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设标准要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外仓;建设布局;出口贸易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88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海外仓是指出口商在海外市场建设仓库,当海外市场有需求即可直接从海外仓库发货,让出口企业将货物批量发送至国外仓库,实现该国本地销售、本地配送。而我国海外仓的建设目前处于萌芽阶段,通过建仓来获取经济收益的条件是要进行合理的建设布局,满足海外仓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1 建仓成本最低化
1.1 海外仓储仓商品标准
由于企业的资本有限,想要通过海外仓赚取资本进行再生产投资,就要保持一定的资金周转率。企业应该出口热销、需求量大的商品,再通过海外仓储存、发货,从而回笼资金。雨果网数据显示,有两类产品通过海外仓出口能产生最大利润。①体积大/超重等大件物品。国内无法运送,或者费用太高。②日常快销品。非常符合本地需求,需要快速送达的产品。因此,家具、灯具、大型汽配、户外产品、工具类产品、家具必须用品及母婴用品无疑是“快生产,快消费”的产品。这些产品通过海外仓储直接向买家发货,减少压货,不但能加快收货速度,也能加快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从而进行资金周转。
1.2 建仓成本节约化
在海外仓的建设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选择自行建仓或者租赁仓库。海外仓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仓储、软硬设备、人工成本,这些都投入不菲。亚马逊集团的资金雄厚,他们自行建仓,当订单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考虑根据不同方式的报价,来尝试实现规模化效应,以降低这部分的成本。而国际主流的海外仓建设模式有两种:一是合资建仓,二是租赁第三方海外仓。据顺丰等公司介绍,租用自营的好处是前期投入成本不算很高,能够较为灵活地调整经营规模,第三方海外仓技术成熟,结合企业本身经营管理的成熟经验,就能达到投资成本低、效率高、出错率低的效果。
2 市场份额及聚集效益最大化
2.1 “一带一路”形势下我国与海外仓的商品出口结构比较
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商品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在沿线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很强,增长速度也最快。其中木材制品类、金属制品类和塑料橡胶类等近年来上升了20%、,其次是服装鞋帽类上升16%。海外仓销量最大的商品前五名,均包括在“一带一路”出口商品的类目中。其中,服装球鞋类、电子和汽配产品是中国在东南亚出口占比第二高的商品,三者加起来占2014年中亚出口额的31.84%。而海外仓销量排名第一和第四的电子和汽配产品,占我国向中东欧国家出口商品的50%。对于不同的市场需求,海外仓的建设标准也不同。在东南亚地区应建设加工包装型仓库,可以对商品进行有效的管理保存。在欧洲地区建仓,应建设具有维修性能的仓库,以提供维修服务。
2.2 海外仓建应重视“一带一路”的发展需求
因“一带一路”重视大通道与周边国家陆陆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效对接,强调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逐步形成内畅外联的国际运输大通道。所以交通运输设备、移动设备和运载设备(如飞机、铁轨火车、轮船和汽车及其部件)会在渝新欧、汉新欧、义新欧国际运输通道,中缅、中老泰、中越、中蒙俄等国际道路运输通道和陆水联运通道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在这些地方建仓,无疑要对准交通运输设备市场的需求,建设对口型和专业的仓库,并大量储存以上产品。
2.3 海外仓的运营使用应与商品流行性相结合
许多产品在一年中有很明显的“旺季”和“淡季”之分,在旺季就应该加大商品储存,在淡季就应该做清仓降价等调整,比如:服装、鞋类等季节性强的消费品,卖家需要做库存和销售周期把握。更重要的是,每个国家都会有它的购物旺季,无论是实体购物还是互联网购物,比如:中国的“双十一”,“京东618”。又比如:美国的感恩节,购物广场时常会被“洗劫一空”,建设海外仓要设计好商品的配送以及降价服务。消费者在这些节日往往会进行不理性消费,这正是出口商扩大销售,提高本身知名度的好机会。
3 建仓选址的合理化
3.1 海外仓地理选址与“一带一路”地理布局相结合
在“一带一路”中,中国的贸易对象遍布亚欧非洲,西至发达国家成群的欧洲经济圈,东至贸易频繁的东亚经济圈,海外仓在这些地方建设,能大大提高产品的曝光率,从而使出口更便捷,增加贸易商机。目前,中国建设海外仓的最热门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而这些国家的海外仓技术比中国发达,其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和租赁成本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建仓需要昂贵库存费用,包括打包费1美元每件商品,订单处理费1美元每件商品;储仓费15.94美元(1到9月份);购物旺季要多收取20%,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海外仓年租金是100~120美元每平方米,人工最低成本达到每小时14~15美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相反,虽然这些国家的海外仓发展水平不太成熟,但它们的地租、仓储等费用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都普遍较低。由于“一带一路”会促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频繁,对于出口而言,在这些国家建仓还是有优势的。出口商可以向西方海外仓技术先进的国家学习或者引进技术,再进行海外仓储的投资与建设,依托着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利于提高贸易的整体效率,增加盈利的机会。在“一带一路”建设多条经济带中,例如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一方面在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中海外仓能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海外仓能够为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提供贸易平台,相辅相成,加快二者的建设与发展。
3.2 选址建仓时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3.2.1 建仓资金问题
土地昂贵,需大量资金购买土地使用权和土地租赁权。建仓不仅要购买地皮,而且需要支付其他的仓储费、管理费等,如果企业无法承担这些庞大的费用,可以考虑先租赁一些第三方提供的海外仓。但目前技术成熟的海外仓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
3.2.2 盲目竞争问题
世界现有的海外仓都过分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的海外仓储技术不相上下,价格却非常的高昂,在这里建设或者租赁海外仓,会陷入无收益的困境。
3.2.3 盲目建仓问题
当企业忙于投资建设海外仓的同时,仓库的储量和体积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仓库越大成本资金越高,但这些资金并不是完全使用在商品的流动当中,换言之,海外仓的使用量达不到建仓的基量。美华海外仓储公司成立于2012年美国,澳大利亚都设有直营仓库,其中澳洲仓的日最大订单处理能力为18 000单,美东仓为30 000单,美西仓为15 000单。而各海外仓的实际出货量却不多,澳洲仓每天3 000多票出货量,美国仓每天仅为2 000票,这样一来,储仓费增加了,商品管理费增加了,工人的报酬也要增加。企业想要盈利就必须避免这种效益低下的海外仓建设。同时,要考虑自己的商品出口量,出口量太小没办法形成价格优势就不要选择海外仓。
4 专业人才的高素质化
对于欲经营海外仓的企业来说,重要任务是劳动力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海外仓的技术经验并不成熟,各环节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以满足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这种灵活多变的销售方式。解决海外仓的运营问题、产品的销售问题、物流的成本问题,以及各种税务问题需要掌握外贸知识、物流知识以及外语知识等各种专业知识的专业团队。我国不仅缺少了解国内外市场的人才团队,缺少管理国际货运的人才团队,也缺少专业客服,漏包、丢包、丢单等问题时常发生。此外还有发货地址错误、仓库无法与客服信息一致等问题,这都不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海外仓速率配送体验,违背了建仓目的,也无法达到企业的预期收益效果。
同时企业需要人才来创造一套完善而高效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的系统应该包括客户端、管理端、支付端,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技术才能开发并有效运作。企业在进行海外仓建设时一定要考虑人才团队的培养以及运营机制的发展,学习西方先进的运营管理机制,充分借鉴他们成熟的经验,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合理正确地建设海外仓。
主要参考文献
[1]Long Kaifeng.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is an Important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Strategy[J].和平,2015(1).
