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8:44: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作用,促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扎实推进,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现制定2014年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办关于《2014年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要求,努力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靓丽、乡土文化繁荣、社会秩序和谐、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建设美好幸福新宣堡奠定良好基础。
二、考核对象
三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郭寨、宣堡、张河)及其余9个环境整治村。
三、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
严格按照市对镇新农村建设中各项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执行。
1、乡镇人民政府的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见附件1。
2、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见附件2。
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四位一体”长效管理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见附件3。
四、考核程序
1、自我考评。12月初,各被考核对象对照考核内容和标准,总结全年工作实绩,进行自我考评。
2、村级申报。各乡镇对全年工作实绩进行核实,并准备好上报资料。
3、镇级考核。年终由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职能科室参加,对相关考核对象进行综合考核。
五、考核奖励办法
(一)市考核奖励办法
1、市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考核。设综合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分别奖励人民币4万元、3万元、2万元。示范村实行动态管理,综合考核连续两年位于后三名的示范村将实行末位淘汰。
2、市对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乡镇集镇区、行政村(居)、乡镇(街道)域内路河大环境整治及长效管理考核。考核依据泰政办发[2009]118号《关于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实施意见》要求实行专项考核,方法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不定期暗访为主的办法进行。市委、市政府对农村环境整治及“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得分折算成对乡镇人民政府综合考核相关内容的得分。在每一次督查考核中,考核得分低于75分的乡镇、低于38分(满分50分)的抽查村扣除当月的市奖补资金。
3、市对镇人民政府的考核。主要考核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考核、农村环境整治及“四位一体”长效管理考核和村综合服务中心达标建设考核。考核得分结算成2014年对乡镇目标管理考核中新农村建设考核得分。对考核得分前9名的乡镇,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分别奖励1万元、8000元、6000元。
4、对市级机关挂钩联系部门考核。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分别奖励人民币1万元、8000元、6000元。
(二)镇考核奖励办法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第3期
xx县xx镇党政办公室200*年4月15日
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段时间以来我镇采取以点促面带动整体的方法精心打造xx村陶家示范点,全面宣传介绍xx村狠抓新农村建设的做法、经验,从而为整体推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一剂催化剂。现xx村已成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学习示范样板,宣传窗口。
立足“三高”树典范
认识高。作为原来全市示范村陶家自然村所在的xx行政村,在镇党政班子的有力指导下,村党总支一班人能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此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注重把整洁村容村貌,改善居民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确定了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村庄美化、庭院绿化、厕圈卫生、垃圾无害、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娱乐场所健全等发展蓝图,为下一步根治农村脏乱差状况、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指明了方向。起点高。自镇里3月17日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布置会以来,本着xx村作为xx镇的开发区,打造全市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高度,针对本村部分村庄道路差、排水设施薄弱的症结,在驻点领导的带领下跑现场、勘地形、查民情后,综合统筹,细致谋划,着力高标准地硬化了后王、贾家等4个自然村的水泥马路2380米,扩建曹家等地域的下水道、涵道10余条,整治镇中心公路沿线2000多米路边住户卫生和风景线,清除污泥垃圾1000立方米,并正在积极协调组建新农村合作卫生所、完善沿途路灯设施等建设,真正努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美化了投资环境。姿态高。由于公路沿线整治力度大,需拆除的附建物及违章建筑多等,涉及到部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较突出,但村中老干部、党员都能积极响应政策,自发组织“共建和谐新家园”创建活动,在镇、村领导的号召下,一是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植树护林共种植树苗1800余株,美化家园;二是自觉接受改水、改厕、改路,群策群力共改造门前塘3口,接通自来水246户,调整建房用地3幢,调整农户菜园地60户,构建了优美的生活环境;三是理解建设需要,顺利拆除民房一幢150平方米,拆除专业户标准猪栏2栋500平方米,拆除不规范附属房2600平方米构建了平安乡村、和谐乡村。真正体现出高昂的姿态、良好的心态、发展的动态,为全镇树立良好的典范,发挥了标兵带头作用。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牵牢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离开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牵紧、牵牢农村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路走好。
(一)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当前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决定了农民家庭单干这一模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极为低弱。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农产品统一大市场的矛盾逐步显现,新时期农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于是农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早在几年前就已出现,但其发展壮大状况令人堪忧,有的名存实亡,有的甚至是昙花一现。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这一发展农村经济有益形式的作用呢?本人认为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育和发展它:其一,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较早,但发展步伐不快,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合作社还为数不多,发挥的作用也不十分明显。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政府部门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引导过程中要根据农产品分布的区域性来发展,注重“一乡(镇)一品”乃至“一村一品”,如积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其二,着力在规范运作上下功夫。
