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音乐课堂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8 10:31: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音乐课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音乐课堂

第1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互动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初中音乐课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却较为反感。通常情况下,音乐教师即为课堂的“表演者”,师生间缺乏良性互动。以下就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一、充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后,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他们的性格及思维习惯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其逻辑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对知识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的思维敏感而活跃,同时兴趣爱好较为宽泛,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自身的发展及展现需求不断增多。这一时期,是其情绪波动较大时期,而且叛逆的念头不断滋长。近来,笔者就“你向往的音乐课”进行了调查。经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力度不够,认为音乐课就是学生娱乐消遣的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身心放松。并且课堂上时常出现嘈杂和笑声,纪律涣散。造成以上原因并不是音乐的欢快节奏,而是教师所播放的音乐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难以体会音乐的意境。

比如,教师在播放《东方之珠》时,学生完全不懂欣赏,嘻嘻哈哈,有的学生甚至要求教师换流行歌曲,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听完整首曲子。初中学生在上音乐课时,认为书本上的歌曲陈旧、过时,不如换流行歌曲,所以很难投入精力学习歌曲,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以及音乐情感的领悟更是无从谈起。教师开展轮唱及拉歌环节时,学生表现得都较为踊跃,但是大家只是倾向于看别人的表演,自我表现的意识不强烈。

二、认真备课,同时提高积极性

1.备课准备

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除了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能保证音乐课的最佳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由此可见,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断落实素质教育的若干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初中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否满足新课标的标准,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思考。据调查显示,很多音乐教师的备课工作缺乏灵活性与实践性,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在备课过程中过于死板;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课前根本没有备课,课上随意发挥,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起着阻碍作用,而且不符合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所以,初中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全面细致地做好备课工作,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教师情绪

有的音乐教师备课工作做得相当细致,但是由于情绪把握得不好,所以师生间很难开展良性互动。比如,教师在教《七子之歌―澳门》时,要充分拿捏曲子的情感,体会曲子中悠扬、深情、流畅的旋律,将的深情和殷切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教师要情绪激昂,投入饱满的感情,只有自己融入曲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激情和热情。要实现音乐课堂的良好互动,需要音乐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笔者就此提出了有效策略。

三、充分了解初中生心理,投其所好

由于年龄段的不同,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小学生由于智力及心理发展不成熟,他们将音乐课作为其玩耍的时间。而初中生由于审美情趣的发展,他们更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流行歌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教师要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正常教学环节完成以后播放流行歌曲,或者编排简单的舞蹈,组织同学即兴表演。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提高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表现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自我表现力不强,没胆量把心中所想的展现出来。所以要求初中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投身课堂学习中。同时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主动与同学或者教师交流学习心得。

参考文献:

[1]沈雪.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1.

第2篇

一、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必然性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渴望音乐课中能学唱自己所喜欢的流行音乐。每当课前课后,总会有许多学生围着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老师,上课的时候让我们听点流行歌曲行吗?老师能不能教唱几首时下最流行的歌曲?”

每当上戏曲单元时,学生表现出的失望、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让笔者觉得实在无耐。临时增加一个环节,补充欣赏一段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同学们原本低落的情绪,一下子抖擞起来。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热和对传统音乐的冷,形成鲜明的对比。事后,笔者反思,这不是把流行音乐融入课堂很好的一个例子吗?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能不能尝试把好的流行音乐作品提供给学生鉴赏?为什么非要把流行音乐划清界限?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雅俗共赏”是音乐欣赏课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首先,在学生缺乏相应的素养涵养前提下,一些高雅的艺术,对于学生而言,必定是“曲高和寡”;其次,当下流行音乐泥沙俱下,有一些作品以低俗的歌词、刺耳的音效,使得一些学生在另类心态驱使下,大行其道。诸多流行音乐作品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状。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爱好,因势利导,把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年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得以欣赏到真正的“雅俗共赏”的音乐。

从教材的角度而言,2002人音版中学音乐教材,仍然秉持着以音乐知识为中心思路,所编录的音乐作品大都以艺术歌曲、传统作品或思想内涵较深的古典音乐为主,几乎很少涉及到通俗流行音乐,这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欣喜的看到,在2012新版的中学音乐教材,收录了一大批的流行音乐作品以供学生学唱,以七年级为例,如《天边》《红旗飘飘》《故乡的云》《国家》等。这些作品的收录,说明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可行的,是可以得到认同的。作为教师更要正确认识和选择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如何巧妙地与初中音乐课堂进行融合,笔者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谈以下几个观点:

