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44: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基本建设经济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国内基本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审计研究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年均增幅在25%以上,投资总额超过万亿,其中新工程项目投资所占比例达到60%左右。一方面是投资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方面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的效益审计,已成为国家有关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基本建设项目投入产出的效益审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服务,而开展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的效益审计能够直观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单位目标,因此,开展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的效益审计势在必行。
随着高校基本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以前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的投资行为已逐步转移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轨道上来。
二、我国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审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确定评价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
如何来确定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的效能或效率、成本与效益缺乏标准。而目标是否达成,社会的影响性又如何等都不是仅凭观察或感觉就可下定论的。由于我国高校工作性质等原因,审计人员还没有一个公认可接受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可供参考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对经济效益的评价无据可依,无疑会影响经济效益评价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二)我国缺乏相应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准则
从审计法看,对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授权,法律地位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性;在规范上,审计署颁布的规范和命令基本上不涉及经济效益审计;在指南层面上,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的具体方式、技术方法、指南等的编制工作尚未形成。受此影响,目前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只能依附于财务收支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进行。
(三)缺乏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人才
我国所需的审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及法律等有关专门学识,才可能恪尽职责。但当前审计专业人员的录用条件随意性较强,与美国GAO雇用或聘请具备会计、统计、法律、工程、审计规划及技术方法、资料处理、公共行政、经济社会科学或精算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作法相比,差距较大,制约着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
三、加强我国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审计的建议
(一)加大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短期内,我国可以通过选择系统的翻译国外审计机关的绩效报告作为教学教材,借鉴他国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经验,并及时了解各国执行各项方案的实际成效与不足等,针对所执行的审计工作对象,建立应具备的知识及专业能力;在中期方面,聘请外部专家来共同参与或协助办理审计案件,有效提升审计质量,在长期方面仍应依据审计业务需要,积极研究审计人员聘用法规的修正完善,以提供多元的用人渠道,解决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
另外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实行严格的审计质量责任制、审计工作稽查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进一步明确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绩效。
(二)加快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建立
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可以在现有真实合法审计的基础上,发展完善投入产出效益审计。因为真实合法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和组成部分,目前的真实合法审计的法规依据和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建立我国效益审计模式必须坚持以真实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在尚未构建科学、规范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及评价体系的情况下,需要审计专业人员借鉴国外审计经验,同时在实践中摸索,善于总结,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积极探索。在探索投入产出效益审计过程中,应加强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起草修订和逐步完善我们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和准则体系,初期可以称之为“指导意见”或“管理办法”,以后逐渐修改完善,逐步向效益审计准则过渡。
(三)建立完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准则
我国在大力开展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同时,结合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加强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准则的建设,尤其是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目标,审计现场工作准则、审计报告准则方面。在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准则的建立过程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在总结我国已有经验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些初步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规范;第二阶段,在不断完善初步规范的基础上,形成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审计准则和具体的操作指南。
(四)进行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关键词]地级市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实证分析
一、研究绪论
江西省属于中西部欠发达省份,能够利用的经济资源有限。基本建设支出作为公共事业,需要政府的财政力量加以引导和支持。当前理论界中,多是对各国之间或者是对某一国基本建设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方面进行研究,对地方基本建设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则比较少见。就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只有张钢、段澈(2006)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地方基本建设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本文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在论证同为中西部地市级的上饶市和赣州市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是否与他们的结论没有出入,或者完全相悖。接下来便以在江西省域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赣州市和上饶市的财政在基本建设支出作为实证依据来分析江西省地级市级涉及基本建设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另外,所涉及的两市经济增长水平都是以GDP来反映,而所拟模型是用基本建设支出作为自变量,以GDP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来说明。
二、以赣州市和上饶市两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1.赣州市基本建设支出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E―Views分析结果:使用EViews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果。通过EViews分析可知,赣州市经济增长与基本建设支出总额的拟合优度比较好,能够很好的解释赣州市经济增长与基本建设支出之间的关系。1998~-,2008年,赣州市基本建设支出总量与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着正相关。根据上面所得出的模型,可以说明伴随着基本建设支出的增加对赣州市经济的增长有着极其正面的推动效应,也即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在修正模型中,两者之间却呈现出负相关,从这里可以看出基本建设支出总量与经济发展关系模型存在不稳定性。
