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小学数字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8 10:33: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小学数字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小学数字教育

第1篇

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已取得进展,但与城市相比,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存在的不足有:一是结构不均衡,例如,学科分布极不均衡,语数英三科的资源量之和,接近总比重的70%,而其他学科资源相对很少,尤其是反映素质教育的资源严重缺乏;二是类型不均衡,不同类型的资源分布结构也不平衡,根据对苏北地区的部分农村中小学的调查,网站内文本类资源数量占55.98%,其次依次为课件动画(17.28%)、图片资源(17.28%)、音频资源(7.40%)、视频类资源(2.06%);三是网上资源更新不及时,数字化课程资源中教师主页、很多学科的资源、教育论坛及教育博客的建设刚刚启动,有不少网页打不开进不去,里面没有内容或者有的内容很久不更新。4.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低。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在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的用户分别是28.67%和71.33%,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学校对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大多数都处在“辅助”和“边缘”的阶段,仅局限于信息的浏览和检索,并没有完全的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信息技术课程既不受学校的重视,也不受师生的重视,虽然硬件有,但是由于考试的压力,学校也没有配备足够的甚至没有专职的计算机教师,即使有,安排的课程比重也十分低,学生出于升学的压力,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数字化资源的真正好处,并不愿意使用其进行日常教学。

二、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对策

1.加大投入,重视包括软、硬件在内的综合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明确分配到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比重,规定其中用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比重;成立负责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职能部门,要有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在硬件建设上采用相关各方分担的方式,中心资源库以及必要的公共设施全部由公共财政买单,网络的建设和运行费由县市教育局承担;制定系统的奖励和补助措施,在苏北农村中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通识课,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2.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在信息社会中,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加速,对教师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掌握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信息化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新要求,除了要有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2]。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减免与教学关联不大甚至是无关的工作,使教师能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学习并掌握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鼓励教师参与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建立奖惩制度,对获取或做出一定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热情。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如远程教育培训、以县为单位的“扇形结构”培训、教师“参与式”培训、学校内部培训等。只有立足实际,结合传统的资源,教师能合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苏北农村中小学校长要增强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意识和应用理念,要改变认识,正确认识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作用与地位,认识到校长的关键地位和作用,要自己带头使用ppt、参与网络教学和在线答疑等。要主动谋划、规划好学校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教育资源数字化需要做好长期规划,形成规范化的制度,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农村中小学校长,要从总体上思考与制定学校的规划,要结合学校的特点与条件,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的规划,提出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范畴和建设路径,比如学校软硬件资源配置、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专兼职人员、管理机制建设、优质资源的具体应用推进等。要明确规划的建设目标和标志性建设成果,要积极倡导教育资源数字化,对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制作个人的教学资料并使之数字化的教师要予以表扬和鼓励,让参与开发、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教师有一种成就感。要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激励措施吸引校内的各方资源支撑教学资源数字化,推动教师走出个人狭隘的小天地,以一种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革新的全校大气氛中去。

4.持续建设与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一是要不断开发新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不断更新数字化教育资源,重视各个学科的均衡发展和不同类型资源的优势互补。苏北农村中小学要主动购买名校名师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并要与名校名师联合开发,通过网络的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比如不同学校的师生一起听公开课、异地同台演出、不同的文艺活动通过网络同享等。要建立优质资源建设评价标准和体系,不断提高数字化资源的质量,这样,可以形成质和量相统一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避免资源建设的低层次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

第2篇

关键词:数字故事 中小学德育教育 教学设计案例

随着“校校通”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推广,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文字、图像、声音、音乐等多媒体素材的有机整合,讲述真实性、情感性、意外性的可视化故事,为学生提供一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笔者认为,将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的教育质量和效益。

一、数字故事的简介

数字故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纳?温斯洛?阿奇利作为数字故事的首创者,用电脑把自己的老照片配合讲述制作成了一部自传体小电影,得到了好评[1]。后来,随着数字故事的成型和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数字故事的学习和制作中,并将这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数字故事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确定主题、编写故事

在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中,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个主题要源于生活,在真实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再配合具有意外性的欧亨利式结尾,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

