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生儿科护理综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1 09:12: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生儿科护理综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生儿科护理综述

第1篇

新生儿科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漠:在护理过程中,因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慎独精神和法律知识,服务意识不强,不耐心解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也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因此出现疏忽大意或用药错误或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不当等,也未落实医疗器械用前检查和治疗中观察等措施。尤其在夜班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护士任意简化操作规程,致使护理记录不准确或不及时,从而造成护理风险的存在。

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知识经验缺乏:新生儿科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达不到规定的床护比例要求,特别在工作繁忙之时,常造成患儿家属长时间的等待。同时再加上一部分护士对新药的作用和药物配伍禁忌缺乏足够的了解、穿刺技术不太熟练、专科知识及经验缺乏、护理工作量较大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等原因,导致某些护理流程不尽合理,因此易引起纠纷或产生护理技术风险。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加强护士风险意识教育,做好风险评估:要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程序和执业范围,认清当前形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转变护理服务观念,实施全程护理质量管理,并有计划、有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与风险教育意识,以减少护理中的风险。在护理中,由于患儿家属有权知道各项护理操作内容和应承担风险的事宜,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做好疾病发展的可预见性和风险评估[2],通过识别与评价风险,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对于风险评估较低的新生儿,应做好重点监护。我科在明确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的基础上,针对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如新生儿沐浴、抚触等技术的指导和护理常规等,达到了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

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明确风险管理职责: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医德修养,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切实履行护士的职责。要根据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成立新生儿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并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宣教制度,明确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使大家对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理质量管理要职责分明。不断强化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定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讨论,找出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改进措施。注意加强巡视和记录新生儿体温、大小便次数、新生儿吸吮等情况,不断促进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在收送新生儿沐浴或护理操作时,应坚持逐个拆开清洗,不可同时脱掉多个新生儿的衣服,待洗完后应及时查对新生儿识别带或手圈是否正确,在确定无误后及时包裹好。注意沐浴期间应随时调节水温,工作人员更不得随意外出,亦不可有非工作人员进入,避免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人性化服务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在护理工作中不断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制定护理服务用语和护士风险防范培训计划,使其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与目的,明确护理人员和患者各自的权利,这不仅有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与持续改进,同时也对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3]。要根据新生儿科具体情况,制定可能发生的各项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并制作成册,发到每位护理人员手中,要求人人掌握,从而进一步完善制度。另外要加强夜间、午间以及交接班期间的薄弱环节的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尽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巡视次数,以减少不必要的护理风险。

讨 论

新生儿科是临床高风险科室,但由于患儿家属对医疗或护理风险认识不足,加之病情变化较快和患儿无家属陪护,且从住院到出院均有护理人员操作进行,所以如果稍不注意某个细微护理环节,就可出现差错,导致潜在护理风险的存在或造成新生儿不良后果。本组通过不断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隐患以及各项措施的落实,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和健全了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做到了持续质量改进,使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得到了增强,提高了护士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和工作中薄弱环节的积极性,都能严格按照护理范围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进行护理操作,并有针对性地规避了相关风险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收到了满意效果。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护理风险管理已成为一项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工作。尤其作为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加强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健全护理管理机制,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完善各种规章制度[4],努力从制度规范、护理服务流程、人员培训、风险评估等各个环节入手,善于观察,总结和分析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从而才能有效推进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杜绝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8(7):405.

2 夏纯,邓瑛瑛,王晓艳.临床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2):44-45.

第2篇

关键词:新生儿;二次断脐;脐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13-01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人侵的特殊门户,极容易发生局部感染,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炎和出血。二次断脐有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缩短脐部脱落时间的作用。我科对正常新生儿实施二次断脐,防止脐部感染,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对2011年8月~2012年2月出生的187例新生儿二次断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包括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187例,不包括转科和转院的新生儿。

1.2 时间:新生儿出生后,胎儿出生后1~2分钟应用气门芯在平脐轮处结扎,距结扎远端0.5 cm处断脐,挤除残血,再用5%碘酊消毒断面,以无菌纱布覆盖,并用经环氧乙烷消毒的新生儿护脐带包扎,出院当日新生儿体格检查无异常,在晨间沐浴后,行二次断脐。

1.3 方法:新生儿出生72小时以上,于哺乳后1 h进行,操作室室温调节至28℃。在晨间沐浴后,用0.5%碘伏棉签消毒脐部二次,左手拿无菌有齿镊提起脐带残端,暴露脐根及周围,右手持无菌组织剪(剪刀头部有一月牙形缺口),剪刀与新生儿脐部皮肤角度呈15°~3°夹角,沿脐根部从不同方向环形剪除残端脐带,保持创面平整,减少脐带组织残留。然后用0.5%碘伏消毒创面及创面边缘的皮肤,直径5cm,再用一次性愈脐贴包扎脐部,如创面有少量渗血,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如出血较多可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二次断脐时有渗血或出血的新生儿,要3分钟、60分钟,90分钟,2小时仔细观察脐部渗血情况,并常规告知家属和产妇,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血,避免新生儿大声哭闹。如发现有渗血及时处理。新生儿每日沐浴后用0.5%碘伏清洁脐带残端及脐周皮肤,更换愈脐贴,连续3天,注意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2 结果

对187例新生儿二次断脐进行观察。家属对新生儿二次断脐的效果满意率100.00%,无一例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交叉感染和意外损伤等并发症。99.33%的新生儿2次断脐后5天~7天脐部创面完全愈合,效果佳。0.66%的新生儿脐带创面愈合延长至第10天愈合。有约8%的婴儿有哭闹现象,随着护理人员的细心呵护,哭闹很快停止。0.5%的新生儿二次断脐后有极少量出血,只需用无菌吸收性明胶海绵和愈脐贴加压缠绕于腹部即可止血。新生儿二次断脐前对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及健康宣教,制订操作规范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保障新生儿二次断脐效果的重要措施。

3 讨论

3.1 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气门芯结扎脐带,用一次性脐带卷包扎脐部,次日晨间沐浴后,解除脐带卷,使其暴露自然干燥,72小时后行二次断脐,此时脐部残端较干燥,剪除残端不易出血,若过早剪去脐部残端,由于脐部残端暴露时间过短,还未干燥,剪除时易出血。因此出生72小时后行二次断脐效果最佳。

3.2 新生儿出生后,脐部用气门芯结扎,若未进行二次断脐,脐带残端不易脱落,往往造成出院后由于脐部消毒处理不当而引起脐部感染,渗液,渗血。造成家属担心,沐浴时也不方便。二次剪脐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缩短脐部干燥所需时间等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

