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6 16:44: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

第1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基本技能;因材施教

篮球运动是世界文明的一种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的非常全面的锻炼方式,也是增进友情首选的娱乐方式。经常参加篮球训练的学生,会不同程度地提高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交往能力。而且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健康,陶冶情操。那么提高篮球课堂教学的策略有哪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与同行商榷。

一、注重日常培养,激发篮球兴趣

随着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学校的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篮球教学了,为了让篮球运动有序、有计划地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积极培养训练,使学生保持对篮球兴趣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鼓励学生多看美国篮球职业联赛以及其他联赛的比赛,足不出户却能感受到篮球赛事的刺激,感受到篮球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多向学生介绍著名篮球运动巨星与篮球的情结:像乔丹,科比,詹姆斯等,让学生在他们的事迹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通过明星和榜样效应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没事的时候与朋友多聊聊篮球,经常出去走走,哪怕是看别人打篮球,也很享受这个激情的运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做好基本功训练,保证健康发展

篮球是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教师对学生进行篮球训练要以基础为主,循序渐进地、有规范地、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最好按照一个系统进行,切忌盲目开展。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基本功的练习:抓关键,传运球;明保障,巧训练;懂技术,是保证。把握适量的度,强化基本功训练,注意动作的规范性,保证学生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精心组织教学,掌握基本技能

教师在篮球教学中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实施教学,制订可行的篮球教学目标,我们不是专业篮球队,所以篮球教学应侧重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尽量让学生通过投篮和防守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我们知道掌握篮球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锻炼和练习,教师设计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锻炼,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球、运球有规律可循,投篮也要讲求策略。使学生在实践中初步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进而提高反应能力。

四、教学方法灵活,做到因材施教

篮球教学是一门学问,体育教师若能运用灵活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学生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会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那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做到因材施教。即教师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开展篮球训练,了解学情这是第一手材料,对于那些有篮球基础的,接受能力较好的,我们要高标准,严要求;对于那些尤其是女生对篮球运动毫无热情可言的,我们要多鼓励,多引导,帮助学生消除厌烦、排斥篮球的心理,树立学习篮球的信心。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以便在教学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优者更优,差者进步。

如对那些有篮球天赋的学生,我们教师要努力营造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篮球意识。积极为他们创设发挥才能的舞台,提高竞技水平。教师要做好临场指挥工作,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意识训练,像接球意识、投篮意识、防快攻意识、协同配合防守意识、抢篮板球意识等,鼓励学生寻找战机,把握投篮时机,创造进攻之机,巧妙掩护同伴之机,只有把握这些机会,才能使自己具备真正的篮球运动员的素质,实现自己的篮球梦。

对于那些对篮球没有兴趣的孩子,教师要着重培养其兴趣,可针对差异制订可行的训练方法,关心他们的学习,呵护他们的情绪,哪怕为进步所付出的一点点努力,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及时总结,给学生足够的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喜欢篮球,并以之为乐的。

篮球运动是一项能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开展好篮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体育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业务水平,并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相应的教学规律,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真正提高篮球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同磊.浅谈篮球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的结合.学周刊:A版,2011(02).

[2]林晗.浅谈高校篮球技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06).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13-02

"有效教学"是指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45分钟中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消极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破除"教师中心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论",意识共享;抛弃教师"一言堂"和"单向灌输",精讲多练与精讲多议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因而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应充分关注并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度与亲合度。所谓自由度指课堂宽松和谐自然。这里的"自由",意在力求确保学生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保持、优化和张扬个性;所谓亲合度指师生平等合作交流。所谓"亲和",则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应有素养,创造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和谐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它必须由传授者与接受者双边配合才能完成。对预定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与学双边活动,而影响这个质量水平的一条无形却又有力的杠杆就是情感因素。历史教师不仅要科学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现历史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原本是有生命的,是很生动的。在教学上,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历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历史有关的影音,重现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3.优化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益

