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24: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的基本使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三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61-01
1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遵守的最主要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它以人们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价值为基础。根据国内外人们关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人们的生命伦理实践,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影响较大的还是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比彻姆和丘卓斯提出的“四原则”说,即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1)尊重自主原则。
尊重自主原则表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自主的尊重,其中包涵知情同意原则、隐私权等内容。自主原则强调患者和受试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力,认为施以他们的任何措施和行为,都应作真实全面的说明,由他们自主作出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原则上必须尊重。尊重原则指尊重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个体,对于大多数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自由他们自己行使,当然也承认了该个体拥有了基于个人的价值信念而作出自己的选择,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权力。对于缺乏自主能力的人,如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其自受监护人的保护,但监护人也要对患者负责地采取自己的行为选择。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患者权力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够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以积极的精神状态配合各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不伤害原则。
什么是伤害?在生物医学中,伤害主要指身体上的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其他损害,如经济上的损失。不伤害的义务包括有意伤害和伤害的风险。风险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可能发生的伤害,伤害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实际发生的伤害。不伤害原则主要内容是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对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种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伤害。物质上的伤害比如其他患者身体的疼痛、功能的损伤以及其他患者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注重病人的健康、关切病人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努力防止和避免各种因为不必要所带来的风险,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采取“两权相重取其轻”的原则。同时也要防止患者给其他人所带来的任何伤害,在医疗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自身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3)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比伤害原则适用的范围更广泛,不仅要求预防和避免伤害,而且要求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帮助患者增进自身的合法利益。有利原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道德义务,是一种帮助他人以促进他人利益的义务。有利原则分为积极有利原则和效用原则。积极有利原则要求对患者确实有利,包括阻止、去除以及增进人类福祉。生命伦理学不仅要求从病人的生命角度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而且要考虑生命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要求把患者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既要利于患者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不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伤害。
(4)公正原则。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生命伦理学中的公正原则主要是指医疗保健资源的公正分配,要求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不能因为医疗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性别、民族、职业、地位、信仰、党派、肤色、血缘和国籍等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满足每个患者的需要,这时候在利用医疗资源方面就可能会发生冲突,如果一个患者使用资源越多,必然影响到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生命伦理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广泛的涉及到医疗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分配医疗资源应遵循公正的原则,使每一个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具体就是要求医疗资源的分配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2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有着一致性。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人类进步的前提。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仅是“三生教育”的基本价值导向,同时也是深入实施“三生教育”提供了参考标准。
(1) 尊重自主原则与“三生教育”。
尊重自主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利。人无论就肉体生命的求生意志还是心灵上的情感依恋、理智领悟而言,都深深地执着于生命、执着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命的权利,轻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单个人的发展,更强调个体生命和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整体发展。理解生命的本质,把握生活的规律,挖掘生存的本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力,不干涉他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 不伤害原则与“三生教育”。
不伤害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对他人生命的敬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敬重,求生欲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欲也是自爱在自己生命方面的表现,是对自己生命的爱,是对生命自我的爱。因此。在现今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者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同时要减少和制止对他人生活的干涉和阻碍他人生存发展道路的行为。那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严重的干扰了别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我们既倡导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他人的生存、生活、生命为手段来博得自己的发展,这种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和制止的。
(3) 公正原则与“三生教育”。
公正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充分认识 到生命公平的重要性,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能够真正实现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价值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的发展机会平等。“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帮助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生存观。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的个体生命权利、生命价值和发展机会都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不能够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实现。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基于生命个体的价值实现、生命个体权利的尊重以及个体生命发展机会的均等,这也是人的发展程度和自由程度的一个重要表征,同时也是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沈铭贤.生命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
[4]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
.