3.3 二次断脐时严格无菌操作,无菌镊及组织剪应每人一份,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擦干,高压消毒备用,

防止交叉感染。

3.4 对住院新生儿观察和出院新生儿的随访发现,二次断脐后脐孔恢复良好、美观,无1例发生继发感染,家长满意率100%。

4 小结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部位,脐带断面又是一个创面,是细菌入侵的门户,若脐带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脐部感染。通过正确评估脐残端的性状、干湿度、颜色的变化,适时二次修剪脐残端,在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缩短脐部干燥所需时间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操作方法安全,简便易行,效果满意,使围产儿保健工作得以提高,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总之,二次断脐推广应用需遵循知情同意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制订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考核,是保障二次断脐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也有积极的防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海泉,韩全乡,姜祖光.新生儿皮肤医院感染渊查分析EJ3.中外健康文摘,2007,4(7):878-879

[2] 颜芳.新法剪脐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55

[3] 王华英,胡婉珍,李乐华,等.新生儿剪脐时机的临床观察EJ3.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23-525

[4] 郑小莉,熊仕富.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的I临床应用EJ3.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86

[5] 张宏玉,蒙莉萍,谢春丽,等.临床脐带护理方式现状综述.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75.277

[6] 刘雪梅,袁秋云.新生儿一次断脐162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18(3)

[7] 沈惠琴,马桂芹,齐玲.新生儿二次剪脐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512-513

[8] 林泽.围产儿厌氧菌感染.新生儿杂志,1990,5(5):231

[9] 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疾病学.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1988:354-355

[10] 王慕荻.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8

[11] 李海秀.新生儿脐炎合并败血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1(3):275-276

[12]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

[13] 王兰华.新生儿剪脐时机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23

[14] 朱新群,贾殿举,马楠.妇产科感染基础与临床E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54

第3篇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风险管理

新生儿由于其消化系统等的发育尚不完善,其所产生的胆红素可以在体内蓄积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并随着胆红素的不断蓄积,患儿可以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及身体器官的黄染。本病是新生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足月儿与早产儿均可发病,而早产儿的发病率更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大多预后良好,但是如果出现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其预后极差[1]。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改善患儿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蓝光照射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但是由于新生儿容易哭闹等原因,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皮肤受损意外事件的风险[3]。为了尽可能保护患儿的安全,提高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科自2011年1月实施了风险管理。本组研究通过观察风险管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影响,以探讨保护患儿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11月-2012年2月在本院接受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84例,孕周37~40周,平均(38.19±1.21)周,日龄2~7 d,平均(4.09±1.18)d,体质量2.46~3.97 kg,平均(3.17±0.43)kg,蓝光照射治疗的时间24~48 h,平均蓝光照射治疗时间为(29.54±6.93) h。按照收治时间的不同将以上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为本院自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观察组78例,为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两组性别组成、孕周、日龄、体质量及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本院自2011年1月开始对新生儿科的蓝光照射治疗采取风险管理评价措施,通过对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可能产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出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较为多见的意外事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意外事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并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对比在采取蓝光照射治疗风险管理评价措施前后,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的种类 通过对本院新生儿科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经验总结,其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主要有眼罩脱落,脸、胸前区及外踝的皮肤损伤,红臀及由于光疗箱的温度过高而引起患儿发热。

2.2 两组治疗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对比 对两组治疗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眼罩脱落及皮肤受损的发生率分别为0以及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及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相当,见表2。

3 讨论

黄疸是一种临床症状,新生儿期约有60%的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多数黄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但是少数新生儿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黄疸,黄疸的发生主要是血清中胆红素的升高所致,当新生儿发生严重的高胆红素时通过血脑屏障会引起脑神经损伤,引起听力障碍、智力发育异常等后遗症,因此早期治疗对于减少核黄疸损害具有重要意义。胆红素在血清中主要以ucb、结合胆红素(cb)、游离胆红素、delta胆红素4种形式存在,其中游离胆红素与delta胆红素浓度较低,血清中主要是以ucb为主[4-7]。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很高,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促进患儿血中

红素的下降,控制病情,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中,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性高,无创性的辅助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10]。然而,由于新生儿难以主动配合治疗,容易哭闹等原因,在进行蓝光治疗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各种意外事件。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意外事件的发生,将会对蓝光治疗的临床疗效甚至患儿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组研究通过对本院多年进行蓝光治疗的经验总结以及对相关文献研究的检索,总结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种类,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风险管理,以期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意外事件[11-13]。

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意外事件种类有光疗箱内温度不恒定、患儿眼罩脱落、患儿皮肤损伤、剧烈哭闹、丢失水分、出现呕吐、感染以及损伤等。通过有效的风险护理措施,防止上述事件的发生[14]。

患儿在光疗箱中治疗,要注意维持其内有良好的通风,避免被过于猛烈的阳光照射,同时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维持光疗箱的温度在30~32 ℃,湿度维持在60%左右[15-17],同时注意灯管亮度及其有效期,并注意除尘。

由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会活动身体,容易造成眼罩的脱落,可能会导致其视网膜受到伤害。为了避免眼罩脱落,我科采用棉制的黑色不透光的眼罩,配合网状具有弹性的带子固定眼罩,有效避免了眼罩的脱落,避免患者眼睛在治疗过程中意外损伤[18]。 疗箱中,可能会由于其双手的搔抓或者双脚与箱壁的摩擦而出现皮肤的损伤。针对这一情况,在治疗之前要用手套套住患儿双手,防止其抓伤皮肤。同时在箱子周围,患儿双脚可能摩擦到的位置用垫子围住,避免对患儿双脚造成损伤。此外,红臀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在新生儿大便后,要用温度适宜的水清洁患儿,并用鞣酸软膏外涂以防止红臀发生[19]。

新生儿接受蓝光治疗需要脱去全身衣物,暴露身体皮肤。由于患儿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其往往会因为安全感的缺乏而出现剧烈哭闹。因此,患儿父母可以通过语言、身体接触等方法进行抚慰,以缓解其不安情绪,争取治疗的顺利进行。

患儿治疗过程中,其隐形失水增多,要注意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可以在两次哺乳之间补充5%葡萄糖溶液20 ml左右以补充水分,促进尿液排出。

由于新生儿的胃部较成年人更接近与水平位置,如果患者哭闹,容易出现呕吐,甚至可能因为呕吐物的误吸而造成窒息等严重的后果[6]。因此,在护理措施上,要注意给新生儿喂食时,速度宜缓且要适当抬高其上身,有助于减少呕吐的发生。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在蓝光治疗过程中,如果护理措施不当,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患儿所用的铺单等用物应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并注意更换。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戴口罩以及手卫生。对新生儿脐部、口腔等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要注意规范护理,同时对光疗箱以及治疗室内进行正规消毒,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7]。

蓝光的直接照射会损伤患儿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其采取保护措施,可以采用新生儿纸尿裤遮盖患儿,这样既可以保护免受损伤,又可以尽量暴露皮肤,保证蓝光治疗效果。在本组研究中,对比了实施风险管理前后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蓝光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但是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事故,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郭志学,马晓勇,李鸿萱,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23-24,26.