2.设计故事模板

故事模板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出作品完成后的可视化效果,就像是一个可视化“地图”,指引故事创作者去组织故事开头至结尾所能看到和听到的素材,为编辑数字故事起指导作用,方便作者直观性地思考和安排各种素材[2]。

3.收集、编辑、合成素材资源

根据故事的结构安排和内容要求,选择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并用PowerPoint、绘声绘影、Move Maker等软件将各类多媒体素材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故事。

二、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结合点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本身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远离学生实际,针对性不强,“假、大、空、远”现象严重;德育途径单一,方法简单,存在“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硬办法不行”的无奈[3]。如何拓宽学校德育途径,改进学校德育方法,成为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故事让学生成为德育学习的主人

中小学德育教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的特点,展开形式活泼、生动形象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内涵。此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总论)》中指出:“青少年思想品德必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德育教育必须集合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

数字故事的制作特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并通过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4]。数字故事通过确定主题、设计模板、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作品等一系列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和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将内容抽象、理论深奥的知识点转化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可视化故事,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艺术、逻辑等综合素养。

(三)数字故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

数字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简洁的文字、契合主题的图片和声音,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对生活的思考。如数字故事《逃生者》,讲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选择自杀性的跳楼方式;《我不愿当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辛酸以及他们甘愿为学生奉献的精神;《老师,我可以不爱吗?》带给我们一个孩子因为不想看到母亲在恶劣的天气下工作,向老师提出不爱秋天和冬天的故事。这些故事虽小,却具备极高的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创新性,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观众。由此可见,制作符合德育教育主题的数字故事,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促进师生思想深度交流,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态度教育相融合,使学生从数字故事的启迪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马路不是游戏——遵守交通法规靠自觉》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来探索数字故事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模式。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境:网络教室,要求每台计算机安装PowerPoint等软件,并能链接互联网。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大家小时候一定都学过一句童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那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这句童谣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

2.展示违反交通规则和交通事故的图片

师:交通猛于虎,之所以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因为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并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观看图片并谈观后感)

3.播放数字故事案例

师: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此时此刻同学们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生:(观看屏幕并交流感想)

4.小组合作,制作数字故事

师:大家都基本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现在老师要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有关交通安全的数字故事。

生:各小组确定主题、编写故事、设计故事模板、分配任务、搜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和编辑工作。

四、总结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延伸,更体现了它的“综合性、跨学科性”[5]。数字故事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一个好的数字故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艺术审美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数字故事”教学软件制作能力和多媒体素材的编辑处理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信息素养,有意识地制作和推广数字故事,让数字故事真正成为中小学德育教育强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孙卫华、郑红艳:《数字故事在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2期。

[2] 李颂:《数字故事: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以“上海市女教师故事大赛”为例》,《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3月,第44-46页。

[3] 刘立华:《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22期,第163-165页。

第3篇

关键词:数字教育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发展,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强调,中国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因此,对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是非常必要,也十分有意义的。

首先,农村学校中美术专业教师十分稀少,例如杞县沙沃乡,全乡22所小学和2所中学,仅有5名美术专业教师。美术课堂教学存在很多困难。其次,学校信息化设备很少,“班班通”占比仅为26%。最后,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这些问题成为农村美术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做好数字教育资源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模式的研究,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策略的稳定组合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或目标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与策略,当这些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联合运用总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目标时,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发现,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经验不足,缺乏学习目的导航,达不到预期效果。基于QQ群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既能够弥补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的弊端,又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数字教育资源作为翻转课堂的媒体,可以将其用于课前预习,还可以将其用于课堂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反复观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翻转课堂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体现

1.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翻转课堂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有助于缓解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基础有差异的矛盾,符合学习者个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基于自主学习的对话、讨论与学习,并兼顾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从而实现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如果学生对某一领域产生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了解学生现有的兴趣,发现学生潜在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是美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有的对绘画技法感兴趣,有的对手工制作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有的则对活动带来的结果感兴趣。虽然兴趣有着种种差异,但是它确实可以推进个体的发展,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基于QQ群平台的美术翻转n堂能在短时间内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机被激发出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促进学生协作能力的提高

