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研人才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改革理念
目前,通信的“三网融合”正在实现,固定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无线(移动)通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以及移动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是当前的技术热点。前些年,高校的通信网实验室建设基本上是基于有线传输平台的程控交换和计算机网络,不能实现无线通信接入和个人移动通信接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2009年获得了浙江省财政资助实验室“移动通信技术综合实验室”的立项。该实验室以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架构,以3G标准建设技术平台,使信息通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目前通信领域所应用的技术保持同步,保持对教学和科研的前瞻性支持。在此之前,我校和浙江华为通信技术公司已开展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合作,一个小型的3G标准无线基站和接入网系统的硬件平台已基本实现。以上述3G移动通信实验室为平台,以移动通信专业方向为切入点,通过和国内知名通信企业华为公司的深入合作,在师资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课程教学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其目标是:提高通信类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能力,以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为通信行业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开发培养高质量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通信专业建设水平,使之逐步向工程教育方向发展。这里所指的产学研是指:“产”,接收人才输出的用人单位;“学”,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科研环境和学科发展情况,指将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已有的科研力量、环境和校外资源联系起来,共同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培养计划和实践环节。无数国内外教育实践证明,产学研一体化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的思路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思路如下:1.改造课程体系对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无线通信模块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整合原有的课程(数字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络、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通信标准与规范等),删除陈旧的内容,减少理论部分,合并重复的内容,以“轻理论,重应用,强实时,合需求”为原则、以3G移动通信系统(以一种制式为主)为主线重新构建该模块的教学体系,以系统级、网络级的综合知识与技术为重点,保持教学内容对专业核心技术的跟随性。2.改革实践教学在3G移动通信接入网设备平台的基础上开发设计性、综合性和系统级的实验,使得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原理验证性实验和仿真实验过渡到以掌握实际系统技术为目标的综合性技术训练。传统的模拟实验设备,比如实验箱、模拟操作台等,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上的确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实际工业系统上的技术训练应成为专业教育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在系统级和网络级的设备、技术的综合实训中,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融合和交织使用,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达到对整体专业技术的综合理解,并具备针对此类系统的基本工作能力。3.师资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研究生到知名通信企业参加接入网、设备平台、网络规划优化等方面的新技术培训,选择部分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参加岗位认证。在通信技术更新迅速的现实状况下,虽然靠教师自学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于从时效、质量和整体水平上得到保证,因此培训是必要的手段。只有具有实际工程技术的教师才能开展以工程技术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教师在企业的培训还可以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企业大学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工程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4.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校企联合实验室平台上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岗位认证的相关内容,与企业资深工程人员一起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教师走进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企业人员直接来校讲授课程;针对就业岗位需求,联合开展针对性强的实习实训项目;联合进行移动信息终端和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技术研发,建立长期和牢固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办学关系。四、结束语针对当前移动通信教学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移动通信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的理念和思路,并在师资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通过此次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希望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作者:金小萍 金宁
关键词:城市学院;材料加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33-02
面对目前客观存在的尖锐的毕业生供需矛盾,以及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自主选择权利的日益加大,如何吸引优秀的学生报考材料加工学科,将其培养成新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如何使材料加工学科的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产业界服务;如何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日益成为每个材料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材料教育的管理工作者值得思索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材料加工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此,许多学者就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例如该学科如何组织,课程如何设置,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等问题。近些年来,面对目前本科生培养和就业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很多大学纷纷调整了本科生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将科研训练引入到创新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曾指出:“教育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性,让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成为更完美和更成功的人。”麻省理工学院在本科生教育中也十分注重帮助学生培养成熟的个性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力,除给予学生大量的自由学习机会外,同时鼓励学生对喜欢的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从而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和挑战[1]。因此很多大学把科研训练纳入到本科生教学体系中[1-3]。麻省理工学院将本科生教学和科研训练相结合,重新评价和更新了本科生教学实施方案,将不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综合发展的课程删除和学时压缩。加州大学伯克利则是设置了相关的科学研究课程,例如教师的科研研究、教师指导下的独立研究和毕业论文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项目完成后可以获得20学分以上。在国内,为了培养创新和使用型人才,许多著名大学也纷纷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实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4-7],因此本科生科研正在成为本科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将针对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材料加工学科的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探讨科研训练在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中的实施模式。
一、存在问题
材料加工是一个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和材料等多方面的交叉学科,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材料加工学科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而且材料加工作为一种应用型的本科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和动手能力。针对材料加工学科的特殊性,国外的一些高校对本科生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其目标为帮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发展最大潜能,提倡案例教学和互动式、团队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与国外材料加工学科相比,我国材料加工学科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1)作为一种应用型工程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实践脱节等现象;(2)教学资源不足,设备陈旧短缺;(3)所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难以快速适应社会。对于我校,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发现,城市学院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是:课程体系设置与本一相同,但是与本一学生相比,城市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薄弱,上课的积极主动性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在相同的师资配备以及教学体系条件下,大部分城市学生所体现出的综合能力明显落后于本一学生。因此对于城市学生的教学,目前重点应该解决的问题是:(1)如何改变当前专业课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如何拓展专业课程的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实用型的专业人才,适应目前的就业需求。
二、实施模式
科研能力训练是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培养创新实用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分析问题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本科毕业生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并加以实施,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5,8,9]。但是科研能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思考,这需要对本科生的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进行科研能力的慢慢积累[10]。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途径有两种:校企合作和科研探索。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通过横向项目的参与,连接专业知识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开拓视野,为毕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科研探索鼓励学生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课题,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我校,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1.开展了本科生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方法选择、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报告撰写等工作。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设立了创新与拓展类学分模块,项目结题后,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从选题、资料查询、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到数据搜集、整理,直接进行全程工作,促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将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其作用更体现在:(1)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极大锻炼;(2)获得资料及文字表达能力得以提高;(3)掌握科学研究的程序以及获取实验数据和分析利用数据的方法;(4)学生资助获取知识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5)为学生提供了实际训练的机会,在研究中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采用基于问题式、交流式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模式)[11],偏重于启发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了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的平台。该教学理念是在教学中结合科研问题和工程案例,强化学生“因为解决工程问题的需要必须学习该理论”的工程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讲课过程中根据各部分知识特点引入工程案例,并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和科研实践的融合、注重启发和诱导式教学,淡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死记硬背,注重学生对该模块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和综合理解,精简细节知识的讲解和陈述。
