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12: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是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课堂教学占用的时间最多,是对学生发生影响最为深远的活动,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如果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包含积极、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没有对学生心理与个性品质发展的足够关注,那么,这种教学以及整个学校教育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也无法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
在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英语差生的轻视。部分教师对英语成绩差的学生的轻视往往溢于言表,并对他们经常批评贬低,甚至对其成功和进步也持有怀疑与否定的态度;或者有意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低期望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的自我评价也随之降低,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逃避学习,或以异常方式表现自己,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这种情况的出现都是由于教育者的失误造成的。
2.对英语中等生的忽视。忽视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使他们失去发展的动力,学生会因为长期无法判断自己在学习英语方面的能力与价值而失去学习兴趣和方向。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而学业压力是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因学业压力而产生的,常见的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都与学业压力有关。
3.对英语优等生的重视。英语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有更高的期望和更严的要求,使学生随时处于备战状态,造成学生心理紧张或自我评价过高,一旦达不到目标,学生就会产生焦虑、恐惧。在英语教师的过分重视下,学生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全面发展就受到了影响。
二、建议
1.课堂是师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也是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世界充分敞开,最深切地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
2.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极度匮乏,客观上迫使我们只能通过课程的形式或咨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用渗透式模式让每个教师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这就极大地扩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可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可能由单一的消极的矫治性目标转向更积极的预防性、发展性目标。
此外,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是学科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功能,避免那种只是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在煞费苦心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而学科教师却违背心理卫生原则,在课堂上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学生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教育效果相互抵消的情况。
3.教学过程从横断面来看,是师生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手段传递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活动;从纵向来看,教学活动由诸多环节组成。各环节按序排列,逐个展开,而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及师生的活动也都在教学环节中显现。因此,在每一个英语教学环节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⑴英语教学设计环节。英语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的。因此,教学设计首先是目标设计。传统的英语教学目标以知识为本位,教学目标就是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人格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设计,除了传统认知目标之外,还应考虑情意目标和行为目标,认知、情意、行为目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教学设计还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蕴藏着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充分运用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剪裁、取舍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则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⑵英语教学展开环节。英语教学展开环节即教学活动的实施环节,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时空进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得失成败深刻地影响其情绪、行为以及人格,它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决定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因素,从学生角度看,最关键的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策略问题。学习动机引发并维持学习活动,指引学习方向,而学习方法策略则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习任务的完成。学习动机的强弱和学习方法策略的优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方法策略的培养上。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⑶英语教学评价环节。英语考试考查是教学的评价环节。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鉴定分等功能使之成为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关键之一是要改变评价目标,用新课程标准取代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即对学生的考查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标准,而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及从中获得的体验。此外,减轻学生的英语课业负担,减少测验考试的频率和次数,也是给学生心灵减压的重要措施。
三、结束语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我们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自觉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郑维廉.《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深入,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心理,这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保证。
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同层面,而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学校德育的最基础层面。两者的目标一致;两者所遵循的教育规律一致;两者的服务主体一致,都是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呢?除了开设心理导向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以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是怎样做的呢?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调研,我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看到了下面几个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入
在一所中学听过这样一堂课“学会学习”,当讲到学习方法时,教师很想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力的科学依据,于是将教材上关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活动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很感兴趣,但教师却没有多加讲解就匆匆转向了其他内容。课后,我问这位教师:“学生对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很好奇,您为什么不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和学生一起互动呢?”这位教师有些无奈地说:“我也知道教师要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可心理学知识我自己都不懂,还谈什么引导学生呢?”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也时有发生,比如“如何引导学生自救”教师也很想讲得全面一点儿,深入一些,可苦于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有些方法自己也不明白,所以在对待特殊问题时没有办法展开更加翔实的讲解,也没有办法推进,所以只能是草草了事。
二、课堂教学设计形式化
在调研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热闹”的课堂教学。如在思想品德课上,有的教师通过大量的问题情境设计让学生“参与”教学,有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教材,有的教师通过人性化的程序和环节设计开展教学,有的通过小品表演、诗朗诵、小组竞赛等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虽然教师的新课程理念有了一些转变,课堂教学比以前更活泼热闹了,但仔细观察却发现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学生只是充当了一次“临时演员”。一些教师在谈到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时,经常说:“新课程就是要多活动,多让学生参与。但是这样的教学有时学生什么知识也没学到。”“现在的教材学生都喜欢,就是知识点太少,这让我们怎么教啊?”