信息技术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我们看到各学科的教学充斥着各种技术,大有技术喧宾夺主之势、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景。而技术学科却在刻意避开技术,甚至出现了泛技术、窄技术、非技术现象,这让人忧心不已。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杨晓哲的博客——《追问把握学科本质》。文章例举了一节语文课《月食》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用了很多技术,却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了语文课本身,忽略了语文课重在文字分析、重在文字表达的培养,忽略了文字的精妙本来就在于表达情感。文中原本是讲述天狗食月的故事给主人公带来半信半疑的种种情感,这里只需要学生根据文字去遐想、揣摩、体会,然而教师却把重点放在了月食图的分析上,语文课变成了地理课或技术课也就成为了必然。
杨晓哲认为,符合学科本质是一节课的内在基本要求,明确学科本质非常重要。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的确,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把它上成了语文课或美术课,同样也是偏离了学科本质,同样也是本末倒置。
我在农村中学听过两节课,一节历史课、一节信息技术课。同样的常规课,同样的探究课,结果却大不一样。
历史老师在上课前已经在黑板上写下了几行漂亮的板书——探究1:佛教思想传播到中国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探究2:道教思想传播的原因,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探究3: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史记》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这似乎暗示着这是一节探究课。
教学从两位学生以互问互答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开始,通过问题“《西游记》中的唐僧信奉佛教还是道教”, 引出“活动1”:快速阅读P92~P93内容,并思考问题——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其思想如何?传播原因如何?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进而引出本节课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
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和新知的传授,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道教的兴起。教学方法同上。然后,围绕着佛教和道教的异同分析、《史记》给我们的启示、宗教和的区别等问题,最后小结出本节课的几个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学习司马迁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
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参与度非常广,整节课所有学生都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结合起来,的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大胆地运用探究课,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历史课后,我们来到了信息技术课堂。新课导入从“2014元旦贺卡”开始,进而引出了“请柬”这个概念。什么是“请柬”呢?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开始齐读教材中对“请柬”的定义部分。接着,教师用了至少5分钟阐述了“请柬”的分类:成品的、手工制作的、电脑制作的等。并且,教师还通过PPT对三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电脑制作的最好,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担当沟通小使者”。
接着教师还用PPT表格形式展示了“请柬”的写作格式,从结构、标题、称谓、正文、敬语和落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还给出了一个“请柬”的例子。教师讲完这些以后,要求学生开始完成“任务一”:探究“请柬”写作格式。
为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技术支撑,教师还下发了三个搜索引擎地址,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查找。我发现坐在我周围的学生开始变得兴奋起来,有的聊QQ、有的在玩游戏、有的浏览新闻。5分钟后,教师随机提问几位学生,似乎是对“探索一”活动的小结。
教学进入了第三个环节——探究“请柬”的几种版式。学生还没有探究,教师就详细介绍了常用的版式,包括横式、纵式、单页、双页、多页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再次上网进行探究。于是,学生们再次兴奋,再次自由……
完成了格式和版式的探究似乎还不够,还要探究“请柬”的色彩问题,红色与黑色如何搭配,红色象征着什么,等等。
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教学最后的大任务是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完成“请柬”的结构草图。快下课了,教师提问了几个学生,还是几个女生比较听话,似乎完成了本节课的最终任务。
从听这节课开始,我就一直困惑: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美术课,或是一节信息技术课?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退一步说,我们承认它是一节信息技术课,但从标题上又很难猜测它的内容。此时我坐在机房里,只能在信息技术课的范围进行遐想,PPT?flash?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我又错了。从第一个活动任务来看,教师要求学生探究“请柬”写作格式,似乎预示着要学习网络搜索的相关知识,但令人奇怪的是并没有涉及搜索的任何知识,包括“关键字”构建技巧等。第二个活动也是这样,既没有难度上的递进,也与学生的需求脱离甚远,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一点儿兴趣。因为我们的教学不是在培养“请柬工作室”的专家,学生即使需要掌握这部分的内容,也应该是语文课或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显然,这种探究已经严重脱离了信息技术课的本质,其结果流于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我们不反对在作品制作前进行规划,但绝不能让规划占据了主角的地位。
历史课和这节信息技术课都属同样的教学方法,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学生真正参与了活动,围绕着问题寻找答案;后者学生把探究变成了“自由活动”,因为所设的问题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见,教学设计如果以教材、教师为中心,忽略了中学生技术基础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在设计探究任务时,“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上机实践的任务不是源自学生自身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果探究缺少挑战性,缺少趣味性,缺少思维的梯度,学生不积极也就成了必然。
课后,信息技术教师似乎也很有委屈,“教材的确就是这样写的,我要尊重教材”。当时,我找不到更好的证据来推翻他的观点。
看了杨晓哲的《追问把握学科本质》的文章,突然发现那节语文课与这里的信息技术课有着惊人的相似: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信息技术课上成了语文课。再回忆一下历史课,我终于有所悟:不管什么学科,都一定要有自己的学科体系,都要有自己的学科本质。所以,语文课不能把地理知识作为核心;同样,信息技术课也不能以语文教学范畴的文体知识作为核心。
在当代,每一个人都要经过大约20年的学习历程,包括在家庭中学习,在学校里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其中主要是在学校里学习,方才有一技之长,有谋生的本领,得到一个职业,为人民服务,同时,也逐步实现自己追求的理想。在近20年中,是教师使我们懂得了使命,知道人为什么要活在世界上?人怎样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协调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生命是可贵的,使命更为可贵。所有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具有生命,但是,惟独人才懂得使命。是生命给予了使命以根基,是使命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没有生命,使命难以实现;没有使命,生命就显得平庸。生命具有自然属性,使命具有社会属性。“生命和使命”价值是统一的。对于教师而言,使命的价值更高。
