);部分同学采用现代的集中式的建筑布局,或有小庭院,但立面上注重虚实掩映,高低错落(见图4~6)。建筑设计外形丰富,尤其是屋顶设计,表现出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3 丰富了师生的专业素养,有益补充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生认真组织语言,静心备课,反复修改课件,然后课堂讲述案例分析,不知不觉就能将各种知识信息结合起来,形成理论沉淀,储备专业知识。不同的学生讲述着不同的设计构思和理念,拓宽了大家的专业视野,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生动有趣。从学生的讲述中,老师也受益匪浅。可谓“一举三得”。

参考文献

[1]魏勇军,吴中军.基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02):168-170.

[2]李哲,成玉宁.风景园林学科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研究――以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建筑设计课程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2(12):66-69.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结构 美感 哲学

建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多样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实用性,地域性,公共性,总体性等等。而建筑物的美感因素也是建筑设计之中的重要部分。所谓的结构美,其本质就是使建筑物的结构学与美感加以结合,形成完善的建筑物形态。建筑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是与对美感的追求协调统一的。

一.建筑艺术美感研究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前进,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带来了新的建筑方法,而建筑方法的进步也为建筑的结构美感带来的新的变化。举例而言,土耳其著名的建筑蓝色清真寺,其圆顶与拱顶相互搭配,纯大理石的建筑设计,在今天也是建筑学和文化学的经典。然而对于现代的建筑设计者来说,随着美学观念与科技技术的进步,他们对建筑设计中的美感因素也有着更多的认识。

建筑物设计建造之后,既要考虑到其实际的使用情况,也要考虑到作为建筑物的观瞻问题。如果建筑物不够美观甚至丑陋,对于建筑物发挥其职能也是一种潜在的不利因素。而对于一些以观赏性或者地标性建筑的设计来说更是如此;对于这些建筑的设计来说,可以说外观占到了其作用的很大一部分,更要求建筑设计者不能轻忽。

我们在进行建筑美学的相关探索上,更多的是关注了那些外国的设计美感理论与设计案例。虽然说我国在长久的历史之中也产生了一些建筑方面的观念,也有诸多经典的建筑学案例;然而在近现代的数百年间,对建筑美学的研究却很匮乏。目前来说,国内的建筑设计者还需要多多学习,多多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二.一些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与美学观念阐述

1.以水晶宫的设计和影响为例

建筑的结构美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力学,建筑物的受力情况部分;另一部分是外部的美感情况;最后则是细微处的处理情况。

举例而言,以伦敦的首届国际博览会上的水晶宫为例。该建筑长约五百六十三米,宽约一百二十四米,总面积接近十万平方米,然而建筑时间只花费了半年。在其设计者的年代,虽然铁与玻璃结合建造建筑在技术上已经成为可能,然而还并没有其他的建筑设计者有用这两种材料进行大型建筑的建设的案例。

在水晶宫的建设过程中,设计者使用了规范化建设的建筑策略,将大部分的建筑物部件设定为以四英寸为尺寸模板的标准尺寸。之后再在工厂进行统一的生产,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这样的建筑方法,相比于过去的建筑模式显然是提高了其运作的效率与成果的。另一方面,建筑的外观也体现了力学体系和华丽外表的结合,甚至也进一步的体现了当时工业时代的精神与风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独特特点,水晶宫成为了在历史上具备特殊位置的重要建筑,就算是其在数十年后焚毁也是如此。

水晶宫队现代建筑有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的建筑模式可以说都是在水晶宫的后续道路上行走。水晶宫采用的工业化建筑手段,指引了日后所有的建筑事业;而其本身的玻璃结构也被世界上无数的建筑设计者借鉴,在各类展览类建筑的设计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在看来,水晶宫的建筑意义并不仅仅是新的力学方式的探索,也不仅仅是建设方法的重大创新;而是使用了全新的技术手段来阐述新式的美感的一种建筑设计原则的革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被认为是新的设计模式与建筑美感的开端。

2.关于我国的建筑设计

美的来源是什么?在历史上诸多的哲学家对此进行了讨论,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然而有一点是较为明确的,那就是简洁,和谐的事物属于美。

举例而言,在大型建筑之中常常使用的穹顶结构,就体现出了简洁的设计原则;在简化建筑外观的同时扩展了视野,显示出美感。

当然,对于一栋建筑来说,保证其安全性和使用期限比起美感的要求更加重要;目前我国的结构学与建筑美学的结合还显稚嫩,可能不能在符合美学要求的情况下完全的保证建筑物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又有另外一点因素,需要为建筑设计工作负责的并不仅仅是建筑设计师;建筑业主,施工方的要求可能占得比例比建筑设计者的意愿要高的多。因此,若要使建筑美学原则得到践行,就必须要有业主投资者的支持。只有得到资金条件与充足力量的后盾,建筑设计工作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设计出富有美感的建筑。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与结构工程师的交流和沟通,保证建筑设计结合了美感和稳定性。

