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华文化根本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2 09:24: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华文化根本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华文化根本特征

第1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承;特征;小议

我国一直承载着礼仪之邦的称号,这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名誉,不仅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证明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优良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大的家庭,在这个大家庭当中所承载的文化包罗万象,正是这些丰富而独特的特性让中华文化变得更加灿烂,然而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被永久的传承下去,这不仅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延续,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底蕴,中华文化是伟大的更是是绚丽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属于我们华夏人的文化,并珍惜身边的文化,只有将它完整的保护和传承下去,才不会在未来的发展和生活中失去华夏人的本色。

一、中华文化传承的地域性

作为一个文明大国来讲,中华文化在世界当中的声誉是举世闻名的,我国广大的地域孕育了我们华夏子孙,然而不同的地域所传承的文化是各不相同的,正是因为这个地域性的差别给我们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彩的颜色。不同的地域差别和环境导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五十六个民族就有着五十六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地域性更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的最根本特征

(一)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一方环境文化的传承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来讲,指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承,更包含了大自然留给我们最为真实的环境传承。我们每个人虽然都生活在同一片大地上,但是大自然的神奇并不是任何言语能够表达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环境,就说说我国的南北地域差异,南方虽不能总体概括为四季如春,但是从自然的气候变化中,很明显的会与北方的截然不同,南方的气候温暖造就了种种奇特的景观,而北方又有着属于北方的环境特点,冬季虽寒冷,但却有着南方所没有的烂漫雪季。

(二)地域的差异影响着语言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化的灿烂是众所周知的,在我国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中,所传播的语言更是独具地方特色,语言文化的不同就是受到地域的差异而受到的影响。我国的语言种类更是达到了八十几种之多,语言的传播承载的是我国古老文明的结晶和智慧,人们通过语言的文化,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更加构建了这个统一的大家庭。

(三)地域的差异影响着饮食文化的传承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的口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是造就了我国菜系的重要因素。受到地域性的制约,不同的农作物或植物种类让人们的饮食变得五花八门,虽然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随随便便的就买到当地所没有的产物,但是就拿一个简单的蔬菜来讲,不同地域的人就会做出几十种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地域所带来的饮食文化传承。

(四)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生活习性文化的传承

以南北的地域差异为例,地域的差异性造就了南北方人们的不同习性,从性格及特征的角度来讲,北方人的身材相对南方人比较魁梧,性格大多心直口快、豪爽而率真,南方人的身材比较瘦小,而心思细腻语言委婉,地域的不同让南方人的习性变得非常细腻而精致,而北方人却是简朴而粗犷,这种文化的传承正是人们不同生活习性的证明。

二、中华文化传承的时代性

如果说地域是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时代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有力鉴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都具备着一定的时代色彩,任何一种有价值而具有深渊影响的文化,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传承下来的。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开端,甲骨文与明确的时间记录法是我国古老文化能够得以传承的重要前提;春秋常国时期,孔子与老子的思想与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秦汉时期的统一王朝,见证了制度的统一,更加造就了气势雄伟的长城建筑,为我们中华文化增添了风采;隋唐时期的鼎盛与辉煌更是我们古代文化的华丽彰显。时代的不同所造就的中华文化更是丰富而辉煌的,正是时代的传承让我们中国的文化得到了延续。

三、中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来讲,都需要依托于社会的发展而存在,文化的传承也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特点,就比如现代的社会而言,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这从时展的角度来看固然是好的,但是对于中华文化传承来讲,也都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的社会在吸取国外思想的同时,人们的意识与行为也在改变,很多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得到了交融,以陕西的刺绣文化为例,传统的刺绣起源于古老社会中农民家庭的,反映出的是浓浓的乡俗寄托和灿烂的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的演变成了现代的艺术,不仅仅是农村家庭中精神上的祝福与寄托,更成为了当前社会中的流行因素,人们将刺绣慢慢的融入了现代的色彩,在中华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又得到了转变和升华,这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特征。

结束语:

中华文化是绚烂多姿的,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更是人类文明的的伟大成果。中华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的,由古至今,我国都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文明大国,虽然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风霜中经历过风吹雨打,但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却从未中断,这也就让现代社会中的我们鉴证了祖先留给我们灿烂的文明。中华文化的传承所具备的特征更是丰富而含有特色,从文化传承的地域性到文化传承的时代性,以及文化传承的社会性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足以证明中华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J].长江论坛,2013,(2):91-95.

第2篇

论文摘要: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弘扬中华文化,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把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作为当代中华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对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Keywords:mothertongue;Chineseculture;musiceducation

Abstract:Facingthewholeinternationalenvironment,weinheritanddevelopChinatraditionalculture.Weunderstandthemeaningandtheviewpointof"musiceducationbasedonnativeChineselanguage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edevelopmod-ernChinesemusicandeducationbasedontraditionalChinesemusiccultureandbyusingitaskeyfoundationandresources.Thepaperpresentssomeoftheviewsonmotherlanguageteachinginmusiceducation.