三、心理问题缺乏关注
当问教师“思想品德课上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哪些问题”时,一些农村教师认为主要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等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少提及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知之甚少。从他们的回答中,感到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和学习能力与成绩,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教师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缺乏了解,没有养成观察学生心理动态的习惯,课堂教学往往无的放矢,甚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实效的重要原因。
四、选用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程度不够
思想品德课教学离不开主题鲜明的各种案例,包括名人、伟人和学生身边的事例。当前,大多数的教师都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教学中也充分利用了各种鲜活的事例来开展教学。但是由于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执教能力的差异,案例的选用和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程度却大相径庭,有的教师虽然选用了较好的事例,但由于开展得不充分,教师的启发引导不到位,案例挖掘得不深刻,造成了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心理素质和分析理解能力没有得到真正锻炼。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真正开展和运用好事例,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学校生活,同时也使思想品德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如在“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一课中,除了通过一些问题情境的开发,如“说一说自己生活中最深刻的一次挫折,并谈谈这些挫折是怎么造成的”、“你了解你的父母吗,你的父母有挫折吗”、“对待考试失利,你应怎么办”等,让学生交流自己及家人的挫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挫折的方法。同时可以设计听《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你从音乐中能感受到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可以设计小型辩论会: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也可以让学生创设面对挫折的一句座右铭,以勉励自己或别人。这些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既能注重学生的体验,了解和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又能为面临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思想品德新教材知识点很少,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自己去开发、去设计、去开展活动,更不用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再加上实行开卷考试,试题的开放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更让教师感到思想品德新课程课堂教学开展的难度。
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除了专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外,学科教师涉及的较少,更谈不上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其实,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层面,对于学校而言,这两个方面不单单要求专业教师要有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全体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试问一个心理有问题的教师怎么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又怎么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呢?针对学校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要更加努力,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程式教学设计;传统课堂教学;心理调适课程
[中图分类号] G26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096-04
1 干部培训需求的新变化对传统课堂教学 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干部所处的行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有效快速应对复杂、多变、突发的局面是摆在广大干部面前的严峻挑战。同时,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干部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自身素质方面不断更新提升。这都促使干部培训需求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相对于“是什么”和“为什么”,参训干部对“怎么做”的需求更为迫切,能力提升和技能习得成为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的重点和关键,实效性和操作性成为评价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主要标准和重要尺度。
能力的发挥和技能的施展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这就决定了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对特定现实情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由于教学场所、教学设施、教学情境等的限制,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承载的是信息传递的功能,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员是信息接收者,课堂环境脱离问题解决的现实情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员不能真实体验和切实感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和技能,学员的学习成果始终停留在书本上和记忆里,从而失去了在现实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这是传统课堂教学应用于能力提升类课程时存在的致命缺陷,传统课堂教学开始逐渐滞后于干部培训需求的新变化。