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在体制和机制上的缺陷,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在一些合作社或多或少存在着,且大多是松散型的组织机构。要引导其从松散型组织向以资金为纽带的紧密型组织发展,另外要从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使其逐步步入规范化轨道。县级可建立专业协会对其进行指导和提供信息等方面服务。其三,大力培养其独立的竞争意识。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近年的新生事物,政府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本无可厚非,但却容易滋生一些合作社“等、靠、要”的不良思想,这是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的最要不得的致命弱点。政府要改变长期以来拨款的简单扶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有利于激活合作社积极性和活力的扶持方式。着力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独立、自主、自强地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真正成为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二)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第一,大力推进农民文化、技能素质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民素质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技能水平。可以尝试建立村级农民培训中心,为有关部门实现服务职能下移到村,创设一个良好的载体与平台,建立各职能单位定期到村级农民培训中心开展培训服务的制度,真正把培训班办到农民的家门口。第二,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型农民”的襁褓作用。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去,锤炼经营的本领。
(三)大力实施“强镇兴农”战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努力加强中心镇建设,把中心镇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抓手抓紧、抓好,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中心镇更大的倾斜。要通过放权让利、放水养鱼的方法,做强中心镇这一“龙头”,放大集聚、辐射的效应,以此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规划为龙头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钱袋子”渐鼓的农民最热衷的事情可说就是建房,但是由于缺乏长远规划的指导,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农民一次又一次的易址建房,但新房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许多不足10龄就被淘汰,面临重新拆建的问题,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许多农民只建新不拆旧,结果造成一些“空心村”、“破房依着新房,新房乱成一团”、“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造成以上事实的根源是:其一,农民对农村发展走势缺乏清醒的认识;其二,村庄规划起步较晚。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县而言,首要的就是解决村庄规划问题,即必须以规划为龙头。
(一)规划要以政府为主导。村庄规划是一项长远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农民个体所能承担的重任,基于我县目前农村发展的实际,亦非普遍村集体所能承受之重,是目前非政府莫属的公共服务重要内容之一。规划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农民参与”的原则,在全社会形成“建设新农村规划须先行”的浓厚氛围,坚持用“科学规划”理念武装农民头脑。
(二)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各村发展步伐不一,地域特点和经济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规划不能搞一刀切,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从各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规划工作。坚持有选择、分类型、分层面扎实推进规划工作,忌搞“村村一张脸”,努力形成“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新农村。
(三)规划要与宅基地整理相结合。我县农村住宅普遍占地在200平方米以上,多数甚至达数百平方米之多,且多数是土木结构,可以说普遍呈现出“面积不小,质量不高”的局面。一方面,许多农民建造新房的要求极为迫切;另一方面,在“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下,农村住宅建设审批制度又极为严格。改善农民住房条件与保护土地两者矛盾日益显现,宅基地整理工程可说是调和这对矛盾的一大法宝。通过宅基地整理,引导村庄集并,人口聚集,退出原先占有的耕地或老宅多占的土地,提高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达到“退宅还耕”、“盘活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
“垃圾成堆堆,污水随地流,灰尘满天飞,苍蝇排长队,蚊子开大会”这是对许多农村恶劣环境的形象描述,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要求相去甚远,造成农村生活人居环境恶劣,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第一,缺少硬件设施;第二,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如何缔造优美整洁的高质量的农村人居环境,急待“对症下药”。
一、旺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探索
旺山村隶属于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位于苏州市西南,紧邻苏州绕城高速及吴中大道,总面积6.1平方公里(约合9000多亩)其中山林面积5000余亩。全村现有村民540户,常住人口2240人,农村劳动力1680人。
近年来,旺山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中心任务,酝酿新思路,实施新举措,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村级经济显著增强,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初步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2009年旺山村集体可支配收入1408万元;农民纯收入17800元。近年来,旺山村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园林式居住区”、“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规划先行,着力改善村庄环境