在基于QQ群网络平台的美术翻转课堂中,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在遇到问题和困惑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这样成员的参与度及时间利用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案例

1.研究对象

杞县回民小学三年级1班和2班,两个班学生人数相同,学习水平相近,由相同的教师任课,教学进度基本一致。因此,选定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

2.实验目的

检验基于QQ群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改善美术课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多彩的窗户》。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利用QQ群网络平台展示法国的《夏特教堂彩色玻璃窗》和中国广州的《圣心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的图片。上传动画《多彩的窗户镶嵌画》《我的多彩的窗户》。利用课前预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拓宽创作思路,尝试用彩纸剪贴画等方法模拟设计多彩的窗户的方法,完成第一次作品创造。

4.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效果

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班则延续教师一贯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实施过程的对比,实验班的学生分别做了两次作业:一次是预学任务单要求完成的作业,课后再自主完善调整,优秀率达75%;一次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优秀率达98%。而对照班的优秀率只达81%。由此可见,美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美术教学的效果有显著影响。

根据教师的课堂记录和学生的作业反馈,实验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在课前观看图片、视频,根据预学任务单上的提示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并利用周末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完成了第一次作品创作。在课堂上,教师检查学生的预学情况,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有绘画特长的学生会用水粉或油画棒根据视频的讲解和群内的图片素材创作,而绘画基础弱一些的学生会用简笔画的形式勾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窗户。接下来课堂主要解决学生作业中的困惑和不足。本年龄段的学生,绘画水平较弱,缺乏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个别学生设计的花纹零碎,不够大方,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和组织学生讨论的方法来解决学生作业中的这些问题。指导学生利用对称的方法剪出各种形状的玻璃窗,用镂空、剪贴等方法设计制作漂亮的多彩的窗户。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和学生互动演示、尝试,使学生情绪高涨,指导学生完成课内作业,并将学生的作品及时展示,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而对照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欣赏,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讲解已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学生练习的时间就很短,只能采用单一的线条形式来表现,如果选用色彩或水粉的形式,作业就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效率低下。

在网络环境下,基于QQ群网络平台的美术翻转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分层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知识传递,但是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课堂把控能力,对教师个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资源传送给学生看,而是要高效地组织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基于QQ网络平台的美术翻转课堂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小学语文;作用

目前,国内中小学教育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最火热的话题。图书馆作为中小学生除课堂之外的第二大知识汲取园地,随着改革力度的增强,教育模式的转变,已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它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全面发展能力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首先,数字图书馆保证了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数字图书馆是运行在高速宽带网络上的、分布式超大规模的、可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群。它具有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信息集中、查阅检索方便、传递信息迅速和资源共享等优势。与传统图书馆相比,不必买副本,无须馆舍,没有损坏和保存的繁琐,单本书更便宜,可以更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购置更多的图书品种,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体系。阅读时又可以一本书多人同时阅读,满足不同地点、不同用户的需求,教师和学生的不受时空、数量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另外,阅读中强大的检索功能更是省却了很多搜寻时间,只要学生有需求,都可以通过检索轻易的查看借鉴,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扰,使之少走弯路,更快更好的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其次,数字图书馆保证了高效的教学活动

教学中需要的各种资源可以随时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得,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视角,而学生还能通过数字化图书馆检索自己需要的知识,此时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它提供给学生一种个别化的教学环境,有效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利用现代技术给教学提供了高效的、即时性的、有针对性的反馈矫正环境,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

再次,数字图书馆是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平台

第5篇

数字图书馆是运行在高速宽带网络上的、分布式超大规模的、可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群。它具有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信息集中、查阅检索方便,传递信息迅速和资源共享等传统图书馆所不具备的优势。与网络相比,它特别适合于中小学教学。

2数字图书馆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时应遵循的原则

2.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与数字图书馆辅助相结合的原则。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集成了文字、声音、色彩和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可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借助检索工具快速找到需要的学习资源,并使用阅读器在电子文本上作笔记、摘录,高效率地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源库。学生不仅可以向教师求教,还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里的参考资料或工具书,以及通过网络其他学习者求教;还可将自己的见解与其他学习者交流。