2.赣州市基本建设支出与上饶市的比较分析。EViews分析结果:使用EViews分析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果。通过EViews分析可知,上饶市经济增长与基本建设支出总额的拟合优度非常差,就结果来看基本上不能解释上饶市经济增长与基本建设支出之间的关系。出现这样的结果不乏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统计的准确性,在这一点上很难就结论本身来探明;二是某年度与常年正常比例的非正常出入,在上饶市的基本建设支出的时间序列中可以明显的看到1999年的数据为11.9亿元,其他年份中这一数据最高也不过5.8亿元,而且,其他年份中最高数据还是出现在2008年。就模型本身而言,常数项很具有解释意义,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却并不明显,这说明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在江西省,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市级中是否具有普遍性值得商榷,不同的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也是值得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认真对待的。
三、结论
江西省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上面的实证分析结论来看,其相关模型并不是特别稳定,财政在进行基本建设支出时应该谨慎。合理配置基建支出,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改进做法可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调整基本建设支出结构。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是指在生产领域的投资,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中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在非生产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从江西省域内的投资现状来看,应该有效地调整基本建设支出的结构,加大对国民经济及基础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减少对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的投入。国外经验表明: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大都由市场来解决,政府干预较少,对中西部的建议也应该是要求财政应该更多地投入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二是控制好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基本建设投资对全国,尤其是江西省增强经济实力,促进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江西省在工业建设、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从2008年开始伴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大波动,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成为了我国政府的新的执政措施,这就意味着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的一系列投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江西省地级市财政应该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当前形势下,扩大投资应该还是“不二”选择,这也许跟我们实证分析的结论存在冲突,但毕竟我们前面采用的数据主要是前十年的,只具备参考意义,不能作为当前基本建设支出与投资的引导性信息。
[关键词]基本建设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中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其中的财务管理是基本建设的重要职能,在建设项目各环节中加强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由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结构性失衡,在这样特殊的经济背景之下,更要加强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国家投入的建设资金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一、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
企业内部往往会重视整体的财务控制,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财务问题却缺乏有效的管理,主要还是财务工作习惯造成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会造成工程量、质量信息失真。例如:煤炭开发企业基本建设的施工现场会存在部分财务管理问题。如:材料价格结算办法等规定不明确,对变更设计图纸随意性大,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施工进度的工程量审核不严,对进场的设备、材料质量、规格、品牌、数量没有认真验收,对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不力,质量验收存在签名随意。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合理的现场财务管理体系是不可能保证基建的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
1.2财务管理监督职能不完善
财务工作要行使其有效的监督职能,对违反财经纪律的条款要提前制止,要严格依照合同办理财务业务。财务工作要对擅自挪用基建费用的问题形式有效的监督职能。可是如今的财务管理工作却只是停留在核实、记账、验收等原始管理阶段,在监督职能上还有很多问题。例如:建设单位管理费列支大量的接待费、会务费、车辆使用费等;对一些临时工程预付款审核不严,存在超支付款项时有发生,工程价款结算手续不全也做了记账依据;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基建竣工财务决算,影响基建投资的正确反映等问题。
1.3财务项目管理深度不够
在基建工作中会有很多财务项目管理工作,由于项目预算细化不够会导致项目设计和概算不能准确核算成本。同时也就无法事先编制建设的采购计划,导致概算不适应财务支付及采购制度改革的需要。财务项目的管理不到位,建设过程就会缺乏有效的监督。例如:有些单位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配套资金不落实。有些单位不熟悉项目资金管理要求,编制概算时,随意或虚报配套资金,用实物抵顶自筹资金,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使得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2.1建立财务项目管理体系
基建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专业设计部门要根据当期的市场调研等资料,对建设项目做出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与评价,旨在确定项目所需资金及其来源,测算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获利能力,预测建设项目计算期内的财务状况。对于施工、材料、用地、人员投入等项目都要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同时还要设置必要的制度进行规范,从而全面反映项目投资收益,为项目部门和金融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防止出现项目成本控制的“先天不足”。
2.2做好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
对于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主要要通过审核与考察来完成,对于材料、工资、用地、再回收等施工项目都要进行先考察后审核。例如:对于施工材料,要有计划地审核材料购置,材料购置由材料组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需求合理确定购置数量。材料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完成,无材料责任相关人员签字,大宗的和关键的材料不得购置。又如:对于施工人员的资金支出必须要经过财务考察,实现多位经手人签字,主管领导签字,才能报到财务账目上。总之,对于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要本着先考察后审核的原则,从人员到账目进行全面的施工财务管理。
2.3规范财务手续
加强基建建设的财务管理要在进行基建项目施工前,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实行独立核算和管理。各施工单位送来支付票据时,财务人员必须严格审核有关单据,应根据其工程概预算和工程进度付款。而且,支付票据经过经办人、基建负责人、监理公司及分管基建的项目领导、主管领导等相关人员签字,且附上合同和工程进度结算书后,财务人员方可付款。
2.4竣工时的财务管理
基建工程竣工并不代表着财务管理工作结束,竣工时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重要,财务管理人员要熟悉基本建设的各个分项工程的内容。首先要熟悉每个项目包括的工作内容,对这些项目内容都要进行必要的财务审核。另外,还有一些工程子项目有着综合性。例如:修缮项目既有材料管理的项目,又有安装项目的内容。对于这样的综合内容,要注意有效区分审核。工程费用包括的内容各地不一,所以,对工程费用的审核要具体计算,主要注意审查费用定额是否区分工程性质土建、装饰、安装、修缮等。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是基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基建财务管理是摆在基建财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想使基本建设资金合理支出,就必须发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作用,对基本建设资金的施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材料使用资金进行核算分析,规范财务手续,做好竣工时的财务管理,才能使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其真正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林正勇.浅谈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引进与咨询,2006;12