[2]陈敬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4):1765-1766.

[3]王盛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62-663.

[4]刘映辉,李春凤,邹运芬,等.舒适护理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78-79.

[5]高永宁,孙敏.浅析蓝光治疗导致新生儿臀红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

12,2(5):384.

[6]马红.风险管理方法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81-182.

[7]卢杰云,张新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7):1552-1553.

[8]董晓红,王秀红. 抚触对新生儿影响的护理[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 9) : 1379.

[9] moerschel s k, cianciarusol l b, tracy l r.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neonatal jaundice[j]. am fam physician,2010,77(9) : 1255-1262.

[10]叶海燕,闫军.监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9,38(24):3191-3192.

[11]吴惠晴.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现状[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3):56-58.

[12]毛英.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5):723-726.

[13]刘丽娟,朴梅花,李松. 血清游离胆红素的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24(1):11-14.

[14]姜敏,罗洁,邵芳,等.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1):18-21.

[15]李青霞. 新生儿黄疸223例病因分析[j].安徽医学,2009,30(5):563-564.

[16]冯天行.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中西医治疗[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3):400-402.

[17]余楠.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测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11(4):556-557.

第4篇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外治法;综述

新生儿黄疸以新生儿全身皮肤、巩膜出现黄染为特征,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早期(生后1周内)新生儿更多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有50 %足月儿和80 %早产儿可出现肉眼黄疸,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多种疾病的重要表现。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因此,利用早期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十分必要。外治法预防该类疾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优势。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现就近10年来外治法防治新生儿黄疸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抚触

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使胃肠道激素、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加,这样食物的吸收能力增强,奶量摄入增多,刺激胃肠蠕动,使新生儿胎粪排泄次数增多,胎粪尽早排尽,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对新生儿黄疸产生干预作用。张桂芹等[2]将自然分娩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抚触组出生后第1 d即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间新生儿生后48 h吃奶次数,大便转黄天数及生后第3 d、第4 d经皮测总胆红素值,在统计学处理上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

2光疗

采用经皮测胆红素仪监测新生儿黄疸指数,给予预防性光疗,能有效地将血非结合胆红素浓度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通过光疗可使间接胆红素氧化为一种无毒性水溶性双吡咯,从胆汁或尿中排出,以降低血胆红素浓度,可减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效果良好。陈新斌[5]对144位新生儿进行经皮测胆红素指数(TCB)监测,凡生后3 d内TCBI>18者放入光疗箱治疗,12~24 h后出箱,若停止光疗后TCBI又升高且>18者则再次光疗,直至TCBI

3游泳

新生儿游泳后吃奶频率增加,每次吃奶持续时间延长,肠蠕动增加,加速了胎粪的排出。由于游泳新生儿的摄食时间提早,从而加快了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建立,使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随之排出体外。同时,新生儿小肠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分解结合胆红素所形成的未结合胆红素迅速从粪便排出,促进了胆红素的排泄和减少了肠—肝循环胆红素的吸收,从而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以及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覃桂荣等[7]将78例足月剖宫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游泳组(38例)与对照组(40例)。游泳组从出生当天开始游泳,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不游泳。结果游泳组新生儿末梢血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P

4人工促排便法

胡颦等[9]应用开塞露纳入新生儿内通便,加快胎便的排出与排尽,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推迟黄疸出现时间,减轻黄疸程度,降低黄疸发生率,从而减小了新生儿黄疸的危险性。他们将健康儿共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开塞露,对照组不用开塞露。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黄便时间、黄疸出现时问、黄疸发生率、黄疸达高峰期经皮胆红素值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

5药物贴敷及外洗法

通过脐周穴位、皮肤吸收药物,从而达到清除新生儿体内胎毒、清热祛风、消降积满,对减轻黄疸、消除黄疸有较好的效果。钱竹珍等[12]将剖宫产娩出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断脐后脐部用胎毒清脐敷包扎,对照组60例断脐后暴露脐部。结果两组新生儿胆红素浓度>205 μmol/L例数分别为6例和22例,黄疸消退至正常时间分别为(1.5±0.51)d、(2.4±0.81)d,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

6快速断脐法

快速断脐法减少了脐血进入新生儿体内,使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相应减少,从而减少了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减少了新生儿胆红素的生成[14],它可明显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使黄疸程度减轻。林振喜[15]将22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快速断脐组(120例)和慢速断脐组(100例)。快速断脐组新生儿娩出后11 s内快速断脐,慢速断脐组新生儿娩出后待脐搏停止后将母血挤向新生儿脐部再断脐。结果显示,快速断脐组的新生儿肉眼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慢速断脐组,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也明显晚于慢速断脐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较慢速断脐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

7综合干预疗法

7.1 游泳加抚触

徐雪梅等[16]将3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出生后24 h进行游泳加抚触,对照组16O例出生后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出生后不同时段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7.2 抚触配合足部脏腑反射区按摩

俞琦等[19]选择足月产新生儿162 例,两组均予新生儿常规护理,治疗组加抚触配合足部脏腑反射区按摩。结果表明,治疗组每日排便增加、胎便变黄时间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

7.3 多种早期干预措施

采取早期补充喂养、喂服酶诱导剂、抚触及灌肠促排便等多种早期干预措施,不但能让新生儿获得初乳的高营养和摄入足够蛋白质和能量,而且可以快速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加快胎粪排出,降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涂燕青等[20]将182 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2 例) 和对照组(90例) ,观察组在出生后12 h 预防性给予苯巴比妥、妈咪爱,结合抚触,直至出院。对照组不给予早期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黄疸发生率为39.1 %、61.1 %,二者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

9小结与展望

从上述文献可知,外治法预防新生儿黄疸有其独特的效果,方法也较多,包括中医外治法和西医外治法,目前已引起广泛重视,其优越性突出表现为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以及价廉。但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有关外治法的研究多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上,实验研究、机理研究较少、不够深入,不少报道观察病例例数少,说服力差。我们认为,随着有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实验、治疗方法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多样化,外治法将在预防新生儿黄疸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uretschke L J,Kernicterus. Still a concern[J ].Neonatal Netw,2005,24(2):7-19.