2 改良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教学设备的整合成为可能,真实情境的模拟变成现实,在此基础上,以学员体验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以仿真实训室为依托,注重学员能力塑造和技能习得的实训课程逐渐成为现代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各地干部教育培训实际的不同,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持续存在,对于一些基层党校来说,仿真实训室等现代化的实训教学设施并没有得到较大范围和规模的普及,课堂教学依然是各级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流教学组织形式。
实训课程的核心是在仿真情境下通过对知识、能力和技能的体验帮助学员实现心理和行为上的持久改变。从这点来看,现代教学器具只是辅助模拟现实情境进而实现实训教学的手段,而不是区分实训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根本。同时,器具和设备在营造仿真情境的功能价值上并不具有唯一性,恰当的教学设计同样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在能力实训方面的不足。因此,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良使其具有实训功能,就成为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注学员的现场体验和真实感受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造的主要方向,这种体验和感受的集中反映就是学员的参学动机。因此,围绕学员参学动机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设计是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实现现代实训功能的主要路径。
3 干部心理调适课程学员动态参学动机的 分析
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的设置目标是提高学员在压力情境下的承受能力、应对能力和调适能力,这也是干部参加心理调适课程的核心需求和主要动机。长期以来,由于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偏实践应用而不重理论宣讲,偏症状表现而不重机理病因,使得广大领导干部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的获取和掌握方面存在不系统、不全面、不准确、不深入的问题,进而导致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的开展面临学员“心理知识储备不足、心理健康意识不强”等现实障碍。课程设置的终极目标与参训学员的初始状态之间的差距,决定了学员的参学动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出“问题参与动机-问题感知动机-问题明了动机-问题解决动机”的动态变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级性,学员培训需求与知识掌握现状的差距和矛盾是阶段性参学动机存在的主要形式,而学员阶段性需求的实现是参学动机不断递进上升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如图1所示)。
3.1 问题参与动机
问题参与动机处于学员动态参学动机结构的底层,也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进而实现教学效用的动力基础。对课程的兴趣和对教师的信任是决定学员该阶段参学动机强度的两个重要因素。“课程内容对自身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授课教师对自身问题是否具备解决力”是学员参与课程之初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学内容对学员个性问题的关切程度越密切,授课教师给学员营造的第一印象越权威,学员的问题参与动机就越强烈。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员参与问题讨论的兴趣,建立与学员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
3.2 问题感知动机
在学员的课程参与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初步建立之后,学员不断增强的心理健康意识开始寻求在理论知识上的落脚,学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与自身知识积累匮乏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构成了这一阶段的核心参学动机,即问题感知动机。理论知识的获取和认知成为学员在这一阶段的主要诉求,课程内容对学员真实生活状态的关切程度决定了所授理论知识的解释力,而理论知识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价值是影响学员参学动机强度和知识接受程度的基本要素。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授课表现理论知识的问题解释力,建立学员与理论知识之间的信任关系。
3.3 问题明了动机
在问题感知动机的引导和驱动下,通过充分、到位的课堂讲授,学员对心理健康相关理论和心理问题临床表现有了必要的认识和基本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准备充裕与心理问题分析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并逐渐上升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构成学员参加心理实训课程过程中的第三层次的动机,即问题明了动机。学员对心理问题生成机理和自我诊断分析技术的需求是问题明了动机的主要内容,简单化、规则化、程序化、操作化是学员对该阶段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员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生成机理和个性心理问题的自我诊断技能。
3.4 问题解决动机
问题参与动机驱动下增强的心理健康意识,问题感知动机驱动下获取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问题明了动机驱动下掌握的自我诊断技巧,在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学员对自我心理调适技能的需求愈加强烈,构成了整个课程中最高层次的动机,即问题解决动机。这种动机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矛盾,一是心理调适方法在理论上的效力与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的效力之间的矛盾,二是心理调适方法在课堂上的短期效用与在实际生活中的持久效用之间的矛盾。“坐在教室感觉有用,走下课堂感觉没用”是学员参加传统心理调适课程后的普遍感受。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学员更加希望能够现场体验到方法技巧介入后心理问题临床症状的缓解过程,更加希望能够通过方法技巧的习得实现个人生活品质的整体提升。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员充分感受心理调适方法的效用,帮助学员将心理调适方法技巧内化升华为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
4 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程式教学设计
学员参学动机的阶段性动态变化决定了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逐级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这也符合斯金纳程序教学中关于“小步教学、即时反馈”的理念。