0.引言

自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音乐落后论”、“全盘西化论”等问题上展开了学术争论。为此,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本文就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1.我国音乐教育现有体制的由来

中国音乐教育在清代以前占主体地位的是中国传统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的推行和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教育便走上了西化的道路。西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引用欧美学校歌曲曲调作为唱歌教材、乐理采用西洋乐理体系、教学方法照搬西洋。这时候兴起的“学堂乐歌”便成为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起点。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西化”问题。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教育有得也有失,正如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先生所说,其“得”在于:引进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促使某些音乐形式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其“失”在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专业理论方面,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而取代中国音乐理论;在音乐创作方面,以欧洲音乐体裁为效仿的楷模;在价值取向方面,重西轻中,以西否中。[1]

在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得”与“失”思考的同时,也会引起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由于受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一些人把东西方音乐关系纳入了古今关系,而不是把它作为人类音乐的成果来借鉴和接受。这样,也就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心理学、美学等价值被“削足适履”地纳入了西方音乐演进的轨迹。这一切都要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与重构。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一项严峻的课题,其历史必然性更不容置疑。

2.母语选择——中国传统音乐

所谓“母语”,就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方言。[2]806本文这里说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中的“母语”,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克和特雷杰认为:“语言是使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可以说,音乐也是人类社会“有声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音乐与母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声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语言,器乐也总是体现着母语文化的特征。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必须要依靠民族某种具体语言和文字来交流、记录和传播,特别是没有文词依附的传统器乐曲,在民间仍然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来传承”。[3]39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民族在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本体、民族尊严、民族意识的标志。如“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品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虽然中华文化也含有封建性的糟粕,如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男尊女卑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思想等,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母体千百年来也孕育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今天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应该指的是“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4]

当今中国音乐文化处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外国音乐三种体系多元共存的复杂状况。每一种音乐体系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发挥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各自的文化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都值得保存和继承。但是,在世界各国,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所以,最根本的“母语”选择应该也只能是中国传统音乐,正如当今一些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自信的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ness)。”[5]梁铭越先生也曾经谈道:“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如若失去原生态演艺的存在,其传承也愈接近离失而无形中被埋没了。”[6]263也就是说,如果放弃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而选择其他音乐体系,则意味着否定了自我。那么,“弘扬中华音乐文化”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母语”音乐教育中,只能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资源。当然,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音乐体系,否定其它非母语因素。相反,还要把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列入普通教育的音乐课中。王耀华先生曾经指出:“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既注重继承,又重视发展,既继承一切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之得以弘扬,又重视对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借鉴、吸收。”[7]

3.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要求把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作为基点,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并且至今仍然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若要让这灿烂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一历史重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音乐教育的肩上。

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情感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结构中,“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乐贵移风易俗观,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更是充分肯定了“乐”的美育社会功能,可见音乐的民族凝聚力十分强大。同时,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也是增进中华音乐文化内部交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需要。如果没有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好的话,就不能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在世界音乐教育界也出现了重视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趋势。面对这一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我国的音乐教育要如何进行改革,不仅是音乐教育界,而且是整个音乐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4.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困难和可能性

尽管对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这一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摆脱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其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音乐非系统化的现状,总结出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为教材。

其三,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约束,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找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和当今世界先进教学方法的契合点。

其四,必须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意识的音乐教师。虽然存在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又有其现实基础。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共识。通过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奠基性的成就,比如,对古文献、古乐谱、古乐种的研究、整理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明确提出了“加强美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美育”又作了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切都将会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5.结束语

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音乐文化传统,是我国每位音乐工作者的崇高历史使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弘扬中华文化仅仅依靠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将与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为世界音乐文化沟通、互补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音乐研究,1994,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王耀华.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乐府新声,1996,1

[5]管建华.重建比较音乐学.中国音乐,1995,1

第3篇

论文摘要: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弘扬中华文化,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把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作为当代中华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对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Keywords:mothertongue;Chineseculture;musiceducation

Abstract:Facingthewholeinternationalenvironment,weinheritanddevelopChinatraditionalculture.Weunderstandthemeaningandtheviewpointof"musiceducationbasedonnativeChineselanguage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edevelopmod-ernChinesemusicandeducationbasedontraditionalChinesemusiccultureandbyusingitaskeyfoundationandresources.Thepaperpresentssomeoftheviewsonmotherlanguageteachinginmusiceducation.