[2]张桂芹,孙晓娟. 抚触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J].新生儿科杂志,2003,18(2): 69-70.

[3]仝玉丽. 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附180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1907-1909.

[4]董旭东,刘宁,孙琼兰. 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及排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685-1686.

[5]陈新斌. 胆红素监测和间断光疗对新生儿核黄疸的预防[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5(10): 894-895.

[6]岑金,林雪霞,蔡爱群. 微量血胆红素高值新生儿的早期干预120例临床分析[J].中华新医学,2003,4(16): 1493-1494.

[7]覃桂荣,雪丽霜,谭红,等. 游泳对新生儿末梢血胆红素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 6-7.

[8]蒙林,崔艳萍,董秋燕,等. 游泳对新生儿胆红素影响的临床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1): 56-57.

[9]胡颦,陈丽,王薇,等. 开塞露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02,26(4): 354-355.

[10]李忠. 生理盐水灌肠防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9): 970.

[11]李先林,赵新霞,刘燹,等.人工排便法预防新生儿黄疸[J].护理学杂志,2006,21(15):27-28.

[12]钱竹珍,叶君儿.胎毒清脐敷防治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3,17(10B): 1231.

[13]王利民,吴曙粤,黄春兰,等. 新生儿退黄洗液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4):944-945.

[14]钱华,钱育昆.快速断脐法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02,2(3):88.

[15]林振喜.两种断脐法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07-2308.

[16]徐雪梅,陈冬菊,涂敏娟. 游泳与抚触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9(21): 19-20.

[17]刘继波,张桂荣,沈连春,等. 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影响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9): 1081-1082.

[18]曾华. 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06,27(4):546-547.

[19]俞琦,邵雪英,余金仙. 抚触配合足部反射区按摩减轻黄疸的效果评价[J].浙江临床医学,2006,8(5):557.

[20]涂燕青,虞靖虹,江月明.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1):30-31.

第5篇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机械通气;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03-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新生儿在气管插管时,并不存在肺炎,但是在进行机械通气(MV)后发生的获得性肺炎,属难治性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多数会发生VAP,该病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VAP是MV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患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发生再次感染、致死率高和治疗费增多的重要因素[1-2]。临床如何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根据目前国内外防止新生儿VAP的护理现状及进展做以下综述。

1 VAP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国内各种研究报道[3],新生儿群体中VAP的发生率一般为16.8‰~50‰机械通气日。根据美国国家医疗感染监测机构2000~2009年的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为2.8‰~5.9‰机械通气日。引发新生儿VAP的常见病原细菌以G-杆菌为主,其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四种最为常见;G+球菌以金葡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三种最常见。众多研究表明,引发新生儿发生VAP的各种因素非常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各种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交叉、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研究,早产、出生儿低身体素质、反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较长、频繁气管内吸引、服用中枢抑制药剂等,是引发新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2 新生儿VAP的预防干预及护理

2.1 制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严格的管理制度

加强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严格控制病房内人员的流动,要求工作人员入室带鞋套,换无菌衣;每日病房坚持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 min;每日加强空气消毒、监测、登记工作,使用专门的空气消毒机器对空气进行全面消毒,若空气质量较差时,可增加每日空气的消毒次数;每月对医院病房进行专门的空气培养,控制细菌数,使其低于155 CFU/m3;必须特别加强医院病房内,对所有易感染病原菌的监测控制工作,为患者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2.2 严格规范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规范

已得到广泛认识到,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防治中的重要性。台湾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经过多年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的质量,则可显著降低医院呼吸道类疾病的发生率,所以手卫生是一种预防医院NICU内发生感染的简单、经济、有效的举措;美国洛杉矶嘉惠尔医院Garfield MD的研究显示,提高手卫生程度、减少对患儿触摸次数,可以使NICU中的患儿VAP的发生率从19.1‰机械通气日下降至7.9‰。由此,要必须严格监督、坚持倡导医务人员护理患者前后必须按要求严格清洗双手。由此可见,勤洗手是预防新生儿感染VAP的第一道防线,医院的每位医务工作者必须正确对待,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实施。

2.3 对婴幼儿采取正确姿势

各种研究及实践表明,防止误吸的各种方法中,将婴幼儿放置在具有恒温条件的抢救台上,使婴幼儿始终处于恒温环境,由此就保证了患儿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恒温抢救台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充足抢救空间,有利于对患儿的抢救。大量的经验数据及研究表明,抬高头部25°~40°可使婴儿胃内所容纳的食物及消化道赋存的病原体很难逆行,由此大大降低了幼儿VAP的发生率;反之,若婴幼儿采用平卧,是引进幼儿误吸的非常危险的途径之一。另外,对幼儿鼻饲时,必须将使用的气管中的气囊充满气体,并且一定不要使鼻饲速度节奏过快;幼儿鼻饲后,必须提前抽吸胃管以确定基本排空,然后再释放气囊;在对气囊释放前,必须将气囊周围的分泌物清除,防止气管分泌物会经过气囊进入下呼吸道[4]。

3 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经口腔插入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口腔一直处于开放状态,很容易造成唾液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使口腔的黏膜抵抗力、自洁作用减弱,将造成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使口腔成为各种病原菌的繁殖地。另外,危重新生儿非常容易发生误吸,如果误吸,通常将使口腔还有咽喉部的附属病菌带进入肺部,同时如果其肺部有很低的抵御能力,使之不能及时将病原菌清除,这就会造成感染。对于新生儿的口腔护理应根据情况每天2~5次,同时根据每位婴幼儿的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当pH7时,则可以用2%硼酸水溶液;当pH中性时,则可以选择2%~4%的双氧水溶液;若新生儿口腔处有溃疡,可以选择无刺激的口泰液,减少口腔积咽部病原体的繁殖。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研究结果认为,对经口及气管插管,口腔伴生大量的分泌物、且实施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实施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将能显著、有效地清除婴幼儿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从而明显地减少病菌繁殖,从根本上减少了VAP的发生率。

4 呼吸气道湿化

生理情况,婴儿的呼吸道气道把吸入的气体加温、加湿,通常达到37℃,并饱和水蒸汽,水分通常以水蒸汽的方式被5 加强营养补充

应该根据新生儿体质不同,积极适量地补充氨基酸、微量元素、脂肪乳,也可以通过大剂量注射各种必须的球蛋白,增强新生儿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减少婴幼儿VAP的发生率[5]。

6 结论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尽可能缩短婴幼儿对呼吸机的使用,同时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不断加强各级医护人员对无菌防护操作的意识,改善新生儿病房的消毒条件,抬高头部的卧位,注重新生儿的营养补充,防止误吸等,此外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是有效减少新生儿VAP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新生儿的、标准化的预防VAP的行业指南,若能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性的行业指南,则可以指导医护人员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医疗护理活动,全面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良玉,徐效峰,吴小青,等.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6,13(7):1-3.

