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8 10:33: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第1篇

关键词:国防;经济建设;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55-01

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到新时期和新阶段,加强国防经济建设,通过准确制定战略视野上的发展规划,突破以往发展上的模式桎梏和定位模糊化,不断建立起新的国防经济建设发展机制,才能实现我国国防经济建设发展的良性与可持续,为国防经济体系建设助力,也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国防经济概述

国防经济是经济和军事相互深化结合而成的,其以军事和经济为基础,是国家在建设国防体系当中必然会形成的国防与经济要素的矛盾关系,包括国防经济内部部门间的矛盾关系[1]。国防经济既牵涉军事领域的矛盾,又联系着经济方面的矛盾,是完成国防力量体系搭建当中牵涉的各种经济关系群。随着国家国防建设的不断加强,国防经济实力的提升越来越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加强国防经济建设也成为国防力量和国家安全力量的重要保障。

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一)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资金保障

国防建设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化军队的建立和完善。随着国防现代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军队建设对于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物资、机械和信息设备等有着高资金消耗的特点,在不断强化军队建设的过程中,加快实现军队机械化和信息化,就需要更加庞大的资金作为支撑和保障。而国防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即政府的财政支出,只有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实现经济总量的提升,才能保障财政收入的增多以及国防建设拨款的增多。因此,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是进一步实现国防建设水平、推动国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二)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

现代化的国防对于纯军事性技术的要求相对没有以往那么高,而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则在不断提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也就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方面为技术研发创造了相对开放和稳定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为技术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条件,让技术的实践应用效率与质量均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国防建设在技术上对于经济建设的依赖性将较以往更加突出。

(三)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充足人力资源

国防建设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在高精尖人才的需求方面也就更加突出。除了军队建设之外,国防体系支持力量的形成也需要更加多元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这不是仅依靠政府政策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国民经济水平相应得到提升才能在国民教育和国防支持力量打造方面得到充足的保障。国民教育在国防和军事方面的经济基础足够稳固,相应的教育水平提升才能得以实现,人才队伍的有效培养和建设也才能得以实现。

三、中国国防经济建设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建立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机制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相辅相成,要想实现国防建设,就必须首先保证经济建设的稳定繁荣,而要想推动经济建设,就必须以国防建设作为基础补充。在关注国防经济建O创新发展道路时,就应当充分肯定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在建立协调发展机制的目标上不断努力。一方面,应当注重平战结合和军民结合;另一方面,则应努力协调好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防发展战略,使得经济建设能够以国防建设为支持,也能够在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反哺国防建设。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使得中国国防经济建设既在经济基础上更加稳固,又在国防水平突破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二)技术创新下带动国防经济制度上的创新

国防经济建设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在发展道路和发展成果上取得创新,就应当在制度上进行创新。我国国防经济制度创新在以往多通过直接的制度创新得以实现,这往往只停留在制度表层,并不能实现制度本身的根本性改变,改革效果不佳,对于国防经济制度以后的创新突破也并没有实质上的贡献[2]。而实现技术创新,并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带动国防经济制度创新,能够不断为国防经济制度的创新提供结构优化的巨大可能,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中,技术创新能够给国防经济制度创新带来新的思路,在创新的道路和途径上也更加多元和有效,是有着深远的良性带动作用的。

(三)国防经济人才培养和国防经济法规建设

人才队伍是国防经济建设的一大基础之一,要想实现国防经济建设上的创新突破,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量,提高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综合素质水平。一方面,应当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军队培养和国民教育培养并行的良好模式,培养出多元化的复合型军事人才;另一方面,创新人才的发展模式和用人机制,依据市场经济和实际战斗力标准为要求,实现人才队伍的优胜劣汰,打造强化的国防人才培养和应用机制。同时,加强国防经济法规建设,一方面要强化国防经济法学研究,为国防经济法规建设制定更加完善和科学的建设目标与规划[3];另一方面充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制建设经验,使得国防经济建设更加规范、秩序发展,最大限度保障国防经济建设拥有配套的法规体系防护。

第2篇

(一)国防建设必须依赖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前提

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则是政治作为阶级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根源。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也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国民经济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物资和优秀人才,能够有效地改善国防设施,更新武器装备,加大国防科技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国防力量。

(二)经济建设所必须的安定的国内外环境来自国防实力的增强和发展,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证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有国家就要有国防。同志曾说:“一个巩固的国防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纵观历史,一国的强盛莫过于一个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如果国家的国防实力不强,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把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经济建设视为国家的基本利益,而国防建设是保障三者的先决条件。

(三)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马克思说过,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开路先锋作用,对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加强国防建设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国防建设分娩出来的高新技术能促进经济革命。

可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服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国情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选择适当的比例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创新

(一)定位创新:富国和强军统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富国与强军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初期,强调军队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加快中国特色军革”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标志着追求“富国”和“强军”新目标的统一。

“富国”与“强军”二者不可偏废的定位创新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有关原则和方针,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均衡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体现了统筹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具备了强军的经济基础后,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保持经济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一种和平年代的常态表达,被写入十七大报告并非空穴来风。

(二)成效创新:质量与效益统一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积极推进“加快中国特色军革”,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打赢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战争。我国军革的成效要实现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成效创新来自于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尤其是武器装备采购体制的变革。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6年为军品市场探索阶段,确认了军品作为市场客体的商品属性问题;从1987—1997年为军品市场的初步建立阶段,确立了军品研制者和军品使用者作为市场供求主体的地位;从1998年后为军品市场逐步发育走向完善阶段,逐步确认总装部的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五大总公司改组为十大集团公司,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作,逐步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有效市场供给主体。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从武器采购体制来说,形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有效分割,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军费。国防科技工业也跻身市场化的行列,武器采购体制的发展顺应了市场体制的要求。

