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11: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09-02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指标将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存货作为流动资产,并未从流动资产中剔除,一些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或者已不具备流动的性质也仍然包括在流动资产中,而这些不良资产可能因其资产质量较差,资产的实际价值明显低于账面价值。另外,一些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中可能获得有关责任人、保险人给予一定的赔偿或补偿以及待处理资产本身的残值,却往往未计入计入流动资产中。流动负债没有考虑如应收票据贴现、未决诉讼等可能形成负债的部分。这些问题使流动比率的真实性很难保证。
2.速动比率。影响速动比率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准备要多;季节性的变化,可能使应收账款不能反映平均水平,从而影响速动比率计算的可靠性。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的分母(资产总额)并非都可以用来偿还债务,如无形资产、商誉等能否用于偿还债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部分自有资金需要偿还,如企业发行优先股筹集自有资金需要向股东支付固定股利,如果发行的是不可赎回优先股,将会成为企业的一项永久性财务负担,难以成为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保障。因此,这一指标作为反映企业长期负债偿付能力的指标不是很合理。
2.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它不能反映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企业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利润本身支付,而是用现金支付。权责发生制下的高利润并不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量,因此使用此比率进行分析时,不能了解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现金偿付本金与利息费用。
(三)营运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是否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状况也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如果一个企业经营具有季节性,那么这个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2)企业过多采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3)过多采用现金结算方式。(4)年末销售量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能否正确评价企业营运能力产生影响。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目前采用年初和年末平均的办法计算的平均存货,只是两个时点的平均,未考虑在淡季和旺季存货的不同周转规律,只采用两时点的数值其计算结果更是差距甚远。平均存货的计算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
(四)盈利能力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缺乏股利政策的考虑,由于年末净资产项目中已经剔除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的数额,导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口径产生差异(即使都采取现金股利政策也会由于派发比例的高低而产生计算口径上的差异)。
2.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高并不代表企业的盈利水平高,而只能说明企业的成本水平相对较低。成本水平相对较低并不代表该企业的盈利水平就高,如果企业产生了大量产品,却只销售了其中一部分,而这部分销售掉的产品恰好卖了个好价格时,往往会出现销售利润率较高,而资产利润率却较低的现象。
二、财务分析指标局限性的改进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指标的改进。在流动资产中应扣除以下项目:一个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存货;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在流动资产中应增加项目: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中可能获得有关责任人、保险人给予一定的赔偿或补偿以及待处理流动资产本身的残值;存货、有价证券变现价值超过账面价值部分。流动负债则要考虑或有负债,如应收票据贴现、未决诉讼等可能形成负债的部分。
2.速动比率指标。运用速动比率应从速动资产中扣除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扣除超过一个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这样速动比率才更可靠。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设计专门用于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能够用来偿债的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因为长期资产占用时间长,资金回收速度慢,因此一般用所有者权益购置,用负债购置部分应当以不超过1/3为宜,最高不超过50%,如果这个指标超过50%,说明长期负债购置的资产占长期资产的多数,长期负债偿债能力会产生问题,财务风险较大。
2.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结合其他指标。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时,既要衡量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还要衡量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因此,在利用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衡量偿债能力时,还应考虑以下指标:(1)债务本金偿付比率。债务本金偿付比率=年税后利润/(∑债务本金/债务年限)。该指标必须大于1,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就企业某一时期的债务本金偿付比率难以说明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往往需要连续计算五个会计年度的债务本金偿还比率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从稳健的角度来评价某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时,通常选择最低指标的年度。(2)债务本息偿付比率。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债务利息+债务本金)。此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债务本息可由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该指标用来评价企业是否在经营活动中产生了足以还债的现金流量,该指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现金支付利息与偿还本金。
(三)营运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为剔除周期性或季节性销售带来的影响,在每一季度末将每月赊销额尚未收回部分与当月赊销总额相除,由此得出三个比率。将每季度的三个比率汇总,得出每一季度赊销额尚未收回部分占当季度赊销总额的比率,并进行季度间指标的比较,从而得出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如果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发生了变化,将会反映在该比率上。
2.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采用序时平均数进行计算。对于企业管理者或有条件的外部报表使用者计算平均存货应该采用序时平均数即通过存货在一定时期内各个变动点及变动后的占用期间的资料,进行序时加权平均,以此来综合反映某一时期内存货变动情况对平均占有量的影响。
(四)盈利能力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
2.销售利润率。在进行盈利水平分析时,把销售利润率稍作调整,建议更多地使用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因为,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指标,即经济效益指标,并且,这两项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能够较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3.补充相关的现金流量指标。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并给出评价,不能反映企业伴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而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现金流量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池国华,迟旭升.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3,(8):45-47.