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教师,他首创私学。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伦理原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译成现代白话文即是:“你自己想生存,也帮助别人生存;你自己想发展,也帮助别人发展。”这一伦理原理已被全人类所接受。我们中国人认为,基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正是来源于孔子的伦理原理。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主张: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应该受到教育,不区分类别,不分贫富、不分高低,一律平等。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正是基于他提出的伦理原理的自然引申:你自己想受教育,也帮助别人受教育。孔子被推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第一位,当之无愧,名正言顺。
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真做到“有教无类”。这是师德中最首要的一条。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教师的使命之一是:热爱学生,一视同仁。
孔子告诉各位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对于学习要永不满足,努力学习,决不厌弃;教育他人要永不疲倦,认真施教,情绪饱满。荀子在《劝学》这一名篇中,第一句就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明确提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上述孔子和荀子的话,其意思就正是当今全世界都认同的一个教育思想终身学习。
教师的使命之二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不可以已”要“终身学习”,并努力促进学生们“终身学习”。这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条。每个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教师首先要学,然后才能教;学好才能教好,善于学才能善于教。为教之道与为学之道是一致的。为学之道是什么呢?儒家经典名篇《大学》开宗明义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即:学习的规律,首先要明白做人的美德,亲近民众,回归生活,努力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教师的使命。“明德”“亲民”“至善”成为师德的标志,成为教师这种职业的要求。
守门人是行业或职业的精英,他们不只是本学科的业务带头人,而且还应当是职业内变化的主导者。这个精英层的形成受到政治、声望和职位任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在特定的决策机制中才能起作用。走进今天的大学,要寻找“专家”和“学生”都非常容易,但要知道“守门人”在哪里,那就难了。
早在2400多年前,苏格拉底在世的时候,那时还没有大学,却已经有了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人,也已经有了教育向钱看、教书不育人的问题。那时候有一种传授演说术和辩论术的“智者”,他们把知识仅仅当作谋取个人前程的手段,传授给愿意出钱交换这种知识的学生。至于学生们以后把知识派做什么用途,则完全不干这些老师的事。
他们当中有一位叫高尔吉亚(Gorgias)的说,学习摔跤的毕业以后是参加体育竞赛,还是殴打父母朋友,那不关老师的事。教修辞就像教摔跤,老师只管教技艺,顶多也只能希望学生们以后好自为之。苏格拉底听了很不以为然,他认为人的灵魂、美德和正义比功利性知识更重要。要是放到今天,高尔吉亚也许可以当一名合格的教授或博导,但却不是一名合格的大学守门人。
大学的守门人应当是那些一刻不放弃“教书育人”使命感的人们。职业使命是从业者责任心、荣誉感和道德义务的基础。如果说医疗职业的基本使命是救死扶伤,法律职业的基本使命是维持正义,那么教育职业的基本使命就是“育人”。这里的“人”就是有正义感和荣誉感的公民。“育人”的目标也就是培育有公民责任心和公民参与能力的新人。如果学校成为一个以金钱交换一己求职资格或技能的地方,就会失去道德公民教育的总体方向。
大学以怎样的速度产业化,它就以怎样的速度将自己平庸化。功利、平庸、没有精神理想的国民就是从这样的大学里走出来的。如今,个别女大学生进入“特种”服务行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种“接受市场规律”的现象,已经足以叫人感觉到大学教育的道德危机。
韩剧里有一句常说的话,“跳蚤也有脸”。“有脸”就是有荣誉感,知道什么是羞耻。跳蚤也有脸,何况是作为全社会精神家园的大学?大学的守门人就是那些最顾惜大学脸面的人。他们越是坚持,大学才越能保持它的荣誉。坚持大学的职业荣誉不是要反对大学与市场发生关系,而是要反对把大学变成市场,因为除了传授在劳动市场上“有用”的知识,大学还应当是一个学习善与正义的地方。后面这一种学习已经被忽略很久。但是,只要还没有到无望实现的地步,坚持就还不算太晚。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奥尔托加·加塞特
奥尔托加·加塞特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从事过教师、作家、出版商兼编辑、哲学家、政治家等多种职业,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敏锐的思维使他具有一般学者所不具备的广阔视野,并在众多领域取得成就。《大学的使命》是他在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邀请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紧扣西班牙乃至欧洲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痛快淋漓地剖析了当时欧洲大学的弊端,进而提出与论证了自己独特的改革思路。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剖析了欧洲社会与大学存在的弊端:“欧洲大学忽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大学所培养出的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是有知识无文化的新生的野蛮人。”“欧洲正经历着一个极度无文化的时代,社会形势动荡”。他由此提出要对大学进行改革,要加强大学的基础功能尤其是文化传授的功能。笔者由《大学的使命》联想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加快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已显得十分必要。
奥尔托加·加塞特关于大学文化传授功能的阐述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提到,大学的职能除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新科学家的培养之外,还有文化传授的职能,文化传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大学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奥尔托加·加塞特从文化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来阐述文化传授的重要性。
首先,奥尔托加·加塞特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的特性。文化不是科学,文化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带有时代特征的信念,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文化作为一种包容各种信仰的综合体系带领人们走向启蒙,使人类生活免于陷入纯粹的灾难之中,使人类过上一种不会发展无谓悲剧或内心感到耻辱的生活。他认为,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就像手是人的一部分那样,人没有手就不再是正常人而是残疾人,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的、不真实的生活。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与中世纪的大学相比,现代的大学已将专业教育这颗大学唯一的种子演变成了一项巨大的活动,并增添了研究的功能,使现代大学已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这样的变更是有害的,如今的欧洲正在自食其果。造成目前欧洲形势动荡的原因,事实上是由于普通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缺乏文化修养,他们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有关世界和人类的基本思想体系一无所知。这样的普通人是属于没有文化修养的新生的野蛮人,是落后于时代文明的迟钝者,而且既原始又落后,与其自身存在的既现代又冷酷的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野蛮人毕竟都是专业人员,要比以前的人更有知识,但同时更没有文化修养,如一些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