[2]Zi Daogen. Logistics Cost Control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Based on Overseas Warehouse Mode[J].Logistics Technology,2015(16).
[3]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4]王钰.海外仓或将成为电商新常态[J].进出口经理人,2015(5).
[5]潘意志.海外仓建设与跨境电商物流新模式探索[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9).
[6].海外仓:让跨境电商更精彩[J].中国对外贸易,2015(4).
[7]宋海英,许琳.海外仓――电商时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7).
[8]王钰.海外仓实现跨境销售本地化[J].进出口经理人,2014(12).
[9]鲁旭.外贸B2C海外仓的流程再造效果与市场价值[J].对外经贸实务,2015(11).
[10]韩朝胜.我国B2C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5(15).
[11]张夏恒,马天山.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15(5).
[12] 甘均先. “一带一路”:龙象独行抑或共舞?[J]. 国际问题研究, 2015(4).
[13]刘洋.“十三五”时期重要自然资源风险研究[J]. 宏观经济管理,2015(6).
[14]潘志平. 2015中亚局势扑朔迷离[J]. 中国投资,2015(3).
[15]郭春梅.中国在澳投资受阻的原因及其启示[J]. 现代国际关系,2014(10).
[16]董漫远. “伊斯兰国”崛起的影响及前景[J]. 国际问题研究,2014(5).
[17]杨晨曦.“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中的大国因素及应对策略![J]. 新视野. 2014(4).
[18]潜旭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J]. 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3).
关键词:绿色建筑 二星级 设计目标 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该标准分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部分,根据一般项、优选项的达标得分情况,细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三个等级。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目标
为实现绿色建筑二星级的目标,在规划设计阶段,应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五大方面细化绿色建筑目标。
1.节地与室外环境:地下空间的利用,室外风环境,景观中关于乡土植物和乔灌木的选配,室外透水地面的铺设面积及计算。
2.节能与能源利用:围护结构优化,节能设备选型,室内通风模拟分析。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雨水收集利用于景观用水的设计方案及设计图纸,节水喷灌设计,节水率计算。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建筑构件功能说明,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场地废弃物处理。
5.室内环境质量:室内光环境模拟分析,室内声环境模拟分析,建筑热工条件计算。
二、二星级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一)透水地面
透水地面拥有15%-25%的孔隙,能够使透水速度达到31-52L/m/h,远远高于最有效的降雨在最优秀的排水配置下的排出速率,实现雨天无路面积水,夏天比常规路面更凉爽的步行体验。另外,地面材料的密度本身较低(15-25%的空隙),降低了热储存的能力,独特的孔隙结构使得较低的地下温度传入地面从而降低整个铺装地面的温度,这些特点使透水铺装系统在吸热和储热功能方面接近于自然植被所覆的地面。因此,透水地面可以有效的补充项目地下水系及缓解区域内的热岛效应。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
1.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需求。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2.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表或地下浅层地热等低温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既能供热又能制冷、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根据冬季热负荷情况设计地埋管系统,保证地埋管满足冬季制热高效运行,夏季制冷时地埋管不能满足供冷需求的部分,采用冷却塔进行散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节水、节电、省材、省地,保证系统运行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 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光伏幕墙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幕墙的结合,体现了完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具体来说就是将光伏玻璃替代普通的幕墙玻璃来达到发电的目的。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
(三)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回收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处理后达到使用标准的技术手段,可用于绿化、景观、洗车、浇洒道路、冲厕等。其中,屋顶 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回用,处理工艺简单,维护费用低,但需要增加独立的收集管道;而地面雨水杂质较多,污染物成分复杂,需要经过沉淀精滤等处理后回用,处理工艺复杂,但收集混合雨水可利用原有的雨水排水管道,不增加集水管道投资。
雨水回用专项设计要求:
1.以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原则对用水水量和水质进行估算与评价,提出合理用水分配计划、水质和水量保证方案。
2.根据项目实际条件,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3.绿化、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避免误饮误用。
(四)节水绿化
1.合理选择绿化植物选用本土植物
在制定景观绿化方案时,甄选植物种类,不种植耗水量大的树种,尽量减少草坪面积。选用适宜当地本土的、耗水量少的植物品种。
2.选择非传统水源作为绿化用水
绿化及道路浇洒采用处理达标后的雨水,绿化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明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如管道标识等防止误饮误用措施。
3.合理布置绿化管网,采用节水浇灌措施
按照植物品种选用浇洒方式,采取喷灌、微喷灌或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并配备土壤湿度监测系统实现节水管理。
(五)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在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时,CO2 浓度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如果室内空气中 CO2 浓度太高(大于 1000ppm),就会感到空气“不流通和不新鲜”。工作场所空气质量不好可以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疾病,在许多情况下,这是由通风不良引起。CO 是由碳(燃料)不完全燃烧所形成的,对人体危害较大。高毒性的 CO 可以通过不良维护的或不正确调节的供暧系统进入室内。测量环境空气中的 CO 浓度,可保护人们不会因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而中毒。
为了使室内 CO2 的浓度保持在合理水平,应在要求较高的场所(如五星级酒店)或人口密集场合(如超市、百货商店及餐馆)设置CO2 浓度检测器,与空调的新风系统联动,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此外,地下室大空间设置 CO 浓度检测器,与通风系统联动,保持通风良好。
(六)自然采光技术――光导管
光导管,也叫导光管,导光筒,比较正式的名称有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日光照明系统等,是一种用光导管将室外的自然光引进到室 内的装置。与之配套的还有采光装置,以及漫射装置。用光导管进行自然采光是现代绿色建筑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理念。可以广泛应用于地下空间、走廊、办公室、厂房、车间、场馆等白天需要开灯的地方。
(七)幕墙节能技术措施
在不改变建筑外立面设计方案的前提下,需考虑如何避免光污染。同时,为保证建筑室内环境自然通风效果,应尽可能提高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
1.避免幕墙光污染
幕墙建筑的设计与选材合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18091 的要求,玻璃幕墙材料的反射比应低于 0.3。
2.幕墙的气密性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 规定的 3 级。
3.幕墙可开启
幕墙的设计需要设置可开启部分保证室内的自然通风,玻璃开启比例需达到15%以上。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3]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DGJ32/J96-2010,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关键词】地方建设工程标准化;地方工程建设;体现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o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at the lo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Zhao Jia-jie
(Hebe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
【Abstract】Lo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from the particularity standards of science, policy and other standards in construction, there has been concrete and obvious manifestation.
