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德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2 09:24: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德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1篇

关键词:品德教育;全新观念;领悟;艺术

品育教育,是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进行组织、协调、实施和评价,从小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我作为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名领导,紧紧围绕这个基本规律,以校长为首,组织全体领导班子和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各项德育工作措施,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管理活动中,重视并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校内外相互联系、协调的德育工作网络,切实提高本校的品德教育质量。

面对新课改的全新观念,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反映小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是新课改的最新理念。因此,在德育大课堂中,需要我们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出发,从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思考,走生活化教学的道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德育教育中尝试了两点做法:

1 让学生写德育日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是德育教育走向生活化教学的实际要求

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受教育者体念生存、体念生活、体念生命,进而达到对人生意义的感悟与领会。我校通过学生把一天的好人好事、拾金不昧、清洁小卫士写德育日记,然后广播站广播表扬,激励学生体念优良品德的理解和尊重,引导学生从各自的视角中去体念品德行为习惯,理解做人的标准,真正让学生自主、自由、自觉地去领悟品德行为习惯,去甄别、判断、选择,实实在在的提高他们的理性自觉能力。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教班级的一名学生吃了零食后把袋子乱扔,我看见了对他一话不说,而是带他去看看别的同学是怎样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的,后来我对这位学生跟踪观察,他不但不乱扔垃圾,而且还自觉地把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种感悟是来自学生内心的思考,是学生用心灵对环境感受的结果,它有别于教师的灌输和说教。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认识过程是快乐的,是体念性的,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升华。

2 设创良好的生活环境,陶冶德育教育气氛

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小学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指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德育教育内容的历史分析

1.习俗性德育内容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的是早期的原始部落及原始人群时期,德育的内容主要以习俗的传承为主,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儿童通过参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种活动,如祭祀、歌舞、竞技等,培养其对神灵、部族首领的敬畏,以及尊老、虔诚、勇敢、节俭、自制等美德。此时德育是一种全民的活动,并未独立于生产生活之外,德育内容狭隘,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2.等级性德育内容阶段

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等级性日益明显,德育内容是为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服务。由于心理学、教育学的时代尚未到来,德育的内容虽然很多,却未合理分化,理念猜想及经验总结的成分很多,缺乏科学的证明;宗教依然在德育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3.变革性德育内容阶段

如果说古代社会以手工工具生产为标志,现代社会则是一种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使这一社会阶段的德育内容具有了民主性、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性等特点。德育的内容不再为上层阶级服务,而是注重个体生命内涵的提升,塑造拥有独立人格的民主社会公民。

二、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本内容的梳理

1.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生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的理论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生的崇高意义,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联系起来。

2.民主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学生已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教育学生提升民主思想,懂得民利,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巨大的感召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要使学生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

4.集体主义教育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历来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就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他们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困难、疾苦和进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

5.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教育学生认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使学会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工作、理想、事业、友谊、荣辱、幸福和生死等人生课题。

6.社会公德教育

首先,教育学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其次,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讲规矩、有礼貌、爱整洁、尊敬师长、说话和气、举止文雅等文明行为习惯。

三、对中小学德育内容授受过程的思考

1.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认识大多来自于前人的道德经验,而道德行为与习惯则需要长期的实际锻炼,因此在现实的德育中,极易出现“假、大、空”的理论说教,言行脱节的现象。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既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行为规范、准则等,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德育内容与学生认知特征相一致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教师从热爱、尊重学生出发,逐步提出严格的要求,把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曾有这样一段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第一,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第二,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第三,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第四,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德育工作并非附加的教学任务,而是一种使命。在新课程改革深入的同时,我们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如何把德育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并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呢?笔者对此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以身作则,严格律己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本身就应该是德育的具象化,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人格水准,才会在教学中自觉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同时,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往往缺乏分析能力,不识善恶美丑,易感情用事,但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所表现出的关爱、公正、博大等品德,都是能感染学生、受到学生模仿的,通过交流模仿来进行德育工作,这也不失为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好途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恰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因此,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表率,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去影响、教育学生。

二、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在讲解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其主要内容是地理知识的传授,一般来说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不要冲淡知识传播的主题内容,只能是在知识讲解的同时,有意识地点出德育教育的素材,应该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每章、每一节、每一堂课之中,不是几次课就完成的。而地理的不同部分又突出了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其中《中国地理》突出了国情教育;而《世界地理》除了能进行国际主义教育的同时,又存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高中地理》中的人与环境关系及其客观发展的自然规律,又重点反映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题材。

