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技术创新的逻辑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8 10:31: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技术创新的逻辑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技术创新的逻辑

第1篇

电力线路通讯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这几年来,我国的通讯技术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且有一些成熟的技术产品已经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线路的覆盖面积很广、使用也很方便、在线很长久、不用进行重复建设就可以使用。PLC在这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电力线路传输信息数据也有很大的优势,市场前景更加的广阔。

1.1PLC通信技术的发展。PLC通信技术是电力线的通信载体,它有很多的优点,它的便捷性很大。在发送信息数据的时候,PLC技术的使用,要采用规定范围内的频带传输信号,在对信号数据进行调制时,可以采用GMSK或者OFDM调制技术。然后再进行信号的传输。在接受数据的时候,第一要将调制信号滤出,在把信号还原成原通信信号。在进行通信时,先要把用户发出的信号数据调入调制调节器中进行调制,然后,在把信息通过电路线传送到局端设备之中。再把信息通过局端设备进行调节,然后传输到指定的外部设备中。PLC通信技术在现代应用中最广泛的是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简称为OFDM。OFDM技术就是把高速串行的信号数据转成n路低速信号数据,然后再把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再把数据合并为一个,并且把其调制成效率比较高的技术。其信号数据传输效率接近信道传输的上限。OFDM之所以特别适合电力线通信,是因为其具有超强的抗脉冲干扰能力和多径效应能力,并且可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得以实现。在现代通信系统开发中,大部分公司都在采用OFDM技术。

1.2通信技术实际运用。普通家庭联网其实很简单,在室内把isp以太网信号经电力网桥输入到电线中,再插上“猫”便可使用网络。在酒店和学生公寓内采取注入组网的方式方便而有效。酒店和学生公寓每一层都需要一个适配器和桥机器,因为酒店和公寓每层面积都相对比较大。学生公寓注入后,每个房间都有信号,获得账户后,既能防止网络资源随意滥用,又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费用问题。电力线上网安装简单、覆盖面积广,使用简单便捷、信号数据传输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势随着PLC通信技术日益完善而越发突出。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电力线覆盖区域广,网络普及低的状况更加适合PLC通信技术。现代电力线技术已经得到很好的完善,特别是一些关键性问题得到解决,由此可见,电力线上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很乐观,市场空间很大。

2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简述

视频监控技术自问世以来,经历了模拟监控、部分数字化监控,正在向大规模网络监控方向发展。目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基于标准的TCP/IP协议,能够通过局域网/无线网/互联网传输,布控区域远远超过了前两种系统;同时,采用嵌入式技术、开放式架构,可与报警、巡更、语音、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无缝集成,无需专人管理,灵活度高,监控场景也可以实现任意组合,任意调用,是完全数字化的系统。

3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

当今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从安防到智能家居系统乃至太空探索都应用到了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中国的安防产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大约晚20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国的安防主要以人防为主,安全技术防范还只是一个概念,技术防范产品几乎还是空白。20世纪80年代初,安防作为一个行业,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悄然兴起。依托本地先进的电子科技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安防产业的重要基地。进入21世纪,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智能建筑、智能小区建设异军突起,以及高科技电子产品、全数字网络产品的大量涌现,都极大促进了安防产品市场蓬勃发展。中国正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安全防范产品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安防产业网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建设领域里一支十分重要的生力军。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局限性,加上相关管理人员流动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基于网络视频监控的弊端逐步体现出来。把网络视频监控与智能移动终端结合起来,实现移动视频监控,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对视频监控点进行监视和控制。移动视频监控克服了普通远程网络视频监控对于监控客户端地点上的限制。随着反恐等需求的快速增长,移动视频监控业务在国外发展得非常迅猛,一些国际电信运营商已相继开展了此业务,国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采购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用于安保领域。无线网络发达的北美和欧洲,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移动视频监控的发展和推广非常迅速,亚洲地区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也都在积极发展移动视频相关领域的应用。同时,国外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商用3G的推广,其中日本和韩国3G业务发展起步较早,运营商在产业链建设和数据业务创新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网络带宽的扩大,为移动视频监控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在国内,中国移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了移动视频监控服务;中国电信以“移动全球眼”为品牌,率先开始移动视频监控业务试运行;中国联通在其宽带视讯业务中开展了视频监控业务———“智能家居”;上海世博会期间,各园区也使用了多层次的移动视频监控业务。日前,国内的设备制造商已开始涉足基于互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开发。

第2篇

关键词:创新;网络结构;派系;演进;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技术创新网络是为了应对系统型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由具有互补性资源的参与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合作技术创新关系连接形成的网络组织[1],网络结构为每一个成员提供机会与限制[2].目前社会网络研究学者倾向于从真实网络中抽象出网络拓扑结构,利用统计特性从结构角度分析创新系统的功能并揭示结构对系统发展的影响.研究更多地强调成员个体之间,成员与整体网络之间的互动,对于网络内子群体的形成发展以及群体对整体系统影响的讨论很少.事实上,关于网络子群体的分析是理解创新网络结构以及个体嵌入性的一个重要工具.

派系是网络子群体的典型表现形式,派系的拓扑结构特征为:网络密度为1;任何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邻接且距离为1;组内关系到组外关系比例达到最大;至少包含3个点的最大完备子图[3].“派系式”技术合作是创新网络中一种独特的合作模式,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体现为技术联盟式的合作创新结构.

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形成初期,派系以小规模的创新联盟或是集群的形式出现,部分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协作研发,研发联盟等形式与其他企业产生连接,形成彼此沟通,紧密合作的小团体,使得网络以一个或多个子网络的形式存在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基于资源禀赋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的强弱变化,网络中的派系结构也会相应出现变化.国外学者对于1992-2006年的全球智能卡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中存在若干互动频繁的高密度子网络,派系合作十分稳定[4].对美国 “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的研究认为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产业就是通过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网络充分利用资源并分摊风险[5],逐渐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入到多样化的应用创新中,促进了技术和产业组织的大规模融合[6].