【Key words】Lo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andardization;Local construction;Reflect
1. 前言
(1)建设工程地方标准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要补充,是规范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地方标准化工作还担负着推进本地区建设事业发展的重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198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后,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法律地位问题,受到了部分人士的质疑,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也因此长期受到了影响。虽然十多年来,国家没有针对这项工作印发过专门的规范性文件,但是,由于工程建设的改革发展和地方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仍然在争论中得到了发展,而且部分省、市、区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有声有色,为本地方建设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近年来,人们在争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法律地位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也逐步得到了提高。首先,人们不再简单地把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等同于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组织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制定只是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一个方面,而实施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国家和行业的建设技术要求得到贯彻落实,同样是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后两项任务不依靠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靠建设部组织的检查和专项治理,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效。其次,人们也确实意识到,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并非可有可无,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必须同时推进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发展。
(4)《标准化法》没有明确规定不得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并不表明就不能或不应当制定。当然,除了人们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认识的提高以外,促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出台的还有两个重要的背景:一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力度,既要加快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步伐,使建设活动“有标可依”,又要强化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与监督工作的力度,确保工程建设标准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规定,规范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行为。这些实际需要的存在,要求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力度。就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而言,如果要求不明确、任务不落实、机构不确定、措施不得力,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二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协调推进。一方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行条文强制性,编制完成了十五部分的《强制性条文》,标准的编制、审查和批准等均发生了变化,地方标准如何运作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国家在这方面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和要求。另一方面,各地在组织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中,不仅发展失衡,而且做法各异,能否保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不会对形成全国统一建筑市场造成障碍,受到工程建设领域有识之士的关注,国家有必要在这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2. 地方工程建设标准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对当地各类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制定、批准的地方技术依据。源于工程建设的特殊性,标准的科学性、政策性等在工程建设标准中又有了具体而明显的体现
(1)突出地方政策性。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影响的广泛性就使其依据——工程建设标准,更充分、更全面地体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要求和持续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作为现阶段的技术法规主要形式,更使直接涉及工程投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得到强制实施,政策性更加突出显现。
(2)体现综合性。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地域、多行业、多学科、多环节。要获得相对最佳效益,就需要应用各领域的科技成果,经过综合分析,制定出适合工程建设标准。此外,工程建设标准不仅要考虑技术条件,也考虑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以求在可能的条件下获得最佳效果。
(3)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性。建设工程具有固定性,其建设理应考虑地质、气候、人文等诸多因素。因此,工程建设标准必须考虑不同地质情况、不同气候环境的需要;针对特殊地质、不同气候有时还需单独制订相应的标准;必要时,根据特殊条件和当地的建设经验,制订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满足各不同地域条件下的建设需要。
(4)影响投资经济性。工程建设标准是经济建设和项目投资的重要制度和依据。项目建设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的概预算等均须符合工程建设各阶段技术、管理等标准的要求。不同的设计标准、采用不同结构形式、构造、材料等均会提高或降低工程造价,影响投资使用效率。
3.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按照国家的要求,各地今后要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沿着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以往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在城市,对村镇涉及较少。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划要求,不仅拓宽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范围,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既保证工程建设标准的相对一致性,又保证村镇的规划建设标准符合当地实际,不照搬城市模式,减少浪费、节省投资,是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4.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符合本省实际、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建设工程的品质,拓展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内涵
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学问题、就医问题等,都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无不与工程建设工作紧密相关。以往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更多的是重视有无问题,把量的因素考虑得更重一些,现在要从量的角度转变到质的角度,加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工作生活的舒适性、社会评价的人文性等。这一从量到质的转变,拓展了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工作内涵。要求标准化工作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开拓创新,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制订出满足工作、生活需要的切实可行的标准,以此来引领工程建设工作,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
5. 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第一要素,加强标准化工作队伍建设
成立省级建设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实施、监督与评估提供有力支撑;以符合条件的学者、专家、标准化工作者为主体,建立工程建设标准编制人才专家库,作为标准编制的主要力量;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标准编制;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化奖励制度,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热爱标准化事业的人才队伍。
6.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高水平、高质量标准建设的有力保障