旺山村坚持规划先行,用城乡一体化的理念统领全村发展规划,优化各种村级资源的配置,稳步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柏油路网体系,引入公交线路方便村民出行;建设生态型停车场、公共厕所、安装景观路灯;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房屋外立面改造,美化村落环境,绿化覆盖面积达85%;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贯通整村污水管网,实现区域零排放,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二)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优化产业布局
依托吴中经济开发区这个载体平台,投资兴建工业小区,拥有标准厂房85000平方米,商用房和集宿楼8000平方米,村集体总资产达到1.2亿元。同时深入推进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开发,在原有无公害茶园800亩的基础上,规划1800亩的林地,分步实施丘陵农业项目开发,并结合生物防火隔离带选种优质茶叶及新型果品,既起到防火、生态作用,又带来了经济效益。
(三)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特色景区
旺山在遵循规划的前提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注重突出农业文化特色,融参与性、亲和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现已形成景点:九龙潭景点、宝华寺景点、阿达岭景点、南山景点、环秀晓筑景点、钱家坞景点、耕岛景点、七子山景点。2006年旺山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解决当地村民就业500余人,景区总收入超过5000万元。
(四)完善保障机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旺山村民都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大病风险保险覆盖率达到100%。村集体每年拿出60万元资金用于老人补助、困难户补助及学生班车接送等村公共福利事业。同时建立吴中区越溪旺山物业股份合作社,全村540户农民全部参股。总股本金800万元,其中村集体出资200万元,村民出资600万元,村民收益率10%以上。并于2007年12月份成立吴中区越溪旺山资产股份合作社,量化村级集体资产1200万元,村民人均分红600元。两大股份合作社使农户户均净增3000多元。
二、旺山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旺山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村级集体资产的规模不够壮大,虽然旺山村组建了多个股份合作社,但是规模和资金一直处于小量积增的程度,无法形成规模,从而制约了农民获得的收益,仅靠每年的分红和自主经营,仍然与市民的收入存在较大距离。二是旺山依托乡村旅游建立起来的这项新型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旺山乡村旅游建设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由于旺山村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一些配套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旺山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再次,市场意识有待增强。旺山旅游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渐成气候,但是,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与集体促销的积极性,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市场占有率较低。最后,策划、管理人才匮乏。把握乡村旅游规划策划、设计包装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严重匮乏,造成旺山乡村旅游区(点)规划布局不够科学。有些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服务不规范,小农思想较重,缺乏全局和长远观念,有时甚至出现拉客宰客等现象。
三、旺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探索途径
目前,乡村旅游在很多欧美国家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旅游产品,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意义巨大。作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新领域,乡村旅游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因而首先在政治层面得到有力扶持。促进旺山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要在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设置乡村旅游发展补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注重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扶持与发挥农民作用关系,发挥好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只有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将乡村旅游充分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土地置换 新农村建设 突破
当前的农村宅基地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农村土地大量浪费,许多耕地也被侵犯与毁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阻碍。因此,探究土地置换对新农村建设的阻碍症结,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土地置换不到位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影响
土地置换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普及范围。如今的农民小聚居状态是农村显著的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小聚居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在部分相对落后地区,农民依旧沿袭原始的小聚居居住方式。另外,我国的“空心村”现象严重,许多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另选新址建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村庄建设向扩展。因此,土地使用分散使新农村建设的人口和空间范围大打折扣。
土地置换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当前,在土地置换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建设不能有效建立。村庄规模偏小、布局分散,住宅用地超标以及布局零乱致使村庄建设用地利用率过低。在很多农村里,农民居住环境良莠不齐,公共服务设施非常匮乏,影响到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土地置换才能打开一个出口
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农村的宅基地存在着许多尖锐问题。过多地建造宅基地,不仅是对土地的极大浪费,同时,过多地侵占地皮,也是对耕地的一种毁灭性打击。不仅如此,在许多农村,有的农民甚至有多块宅基地。这些地皮荒废在那里,不种粮食,也不住人,本身就是对农村土地资源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把宅基地整合管理、把村庄聚集在一起、添加购置基础设备以及公共服务设备建设,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土地的集约化使用。
1.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有效地恢复和保护耕地。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最为宝贵,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置换使农地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目的。