派系特有的高密度、高聚集以及成员间全连通的网络特征对创新网络整体绩效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高密度、高聚集以及成员之间全连通有利于减少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各方知识基础上的信任[7].派系中企业拥有共同的合作者,他们了解合作各方的可靠性、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目标等信息,降低了合作的风险,对联盟成立前的评估以及联盟成立后的管理有着重要价值;派系成员直接联系,更容易实现成员间知识、信息和技术,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派系看似冗余的关系还可以回避知识需求匹配限制[8].Melissa等[9]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高聚集度和高联结强度的创新网络比不具有这些网络特征的创新网络更具有创新产出能力.

与以上观点相反,Burt[10]认为网络结构洞加强企业知识的创造,断开的节点使企业及时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创造力与创新.Granovetter[11]认为强联结造成网络成员的知识冗余,而弱联结的网络成员之间联系不密切,知识差异化显著,更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播和网络创新.派系封闭以及强联系的特性限制了群内企业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边界,降低了企业获取独特知识的能力;派系内部创新源的一致性使企业创新所需的异质信息缺乏,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最终导致网络内部成员竞相模仿而不是追求创新.

创新网络中派系式技术合作对整体网络创新绩效究竟有什么影响?目前的研究还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产业之一,其技术创新网络所呈现出来的核心结构特点与其他产业具有共性,研究其技术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以汽车产业为例,将其1985-2009年在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的合作专利数据为样本,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图刻画派系结构与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现象,并对派系结构在整体系统创新产出中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及派系演进

我国汽车企业多达三千多家,目前均进入快速成长期[12],合作申请专利是汽车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的主要形式.国际学术界在采用合作专利构建技术合作关系时均使用3年或5年的窗口期,鉴于我国汽车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活跃程度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本文采用5年的窗口期将1985-2009年间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所有合作专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模型1的拟合结果反映出在控制了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产业创新网络密度后,产业创新网络中派系式技术合作相对规模与产业年专利产出总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总体解释度理想(Adjusted Rsquared=0.988 906),网络密度和派系技术合作相对规模的解释力在1%水平上显著,派系式技术合作相对规模与专利总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1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达到了1%显著性水平.结果说明派系式技术合作相对规模与专利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即当派系式技术合作网络相对产业技术创新网络规模扩大时,对产业总体专利产出有积极影响.

第3篇

(一)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内容编排

当前课程内容的编排主要采用分科编排。分科编排使得知识系统严密,逻辑关系分明。它以直线式为主,充分展示了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科的基础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严密的知识。但是,按照知识逻辑结构编排课程教学内容,往往使学生知道学了什么,而不知道学为何用。有学者提出,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结构既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能力培养。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内容编排就是以学生从事特定岗位所需能力为经纬来组织课程。其中,行动能力的要素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为基准,而是以能力的形成为基准构建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课程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的组织问题,其在构建时可以采用反向推导的方法:首先,确定岗位所需具备能力,然后找出岗位的典型项目,分解项目为多个子项目,以子项目为主线实现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编排。

课程内容的逻辑性不再是以“知识结构”的逻辑形式出现,而是以“行动”的逻辑序列来进行编排。将单个项目内容构建在真实的工作经验上,把课程项目内容看成是对工作情景任务的描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学科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可作为单独的研究学习专题,嵌入到“一整套完整业务流程”式的课程项目中去,从而实现以“事件”为节点,以“行动”为纽带来架构课程项目内容。课程项目以一个“实践流”的形式出现并作为课程内容的基本单元。这里所说的“实践流”为完成具体工作项目而设计的活动过程。用项目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取代课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事件本身要尽量体现多样化和可执行性(项目事件是为了培养特定能力)。以“行动事件”描述为特征来构建课程内容,这样就能使课程教学中以“知识演绎”为特征的学习过程,转变为“知识归纳”“知识类比”的过程。这也充分体现学习者在做中学,以及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学习者可以选择不同活动,收获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在行动中进行知识建构。课程内容的编排不应该只是简单呈现知识的逻辑关系,而是在于创造个人知识内生的沃土(以逻辑关系编排的项目事件)。

(二)课程的实施

单门课程实施环节最大的问题是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为大多数教师认同,“以问题导向教学”“任务为导向教学”等在课程改革中成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卓越人才”课程改革是在“为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急需大批有创新意识的接班人”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应该更注重培养学习者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能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者。如果说“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这一类可以被称为学院式学习的话,那么学院式学习则过多地强调了学科知识体系化和专业化,而忽略了真实环境与个人动机的影响,学习本身变为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完美预期的行为范式。这种预期期望学习者能按照教师的设计思路来学习,从而发展自己的能力,而实际上这种发展很少会在学习者身上体现出来。

弗雷勒(1999)曾谴责学校将学习与学习所处的世界分离,由于这种学习是分离的,没有通过体验就进人学习者的大脑,因而是没有价值的。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就是要寻求一种正确的体验方式,使之既能被学习者接受,又能产生长期的影响。大卫•科尔博(1984)认为工作环境可以当作学习环境,通过有意义的工作和提供个人事业发展机会来培养个人。当我们参与做一件事情时,总能从体验中有所收获,这时学习便发生了。这种基于工作事件的体验式学习被赛贝特(1999)称之为“训练后获得的反思”,即体验式学习)。它是一种以实际应用的知识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的步骤分为行动的计划、行动的执行、行动的评价、最后的收获四个阶段,即根据将要从事的工作设计成一系列的计划(阶段1),然后执行(阶段2),接下来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得出一些检验性结论(阶段3),最后,回顾先前相关工作的体验,并收集信息进一步改进计划(阶段4)。这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学习者可以从循环上的任何一点进入学习,但要满足一个主要条件,即学习者必须完成这个循环,否则,学习过程就是不完整的。