其次,奥尔托加·加塞特主张在大学里开展文化教学。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他所说的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精神,要培养基本的文化修养,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装饰性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理智。实现大学的基本功能涉及传授一些重要的文化学科,即世界的自然体系(物理学),有机生命的基本主题(生物学),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学),社会生活的结构与功能(社会学),一般概念的体系(哲学)等等。没有物理学、历史学与生物学概念以及缺乏思辨哲学思维的人,不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除非他碰巧具备了某些超常的素质,否则,从完全意义上说,这种人是不太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好法官、好的技术专家的。
奥尔托加·加塞特的思想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新科学家的培养”三项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授的责任,不能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满足,而应注重将培养一种有文化品味的、有教养的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首先,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大学要有合理的分工与定位,大学通过履行不同的职能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但是文化传授是大学最基本的、首要的功能。除了文化训练之外,大学要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将普通人培养成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文化传授与专业教育是任何层次的大学都必须承担的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这一使命。
其次,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掌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之外,必须是一个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应将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教育,这既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适应未来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变化的人才的需要。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找到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能力、素质孰重孰轻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高职教育一度曾提出“知识本位”的目标,继而提出“能力本位”的目标,如今又提出“人格本位”的目标。无论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加强文化传授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的‘野蛮人’,或者是不能成为真正好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承担起文化传授的使命。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职院校要提高文化品位,必须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与大学环境文化的建设,积淀与创造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优秀的职教人才。
首先,要通过制度建设进行文化引导。最能体现学校文化水平的制度建设在高职院校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状态,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文化定位进行制度建设。一是在制度建设中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强化制度自身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学习、理解与落实制度的规范中获得文化熏陶,使制度成为一种人化的制度。二是要通过制度的规定对文化的意义与地位进行强调,使文化建设成为管理的重要目标,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才能形成制度文化,并以这种文化为基础,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蓬勃地开展起来。
其次,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高职院校存在着文化淡漠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一是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的引导者,教师对知识进行文化的提升,通过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形成一种文化视野,再运用这种文化视野进行具体知识的讲授,促成学生文化修养的形成,使教师由知识积累到文化修养的过程得以实现。二是要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要使学生具备文化修养,必须强化他们的知识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生活知识、深厚的人文知识,才能通过多层面不同知识的组合与渗透形成文化修养。只有师生具备了共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逐渐形成文化意识,才能搞好校园的文化建设。
再次,要开设人文类课程。人文类课程的开设对高职院校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对过去文化基础欠缺的弥补,也是对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准备。在具体实施中,要从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妥善处理,对于文科类专业,要强化专业课程的文化意义,强化培养想象力课程的开设;对于理科类专业,则要注重人文修养的培养,开设一些文化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对学校文化的整体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要强化文化建设的氛围。文化氛围的建设对高职院校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文化作用于人的特殊性,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人的塑造,因此要求在强化文化建设氛围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学校硬件的文化氛围,如学校校园的设计与规划等等,同时还应注重学校软件文化氛围的加强,如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中知识的文化提升等等。软硬件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统一,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设计的整体观念。
参考文献
[1]奥尔托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政云,李尚群.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学发展与大学教育思想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5):18-22.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发展;高等教育;使命;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视野,赋予了高等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和谐使命,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唯有和谐教育,才能将自我身心、社会以及人化的大自然从失衡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达到心和、人和、天和的目标,履行和谐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使命。
一、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
所谓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或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由于实现了教育内部和外部诸要素的和谐而达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型式,这种教育型式将有效地促进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体来讲就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诸要素的关系,以促进入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这里,教育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实现了有机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了充分整合;人类利益与自然万有存在利益找到了契合点。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旨在实现向教育本原(或本体)的回归,弥合知识与能力、为学与为人、理性与价值、人类与自然的裂缝,谱写出优美的和谐大合唱。而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首先明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