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坡改梯、集雨利用、盐碱地治理,发展到灌区改造、人畜饮水、防汛抗旱、病险水库加固等多个领域,从单一治理发展到综合治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随着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对农民投工投劳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互助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农村人饮解困取得显著成就。经过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和受益群众的艰苦努力,
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群众的卫生条件,减少了水介疾病的发生,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树立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2.灌区续建配套稳步推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降低了灌溉用水量。有效的改善了部分灌区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减少了水损失和水浪费。
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展顺利。“十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全县共完成除险加固病险水库7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6座,这些项目的完成,改善灌溉面积,有效库容增加,
同时改善了水库的运行状况,水库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改善库区小气候等综合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防洪标准提高了,消除了安全隐患,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水库下游沿河两岸抵御洪水的能力,减少了下游洪涝灾害,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下游灌区效益及时得到正常发挥;并且通过补充和完善水库运行管理必要的监测设施,为水库管理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数据,也为水利工程规范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抗旱能力显著增强。针对每年年初的旱情,各级政府多方筹资,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抢修农田水利工程;并宣传和发放“PA”旱地龙,春耕期间群众使用水务部门贮备的水泵和群众自备的水泵,利用小泉、小水进行提灌,有效减少了干旱灾害损失。
5.水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在全体水利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形成了县、乡、村、社四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水利管理运行体制和有效机制,保证了各类水利工程发挥正常效益及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充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水利保障,为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经验
1.层层建立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一是县、乡两级政府签定了责任书;二是县、乡两级政府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对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的任务、时间、质量、责任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县、乡二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具体工作。
2.项目建设资金的措筹和管理办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实行以国家投入为主,群众适当投劳为辅的原则,以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为基础,采取专款专用,公开账务,群众监督,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3.全面落实四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对投资规模万元以上的水利工程,全部落实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和专职技术人员质量终身负责制。
4.各部门密切合作,保证服务到位。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步调一致,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5.加强建后管理,保证了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为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保证农民群众长期受益,建后管理工作由县水利管理队主管,由工程涉及到的乡镇水利水保站具体负责管理,按管理范围及权限,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管理单位定岗定员,将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密切结合起来,有计划的培训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6.严格培训制度。在工程开始以前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分步搞好三级培训:一是包括各级干部,乡、村干部的培训;二是对县乡包括技术人员的培训;三是对工程受益群众的培训。
7.工程采取公示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工程范围、项目区选择条件、工程来源、工程意义、工程规模、工程进度、管理办法等内容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8.分别在县、乡举办工程启动仪式,形成群众广泛参与的舆论效果,通过黑板报,电台、电视机进行集中和跟踪宣传,并进村入户,召开不同类型的群众大会,使项目的意义,宗旨和目的家喻户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互助县受自然地理、历史和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和支持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远不能满足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求,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老化失修严重
互助县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部分工程由于维修资金紧缺,得不到及时修复,影响效益的正常发挥;大部分工程配套不完善,尤其是水库和渠道工程观测,量水设施滞后,制约了实施按方收费的进程。
(二)人畜饮水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水利部的部署和安排,开展了以乡(镇)为单元的饮水现状调查评估工作。根据本次全县饮水现状调查,全县饮水这些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地区大部分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工程战线长、规模大、造价高、解决数量少,是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也是今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难点。
(三)农村税费改革对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新要求
1.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新的投入缺口。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信用评定;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3-0041-04
一、引言
建设好农村金融生态,对于改善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如何将这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好,还须依赖于选择合理的建设平台、介入方式和工作机制来实现。德州市齐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山东辖内卓有成效。其基本经验是:以广泛开展农户信用评定为突破口,利用政府的号召力、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农村信用社的执行力和农户的广泛参与热情,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路径。
二、理论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逻辑
从经济学角度看,金融生态应该是金融交易双方相互遵守信用交易规则而形成的基本市场次序;换言之,金融生态环境是由一个个微观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及行为结果交互作用的集合。所以,信用是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反映得最为突出。
