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11: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际金融消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保护局 金融消费者保护
2007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了诸多金融领域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漠视。2010年7月1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多得-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以下简称《多德法》),其中所构建的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体系成为了该法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大亮点。
一、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根据《多得法》,在美联储的体系内设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CFPA)。作为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独立的为消费者的存款、借款以及获得其他金融服务和产品提供保护的的行政机构,其目的就在于保证金融消费产品与服务的公平、透明和竞争力,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该机构的独立性。根据《多得法》的规定,CFPA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独立的领导和决策权。二是独立的财务体系。三是独立的法律制定权。
此次的改革法案,立法者期望通过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终结多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受金融监管重视、保护效率低下、保护机构缺乏保护动力的局面,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到与金融风险监管同样重要的地位。
此次美国进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对美国金融业在高速发展和扩张情形之下对金融监管方式的反思和修正。金融危机后美国试图寻找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加强金融监管、降低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点,《多得法》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改革正是基于危机中暴露出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而进行的。当局通过建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统一了金融领域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和监管主体,不仅解决了传统分权监管体制下监管目标冲突、监管权责不清、保护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还对信息披露制度、消费者投诉制度、纠纷解决制度等进行了细化,强化了对金融消费者的倾斜保护。
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设立,将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到了和金融监管同样重要的高度,这对于保护消费者自身权益,降低金融风险,改善金融机构形象,维护整个金融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的建立正是美国金融监管理念中,关于国家干预原则在金融领域的有力实践。
二、我国当前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是社会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金融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特别是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和金融消费者群体的不断扩大,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集中表现在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的侵害。同时金融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由于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其自主选择权、损害赔偿权、受教育权等多方面权益均受到来自金融机构的侵害,这些不仅损害了消费者自身和合法权益,也给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
目前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立法上缺乏专门的规制。
我国目前在立法上没有专门针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法律规制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白。目前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一方面依据的是《中华人名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另一方面依据的是相关领域的金融法律,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以及各金融监管部门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
金融商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的特殊性,适用《消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并不高;由于缺乏统一的立法,各监管机构依照各自的规章制度解决问题,无法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全面有效地保护,不仅不能解决相关纠纷,反而容易导致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矛盾的激化。
2、监管机构的组成上,没有统一、高效的监管机构。
多年来我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上,处在消协、工商、质检等部门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多重监管之下,全国没有统一的、专门的监管机构履行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受理消费者投诉机制和解决纠纷。
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虚拟性和服务专业性强和特点,消协实际上无法对金融消费者提供有效地帮助和预警作用,消协自身职责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也其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无法实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金融风险、金融行业稳定的统一。
另一方面我国当前金融体系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伴随着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在消费者进行金融消费的过程中,其权益的侵犯往往是多重的、复杂的,使得在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各监管机构相互之间反映迟缓,容易产生监管漏洞。
3、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和消费者自身素质不足
在金融消费领域,导致消费者权益被肆意侵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对于金融市场信息知悉的不足。我国当前金融领域没有有效、公开的信息披露平台,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联系。因此不论是构建监管机制还是相关的立法,都应当充分激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充分披露相关信息。
同时,如果消费者自身无法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中相关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问题,就会造成对产品和服务在方式方法、预期收益等方面理解的错误。目前绝大多数的金融消费者对于金融知识的了解极为有限,加上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导致消费者在信息和专业知识方面处于弱势,其消费往往带有盲目性和侥幸心理,在选择金融产品时容易受到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的侵害。
三、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借鉴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以下建议:
1、面对我国当前存在法律空白的问题,应当整合现有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相关配套的制度。从法律层面规定金融消费者保护,明确“金融消费者概念及其权益范围”,明确监管机构的职权范围,规定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相关法律责任,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的问题。
2、仿照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构建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借鉴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模式,针对我国金融领域现行的“一行三会”的监管结构,设计由国务院牵头,在国务院内部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负责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建立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同时在央行内部成立类似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授予其独立的监管权,依法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监管;同时在各金融监管部门设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负责监督各自行业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并接受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再监督。在各行业协会内部设立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消费者保护工作的联络和纠纷的调解。
此外还应设立专门的信息披露部门,及时披露有关市场分析、纠纷解决的信息,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不受侵犯。并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办公室,开展对消费者金融知识及自我保护的教育和对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要性的教育。
一个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是金融业安全、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当认识到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对于国家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在借鉴国外优秀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尽快构建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以保护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金融行业健康、长远发展,提高我国金融行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http://banking.senate.gov/public/_files/070110_Dodd_Frank_Wall_Street_Reform_comprehensive_summary_Final.pdf
[2]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法律机制的介绍与启示[J].金融发展,2011年6期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陷入困境,出现出口下滑、经营亏损和困难加重等现象。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倒闭的中小企业大都是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中小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1/10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2008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2007同比减少15%。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融资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企业直接吸收融资,这决定了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比重非常高,而且企业通过其他方式筹资少之又少。依靠直接吸收融资,虽然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能够尽快形成生产力能力,但这种方式资金成本过高,容易分散了企业的控制权。如果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较多,则投资者会有相当大的管理权,甚至会对企业完全控制。
②融资成本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用资费用和与筹资费用。理论上负债性融资的融资成本要比权益性筹资成本低很多,负债性融资能使企业保证控股权、发挥杠杆作用。但在实际中,中小企业在借款时(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很难享受享受优惠利率,并且还要支付更多的浮动利息。而且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制定一系列的比较苛刻的条件,使得中小企业通过银行借款非常非常的麻烦,获得的资金也是很有限。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40%。同时不少银行还要求企业存单质押,使国有银行综合融资费率达到了11.65%,股份制银行综合融资费率达到了15.40%,一些地方民间融资月利率已高达4分到6分。过高的资金使用成本对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影响。单一的融资渠道无形中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③政府优惠政策少。面对金融危机,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2008年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5.1亿元;央行新增2000亿元面向中小企业的专项贷款,以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银监会也了《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确保全年的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本机构全年贷款的平均增幅等等。去年一年,我国在中小企业发展上作了很多措施,但这些措施对于弥补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空缺还是很难。