在课堂上,同学们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好坏,实际上是影响课堂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优化学习行为的目的当让就是要提高学习效益和课堂效益。同学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对教师下节要上的内容能够提前预习,对自己会与不会的要了然于胸,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够有选择性的听讲,利用其余的时间做自己更该做的事情,这就变相延长了同学们的有效学习时间。二是优化记笔记的行为。记笔记是必要的,但记笔记不是抄笔记,不能够把老师授课的内容都抄下来,甚至不惜牺牲听课的质量也要拼命把笔记记下,这样的笔记只能算是老师的一个"秘书",而不是你课下学习工具。记住记笔记要坚持两个原则:听课消化第一,笔记第二;重点和听不懂的地方记一下,其余不必。

4.开展丰富活动进行体验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线。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设置缺乏趣味性,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来,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大胆的抛开教材的束缚,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引入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体验性的学习。

5.合理运用"课前提示",激发学生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

现行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图表量的增加。书中配有相当数量的图表,有历史地图、表格、历史、漫画等。图表是教材为学生提供的直观教具,具有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表达力等方面的功能。历史知识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这一特点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面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借助文中的图表去认识历史,引导学生神游历史的殿堂,去感受已往时代脉搏的跳动,是学习历史的便捷途径。

6.利用中学历史巧记速记法激发学生兴趣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特意归纳巧记速记历史知识的方法。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我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即使是一堂课也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传递,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历史学:历史课有效教学的原动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亚夫

第3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预习习惯 学习快乐 理解课文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活力四射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但由于他们年龄小不稳定,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在学习上通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如何在语文教学上帮助学生突破困难,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我根据任教低年级语文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教学上的几点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养成预习习惯

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实际、科学。一堂语文课,要向学生传授几个知识点,培养哪种能力,使他们受到什么教育,教师精心设计好教案。同时,让学生课前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资料收集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就能节省时间,教师点拨课文中的难点,设计精简习题检测,这样,学生轻松,课堂效果良好。

二、设计精彩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精彩的导语能扣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思维浪花。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来。导入的类型多样,有听曲,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温故知新等,面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使课文的导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如我在导入《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又熟悉的歌曲《小燕子》(播放歌曲《小燕子》),你们可以边听边唱,还可以在座位做做动作,尽情地表演表演。同学们立刻热情高涨、踊跃参与,边唱边自由跳着、舞着,陶醉在优美的歌声中,我自然地引出了本文的人物小燕子。接着以猜谜语引出冬瓜和茄子:绿枕头,当中空;包棉絮,蓬蓬松。紫花结紫瓜,紫瓜包芝麻;看来像香蕉,生的不能吃。用这两则谜语不仅揭示了冬瓜与茄子的特征,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急于想通过阅读思考学习,寻求答案。

三、教学直观演示,深入理解课文

小学生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决定着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远远胜过用千言万语去解释它。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五种感觉器官中,视觉学习效率约占百分之八十,学生喜欢看色彩鲜艳的物体,观察事物常从兴趣出发,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目的性不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考虑了这些因素,充分利用了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在《乌鸦喝水》这一教学活动中,首先,准备好一瓶红水和许多小石子,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时,我请同学上讲台往瓶子里放石子,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水位慢慢升高,这样在快乐中学生事半功倍地理解课文内容。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老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指导学生看图画、实物等,在教蔬菜的名字时,我都准备好了这些蔬菜,上课时,每教一种蔬菜,我都出示实物让学生看,学生熟悉的,就先让他们说出名称,再出示生字;学生不熟悉的,可先出示生字,再出示实物,这样学生兴趣大增,直观演示法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

四、营造学习氛围,体验学习快乐

如果适当组织一些小竞赛活动,不但能活跃气氛、提高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优秀品格。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化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成为学生创新学习全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传口令”、“找朋友”、“邮递员送信”、“摘苹果”、“拍手对口令”、“小动物找家”、“小鸟回家”等形式的游戏,并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开展“看谁答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赛”、“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等竞赛活动。这样的活动,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把游戏结合到课堂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更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筋想、动耳听和动口讲的训练,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享受了学习的快乐。