(三)科技创新:军用与民用统一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用与民用统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军用与民用统一的实质,在于将军事工业内部剩余产能在民用领域充分释放,将领先技术向民用领域合理转移。

1.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完善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相对于军工市场有限份额,民品市场空间巨大,二者结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我国的生产和技术资源,增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军民统一是实现军用和民用两个领域相得益彰的有效手段。

2.军用与民用统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统筹考虑军需民用、平战衔接,可以使平时的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发展比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3.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建立和完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

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三、科学统筹,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论述在充分肯定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应该遵循的指导方针。

(一)要谋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内在统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要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来看,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既是富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构筑国家的安全盾牌,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正确选择。

(三)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资源配置

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只有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强军才有可靠的支撑。

总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从这一高度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支能够有效地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强大国防力量。

第3篇

【关键词】国防经济 发展方式 军民融合 扩大内需

国防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防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发展变革要受到同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对于国防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因此,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国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当前中国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新形势下国防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调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提供了历史性战略机遇。

需求结构转变为提升国防经济的发展质量提供了巨大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内需不足,主要与人们收入较低且增幅较慢,公共产品短缺,国民收入分配向行政支出投入倾斜过多有关。因此,适应需求结构转变,增强国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有助于弥补国内消费、投资需求的不足。

国防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扩大公共投资需求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这个领域的投资可以帮助政府扩大国内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弥补国内消费、投资不足,拉动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调整将不断推动政府投资向关系国家安全及国民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倾斜,从而保障国防经济发展所需;国防经济的发展成果反过来又将进一步补充国内投资、消费需求的不足,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按照适度扩大内需的要求,逐步改善军队的福利待遇及各项配套标准,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从而提高军队的内需,进而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国内需求和消费,推动国家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就业角度看,军队和国防经济部门以及为其服务的各部门是社会就业渠道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防经济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从而间接增加社会消费需求。国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国防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整体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产业结构转变为国防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拓宽了渠道

我国长期存在着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产业结构转变发出了国家要加大力度优化工业结构和加速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信号,这为改善国防工业现状和进一步推进军队社会化保障提供了战略机遇。

目前我国国防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军队后勤的规模和摊子依然较大。现代战争要求军队不仅仅要依靠技术优势,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强有力的统筹配合能力,这种强有力的配合能力就包含了各个系统之间的配合和军民配合。军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应集中精力提高战斗力,减少社会事务参与度。因此,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承担军队的社会化事务将成为提升国防经济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军队社会化保障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企业有能力、有条件参与到军队的社会化事务中去,企业利用自身的社会化优势为军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反过来,企业也在参与军队的保障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促使国防经济与国家经济相互进行能量交换的幅度不断加大,这为军队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保障拓宽了渠道,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逐步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要素结构转变为国防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增加物质要素投入及劳动力投入,经济发展多以高耗能、劳动密集为主,而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其结果是导致了物质资源消耗大、综合利用率低和环境成本高等问题。

国防建设资源的有限性,迫使国防经济发展选择技术含量更高的模式。优化配置要素结构,减少国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和人力投入,走科技进步的发展道路是国防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国防经济的发展应该借助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调整发展过程中的要素配比,加大在科技发展及人力资本储备方面的投入,在技术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人力资本上加大对于社会人才的引进,促进国防经济的转型。

国防科技进步有助于促进国防经济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丰富的国防人力资源可增进国防经济活动中的有效投入,提高国防经济效益。因此,国防技术的进步和国防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将为实现国防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奠定技术和人力基础。

切实推动国防经济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上,理论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其过程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军民结合强调“结合”,寓军于民强调“纳入”,军民融合则强调二者要合成为统一的整体。

国防建设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撑,这种支撑不仅仅体现在财力上,还体现在对于国防建设的技术和人力支持上。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日益突出,其主要优势在于长期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人力资本和先进技术。

由于国防经济的特殊性,在获得国外先进技术上会有一定的限制,而民营经济则在这方面受限较少,他们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发展经验,逐步摸索出一整套的科研技术和管理模式。这些技术和模式是经过社会长期考验的,是经过长期积累得来的,对于国防经济的发展是很有裨益的。国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可以从民营经济中汲取这些技术,对于国防经济发展及国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民营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尤其是一些大型民营企业,他们所积累的人力资本是巨大的。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方式不同于国防经济部门,他们的人力资本积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身发展过程的沉积,是经过市场考验的。在国防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融合过程中,国防经济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人力资本,作为自身发展的外部保障,从而实现军民人力资本的融合和共享。

军民融合可以是“民”参与到军中去,也可以是军参与到“民”中去。国防经济发展多样化、社会化,可以让一些有能力、有资源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国防建设中去,也可以让国防经济部门参与到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双方共赢,促进军民的充分融合,促进国防经济的健康发展。

积极引导国防经济从“单向式”发展向“循环式”发展。过去的国防经济建设方式是单向性的,不具有重复利用性,其结果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国防工业领域。国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注意环保节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在国防经济领域,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引导国防经济从“单向式”发展向“循环式”发展转变,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可以相对减少资源消耗量,提高国防经济效益。