二、流行音乐进课堂的教学策略

1、每课一歌。让流行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调味品”

笔者认为凡是歌曲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清新优雅、不拘一格的作品都可以作为补充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欣赏或教唱,但值得一提的是,不能让流行音乐独占我们的课堂。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流行音乐的渴望与需求,笔者每节课在上课前5分钟,安排一位学生演唱并介绍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并分析作品旋律特点、表达的情感、歌词魅力等相关知识。一学期下来,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得到一次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本以为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没想到反而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探讨优秀流行音乐作品的同时,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中带乐,乐在其中,流行音乐俨然成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品”。

2、玩中深入。让流行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催化剂”

(1)催化相关音乐知识的生成

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不是单纯的将某些流行歌曲拿到课堂上来演唱演奏。教师要紧紧围绕作品本身的音乐要素,分析作品的曲式、演唱形式、旋律线、伴奏音型、演唱方法等。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催化演唱能力的提升

如流行音乐中越来越多的组合运用RAP,这种流行于欧美的“说唱”音乐,节奏感鲜明、演唱风格独特富有韵味,在学生中深受欢迎。而近乎于“说歌词”的演唱方法,让学生觉得很好玩,但对于流行音乐中RAP,其实学生们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笔者在课后让学生搜集有关RAP的资料、它的演变历史和产生背景,并在课堂上举行了一次“RAP”PK大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校园学习生活写一段歌词,引导学生用RAP的语感进行说唱。比赛之前,老师对学生的作品加以修改,并配以电子琴内存固定节奏予以伴奏,让学生在“玩”中感受“RAP”的魅力。

另外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指导学生假声和气声的运用、歌唱时气息的支持、演唱姿势的把握、共鸣腔体的配合等。总之,要让流行音乐成为课堂的“催化剂”,在玩中催化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正是在倡导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强调音乐实践”的理念。

3、资源整合,让流行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万花筒”

至于欣赏教学,流行音乐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现成的教材来说,需要及时对教材进行整合和调整,“开心学习”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以人音版教材为例,笔者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精简和整合,选录一些具有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强的作品,作为补充欣赏作品提供给学生。如:第十三册《天山之春》单元,选录了刀郎的《新疆好》《在那遥远的地方》《敖包相会》《康定情歌》作为补充欣赏作品;十五册《雪域高原》单元,选录了韩红的《天路》《青藏高原》《家乡》;十六册《瑰丽的电声》单元选录了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十七册《祖国情》单元选录了成龙的《国家》《生死不离》,和陈红的《常回家看看》作为补充欣赏。以上的作品不仅优美动听、积极向上,而且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4、用心感受。让流行音乐成为提升语感能力的“奠基石”

作为流行歌曲情感载体之一的歌词,一直以来,总是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非难,总有人认为它是庸俗的代名词:除了“情”就是“爱”。不可否认,流行歌曲歌词很多不太讲究规范性,但也不能排除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歌曲体现中国文学之美的作品。如:周杰伦的《东风破》,整首歌词充满一种古典的韵味,意向的选用更多受到了古代诗词的影响。孤灯、浊酒、琵琶、篱笆、古道,营造的是一种孤寂、萧瑟、伤感的氛围。在欣赏过程中,穿插对文学的创作手法的讲解,让学生用心感受作品的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学涵养。又如老狼《同桌的你》歌词先回忆如烟往事:“你以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在欣赏优美旋律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内心出发,体会主人公对同桌的浓浓关爱又蕴含着淡淡的惆怅,“索其语气、思其画面、寻其意味、察其情致”,让流行音乐成为提升学生语感能力的“奠基石”。

5、唱中激情。让流行音乐成为情感渗透的“磁力场”

(1)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什么是感恩教育?我国知名的教育家陶志琼博士指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大量的流行音乐作品都渗透着感恩教育。如在“三八节”来临的这周音乐课中,给学生补充欣赏了几首课外音乐作品《烛光里的妈妈》《飞来的花瓣》《天亮了》,深深地勾起了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母爱,师爱。通过欣赏、演唱,唤起自己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师,回报妈妈那种真挚的情感。