而目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被充分证实。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贷款难”和“难贷款”应该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最真实写照。“贷款难”是从需求者的角度暴露了金融机构的不作为,“难贷款”则又从供给者的视角流露出金融机构的难作为,这其实是一个硬币的真实两面。形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基本成因在于“三农”的弱质性。在土地不能流转、不能成为基本生产要素的前提下,农村各市场主体可用来与金融机构交易的,只是土地上产生的少量剩余及其历年生活节余,说明农村的基础信用是残缺的和不完整的,难以有足值的经济标的物与银行信用进行等级别的信用交换,因而缺乏对银行信贷足够的吸附能力,使金融资源不断从农村耗散,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因此在短缺均衡下日趋脆弱。
当然,仅拥有足够数量的经济标的物(资本或资产)并不是构成信用交易的唯一条件,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信用,除履约能力和实施履约行为之外,具有履约意愿仍是构成信用的必备要件。具体到农村,“三农”的天然弱质性并不能妨碍和削弱广大农户诚实守信的信用传统。农户作为我国最小的经济单元,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30多年良好的信贷记录已经充分证实了农户是最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这在土地不能成为完全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下,信用成为农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生活可以倚赖的无形生产要素。鉴于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发掘和利用最微观的农户信用资源为突破口,才能收到切实成效。
然而,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又决定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农户信用资源是弱小的、分散的和不透明的,具有难采集、难量化、难整合等特点,是一种消费了仍不知其质量好坏的“凭证商品”,这也是造成农户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基本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这些弱小、分散和不透明的农村信用资源做符合银行信贷制度要求的大规模采集整理、加工利用,这需要借助信用评定来实现。但是,信用评级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在评级初期只能由政府权威部门来提供才具有“公信力”,私人部门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这一基本特性,就赋予了人民银行作为信用管理机关在信用评定上应该承担主导性的义务和责任。事实上,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生态的倡导者,作为社会信用的管理机关,已经在信用评级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开发设计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评级技术,积累了一定的信用评级和市场管理经验,这都为在农村地区开展农户信用评定提供了制度上、技术上的准备,在此基础上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具备了进一步优化的基础性条件。
三、齐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操作实践
齐河县是德州市的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4%。近年来,齐河县建成了百万亩林地及20万亩无公害蔬菜、百万头肉牛、百万头生猪等特色生产基地,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特色基地的培植和发展,使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快速成长,仅限额以上“农”字号龙头企业就发展到57家,各类经济合作组织536个。与此同时,个体工商户达到4.2万户,私营企业3020家,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374亿元,实现税金5.2亿元。2008年,GDP和财政收入等6项经济指标居德州市第一。齐河县经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与当地致力于4年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初期成果
2005年,按照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统一部署,齐河县开始着手当地金融生态建设工作。这一年,经过多方努力,齐河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明确表态,今后一定要坚决禁止和杜绝企业改制中任何形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并承诺成立专门组织,对企业失信行为实施联合制裁,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商、法院、公安、房管、国土资源等部门给予最大政策优惠和方便。但鉴于当时全国范围的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尚处于启动和尝试阶段,有关金融生态建设的标准、依据、路径和方法等极为缺乏,致使齐河县金融生态建设初期的工作仅仅停留在企业层面上,并没有渗透和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放在制止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矫正已经扭曲的银企关系上,并没有确立让更多群体受益的正面导向上。
(二)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向农村转移
2008年,作为在金融生态建设一直打头阵的齐河县人民银行意识到其中的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银行、企业、司法等多个部门,单靠人民银行单打独斗不会有好的效果,必须把最有号召力的政府部门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靠行政力量来推动。二是农村金融交易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和包括个体、民营经济在内的广大农户,优化金融生态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双方的交易效率,因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应该转移到这些倍受“贷款难”困扰的个体户、民营经济和农户身上,使其受益,才能得到拥护和支持,才能拥有群体基础,才能切实收到成效。三是导致目前农村弱势信贷群体“贷款难”的基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个体户、民营经济和农户可供交易的资产、抵押、担保又十分匮乏。因此,对这些弱势信贷群体的信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应该成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而最有效的信用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就是信用评定。
基于上述考虑,齐河县人民银行经过反复酝酿,在上级行指导下,最终确定了“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案。所谓“政府主导”是指由地方政府来主导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县、乡(镇)、村三级调动起来,充分利用其组织力、推动力和号召力,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优化金融生态。所谓“央行参谋”是指由人民银行负责制定金融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利用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对相关信贷群体进行信用评定。所谓“部门联动”是指政府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尤其是把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农村金融生力军的优势发挥出来,由其具体执行农村信用的评定等事宜。所谓“社会参与”是指利用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优化金融生态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该建设方案经报齐河县委、县政府后,得到一致赞同。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齐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工作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经济管理部门、公检法司、金融机构以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碰头会,具体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出台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建立健全了金融机构与政府对话、部门乡镇考评、定期联席会议等运行机制,明确规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县、乡两级政府和部门年度业绩考核。至此,一个由政府主打、人民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农村信用社具体实施“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三信”评定的金融生态建设方案最终敲定,并于2008年3月开始全面实施。