④自有资金逐渐减少,企业资金缺口日益加大。中小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大多是对原材料加工。自2007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煤电油运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的销售压力不断加大,大量流动资金滞留在生产环节,应收账款增多,存货占用资金上升,企业资金需求量快速增加。但由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和能源等价格全面上涨导致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缩小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了其在同行业里的竞争力,减少了企业的留存收益,使得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减少,企业资金缺口日益加大。
1.1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企业融资按照资金来源渠道(筹集资金来源的方向和通道)不同主要分为权益性融资和负债性融资。权益性融资又称为自有资金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内部积累等方式筹集资金。负债性融资又称借入资金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
表1 企业融资方式关系表
实际上内部融资金额占中小企业全部融资额的比例并不高。内部利润留存所筹资金仅占中小企业所筹全部资金的16.67%。在相对发达的国家,内部融资比重一般都超过50%。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例过低其主要原因是受经营规模的影响,在同等规模的情况下很难再扩大留存收益。由于进入股票市场门槛很高,中小企业很难取得发行股票的资格。对于债券融资,严紧的债券政策,中小企业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利用商业信用融资也是不错的方式,但数量有限,时间有限,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有限的经营规模使得中小企业只能从外部融资,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成本过高,从而加大债务负担,使得中小企业抵御融资风险的能力变弱,更不利于其扩大再生产,限制企业的长远发展。
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用于经营资金周转,这决定了其融资以短期借款为主。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信息对于银行和企业都是不透明的,而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小企业存在明显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而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所采取的信贷措施进一步削减了中小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对于中小企业说,更是雪上加霜。
1.2从中小企业自身环境分析
自2007年年底以来开始的从紧货币政策,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更加恶劣。而2009年初,中国进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1-2月进出口同比萎缩21%,特别是出口下滑加剧。同时,由于外资企业资金困难和投资意愿降温,FDI大幅缩水,2009年前两个月FDI同比下降26%,这一趋势可能持续至2010年。本来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比较严格的商业银行为防范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对这些外向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更为谨慎贷款,条件更为严格。
(1)中小企业信用度低,担保体系不健全。银行信贷门槛过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各大银行虽然都有贸易融资业务,但真正贴近市场、省钱好用的产品却很少。而作为借款者的私营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通常倾向于提供对获得贷款有利的信息,而隐瞒不利信息。对银行而言,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加大信贷风险,增加信贷成本。由于中小企业经营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进而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2)中小企业技术能力低。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其经营范围主要以加工为主,没有技术含量,处于市场经济的最底层,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以降低人工成本与材料成本来获取利润。而新的劳动法实施使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大幅度飙升,使材料成本上升,这直接缩减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中小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利润锐减导致企业自有资产减少,从而影响企业内部融资。
(3)中小企业不具规模优势,贷款难。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左右;贷款数量少,中小企业的户均贷款量只相当于大中型企业的5%左右。贷款风险大且管理成本高,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大约为大中型企业的6倍。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4)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较低。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某些中小企业出现资历不抵债后,一些企业业主一走了之,或者借改制改革之机,不规范运作,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以致出现银行“惜贷”、“慎贷”、甚至“恐贷”的现象。信用基础有赖自身构建,中小企业本来的信用等级就差,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还为避税而做假账和以现金方式交易,明明经营状况还不错,但账面上反映的要么是略有盈利,要么是亏损,银行很难获得真实会计信息和经营状况,导致了融资的困难。
(5)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以家族式的管理为主,法制观念淡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缺乏有关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数据,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真实数据的审查难度,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增加了融资难度。
1.3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1)银行普遍有惜贷行为。中小企业贷款难,难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惜贷”。“惜贷”现象的产生有银行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方面,是国有银行“软预算约束”硬化的一种表现,但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认为,中小企业的几十万无贷款既有风险又无利可图,而国有大型企业贷款表面上无风险又“一劳永逸”,因此,银行宁愿资金积压也不愿贷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从目前看,银行仍然是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商业道德、信用能力等因素带来的传统负面影响,使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对资金需求量大的高新技术型、出口创汇型中小企业出现“告贷无门”。
(2)金融机构运用机制存在缺陷。我国金融组织体系是以少数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辅以若干中小金融机构而形成,其运用机制存在缺陷。国内银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标准使得按现行贷款标准,中小企业大多不符合条件,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虚设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由此导致银行法人治理机构严重扭曲,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普遍,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贷款风险增加,经营效益严重恶化,导致放贷能力和积极性均受影响,即使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着产权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其背后的“老板”仍是国有企业,所以同样存在所有者缺位及由此导致的内部控制和道德风险。
(3)利用博弈论分析。在银行与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银行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收益最大化的决策,银行会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并决定是否放贷,而企业会在获知银行是否放贷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决策。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银行很难获得这些企业的充足的信息,这决定了银行企业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不完全的。因此,银企间的借贷博弈是一种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动态博弈。
前提:
①银行与企业间是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不完全的。
②银行与企业间的博弈是动态的,一方先行动,另一方再行动。
③根据“理性人假设”,博弈局中人均在客观约束下做出能最优实现其目标的决策,都是基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模型假设:
①企业的贷款总额为P,其银行利息为I;
②银行不放贷而将这笔钱做其他投资可以获得的收益率为E;
③企业利用贷款投资后获得的收益是R,申请贷款费用为C;
④企业违约后,银行的追究成本为Cd,而银行会对进行罚款为F;
根据上述假设条件,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
表3 银企收益博弈树
博弈树的分析:
①企业需要资金时,因其主要筹资来源是银行,如果不选择向银行申请贷款,很难通过其它方式进行融资,则此时银行将把资金存入中央银行获得利息为E,而企业因没有资金收益为0。
②企业选择向银行申请贷款,如果银行采取不贷给企业,那么银行的获益仍然为E,而此时,企业为了申贷所花的成本为C就成了沉没成本,则企业的收益为-C。
③银行同意贷款给企业后,若企业遵守合约按时归还贷款时,银行获得贷款利息I,企业利用贷款投资获益为R,支付利息为I,则企业通过向银行融资获得的收益为R-C-I。
④银行同意贷款给企业后,企业不遵守银企间的合约,违约不归还贷款。此时,银行如果追究企业责任并且成功,银行取得贷款总额A,利息I,追究成本Cd和罚款补偿F,则银行收益为I+F-Cd;此时,企业需缴纳违约罚款,则企业的收益为R-C-I-F。
⑤银行同意贷款给企业后,企业不遵守银企间的合约,违约不归还贷款,银行放弃追究其责任时,银行损失本金A,则银行的收益为-A,企业则不用偿还贷款和利息,则企业的收益为A+R-C。
2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2.1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1)政府加快角色转型,由投资者向服务型引导型政府转变。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各方面服务,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业、资金融通、信用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的配套政策措施和社会服务体系,这样方便中小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
(2)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通过降低税率、税收减免、税收返还和加大税收宽限期等方式,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更优惠的税率政策使得中小企业有更宽松的资金进行企业投资和扩张,减轻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3)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加快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担保行业自律性组织。
(4)发展中小银行,扶持民间金融机构。许多学者认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最可行的方法是国家放松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激励民间金融机构,并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中小银行有着经营成本低贷款效率高的特点,其对象主要定位于本地的中小企业,对客户的背景信息较为了解,不需要更多调研,交易成本相对较低,更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5)加快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的建设。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在全国选择一批风险控制好、经营管理规范、担保实力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入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进一步扩大平台规模,增强平台成员担保机构的担保实力,提升平台的信用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扩大平台业务的覆盖面,实现平台业务的稳步扩张。