以我国的著名建筑案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为例。

大楼标志性的悬空处和不规则形状,表面上毫无规则,实际上却是有着一套严密的支撑体系的。可以观察到,主楼的形状实质上是四棱锥的变形。切割而出的面拼合成大楼的外部形状,也符合中央电视台的整体创新前进的形象。

实际上,整个的电视台大楼形成了一个框筒的结构,内部的井道并不承担支撑作用,而将力交给建筑外部的筒形结构。也正因为如此,该建筑能够形成那种独特的悬空结构。这形成了该建筑独特的美感。

在结构力学的相关设计中,发现斜向的网格并不能达到最优的力量分配,也不能完全的达到最好的分配情况。在之后的探索之中,设计者根据实际的受力情况来对各根钢杆来进行划分,也就形成了如今所见的不规则形状。这也是建筑设计师和工程结构工程师的精密合作和协调达成的结果、对于玻璃幕墙来说也是一样,根据建筑内部的支撑结构来展开玻璃幕墙的布置。

【结语】

建筑设计的美感因素一向是一个争议很多的问题。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种需要考虑种种问题的体系,而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富有美感的选择也不是唯一的。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必须要用结构工程师与投资者的配合。纵观世界各地那些以造型独特富有美感又实用的建筑,都可以看出,富有美感的建筑是由优秀的建筑设计者在充足的条件下设计而成的。

【参考文献】

[1] 国晓伟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美学研究――以“河北工程大学综合体育馆”方案设计为例 [d] 河北工程大学 2014,05(26)

[2] 赵晓敏 基于结构美学的中小型快铁站空间形态研究 [d]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5(01)

第4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能力培养

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要求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用人单位希望人才能直接顶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一般都是采用“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进行,理论课多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对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演示教学,然后布置设计任务与教学目标,安排学生集中几周完成。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开进行,学生不容易掌握设计进度,在时间安排上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状态,往往临近交图前夕加班赶工,这不仅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是误导,而且交上来的成果也不尽如意。甚至有些课程实践环节与理论脱节较久,更容易导致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对“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既是当前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克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模式,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本文就《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如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一解析,以期对高职建筑设计类课程实施这一教学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学与生产过程、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若干个教学项目,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工作后能直接顶岗。“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现场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使学生由原来的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在实训场所里面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得到激发。

二、建筑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解析――以《建筑施工图设计》为例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宜采用单元课的教学安排,将设计所需理论与设计实践过程融为一体,将实践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教学模块,设计理论融到各教学模块中进行讲解,讲练结合。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

通过调研和交流我们发现:国内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其实就是“小建筑学”的培养模式,即本科院校五年制的建筑学到高职院校就压缩为三年制的“小建筑学”,教学计划安排中对各门课程课时数进行压缩,这种模式势必淡化高职教育的特色与立足之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特色不突出,竞争力不强。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建筑师的助手,学生通过三年的培养应该具备初步的建筑方案设计能力,能胜任设计公司的辅助设计工作,具备后续学习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建筑图纸,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能力。

在教学执行过程中要求专业内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课程教学才不会因为不同的教师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偏离较大。

基于以上专业培养目标,《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①建筑方案的完善与深化;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要点与构造设计;③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软件应用;④建筑制图的规范性教学。

(二)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组织教学实施

在工作岗位中,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设计任务――施工图设计――图纸绘制――图纸校对――布版成图。在安排课程内容时,与之对应的是:建筑识图、方案完善――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计算机绘图――设计要点的落实――校对、文本制作。因此,该课程应以设计任务(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的能力目标。

教学过程分为六阶段进行(表1),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穿行,充分体现能力本位,边学边做,是典型的三明治教学过程,能力培养呈螺旋上升状态。

(三)以教学需要为目标,选取教材资料

建筑设计课程的知识点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某一本教材之上,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及岗位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专业及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对教材进行必要处理,选取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及参考资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工程经验对教材进行提炼,进行通俗化教学,教会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教材,这和该课程的教材编写存在一定难度有关。工程案例应该是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能基本反映设计要点;作为教材,图纸绘制必须规范,不能有较明显的差错,而由于设计图纸的著作权关系使得教师编写教材选用案例比较局限。由中国建筑西北院主编的《建筑施工图示例图集》由于其案例经典,成图规范,设计要点表达通俗易懂,与图纸结合紧密,体现了当前设计界的较高水平,可以作为青年建筑师与学生的设计参考。在教学中,我们还精选了深圳著名建筑设计公司的优秀设计作品、任课教师设计作品、专业往届毕业生工作后的设计作品作为图纸参考。这些既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增强其自信,又能拉近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距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根据需要不断补充《中南地区建筑配件标准图集》、建筑设计规范、房屋建筑制图规范、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等设计文件作为设计指引,模拟设计公司工作情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引用资料,这一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制定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教法一:项目教学法。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详细的设计任务为指引,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让学生参与整个设计过程,学生参与的全过程即教学的全过程。整个过程分解为四个参与的过程:①提供设计条件,唤醒参与;②设置绘图任务,调动参与;③绘图训练,强化参与;④互评总结作品,拓展参与。