(1)加大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加大对重要工程建设标准的经费支持力度;推动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研究列入省市科研计划项目;运用多元化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投入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2)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手段。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包括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标准信息网络系统,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信息系统等在内的省级工程建设标准信息资源平台,实现工程建设标准项目的网上申报、审批、、出版发行和修订等全过程管理;加强标准出版发行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标准出版质量,缩短标准出版周期。
7. 企业标准化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制定《省级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制定本企业的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构建企业标准体系,推动企业以促进工程建设标准有效实施为目标,将标准实施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有机结合,建立企业标准实施责任制度。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并实行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制度。积极推动成熟的企业标准升级为省级地方标准,有条件的争取上升为行业或国家标准。
8. 宣传工作是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器
关键词:监狱设计;标准;重要性;科学性
为了使中国的监狱管理工作能够更高、更快地发展,以适应世界自由刑刑罚执行发展趋势和国际人权斗争的需要,在1994年1月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确定了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宏伟目标。近些年,一些省市开始注意监狱建筑的布局、式样,并以安全、庄重、文明为基本要求,监狱建筑突破了过去的旧、土、简的状况。
1.前言
由司法部担纲主编,建设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实施的《监狱建设标准》,已于2003年2月1日开始施行。通过十多年的应用和研究,《监狱建设标准》为我们制定监狱布局调整规划,促进监狱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加大各级政府对监狱建设的投资力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2.我国监狱建筑的历史沿革
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监狱建造型式都不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监狱经过奴隶制监狱、封建制监狱、半殖民地半封建制监狱、时期人民民主的监狱,直至发展成今天的社会主义监狱。
3.《监狱设计标准》的重要作用
《监狱建设标准》具有依法治监的重要作用,《监狱建设标准》总则中指出:本标准是为监狱建设的项目决策及合理确定监狱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监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监狱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1)对监狱建设单位,在项目决策的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监狱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监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监狱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有鉴于以前的经验教训,《监狱建设标准》规定了监狱选址、规划布局、建设规模、项目构成、建筑标准、安全警戒设施、场地及配套设施等主要内容要求。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深人人心,但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首先要有法可依。
2)对各级管理机关,在做好项目的技术、经济、管理工作上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监狱建设标准》的出台,监狱建设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依据,有关各方就容易统一认识。
3)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和实用性。
《监狱建设标准》是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根据监狱工作发展要求、结合各地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实用性。标准的执行对罪犯技能培训和劳动改造用房的规定,贯彻了《监狱法》的有关条款,贯彻了我党“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符合监狱实际,为解决罪犯劳动场所提供了政策保障。
4.如何更好地执行《监狱设计标准》
执行《监狱建设标准》必须结合实际、量力而行针。《监狱建设标准》兼顾了各地监狱建设现状和发展需要,理论上有所创新,项目的设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各地监狱建设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在建设项目和指标的设置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为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贯彻执行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我们在设计监狱时,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1)贯彻《监狱建设标准》,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监狱建设标准》的落实,涉及的部门比较多,难度比较大。一是政府部门支持和理解的难度比较大,在审批规划和安排资金方面难以落实;二是监狱建设单位理解不够,执行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片面追求标准面积和功能齐全,缺乏总体规划和量力而行,没有考虑分步实施。
2)灵活掌握《监狱建设标准》。
《监狱建设标准》在具有强制性的同时,也具有推荐性,如监狱建设标准条款中凡是指明“宜”、“不宜”的,都是可以机动、弹性执行的推荐性条款。我们理解《监狱建设标准》就是一种面积控制标准,有一定的变动幅度。如一些项目指标,可以在不突破总面积指标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监狱建设标准》中规定的建设项目,在功能合理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调整。今后新建、迁移、改造监狱,要严格按《监狱建设标准》建设,但不要求一步到位。对监狱建设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监狱建设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内容,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在与有关各方协调一致的情况下积极探索。
3)合理应用《监狱建设标准》。
《监狱建设标准》是为监狱建设的项目决策及合理确定监狱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监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监狱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我们要在监狱建设时合理应用《监狱建设标准》。监狱建筑与社会建筑不同,监狱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庄重,与社会建筑追求美观、豪华具有本质的差别。所以我们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在不压缩审批规模的前提下,尽量采取经济、节约的方式,确保正确执行《标准》不走样。
4)分步实施《监狱建设标准》。
监狱布局调整的工程量大、任务重,除了少数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可能在短短几年间调整到位,必须一次总体规划,分年实施,逐步落实《标准》。
5)不断完善《监狱建设标准》。
《监狱建设标准》也要在实施中不断总结,逐步完善。经常性地开展《标准》复审工作,通过对《标准》的不断修改,保持其先进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各地在应用中就已经对《标准》的内容提出了不少修改和补充意见。
6)出台配套的技术规范。
目前各地监狱建筑设计使用的是一般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与监狱建筑的特殊性存在一定差距。监狱设计的原则是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庄重。而一般民用建筑要体现出美观、高大、错落有致,或者雅观、流畅,别具一格;监狱设计时,要考虑许多安全警戒措施,如围墙要求厚0.5米,并且是砖墙,民用建筑则要求无障碍隔离。监狱用房的主落水管不能设在室内,但民用规范又要求不能设在室外;监狱建筑结构需要采用混合结构,但新规范对此进行了限制;监狱建筑层高限制为6层。还有许多与设计规范有关的问题,迫切需要制定符合监狱建筑特点的《监狱建筑设计规范》和《监狱建筑标准图集》。
5.结语
《监狱建设标准》的实施,开辟了监狱建设新的里程碑,给监狱建设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因贯彻《标准》而贪大求洋,更不应脱离《标准》而标新立异,要正确理解《监狱建设标准》的历史意义,科学应用《监狱建设标准》,真正把《监狱建设标准》贯彻到监狱建设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监狱建设标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标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关键词:数字出版标准 建设 发展 研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数字出版总量增长明显。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数字出版建设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标准建设,但目前,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尚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事业,因此,有必要对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1 当前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的现状