(2)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的中国心》《大中国》《红旗飘飘》《五星红旗》《中国人》等,这些耳熟能详的通俗流行音乐作品,内容深刻,艺术性强,感情真挚,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代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21世纪宏伟蓝图的生力军,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强弱关系着中华民族的走向和兴衰。

在当下中日关系日益紧张之际,做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理国,在教育学生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懂得和平时代应该如何爱国、怎样爱国,让学生懂得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课余时间,笔者搜集大量有关中国相关的作品,最终确定一首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作品《你的名字只叫》作为教学内容,看到孩子们用那种饱含泪水,发自内心的呐喊“你的名字叫,我们回家吧,回到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3)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渗透励志教育

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初中;器乐教学;实践方法

在初中音乐中引入器乐教学,通过合理应用,可以将抽象的音乐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欣赏音乐,这对提升初中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整体情况看,受音乐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及实际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的影响,器乐教学质量并不高,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积极优化器乐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纵观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绝大部分教师主修声乐、钢琴,很少涉及其他乐器,这对初中器乐教学造成很大影响。此外,还存在一名教师身兼多职的情况,所以,专业性明显不足,很难根据学校情况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器乐教学课程体系。此外,由于音乐学科一直被师生当作“副科”,所以,很多教师缺乏自我学习意识,整体音乐教学水平不高,无法贴合学生实际制订相应的教学模式,造成“一锅端”的局面,学生在器乐方面的特长与能力难以发挥出来,音乐课形同虚设,学生难以真正感受到器乐的魅力,非常不利于提升音乐教学质量[1]。2.器乐教学内容把握不好对于器乐乐曲的编写,大部分教师很难掌握好其难度。编写得太难,学生很难掌握演奏方法,也无法理解演奏当中的技巧,更谈不上提升专业性;编写得太过简单,则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认为教师没有认真上课。此外,教师在检验学生器乐学习成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器乐合奏方法,但对于初中生而言,一些合奏谱过于专业,演奏过程存在很大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曲子时,要立足学生实际[2]。除此之外,器乐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固化,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进行融合,也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思考。总的来说,初中音乐器乐课堂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必要积极提升教师能力,优化课堂,通过多样的方式丰富器乐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器乐学习环境。

二、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具体优化路径

1.提升教师器乐教学热情想要全面优化初中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音乐教师需要清楚的是自身在器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不应仅是实施者,更重要的是参与者、策划者,如果音乐教师缺乏对器乐的喜爱,则很难感染学生,使其产生学习器乐的热情。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器乐教学时,不仅要积极培养自身对器乐的喜爱,全面了解各种器乐知识,更要积极练习,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器乐教学,以自身专业的讲解吸引学生注意力[3]。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所选择的一般都是较为简单、容易学、方便携带且价格便宜的小型乐器,例如口琴、竖笛、葫芦丝、陶笛等。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前自行学习更多丰富的专业知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例如,竖笛,在台湾有“直笛”“木笛”之称,在香港被称为“牧童笛”,英文为recorder,其价格相对便宜,但很多教师不喜欢竖笛的声音,所以很少讲解相关内容,即使学生有这方面的天赋,也很难被挖掘。想要吹出美妙的音乐,需要合理运用气息,教师自身要清楚,更要帮助学生掌握演奏特点,不要因为个人喜好而区别对待乐器。2.丰富器乐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在开展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先讲解、后示范,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演奏方法,而后进行模仿。在课堂讲解中,需要讲明乐器的特点、基本演奏技巧,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初步印象,接着通过演奏示范,将理论应用于演奏中,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4]。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以便直观地看到器乐教学的实效。(2)游戏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入游戏教学法,在游戏过程中渗透知识,提升教学趣味性。例如,可以采用唱奏、吹奏接龙的游戏,带领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器乐学习的乐趣。而对于练习曲目的设计,教师要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感悟[5]。(3)伴奏训练法主要是指当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乐曲后,教师选择伴奏,让学生结合伴奏练习。伴奏有固定节奏和速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3.培养学生器乐学习兴趣音乐可以说是一门听觉艺术,可以直接触及人的心灵,而器乐的学习更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乐感。但学生存在个性差异,为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普遍提升,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立足学生差异性,制订出适宜的教学方法,例如不能过多讲解,而应以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演奏方法,激发求知欲,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器乐教学,主要教学目标应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一种音乐学习的正确心态,培养学习兴趣。4.组建器乐学习社团要想获得较高水平的演奏技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练习,但初中阶段音乐课程课时有限,仅依靠课堂器乐的学习远远不够。对此,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内各类乐器社团中,例如陶笛社团、葫芦丝社团、竖笛社团等,通过社团的参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器乐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其演奏水平。在音乐学习成绩评定中,可以加入社团学生实际的练习情况、出勤率等,借助“优秀社员”评比等鼓励更多的学生自觉加入器乐社团活动中[6]。5.搭建表演平台提升学生演奏能力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锻炼演奏能力、提升演奏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通过创造相应的机会,借助学校的狂欢节、艺术节、社团活动日等,让学生参与到表演中,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表演欲,让学生更加喜欢器乐学习。与此同时,通过表演过程,促使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力量,提升其自信心及团队合作意识。此外,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合作,还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学校还是音乐教师,都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提高对器乐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音乐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思予.铃木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20(20):150-151.