所谓程式教学设计就是按照学员的参学动机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按照参学动机的层次结构安排课程模块的呈现顺序,以参学动机的动态变化为依据,以学员体验感受为中心,以阶段性需求的实现为基础,以能力提升和技能习得为目标的一种小步式的课程设计模式,程式教学设计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激发-实现-重新激发”学员参学动机的过程(如图2所示)。
4.1 基于学员问题参与动机的课程引入模块设计
这一阶段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普通人群-干部群体-学员个体”的顺序,以事实讲述为主,依次呈现一般人群心理问题具体案例、干部人群心理问题详实数据、学员个体心理问题自测结果,不断增强学员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逐步营造心理健康导向的教学氛围,增强学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员的课程参与兴趣,进而激发学员的理论知识获取动机。
例如,在课程引入模块,通过产后抑郁症案例的讲述,说明心理因素在心身疾病诱发和恶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干部自杀等典型案例和详实调查统计数据的讲述,强调干部群体心理压力过大的事实,通过心理压力现场自测和对测验结果的详细解释,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自身心理压力状况及潜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基础上,激发学员获取心理压力理论知识的求学动机。
4.2 基于学员问题感知动机的感知压力模块设计
“单一、抽象、枯燥”是传统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所授理论与学员的真实生活状态关联度较低,缺乏针对性;二是学员在课堂上无法现场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缺乏实效性。这就导致学员无法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已有的认识图式,面对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只是被动接收,而不能主动接受。
在讲授理论时,用案例来说明理论,用理论来解释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全融合,提升理论的可信性,增强学员对理论的接受程度。例如,用某干部自杀案例诠释心理压力的本质,通过假设情境和心理游戏帮助学员体验心理压力的产生过程,透过一则多疑躁狂症案例详解压力的心理模型,借助考试压力的举例透析压力强度由低到高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依托一例梦境的精神分析展开心理压力的预警信号。
在讲解知识时,借助知晓度高、生活味浓、参与性强的课堂活动,接近学员的真实生活状态,贴近学员的真实心理感受,引导学员参与知识发现和理论建构的过程,提高学员的知识理解水平和理论接受程度。例如,在干部心理压力源部分,引导学员编写、吟唱《蓝精灵体(领导干部版)》,不仅能帮助学员整体把握心理压力源,同时也是心理压力宣泄的一种有效渠道。
4.3 基于学员问题明了动机的透视人格模块设计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学员一般偏好多维角度呈现的课程内容,丰富化和多样性是这一阶段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而在讲授技能技巧时,学员更加偏好单维角度呈现的课程内容,简单化和单一性是这一阶段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强调个体性格特征和人格特质在心理压力产生和应对中的作用,认为其是决定个体压力承受能力和压力应对能力的关键要素,并将其作为诊断分析个体心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线索。相对于环境刺激事件,学员对自身性格特征的可控性更强、兴趣更高,且更容易掌握,学员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自我心理分析,会对各种心理问题的机理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
在透视人格模块,为学员列举各种不良心理压力易感人格特征,通过案例的现场分析,详细讲解各种性格特征的原因、表现和作用,生动演示“环境刺激事件-个体性格特征-心理压力反应”的心理压力产生机制,深入解析心理障碍的生成机理和诱发病因。例如,通过某恶性杀人案件犯罪心理动机的分析,说明A型人格在自卑心理倾向和偏执障碍产生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某公务员被检方询问后精神失常案例的分析,说明担忧心态的特征及其在心理障碍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在图画心灵模块,引入H.T.P.(房树人)测验,通过参与趣味性和科学性均较强的图画测验,能够显著提升学员自我剖析的动机水平。在对绘画测验的结果进行讲解时,首先按照所反映问题的性质将收集到的画作案例进行归类,然后以“解释规则-案例说明”的内容组织形式向学员呈现图画心理分析的方法和程序,最后引导学员对自己的画作进行透析解读,在帮助学员全面认识自己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强学员的成就动机,这也构成了学员继续参与课程的源动力。
4.4 基于学员问题解决动机的疏导压力模块设计
“操作性强,现场体验,适度拔高”是该模块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操作性强”是指提供给学员的心理压力疏导方法要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等,如呼吸技术主要应用于突发性应激障碍问题,冥想技术主要应用于思维阻碍问题,有氧锻炼主要应用在频率、强度和时间等方面的标准等。“现场体验”是指提供给学员的心理压力疏导方法要能够在课堂现场实施,让学员切实体验疏导方法应用前后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通过引导学员进行自我暗示训练,使其快速进入浅睡眠状态。通过引导学员进行想象训练,使其感受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的增强。通过引导学员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使其感受身心放松状态。“适度拔高”是指在向学员讲解具体疏导方法的同时,还要提供形而上的人生哲学和生活哲理,通过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等说理方式,帮助学员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产生持久效应。
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程式教学设计的实施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个人经历、学术素养、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授课技能以及对学员的观察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都是影响程式教学设计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教学设计,辅以较高的教师素养,即使在器具、设备和仿真室等实训条件缺乏的情况下,传统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发挥出现代实训功能。
参考文献
[1]Herbert L P,等著.动机心理学[M].郭本禹,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曹宝志.以问题为中心的程序教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2):103-105.