教法二:案例分析法。建筑设计教学很强的特点之一在于案例的丰富性,通过遴选案例进行教学讲解,可以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往届学生在校优秀设计成果及工作后的设计作品,也包括任课教师的设计作品,还包括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公司的优秀设计作品。学生通过多个案例的比较学习后,就可针对设计任务进行创作。

教法三: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评价体系。课程的考核是手段而不仅仅是目标,设计类课程的成绩评价更应注重平时过程的考核。总评成绩由平时表现(10%)、方案完善阶段成果(10%)、平立剖面设计阶段成果(10%)、详图设计阶段成果(10%)、成图阶段成果(10%)、最终设计成果(50%)几部分组成,细化设计要点考核目标。在评价作品时,采用的是动态评价体系,让学生先独立自评作品,再分组合作互评作品,教师总结作品分析要点,要求学生根据评价要点进行深化作品,以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

2.学法

学法一:学习档案跟踪法。由于采用单元课的授课模式,学习周期拉长,学生课后思考时间增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任何疑问或是创新思维都应随时记录在记事本上,这样有利于将问题集中研讨,鼓励同学之间互助学习,老师给予指导。

学法二:学习情境模拟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实训情境,开展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模拟设计公司氛围,不仅能从考勤上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能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要求。譬如,讲解设计出现的错误会出现的后果、强调成图规范的必要性、各专业工种配合在设计中的体现、按时按量交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工作中应做到既能肯钻又能吃苦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工作后会碰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就理解到,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以完备的实训场所为保障,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我院经过多方借鉴学习,大胆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建筑设计实训场所,其中包含两个模拟设计公司氛围的专业机房、建筑构造模型室、建筑模型制作室以及建筑设计师选材库实训室,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补充,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

校内实训场所毕竟是模拟的实习环境,与实际的工作环境仍有一定差距。要做到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还得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灵活安排现场实习与顶岗实习,让学生多与企业接触,同时成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创业工作室,承接真实设计项目,也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形式。这种做法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知识又传授专业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情况,还便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三、结论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围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将设计工作过程引入课堂,能够有力地指导专业实训室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对这一模式的几年实践,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

(一)应加强建筑制图规范性教学

高职类学生普遍表现为制图的随意性较强,建筑制图不够规范。很多用人单位都反馈应加强制图规范性教学,这就要求专业任课教师要在相关设计课程中多次重复、强调。

(二)应重构课程体系,关联学生专业知识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知识链脱节,这需要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熟悉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内容与能力目标,并达成共识。

(三)要杜绝学生课后拷贝

建筑设计课程成果由于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容易出现复制拷贝现象,为消除这一不良现象,要强行学生使用反拷贝程序,在设计任务案例时要做到每个学生都不同,这样做虽然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却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以模块化体系完善专业教材体系编写

目前高职类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很多课程都没有合适的教材,国内有些出版社也出版了一些教材,但是教材编写特色不够明显,内容不简练或是插图说服力不够,这都是当前一些教材存在的通病。今后教材编写应能反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特点。可以采用模块-课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的编写思路,结合就业岗位群,简化理论、突出结论,强化实训、实验、实习的作用。

自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后,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为了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5篇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7-03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问题分析

(一)课程目标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具体分析如下: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三、整合思路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四、整合要点

(一)目标的重新定位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具体建议如下: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的增减渗透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五、总结与展望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9年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4(3).

第6篇

1.1强调理论教学

忽视课程设计实践的创新《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将园林建筑构造、工程制图、设计表现等多种课程与园林建筑设计理论的融合,在各类型园林建筑课程设计实践中,提升学生对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地方院校多数园林专业老师较为年轻,缺乏一线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加之与园林建设设计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较少,对各类型园林建筑的设计认知与创新难以得到提升和更新,直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进行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论教学,而忽视紧跟当下园林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新要求,对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进行更新.

1.2过度依赖课本及参考书上的优秀方案

缺乏建筑的空间尺度感地方院校园林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以及受先前地方院校本身教学体制的影响,很多的园林教学实验设备不完善,如:与园林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类型园林建筑模型、建筑布局组合的沙盘、建筑构造与结构模型等很难在在短时间内配备,导致很多的建筑专业老师,只能依赖课本或参考书上经典的优秀方案来进行“弥补式”教学;另外,由于领导对专业的认识度较浅,多数地方院校的专业老师很少有机会带领学生到园林建筑营造比较好的城市进行实践实习,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很难感受到建筑的空间感、存在感,设计时空间想象力严重缺乏,课程设计实践中暴露出很多低级错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1.3缺乏“接地气”的实践项目

学生的设计兴趣难以提高地方院校园林专业老师由于受地域、自身能力以及在当地城市的社会认可度的限制,很难在课程设计实践中找到能够让学生亲临真实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区域现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该区域将是自己马上要进行某类型的园林建筑的设计.因此,地方院校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老师往往多采用假设的方式,通过选取某些参考书上现状地形假定为拟建在某个城市的相应区域,来进行课程实践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自然更难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1.4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思维模式根深蒂固

教学思路单一多数地方院校的园林专业老师由于受前期专业学习环境的影响,在进入教学工作岗位后,基本上是延续先前在各自母校老师的专业课程教学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没有充分结合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来进行创新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地方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人才很难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当初应用型园林专业的初衷.