[2]宋艳丽.浅析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堂中器乐的运用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20(16):161-162.

[3]孟媛.易地移民地区初中音乐教学中器乐与多媒体的优化路径[J].北方音乐,2020(6):167.

[4]陈小美.如何在初中音乐中通过微课辅助声乐艺术教学[J].黄河之声,2020(5):194-195.

[5]薛金.口风琴辅助教学提升初中生音乐素养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音乐教育,2020(1):150-154.

第4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教育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课堂教学观,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多年从事一线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一、音乐教学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必须紧跟形势,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时展。首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摒弃传统音乐教学“培养几个优秀生,排练几个节目”就算完成工作任务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全体学生的整体进步。其次,要树立为了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大家对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异常重要。只有接受很好的音乐教育,人生才是完美的。最后,要树立美育教育思想。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二、音乐教学必须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主要的要求是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建立一种以突出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性的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不断教给学生新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有序地走进音乐的殿堂,从而获得新的发展。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的氛围宽松而友好,学习的效率也非常高。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三、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良好课堂教学的开端,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对学生来说,中学教育只是其人生中的一个学习阶段,因此,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学生一旦具备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如在学习笛子这门乐器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笛子的简单吹奏技巧。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喜欢上了笛子这门乐器。他们中间的很多学生自发地学习吹奏校园歌曲或者流行歌曲,兴趣十分浓厚,吹奏的技能也不断提高。再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扎起彩绸,走出课堂,在欢快热烈的音乐伴奏下,扭起秧歌。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对于音乐的感受更加形象、直观,对于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四、音乐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

音乐即生活。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几乎每个学生随口就能哼唱几首流行歌曲,但其中有不少学生却不喜欢音乐课。分析原因,问题在于我们的音乐教育距离生活太远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取开放的姿态,突出音乐的生活特征,推动音乐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音乐教学内容向真实生活转化。让学生感觉音乐就在身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面临的生活环境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增加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俗音乐、流行音乐等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捕

音乐的美,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在生活中理解音乐,在音乐中理解生活。

五、音乐教学必须要注重激励评价

第5篇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对兴趣的热爱,我们还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为主要目标,这是学习音乐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多积累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方式,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喜欢音乐学习。

一、从音乐的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还是决定了他们心理不稳定,对新的事物感觉好奇,可能很多事情都会产生无意注意,所以注意力容易分散,但这也是一个优点,对新鲜事物好奇是一种求知欲强烈的表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在音乐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唱《啊,朋友》这首歌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背景,先给学生播放南斯拉夫电影《桥》的片断,这个电影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场景,看到了这和大战的深远意义,再让学生回想一下,大家以前还看过类似这样的电影,这样的电影能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通过电影的欣赏,对这首歌也产生深入地了解,他们在学习时也格外集中注意力,效果颇佳,这样的课堂会给他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二、设置情境,通过讲解加深对歌曲理解

在音乐教学时,设置一定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长。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境界,让他们在音乐的气氛中学习音乐。比如,在英文歌曲《欢乐颂》的教学时,先介绍这首歌的作者贝多芬,让学生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与艰苦的创作过程,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更多知识,然后大家把所获取的知识进行讨论分离,了解了这首歌创作的背景,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了遥远的画面,也会被这些古典的欧洲金曲所吸引,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得到了美的享受。