3.采用团队式教学方式,根据专业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学生3~5人一组,自由选择研究课题,并明确规定每人的任务。根据项目的研究目标,每个研究小组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制订出具体的试验方案并加以实施,试验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准确地分析和处理,最终达到课题的研究目标。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全程进行指导,学生完成后撰写研究报告,教师和学生沟通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4.拓展实践教学,将理论课程的部分实验搬到相关企业,增强学生对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另外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通过独立阅读、集体讨论和写科技小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形成自己的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或报告,介绍专业最新知识动态;参加国际工程师培训,了解和掌握行业的技术规程和国际标准,与世界接轨。
7.将毕业设计和科研相结合,改变目前毕业设计时间短、老师安排学生照做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内容,也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城市学院材料加工学科作为工程特色显著的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企业实际课题和科研探索的实施,可以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科研训练的实施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彰显我校“工学并举”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刘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2):39-43.
[2]王国红.美国本科生科研的实施措施和对师生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22-125.
[3]王海龙,孟秀丽.从国际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计划看面向知识发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1,(4):37-39.
[4]占梅英.探寻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2010,(3):146-150.
[5]蒋永荣,李天熠,蒋东云,农以宁.本科生科研创兴团队构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4):376-378.
[6]王广顺,陈小雷.论大学生科研能力及培养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8(6):95-97.
[7]刘莎莎,王彤.高校本科生科研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65-66.
[8]占梅英.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
[9]刘莎莎,王彤.高校本科生科研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5):65-66.
[10]乐娟,任正德.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冶金,2012,(4):48-50.
【关键词】 高职 技能人才 培养 企业培训
从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来分析,有些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技能方面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高职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培养出企业满意的人才,高职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趋势。因此,如何引入合适的的人才培养方式,成为我们高职学生教育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因而高职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其中将企业培训培训课程引入高职课堂,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目前在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企业培训课程引入高职人才培养的意义
将企业的培训课程引入高职课堂的主要目的是,是为了发展学生素质,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将优质的企业课程带入学校中来,将企业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整合到高职院校人才共育的过程中来,为培养本地区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通过将企业培训课程引入高职院校课堂中来,可以使高职的学生和工作行进近距离的接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职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大幅的提升,另外高职学生可以经过企业相关课程的培训,能亲身感受到企业工作实际需要的能力,能提前培养其职场适应性,锻炼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另外由企业优秀的培训教师为学生上课,可以使学生学到工作真实所需各种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企业培训课程引入的原则
企业的课程在开发和设计时主要是针对企业当前发展需要而进行,因此,在引进企业课程时,要应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科学的选择,要依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企业培训课程引入高职课堂中来,引进课程时,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企业培训的对象主是企业的员工,基本素质与高校大学生相比相对差距较大,因此要求培训灵活多样,培训内容和方式更有吸引力,这对大学生来讲,无疑很有吸引力。但我们高职对企业培训课程的选择还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密切结合高职专业人才培育实际需要。要选择有实用性、技能性的企业培训课程,同时上企业培训课程的兼职老师也要有针对性选择,这些企业兼职教师要经过挑选,要能代表企业高的技能水平,其能力要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要能服务于高职院校专业的建设发展的需要。
2.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引入高职的企业培训课程必须企业优秀成熟的经过实践检验课程,并且要符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的需要,高职课程相关负责人必须到企业中去,要实际去调查、研究,要了解企业课程的优缺点,通过引进课程来解决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一般都有具体的培养方案,对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规定了具体的必修课、选修课的内容,与此不同,企业培训以各类技能实践为重点,技能的培养是企业更加重视的,特别是软性技能的培养,高职能对接企业相关的培训课程,对提高高职院校高技有人才培养质量极为有帮助的。
3.前瞻性原则。引入高职院校的企业培训课程要紧跟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课程负责人在引入企业培训课程时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仅要研究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还要研究目前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从而为高职企业培训课程引入和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依据,使引入高职企业培训课程能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4.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入的企业培训课程在授课方式方面要有一定创新性,要尽量引入一些受高职学生喜欢的企业培训授课方式。目前广东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仍然采取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急需改进,而企业培训方式就非常的灵活,企业培训课程在培训方式要比高职院校做得更为创新和多样式,学生可以在互动环节中进行体验和感悟,这要比从传统的传授方式学到的要深刻很多,通过体验来感悟知识,从而让相关知识内化于心,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三、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应借鉴企业培训的优势方面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分析,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系统化必然要优于企业培训,但从与社会接轨,提高高大学生技能素质的角度来看,企业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也带给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些值得学习的新思路。
1.应吸收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的先进理念
目前在我国产业升级转型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从培养专能人才向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要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把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放到产业发展需求中来实现人才培养需求对接,这样才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而,将企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引入到高职教育中来,比如高职要强深化“以能力为本”的企业培训理念,注重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要重点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2.依据企业培训课程调整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高职的课程设计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完整系统的体系,但从课程的规划话来分析,高职的课程仍是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的学习的极积性不高,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一种被动学习,专心学习的不多。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懂得多少理论知识,而更注重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高职人才培养要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不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
3.参照企业培训方式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形式
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会主动去受新的事物和理念,所以企业培训所采用的最新培训方式往往可以为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带来新的动力。广东高职院校目前流行的教学形式依然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僵化教学的方式很难引起现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不高,因此教学效果很差。在如今天互联网加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有些教师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教学时互动性极差,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式方法必须创新,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使高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教育部对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符合高职教育科学规律,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构建高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从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把企业培养课程融入到高职的人才培养系统当中来,突出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办学理念中的重要位置,积极动用企业资源,来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喜超、谭淑娟、白莹,企业培训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当代经济,2014(8):90-91.