2地方院校可用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区域园林建筑景观资源特征分析

2.1地方院校所处城市园林绿地种类齐全

园林建筑景观类型多样当前,在创建和谐生态文明城市大背景下,各类各级城市都在建设大量为城市市民能够在闲暇之时到户外休憩、游玩的园林建筑设施,包括居住区绿地、街头绿地、公园绿地等各类园林空间内部,而且在这些园林绿地中分布着各种类型的园林建筑景观,包括园林小品、亭廊架、园林大门、服务型园林建筑等,在进行园林建筑课程教学时,可以根据建筑理论和实践的需要,灵活选用不同园林建筑类型进行课程实践教学.

2.2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地域特色鲜明

每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这也是每一个城市亘古以来都在为之而努力的方向,而园林建筑作为城市构成要素的一部分,即使它极其微小,但它的存在对于塑造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城市园林景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兴办有园林专业的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也会带有这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专业教师可以在充分熟悉所在城市已建的园林建筑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照设计理论及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对比式教学,学生在感受建筑空间的同时,也建立起设计主题创作的源泉来自于设计对象的本身,而不是纯粹的理论这一正确的设计思路.

2.3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距离近

用于课程实践教学方便为了弥补对于一些距离远、且又有非常经典的现实园林建筑案例的造型和立面设计精髓,专业教师往往会借助于影像资料来进行教学,同时,由于教学经费和学生经济能力的限制,只有极少数的城市园林建筑景观,才会专门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学习,这样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做专项课程设计时,能够及时感受建筑及周边的空间关系.然而,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而且距离院校相当近,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不用,有针对性的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以弥补单一的利用影像资料介绍建筑案例进行课程教学的不足.

3充分利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路探析

3.1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

系统挖掘区域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往往多数通过课本及参考书,通过已建成的世界著名园林建筑空间设计实例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传统风格园林建筑特色及设计理论,之后结合各类型园林建筑课程设计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忽略利用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园林绿地空间中分布的各种类型园林建筑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过度依赖课本和设计图片,缺乏对场地空间的尺度感,针对单项的课程设计难以提炼出符合场地精神的设计主题,设计过于形式化.因此,地方院校园林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通过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所处城市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分布及其建筑设计特色,结合建筑课程设计的理论与设计实践,可以很好的弥补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园林建筑空间尺度感的缺失,同时能够更深层次的体会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在场地当中所体现的设计内涵,是如何通过建筑的造型和立面进行表现的.

3.2紧扣时代主题、发挥区域特色进行课程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科也应是紧跟时代向前更替和发展壮大的.2012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与此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写入,而2013年,中国东部众多城市陷入了雾霾的污染之中,人们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赋予了园林学科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园林营造,而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去探讨城市园林的景观建设,园林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应该紧跟环境改善的要求,协调好与园林环境的其他要素.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开设园林专业的地方院校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跟时展的主题,以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总目标,进行园林建筑的设计教学工作.同时,也应该充分分析所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的特色所在,进行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建筑课程设计教学,真正意义上为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而培育出大量适应区域发展的园林专业人才.

3.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第7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天然采光;生态方法

目前使用的建筑设计中天然采光的主要方法就是纯粹的建筑设计方法,也就是说并没有参加任何高新技术只是依赖于建筑自身的结构设计形式,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更好的天然采光方案以及相应的技术,以此希望建筑采光设计技术水平更高,而之所以会选择天然采光的方式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能够使居住其中人们生活更加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建筑技术的发展。

1 天然采光的特点

1.1 天然采光的综合性

现在的天然采光,应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技术。一个优秀的天然采光方案的实现,会涉及到很多学科和领域,需要多方面的技术配合才能完成。除了建筑学的内容,还会涉及到材料学、光学、热学、机械学、自动控制等等其他学科的参与。

1.2 天然采光的兼容性

在很多先进的天然采光方案的设计中,设计师往往会把整个建筑的节能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全面考虑,而不是孤立地去处理采光、通风、隔热等问题。因此,就出现了用来采光的构件(如窗玻璃,百叶等)同时也可以解决遮阳、眩光问题,通过灵活多样的细节的处理,采光构件既能参与到天然通风的运转中,也能兼顾太阳能的利用来解决房间的热舒适问题。采光、通风、隔热保温等技术都是为创造舒适室内环境的一部分,他们既是彼此开放的,又是能够相互结合,彼此促进的,不是互相孤立,互相矛盾,格格不入的。正是因为这样,才出现了享有建筑可呼吸的皮肤之美誉的多层玻璃外皮系统。