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我国的各种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及主要能源等总量均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后几位,所以不要盲目乐观,再不能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我国的资源,所以在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目前资源和能源利用现状,向学生宣传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另外,在教学中也不应回避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如介绍完我国工农业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应向学生讲述我国的粮食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发展迅速,工农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粮食仍需进口,主要工业产品市场仍被国外产品垄断,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并树立起为祖国的富强腾飞而发奋读书的决心。

又如,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爱国教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棉、油菜籽、以及猪、牛、羊肉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我国工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在短短几十年内,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强国,并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从而结束了一百五十年屈辱的历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而使学生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三、创设情境,感染教育

例如,在人文地理讲述中,讲述由于人口激增、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等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等。在这堂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搜集了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和图片资料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和图片的时候不断发出感慨,甚至还有愤怒的谴责声,顿时激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在社会实践和案例中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结合地理课内容组织学生参观造纸厂,到车间了解整个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到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成就和不足。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启迪智慧之光,扩展思维才干。其次,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如展示现实中的街道布局图来讲解城市交通运输中城市道路网、列举某制药厂的地理位置来讲授工业惯性等等,通过身边例子的列举和分析,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思考、研究并应用,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做好德育的渗透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金,论地理教学的德育功能,《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10)

[2]罗茹,地理课在师范生国情教育中负有特殊使命[J],中国科技信息,2009(05)

第4篇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这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应重视德育教育。那么,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有,但并不明显。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拓展开去,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一)适当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可以合理利用。其中的有些知识,既可以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渗透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使学生产生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以师为镜,发挥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一)以身作则,从细节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做好这个榜样。例如升国旗时,我端端正正站在队伍前面,严肃认真,学生自然照样守纪律了。小学生可塑性强,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一次,我去上课,走到教室门口,喧闹的教室一下就安静了,教室门口到处都是纸屑。我什么都没说,弯下腰开始捡起来。慢慢,孩子们聚拢来,一起拾。我接着上课,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下课后,两个坐学生主动到办公室,承认了错误。

(二)严于律己,从教学抓起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上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三、以教为主,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设身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过于抽象,起不到多大作用。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学生互动学习,又便于德育渗透。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既有利于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一举两得。

四、以践为途,开展数学活动的德育教育

任何学科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数学也是。可以说,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比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的互惠双赢。

第5篇

【关键词】德育 不可量化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61-02

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以“物”为本进行的理性管理,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强调依法管理、按章办事,实行科学的理性管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回归已然成为了时代的呼唤,客观上要求高校管理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精神需要,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管理。[1]

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方式,它既有科学性(可量化性),又有不确定性(不可量化性)。所以,高校教育管理不仅需要应用管理学知识、尊重教育规律、不断创新,以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2]还应上升高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培养适应于社会建设的人才。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教学管理特点的分析来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实施提出些许建议。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校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任何一个特点都需要慎重考虑:

1.特殊性

教育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教育管理要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在掌握和应用教育基本规律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既尊重规律,又不墨守成规。[3]这也是美国教育体制中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高校管理者,应该更像学者还是更像商人?如果仅仅根据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来分配他的管理职位,那如何确保高校的收支平衡?近年来高校欠下高额债务的例子为数不少,不同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高校负债并不会倒闭,最后往往由政府接手处理债务,然而从政府扶持民营办学来看,政府对高校的资助会越来越少势必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聘用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来对学校进行管理,先不说可能会在教学方针上存在争议,以金钱至上的理念来管理学校,势必会使得学生精神上更加物质化,思想品德上的培养恐难以成效。因此,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德育的管理上,要注重学校良好风气的维护。

2.综合性

高校教育管理不是孤立的,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4]从生源上看,18岁的学生本身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价值体系,他在过去18年中的经历,形成了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能会被他带入高校,影响与他近距离接触的人,甚至在学校内形成一种风气,此时个人对高校造成了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较为细微、局部的;反之,学生的价值体系也在无时无刻的受着周围环境、同学、教师对他的影响,[5]这种影响往往较易成型,而且很可能会完全颠覆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从这两种影响的对比不难看出,在高校阶段矫正学生的价值观虽然困难却是可行的。因此,在高校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十分重要,然而正因为学校不是孤立的,高校的风气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社会上发生的各方面的事件都会对高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这控制之外的影响下去维持良好的风气就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关键;当然,高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也会影响社会安定,甚至引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