[2] 袁天明,俞惠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257-260.

[3]游楚明,傅万海,张志钢,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5):296-297.

[4]陈胜莲,谭育华,叶晴,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8B):45-47.

第6篇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当前儿科界最难治的小儿危重急症之一[1-3],并可使患儿产生系列神经损失后遗症[4]。HIE的诊断与治疗是国内外同行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5]。本文针对近年来新生儿HIE的治疗与诊断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1HIE的相关诊断进展

当前HIE仍以患儿的临床表现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6]。因为HIE是患儿围生期缺氧窒息的并发症之一,故以缺氧窒息为前提的中枢性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才可对HIE进行诊断[7]。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自1989年以来先后三次对HIE诊断标准作了修定,第三次对HIE患儿的缺氧窒息作了更加严格的界定规范,同时还引入了脐动脉血气等指标(注:该指标仅适用于足月患儿)。早产儿的缺氧缺血损伤与足月儿有着明显不同,早产儿脑功能相关损伤及障碍表现得极不明显,早产儿胎龄越短其脑功能的异常越难界定,这就为早产儿HIE的诊断提出了极大挑战[8]。尽管早产儿脑损伤现在依靠影像学技术来诊断,当仍未有临床诊断标准。

不同检查方法具有不同的最适时间及适用症,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检查。例如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患儿出生后1d即可发现病灶、颅脑B超对HIE患儿脑室出血及周围脑白质软化及异常具有较高的检出敏感性,脑CT在患儿出生后5-7即可进行检查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10]。

新生儿HIE的及早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对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患儿神经细胞中的特异性蛋白质(NSE及S-100B等)在神经细胞遭受损伤后会立即释放入血,推测NSE及S-100B等特异性蛋白质可作为HIE病情的早期评估依据[11]。此外,振幅整合脑电图等脑电图新技术也为新生儿HIE的早期脑损伤的评估与判断提供了检查手段。

因此,国内外尚无一个实用的统一的新生儿HIE诊断标准,在无高度特异性与敏感性诊断方法的前提下,需充分结合脑电图、血生化及影像学等多检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疾病做出诊断,对病情做出准确评估,尽量早诊断,以利于治疗。

2HIE治疗研究进展

当前用于HIE治疗的药物,除用于急救的药物外均为经验性的治疗药物,疗效并不确切。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只有采取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持续治疗及定时随访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对患儿窒息的复苏、神经细胞的保护、早期治疗时间窗的选择及神经细胞修复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共识。

2.1对患儿窒息进行成功的复苏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患儿出生后的缺氧窒息多为在母体宫内缺氧的延续,及时发现并对窒息进行复苏可以降低缺氧对脑组织及神经的损伤。目前对患儿窒息进行复苏是采用空气还是纯氧尚存争议,多数学者建议采用纯氧进行复苏,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纯氧复苏虽然起效快,但会引起患儿体内氧自由基的增多,空气复苏却无此副作用。Doycheva等[12]报道纯氧与空气复苏比较,无论是生化血气指标还是脑组织的病理性改变均无明显差异。Abend等[13]经过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纯氧复苏组虽较空气复苏组HIE患儿需要正压通气及自主呼吸的时间更短、Apgar评分恢复更快,但两组患儿的心率恢复情况相似且成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脑瘫及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上使用纯氧对患儿的窒息进行复苏并不较空气复苏优越,且纯氧复苏可能会引起氧自由基增多及高碳酸血症对患儿机体有着潜在的危害。故笔者认为空气复苏会更加安全有效。

2.2早期治疗时间窗的选择HIE的早期治疗时间窗主要有三个阶段,即:①原发性能量衰竭阶段,此期间患儿脑血流及氧供减少,致使细胞内ATP耗竭、氨基酸兴奋性释放、引起细胞内的钠离子钙离子自由基及游离脂肪酸堆积等有害的级联反应,会使细胞水肿、死亡。②能量恢复阶段:此阶段位于窒息复苏之后,患儿脑氧合及灌注得到恢复,细胞内ATP以及磷酸肌酸含量得到部分性的恢复,细胞水肿得到缓解。③继发性能量衰竭阶段,该阶段线粒体的功能发生障碍使得细胞能量发生再次衰竭,促发调亡[14]。这三个阶段中最为关键的是两次细胞能量衰竭之间的能量恢复阶段,被公认为治疗HIE,保护并减轻脑损伤的最佳治疗窗。

2.3HIE后脑损伤的治疗策略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及早确诊HIE并给予及时的脑的营养及灌注,对脑损伤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干预。其中对脑损伤的干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亚低温疗法以及高压氧治疗。亚低温疗法可减少ATP的损失、降低氧及葡萄糖的代谢速率,可预防性地改善患者脑细胞能量的再次衰竭。目前用于新生儿HIE的最佳脑低温程度尚未统一,一般以34℃为常用温度。Zhou等[15]报道高压氧疗能减轻患儿脑组织病理性改变、改善神经系统预后、降低HIE死亡率,但多数研究资料的治疗质量欠佳,高压氧疗疗效尚需进行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证实。药物性探索主要有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氧自由基抑制剂和清除剂、钙通道阻断剂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这些药物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一定的保护神经及脑组织病变的效果,尚需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以明确其疗效及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郝珉,李好兰,宋文,等.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52-53.

[2]郑连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6):308-309.

[3]翁海关.维生素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4):34-35.

[4]王道斌.脑苷肌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59-60.

[5]苏贻文,王海英,陈为兵.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期脑电图检查的价值[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2):174-176.

[6]赵艳红,宋相冬,李宏图.3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学,2013,19(2):299-301.

[7]陈丽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与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52-453.

[8]孙春阳,陈汉威,刘德祥.MRI新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5):110-112.