五、精心设计提问,发挥想象空间

课堂提问设计是一门艺术,那些杂乱无章、没有主次、缺乏启发性的提问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毫无效果可言。只有精心设计,提高问的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司马光》时,要求学生说出小孩落进水缸后,其他人表现怎样?结果学生只是照着课本回答。于是我让他们想象:如果你的好朋友就落在缸里,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他?结果,很多学生都积极动脑想,并能生动地把他们的心情和办法说出来。两种不同的提问让我深深认识到巧妙设计提问的重要性。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像《自己去吧》,《树叶》等课文学完后,我要求学生仿写课文,作业反馈中,展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个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六、关注学生言行,提高学习效果

第4篇

【摘 要】新课程提出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高效课堂的实施是有效途径。本文阐述地理高效课堂的含义,高效课堂的提出,浅谈地理高效课堂实施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中学地理;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最大量地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它不是死板教条的课堂,是师生交流、探究活动开放的课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有效教学为基础,高效率、好效果完成三维目标。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把地理知识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现代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完成知识的讲解,更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这样使得当代地理教师的责任更加艰巨,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三维目标的培养。教师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实现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浅谈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几点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转变角色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现今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地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不同层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讨论研究得出结论。教师要由传统教育中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标准还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现代地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地理学习充满兴趣,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发言,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进而推进高效课堂的建设。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和学习,现今仍有大部分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地理学科内容繁多,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更大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及时对学习过程做出客观评价,适当对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实现高效课堂。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自然现象,区域的经济和人文的发展变化状况等内容,知识结构复杂,内容繁琐,需要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空间思维能力。简单的靠教师的语言、粉笔、教具根本不能满足高中地理教学,而且效率低,还浪费时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优点突出,很受各科教师的欢迎。当今的信息时代,教师要适应时代的步伐,必须积极学习和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由于初中升高中的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所以对于一些抽象的、繁杂的知识,学生无法感知,不能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内容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阅读、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多媒体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模拟运动问题,图像直观化等优化课堂效果,加强师生交流,打造高效课堂。

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上下推行,这次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换了一套教材,而是对教育观、学习观、授课观、评价观等做了全方位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幽默的语言、版图版画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还要有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开放”“创新”的还是“封闭”“保守”的,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全面适应教育改革的教学模式。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两种途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使教师的素质真正的提高。以胜任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开展高效教学和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也为我国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同时也给一直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不断的反思教学实践,以制订出更适合学生学习,并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增强高效课堂和高效学习的意识,努力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快高效课堂的构建,积极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6-37

[2]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3]曾永翠.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途径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12)

第5篇

一、物理课堂教学必须遵守的原则

1 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思考问题的活动过程,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欲,使各屡次的学生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2 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各不相同的学习认知物理的机会,在设计学习方案时,要鼓励个性化学习及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和全体效能。创造一种个体和全体相互促进的学习气氛。

3 具体与抽象结合的原则。由于青少年阶段缺乏抽象运算能力而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必须依靠具体的对象进行思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方案,帮助学生学会内化,适应抽象思维形式。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生活实例的对比等多种活动形式,揭示抽象思维和抽象概念中的某种状态、某个断面,并通过学生的个别活动认知来形成概念,提高思维能力。

二、物理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活动操作的策略。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精心策划活动的操作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1 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转换。为了达到传授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物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抓住两个环节:选择和转换。一是要选择教材中的关键内容,便于以点带面,以线成串;二是要选择能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把现成的教材转换成既有数学内容又有活动步骤的优秀教材。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课堂要从呆板、静止的教室转到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活动性立体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是把握好活动情景的创设这个环节。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优良的活动环境,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创设原则开展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以下创设:(1)设置悬念,即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构建迫切学习的活动情景;教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问题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以问题为出发点,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从而造成积极活动的课堂气氛。(2)设计实验操作,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景,动作思维的操作直接制约着物理思维发展。在进行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应构建学生操作实验的活动情景。并以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形成猜想一验证的教学活动模式。(3)实例引发,构建学用结合的活动情景。(4)采用电教手段,构建多媒体的活动情景。