2.推进中心村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人地供需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心村建设是我国势在必行的农村改革之路。积极发展和建设中心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帮助乡镇摆脱困境。土地置换使得土地可以规模化经营,一方面,乡镇可以将土地承包给农业大户来发展本土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可以将土地用于城镇化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来发展当地的商品经济,从而使乡镇踏上致富的道路。
4.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使农村家庭的物质生活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而且使农民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巨大冲击。农村家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在不断调整,正逐步从封闭稳定型向开放变动性转变。
5.对于当前的农村,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促进它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是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益探索。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能否创新、乡村组织结构能否优化,直接关系到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等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稳固。只有努力改变千百年来农村人民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才能变得有迹可循。只有改变了农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生产方式才会得到极大程度地变革。
三、对土地置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及措施建议
土地置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目前,土地置换方式在我国乡村建设规划中还没有被普遍采用,应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乡村建设规划中的土地置换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农村建设精神和村庄规划
要制定规划,明确镇、村的区位、规模,确定撤并及保留的村庄,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科学配置规划区内各类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整体特色风貌设计,促进村庄规划与产业、土地、农业、水利及电力等规划衔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其次,要向农民大力宣传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精神,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信息与目标,七成的村民“有一点点了解”和“并不了解”。有将近六成的村民则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政府的事情,只有政府才能做成那件事情。所以,他们都普遍地存在“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事实上,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高瞻远瞩,同时,也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支持与帮助。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利益调整多、任务艰巨的工程,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额要求,统筹规划,精心部署,积极推进。各级要成立相应组织,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资源投入多、涉及面广、造势大,并且颇具国家战略性系统的惠民工程。它主要针对的是交通偏僻、信息封闭的农村地区。针对对象是那些文化程度低、社会资源持有较少、参加政治能力较差、在社会中比较弱势的农民群体。由于针对的目标不同,所以,对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显然有别与其他系列工作。为此,无论是在制度上、领导上,还是纪律监督等方面,都需要有着更多的强化与改良。对于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的思想与领导就像是标杆一样,引导人们倡行并且遵循与它。想要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在队伍中精益求精,寻找出政治觉悟较高、作风正派,热爱农民事业的优秀骨干。同时,在工作行为上,也需要严格遵守纪律,不浮于事,一丝不苟地面对村民的监督,并且积极地做好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如火如荼地开展下去。
(三)资金的富足,也是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一大前提
对于农民的利益,应该给予最大程度的保障。积极地加大涉农资金的整治,以“渠道不变,统筹安排”为指导原则。井然有序地开展危房的修葺与改变。对于农村的环境方面,也努力做好连片的整治与管理。积极地推行农村面貌的整治以及周边环境的清理工程等。在新农村建设开展的过程中,也要充足地引导并且使用村民的力量。鼓励民间资产投入建设,鼓励他们进行自行筹备,同时,也鼓励他们投身与危房改革,还有村庄周边环境的整治。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快速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只有把各个方面的财力都集聚到位,促成强有力的力量,那么,必然就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源走向农村,同时,也会把许多公共设施引入农村建设,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也将随之走入农村。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文明发展也必然会更多地影响到农村。
将财政支出构架进行积极地调解,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进行不断地加大、集聚更多的项目与资金,把它们投入到人畜安全用水、水坝优化、铺建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卫生、农村网络,农村生态能源建造以及农村通信等相关设备的建立。因为它们,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丰富,引导农村从纵深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加丰富的能量,来引导它的更好发展。
(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手段,跳出就农业发展农、就农村致富农民的思维定势,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以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农村产业的有序快速转移。要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要着眼于壮大办事处和村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付文军. 乡村建设规划与土地置换[J]. 今日国土,2011(07)。[2]石建民. 土地置换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J]. 知识经济,2009(12).