(6)努力推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作。政府应加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管理工作。创建区域范围内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信息库,通过资金、信息、培训等措施,加大直接融资后备资源培植力度。并加大与国内外证券机构、投资银行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合作。通过投资洽谈会、项目对接会、融资推介会等形式,积极搭建中小企业与国内外各类资本的对接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融资合作与交流,努力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7)引导、规范发展民间资本。充分运用好民间资本,引导规范民间资本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民间金融是发展健全的金融市场所不可或缺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有利于金融市场上的竞争、监控体系、法治结构等几种基础性体制的建立。而且民间金融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四个优势,正是这些独特优势,成为其能够和正规金融、形成互补效应的重要原因。
2.2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1)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小企业作为整个经济增长中不断成长的主体,将随着其发展壮大而增加对金融机构信贷的需求,为此,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一是完善小额信贷营销机制,健全贷款营销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鼓励信贷人员在提高信贷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新贷款;二是继续加强抵押业务创新,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对经贷款审查、评估确认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中小企业,增加发放信用贷款。
(2)发展中小企业银行,调整原有商业银行的职能。商业银行要真正摆脱行政束缚,按照市场化要求,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把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对银行来说,向大量中小企业贷款,可以分散金融经营风险降低成本,防止贷款过度向大企业集中而潜伏信贷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支持中小企业与自身发展的一致性,牢固树立“搞活企业就是搞活银行”的战略思想,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帮助其脱离融资困境。中小企业在浙江企业总数中所占比重超过率为95%,对于当地商业银行来说,谁能在中小企业这个极具潜力和利润空间的市场抢占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3 给中小企业的建议
中小企业先天不足是导致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中小企业只有自己作强作大,才能够在与银行的贷款博弈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收益,才能够提高自己的信誉度,使自己的融资渠道多样化。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中小企业应该借此机会改变经营策略,在新的环境下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中小企业信用等级。
(1)不断提高经营者素质,降低经营风险。中小企业成立初期,其规模小、生产技术、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开发能力弱、竞争力弱等特点,经营者能很快地找出缺点,及时作决策并快速实施。但由于企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有限,不能及时地解决问题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破产。这也是中小企业寿命短的因素之一,中小企业的短期不稳定性使得银行发放贷款带来较大的风险。所以不断提高经营者素质,降低经营风险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健全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规范,设置几套账,视不同需要对外报送不同的报表,信息披露不真实,导致银行无法对企业传递给银行的信息进行甄别,增加了银行的风险,建立完整的财务制度对于中小企业经营走上正规化制度化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3)加快发展以增加企业积累。中小企业规模小灵活性强、应变迅速快、效率高,因而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充分活力,能及时的应对市场的要求和变化。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自我优势,自我市场定位,把握市场机遇,及时开发改良新的产品以提前占领市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危机,汇率,人民币区域化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1976年1月,参与专门委员会的20个国家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会议上签订达成《牙买加协议》,奠定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议》的要点可以归纳如下:一是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强调特别提款权(SDR)的国际储备地位。二是允许会员国自由选择、制定和调整汇率,使浮动汇率合法化。三是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总份额,扩大基金组织在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和维持汇率稳定方面的能力。
实际上,《牙买加协议》签订后,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完全按照其规定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规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汇率制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汇率政策也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特别提款权并未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美元保持着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它既是全球范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需要指出的是,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各国政府和交易商、投资者的选择,而不是像在布雷顿体系中一样作出明确规定的。从相关参与方享有对汇率制度、储备和结算货币等的自由选择权这一角度来说,“牙买加体系”可以概括为“无规则”的体系。实际上,随着欧元的推出以及欧洲央行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逐步确立并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从IMF对各国官方储备的统计数据中得到清晰反映,从2000年末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在可明确币种的官方外汇储备部分中,工业化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3%下降到68%,欧元储备比率从17%上升到23%,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0%下降到59%,欧元储备比率从19%上升到29%。
二、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的影响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又一次重大冲击,这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是危机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计量研究的结论认为,主导货币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会变化1.33个百分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下降无疑会对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产生影响。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调整降低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三是危机使美国中长期通胀前景不利于美元的稳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危机仍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际货币体系向美元和欧元双极化演进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并不只是美国的危机,而是全球经济的危机。不仅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欧盟、日本经济受打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甚至先于美国进入了衰退。因而在这场危机中,欧元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并不高于美元资产,美元传统上作为危机资本避难所的角色没有改变。这也是近期美元对包括欧元在内的多数货币不贬反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欧元区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在与美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尚未完全实现,跨境金融交易与服务的成本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收益率。这些都制约了外部投资者持有欧元资产。
第三,欧盟发展中的一些长期问题也影响着欧元的吸引力。欧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要低于美国,并面临着比美国严重得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欧元资产的长期收益率。此外,欧盟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联合体,其政治一体化进程顺利与否也对其货币的国际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欧元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加。
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货币的转换常常滞后于经济实力的转换。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规模接近美国,这也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美元危机,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如果持续出现问题,美元主导货币的地位是有可能被替代的。但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替代的过程很漫长并往往伴随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
总体而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元和欧元地位的影响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大经济体谁能够率先走出危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重返正轨,谁就能够在主导货币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三、我国的对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面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一变化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通过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我国在对外贸易、储备等方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
人民币适度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与周边地区贸易的干扰。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使用,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中国出现货币危机的风险,并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解决债务与收益货币不匹配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稳定,对提高国民福利也有所助益。
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并在其中起到相对主导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我国有着与其他亚洲国家密切的贸易联系,对亚洲其他地区保持着较高的逆差。2007年中国进口总额的近40%是与亚洲国家的贸易。而且,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币值均总体稳定。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已经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牙买加体系”所具有的“无规则”的特点和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空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反思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的弊端,对于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各类机制
第一,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逐步扩大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
币的比重和范围。
第二,实行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某些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包括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用境外人民币支付我国出口商品货款等。
第四,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交换和统计监测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人民币非法和突发性流动的监测和控制。