[2] 粟慧龙、韩雪,基于PDCA循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6,8(1).
[3] 陈晔、林铿、孙忠梅,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4):45-47.
[4] 古广灵,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21):36-38.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FAST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147-05
一、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14年末,全国22个城市共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3 173公里。到2015年前后,我国建成和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58条,到2020年前后,我国28个城市共有117条线路建成并投入运营,总长将超过7 400多公里,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轨道交通市场[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相关专业人才出现大量缺口,范围涵盖融资、组织、设计、建设、监理、供货、运营等多个领域。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各级参建单位和运营单位的人员大多数从事过铁路或市政工程建设,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上马出现人才瓶颈的情况下转行至该领域,虽然有着一定的铁路或市政建设经验,但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还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具体问题的处理经验。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新的投融资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新的管理模式及技术不断涌现和采用,必要的人才支撑相对匮乏,人才创新驱动明显滞后,制约了行业发展。在此形势下,加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人力资源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对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特征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磁悬浮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2]。涵盖专业主要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两个大的类别[3],土建类别包括线路、车站、车辆段等建筑;机电设备类别包括:车辆系统,轨道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动力照明、给排水、暖通空调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的特点是:技术复杂,接口众多,安全等级高,管理难度大,这对参建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造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在职培训有区别于其他行业不同的培训特征:
1.培训主体需求各不相同。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培训,侧重于咨询培训一体化服务;对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于能力提升、资格认证的培训;对参与社会竞标的培训,要提供教师、教材、实验室、实践基地、配套设施等成套服务。
2.专业培训受众对象较小。与铁路行业人力培训由铁路总公司负责全国各路局总体安排不同,虽然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众多,但其培训由地方政府或企业主导和实施,落实到单个城市或企业,可组织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培训人员数量较少。
3.专业培训的内容针对性较强。比如供电系统受电装置分为接触网和三轨[4]两种形式,安全门门体分全高和半高形式,相同专业也需根据具体线路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教学内容。
4.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师资力量分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虽然规模较大,但发展时间不是很长,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培训的专业教材较少,且专家队伍分散在各个建设单位,没有形成专业的教师队伍。
针对以上特点,可以将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市场的分成三类,分别为根据城市的建设规模分类(见下页表1)、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参加单位分类(见下页表2)和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参建人员层级特点分类(见下页表3)。
三、加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市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领域的培没有统一主管部门,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市场需求各不相同,具体课程受众对象较为单一,授课内容深浅程度难以统一、授课师资力量较为分散等情况。因此,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课程开发,对提高行业人员职业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改革发展规划,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工作,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人力资源建设起到以下良好作用:(1)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分层分类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建设;(2)完善城市轨道交通重点专业、重点人员的选拔体系;(3)形成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且稳定的培训方案、培训教材和教师队伍;(4)对专业性强且需要持续学习深化的专业领域设计针对性及可持续性的培训课程;(5)开展结合工作岗位特点的课程培训,针对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和工作需要开展人才理念、知识拓展、科学精神、职业操守、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技术适应、创新驱动等能力提升训练,完善行业知识结构,增强企业综合素质,提升员工职业发展能力。
四、基于FAST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培训课程开发研究
1.FAST模型理论分析。FAST课程开发模型[5]是在人力绩效改进技术和邱伟讲师多年企业课程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将原有ADDIE模型进行深入和优化,而形成的一套基于问题解决的精品课程开发流程。其方法分为四个步骤:聚焦问题显价值,整合方案重实效,精选教法做引导,优化成果促精品(见下页图1)。
FAST模型在课程开发上有四方面优势:第一,聚焦于企业所发生的绩效问题;第二,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结合,让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步更加专注;第三,每个步骤采用流程式模块设计,可由培训师独立完成所有开发任务,也可团队分工完成;第四,多年实践检验,符合企业培训发展需求。
本文提出基于FAST理论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调研方法,可以开展全面的需求分析、系统的培训实施跟踪和全过程培训总结及反馈,较好地助力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工作的开展。
2.FAST模型应用中常用的方法。在FAST模型应用中,根据培训的进展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保证课程_发的顺利进行,常用的方法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焦点小组法、综合观察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第一,访谈法。访谈法在调研工作中,是一种常见的定性调查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新趋势[6]。成功完成一次当面调研访谈需要经过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分析阶段。访谈法可以充分了解被调研者的需求、困惑和建议,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思路,可以对被调研者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这种方法的难点是收集的信息分散,信息整合和分析过程比较复杂,访谈人员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要求较高。
在访谈中,要按照事先准备的事实性问题、需求性问题、结果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和确认性问题来提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在总结分析阶段,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的访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来归纳总结共性的问题。
访谈法调研效率高,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可以深入了解调研项目在被调研者人群中的影响力。
第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的量化研究方法,它是通过把标准化的问卷分发或邮寄给有关的人员,然后对问卷回收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的研究方法[7]。
问卷调查法覆盖范围最为广泛。问卷调查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广泛调查,发现被调研者希望解决的问题。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范围广、实施速度快、成本低。但是,问卷调查法很难预期被调查者如何解读设定的问题,回应率可能会比较低,无法获得问卷以外的内容,并且很难在收集信息的同时挖掘解决方案。
第三,焦点小组法。焦点小组法就是采用小型座谈会的形式,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具有代表性的被培训者交谈,从而获得对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焦点小组法本质是一种引导技术,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8]。焦点小组法可以在收集绩效问题和挖掘问题要因时使用,有助于相同专业的人群达成共识。
