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44: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学习方法、英语、重要性
随着英语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但是,由于许多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觉得学英语太枯燥、太难,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甚至畏惧心理。
在英语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方法正确学习事半功倍,学生会愈学愈高兴,学好英语的信心会愈来愈足。反之,方法不对头,学习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学生会愈学愈没有劲,甚至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必须及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信心。
许多小学生学英语还存在不少陋习,如习惯于死记硬背,喜欢通过汉语注音来记忆英语单词,不会用英语交流,不太讲究英语阅读技能的学习,课后不复习,家庭也缺乏英语学习氛围等。目前,许多家长过于看重学生的英语学习,盲目让孩子参加英语补习班,或布置过多的听、说、读、写练习,反而忽视了对孩子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
学法的掌握,如同知识的获得一样,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开始,在很大程序上要靠教师在教给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明确的指点。诸如怎样发言答问,怎样执笔写字,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观察插图,怎样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怎样读词读句,怎样组词造句,怎样说完整的话等等,都需要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的同时讲明学习的方法。不是对初入学无知少法的学生需要事先指明,就是中高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在进入较难的学习内容时,也需要事先指明。如运用中心句理解段意的方法,连接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也都要在第一次接触这些方法时由教师事先指明。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课前预习。在每节课之前,快速预习是一个好学生的普遍做法。预习能使你在课堂上抓住自己不会的地方有所突破,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会觉得轻松愉快。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It′s the Mid-Autumn Festival,第七单元These horns are too big,第十二单元Christmas,第十四单元A Fairy Tale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想像故事情节,圈出生单词,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等。合理安排预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有的同学是边读书边思考,对新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同学是在预习时读、画、圈、点,在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注意。
第二,上课要认真听。凡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全神贯注,目不斜视,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尽管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尽管现代课程理念提倡活动、民主、自由,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教学,你也要把认真听讲放在首位。尤其是在老师少讲精讲的情况下,认真听课将是学生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诀。
因为每一个老师都会在课堂上把每个重点内容讲述或点拨得非常透彻,因此学生要集中精力听。接下来就是一个融会贯通的问题,在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吃透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好问,多思。并要学会给自己出题,要争取用多种方法解析一道题,比较各种方法的简便程度,这也是对以前学习水平的一个检验。这样,能够对相关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第三,要认真做好复习。课后一定要复习,而且要循环往复的复习。因为人的大脑在储存新的信息的同时,又要把先前的信息忘掉一部分。只有循环记忆,反复复习,才能把知识学习得扎实、牢固。课后复习可以给学生布置给爸爸,妈妈讲故事的作业,让他们用简单的英语给学生讲大人们所熟知的“嫦娥奔月”、“狮子和公牛”、“圣诞节”、“小红帽”的故事等等。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从最简单的对话开始,多用英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摆脱不敢开口,“哑巴英语”的状态。
除了课后复习外,还可以在双休日进行定期复习和每个月进行一次阶段复习,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复习的方法要多样化。复习不等于简单重复,要适当变化形式,力求生动、形象、有趣、有效。如可以采用诵读或者背诵等方式复习,也可以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复习,也就是在实践中复习。
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复习”。避免过度疲劳可适当分散复习。“过度复习”是指对需要牢牢记住的学习内容达到初步掌握后仍不停止,而是继续进行学习识记,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如背一课的英语单词,背了五遍就能记住时,还要继续背三遍,这三遍叫“过度复习”。花的时间虽多了一点,但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继续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把新知识联系起来,增强记忆。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扎实。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提高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特殊作用,大力提倡刻苦锻炼、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且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加以强化,直至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可以偏概全。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比赛中的进攻与防守、得与失、胜与败,使学生形成健康、豁达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同时,还应该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体育比赛中所养成的良好心理品质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从容不迫、冷静客观地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
2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当前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能够教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教给学生教学的方法,因为高校的体育教育是以培养优秀体育教师为职责的,从而实现由一名普通的学生向体育教学工作者转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能够顺利实现从学生变成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转变。体育教育的特点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常常能够使学生在喜悦和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教育并且得到一定的锻炼,在体育活动中渐渐转变学生的负面思想,不断加入正能量,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要得到切实的提高,教师就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作用,在教学中把学生们带出环境相对狭隘的学校,把学生带到环境相对广阔的社会实际中,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相关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实实在在的吹风沐雨、经受实践锻炼。只有这样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此外,教师不能脱离体育教育特点开展教育活动,要使学生在欢乐中接受教育,进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作为学生一方面要自觉接受类似的实践锻炼,另一方面,还应该明白为什么要参与这种活动,从而掌握类似教育活动的方法,最终学以致用,成为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为今后成为体教工作者做好准备,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得到增强,而且还能提高文化素养。体育活动还是德育的重要载体,美育的重要手段,他能够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断提升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克服不良的陋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的体育教育应充分挖掘体育的德育、美育因素,使其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有的高校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有说脏话的不良习惯,甚至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一种习惯,难以克服。这时,适时适当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作用,往往可以取得料想以外的效果。当前高校的学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举办有针对性的体育比赛活动,通过体育教育活动的特殊功能,帮助学生们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为高校塑造良好的氛围。
4结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197-01
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花时间,投精力,重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一节课40分钟,在这40分钟里可以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年进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二、大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交谈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三、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学生;终身教育
1.高校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1.1引导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