关键词:武术 新农村 建设 价值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中华民族骨气、精神的象征,是具有代表中国符号作用的传统文化精华,在国内外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积极学习推广的国粹。武术在农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和广泛的参与性,这就需要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良机,深刻理解全会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武术的作用,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一、武术的价值
武术,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特色,是两千多年来在中国的土地上56个民族集体创造、融会后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自然属性。“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我国的各个武术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浓厚,简便易行,颇具民族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1.健身价值
健身是人类从事任何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武术项目就是人们从生产劳动中衍生出来的健身意识自觉的产物。虽然有些项目并不一定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但或多或少地具有健身价值。此外,还有一些从作战技能和宗教仪式中演化而来的武术项目也具有健身价值。
可以预见,在当前人类“现代文明病”频发、身体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的大背景下,追求身体素质的改善和体质完善将成为现时代人们的主动选择。因而,具有独特健身功能的武术将在满足人类健身需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蕴含的健身价值也将得到更加深广的开发。
2.观赏价值
有人类学家曾指出:在早期人类上升的过程中,最大的快乐是从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尤其是狩猎等技术的满足中获得。这充分说明了从身体活动中寻求娱乐是人类一种根本的心理欲求。
武术的娱乐价值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在逻辑上具有从必要的劳动和生活中摆脱出来,追求健身价值的取向,随着人们娱乐欲望的不断增强,娱乐性终于发展成为武术最鲜明的个体价值之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更使得武术锻炼成为人们缓解紧张生活的一种追求。人们不仅直接参与娱乐性强的体育活动,而且从观看运动竞赛和表演中获得身心愉悦。许多在少数民族中流传的武术项目就因为强烈的娱乐性而得到广泛的传播,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众多武术项目就体现出这个鲜明特点,自娱性越强的武术流派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3.竞技价值
竞争是武术的灵魂,超越自我和对手是武术运动的精神和本质内涵。作为具有鲜明的身体活动特性的人体文化,武术往往是在相互争斗和较量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参与武术活动的人们也通常通过与他人的竞争和较量来检验自身的水平。在武术活动中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如力量、耐力、平衡、柔韧、灵敏等各项素质中,几乎都存在着竞技,武术离开了竞技便失去其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发展生产”与“生活宽裕”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两个主轴。同样,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也不能脱离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华武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强健体魄、娱乐身心、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因此,只有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才能充分发挥武术的功能,更加直接、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才能在提高广大农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的同时,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繁荣。
三、武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村庄改造,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表现出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政治建设地位、经济建设地位、文化建设地位、社会建设地位。
源于我国的武术项目,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传统意识和思维的宝贵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武术作为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精神活动和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它对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都有深刻的影响。武术中的爱国主义、天人合一、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以及以人为本的体育思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及物质基础。所以,我们全社会应充分重视武术项目的开展,大力发扬中华武术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香港体育学院 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179-181。
[2]周伟良 中华武术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1-49。
[3]王丽丽 梁建平 等 武术在农村的社会意义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58-59。
关键词:农村经济 产业化 资本形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就是在现有改革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大改革从深层意义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及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问题,在新的战略起点上求得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三农” 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途径是农业经济加快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资本形成是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前提
我国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对土地资源的绝对依赖性;自然禀赋资源开发利用的初级性;产业体系的幼稚性;农业产业的低级性和农村总体的落后性。在这样一种发展环境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面临许多困难。依据发展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农业经济要得到新的发展,首先必须保证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资源量的增长,同时还要保证要素资源的高效率配置。既包括自然资源、资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等直接要素,也包括制度、技术等间接要素。根据我国的现实条件,农业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前提,首先要以持续性的资本投入为基础,通过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良性连接,促进相关要素的效率提高,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发展中国家要改变其落后的现状,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根本出路在于解决资本的短缺,提高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
其实,资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最为稀缺的要素,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各个产业之间也有同样的需求,尤其是在薄弱产业部门的发展中这种要素的稀缺性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以充足地资本形成和投入做为先决条件。