焦点小组法特别适合用于收集被培训者的主观偏好、态度、观点、需求等方面的想法,因此可以应用于培训项目实施的多个阶段,并且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第四,其他方法。其他常用的调研方法还有综合观察法、资料分析法等。不过,这些方法适合企业对于员工的调研、评价,并不适合行业服务性质的培训。
五、FAST理论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中的应用实例
1.FAST理论在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的应用实例。在城市轨道交通课程开发中,应用FAST理论课程开发模型,成功完成一次课程设计和实施要经过准备、实施和跟进三个阶段,通过当面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权威性人群、代表性人群、特殊性人群和协人群四类人群进行跟踪。该模型的课程开发具体应用如下:(1)准备阶段,主要完成课前调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城市轨道建设单位提出全年培训实施方案前进行,重点对企业上一年度培训情况、培训反馈意见、当前突出问题、技术创新等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在一定分析方法的基础提供下一年培训建议;第二阶段,在城市轨道建设单位参加培训前进行,对参加培训学员进行访谈,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业务中的重点和难题,梳理汇总后反馈至授课教师,请其在授课中讲授对应策略和具体办法。(2)实施阶段,在教学阶段进行,主要采用当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度挖掘培训需求,填写调查表,提炼和归纳有效信息和培训建议,反馈有效信息至培训主办单位和授课教师,为后续课程提供优化建议。(3)跟进阶段,在培训结束3个月后进行,采用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对前期不确定性问题再次调查。同时,建立专业问题库,将专业问题汇总、整理,提供至被培训单位分析研究。
2.根据FAST理论,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流程。根据FAST理论,归纳了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流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跟进阶段三个部分,模型应用的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六、结论
1.本文介绍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市场基本特征,包括人才培训的主要内容、人才培训的对象划分和培训调研的主要方法等内容,为城市轨道交通人力资源建设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思路。同时,本文介绍的培训课程开发方法也可应用于铁路、公路行业开展培训工作。
“项目孵化”――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辅导能力培训
“项目孵化”是最早开发的教师培训项目,特邀高等学校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培训目标:在科技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模拟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和交流总结自身指导中学生开展科技项目研究的实践,强化高中教师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观念,使其初步具备指导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辅导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对教育工作和教师职业与使命的理解。
培训内容:由教育观念、学科发展动态、科研能力训练等3部分组成。其中科研能力训练是重点,占2/3的培训课时,包括科技项目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撰写科技论文、论文答辩与评价4个模块。
培训方式:注重师生互动、民主参与、重在实践;所有学员按学科分班、班内分组,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广泛采用个人作业、小组讨论、大组交流、集体报告、教师点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个人总结等合作学习的方式。
培训学科和时间:培训一般设数学、物理与工程、化学、生物(动物和植物)、计算机、地球空间科学、环境科学等7个科目;时间分短期(1周集中面授)和长期(2年3轮,面授+网络跟踪指导)2种;每年暑假由科教中心与相关省市科协和教育行政部门合作举办。
“聚焦课堂”――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执教能力培训
“聚焦课堂”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教师培训项目,聘请上海市各学科优秀特级教师、参与国家课标研制的专家、社科专家、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等为指导专家。
培训目标:旨在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解决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各种具体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培训内容:突出和教师日常工作的相关度,强调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整个培训周期设计为2年3轮。其中首轮为1周左右的集中培训,主要解决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问题;第2轮为定期的分片区研讨,主要通过听随堂课和课后的交流研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个别化的诊断和点拨;第3轮则是在一所具体的学校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由不同地区的不同教师“同备一节课、共上一堂课”,在真实的课堂上“以课会友”相互切磋。
培训方法:整个设计依据教师学习成长、观念转变和能力提升的规律,一方面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宏观到具体、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通过层层递进的情境设置,帮助学员有层次地转变和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种相对比较长期的跟踪指导,为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
培训学科:面向高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美术等各学科的教师;以学校为单位提出申请,每学期由科教中心统一安排培训计划。
“通用技术”――课程开设能力培训
“通用技术”是课题组针对普通高中增设通用技术课后学校相关师资和设备严重匮乏等问题而开发的教师培训项目,特邀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培训目标:帮助学员充分认识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其对通用技术课本质、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了解通用技术课的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基本方法,强化教学实务训练,提升学员的教学能力,促进学员间的交流和沟通,拓宽教学视野,为其进一步交流搭建平台。
培训内容:针对困扰学校课程开设中的问题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培训主要设计了技术教育的本质与内容、产品设计流程和原则、技术课的评价与考核、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开发、实地考察等5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培训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引领、实践操作、学员互动、教学观摩、自制教具、参观访问等方式。
培训学科和时间:培训对象主要是在普通高中担任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次培训为期1周;由省市教育部门提出申请,与科教中心合作举办。
培训特点
和教育系统常规的高中教师培训相比,科教中心组织的教师培训项目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专家团队层次高、阵容强
秉持“科教合作”的理念,借助华东师大的教育科学研究优势、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科技专家资源和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先行起步的经验基础,科教中心把一大批学有专长、经验丰富、热心科学教育事业的教授、专家、特级教师等组织起来。他们中有科技专家30多人、中学特级教师近40人、教育科学工作者20多人、人文社科学者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10多人。这些专家不仅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很高的学术造诣、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与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合作中,逐步熟悉了教师培训工作,了解了培训规律和方法技巧(如培训环节设计、课堂气氛调动、培训节奏把握、现场控制、即兴点评等),成为目前国内难觅的高层次、多学科的优秀指导专家团队。
特别强调培训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培训项目的生命,它从3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所有的培训项目在内容设计上都非常强调针对性,事先都会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教师的需求和困惑,在培训课程与教师的日常工作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真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二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所有的培训都以工作坊(workshops)为主要形式,大量采取案例分析、模拟学习、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学术报告或讲座等方法,重在创设情境,强调教师的参与和投入,以促使教师在与他人充分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界定、分析与解决。三是考虑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涉及个人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系统的艰苦转换过程,要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不断学习和持续改革的动力,必须有外部指导力量的持续跟进支持,一些培训项目都逐步发展为2年3轮的设计周期。对培训有效性的强调,使科教中心组织的培训活动得到了教师们“累,但值”的共同评价,每次培训结束时学员评价满意率均在95%以上。
