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44: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教育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当前,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并将绿色化学教育内容融入到化学教学中已经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强化绿色化学教育意识,突出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在分析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学化学教育中有效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绿色化学;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39-02
一、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目标
绿色化学是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消除或减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毒的原料、催化剂、试剂和溶剂的使用,不生产有毒有害产物、副产物和废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宗旨是实现有害物质零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对于中学化学教育而言,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与技能。理解绿色化学概念、原则,了解绿色化学诞生与发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现象;学习绿色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成简单的绿色化学实验;理解绿色化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绿色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绿色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化学意义,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科学探究能力;掌握获取、加工绿色化学信息的方法,能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绿色化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绿色化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激发参与绿色化学宣传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感受绿色化学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增强将绿色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意识,能够合理判断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关注与绿色化学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绿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主动承担起学习绿色化学的责任,强化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使命感。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有效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积极创造绿色化学教学条件,构建绿色化学知识体系,不断充实化学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介绍化学史时,教师可从正反两方面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讲解放射性元素时,教师要对居里夫妇的精神及坚决反战的人格表示钦佩,但也要就海湾战争中使用贫铀弹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出批评。介绍环境问题时,教师可着重于介绍20世纪发生的公害事件,指明工业及传统化学是造成公害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明确绿色化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意识。
2.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1)改进化学实验。首先,采用无毒原料、溶剂、催化剂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做完银镜反应后,可将清洗试管的硝酸替换为三氯化铁溶液,避免产生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在萃取碘单质实验中,可将四氯化碳替换为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消除刺激性气味,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在乙烯的制备实验中,可将硫酸替换为氧化铝作为催化剂,避免浓硫酸造成污染;其次,优化化学实验方法。又如,在海带碘元素的检验实验中,可将灼烧提取法改进为煮沸提取法,简化实验操作程序,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因灼烧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再次,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再如,利用密闭的装置减少实验敞开操作,可将注射器作为密闭的反应容器,进行铜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等实验,将污染物消除在密闭装置内。
(2)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可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微型化学实验,以达到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多采用点滴板、小试管、井穴板、多用滴管等微型化仪器,使用最小化的试剂用量,一般液体用量不超过1mL,甚至一些现象明显的定性实验可在试纸或滤纸上完成,如碘显色反应、溴水褪色、苯酚的检验、验证盐类溶液酸碱性等实验。
(3)“三废”的绿色化处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要及时对必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生成的污染物进行绿色化处理,从源头处控制“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可采用封闭的实验操作方法,减少有害废气的产生量,并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或用气囊收集。在废液处理中,可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含酸碱的废液,使溶液pH值达到6.5~8.5之后再排放;也可用碳酸盐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方法沉淀、分离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在废渣处理中,可回收一些化学实验中剩余或产生的金属进行再利用,如铜与硝酸反应剩余的铜片、银镜反应生成的银等。对于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生成物则要进行无毒化处理。
(4)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尤其对于危险系数大、污染严重的实验而言,可通过电脑模拟、实验录像等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将不良的实验后果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清实验操作不规范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实验室“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
3.在课外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传统化学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认清利用化学手段进行末端污染治理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关注绿色化学,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可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环保知识竞赛、探究性学习、文献研究等。在实地调查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化工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对当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开设相关课题,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如研究生物催化剂的优点、研究高效低毒农药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在文献研究中,既可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文献资料,也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使学生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绿色化学,能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强化绿色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论,最大限度地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并积极组织课外绿色化学实践活动,从而确保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磊.高中新课标背景下的绿色化学教育[J].成功(教育),2010,(12).
[2]林日轩.关于中学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7).
[3]蔡佳利,陈红,陈朝晖.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改革化学实验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0).