1.3 天然采光的智能化

以往单纯靠窗户来采光的天然采光方案,面对外界条件的不断变化,只能无奈地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很难在各个时段都充分利用天然光。随着其他技术的不断发展,如追踪技术、控制技术、光感技术等,使得这些技术能够为天然采光系统服务,使之可以随着天气、太阳位置的改变而自动进行自我调整,始终都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利用天然光;也使得天然采光系统和其他系统(如人工照明)连动,能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室内有比较稳定和充足的光线。天然采光系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灵活,能适时而变,更高效地利用天然资源来节能,体现出了智能化的趋势。

2 建筑设计中天然采光的生态方法

天然采光是建筑设计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大程度的实现采光要求,从而降低人为制造光源的使用。这种方法既生态环保,从长远角度看,还能够降低建筑设计成本,其主要生态方法如下:

传统的建筑设计中玻璃受到了建筑设计人员的青睐,因此其发展非常迅速,现阶段我国的玻璃窗装置以及相关的技术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低辐射的玻璃,带有空气间层的玻璃等,这些高新技术的加入使得简单的玻璃建筑材料有了更大的使用价值,使其不仅仅具有传统的功能,更具有一种技术观赏性。正是这些高新技术研发与使用,为天然采光技术的使用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也为天然采光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都已经实现了天然采光,设计人员也在不断地研究,以此希望扩大其使用范围。虽然天然采光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经常被设计人员采用的却是不依赖任何技术的方法,也可以将其称作是纯粹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天然采光的问题看作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与建筑设计中各个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其主要就是通过窗户、建筑构造等方式来实现天然采光,但是这种方式对实现天然采光的作用并不大,因此往往采光的效果并不好。设计人员会预先制定采光设计方案,将其与建筑主体设计方案有机集合,在这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运用到高新技术。国外某些建筑设计人员采用这种方式,其天然采光的位置主要是中庭,设计人员在中庭,设计了很多的进深空间,这样阳关就会从其中穿透进来,进而实现天然采光,这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一直被设计人员所推崇,通常这个案例我国也可以总结出如果建筑主体中庭设计,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采光问题,有着适合用在建筑层数比较多,而且体积比较大的建筑中。

3 建筑设计中天然采光的设计生态原则

天然采光是为了能够是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但是节约能源的同时,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感到舒适,因此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天然采光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能任意为之。其主要遵循的生态原则如下:

第一,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这种重中之重,因为天然采光主要利用的是太阳光,而当地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太阳的光照时间以及照度等,只有在充分了解气候的条件下,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具体的天然采光的方案,以使建筑获得最佳的采光时间以及强度;第二,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地理条件,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地区的地理条件比较特殊,比如高山或者峡谷等,在这些地区的建筑设计天然采光方案时,要考虑到其周围的建筑物,周围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形状等都会影响到设计方案的选择;第三,满足视觉舒适度的要求。采用的天然光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及工作要求的同时,要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避免同一工作区内的强度变化过大、避免眩光、避免光帷反射等,确保人的视觉舒适,防止视觉疲劳,预防眼疾,保证工作的安全性;第四,降低能耗,天然采光降低了本身的照明能耗,但玻璃的热阻小于其它围护结构,夏季的阳光透过玻璃产生了温室效应,增加了采或制冷的能耗,因此,须采用热工性能较好的采光材料,选用热工能耗较小的方法和措施。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整体考虑采光系统的能耗,从采光材料的生产,运输、施工、维护到废弃,选择能耗最小的天然采光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建筑一定会全部都实现天然采光,在对建筑进行天然采光设计的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生态原则,比如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条件,因为天然采光利用的主要是太阳光,而太阳关与的当地气候以及地理条件等息息相关,因此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屈寒飞.建筑设计中天然采光方法的发展趋势及特点[J].热带建筑,2004(03).

第8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建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34-02

一、引言

随着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绿色建筑教育也引起了国内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也如雨后春笋在各大院校兴起。

本次教学选择三年级上学期的博览建筑进行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专题教学实践。根据博览建筑所涉及的乡土文化、科技艺术、民俗风情、著名人物及历史事件等主题,自拟设计题目。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地区,要求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气候特点,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二、教学方案

本次教学活动结合中国绿色建筑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组织,历时八周,分六个阶段完成,在不同的课程设计阶段,要求达到各分项的教学目标,分步骤地完成各阶段的具体任务。

(一)第一阶段(前期准备1周)

教学重点: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实地调研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博览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教学内容:(1)专题一:绿色建筑概述,以及绿色建筑案例的讲解与分析。(2)布置任务书,讲解博览建筑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3)组织学生进行博物馆的实地参观调研,4~5人一组。收集绿色建筑和博览建筑相关的设计资料。

学生作业:(1)每组完成一份实地的参观调研报告PPT。(2)收集相关资料(博览建筑的优秀案例、大师作品、绿色建筑等作品),每个学生完成一份读书笔记,要求包含2~3个典型案例分析。

(二)第二阶段(总体设计1周)