体育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一生中都要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现代的学生,学业繁重,这对于脑力与体力都是较大的挑战,只有拥有了健全的体魄,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现对于学生终身教育,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让他们树立健康观念,注重个人的身体情况和健康情况,不断地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就要练就健康的体魄,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终身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2为终身教育提供可实践的项目
高校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终身教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教育上,同时还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可实践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及身体素质,为他们提供或建议适合他们的体育项目。此外,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普及一些体育运动常识,教会他们自救常识、自我锻炼的方法和途径等,这都为以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终身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通过提供可实践的项目,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体育精神的塑造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1.3通过科学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提供指导
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升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高校作为教学机构,可以通过科学、可靠的方法为他们的终身体育训练提供指导。这样就能够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方式,减少盲目性的存在,促进他们终身体育能力的锻炼。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渗透的方式,将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事项等传授给学生,为他们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这对于他们平时的体育锻炼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从根本上提高终身体育能力。
2.目前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教育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2.1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太过薄弱
目前高校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太过薄弱,很多学生很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认为只要将专业文化课学好就行了,忽视了对于体育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是终身体育意识的塑造和培养。在高校体育课上,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对于老师教过的方法和技能不重视,这就很难提升他们对于体育的认识;更有甚者会采取无故请假或者逃课的方式来逃避对于体育的学习。总之,过于轻视体育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2.2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也是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对于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来讲,一般一周仅仅安排1—2次课,缺少课下师生的互动,学生在课下很少能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所以仅仅凭借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对于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来说,数量少、频率低,没有活泼有趣的体育项目作为支撑,学生自然会减少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这也影响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总的来说,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不完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学校制度的建设和培养等方面进行着手,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支持,从而为他们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学生兴趣不高,体育能力欠缺
学生的兴趣不高,体育能力欠缺也是目前体育教学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体育课程不重要,所以在认为体育学习可有可无的情况下自然会放松对于体育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即便学生有对于体育的渴求,由于教学过于输送,学生的体育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地指导和提升,这就很难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上不够重视。总的来说,学生作为高校体育学习的主体,只有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体育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3.如何实现高校体育学生终身教育能力的培养
3.1注重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的完善
要想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就应该注重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的完善,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在教学思想上,要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制度化,将其纳入对于学生考核标准中去,实现学生体育能力与学业成绩的挂钩,提升他们对于体育的重视;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讲,要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实现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根据学生个人身体情况来设置总目标;充实教学内容,增加体育项目,比如空竹、篮球、足球、健美操、太极拳、健身跑、游泳等;教学方法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性;教学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另外,还应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体育项目,从而让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3.2加强宣传,增强学生身体锻炼的意识
要想增强对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应该在学校多宣传,增强学生身体锻炼的意识。可以充分地利用校报、橱窗、黑板报、广播电视、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方式来增加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关注度,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比如校运动会、体育节、体育比赛、俱乐部、体育知识竞赛等,通过这样的活动的举行,能够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以此来督促他们去进行体育锻炼,实现个人体育能力的提高。通过适当地宣传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体育艺术的培养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进一步促进他们终身体育能力的养成。
3.3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是增强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方式,课内外结合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和途径。不仅仅要充分地利用课上时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同时在课下也应该积极地组织各种体育项目和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到活动实践中去,不断地提升他们对于体育的重视,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实现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实现个性化的锻炼模式,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将自己的困惑说出来,这样可以实现一对一地解答,提高学生体育能力。把体育健康课程与课外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体育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只有突破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约束,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体育与日常活动的结合,促成终身体育教育的顺利实现。
3.4培养学生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
学生是体育运动的主体,因此要想实现终身体育教育,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经过探究活动、合作活动和自主学习体育,不仅仅强化他们个人的体育能力,还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体育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成功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学生心理学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他们能够自发地实现对于体育的重视,自觉树立体育意识,强化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和生存提供有利的支持,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
4.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终身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仅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还为他们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办法,促进个人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实现对于高校体育学生终身教育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一下四个方面入手:注重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的完善;加强宣传,增强学生身体锻炼的意识;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培养学生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作为体育老师,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重视,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终身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王炼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凯.浅谈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亚太教育,2015,18.