基于以上体验式学习的步骤,我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课程的实施做了如下的表述:

1.课堂讲授

课程讲授主要由教师、学生、网络工程师共同完成。首先教师、网络工程师主要是布置课程的项目任务,工程师侧重于对项目工程经验的讲授,教师主要介绍与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布置工程任务。

2.协同工作

小组成员在完成行动方案的制定后,便开始进入工作场实施小组的行动方案。工作场可以是模拟的工作场所,也可以是正式的工作场所,但必须具备双重的基础设施,即学习设施和工作设施。学习设施包括白板、多媒体、书籍、学习工具等,工作设施包括机器、操作工具、测量仪器、公司结构、产品要求、客户等。学习者组成一个4到6人的学习小组,就像一个半自治的工作小组一样,每个学员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可以轮流互换,通过协同合作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工作周期可以是1到2周,在工作场中学习者通过自我管理的学习(工作)获得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教师作为工作场的训练师为学员提供指导和帮助,学习者通过体验和理论的结合获得技术、方法和技能。通过协同工作,能提高学习者的决策力,使自我指导型学习成为可能,促使学员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3.小组评估

每个学习团队在完成当天的任务工作后,对每个成员今天的表现进行评价。只有面对面的谈话,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压力,最初只有很少人对他人的表现提出建议,因为这会质疑当事人的工作能力,教师可以参与到小组的评估中来,有意识地培养团队文化,强化队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对于所有组织活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4.学员反思

反思是对先前行动体验的总结和概念化。杜威把反思定义为“从理论和推论的角度对任何信念和知识的积极、持续和仔细的考虑”。如果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就无法真正从体验中得到收获。反思可以发生在行动中,也可以发生在行动后。行动中的反思是即时发生的,在团队工作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员从正在进行的体验中退出,并思考正在发生的事情,以此来提高学习的质量。当场提问是一种较好的训练即时反思的方式,但是受时间的限制,反思能达到的深度有限。行动后反思,就是回顾发生过的事件,更仔细地回忆当时的情况并对其进行重新的思考,从而获得更深入的学习。这种反思主要是寻找对过去行为的解释性想法,以帮助自己今后在遇到类似境遇时,能更好地进行处理。工作日志是学员进行事后反思较好的工具。在项目学习中,我们要求每个学员都要撰写工作日志,在工作日志中反思自己的行动策略及活动,提出改进的方法,包括与人沟通、专业知识的应用、态度等。

二、“卓越人才计划”课程改革实践的建议

通过本次课程改革,笔者得出了一些启示,希望能起到借鉴的作用。

(一)课程目标应具体明确。课程目标是以专业的培养为指导的,将专业的培养目标转化为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对单门课程目标进行具体表述,课程目标越是具体,学员在协商目标时越有针对性,便于对目标的选择和补充。

(二)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协作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培养以行动为导向的认知习惯,同时要鼓励学生与他人互动,包括给他人提供信息、建议或个人的观点、评价,这些都有利于团队内部建立“有意义的支持性关系”。

第4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效率  数据包络  高技术产业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尤其是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得出人均产出来源于技术创新的结论后,各国更加重视创新。我国在1998—2008年的R&D资金投入和科技活动人数年增长率分别为19.28%、16.28%,2008年分别达到4616.02亿元、498.74万人。然而创新投入的高增长与生产率低增长形成鲜明的反差,促使研究人员反思创新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对行业尤其是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一、文献回顾

目前,研究技术创新效率的文献较多,研究的角度各异,主要集中在企业、区域与行业。有关高技术行业的研究,在方法上多利用参数法进行分析。当然也有一些学者采用非参数的DEA方法对高技术行业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但是在指标的选取上不尽一致,投入项多是科技人员、科研经费;产出项则多是从新产品销售的收入、专利项数进行选取。但是,不考虑资产投入的进一步细分,在投入项的选择上有失全面性;其次,在产出项的选择上,没有科研项目数与发明数,体现不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基础。

二、效率分析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1978年由Charnes等人创建的,主要用来评价具有多个投入和多个产出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间的相对有效性(简称DEA有效),其本质是判断DMU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上,它是一种非参数的效率测度方法。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企业数目偏多、规模偏小。因此,有必要从投入角度分析在现有情况下高技术产业应如何进行调整才能提高整体效率,故本文将采用投入导向下的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进行分析,对各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输入有效性模型如下:

在C2GS2模型中,θ为目标决策单元DMU O的有效值(指投入相对于产出的有效利用程度);Xj=(xj1,xj2,...,xjm)表示DMUj的m种不同投入要素;Yj=(yj1,yj2,...yjm) 为DMUj的n种不同产出要素; λj为相对于DMU O重新构造一个有效DMU组合中第j个决策单元DMUj的组合比例;S-,S+为松弛变量。

三、变量的选取与数据的确定

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选取。参照陈晓红等所作的因子分析认为技术投入的主要指标是技术人员与研发技改投入,本文投入指标由科研(R&D)活动人员数

x1(人)、科研(R&D)经费投入数x2与科研(R&D)设备投入数x3(万元)三项指标组成。

在衡量技术创新的产出上,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创新的主要表象,本文采用意大利在度量其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时采用的专利、技术贸易、高技术产品指标,由专利申请数y1(项)、拥有发明数y2(项)、科研项目数y3(项)与新产品销售收入y4(万元)四项指标组成。