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数字出版工作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也颁布了很多关于数字出版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数字出版标准建设也被愈加重视。在多次项目发展规划当中,加快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的话题也被专门提出,因此,促进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建设发展工作已经得以初步落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部门也开始加强对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体系的深入研究,使得我国数字出版活动得以持续稳定开展。
另外,我国政府人员与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相关人员的标准建设意识都有了明显提高,数字技术创新部门的工作热情也大大提高,不仅开始开展专门研讨会,还投入到了自行标准体系创建当中。另外,很多出版单位也都主动投入到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当中。
然而,现阶段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仍然面临着相对滞后、发展不全面、体系化欠缺的问题。
2 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的原则
2.1 标准先行原则
在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中,首先应当遵守标准先行原则。要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数字出版建设,努力实现多元化的数字出版标准建设目标,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正是由于我国的数字化出版标准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更需要遵循先行原则,研制基础建设标准,大大提高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的水平,并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国际化中来,多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有效经验,实现国际战略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化,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投入到国际竞争中去[1]。
2.2 预见性体系制定原则
在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中,还需要严格遵循预见性体系制定原则。要利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标准,完善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体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利益平衡化。从技术创新到技术使用,这中间的时间比较短暂,因此,要想避免人力等资源白白浪费,必须严格遵循国际化标准要求,满足国际化经济需求,利用国际技术来提高数字出版标准建设水平,完善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体系。
2.3 合格评定原则
在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中,还需要严格遵循合格评定原则。要正确评估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效果,通过正确的评定程序,提高评定准确性。在数字出版标准建设效果评定当中,使得建设效果达到标准要求、符合法规要求是最终的目标。另外,在完善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体系过程中,还要加强市场培育和项目合理设置[2]。
3 促进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标准在前,法规在后
在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过程中,采取标准在前、法规在后的建设发展方法相对较好,既可以实现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的有序发展,也可以实现相关计划的合理制定和实施。与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还不多,法律制定的时间比较长,而标准制定的时间则相对比较短。先标准、后法规的数字出版标准化建设,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为实现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的协调统一,起到良好的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引导作用。
3.2 实现事实标准建设和正式标准建设的有效结合
在当前的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过程中,单纯依靠正式建设标准,是无法实现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的,而事实建设标准的周期是比较短的,因此,实现事实标准建设和正式标准建设的有效结合,则可以作为当前出版行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标准,有利于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和发展。另外,相关部门也应当改变传统的数字出版标准建设模式,不断创新新的数字出版标准建设模式和发展方法,提供更多的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渠道,不仅可以实现数字出版标准资源的合理利用,还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3.3 完善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体系
要想促进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和发展,必须完善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体系。要合理利用各种法律法规,提高相关法规的权威性和相关标准的适应性,不断创新数字出版标准,体现出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结合外部环境变化规律,健全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和发展机制,最终创新出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的循环模式[3]。
有学者整理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循环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A字母代表数字出版法律法规,B字母代表数字出版标准,C字母代表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和监督,D字母代表后期数字标准化处理[4]。该示意图对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标准化措施,完善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体系,最终促进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宫丽颖.我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分析[J].中国出版,2013,
20:36-38.
[2]李文涛.略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版权问题[J].中国出版,2011,9:69-71.
xx(支行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xx(副科级监管员) 成员: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xx。 三、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要制定服务类业务的五个基础专业标准化实施细则。业务标准化建设要以落实全区会计、国库、发行、保卫、科技等五个专业标准为主要内容,结合支行各专业工作实际,通过制定细则、自查、整改、完善、提高等阶段工作,积极稳步推进支行标准化管理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适应人民银行职能调整需要,正确及时组织会计核算,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为辖区金融机构提供高效、快速、便捷、优质的资金清算及其它各项金融服务;严格履行职责,有效实施会计监督管理职能,最终实现会计工作制度化、目标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目标。 二是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政策和国库支付清算业务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统一、规范的国库核算体系,增强国库监督管理力度和效果,全面高质地履行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 三是结合发行库封闭式管理的具体要求,创新工作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从内控制度、库务管理、会计核算、人民币管理、现金管理、发行队伍建设、档案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努力实现零差错、零案件、零事故、零风险,最终达到零缺憾的工作目标。 