(三)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近几年,齐河县优化金融生态的每一次重大行动前,宣传教育工作始终走在前头。为把 “三信评定”方案落到实处,齐河县于2008 年4月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月”活动,深入农村、集市、学校等地广泛宣传诚实守信、信用担保、信用评价及与金融生态相关的知识,在当地王牌电视节目《田园金风》中开辟专栏,聘请专家讲授金融征信知识,通过墙体标语、宣传车、专题讲座、宣传咨询台等方式增强宣传效果,出动宣传人员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达8000人次。
在广泛宣传之后,“三信”评定进入实质评定阶段,乡(镇)政府动员各村各户积极参加由农村信用社具体实施的信用评定。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了信用评价机构,本着“自愿申请,严格审核,逐级申报,动态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的评价创建工作。到 2008年7月,历经4个月的第一阶段的“三信”评定基本结束,共有15个乡(镇)、1014个村和86575户农户参与了评定。但由于该阶段属于尝试阶段,评级工作量大、人为因素较多,缺乏科学标准和专业手段,且评级结果有一定随意性。2008年8月,德州市人民银行和齐河县人民银行利用本身信用管理上的技术、平台、权威优势,率先在全省研发了农户“数字信用”评价体系,开发了“农户信用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和“信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可根据农户的借贷情况、个人品德、致富能力等信息进行信用评分,并自动生成客观公正的信用报告,使信用评价由“人评变机评”,实现了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
为确保评级结果的实际采用率,推动评级结果切实转化为信贷决策,人民银行协调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配套工作:一是农村信用社全面修订了其“信贷管理系统”,实现了信贷决策与“三信”评定结果的有效对接。二是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目前,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621笔,金额6982万元。三是在全省第一个试办了信用贷款业务,积极推广小额信用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对讲信用的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不用抵押、不用担保,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在乡镇信用社办完所有手续,目前已为250户农户办理了小额信贷业务,授信额度126万元。四是组织开展经济合作组织信用互保,共发展大联保体25个,成员454户,授信额度1864万元,发放贷款555万元。
(四)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成效
目前,齐河县已评定86575户“信用户”、607个“信用村”和7个“信用乡镇”,并为其建立了电子化、网络化的信用档案;“三信”评定的覆盖面分别达到了63%、60%和47%。县政府还对评出的信用乡镇、村、户进行动态管理,优秀者表彰晋级,对信用户敲锣打鼓地进行“挂牌”仪式,对违约者进行处罚,取消其信用贷款资格。受信用评定的正向激励,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守信、守约、守纪”先进典型,全县农村的市场意识、诚信意识、风险意识普遍提高。2008年底,齐河县召开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表彰大会,对19个“模范信用村”、100户“模范信用户”和3家“创建先进单位”进行了公开表彰。
与此同时,齐河县整体金融生态环境也逐渐优化。2008年,全县金融案件执结率由2005年的69%提高到86%。当地政府全力帮助金融机构依法处置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仅2008年7月,县政府为农村信用社处置抵债资产7000多万元。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2005年的46.3%下降到2008年的8.1%。四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企业逃废债务行为,没有发生一起金融内部责任案件。2005-2007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加了5亿元、5.5亿元和6.5亿元,贷款增幅始终位于德州市前列。2008年该县新增贷款9.72亿元,增幅达23.5%,比全市水平高11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增加1.94亿元,占新增贷款的23%,比全市水平高2个百分点,外部资金流入70亿元,同比增长25%。到2008年底,农户《贷款证》达到59124户,发放农户贷款8.97亿元,回收率高达99%。
同样,“三信”评定成了信用评定对象致富的“护身符”,成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指南针”,成了农民增收的“催化剂”。2008年,齐河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60个,新增限额以上“农”字号龙头企业12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5996元,同比增长17%。
四、几点启示
齐河县是山东省境内最早把“三信”评定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县域,也是把地方政府的号召力、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农信用社的执行力等综合力量灵活运用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实践的县域,进而为人民银行济南分行2008年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坚实的决策依据,因而成为人民济南分行辖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先进典型。齐河县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经验可概括如下几点:
(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须从信用培育入手
“贷款难”和“难贷款”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的真实写照。在土地不能流转、不能成为生产要素的制度框架下,信用既是农村最有价值(最值钱)的生产要素,也是与农村正规金融部门相衔接的主要工具,所以,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出发点应该从培育和发掘基础信用开始。齐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之所以有好的成效,也正是抓住了农村基础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牛鼻子”,从农村弱势信贷群体和农村金融机构双方都急需的环节做起,从根本上缓解了交易双方的最大障碍――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评定是关键
由于弱小的、分散的和不透明的农户信用资源具有难采集、难量化、难整合的特点,这就需要有公信力的政府部门对其进行评定,并出具权威性的证明。齐河县较好利用了人民银行作为信用管理机关在信用评定上的技术、经验、权威等比较优势,发挥了人民银行在信贷引导方面的政策、制度优势,顺利将信用评级结果转化为行之有效的信贷决策,进而调动了信用评定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由于金融生态具有正向激励和负向惩罚功能,好的金融生态对地方经济发展、对金融机构放贷都具有正向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所以,齐河县看到了这一点,将地方政府的号召力、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农信用社的执行力和其他社会各界层力量聚合到了优化金融生态这一点,确定了“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参与优化金融生态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6,(1).
[2]张光森.农村金融制度重构:基于需求的视角[J].济南金融,2007,(1).
[3]彭捷.农村信用环境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J].西南金融,2006,(8).
要】要想去实现设备的供应采购及其了解服务的宗旨,我们必须要去解析这些政策,懂的投资中的招投标管理,更好地为矿井建设的招投标管理而服务。
【关键词】矿井基本建设;投资;招投标管理
在矿井建设中,其招投标管理对于矿井基本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宗旨进行了解,从而深入了解招投标管理的现状,竭尽全力思索解决的措施,更好的去解析。
一、组建投资控制纵横责任网
矿建、土建以及安装工程在进行设备以及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通过采购管理方案进行指令的下达,下达指令的部门一般为中心管控组,其在下达完指令后转到各个分口。物资供应口的招投标标准便以此作为依据,实现正常运作、规范运作,改变长久以往的不良现象,按照设备——采购——招投标这个步骤进行运作。使设备采购的招投标走上合理化的轨道,制定合理的质量与价格标准,充分做好“定量、控价、竞费”的工作。
(一)首先应做到“定量”
具有分管商务的供应口应该和技术口需要密切配合,制定统一的技术配置标准。在进行元器件的配置时,投标商应该对相关文件进行仔细阅读与浏览,详细了解其中元器件的数量、档次以及质量要求,防止报价过程中出现误差,从而降低报价可比性,评委难以评定标的现象。举例说明,堂口矿井的中央变电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在订货过程中,以设备招投标作为核心的招标手段,当质量无法保证时,便意味着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出现。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招标书的工作,严格明确配电柜中互感器、真空断路器以及避雷针的规格与品牌,阻断招标商的不良想法,采用合格的设备,从而使投标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标。
(二)“控价”
招标方与投标方在标底与报价之时,需要对从外采购的原材料与附件的价格进行合理的分析、统计,从而进行正确的标价与报价,进行合理的控制。矿井主在进行提升机的竞标时,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情况规划,从而达成合理的招投标价格。例如,本案在近三年之中,便实现了同一型号的18台电机的价格交换,投标方的价格与招标方的价格之差浓缩在4%之内,实现了中标价的合理、公平与科学性。