[9]王雅澍,陈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表现及远期随访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2):225-227.

[10]高凤霄,贾林,李永才,等.弥散加权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6):651-652.

[11]黄雪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213-214.

[12]Doycheva D,Shih G,Chen H,et al.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in combination with stem cell factor confers greater neuroprotection after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in the neonatal rats than a solitary treatment[J].Transl Stroke Res,2013,4(2):171-178.

[13]Abend NS,Dlugos DJ,Clancy RR.A Review of Long-term EEG Monitoring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Congenital Heart Disease,ECMO,and Stroke[J].J Clin Neurophysiol,2013,30(2):134-142.

第7篇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9-0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儿科较为常见,好发于早产儿,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在生后6h内发病,可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病情呈渐进性加重,若未及时有效干预,可因窒息而死亡,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并行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是提高生存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键,本文就相关内容综述如下[1]。

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病发生机制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因孕母患有糖尿病、剖宫产或感染等原因导致于肺表面分布的活性物质生成不足,娩出胎儿时出现缺氧、窒息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了表面活性物质功能,进而造成患儿肺顺应性下降,肺泡广泛萎缩,出现严重的通气障碍,肺内动静脉分流,诱发酸中毒及严重低氧血症,肺损伤加重,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生成进一步减少。胎龄越小,越有较高的发病率[2]。患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极易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最终死亡。积极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行综合护理干预,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2 基础护理干预

需对患儿的意识状态、液体输入量、pao2变化、气道有无阻塞、末梢循环状况、皮肤色泽等情况行密切观察。若呼吸机高压持续报警,pao2呈下降表现,患儿情绪烦躁,则可能存在痰液堵塞、管道漏气、通气不足情况,需对原因积极查找,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3]。对患儿的末梢循环状况、呼吸、面色加强观察,记录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若气管导管内出现痰液,需行轻柔吸痰操作,负压设置在50-80mmhg,时间<10-15s,避免损伤气管。患儿肺萎陷程度较重者,需在吸痰操作后加压吸氧,使pao2迅速提高。加强体温监测,注意保暖,记录血气分析变化。若有酸中毒先兆,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确保水分、药物、营养物质、电解质的有效供给[4]。因患儿机体各器官尚未完善发育,需控制输液速度,适当补充营养,防止发生应激性溃疡。

3 气管插管前后护理

3.1气管插管护理:应用经口插管方法,需对插管妥善固定,避免脱管事件发生,对外管长度每小时行1次测量,对管道有无受压扭转、接头有无漏气松脱进行检查。调整蒸馏水在湿化器内的深度,控制在标准线刻度处,加温湿化,控制吸入气体温度在32-35度,对呼吸道黏膜起到保护作用,并使分泌物得以稀释,方便排出。吸痰操作后需正确固定导管,对肺部行听诊操作,观察是否为对称呼吸音,记录痰量、痰液性状、吸痰时间,必要时取痰标本送至实验室培养,以及时掌握病情[5]。

3.2拔管后护理:取地塞米松1mg/kg在拔管前30min静注,对生命体征行密切观察,若患儿血氧饱和度>90%,有良好自主呼吸,即可行拔管处理。将鼻咽、口、气管内的分泌物在拔管前充分吸出。拔管后采用头罩行吸氧操作,常规雾化吸入(氨溴索+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喉头水肿。拔管后需行超过24h的禁食,以防呕吐症状诱发窒息,给予营养液遵医嘱用药[6]。

4ps药物应用方法及护理进展

肺表面活性物质(ps)于肺胞气液界面分布,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可起到降低表面张力的效果,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以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或释放为根本原因,造成肺广泛性萎缩等导致呼吸困难。故针对病因采用外源性ps补充代替治疗,可起到良好效果。ps由专用溶解剂溶解后于辐射台上放置温化,合理选择给药,以气管插管内注射为常用给药途径,对患者生命体征加强监护,将呼吸道分泌物吸除,检查气管插管位置的准确性,用无菌注射器取出外源性ps,经气管导管送入气管内,注入后用复苏囊加压行1min的辅助通气,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在肺内。用药后做好吸氧,呼吸机参数依据病情调整,氧疗、保证营养供给予,重视早期干预等护理,以提高患儿生存质量[7]。

4.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治疗及护理进展: 临床治疗通常包括支持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抗炎治疗、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液体和血流动力学管理、抗凝治疗、抗氧化物应用、加速炎症消散等。随着科研的进一步深入,治疗方法将会进一步完善。多方研究表明,对患儿行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精神运动和智力发展水平,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在提高人口素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

5 医院感染控制

工作人员专用衣物每日均需更换,外科室工作人员需洗手、戴口罩,更换专用隔离衣帽后进入。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员需暂调离新生儿病区。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卫生清洁,听诊器等用具需专用,每日更换床单,及时清洗奶瓶并消毒[9-10]。复苏囊和呼吸机管道均专人专用,定期更换。用消毒液每日擦暖箱,避免残留分泌物、奶液、血液等异物,恒温箱每周更换1次,并彻底消毒,对医护人员带菌情况、空气质量、消毒灭菌质量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控制,以避免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确保患儿生存质量。

6 小结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效果不佳,有较高病死率,与低体重儿和早产均有一定相关性。多由妊娠合并症、出生时窒息、难产和剖宫产所致。故需加强围产期保健,行完善的产前健康宣教,严格掌握终止妊娠指征,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虽预后差,但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及合适治疗方法,可避免医院感染发生,是提高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江桥,邱燕玲,林伟玲,等.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调查及控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373-1375.

[2] 廖颖芳,林冰纯,熊小云,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医护对策和护理技巧[j].中国小我急救医学,2007,14(4):322-323.

[3] 黄少燕,陈海钿,陈佳佳,等.新生儿肺透膜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37-378.

[4] 卓志强,王瑞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0):55-56.

[5] 陈静,杨滢.珂立苏联合序贯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6b):62-64.

[6] 王春香.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106.

[7] 王秀芳.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观察及护理要点[j].华夏医学,2003,16(5):626.

[8] 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1033.