实际应用中,为提高效率指标的区分度,经验认为参考集元素的个数不少于输入、输出指标总数的2倍为好。本文选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上的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与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23个不同行业作为DMU(由于篇幅,本文省略),其数量满足要求,信度可靠。

四、计算结果

按照判断DEA是否有效的标准,将统计数据代入C2GS2模型,并利用DEA VERSION 2.1软件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数据结果。

我们总体可以认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是较高的,均值为0.882,这与龙勇的结果相一致;从各细分行业看,电子计算机类制造业平均研发效率水平最高,其次是电子通信设备类制造业,而医药类制造业、医疗器械与仪器仪表类制造业的平均研发效率较低。这点与朱有为从前沿随即函数研究的结果一致。依据运算结果,我们可以把我国高技术的23个细分行业分为四大类别。

第一大类别DEA 有效,且松弛变量为零,规模收益不变。这类综合效率为1即DEA有效的行业有11个,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7个,如通信设备制造、通信传输、交换与终端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业有2个,如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和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各1个,分别是中成药制造与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这与郑姗姗研究的结果大体一致。

第二大类别非DEA 有效,松弛变量为零,规模收益变化。计算结果共4个行业是这种非DEA 有效即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元件制造业、办公设备制造业与仪器仪表制造业,除电子元件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减外,其它3个都递增。

第三大类别非DEA 有效,松弛变量不都为零,规模收益不变。此种企业共有1个,即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第四大类别非DEA 有效,松弛变量不都为零,规模收益变化。此种企业共有7个,分别是化学药品制造业、飞机制造及修理业、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电子真空器件制造业、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和电子器件制造业,除电子器件制造业递减外,其它行业规模收益递增。

就整个非DEA有效的二、三、四类而言,尽管在模型的选择上不同,但是产业类型和个数与刘玲研究的结果大体一致。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DEA的模型,利用2008年科技统计数据,对我国境内高技术产业中不同的23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通信业、电子计算机业与医疗设备及器械业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综合效率普遍较低,以飞机制造及其修理业为例,其综合技术效率为0.592,规模收益递减。

尽管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但整个高技术产业的投入经费冗余较大,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经费使用效率是提高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关键。就产出冗余来讲,高技术产业的专利产出冗余最大,说明专利产出不足,我国一方面需要加强专利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政府需要提高专利的奖励水平,提升企业对专利申请的兴趣,使企业能立足长远,为产业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①史修松,赵曙东,吴福象.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45—55

②龚国平,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6(2):25—27

③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④郑珊珊,樊一阳,刘华珍.基于DEA模型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133—135

⑤莫剑芳,叶世绮,DEA方法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第19卷第2期(总第104期),2001(3):18—21

⑥吉生保,周小柯.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效率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2):62—66

⑦Charles,A.,Cooper,w.,Golarny,B.,Seiford,L.,and Stuty,J.,Foundations of Data Envelopement Analysis for Pareto-Koopmans efficient empirical production functions,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5(30):81—107

第5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垄断;技术创新

网络经济的表现多种多样,参差不齐。最突出的可以表现为我们所熟悉的信息经济,信息技术的成熟使经济建立在知识之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把观念、信息和技术手段等归入产品的组成部分时,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内容就显著增长了。而数字经济是信息在网络经济中传输的重要表现形式。换言之,在网络经济中,信息处于数字这样的形式之中。网络经济也可以表现为虚拟经济。它是运用网络才存在的非实体形式的经济表现方式。相对于市场交易,网络经济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交易费用低、网络外部空间大、替代性强等。网络经济正是由于互联网成为虚拟经济的载体而形成的新经济体制结构。网络经济还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它利用庞大的网络将世界各地的生产者跟消费者联系在一起。生产者通过在网上搜集信息,捕捉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新颖的、能够满足消费者切身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来维持生存。网络信息不仅可以将有相同需求的消费者汇聚起来,也可以通过过滤信息将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工以提高效率,进行大规模生产,“术业有专攻”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互联网构筑的巨大网络还可以通过简化商品流通环节来极大地减少交易成本。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地将自身有用的信息传递到有需求的客户手中,从而获取竞争优势。这样,竞争力度的增加必然促进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从而迫使其进行技术革新。在网络经济中,技术的推陈出新很迅猛,旧产品不断被淘汰,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更新,这有利于企业潜力的挖掘。企业要想生存,就需要不断提高其核心技术竞争力。另外,这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好处,推陈出新的加速必然导致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以及品质的提高。虽说网络经济带来了很多好处和机遇,但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挑战。市场无效率就是网络经济中存在的一种情况。同样,网络经济也像传统的市场经济那样有垄断现象的发生。垄断带来的不利影响日益浮现,我国也针对此现象做出一系列应对反垄断的政策,然而,网络经济的到来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垄断因素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市场经济中产生的那些,新的垄断因素有其自身的特征和成因,这使得我们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不能再以传统的眼光看问题,而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一、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垄断特征