教学重点:案例解读、场地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场地日照、采光、风环境等的知识和分析模拟软件,完成总平面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二:场地日照、采光、IAQ、风环境的分析模拟,对绿色性能比较推敲。(2)组织学生对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成果,进行汇报讨论。(3)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汇报总平面构思和设计初步构思,确定场地布置与竖向设计,完成总体设计任务。

学生作业:(1)制作场地地形模型,分析场地的植被、水文、周边环境等,分析朝向、风向、高差、土方等对建筑的影响(场地分析图)。(2)完成总平面图的构思图(出入口位置、流线组织、场地布置等情况)。(3)完成方案的初步构思图(平面功能图)。

(三)第三阶段(概念设计1周)

教学重点:概念设计、多方案比较。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完成一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墙面与屋顶)讲解。(2)进行建筑概念设计的多方案比较,确定设计思路和框架;研究绿色建筑构成及空间设计要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制作若干构思的工作模型,推敲建筑的体量关系、体块组合形式。(2)完成一草方案平面图的构思(各功能组合、流线组织、动静分区等)。(3)完成建筑形体分析图。

(四)第四阶段(方案深化2周)

教学重点:功能深化、表皮建构。

教学目标:掌握绿色建筑材料与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完成二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四: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以及水处理等相关知识的讲解。(2)修改和深化方案,完善二草的方案设计,并确定绿色设计的内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继续制作工作模型,修改一草的方案设计,完成二草的方案设计内容(平面、立面、剖面)。(2)立面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建筑表皮使用绿色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

(五)第五阶段(方案完善2周)

教学重点:绿色设计、结构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与绿色能源的知识,完成三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五: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与能源应用(暖通空调系统)的讲解。(2)继续深化方案,确定三草方案(包括结构设计方案和绿色建筑设计内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完善二草,进行立面的多方案比较,查阅并搜集相关的方案资料,推敲模型。(2)制作反映建筑整体形态的模型,完成三草的方案设计内容,进行结构设计。(3)深化并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技术的节点设计图等内容)。

(六)第六阶段(成果表达1周)

教学重点:模型制作、成图绘制。

教学目标:完成最终方案成果的绘制和模型制作。

教学内容:(1)绘制正式方案图。(2)成果模型制作。(3)评图。

学生作业:(1)绘制2~3张A1的彩色渲染图(包括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分析图、设计图等)。(2)制作正式模型,图纸上不少于2张模型照片。

三、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绿色建筑设计观

长久以来,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建筑学教学仍然是沿用“形式与功能”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理念[1]。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集中于“形式与功能”的问题上,而忽略建筑本应关注的环境协调性、室内舒适度、建筑能耗、能源资源利用、经济性等问题。由于缺乏成系统的讲解和训练,学生没有建立起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专题时,仅仅把绿色技术当作是一种装饰性的、补救的技术手段,没有把建筑的绿色性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目标;到下一个设计专题时,又将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抛于脑后。

(二)相关课程缺少绿色建筑知识的教学

建筑学专业学了设计类课程之外,还有相关理论、法规以及技术方面的课程学习,例如建筑概论、建筑历史、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相关课程。在传统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构架中,设计课之外的理论及技术课程多着重介绍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和一些传统的建筑技术,内容不够系统且略显陈旧教条,几乎没有介绍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

(三)各门相关课程教学脱节

虽然许多高校设置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相关课程,但是与建筑设计课程可谓是“各自为政”。各科教师只关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相关知识间的衔接,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这样就造成了设计与理论、设计与技术的分离,最终设计成果又落在“形式与功能”上,而忽略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意图和技术特征。“无效教学”与“空白教学”产生,使得绿色建筑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教学建议

(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调整建筑学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从二年级开始,陆续增设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必修及选修课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的理论、技术与实践。

2.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调整建筑设计课的教学目标,改变长久以来建筑学的传统教学理念,要从以“功能、空间与形式”为主的职业技能训练转向培养适应新时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人才。

3.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彻底改变目前建筑设计课的评分体系,把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加入到衡量学生建筑设计课的评分标准中,才能培养和加强学生建筑设计的绿色意识。

(二)融合绿色建筑的理论技术课程教学

通过一、二年级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及绿色建筑设计观。在建筑概论中,加入关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知识及基本理念的介绍;在二年级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课程;在中外建筑史中,引入传统民居的生态观、地域文化、被动及适宜技术的介绍;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结合绿色建筑案例进行分析等。

通过三、四年级相关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绿色建筑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一系列技术课程相关章节的安排,重点强调学生对绿色建筑技术及理念的了解与掌握;增设绿色技术、建筑节能、可持续建筑等专门课程介绍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要点及应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加入环境模拟分析软件的教学,例如Ecotect、Revit、Doe等软件。

(三)融合绿色建筑的专题教学

在现有的以建筑类型分类的教学“纵向”教学体系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建筑设计专题与绿色技术专题相结合,组成“建筑+技术一体化设计”。通过此种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结合设计实践,学习专门性的绿色建筑知识。