第8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的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0.5umol/L、早产儿大于256.5umo1/L或黄疸持续不退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严重后遗症或死亡。因此,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及护理是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综述如下:

1. 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

由于胎儿时期血氧分压低,红细胞量多,出生后新生儿血氧分压高,大量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寿命短,分解速度快,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中红细胞前体多,使胆红素生成增多;肝功能未完善,肝脏内Y、z含量少,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含量少、活性不足,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高;出生时肠腔内B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将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加之肠道内缺乏细菌,导致未结合胆红素产生和吸收增加;胎便中富含胆红素,如果排泄延迟,就会使重吸收增多。

2.护理

2.1 重视围产期护理 新生JLN红素代谢紊乱由多种因素所致,非感染因素占首位,其次为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中围产因素占有较高比例[2]。所以,做好产前检查很重要,尽量预防早产和难产,做好产程观察,提高接生技术,积极处理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防止或减轻胎儿及新生儿因缺氧使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活性降低,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对产程长、早破膜、羊水混浊、胎儿窘迫、产妇发热的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2 预防感染的护理 出生时及时吸净鼻咽部、口腔的分泌物和黏液,每次喂奶后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使其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以免引起新生儿窒息及吸人性肺炎。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预防臀部感染,根据气温变化增减包被,预防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脐部有创面,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脐炎,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并发症[3]。所以,应重视脐部护理,每天用75%酒精擦洗脐部2~3次,保持脐部干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应积极治疗。通过以上干预,减少或消除感染因素所致黄疸。

2.3 促进乳汁分泌,保证营养供给初乳可促进胎粪的排泄[4],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应早接触、早吮吸,24小时母婴同室。每天吮吸不少于12次,频繁有效的哺乳可通过吸吮一结肠反射间接增加肠蠕动[5],促进新生儿消化吸收和排泄。人乳的分泌是由多种内分泌参与的复杂过程[6],产妇的情绪、休息、营养都会影响泌乳。保持病房安静清洁,保证母亲的休息与营养,促进乳汁分泌,教会母亲哺乳的技巧。即使充分有效的母乳喂养,70%以上的产妇分娩后0—24小时母乳的分泌不足5ml,可见纯母乳喂养儿中,尤其在产后3天内新生儿的水分和乳汁供应都存在相对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摄入不足[7],热量摄入不足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8l。因此,母乳喂养后,新生儿仍哭闹、寻乳、吸吮时说明母乳量不足。母乳量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适当采用乳旁加奶增加新生儿的摄入量,可促进肠蠕动,使含有大量胆红素的胎粪排出加快,减轻黄疸[8]。

2.4 应用护理手段促进胎粪排泄。新生儿肠腔内胎便约含80—200mg胆红素,这个含量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5一10倍,如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索吸收增加,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9]。因此,早期应采取措施促进胎粪排出。

2.4.1 出生后的新生儿,经过一般处理后,温度计前端涂石腊油后插入2cm,3分钟后取出,既能准确测量新生儿体温,又能起到检查及刺激和直肠促进排便的作用。对出生后12小时仍未排大便的新生儿应用生理盐水2ml加开塞露2ml灌肠,管直径0.5cm,前端涂石蜡油,插入4~5cm,通过肛管的刺激和开塞露的作用,促进新生儿排便。

2.4.2 新生儿游泳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生儿保健运动,由于新生儿游泳时手脚都在活动,实际上也是一项全身运动。通过游泳运动,新生儿摄奶量就会增加,肠蠕动增加,加速胎便排出,胎粪转黄时间明显提前[10],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及核黄疸的发生危险性。新生儿游泳时注意保持室温28℃,水温36℃~37℃,检查游泳圈是否漏气,扣好保险扣,贴好防水护脐贴。游泳时间最好是喂奶后1小时、新生儿醒时进行,保证安全,一对一服务。游泳后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2.4.3 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食物的吸收能力,奶量摄入增加,刺激肠蠕动,增加日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从而降低胆红素的指数[11]。抚触室室温为28℃~30℃,播放优美音乐,抚触最好是两次喂奶之间、淋浴后及新生儿醒时进行,抚触方法参照强生婴儿抚触手册标准进行,每天两次,动作轻柔,注意安全。抚摸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反应,如哭闹、呕吐、肤色改变时暂停抚触,抚触后注意保暖。

2.5 口服西药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时常用一些口服西药来预防和治疗黄疸,如金双歧,思密达等,喂药前注意三查七对,口服金双歧时用30~40℃温开水溶解,水温过高会杀灭药中活菌,于吃奶后30分钟畏服,喂药时抱起新生儿,抬高头部,减少反流和误吸。

金双歧含有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口服后种植于新生儿肠道内,有利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可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随大便排出体外[12]。

2.6 中药治疗黄疸的护理 现代中医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显示较强的优势,部分患儿经早期干预治疗后不需住院,减轻了家庭负担。常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有口服退黄散。中药服用方法是中医学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影响疗效不可忽视的环节 [13]。口服退黄散时应重视中药服法,退黄散宜每日一剂,浓煎成40ml药液,分多次服用,宜喂奶前温服,6天为一疗程[14],服药后注意观察排便次数和颜色,大便次数多并出现水样便时,应减少剂茸或暂缓服用。

2.7 光疗的护理 蓝光治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 的方法 [15]。光照的原理是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由脂溶性变成水溶性,然后经肠道或尿道排出。光源有蓝光、白光、绿光,方法有单面光疗、双面光疗、毯式光纤黄疸治疗法,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索血症普遍采用蓝光疗法。光疗前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及心理护理。使家属真正理解光疗的目的、方法、效果,从而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16]。蓝光治疗室内配有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蓝光箱消毒后接上电源,调节箱温28℃,32℃。光疗前洗澡,清洁皮肤,勿扑粉或涂油,以免影响疗效。用黑棉布遮挡生殖器和眼睛,以免损伤生殖器和眼睛,用小纱布或棉质小手套包好小手,以免抓伤皮肤和抓脱输液针头或眼罩,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腹泻等常见副作用,每2小时测T、P、R一次,若体温38.5℃以上者,应暂停光疗[15]。勤洗尿布,做好臀部的护理,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干燥。由于不显性失水和腹泻,光疗时应在按需喂养的基础上两餐之间加喂水或静脉补液。喂奶后取右侧卧位,以减少溢乳、呛咳和窄息的发生[17]。新生儿在开始光疗时由于裸露在光疗箱内,缺乏安全感,往往哭闹不安,刚入箱时首先采用俯卧位,使新生儿腹部和四肢紧贴在温暖的有机玻璃上,如同母亲温暖的怀抱,使新生儿有安全感而减少哭闹,经一段时间适应后再改为仰卧位或侧卧位[15]。在蓝光治疗过程中,新生儿哭闹时施以抚触,既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又能满足患儿被爱的需要[18]。蓝光治疗结束后,双眼除去黑布后应消毒小纱布覆盖3-5min,帮助眼睛适应光线,用皮胆仪测量新生儿皮胆并做好记录,检查全身皮肤有无损伤,洗澡后注意保暖。