3.时效性

不同时期的学生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举例来说,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刺激学生奋发学习的最好方法可能是对成绩处于下位的学生进行处罚(挂科、压低综合测评、不授予学位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是大学毕业已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学生开始争取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名额,高校管理不断从“处罚”向“鼓励”过渡。并且,由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像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不再与毕业挂钩,学校能对学生进行的限制措施将会越来越少,高校教育管理势必将更进一步趋向于鼓励方式。

此外,德育教育的效果见效周期长,不可能立刻显现,有些教育管理活动,当时可能是被否定的,而一段时间以后,甚至学生毕业后普遍得到社会的较好评价,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肯定。因此,纵观古今,德育教育始终是在探索中前进的。

4.不可量化性

品德的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两者间的其中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高考”等统招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甚至分等定级,并且这样的评判方式往往是比较客观的;然而,在品德教育上却很难去界定这么一条分界线,除了少数处于“黑”与“白”这种个性鲜明的学生身上,相处之后能够稍做判断之外,绝大多数的学生乃至社会的大部分群体,都是处于较难界定的“灰色地带”,要通过长时间的相处才有可能对某个个体有些许了解,并且对于品德是好是坏的标准都是比较主观的。例如,近年来学校不时出现的交白卷现象,交白卷的学生连主观题都放空,一般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贴上学习态度极不端正的标签,对老师不尊重,对自己不负责,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相较于作弊的学生,或者是那些在卷子上写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又体现出了诚实这一品质,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在对学生的品德进行鉴定时,不能完全根据一些事实来做结论,相反,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切不可分“快慢班”,教师应不断提醒自身不要在潜意识里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分等定级,正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于“灰色群体”,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随时都会随着周遭环境而发生变化,唯有始终坚信学生的本性都是善良而脆弱的,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做出正确引导。

二、德育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

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德才兼备”,均是以德为首,在这个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民族之中,“以德服人”也是两千年来被大众所接受并传承的,[6]然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国外文化的急速涌入,使得中国人也开始“量化起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甚至连国文课程都不如英语重要。当然要深究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整个教育体制、整个社会需求来看,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不免处于“夹层”的尴尬境地――从中学吸收已经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要转变已经成年的学生价值观本身难度不小;加之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与一些证书挂钩,采用量化手段去挑选人才,使得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不可避免的重才而轻德。然而,正是这些困难,使得高校德育教育更显得不可或缺,在学生离开高校进入社会之后,品德教育的机会将进一步减少,在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士的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往往是一系列严肃的抉择、变化、责任,如果在这之前,没有良好的品德作为基础,就很可能使得学生在面临挫折时,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误入歧途,给社会造成隐患。[7]

目前因为社会需求的人才导向作用,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成为了高校学生生活的重心,良性竞争也开始变质,高校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成为每个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德育教育的实施建议

1.运用积极心理学

目前不少文献[8]都提到过当前大学生心理方面呈现出了一个显著的特征――心理易震荡性,它是指一种较严重的心理不适应状态,而这种不适应在大学生身上的直接表现多为情绪消极,打不起精神学习、生活,对任何事情都缺乏激情。究其原因,正是大学前学习负担的加重让孩子过早失去了本应有的幸福时光,除了学习,孩子和家长的生活没有了别的主题。最终,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会物质上富裕,精神上贫瘠;价值观上扭曲;人生观上模棱两可。孩子们正一点点地在丧失自信,远离幸福。当这一群精力被榨干了的孩子被送进大学后,我们怎么能不去面对他们的消极、他们的懒散和他们的不幸福?面对这种现状,以及教育管理的这一系列特点,高校教育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寻求并理解生活的意义,学会生活并理解生活的质量。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就这一点来看,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我们的教育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2.避免高谈阔论,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德育的目的不应是一味地去追求培养出正直守法、品德高尚的老实人,要在当今的社会中去培养出古代的“君子”是不现实的。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孩子在懵懂时期就开始被家长和社会灌输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识,等到成年之后不可避免的在潜意识之中形成了一种“被害症候群”,对于周围的人和事始终抱持着怀疑的态度。如,目前社会上风行的“碰瓷事件”就使得很多驾车者在发生事故时,不是第一时间下车查看,将伤者送去医院,而是打电话报警等交警来处理。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但的的确确让我们看到了现代人的冷漠。仅向学生讲道理,谈所谓的儒家思想,只会让学生觉得是空话、高谈阔论、难以实现,每个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乌托邦,问题是乌托邦真的能实现吗?因此,在德育教育中,一味的强调做人的原则、道德的重要性,学生往往不会学以致用,真正能起效的方式应该是结合当今社会的新闻,与学生共同讨论对事件的看法,从小事上潜移默化学生的人生观。

