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的区别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1 09:12: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的区别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的区别

第1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问题;对策

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校有“发展科技”的职能,而2015年的修订更是将“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到了显著位置。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质量与数量上都取得了较大突破,高等教育也在其功能上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有了显著区别。作为一项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开展科研工作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号召、完善社会服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服务于高校自身优势的必然选择。科研水平的高低日益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整体素质以及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面对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正视以往科研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成为了高校关注的重要时代课题。

一、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高校取得了喜人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发展起步晚、历史底子薄、管理水平差的问题。作为高校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以及科研团队的管理,具体来说日常工作比较集中于各类项目组织申报、实施活动以及相关经费的管理。从性质上讲,高校科研管理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基本保障,是保障科研工作者有效完成科研工作的实际支持者。但事实上,我国多数高校并未形成完善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出现了不少问题。

1、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

从管理学意义上讲,高校科研机构的设置应与高校科研工作进行有效衔接,但不少高校在科研机构的设置上并未做到合情合理。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与社会对高校科研提出了更多的实际要求,科研活动的灵活性与复杂性也空前提高,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多数高校并未认识到科研工作系统性增强带来的挑战,依旧沿着以往按条块垂直分布的模式开展工作,这使得科研机构在设置上欠缺了活力,对学科的交流与发展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造成了障碍。

2、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不到位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科研工作者自主申报课题的模式,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核以及管理工作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也是科研管理直接与科研工作者对接的环节。对所批准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是多数高校科研工作者开展科研工作的形式,因此,能否获批科研课题关系到了研究者切身的利益,是影响其科研进展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方面。科研管理是一项高校科研工作者高度重视的工作,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要求决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上传下达、材料收集与上报。很多情况下,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较少关注科研工作者在申报课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未能向其提供相应的科学指导。此外,在后续管理上也存在瑕疵,以课题验收为例,多数科研管理部门并未发挥好监督职能,使得一部分科研工作者浑水摸鱼,研究质量大打折扣。

3、科研成果管理不完整

科研成果是经过评审鉴定后,确认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实际实用价值的结果,它是科研工作的结晶,也是展示科研工作者科研能力的实际证明。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与管理也是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但长期以来,高校对于科研成果的指标并不统一,存在重前期申报、轻后期管理及成果转化工作。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研成果的价值也存在总体偏低的情况。此现象与高校科研管理片面重视课题申请数量而忽视科研成果质量有直接关系。忽略了质量的科学研究是对科研资源的浪费,对高校提升科研能力亦有直接的消极影响。

4、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欠佳

首先,在观念上,不少科研管理成员缺乏创新意识,工作上仍沿袭老一套思维,只管信息收集与上传下达,对科研管理工作的严峻性与创新性认识不足。其次,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不少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学科背景与专业技能,服务效果有限。高校科研管理除管理学外,还涉及档案学、知识产权法、外语等专业知识,在多学科全面发展的高校中,还对工作者提出了熟悉相关学科发展的要求,因此其工作是极具专业性的。再次,是否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与奉献态度、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都是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因素。

5、人才流失现象普遍

人才流失对普通高校而言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摆在高校发展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近些年,为了促进发展,不少高校千方百计的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但与此同此,人才流失的现象却日趋严峻。人才流失的原因涉及因素较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就是其中原因之一。人才流失是科研管理的问题,也是结果。如果高校不能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与科研服务,就会对科研人员造成心理上的逆反以及实际工作中的不顺利,这些都是导致人才流失的潜在因素。面对人才流失现象频出的现状,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亟待做好本职工作,以便更好开展服务。

二、高校科研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以上从科研管理部门机构设置的宏观层面,以及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两项重要的工作、具体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科研管理漏洞带来的弊端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校科研管理目前出现的问题。要想将高校打造成利国利民的科研阵地,切实提升科研水平,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我们必须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科研管理理念要创新

解放思想,理念创新就意味着打破传统藩篱,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紧跟时代潮流,敢于批判和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从组织体制、人才分配体制、成果转化体制以及管理人才等方面,高校科研管理都需要有所跟进。在管理理念方面,高校应摒弃原有粗放管理模式,打破常规的思维套路,充分认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应树立全面科学发展的观念,将工作重心放到知识产权及科研成果转化上,避免功利性只图科研项目数量,不重质量的行为,从根本上促进科研实力发展。针对知识经济发展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的快速发展,高校要大胆推出新举措,努力推进科研成果与地方、企业的对接,将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的发展以共赢的方式得以升华,最终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尽力的调动起来。

2、完善管理与评价机制

高校科研管理应着重体现人文精神,将以人为本的观念和作风贯彻下去。以人为本就要求高校科研管理要从机构设置入手,将管理部门机构设置与科研人员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要学会尊重人、关心人,急科研工作者所急,想科研工作者所想,用依靠人的管理手段,按照原则与制度开展服务。相关的评价机制则需要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建立一整套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来保证,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符合科技成果的特质;其次要保证公开、公正、公平,使科研成果评价工作做到透明,保证严肃性;最后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按规章制度办事,保证科研活动有序开展,对一些不能遵守学术道德的科研工作者,要严肃处理。

3、保证人才队伍质量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时时需要与科研工作者进行接触,因此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也需一定保证。首先,在专业技能方面,要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知识技能的培养。高校需要建立专业的培训平台,通过系统的培训计划与严格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确保日常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在非专业技能方面,要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良好的精神风貌与道德水准是保证管理人员全心全意将爱岗敬业精神落到实处的保障,而创新意识则是配合科研管理部门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机制、树立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手段的新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出现的问题非一朝一夕形成,而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并非一日即可完善,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改革工作,从观念、机制、人才等多个方面入手,推进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实现科研实力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1)183-185.

[2]安雪飞.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54-55.

第2篇

关键词:高校;虚拟团队;科研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4-0063-02

当今,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的科研组织不仅丰富和改变了科研活动的面貌,也使人类社会的列车开进了新的轨道。高等学校是科技进步的生力军,也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技术与智力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科研组织在实践中使用成熟的数字网络技术,用富有弹性的团队模式将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为了同一目标的技术人员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形成新型的科研组织形式――虚拟科研团队来进行攻关。虚拟的科研团队突破了组织边界的限制,非但没有削弱自身的研发功能,反而由于组织柔性的增加而夯实了科研开发的底蕴。

一、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的产生背景、形成、特征、成员、原则和联结

背景。团队的工作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产生了明显的绩效,它们在工作中反映灵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企业中的团队研究,已有诸多的成果。而虚拟团队是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而产生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共事的一群人。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互动的技术彼此联结的。

形成。高等学校中的课题和研究目标等,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甚至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突破,也需要像企业团队一样具有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即高校中的学术团队。虽然在前也有类似如实验室等的组织形式,但学术团队更适合于攻破难题,它集中了许多企业团队的特点,把企业团队的许多运作规律应用到了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之中,为高效科研打开了一扇高效之门。