教师可以把数字图书馆作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一平台,使用数字图书馆已具备的完善的互动教学和数字化学习先进等功能,很好地按照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在设计学习目标、设计教学课程和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开展新课程的教学和学习。

2.2遵循集体化教学与个别化教学有机结合的原则。首先,教师在运用数字图书馆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有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外,还有一个“媒体”要素。它使每一个学生在处于集体学习活动的同时,随时都有可能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成为一个学习“子系统”,从而借助数字图书馆自主使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排除其它外界干扰,充分地进行积极而能动地学习。其次,在由数字图书馆构建的环境中教师的教学主要己不再是与学生面对面,而是通过媒体,网络等来实施教学。在数字图书馆中学习的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更具有主动性.但重要的是它能提供给学生一种个别化的教学环境,这是数字图书馆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有效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仅把集体化教学与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利用现代技术给教学提供了高效的、即时性的、有针对性的反馈矫正环境,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在数字图书馆里,学生可以随时“呼叫”教师,获得教师的个别指导;教师能够随时通过“调用学生屏幕”及时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及时地矫正并调整教学策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3遵循教学内容科学化与网络数字化教学的最优化结合原则。数字图书馆中许多教学资源可以营造很多逼真而神奇的教学情境,并提供了广泛的四维教学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有意识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用最恰当的方式选择最恰当内容在最恰当时间内展现给学生,真正实现教学最优化。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教学,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将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与网络数字化环境教学最优化结合起来,“挖掘潜能”,营造良好的创新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能力,从而实现数字图书馆教学的科学高效化。

3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在学科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1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前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水平和师资力量的配备情况。目前,学校的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但总体的应用水平不是很高。因此,在使用数字图书馆进行学科教学时,可能会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由于“媒体”的加入,这就要求在课堂中不仅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脑和电脑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与媒体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与媒体的关系。

3.2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中心,能够容纳多种与生物学相关的数字资源信息,如图书、期刊、论文等。但是,如果将这些资源不加甄别地包容兼收,没有很好地进行资源描述加工,就无法被有效利用。同时,一个资源如果不能被使用者检索,这个资源很可能就是无效的。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和甄别的技术与能力。否则,大量有用无用的信息堆积在一起,只会让人无所适从、白白浪费时间,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另外,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再加上丰富多样的资源,也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将有限的精力集中于当堂的教学内容范畴内,不然就容易分神于一些其它的与教学无关的内容上。这样,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掌握到不说,还容易沉迷于其中,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第6篇

【关键词】运程教育资源;小学数学教育;重要作用

在全面推进教学课程改革的就今天,国家教育部为加强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提搞的农村教育质量、缩小东西部和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在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我承担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五年了,我充分利用运程教育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教学效果等。结合我近五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

1.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单调而枯燥的学科,单纯的数字游戏、固定的数学公式、难以理解的空间演变等,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数学课的成败,就看老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学好知识,就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借助远程教育。远程教育资源具有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可见,远程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益友,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的大小比较》时,在引入新课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播放自制flas“小马比年龄”的,让学生边观看动画边听老师讲小马比年龄的故事,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小马比年龄”的活动,自然地复习了旧知识,巧妙地导入新课。真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2.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帮助教师备课

世上没有完美的事和人,一个教师的水平也是有限的,单凭自己的一般经验,是教不好学生的。教学效果跟教师的课前准备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备好每一课。远程教育平台里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设计,如果它比较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就可以借鉴,如果与我们的学生还有差距,那么它可以成为我们备课的参考资料,教师可以跟着模仿,模仿它的教学过程,模仿它的教学语言,更重要的是学习它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3.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还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最先列入课改目标的。可见,学习数学重要的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运用远程教育的媒体资源,能有效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动与静的相互结合,使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等均能清晰而形象的显示出来,不仅辅助教师的教,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 《认识角》时,运用远程教育的媒体资源,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点,然后从这一亮点引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着这个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观察后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以及角的概念。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时,播放“大角和小角”的flas,学生边观看边听“大角”和“小角”的对话,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道理,通过这样动态显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4.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突出强化教学重点,突破解决教学难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也不例外。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利用动画或演示文稿时,针对一节课的重点,利用显眼的标记让学生多看几遍,可能就会被记住,不必教师反复的语言强调,至于突破教学难点,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远程教育资源能充分展现多样、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情景,有利于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变抽象为具体,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5.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上,用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比“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适时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可较快地展示演算过程,展示练习题,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然后教师按小组汇报一一用课件演示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这就比口述或板书要优越。