[2]张涛.结合终身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
[3]陈少宇.从阶段体育到终身体育———谈高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应答[J].体育师友.2005(02).
[4]郭玉.从终身体育视角探讨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7.
师生关系小学生英语教学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反之,不友好的师生关系则会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绊脚石,使得师生之间不合作、不配合,最终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师生关系是构建班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对班级的气氛产生巨大的影响,关乎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异,等等。在我国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听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观念有所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影响,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现状
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受众的情况。众所周知,教师拥有比学生更为丰富的学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指导,因此可以说,没有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就不能理解和明白课本上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英语是一门知识点较为复杂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将英语知识完整而详细的传授给学生,必需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小学生具有区别于初高中学生的显著特点,小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思维意识发展不完善,对于一些英语知识形不成形象的认识,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国家教育部提出改革教学模式的号召,将传统的学生听讲老师讲课的教学模式,改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多变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故而我国新模式的教学还没有在全国统一开展。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1.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建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无论好坏都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不好的师生关系则会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阻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好的教学,好的学习活动和效果的取得便如同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2.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重要作用
师生关系自其形成之日起,便成为了影响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变量因素。这种变量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生是最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群体,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控制下的课堂,教师对学生所制定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是十分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并且心甘情愿、满怀热情地去完成,而在师生关系不良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配合,甚至是不配合的,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自然是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3.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能否顺利地传输给学生教学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由于自我意识淡薄,对于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英语知识的兴趣,尽可能多地从教师的授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学生的潜意识都存在着“爱屋及乌”的思想,很容易因为和老师的关系融洽而喜欢上这门学科,反之则会对教师的授课出现排斥的现象。拥有良好师生关系的课堂,可以活跃教师的授课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上课中有种如沐春风的轻松感觉。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没有一开始就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极端融洽的问题,而是一步一步地培养出来的。
1.转变教师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的转变,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措施。教师具有比学生成熟的思想、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具有比学生更为厉害的变通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思想,转变教学策略,将更多的学习机会给予学生,充分在课堂上发挥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及时地予以纠正。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本课的授课重点,如词汇句子等讲解给学生,然后利用剩下的课堂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涵盖授课内容的试题,在学生的做题过程中,将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分成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吸收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的运用。
2.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变化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学生应当将过去的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课堂教育摒弃,要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和潜力,积极地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能仍抱着“依靠老师”的恶习。传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禁锢在了事事依靠老师的学习思维中,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成为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故而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依靠自己解决的能力。例如,在良好师生关系下的英语学习,则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发展,传统的听讲式的学习方式被游戏型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学生不光在学习中取得乐趣,同时也收获了知识。
四、结论
总之,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增加教师授课的质量和自由性,加大课堂授课密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英语课堂顺利开展的剂,是教师教导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是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学习的气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崔晓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J].林业科技情报,2008,(4).
[2]邓小明,卿明娟,黄心宇.试析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其意义[J].教学与管理,2008,(18).
[3]蒙坚,梁永福.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6).