特征。综合相关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存在四个方面的特征: (1)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 (2)团队成员地理位置的离散性; (3)采用电子沟通方式;(4)宽泛型的组织边界。高校教师由于自身的工作特点,很难集中到一起就一个科研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而虚拟科研团队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因为一个共同的科研选题而集结为一个科研团队,克服时间、空间的隔离,采用创新的技术、提供丰富的沟通渠道,促进分散性成员间的任务协调。

成员。团队成员是虚拟团队的核心,我们必须考虑以下三个关键因素:一是独立性。虚拟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必须自主、自我依赖,但又能相互依存。高校教师都是个专业的专家,他们既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又有合作的愿望和能力。二是领导分享。虚拟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能随着团队进程,担当领导者角色,领导者随任务的变化而变动,每一位成员在任务进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专长。三是整合水平。虚拟团队不仅仅是横向连接的团队,它必须能与组织上下连接。

原则。一般认为,在“流动、竞争、合作”已成为网际科研合作的前提下,高效虚拟科研团队还是有一些指导思想可以遵循的:(1)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创新模式。(2)树立“学习”观念,加快科研资源的“虚拟整合”。(3)简化科研过程,将科研课题分解为并行开发的多个任务模块。(4)运行过程与新的管理技术相适应。在虚拟科研团队各方磨合过程中,这些基本思想指导着团队的行为。

联结。联结是联系,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这些联系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但总的来讲,这些联系本身是被动的。任务的结果需要某些类型的互动,互动能产生关系,如果这些关系是可信任的,则其就具有持续性。信息时代的不同之处并不在于关系和互动,而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互动机会,一旦明确了团队目标和成员,我们就可以选择最为适用的联结方式与团队成员沟通,并完成共同的任务。

二、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的运作

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运行过程设计的实质是对科研过程进行流程规划设计、流程调整、时间控制、过程实现的决策和调度。其运行过程划分为确认阶段、实施阶段和退出阶段。其中,确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敏捷地捕捉信息与创意,优选并分解科研课题;实施阶段则通过成员、网络的选择,协同攻关形成新的科研成果。退出阶段主要清理并合理分配团队本次运行所产生的利益,并为下一次成立虚拟科研团队奠定基础。

一是确认阶段。在确认阶段一般包括一系列的课题评价和抉择活动,步骤如下图所示:

课题评价与抉择应注意以下原则:(1)目标一致。科研课题是为虚拟科研团队研发战略的目标服务的,课题目标应与虚拟科研团队的经营目标相符。在虚拟科研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情况的变化其任务与目标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拟定的优选标准也随之变化。(2)全面评价。人们对待研发课题往往从技术方面考虑多,重视技术上的先进性多,而不注意其经济上的合理性;即使重视了非技术因素的分析,往往只重视经济因素的分析而忽略了对非经济因素(政治、社会、环保等因素)的分析。因而课题评价与抉择既要重视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又要周密考虑非技术、非经济方面的因素。(3)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统一。高校科研课题选择必须要求先进性。先进性是指所选择的技术课题应比现有的技术超前一步并有显而易见的提高,达到比较领先的程度,使其既有创造性,又有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必须结合市场的可行性,预防片面追求先进技术水平而忽视效益的现象。在识别合作机会阶段,高校虚拟研发适合于渐进的创新以及各部分工作较独立的课题。适合组建虚拟科研团队联合攻关的项目是有一定范围的,便于虚拟科研团队根据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或中止无用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的课题。

二是实施阶段。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分散式的自我管理风格给团队的控制与运行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在将科研课题分解成相应的任务模块,并对团队成员充分授权利于其能动地发挥核心能力的同时,对其行为进行适当的规范,做到“形异而神似”,是实施阶段所要慎重考虑的关键问题。实施阶段可以划分为人员选择、网络选择、任务外包、创新加速等步骤。(1)成员选择。选择团队成员是虚拟科研团队运行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选择团队成员除了要考虑潜在伙伴的业务方向符合团队需要外,更要考虑它的课题管理能力是否能满足虚拟科研团队的目标,而课题管理能力又是由潜在伙伴的跨边界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决定的。同时,后两者是建立在相应的网络连接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之上。(2)网络选择。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这种通过信息网络建立起来的动态合作联盟,只有建立在运行平衡、安全先进的网络开发平台的基础上才能迅速对外界变动做出反应,才能充分利用每一个队员提供的智力,让他们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这时,课题负责人的责任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去管理和协调各项服务,以任务信息作为彼此联系的纽带,打破时空限制,及时有效地提供市场需要的科研成果。另外,虚拟科研团队的临时性,也决定了不同的成员可以很快地联合,以合作开发一个新的课题。具备资格的团队成员可以在网络开发平台上以极快的速度组合,通过这种组合使虚拟科研团队具有优秀的、机动灵活的科研能力。(3)任务外包。虚拟科研团队受行政控制的影响很小,管理人员对组建后的虚拟管理团队的运行过程控制难度很大。为避免工作失误,项目管理被普遍应用于团队课题管理之中。其中,“外包”方式广为流行。“外包”(Outsourcing)一词的直译是“外部寻源”,它的主要观点是:通过整合并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形成一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对外界环境迅速应变能力的管理模式。网络技术使虚拟科研团队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把其它功能投入到整合中,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整合出巨大的协同效应,使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

外包是技术投资的一种重要机制和方式,比较普遍的是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外包合作,利用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所积累的丰富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作为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实现智力互补。成功的外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借助信息网联系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创新;充分利用市场机遇,一旦机遇来临,双方能迅速组建团队联合攻关,强强联盟,依靠频繁的信息交流来协商、调节。

三是退出阶段。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完成课题后面临着人员或团队的退出或解体,因而都存在着利益分配的问题。利益分配是对团队成员在参与过程中贡献的认可,分配结果直接决定了团队成员参与下次合作的机率。因此,公平分配是任何一个团队成员都追求的目标。公平分配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是指分配过程无欺诈、分配方式正当的分配活动。利益的公平分配涉及到两个层面:合理地转移科研成果和公平地分配科研收益。

利益分配过程中分配是否正当与公正,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强调公正,忽略参与人员加入团队的积极性和所承担的创新风险,不管个人贡献与收益的关系一刀切,最终会导致团队内的平均主义,这将降低团队合作的效益。反之,只强调分配是否正当,即各个成员的收益相对于团队的支付是合理的,一旦分配出现欺诈,成员间分配标准有差异,将给团队造成更大的伤害。团队分配也是一个谈判过程,如果两个成员的贡献相同,却由于分配标准不同造成收益分配结果有差异,这种结果注定不会被接受。

参考文献:

[1] 陈春花,杨映珊.科研团队运作管理.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2] 李晨光,论高校科研团队.哈尔滨:科学与管理,2003. 4 (8) : 49-50