[3]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6):51-52.
[4]杨芳凝.体验式培训与高职管理实训课程的有机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9):92-93.
[5]郭京红.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与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74-76.
[关键词]微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引言
在新时期下,信息技术充斥着社会各个领域,对教育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教育体系中已经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新方法,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也采用了教学新方法,利用“微课”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入活力,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微课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这种动态教学方式和教育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优秀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学生未来规划做引导,包括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生活需求、就业需求等进行指导和咨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和微课应用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时间通常是在第一学年,主要教育对象为刚入学的新生,秉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中教师会通过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向新生讲述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然而这门课只是作为公共课而存在,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缺乏重视和审慎,不了解学校开设该课程存在的意义,因此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因为缺乏新颖的教学方式,遵循传统的“理论教学”法,单纯通过教材讲解和简单的示例讲解构筑课程内容,这样也使得学生缺乏好奇心,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昏昏欲睡,无法真正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尽管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开始实施教学改革,但是因为教学手段仍然缺乏吸引力,同样遭到了学生的漠视,甚至有人会在课堂上走神,或者玩手机,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降低,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亟待开创新颖的“微课”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设计,吸引高职院校学生注意力。
(二)微课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微课”借助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激发了许多新的教育手段,其中“微课”以其精悍、简短的特色受到了教育行业的青睐。我国胡铁生教授第一次在国内提出了“微课”概念,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看重,认为其可以代替许多教学方法,综合众多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新颖和刺激的感官享受。从此,国内教育行业中的认识开始了探索微课的旅程,并且逐渐对微课应用方式进行了规划和设计,取得不俗成果。
高职院校发展已经向前看,在改革之中强调创新发展、全面发展,自从微课模式取得成功效果后,我国高职院校也开启了探索微课之路。其中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对微课进行了理论探讨。当然,由于微课模式τ诟咧霸盒@此瞪星也皇煜ぃ引入时间较短,很多研究都没有投入到实践应用之中。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应继续加强理论探讨,并且逐渐在教学中投入使用,观察应用效果,为日后创建微课教学提供实践依据。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使用微课的意义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微课引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表现。微课不同于传统授课模式,微课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作为教学工具,教师借助这些工具对课程知识点进行细致分解,将收集到的典型资料,进行组合和剪辑,制作成简短、精彩的视频或者图集,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学生们在看到心理学知识点不同的一面后,会获得更深感悟,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兴趣,激发大家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目的。
(二)搭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就是高职院校公共课程,缺乏对学生的强制性约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比较困难。而引入“微课”模式后,教师能够通过微课展示课程内容的重点,并且利用微课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在讲到自信心部分时,教师将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小男孩在病床上跳小苹果的视频资源进行剪辑,通过“微视频”播放给学生,并且提问大家觉不觉得小男孩很勇敢,非常自信。此时高职院校学生看到小男孩如此坚强、自信、乐观的表现后,会受到感染,大声回答教师:“是”。微课模式引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利用采集的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坚持与学生互动,培养师生感情,这样当有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就会敢于向教师倾诉,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三)引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心理。以往网络技术还不发达时,学生们都是通过教师传授和课本自学获得学习资源,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公平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知识点详细剖析并放到网络平台上共享给学生,促进学生主动接收健康教育资源。学生们利用微课,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关键点,就会主动去了解,去学习。
四、高职院校微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
(一)设计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众多内容,被文以其中的一课《大学恋爱心理》为例,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大学恋爱心理》包括许多知识点,选取其中爱情的定义、大学生恋爱中常出现的问题、失恋后心理调适方法三个具体的知识点为主要微课设计内容。
(二)设计方法
设计内容确认后,教师需要根据各个知识点内容进行剖析,并且优化配置每节课十分钟“微视频”内容,再根据不同的计划进行资料的搜集、处理,制作微课。
1.爱情的定义。针对第一个知识点“爱情的定义”,因为这个知识点属于感性、抽象的问题,如果使用语言进行概括,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此选择制作成问答类微课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引导,利用简短的故事作为导语进行微课设计,搜集资料时可以选择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典范,例如悲剧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王思聪与他的网红女友们”爱情等等,然后通过微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可以允许回答的学生就爱情话题再提出问题,交给大家讨论,这样能够使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且开动脑筋,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大学生恋爱中常出现的问题。针对大学生恋爱中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形式将这些问题演绎出来,通过各个场景的演示,向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搜集一些短视频,制作成“问题集锦”,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恋爱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恋爱常见问题分为暗恋、单恋、失恋,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以注重将这几个方面穿插编辑,避免集中播放,在讲课时教师先进行微课视频的播放,然后给学生留出总结和发言的时间,高职院校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行列,他们对恋爱问题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之上,把知识点讲透。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