0.引言

自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音乐落后论”、“全盘西化论”等问题上展开了学术争论。为此,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本文就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1.我国音乐教育现有体制的由来

中国音乐教育在清代以前占主体地位的是中国传统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的推行和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教育便走上了西化的道路。西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引用欧美学校歌曲曲调作为唱歌教材、乐理采用西洋乐理体系、教学方法照搬西洋。这时候兴起的“学堂乐歌”便成为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起点。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西化”问题。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教育有得也有失,正如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先生所说,其“得”在于:引进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促使某些音乐形式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其“失”在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专业理论方面,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而取代中国音乐理论;在音乐创作方面,以欧洲音乐体裁为效仿的楷模;在价值取向方面,重西轻中,以西否中。[1]

在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得”与“失”思考的同时,也会引起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由于受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一些人把东西方音乐关系纳入了古今关系,而不是把它作为人类音乐的成果来借鉴和接受。这样,也就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心理学、美学等价值被“削足适履”地纳入了西方音乐演进的轨迹。这一切都要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与重构。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一项严峻的课题,其历史必然性更不容置疑。

2.母语选择——中国传统音乐

所谓“母语”,就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方言。[2]806本文这里说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中的“母语”,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克和特雷杰认为:“语言是使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可以说,音乐也是人类社会“有声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音乐与母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声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语言,器乐也总是体现着母语文化的特征。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必须要依靠民族某种具体语言和文字来交流、记录和传播,特别是没有文词依附的传统器乐曲,在民间仍然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来传承”。[3]39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民族在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本体、民族尊严、民族意识的标志。如“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品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虽然中华文化也含有封建性的糟粕,如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男尊女卑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思想等,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母体千百年来也孕育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今天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应该指的是“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4]

当今中国音乐文化处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外国音乐三种体系多元共存的复杂状况。每一种音乐体系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发挥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各自的文化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都值得保存和继承。但是,在世界各国,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所以,最根本的“母语”选择应该也只能是中国传统音乐,正如当今一些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自信的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ness)。”[5]梁铭越先生也曾经谈道:“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如若失去原生态演艺的存在,其传承也愈接近离失而无形中被埋没了。”[6]263也就是说,如果放弃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而选择其他音乐体系,则意味着否定了自我。那么,“弘扬中华音乐文化”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母语”音乐教育中,只能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资源。当然,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音乐体系,否定其它非母语因素。相反,还要把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列入普通教育的音乐课中。王耀华先生曾经指出:“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既注重继承,又重视发展,既继承一切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之得以弘扬,又重视对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借鉴、吸收。”[7]

3.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要求把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作为基点,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并且至今仍然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若要让这灿烂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一历史重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音乐教育的肩上。

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情感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结构中,“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乐贵移风易俗观,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更是充分肯定了“乐”的美育社会功能,可见音乐的民族凝聚力十分强大。同时,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也是增进中华音乐文化内部交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需要。如果没有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好的话,就不能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在世界音乐教育界也出现了重视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趋势。面对这一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我国的音乐教育要如何进行改革,不仅是音乐教育界,而且是整个音乐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4.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困难和可能性

尽管对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这一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摆脱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其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音乐非系统化的现状,总结出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为教材。

其三,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约束,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找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和当今世界先进教学方法的契合点。

其四,必须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意识的音乐教师。虽然存在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又有其现实基础。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共识。通过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奠基性的成就,比如,对古文献、古乐谱、古乐种的研究、整理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明确提出了“加强美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美育”又作了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切都将会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5.结束语

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音乐文化传统,是我国每位音乐工作者的崇高历史使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弘扬中华文化仅仅依靠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将与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为世界音乐文化沟通、互补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音乐研究,1994,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王耀华.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乐府新声,1996,1

[5]管建华.重建比较音乐学.中国音乐,1995,1

第4篇

关键词:汉字听写;文化强国;文化创新

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掀起了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据央视统计,该档节目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率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一场没有奢华场面,没有明星阵容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何一经推出,便备受瞩目,在观众中引起如此强烈反响?让我们一起从《文化生活》教材中找找答案。

一、载体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听写汉字为题。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听写大会》以汉字为载体,通过参赛选手的比拼,强化汉字书写,领悟汉字之美。

二、内容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汉字为载体,考查的内容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考试题目涉及了历史、地理、人物、自然、医学、化学、成语、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知识。比如历史方面:甲胄、桀纣、斧钺、蚩尤;地理方面:郫县、郓城、滹沱河、兖州;自然方面:雾凇、猢狲、岱宗、乌桕;医学方面:腭裂、湿疹、矽肺病、癔症;化学方面:镪水、三聚氰胺、核苷酸、胱氨酸;成语方面:枭首示众、万目睚眦、兄弟阋墙、荦荦大端;日常生活用语更是不胜枚举。这些考题见证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同时也证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

三、作用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掀起了国人的汉字热,通过主持人解释考题的过程,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和独有的魅力。汉字散发着独特魅力,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我们对古老的传统文化重新点燃激情。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出现,让我们重温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通过听写汉字,也普及了一些自然科学、医学生物、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看节目的同时也收获了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提升了我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此外,《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对外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通过这样一档栏目让更多各国的人民认识、了解和喜欢我们的“方块字”,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繁荣了世界文化,为实现文化多样性作出了贡献。

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油然而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也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对汉字追捧热潮的背后,正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发展建设本民族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体现了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对建设中国文化强国的参与热情。

四、启示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保持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实现文化创新。可以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做到了创新,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挖掘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向国人和世人传播着古老的中华文明,也通过文化的创新,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时代的元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今天,我们生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人民群众从来就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幕后策划团队,依托大众传媒,将传播中华文化这一使命完成得如此成功。“汉字听写”热潮的背后,让我们更多关注本国文化,了解认同本民族文化,人人争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让中华文化这一人类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伟大文明,在新世纪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芒!