[3] (美)乔恩・R.卡曾巴赫,团队的智慧一一创建绩优组织.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B)―0047―01

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新课标的全面实施,使目前学校的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制约着学校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原有的教学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又不能突破,新的理念又不能尽快形成。因此,就难以适应教育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在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注重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一、教研目标的确立

教研目标的确立要体现在真正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上,如果只是体现在形式上,其结果只是为研究而研究。因此,教育科研工作,要注重凸显学校的特色.以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出发点,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通过教师的广泛参与,发挥教育科研的优势,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师的课堂行为。对此,我们在确立科研课题时.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确立阶段性研究课题。课题确立之后,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这样就使我们的研究有了明确的目标且能够体现到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使教师对自身的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和反思,切实突出了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更凸显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使学校科研工作既有目的性,又有操作性,既是教师学习实践的过程.又是针对实际教学工作及时找到解决问题方案的有效途径。

二、教研过程的优化

教研目标的确立,为教师的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具体的教育科研过程中,我们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紧密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旨在打破过去教研与实践相脱离的被动研究局面,让研究者投身到实际工作之中,使其工作过程转化为研究过程。这样,行动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记录大量的教学反思札记,汇集相对应的教育教学案例,使之形成各自对教育教学实践个性化的感悟。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新课程模式.切实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创新精神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由于对教研过程进行了优化整合,突出了科研的实践性,因此。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更加接近新课程的要求,教育科研真正起到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为科研兴校推波助澜。

三、教研思想的渗透

第4篇

关键词:科技查新;成果鉴定;功能

在科技成果鉴定中,以专家评审为主的成果评价方式,在当前仍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随着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专家要运用自身的“知识库”正确判断该成果在国际、国内所处的水平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不可信的,也就是说专家在鉴定更多的项目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获取信息的困难。

然而,根据查新机构提供的查新报告,再结合专家自身的“知识库”,就可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作出正确的,一分为二的评议,使每一项研究成果得到应有的评价,这样既有力地保护、肯定和尊重了我国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又切实保证科研成果的评审质量。同时,国家科委信息司在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中也明文规定,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要有经国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信息机构出具的查新结论报告。因此,科技查新在成果鉴定阶段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1、科技查新的概念及意义

科技查新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是科技管理部门委托或授权科技信息部门进行的一项新型情报信息工作。它是以科研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为手段,以检出的文献结果为依据,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写出科技查新报告,为科研立项、成果等的新颖性和先进性提供客观事实依据,为专家评议和科研管理部门决策服务。成果鉴定查新是指科研课题完成后,科研工作者为申报某种等级或奖励的科研成果,向专家提出评奖的依据或证明的一种课题查新。

其目的在于帮助专家公正、客观地评价研究成果、减少失误,保证成果的质量,增强科学的严肃性,实事求是地反映科研水平。

2、科技查新在成果鉴定阶段的功能

2.1 有助于克服专家评议的主观、片面性和知识局限性。

在科技成果鉴定中,对于某些项目,专家运用自身的“知识库”即可解决,但对于更多的项目来说,专家要运用自身的“知识库“正确判断该成果在国际、国内所处的水平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不可信的,也就是说专家在鉴定更多的项目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获取信息的困难,因而,必然影响到评审效果。

2.2 有助于保证科技成果鉴定的新颖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传统的成果鉴定中就是由专家来完成的,而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即使专家也难以完全获得国内外的科技信息,因此必然会影响到鉴定的结果。专家评审主要是依据专家本人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所了解的专业信息,对被评对象的创造性、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等作出评价。评审专家的作用是一般科技情报人员无法代替的,但具有一定程度的个人因素。

而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也就是说查新是以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项目的新颖性作出结论。因此,查新有较严格的年限、范围和程序规定,有查全、查准的严格要求,要求给出明确的结论,查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鉴证性,但不是全面的成果评审结论。

2.3 有助于提高成果鉴定的水平,避免了鉴定评奖的失准现象,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成果鉴定是科研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公正、客观、科学地评价一项科研成果呢?在发达国家,一般都是采用查新咨询和专家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但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只采用专家鉴定的方法。由于专家个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毕竟有限,同时,鉴定过程中往往又受到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结果导致了许多成果鉴定会流于形式。

因此,要避免出现成果鉴定评比的失准现象,就应客观性的查新评价和带有主观色彩的专家评估结合起来。科技查新是以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运用检索手段查出与委托项目相关(密切相关、相似)的文献,在查新报告中只列述客观存在于文献的事实和数据,不作任何的主观推断和评述,同时附上密切相关文献的原文。有了科技查新报告,专家和科研管理人员对科技项目成果做出评议和决策时可省却各种人情方面的干扰。由此可见,查新工作对完善科研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有助于提高文献资抖的利用率。

文献是人们从事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智力资源,它和物质资源同样是人类为社会积累和创造财富的基础。查新报告要列出与查新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这些系统检索出的相关文献如果提供给有关的科研人员,有助于科研人员系统掌握该课题的国内外动态,把准科研方向、找出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制定该课题深入研究的具体方案。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落后状态,整个社会的情报意识不强,资料利用率普遍不高,情报人员中有系统的查阅和利用检索工具者亦为数不多,通过查新工作,使科技情报人员有机会利用各种检索工具,从而提高了资料利用率。

2.5 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鉴定加速转化为生产力。

科技成果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并不能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因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但科技成果如未通过查新工作,光凭专家主观判断,可能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感。如果通过情报检索工作,以大量的国内外资料作依据,得出可靠的查新结论,则会对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价及推广应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科技查新工作能从技术和经济两个角度对科研成果作比较全面的综合评价,从而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流通和运用,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评价科研成果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是查新工作的基本任务。具体说来,就是通过科技文献检索和综合分析方法,为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价提供文献依据,以判明成果的技术价值。但对应用价值较强的科研成果而言,往往更重要的是评估其经济价值。因此,科技查新在成果鉴定过程中起到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间接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成果鉴定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科技查新工作还需要社会和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和扶植,还需要进一步地强化全民的科技信息意识,充分发挥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使科技查新工作为保证科技成果鉴定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隆新文.科技查新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及思考.现代情报.2006(3)

董晓夏.论科技查新的重要性.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

舒正荣.对科技成果鉴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5)

张轶群.立题查新与成果鉴定查新的区别.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1)

洪凡.科技查新与科技质量管理.情报探索. 1998(2)

第5篇

一、临床医学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临床专业研究生的论文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还是不错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课题缺乏创新

有些临床导师重视对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而在科研课题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手头没有较新的研究课题,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

2.缺乏研究深度和广度,实验方法过于单一

部分临床研究生学习心态不正确,注重临床工作,忽略课题研究,选取的实验方法及检测指标过于简单化。

3.研究生应用写作的基本功较差

一些研究生语言文字表达欠佳,逻辑较混乱,论文的写作格式掌握较差。

二、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措施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如何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