3 活动过程的组织和调控。为了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思维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调控手段。活动的组织形式分为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集体活动。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个体活动必须贯彻活动的始终,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发展自己的思维。通过教师的调控、点拨和班级活动,集思广益,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达到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提升 策略 有效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77

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人们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使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秩序差,导致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受到影响。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展开分析与研究,寻找更科学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将从自己的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很难正确把握教学难点,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欠佳,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教学教育中的主要科目,教师或多或少存在不用心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的对当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根据演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教师并不重视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导致学生虽然学会跟着操作,效果似乎不错,但是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原理,以至于在下次遇到相同的问题时,难以进行解决。在教学中,教师用在课堂演示中的时间往往较长,学生自作和研习的时间却很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一股脑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操作时间短,不能真正得到练习。有些学生也只记得教师所讲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很多知识在教师讲过之后很快就遗忘,使得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知所措,无法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难以得到提高。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今后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为了应对信息技术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重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策略。教师应从课前准备、教学观念及学生的能力等方面入手制订相关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促使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学实施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因此,在正式开展教学前,教师需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全面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正确把握和认识教材,明确教材的重点及关键内容,从而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课堂准备过程中还需要对教学设备进行检查,计算机是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工具,一旦计算机出现问题,那么教学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教师在课堂正式开始前,应做好学情分析,应当重视教学软件及教学设备的检查,保证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教学条件。

2.积极更新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们必须掌握的常识性知识,如果不打好稳定的基础,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已经成了现代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更新教学思想,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基础保障。教师要加以重视信息技术,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因材施教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使他们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如在进行幻灯片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打字速度,对于打字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完成基础的幻灯片制作的基础上,再进行一些操作设计。对于打字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则要求他们完成基础的任务即可。同时,教师也应当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强化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促进课堂学习效率不断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相互讨论,让学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得到他人的意见,促进创新性人格的生成,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第7篇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小学生天性好奇,对一切未知都充满兴趣,如果在写字教学中能正确引导,那么,原本枯燥的练字就不是苦,而是乐了。我在平日就收集了大量的书法家为习字发生的有趣的事如:王羲之、王献之的故事,让其中故事情节来感染学生。另外,利用课件放映文字的起源、演变及作用,用动画效果表现出古代文字的出现及向今文字的转变过程,使学生不仅了解到汉字的发展过程及不同时期文字的书写区别。同时,还知道了不同时代的出写工具及材料的不同选用,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由于汉字大多是合体字,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对汉字的偏旁写法及笔顺进行演示,使笔划众多的字在屏幕上一笔一划地建构起来,这样就直观、清晰地展现了一个汉字的书写过程。同时,讲解书写时要注意的笔划布局特点,并且对学生的作品也及时予以客观的评价、展示。最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我还鼓励学生多看他人的书写作品及时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达到事半功倍。

二、注意执笔姿势,写字心理

我发现许多小学生书写时执笔已养成几种不良习惯,最为突出的一是执笔过低,造成写字时划动的跨度小,线条短。字小,为了能看到笔尖,在书写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移动手腕向左下偏移,写出的字笔画就会向下斜。二是执笔向里倾,笔杆用笔力度大,横划生硬且倾斜,这样握笔的学生大多自我观念强,易灰心,由于握笔姿势的不灵活,书写效果也无从谈起。俗话说“心手相通”,写字可以说是最为直接的心手相通的时候,但如果手不巧,那心又怎么会灵?甚至成了一种内耗,这对小学生来说必将影响他们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因此,要写好字,必须要有正确的姿势和握笔方法,坐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在每次书写练习中,我都会强调写字姿势对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性,并时时做示范,发现坐姿及执笔不正确的现象及时指出,并重复告知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把笔杆后部紧贴在食指第二节的外侧面,而不是搁在虎口上,因为若搁在虎口上,大拇指的骨节突出部位遮住视线,要看到笔尖和纸的接触点,势必把头向左侧或引颈过指,久之就会造成眼睛近视或斜视,脊柱骨扭曲歪斜的后果。