第5篇

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 × )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 × )

点拨: 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 × )

点拨: 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 )

点拨: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

点拨: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 × )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 × )

点拨: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 )

点拨: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 × )

点拨: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 × )

点拨: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 )

点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定力量。

( × )

点拨: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非决定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31、文化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 × )

点拨: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 × )

点拨: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以后天培养。

( × )

点拨: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得开物质载体。

( × )

点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通过物质载体。

5、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 × )

点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6、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 × )

点拨: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 )

点拨: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 )

点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41、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 × )

点拨: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不是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因此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

点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每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 × )

点拨: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不知不觉的,但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 × )

点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难以抹去、难以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永久不变。

5、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 × )

点拨: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6、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 )

点拨: 文化有优秀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 × )

点拨: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5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混淆。

2、文化多样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 × )

点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要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步的重要动力。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 )

点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正确的,但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5、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 )

点拨: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认同。

6、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或者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因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7、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 )

点拨: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8、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点拨: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

第6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汇通;惠通;会通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97-02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其文化以鲜明的特性昭示于每一个有文化存在着的疆域,但文化是没有边界的,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越是独特的,也越是普世的。中华文化的“汇通性”成为了其流传千百年来根本之一,古今绵延,融贯东西,惠泽于国。简言之,“汇通”可以延展为会通、惠通之意。就是中华文化在传播发展过程中融汇与贯通,继往与开来,惠及与便及各方的一种特性。经过历史的变迁与时代更迭的证明,倘若没有百家争鸣和域外文化的交流,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就不能很好地在发展、创新的道路上前进下去。

中国人的文化哲学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和而不同”,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各安其位;而“不同”则显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怀。这正与“汇通”性不谋而合,一脉相承。试想某一天,如果文化都成了一个模样、如出一辙,那必定是人类和人类文明的末日。中华文化向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各种文化在这一片广域中各秀所长。某些文化在自然与历史的选择下逐渐走向衰亡,而有些则悄然潜入我们的中华文明,成为汇通的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文化的汇通是多向多因的,其目的是交融和革新,在此过程中会有和谐的一面,势必也会有交锋冲突的一面。交锋冲突从哲学的范畴来讲,就是矛盾,其促进推动文化向前发展,是一个迂回式上升、前进的过程。这种文化初交时内核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应避免。我们需要碰撞激荡起的火花与灵感,需要碰撞在新的文化领域辟土开疆。当然,这或许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理念,展示了我们的文化胸怀。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交流,还真真实实惠及了中国人的生活。

一、“汇通”的中华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雪净胡天木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看到这些诗句,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文化强大的吸收能力,这种能力让文化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汇”、“通”,它起到一种聚合、汇集、贯通、流通的作用。同时,也可理解为古籍中所提到的“会通”,在此,二者都有融会贯通之意。“会通”一词正式出现于《易传·系辞上》。原文是:“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近代学者高亨在《周易大传今注》中说:“此言圣人有以见到天下事物之运动变化,而观察其会合贯通之处,从而推行社会之典章制度。”①早在明朝末年中国人接触“泰西之学”之初,科学家徐光启就有“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明史·徐光启传》)之说,而经学家焦循还有“会通两家(指中、西方)之长,不主一偏之见”之辞。而到了晚清,王韬也有“天下之道其终也由异而同,必有人焉融会贯通而使之同”(《弢园文录外编》)的判断。②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活动,其中蕴含着外显和内隐两种模式,既包括行为规范、语言体系这些内隐模式,又涵盖了艺术、宗教这些外显模式。对于两种模式的影响,“汇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汇通”之绵延

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发展过程。任何一个种族、国家的文化,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文明的传承更是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唯有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现代的希腊人跟从前的希腊人无关,现代的埃及人跟从前的埃及人也无关,而古巴比伦文明更是早早地变成了只有过去,没有现在和未来的文明遗迹,而现代的中国人却是古中国人的后裔。很多家谱和族谱都可以追溯到数千百年前的朝代和先族,贯古纵今的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是中国文化特点的重要方面。若往上追溯,可追寻到大槐树根底下或渭水以北的黄土高原。从最初的周公制礼作乐确立宗法制度到西周姬姓家族家天下的时代统治,再到战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宗法关系在中国的绵延汇通,致使“家国同构”的格局长期遗存。故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③中国人普遍都有意或无意地能感受到一种历史感,这种历史感即体现在能见到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