关键词:朗读;背诵;初学英语者;重要性
我从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工作已有十几年了,我注意到农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平时也不讲,更谈不上与人交流。因此,农村中小学生只能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上接触到英语。所学到的英语语言由于平时很少练,时间长了也非常容易忘记,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单词和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得到巩固。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得到巩固,从而导很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甚至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从而学不好英语。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限制了学生英语语言的发展。在这样缺少自然语言的环境中,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说,朗读和背诵更是不可缺少的。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是克服当今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它更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保证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何让学生在英语口语交际时能够敢于开口说,有话可说,并且表达得正确呢?首先学生要有自信,人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学习、实践逐步形成的。其次,要有大量的英语语言材料积累为前提。而语言的积累、存储必须通过大量的朗读、背诵、记忆和理解,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存储词汇、习惯用语、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人文历史知识等,通过视、听等更多器官的参与快速地形成听说的能力。同时,朗读既是读,又是听,同时也是讲,因此,坚持大声朗读和背诵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通过朗读和背诵形成语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缺乏良好英语学习环境的情况下,熟读精彩范文,背诵一些有用的句型句式及短语是非常有用的。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提高了语言的节奏感,发现了语言的美,还能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课文朗朗上口的同时,语感也得到了培养。语感一旦形成了,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题,你甚至不知道其要表达具体意义,你却能说出该填什么词,这就是语感。这样就可以自然地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在口头、笔试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灵感,有时甚至可以做对模棱两可的答案。
三、更为重要的是朗读和背诵还有许多好处
如果初学英语时就养成了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能大声地朗读,积极地背诵,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会记得其中的一些句子、段落、习惯用法。那么到了级时就能很自觉地去朗读、去背诵英语,还愁学不好英语吗?因此,我想对初学英语的学生说:“珍惜时间吧,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请尽量地放出声来朗读英语,力求尽可能多地积累英语词汇,并把一些范文、精彩的段落、句子背下来,这样你们以后学英语就很轻松了。”级的学生也不必灰心丧气,更不要对英语失去信心,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句话用英语说就是:Better late than never。所以,只要你们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一些实用的英语句子,形成一定的语感,英语成绩照样也可以提高。最后应注意的是朗读和背诵看似简单,其实也讲究一定的方法,方法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理解为先。朗读和背诵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英语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2.模仿朗读。在背诵或自行朗读之前可以先跟着录音机朗读,以矫正发音、调整语速。朗读或背诵时不但要注意语音语调,而且语速要适中。
3.分散难点。对于长而复杂的句子,先按意群分为短语或短句熟读后再背诵。朗读可以以段为单位朗读,但背诵一定要先以句为单位逐句背诵,然后再整段背诵。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训练
一、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一种有别于自然语言的科学专业化语言,是人类数学思维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表达形式。“特定的教学背景和特定的教学内容都影响着数学教学中语言的句法、语义及实效等特点,因为无论形式还是内涵,他们都与日常用语不同”。由于小学生的所学知识有限,相对而言所训练的数学语言更多倾向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数学语言训练的必要性
1.数学知识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语言训练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等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双边活动中,语言的工具性显得特别突出。在一定意义上讲,“说题”比“做题”更难,也更重要。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期,语言训练就显现出突出地位。
2.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决定了数学语言训练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在教学中检验每个学生是否开动了大脑这个思维的机器,思考的是否正确,想的是否有条理、有依据,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靠思维的工具――“语言”来检验。因此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
三、训练数学语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1.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数学教学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具体地说,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教师的言语必须合乎一般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要求。课堂上教师讲话的句子要完整、流畅,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要清晰、明确,对判断、推理的程序把握要准确,做到说话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因果关系恰当。二是教师要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2.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首先,对学生语言上的缺陷,教师不能有半点疏忽。例如问:“什么是质数?”有的同学回答:“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于是教师问:“8能被1整除吗?能被它本身整除吗?那么8是不是质数?”学生立即发现自己表达错了,应该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弥补了该生语言的缺陷,强化了正确的概念。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将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这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
3.教师要给学生设计“思维模式”去模仿
例如数学倍数应用题,可以这样教学。“小明有红花四朵,黄花是红花的三倍,黄花有几朵”。教师提问:(1)谁和谁比?(2)把谁的朵数看成单位“1”?(3)黄花有这样的几份?(4)求黄花有多少朵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法则计算?这样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思路,去讲去说,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反复练。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了用数学语言。
4.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不同的训练手段
(1)概念教学。首先,要引导好学生学会抓住概念、性质或公式中的关键词语,用数学语言描述,避免表述不全、分类错误甚至乱造术语、曲解概念,对于概念、性质中限定的话不能随意删简、添加。如积的变化规律不能说“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漏掉了“一个因数不变”这样的首要前提。其次,判断一个概念正说与反说的正误也是训练学生的重要手段。如“自然数都是整数”与“整数就是自然数”的区分判断;诸如此类的概念正、反说法判别能够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更是训练学生数学语言、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2)计算题教学。在教学中,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逐渐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如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要求学生说出每一道题的算理。就像4+5的思维顺序是:利用数的分解与组成来计算,因为4和5组成9,所以4+5=9,又因为9可以分成4和5,所以9-5=4,9-4=5。按照以上的思维模式要求学生进行“说算理”的语言训练,可以使学生条理清晰更加深刻地理解口算的原理,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口算方法的目的。