2、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为了有效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应充分运用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一方面,作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其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及监管制度都相对完备和规范,金融人才聚集,对于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这有利于帮助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快发展,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另一方面,承接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强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也有利于香港分享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
金融机构走出去、发展海外业务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战略必然选择,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通过金融机构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能够将业已形成的周边地区人民币流通纳入正规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不规范的流通方式给交易者带来的风险,促进人民币流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同时也有利于对人民币境外流通状况的监测与分析。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体系极化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73-02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和发展的新趋势
在过去30年里所加速推进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仍在不可逆转地使世界经济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尤为重要的是,这一全球化过程是与运输、通讯、企业组织技术和生产技术等一系列重大革命性变革相互渗透和耦合的,信息和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大幅提高,不仅导致了以跨国公司全球化扩张为主要载体的生产要素的大规模跨境流动和在全球尺度内的重新配置,而且显著扩展了货币和金融在全球跨时空“延展”和“压缩”经济活动的功能。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经济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和整体格局已发生重大改变[4],①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了融合性发展,全球金融运行规则和标准逐渐明确和统一,单个金融中心对全球经济运行的控制性影响相对减弱;但因在资产定价、风险控制、信息传递和资本集聚与扩散等领域所具有的难以替代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仍是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展开竞争的主要焦点之一。
第二,全球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的平均水平显著提高,各国金融结构趋同化发展趋势明显,资本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的作用日渐突出。特别是金融结构传统上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和放松金融管制背景下,更加注重直接金融的作用;相应地,资本市场在金融中心竞争中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第三,虽然以经济金融规模及其交易总量为基础的金融集聚规律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地理区位仍是金融中心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因素之一,但在金融自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金融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工具的完善和创新以及金融工具数量和种类的增长等基本因素的协同作用,已使国际金融中心向最大程度地节约交易成本和提供尽可能高的流动性的方向发展,信息生产能力和金融体系极化效应在金融集聚中的作用已显著增强。这是当代金融发展导致金融集聚方式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传统的形成路径(由国内逐步向国际金融中心的过渡式发展)已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
二、金融体系极化效应及其对当代金融中心竞争和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金融体系是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统一体。经济学家在解释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机构的角度来解释的,认为金融中介因市场上存在各种摩擦或因市场的不完备性而在金融市场上发挥作用。托宾(Tobin,1984)等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中介机构是市场演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阶段,其最终阶段是一个涵盖所有商品和所有意外事件(contingencies)的完整市场体,它们被称为完全市场[12]。另一种观点则从功能的角度,即从金融体系所提供的服务(如初创性、配置性、融资性等)的角度对金融中介的存在予以解释[1~2]。
从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分布看,金融中介和金融工具越发达,则不同金融产品的价格越可能成为不同市场风险水平的连续函数,这种市场就越易于满足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供求者的需要[3~5]。当金融中介和金融工具所构成的网络与不同的市场参与者的不同风险偏好形成一一对应时,不确定性的金融市场将转变为一种便于风险定价的市场。这种市场所具有的风险甄别和提供广泛流动性的能力,对金融交易会产生一种向内集聚和向外扩散的极化能力。考虑到金融体系作为一个广义性范畴,涵盖了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等诸方面,为方便起见,我们将这种效应称为金融体系极化效应。在当代金融自由化条件下,这种效应成为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集聚金融资源的一种重要的内生机理。
我们的分析方法仍然只是把金融体系极化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未明确地涉及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为深化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地区分哪些金融产品或市场可能产生更强的金融极化效应。Clark 和O’Connor(1997)在分析金融业的地理集中性时,根据不同金融产品所具有的信息特征,将其区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并将其内在性质与金融业的地理集中性联系起来。透明类金融产品交易量巨大,只有更大的金融中心才具有集聚这类产品的能力和效率,所以透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为金融体系最顶层的服务[6]。
从全球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看,近三十年来金融工具的数量和种类及其交易量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增长,主要与透明性产品的创新及其迅速增长的交易有关,并且它们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对于半透明性和不透明性的金融产品,根据它们所具有的信息特性,其交易显示出更多的地理性特征,这类产品的交易规模往往更多地与其所涉及的经济区域的实体经济规模具有密切的联系。
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金融体系极化能力:相关经验证据
我们可以从当代金融中心各竞争要素的作用中进一步观察金融体系极化效应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英国伦敦金融城在2007年度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更加明确地将进入金融市场的成本和难易程度等因素(market access)作为影响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五大基本因素之一,①它通过金融中心的证券化水平、股票和债券的存量及交易规模等关键性指标来反映[7~8]。
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IFS)2006年11月的统计数据,全球外国股票交易量的74%、外汇交易量的50%、交易所衍生品交易合约的40%、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67%、对冲基金资产的87%、基金管理业的55%以及国际债券二级市场交易量的70%以上等重要的金融市场和交易,都集中在美国和英国两个发达国家,其中,纽约和伦敦是这些市场和交易的主要集中地[9]。它们对全球金融资源的这种集聚和配置能力,显然与其金融市场所产生的极化效应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近二十年来,随着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基金组织大量运用衍生金融产品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无论是场内交易还是场外交易)获得了迅猛发展;同时,金融中心的该类市场越是迅猛发展,其集聚和极化效应越是得到强化。伦敦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从2001年4月到2004年4月,全球场外(OTC)衍生品市场日均交易量从7 640亿美元猛增到15 080亿美元。此间,伦敦的市场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其全球性市场份额从1995年的36%上升到2001年的36%,2004年则进一步上升到43%。需要强调的是,伦敦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处于全球市场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不断地推出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而这正是金融体系极化效应的本质所在。据英国银行业协会估计,2003年在全球35 000亿美元的信用类衍生品(credit derivatives)中,伦敦占有45%的份额,而这一地位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通过金融创新,使金融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动态化地满足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市场参与者的需求。
四、结论
本文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最新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金融体系极化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金融中心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根据本文的分析,金融中心的金融体系极化能力在较大的程度上与该金融中心的金融工具、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态及其信息生产能力具有密切关系[10~11]。由于半透明、不透明性金融产品(如信贷和保险市场)的交易通常与特定的交易主体有关,其内含的信息具有显著的地理性特征,跨越地理障碍的金融极化能力相对较弱。为突破这一障碍,实施跨境、跨地区的金融兼并或到金融中心设置分支机构成为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和产生金融集聚的重要方式。但是相对来说,透明性的金融产品和市场(如股票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便于标准化,有利于大幅降低国际化交易的信息成本,因而更易于产生金融极化效应,该市场越发达,则跨境、跨地区集聚金融资源的能力就越强,这也成为当代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全球金融资源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美]雷蒙德・W.戈德斯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英]迈克・巴克尔,约翰・汤普森.英国的金融体系: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 [美]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幼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战略的升级[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8,(3).
[5] Allen,F and Santomero, A.M.(1998),“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1,1461-85.
[6] Clark, G. L. and O’Connor, K.(1997) The informational cont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global fiancé
industry, in K. Cox(ed.), Spaces of Globalization: Reasserting the Power of the Local New York: Guiford.
[7] City of London (2005):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London as a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cityoflondon.gov.uk/economicresearch.
[8] City of London(2007), “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 cityoflondon.gov.uk/economicresearch.
[9]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2006),“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 the UK”.
[10]Porteous,D.(1995),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Spatial 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ur”, Aldershot: Avebury.
[11] Porteous,D.(1999),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centers: Location, information externalitie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Martin R.(eds.)