这种汇通的历史感尤其还体现在中国的“双文”(文字和文学)之中。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文字,与埃及圣书字、古代苏美尔文字、原始埃兰文字和克里特文字等,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舞阳贾湖刻符至今,汉字已经有八千年的发展历史。汉字与其他古文字一样,都由最初的图符文字阶段过渡到表意文字的阶段,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著的。那些古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停滞不前了,有的消失而丧失了生命力,有的被其他文字异化了,有的甚至不能够被识读,只有汉字,从未间断,汇通至今,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基本维持了自己的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系统的文字之一。而现如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殷商甲骨文,它已是能够完整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尚书·多士》记载西周初年周公的话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④此后经历了西周金文、春秋金文,金文铸于青铜器皿之上,字体肥厚丰润,排列整齐,结构趋于定型。而后的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和魏晋以来的楷书、草书、行书,一步步地发展,汇形通意。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推行使用的字体,历史上的“书同文”有很大的文化统一意义。隶书讲究蚕头燕尾,是在汉展变革使用的字体,史称“隶变”,同样也是文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后期的文字形态奠定了基础。一直使用到今天的楷书起源于魏晋,成熟于隋唐,字形方正,结构严谨,便于识读和书写,因此流传于千年而不变。文字汇通古今之绵延是由汉字一步一步向前革新而来,而文学则是传承与发展、回眸与前瞻综合促进的文化板块。

“文以载道”这一理念始终贯通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各类文学作品在中国历朝历代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流传至今,被世人诵读、传阅与评论。中国文学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即使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也走过了3000多年的历程。在如此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高峰迭起,瑰丽璀璨,堪称人类文化史上仅有之奇观。正如前人所说,中国古代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焦循《易于龠录》卷15)。与此同时,中国古代文学又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中有些文体更是绵延2000年之久。⑤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跨时代、跨地域的魅力。文学作品是文化中最容易被广泛理解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态,是沟通各种文化最直接的一种桥梁,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

中国古代文学辉煌成就的初期典范就是《诗经》和《楚辞》,合称“”,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据考,《诗经》在孔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基本编定了,这一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社会生活。诗歌的内容对准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疾苦,对一些社会现象特别关注和涉及。其中所使用的“赋”、“比”、“兴 ”的艺术手法都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汇事通文,汇实通文”的写作倾向也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而楚辞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文体,其形式自由,易表达奔放的感情。因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作,因此也称这种诗体为“骚体”。直至今日,“文人骚客”依然是文人学士的代称。

《尚书》之后蔚为壮观的先秦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春秋末年以后,由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于是产生了以论说为主的诸子散文,成为了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重要的一个篇章。各家思想之汇通,提出不同政治主张并展开辩论。之后的汉赋更是以其恢弘的气度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强大的统一帝国——汉。它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高度自信和对现实世界的热爱,事实上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进行整体把握的思维特征。

魏晋之际到强盛繁荣的唐代,诗歌渐渐进入了高度繁荣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诗坛百花齐放,内容、语言、风格无不呈现出“汇通、会通”的特质。中国是一个诗性的国度,唐诗攀登上诗国最为辉煌的高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瑰丽光辉的闪光点之一。继而往之,与唐诗交相辉映的是宋代的词,宋词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显示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它委婉含蓄的美学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的典型体现。

时代更迭,历史的年轮到了元明清三朝,更多的文学创作形式推陈出新。元曲是元代文学中的精华,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其流传至今的剧本尚有200余种,它的兴盛意味着文学在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都进一步走向民间,在二者间搭起了一座汇通的桥梁。让文学变成了不只是有学之士和文人骚客的专属品。到了明清时代,小说臻于极盛,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也是古代文学的光辉总结。这一时期的小说也为后期的白话小说奠定了基础。

时至今日,今人仍然临摹、书写着汉隶唐楷,仍旧学习、阅读着汉赋宋词。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能吟《离骚》,下到牙牙学语的幼童会诵唐诗,这足以说明中华文化汇通绵延无绝期。

(二)“汇通”之广博

中华文化的汇通性不仅体现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的绵延,同时还体现在横向的空间维度上的广博。认为,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是它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和在一起,可以出现对立面的统一。“多元一体”的思想即是中国式文化的表现。“多元一体”的思想包含了“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的文化态度。⑥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相互汇通有无,容纳凝聚,做到民族、国家间“和而不同”、和平共存、共处共荣的融合。

纵观历史,汇通广博的中华文化无论是在内部,还是与外界的汇合交流,一直展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这说明文化不仅仅是推陈出新,而且是广而交融的。几千年来,在中华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繁衍生息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又勃然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地区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文明共同的历史进步。如今,我们所指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是由于各地区、各民族互相接近、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汇通共同体的现象。