另外,在设计课前期阶段,也可以通过设计分组安排不同的专题调研作为小组工作的内容,如被动式太阳能技术专题、遮阳技术专题、通风专题、水处理专题等。

(四)融合绿色建筑的其他形式教学

1.鼓励学生参加绿色建筑的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绿色建筑”的学科竞赛,例如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大赛、加台达杯国际太阳能竞赛、零能耗建筑竞赛等,促进学生与国内外行业内专家的学习与交流,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促进了高校绿色建筑教育的发展。

2.学校举办绿色建筑的相关活动。可以学习国内外某些高校的绿色建筑教育方式,在校园中举办建造节、模型展览、学术论坛等活动,如澳大利亚的生态小竹屋、美国的校园生态住所、天津大学的零能耗建筑等,增加学生动手、讨论、研究的环节,达到自我教学、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3.增加绿色建筑的实践研究。可以在本科三年级设置大学生创新训练环节,或者通过导师制来指导学生对绿色建筑进行实践和研究,使学生能更深入地学习掌握绿色建筑的知识。

五、结语

发展绿色建筑,培养绿色建筑的设计人才,需要建筑教育工作者以建筑学为核心,整合相关学科以及各专业绿色建筑的知识,加强学生对绿色建筑、绿色技术、结构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等相关领域课程的学习,需要我们研究和建立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学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建筑学时代性

0引言

建筑学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大批的建筑设计人才及其他相关行业人才,建筑学作为国家一级学科,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特点。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建筑学是为数不多的学制一般为五年的一级学科之一,这足以看出建筑学教育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阶段,随着我国多年城市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教育却仍然延续着十几年前的教育模式,这导致目前的建筑教学的方法方针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

1建筑学应用型人才

建筑学应用型人才是指对建筑学专业掌握熟练、应用成熟,并且能够快速适应工作节奏,从事一线建筑设计工作的人才。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学校教育应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美国教育专业桑迪•波美和迈克尔•麦弗逊也说:“大学教育远不止是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即便是找工作,大学生也应该学会灵活地解决问题,应对非常规性的工作,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是高校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新型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对我们社会长期的发展有利。而建筑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探索的过程。基于建筑学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建筑学教育的特殊性和技术性,建筑学应用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探索出更先进的模式和方法。

2建筑学学科课程设置

普通本科建筑学专业,一般为五年学制,第一年基本课程为色彩、素描、建筑制图和建筑初步等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建筑学美学的观念和制图的基础。建筑学第二年的学习课程主要是建筑设计一和建筑设计二(课程内容多为别墅和幼儿园等小规模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课程,表现技法课程和建筑力学等课程,在第二年的学习中,学生感受到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对建筑设计有一定的认知和能力,为以后的课程和工作打下基础。第三年的课程为建筑设计更高级别的课程,一般为活动中心、旅馆等类型的设计课程。并且兼顾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第四年课程为提高阶段的课程,一般涉及建筑规模较大,比如城市综合体设计、观演中心设计等较大的项目。在这些设计中,学生学会处理更复杂的建筑设计问题,并且兼顾建筑法规等课程的学习。第五年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增强自己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下学期为学生创作毕业设计的时间。整个大学五年,建筑学的教学和学习都凸显了一种紧张和丰富的节奏。技高不压身,很多学生除了学习学校规定的固定课程外,还在外参加辅导班或通过互联网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制图技能。但是即便是在这种培养模式的培育下,很多学生在参加工作时,还是很难适应建筑设计工作的工作节奏和强度,很难将多门专业课的技艺融合进具有挑战性的一线工作。这源于我们在建筑学培养模式中的缺失部分。

3传统的建筑学教育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在日新月异,城市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教育应当体现时代的特性。并且,建筑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随时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跟紧时代的步伐,创造性地开发建筑学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建筑学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建筑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止步、建筑教育形势和模式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是目前建筑学教育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传统建筑学教育模式过于依赖教师和教室

传统的建筑学教学,往往依托于教师和教室,以教师讲解和答疑为主题,以教室为学生的主要战场,学生通过查阅规范、学习案例等方式,完成课程作业。这种方式较为落后,学生学习速度较慢,体验感差,对建筑的总体把握和认知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学起来痛苦,成效自然也会降低。学生为了赶作业,熬夜加班,但是最终对建筑的认知和建筑设计知识的理解却不透彻。建筑设计的主要课程,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在建筑制图室或多媒体室的授课,教师会讲解案例,目的是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是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很难深入的理解。建筑毕竟是一个四维的物体,它有三维的实体,它会随着时间和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内容。比如学生设计幼儿园,很多学生对幼儿园的记忆是模糊的,对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不了解,只是纸上谈兵地给学生讲解什么是优秀的幼儿园,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对自己所设计的任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认知。这种教育方法的影响是长远且有害的,很多学生因此失去了对建筑的学习兴趣,认为建筑太难。在以后的择业上,也对建筑设计院等对口单位产生畏惧,认为自己很难胜任该工作,认为自己很难设计出很好的作品。如果我们能通过探索更新更好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多到场、多采访、多观察、多身临其境,学生对自己作品的理解深度和认知的深度都会有所加深,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设计的依托点,让学生的作品更有活力。