关键词: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常见问题
一、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衔接上的常见问题
1.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差异过大
中学生呆在学校的时间比小学生长,这就意味着早上更早出门,晚上更晚回家,与爸妈呆的时间就短,有的孩子还不适应这种生活,刚入中学时难免会有想家的念头。中学在让孩子有归属感这方面却非常薄弱,只一味强调学习,既没有抚慰孩子的心灵,还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其次,小学生在午自习期间一般是休息时间,中学生在午自习期间多是被作业包围着,且下午课间休息时间只有5分钟,这就意味着中学生的活动时间较少。
2.学习负担差异严重
小学阶段,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童年,课程设置上主要以活动为主,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就轻。而中学则比较重视孩子的升学率,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大。为此,很多孩子在作文中写道:外面漆黑一片,万家灯火已熄灭,独我一人与灯火为伴!在这样的学习负担下,学生如何才能健康成长,学习成绩如何有效提升?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听、说、读、写,孩子习惯于听从老师指挥。中学在抽象思维的引导和成绩的催促下,学校和老师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以期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4.部分教学内容的缺失
就语文而言,在新型教学的倡导下,为了避免知识的老旧,现在很多小学都忽视了拼音、笔顺笔画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基础部分完成得非常差,分不清声调、前后鼻音,不注重笔顺笔画。在这样的基础背景下,学生还要去补小学阶段的基础部分,无疑是给学生增加了学习量。
5.行为习惯重视程度之差
小学阶段,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注意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都会进行2—3周的入学教育。中学阶段,学校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行动,没有入学教育,只重视成绩,忽视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致孩子升入中学后突然失去了行为习惯的约束,易滋长恶习,阻碍孩子成长。
二、原因分析
1.小学学习“多元化”,中学学习单一化
小学阶段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于是就赋予小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多元化”。活动多元6、7岁到12、13岁的学生正处于孩提时代,天真懵懂,活泼可爱,是天性使然。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为此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时期。同时他们整天精力充沛,学校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设置多元孩子在小学阶段其学习能力比较强,且兴趣广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学方式多元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清楚、深刻持久”。我们知道一节课40分钟,半节课之后学生注意力就会减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经验的教师都会依靠各种教学工具,如彩色卡片吸引学生的兴趣。评价多元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下,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多元,并不仅仅看成绩,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的长处。与小学的多元化相比,中学则比较重视孩子的升学率,即成绩,为此学校举行的活动比较少;中学老师由于升学压力,也会拔高学习任务;因为作业量太大,学生每天晚上都会熬夜做作业到很晚;在真实的评价过程中,评价的标准也似乎只有——成绩。
2.小学学习指导性强,中学学习自主性强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活动,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依靠教师和父母的监督和指导。而中学则注重孩子学习的自主性,教会孩子方法,鼓舞孩子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3.小学学习易而简,中学学习难而繁
首先是课程设置,小学以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主科,其他学科仅作为兴趣课程,为此小学生的学习就比较简单、轻松。中学阶段不止语文、数学和英语是主科,还有政治、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就意味着学生学习的课时数增多了,其学习内容就比较繁。其次是教学内容,小学的教材内容具有基础性和趣味性,难度比较小。中学的教材内容则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且概况性强,教学内容随即增多,难度加大。如语文学科在识字与写字板块,小学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中学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临摹名家书法,并能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三、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必须靠多方努力,才能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关键期,开启崭新的明天。首先,学校是承担着学生学习的场所,为了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关键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中学与小学应该多联系,多联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小学生对中学的了解;制定合理的六年级和中学初期的生活作息制度;在中学初期做好小升初的入学准备和教育引导;多鼓励并实行多元评价方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其次,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小学高年级老师应该加强与中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交流;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习惯;接着熟悉并关心孩子,因材施教;同时给予孩子鼓励式教育;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实行多元评价方法。再者,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强的后盾,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经常和老师进行沟通;在家督促孩子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了帮助自己平稳渡过关键期,学生要保持对中学学习殿堂的向往,不断鼓励自己;坚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时向父母和老师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
作者:陈婷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惠.浅谈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J].成长之路,2008年07期.
[2]李克兴.小学教育的三个特点:“小、活、乐”[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3年11月11日.