第7篇

关键词:资源;情境;激活;感悟

我校对“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课题的研究已有一段时间,在实验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是实现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这一应用给笔者带来了较大的收获。其中有几点认识愿与同行探讨。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学应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情境。教学设计过程就是情境创设的过程,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已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所谓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同的情境又会产生不同的效应。笔者从远程教育资源中主要实现了以下几种。

一、用情境激活数字的活力

《数的认识》这一课,我们都知道只要让学生会读、会写就可以了,教学时并非一定要在情境中完成,可当我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这一知识点时,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随意的出示一个数字,我们看到的或想到的也只有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多少而已,它是枯燥无味的,但是把一个数字放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就大不一样了。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是8844米。天安门广场面积约440000平方米,可容纳1000000人。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约7200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雄伟的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000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同样是认数,在这种环境中所认识的数是有活力的、有生命的、有实际意义的,学生对数的认识是深刻的、对内容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彩多样的。最终学生所知道的不仅仅是认数。

二、让情境体现数学也有“美”

数学总给人留下的是公式+定义、符号+运算等枯燥乏味的印象,人们好像从来没有把它和“美”联系起来。其实,也不是数学不美,只是我们少了发现美的眼光与发现美的用心。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队列中的数学》一课,在整个教学中,老师出示了很多体育中的方队视频,可她的问题始终围绕的是如何列出乘法算式,如何得出总人数。课后,我觉得最大的遗憾是错过了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我国每一次的检阅式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军人们那整齐坚定的步伐,那种统一、整齐的队列美在平常是少见的,为什么不可以给学生一点点欣赏美的时间,而只是枯燥的数字呢?

数学中能体现美的地方有很多,如,图形的对称美、人文美,旋转、平移的运动美等,关键是教师是否愿意让学生感受这些美。

三、用情境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旧人教版的《条形统计图》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几年的降雨量认识条形统计图,长期以来,我都以统一模式完成教学,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尝试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讨论条形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信息等程序,从未去挖掘教材除此外的有用信息。而情境教学这一理念使我重新审视了这一例题,例题中降雨量最高的年份是1998年,为什么教材要这样安排呢?原来1998年是我国被洪水侵害最大的一年,因此,在新旧教材交替的最后一次教学中,我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1998年有关洪水灾害的信息,在教学中通过对比看出1998年的降雨量最高时,让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只用了4分钟的时间,学生的交流内容十分丰富,对1998年洪灾带来的损失与伤害痛心不已,从而激起了他们爱护地球、爱护环境的强烈环保意识。这样的教学,学生同样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与之相比,学生认识的就不仅仅是条形统计图。

美丽的世界呼唤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养成,我们教师应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教材的环保内容,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课标中也强调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周日南.小学数学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一、一点质疑

“数码手绘”隶属于“电脑绘画”。是属于信息技术教程领域的学习内容,与传统美术绘画有关联,却又是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美术绘画操作性要求如何实现?绘画中的线条感,色块对形体的塑造感如何完成?很多学校开设的电脑绘画兴趣小组,多由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其辅导教师,不过是让学生结合电脑作画途径,更多地掌握了操作系统或软件的知识技能,电脑绘画水平远不如纸质作画。对审美的影响充其量不过是对学生眼界的拓展,创新思维的启发而已。因此不管是“数码手绘”也好,“电脑绘画”也罢,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贡献也就行至于此,难有进一步作为。

二、二点支持

福楼拜说“越往前走,艺术越是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人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悄然来临的新生事物往往暗合着趋势,而趋势不是用惯性眼光看的,是要用理性思考来判断。“数码手绘”虽已不是新生事物,但对于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学,雾里看花也是必然过程。