关键词:财务分析;不确定性;盈余操纵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应计制会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权责发生制会计亦称应计制会计,它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的设计目的是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它是延续几百年的传统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基础。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和配比原则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之所以会有局限性,是由于应计制会计(权责发生制会计)必须处理许多具有不确定性的、模糊的事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虽然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会计利润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也有着它的许多优点,但也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我国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的,由于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当然就会影响会计准则的中立性,致使其出现一定的偏向;会计准则定义或释义可能出现不准确性,例如在会计准则中广泛使用“有可能”、“极少可能”,由于该事件出现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就会出现会计处理方法的诸多选择,必然会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仅重视谨慎性原则,那企业可能仅会强调预计可能的损失而不确认利得,而当这种利得有较大可能实现时,就违背充分披露的可靠性原则。
(二)会计处理的可选择性。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的制定由于企业各自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可能制定的完备无缺,常留有余地,这样就会给企业会计处理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低值易耗品摊销期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提取、存货的计价及递延资产的摊销等都存在可选择性。如,固定资产折旧就有三种方法或可供选择: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企业为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可以挑选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两家规模相当的企业,假设在同一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大致相同,但由于原材料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等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不同,那这两家企业的利润很可能相差很大。因此,不能仅依据企业的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模糊性。企业的经济业务与会计业务非同步性伴随着企业实物流与资金流的非同步性,会计计量的模糊性表现为“估计”,从而会使得会计确认和计量不精确。例如,资产的确认中,商誉这种无形资产就很模糊;固定资产核算,其预计使用年限、预计残值及折旧方法的选择也是一种估算;存货由于销售不佳成为超储积压物资,却没有列入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摊销期的估计等都只能够近似地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要依靠专业会计人员估计和判断,这给操纵企业财务数据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四)不确定性事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企业不确定性事项范围也越来越大,如利率变动、物价变动引起企业资产变动;外币业务汇率、汇兑期限变动引起企业资产变动;不确定资产如商誉、风险性股票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换期前作债权投资处理,转换为股票后作为股权投资处理、金融衍生工具等都会引起企业资产发生较大变化。由于上述不确定性事项的发生,都会令会计数据难以精确计量,而这些难以确定的事项,我国通常采用不在报表中确认或表外披露的方法,即使不确定事项发生的可能性极大,也不会在报表中列示。
应计制会计计量中存在的这些会计估计和主观判断以及不确定性事项等因素使我们对同一个会计问题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会计结论。因此,应计制下的会计信息尽管表现出的都是精确的会计数据,但它反映的却只是相对的真实,其本质是模糊的,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应计制会计的盈余操纵
1999年财政部对全国110家酿酒企业会计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102家酿酒企业的收入、费用不实,虚假利润共计13.88亿元,在这一统计数字中,企业操纵盈余的比重达到93%。应计制会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存在估计与判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使企业对相同会计处理会得出不同的会计结论。很多企业为促进其价值最大化,利用应计制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局限性,内外串通一气,共同作弊,达到对公司会计盈余的操纵。
(一)收入确认操纵。具体表现在一些公司违反收入确认原则,故意提前或滞后确认收入,采取利用假合同虚报收入或隐瞒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操纵收入。有些企业在销售完成之前就确认为企业收入,如1997年国嘉实业将尚在开发的软件产品计入销售收入,导致当年虚增收入金额达到9,600万元,从根本上改变了该企业的经营成果,这一实例明显违反了收入确认原则,属于提前确认收入。有些企业则把以前的收入递延到本期确认,使报表使用者仍然认为该企业处于经营良好状态,如微软公司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这就使投资者会陷入潜在的危险。2001年网易虚报合同,虚报合同的目的很明显,即为了实现虚增收入使财务报表更好看。以上通过收入确认的操纵,来达到对公司会计盈余的操纵。
(二)费用确认操纵。一些企业通过随意确认费用,将费用作为企业利润的一个“调节器”,具体表现在利息费用资本化来达到减少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研究开发费用的调节和控制,由于科研开发费不确定性很大,故一些企业直接将该部分研发费全部列入当期费用,由于费用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减少;递延当期费用,有的企业将大额广告费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来摊销,同样可达到减少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
(三)收益确认操纵。一些企业在利润较高的年度多估计一些费用、损失,如贷款损失、保修费用、退货损失;在利润较低时,再通过释放以前的这些损失来增加本期盈余,从而给人以业绩平稳的一种假象。
(四)重要性原则的操纵。会计学中的重要性原则通常用于区分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资本支出应确认为资产,收益支出应确认为当期费用。但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可以作为每一个项目重要不重要的划分标准,这就成为一些企业操纵盈余的最好借口。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颜剩勇,刘庆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
[2]晏静.现金流量信息功能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7.