关键词: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体制建设;培养措施;活动平台
作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不仅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传承与发展民族艺术,以及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也都有很好的作用。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吉林省比邻朝鲜,是我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区,尤其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歌舞之乡”著称于世[1]。本文结合长春市朝鲜族民族文化资源特征,以长春市朝鲜族中学为例谈一些观点和做法,同时也展示部分实践成果,为当前中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
1开拓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夯实基础
①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切实有效地开展校园艺术活动,使校内各种设备、课程资源、和师资的价值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在校园生活和环境中渗透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和观念上的教育。②合理开发校外资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同时,利用好朝鲜族文化馆的各种人才资源,达到资源共享;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展演和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与此同时,与其他学校保持频繁的经验交流和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深化艺术教育体制建设,为艺术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
①学习课程标准,深化艺、体教育。认真制定课程计划,根据每位艺、体教师各自的专业特长,结合教育内容,使音乐、美术课程均有多种艺术特色,主要通过“提倡多元化教育”、“加强过程性评价”、“创设开放的评价活动”、“组织系列艺术活动”等措施,完善艺术个性化教育体系。②完善常规管理,强化过程管理。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有重点、不定期地抽查,加大监管力度和研究活动,夯实艺、体教师的基本功。③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师资素质。建设高素质的艺、体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学校艺体质量的基本保证。④开拓教育渠道,寻找发展亮点。在艺术教育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⑤加强管理。由学校统一管理下,以主管副校长主抓,政教处负责,建立年级组主任,班主任和指导教师三重管理体制。同时,切实落实活动时间,以初中一、二年级为主,建立校本课程的管理模式。
3采取有效的艺术教育培养措施,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增添活力
①构建民族艺术教育团队:目前,长春市朝鲜族中学已经构建有多个特长班性质的民族艺术教育团队。例如:朝鲜族舞蹈队、民族鼓乐队、伽倻琴班、电钢琴班等。②开展周六特长活动:长春市朝鲜族中学初一、初二学生从13-14学年下学期开始进行周六特长活动,已有四个学期的时间,周六特长活动的科目有舞蹈,鼓乐,管乐,足球,美术,排球,伽倻琴,科技模型等八项。14-15学年上学期增加了电钢琴科目,14-15学年下学期增加了视频编辑,朝语演讲,15-16学年上学期把足球队细分为校足球队和足球普及队,在朝语演讲的基础上增加了英语、汉语演讲,统一更名为三语演讲,活动科目增加到了十二项。累计参加特长活动的人数为851人次。③举办校园艺术节:自2011年起,长春市朝鲜族中学每年都要举办校园艺术节,至今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特长。④寒暑假特长培训: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学生都要进行特长培训,2014年寒假期间由朝鲜族中学百名学生组成的大型舞蹈还参加了长春市少儿频道春节晚会。
4搭建多元化艺术教育活动平台,展现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与风采
①长春市朝鲜族中学校内艺术中心:长春市朝鲜族中学艺术中心配备有舞蹈教室,伽倻琴教室,美术教室,军鼓教室,民族鼓乐教室,电声乐教室,管乐教室和电钢琴教室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需要。②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为了强化艺术教育的实效,学校还从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聘请多位艺术家作为学校的外聘专家,亲自指导学生的训练和教育。③各类校外展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各类展演活动,如:2001参加第三届长春国际教育展演出获一等奖;2002年为中国教育台录制节目;2006舞蹈《欢庆》获长春市特等,吉林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2010年9月参加长春市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6月参加长春市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系列大赛获舞蹈一等奖;2011年10月舞蹈《鼓韵》在长春市第一届舞蹈大赛获一等奖;2012年6月舞蹈《长白鼓韵》参加长春市中小学文艺精品展演;2014年6月参加端午节活动;7月参加全国阳光体育闭幕式;10月参加长春市第三届舞蹈大赛《融》获特等奖;2015年1月参加长春市少儿春节晚会;5月参加长春市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9月参加吉林省第一届少数民族摄影展颁奖仪式;9月参加东北亚博览会演出活动等等。
5小结
虽然目前艺术教育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仍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对不完善的现状进行改革创新,吸取前期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大力发展艺术教育,使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的开展,使学生从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民族艺术宝贵之所在,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并构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者:白贞女 崔淑芳 张海燕 单位:长春市朝鲜族中学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G633.951
情感教育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手段。音乐是通过一定的章法和规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因此,音乐作品在情感性质上有一定的确定性,人们能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寻找到自身情感特性,由此而引发共鸣,形成正确的音乐理解能力。教育部办法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正确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为此,本文将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如何进行情感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一、课前渗入情感引导
音乐教学中,良好的课前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的走进音乐,融入其中,实现其审美与情感的共同满足。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要有情感教学,要让学生“动情”,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音乐情感环境,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播放一段经典或通俗歌曲,有时亲自弹奏钢琴曲迎接学生的到来,学生们一踏入教室,就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同时也可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形成良好的课前音乐环境,或是在课前播放一段视频,增强学生对异域风光的了解,了解不同时期乐曲,从视觉和听觉上充分享受多元音乐文化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和充满音乐美的环境中更加想着要学习音乐,热爱音乐,并自觉地扩展学习的内容,以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营造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在鉴赏音乐中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陶冶情操