3.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干部之间应形成密切而快速的互动

就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而言,由于教师个人精力有限,往往只要求授课教师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上,对学生的课余生活介入得不多。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还是由辅导员来进行引导,而一个辅导员要面对至少30~40个学生,辅导员往往只能通过培养学生干部的形式来分担起繁重的工作量。而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余生活,任何一件小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因此,辅导员、授课教师和学生干部之间建立密切而快速的互动就显得不可或缺。

4.提高德育课程在教学任务上的课时占有率

四、结 论

高校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全面认识高校管理的特殊性、综合性、时效性和不可量化性,并且把这些认识应用到教学中。针对目前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改革,可在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结合实例,以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校园内形成良好风气以及增加德育课程的课堂占有率这四个方面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范道琴.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17~119

2 兵工高校教材工作研究会.高校教学管理与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3 周兴国、李子华.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4 宋焕斌.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7(6):125~128

5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王自强.大学生诚信:高校教育的缺陷与弥补[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学校学报,2007(3):69~71

第6篇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学校教学中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作为学校,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重视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又是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加强在新形势下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极其重要。

二、新形势下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顺应时代要求,更新德育观念

德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先进与落后、新与旧,直接影响着德育方针的贯彻、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对象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乃至德育的效果。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德育的理解较为片面,习惯于传统的德育方法,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更新德育观念,树立学校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以及学校德育工作应适应新时期新特点的思想观念。

(二)遵循儿童心理规律,改进教育方法

1.要把沟通和理解作为有效德育的前提条件,并通过种种途径去创造这一条件。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其次,要认真调查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采用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沟通思想感情创造条件。

2.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要彻底转变过去那种以管制型和灌输性为主的德育模式,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管理,参与和组织各项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发展智力的活动,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是德育成为一种共同关心、共同参与、渴望完成的活动,这样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教育自己,是静态的教育成为动态的教育。

(三)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教育的方式上要变过去那种以管制型和灌输性为主的德育模式为“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笔者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四)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教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师,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基础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和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事,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

(五)不失时机,巧抓机遇

第7篇

【关键词】中职护生 传染病护理学 德育教育

笔者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联系实际,针对中职护生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挖掘教材内在思想性,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德育观

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的职责所在。作为中职护校的专业课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作风进行教育。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将德育教育渗入学生心灵。

1.1围绕护理职业特点,对中职护生进行医风医德教育

护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不仅要求护生各项护理技能操作熟练,还要有高标准的护理道德,关心病人疾苦,细心护理病人。尤其是传染科护理人员由于其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对传染科护士来讲应更具有同情心,奉献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围绕护理职业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如讲完艾滋病病人护理时,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名艾滋病病人,可能有哪些心理感受?有哪些护理需要?需要一名什么样的护士?通过这样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体谅病人心情,不嫌弃、鄙视他们,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在严格遵守消毒隔离规则,注意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克服惧怕被传染的心理。还可联系到抗非典过程中无私无畏,冲锋在前不幸倒在抗非一线的英雄护士长叶欣,让学生了解当她自身健康面临威胁的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忘我工作,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受到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的教育。