注意发挥培训学员的辐射作用
由于科教中心自身的培训能力有限,如何让优质培训资源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作为一个高校科研机构,科教中心一直主动寻求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合作,注意将自己的培训活动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需求对接。科教中心举办的培训活动一般都会要求培训单位推选骨干教师参与;培训结束后也会要求学员返校后通过“全校汇报”、“教研组活动”、“上示范课”、“校本同课异构”、“教学竞赛”、本校和本地区“聚焦课堂”等多种方式,积极辐射培训成效,努力将参训学员的个人收获变成整个教研组乃至全校、全地区教师的集体共享。
针对疾控机构人才匮乏、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核心竞争力短缺等现状,江西省确定以“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业务进修、学科建设”四轮驱动的疾控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利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一批中青年公共卫生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创建一批疾病预防控制科技创新团队,产生一批高水平预防医学科研成果,形成一套促进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发展的有效机制,全面提升了疾控机构人才队伍水平,推进了全省疾控事业持续发展。
一、规划引领,凝心聚力
(一)制定疾控科研发展规划。针对疾控系统科研项目少、科研水平低、学科建立弱的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我委制定了《2014-2016年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发展专项规划》,在科研攻关、自主创新、普及应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重点给予支持,委科教处单列公共卫生科研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委疾控处安排科研项目补助经费,并要求项目所在单位给予经费保障。
(二)制定骨干人才培养规划。组织开展全省疾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现状专题调研,了解疾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构,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2015-2017年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建设疾控人才培训基地,实施骨干人才培养,加强检验技术进修,提升学科能力水平,利用三年的建设周期,实现疾控骨干人才全覆盖。
(三)主动协调政策资金支持。疾控骨干人才培养规划得到了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每年在省财政投入3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科研和培训。委财务、科教等相关处室也给予大力支持,面向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人员,鼓励申报和增加立项,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骨干人才给予评先评优,共同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搭建省级平台。
二、建立基地,提升能力
在人才战略实施过程中每年确定分解指标,制定工作重点,将规划的实施效果纳入全省的民生工程和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的考核指标。
(一)建立疾控人才培训基地。整合国家、省、市疾控机构的优秀教学资源,与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办学,建成7个省级培训基地,组成269人的师资队伍和73人的导师队伍,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学员生活保障。
(二)实施疾控骨干人才培养。分别实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青年科技团队建设、管理干部培训等不同层次的骨干人才培养计划,3年培养230余名各级各类人才。 全省遴选20名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对象,采用“理论集中面授、导师分别带教、单位现场实践、行政部门锻炼”的学习形式进行重点培养。选拔21名全省优秀的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到中山大学进行专项能力提升培训,投入3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全省青年科研团队的建设,鼓励青年人攻读博士学位。
“高技能人才”是指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最关键的是具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勇于投身于实践,能解决在岗位中遇到的问题,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做出卓越贡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动态的概念,其涵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而变化的,不同行业工种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同。因此,不同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模式也不尽相同,笔者对电焊高技能人才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笔者学院现有条件,提出了适应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笔者针对船舶行业及地方企业对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化校企合作,在培训模式和课程设置上,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及与之匹配的培训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的改革,着力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与区域内的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行业企业的参与、指导下,共同探讨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学院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2.建立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动态课程体系
在企业、行业、院校专家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以职业定岗位、以岗位定能力、以能力定课程”的思路,建立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动态课程体系。将自动化、智能化焊接等前沿技术引入培训课程体系,以满足企业对“焊接智能化”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求。邀请合作企业专家对已经建立的培训课程体系进行检验,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不断完善、调整课程体系。
3.重构教材体系,开发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
与行业企业接轨,在企业、行业、院校专家的共同参与下,严格按照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按照最新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将职业鉴定与技能培训紧密结合,重构教材体系,开发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进行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培训教材的开发研讨。
4.建立“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师德优秀、理论水平高,同时具备智能化设备操作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团队。其中,具有高级技师和高级实训指导教师职业资格的教师占实训教师总数的50%以上,师生比达到1:17。具备智能化焊接设备操作能力的教师至少达到3名,充实高技能人才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5.建立“六位一体、校企共享”的培训基地
按照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根据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在校内实习培训基地现有的基础上,建成集职业素质养成、生产与技术服务、高技能人才培训与技能鉴定、科研和智能化焊接应用研究与推广于一体的校企共享的焊接综合培训基地,完善焊条电弧焊培训车间、气体保护焊培训车间、新增智能焊接实训室各一个。
6.建立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两个结合、四方参与”的多元化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考核体系,使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行业、企业、学校与学员四方共同参与。组建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制定《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法》等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多元化的培训课程评价体系。
二、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
企业支配着广泛的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础、最典型的组织单元。依据区域产业以及产业集群的特点,高职院校应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与区域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及框架,从而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对流”,齐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并提升培训质量。