在整个中学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鉴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鉴赏能够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音乐鉴赏主要是通过听觉来实现,学生想要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充分理解,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音乐欣赏。可对作品进行必要的介绍、分析,保证其具有针对性、启发性,以有效的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方面,师生间可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形成深刻的体会。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音乐的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对于它的感知、把握、想象、理解必须经过音乐审美感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美,也就是情感教育的过程。音乐中的情感通过音乐要素得以表达,主要是通过节奏、音色、旋律等使得情感得以在音响流动中体现。人们对音乐的感知首先是通过听觉实现的,随后听分析器受到刺激后产生联想,进步形成想象,促使人们形成情绪反应。如在缓慢的音乐节拍下,人们容易产生伤感、疲惫的情绪;较快的节拍下,则会容易形成喜悦、欢快的情感,音乐内在情感通过音乐形式能够得以表现。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这种一致不是单纯的喜悦与悲哀,而是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在生命感受到的一切事物的强度、简洁和永恒流动中的一致,这是一种感觉样式或逻辑形式。音乐的样式正是用纯粹的、精确的声音和寂静组成的相同形式,充分体验蕴藏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治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幕写。基于此,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形式要素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特征,以有效表达音乐所要实现的情感表达。通常,大调给人以积极、肯定、新鲜的印象;小调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伤,给人以柔和之感。人们的想象力通过音乐得到极大延伸,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音乐能够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等方面的高层次发展。而情感表示了人们的喜憎好恶,对道德行为的调节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音乐鉴赏应该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在这种情感认同中陶冶学生性情,在这种情操陶冶中塑造其品格的形成。进而将情感认识从直观逐步上升至理性,使得其审美经验能够形成行为技巧,进而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通过演奏演唱来抒感,培养学生创造力
音乐手段指的是音乐通过声音、节奏等方式实现音乐情感的表达,这也是通过听觉实现的,而非空间或是视觉的。在歌唱活动中,作为歌唱主体的学生在歌唱中聆听,于聆听中分辨,以分辨实现对比与思考,思考后得以不断改进,进而实现自己歌唱的不断改进,对自己歌唱中的情感表达,深浅粗细的区别形成深入的体会。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歌唱风格迥异的歌曲,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风格进行演唱、体会哪一首是悲壮有力的,哪一首是优美抒情的,哪一首是诙谐幽默的,进而通过有节制的声音控制来提高歌唱情感表现力,既使个人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细腻,也使集体情感在共同的演唱和品味中达到和谐与共鸣。
进行演奏、歌唱等表演活动时,必须具备扎实的音乐知识、熟练的音乐技巧,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音乐情感的充分表达,然而这并不是说需要过度崇尚技术,错误的将技术学习置于首位,儿时的音乐教学成为了技术学习基地,而忽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而实际上,只有将真实情感投入到音乐演唱中,音乐的情感内涵才能够真实的传递,听众才能够体验到真实的情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历来十分强调音乐的表演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乐曲情感内涵的基础上,必须在音乐的表演中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音乐表演中投入的情感,是建立在对表演作品情感内涵体验的基础之上的,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善于调动平素的情感积累,唤起真实的情感回忆,还要求同学们有意识地去体验自身从未经历过的,或是体验得很不充分然而却为艺术表现所需要的情感。因此,在音乐表演中,表现者所投入的不仅是其真实情感,还包含了对超出个人生活范围的,更加深邃、更加广阔的情感体验。以学生真实情感为种子,经过了提炼、深化而实现了音乐与情感内涵的统一,实现了情感的艺术化,学生的情感品质也得以极大提升。应该鼓励学生特长的发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内涵,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这对学生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育;环境教育;渗透
一、环境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教育就被人们提出来了,并迅速地进入到学校教育中来。联合国也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第比利斯宣言》中明确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参与五个方面的内容。我国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确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环境教育的提出到现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给予了它不同的定义。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即环境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思想,使得教育者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有关环境的基本知识、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教育者能够正确判断并处理人类内部资源的分配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认识环境、理解环境、保护环境为社会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种新型教育学科。
首先,环境教育普及了人环境知识、强化了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管理改善环境出谋划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得人们知道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其次,环境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环境大国,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小做起,从教育中学习环境教育。“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环境教育是物理教研改的重要内容,物理知识在现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科学技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还能够学习科学技术。