1.2授课过程中联系实际,对中职护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对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树立危机感和责任感,国情教育必不可少,因此,笔者在讲课时经常以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例如:经血液传播疾病居高不下并且逐年上升,从全球来讲,乙肝病毒感染者一共有3.5亿人,我国HBsAg携带人口在1亿以上,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衰竭、肝硬化、肝癌屡屡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称之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病如今又开始死灰复燃,主要集中在农民工人群,由于居住密集,卫生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营养缺乏,身体抵抗力下降的人群中,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新发传染病(艾滋病、SARS、人禽流感等)的出现与流行,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让学生树立危机感和责任感, 让学生明白我国的传染防治任重道远,并做好为之奉献的思想准备。又如讲到中国科学家在最短时间进入国际“非典”研究的前沿,与全世界科学家开展了前所未见的联合攻关,为依靠科学攻克“非典”作出了积极贡献,让学生坚信传染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为祖国医学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3结合传染病的疫情特点,对中职护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充分挖掘教材,把环保意识参透到教学中。如给学生讲传染病的危害时,迄今为止,全球范围传播的传染病已发生1100多起,今后可能还会面临新型致命疾病的威胁。人口增长,城市化步伐加快,环境破坏和抗菌药滥用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衡,每年出现一种新型传播疾病,这种速度前所未有。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与环境及生态息息相关。这样可提高学生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自觉的养成环保习惯。在讲到流行过程影响因素时,强调自然因素对流行过程影响的重要性,举例说明水源污染时,蚊虫滋生,可造成肠道传染病和经昆虫传播的疾病呈季节升高,让学生了解如果人类继续对自然环境进行摧残,那么大自然就会用它自己的方式来严厉惩罚人类。

1.4在讲解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时,对中职护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传染病的发生是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人体和病原体及所处的环境之间不断发生变化,一些传染病在不同时期的发病特点与流行特征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例如,在讲麻疹病人护理时,就应结合最近几年冬春季节麻疹的特点来谈“老麻疹新特点”(1)发病年龄变化:过去就麻疹发病多为5岁以下儿童,尤以1~2岁最多。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的婴儿和7岁以上的学龄儿童。(2)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过去典型麻疹具有“烧三天、出(疹)三天、退三天”的特征,如今典型麻疹比较少见,皮疹以斑丘疹多见,亦可有疱疹、出血点样皮疹等其他形态皮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扩展,对学生进行初步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教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动态观察对待事物。

1.5在讲授传染病预防知识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发挥教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把思想品质、文明行为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例如:在讲到艾滋病时,要告知学生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艾滋病侵害的人群。青少年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易感染HIV病毒,其中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关系的基本认知。并展开正确的性道德教育,举例说明一些青少年因好奇、交友不慎等原因,染上吸毒恶习,成为了艾滋病或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受害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洁身自好,讲究性道德,远离,减少感染机会。

2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2.1要注意专业课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有机的结合

科学性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教育只有具有科学性,以真理的力量使学生心悦诚服,才有可信性,才更有说服力;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深挖本学科的思想性,并根据学科的特点来进行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使两种知识体系相互容纳和相互渗透,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效果是最好的。

2.2德育教育要扎根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第8篇

一、音乐教学具有德育的功能

“诸育德为先”,艺术教育具有德育的价值和功能,是教学的基本规律。它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一门课程。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在艺术教育中所有有关的先进理念及理论都应被包容进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到教师自身的素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1.教学内容是艺术教育具有德育功能的关键

任何一个时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艺术教育亦然。作为高职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更要注重教育的德育功能,因为艺术教育教学与各级各类教学一样,教学计划设置的各门课程及其内容体系,都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安排的。通过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的合理进行,强调了德育在教学环节中的渗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既要完成教学内容,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要把抽象概念科学而直观地加以描述,以适应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声乐教学、器乐教学、文学、影视、美术鉴赏、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只有找到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最佳教学方法,而不同的作品和内容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学内容的引人入胜、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教学节奏的轻重缓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非语言手段的巧妙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就会在这种潜移默化般的渗透中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教师的主体性教育体现德育功能

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的实现与教师的主体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人类的认识成果经过消化吸收,化为个体的认识。再经过加工取舍,运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观点。其中,有些知识和观点就属于思想品德的范畴。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能否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能否科学地进行渗透以及渗透到何种程度,决定权在教师那里,因为教师总是在一定哲学观点的支配下进行教学活动的。其中,教师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讲授,还是以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传授,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发展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素质修养,还有一个责任心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德”字。一名称职的、让学生都认可的教师,首先要从自我做起,德艺双馨,才能在为人师表上受到学生的尊重。