首先,传统美术与数码艺术同根同祖。可曾有信息技术专业培养出了大批的手绘人才?可曾有数码艺术工作者没经过长期传统美术的训练?不难看出,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它的审美准则依然建立在传统美术审美意识观念之上。因此,“数码手绘”,是继承传统美术衣钵,以传统美术精神灵魂为核心的数字化艺术形式。

其次,数码科技对传统手绘的软硬兼施。长久以来,面对电脑绘画,一线教师与学生都抱有两个痛苦,一是鼠标作画的痛苦。几乎没有人能运用鼠标快速画出流畅的直线或弧线。二是没有合适软件的痛苦。美术图形软件中,要么是简单而又易学的windows画笔,要么是完善而又复杂的Painter。必须解决以上问题,才能让“电脑绘画”由“电脑鼠绘”转向“数码手绘”。这需要有精确模拟人手压力的数位板,如“Wacom数位板”,和能够具备真实绘画的显示效果(包括笔触、肌理,还有水性的渗透效果等),而又容易掌握绘画软件,如:“奇奕画笔”。软硬件相互配合,形成一体合力,能够成功地将数码绘画感觉还原成纸质作画的效果,给中小学美术绘画教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因此,虽然“数码手绘”某种层面上被包含在“电脑绘画”范畴之列,但它更为注重的不是软件操作技术,而是绘画技能。

审美准则的统一,科学技术的支持,是实现“数码手绘”的前提,是单纯“电脑绘画”的成功转型,是将美术教学数字化进程的有力推手。

三、三点影响

“数码手绘”将传统绘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其巨大的实用性、真实性,弥补了传统绘画教学的种种缺憾,如物质的成本,绘画的便捷,繁重的负担,课程随机性生成的及时保存等,圆满地顺应了教学时代性的需求,让传统美术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与应用领域。从一线教学实践归纳,对美术教学的影响目前有3个方面。

1.数码创作,教师专业素养的保障

运用数码手绘技术给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提供的有力保障。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对大多数工作10年以上的美术教师来说,已经不会画画(专业素描色彩)的人不在少数。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美术教师来说,紧随后尘也是势在必行。道理很简单:不教美术专业班的教师,工作中不需要;繁重的教学工作,一周十几或近二十节课教学任务,不会有哪位教师能赋有挤上一排颜料,铺上一张画布,心平气和创作美术作品的闲情。退一步讲,即使有,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又有多少让美术教师激情挥舞画笔,满身油彩的矗立于画布面前的空间。在数码手绘技术的支持下,一张办公桌,点滴间歇的时间,挥笔作画也已非奢望,打开电脑,就如同支好了画架。

笔者就曾遇到一位印象很深的中学美术教师,年过半百的他,平时接触信息化时间少之又少,在接受过“wacom数位板”与“奇奕画笔”软件培训之后,数位板的运用得心应手,软件也很快上手,没事的时候,信手几笔,半年下来,若干幅的美丽画作,让他又重新拾起了当年美术创作的激情体验。

2.数码范画,课堂教学手段的变革

运用数码手绘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范画演示,给美术课堂教师充分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同年级的课堂教学,教师不需要多张范画的重复演示,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数码手绘进行的教学范画,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每一次的修改与完善都能随着课堂流程及时地保存,也为教师的课后反思增加了实践依据。

初中美术教材中,有一节《变迁中的家园》这节课,主要是铅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在传统课堂中,要想有完整的铅笔淡彩的绘制过程几乎不可能,演示环节主要被其步骤图所替代。在这节课中,教师灵活运用了“奇弈画笔”中“水彩笔”“喷枪”工具极好的真实效果,进行着色,灵动清新的铅笔淡彩画面跃然屏幕之上。使课堂融入了浓郁的人文情结,又在很短的时间里演示了其绘制过程。整节课精炼而又完整,卓实高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3.数码绘画,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

运用数码手绘技术扫平技术障碍,提升创作能力,让情意性的绘画过程回归本质。笔者在历经10年中小学电脑美术绘画辅导中有所体会,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软件的探索创新再到现在的数码手绘,期间虽也有不少收获,但也走了许多弯路,可谓是跌跌爬爬。鼠绘的过程,别说是孩子,就是成人都觉得非常困难,加上低年级小学生手部肌腱组织尚未发育成熟,画面造型实在不敢恭维,唯有多花时间,反复修改,一幅像样作品才能成型。此过程中,教师累了,学生也没了兴趣。相信这个不是电脑绘画的初衷,但又是当初绕不开的一块巨石。