我国越来越注重在物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中新规定物理教学的目的为“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新课改2003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在物理教学中要多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高中物理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到了环保问题,比如:中学物理教材中第三章《声的世界》中的噪声污染、其它章节中的放射性污染、废气污染等都渗透到环境教育中来了,这也为在物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做了铺垫作用。
三、如何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渗透并开展环境教育
要想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首先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在此之前,教师要理解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内容中环境教育的材料,比如初中物理教材中废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等,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震动、能量的利用、噪声和能要想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源的开发利用等等。中学物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要遵守以下几点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即是以科学的态度教学习者以经过科学验证的环境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与此同时,还要适时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二是学生主动性原则。教师要知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以“主动参与、了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物理知识和环境知识。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单纯的课堂虽然有其优势,但是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课堂教学索然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切身接触到大自然,让学生自由动手操作、发现并解决问题。两者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得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其求知欲。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环保意识
教师自身的环保意识是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前提,教师要拥有丰富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教育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教学之中,这对于学生环境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老师只是从事单一的物理课堂教学,不关注周围的环境,自身缺乏科学环境知识,那就无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更别提顺应教育发展实行素质教育了。
(二)、寓环境教育于课内物理外教学活动中
就物理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用做环境教育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以具体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声的世界》这一章节中的“乐音与噪音”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如:《致爱丽丝》、《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来,体会音乐的优美,再播放一段噪音,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潜移默化的在物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就课外活动而言,课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举办一些与物理和环境有关系活动。如:关于淡水资源、臭氧层的重要性等的小型演讲活动,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世界水日为主题的环境报以及环境知识竞赛等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能够更有效的在物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三)、物理教育中从日常生活、时事和历史环境事件中取材,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周围环境中取材更有利于环境教育在物理教育中的渗透。比如在学到淡水资源时,学生可以讨论含磷洗衣粉分危害、学习臭氧层时可以讨论无氟冰箱的好处等等。注入核泄漏、核废料的处理等时事以及我国多次出现的赤潮现象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好取材的方向。
四、结束语
物理与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物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既让学生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又让学生懂得和环境知识,知道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满足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静.高中物理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9.3(19):1-3.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学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承担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职能,同时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从生活的角度开展语文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收获、感知、理解和应用知识,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才能使中学语文教育更加“接地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理解“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的内涵,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真正与语文教育融合到一起,加深中学语文的教育层次,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本身,增强语文教育的针对性。一、中学语文教育中对生活教育的曲解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还具有人文性的特征,但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的特征认识理解不到位。具体表现是:首先,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语文课程作为工具的属性,而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重视不足,导致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教育活力和应有的精神性。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协调发展,也不利于中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其次,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依赖语文教材,“唯成绩论”的教育倾向比较突出,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仅仅能从语文教材中获取语文知识,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与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热情。同时,中学语文教育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学以致用”,没有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这一教育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再次,当前的中学语文缺乏开放性,中学语文教育活动基本被严格限定在学校教育空间内,使中学语文教育脱离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由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利于实现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德育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