立足核心能力建设,不断推动国防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整体形势面临多种安全威胁,其来源是复杂的,涉及多个领域,并不断增加和演变。在这种形势下,国防经济发展踌躇于“基于能力”还是“基于威胁”的现实选择。前者把能力放在首位,强调以强大的能力来应对一切威胁;后者把威胁放在首位,强调针对具体威胁来准备能力加以应对。“多种安全威胁”要求变换安全思维,以强大的“多用”、“多能”国防建设能力应万变、保安全,首先生成应对最紧迫、最主要威胁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国防建设的全面能力,在不断缩减国防经济规模的同时,始终保证国防经济核心能力建设。新形势下,为更加有效地配置有限国防资源,国防经济发展应逐步向动员潜力型转变。在以“应战”为主要任务时,国防经济建设主要应对战争,其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而在面对多种战争威胁时,各种环境已经变化,原有的应战国防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国防建设需要,甚至会造成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国防建设的效率下降,减弱国防经济发展的力量,从而致使国防力量减弱,无法应对多重威胁。因此,在多重安全威胁下国防经济建设重点应在于其应对战争威胁的动员能力上,即建设潜在国防力量。所谓潜在国防力量从本质上讲就是指在战时可以迅速有效动用的,用于国家防卫的各种力量。这种力量应该是在和平时期建设并培育的,这样才能在发生战争时,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起足以应付威胁的国防力量。应该将建设潜在国防力量提高到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建设快速高效的国防动员,以保证国防潜力向国防实力的成功转化。

第4篇

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既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园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民产业基地,它是在满足国防军队建设需求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摆脱传统的国防和经济社会环境平台和运行机制束缚,在一定区域内围绕军地双方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形成的以军民融合为特征、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引领示范为导向,军民在生产生活服务等领域全方位高度融合的新型经济主体,是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更高阶段。

(一)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革的迅猛发展,军民融合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不再只是简单产品层面上的“民”或“民转军”。军民融合的层次由军地双方的协商式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制度式结合,提出建立军民融合式国家规划计划体系、体制机制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军民融合的范围由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军民融合的程度由军民行业的“板块式”对接深化到了融为一体的“无缝式”对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①”。

建设发展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适应新时期军民融合式发展特点和要求,在产业链集成、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服务等层面上实现具有全价值链体系特征的“军为民用”和“民为军用”,是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多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

(二)产业化发展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和抓手

军民融合产业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和依托,通过军、民领域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所形成的产业,主要涉及产品结构、技术、工艺相通或相近的电子、机械、汽车、新材料、核能、航天、航空、船舶等产业领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构成国防科技工业新增长点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多为技术优势产业;另一类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柱民品产业,多为规模优势产业。

自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开发区“硅谷”开始,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均采取多种措施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的集群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军民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军民融合类园区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

(三)创新驱动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我国已进入一个必须更多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自主创新也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破除“自给自足”、“自我发展”的观念,树立统筹建设、开放式发展理念;要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克服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上障碍,建立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规范;要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摒弃国防建设不计成本、封闭发展的模式,推行成本效益和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要实现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现存的技术、生产、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军地壁垒,形成军民各领域协调发展、逐步深入融合的良好格局。

二、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现状

我国已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借助不同体系,探索形成了一些可行的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军民结合示范基地”模式。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了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3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

二是“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模式。1998年以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甘肃等地批准建设了一批涉及野营装具、粮食及主食加工、食品与配餐制作配送、药品及医疗器械、成品油、工程机械、抢险装备、特种材料等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

三是“产业基地或园区”模式。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一些省市也在推动军工企业及其配套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培育和探索性发展。一些省市依托地方上现有的军工资源,在当地军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规划建设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或园区。如西安市2006年以来相继建立了西安军民两用光机电技术产业示范园、西安军民两用电子元器件技术产业示范园等多个示范园等。

四是“战略合作协议”模式。一是军地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11年7月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达成军民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军民融合平台,携手推进军地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供应采购、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二是省部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07年12月天津市政府与原国防科工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滨海新区建立“滨海新区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实施一批重大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

三、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或保障基地建设呈现出军工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保障政策配套、国家有关部门协调支持等突出特点和示范效应,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国家层面上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因而军队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客观上难以对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总体协调、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督。园区建设都是以工信部、发改委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军队有关部门、军工集团以及地方政府等为主导,分系统并独立分散建立。军民融合类园区在总体目标、建设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还没有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之相互衔接,缺乏总体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法规制度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

时至今日我国依然还没有一部规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已有的一些政策法规内容也己经不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如 1988年颁发、至今仍然生效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类公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军民融合产业链是指相互关联的军民科技企业、公共机构等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地理位置的集中,形成一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有机体。然而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并不高,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如何促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按照产业链聚集企业,是政府在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健全,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在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力度和手段有限,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协会、技术成果交流平台、金融担保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等促进园区内军民创新要素充分融合的服务体系还亟须进一步完善。

四、新时期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顶层设计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突出目标任务的军地衔接。要着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双赢共进,坚持做到示范区建设与军事斗争准备发展相适应、与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相适应。二是突出规划计划的军地对接。在整体层面上,实现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军队战备计划和战场建设规划对接;在重点领域内,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建设规划对接。三是突出发展布局的军地兼顾。在充分尊重区域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本底条件的前提下,要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满足国防军事保障服务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合理确定示范区建设空间布局。四是突出实施过程的军地协调。加强军地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建设,确保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军地双方能够主动、及时、有效的对接,从而实现军队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动态衔接。