合理的金融结构对于促进资源配置、完善资金结构、平衡社会供求和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20年,金融市场在规模上得到了显著发展,但结构上的许多弊端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和金融效率的提升,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结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对金融效率做出评判,最后对金融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
金融结构;金融效率
1 金融结构的定义
金融结构的概念首先是由戈德史密斯(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他指出一个社会的金融体系是由许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组成,而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金融结构。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列文指出,从宏观上讲,金融结构是指社会金融体系及金融政策的结构性方面;从微观上探讨金融结构则主要涉及金融契约、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总体关系。王广谦(2002)认为:“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或总量)各个组成部分的规模、运作、组成与配合的状态,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由内在机制决定的、自然的、客观的结果或金融发展状况的现实体现,在金融总量或总体发展的同时,金融结构也随之变动。”
本文将沿袭以上分析,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三个角度入手对中国金融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上述三个分支的效率进行探讨,进而总结出中国金融结构的运行效率。最后,本文将对未来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和展望。
2 中国金融结构特征
2.1 金融机构特征
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内部市场份额架构。分析金融机构的特征,主要是研究其存在形式及各类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从改革以来,我国由银行业主导型变成了多行业共同主导,由单一银行制逐渐发展成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公司等多元化金融组织并存的发展格局。下图显示了近五年主要金融机构资产总量变化以及各自在主要金融机构中的占比。
通过图1可以看到,银行业在我国金融结构中仍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资产占比总量达到90%以上。而作为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证券行业,其发展并没有真正跟上中国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步伐,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地位相差甚远。保险业机构在金融机构中的份额仅次于银行业。2011年保险业从业人数达到390万,甚至超过了银行业的308万人次,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迅猛,前途不可估量。最近几年才逐渐热火起来的信托业发展良好,这与我国相关政策放松和金融从业人员思维理念的成熟有很大关系。
2.2 金融市场特征
我国金融市场可以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其中货币市场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短期市场。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交易期在一年以上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中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规模、结构的变迁带有显著的发展中国家特色。发展中国家在建国初期都会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外资以启动经济,充分培育本国资本市场,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开始全力培育货币市场的发展,1999年后,我国货币市场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迅猛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0%。货币市场的这种跳跃式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货币市场发展滞后的局面。
2001-2011年以来,货币市场交易额飞速增长,在2007年到达极大值,然而金融危机挫败了它的强劲发展势头;资本市场发展则缓慢,2005年末,货币市场规模是资本市场规模的8.01倍。庞大完整的货币市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资金供给的必要条件,美国、日本等资本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货币市场规模都远远大于资本市场。因此我国货币市场规模超过资本市场表明了一定程度的结构优化。
2.3 金融资产特征
金融资产是金融业务中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凭证,也是金融市场中进行流通、交易和具有法律效力的金融契约。全社会的金融总资产大致可分为三类:货币类金融资产、证券类金融资产和保险类金融资产。货币类金融资产主要指现金、本外币银行存款;证券类金融资产主要由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构成;而保险类金融资产则包括商业性保险资产和政策性保险资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资产总量大幅增长,由1978年的1512.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16万亿元。改革开放前,我国金融资产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等几种,金融资产结构简单。随着金融改革的演进,资产多样化趋势明显。银行体系开发的信用卡、国债回购、短期融资券、外汇理财、利率互换等多元化金融资产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收益权证、资产证券化、QDII等资产的避险增值功能更加突出。并且,金融资产的构成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总体趋势是:货币类金融资产比重在下降,证券类和保险类金融资产比重稳步上升。目前货币类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占全部金融资产的46.6%,构成了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主体。非货币类金融资产增长迅速,特别是证券类金融资产,占比50.19%。从1980年中国恢复商业保险以来,虽然保险业规模不断增长,但保险类金融资产仅占4%左右。
3 金融效率分析
金融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乎金融效率的发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金融结构的运行效率:
3.1 对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和便利性
资金短缺和盈余双方的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能否被有效满足,并且渠道是否便利,将直接说明金融体系的效率高低。目前来看,我国依然存在着大量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中小企业得到的新增贷款只占年新增贷款总额的8.5% 左右,而中小企业所创造的GDP占全部GDP的一半以上,70%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由中小企业创造。温州私人借贷和鄂尔多斯地下钱庄的出现表明我国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性。
3.2 金融资产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灵敏程度
在高效的、健全的金融系统中,任何一个经济或者政治信号的都会在金融资产的价格上得到迅速的反映,这种灵敏的反映是金融体系高效率的表现。我国资产价格长期偏离经济基本面定价,内部人操纵资产价格现象时有发生。金融资产之间的联动机制不完善,导致资产价格在我国金融市场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市场波动和信息传导情况。
3.3 金融体系中金融资产效率及创新能力
我国金融资产中的避险型工具几乎没有,根据西方金融学理论而得出的多样化投资组合在我国也不能有效实现。我国金融创新仍显不足,诸如卖空、期权等对冲型金融产品都未能实现,证券公司、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管制过多,无法为投资者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导致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基础银行业业务进行过度竞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
3.4 金融系统传递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
一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一般都通过金融机构信贷反应、金融市场利率波动、金融资产价格调整等渠道来发挥作用。按照相关学者的实证分析可知,货币政策的发挥一般在滞后第二期发挥,财政政策则滞后五期才起明显作用。这也说明了金融结构所运行的效率不高。
3.5 金融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金融交易活动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价值量。1991年我国印花税曾高达6‰,而2008年降至1‰的水平。众多券商实行的低费揽客规则也导致金融业的交易成本越来越低,报表中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呈直线下降趋势。2010年沪深市场股票交易1200余亿元的经纪业务收入相比较,2011年全行业经纪业务收入仅为798亿元。然而银行业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等相关费用却持续上涨,相比2010年同期,2011年多数银行佣金净收入的上升幅度超过30%。
4 金融结构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参考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变的过程,我国金融结构的长期走势如下:
(1)金融机构发展趋势:各分支金融机构的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个性化、专业化的中小金融机构地位日益突出,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租赁业的发展步伐将加速,我国特有的市场结构和政治导向使得银行在长期内仍将占据金融机构主导地位,非国有银行市场份额提升,金融机构各行业均衡发展,提升金融功能。
(2)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心仍在货币市场以及货币市场中银行间同业市场,这由我国正在转型阶段的特殊国情以及银行业的特殊地位决定。债券市场将得到规范和发展,国债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发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得到加强。短期内,货币市场制度基础得到进一步完善;长期中,健全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规范股票市场的运行发挥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作用,顺应经济发展证券化的趋势。
(3)货币类金融资产和证券类金融资产为主体的金融资产结构是中国金融业渐进式改革的结果,这一结构将长期维持。我国将坚持金融资产结构的动态调整,以总量增长带动结构优化,积极开发创新能满足包括流动性、安全性、增值性等需要在内的多元化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1]王广谦.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分析[J],金融研究,2002(5)
[2]易纲,宋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J], 经济研究,2008(8)
[3]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6(12)
[4]王计乐,基于金融效率的中国金融结构分析,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谢清河,金融结构:路径、效率与改革,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中国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张杨,我国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总量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实证分析,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简介】
关键词:金融营销;发展现状;营销策略
一、前言
1958年,全美银行协会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了金融营销的概念,由此揭开了金融营销理论应用的序幕。在此之前, 人们普遍认为市场营销与金融业无关, 金融业与客户之间向来用不着进行营销活动, 因为银行等金融企业向来不愁没有客户。导致银行界对营销既不了解也不注意。但是经济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金融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有些金融企业开始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个别竞争较为激烈的业务上采用广告和促销手段。随后,许多竞争对手也被迫仿效从而采用同样措施,这标志着金融营销观念的诞生。