(一)中学语文教育应源于生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更大的教育需求,也让教育行为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之中,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其教育内容主要是人类基础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与人文精神的结晶以及思想的升华,所以无论是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情感,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语文教育源于生活,所以中学语文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这正是陶行知对于教育源于生活的核心阐释。只要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衔接,中学语文教育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才会使中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如果中学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材,无法实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效衔接,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就是“死教育”,就无法为学生构建有益的生活教育环境,教学思想也是狭隘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需求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了教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另一方面也暴露教育常常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而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课本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还体现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只有将中学语文教育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不会与社会相脱节,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生活体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与情感。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即服务于学习者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实现综合育人,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中学语文教育要保证教学素材的生活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思考生活的思维习惯,并最终利用所学知识改造生活、丰富生活、改善生活。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对策
(一)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
生活素材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导入,不仅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的素材,还可以有效增强中学语文教育的活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善于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将生活中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文本教材的生活化。虽然语文教材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接呈现的知识范本,但是只有与生活紧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方面取得进步,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生活意义与现实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笔下关于春天的表象,还要能够体会文中作者的丰富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悟。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前搜集和整理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将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及时充实到课堂中,以便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环节有效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二)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语文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思想,将教学活动走出课堂和学校,让中学语文教学打破固有的局限性,让自然、社会都成为语文教育的载体,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大教室、大环境。对此,中学语文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增长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桥之美》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桥之美”的摄影比赛,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桥梁多发现、多观察,并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说明文写作技巧,对最美的桥梁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观察能力,训练景物写作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中学语文教育的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中学阶段,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生活经验较少,情感素质较简单,社会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很多抽象性、复杂性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统一,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时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对于语文基础差、语用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提笔忘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有的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丧失、信心全无,在语文作文课堂上存在畏难、焦虑等作文写作的思维障碍。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创设实践操作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写作前可以“有感而发”,逐渐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写作情感,端正语文学习与作文写作的态度。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机构,亲身做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时就可以“文思如泉涌”了。在教育实践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实现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的有效延伸,使现实生活知识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生活化教育途径,使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魏娟 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顾克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2):64.