(3)文字题教学。小学数学中的文字题也是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手段之一。它是把式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式来读题、译题,深刻理解文字题与式题的联系。比如除法式子:36÷9,简单的一步式题可以引导学生用以下几种方式表达:①名称读法: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②直读法:36除以9得多少?9除36得多少?③意义读法:36里面有几个9?把36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36是9的几倍?已知一个数的9倍是36,这个数是多少?而这些数学语言抽象成数学式子就是36÷9。像这样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精心设计数学语言的阶梯,将“日常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再将“数学语言”抽象成为“数学式子”,以“说”促“思”,使学生的知识构建更为丰富、巩固,思维过程更加明确、深刻。
(一)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
1.学生在大学阶段所接触的课程、图书资料、测试、音频资料、档案等都属于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利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分享;
2.网络不会受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英语教育是在无界限的情况下开展的。其所指的界限主要是突破了传统界限中的某些约束,从而产生了认为设定的一种界限;
3.由于网络英语教育具有数字化存贮和无界限的有利条件,所以其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利用,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来传输任何教育资源,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阻碍知识的获取。
(二)全人教育模式
由于网络英语教育具有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这一学习理念在许多网络教育学校中都所体现。例如我国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全人教育”目标中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以下几种素质:自主学习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主动做事的能力;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妥善处理家庭、工作和学习的能力;领导能力;寻求帮助的能力;培养自我的能力;自信。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基于网络教育的特点而产生的,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自学观念。在网络教育中,这些理念处于主动地位,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能够体现在学生身上。
(三)优势互补,处理好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关系
网络教育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展开学习活动,而传统教育一般都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学习。由此可见,网络教育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网络教育还具有海量、独立等学习方面的优势。但由于网络教育主要依靠学习者的主动性,所以在开展教学方面,可能不太易于学生接受,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与老师之间不能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而且没有良好的氛围影响学生。大部分网络教育学校在监督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并且教育设施没有跟上最新的教学趋势,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二学历网络教育能够结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实现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由于在校本科生容易受到周围学习环境的影响,并且具有便利的网络设施辅助学习,所以在接受网络教育时,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总结
关键词:体育舞蹈;美育教育;社交礼仪培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121-01
职业院校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形象气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体育舞蹈对职业院校学生美育教育、社交礼仪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研究体育舞蹈的形式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舞蹈又称现代国际标准舞,是由属于艺术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新兴体育项目,它兼有艺术和体育的特点。从艺术特点来评价,它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社交礼仪于一体的体育艺术类运动。
1.体育舞蹈形式美的重要意义
体育舞蹈艺术美中,最主要的是形式美,这是体育舞蹈艺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为观众的审美要求所制约的。体育舞蹈注重艺术形式的创造,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独特的技术技巧、舞蹈构图及舞蹈与音乐节奏旋律的和谐配合,加之舞蹈服饰的华丽,呈现出完美的形式美。
2.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贯彻始终。在学习舞蹈前,教师介绍各种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时,要讲授、介绍各种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摩登舞的风格美、拉丁舞的风格美。在体育舞蹈的学习和练习中,反复强调姿态造型美、舞蹈动作美、技术技巧美、男女两人协调配合的和谐美、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律配合之美。在练习中经常纠正学生跳舞的错误动作,使学生认识到正确、规范的动作能表现出美,教师从每个舞姿、每个动作、姿态造型、手势等按规范,严格要求。除了教师的讲授还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观看优美的比赛和表演,逐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教学中注意美育教育的审美理论学习和审美实践活动的结合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二、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律的配合是体育舞蹈教学关键
音乐是体育舞蹈的重要因素,舞蹈动作的“形”和音乐的“声”有机结合,“形”和“声”融为一体才能表现出体育舞蹈的艺术美。
1.突出音乐节奏的教学。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要素配合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音乐节奏问题,舞步要合节拍,其次才是速度和旋律。教学中教师选择一些乐曲,让学生听音乐,熟悉、分辨各种舞曲的节拍,熟悉掌握华尔兹、探戈、伦巴、恰、恰、恰等舞蹈的多种音乐节奏。基本掌握了乐曲节奏后再学习各种舞步。这样,教学进展顺利,掌握动作也快。
2.根据音乐速度的快慢变化来体现舞蹈风格特点。一是让学生基本掌握各个舞种音乐速度的变化特点,力求使舞蹈动作与音乐速度相吻合,充分表现体育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二是在教学训练中恰当地运用音乐速度,如学习维也纳华尔兹时,音乐速度、节奏很快,学生跳不下来,那么可用“慢三、中三”音乐速度先学习舞蹈动作,当舞步动作基本掌握后,再按“快三”音乐速度练习,练习效果很好。
3.充分理解乐曲旋律的内涵,完美地表现体育舞蹈的风格魅力。体育舞蹈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舞蹈动作和套路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讲解、提示学生理解乐曲旋律的内涵,体味音乐的韵律,以使学生在舞中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力升华,充分表现旋律的主题,充分展示艺术表现力。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采用的上述举措和方法后,学生掌握体育舞蹈技术技巧有很大进步,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音乐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体育舞蹈的价值取向具有多维性,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必要掌握好体育舞蹈,对走向社会有很大的实用性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