1.加强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及学位论文指导中的作用

研究生教育需要科研的支持,这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最重要的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的支撑,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谈不上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更谈不上高质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对研究生承担指导与引导的责任,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与学术水平,首先就要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水平。

2.健全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考核

应该将招生资格、招生名额与导师的科学研究水平相结合,取消平均分配研究生数量,甚至按资排辈带研究生的做法。对于一些没有课题的研究生导师,应削减其所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建立导师负责制,牢固树立研究生是导师重要的科研助手的理念。导师必须要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并带领研究生共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师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并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完全放手,让研究生自己去摸索去寻找研究课题。

3.研究生应密切跟踪前沿学科进展,掌握相关实验方法及论文写作方法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更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鼓励研究生注意搜集整理所从事学科的最新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相关资讯,结合自己所学学科的知识,掌握相关的科学实验方法。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前瞻性及创新性的科学研究,这不仅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科研工作的深入,并且对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也有很大帮助。

4.加强校际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学科视野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以自己实验室或科室为单位的小型专题研讨会,能培养研究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利用学术活动将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国际发展新动向介绍给学生,能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对他们按时完成课题和提高课题质量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另外,可以通过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征集研究生的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评比及汇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实验方法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5.把握研究生论文开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好研究生论文质量关

首先,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导师就应通过个别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以便研究生尽早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其次,选题是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起到检验前期的基础研究工作是否扎实、所选的课题是否适合做硕士学位论文、开始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机是否成熟的重要作用,好的选题报告相当于硕士论文已经完成一半的工作。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查阅中外文献,做好预实验及相关的调研工作,为开题做好充分准备。研究生在作开题报告时,需要向导师和相同学科专家汇报课题的准备情况:包括论文题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进度安排、课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等内容,并且要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估把关。专家小组要对课题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避免流于形式。

再次,应有效组织研究生进行论文中期考核。由研究生向专家小组汇报论文撰写情况,使导师可以及时了解研究生的论文进展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研究生。论文完成后,导师应该及时对研究生论文进行相应的修改,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应加大盲审力度,确保论文质量。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科研;有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83-02

近年来,校本科研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普及。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科研进入了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希望通过校本科研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然而,怎样用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如何实施校本科研才能有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学校因此陷入了误区,成为中小学校本科研发展的巨大障碍。破解这些难题对有效开展校本科研、提振中小学校和教师对校本科研的信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中小学校本科研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 现象代替问题

就是做研究时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不到真问题。现象是要研究的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和联系,问题是要研究的事物表现出的“现象”的“原因”。现象是表层的非本质的,原因是深层的本质的,是问题所在。

笔者对阅读的53份课题设计进行了粗略的统计,研究问题不够清楚的占7成左右。这样的研究就等于没有起点更没有目标,结果也不会有终点。

陷入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是教师们问题意识淡薄,对科研的本质认识不够,选题和设计时对发现和筛选问题重视不足,二是分不清现象与原因。

2 活动代替研究

就是把一般教育教学活动当成了科研活动或者用一般教育教学活动充凑科研活动。许多学校在研究报告中罗列了许多活动,但多是缺少“研究性”的一般教育教学活动。

陷入这一误区的主要原因,一是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到位,不知道科研该做什么,二是科研方法掌握不到位,不会设计科研活动,三是追求政绩性、功利性科研。其中,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科研方法掌握不到位是主要问题。

3 教研代替科研

科研与教研的主要区别是:从研究内容看,教研限于学科范围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研究,而科研是涵盖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内容的全方位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看,教研一般采用普通的总结法、筛选法等,而科研采用的是系统科学方法,包括宏观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微观的行动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从研究层次看,教研一般是技术层面的,是回答“是什么”的研究,是操作程序等变化的研究,推出的是经验总结层面的结果,而科研是规律层面的,是回答“为什么”的研究,一般是研究原因和方法体系的,推出的是成果层面的结果;从研究性质看,教研是普及性和规范性研究,比如实施新课程的指导性研究,新教学方式普及研究等,而科研是问题性、创新性和改革性研究,比如解决新课程的新教学模式研究等。

科研与教研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的研究,相互替代或者偏重任何一面都会极大降低研究的有效性,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创造出有效的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实践中就经常出现“科研活动实际上是教研活动”的现象,致使出现科研深入不下去、教研也做不好、最后拿不出成果的普遍现象。

陷入这一误区的主要原因,一是对科研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到位,二是对科研方法学习掌握得不够,不会做科研。

4 管理代替规划

笔者在参加中小学校活动时发现,许多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都做得很好,却弄不清楚其现在研究的课题与之前的研究是否有联系、下一步研究重点想解决那些问题、将来想开展那些研究等重要问题。这是典型的以科研管理代替科研规划的现象。科研的一般管理(规划之外的管理)是使科研规划全面、有效地实施的保障,忽视规划的校本科研是盲目的,也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实施有效校本科研的基本策略

1 增强科研规划意识,处理好管理与规划的关系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最重要的是制订校本科研规划。科研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确定学校研究的方向、重点、规模及研究资源的开发利用,明确科研与教研、教学的关系及科研与学校短期建设与战略发展的关系。制订科研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学校现实的、主要的问题,同时,通过研究的方式帮助学校形成长远的发展战略。因此,要增强校本科研的有效性,首要的工作是科学制订校本科研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校本科研,引领校本科研顺利开展。

一要开展调查研究,对学校的历史、现实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

二要科学分析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愿景,追索历史,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三要坚持立足学校条件、服务学校发展的原则,凸显规划的前沿性、引领性和高端性。

四要列出校本科研课题指南,为学校、各层次研究团队和教师指明校本科研方向,使学校的发展战略研究与现实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学校的主课题与教师的子课题研究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统筹开展。

2 增强问题意识,实施以问题为核心的选题指导

为保证校本科研课题能够透过现象直指问题,使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学校负责立项的部门必须要在选题立项中加强选题指导,使学校和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学会确立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和有价值的校本科研课题。

一要在选题立项中关注“现象”与“原因”的关系,加强区别现象与问题的指导。一般是通过分析与整合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处理,找到问题的原因而发现问题,筛选出真问题。

二要在选题立项中加强如何确立课题的指导。确立课题是以筛选问题为核心的判断过程,将能够左右要研究的事物性质的问题(核心问题)筛选出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可研性,具备上述条件可确立为课题。问题不一定是课题,课题一定是要解决的问题。关注与分辨问题,明确主要问题,才能确立真课题。

3 加强以“科研活动设计”为重点的科研方法指导与培训

科研活动是指具备科学研究的特点的活动或者为回答研究的问题而设计的活动。科研活动是研究过程的重要内容,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形式,校本科研要学会“设计科研活动”,用科研的思维、科研的方式,围绕着课题和问题的解决,设计研究活动,实现有目的、有计划和高质量完成科研工作的目的。