文化的汇通融合永远都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中华文明从形成之日起,就绝不是自我禁锢的一个系统。以迁徙、聚合、战争等形式为媒介,不断地吸收着新鲜血液,最终构成了一个蛛网式的气势恢宏的庞大文化结构。先秦时期,当时中原诸夏自居于一种文化上的中心地位。春秋时代曾有“用夏变夷”之说,如晋“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遂于之联兵、通婚,并有魏绛“和戎”之举……秦国本属“戎狄”,后来不仅自身“华夏化”,而且融合了氐、羌、巴等许多民族……总之,中原诸夏的征服扩张过程,也是华夏文明向四周辐射的过程。⑦在频繁的文化交往中,华夏族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以及神话传说逐渐向周边各民族传播,并为他们所吸收,以至于不少周边民族通过“移风易俗”而最终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

回溯到夏朝,“四夷”礼乐就对中原有了影响。据史书记载,当时诸夏之国“杂用夷礼”。就连大禹之后的杞国,也“用夷之礼” ……而且,当时打着恢复西周礼乐旗号的孔子明确指出,诸夏“礼崩乐坏”,“学在四夷”。⑧这些史料都说明了“四夷”在与华夏文明的汇通中,反作用于华夏文明。到了战国时期,发生了一件对整个中华文化都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效仿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实行胡服骑射,衣服改“博衣大带”为“上衣下袴”,战术手段由“战车兵阵”为基,增学骑马射箭。这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各方文化的汇通融合。胡服骑射的实行,不仅使骑兵这种战术手段在中原地区开始广泛应用,而且也开了中原居民穿胡服的先河。

中华文化正是在这样一系列的如连锁反应般的交织、膨胀、交汇、融合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心理,在意识形态上也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正如荀子所说:“四海之内,若一家也”,正是其表现,这与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有一定共性。

在现存的许多历史遗迹中也反映出文化汇通的广博性。从地图中看历史,可以了解到“安史之乱”前的繁盛唐朝,疆域向西可达今天的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向东可到今天的朝鲜半岛。而到了清朝的有效统治范围,以北京为中心的交通线都可延伸到外蒙古的恰克图。同时,历代留存下来遍布各地的关隘、城墙、驿站、古堡等也成为了现存的佐证。在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延展到何处,驿站也就会修到何处。比如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仍然还有清朝时修的驿站。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还有许多历史上中央政府与西域少数民族实行联姻之后的公主坟、墓、堡等遗址,这些遗址表明中央政府为了增进友谊、安定统一、共同发展,做出了很多汇通之举,以增强同边疆少数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中华文化的汇通性体现的空间范围之宽广、内容丰富之博大很难一一详列,唯有前人总结和今人继续探究。

二、“惠通”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圈域内、域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惠及于国,恩及于民。如今社会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和社会上层建筑的某些特点都得益于曾经的兼容并蓄。

(一)“惠通”之经济

经济方面的惠及是最显而易见的。汉朝自和西域沟通后,成功开辟了中外交流史的新纪元。各国商人、使者都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足迹。我国西域及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许多国家的商品传入了内地,其中包括大量的香料、牲畜、宝石、药材及农作物的种子;而我国的许多物品也经丝绸之路输入西域、中亚、西亚及欧洲部分地区,其中包括丝绸、瓷器、植桑、织丝技术、造纸术等。这种贸易往来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物资、文化交流,同时,汉朝在收取关税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润。农牧业方面同时也得益于此,北方游牧民族的牲畜和各种畜产品大批入塞;同时,西域引进的农作物,如葡萄、番茄、胡麻、胡萝卜等也丰富了人民的餐桌。值得一提的是,苜蓿等农作物的引进和种植,对中原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完全是“汇通”所带来的“惠通”效应。

待唐朝一统西域后,中原地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使得这一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特别是补充了那些只以游牧经济为支柱的民族。而通过互市,也获得了之前因战乱缺乏的耕牛和马匹。这对初唐经济回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促进了唐代官营牧业的发展,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增强唐王朝的国力有着显著的帮助。商业贸易促进了唐王朝同各地区、各国的经济交流,加之于大一统的原因,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经济空前繁荣、无与伦比的盛唐时期。

(二)“惠通”之文化

文化方面的惠及最能够对一个民族内部核心进行渗透。每一种文化必然包含某种信仰或宗教,作为中国三大教之一的佛教,从创立、发展到弘扬,都惠及于各方的传播与交流。佛教在两汉时期经由西域渐渐传入中原。自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各族及中华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中国这块海纳百川、汇通有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经过历朝历代僧人的努力和民众的支持,最终发展成了一种融合本土特色的宗教形式。它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求和传统的民族思想,用汉文化为其修饰,进而形成了与印度佛教相区别的中国佛教。千百年来,佛教在中华文明的这个大熔炉内完全的适应并融合,其思想也渗透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对其他文化形态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诸如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建筑、语言,等都受到其惠及。