三、发挥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6篇

一、充分利用课堂导入契机

课堂的导入对于课堂的实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导入成功了,那么整个课堂的成功率就达到了一半。学生的学习能否达到教师与其自身的期望,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音乐学习来说也是一样,只有当初中生具有基本的学科兴趣时,他们才会以自愿的情绪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来。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进行培养与调动。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开始一节音乐课程。

比如说在学习《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之时,鉴于其属于民歌,且具有一定的少数民族色彩。当代的小学生在看到这样的曲目之时,一般没有太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就需要创造一个形象与生动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到曲目的学习当中来。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境进行这样的引导:“同学们,你们去过彝族吗?体验过那里的风土人情吗?那里的人热情好客,会将每一位远来之朋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我们来一起体验一下好吗?”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之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更好地配合教师开展后面的教学活动。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互动,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初中音乐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更可以用音乐来打造新的沟通介质。教师可以利用音乐,与学生共同找到情感共鸣,利用音乐实现师生间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以此来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较高层次的师生互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之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将学生带入到音乐学习的氛围当中,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千变万变,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新课程标准对于互动教学的要求极为明确,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辅导学生,与学生合作,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性作用。学生在表现之时,如果出现问题,教师要利用正确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绝不可恶语相加,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致才会更加高昂,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加和谐,学生的音乐素质才能自然形成。

三、提高音乐课堂的快乐指数

新课程标准不仅提高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对于教学活动的要求。教学活动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实现趣味性,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因此,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之时,教师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师生互动中,教师不仅要与学生进行表面层次的互动,更要有情感上的互动,而提高音乐课堂的快乐指数,就是教师满足学生情感需求,进行情感互动的重要实践。

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之时,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情并分析学生的心理。如果在师生互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发现一些学生的情绪较为低落,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情绪对学生进行调动。万万不可破罐破摔,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教师要转变自己说话的风格与语气,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之上,要时刻保持饱满的情绪,带动课堂氛围的活跃与学生情感的活跃,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比如在学习《欢乐颂》之时,教师可以利用欢愉的音乐,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高涨热情的驱使下完成音乐学习。

四、利用竞赛进行师生互动

第7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 师生互动 和谐 对策

在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和谐互动,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呈现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然而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发展,对于这一状况,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在音乐讲解中注重多元化的音乐呈现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特色,从而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音乐兴趣,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一、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和谐互动的主要因素

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和谐互动是师生合作共同完成的,它需要两者的互相配合,任何一方没有一定的积极性都无法实现课堂中的和谐互动。那么现今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和谐互动的原因无非也就两方面,一方面来源于老师,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学生。

1. 从老师的角度看互动

老师课前准备工作分析。21世纪是一个科学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时代,中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在这一形势下,老师要想开展好音乐教学,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一定的内涵素质,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要实现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中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音乐的学习中,教会他们如何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之所以没有达到和谐互动的效果,是源于老师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只是将和谐互动作为一个口号、一种形式,没有过多的重视,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一味的讲解,甚至一些老师根本就不备课,直接在课堂上像流水账一样侃侃而谈,这对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知识技能的掌握、方法态度的培养都有一定的阻碍性,没有发挥其导向性作用。

老师教学情绪的分析。初中的学生各方面还未成熟,此时老师的教学情绪是最能够影响学生的,老师在做好课前备课的基础上,还要将其生动的呈现,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受。比如说《母亲》,老师在讲解这首歌时就不能平淡无奇的去讲解,而要通过这首歌的旋律去引领学生感受这首歌的寓意,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母亲的伟大,这有将积极情绪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才能感染学生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

2. 从学生的角度看互动

现在的初中生其形象及思维想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音乐的学习中表现得极为没有耐心,相对于音乐学习,他们更喜欢一些流行音乐。对音乐学习缺乏一定的热情,必然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音乐教学,而缺乏和谐互动的音乐课堂是没有活力的,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要从根本上提高音乐教学水平,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二、促进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和谐互动的对策

1. 了解学生心理需求,投其所好

初中的学生思想较为活跃,此阶段的学生更希望音乐课堂中能够教授一些流行音乐,老师可以针对学生这一心理进行课堂设计。比如说在讲解传统音乐时,可以选择一些流行音乐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让其发现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这样一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了不同种类的音乐,拓宽了其视野,对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还可以在课堂结束时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音乐课程枯燥,从而提高其音乐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有一定的共鸣,从而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实现音乐课堂的和谐互动。