1.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的形成与先天竞争优势的产生密切相关。一个行业的市场先入者,往往主导着本行业,拥有主动权,并且具有更多技术优势,行业标准一般由这些主体来制定,自然而然,它们也将从中获取更多的机会和利润。而后者只能被动跟随游戏,强者自然更强,弱者只能维持生存。因此,网络经济环境下,技术显然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对企业来说,谁先掌握主导行业的先进技术,谁就可能成为全行业最大的赢家。2.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网络获取的垄断地位呈现暂时性。在传统的经济模式里面,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一般拥有庞大的规模,掌握着一些核心技术,小企业想要通过扩展规模与大企业相制衡是很困难的,这就形成了几家独大甚至是一家独大的市场结构。然而在网络经济中,边际利润对于新进入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它们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并且能够开发出新产品,就会通过互联网迅速蔓延,跟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展开激烈战争,当其获取到足够的市场份额时就会威胁到处于垄断地位的在位者,因此,垄断在位者就有可能失去固有的市场份额。3.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更注重产品性价比的提高。如上文所述,我们说,在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下,企业通常以牺牲消费者的权益为前提以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更大的市场优势,从而巩固其垄断地位。但是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获取垄断地位后则多数选择了相反的做法,即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从而更大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不过,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环境所带来的垄断地位并不稳定,每天都有大量的新企业想要取而代之,给企业带来了生存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产品开发的成本降低,企业就更容易扩大规模,进而获取更大利润。总之,在网络经济中,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好,必须善于发现机遇,只有抢占先机,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这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根据市场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也是巩固自己地位的不二选择。

二、网络经济中的垄断对技术创新的激励

在网络经济中,企业想要形成持久的垄断,就要以技术创新作为其竞争优势。传统的用扩大规模来获取竞争地位的方式已经不足以适应互联网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现如今,新的企业一般会把眼光放在思想和技术上,把这些观念和技术转化成新产品来获取边际利润,进一步占领并扩大市场,最终达到获得垄断利润的目的。垄断地位的暂时性使得不管是新企业还是旧企业都不敢松懈,技术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新的市场容量和市场利润不断涌现,不创新就会被淘汰。通常,在技术创新频率较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越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甚至个别企业上,就越容易在市场上形成垄断。首先,网络技术本身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虚拟环境和平台,加速了技术创新的一系列进程。信息网络化创造和激发了更大的信息消费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一项新点子能否作为产品进入市场,能否转化为生产力,都取决于其是否拥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才能如虎添翼,得到更大的竞争优势。其次,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在传统的市场结构中,企业总是显得高高在上,跟客户之间的距离很远,往往需要通过中介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而网络经济则克服了这一缺点,网络信息的庞大拉近了企业与客户的距离,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近距离地与客户进行沟通。除此之外,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一些基础的运作手段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远程管理、在线管理、移动办公等,还有一些诸如电子单据、电子货币和网上银行等支付手段的创新,都使得信息流通更快,办公效率更高,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所造成的成本浪费。最后,在网络经济中,出现的另一个创新角度便是推送模式。传统的技术创新一般都把重心放在产品的研发方面。而现在,推广途径的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在被开发出来后就依赖于如何推广。我们常听一个名词,即“概念产品”,其实也就是虚拟产品,在产品没有被实际生产出来之前,还只是一个概念的时候就可以推送出来让消费者先了解它的各方面性能,提出意见,从而做出有利于市场需求的变动。这就是网络经济中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总之,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掀起了一场创新风暴。在网络经济中,网络的不断发展对技术创新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需要积极迎接挑战,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善于利用网络促进技术创新增添活力,这样才能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寒梅.新经济时代市场垄断经济浅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9):24.

[2]倪清燃.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J].经济师,2008(2):253-254.

[3]朱俊豪.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的影响[J].中学教学参考,2010(4):118.

[4]江亦婷.网络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9.

第6篇

【关键词】LTE技术创新应用

LTE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技术,正因如此,LTE技术必将给信息传输界带来更大的利益。总体来看,全球LTE技术的标准化即将完成。如今,正是LTE迈向更高阶段的关键时期。

一、全面认识LTE技术

通常情况下,LTE也被称为“4G”,人们将LTE技术当作3G向4G转变的先进技术。LTE技术是建立在2G和3G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划时代的科技。国际电联已经将LTE作为了4G的标准,人类史上又一个崭新的通信时代到来了。LTE的最明显特点就是比传统的通信技术音质高、频率利用率高、流量传送量大、传输效率高。LTE技术给人类带了通信自由。这种通信自由是实实在在的,是本质上的通信自由。TD-LTE具有高带宽,低延时的特性,如能够在移动中流畅的观看实时画面就是对其特性的最好印证。LTE的出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首先,LTE加快了无线通信的速度,使得下载和上传的速度大大提高,能够满足更多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LTE的网络频率更高,下行链路能够达到5(bits)/Hz,上行链路能够达到5(bits)/Hz。LTE是建立在分组交换的系统结构之上的,能够轻松完成分组域业务的目标。为了保证在系统部署上的灵活性,LTE能够支持1.4-20MHz之间的多种系统宽带。

目前,与2G、3G技术相比,TD-LTE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TD-LTE的完善和部署不仅要以时间为代价,更加需要技术的进步作为支撑。

二、LTE的创新之处

LTE没有沿用3G系统的核心技术,而是大量的应用了革新的技术和全新的设计系统。LTE采用的但从结构是由NodeB构成的,这是种结构能够简化且减小延迟,能够达到三低要求(低复杂度、低时延、低成本)。LTE较传统的3GPP接入网RNC节点更少。从本质上来看,LTE对3GPP的贡献是革命性的。LTE创新的实质是深度挖掘无线信道资源以及更加简化网络结构。

从实质上来看,LTE的创新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 LTE采用了相对CDMA来说更有效的OFDMA/FDMA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LTE通过不断简化纵向网络层次降低了系统的传输延迟,满足了用户实时在线的需求。此外,LTE为了实现对不同区域之间的切换而新增了X2接口,同时也实现了对移动性管理的优化。