关键词:企业 财务分析 局限性
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评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诸多企业都借助各项财务分析指标来计算公司的财务指标。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利用财务指标的局限性并且运用计算好的财务指标,试图弥补公司的财务漏洞,披露一些有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以达到吸引投资者、提升市场信心的效果。总得来说,这是财务分析和业绩评价指标的不完善造成的后果。本文在分析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上,也给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会计领域延伸的产物,它作为分析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其包含了众多的财务数据和信息。然而我们只能在会计的假设前提下研读会计报表,不能全然地从财务报告中获知企业全部真实的财务信息。
报告内容的局限性。财务报告作为企业向使用者传递财务信息的载体,它是企业所有者和其他经济主体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通用的报告模式满足了共同信息和类似信息享用者的需求。但是,财务报表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不能涵盖不同类型信息使用者所要求获知的信息,因此这种方式忽略了主体的差异性,实际上没有真正实现各自的利益。
会计信息的局限性。会计信息具有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真实性等特点 。许多国家的企业在会计信息上只强调相关性,而忽视了可靠性,其结果是导致会计信息的质量下降,所反映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会计前提假设的局限性。一般而言,会计报告是以过去报告的资产、货币价值不变为前提,而往往忽略了资产价值还受市场供求关系、政府支持、购买力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另外,会计中的稳健原则只计预期损失而不计预期收益,这样很容易造成会计恒等式的失衡。最后会计分期报告根据时间的长短来看,其不能企业长期的投资决策信息,进而无法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规划。
(二)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企业经营与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经营与发展能力分析,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经营活动是否正常,未来是否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使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来衡量,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局限性上。应收账款周转率=全年赊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此公式没有把握赊销收入与应收账款两者内在的联系,因此计算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不符合实际情况。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盈利能力是测算公司经营绩效的主要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现金含量等指标。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率虽然能够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的获利能力,但也无法揭示获利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企业的筹资决策;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公司净资产,该公式中可以包含年末净资产或者是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均值,在利润分配过程中,年末净资产受股票股利的影响,而不同的影响因素会最终导致计算口径的大小不一致。
二、克服企业财务分析局限性的建议和要求
(一)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报告体系
严格地落实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经资产损益表等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相关信息,准确合理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作出绩效评价;同时,还要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影响资产价值的市场供求关系、未来企业的发展方针和规划、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等因素,加强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针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披露的虚假信息、严重违纪等行为,国家监管机构要出台相应措施予以抵制。另外,作为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人员,更加要以身作则,理性的判断并且剔除财务报表中的虚假成分。
(二)重新修正企业财务分析指标
以往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诸多弊端,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对此,众多学者和财务分析工作者为了进一步完善财务分析指标、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例如,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能力分析采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按权重进行组合,偿债能力分析则采用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超速动比率等指标,最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采用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来进行衡量。
(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体系
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包括报表基础数据分析、报表比率分析、重要项目明细分析三个不同的层次,这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关系。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通过报表的基础数据初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的好坏;第二个层次主要是选用一系列的比率指标分别对同一时期内的报表和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作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最后一个层次结合收集到的重要项目的明细信息,针对分析过程中有异常变动的项目,找出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做进一步的明细分录。
关键词:证券公司;财务分析;局限性;改进
一、证券公司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自身的局限性
1.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有影响。现行会计准则并未严格限制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各期的会计处理办法,证券公司根据需要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前后期间数据的可比性大大降低。如果证券公司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处理,那么不同的证券公司对同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方法就会不一样,证券公司之间的数据的可比性也会大大降低,这时财务对比分析就没有意义。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数据质量有影响。有些数据在会计核算时往往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例如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估计的数据难免主观对财务报表的结果产生影响。