1.创新校企合作思路,实现多种合作项目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持续稳定的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创建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使“互联网+教育”应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2016~2017年度,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1个以上的科研课题;将校企合作开发的焊条电弧焊实训、CO2气体保护焊实训、钨极氩弧焊实训、焊接机器人操作等培训主要课程的教学课件、教案、习题、动画、视频、考核方案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2017~2018年度,开发新的科研课题,真正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完善网络学习平台。
2.校企合作共同培训教师,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
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范围。一方面采取专业教师“走出去”的办法,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研究,并参与生产操作,同时了解和掌握新设备和新工艺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努力培养满足高职院校教学与培训需要的“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采用企业专家“请进来”的办法,从合作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和操作能手,充实学校兼职教师队伍,请企业技术人员和操作能手来校参与理论教学,指导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能够将企业生产实际工作与教学紧密结合,使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增加企业人才培训数量,提升人才培训质量
充分发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合,大力开展企业职工专业培训,在原有培训能力及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焊接设备使用的培训,提升培训层次,增加区域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数量,提高企业职工整体技术水平。
三、小结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以科技创业和服务外包为突破口,着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建设成为“科技创业家摇篮、中国服务外包高地和世界服务外包基地”,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一)科技创业
1、科技产出和投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750亿元以上,高新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以上,其中企业R&D投入占全市比重达到85%以上。
2、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建成三创载体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一站两中心”80家以上;不断拓展政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合作院校总数累计达到10家以上。
3、专利工作: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5000件以上,授权专利总量达到5500件以上,建成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0家以上。
4、人才建设: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创业团队150个以上,创业人才500名以上,创办“530”企业150家以上。
(二)服务外包
1、业务总额:实现服务外包业务总额15亿美元以上,其中执行额10亿美元以上。实现离岸外包业务总额8亿美元以上,其中执行额5亿美元以上。实现服务外包业务收汇额1.2亿美元以上。
2、培植企业:新增服务外包企业200家以上,其中新增全球服务外包100强、国内服务外包50强投资企业20家以上。新增通过CMMI/CMM、PCMM、ISO27001/BS7799、ISO20000、SAS70等国际资质认证服务外包企业30家以上。
3、政策扶持:大力实施“123”计划,新增“123”计划企业20家以上。
4、人员培训:全力建设国家级标准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新增服务外包人才培训3万人以上,新增服务外包就业人员2万人以上。
5、载体建设:服务外包载体建设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建成中国*国际数据中心,启动建设中国信息化体验中心。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开展科技创业促进行动
以科技创新创业为主线,以促进现有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再创业和吸引国内外科技领军型人才来锡创业为突破口,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基础实力和加快三创载体建设为抓手,全面启动全市科技创业促进行动,培育创业主体,增强创业活力,健全创业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奋力打造科技创业家摇篮城市。
1、加大科技创业投入。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大力吸引科技创业投资企业来锡,扩大创业投资规模,大力培植科技创业企业。促进生产型企业“中间分离,两端延伸”,设立“一站两中心”,加大研发与创新投入,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品科技含量和行业竞争力。鼓励科技创业企业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通过重组、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实现再次创业。对企业扩大规模或再次创业形成产业带动、当年发挥效益的,享受市相关优惠税费政策。进一步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150%抵扣和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收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科技保险,分散化解科技创新风险,降低科技创新成本。
2、强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载体孵化育成功能为重点,围绕*市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着力加大*(国家)工业设计园、太湖国际科技园、太湖科教产业园等“三创载体”建设,不断充实内涵完善功能,使之成为创新创业的主阵地,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舞台。设立支持重大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专项资金5000万元,鼓励科技型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建重大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市优势产业,依托科研单位的科研资源优势,在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风力发电及其装备、生物医药、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等领域形成较为完善、服务于设计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环保等特色产业领域内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优化全市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全面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模式,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由政府主导向多元产权组织形式的转变,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投资主体创办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综合性与专业性、非盈利性与赢利性相结合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依托相关专业孵化器,择优扶持一批孵化器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全市科技创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建立支持创业企业由小到大迅速成长的梯次推进机制和全程孵育体系,着力解决科技创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投资融资、组织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提高对高成长性企业、“瞪羚企业”的承载支撑能力,努力使科技企业加速器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基地和特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善配套服务,建成一批标准高、配套好、功能全,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孵化育成功能的科技载体,并将条件成熟的载体逐步建成“科技小社区”。
4、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安排政产学研和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1亿元,全面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内涵,积极开展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与转移活动,鼓励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工作,鼓励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公司在*市创办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进一步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开发体系,全力推进与各院校政产学研对接成果的落实与推进,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市场潜力大、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5、鼓励各类人才创业。加大“530”计划的扶持和投入力度,继续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530”计划宣传,吸引各类领军型海外留学创业人才和团队来锡创业。设立后“530”计划专项资金,加快实现已落户“530”计划项目产业化,以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及动漫等产业为重点,每年重点实施10项以上“530”项目产业化推进计划。设立“泛530”计划,两年吸引30个境外专家和科技创业者到*设立实验室,建立公共技术平台进行科技创业。实施面向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创业计划,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学科带头人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积极探索适合*的以“院士工作室”、“星期天科学家”等为代表的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鼓励和吸引国内领军型人才和团队带项目、带成果、带技术来锡创业,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新兴产业。