以艺术为例,宗教雕塑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特别是佛教雕塑,龙门、云冈、莫高三窟皆是如此。云冈石窟的大佛塑像那面部超脱一切苦难的微笑,敦煌彩塑中身体呈S形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菩萨,还有那肌肉一块块突出,不是按西方的健美而是依东方的气功而显示出力量的金刚力士,都是世界一流的艺术珍品。⑨还有宗教绘画,随着佛寺佛窟的大量修建,产生了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宗教壁画,内容多为佛经故事和神佛法相。但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壁画也展现出了不同的审美风貌。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多带有印度佛教色彩:面对大若大难的宁静和崇高;而唐代壁画则具有佛教汉化后的宗教心态:想把现实的欢乐向未来延续。无论这些艺术形式如何变化,从现在看来都是文化汇通所产生的结晶,受益颇多,它们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失的瑰丽的宝藏。

三、会通超胜

第7篇

一.中国文化五千年传承

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早期的文化,如近似文字的刻划符号,舞蹈,音乐,城市建筑等。在奴隶社会,即夏商西周时期,神权至上,青铜器文化高度发展,成熟的文字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华文化体系形成。秦汉时期,佛教、道教出现。宋朝是中华文化最发达、由盛转衰的时期。清末以来,中华文化受西方文化强烈影响,思想活跃,但破坏严重,思潮奔涌。近现代,中华文化力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儒家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一)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国与国之间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世界大国纷纷重视软实力的建设,这是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伴随的,也是与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盛和自信相统一的。

(二)文化软实力的缺失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够强大,那么它将会面临在国际社会上毫无影响力、凝聚力以及感召力的困境本文由收集20世纪的苏联曾强盛一时,不论是在军事、政治、外交上,还是在经济、工业化建设上,都与当时的美国不相上下。然而,它的文化软实力缺失,长期的体制僵化,最终导致了苏联这座大厦分崩离析,永远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

(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创新与保护

1.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的创新离不开社会大环境

环顾当今世界,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经济强国必然是科技强国。亚洲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是亚洲一些国家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拿不出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

现在中国文化产品不是总量不足,而是产品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源分散,人才、资金、市场恶性竞争,效率低下,最重要的是文化产品的创意严重不足。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必须把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及创意文化结合起来,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给世界。

2.保护文化,同时也是对文化软实力的保护

近年来,中国的四大发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后,一些学者提出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甲骨文乃韩国人发明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疯狂掠夺中华原创文化为己有的民族主义成为对中国文化合法性的直接挑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面临了更多的危机和障碍。因此,当今对中国文化安全的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四)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1.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特别要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

2.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具有历史文献和文明遗产的价值,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并以包容性的特征彰显其全球性价值。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与创新性。

3.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4.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

三.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中国文化自信;人才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一国的民族语言被作为外语普遍学习的时候,就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该国国际地位的真正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深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我国政府充分利用当下有利的形势,加快培养造就既熟知本民族又了解世界历史文化的对外文化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积极传播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有识之士赞赏的中华文化价值观。

然而,在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的传播一时间还缺乏足够的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包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忽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自我更新能力,而应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加强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作为培养汉语国际推广与国际交流的专门高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中身体力行地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自觉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

一、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认识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和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作为世界古老文化中幸存下来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博大深邃的文化智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的和谐、大同、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辩证思维等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对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要继承和弘扬。

1、对中国文化作用和重要地位认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正是由于共同的文化,一个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打不散、压不垮,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她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和不屈的脊梁,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流淌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人文主义思潮、自强不息精神、“天下为公”理想等这些民族精神的精华,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态势下,对我们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并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强大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中国文化不仅在过去的发展中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面对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走势,依然具有强健的生命力。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历经战乱和外敌入侵却绵延不绝,其中的原因是中国幅员辽阔,中华文明在广袤的土地上繁衍;中华文明的规模巨大,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学、艺术、哲学、医学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却又独立的体系。但自从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国家积贫积弱,中国人始终处于一种深刻的文化焦虑之中。中国人对曾经领先世界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如何在西方现代文化的挑战下存续缺乏自信了。到了在,在“打倒孔家店”文化运动口号下,孔子成为了的标靶,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尤其是“”期间,传统国学又一次遭到了冲击了,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深厚的根基。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形态伴随着西方物品进入中国,处在迷惘中的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没有增加,反而越来越模糊,内心深处对中国文化缺少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从而导致后来在对外交流和传播中的自卑和不自觉。

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我必须站在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高度战略,深刻的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中是文化起着重要地位与作用。只有这种情况下,才使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推动社会文化的体制改革。

第一,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传统美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是我们现代社会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并充分尊重和肯定这些丰富的价值,坚持保护和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创新,积极创建优秀文化体系并更好的传承下去,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振奋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第二,自觉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从内心深处自觉认可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修养,并在共同的价值观、“大同”的思想指导下,自觉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是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需要。