(二)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评价公司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反映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而在证券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项指标缺乏统一评判的标准。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公司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证券行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经营和监管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渐进入正轨,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缺少行业标准比率,这使得财务比率分析没有参考数据,无法衡量一个证券公司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也就不好得出分析结论。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较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极为注重比较。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公司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和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限制了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比率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局限性主要包括:第一,比率值要与某一标准比较方有意义,但这样的绝对标准受到样本数量、计算方法及异常情况的影响,尤其在证券行业内几乎很难找到这样的标准;第二,某些比率反映的是在特定时点上的状况,却无法揭示会计年度其他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第三,比率分析在进行同行业的横向比较时,会受到不同证券公司采用不同会计方法的干扰和影响,而公司内部进行纵向比较的可比性又会因在不同期间所选择的会计方法的变更而相应减弱。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趋势分析法是与本公司不同时期指标相比,一般运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这比分析单个财务报表能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可以发现一个公司发展的趋势。但是趋势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由于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改变,会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四)财务分析人员的局限性
由于财务分析人员掌握财务分析理论、相关经济理论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财务分析结果的理解就有差异,也就不能透彻解释各项计算指标的经济涵义。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经验、日常接触面不同,导致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不同。工作经验丰富、日常工作中接触公司各项工作多的,就可以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否则就可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本身。财务分析人员的风险偏好不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异,比如有人认为只有高风险才有高收益,而有人认为稳妥一些保守些好。所以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利用相近或相同的财务分析指标,可能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五)财务分析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
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公司财务资源和当前财务状况的信息,他们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公司现在甚至是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把握机会,做出对公司更为有利的经营决策。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侧重于对历史信息的反映,基本上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结,只重视公司过去财务资源与现在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却忽视了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对未来信息的反映,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全部要求。
二、改进措施
(一)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第一,证券公司要严格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尽可能地减少或甚至禁止同一类经济业务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减少人为操纵空间,使公司内的会计处理方法统一口径,更具可比性。第二,会计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内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规范,降低各证券公司自行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空间,使证券公司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口径更加统一,更具可比性。第三,目前的会计信息一方面表现于会计信息过量,另一方面公司和市场所需要的真正有效的信息却存在很大的缺口,这需要各证券公司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努力将会计信息与市场预测、行业竞争、薪酬福利等相结合,不断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二)行业对比时要区分规模、成长周期等特点
首先,证券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公司间的对比完全取决于各公司间财务和经营数据的比较,而公司规模、成长周期、主营业务品种等的差异,使得财务和经营指标的差异巨大,因此在进行行业对比的时候,要选择与本公司规模相近、成立时间差异不大、主营业务品种基本相似的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否则分析结果将不具有参考意义。其次,中国证券业协会财务委员会应组织加强对行业财务指标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探索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为各证券公司不断改善财务指标提供依据。
(三)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改进
第一,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定性的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更好地反映真实情况,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第二,坚持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或历史的经营情况,而证券公司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进行动态分析,在了解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未来有一定的帮助。第三,坚持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要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只看到个别财务指标的高与低,就得出好与坏的结论。第四,建立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相结合的财务分析制度,力求做到每月或每季度一次详细分析,每半年或年度一次全面分析,出现重大问题或根据需要再作专题分析。让专题分析成为定期分析的有益补充。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分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应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财务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同时要对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前瞻性预测,在分析中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增强财务分析支持经营决策的预见性。
(五)把握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
证券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财务分析时要紧紧把握主要风险点。重点关注以下事项:净资本及各项风险监控指标的状况;资产、负债的质量和结构;证券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证券营销人员和经纪人的用工管理、展业管理、报酬支付等方面存在的法律、监管和税务风险;业务转型不确定性导致的财务风险,如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协调问题,转型的投入产出分析科学性和真实性问题等。同时,要积极探索借助数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依托各证券公司初步建立的完整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实时统计和量化分析,提高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实时性,实现从事后分析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的前瞻性方法转变。
参考文献:
[1]王永成.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2009(11X):118-119.
李伟.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S1).