1.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和谐意识、和谐知识、和谐技能、和谐态度、和谐评价能力及和谐行动等六种和谐素养,为建构和谐发展的社会培育合格人才。同时通过和谐教育来提高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价值观念,最终使每个公民自觉维护与其生存和发展休戚与共的人文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
2.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教育本是永恒而神圣的育人事业,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追求。而肩负着神圣育人使命的高等教育如果被卷入物质主义的漩涡,势必会导致教育的庸俗化从而导致教育质量的全面降低。人们常常把教育投入不足看作是教育发展中最主要的潜在危机,但教育的真正危机是教育目标上的过分功利化倾向,¨。教育之所以被视为崇高圣洁的事业,除了她用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素质外,还在于她摈弃等价交换的斤斤计较、在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功利性使命的同时还不断履行涵养人文素质的非功利性使命。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就在于实现向教育本原(或本体)的回归,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观。像其他所有事业和产业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功利性目标一样,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也担负着为产业培养高素质发展主体、为经济建设提供直接有效服务的任务,但是,使受教育者为从事未来职业作准备,是也仅仅是和谐教育的使命之一,比这一使命更崇高更伟大的是和谐教育承担的提升人文素质的非功利性使命。尽管二者不存在一方优于另一方的性质,但是,就它们的地位来说,教育涵养人文素质的使命更为重要,正是这一使命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4,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观。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的和谐价值观,培养起自我与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伦理观。培育受教育者的和谐伦理意识,使之成长为亲和谐的社会成员,是基于和谐的教育思想趋向于教育和谐之善的重要路径。和谐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是:21世纪的人类行为都要集合在“生态效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之下,和谐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金规则。无论是个人行为、群体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必须服从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效益必须在维护必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来实现,也只能在这个前提下来认定经济效益是中心的思想。任何将经济效益凌驾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上的做法都是与21世纪的和谐发展追求背道而驰的。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转型,必须大力开展有效的和谐教育,建立起全民终身的和谐教育体系。
5.“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观。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重要体现。教育公平有三层含义,即教育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首先是起点公平即教育机会的平等,也就是指每个人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如何,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其次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公平,包括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是根据学生由于先天性素质和后天环境造成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并且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客观方面是指同类学校的教育物质条件大体一致,师资力量水平与学校类型、级别相符合。最后是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每个学生接受教育后都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得到全面发展。这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也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在和谐教育体制下,人人能够享有与当时社会条件和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和谐教育资源,入学或毕业资格主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准,而不以学生的经济支付能力为准。在谋职教育中,谁的钱多谁享有优先权,而在和谐教育中是行不通的。
二、和谐社会与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的支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一)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持
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培育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和思想,以营造心和、人和、天和、思想和的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
1.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心态,而育身心和谐之人正是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以个人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特征的和谐社会不仅是对传统社会的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和谐社会与其说是对社会运行模式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和谐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社会要和谐,作为和谐社会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和谐发展的人。育身心和谐之人正是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2.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世态,而“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正是和谐发展的教育的重要职能。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在融人社会时,能够与他人、社会建构起一种互动式的和谐关系,从而使自己成为亲和谐的社会成员。自我在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相处中,又会进一步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升华自我的和谐人格。和谐教育的又一使命是使受教育者成功融人和谐社会中,成长为亲和谐的合格社会成员。