一要加强校本科研方法的培训与指导。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研究能够成为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以往很多课题研究中,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掌握科研方法,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为实现校本科研的有效性,一定要加强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和指导,使学校领导和教师掌握科研方法,在课题研究中能够自觉地运用科研方法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注重运用调查研究法等实证性的科研方法,使教育科研成果更有说服力,更有科研含量和学术价值。

二要学会科研活动设计。科研活动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为了回答研究的问题而进行信息收集、分析、评价、提炼和主题学习培训等活动;为了验证、完善和提升假设成果而进行的实验等活动。如围绕着研究的问题或研究的成果进行的文献活动、学习活动、调研活动、验证活动、研讨活动、课例活动和推广活动等。

科研活动有典型科研活动和不典型科研活动的分类。具备明显科研特点的活动都是典型的科研活动,如围绕着研究的问题进行的信息处理活动、课题设计、验证设计、总结提炼以及成果应用和推广等活动。最典型的科研活动是课题开题活动,其作用主要是对研究的问题、目标、内容、假设成果和研究思路等进行再论证,对课题精神、方向、设计意图、研究路线和方法等内容进行统一思想,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等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进行培训,启动研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动员激励,明确研究工作的程序、任务和要求等。为回答研究的问题设计的活动统称为不典型科研活动,如围绕着研究的问题开展的教学活动、培训活动、研讨活动等都是不典型的科研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为了解决研究中的问题、提高研究的水平进行的,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活动。

4 以课题课例为载体,建立科研引领教研的有效机制

必须改变以教研代替科研的做法,在学科教育中强化科研思维和科研设计,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校本科研的层次和成果水平。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文化;内涵;构建原则;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36-06

高职科研文化作为高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职文化建设中的短板。文化具有引领性、传递性和自觉性,构建具有高职特征的科研文化,对激发高职教师科研潜力和积极性,提高高职科研与经济社会的适切性,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活动有序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明确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背景和内涵构成的基础上,遵循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高职科研文化构建策略,对于充分发挥高职科研文化的作用,促使高职科研文化不断成熟,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跨越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科研文化构建的背景

(一)我国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建设

1999年,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后,高职教育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其规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0年以来,高职教育规模基本稳定,年招生数在320万人、在校生数在980万人、校均规模在6000人左右窄幅震荡。高职教育发展从之前注重规模扩张转为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探索提升办学质量的道路。

在加强内涵建设中,高职院校遇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如生源越来越多样化,生源质量却不高;办学自逐渐扩大,然而却没有与之配套的管理手段;校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高职院校陷入同质化发展的怪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形势,加强人才培养。在这种背景下,加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高职科研文化氛围,是搞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经路径。

(二)科研水平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本科教育一样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科研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科研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社会服务水平,加强职教师资建设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搞好高职科研是打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然而,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还不高,推动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实现我国从高职教育大国向高职教育强国转变,树立高职院校品牌,开辟特色化发展道路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良好的高职科研文化无疑能够推动其发展进程。

(三)高职院校现有科研工作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

就现实情况而言,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通本科院校的翻版。就科研工作而言,高职院校现有科研工作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没有形成与现实要求相适应的科研文化环境。首先,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常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学校重视不足,没有认识到科研对于学校内涵建设的促进意义。其次,在科研选题上,高职院校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选题,或简单拷贝其他学校的科研选题,或盲目跟风普通本科院校,造成科研成果缺乏创新性。再次,在科研管理方面,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措施,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教师科研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最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已有科研成果大多数还停留在书面阶段。大多数教师的科研成果仍是为了职称评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推动教学和生产。如此种种,亟需我们加以扭转,打造强有力的科研文化环境,以文化的引领性与导向性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更好地开展[1]。

二、高职科研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一)高职科研文化的内涵

高职科研文化是高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高职文化剥离出来的一种文化类型。它是在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共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研究氛围、风气和制度,它体现了人们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等[2]。从高职科研文化的组成要素来看,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

1.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是高职科研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它是具体可感的具有物质实体的科研文化事物。从其包括的内容来看,高职院校所设立的科研管理机构、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部门,以及高职教师和高职科研工作者所创造的科研成果等都是高职科研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

2.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是保障高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推动高职科研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约束性和导向性,因此,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中,应该形成自身独特的制度文化,用以规范教师的科研活动,激励教师的科研行为,引导教师的科研方向,推动高职科研工作的开展。

3.行为文化层面。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和科研管理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高职院校领导对科研工作是重视还是忽视?高职教师开展科研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高职科研管理者的科研管理是清晰有条理还是混乱无所适从?这些都是高职科研文化行为层面的表现内容。

4.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行政人员与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它是科研文化中较难感知的层面,也是其核心。相对而言,科研文化的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建立,但科研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的构建却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共同推动。

(二)高职科研文化的特质

1.科研主体的“双师”性。“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所决定的,高职教师一方面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就高职科研主体而言,尤其要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不仅能够关注学生和教学,也能够了解生产实际,并且在科研工作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科研对象的职业性。高职院校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原则,因此,高职科研与职业具有天然的联系,科研对象围绕职业而展开,与职业明显相关。高职科研要研究社会职业结构变化,进而对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进行调整;要研究企业岗位情况,对岗位需求情况、岗位职业标准、岗位生产流程等进行全面把握;要研究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学生能力与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要研究不同职业和岗位生产流程中的工艺方法,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

3.科研内容的实践性。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从科研积淀和研究队伍来看,都与历史悠久的普通高校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果从事与普通高校相同的科研工作,无疑是以己之短,比彼之长。一般认为,普通高等院校从事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它贴近科技前沿,展现出高尖端的特点,而这种科研内容并不适合高职院校。高职科研的重点应该是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这种科研内容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在企业生产一线中找难点、找课题,为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工艺和技术难题,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地方服务,促进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高职科研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4.科研功能的区域性。与普通高校基础理论研究的普适性不同,高职科研功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区域性特征要求高职科研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因此,高职科研应加强针对性,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区域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三、高职科研文化的作用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它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因此,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科研文化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转型

高职院校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科研工作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必然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更好地服务区域企业,更好地适应所处的发展环境,从而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二)有助于厘清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与发展路径

要搞好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定位问题,只有解决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问题,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因此,构建有高职特色的科研文化,明确高职科研工作独特的品格与价值取向,坚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目标定位,对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能够起到保障作用。

(三)推动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要解决高职院校生源、培养以及就业等问题,就必须加强产学研结合。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善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规定,致使在现实的校企合作中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积极性很高,而企业却不为所动。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唯有打造强有力的科研文化,加强科研工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主动为企业服务,为他们解决生产中的现实难题,才有可能激发企业的合作意愿,提升校企合作的稳定性,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四)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不愿意搞科研,一方面是认为其侵占教学精力,反而会影响教学;另一方面一部分高职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相应能力。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高职院校缺乏科研文化氛围,教师对科学研究狭隘化理解,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选题,没有正确地定位好科研方向,因而觉得科研工作是神秘和高深的事情。高职院校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和科研实际上是互榇俳的,教师在教学上发现的问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选题,而科研工作又能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知识储备,提高其教学水平。在科研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的熏陶、制度文化的建立、精神文化的引领能够为高职院校教师拨开科研工作的层层迷雾,为其提供理论性指导,规范和激励他们的科研行为。