关键词: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分析的使用者主要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投资人、企业债权人、政府部门。
一、目前财务分析存在的局限性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存在,财务分析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使得财务分析不能满足使用者的所有需求。具体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数据的局限性
1、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在财务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由于财务人员对会计准则及规范理解不准确、或者人为粉饰财务报表数据的情况,造成财务数据与实际不符,从而影响企业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使财务分析使用者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另外,财务数据多数按照历史成本法进行核算,不能反映通货膨胀、物价变动等信息,无法完全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财务数据的时效性
企业财务分析所用的数据是已发生过的经济事项数据,有一定的时滞性,不能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无法为企业决策者提供预测信息。另外,企业财务信息化程度高低将直接影响数据时效性的高低。财务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数据统计汇总较为及时,因而时效性较高。财务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人工采集数据所耗时间较长,因此时效性相对较低。
(二)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目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和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具体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虽然财务分析指标较多,可仍未能全面反映企业各方面经营状况及经济资源,比如企业竞争力状况、市场份额情况、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等等。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但是各种分析法有其自身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比较分析法仅适用于参与比较的双方具备一定的可比性才有意义。比率分析法一般仅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历史数据,在通货膨胀和会计核算方法变更的情况下,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因素分析法在计算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时,已经主观设定了各因素的变化顺序,而且规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可实际情况却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
(四)财务分析人员能力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人员对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对会计政策及财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数据信息的整合及分析能力的高低等等,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财务分析质量的高低。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而财务分析也受限于财务分析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的高低。
二、提高财务分析质量的方法
(一)夯实财务核算基础工作,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企业需要强化财务核算基础工作,严格遵守会计核算准则,确保财务基础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正确合理地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防止企业通过不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和操纵企业利润。另外,通过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程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减少手工核算差错,降低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的风险。
(二)利用财务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数据时效性
在财务核算工作日益繁重的今天,企业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改善财务数据披露相对滞后的缺陷。随着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财务数据处理及披露的及时性已经比前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而财务分析的数据实时性也成为可能。
(三)完善财务分析涵盖内容,提高财务分析可用性
除了目前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之外,企业可以从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加强对非财务数据(如市场份额、经营风险、人力资源情况等)的分析,从而扩大财务分析的广度、提高财务分析的可用性。另外,对于一些大项目,应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项目的事前评估、事中实时监控、事后跟踪来提高项目收益,从而扩大财务分析应用范围。
(四)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
企业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从内部来说,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使财务分析人员熟悉公司各项经营业务、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政策和财务系统应用。从外部来说,企业应重视财务分析人员的财务后续教育工作,鼓励财务分析人员参加财会专业和分析系统的外部培训,使分析人员熟练掌握最新财务政策和各种财务分析软件。另外,财务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全局观,使财务分析人员能够从更高的角度来全面看待和理解问题。
总之,财务分析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和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方法,是为使用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必要手段。只有提高财务分析的编报质量,才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亨明.财务分析应注意事项及对策探讨[J].经济师,2007(23)
[2]侯志才.浅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J].财会通讯,2012(12)
[3]周力.浅谈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5)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报表数据转换成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报表使用者更进一步的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一、上市公司重要盈利财务指标的解读
盈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上市公司与其他形式的企业相比有着自己特殊之处,在每股收益、市盈率、股票获利率、股利支付率、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股利、市净率、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盈利能力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这几项指标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证券信息机构也是按照这三项指标高低定期公布上市公司排行榜。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中,每股收益表明每股普通股本年度获得的净利润,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对客观、直接的比率指标,但它不反映股票所含的风险,每股收益的大小受公司所获净利润、股利分配政策、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股净资产是股东权益与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总数的比值,该指标反映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成本。净资产收益率是指公司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
二、上市公司重要盈利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中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几项指标是否能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是否有利润操作的行为,这与指标本身存在的缺陷息息相关。
三、盈利能力指标中存在的缺陷
在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中,常用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基本上都是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报表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中除了以上所述的几项重要指标外,还有许多分析指标,如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这些指标不能反映出公司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只能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量”,不能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通常,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显然,运用这些不能反映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的财务指标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是不全面的。上市公司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获得配股资格及出于避税的目的而进行利润操纵,粉饰会计报表,使得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失真,导致所运用的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缺乏正确性和科学性。
四、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存在的缺陷
营运能力指标是财务分析体系中重要的一项指标,营运能力指标主要有总资产产值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及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这些指标在财务分析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应收账款周转率作为企业营运能力指标之一,在财务分析中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没有考虑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及风险状况,不能准确地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的收回进度;二是实际经营活动中销售具有季节性,各个季度的销售情况都不一样,其赊销情况也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当赊销业务量各年相差较大时,仅通过该指标是不能对跨年度的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进行联系的反映;三是由于实际经营活动中往往不能及时提供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情况,该指标只有在年末根据本年的销售额和应收账看的平均占用额计算得出。此外,与应收账款周转率一样,存货周转率作为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存货周转率受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很大,企业的不同时期或是不同的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可能不相同,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时,该指标就会因存货计价方法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另外,企业管理层为了改善资产报酬率,就会对存货周转率进行调整,降低存货水平和周转期,这样该指标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存货营运效率。
五、改善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存在着种种缺陷,这就要求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财务分析者应该考虑到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分析得出客观真实的财务信息。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来说,通过企业的财务指标获得上市公司的真实的财务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体系进行改善就显得很重要必要。本文就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体系的建议归集为以下几点:
1.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一是不应仅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数据进行分析,还应该集合现金流量表来分析比较,不应仅局限于静态的角度看问题,更应该从动态的眼光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二是应该将近三年的财务数据结合起来,注意有关数据的勾稽关系和产生不正常变化的指标,重点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三是对财务指标进行统一的定义,增强财务指标的可比性,统一计算指标的口径,这样对比分析才有意义;四是要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使二者在财务分析中发挥相互作用,全面反映公司的具体情况。
2.建议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净收益进行重新计算。通过对净资产和净收益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每股净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财务指标的决策相关性。
3.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注重分析各项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要充分认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属性,集合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角度分析比较。此外,还要对财务分析方法进行改进。
4.从会计法规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定,加强社会监督,防止内部人对财务数据的人为操纵,特别是对于关联交易的有关信息应该及时而准确的披露。
参考文献:
[1]余凯.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问题研究.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J)2008年第7期.