3.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生态,而和谐万有、天人共泰正是和谐发展的教育的价值指向。建立在和谐发展观基础上的和谐生态观,旨在把万有存在组成的共同体看作一个生命个体,以便将狭隘的人类伦理法则扩展到生物之间,进而将生命伦理法则扩展到所有存在之间,实现或逼近万有存在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的生态化改造,并通过自身的生态化为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服务——即大力宣传和培育亲生态人口(就是在实际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中自觉地将维护必要的生态效益和以生态平衡作为人类行为边界的人群),减少和杜绝反生态人口(是指其行为取向或价值取向是以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自然受损为代价来满足自身利益追求的人群)。通过和谐的高等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优化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并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现教育功能的和谐转向。
4.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意识,而人们和谐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和谐发展的教育的熏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培养人的和谐理念至关重要。高等教育的熏染要凸显和丰富以下几个新意识:一是共生意识。社会是一个系统,各因素都是和谐发展的环节和因子,是互动发展的。只有具备共生理念,才能更好地全面发展。二是尊重意识。要全过程、全方位地倡导树立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三是感恩意识。加强人们的感恩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学会感谢父母亲人,感谢时代社会,感谢自然,感谢生活的理念,培育人的幸福感、宽容心,增强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四是规范意识。强化法制规范理念和思想道德规范理念,重点是加强正确的利益观教育,荣辱观教育,立足现实,开展利益均衡和保障机制研究与教育。五是责任意识。个人有信用,社会才有诚信,这些都需要有责任教育,要培养人树立对父母亲人、对他人社会、对自然宇宙的责任教育。六是发展意识。在教育中要进行全面准确的发展教育,强化发展理念,使教育为现实、时代、大局服务。
(二)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如上所述,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不难发现,和谐发展的教育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持系统,而且和谐发展的教育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教育的和谐发展,所谓的和谐社会就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使教育步入和谐发展的轨道,和谐社会大厦才算得上拥有了一个重要的有机构件。
1,社会的和谐向度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向度。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离不开三条支柱:民主政治,可持续发展经济、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的构建和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二者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互动的。一方面,和谐社会需要有和谐教育的支持,从而也就对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促进了和谐教育的完善和发展。这种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培养身心和谐、情知交融、德智统一、手脑结合、德材兼备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另一方面,和谐教育也需要有和谐社会的配合,从而也就对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这一要求具体说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特别要强调的是,和谐教育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并非直接而是间接的。就是说,和谐教育必须以培养出来的人才作中介,才能有效地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的和谐向度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向度,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物质基础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2.基于和谐的高等教育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和谐的教育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共事业,又是社会管理者管理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教育的和谐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和系统的工程,首先是教育观念系统的和谐,包括教育主流文化、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和谐;其次是教育制度系统的和谐,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和谐;第三是教育组织系统的和谐,包括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应运而生的、为教育服务的各种民间组织、中介机构的和谐;第四是教育物质系统的和谐,主要指硬件建设方面基本保障;第五是教育主体系统的和谐,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的和谐。由此可见,教育观念、制度、组织、物质以及主体系统等各要素相对完善并互相配套、互相适应的健全的体系,应该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民众利益相一致的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体系。这样的教育正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民众所期待的真正和谐的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构和谐高等教育系统路径分析
建构和谐社会的和谐教育支持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立使受教育者和谐发展的和谐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决定教育型式。和谐教育思想是和谐教育的灵魂,是和谐教育区别于谋职教育的关键。由谋职教育到和谐教育的转型,要求教育思想必须首先实现由功利型实用教育思想到价值型和谐教育思想的转型,完成在和谐基础上的教育思想重构。只有确立和谐教育思想,才能把住当前谋职教育的失衡之脉,诊治偏好功利的失衡之病,将已经失衡的教育转到和谐的轨道上。
2.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952年,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就认识到:“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职能范围之外”。“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和谐教育不仅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事,而且要对为什么做事进行追根究底式的拷问。而对为什么做事的意义层面的拷问,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在和谐教育的框架下,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从对立走向合流。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合流,促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得以有机整合。
3.整合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今天的教育领域中,工具价值日益突出,人文价值相对弱化,前者已构成现代大学的价值重心。诚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认为的:“现代教育已经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身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惟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3]教育作为“孕育未来的事业”,总是植于现实,面向未来,代表着理想,承担着“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使命,这就是它的价值理性。在教育价值观上,它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与以个人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以求人类精神的完善;在教育目标上,它力求实现提升人性与提高人力的统一,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掌握生产技能的劳动者,既具有明确生活目标、高尚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在教育内容上,它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大学教育不仅应教给学生实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准备,而且应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