(二)协调资源配置,更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军民融合的发展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首先,军民融合包含了所有经济主体。军事领域既包括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也包括军事人才培养、军队保障以及基础建设等诸多领域;民用领域也不单指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而是包括具有多种经济成份的所有企业。其次,军民之间的流动具有双向性。既包括军事领域的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地方流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也包括地方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军队流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

因此,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要以市场为基本平台,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入式发展,使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向国防建设聚集,使国防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溢出。最终,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自主调节,整合军地各方资源优势,打破军地壁垒、军民界限,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份投入、多重收益”的良性格局。

(三)提升产业能力,促进军地经济一体化转型升级

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涵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六大行业,目前国资委所属的十大军工集团拥有数十万科研人员,已自主研制了多项先进武器装备。国防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也为它向民用转移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在推进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许多非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相当多的军工企业,但由于受观念、政策、制度、标准等方面的限制,这部分宝贵资源在军工产业发展中尚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示范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突破思想和制度,逐渐消除民、民参军的各种壁垒,促进统一的军民融合型产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完善工作机制,消除军民融合的体制

一是成立军地双方共同参与的示范区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示范区内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进行指导,就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军地高层联席、重大问题会商、情况通报、定期走访、联合办公等工作制度。三是军队经过充分评估和论证后提出示范区建设中有关军事科研生产、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军队人才培养、军队后勤保障等需求,地方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主动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当中。四是整合利用国家和军队资源,形成军建民用、民建军用、共建共用的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政策法规,实现制度保障型发展

政策制度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基本保障,是确保军民融合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和行为准则。过去颁布的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已经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和不衔接性,必须尽快补充或调整。

一是制定新的法规,国家层面须加快《军民融合促进法》的制订和实施,二是根据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新的实践修订已有的法规政策,包括在装备研制生产、国防交通、人民防空、物资储备、国防设施与资产、产品和服务等领域现有法规制度中增加军民融合相关内容等;三是在企业法、金融法、基本建设法、交通法、投资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中充实军民融合的内容条款,体现军民融合的需要。把国防专门法规与经济社会法规协调起来,逐步形成有利于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保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规范运行。

注:

第5篇

【关键词】人民防空;房地产;关系

一、引言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人民防空在我国国防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同样,作为我国产业结构中的一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稀缺的空间资源。此时,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就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人民防空概述及实施的必要性

(一)人民防空概述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所采取的防御行为。它是现代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土防空、野战防空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国家防空体系[2]。

(二)我国人防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人民防空主要通过构筑人民防空工程实现其国家防御的目的。人民防空工程,简称“人防工程”,是为防空要求而修建的地下或半地下防护建筑物。现阶段,我国人防工程的构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单独修建的专门性地下防护建筑物;另一种是依托地面建筑修建的平时用于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战时用于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地下建筑物。

(三)人防工程的重要性

战时,人防工程能够有效保存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平时,人防工程的直接防御作用虽然减弱,但其重要性仍不容忽视。第一,人防工程能够提高保存军事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能力,战备效益和防护效益明显;第二,人防工程能够兼顾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人防工程还具备节省城市建设用地、疏导交通、控制噪音和增加就业机会等综合效益。因此,即使是在和平年代,开展人防工程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和经济社会意义。

三、房地产业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一)房地产的概念

房地产,即房产和地产的总称,是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二)房地产业的现状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打破房地产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在带动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经济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房地产经济的重要作用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房地产在促进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其他行业如金融、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以及经纪、会展等的联动发展,既有对房地产经济做出的直接贡献,也对相关行业经济做出的间接贡献;其次,作为高附加值行业,房地产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其不仅带动了房地产的住房消费,还带动了诸如学习、健身、娱乐等方面的生活消费;再次,房地产为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最后,房地产还解决了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四、人民防空与房地产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防空以其国家防御目的和战备效益位居于国家防空体系中,战略意义明显。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手。可以说,由于性质和目的的不同,人防和房地产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多样化、多元化、多角度、多维度的社会体系正在形成,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文化的社会事务不断融合,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样面临着相互融合的挑战。

一方面,人防与房地产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冲突。人民防空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具有一定的非经济属性。而房地产是产业结构中的一种,属于国民经济的范畴,在符合相关行业政策的基础上,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属性。因此,在价值取向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另一方面,人防与房地产的价值冲突并非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是相互统一和谐发展的。这种统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及配套法规的相关规定,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国家鼓励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同时指出,防空地下室应在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战备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此,人民防空具备了与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法律基础。

其二,人民防空同时具备与房地产经济协调统一的现实依据,具体表现在:第一,既有人防设施的房地产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商业用途得以盘活。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早期单独修建的人防工程已经越来越居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而中心地带往往都是城市经济的核心聚集区,土地开发利用的价值极高。在地上空间资源越发紧张的同时,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开发建设越来越依赖于稀缺的地下空间资源。此时,可以将房地产经济引入人防工程,在保证防御功能的同时,对人防工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开发。目前,许多城市的人防商场已经成为人防与地产经济结合的样板,如长春火车站前地下人防商场等。第二,新建民用建筑可以与人防工程进行有机结合。我国新建民用建筑在建设规划时,都会设计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因此,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除个别因地质、地形等原因不宜修建的,或者规定应建面积小于民用建筑地面首层建筑面积的,需缴纳易地建设费的情况外,房地产开发都建设了符合人防要求的地下建筑。除此之外,城市的地下商业区、地下停车场和地下交通干线等工程也都兼顾了人民防空的需要。