(二)全力实施服务外包促进工程
抢抓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加快转移的契机,以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外包和吸引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来锡为突破口,以大力引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吸引高中端服务外包人才来锡创业、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通信信息服务外包为重点,大力实施服务外包促进工程,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中国服务外包高地和世界服务外包基地。
6、加大服务外包招商引企力度。加大对国际服务外包100强企业的跟踪力度,强化工作目标和责任,采取“上门敲砖”、“以企引企”、“以业务促项目”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着力推进一批国际服务外包龙头企业落户*。着力引进对跨国公司研发、采购、销售、营运等生产服务环节的外包业务企业。精心组织服务外包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为各板块、服务外包集聚园区、企业对外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在经贸节期间举行第二届亚太服务外包国际合作会议,组织赴印度、日韩、美加等重要国别地区服务外包招商活动和大连、上海、北京、深圳等国内服务外包先进城市专题投资说明会。
7、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广泛宣传推介、及时兑现各项扶持政策等措施,大力培育有条件入围“123”计划的企业,大力支持和推进“123”计划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服务外包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境内外上市加速扩张。依托集成电路、光伏、液晶、生物制药和工业制造产业的集群优势,着力发展技术和产品研发、嵌入式软件、创意设计、高端咨询等合同研发外包和技术先进型业务流程外包。实行对国家服务外包扶持资金配套政策,鼓励企业获得国际资质认证,保护服务外包企业的信息资产。同时,立足*市制造业高地的实际,鼓励外资企业引进集团(总部)研发中心,鼓励本地企业壮大内部研发中心发展服务外包业务。
8、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引进培养。大力实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太湖工程”,加快形成服务外包人才集聚和“蓄水池”效应。成立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向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优先配置资源。按照国家人才培训中心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更大力度支持,按政策规定予以资金配套。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外包人才培训模式和培训资源,设立专项资金,大力吸引应届大中专学生来锡培训,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服务外包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培训,促进跨国公司、大企业与学校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区域内中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服务外包人才,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端引进、中端专培、低端职训”的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联盟及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培训机构与服务外包企业的互动合作,重点培养服务外包产业急需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形成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强劲支撑。
9、推进服务外包集聚园区建设。制定服务外包集聚园区环境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推进服务外包集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集聚园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使之成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并积极推进服务外包集聚园区获评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积极发挥已建成公共技术平台的带动促进作用,加快IBM云计算中心、中国*国际数据中心、SUN开源技术创新中心、超级计算机等公共技术平台产业化、市场化进程。积极鼓励本地企业使用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平台,推动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平台将服务扩展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
10、扶持培育本土服务外包品牌。编制并完善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科学发展指导力度。选择一批规模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管理水平高、品牌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的本土企业,集中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实施重点扶持。鼓励和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定位“中国服务·*创造”品牌核心,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市服务外包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发包方和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把目光投向*,在*投资兴业。
11、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外包。加快推进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网站、信息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的外包整合工作。继续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体制改革,创新后勤服务社会化形式,进一步结合实际,采取不同形式,在全市推广信息通信、物业管理、设备维护、绿化养护、保安保洁、交通运输、房屋维修等服务外包。
(三)积极优化服务环境。
12、加快知识产权的建设与保护。修订《*市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和重点支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业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申请专利,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专利保护群。继续实施创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计划,鼓励、引导和规范大中型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专利专题数据库,鼓励科技创业、服务外包企业借助专利数据库运用专利分析软件开展国内外专利技术的比对、分析、借鉴和创新。建立和完善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维权援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保护和多途径解决纠纷机制,全面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形成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13、优化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一站式”、“一门式”服务制度,为科技创业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服务”。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化服务机构,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咨询、创业指导与策划、创业培训等服务,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财税、法律、劳保、外贸、政策、信息、管理、融资等全方位“保姆式”辅导和服务。加快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联盟建设,积极开展以“加强协作、优化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的各项活动。推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享受国际通讯专用通道服务;推进所有服务外包集聚园区实现双回路供电、公共交通等保障;推进服务外包相关专业人员实现顺利落户等就业保障。
14、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推动银行与科技创业企业、服务外包企业之间的对接沟通,加大银行对企业的授信力度,改善和优化融资环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快构建社会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风投资金集群。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开展银行短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为实物抵押条件不足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有效解决固定资产缺失、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服务外包企业的特殊性设立新的信贷方式,用足用好服务外包扶持资金。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建立“科技创业和服务外包促进年”联系会议制度,并在市科技局、外经局分别设立科技创业促进办公室和服务外包促进办公室,具体负责“科技创业和服务外包促进年”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协调解决“科技创业和服务外包促进年”活动中的问题。各市(县)、区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本地区“科技创业和服务外包促进年”重大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对促进年各项活动的组织指导,并建立工作制度和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大资金扶持。加大科技创业投入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资金扶持,确保推进年培训、辅导、宣传、招商等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方案所需政策兑现资金在相关专项中统筹解决。