3.2教学任务过于形式化和固定化

传统的建筑学教学模式,一般都由教师给出固定的设计任务、固定的设计任务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代建筑不管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说,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固定任务书、固定的设计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建筑形式和内容的发展。亟需探索出更新的模式,启发学生学习和思考具有时代性的知识。固定的任务书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固定任务书的前提下,就会缺少对该类型建筑的探索和思考,认为所有的该类型的建筑的内容都是一样的,都应该有任务书中写出的成果要求。但是建筑是一个集思广益、博大精深的学科,同一个类型的建筑,可能出现两种或以上截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而两个相反类型的结果,可能在本质上都是优秀的。像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很美,它静雅端庄,但是粗野主义的建筑、解构主义的建筑也很美,因为它凸显了时代的活力和力量。如果我们总是用同一个标准要求学生,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还限制了学生探索建筑学更多可能性的潜能。不得不说,这对应用型建筑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应在大量实践、阅读书籍、见习的基础上,对社会的该类型的建筑,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思索,有着自己时代前瞻性的看法。从而自己拟定符合规范的任务书,再由教师批阅和审核。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才符合建筑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

3.3建筑学课程内容亟待更新

建筑学课程中,主要的核心课程如建筑设计课、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法规等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日渐发展得更精细化、更成熟化的建筑设计要求。应该重点增加近现代建筑研究的课程和建筑学设计前沿的课程,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学科的最新动向和学科的发展成果。建筑学是个时代性的学科,随着时代的不同建筑学的内容和内涵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时代中最先进的知识及时地传达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慌张、不紧张,才能让学生尽快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在建筑学中,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的知识案例很多,如博物馆设计,在传统学科教材和课程中,博物馆设计的案例陈旧,技术落后,类型较少。但是目前博物馆设计引进了更先进的投影技术和展示讲解动画技术,能够让参观人员更直观的学习到展览的知识,如云南澄江帽天山博物馆设计。这种巨大的进步,在博物馆设计中应当有所体现。又例如新型的建筑空间理念在博物馆设计已经越来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如马岩松设计的鄂尔多斯博物馆,以城市的尺度设计建筑,让博物馆超越了它的历史性能,成为一个人们社交、游乐、聚会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建筑学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建筑发展的更新,所以教师应当保持较高的警觉性,积极关注建筑学学科变化,整理学科最前沿知识传达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建筑类新闻、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地关注和了解学科最新知识。

3.4社会实践不足

传统的建筑学教育,缺乏足够的校企合作,特别是在低年级,因为学生的能力较弱,很多高校并不安排学生社会实践,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应当在课程的设置中,优先安排软件类课程,给予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低年级学生有更充分的假期用来参加社会实践,他们从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及时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社会实践是一个催化剂,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固化知识,得到灵活的运用。这也是目前我们传统高校建筑教育较为缺失的一部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中来,而有了更多的实践经历的教育,才是一个良性的教育。传统的西方建筑学教育,如包豪斯模式中,教学相长,学生有一般的时间是在教室上课,另外一般的时间是参加社会实践,甚至是工厂实践。这对包豪斯培养优秀的建筑学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反思今天,我们的高校建筑学教育和社会上的建筑设计工作的结合并不紧密,这成为阻碍建筑学应用人才培养的一个拦路虎,我们应当重视起来,促进良性建筑学教育、从业生产线的建设。因此,为了建筑学应用人才的培养,应在校企合作、低年级软件课程开设和增加社会实践指导等方面进行加强。

4结语

建筑学每年毕业的大量人才,在开始工作的一年左右,因应用能力不足,需要耗时耗力地经过社会的再培养,才能够适应具有时代性的建筑设计工作,每年,社会要为此浪费巨大的资源。在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方面,传统的建筑学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建筑学的发展和需求,建筑学需继续通过新的途径,对其教学方式、课堂内容、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然而,建筑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一边改革一边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不是一个僵化和固定的过程。它需要我国建筑学教育工作者付出长久不懈的努力。也只有直面当前建筑学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迎来建筑学教育经久不衰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麒,邬胜兰.疫情下“翻转课堂”为基础的在线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建筑学专业设计课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02):33-34.

[2]孙佳.“互联网+”教学背景下本科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02):147-148.

[3]张卫,杨宇环.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以湖南大学“历史建筑虚拟修复设计”毕业设计课题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05):116-123.

[4]张妍,王锡琴,黄进.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5):39-41.

[5]李权,梁哨,张海康.基于复合型建筑人才培养的《中国建筑史》教学改革探索[J].绿色科技,2020(13):223-224.

[6]冯砚.“课程思政”视阈下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02):196-198.

[7]朱忆宁.“翻转课堂”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思考——基于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J].城市建筑,2020,17(03):50-5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