(三)“竞争费”
投标方的竞争费用是由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的,谁获得市场的营业额,谁便能够取得最大的利益,而这体现在企业生产成本、企业中科技人才竞争中。我们的体会就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去订货,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节省了设备的资金,实现了花最低的钱,买最好的设备的愿望。招标是一种适应市场的经济规律,获得最大得效益好路子。
二、延深设备的供应管理链
改变传统的六步走供应模式,虽然对现场使用情况不了解,但是要保证供应的及时,防止两方工作不在同一个流程、思路中。
传统的供应现状不适合于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发展,做到供应齐全。通过供应与使用的情况分析服务的范围与质量,从而优化其标准。
进行现场分析,必须要求供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到场,二者同时对现场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电机与井壁环境是否适合,本案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潮湿的井壁环境与电机不能相容,于是立即联系厂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协商。
如果电机温度过高,则需要进行交替开机,对电机进行保护,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三、合理安排储运,认真组织验收,努力降低费用
(一)对运输环节做出调整,保证各个环节运输顺利,使其能够按照正常的到货时间抵达,优化库存空间,保证货物到达的时间不早不晚,既不造成货物堆积又不造成货物无处安放,从最大限度减少资金的过度投资。
(二)在进行货物预定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核对工程施工时间以及工程的进度,保证设备的到货时间不对工程造成任何影响,进行就近订货,加强和厂家的沟通,使货物与工地的时长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购买的设备属于非标设备,那么便应寻找相关安装单位进行快速安装,或者现场及时制造,防止工程延期。像矿井井水的处理设备、排水管路的防污系统均属于非标设备。通过就地安装,可以减少货运次数,从而节省运输费用与装卸费用,本案例中工程费用大约节省了145万元左右。
(三)采用国外进口的矿井提升绳,主要从英国进口。提升绳到货后,需要进行详细检查,从其外观、机械性能以及报检等方面进行鉴定,保证其安全性与高质量。在本文研究中,采用了科学的检验方法,合理计算了采保的费用,从细节入手,采用了到货延期的合理解决方案。举例说明,欧元升值以及美伊战争、矿井涌水都曾对货物按时到达的时间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及时办理商检,获取国际索赔的权利,这样才能够保证时间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提升绳拖延造成的资金流失降到最低。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安办证的程序,经过现场取样——到抚顺煤科院进行检验——获取合格证件,防止时间冲突。
在检测中,对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英语相关部门与技术人员进行探讨,通过相关资料的的递交,以及济宁市商检局有关人员的验证,在三天之内就获取了这一合格证件。
然后将证件送往首都进行审核,向英国供应方发送传真,通过这一有效流程的办理,从而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索赔,避免了投资损失。
总结
随着我国矿井建设的不断增加,对其设备的购置也成为了整个工程中的重要工作,要去实现设备的供应采购及其了解服务的宗旨,要求我们充分了解析相关政策政策,并加强对投资中的招投标管理的学习,更好地为矿井建设的招投标管理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国荣.浅谈印后设备招标采购的流程[J]. 印刷杂志. 2010(07)
一、组建投资控制纵横责任网
矿建、土建以及安装工程在进行设备以及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通过采购管理方案进行指令的下达,下达指令的部门一般为中心管控组,其在下达完指令后转到各个分口。物资供应口的招投标标准便以此作为依据,实现正常运作、规范运作,改变长久以往的不良现象,按照设备——采购——招投标这个步骤进行运作。使设备采购的招投标走上合理化的轨道,制定合理的质量与价格标准,充分做好“定量、控价、竞费”的工作。
(一)首先应做到“定量”
具有分管商务的供应口应该和技术口需要密切配合,制定统一的技术配置标准。在进行元器件的配置时,投标商应该对相关文件进行仔细阅读与浏览,详细了解其中元器件的数量、档次以及质量要求,防止报价过程中出现误差,从而降低报价可比性,评委难以评定标的现象。举例说明,堂口矿井的中央变电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在订货过程中,以设备招投标作为核心的招标手段,当质量无法保证时,便意味着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出现。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招标书的工作,严格明确配电柜中互感器、真空断路器以及避雷针的规格与品牌,阻断招标商的不良想法,采用合格的设备,从而使投标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标。
(二)“控价”
招标方与投标方在标底与报价之时,需要对从外采购的原材料与附件的价格进行合理的分析、统计,从而进行正确的标价与报价,进行合理的控制。矿井主在进行提升机的竞标时,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情况规划,从而达成合理的招投标价格。例如,本案在近三年之中,便实现了同一型号的18台电机的价格交换,投标方的价格与招标方的价格之差浓缩在4%之内,实现了中标价的合理、公平与科学性。
(三)“竞争费”
投标方的竞争费用是由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的,谁获得市场的营业额,谁便能够取得最大的利益,而这体现在企业生产成本、企业中科技人才竞争中。我们的体会就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去订货,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节省了设备的资金,实现了花最低的钱,买最好的设备的愿望。招标是一种适应市场的经济规律,获得最大得效益好路子。
二、延深设备的供应管理链
改变传统的六步走供应模式,虽然对现场使用情况不了解,但是要保证供应的及时,防止两方工作不在同一个流程、思路中。
传统的供应现状不适合于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发展,做到供应齐全。通过供应与使用的情况分析服务的范围与质量,从而优化其标准。
进行现场分析,必须要求供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到场,二者同时对现场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电机与井壁环境是否适合,本案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潮湿的井壁环境与电机不能相容,于是立即联系厂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协商。
如果电机温度过高,则需要进行交替开机,对电机进行保护,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三、合理安排储运,认真组织验收,努力降低费用
(一)对运输环节做出调整,保证各个环节运输顺利,使其能够按照正常的到货时间抵达,优化库存空间,保证货物到达的时间不早不晚,既不造成货物堆积又不造成货物无处安放,从最大限度减少资金的过度投资。
(二)在进行货物预定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核对工程施工时间以及工程的进度,保证设备的到货时间不对工程造成任何影响,进行就近订货,加强和厂家的沟通,使货物与工地的时长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购买的设备属于非标设备,那么便应寻找相关安装单位进行快速安装,或者现场及时制造,防止工程延期。像矿井井水的处理设备、排水管路的防污系统均属于非标设备。通过就地安装,可以减少货运次数,从而节省运输费用与装卸费用,本案例中工程费用大约节省了145万元左右。
(三)采用国外进口的矿井提升绳,主要从英国进口。提升绳到货后,需要进行详细检查,从其外观、机械性能以及报检等方面进行鉴定,保证其安全性与高质量。在本文研究中,采用了科学的检验方法,合理计算了采保的费用,从细节入手,采用了到货延期的合理解决方案。举例说明,欧元升值以及美伊战争、矿井涌水都曾对货物按时到达的时间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及时办理商检,获取国际索赔的权利,这样才能够保证时间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提升绳拖延造成的资金流失降到最低。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安办证的程序,经过现场取样——到抚顺煤科院进行检验——获取合格证件,防止时间冲突。
在检测中,对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英语相关部门与技术人员进行探讨,通过相关资料的的递交,以及济宁市商检局有关人员的验证,在三天之内就获取了这一合格证件。
然后将证件送往首都进行审核,向英国供应方发送传真,通过这一有效流程的办理,从而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索赔,避免了投资损失。
总结
随着我国矿井建设的不断增加,对其设备的购置也成为了整个工程中的重要工作,要去实现设备的供应采购及其了解服务的宗旨,要求我们充分了解析相关政策政策,并加强对投资中的招投标管理的学习,更好地为矿井建设的招投标管理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国荣.浅谈印后设备招标采购的流程[J]. 印刷杂志. 2010(07)
[关键词]基本建设单位;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收付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159-02
作者简介:彭静(1983-),女,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与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关系