四是从制度规范、日常工作、武装押运、枪支弹药管理、对突发事件处置、安全检查、内部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实施标准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创新安全保卫工作管理新理念,切实提高人员素质,积极防范事故案件,有效地遏制违章违规行为,为支行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五是按照上级行《金融电子化信息管理办法》的要求,从制度建设、软硬件管理、计算机安全、网络管理、计算机培训、档案管理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科技工作标准化进程,切实提高员工的科技素质,提高支行的科技应用水平,有效防范金融计算机犯罪,为支行的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优质的科技支持和服务,推动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四、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通过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要在四个方面取得实效。一是对“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和实质要有一个深刻理解和把握;二是对开展“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必须达到新的高度;三是各部门、各专业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通过严格的对照检查,使业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得到整改和提高;四是鄂温克旗支行对五个专业的标准化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要有一定的超越性、前瞻性和广泛性,力争在全市树立起一面旗帜;五是通过五个专业的标准化建设,以点带面,研究、探索和尝试金融管理、调查统计及其它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路,提高支行整体工作标准化建设水平。 五、方法步骤 按照上级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支行标准化建设工作实际,我支行的金融服务业务标准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对照检查阶段(9月1日——9月15日) 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赵志华行长、额尔德尼副行长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标准化”的内涵;充分认识职能调整后,基层人民银行开展“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将支行各部门自行制定的标准化方案与“全区金融服务业务标准”相对照,查遗补漏、完善补充。 (二)组织落实阶段(9月16日——11月16日) 各部门要结合本专业业务标准化实施方案,强化对各项标准的检查落实,要通过部门内部日常管理,外部业务标准检查,结合支行“责任目标考核”、“五零”工程考核等方式,推动各部门内部职责进一步明确,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服务业务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总结提高阶段(11月17日——11月30日) 支行将开展一次标准化建设“回头看”活动,抽调纪检、内审、事后监督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检查组,对标准化建设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标准化建设方案制定中存在问题的,要修改方案;方案落实中存在问题的,要查明原因,落实整改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要求会计、国库、发行、科技、保卫五个专业在11月30日前将实施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总结,为下一年度标准化建设工作更深层次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分工协作,专项推进,五个专业要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奖惩。 (二)各部门各专业要充分认识标准化建设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切实树立标准化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到专业股室中去,深入了解和掌握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完善、整改和提高。 (四)要把标准化建设与“五零工程”的实施,与“学习型支行”创建,与“责任目标考核”、“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相互推进、全面实施。 (五)不断拓展标准化工作领域,研究、探索和尝试调查统计、金融管理、党建群工等其它专业领域基础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将我支行标准化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六)涉及到的五个专业要按支行制定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内容、任务、步骤、时间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制定本专业的实施方案,并按支行制定的统一标准化分解落实流程表进行操作。
人行xxx支行金融业务标准化建设
专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小市场、大民生”的服务宗旨,坚持政府引导、合理布局、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便民菜店进程,构建商品优质、价格优惠、服务优良的“菜篮子”便民服务体系。
二、目标任务
新建标准化菜市场10个、新建便民菜店50个。
三、主要工作
1.标准化菜市场:以企业为市场建设、经营和管理主体的市场项目,由区政府以奖代补给予扶持;以街道为建设、经营和管理主体或街道与企业合作建设管理的市场项目,由区政府扶持资金作为市场建设资金入股,街道和区商务局按比例共同持有。区商务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规范和标准,在辖区内寻找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的空闲场地或商铺房屋,原则是在现有标准化菜市场服务半径500米范围以外选址,科学规划,合理选址,通过建设钢架结构封闭市场、提升改造原有半封闭菜市场、租赁沿街房屋铺面开办市场等方式,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同时,探索政府全额投资建设,委托资质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力争建设2至3个政府投资产权国有的标准化菜市场。
2.便民菜店:采取“三加”的工作机制,即:商务、财政部门(负责建设工程及建设资金的监管工作)﹢街道、社区(负责建设场地的选址协调工作)+配送企业(负责建设投资及经营管理工作),以蔬菜配送企业为主体,政府以奖代补主给予扶持,通过直营方式建设便民菜店,便民菜店面积在30至100平方米,经营的蔬菜品种不少于15种,由商务部门统一店面设计标识,店内陈列美观,明码标价,制度健全,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并符合消防、卫生、质量、计量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探索活动型便民菜店和便民蔬菜流动车,力争建设20个以上的活动型便民菜店和便民蔬菜流动车。
四、资金扶持
1.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企业、单位筹集资金,进行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各级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根据建设面积和投资规模予以每个标准化菜市场给予资金扶持,扶持资金不超过市场建设总投资的50%。
2.便民菜店建设资金由蔬菜配送企业筹集投资并受益,商务部门根据菜店的建设面积及规模,予以3至5万元扶持资金。
五、责任分工
1.选址:由区商务局牵头组织,24个街道配合。按照全市标准化菜市场规划要求和便民菜店布局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辖区内的空闲场地和空闲房屋进行排摸,积极寻找选择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以及配送中心的建设用地。
2.审批:由区商务局牵头负责,区发改局、区执法局、区建设局、国土分局配合。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开通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对标准化菜市场建设项目从简从速进行立项建设审批。
3.建设:由区商务局牵头负责,投资建设方具体实施。按照质量优先、标准统一、结合实际、各具特色的要求,加快推进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及配送中心的建设进程。
4.扶持:由区商务局和区财政局负责。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区财政拿出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专项资金2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和全额投资相结合和的方式,给予项目建设建设开办方资金扶持,用于市场项目建设,建立对市场和便民菜店的长效奖励扶持机制。
5.监管:由区商务局牵头负责,区物价局、区食药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配合。制定出台标准化菜市场经营管理办法,成立商务专门执法机构,对标准化菜市场的经营秩序、商品质量、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收费项目、商品价格、服务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监管。
6.宣传:由区委宣传部和区商务局负责。组织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开办方、配送企业和经营户,通过新闻报道、现场观摩、宣传资料、促销活动、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在全区开展有声有势的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宣传活动。
7.验收:由区商务局、财政局、审计局联合按照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标准和要求,对市场、菜店项目的工程、投资、财务等方面进行审核验收,对位通过审核验收的市场、菜店项目,要求建设企业限期整改完善,对复审仍未通过的市场、菜店项目不予资金扶持。
六、实施步骤
1.年3月底完成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资质审核工作,4月底前完成各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设计方案,同期开工建设,于年12月全部建设完工。
2.便民菜店建设以半年为建设时间界限,年6月建成20个便民菜店,12月底完成30个便民菜店。
七、组织机构