可以说,人防与房地产经济的和谐发展既具备较强的法律依据,又具备可操作的现实基础。从有利于人防建设的角度来说,人防与房地产业的结合在提升地产经济的同时,也保证了人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

五、结论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元素,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防与房地产虽然呈现出一定的价值冲突,但二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可以同时兼顾有机结合的。一方面,既有人防设施的地产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商业用途得以盘活。另一方面,新建民用建筑可以与人防工程进行有机结合,在保证防御功能的同时,兼顾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和地下交通干线等商业用途。

参考文献

[1] 黄玉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防空防灾规划建设思考和探讨[J]. 广西城镇建设. 2011(9): 74-77.

第6篇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实现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领域做好国防动员准备的重要措施。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是国防经济动员的前提,是军民融合的基础,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保障。在军事行政法上,加强国防动员关于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法制建设,是实现国防动员法制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基础设施的基本定义

基础设施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十分宽泛的概念,最早用于军事领域,称为“军事基础设施”,二战后西方国家将这一概念广泛用于军事研究范畴。西方部分国家的词典对基础设施有如下的定义。(1)《美国传统词典》:基础设施是一个社会或团体发挥作用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的设备、服务和装置,比如交通和运输系统、水和能源管道以及学校、邮局、监狱等公共机构。(2)《RANDOMHOUSE全文词典》:服务于国家、城市或区域的基本的设施和系统,比如交通运输、发电站和学校。此外,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对于基础实施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基础设施是永久性的成套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共同需要的服务。它的种类繁多,其中占主体的经济基础设施主要有公共设施: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和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管道煤气等;公共工程:公路、大坝和灌溉、排水用的渠道工程等;其他交通部门:铁路、城市内交通、港口、航道以及机场等。本文主要分析研究能够搭载国防功能的国家基础设施,属于狭义的基础实施,是指受益可惠及全国、大都由中央投资(部分项目要求地方有配套资金)、隶属中央有关部门管辖的基础设施项目,且在建设中能够做到贯彻国防功能,通过一定的动员可以转为军用或军民两用的基础设施,其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水利建设、信息产业、能源建设、原材料重大建设项目、高新技术开发建设项目以及与国防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二、国家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的现实意义

1.在平时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动员的需要。现代信息产业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以往传统机械化战争的作战模式,作战时间短、强度高、消耗大的特点,对现代战争提出了更高的动员要求。迟浩田说过:动员,战争之要,国之大事。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搭载国防功能,是国家平时积蓄国防动员潜力,战时快速高效地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物质保障基础,也是实现有限资源合理配置、寓军于民的重要方式。

2.实现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很大,这对在平时经济建设中实现国防动员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期。但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收益慢等特点,只有在建设中使其搭载国防功能,做到军民融合、寓军于民,避免以后为搭载国防功能的重复建设或改建,才能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进而使我国的国防动员建设迈入新起点、实现新突破。

3.促进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现实需求。国家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是国防动员建设贯穿“军民融合、寓军于民”方针,走平战结合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在经济建设发展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国防效益,提高平战转化速度和战时动员能力,实现国防动员的“转换器”和“倍增器”作用。从经济上说,既避免了重复投资和浪费,又可利用国防技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国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互为裨益的双赢。

三、我国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法律制度现状

1.法规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为部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搭载国防功能建设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缺少法规制约措施。如,就民用机场建设来说,民航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到底有哪些任务,该建立完善哪些设施,都没有明确要求。由于项目、标准都不够明确,致使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设计、立项审批、施工验收等工作上找不到具体政策法规依据,国防项目落实得不到保证。

2.没有相应的配套标准。主要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只规定具体的原则和笼统的要求,没有具体的相关配套标准。如,《国防交通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建设其他交通工程设施或者研制重要交通工具,应当兼顾国防建设的需要。从法律概念上来看,此条中的其他交通工程设施、重要交通工具的含义就模棱两可,就没有相应的法律含义,且现实中也没有相应的如何满足国防需求的技术标准。

3.部分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的法律制度缺失。如,缺乏信息领域基础建设搭载国防功能的相关规定。我国目前就信息方面的立法主要有《信息安全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没有就信息基础设施中搭载国防需求进行具体的明确,造成了国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建设上重复浪费。目前在执行上主要依据《国防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国家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制度。战略物资储备应当规模适度、储存安全、调用方便、定期更换,保障战时的需要。将信息基础设施归类为战略物资,造成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搭载国防需求根本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四、基础设施建设搭载国防功能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建立完备的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的法律系统

我国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法律法规体系应由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法律、法规、条例和规章组成。第一层次为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层次为法规,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基本建设贯彻国防要求规定》;第三层次为规章,可按照基础设施行业类别划分,用以规范基础设施行业内部贯彻国防要求的行为。如:可考虑制定《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明确各行为主体在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体系中的职能与权限,以及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的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赋予有关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决策委员会对编制规划的责任和权限,规定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规划修改和批准立项的程序。(2)规范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权。把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规划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和监督等纳入统一的法制轨道。(3)明确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监督机构的职责、权限、形式和要求,规定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以保证规划的正确执行。(4)规定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的法律责任,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法应该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力。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认真执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更改。(5)围绕《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法》还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条例,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完整配套的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的法律体系。例如:《道路交通贯彻国防要求条例》、《通信设施贯彻国防要求条例》、《港口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条例》等。