(一)二者之间的联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财政部门成立核算中心,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和出纳,通过会计委托记账,对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是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制改革形式。国库集中收付制是指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基础上,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办法。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与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是两项不同的改革,它们之间有许多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两者改革的主体都是财政部门,两项改革的目的基本一致,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其次,二者都要取消单位账户,建立单一账户体系,并且其改革环节体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第三,都不改变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二)二者之间的区别
1核算主体不同 。
国库集中收付制的核算主体是以财政资金为核心的财政部门,表现为以政府会计为主体。主体没变,没有代替单位会计。会计集中核算的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尽管单位没有会计,其核算由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资金的“三权”没有改变,主体依然是单位,只是财政部门记账。
2账户设置不同 。
国库集中收付是通过设立零余额账户实现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拨付到收款人或商品和劳务供应商账户,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不经过中间环节,不在任何账户上停留;会计集中核算是通过在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设立过渡性账户的方式,财政资金先拨付到过渡性账户上,待预算单位用款时,再从过渡性账户上拨付到收款人或商品和劳务供应商账户,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存在中间环节。
3财政资金停留的位置不同 。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情况下,预算单位未用款时,财政资金始终停留在国库单一账户,增强了财政调度资金的能力;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情况下,预算单位未用款时,财政资金停留在会计核算中心的过渡性账户上,在一定程度上肢解了财政资金。
4财政监督的范围和侧重点不同 。
会计集中核算制仅对财政资金支出的规范性进行集中核算、反映和监督,监督的侧重点实际上是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事后监督;而国库集中收付制则是对整个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控制,监督的侧重点是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
5机构设置不同 。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通过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来统一组织核算和监督;而国库集中收付制则是通过在财政部门设立财政国库执行机构,即国库收付中心来担负财政国库资金收付和监督的重要职责。
二、国有基本建设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融合的现状
(一)核算中心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
部分单位领导认为设立核算中心只是专职办理会计核算业务,单位拥有资金使用权、财务自,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甚至有些单位领导采取各种干预手段,影响着会计核算的独立性和正常运作。核算中心只是在为单位记账,只对原始票据的合法有效性负责,至于相应交易的合规合法性则无法保证。
(二)监督主体职能弱化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作为“局外人”,对一些单位的经济活动不甚明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相分离,既不参与单位的经济活动,又不全程履行监督职能。只是将单据结算、资金划转、记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核算,而对单位的货币资金、各种实物资产却由于其局限性无法纳入其中管理,势必造成账目与实物管理相脱节。核算中心只流于报账形式,对不符合规定票据无处罚权,只能按相关政策予以拒付,使核算中心处理账务困难,容易留下账务漏洞,无法真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支出标准制定相对滞后,执行中问题较为突出
各建设单位的工程成本核算对象不同,会计科目名称、代码的使用不统一,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和会计报表汇总与分析。现行的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只规定了建设单位管理费列支的范围,但对建设单位管理费、业务招待费提取的具体标准不明确,使集中核算实际操作难度大,财务人员难以把握列支的幅度。并且费用缺乏相关支出标准和依据,致使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尺度难以把握,成为制约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健康发展的难点。
(四)国有资产管理困难
由于基本建设涉及面广,内外关系复杂,基本建设过程具有长期性、流动性和连续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国有基建单位财务的特殊性。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根据支出票据登记单位固定资产,而资产仍由各单位保管、使用,资产的增减完全由单位报账员结账,核算中心未参与管理很容易造成账实不符,资产流失。
(五)资金运作出现问题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单位账务的集中管理和银行账户的统一开设,财政资金分散支付的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必然形成国库资金的大量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也容易形成财政资金的截留和挪用。从各核算单位财务情况汇总中得到的信息表明,预算单位沉淀了大量的财政性资金,同时财政总预算会计却遇到了国库资金不足,难以调度的困难。
三、国有基本建设单位促进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融合的基本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
细化预算编制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和基础,部门预算是基础,政府采购、工资统发是国库集中收付的两种形式。当前要在加快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科学化基础上,全面推进部门预算。一是正确合理设置会计科目是组织国有基建单位集中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分类、分档制定预算定额标准,制定统一、可行的经费开支标准,实行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相分离。建议不同类型建设工程项目依其性质、投资额、管理方式确定建设单位管理费、业务接待费的提取标准、使用范围,每年由基建主管部门(基建处)按建设工程项目以预算形式下达,使核算中心对基建成本控制有章可循;二是细化预算编制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建设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建议纳入中心核算的工程成本核算对象要统一口径,会计核算中心设置一级会计科目、科目编号要严格与财政部颁布的《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相一致,以保持会计核算口径的一致,为汇总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可靠的依据,全面实行政府采购预算和基本建设项目预算;三是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改革人大预算批复时间,增强预算编制可操作性。
(二)促进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支付的统一
国库集中支付是财政改革的重要举措。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存放在国库,减少了库外资金的无效运转,通过会计集中核算,两者相结合,解决了国库、专业银行的频繁资金划转、结算和对账问题,还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对单位收支情况的全面了解。
(三)建立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相分离的管理体制,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分离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编制部门只负责编制预算和追加,不管执行,集中精力早编、细编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中心作为预算执行部门要按照预算计划负责具体执行,两者各司其职。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把会计的监督职能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四)完善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