4.摈弃教育产业化,明晰教育的育人定位。事实上,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或人类,教育的价值都既有功利性的一面,又有着非功利性的一面。诚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所言:“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4]因此,我们在肯定教育的外在价值与物质力量的同时,要更多地着眼于“人”的发展与完善,明晰教育的育人定位,注重年轻一代的理想、信念和时代责任感的培养,防止教育的片面工具化与功利化。
5.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实行广泛的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高等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是改变个人、家庭和社会地位、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教育更是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每个公民都享有教育的权利。公平的教育对公民而言,就是获得教育的机会平等,对地区而言就是教育资源的分布均衡。而在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同本地的经济基础水平和人均多少是紧密相连的,教育不公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不平衡导致的,而这一系列的不公平最终导致的是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因此,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要解决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首先要把维护教育公平确立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政策保证公平。其次是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公平提供物质基础,以发展推进公平。第三,在教育投入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对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减免、补助等体系。第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教育的公平。第五,合理定位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专业大学与综合大学的教育目标,从发展模式上推进公平。
参考文献
[1]孙喜事,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塑造民族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05).
[2]H·杜卡斯,B·霍夫曼.爱因斯坦谈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61.
为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阶段性成果,持续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根据X党委部署要求,今天,由X同志为我们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党课。
参加今天党课的有:X同志和X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下面,请X同志为我们上党课,大家欢迎。
刚才,X同志给我们上了一堂十分生动、十分有教育意义的党课。党课深刻阐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并就如何做到担当、奉献、作为,给我们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辅导,也是一次思想动员和工作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针对下一步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认真学习领会X同志的讲话精神,将守初心、践使命、善奉献、勇担当、敢作为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助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关键词:当代大学教师 职责 使命
早在20世纪末,就有学者预言未来的21世纪,人类即将迎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然而,当我们身处在这个年代,才真正感受到爆炸的威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知识经济、信息互联、大数据等新型词汇已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知识成为了一种提升综合国力以及增加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相应地,人才作为传承和创造知识的主要对象,是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主要力量。然而,“人才的培养不是始于工厂或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伟大使命,承担着作为保护、促进、推动和丰富知识与文化、以及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与基础教育不同,大学教育的职责在于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大学教师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有了学校的提升和飞跃。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主要职能仅仅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然而,随着知识的商品化、资本化、现代化以及生活化,它们的更新速度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已有职能范围不足以概括大学教师的全部职责和使命。围绕“知识爆炸”这一时代背景,为了让大学教师能够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培育能够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传统职能,大学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职责和使命:
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成为研究型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观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换代的频率正在加快,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抱着自己的学历、躺在曾经的功劳簿上,用已经过时的知识和观念去培育学生,其结果必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终身学习是21世纪基本生存素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我国已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向集约型模式,这就需要大批掌握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从而达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基本要求。例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的信息,解答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拥有“一碗水”的教师就不需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了。那么,教师只有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技术和教学技能,才能延续职业生涯,防止逐渐枯萎。终身学习是一种知识传承、知识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用尽自己一生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基于职责和使命。