三、将枯燥的写字儿童化

大智的古人早已将汉字基本笔画归结为一个“永”字,点、横、竖、撇、捺、勾、提、折,百变不离其字,举返三,绝大多数汉字不也正是由此“繁衍”而来的吗?当然,对小学生大可不必那么讲究章法、结体。你满口的“结构、取势、结体法度”不如一个“上、下、左、右、内、外”来得更易学易懂,把授教语言儿童化、游戏化,将更适合小学生学写汉字。如教学生写“林”字,如只讲它是左右结构,木字偏旁,大多数学生会将两个“木”字并排放置,毫无变化,这就是因为小学生往往更注意字的大概形状而不注意变化。因此,我使用儿童易懂的语言讲解:“写‘林’字时,让左边的‘小树’低些,右边的‘小树’高些,两棵‘小树’紧挨着,和其它‘小树’共同生长就成了树林。因为左边的‘小树’低,所以它里面的树叶也略小,而右边的‘小树’高些,所以两片树叶十分舒展”。同时让学生比较二种不同理解下写出的“林”字。

这样一来,善于想象的小学生看着这两个相象却有区别的“木”字组合在一起,就能想象它们像是两个手拉手的好朋友,甚至能想象出一片小树林在风乍起时那满耳的树叶沙沙声。

四、结合儿童特点因字施教

小学生模仿力强,我们在教学写汉字时可以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一特点,教师范写时首先应做到正确无误,字体均匀、规范,结构合理、美观。结合较为实用的临摹方法,安排各部分笔画,将字的主体部分安排在中间,外延适当伸展,整体合理,疏密得当,即所谓的“疏可走马,密不过针”。小学生的书写整体来说只要达到正确,规范即可,每个字的结构不同就要求学生对字形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用基本图形辅助教学,独体字如“日”可用长方形概括外形;“火”可用三角形概括,写合体字时可根据字的不同用此例图形法概括。如“故”左右均分;“滁”左中略小右略大;“品”上小下大;“等”上下略大中略小;“努”上大下小。通过自己对字形的观察、比较,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一切就好办了。多引导学生练习用眼观察,用心分析,用手书写,心手相结合,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做到字的重心平稳、疏密均匀、灵活多样。临摹时先求形似,再示神似,不能好一阵,乱一阵,锻炼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书写习惯。根据小学生耐心不足和自身生理特点,在书写时,我安排学习内容坚持由少到多、由简到难,深入浅出。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既符合学生实情,又能为今后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8篇

近些年,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倡导下,语文课堂似乎变得很有人气,但是仔细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点评,普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进而导致点评不给力、意义上的缺失等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点评不给力的原因

(一)缺乏体验过程

随着高效课堂的建设,学生的课堂参与越来越受到关注,激励性的点评越来越多,因此,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或参与了活动后,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点评:“真棒”、“你很聪明”,有时,老师会竖起大拇指,甚至全班还会响起掌声。从外表看,教师已经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自信,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也显得很热闹,但是这样的课堂点评,并不是针对学生具体的语文学习和感悟过程而开展的,这样的点评缺乏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过程,所以,这不能算是教学点评,只能算是形式上的鼓励。这样的点评,也许不是语文课堂上独有的,是所有的课堂点评都会出现的现象。的确,我们也确实需要这样的点评。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点评,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就会渐渐淡下去。

(二)缺少文本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有这样的问题设计:“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答道:“我觉得元方并没有失礼。因为友人失约不守信用,不反省还出言不逊,没有礼貌。”有的回答:“我觉得元方没有教养。友人已经赔礼道歉了,他不仅不接受道歉,不给别人台阶,还直接摔门而去,没有素质。”对于这样的答案,有的教师可能也只是微微一笑,鼓励说:“说得很好!”