2.8 换血疗法的护理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症,换血可换出血中的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换血前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并签知情同意书,做好换血前各项检查,置于辐射台,给予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换血总量为150-180mL/Kg,换血全程为2-3小时[19]记录换血出入量,术后密切观察病儿神志,全身情况,皮肤颜色及生命体征,术后禁食4-6小时,情况良好者可喂温开水,如无呕吐等异常情况可进行喂养,术后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血,大小便颜色、腹部体征,注意黄疸程度及有无嗜睡,烦躁及抽搐等疸红素脑病的症状。

3. 小结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虽然很高,但大多数是可逆的,首先要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围产因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对所有的新新儿,不论是否出现黄疸,都应采取各种预防护理措施,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索的吸收;对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都应积极对症处理,促进胆红素尽快排泄;对早产儿、高危儿、黄疽出现早、发展快的新生儿高度重视,以避免核黄疸的发生。做好健康教育,使家属懂得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得到家属的配合,是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7-444.

[2]伍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8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4-95.

[3]熊燕,石胜,彭图元.新生儿脐炎及并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7-88.

[4] 黄善球.大黄液直肠给药佐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J].广西医学,2008,30(2):292-293.

[5]王惠良,邓海松,赵晓静,等.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1022-1023.

[6]李彩霞,王世爱.两种喂养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36-37.

[7]倪敏洁,徐小彬.探讨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J].上海护理,2006,5(1):10-12.

[8]汤文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8,30(1):117-118.

[9]解中芬,康朝风.新生儿黄疸的整体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66-2967.

[10]黄培红,陈桂花,梁惠贞,等.游泳对新生儿发育和黄疸影响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2):396-397.

[11]朱天娇,抚触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7):779.

[12],胡玉莲,王品品,张家洁,于凤琴,思密达和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4)828-829,

[13]张京,重视中药的服用方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5):508-509 .

[14]范翠,王瑞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的分析与观察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9,4(9),104-120.

[15]边文玲,薛情杰,牛慧君,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177-178,

[16]黄漫,曾国琼.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6A):23-24.

[17]王宇琼.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2):197-198.

第9篇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胃出血;临床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79-02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多发性感染疾病,常造成新生儿夭折。在我国每年约有600万初生婴儿感染这种疾病,死亡率高达16%[1]。而伴随胃出血的肺炎患儿死亡概率更高,因此对于这类患儿需要科学的临床诊断和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才能保证患儿生命安全[2]。本文对我院于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间收治并治愈的16例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共收治肺炎合并胃出血新生患儿16例,患者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但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少数患儿具有咳喘严重但无发热症状。经胸部x线检查结果确诊为肺炎。

1.2诊断方法

1.2.1实验检查实验检查患儿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三项内容。结果如下。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显示偏高(大于10.0×1O9/L)患儿8例,WBC异常9例,血小板减少1例。尿常规显示:共有2例结果显示异常,1例为潜血阳性,1例为尿蛋白。大便常规显示:只有1例患儿出现大便潜血。

1.2.2胸部x线检查经x线检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儿肺部肺门异常,肺门呈扇形向周围组织扩展,肺门阴影增多、增大。同时患儿肺纹理显示增粗、透亮度下降、模糊。统计显示有7例患儿呈小叶性兼浸润型变化,2例患儿肺部呈节段性实变型,1例呈叶型实变型。患儿多为双侧肺部共感染。

1.2.3胃出血检查患儿在入院3天左右开始出现腹部肿胀以及腹泻等症状,大便呈水样并伴随脓液,颜色为黑绿色。经化验结果显示每视野内可观察到10-14个脓细胞。用胃管抽取患儿胃液检查显示:患儿胃液颜色为咖啡色,每视野内含4-8个脓细胞以及2-5个红细胞。取患儿大便及其胃液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显示感染病菌均为铜绿假单胞菌。取两份血细菌进行重复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胃出血属于应激性胃出血而非病菌直接引起的感染性出血。因此,经临床综合诊断我院收治的1O例患儿均为感染性肺炎合并应激性胃出血。

1.3临床治疗

1.3.1临床监护临床经验显示新生儿肺炎患儿往往伴有低氧血症,为避免患儿因低氧产生功能损伤,需监测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根据

检测结果实时调节患儿给氧量,使其饱和度维持在85%-95%。同时还要求医护人员随时使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1.3.2雾化吸入治疗多数患儿患肺炎后常伴随有痰液多。由于痰液黏稠而导致不易排出体外。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法可以帮助患儿稀释黏稠痰液,同时服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及时治疗患儿肺部,促进肺部功能恢复。

1.3.3胃部止血新生儿肺炎引发的胃出血主要是由于功能性紊乱导致患儿胃黏液分泌紊乱而发生胃部应激性溃疡所致。当患儿出现出血时应对患儿禁止入食。为及时收缩血管止血,可用冰盐水缓慢抽洗患儿胃部,同时可注射小剂量的巴曲酶以加快血小板凝集以快速止血。洗胃过程中注意监护患儿生命体征,防止因冲洗带来的冷刺激影响患儿呼吸。抽洗后象患儿胃内注入5ml血小板胶溶液。出血停止后6h可给予患儿少量预冷的母乳。

1.3.4合理使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使用紊乱会带来病菌的耐药性,同时婴幼儿各项组织器官功能不全,药物在体内代的谢动力学特征不同于成人,因此需严格遵从医嘱使用抗生素。同时需要注意随时观察患儿的大小便情况,详细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反应以保证患儿早日康复。

2结果

16例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者经过及时的诊断和系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3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常见高发传染性疾病,并常伴有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胃出血。目前对于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病症观察、实验室常规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3-4]。实验室常规检查血常规通常表现正常,WBC和白细胞显示异常。尿常规显示和大便常规显示异常者较少。x线检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儿肺部肺门组织异常,同时患儿肺纹理显示增粗、透亮度下降、模糊。取患儿大便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均属于应激性胃出血而非感染性出血。感染病菌均为铜绿假单胞菌[5]。

经过临床氧气供给监护、雾化吸入祛痰、胃部抽吸用药止血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我院收治的16例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均已痊愈并出院。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诊断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病例并结合系统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治疗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该种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崔焱,丁玉凤,王建华.儿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8.

[2]王艳,丁传刚,何敏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治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2):3460-3462.

[3]曹宁,孙阳.新生儿肺炎的X线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79-8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