(二)完善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的军民兼容

技术标准化法律制度科学的、具备可操作性的国家标准是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的技术前提。这种技术标准不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制定贯彻国防要求的技术标准化法律制度既要考虑满足国防技术水平发展的要求,也要考虑民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承受能力;既要考虑未来军队作战的需要,也要考虑部队日常训练生活;既要处理平时保障与战时保障的关系,也要处理技术标准与经费可能的关系。特别是贯彻国防要求的技术标准要主动向民用标准靠拢,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民用基础设施的兼容性,又可以节省建设和维护的费用。为尽快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以及军民一体化发展的需求,避免我军各项技术标准与地方技术标准系统之间的互不兼容的情况,需要在研究国内外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化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军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国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标准化的总体规范。基础设施搭载国防功能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军民两方面的积极性,适应军事技术发展的需要,促进标准的科研、生产、使用中的军民结合,使军事技术标准与国家标准接轨,制定符合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技术标准化法律制度;同时,我们还应借鉴采用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和规范,既满足部分进口、引进武器装备的基础设施技术需求,又兼顾了战时因标准不统一带来的麻烦。另外,我们以往对技术标准的规定多是方向性的原则规定,下一步要将技术标准规范进行细化,满足不同类别的基础设施贯彻国防要求的技术标准需要。标准化规范的制定可由国务院基础设施主管部门、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和部队有关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各类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的技术标准化规范,形成完整、清晰和具体的贯彻国防要求的标准化规范。要明确军方参与规划和制定标准的部门,改变目前我国不同军事部门在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技术标准方面的意见不统一,导致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主管部门在不同军事部门意见之间摇摆、左右为难的现象。

第7篇

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站在这里,代表全县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的新兵发言,我深感十分荣幸和自豪!

首先,感谢领导们能给我们这个从军报国的机会,您们为此次征兵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保证输送了合格的兵源。在这里,我代表全体新兵战友向您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其次,感谢各位光荣的家属,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祖国的统一,不惜将自己养育近20载的儿子送入军营,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您们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值得每个人敬仰,您们是无私的、光荣的、伟大的。在这里,我也作为儿子向在座的各位妈妈、爸爸说一声“谢谢”。在这里,我代表全体新战友向您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更深切地感到“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的道理。国防力量的有无和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

我崇拜军人那奋不顾身、英勇顽强的气质,崇拜军人那青春洋溢的活力,崇拜军人那无尚的奉献;喜欢他们钢铁般的坚毅不拔,喜欢他们穿军装的帅气,喜欢他们走路的威严。

参军让我们感到自豪、也感到光荣!这不仅是我们个人的荣耀,也是家人的荣耀,更是咱们全县乡亲们的荣耀!因为有这个特别的机会让我们去学习锻炼;去保卫祖国,报效祖国,建功立业!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肩上更是担负着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建设祖国明天的重任。一个国家若没有强大的国防,又谈何经济的发展呢!所以,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国防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8篇

关键字国防产业生产要素增长结构

1国防产业的定义及其分类

1.1定义

国防产业是指相对民用产业而言,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家安全和军事需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国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公共产品的生产部门和国防建设中实现物和能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国防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战争准备的直接响应部分,其功能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为国防力量提供各类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上。国防产业作为军品生产能力属于国防资源范畴,作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产出机构又属于国防生产力范畴。国防产业履行着经济能向战争能的转换职能,是经济能向战争能转换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机器。我国的国防产业体系涵盖国民经济体系的各部门,在军事工业领域主要由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通信、信息、核工业、军械、军需等部门所组成。这些部门既是国防产业的主体,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具有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双重主体的特征,其产业结构代表了国防资源的结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中科技体系的结构走向。

国防产业不同于一般的民用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国防产业属于一种消耗性经济,其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只能是作为国防的消费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家安全和军事需要。第二,国防产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经济活动一般严格按计划进行,买卖双方是固定的,不允许自由买卖。第三,国防产业的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它关系到战斗的胜利和生命的安危。第四,国防产业的结构和规模随军事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第五,国防产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

1.2分类

国防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国防产业包括国防工业、国防农业、国防交通通讯业、国防建筑业。国防工业主要有兵器、航空、航天、电子、船舶、核及军需工业等部门,它直接为军队提供武器装备、被服、装具等,是国防生产的核心部门。国防农业是指为国防建设提供食物、衣着及其他生活用品的原料的农业生产,它是军队得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国防交通通讯业是指交通通讯业中用来保障军品生产和武装力量发挥作用的部分。国防交通通讯业具有同各方面联系的广泛性、产品的非实体性、军民通用性等特点。国防交通通讯业对战争的胜负起到重要作用,是军队作战的生命线。国防建筑业是指从事营房工程、筑城工程、海防工程、防空工程、二炮工程、通信工程、后方基地仓库工程、人防工程等施工任务的产业,它为保存军队有生力量和国家战争潜力提供重要条件,是国防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狭义的国防产业主要是指国防工业。国防工业是指其产品主要用于国防的工业部门,即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为军队或国家安全生产必需的武器装备和特殊用品而从事的经济生产活动。国防工业是寓于整个国民经济中为保障国防建设与战争需要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对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言都是必不可少。