[2]王靖楠.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当代经济(J)2007年第5期.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1)会计政策的选择使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的进行选择,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所得税会计的确认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完全相同,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的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2)会计估计的存在直接影响报表数据的质量。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的确定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主观估计因素。
(3)通货膨胀的影响使报表数据不真实。首先,通货膨胀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产而言,当物价上涨,其实际购买力下降,报表中列示的货币资产额与实际购买力不一致。从负债方面来看,货币性负债在物价上升时可为企业带来利润;而非货币性负债由于需要在将来以商品或劳务偿还,物价上涨时会使企业造成损失。其次,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着利润表的可靠性。损益的确定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是现时的,而成本是历史的,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资产的低估导致成本偏低,因此会使收益虚增。
2.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不同的分析者对同一张报表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对报表分析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2)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主要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局限性。①流动比率。首先,流动资产中有相当部分是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其次,流动资产中还有一些项目是不能变现的。所以,有时候,高流动比率并不一定表示企业对短期债务具有很高的清偿能力。②速动比率。由于速动资产扣除了变现能力较慢的存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的流动比率的不足。但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坏账准备是否足额计提都直接影响速动资产,进而影响速动比率。因此,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时,企业就必然无法准确判断其短期负债偿还能力,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
3.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一是比率分析法自身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二是比率分析法受财务报表局限性影响。由于报表中的数据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对报表内的数据资料能够计量,而对一些报表外的信息,如未做记录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为他人担保等都没有在报表中反映,所以也无法通过比率分析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事后财务分析很难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求。三是比率分析法缺乏一定的相关性和预见性。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
(2)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一是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然而数据是否可比则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如计算方法相同、计价标准一致、时间长度相等;在进行同行业比较时,要使其具有可比性,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①同行业的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②企业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③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自然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二、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措施
1.强化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2.加强时期指标在整个财务分析中的份量
时点指标是指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它们只代表企业某一时点的情况,而不能代表整个时期的情况。并且这类指标容易人为粉饰。现代的财务分析,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而是向着以收益表的分析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增加时期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份量,以避免某些人为的因素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有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一、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都拥有大量分支机构,经营业务种类繁多,业务流程复杂,从而导致财务数据量非常大,而仅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主表进行分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在分析主表的同时,结合主表各项目的明细附表及附注进行细致分析、对比和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一)明确分析目的,制定分析工作计划
这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条件。根据财务报表使用人的不同,分析目的也会有所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以偿债能力为主的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债权人主要关心的指标,以偿债能力为主的分析主要由企业债权人进行。作为企业的债权人,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流动资金尤其是自有资金状况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等,评价相应风险,以确定是否给企业贷款、贷款规模及利息、授信额度等。
2.以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主的分析
企业的现有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在分析财务报表时,会把重点放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上面。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都是重要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结果,通常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3.全面分析
全面分析就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以全面掌握企业整体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全面分析主要是由企业内部使用者做出的。
企业管理层负责企业的经营和战略决策,是财务报表信息最主要的内部使用者。为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管理层需要全面、详尽地了解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信息,为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规划和调整目标、策略,进一步挖掘潜力,为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二)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这是财务报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财务分析,最主要、最直接的依据就是财务报表,除此之外,还包括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层的各种解释和声明、审计师意见等。相关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程度、详细程度,决定了分析结果的质量。
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时,应注意所搜集到材料的关联性,即要与分析的目的相一致。分析的主体不同,目的也就不同,因此需要获取信息的数量、种类及难度也不尽相同。如果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就应把精力主要放在对企业各项现有资产组成状况、各项资产质量、现有负债结构、债权人情况等资料的收集上,重点运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自有货币资金存量等指标;如果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要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那么就应该将重点放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毛利率、利润率、可持续增长力等方面。
同时,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企业经营业务方面资料的搜集,加强对相关业务背景的了解,包括社会媒体及专家的相关评论等信息。否则,财务分析就是闭门造车,以数据论数据,往往会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
(三)根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比较、研究所收集的资料