之后,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不断发展,金融营销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且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它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开展集约化经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可以说,有效开展金融营销是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力的必要选择,是现代金融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二、金融营销的特点
金融营销是指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客户为核心,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创造、提供与交换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金融机构的赢利目标的一系列社会与管理活动。
通过这一概念可以看出,金融营销具有一般营销的性质与特点。但这种营销又具有特殊性,这是因为金融业的一些特点所决定的,即金融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明显区别于工商企业的产品,针对这些特殊性,金融营销在实际操作上也有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
1.金融产品的不可分割性。普通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在时间地点上分离,而金融产品是一种综合行服务,产品的提供必须与相关服务在时间和地点上同步。但近年来,信用卡、ATM、POS、网络终端等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使金融产品的提供与服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间接分销的渠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金融业务的非差异性。对于一般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有形产品,可以申请专利,免受仿制或伪造。而金融业务大多是无形产品,不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非常相似,产品的创新又缺乏法律保护,金融机构间很容易相互模仿。
3.客户的双重性。一般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时面对的都是单一的买方,而金融机构的营销必须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资金和信用的买方,另一方面是资金的卖方。这要求营销的策略也必须是双重的。
4.金融营销的安全性。由于金融机构的营销内容大多是资金货币等,且金融机构对其营销的资金大多也只有使用权,到底必须足额偿还,所以金融的营销活动必须以安全行为前提。
三、我国金融营销的发展现状
金融营销最初出现与西方国家,国外的金融机构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应用营销手段,但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行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各级银行对资金豪无自,在这种状况下,金融机构缺乏经营积极性,更没有营销意识,根本不会也不需要向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改革开放以后,金融体制不断改革,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营销也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从1979年起,随着高度集中的金融组织结构被打破,金融体系的变革揭开了金融业竞争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到2001年底,是金融营销在我国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金融服务理念的树立;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趋势加强;分销渠道的拓宽;开始运用广告和公关等促销手段。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金融业将要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为适应竞争,金融机构必须更快更好的树立竞争理念,大力开展金融营销工作。
由于我国金融营销起步晚,又缺乏系统的营销理论指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销意识淡薄,观念陈旧。金融营销不单单是产品之争,更重要的是观念之争。营销观念是一种贯穿于金融业经营管理活动始终的经营哲学,是一种时时处处都要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的的经营理念。目前,一些金融机构的营销观念依然较为片面,如把营销简单看做推销,把营销看做仅仅是营销部门的事,把市场营销片面地理解为广告与促销。
2.产品开发上的制约。金融产品开发不规范,新的金融产品虽然不断涌现,但模仿创新的多,自主创新的少,独具风格的产品更是缺乏。一些金融机构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只是盲目地跟随,模仿竞争者,使营销行为趋于同化,创新速度也滞后于公众对银行服务的实际需要。
3.目标市场不明确。金融机构明确的市场定位有助于提高营销活动的效率。目前,许多金融企业的营销仍比较盲目,人云亦云,总是喜欢跟随其他机构或市场热点,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在几乎所有业务领域和市场机会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这样营销,即使投入再多的精力,也难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4.价格作为主要营销手段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价格是营销组合中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当前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存、贷款利率的非市场化,再加上大量免费服务项目的存在,价格营销空间较小。
四、我国金融营销的对策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金融机构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竞争,必须积极采取对策,大力发展金融营销。结合目前金融营销的现状,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金融产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就我国金融消费市场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金融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整个目前状况来讲,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大多数还是初级消费者,全民教育已经开始了。就金融营销工作来讲,可能很多时候处于一个教育的角色。面对客户进行营销的时候,首先是正确的引导,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使客户了解金融产品,了解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并清楚该产品的使用所带来的便利,增强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
2.我国的金融市场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各家金融机构在体制、规模、文化、客户资源方面有很大差异。各家银行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各种顾客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又迥然不同,因此各家商业银行都必须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明确的定位,首先锁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所选定的目标市场不仅要有充足的客户源,还要有能实现赢利的客户量。
3.作为服务型企业,在确定顾客的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就应为满足客户需求而提品和服务。虽然面对客户的是一线柜员或营销人员,但要提供出高效、便捷、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决不是仅有一线柜员或营销人员能够完成的。所以金融营销不单单是外部的事情,而是从内到外的一种全过程的营销。作为服务型企业,银行业的所有部门都应该围绕客户的利益服务,为了实现全过程营销,就必须先进行银行的内部营销,建立高效的制度完善的内部营销运营机制,首先使内部形成一个运做良好的工作团队,才能更好地开展外部营销,并且内部营销应先于外部营销而展开。
4.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金融企业形象与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金融品牌有利于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认同感,继而为金融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现代营销理论认为,品牌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机构整体进行品牌创立、塑造及其有效的营销传播,扩大其品牌影响力。表达品牌的主张,达到与消费者的沟通,从而促使消费者接受品牌所传递的信息,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及归属感,成为品牌的主人。
金融营销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他对于促进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大、效益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国金融营销起步比较晚,但随着我国金融业对金融营销的重视和国内外金融机构竞争不断加剧,相信通过金融机构自身不断的努力,我国金融营销一定会的到迅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伟春.金融营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2]段晓华.关于对我国金融营销现状的思考[J].新西部,2009,(20).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普惠制金融;覆盖面;可持续发展
Abstract:China is promoting rural financial system reform,and the reform program of the inclusive finance should be a priority.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rural micro-credit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actual work in China,so that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could be available to all farmers. Inclusive finance emphasizes the wide coverage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institu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microfinanc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coverage of microcredit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ree empirical analyses of th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credit status and the main problems,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Key Words:rural microfinance,inclusive finance,coverag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2-0081-04
一、引言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小额信贷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方法之一。联合国将2005年确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并倡导“普惠制金融体系”。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而普惠金融服务思想与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是相得益彰。目前,我国正在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普惠制应该是改革方案中的一个重点。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进行研究和总结,让农村金融服务惠及所有的农民。普惠制金融着重强调金融服务的广覆盖面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小额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以及覆盖面和可持续性三方面,实证分析其绩效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农村小额信贷绩效分析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机构操作的小额信贷是对传统小额信贷的重要创新和发展,是普惠金融体系的主体。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共同构成的多元化的市场结构,有效地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一)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主要依靠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一般农户、农业的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因此,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农业贷款,实际上均可以归结为小额信贷。笔者选择了农业贷款和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作为研究变量。选取的数据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并且消除了物价因素的影响,其中农业贷款增长率=本期-基期×本期农村消费者物价指数/基期×本期农村消费者物价指数;农业贷款中大部分是农户贷款,农业贷款是指农业短期贷款,不包括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农业中长期贷款。因此分析农业贷款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