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很常态。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考的大环境下,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求答案的多样性,这本没错,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认识上的差异,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评价。就上述问题而言,如果不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辨析,盲目地鼓励,看似是对学生的尊重,实则是对学生回答的无视。不仅是对文本和作者本意的误解,更会对学生分析事物、辨别是非等产生不良影响。

语文课堂教学点评的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培养,因此,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点评的有效性,让点评更加给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语文课堂教学点评策略

虽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点评没有什么固定模式,但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衔接语言,点评却不可忽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种课堂教学点评的思路。

(一)引导式点评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是时常需要的,尤其是语文学科,因为语文教学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因此,需要用思路的“线”引导着课堂教学。所谓引导点评,就是用语言直接把话题引入教学内容,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绪。

教授冰心《谈生命》一文时,需要带领学生进行思路分析,由于这篇文章是哲理性散文,通篇都采用了比喻。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文章梳理,领会比喻这种写法,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生命是什么?这是个哲学命题。而生命像什么?这是个文学命题。在本文中冰心老人用文学笔调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绪引入“生命是什么”的比喻中去。

(二)过渡式点评

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模块传授是很常见的,为了使课堂教学连贯和完整,需要对模块进行衔接,这就需要过渡式点评。

教授《石壕吏》一文时,在讲解了“听妇前致词”的内容后,要着重探究故事背后隐藏的背景,探究“为什么”。可以就此进行过渡式点评:老妇人的“致词”是差人逼出来的吗?这就自然将学生的思绪转入对时代背景的探讨: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二是当时的形势所迫。这样过渡式的点评,既提出了思考的问题方向,又将前后知识模块紧密衔接在一起。

(三)总结式点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进行不断的总结,有的就某个问题即时总结,有的在教授结束时总结。不论哪种总结,都是对知识规律性的积累,便于学生学习的升华。

教授冰心《谈生命》一文时,有一道拓展题:“生命像什么?”有的学生说:生命像鲜花;有的说:生命像白纸;有的说:生命像车票,不努力就会错过……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同时也在点评:生命像一条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生命像万里长城,没有止境;生命像一场戏,有悲欢离合,有喜怒哀乐;生命像火把,应该使劲地燃烧……这样,既能在总结时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能利用点评传递情感倾向。

(四)迁移式点评

这种点评是随机式的,在课堂教学到某个知识点时,发现这个知识点对解决日常教学某个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此时可以顺势借用对教学中知识点的点评进行迁移,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授《香菱学诗》一文时,香菱学写的三首诗反映了她学写诗歌的进步:第一首诗——用语幼稚直露,缺乏真情和新意;第二首诗——词语陈旧,有些牵强和离题;第三首诗——典雅含蓄,有真情实感。说到诗歌的情感,笔者就自然想到日常同学们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于是就顺势点评到:作诗要做到诗中有我,要为写情而写诗,而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老师想问大家,我们平时写文章有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没有抓住个性体验,有没有在文中融入自我的情感?这样的迁移式点评可谓事半功倍。

(五)留白式点评

不是所有的点评都需要语言,不是所有的点评文字越多越好,有一种点评是无声的,正如国画中的“留白”一样,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汲取这样的“留白”,让学生在想象或联想中进行自我感悟。

教授《台阶》一文时,在认识了父亲的勤劳和谦卑,了解了父亲的执着和渴望后,笔者播放了歌曲——《父亲》,并提醒同学们思考:“你想对父亲说什么?”应该说,这样的“留白”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需要给学生自己感悟的空间。“留白”的歌声中,同学们会很自然地回想起《台阶》一文中那个淳朴却充满梦想的父亲,也会自然回忆起自己父亲的艰辛形象,对父亲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虽没有言语,却达到了点评的效果。

三、语文课堂教学点评注意点

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在这点上关注的比较多,提倡学生参与,但是若要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点评异彩纷呈,就需要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这里的预设是指为学生预设互动交流的机会,搭建课堂评价的平台,使课堂教学有效、精彩。