笔者挑选了3幅不同时期的电脑绘画作品,做一比较,挑选作品代表该时期的平均水平(如图l,图2和图3所示)。

不难看出3幅作品间的差异,在画面构图,形体塑造,色彩表现等方面都随着软硬件的发展而进步,尤其图3中熊猫的毛发表现效果,为前两者无法企及。

“wacom数位板”首先解决的就是作画习惯的问题,近乎实际的作画感觉,让学生的创作重点由电脑技能移向了绘画技能。“奇奕画笔”的逼真模拟,实现了作画过程的“易造型、重构思”。不仅于此,中学美术专业班的学生,在数码手绘教室里开展的素描静物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一节高中美术专业课程,教师运用了数码手绘技术,引导孩子们进行静物素描基础的训练教学,“奇奕画笔”的“铅笔”工具和“wacom数位板”灵活而又富有表现力,构图的调整,明暗的比较,造型的修改,与传统美术教学相比,可谓事半功倍,给学生静物素描认识与表现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 电子书包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益完善也在不断加快。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是传统的一言堂或者题海战术。教师应转变师生角色,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利用电子书包动态展示课程资源,可以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拓展学生学习途径,灵活学生思维,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从而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电子书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规范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很差,听读、书写、发音都不是很规范。这些问题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以来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制约,很难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电子书包的运用,有效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规范了语文教学行为,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比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利用电子书包动画展示生字,如损、剔、珑、瑶、烬、统、瑰等,对每个生字都是按照笔画顺序出现,同时有标准的发音和组词,还有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多音字辨析等信息。通过对生字的读音、笔顺笔画,有效规范了学生的听读、书写习惯。然后,教师再利用电子书包为学生展示圆明园的建造至毁灭的整个过程视频。学生通过对视频中规范的富有情感的语言文字解说,目睹外国侵略的历史史料,深刻体会到了文章的教育内涵,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电子书包资源的科学使用,规范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边学边思的行为,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达成了三维教学目标。

二、利用电子书包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时代,我们语文教师能够选用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随着教育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校已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工程,学校为每个教室装备了高质量的、交互性强的电子白板,为教师购置了多版本、多学科的电子书包资源,有效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通过这些数字资源的理解和感悟,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比如,在进行“东北大森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东北大森林的图片、视频和网站资源,让学生直观体验东北大森林的四季美景。尤其是视频中冬季的大森林白雪皑皑,整个森林就是一片雪的海洋,风景真是美极了。让学生直面感受这一美景,可以荡涤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美好的热爱之情。同时,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大森林里的野生动植物的网页,通过对网页的浏览,使学生了解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动植物资源,那些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物种,激发学生对自然保护的热情。在自主、合作学习与交流的环节,很多学生纷纷发言,提出倡议,并争当保护环境、关爱动植物的宣传员。通过电子书包的使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灵感,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利用电子书包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利用电子书包里的视频资源,为学生展示形象逼真的动态视频,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感觉知识就这身边,身边处处是课程,有效拉近语文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真情实感的体验,培养学生产生创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进行“水乡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电子书包为学生出示江南水乡的视频简介。弯弯的流水,古典的房屋,朴素的居民映入学生的眼帘,每一处都是美丽的画卷。尤其是那里的人们以水而居,用河道里的水洗衣、洗菜等生活习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感觉到江南水乡的历史古韵。在这一美景的启发下,很多学生想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师可抓住写作教学时机,让学生针对“水乡行”一文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写出家乡的美景、家乡的历史、家乡的变化等。通过对“水乡行”的理解,很多学生感悟颇深,产生了创作的灵感。通过构思,很多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家乡的特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电子书包的运用,极大方便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充实了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出现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教材内涵,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作能力,全面达成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恒峰.浅谈电子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中小学电教:下,2012(11).

[2]罗勤.浅谈电子书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观察,2013(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