(五)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在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之下,就学生而言,其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能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就教师而言,科研工作的开展与科研能力的提升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高职科研文化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既要区别于普通高校形成职业教育特色,又要具备一定的层次和高度;既要具备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共性,又要根据各院校自身情况形成校本特色。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校本原则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它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极为紧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是由以前的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有的高职院校有着深厚的行业办学背景,有的是由高等继续教育院校转化而来,有的是由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转型而来,有的是从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剥离出来,有的高职院校是全新独立设置的。因此,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既要传承学校的传统,又要考虑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服务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术背景等[3]。

(二)教研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教学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就高职院校而言,其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科研文化应打造一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文化,避免为科研而科研的形式主义倾向。这样,既有利于改进和促进教学,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欲望的培养等问题都需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自觉运用教育规律,努力探索,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教研结合的科研文化,使得高职教师能够摆脱科研的畏难情绪,从切身的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提升科研素质与能力。

(三)区域原则

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只有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才会有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才能形成一种“活”的科研文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是当今大学的几大主要职能,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科研工作的实际价值,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高职院校形成科研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历史使命。

首先,高职院校科研文化建设应该与区域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科研定位上要以解决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从区域特有资源研究中培育特色科研方向,并以此为导向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其次,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打造还要注意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分布地域广泛,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定的人文环境,高职院校科研文化要立足于地方特有文化,形成鲜明的科研文化特色,并推动和繁荣地方文化。

(四)产学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的科研文化应该是产学结合的文化,就办学体制、人才储备和资金渠道而言,高职院校还不具备进行前沿性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纯理论性研究,也不能完全根据教师个人兴趣毫无规划地开展。科研与产学相结合,是高职院校科研文化构建的助推器,能够实现科研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对于高职管理者和高职教师而言,产学结合的科研文化有助于他们转变科研观念,主动增强科研工作的适切性,加速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对高职院校而言,产学结合的科研文化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急需的技术服务,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增强他们与学校的联系,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美誉度。

(五)错位发展原则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结构功能、培养目标、学业标准、教学方法、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等方面都存在区别。因此,高职科研文化应该有自身的构建原则和独立的发展途径,决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文化构建模式,将高职科研文化打造成普通本科院校的翻版。高职科研文化构建应秉持与普通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的原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五、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策略

针对目前高职科研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科研文化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科研文化构建工作。

(一)从精神文化层面强化科研意识,扫除高职教师科研工作的思想障碍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基本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科学研究职能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科研服务、科研提质、科研兴校的理念,从管理层面到教师层面加强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强化高职教师的科研意识,使科研文化在教师中入脑、入心,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科研在精神文化层面尤其要为高职教师厘清以下三大问题。

首先,要帮助高职教师厘清要不要搞科研的问题。总体上来说,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还不高,他们认为只要搞好教学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科研对自身职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校内打造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形成积极的科研文化环境,打破高职教师只教学不科研的思维定式。这种积极的科研文化环境一旦形成,文化的自觉性与导向性能够促使高职教师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意义,清晰地规划其发展路径,促使高职科研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其次,要帮助高职教师厘清搞什么样的科研的问题。高职教师的科研意愿一旦形成,摆在他们面前最为现实的问题就是科研方向问题,高职院校要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面对科研工作的困惑与迷茫。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根据W院教师专业结构和优势学科出台科研选题指南,指导教师进行科研选题,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根据自身所长选择优势科研项目;高职院校也要积极争取校外项目与支持,并匹配与之对应的科研力量,让专业对口的教师参与其中,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教师扫清科研障碍。

再次,要帮助高职教师厘清怎样搞科研的问题。有的高职教师已经具备科研意愿,也选定了科研的方向,但是往往由于缺乏科研理论、科研方法的支撑,导致科研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这时高职院校要适时为高职教师提供科研理论与方法支持,在校内经常举办科研讲座、发放研究指南或进行集中培训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升他们的科研素质。

(二)从制度文化层面加强科研导向与管理,建立有高职特色的科研配套制度

面对高职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科研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的现状,高职院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对科研工作进行引导与管理,打造高效有序的科研制度文化。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比起普通本科院校来说起步较晚,基础也较为薄弱,很多科研管理制度都是照搬或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做法,没有形成符合高职教育本身特点的科研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制度的导向、管理、考核、激励等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制定出台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科研管理制度,考虑高职教师的层次、水平和优势,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效开展。

首先,高职院校应制定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相比,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与自觉性相对较低。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前期引导与过程管理,从学术道德规范到具体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验收以及经费管理等环节对高职教师进行引导与规范,不仅让高职教师有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也促使他们在相应的制度约束下保证科研项目的有序开展和按期完成。

其次,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师是科研工作的主体力量,高职院校要制定必要的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有效完成科研任务,并对他们的科研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与奖励。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要考虑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方面的内容,双管齐下,提升实效。物质激励是基础性的激励措施,而精神激钤蚴歉高层次的激励措施,它能使高职教师在精神上获得信任感、荣誉感、成就感与满足感,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另外,高职院校还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并引入竞争机制,使他们在张弛有道的良好科研文化氛围中产出更为丰富的科研成果。

再次,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科研工作考核制度。要注意考核制度的人性化与弹性空间,针对不同职称的教师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并根据教师具体岗位的不同制定差异化考核内容。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将教师的津贴奖金、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年底评优等与考核结果挂钩,强化高职教师科研动力。

无论是科研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还是科研工作考核制度都要注意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层次性区分,要根据高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标准,否则能达到条件的高职教师数量太少,容易挫伤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起不到科研导向与管理的初衷。

(三)从行为文化层面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发挥高职教师“双师”优势

高职教师的科研素养还存在许多不足,必须花大力气加以培养,使科研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高职院校在科研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要注意挖掘教师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一是要帮助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所长找准科研方向,二是要帮助教师努力提升科研能力,三是要强化教师的学术道德意识。高职教师要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除了看到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差距外,更要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努力创造实用的、应用型的科研成果,提升科研能力,形成“研究―发展―研究”的良性循环。

其次,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为他们扫除科研障碍,使其安下心来搞研究。一是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搭建平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要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科研信息,为他们申报科研课题提供方便;要整合行业、企业、协会、学校、教师的力量,使其形成科研合力,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解决现实难题,使他们的科研有途径、有平台、有空间、有落实。二是要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实践和服务平台。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服务平台的搭建也有利于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其产生实际效益,激发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促进“双师”能力建设。三是要进行科研团队建设。对高职教师而言,个体的科研能力、科研资源都相对有限,在科研团队中,教师能够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促进棘手问题的解决。科研团队能够起到约束与激励作用,有利于克服教师个体的科研惰性,营造积极热烈的科研文化氛围,使科研工作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4]。

(四)构建外向型的高职科研文化,提升高职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靠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必须搭建多方联动的合作平台,加大科研政策支持力度,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首先,高职院校应为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要在理念上,认识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能够成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要在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方向、具体内容、制度等方面进行整体架构,使高职院校科研能够服务于区域企业人力资本提升,服务于区域企业技术开发与应用。其次,高职院校应构建科研成果支持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高职教师的科研立项,并对其成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与应用。再次,高职院校要加强政校企合作,一方面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解决高职院校科研发展上的政策困境,另一方面也为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服务,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区域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充分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使校企双方取得双赢。

参考文献:

[1]杨德山.科研自觉: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文化诉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8-30.