这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关键一步。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正确选择分析方法,直接影响到财务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可用性。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包括获利能力比率,如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偿债能力比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成长能力比率,如利润留存率等;周转能力比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由于分析目的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比率指标。如一个潜在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时,会重点关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及持续经营等情况,因此,获利能力比率、成长能力比率、周转能力比率这3个方面的比例指标,会成为潜在投资者分析的重点。如果是企业的债权人,那么企业的偿债能力就成为了分析的重点,因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就成为分析的重点。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驱动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项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发生影响作用时,假设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例如,企业利润总额可分解为3个影响因素,即营业利润、投资损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用公式表达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利润变化时可以分别算出今年利润总额的变化,以及3个影响因素与去年比较时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了解今年利润增加或减少是主要由3个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引起的。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是一种纵向比较,通过对一个企业某些财务数据各年度或者各期间的变化,得出该指标的变动趋势,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是否有利;更能够据此判断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比如,某企业近3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12%、54.28%、60.37%,则可能说明该企业财务状况逐年下滑,举债较多,债权人在进行贷款时,就应该慎重。
4.比较分析法
此外,比较分析法也是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主要是一种横向比较,就是将企业的某个财务指标,与相同行业,规模相近的企业指标以及该指标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确定企业是否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等。比较分析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应用很广,对于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仅仅掌握单一企业自身的情况,无法衡量指标的优劣,只有将企业指标横向比较,才能评价出企业整体质量,确定是否进行投资和贷款。比如,某企业流动比率为1.6,绝对数值比较高,但该企业所处行业流动比率平均水平为1.8,则通过对比,可知该企业的流动比率指标在行业中处于落后水平。
(四)做出分析结果,提出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最终成果,也是进行经营决策的直接依据。财务分析报告包括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等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化。比如,作为债权人,对企业偿债能力方面的分析报告,就不需要改进措施方面的内容。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时,应紧密结合企业具体经营业务,做到依据充分,分析详细,结论明确。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财务报表数据的局限性决定了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1.缺乏可比性
财务分析实际上就是数据资料的比较过程,而比较的双方必须具有可比性才有意义。然而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可比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计算方法、计价标准、时间跨度和经营规模等。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变化而企业在分析时又未加考虑,则会对分析的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2.缺乏可靠性
可靠的数据才能提供可靠的信息。财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不仅受制于企业的主观因素及人为因素,而且还受到通货膨胀、会计方法的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如果通货膨胀严重、使用的会计方法不当或者过多地掺杂了各种人为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必然使财务报表数据缺乏可靠性,从而影响财务分析的结果。
3.存在滞后性
进行财务分析,除了评价企业以往的财务状况外,更多的是要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理财活动进行指导和规划。而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大多属于企业的历史资料,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单纯依靠这些数据而不考虑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其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二)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分析,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因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一般都是反映其过去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而过去的财务状况对预测未来只具有参考价值,并不能代表企业的未来前景。另外,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2)运用比率分析法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分析,如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其中,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只是反应企业某一个时点的资产负债状况,无法据此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利润表虽然是动态报表,但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等事项的存在,可能导致利润表丧失部分准确性,而据此计算出来的各种比率也会有失准确。
2.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是对各项经济、财务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由于各企业所处地区、行业的不同,经营规模的不同,会导致各种指标在不同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
三、改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几点看法
(一)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有财务分析方法都属于定量分析。而现代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有时很难定量,但会对企业财务报表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突发事件等。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无疑可使报表分析达到最优化。
2.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也都属于静态分析的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比如在对某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进行分析时,不但要看指标的绝对值,将其与行业中其他企业的比率进行比较,还要搜集企业历年来该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出变化趋势,这样的分析才较为全面。
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财务指标数值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越高,一方面反映企业平均收账期越短,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收账的效率高、质量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严格所致,这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单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要根据某指标对其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二)加强时期指标在整个财务分析中的份量
财务分析中,存在很多时点指标,如货币资金存量、存货量、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这些指标主要取自于资产负债表中,它们只代表企业某一时点的情况,而不能代表整个时期的情况。并且这类指标容易人为粉饰。比如,某企业年末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年度该企业与债权人进行了债务重组协议,将大额债务转为股权,并且该笔债务重组导致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这说明,该企业虽然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但不是由于提高主营业务收入等经营原因,而是债务重组所致。
现代的财务分析,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而是向着以收益表的分析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增加时期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份量,以避免某些人为的因素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有假。
(三)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无论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员的恰当判断都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所以,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慧.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
[2]刘芳,许德晓.谈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科技资讯,2007(6).