B844.2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正在以其无所不及的触角和超乎想象的巨大威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课程教学亦置身其中。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悄然兴起。10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单个知识点的讲授……微课程以其“短、小、精、趣”的特点,迎合了移动信息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课程教学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这一股“微课风”也逆袭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近乎取缔了之前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较大幅度地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总之,微课程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正发生着重要而有意义的变化,引人思考。
一、 微课程: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接要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心育课程有机结合的产物。从两者之间对接的可行性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反思体验、轻知识灌输,重应用性和关注点,轻学科化与系统性,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从笔者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上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之中,将心育知识碎片化、教学交互即时化、学生学习个性化、课堂教学体验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对满足大学生们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应用中,微视频的制作是整个微课程实施的支点。一个一个的微视频都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它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展开。开发与制作成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也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所有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相对适中,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我校广大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查看,当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下载反复使用。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基本上能看到主要的知识点,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自选备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可以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
(二)能较幅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重视学生个人体验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且更加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传统的“一师一堂”的课堂式教学难以给学生“反刍”的空间,而微课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运用简明生动的微课视频和《学习内容与个人反思学习单》,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师生的交流多数时候是单向的。而通过微课,核心的知识点学生已在课前预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用以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
(三)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通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这一工具,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此外,通过微课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也将会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微思考:微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将微课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讨论与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为检验其效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与研究。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有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是”是教学实践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要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从重新定位师生角色,重组心育课堂内容,重建课堂教学对话等三个基本方面着力。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时代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也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学习知识,并向学生出售知识。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课的开发,取缔了教师的这一优越的身份和地位。海量的知识信息在网络上堆集,以供挑选与取用。较之旧时代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在学生已具备较好自学能力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二)重组心育课程内容
微课程比较适用于比较独立的核心概念或知识点,对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程可能鞭长莫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专题形式出现,容易将知识内容进行切片处理,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的设计,更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精心制作微视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得以实施的支点。
(二)重构课堂教学对话
马丁・布伯区分了三种对话:装扮成对话的独白、技术型对话以及真正的对话。将这个分类引入到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也可以分为独白型教学对话、技术型教学对话和生命型教学对话。第一重是教师用预设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提问,表面上看起为是师生对话,实际上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独白。第二重是教师只关注自己教学行为技能的表现,而忽略对行为技能背后的教育意义;只涉及到对话者的心智,不涉及个人情感或意义。第三重对话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把他人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进行的心灵碰撞与交流。微课程框架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对话正是需要对话中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的当下,并带着他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在独白型和技术型对话中,教师只是作为公共知识的代言人,其个体生命往往是缺席的。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不要忘记了育人育心。教师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对话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整体在场与完全投入有助于形成师生的相互信任,有助于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使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想法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成为真诚、平等、真实的精神相遇。
参考文献:
[1] 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
[2] Educause.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 lectures [EB/OL].