[2]吴增强.论学校科研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6(1):36-38.

第8篇

1.研究型学院的评价标准

在现行的体制下,学院是高等学校以学科群划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型学院实现并实践着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职能。在研究型大学的尺度下,有关人士提出了衡量高校的学院是否具备研究型学院的基础和条件的主要指标:

(1)突出的科学研究地位。至少科研和教学并重,有些学院的研究工作量要大于教学工作量。

(2)著名的科学家。有院士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以及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

(3)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应是一支队伍在有组织、有目的地“攻城拔寨”,而不只是孤家寡人、单枪匹马维持生计。

(4)互相支撑的学科群。较多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覆盖较广泛的二级学科博士点。

(5)国家级科研基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7)相当规模的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8)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诸如“973”、“863”、“十五攻关”和国家基金等高层次基础研究项目和重要工程项目。

(9)充足的科研经费,按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计算,年平均经费额应达到6万元以上。

2.我院建设研究型学院的基础

材冶学院在平台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科研总量、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申请已达到一定规模。2008年度科研总进款5640余万元,其中纵向2760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78.87%;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660余篇,申报专利43项,授权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

(3)全面超额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各项预定指标。目前,平台建设所依托的研究基地已增加到17个,形成了各研究方向以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平台的研究工作格局。

3.与研究型学院评价指标的比较

各项指标比较表

研究型学院评价指标材料与冶金学院的指标

突出的科学研究地位科学研究工作量大于教学工作量

著名的科学家3名院士、3名学科评议组成员

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

互相支撑的学科群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博士点,跨5个一级学科

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7个省部级基地

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欠缺“973”等重大项目

充足的科研经费人均6万元以上08年人均30万元以上

杰出的科研成果每年均有国家级科技获奖

从比较表可以看出,在建设研究型学院的道路上,我院既有通过多年发展建设取得的成果优势,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高层次纵向重大科研项目,即“973”项目、“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和重要国家级科技项目的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大的差距在于我们还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水平博士生培养方面,与一流大学和学院相比仍有差距;在基地和平台建设方面,不同研究方向的发展不平衡,综合性学科的结构调整仍有待进行。

二、“研究型学院”建设措施探析

1.以学科建设为重点

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的思路,就是在学院原有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做到“瞄准前沿、把握方向、注重特色、发挥优势、重点建设、整体推进”。

瞄准前沿,就是要跟踪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学科的前沿方向发展。把握方向,就是建立有本学科特点、具有超前性且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注重特色,就是要突出学科发展,加强学院学科建设特色,有别于其他学院的发展模式。发挥优势,就是要充分发挥学院的特色,充分发挥有潜力的学科发展。重点建设,就是要以博士点、学院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牵引,建立以某一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整体推进,就是要通过抓学科建设,促进学科梯队、课程体系、学术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协调发展。

材冶学院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建设中,将以学科建设为主线,通过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争使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学科成为世界知名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科。学院要争取在“十二五”初期创建热能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在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新材料、能源与环境等领域新的学科增长点。

2.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对研究型学院的建设同样必不可少,它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和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成败。清华大学老校长梅怡奇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对一所学院或者学校而言,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是学院和学校实力的象征,地位的象征,声望的象征。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大师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办学水平和办学地位的重要标志。例如,华中理工大学10年前没有院士,他们下大力量引进、申报、培养,不到10年就有了10名院士,产生了“院士群”效应,一批学科都占到了高新技术的前沿,也造就了一批创新人才。

以“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材冶学院拟定了未来几年学院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建设一支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勇于创新、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学术队伍。其中包括若干名战略科学家,国家科技创新团队,以及3-5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同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打造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逐渐形成以责任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并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力,整合研究方向,组建学术梯队,争取重大项目。

3.“教学科研型”模式探索

相对于普通学院来说,研究型学院是以从事研究生教育和开展基础性研究与重大应用性研究为主要使命的学院。但是,由于本科教育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而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又可以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因此,研究型学院更要关注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对大学综合实力的比较与科研成果挂钩,科研成果的多少往往成为衡量个人与学校水平的标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把科研放到了很高的地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缺乏紧迫感。

无论什么样的学院其核心是培养人,区别在于不同类型的学院培养人的定位不一样,目标不同。研究型学院正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结合我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建设研究型学院的需要,学院做法之一,就是学术带头人与教学带头人合二为一,比如象姜茂发教授、左良教授、翟玉春教授等既是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又是教学团队的带头人,这样就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学院做法之二,就是提倡以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保证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突出团队精神。

另外,笔者以为,可以尝试建立“以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发展学科和专业”的新的教学科研运行模式。按照本科生专业设置,成立虚拟的、非实体的“系”,由“系”根据本科生培养计划统筹安排教学工作、分配教学任务;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主,保证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样,“教学”与“科研”相互揉和的运作模式,有利于二者的相互促进,从而更加有利于推动研究型学院建设。

4.大力推进学院文化建设

学院文化是社会、学校、校友、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认同,与刚性的规章制度相比,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提升学院凝聚力,工作绩效。

xx大学遵循“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办学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大人”,形成“爱国、爱乡、爱校”的校园文化内核,形成了“团结、奋斗、献身、求实”的精神风貌。学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现在材冶学院的文化建设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很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谐大气的材冶学院文化和学术精神还没有深深扎根于广大教师的头脑里。

前不久,陆钟武院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责任、信心、胆识、拼搏”八个字,应该作为我院文化建设的精髓。

只有学院的物质文化有新面貌、制度文化有新建树、精神文化和人才培养有新突破,全院师生员工才能焕发出新的精神状态,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为建设研究型学院提供不竭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

5.加强与国际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材冶学院在与国际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着比较雄厚的资源优势。要根据学院的自身状况,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内在趋势和规律,以开放办学的理念,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加强与社会各界包括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即与企业、政府、其他高校等的联合办学);加强校内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以此实质性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使学院教师和培养的人才在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国际的视野,使学院的综合学术水平不但具有国内竞争力,而且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学院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邀请国际名校的学者和名人来校讲学,汲取新的学术信息;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去国外名校访问,引进有国外名校求学和研究经历的“海归”来学院工作,建立国际间的学缘关系;与国际名校联合办学。