从图1中可看出,1999―2009年,农业贷款与农业增加值呈同步上升趋势,其中1999―2003年两者增长缓慢,2003年之后增幅明显加大,说明农业贷款与农业增加值呈现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增长带动了对农业贷款的需求,农业贷款的增加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农业增加值的提高。农业贷款的增长率要明显高于农业增长率,反映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不稳定。2005年后,农业贷款的增长率放缓,农业增长率保持平稳波动。这说明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贷款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在逐步提高。
为了更加准确地说明农业贷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以农业贷款作为自变量,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仍然采用1998―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方程参数及其检验见表1。
LnYt=4.61118+0.584099LnXt
根据表1,R2=0.95,拟合度较好,t=15.02555,拒绝原假设,可以得出农业贷款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模型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贷款每增加1%,则平均导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0.584%。由此说明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小额信贷的覆盖面分析
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农业贷款增速平稳,规模扩大,支农服务功能在增强(见图2)。从供给总量上来看,截至2009年末,全国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业贷款余额达2.1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达16416亿元,而2002年仅有4218.7亿元。据银监会统计,目前,中国有农户约2.3亿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有1.2亿户,其中,获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农户数超过78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3.2%,占1.2亿有贷款需求农户的65%。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市场占有率较低,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情况看,截至2009年3月末,全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2518.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2006.3亿元,虽然增速较快,但留下的市场空间仍然较大。
上述仅仅从宏观的供给总量角度进行分析,如果考虑到供给与需求及两者的有效匹配程度,可能更为深入。据李明贤等(2008)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进行衡量表明:如表2所示,就农村贷款服务看,首先,贷款服务覆盖广度很低,每万名农民才有1.08 个农信社网点,作为最主要的贷款提供机构,农信社网点对行政村的覆盖率只有12.6%,使得农信社与农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了解程度降低。其次,不管是农户还是乡镇企业,其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中所占比例都不高,而且贷款对农户的覆盖率只有32%,对乡镇企业的覆盖率只有 52.9%。第三,贷款服务覆盖深度也不够,尽管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有55.6%都得到了贷款,但是贷款对其资金的满足率并不高,整个农村地区农民的人均贷款额只有741 元,不足农民年纯收入的1/4。农户从正规金融得到的贷款只占其借贷资金总量的53.5%,剩下的46.5%需要从非正规金融市场上获得,乡镇企业所需资金的满足率则更低,只有44.9%。
(三)小额信贷可持续性――以亳州市农村信用社为例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随着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信用社总体上结束了连续10年的亏损,经营效益显著好转,实现了扭亏为盈,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如图3所示,其四级不良贷款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可持续能力得到提高。
为分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笔者于2010年8月份对亳州市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亳州市地处中原,位于安徽的最北部,与河南接壤,农业从业人口169.45万。由于该市主要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属于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在关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绩效情况分析中,该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调查表明,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使亳州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该市2005―2009年农村信用社的利息收入(其中主要是农户贷款利息)逐年提高,其贷款逾期率呈现下降趋势。在笔者与亳州市部分乡镇信用社主任的座谈中了解到,目前该地区农村信用社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项业务就可以覆盖其运营成本并实现盈利。农村信用社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上来,降低了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的风险,提高了贷款资产质量。根据对亳州市谯城区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目前该区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中不良贷款比例只有1.5%,即便出现信用风险其本息大部分还能最终收回,贷款损失率很低。调查同时还发现,邮政储蓄银行推行的农户小额信贷利率(月息1.302%)比农村信用社(月息0.849%)的要高,因此农村信用社目前在该地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据统计,在2009年对农业的新增贷款中,农村信用社投放农业贷款所占的比重高达98%。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开展实现了其政策预期的绩效,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注入了活力,在为农户提供有效信贷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效益的改善。但同时还发现,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的绝对垄断地位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
三、制约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缺乏竞争,小额信贷可持续性乏力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且金融服务品种少,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结算手段落后于县域内其他商业银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才刚刚起步,虽然发展较快,但覆盖面仍然较低。尽管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彰显活力,但对小额信贷扩展的积极性也显得不足。主要原因是:一是小额信贷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的贫困户,因此一般无抵押物,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二是小额信贷政策扶持与支农义务不对等,缺乏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和一定的利息补贴以及呆账贷款核销等方面的配套措施,缺乏支农积极性。三是小额信贷由于受地方政府直接干预比较多,而且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与农信社商业性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因此农村其他金融机构对小额信贷缺乏内在动力,发放较为谨慎。
(二)信贷模式过于单一,产品缺乏创新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供给模式与农民需求变化之间也存在矛盾。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目前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仍然突出。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虽有创新,但大部分沿用的是GB模式,即小组联保、整借零还得贷款。小组联保模式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造成了将最贫困人群从小额信贷服务中排除出去的现象,而且“垒大户”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发放范围过窄,仅限于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小额信贷期限较短,贷款周期缺乏弹性,一般都以一年为期,缺少适合经商和加工等生产活动的灵活贷款。
(三)内控机制不完善
小额信贷组织的管理能力低、管理制度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2009年财政部组织的对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2008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比较普遍,会计核算不实的问题仍较突出,其管理水平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着众多的风险,这要求小额信贷机构应该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来保证小额信贷机构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运营。另外我国小额信贷机构还缺少专业风险管理人员,在贷款的鉴别与发放以及债务追讨方面都缺乏经验和能力。
四、对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培育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服务体系,构建适度竞争的金融市场
需要培育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类型、多种治理形式的适合各种市场需要的多层次金融组织。农村小额信贷市场要形成农村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相互竞争的局面。
(二)完善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给予开办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商业性保险的机构以税收减免,适当给予财政补贴。对投保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险的小额贷款农户,在贷款利率上要给予适当优惠。要引入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对小额信贷机构给予一定比例资金的补偿,缓解其扶贫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矛盾,从政策上支持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农村小额信贷模式与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机构应借鉴非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模式中有益的经验和做法,推广“经营户贷款+合作社+基金担保”、“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征信+保证”、“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的小额农户贷款业务。要积极探索、创新适合“三农”特点、具有差异性和多样化的小额信贷新产品,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完善小额信贷内控机制,控制小额信贷风险
金融机构要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业务监管、财务管理和风险预测等各项内控制度。要形成严格的业务流程,岗位之间必须相互制约,避免操作风险。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日常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小额信贷专业技术的运用,要为小额信贷专业性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探索完善激励机制,科学制定小额贷款发放、管理和收回责任目标及考核奖惩措施,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曹子娟.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杜晓山等.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胡金焱,李东亮.普惠性可持续农村小额信贷体系的构建路径[J].金融发展研究,2008,(6).