2国防产业的增长源泉

2.1劳动力

按照政治经济学原理,劳动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并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在对物质资料进行再生产的同时,还不断地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不仅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还表现在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是生产诸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一种生产要素,担任着生产要素组织者的责任,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地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因此,劳动力是国防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产要素,对国防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资金

在现代生产中,复杂多样和大量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种生产要素之所以能有机地聚合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资金的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资金的规模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其自身的发展速度又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在我国的国防产业中,问题更为突出,我国发展国防产业的资金(国防费)几乎都是由国家支出的。由于“资源有限论”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可投入国防产业的资金是有限的。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防资金投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国防现代化建设将长期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资金在国防产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了。

2.3技术

技术是人类为了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创造的各种手段、方法、技巧和配方。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通过与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的紧密结合,深刻地改变着工业再生产的面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技术革命和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格局的改造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国防产业的发展过程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一个国家不失时机地调整国防资源结构,加快国防军工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这对于武器装备的更新、提升国防产业效率和增强军事抗衡能力都是极为必要的。此外,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高技术战争的时代,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运用,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大。这也充分证明了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2.4管理手段

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管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到,管理要素要按贡献进行分配。可见,管理作为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已经慢慢被人们所重视。一项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一个企业在相同的资金、人员和技术设备的投入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已经在很多活生生的案例中得到验证。但是,综观中国管理20多年的艰辛历程,原本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却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这一问题在国防产业的发展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将来国防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一定要重视管理手段这种无形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并力争使它的作用发挥到极点。2.5信息化改造

信息化改造的主要作用来自网络经济和网络技术的三方面功能:①技术基础的优化功能。信息不仅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而且具有影响全局的特点,此外,网络技术还提供了新型的知识载体。一切其他方面的技术,都可以借助于网络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能够使其作用发挥到极致。②知识存量的改造功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人大科学时代,各门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层出不穷,知识存量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地步,并且因人类独特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还在不断地扩张。由此可见,由于知识存量之大,只有使人们借助网络技术,才能迅速且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实现目标的信息,大大降低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改造成本和国防产业结构的改造难度。③创新能力的价值功能。网络经济实现了全球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然而网络经济并非就是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它的核心是在开放的条件下,通过信息为创新提供路径,使创新思维在信息支持下迅速产生成果。网络时代的到来,要加快国防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就是要突出信息技术的核心作用,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使国防产业的结构构成与网络时代的经济、技术要求相吻合,与高技术战争的有效供给目标相适应。

3优化国防产业增长结构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安全环境变得对我们更加有利,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题越来越被世人关注。但与此同时,在这一系列成绩与繁荣景象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新世纪初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优化国防产业增长结构、提升国防产业效率和增强军事抗衡能力,已成为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借鉴日本、德国、巴西等军事强国发展国防产业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优化我国国防产业增长结构。

3.1增加高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为国防产业提供高技术依托

国防产业既是国防建设的主体,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具有经济和国防双重主体的特征。因此,国防科技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家安全防卫的基石,可以说谁掌握了国防高科技,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一直坚持国防科技有步骤地发展。近年来,日本对军事科研的经费投入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据美国国防部发表的报告称,日本的国防科技发展势头强劲,在不少领域里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超过了美国。而我国的军费投入相对落后,中国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姜鲁鸣指出,1990年以来,中国国防经费总量虽然增加较快,到2003年底总额为1853亿元,约合224亿美元,仅占GDP的1.69%,比世界国防费占全球GDP平均2.6%的比重低了0.91%。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比如鼓励民间企业介入并开发同国防装备有关的高科技,把许多尖端的民用技术直接用于国防产业的生产,为国防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依托。

3.2注重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协调发展,采取寓军于民的政策

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经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优先发展国防经济可以刺激新的社会需求和经济活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样,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国防产业,把国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国防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国防产业的辐射作用和“联系效应”。通过加强国防产业与民用产业生产部门间的科技成果交流和相互补充,避免了重复研制,节约了国防开支,提高了军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微观层次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国防产业与民用产业的协调发展:①通过使用原有的国防工业企业走军民结合的道路,国防工业企业在完成军品任务的前提下,积极生产社会需要的民用产品,提高国防企业的效益,增加国防工业企业的收入,弥补国防经费的不足。②通过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鼓励私有企业加入军工生产行列,民用工业企业要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积极生产军用产品。③打破军民、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大力发展横向联系,积极开发军民两用技术,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企业或民用技术向军工企业的转移和扩散。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迄今为止,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拥有500多个企业,200多个研究院所,民品产值占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不足10%提高到目前的80%。

3.3积极扩大军品出口,给国防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军品出口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国防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国际形势总体缓和的趋势下,国内军品订货减少,国防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出口。在我国,国防经费不足一直是阻碍我国国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军工部门在满足国内武器装备需求的前提下,应该积极扩大军品出口,把军品出口作为保持国防产业规模和能力,补偿国防科研经费不足,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措施。在军品出口的形式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比如德国的军火出口形式就很多,可以直接出口武器装备,也可以出口军品生产技术,甚至出口生产武器装备的生产设备,当然这些都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总的来说,军品出口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好处是比较多的,一方面,可以加快资金周转,赢得外汇和购买必要的军事战略物资,以便进一步研制新型的武器系统,满足军队的需要和再扩大军品贸易;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军品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促成足够的开工率,维持国防产业的发展。