所以,要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首要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在相应的资本条件下启动新农村建设,通过产业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内的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本的形成机制。而不是简单地设计和描绘未来发展的远景式规划。如此,目前新农村建设启动的关键是如何创造出资本持续性形成的条件,使资本的长效供给机制成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有效、最持久的动力,发挥资本对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资本形成滞后的制度化分析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历程分析,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直接因素是资本形成的欠缺。引发资本形成障碍的核心因素是以政策对工商业的过度倾斜为核心的制度化安排的非效益性结果。政策的非效益性与非均衡性安排主要取决于制度的价值趋向。制度的趋向性会决定诸多资源的社会化配置格局,从产业外部影响和决定资源的配置领域、产业方向和经济价值。而作为产业发展最重要资源之一的资本的生成条件与制度化安排是密切相关的,制度的价值趋向向工商业的倾斜,从环境的角度直接影响了农业资本的形成基础,加剧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资本生成的困难。另外,政策性倾斜所产生的政策效益的非均衡性又直接或者间接地使资本在利益机制驱动下,更多地流入高回报的非农业领域。而这种趋利性的形成无疑与制度、政策的价值趋向、社会环境、投资环境、经济效益、利益创造等诸多环节相联系。
所以,影响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并不是单一政策或制度要素的制约,而是与制度相联系的一系列相关要素综合交错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总体上表现为对农业经济的制度化制约、体制性制约、观念性制约和市场机制制约。制度化非效益的结果必然导致产业发展的相对停滞或发展缓慢,发展的缓慢性又直接影响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的相对缓慢,资本形成的缺陷又制约农业经济产业的发展。由此,必然形成产业发展与资本的恶性循环。结果就是:在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诸多因素中,资本进入条件的恶化与资本形成基础的丧失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资本进入的困难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产业化的进展,制约了规模化的形成;反过来农业经济的整体落后性发展又直接导致了资本形成基础的进一步丧失,使产业滞后与资本形成的困难相互“促进”直至成为“三农”问题的经济原因。
因此,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资本形成基础条件的逐步丧失必然成为绝对的制约性因素。如何通过制度化创新、法制化规范、政策化促进、人本化的思维等方面的变革,形成新的资本形成机制与资本进入的融资环境,是目前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资本形成途径
(一)强化资本价值意识,构建资本形成的基础条件
根据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形成原理,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通过资本积累,来创造持续性的资本形成机制的基础。但是我国农业长期的滞后性增长,已经使得农业产业化自身资本形成的条件十分地脆弱,单纯地依靠资本的积累完成资本的形成不但要付出时间的代价,还将承担机遇损失的成本。所以,在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增强资本形成的价值意识,充分认识资本的获取与资本的增值,是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二)拓展资本形成渠道,开发人力资本
新条件下的农业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产业化过程,既是一个逐步渐进的阶段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快速变革的转化过程。在新的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农业经济增长要获得充足的资本,农业依靠自身资本的积累显然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引进外部资金是其产业化过程中加快资本进入、改善资本条件的重要途径。但是,依靠外来资本的流入来形成产业发展的资本基础也面临巨大的困难。原因在于: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利益机制驱动,资本流动的成本是加大的,资本的流动更加追求价值的增值与流动的效益。
(三)加快产业结构转化,提高资本形成能力
资本形成是产业经营活动循环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农业经济增长的起点。农业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现实选择,应该是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入手,创建与大规模资本形成相适应的新型的经营和组织模式,变革现存的家庭经济经营方式,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产业核心优势,形成经济增长极,在经济增长的基点上提高资本形成的能力。这是加快农业经济资本形成的最佳切入点。雄厚的资本及良好的资本形成机制,是形成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必须在农业生产的土地使用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经营制度等方面进行超前性创新。只有如此,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经营发展才有可能,农业经济增长的资本形成空间才可扩大。
(四)发挥政策效益,实现政府战略目标
一要通过政府的引导与调节,发挥经济调控作用,杜绝资金的分散性使用,确保资金的规模化效益;二要改变政府部门的多头出资与分散管理的资金进入渠道,统一协调,保证资金使用的目标确定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偏离目标的风险性;三要强化法规建设,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方针得到落实,从政策角度提供资本形成的制度化保证。
综上所述,融资条件与资本形成决定发展的潜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的首要条件就是资本形成问题。资本的持续性生成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经济体系的基础。农业经济最大、最丰富的资源是土地,这种资源优势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是绝对优势的资源,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理应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要充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除了要有政策的支持、制度的创新、必要的技术创新外,还必须要有持续性的资本投入与之相配。因此,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外来、内生资本进入农业产业领域,走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亦必然是现实的选择。
参考文献
一、“十五”农村改革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十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起步的五年,是农业农村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增强
“十五”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生产经历了连续下滑和恢复性增长的变化。为发展粮食生产,中央出台了“两补贴、三减免、四保障”等扶持政策,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粮食增产,增产总量超过1000亿斤,粮食亩产连续两年超过600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十五”期间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05年与2000年比, 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粮食增加4公斤,蔬菜增加96公斤,肉类增加9.4公斤,奶类增加14.5公斤,水产品增加5.1公斤。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更加丰盛了。
2. 农业生产布局在结构调整中进一步优化
战略性结构调整是“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我国农业已表现出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的明显趋向。农业生产的集中度明显提高。从2002年开始,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对13个优势农产品进行了区域布局,启动了4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目前,水稻优势产区产量占到全国的75%,小麦优势产区产量占全国的63%,棉花优势产区产量占全国的67%。农产品品种结构得到优化。2005年优质稻占稻谷面积的64%,优质专用小麦占48%,优质专用玉米占37%。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国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1.4万个,带动农户8458万户,户均增收1202元。
3.农村改革在突破二元结构束缚中取得重大进展
“十五”是农村改革的攻坚阶段。农村改革主要是围绕建立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来展开,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税费改革步伐不断加快,2600年来农民种地交纳农业税的历史已经宣告终结。随着主产区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我国形成了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农村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占据主导的基本格局。