总体上看,LTE几点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有以下几点:(1)LTE频分多址系统的采用。此技术是改进后的OFDMA,可以实现正交传输和单载波传输低峰平比的二者统一兼顾,降低了功放成本。(2)采用扁平的网络结构。LTE采用“扁平”的无线访问网络结构,取消RNC节点,简化网络设计。(3)多天线技术的应用。LTE中应用到的多天线技术有三种增益形式:分集增益、阵列增益、空分复用增益。分集增益是利用多个天线提供的空间分集改进多径衰落信道中传输的可靠性的方式;陈列增益通过预测编码或波束成形,集中一个或多个指定方向上的能量,也允许不同方向的多个用户同时获得服务;空分复用增益利用空间信道的强弱相关性,在多个相互独立的空间信道上传递不同的数据流,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峰值速率。

三、LTE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LTE行业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例如,上海世博会上高清视频监控的初步演示应用就是LTE应用的真实案例。应用了LTE技术的网络移动采编播设备,能够快速将视频、音频素材发回到电视台,这极大的满足了新闻界时效性的要求。LTE“快”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就很容易使它被应用到网络环境中。就单凭这一点,LTE就足以改变人们的上网体验。用户在使用了LTE网络的环境下下载一部40G的蓝光3D影片,仅需不到2小时,而使用4M有线宽带下载则需耗时一天。

四、结束语

有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发放了TD-LTE牌照,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都在加快TD-LTE的部署步伐,设备商也在加紧相关设备的研发,3G向TD-LTE演进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桐春,徐艳猛,胡荣炎,叶镇华.浅谈我国TD-LTE的现状与发展.

第7篇

当我们笼罩在大数据、社交网络、信息化的快变节奏中时,应势而变显得尤为重要。前不久,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市场部总经理韩志杰与国内营销专家代表共聚斯坦福大学,与斯坦福的著名教授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众多中外行业精英汇聚一堂探讨了数字时代的行业格局以及未来数字营销的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

观大势:行业变局,互联网进入全新时代

受益于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扶持及相关运营商的投入,中国的互联网得以快速发展。随着3G的快速普及和无线网络的覆盖,移动互联网正成为发展变革中备受瞩目的热点。

2012年,中国手机上网用户首次超越PC,手机等移动终端占据人们生活越来越多的时间。移动互联网即时获取信息、随时随地扫一扫、比价系统、好友评分体系等,帮助更多消费者实现决策和最终购买行为。根据尼尔森最新的《广告信任度》报告,68%调查受访者指出,他们相信网络上的消费者意见。在商店的购物过程中,三分之一的消费者更喜欢用手机查找信息,而不是向店员咨询。未来,随着可佩戴式终端产品的丰富和应用,移动化将进一步引爆市场。

与移动化带来的冲击相比,视频作为互联网的一大应用,也正在占据越来越多用户的眼球。艾瑞iUserTracker,PC端网页浏览数据显示,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至4.56亿,半年内用户增量接近5000万人,是用户人均单日访问时间最长的应用。传统媒体和社会化媒体正同时向视频进化。美国市场调研机构eMarketer预测,到2015年,超过30%的网络广告将是视频广告。

“大数据”是任何互联网及数字营销从业人士都无法忽略的行业发展大势。据统计,Facebook每天的分享和量达到40亿,Youtube每天的上传影片时长更是达到5万小时。在中国,每天有超过1.7亿的用户在QQ上进行交流,QQ空间月活跃帐户数达到6.264亿,他们通过PC、手机等不同终端分享个性化的图片、视频等信息。数以亿计的信息数据流组成了我们每天的网络生活。

借助大数据,可以为人类的生活和企业的决策带来非常多的便利。在营销领域,大数据可以帮助洞悉不同人群的互联网产品使用习惯,促进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数据的利用已经成为企业数字营销必不可少的工具。

洞先机:网络媒体应势而变

“在行业的大变革环境下,作为互联网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平台应该充分发挥敏锐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韩志杰在提到网络媒体的发展时说到,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是腾讯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腾讯致力于打造消费者、广告主和网络媒体平台共赢的数字营销生态。

洞察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先机,腾讯在移动端的布局已见成效。今年腾讯新闻在移动端活跃用户数突破4亿,为更多用户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微信用户的持续增长增加了腾讯各大平台的关联度,6月,微信推出的支付功能打造了用户全新的微生活方式,也帮助品牌广告主与消费者实现线上线下的沟通,为广告主进行O2O营销提供了可能。

韩志杰介绍,通过微信推送“星巴克闹钟”消息,一方面传递星巴克咖啡文化,另一方面也引导更多用户安装App抢“限时折扣”,逐步促成线下消费。此外,北京汽车品牌旗舰店落户腾讯汽车商城,通过线上阶段性活动引导用户参与购车,1月内为线下经销商带来1200份订单。

在网络视频方面,腾讯在打造大剧主流收拾平台的同时,还积极打造精品化原创内容,出品了《大牌驾到》、《爱呀,幸福男女》等受到用户和广告主青睐的自制节目。目前,腾讯视频的英美剧及好莱坞频道精准锁定高端人群,拥有特定的用户群和持续关注度。据了解,排名前十的英剧中,腾讯视频独占七部,超过27.7%的中国网民首选腾讯视频观看英剧,排名第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腾讯视频有100多部剧播放量过亿。

智变革:广告主开启智能营销

视频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营销等众多营销手段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怎样跟随行业发展变革,挖掘更加智能的营销方式带来收益是广告主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品牌营销的智能变革路上,社会化视频为品牌理念的广泛传播和品牌故事的深入沟通搭建了一个桥梁。移动互联、社会化媒体与视频的结合帮助品牌和用户更紧密地在一起,通过跨屏营销为用户创造了更丰富的品牌感知。韩志杰表示,腾讯视频V+平台为众多品牌提供了“资讯平台+互动产品+社交传播”的解决方案,从“宝洁奥运父母会”的冠名合作到三九感冒灵冠名的“爱呀,幸福男女”自制节目引发的用户情感共鸣都可以看出,社会化视频在品牌营销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影响力。