3.4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的渗透

在我国,对于决定国防产业效益的经济结构,一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经济增长呈现典型的高投资、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特征,导致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效益低下,国防抗衡力不强。究其原因,信息技术落后和信息的非对称是其中重要缘由之一。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国防建设的需要出发,都必须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的渗透程度,以此加快对国防产业各部门的全面改造。信息产业对我国国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信息产业是一个关联度、带动度很高的产业,它带动了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与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现代经济的增长源泉。因此,应将信息产业作为国防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产业,提升整个国防产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信息技术是国防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质量服务业转变。因而,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可为国防建设和战争准备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能量积累。

参考文献

1祝尔坚.信息化与国防产业跨越式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2(2)

2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于连坤.国防经济学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4苗建军.知识产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5孔祥富.德国的国防产业[J].德国研究,2003(1)

第9篇

Abstract: the map as a kind of information carrier, and people everyday working life closely related. In China has a map for more than four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still plays a huge role. Map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Servi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o serve the people. This article referred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troduced the history and future map development trend

关键词:地图 历史 地图发展

Keywords: map map development history

中图分类号: G2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地图是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一种工具,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地图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地图在我国已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将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地图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财富,而地图作为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地图有着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地图在我国起源于先秦时期,考古学家发现在大汶口时期的陶尊上有一个由太阳、月亮、山岗组成的图画,地理和地图学家认为这幅图画可能是当时对自然界观察的记录,可以看作是用图画表达地理现象的“原始地图”。而这种“原始地图”也仅仅是地图符号的表达,由于它是刻绘在竹筒或木板上的,难以流传后世。地图作为测绘产品,不仅见证了测绘事业的发展,也伴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地图符号和文字的发明而运用到地图中,使地图更丰富的表达了诸多信息,这一时期的地图载体主要表现形式大多是石刻、帛、甲骨、木板等。魏晋时代的裴秀创造性地提出“制图六体”,是我国地图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地图学发展的理论基石,使我国古代制图体系应运而生,为地图学的发展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人先后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为地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纸质印刷地图应运而生,它是地图发展的里程碑,古代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纸质古地图。例如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印刷的地图《十五国风地理之图》(见插图),该图绘于1155年,是为《诗经》绘制的地理图,图的范围主要是长江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图中山脉用黑三角形表示,河流用单曲线表示,它是世界现存时代较早的印刷地图,比欧洲的第一张印刷地图早了二百年左右。清代是我国古地图发展的重要时期,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古地图,如《皇舆全览图》、《乾隆内府皇舆图》等,同时多色地图也在清代开始出现。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纸质地图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纸质地图具有特性是: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适用于很多环境;内容丰富,产品多样,可根据需求出版不同的专题地图;价格也相对于电子地图低廉。但纸质地图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功能有限,不具有交互性;且比例尺固定,受篇幅限制,传达的信息量有限;只能绘制静止地物;更新复杂且周期比较长。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地图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是地图发展历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以电子导航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电子地图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众多的地图网站已经为公众提供了大量的服务。电子地图具有交互性、动态性、生动的表现性、信息的集成性、更强的适应性、功能性、更短的更新周期、存储和传输的数字性以及智能性等特点。网络电子地图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电子地图,并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网络地图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它是地图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纸质地图和电子地图各自的特点,电子地图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纸质地图,因此目前还是两种形式并存,并且都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地图的发展方向

地图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观察的描述,在古代多用于统治者对国家进行管理而使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当今社会地图在为我国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等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是公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有效工具,因此地图有着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依法进行地图出版与使用:由于地图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因而地图出版市场参与者众多,造成了地图出版市场的良莠不齐,近年来地图市场不仅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地图作品,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盗版地图、劣质地图等问题地图,要保证地图出版市场良好有序的健康发展,为广大地图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地图产品及服务,地图出版者必须依法出版地图。目前我国对地图出版管理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地图出版者必须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才能出版品质高、质量好的地图产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服务。同时地图出版管理部门也应加大对地图出版市场的管理,扶持好的地图产品出版,严厉打击盗版、问题地图的制造者,保障地图市场的健康发展。

2、地图出版紧密与国家经济建设相结合:地图出版作为地理信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其重点工作紧密结合。2011年副总理指出:广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重要进展。望继续围绕“十二五”主题主线,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着力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加强数字中国、天地图、监测地理国情三大平台建设,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全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再上新台阶。地图出版与数字中国、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等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设数字中国、建设天地图、加强地理国情监测是目前地理信息事业的重点工作,地图出版必须服从于这个重点工作,也要服务于这个重点工作,地图出版工作同时又可以从数字中国、天地图和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派生出许多优秀的地图产品,拓宽地图服务的渠道。因此地图出版与地理信息重大工程紧密结合,是其自身发展的有效保障。

3、地图出版紧密与公众需求相结合:历史上地图多用于统治者治理国家、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使用,现代社会地图在服务于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公众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多年来地图出版基本上是我出版你接受的形式,即地图出版者根据调研和市场需求,制定出版品种,究其原因主要是出版者考虑市场和成本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因此缺乏个性化的服务,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的出现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地图品种明显增加、传统的地图出版方式正在改变,利用电子地理底图数据与先进的地图出版技术相结合,加大地图出版业的个性化服务,拓宽地图服务的渠道,为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专门的地图服务,开发个性化的地图产品,借鉴其他行业的服务方式,真正使地图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社会和公众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和使用工具。

四、结束语

地图历经四千余年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在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已经成为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和使用工具,必将继续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测绘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测绘史》(第一卷)(第二卷);

[2]喻 沧廖克 编著《中国地图学史》;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