4. 农民收入在爬坡中实现较快增长
农民增收困难,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十五”时期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3%,比“九五”提高了0.6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十五”时期农民收入还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增收格局,突出的有三大亮点:一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加快。2004年13个粮食主产省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二是农民务工收入稳定增加。200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175元,首次突破千元,增长17.6%,对增收的贡献率为55.5%。三是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已达35%,2005年农民从畜牧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比2001年增长了34%。
5.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在统筹城乡中得到发展
“十五”期间,国家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投资修建农村公路,全面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支持力度,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国家投资35亿元用于农村沼气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1700万户,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生活条件。
6. 农业对外开放在挑战与竞争中取得新成绩
农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增长。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558.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07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日本的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向外输出了杂交水稻栽培、沼气、水产养殖、农机具等实用农业技术和装备。一些企业赴境外投资或合作办厂,迈出了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和市场的重要一步。
“十五”农村改革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只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十一五”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对全局关系重大,对农村影响深远。
第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如果农村的落后面貌不能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突显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有城市的和谐,更要有农村的和谐。我国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出路也在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一方面有利于刺激和扩大中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农村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创造需求,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从农业和农村发展看,建设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与农村要素外流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如何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中加强国内产业的保护也值得关注。
第三,从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规划》明确的重要任务,又是《规划》实现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降低。目前,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已降到12.4%,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农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没有减弱。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生态和社会功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只有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才能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的各项任务打好基础。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的未来五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的各项任务。要使农业和农村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新农村建设14项重点工程。
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加大农业改造和农村建设的力度,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和普遍的趋向。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上,既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难。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需要经过几十年、有些地方甚至需要上百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
三、做好“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十一五”时期,要围绕发展农村生产力,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要围绕10000亿斤的目标,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努力构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长效机制。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力争到2007年建设5000万亩标准粮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亿公斤;2008―2010年再新建设标准粮田1亿亩,粮食生产能力再增加100亿公斤左右。要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搞好储备粮的吞吐调节和粮食进出口调节,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2. 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十一五”期间,要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为带动,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全程监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监控检测。要充分利用现代流通手段,建设大市场,联结大网络,搞活大流通。重点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全国农产品流通网络。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引导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积聚,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3. 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大能力。要积极培育主导品种。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启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争取到2010年对10亿亩农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以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推广一批应用节约型技术。
4.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十一五”期间,重点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建设。目前,农业部依据《农业法》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规定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展、规范运行将起到引导作用。农业行业协会是架设在农民与市场之间的重要桥梁。今后要一方面抓发展,一方面抓改革,通过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健全功能,使协会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