成立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李世祥任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执法局、区农水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区物价局、区审计局、区食药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国土分局和24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商务局局长魏世科兼任。具体负责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八、保障措施
1.落实目标责任。专人负责市场、便民菜店建设进度,随时掌握项目的工程进度。
2.加强督促检查。由商务局对项目开工、工程进度等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指导,帮助项目实施单位解决工程建设中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3.强化管理机制。加强与街道联系,将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关键词:绿道,慢行系统,分类体系;建设标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00-00
收稿日期:2012-05-25
修回日期:2012-06-14
2010年,一个新名词――“绿道”开始在广东地区出现并广为流传,而其实,绿道建设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国早已兴盛发展。关于“绿道应该是什么样子”“怎样才是合格的绿道”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思考,相应的绿道研究与建设标准也陆续出台,旨在为绿道建设提供明确的规范指引。笔者作为《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项目组成员,对绿道建设五大系统中慢行系统的建设标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谨以此文分享标准的研究思路与制定过程。
1 绿道分类体系
根据行政等级的不同,绿道可分为三级,分别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绿道(省立绿道)、“连接城市重要功能组团,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绿道和“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社区居民服务”的社区绿道。绿道分级一方面有利于事权的划分,把各级绿道建设责任落实到省级、市级、区县(社区)各级部门;另一方面可以使省立绿道产生示范效应,推动地方政府建设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最终形成“省-城市-社区”的绿道网络体系(图1)。
而根据所处区位条件的不同,绿道又可分为“主要位于乡村地区,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欣赏自然景致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型绿道、“主要位于城郊地区,以加强城乡生态联系、满足城市居民郊野休闲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郊野型绿道和“主要分布在城区,以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城市居民进行户外活动为主要目的”的都市型绿道三种类型(图2)。
2 绿道建设基准要素体系
一般来说,绿道系统主要由绿廊系统、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五大系统构成。其中每个系统又可细分为若干基本要素,总共包含绿化保护带、绿化隔离带、衔接设施、管理设施、游憩设施等十六个基本要素,如表1所示[1]。本文将重点针对其中的慢行系统及其下一层级中的步行道、自行车道和综合慢行道的建设标准与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3 绿道慢行系统的内涵
慢行交通系统由步行系统与非机动车系统两大部分构成,既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主要构成,也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慢行交通隐含了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可根据现状择一进行建设,一般绿道应建设自行车道,生态型、郊野型绿道可建设综合慢行道。
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标准规范的借鉴
4.1 国外研究成果、经验
“慢行系统”是国内提出的概念,国外与此相对应的词汇是游径(Trail)。国外对游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径类型、游径选线和游径建设标准三个方面。
4.1.1游径类型研究 游径分为四种类型:基于水面的、基于地面的、单人游憩为主的和多人游憩为主的。
4.1.2游径的选线要求 绿道选址标准:①必须与目的地地形相适应;②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容量以容纳数量庞大的游客;③必须设立安全通道;④提供游览功能的同时起到宣传保护环境的作用;⑤建设和保养必须有成本效益,且要有实效性。
4.1.3游径的建设标准(图3) 包括对自行车道宽度、各类游径道路宽度、游径坡度的建设标准进行了研究[2]。
4.2 国内规划建设标准规范
与慢行系统建设有关的标准主要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4.2.1 步行道建设标准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根据道路级别和所处区位条件的差异,对步行道的最小宽度提出了不同要求,如表5所示。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对步行道铺装也提出了要求:①步行道铺装结构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工业废渣的原则,并要保证施工最小厚度;②步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基层材料应有适当强度;处于潮湿地带的铺装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③步行道面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注意美观。
4.2.2 自行车道建设标准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提出自行车道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 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应加0.25 m。双向行驶的自行车道路最小宽度宜为3.5 m,混有其它非机动车、单向行驶的车道最小宽度应为4.5 m。
自行车道纵坡度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表6规定限制坡长。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对自行车道路面也提出了要求:①应根据筑路材料、施工最小厚度、路基土种类、水文情况以及当地经验,确定结构组合与厚度;②路面结构应有足够强度,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③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和水稳定性,处于潮湿或冰冻地区的道路应设垫层[3]。
与慢行系统相关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还包括了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等章节内容,这里不再展开。
5 广东省区域绿道建设标准与要求
参考国外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的规划建设标准规范,再结合广东省实际建设条件,下文将对区域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标准与要求进行分析。
5.1 一般要求
1)慢行系统应根据珠三角省立绿道总体规划纲要内容进行选线,并与基本生态控制线、绿地系统规划相协调。
2)慢行系统应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重要的自然生态斑块、公园、人文景观,并尽可能做到两侧均有景可观,步移景异,避免景观单调平淡。生态型绿道慢行道选线应遵循生态影响最小化的原则,不应在生态敏感区开辟慢行道,避免过度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境。
3)慢行系统应与区域通网络、轨道交通站点保持便捷的联系,增强可达性。
4)慢行系统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河堤、机耕路、道路防护绿带,避免大填大挖,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5)慢行系统应保证线路连通,当绿道跨越河流、山体、铁路、高快速路、城市道路等障碍物时,可采用轮渡、架设人行天桥、道路路面画线、借用城市桥梁和隧道等方式保证连通。
6)慢行系统一般不得直接借道公路和城市道路。如果为连通各段而借道的,借道长度不得超过2 km,而且与机动车道之间必须要有安全隔离设施,借道路段前方机动车道必须设置减速带和警示标志。
7)慢行道不应经过有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危险地段。
8)慢行道路面铺装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应采用环保生态、渗水性强的本土材料。
5.2 步行道建设标准与要求
1)步行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
2)步行道横坡度不得超过4%,纵坡度不得超过12%,当纵坡坡度大于12%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
3)步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基层材料应有适当强度。处于潮湿地带的铺装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
4)都市型绿道的步行道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并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的规定。
5.3 自行车道建设标准与要求
1)就自行车道路面宽度而言,单车道不应小于1.5 m,双车道不应小于2.5 m。
2)自行车道横坡度不得超过4%;纵坡度宜小于2.5%,最大不应超过8%。大于或等于2.5%时,应符合表6的规定。
3)自行车道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采用圆曲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为500 m。
5.4 综合慢行道建设标准与要求
综合慢行道宽度应满足人与自行车混行的要求(图4~5),最小控制宽度应符合表8的规定。