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审美能力,开发智力及促进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资源,深入探讨德育功能在教学中的教育规律,探讨艺术教育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对于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艺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基础是感知,这种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不可缺的;同时,艺术教育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即知觉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又都是一种知觉思维。艺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因此,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其中的素质则是一个不仅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综合的范畴。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要想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树立以激活非智力因素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观念,并通过各种德育渠道,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艺术教育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主渠道。结合艺术教育教学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目的教育,恰如其分的学习评价、各种各样的学习竞赛也能激发其学习动机。与此同时,教师用动情的语言开启心扉,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人们的心田。这样,通过长期的德育渗透,使学生不仅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有能够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心理素质。从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好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2.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力途径为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则将成为必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把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的培养与提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音乐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也是一种思想和行为教育形式,在思想和行为教育方面较易于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吸吮知识甘露的同时,日复一日似乎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灵魂的洗礼和品德的陶冶。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它特有的音乐形象,以情感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享受;通过其优美的音乐语言打动人心,使学生感情随着乐曲的旋律起伏波动,引入遐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无论对改善个体德育接受机制,还是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都大有益处。

3.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可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感之于心,导之于行”的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他们的心灵。教师不能只靠用语言讲清道理,而是要靠用行动做出榜样。前者是言教,后者是身教。这是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重要的一环。其次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从技能技巧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引路人、示范人,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角色转换必须以对学生负责为出发点,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其三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卓有成效,要培养教师必须在思想品德,自我修养,知识结构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优秀榜样,对于青年的心灵来说,就好像滋生草木的阳光,要以任何东西来代替它都是不可能的。”由于教师在育人中的特殊地位,教师就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偶尔流露出来的情绪,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塑造着他们的心灵。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任务,艺术教育要善于通过广泛的审美判断来指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为形成学生好的道德品质奠定思想认识的基础。在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的。由此从课堂延伸到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其它艺术种类乃至人类本身的审美观点上,因为美的事物在形式上尽管干差万别,但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p#分页标题#e#

三、在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实施

艺术教育课堂仍是传播艺术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的必要组成部分,既不能是单纯的艺术知识积累和艺术技能训练,也不能是培养一般艺术感受力的浅层次学习,而应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智慧人格和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为主要目标,还应遵循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针对职业教育受教育对象的基本特点设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

1.把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列入教学目标在高职艺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从教学大纲规定的总的教学目的出发,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明确定出在相关教学内容的传播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德育目标。在课时备课中,教师要通过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掌握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及时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进一步确定在某部分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伴随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进行哪一方面的德育渗透。

2.努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艺术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人才的各种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根据教材内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学生中思考较多的问题,有意识地选择恰当的结合点,即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结合点,进行适时的、充分的、有效的德育渗透。

(1)寓德育于艺术教育教学之中,把德育植根于知识的土壤之中,贯穿于知识的传播之中。要使二者如水融般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

(2)要精心选择结合点。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弘扬社会的主旋律,要考虑德育渗透的目的和方向,考虑学生的接受机制,使之入脑入心。

第9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158-01

一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第一,在体育教学中有必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因为从体育的教学概念、目的、任务来看,就是要增强体质、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只有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才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第三,体育作为一种高尚文明的活动,也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质来做保障,防止不良思想的侵蚀,创造出良好的运动竞赛环境。第四,只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才能全面发展体育教学。

二 如何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1.教师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的德育影响首先是通过看、听、练等渠道来完成的,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不论在精神面貌上,思想作风上,还是语言仪表等方面,都要处处起到表率和示范的作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法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的心里树立好的形象和威望,把良好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些不良习气给去掉,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给表现出来。

2.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

体育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研究,充分挖掘和发挥,例如,田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共同协作、加强友谊、增进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教师的业务水平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德育因素的挖掘程度,教材中客观存在的因素,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发掘程序,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首先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深钻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编写教案,根据《大纲》确定渗透德育内容。另外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地选择思想性较强的教材,向学生不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在德育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上好体育课奠定基础。

3.合理选择教材,认真备课,从严教学

体育教学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集体活动,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一是要认真备课,深钻细研教材,严格组织教学,选择合理的教材。这时的学生正处在体质、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合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组织形式、队伍调动、场地器材的布置等环节。每一步都要有严格的明确规定,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二是要及时评价,以鼓励为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及时地、全面地、正确地、公正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作出恰当的评价,合理及时准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能克服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激发学生积极的上进心,促进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形成。对那些遵守纪律,刻苦锻炼,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以情感人,寓情于教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活动教与学双向性明显的特性,也是师与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直接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关心,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使师生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这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只有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化、形象化地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5.要及时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大多是动态教学,在运动中进行,因此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各种弱点,也会在身体练习过程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受伤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要不失时地用道德品质来教育他们。

三 结论

总之,我们体育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学,因为德育教育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寓情于教,以情感人,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及时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把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中有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大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采取切实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质教育,使他们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