5.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十一五”期间,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力争五年内对一亿农民进行各种类型的系统培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对农村青年开展示范性培训。以绿色证书工程为载体,对生产骨干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系统培训。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职业院校,争取用十年的时间为农村培养100万具有中专学历的种养能手和经营能人。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健全培训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 稳定、完善和强化惠农政策,努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对策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明显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抓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产品。如村村建立起农家书屋,部分村居建立健身文化广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与县城居民的距离。
2抓宣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让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原因。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明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拆屋盖楼,也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政策措施的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而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同时也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进步。
3抓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政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证。各部门要以改革的精神,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壁垒,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来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当前要突出抓好县城、区域中心镇和中心社区的规划,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体现风貌。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管理,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1]。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落实细则,并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抓关键,突破资金瓶颈
一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更多资金的支持。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壮大农业发展资金、工业强县资金规模,加大对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业;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民。三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2]。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办法,激励和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建设家园,使之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四是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投入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鼓励发展形式多样、产权多元化的农贷担保机构。积极引导支持农业银行、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三农”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五是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在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导向作用的基础上,着力营造由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为重点的“洼地”效应,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建立起“政府引导、群众决策、项目补助、民资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抓产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空间规划和要素整合,调整优化城乡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布局。工业按照集聚发展的原则,通过各类园区建设,引导主城区产业向城郊有序转移,形成城郊特色主导产业,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农业要因地制宜,按照“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原则向交通便捷的交通干线集中。服务业按照全面搞活农产物资,促进消费品流通的原则,自上而下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生活型服务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带动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尤其是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依托本地特色,努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带[3]。三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坚持“ 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挥龙头企业、经营实体、社区组织、农民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发展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经营,通过合作社带动产业膨胀。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定期召开社员大会,适当从销售环节提取管理费,通过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民主管理等层面成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或协会,打造产业链、文化链和民主管理链,通过合作社丰富村级管理资源,加快村级管理民主化进程。
6抓改革,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
借鉴先进地市的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农民“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保障”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把农民从农村和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搭建农民变市民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和破解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有效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创造条件[4]。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闲置土地、闲置宅基地和撂荒地普查,搞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产业聚集、集约经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空间,为城乡各种资源的合理自由流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7抓队伍,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战略任务,需要一批有活力、有朝气、有思想的农村干部来完成,特别是要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他们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和带动群众,还要强化农村“两委”班子,彻底从根本上解决有人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问题。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中选拔干部,把那些真正有文化、有胆识、思路新、点子灵、有群众威信、有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又具有改革和拼搏创新精神的能人推选为村支部,让他们带领广大农民完成城乡一体化这项新的历史变革任务。
8参考文献
[1] 罗曼.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2):219.
[2] 申文清.正确处理六个关系促进新农村科学建设[j].河南农业,201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