关键词:货币金融学;金融危机;政策效果
中图分类号:F8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4―0069―02
一、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方向和特征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的货币政策方向发生了调整。为了缓解国内次贷危机的影响,美联储大幅度地降低利率,同时继续美元贬值的汇率政策。美联储2007年9月将联邦基准利率进行了三次下调,至2008年1月22日联邦基准利率降到3.6%,中美利差首次出现倒挂,2008年10月2日联邦基准利率首次降到1%以下。至2008年12月26日时联邦基准利率接近零利率水平(0.1%),之后一直在此附近调整。
同时,在2008年2月美国通过经济刺激法案,对美国个人和家庭注资超过1000亿美元。增加货币供给和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减缓经济衰退。2008年3月美联储向一级交易商出借2000亿美元国债,2008年9月1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布什政府的住房抵押债券收购计划7000亿美元的一揽子收购方案。美国政府出资救助金额累计已逾万亿美元。2008年10月13日美国公布了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第一步,即向备受打击的美国各银行注资2,500亿美元的计划,用于购买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无表决权的股票,通过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使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以充实资本。其后又向保险业和汽车行业进行注资和提供政府担保。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又抛出一项高达80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在这项规模空前的刺激计划中,有6000亿美元用来收购相关抵押债券。
美国政府的救市行为表现为关注危机爆发后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此相对应,美联储希望通过降低利率和注资解决流动性问题。本文试图应用货币金融学经典理论来分析危机后美国利率政策调节和注资救市的效果。
二、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治理效果
(一)利率传导途径
根据传统的利率传导途径,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的扩张是通过如下途径来对总产出水平发生作用的,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实际利率水平下降,从而降低筹资成本,进而引起投资支出的增加,最终导致总需求和总产出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住宅支出以及耐用消费品支出也属于投资决策。
由于利率传导机制中。对支出产生重要影响的是长期实际利率,而不是短期利率,所以消费者在目前市场不确定性条件下,即使短期利率降低幅度很大,也很难收到明显的效果;并且对房地产住宅等投资的大幅减少会抵消利率下降对消费者投资支出的积极作用。因此除非这种接近于零的低利率能够长期维持下去,否则美联储短期内对利率大幅度的降低政策在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
(二)财富效应
如果人们手中持有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将导致财富减少,人们会相应减少消费支出。美国次贷危机首先表现为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人们的固定资产净值减少,财富缩水。降低利息的政策调整虽然能降低还款成本,却不会为次级贷款人带来还贷收入,借款人收入能力不足丧失偿付能力。降息固然可以降低购房者的还贷成本,有利于房市的重新活跃,但由于决定房价更根本的是收人、供房贷款来源与供求格局以及信心预期等因素制约,美联储的降息举措对此次危机的治理效果不是很明显。
之后在2008年2月美国通过经济刺激法案对美国个人和家庭注资超过1000亿美元。以增加可支配收入。但是这点增加的收入和房地产资产价值的减少相比非常有限,除非注资的金额超过财富的缩水,否则很难刺激消费减缓经济衰退。
(三)托宾Q理论
托宾将q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如果q值高,那么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本重置成本,因而新的厂房和设备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说更为便宜。这样企业就会发行股票,企业发行少量的股票就可以购买到大量的资本品,因此企业的投资支出将会增加。相反,如果q值低的话,投资支出低迷。
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时,公众发现自己手中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了意愿持有量。他们希望将多出的一部分支出投入股票市场,这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并提高股票的价格水平,而高股价会导致q值升高,并进而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但是这种传导途径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下也出现了问题,次贷危机产生的信用危机和人们心理预期的作用。股票市场受到极大影响,股票的价格水平低迷,q值没有提高,导致注资政策的无效。
(四)消费生命周期假说
消费生命周期假说对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影响消费支出决策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消费者可利用的资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消费者的金融财富(金融资产),主要由普通股票构成。当股票的价格下跌时,消费者的金融财富减少,因此消费者一生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减少,消费随之减少。
美国7000亿美元住房抵押债券收购计划的出台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市场的信心,但是这笔注资主要就是用来救助银行,收购抵押相关债券,并没有明确详实的救助计划和监督体系。其它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盈利状况下降,股票市场的恢复和繁荣看不到明显效果。根据消费生命周期假说可知,消费减少导致经济衰退,即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是必然的也是短期内不能解决的。
三、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1、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利率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全球通胀率指标,而且利率的调整要始终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不能长期偏离市场规律,造成较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联储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2007年3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爆发。危机进一步蔓延,2008年9月14日,美国第四大独立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些事件标志着次贷危机已经演化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恶化。
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各国政府和央行都开展了大规模的行动降低金融危机产生的破坏性影响。美联储也同样大刀阔斧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突破了以往的政策框架,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创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美联储实施了以“信贷宽松”为特征的货币政策,并创新了一系列政策工具。
一、美国主要采用的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1.下调利率。从2007年9月开始到2008年12月底为止,美联储连续9次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下调至0.25%,利率调整政策力度之大,十分罕见。降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但是其作用尚不足以解决金融体系流动性严重短缺和信贷过度紧缩的问题。
2.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存款准备金率三大政策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初期,美联储主要通过隔夜操作向市场提供流动性。2007年11月,又增加了43天的回购操作。2008年,美联储进行了多次28天期限的回购操作。2008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向市场注入了8600多亿美元的流动性,目的是为缓解信贷紧缩状况。
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市场的混乱但是也并不完全有效。银行贷款标准提高和信贷市场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抵消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由此导致金融市场更加紧缩。
尽管美联储将央行传统三大政策工具都用上了,但是信贷市场上风险溢价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这迫使美联储不得不进行进一步的动作和创新。
二、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创新
概括来说,美联储近期的金融创新主要分为四类:
(一)针对存款机构的工具创新2007年8月以来,美联储在放宽存款机构在贴现窗口借款的条件,降低贴现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措施的基础上,对银行贴现窗口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这些针对存款机构的工具创新主要有:定期拍卖便利等。
(二)针对交易商的工具创新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是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证券买卖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或者直接与交易商买卖证券发放或回笼资金;或者由联储卖出证券,再按照协议买回证券,通过这种回购向交易商贷出资金。
(三)针对货币市场的工具创新为了对货币市场提供支持,2008年9月19日美联储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对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进行升级,建立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扩大美国存款机构和银行持股公司无追索权贷款规模;二是从一级交易商手中收购由“两房”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发行的联邦机构贴现票据。
(四)针对特定企业和法人的工具创新尽管美联储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前所未有的激进,为稳定局势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已初见成效,但信贷市场仍存有相当大的压力。
三、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在审视2007年至2009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时,应该看到美联储货币政策是成功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趋于稳定,美国经济正在走出衰退,近几年将是美国经济全面复苏的时间。
1.反映金融市场恢复融资功能的一个表现就是给小企业的贷款数量。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期间,美国小企业每月获得的贷款金额为8.3亿美元,2009年2月至9月,该数额上升为13亿美元,9月份当月达到了19亿美元。企业获得的贷款增加有助于经济的复苏。
2.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日趋稳定,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良好的作用,美国实体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2010年1月27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表示,美国经济继续在走强,劳动力市场恶化在减弱。美国经济以适中的速度在复苏。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与美联储的判断是相互支持的。美国经济已经从衰退中走出。
3.美联储在实施货币政策的时候,充分利用信息沟通,告知公众有关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从而影响预期,并影响长期利率。2008年12月底公开市场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美国经济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寻常低利率的观点。该声明重要作用是引导,使经济朝着政策预期的方向发展。
四、美联储货币政策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美联储在应对危机中,采用了大量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对于我国央行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流动性短缺、流动性陷阱与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践证明,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看,危机以来,美联储货币供应量M1和M2均呈现大幅增加。这充分说明美联储货币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第二,金融危机货币政策传导链条的断裂与应对。正常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无论是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传导,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通过改变信贷市场中一些主要指标改变了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和风险关系,影响居民企业的资产负债、投资消费等经济行为,从而实际经济活动随之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