[3]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华
[5]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3,4
[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7]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准确地把握教材与新课标,其教学过程也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把握学生心态来精心设计,使心理健康教育无形地渗透到教学中,这样才算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管理
1.课堂管理模式要选择适当的
我们首选的课堂管理模式是民主型管理方式。即在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民主型管理模式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较为自然、和谐,并营造出让学生感觉到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一种气氛,其氛围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主性,这样学生能从中汲取更多积极的心理养分,相对减少了师源性的心理伤害,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2.课堂管理要行之有效
通过历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对于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使用的处理策略是否恰当,以及能否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手段,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课堂管理方法要有效实施并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就要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引下,充分利用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和知识,并在心理学配合下教学。
3.课堂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还要坚持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原则。即应在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为前提下,着力于通过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建立在快乐之上,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注意力,学习情绪愉悦,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1.要讲究有机渗透
教师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可以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不能只为了渗透而渗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思想品德课程虽然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也要因材施教,不能强行渗透,有些教师好像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不论什么内容,也不论时间是否合适就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为了方便制作课件,寻找“渗透点”,这样都会走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教学中的内部渗透与整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紧扣的,是有机融合的,它贵在自然、贴切。
2.渗透要讲究适度
就像在目标设定中指出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定性目标才是“主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副目标”“辅目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应“适时有度”,即在一节课中,时间是45分钟,其中如果有20分钟以上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就有点过长,也达不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这节课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而不是学科渗透了,因此要“适时”。与此同时,“有度”主要指以下三点:(1)渗透目标不适合太高也不适合过低,即要注意渗透高度;(2)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并根据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循序渐进地渗透,即要注意渗透梯度;(3)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渗透的策略,即要注意渗透效度。
3.渗透要讲究灵活性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其教学设计取向看,既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以活动为中心,为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心理训练,还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具体渗透方法来看,有角色扮演法、移情体验法、游戏法和认知矫正法等;从渗透形式上看,有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和分散式与集中式等。
社会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加以引导,进行教育。
课程设计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有趣的方法,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心理冲突,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实现“助人自助”,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与心理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
工程技术类师范生;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师范类大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也可以作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心理素养的第二课堂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系列体验式课程。
一、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依据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需求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适应障碍、依赖性严重、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抗挫折能力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诸多问题。心理素养的提升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泛认识,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针对未来从事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工程技术类大学生设计的,是我校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要加强课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必须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课程。
二、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意义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因其主题针对性强、学生主体性发挥充分、形式活泼新颖等特点,深受工程技术类师范学生欢迎,是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学生成长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个体心理的成长与班级或团体的心理品质的提升能起到重要作用。课程一方面针对学生的成长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群体特点等,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和情商提高。另一方面,为将来成为中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奠定基础。
三、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
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是在一种全新的视野之下,最大的特点应体现在一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以师范类学生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素养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他们心理成长中常见的问题专门设计,旨在构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的心理素养培养活动课程体系。体验式课程由过去通过单一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转向对课程的体验。将知识原理与心理游戏、测试、体验活动、团体辅导等巧妙结合,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体验反思过程,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四、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训练将大学生心理成长作为一条主线,从人格发展、情绪情商、心理健康三个维度设计课程项目,根据学生在大学四年级的心理发展变化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项目,例如大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大二、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大四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还有各年级学生人格发展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情商培养问题,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归纳出关键问题作为课程项目主题,其中,人格发展方面包括自我同一性、公民意识、诚信、正直、责任感、时间管理、自主学习、批判性思考等项目;情绪情商方面包括情绪管理、战胜挫折、恋爱观从众心理、人际沟通、学会宽容、换位思考、职业规划、理性消费等项目;心理健康方面包括克服害羞、远离抑郁、压力释放、提升幸福感、学会感恩、克服自卑、提升自信等项目。在教学设计上,第一部分是情境导入,以大学生活的问题案例、视频、故事、音乐作为引导,引发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第二部分是通过心理学的原理剖析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通过小组研讨、主题游戏、小测验、心理剧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互动体验中交流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总结反思成长。