第8篇

也许是你常浏览的那家门户网站的展示广告,也许是微博上你关注的企业微博、热门话题甚至你某个好友的分享推荐,也许是你在百度搜索出来的结果,也许是你看网络视频前难以跳过的那几十秒广告,也许是你在淘宝时被推荐的“猜你可能感兴趣”商品……你是否感到吃惊,网络营销竟是如此无孔不入,遍布互联网的角落。

1997年IBM在Chinabyte上投放了中国第一个网络广告,价格为3000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自此开始,中国互联网广告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03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突破10亿元大关,据预测201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2015年互联网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媒体。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变革

互联网营销迅速发展,与其说是互联网技术变革的驱动,不如说是源自消费者的变化。由于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尤其是80后、90后与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消费者,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购买习惯、娱乐方式都深受网络影响,因此,企业的营销行为也随之变化。广告主的诉求变了,广告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随之发生改变。

“这其实是广告公司、广告主与消费者沟通形式的变化。”聚胜万合(MediaV)创始人兼CEO杨炯纬说,“因此,我们获取客户的方式,与客户沟通的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背后就是技术驱动、产品驱动、数据驱动。”

11月6日,由聚胜万合MediaV、艾瑞咨询集团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营销产品发展论坛在上海浦东举行。论坛邀请互联网营销专业人士,以开放的心态探讨互联网营销产品的定位,关注网络营销带给用户的体验和价值,以及如何以技术驱动中国互联网营销产品的创新步伐,推出更有效的互联网营销产品。

新浪市场部、商业频道运营部、地方站业务部总经理葛景栋指出,企业微博在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好用户沟通,这需要运用很多营销工具,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微博管理工具协助自己运营微博,从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链。除了第三方提供的工具,新浪微博也提供手机端植入广告、“粉丝头条”等多种广告产品,供企业选择。

PPTV网络电视、PPLIVE聚力传媒公司CEO陶闯表示,现在PPTV网络电视作为媒体,不仅要做内容、做销售,还要与广告主交流,希望一些专业性的第三方公司能够打通互联网广告的产业链,使媒体、广告公司、广告技术公司等各有专攻,优化产业链。

互联网营销并非简单地把广告投放到网络上,而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更精准、更高效地营销。早在19世纪,美国费城商人约翰·华纳梅克就发牢骚说:“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了,可问题是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但是这个问题到了21世纪依然存在。对于很多品牌广告主而言,长期以来的一个困扰是无法准确找到广告投放的目标受众,只能购买相应媒体的方法覆盖到媒体背后的具有某些特征的人群。

随着广告交易平台的出现,互联网广告开始向更精准、更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国内淘宝TANX、谷歌Ad Exchange等广告交易平台以开放性汇聚了大量的互联网媒体、广告网络资源,逐渐成为超大规模的互联网流量集散中心。在广告交易平台模式下,广告主可以直接面对受众,不同媒体的差异性被削弱,有利于广告主更精准地找到目标受众,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受众覆盖面。

但是对于互联网广告而言,面对如此庞大的流量,要想更高效地找到目标受众,还要制定传播策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竞购目标受众,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需要在投放技术、用户数据、营销经验等方面有一定的实力。而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更关心广告投放效果,以及如何适应营销变化,如何享受营销变化带来的好处。

互联网广告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广告从最初几种尺寸的图片广告,逐渐派生出动态图片、FLASH、视频等多种形式广告。广告的购买方式也从最初的媒体购买,到广告网络乃至广告交易平台。面对如此之多的互联网广告购买渠道和层出不穷的广告形式,广告主面临选择的困难,也过度消耗了受众的注意力。因此,推出功能齐全、操作简易、界面美观的营销产品,成为网络媒体、企业、广告服务商共同追求的目标。

技术、数据、产品驱动的精准营销

成立于2009年的聚胜万合(Media V)是一家专业从事网络营销及数字营销的专业广告技术和服务机构。杨炯纬用一句类似三字经的“大白话”,概括Media V的营销体系,即“找到人,找对人,说对话,出对价”。

找到人,是指运用数据分析,跟踪用户行为,从而能够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推广渠道接近用户。

找对人,是指在这些渠道中如何找到合适的受众。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的流动性,流动性越大,可利用的资源越多,就越有可能挑选到合适的目标受众。

说对话,是指找到这些受众以后,如何能够让广告创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传递正确的信息。过去的营销可能是一个创意对应所有的客户,而当营销进入精准化时代,企业要与客户做一对一的沟通,对不同的客户讲他们最爱听的话。对此,Media V有个性化互动创意功能,每个创意都是实时生成的。

出对价,是指让广告主的出价与价值相符。在广告投放的过程中,广告主要知道每次曝光、每次点击的真实价值,进而更好地把握广告投放。与国内DSP通常按CPC买、按CPM卖不同,Media V是按CPA买、按CPC卖,其中有一个转换风险,就是对CPA的点击预测要十分准确,而CPA预测模型正是Media V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技术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能够承受这样的风险,这也是我们对自己技术的信心。”杨炯纬始终强调技术驱动,“除了一个取决于外在的流动性,其他三个都取决于数据和技术,因此我认为精准营销是技术驱动、数据驱动、平台驱动。”

围绕以上四个象限,Media V形成了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产品矩阵:聚品广告平台、聚效广告平台和聚合分析平台。

MediaV聚品广告平台针对以精准营销为诉求的大中型企业,运用定向技术,帮助企业在其拥有的优质媒体中找到目标受众,并通过定向的数据积累逐渐优化结果。广告主可以通过聚品广告平台购买门户等网站的优质广告资源,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行为特征从每天超过3亿的UV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受众。