2. 制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其乐在其中

音乐是一种艺术的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要实现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陈规教学,要融入多种教学手法,使音乐教学呈现多元化特点。老师作为音乐课堂的开展者,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引导者,要为学生制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课堂中,与老师共同探讨,共同挖掘音乐的魅力。

3. 情绪感染,轻松学习

初中时代的学生各方面还尚未成熟,易受老师的感染。老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教学中加入自身的积极想法与情绪,从情绪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对音乐形成一种独特的感知力。对于课堂中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老师应着重辅导,让其融入到欢乐的音乐课堂中,感受音乐的旋律与美好。

总结

总而言之,要实现初中音乐课堂师生的和谐互动,需要两者的积极配合,任何一者表现得再出色都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引导者,要充分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制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音乐知识,了解音乐特点,领悟音乐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声部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84-02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声部训练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提高声部训练的效果,需要音乐老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相关研究。笔者通过总结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声部训练的方法在文中做了相关论述,以做抛砖引玉之用。

一、初中音乐课堂声部训练现状

就我国目前的初中音乐教育来说,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除了专业性音乐特长生会对音乐进行专门性学习以外,大部分学生缺乏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表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呈现的水平良莠不齐。而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演唱能力与对音乐的学习能力也都是参差不齐的,极大地影响了声部训练的效果。加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重要转折期与生理上的变声期,自尊心强,喜欢上课,但又不乐意表现,进行声部训练时心理负担重,怕唱不好被别人取笑。而且变声期的学生声音特点本来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唱单声部时效果都不太好,声部训练时学生的心理包袱更重。另外,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由于所处环境与时展影响,他们对教材中的歌曲共鸣度不足,声部训练时也就表现得金口难开。

另外教师方面,由于初中阶段把音乐作为辅课进行学习,教师对于学生在声部训练中的表现也并不在意,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尝试,也缺少创新的动力,导致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流程化,训练机械化。这也是造成初中音乐课堂声部训练难以提高的原因。

二、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高质量训练

(一)在欣赏中揣摩

欣赏,即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听觉训练中,应注重学生对于单音与音组的听记,重点对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进行听记。这种基于训练学生音乐记忆力与理解力的训练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教师应针对本班学生具体情况,在进行听觉训练时,强调听记应与实践中的声部训练相结合。如在声部训练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训练,也就是把每个相邻的同学按座位进行上下两个声部的分组再进行训练。还可以采用钢琴进行辅助教学,让有一定钢琴基础的学生嘴唱一个声部,同时手弹另一个声部,还可以在两个声部间进行交替。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取决于班级中学生的钢琴水平,如果学生中没有会钢琴弹奏的,教师可以来弹钢琴,让学生在教师的演奏中感受不同声部的区别。另外,在教学中使用乐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声部训练学习积极性,利用学生间懂得演奏乐器的学生组成一组,同时对上声部与下声部进行演奏,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来提高对于声部的正确认识。对于声部训练的教学而言,重要的是让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来进行听觉训练,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借此提高声部训练中听觉训练的高效性。如在进行《嘎达梅林》这一首曲目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此曲目声部听觉训练的效果,在教学中,笔者结合课堂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与相关的音乐播放设备,对不同版本的《嘎达梅林》进行分析,对其中所蕴涵音乐基本属性,如音的长短、音色、强弱、高低等重点进行介绍。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于声部的听觉敏感度,教学中随时加入声部训练示范,同时训练练耳,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部作品,让学生体会简单声音型、复杂声音型与和声功能间从平稳紧张到恢复平静的过程,进而实现以学生声部训练的高效练耳。另外,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笔者在听觉训练中,还有意识选择性地插入经典与贴近学生生活的电影优秀声部合唱作品,如《欢乐合唱团》、《放牛班的春天》等,寓教于乐,有效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训练中巩固