随着改革的深入,现行规章制度难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财政部门应加快完善有关基建财务制度,如《基建单位纳入会计核算中心办事程序》《基建单位日常经费开支标准管理办法》《基建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等项制度,使核算中心的财务管理能按照制度执行。规范有关基建单位特殊的会计凭证:《拆迁户补偿明细单》《征地明细单》《工程价款结算单》等。这是目前国有基建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现行预算、金库、会计、核算等一系列法规制度。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成本;发展方向
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与自然资源的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将是21世纪大多数国家所需面对的主要矛盾之一。自然资源的日渐萎缩与状况恶化,既危及国家的发展安全,也殃及国家的社会安全。
1、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的关系
1.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
但在工业化进程中,人口数量极大膨胀、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恶性循环和社会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已使地球环境中可再生能源的再生能力濒临崩溃。不仅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急剧减少,就连大气、土壤、水等相对恒定的自然资源也因长期无度的开发、无序的利用和污染而遭受严重侵蚀。
1.2资源型城市是以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
我国有400座左右的资源型城市,其中的20%即80多座已经进入资源枯竭期。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转型发展成本高。
1.3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成果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比过去几千年更舒服
但是,高速增长、过度发展、物质追求、浪费性消费所带来的后果,伴随着人的精神异化与资源环境的恶化暴露无遗。100年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远远超过过去1000年的总和。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开始同步上升,上个世纪是近千年来最暖的100年,而最近20年又是其中最暖的20年。
1.4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继续增加,在未来100年内,全球温度将升高1.4~5.8℃。
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海平面将以每世纪4~6米的速度上升,比科学家们早先预测的要快得多。人类已经到达或超越了经济增长产生反作用、环境和社会成本超过抵消收益的临界点。所谓“经济的”增长已经变得不经济了,增长型经济正在衰退。经济学家们指出,问题在于我们太沉迷于经济增长。而持续高增长的代价是人类近100年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超过以往历史的总和,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则步步加重。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我们缺乏的不是速度,而是增长的质量。如果我们不能从科学思想、生产方式、经济规则、社会机制和民众意识等方面对自然资源做出全新的认识和变革,如果我们不对自然施以“人文”关怀,如果我们不善待自然,仅仅依靠修修补补,那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不能实现,国家社会安全保障也无法实现。
2、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的研究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由于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运行,使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源比发达国家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高得多。据1990年统计表明,1吨标准燃料所生产的GDP,中国是395.8美元,美国是2172.8美元,日本是5747.8美元,德国是4351.5美元,印度是1430美元,全世界平均是2167美元。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生产需求扩张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支撑的经济增长结构模式。这首先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形成了缺乏竞争力和开拓市场能力的生产体系;由于这一过程对社会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危机。
(2)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看起来主要是提高环境门槛,制定严格的环境经济政策,加强综合执法力度等等,本质上是调整经济结构,是改变经济结构性质,实现经济与环境高度融合,使环境保护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排斥因素。如果仅仅只注意到了提高环境门槛这些现象,认识不到调整经济结构才是本质,就没有很好地掌握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最终也抓不住关键。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对这条老路造成的环境危害,甚至无法弥补的损失,曾进行过批判和反思,对它们的环境问题也实践出了比较有效的做法:一是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建设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四是实行符合国家经济大局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发达国家的这些有益尝试为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
(3)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它不是要求通过放慢发展速度、减轻污染,而是谋求通过能源的充分利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条件下的科学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这一理念不仅追求资源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以生态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去代替传统型生产和消费模式,而且强调“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尽快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要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严格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节能减排科学管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不断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决策体系;继续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和建筑节能;努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4)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鼓励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污染集中控制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产业集约发展。把工业小区、开发区建成具有自净能力的“生态组团”。要积极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或“零”排放。要积极倡导形成全社会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生活方式。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要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域和岸线资源以及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要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利用,构建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新格局。要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逐步建立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监察体系。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抓好资源整合,加快推动实施资源成本核算制度,做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
3、结束语
环境问题的社会性揭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不会是一劳永逸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历史合理性和社会功能将逐渐丧失,被新的人类生存方式所代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环境问题的社会性还在于其出现和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阶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应该是不断发展的,在解决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任建军.重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甘肃社会科学,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