[3]赵淑芹,杨振东.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现代商业,2008(29).
(一)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当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分析都是对财务报表相关数据进行指标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情况。但是一些常用的指标存在局限性。如:每股收益=本年度净利润/年末普通股总数,在计算这个比率时,分子是时期指标,分母是时点指标,计算口径不完全一致;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该指标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
(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好的分析方法是正确分析结果的前提。企业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应用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该方法的优点,尽量克服缺点。1.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企业在应用比较分析法时,不同的企业的情况不同,同一家企业不同时期也不一样,在进行比较时,一定要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比较。如计算方法相同、计价标准一致、时间长度相等;在进行同行业比较时,要使其具有可比性,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同行业的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企业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自然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范围。2.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由于比率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的方法,提供信息和决策时在相关性、预见性上有一定局限性。同时比率分析法主要是对货币进行计量和分析,对于一些报表外的信息,如未做记录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为他人担保等都没有在报表中反映,所以也无法通过比率分析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3.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趋势分析法主要依据财务报表的数据,由于通货膨胀、各种偶然因素、会计核算方法改变,很多时候不同的判断标准下财务分析结果也不同,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财务报表自身结构的局限性企业的财务报表是通过会计对企业内的财务进行核算,最终按照一定的规范形成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具有一定的结构,很多如非货币计量的因素,财务报表无法将其统计在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这也就为企业制定财务报表的形式提供了更加自由化。即使是一个企业,在企业不同的要求下也会有不一样的财务分析结果。有时企业的会计有时为了企业的业绩,故意改变财务报表内的组成,或者有时不能够完全统计企业的全部财务情况,这直接造成财务报表的结果偏高或偏低。
(四)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局限性不同企业对财务报表的重视程度不同,对财务报表人员的重视程度也就不同,有些中小企业一般对财务分析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财务报表人员的业务能力偏低。如不能高水准、正确地对财务报表解读和分析,这将直接导致财务报表的结果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出入,企业无法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结果进行正确的判断。
二、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对策
(一)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提高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企业在平时应该注意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对报表的分析能力,同时,在进行培训时还应该加强财务分析人员对市场营销、企业经营和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更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分析方法,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完善,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企业在招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时,一定对招聘严把关,选择综合素质高的员工。同时,在平时工作期间,企业要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进行不间断的培训,提高财务报表人员的综合素质,争取每个人都达到要求。让整个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整体素质都能上个台阶,企业可以适时的引进这方面的专家,对整个财务分析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
(二)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完善财务报表分析的技术方法和体系单独一种分析方法是不能准确的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才能准确地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在进行分析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同一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通过不断地比较、综合,最终定出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结果。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注重对分析整体上的把握,又要对个别的特殊事件进行重点分析,同时还要将不同指标有机的集合在一起,进行联合分析,这样分析的更加深入,更能全方面的反映问题的实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财务报表分析之中,不但能够提高分析的效率,还能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杜绝了人为对分析结果进行干扰,大大增加了财务报表的客观、准确性。客观、准确的财务报表分析是当今企业进行管理与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全方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表分析人员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去掌握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一是掌握企业的经营流程及资金运作方式,顺着企业的经营流程进行账务查阅,关注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合法性;二是分析企业近三年或五年的财务报表数据,通读三张报表,即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异常科目或异常金额的科目,或从表中不同科目金额的分布来看是否异常,研究企业财务指标的历史长期趋势,以辨别有无问题;三是将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指标的标准进行比较,如一家企业与自己比较也许进步已经相当快了,但是放在整个行业的水平上来看,就有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四是将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和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通过内外的比较,找出产生差异的因素,发现“粉饰”报表、制造泡沫的现象;五是多渠道获取原始数据,确保掌握的数据更全面。这点主要是对于一些特殊机构来讲,如海关稽查部门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很多时候由于人为主观因素设置多套账簿,同个会计期限向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报表,分析人员应从多个渠道,如银行、企业的相关单位、关联方获取企业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