对于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声部训练来说,其练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声部训练理论知识的讲解,进而让学生明白练的目的,练的方法,练的宗旨。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是教师应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对课程精髓进行全面的浓缩,把其中的重点通过有效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听懂,避免照本宣科式的理论灌输,而应结合学生兴趣与心理特点,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侧重分析讲解。也就是说,笔者的教学讲解方式应全面而细致地囊括教学要点,同时还应强调声部训练的各技能要素,达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理论讲解效果。如《赶圩回来啊哩哩》的教学中,不仅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于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应让学生达到用和谐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教学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歌曲不同声部应有相应的艺术处理方法。声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先给学生做好示范,根据曲目特点,进行练习时应带哈欠,多运用假声,且发音位置应落在上腭上方。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发声练习的兴趣,可以把练习内容放到歌曲某一句的教学中来,以达到发声训练审美性与乐句练习技能性的双完成。

(三)在合唱中感受

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所编写的八年级音乐教材来说,其编入的歌曲对于现代中学生,歌曲自身对于初中学生的音乐吸引力不足,在引导学生学习热情这方面存在着差距。同时,由于初中音乐课时安排较少,一周一节音乐课对于声部训练这一讲究持续性与连贯性的教学来说,实际教学中面临着课时不足的现实问题。在初中学生课业压力重,学习负担大的情况下,寄希望于学生课后的自我训练也存在着很大的掣肘,所以课堂上唱的训练效率尤为重要。

如在对《献给老师的歌》进行练唱时,应从情感角度切入训练要点,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对于其中的歌词与旋律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用圆润的声音、稳定的气息、充满情感的去演唱。让学生体会到曲目中对于师生情的表述,激发学生共鸣,进而达到“歌为心声”的练唱效果。

概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声部训练教学的效率有很多。实践证明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听、练、唱等几个方面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声部训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曾一平.短时间内小学生合唱排练的基本方法[J].大舞台,2010(05)

第9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情感体验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49-0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担忧的事情就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一些不太受重视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更加不会有太多兴趣。例如在音乐课堂上,往往是学生最忽视的一门教学。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方式方法不正确导致的,没有令学生从内心热爱上这门课程。所以,要想有效地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音乐课堂重新焕发生机。

一、独辟蹊径,创设新情境

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情景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主要是创设出一种特定的情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融入在这一情境中,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满足了初中学生猎奇心理强这一特点,从而使学生在探索音乐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之美。但是,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仅仅沿用几个场景,周而复始的进行转换,学生很难不产生厌倦的心态,反而不会形成良好的效果,因此,要想使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心态,就要加强对场景的创新,虽然教学内容不会发生改变,但是通过对场景的变化,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独具慧眼,另辟切入点

教师是整堂音乐课的整体把握者,在播放作品时,每一个切入点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作品的感受。如果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素质,能够掌握作品本身的内涵,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要想使一堂音乐课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师是关键。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无非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没有重视起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其实互动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行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的本身,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上另辟蹊径,选取独特的音乐视角,将学生带入到音乐的世界中,使他们认识到音乐之美。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精彩。通常情况下,一部较长的音乐作品在理解上会相对的难一些,要想把握住这一教学难点,教师首先要选对切入点。

三、独具匠心,布设拓展面

教学内容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音乐主题的理解,强化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独具匠心,布设拓展内容,能体现教学的智慧,使音乐课堂闪现智慧的灵光。我们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这一教学模式。首先欣赏《长江之歌》,引入到沃尔塔瓦河―介绍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曲作者及创作背景―赏析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由欣赏歌曲《长江之歌》,引入到交响诗《沃尔塔瓦河》。长江与沃尔塔瓦河分别是我国与捷克的母亲河,从音乐家用音乐来歌颂各自国家的母亲河这一相关主题引入教学。在教学中,笔者感觉这样的引入很牵强,学生表现得无动于衷。

其次,欣赏《运河之歌》,并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出示《活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并演唱―分析歌曲《运河之歌》和《沃尔塔瓦河》主题的音乐要素―介绍交响诗《活尔塔瓦河》的相关知识,并进行赏析。我国的京杭大运河与捷克的沃尔塔瓦河都为南北纵向,两岸都是风光迤俪,历史悠久,且都是通过音乐对河流的描绘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尤其是音乐上有许多的相似之处。采用两者在音乐上的相关性引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笔者独具匠心地布设拓展内容,学生从具体的音乐中得到审美体验。

音乐课堂是充满智慧与挑战的地方。音乐教学中具有智慧的独创,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使学生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与情感的体验,展现出音乐教学的独特艺术魅力。这种教学独创性的获得,不仅需要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更需要一种教育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杨晓黎.身临其境,乐在其中――浅谈情景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黄河之声. 2011(0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