二、加强外汉语人才培养,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在国际交流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以及胜任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与汉语言文字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

1、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理论基础和掌握一定外语水平的人才

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质是推广汉语,让学习者学会典雅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汉语进行深层次的交流。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是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主要机构,以培养本科和研究生人才为主。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对外汉语专业提出的业务培养要求来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要能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要受到中西比较文化的基本训练,还要熟练的掌握英语,最终目标是要具备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而“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之语言能力,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基础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如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古代汉语之所以重要是现代汉语的许多语法、词汇都是来源于古代汉语,且通过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更便于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而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支撑,只有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老师才能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当然,外语水平对于对外汉语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2、培养具有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的专业人才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语言深受文化影响,反映文化的发展。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对语言的有制约作用。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民族的文化对汉语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语言教学的工具主义语言观往往只注意对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律的学习和研究而忽视了对制约工具使用的外部因素的学习和研究,因而使语言学习者只能学到静态的语言知识,只能了解语言符号的语言意义,但因为缺少“文化”面不能学到运用语言的知识,不能真正把握言语的语用意义。因此,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学习语言须注意考虑语言以外的行为和环境。汉语的产生和发展与汉民族的历史密切相关,渗透了汉民族的文化积淀、认识经验、感彩。如果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文化内蕴,外国留学生根本无法正确理解某些词汇与语法。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的特征,从语言和文化教学两方面着手,使学生不仅明确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规则,同时也了解中国的文化及在这种文化中形成的交际习惯,从而得体地运用所学进行汉语交际。再如,中华饮食文化、刺绣、剪纸、丝绸等对外传播具有悠久历史,颇受世人瞩目。传播者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些中国文化教学,树立语言离不开文化的教学理念,无形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对外汉语语言教学变得不再枯燥,学生们能在有趣的文化中学习语言,必将对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由于学习汉语的学生,有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外汉语教师对学习者所在国的宗教、历史、文化、风俗等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尊重学习者的宗教、风俗习惯,以免出现影响国家、民族团结的错误。

第9篇

例1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信口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D.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和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和成语“信口雌黄”是关键信息。矿物颜料“雌黄”类似于今天的修正液,说明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由此延伸出的成语“信口雌黄”丰富了汉语,所以说纸的应用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材料中没有提到印刷术,也没有提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或科技的传承创新问题。

答案 C

点拨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主要是围绕四大发明命题,所以我们在学习此内容时应该多留心。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材料型选择题注重对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其次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例2 《十袈斋养新录》载:“自明以来又多一教……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与这段记述相符的作品是( )

A.王阳明《传习录》 B.文征明《点阐贴》

C.顾炎武《日知录》 D.吴承恩《西游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分析和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说自明朝以来三教之外“又多一教”,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并且它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联系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又多一教”指的是小说这种世俗文化。

答案 D

点拨 有关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材料多是文言文,给解题增加了难度,要充分利用教材知识来帮助我们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材料。

科技文化不能独立于经济政治而存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时,经常涉及到经济史和政治史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要打开思路,不要囿于文化史的范围。以本题为例,联系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助于我们理解材料并得出答案。

例3 著名学者、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说,语言使人类别于兽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语言的产生是自然的造化,文字的创造是文明的奇葩。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字大家庭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面关于汉字与中华文化关系说法错误是( )

A.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B. 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C. 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与发达的汉字是分不开的

D. 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

解析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字,文化不能记载和传承,A项正确。汉字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审美价值,比如书法艺术,唐诗、宋词、对联等这些艺术形式只能寓于汉字当中。汉字文化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语言无优劣,文字有高低,世界上很多语言没有文字或只有一些简单的文字,而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是一种发达的文字系统,C项正确。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四大发明,其实汉字也是。历史上我们的邻国日本、越南、朝鲜等都曾使用汉字,只是近代以来才逐渐停止使用。

答案 D

例4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A.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以及对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甲骨文和现代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根据题干图片文字比较可知,甲骨文与现代的文字具有某些相似之处。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可识读的文字,楷书之前是隶书、小篆,楷书工整规范,“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指的是行书或草书。

答案 A

1.著名科技史专家江晓原曾说:“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在20世纪初年的一些著名中国学者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当然是没有科学的。”现在仍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只有技术,没有科学;只有sciences(学科),没有science(科学)。这种观点反映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什么问题( )

①古代中国科技发展落后 ②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 ③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主要通过经验的总结和典籍整理取得 ④古代中国社会注重社会人文问题的探讨,不重视对自然的探求,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

A. 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 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 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 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3.苏轼对下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

A.追求布局严整

B.富于色彩美感

C.受印象派影响

D.注重诗情画意

4.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主要说明( )

A.戏曲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

B.戏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戏曲的兴起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D.戏曲剧本主要由历史故事加工而成

5.北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对汉族诗文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

①“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 古代中国文学主流的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④城市经济的繁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