〔2〕杜铁花.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陶行知“生活教育”初探〔J〕.中学语文,2014,(27):22-23.
〔3〕王庆霞.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姻———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案例评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5):25.
〔4〕马明月.行之有理,用之知贵———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2,(10):357.
〔5〕蔡国雄.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发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26-27.
自古以来,中国教育就是严师底下出高徒,严师不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教育学生,使其长记性,学得更好。如果只看出发点,都是为了教育学生,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这是没有错的。可是如果教育惩罚过于严重呢?能否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呢?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一个至今都存有争议的问题。教育惩罚作为教育手段,应该是让学生成长得更好。这符合当前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但情况总有多样化的一面。有些教师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惩罚,让学生既知道自己的错误,又虚心接受,并且加以改正。这是符合素质教育和德育的原则的。可是有些学校的教师运用得并不恰当,反而出现了反作用,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违背德育教育规律。如网上盛传的嗑瓜子事件,一位学生因为上课嗑瓜子,被老师惩罚在教室外嗑瓜子好几斤。这些达不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惩罚历久弥新,原因是什么呢?
二、出现教育惩罚的原因
教育惩罚不好的一面时有发生,原因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教师的愚钝和封建吗?恐怕不是。教育惩罚来自于教育者,这无可否认,首要责任是教育者,也就是教师。有些教师可能思想没有跟上时代变化,教学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全体,就像古话说的,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要相信大部分教育者、教师是优秀的。教育惩罚的责任不都挂在教师身上,教育的对象,也就是学生也有一部分责任。如今社会节奏快,网络信息传播快捷,许多学生都在网络上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有益的知识,也会让学生接触到一些不好的思想。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多少都有点叛逆思想,极易受到这些不好思想的影响。面对中学生的过分叛逆行为,老师怎能坐视不理?虽然行为有些过激,但都是为了改正学生的错误,总的来看双方都存在错误。
三、教育惩罚的利弊
事情都有两面性,有有利的也有有害的,教育惩罚也不例外。下面谈谈教育惩罚的利弊。首先说说教育惩罚的益处。教育惩罚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改正自我。良性教育惩罚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我错误,促进学生改正错误,树立良好自我。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还很懵懂,需要有人指引前进方向,防止铸成大错。教师面对学生的叛逆无知,必须及时对他的错误行为做出否定态度,需要利用一定方法手段帮助学生改进,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成长。其次是教育惩罚的弊端。教育惩罚最后的落脚点是惩罚,惩罚就肯定有痛苦。有些教育者理解错误,认为教育惩罚有痛苦是正常的,完全不注意教育惩罚的目的和程度。这是教育惩罚的宣传不够,导致教育者理解错误。有些教育者思想还停留在过去,认为严师出高徒就是加大惩罚力度,只要错了就一定要惩罚,忽视教育惩罚的目的。这些过于严厉的教育惩罚,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有些学生因为在学校受了惩罚,就不再上学,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
夏军在《中学教育管理问题探讨》中指出了现在中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在一些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存在着“闭门自守”、“固步自封”的思想和做法, 观念陈旧阻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并且在取得一点小成就的同时产生了“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 工作作风虚浮问题就必然出现,如“软、懒、散”现象,备课、上课不认真,甚至有的教师不备课就上课,早来晚走等现象屡屡出现。并且在管理上,制度老化不能适应新的办学思想,难以发挥制度的效益性;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又难以有效地进行全方位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工作存在着“无法可依”现象。即使有规则的一些工作,由于管理落实不到位,也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
傅金福在《试论中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激励不够,有些老教师耍老资格,对青年教师的信任不够,不能够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当中。严重制约中学适应社会要求的快速发展。中学要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教师在学校中的主导地位,群策群力,确定“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科学育人” 的思想,实施三大策略,切实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赵爱娥和刘成壮在《人本理念——对中学教育管理的思考》中指出中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1、违背个性发展的量化管理手段。升学率、教师工作成效、班级之间的孰优孰劣甚至学生的品德这些都要进行量化管理,这样的制度背离了教育的目标,为达到量化管理的要求,学校之间硬拼升学率,使教育出的部分学生高分低能,而在升学考试中被淘汰的学生却因缺乏基本的素质教育而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量化管理忽视了教育是一项特别需要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事业,仅仅视教师为执行命令的工具,无意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致使很多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育过程中为了达到符合更高的量化标准,颠倒了人和教育的关系,课内一味满堂灌,课外还有无休止的辅导班和越负荷的作业题,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教学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2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制度老化不能适应创新教育思想,难以发挥制度的效益性;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又难以有效地进行全方位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工作存在着“无法可依”现象。即使有规则的一些工作由于管理落实不到位,或者实际操作有难度,也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存在着制度归制度,行为各干各的“表面制度化”现象。