第9篇

关键词:党校;教学;科研;改革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279-03 新形势下,党校要充分履行“阵地、熔炉”职能,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教学科研的改革。抓住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施对教师人才队伍“分类管理”,增强教学与科研良性循环的藕合性。不断创新方式,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相长性。主动跟进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教学科研工作为地方党委政府贡献思想,强化教学与科研对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服务性。从而在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培养高素养的领导干部同时,全面提升党校的作用力、影响力。

一、理顺关系 增强教学与科研良性循环的藕合性

教学与科研是党校最为重要的两项职能,是党校存在与发展最为重要的两翼。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二者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或形式,但却像一块铜板的两面,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促进。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突出教学中心,夯实科研基础,有效实现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直接关系到党校办学的宗旨和办学目标的实现,利于党校教师更好完成教学与科研的双肩任务。现实中,教学科研间矛盾一直存在,难以兼顾两全。普遍存在教学与科研相脱节、“两张皮”的问题,教师主要是为了完成硬性任务或评聘职称追求所谓形式上的科研,研究方向往往是便于发表的内容且务虚的多,务实的少,基本上是游离于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外的,实用性、操作性、指导性不强,在讲堂上难以使用,更谈不上为地方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聚智凝力;地方党校学员回头率高,教学课题更新快,科研难以在短期内出成果,存在滞后性问题;教育培训对象身份的特殊性需要教师有很广泛的知识面,很大的信息量,而教师个人科研力量有限,往往只能对某几个知识“点”的深究,成果对教学难以发挥更大作用。事实上,科研与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差异性,一个教师同时肩负着双重任务难度大。为此,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寻求教学与科研的切合点,实现良性互动,增强藕合性。

首先,分类管理,大胆实施教师岗位的改革实践。针对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问题,党校应该按照教师人才队伍“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对教师队伍实行分类,积极推进规范教师职务系列的改革。设置岗位与职责相统一的研究系列、教学科研系列、教学系列三种教师职务系列,根据各系列教师的不同特点,实施在任职条件、职责要求、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第一,研究系列。研究系列是以科研为主的职务系列,设置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职务,研究系列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从事科研工作,为教学系列教师和党委政府贡献思想。成为学术的带头人,或为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或国家、省、市、学校重要科研基地的学术带头人。第二,教学科研系列。教学科研系列是教学科研并重的职务系列,是教师队伍的核心,设置教授、副教授职务。其首要职责是从事教学,同时必须结合课题建设的要求承担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第三,教学系列。教学系列是以教学为主的职务系列,设置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职务。教学系列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从事教学工作。各系列的教师在满足相应的职责要求和任职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应聘其他系列的职务,在不同系列间形成能进能出、自我约束的聘任机制。鼓励中级职务教师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向教学、科研并重的方向发展。当然分类管理是分工但不是分家,客观、公正地完善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机制,从制度层面保证两者协调发展。要从管理体制上保证从事科研和从事教学的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教学、科研互动的纽带和机制,使教学的过程既是知识信息传播或政策宣传解读的过程,更多的是科研成果的思想和内容的倾情演绎,同时是寻找科研选题、激发科研灵感与发展科研能力的过程。实现教学工作为科研提出课题,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工作。这样既能化解矛盾又使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和晋升的希望,成就事业,体现人生价值。

其次,强化党校的科研服务于教学,要从制度上保证党校教师的科研具有教育价值。由于党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承担一定领导职务的党政领导干部,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党校教师的科研应该是能够与教学结合起来,特别是能够与干部教学、地方发展结合起来的科研。这实际上也是党校科研区别于高校、研究机构科研之所在。此外,党校科研还应该重视教学研究,将教学研究纳入学术研究的范畴,并在制度上将其作为党校教师的职务要求。显然,强化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以及将教学研究作为科研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丰富科研的内涵,而且可以使教师的科研不纯粹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职称晋升、岗位评定的需要,而是能够与学员或学生的精神发展、地方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再次,多面结合,逐步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完善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在教育管理体系中,围绕教学与科研在方向上的耦合性下功夫,努力实现多方面的结合,包括专题设置和科研立项相结合;课堂授课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相结合;推出精品专题与培养人才相结合;教学改革与科研管理创新相结合等。根据党校教研工作自身规律,推动教师把学术进步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方式 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相长性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的统一体。党校要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教师研究式地教,学员研究式地学,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积极开展研讨式教学。采用双向交流、专题论坛、学员论坛、经验交流、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探索结构化研讨方法,以学员为中心,教员做催化,注重输出、成果和实效。研讨中各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在各个阶段进行发散、聚焦,各种观点相互激荡,最后达成小组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这些形式有力地促进了教与研、教与学、学与学的共同提高。

2.大力推进课题研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教师与学员共同参与,安排社会考察、调研、研讨交流等,最后形成有一定科研含量的应用性较强的研究成果。根据课题研究设置相关课程,教师围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将课题研究融入到教学的相关环节,把问题研究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中。课题研究式教学有效地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课题研究与重大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的有机结合、理论研究与对策性研究的有机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有机结合、学习过程与结果考核的有机结合、课题研究与成果利用的有机结合,是研究式教学的有效实现形式。

3.加快推行案例式教学。采用一些适用于党校教学的案例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案例教学、辩论式案例教学、讲授式案例教学、体验式案例教学等。这样就可以把日常研究的知识点融入到教学中。

4.深化搞活体验式教学。各级党校应广泛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教学,如采用现场教学、社会考察、模拟法庭、庭审观摩、参观监狱、媒体采访、破冰活动、拓展训练等形式。坚持开放办学,搞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社会大课堂教学活动,“走出去”即开展异地现场教学等,“请进来”就是办好“理论与实践讲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党政主要领导围绕时事、理论现实问题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报告、专题剖析,拓展学员视野,也使党校成为党委政府“吹风”的舞台。

三、主动跟进?摇强化教学与科研对党委政府决策的服务性

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要立足实情,主动跟进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把教学和科研的关注点进一步聚焦到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上来,紧密联系国情、党情、世情、市情的发展变化加强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在贴近现实、服务大局上,充分履行阵地和熔炉职能,发挥宣传和“智库”作用。

首先,在完善教学布局上下功夫。在教学计划设计上,教学内容上增加当时、当地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科研、调研、研讨含量,既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又适应参训干部的岗位业务性质特点,紧贴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解决学员普遍关心的理论热点问题和重大实践课题。这样的教学布局,才能让学员和教员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大课题和发展难题做功课,进行按需施教,互相研讨,提升干部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党校的教学,既能武装学员的头脑,推动科学发展,又能将这些研究式教学的成果整理出来,并上报相关领导,为党委政府的决策贡献思想。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