二、勇于探索创新,创造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创新型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抓住机遇、推进自主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持续创新力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教授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为建设国家培育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的创新型人才。用于探索创新是21世纪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教师作为人才的培育者,更应该具备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等可贵的创新品质。
三、学会学习,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引导型教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不但应该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应该学会怎么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然可以自主学习,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随着我国迈入信息化社会,知识的传播形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传统的书本、口授等学习途径和方法逐渐扩大到了网络、讲座、视频、研讨、实践等形式,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条件,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由被动、机械地学习向主动、探究地学习并且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依赖课本转变为关注社会实践、经验和其它信息资源;由盲从权威转变为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由过分关注单一应试知识转变为注重认知、兴趣、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参考文献:
[1]林静.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素质[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0(4):23-2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人文素质教育 责任 使命
1.高校图书馆的使命
现代社会,不管是从事哪一个行业,都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素质,这就是所谓的使命。但是,不同行业所背负的使命是不同的。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建设的越来越伟大是每一个政治家的使命;科学家的使命是为世人创造更多的科学财富;企业家的使命是将自己的企业或者工厂建设的越来越强,不仅为自己带来财富,同时也为世人创造更多的物质享乐等。作为一种极为平凡的工作,高校图书馆同样也有与自己特点相符的使命。而恰恰是因为这种使命,使得其变成一种职业,变成很多人所追求的事业。同时,高校图书馆的使命也是高校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高校出现的同时,高校图书馆便产生了,所以,高校图书馆一直不停地向高校提供各种文献,作为高校科研与教学服务机构的一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与普通图书馆的工作者有很多的不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有与高校一同成长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特殊使命。然而由于在高校中还有着很多不同的职业人群,从表面看,这些人群是有主次区别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使命感得到了削弱。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在体制上存在一些制约,使得教师等群体的成就感远远高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
由于高校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是特定的,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是同国家的发展紧紧地联系的。所以,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作为国家以及高校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存在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图书馆资料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服务,而且还标志着了整个高校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还可以保证学术研究的顺利进行。只有一个较高层次水平的高校图书馆才能保证高层次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的产生,才能提高整个高校的层次水平。
2.高校图书馆的责任
在当代的高校图书馆中,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这些经过良好训练的工作者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和教学服务,既充分保证了人才,又在工作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2.1爱岗敬业
所有参加工作的劳动者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爱岗敬业,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当然也不例外。这种责任的主要表现就是与时俱进,虚心好学,不断进取,忠于职守。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尽一切努力方便读者,帮助读者,为读者着想。将对职业的热爱变成一种责任用到实践中去。然后,要将被动的服务观念转变为主动的提高教研和教学服务,需要时可以参与到具体的研究项目中。这样不仅可以使自身的服务方式得到改变,还可以在具体的研究中使自己得到充实,将工作的责任感得到强化。最后,爱岗敬业的责任也可表现为不断地进修,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如果一个工作者缺乏工作能力和相应的知识,是无权谈责任的。所以,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进修充实自己,才能将本职工作完成得更好。
2.2创新奉献
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既要有爱岗敬业的责任,还要有创新奉献的责任,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高校图书馆建设新服务模式、工作模式的需要就必须要进行创新,这也是未来高校发展的需要。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地方,为了与高校统一步伐,高校图书馆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奉献也是高校图书馆责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里的奉献不仅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将专业化的服务和专业知识提供给师生,而且还要向师生奉献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知识。
2.3为高校、社会服务
于高校图书馆工作者而言,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高校的教研和教学提供服务保证,所以,为高校服务,特别是向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图书馆的存在是建立在高校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建立高校图书馆的目的就是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服务。此外,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高校服务,还要为社会服务,也就是要将专业化的高质量的图书资料提供给社会。事实上,高校图书馆往往比公共图书馆的专业咨询和藏书等方面要专业很多,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不仅有义务帮助高校培养人才,还有责任和义务有偿向社会提供图书服务。虽然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就是为帮助社会进步和发展,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给地方,帮助地方进行建设,这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之一。
3.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要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断的进行自我进修,在充实自己的同时向高校提供更好的服务,把高校图书馆建设得更辉煌、美好。
【参考文献】
[1]白莉.浅谈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2]王钢.高等学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9).