综上所述,现在中学教育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鲜明的问题,1、领导阶层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观念守旧,阻碍了中学教育管理的发展。2、教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老教师对新教师不信任,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使学校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阻碍学校教育的发展。3、管理手段量化的不合理。升学率、班级之间的优劣等都被列为考核的范围,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4、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管理制度一味的守旧,做不到以人为本,一方面是以生为本,一方面是以师为本,两方面都没做到。
面对中学教育管理中的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以下建议,1、拓展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无论是领导阶层还是教师,都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转变过程中遵循科学的方法,做到循序渐进,与时俱进。2、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文化的建设要全校的师生一起努力,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形成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和传统,并对全体成员产生一定约束力和道德力量,影响人们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3、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学校要做到以人为本,对教师要以师为本,对学生以生为本。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一味的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教育的目的。管理者要听取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建议,做到校务公开,加强学校民主管理,让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夏军.中学教育管理问题探讨[J]
2.歌颂和谐的天籁 谈祥柏
3.生命的品格——鲁洁教育学人本特质述略 叶水涛
4.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教育"?——教育为理想的生活而存在 王海燕
5.教育的现代化与西方化 冉亚辉
6.港台及海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新动态 刘敏,钟柏昌
7.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评价体系生物试卷评析——以2007年(春)为例 陈时强,傅静
8.学校仪式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建设取向 李万龙
9.仁爱教育与儒家核心道德思想的融合 陈文辉
10.教学关键事件:价值与建构 邵珠辉,李如密
11.案例教学:新手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 张雯霞
12.形式运算:热点与软肋 陈曦
13.为数学学习设计教学 陶著琴
14.误差分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李良吉
15.物理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孙智勇
16.基于整合模式的复习课案例研究 鲁向阳
17.高中生物无形课程资源开发思路 张树虎
18.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以Word文档操作为例 吕萍
19.科学思维的培养:从方法论的角度 郭长友
20.用问题引领化学实验教学——"乙烯的制取、化学性质验证实验及理论解释"教学反思 李小军
21.课堂观察下的自我反思——以"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 杨勇,薛春兰
22.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鲁洁
23.论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 王啸
24.品德教育:从培养道德奴才到培养道德主人 张正江
1.满怀爱的深情 刘思明
2.数学教学观解析 喻平
3.课程概念述评 王俊,谢柳新
4.中小学校长:如何回归教育本位 朱彦体
5.示范性高中现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王海平
6.课堂观察:过程与启示——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一课为例 陆蓁
7.数学课堂"有效理答"策略研究 朱月丹
8.品味数学美 刘召生
9.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试题命制的研究 叶兵
10.物理演示实验:创新与突破 邵伟红
11.化学开放性试题的分类及思维策略 赵富宽,杨桂仙
12.化学探究中假设的特点与常见类型 吴良根
13."3×3列联表":挖掘"言外之意"——以"数系的扩充"一课为例 卓斌,陆明明
14."三会式":化学预习全攻略 王宝斌
15.问题、类型与思路 高振福
16.物理"自主解题"课堂五环节 卢惠林
17.数学探究:数学思想是灵魂——"对f(x)=ax+b/x(ab≠0)型函数性质的探究"一课评析 周建华
18.真:物理探究的根本——从"二力平衡"一课说开去 滕玉英
19.预设与生成演绎精彩 钱军先,芮国英
20.教师在思考中前行 朱华
21.反思:作为一种意识——关于教师反思的现象学理解 胡萨
22.问题意识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刘旭东
1.教育是一辈子的较量 赵玉成
2.教育创新与中华民族复兴(下)——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素质大讲坛"上的演讲 冯增俊
3.适应升学和就业双重挑战的高中教育改革——"美国文凭计划"初探 杨硕,洪明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视角透析 席晓圆
5.论自由思维与独立的母语评论 潘涌
6."推磨观摩":主题班会创意设计 董裕华,刘建东
7.追问教师人生的尊严与幸福 叶文梓
8.背诵与英语听力水平的模因论研究 刘伟伟
9.品读诗外之"诗"——由王维诗歌教学引发的思考 吴国锋
10.谈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 刘家毅
11.以"主问题"引领阅读教学 张艳
12.文言文教学的诗意化追求 路世成
13.英语课堂合作阅读的有效调控 钱浩杰
14.谈历史教学中的联想 刘金奎
15.导向优质教学的地理教学风格摭谈 完利梅,李万龙
16.本刊"案例评说""叙事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17.从写"酒"之句切入——高中语文诗词单元比较赏析例说 朱彦体
18.经典文本之价值解读——以《汪大娘》一课为例 徐金国
19.路瓦哉夫人的梦想——《项链》教学内容新悟 康举红
20.当预设遭遇"旁逸斜出" 耿翠霞
21.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导入 陈炳飞
22.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演进与启示 魏宏聚
23.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余文森
24.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 马晓强
1.让科学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胡作玄
2.教育创新与中华民族复兴(上)——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素质大讲坛"上的演讲 冯增俊
3.科学教育中科学本质的研究综述 刘前树,李广洲
4.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政策的内涵及其启示 王海平
5.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色与品牌建设 董林伟
6.新课程理念视角下的生物"有效教学" 丁志光
7.教育论文质量提升的路径 丁昌桂
8.数学史教育价值的演化进程——从HPM的视角 张国定
9."本能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周中森
10.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戚静宇
11.发挥高考题对教学的引领功效 张雪松
12.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再认识 章世倩
13.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反思意识 蔡蕾
14.关于数学导学案的研究 于明
15.物理问题与"问题教学"的相关探讨 曹玉芳
16.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陈石
17.化学课堂教学理念新变化 陆仁华
18.探究"平行四边形的识别"应该经历的五个环节 邹振兴
19."问题中心":教学设计的价值新取向——以"二氧化碳"一课为例 宋华强
20."前科学概念":合理猜想的前提 周爱萍
21.语言: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 曹澍
22."三生教育"的哲学视域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