6 城市绿道、社区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标准的延伸思考
《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对广东省区域绿道(省立绿道)中慢行系统的建设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可参照本指引标准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
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的慢行系统同样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三种,可根据现状择一进行建设,一般慢行系统应建设自行车道。其中,自行车道的建设标准考虑到安全性的要求,应与区域绿道相一致。
城市绿道对步行道与综合慢行道的要求相对区域绿道可略为降低。建议都市型城市绿道中单独设置的步行道宽度应不小于2 m,与市政道路结合设置的步行道宽度应不宜小于3 m,综合慢行道宽度不宜小于3.5 m;郊野型和生态型城市绿道建议设置综合慢行道,郊野型城市绿道的慢行道宽度不宜小于3 m,生态型城市绿道的慢行道宽度不宜小于2 m。
社区绿道主要是为周边社区居民服务的、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的绿道类型,因此,基本上都是都市型。建议社区绿道中单独设置的步行道宽度不宜小于1.5 m,与市政道路结合设置的步行道宽度不宜小于2.5 m;综合慢行道宽度不宜小于3 m。
7 结语
本文阐述了《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中慢行系统的建设标准的研究思路与制定过程。首先,借鉴国外与慢行系统相类似的“游径”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游径类型、游径选线、自行车道宽度、各类游径道路宽度、游径坡度、游径铺装类型等,同时参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对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相关要求。其次,结合广东省实际建设条件,对广东省区域绿道(省立绿道)的慢行系统的建设标准展开深入的研究。对慢行系统的选线、与其它城市道路的衔接、路面材料等方面提出了一般要求,也对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等基本要素提出了宽度、坡度、铺装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不同绿道类型提出差异化的措施与要求。最后,参照区域绿道的建设标准,提出了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建设标准。
注:图3来自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
[1] 方正兴,朱江,袁媛.绿道建设基准要素体系构建――《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省立)建设基准技术规定》编制思路[J].《规划师》.2011, 27(1):56-71.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装备标准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三大基本办学条件之一。这些年,各个高校都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持续地投入,不断地新建与扩充实验室,高校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也在逐年增长。现在的问题是,高校投入了不少,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各个学校的投入非常不平衡,投入多少才是合适的;今后后续投入的依据在哪里。种种问题的提出,使我们想到实验室建设特别是装备建设必须要有一个标准。
一、装备标准化的作用
1983年中国颁布的标准(GB3935.l-83)中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标准: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同时指出“规范”、“规程”也是标准的一种形式。该标准定义具有统一性、科学性、强制性等几个方面的属性。高校实验室装备标准应具备上述属性,标准的内容应根据实验项目对仪器设备的数量、品种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仪器设备的质量、性能提出具体要求,这些规定与要求的目的是推动实验室装备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装备标准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为规划和建设实验室提供依据。如果没有实验室装备标准,做规划时缺少客观依据,往往会出现受教材、教师影响的现象或盲目追求“小而全”的现象。有的院校在做实验室规划和建设方面心中无数,搞起规划来不着边际,既浪费经费,也降低仪器设备利用率。如果规划与建设有标准可依,在制定规划和实验室建设方面将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新建院校,新建专业和新建实验室更有现实意义。因为有标准,基本上能做到了规划有底,建设对路。
2.为分配设备经费和审批仪器设备计划提供依据。有了装备标准,设备的经费分配、计划申请审批,就会有据可依,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编制年度经费分配和建设计划时,能做到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形成最大效益。很多高校都会遇到这样的具体问题:每年教学单位都认为缺少实验装备,申报的建设项目预算大,实验室申报装备总额远远大于学校的预算。如何做到分配与审批心中有底?如果有了标准,分配与建设就有重点可抓,就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室装备的配置。就可以按照轻重缓急建设,既保证常规,保证急需,保证配套,又保证了按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加实验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装备标准在合理使用资金,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装备标准推动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按标准建立的实验室,会覆盖若干个相关专业,覆盖学科性质相同的学科。不少院校建立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就有共享的思想,同时有的院校把学科性质相同,使用手段基本一致的课程统筹建立学科实验室,为几个专业或为几门课程服务,也是基于共享的思想。按标准跨专业跨学科建立的实验室可由学校指定一个部门管理,其它部门只负责使用,这就贯彻了仪器设备“专管共用”的高效率原则。
4.为采购提供论据。由于装备标准对仪器设备的数量、品种有了明确的规定,对质量、性能都提出了要求,因而使采购对路,符合要求,避免了因质量低劣,规格不符而造成积压浪费。
5.为管理、考核、评审提供依据。实现管理定量化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基础和措施。在现代管理工作中,实现定量化是反映管理水平的标志。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在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装备标准化就是仪器设备管理定量化、规范化。同时装备标准也为考核、效益评估提供依据,为实验室评审如先进实验室、示范中心等评审提供依据。
二、现行参考标准
当前进行高校实验室建设,有几个主要的参考标准:1.教育部《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讨论稿);2.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试行)》;3.各省制订的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施要求。其中教育部《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讨论稿),除了对示范中心的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实验教材、人员、仪器设备、环境与设施提出了规范化建设要求之外,还特别给出了各科实验参考内容及仪器装备配备,首期制定的标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力学、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讨论稿)为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审定和指导高校基础课实验室不断上层次上水平建设提供参考。
三、期待更多的装备标准
规划与建设实验室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验室,有基础课实验室,也有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课实验室。基于装备标准的作用,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大家期待制定更多实验室装备标准,包括基础课实验室、专业基础课实验室与专业课实验室的装备标准。
在根据学科的不断发展,不断制定与完善实验室装备标准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是制定装备标准的基本原则: 1.“标准”的尺度以保证完成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基本依据;2.根据需要与可能,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当前,适当超前考虑将来;3.制定标准的顺序以面广量大的基础课为先,专业基础课次之,再逐步扩展到专业课。所以首先充实与完善《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讨论稿)中的几科基础课实验室装备标准,再制定其它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实验室装备标准。
其次装备标准的扩展问题,考虑到部分专业实验室建设可能会有较多的扩展,或者相关学科正处于不断发展中,可将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扩展建议”两个层次。“基本标准”是实验室建设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扩展建议”是在基本标准基础上的较高要求。
我们期待更多的实验室装备标准出台,宏观指导并规范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实验室装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逸梅,张建勋.编制“实验室装备标准”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保证[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1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