(一)关注价值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发散思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似乎成了很多开放式题目的“参考答案”,这样似乎就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了,似乎学生的思维就活跃了,没有束缚了。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地意识到:课堂是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递高尚境界的主阵地,弄不好就容易荒废。

教授《斑羚飞渡》一文,在探讨老斑羚的行为价值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老斑羚的做法真伟大;有的说:老斑羚的做法太愚蠢,完全可以不牺牲自己。虽然这样的答案是学生们发散思维的表现,但是这里的价值导向是需要纠正的。这时候就可以将老斑羚的救子行为与日常父母对我们的保护行为联系起来,自然就能让大家明白:老斑羚的行为实际上是保护种族、保护后代的伟大的献身行为。

教师在关注学生个体感悟时,需要挖掘领悟课文教材的价值取向,并巧妙引导,委婉纠正。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显得灵感迸发,诗意盎然。

(二)捕捉突发生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预设的,自然教学点评也是可以想见的,但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这种突发的生成如果老师消极应付不点评,会导致课堂的无序和无趣,反之如果抓得好,可以让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教授《我的第一本书》一文时,笔者刚说到:“我”的两只黄狗,在“我”学习的时候,它们会形影不离地陪伴“我”,有时还会发出响亮的叫声。这时教室中有位学生模拟书上发出“汪汪”的狗叫声,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这位学生知道自己闯祸了,正等着挨批呢。此时教师如果不批评,而是这样引导学生:刚才的“狗叫声”,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童年生活?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快乐。”这样,在偶发的事件中,师生们一同体会了作者的“第一本书”也包含了“童年的快乐”这份情感,这样的效果,完全得益于课堂上的偶发生成。

第9篇

一、“活用教材”的策略

科学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教师是教材,倡导教师依照自己的专业理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首先,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对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知识。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①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③从学生的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二、“弹性设计”的策略

科学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它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弹性要求。首先,在制定探究性学习目标时,除了共性目标外,其它目标要因人而异,分层要求。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有弹性。科学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由教师操纵的机器,在课堂上要刻意谋求的不是控制课堂,而是如何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是向导而不是看守。教师除了预先设计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及时捕捉课堂上有用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第三,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有弹性。由于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各个教学环节用时上难以预料,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对时间的安排上要留有余地。最后,习题的设计上要有弹性。为了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在习题设计时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多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板块教学”的策略

“板块”是可以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而单一化的教学方案的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新课导入——新课展开——巩固消化——课堂小结。这样的教学流程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显得呆板、僵硬,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因此,把这五个教学环节设计成五个活动的板块,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换位。如果学生课前已经对新知识比较熟悉,“复习铺垫”这个环节就没有必要了;而如果在新课展开之后,发现学生对需要复习铺垫的知识不甚掌握,就可以再次铺垫。“课堂小结”放在巩固练习之后或之前,也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再作决定。另外,五大板块下面又分成许多活动的“小板块”,每个“小板块”代表一种方案。教学中究竟使用哪个“小板块”,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四、课中生成——构建“互动网”

预设好的教学预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完美展现,但又无法预料教学过程,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开放的科学教学具有较强的资源性,如何利用这些鲜活的资源生成教学活动,和学生共同构建起科学学习的“互动网”,进行生成性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

(1)找准起点,因人施教。课前加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已掌握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自觉“预计”课中师生、生生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避免超前,防止滞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决定如何因人分层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对于初一学生,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特点,多动手、多动脑,以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的后续学习为着眼点。在《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认识结构,掌握使用方法,为后续教学中使用显微镜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它是教师“胸中有人”教学观的体现。

(2)由此及彼,趁热打铁。 教师要学会倾听,做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提的看法认真思考,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要思考是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若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即使偏离原来的目标,也要跟着学生思路走,生成新的问题“生长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巧用这些“话”,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该教学策略的特点是通过捕捉学生回答中有意义的“接下茬”,教师由此及彼,突破原先预案的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它是“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观的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