(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设计
工程技术类师范生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主要是“心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应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特征,如采用活动体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小拓展活动、课堂讨论与分享、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参与式、体验式、项目课程等寓教于乐的课程方式,利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矛盾性、过渡性、可塑性的特点,使他们在模拟或具体实践情景中达到对自我的认识、探讨、接纳与完善,获得心理成长。
(三)课程教学环境设计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教室整体设计要宽敞明亮,色彩协调,气氛温馨、舒适,能够营造活动气氛;使用活动桌椅,方便活动实施;也可以在户外公园、草坪,创造自然和谐的心理感受,是学生放松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的。
(四)课程设计及实施的要求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有足够的经验与阅历,有团队工作资历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活动情境或案例情境,促进学生获得活动体验,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获得自我的成长。要求学生能够放开自我、对自我有一定反思的能力,具有自我探讨的愿望,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倾听他人的发言,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完整的教学过程。为了充分发挥体验式课堂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需要在课程训练中,将心理学理论与学生成长实际紧密联系,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效教育形式,推动个体心理的成长与团体的心理品质提升。
总之,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以活动构建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使用专用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及学生之间相互的启发促进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王冬梅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传媒与数理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兴趣 专业素养 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到底如何进行才有效?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对此作深入思考后提出有效路径,以期抛砖引玉。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极大增强学习有效性。
“我要学”,倾情演绎学生主体性。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具备强烈持久的学习兴趣,才会进行自主学习。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如每节课的三分钟演讲比赛,并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点评,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设置情境,激发积极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有效进行。教学中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使学生产生高昂、振奋的心理状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
在新课程背景下,一个好的高中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建构知识的对话者,要参与到学生的对话中,一个好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热爱语文、有追求、有责任感外,还应在下述几方面进行有效提升专业素养。
首先要树立现代语文教育理念。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树立先学后教,以教促学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从新课程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语文老师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如何解读文本呢?首先,文本解读要求教师的阅读深入文本的内核,抓住主要矛盾,准确把握文本的深层意蕴。其次,文本解读要求教师的阅读必须有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些发现的新问题,可以是从文本本身的发现,也可以是从教学中文本处理过程中的发现。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位和效果。第三,文本解读要求教师根据阅读时的理解与感悟,对文本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加以预判,并创造性的把文本初步分解成目标、方法、过程等,为教学方案设计打好基础。
第三要有健康积极心理状态。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责任大了,时代赋予教师的要求高了。教师有了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中,能使学生信心十足,能让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反之,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如果语文教师的能用健康积极的心态看待语文教学,以豁达的个性、健康的心理教育学生,将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提升思想素养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立体化。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在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讲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者之间的和谐性与整合性。
教学内容整合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有大语文教学观,教师和学生必须要突破“文本”,对高中语文教材作出合理、适度加工。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需要语文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深度、系统的解读,要求教师从教材出发,尽量推广、扩大。叶圣陶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教学设计最优化。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评价和修改,通过课堂上最大程度的师生互动,使学生解决问题最优化的动态过程。教师应着力针对教学问题,凭着自胆识和智慧进行课堂弹性化预设,并针对学生的知识、智能、人格的生成与重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经营。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有精益求精的钉子精神,在备课时要舍得倾心投入。钱梦龙先生认为“如果教师在指导时还能注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多下些启发、引导功夫,让学生不时的品尝到领悟和收获的快乐”,那就是教学的理想境界了。
教学机智的最大化。教学机智是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后的一种化解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机智而灵活地沟通思想、教育学生、应时而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以保证语文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引导,都会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遇有学生和教师矛盾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共情力,因为教师的一个姿势,一个眼神,或静默几秒钟,往往就可抑制顽皮学生的对立情绪。
总之,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造专业素养,不懈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以此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才不会让社会各界发出“误尽天下苍生”的浩叹!
参考文献:
[1]沈祖芸.钱梦龙:我的脚下永远是起点[M].2006年4月27日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 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 & 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