(三)强化协调配合。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并加强部门之间,部门与地区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活动主办、承办单位要从全局角度出发,集思广益,制定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加强协调,强力推进。协办部门要主动配合,加强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荣成是海洋经济城市,蓝色特征鲜明。多年来,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促进造船、食品、汽车、港口物流、能源石化等蓝色产业膨胀扩张,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大力实施“人才立市、兴市、强市”战略,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优惠政策,全市的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才工作正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蓝色海洋类人才2703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专业技术人才中,博士26人,硕士396人,大学本科学历8635人。在职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34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7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1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教授)”1 人。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点。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用一流的待遇吸引人才。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荣成市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暂行规定》《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在工资福利、住房、子女入学入托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如工资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和课题工资等;每年定期对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健康查体等。近年来,我市先后在成山集团、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寻山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院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示范园,吸引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前来荣成创业发展。
二是探索引进形式,用灵活的手段巧借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以“产学研”联合为主体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多次举办产学研战略联盟活动周,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推动荣成的产业升级。先后与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科院海洋科研所等30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实施和转化国家“863”“973”计划项目33项。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6家,组建了由寻山集团牵头的现代海水养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由好当家集团牵头的海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家全国同业唯一的产业创业战略联盟,组建了国家海产贝类技术研究中心。
三是拓宽人才视野,用开放的思维对接人才。作为一个县级市,我们的人才基础、科技基础及城市的吸引力相对有限。为此,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通过多种方式聘请专家、学者、院士来我市调研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直接与高端人才对接,吸收最新、最前沿的发展成果。我们先后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前来荣成进行考察指导,为我市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区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定期进行互动交流。在充分挖掘国内人才资源的同时,积极搜索与我市经济发展相关的国际知名专家及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情况,建立信息库,变被动引智为超前引智,努力提高引智质量。
四是搭建载体,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始终把载体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起“大学、高级职业学院、普通中专”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已经形成以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分院为龙头,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和威海水产学校两所高级职业学校为两翼,其他中专为补充的人才培训格局。近年来,共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万多人次。此外,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为荣成海洋产业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
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和优势,推动了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随着教育水平和人才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市人才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远远满足不了我市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区的发展需要。从人才的密度看,我市每万人中海洋人才仅为715人,占人口总数的7%;从人才增速看,我市人才总量每年递增2%左右;从人才结构看,专职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人才严重匮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数量明显不足,适合我市“六大蓝色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仍十分紧缺。
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懂技术的一线生产工人短缺。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产品的发展方向,而我市的海洋人才队伍中,真正懂得海洋技术的生产工人只占人才队伍的10%,影响了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壮大。
三是人才培养不够系统。有些企业重使用、轻培训的思想比较严重,加上企业人才流动性比较大,企业不愿支付培训员工的成本,一些企业人才知识的更新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三、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省委、省政府做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后,荣成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荣成先行区总体思路。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抓紧开发发展蓝色经济急需紧缺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海洋科技人才队伍,集聚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业型高端海洋科技人才,努力把荣成打造成各类优秀人才聚集之地、创新之地、创业之地、成功之地。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研究型人才。本着“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不求所有,但求所为”的原则,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人才。在强调引才的同时,积极引进外智,通过兼职、讲学、科技合作等方式,引进一批“两栖型”“候鸟型”人才。创新引才渠道,开辟引进紧缺人才的“快车道”。凡是我市紧缺急需的各类人才,在引进时简化手续;开辟引进精英人才的“直通道”,凡是我市所需的高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时手续直接到位;开辟引进特殊人才的“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具体来说,积极鼓励企业走进高校引智、引才,继续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着力提高工作站的运行质量,加大科技研究型人才的引进力度。
二是依托大专院校、科研站所,培养一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依托我市现有的大中专院校,定期组织培训班,依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培训过程中,注重提升培训工作规范性、科学性和时效性,充实完善培训内容,采取菜单化培训模式,实现自主选课、自主培训与集中管理的有机结合。发挥高新技术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载体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中高层专业技术人员到站进行科研活动,提升我市中高层创新技术人员的能力,发挥中高层人才带动作用,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