聚效广告平台是针对效果导向型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自助式广告竞价平台。通过整合34万个媒体、共18亿的海量展现,覆盖95%的中国网民,满足企业的全网营销需求。广告主通过性别、地域、兴趣、时间等维度的自助定向,寻找目标受众。同时,由于不同的目标受众有差异性,相应的广告创意也要个性化,聚效广告平台提供相应的广告创意生成工具,根据每一个潜在客户的浏览内容、习惯和喜好,自动、即时生成个性化的广告创意,帮助广告主完成自助式的广告投放。

在整个产业生态中,广告服务商、广告交易平台、媒体等构成了完整的精准广告投放环节。除此之外,还要有相应的广告投放监测、分析工具帮助广告主改进和优化广告投放。对于客户的数据管理、订单管理等则需要BI系统。MediaV通过专业的商业数据分析系统—聚合分析平台,将两者融合,形成了从广告投放到数据监测、分析、管理的营销服务系统。

第9篇

关键词 广播电视;应用;深化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0-0069-01

1 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特性

在信息化时代,广播电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海量信息的传递和传播效果上追求先进性和全面性,要求广播电视搭建网络系统平台。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可以丰富广播电视传播的有效性和全面性,还能丰富广播电视的功能优势,实现跨时空、跨地区信号传输,也是促使广播电视事业向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广播电视事业推进网络化,还可以实现交互式的信息传播,完善广播电视的节目质量和提升收视率,丰富播出手段,吸引大量受众人群,不断改进传统的播出模式,更利于广播电视事业向着健康的先进的方向发展。

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事业中的推广与应用,并非一劳永逸的工作,因为网络技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变更与优化,而优化的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广播电视事业传播的快速化和优质化,还能给各级企事业单位:如学校、企业、政府等提供优质的接入资源。另外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还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

2 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创新的意义

2.1 海量信息传递的需求

在当前在信息化的时代,广播电视若要适应其发展要求,就要在信息传递和传播效果上可以始终保持先进性和全面性。而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不仅可以提升广播电视传播的有效性和全面性,还能提高广播电视的功能优势,使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能够适应智能化发展趋势。

2.2 使网络电视播出形式丰富多彩

创新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在电视节目播出方面,可以有效提升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增加播出手段,替换传统的播出模式,可以更加吸引广大用户,有利于广播电视事业向着健康先进的方向发展。

2.3 促使电视事业传播的优质化

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够实现广播电视事业传播的优质化,网络技术的更新,能够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从网络的层面上来说,能够保障节目的运行安全。

3 广播电视网络的应用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广播电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海量信息的传递和传播效果上追求先进性和全面性,要求广播电视搭建新型网络系统平台。新型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可以丰富广播电视传播的有效性和全面性,还能丰富广播电视的功能优势,实现跨时空、跨地区信号传输,也是促使广播电视事业向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广播电视事业推进网络化,还可以实现交互式的信息传播,完善广播电视的节目质量和提升收视率,丰富播出手段,吸引大量受众人群,不断改进传统的播出模式,更利于广播电视事业向着健康的先进的方向发展。

新型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事业中的推广与应用,并非一劳永逸的工作,因为网络技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变更与优化,而优化的新型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广播电视事业传播的快速化和优质化,还能给各级企事业单位:如学校、企业、政府等提供优质的接入资源。另外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还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从网络的层面上来说,能够保障节目的运行安全,另外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可以保障广播电视在传输过程中实现监控的自动化以及普及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广播电视网络管理系统的及时更新与维护。

4 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深化

在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整体建设中,首先要考虑到电视网络建设的内容及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就是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性价比、灵活性,以及配套设施的可扩展性等。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其他不同,他的数据、音频、影像及成像信息的应用要求需要足够强大的宽带平台的支撑,因此,在整个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就要求必须融入最新型的网络技术和最完善的设备以及最新的产品,这样才能符合网络电视的发展要求,确保整个系统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1)在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中,通过应用新型组网技术可以使网络系统维持在高效、先进的状态。 众多周知,广播电视台的网络体统不同与别处的原因,在于视频信息、数据和语音需要有足够的带宽来满足的各自的需求,而各个广播电视台的业务性质决定了各自的需求。采用最新的产品一定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2)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广播电视的需要,广播电视网络技术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若要达到提升信号传输速度的目的,就要对网络技术整体结构和模式进行提升,这样也能达提高网络客户端音频的直观效果,通过对网络技术整体结构和模式的改进,使数据得到强化,可以完善电视网络的服务质量,使整个服务朝向更好的全面性发展。

3)在广播电视网络的优化与创新的同时,应该依靠整个网络系统的现状,不仅仅是扩大内存及容量,这样是解决不了我国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的,这样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无效的措施,所带来的只能是资金投入的很多,却达不到应该有的成效及效果。我们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及网络信息技术,例如:数字信息技术,光前通信技术,交互式技术等高科技的现代化技术,在解决时空限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扩大传播范围,扩充媒介,提升传播效率,客服传统传播模式的劣势及弱点,达到改变传播形式提升整体效益。

4)在创新的同时,要结合当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利用多种形式和技术相融合,不断扩大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全面化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完善广播电视网络的不同波段,频段的覆盖程度,达到全面系统性覆盖的效果。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官博电视覆盖率已经达到大幅度的提高,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与融合,未来时代的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会更加强大,覆盖率也会逐渐增强,最终达到全国,全球,乃至全世界的覆盖,这是一个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势不可挡的。因此,在创新的同时,也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与创新,在管理上也要不断的突破。

5 结论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得到不断提升与发展,各个行业飞速发展,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网络要及时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与电视技术的结合是网络技术发展必经之路,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系统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才能符合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春雪.浅论广播电视中的数字微波传输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1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